论独立董事的“独立性”

论独立董事的“独立性”

一、谈独立董事的“独立性”(论文文献综述)

邢南楠[1](2020)在《校友独立董事对上市公司财务违规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独立董事是公司治理发展到一定阶段的产物,能够有效缓解委托代理冲突、遏制大股东和内部人对股东利益的侵占,减少管理层的决策失误和企业违规行为,发挥着重要的治理作用。但是,越来越多的学者对独立董事的作用表示质疑,认为独立董事是“花瓶”,并且对独立董事的独立性表示怀疑。本文认为独立董事发挥作用是需要满足一定条件的,并且从校友关系的视角出发对独立董事的治理效果进行研究。本文主要对独立董事校友关系与企业违规之间的相关性进行研究。在现有理论和文献的基础上,本文将校友关系分为内部和外部两种情形展开研究,外部是指CEO与独立董事之间的校友关系,内部是指独立董事之间的校友关系。首先,本文对独立董事制度进行了详细的分析,阐述了独立董事的理论基础、分析了独立董事的职能定位并对独立董事独立性发展的三个阶段进行阐述,从灰色董事理论和社会网络关系的视角出发,结合中国特有的人情背景,对校友关系和企业违规的相关性进行了理论分析。然后,本文使用A股上市公司2011-2017年的数据作为研究样本,提出假设并建立模型,对校友关系和企业违规的相关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结果表明:(1)CEO与独立董事存在校友关系与企业违规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这说明存在校友关系削弱了独立董事的监督职能,增大了企业违规倾向;(2)与CEO存在校友关系的独立董事人数占独立董事总人数比例与企业违规呈显着的负相关关系,这与我们的假设不一致,有可能是因为校友独立董事的占比高,反而对CEO能够形成一个正面的激励或监督;(3)独立董事内部存在校友关系与企业违规呈显着的正相关关系,分析原因是内部校友关系提升了独立董事提出异议的成本,影响了其治理作用的发挥。进一步研究发现:(1)借鉴国内外研究,用公司成长性表示董事会的建议收益,结果表明,公司成长性对校友独立董事与企业违规之间的相关性具有负向的调节效应,说明较强的董事会建议收益能够抑制校友关系产生的不良经济后果;(2)将CEO持股看作是CEO与股东利益趋同的重要机制,结果表明,CEO持股对校友独立董事与企业违规之间的相关性具有显着的负向调节作用,结论支持资源依赖理论的观点,当CEO与股东的利益趋同时,管理层会更加依赖独立董事的建议职能,校友关系的存在会降低信息沟通的成本,使独立董事发挥更好的建议职能。最后,为优化独立董事职能提出五点政策建议,分别是:第一,完善企业对内的信息披露状况;第二,完善独立董事的选聘机制;第三,降低独立董事发表异议的成本;第四,增大对独立董事不作为的惩罚力度;第五,增强独立董事与管理层之间的沟通。

易亦芳[2](2013)在《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激励制度的法律思考》文中研究指明摘要:独立董事制度作为一种完善公司治理结构的有效手段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而作为该制度重要构成要素的独立董事激励制度由于涉及独立董事的特殊职能定位,一直以来就是人们争论的焦点和制度建设中的难点。独立董事制度在公司治理中是否真正起到作用,取决于独立董事是否能充分发挥其效用,而研究独立董事的激励制度,对于促使独立董事勤勉尽责,切实维护中小股东们的利益,监督经营管理层,增强董事会独立性,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具有重要意义。如何建立一套适合我国国情的科学的独立董事激励制度一直是理论界和实务界关注的问题。现有的关于独立董事激励制度主要包括薪酬制度和声誉制度,但是尚未形成有效体系,且有很大欠缺,可行性很弱。基于这个原因,笔者展开了对独立董事激励制度的研究。全文针对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激励制度存在的问题,并不停留在表面上探讨,而是大胆借鉴国外独立董事激励制度的成熟经验,同时结合我国的情况,就完善我国独立董事激励制度提出了具体建议。我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虽有一定的时间,但独立董事的激励制度缺乏法律规制,在运行中也出现了诸如选聘制度不规范、现有的薪酬制度难以发挥其激励作用、对独立董事的独立性缺乏法律保障等一系列问题;文章针对独立董事激励制度存在的一系列问题,有针对性地提出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激励制度的对策和建议。通过规范独立董事的选聘制度、完善独立董事的薪酬制度、建立独立董事的行权保障制度、明确独立董事的法律责任、建立独立董事责任保险等措施,使独立董事制度真正的起到监督和制约内部人、保护投资者的利益的作用,进一步的完善独立董事的激励制度,以其促进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发展和完善。

唐静静[3](2013)在《独立董事制度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文中指出独立董事起源于美国,美国为了解决由于采取单一制公司治理模式(即除股东大会外,仅设董事会作为公司的执行机关,不再设监事或监事会)带来的董事会滥用权力和经理层内部控制公司等问题,创造性地在董事会外部另设独立董事。2001年我国证监会将这一制度在上市公司中正式引进。《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指导意见》是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基本法律。但由于引进的时间较短、法律规定较粗糙、相关制度缺失等原因,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并未发挥好它应有的作用,甚至存在一些弊端。本文将从三个方面讲述这一制度。第一,独立董事制度的独立性问题。独立性是独立董事的灵魂。独立性的内容包括法律人格和法律行为双重独立。独立董事“独立”的程度包括独立董事个体的独立和独立董事整体的独立。要保证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必须从其任职资格、任免程序、薪酬制度等方面着手。第二,独立董事制度与监事会制度的关系,即二者存在着并存、冲突、补充及融合的关系。我国采用二元化的公司治理结构,存在专门的监督机构监事会或监事,在这一基础上引进美国的独立董事制度,这必会出现二者在中国公司法制度上并存的问题,那么如何处理它们之间的冲突及是否可以寻求一种方法让它们在发挥监督作用上相得益彰便是本章要探讨的重点。第三,独立董事的责任制度。独立董事是否要承担责任一直是学术界争论的问题。笔者认为,独立董事应该承担责任,但得区分于普通的公司董事,即独立董事的法律责任需要进行更大地限制。这一限制可以从其承担责任的形式、对象、归责原则、限制方法以及建立和完善独立董事责任保险制度等方面进行。总之,我国现引进独立董事制度是有助于完善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的,但是独立董事制度本身的发展与完善必须符合我国公司治理的实践,确实让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发挥其应有的监督功能。笔者选取了独立董事制度中三个最有争议性和代表性的问题,在参考了大量有关独立董事制度的着作和论文之后,层层递进地阐释了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上市公司实践中的运用、存在的不足和解决的方法。

王海燕,王羽华[4](2010)在《独立董事在中国的存废问题》文中研究指明我国《公司法》规定的独立董事制度在国内外都存在一些缺陷,应该怎样看待独立董事制度,特别是存与费,是法律与事务工作者面临的一大问题。上市公司的独立董事在实践中往往成为"花瓶"董事,未能发挥理想中的监督作用,其"独立性"在上市公司监督机制中大打折扣,通过讨论,对保留还是废除独立董事制度得出结论。

周晓雯[5](2010)在《公司治理视野下我国独立董事法律制度的构建》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90年代以来,知识经济带来的企业全球化浪潮使得公司治理面临着前所未有的机遇和挑战,世界各国纷纷掀起了一场公司治理改革运动。独立董事法律制度即在这种大背景下应运而生,成为公司治理改革中的热点。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中发挥了监督制衡、科学决策等作用,对于完善公司治理结构具有积极意义。我国顺应了这一潮流在上市公司中引进了独立董事法律制度,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远远未达到制度预设的效果,独立董事法律制度在实施当中存在诸多问题。为此,本文在公司治理的视野下,联系我国实际,从构建独立董事法律制度的层面出发,以期为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贡献自己的理论主张。本文共分五部分阐述如何构建我国独立董事法律制度。第一部分独立董事法律制度概述,主要介绍了独立董事的一般理论以及独立董事法律制度的缘起和成因,为独立董事法律制度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论述提供理论依据。第二部分介绍独立董事与公司治理的关系问题,这一部分首先论述了公司治理与公司治理结构的一般理论,介绍了公司治理与公司治理结构各自的概念界定及关系,接着介绍了各国公司治理模式并对其进行评析,从路径的选择上最后引入了独立董事与公司治理的关系,进而分析了独立董事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功能和效用。第三部分通过分析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现状及其缺陷,引出我国引进独立董事法律制度的必要性,进而介绍了我国独立董事法律制度引进的历程和实施现状;第四部分从内外部原因两大方面具体分析了我国独立董事法律制度存在的缺陷及遇到的障碍。独立董事法律制度在我国实施的效果之所以不佳,一是因为我国独立董事法律制度的运行的外部治理环境不完善,遇到了股权结构不合理,“内部人控制”现象严重、法律法规不完善、职业经理人市场不发达及公司治理信用机制的缺失、与监事会职权冲突,制度兼容性差等外在障碍;二是我国独立董事法律制度本身设计也存在缺陷,实践中很难发挥出其预设的效用,表现在独立董事在提名、选任、行权、履职、激励、责任、监管等方面存在的问题,使得独立董事在实践中“独立难”、“行权难”、“无时间”、“无动力”、“无监管”问题严重。第五部分针对我国独立董事法律制度目前存在的问题,对如何构建我国独立董事法律制度提出了建议和对策。分别从完善法律体系、改善外部治理环境、合理界定独立董事与监事会关系、建立科学的提名选任制度、行权履职制度、激励约束机制、监管机制等方面提出了建议。最后文章得出结论,独立董事法律制度在中国上市公司治理中的作用是不可替代的,引入独立董事法律制度是利大于弊的。但是独立董事法律制度的完善任重而道远。上市公司治理结构的进步不仅需要独立董事法律制度的完善,还需要其它制度的配合以及外部环境的支持。

刘春燕[6](2010)在《独立董事制度施行困境与重构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独立董事制度作为一项具有中国特色的外来制度,其主要目标是改善我国上市公司中“一股独大”的局面,监督制衡控股股东和内部控制人,完善我国的公司治理结构。然而在现行实践中,独立董事制度仍然存在许多问题,导致其未能充分发挥应有的作用。2005年修订的新《公司法》正式确立了独立董事制度在我国的法律地位,在此背景下,进一步研究解决独立董事制度发展中出现的困难与问题具有重大意义。本文针对独立董事制度在公司治理中出现的突出问题,结合立法实践,对影响独立董事制度功能发挥的主要因素进行了相应的分析,探讨并提出了解决问题的对策。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对独立董事制度的总体概述,包括独立董事的涵义、功能、制度起源和发展,以及对独立董事制度的现行评价,并提出了我国建设独立董事制度的必要性;第二部分先从制度本身入手,探究了独立董事内部机制中存在的问题,包括独立董事的独立性、独立董事承担的权利、义务和责任、独立董事的选任以及独立董事的激励机制;第三部分着眼于独立董事制度施行的外部环境问题,主要探讨了独立董事与监事会之间的关系及二者并存需要解决的问题;最后一部分针对前文提出的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问题,从内部机制和外部环境两个大的角度,分别提出了完善独立董事制度的对策。

孙乐[7](2010)在《基于财务监督的国有控股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独立董事制度是英美法系国家在一元制公司治理模式和高度分散股权结构下的一项制度安排。该制度的实施,在制衡内部人控制,加强财务监督,保护股东利益等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而我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有其特殊的背景和意义。目前,我国的上市公司仍然是以国有控股公司占绝对多数,其控股股东是国有投资主体,执行层是国有机构委派的代表。在法人治理结构尚不完善的前提下,国家作为所有者很难对其选择的经营管理者实施有效的监督,从而形成了“一股独大”下侵害中小股东利益的行为,以及“内部人控制”下肆意伪造财务报告、提供虚假财务信息的行为等。财务监督机制的不健全显然不利于保障国有资本和广大中小投资者,进而造成许多国有控股上市公司遭受重大经济损失甚至破产重组的严重后果。因此,在国有控股公司中,形成一个行之有效的财务监督体系十分必要,监事会的孤掌难鸣迫使我国引入了独立董事制度。实践来看,独立董事制度在国有控股公司虽有成效,但并未实现最初的预期,尤其是从财务监督来看,其存在的问题有待进一步解决,主要表现为“独立性”缺失导致制度安排的内在缺陷;功能定位不合理引发与监事会的角色冲突;激励机制不健全,风险收益不对称;责任机制不明确,保障措施待完善;财务经验被忽视,胜任能力存问题;信息渠道不畅通,财务监督履职难等。鉴于此,本文基于财务监督视角,提出完善国有控股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对策措施,建议在运行机制上,改革选聘机制、健全激励机制、强化问责机制;在运行环境上,打造畅通无阻的财务信息沟通渠道,理顺与监事会的财务监督关系;在配套措施上,加快独立董事制度的立法进程,建立独立董事协会等社会性团体,探索独立董事责任保险机制。本文的创新之处在于抛开独立董事制度研究的一贯思路,将研究视角定位于独立董事的财务监督功能,明确强调独立董事制度在公司财务监督中的独特作用。同时,立足国有控股公司,针对当前问题,从运行机制、运行环境、配套措施三大方面入手提出建议措施,建议力求针对性和实践性,以期提高独立董事在国有控股公司的财务监督绩效,促使该制度逐步健全与完善。

南沁[8](2009)在《独立董事独立性研究》文中指出独立董事制度作为公司治理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现代企业的发展中,发挥着越来越大的作用。与董事会中的其他成员相比,独立董事的最大特点在于其独立性——独立于公司的某个或某些特定利益集团,为公司整体利益服务。因此,本文认为如何有效地保证独立董事独立性是建立独立董事制度的关键所在。鉴于我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遇到的种种难题很大程度上源于不能有效地保证独立董事的独立性,笔者认为有必要对如何保证独立董事的独立性进行分析研究,以便更好的发展和完善我国独立董事制度。本文以独立董事独立性为研究对象,第一章中着重介绍了国内外围绕独立董事相关内容展开研究的成果;在此基础上展开第二章关于独立董事及独立性的-些论述,包括独立董事的产生、发展、特点、我国引入独立董事对完善公司治理的作用以及独立性的解释、内涵、特性等;第三章介绍了我国引入独立董事的背景、独立董事在我国的履职情况,并从外部环境因素、内部机制因素、独立董事本身因素三个方面解释了为什么在我国出现独立董事“不独立”的现象;第四章结合我国特有的国情,从独立董事任职前、任职中、离职后三个方面设计机制,探求有效的制度方法来保障独立性的发挥;第五章对本文的研究做出结论。

杨辉[9](2008)在《论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及其制度完善》文中认为在公司治理结构中,董事会作为上承投资人下接经理层的核心,在公司治理结构中居于重要地位。独立董事制度的目标在于确保独立董事对公司经理层形成有效的监督。独立董事的独立性是独立董事制度的灵魂和核心价值,是独立董事最基本的品格,是其任职和行权的基础。失去独立性,独立董事就失去了其存在的价值。正是因为独立董事与公司股东及公司经理层之间没有实质利益关系,被认为能比较客观、公正地行使职权。因此,引入独立董事制度,有助于监督约束经理层、防范控股股东侵害公司利益、强化董事会内部制衡机制,从而维护公司整体利益和保障中小股东合法权益。本文以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为研究对象,从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角度出发,从独立董事独立性的内涵及特点、独立董事的独立性背景比较、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独立性的规范界定评析、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缺陷分析及完善建议等四个方面对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及其制度完善进行研究,旨在推动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发展及其价值目标的实现。全文分为六个部分。引言部分通过概述独立董事制度的发展历程,总结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在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存在的问题,阐明了研究独立董事独立性及其制度的动因。正文第一部分以辨析独立董事概念及相关概念为起点,阐述了独立董事独立性的内涵及特点,并对独立董事的独立性进行了简要分析。正文第二部分首先介绍了美国和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发展历程:然后分析比较了中美两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独立性的背景,指出独立董事制度作为一项监控机制的实质;最后对如何衔接独立董事制度与我国已有的监事会制度提出了自己的看法。正文第三部分在比较研究中外立法和治理准则关于独立董事独立性规范界定的基础上,评析了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独立性的规范界定。正文第四部分“从有效的监控机制必须具备四个基本条件”的角度,联系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运作实践,在分析我国独立董事在选任机制、权利义务及责任机制、激励机制、履职能力等方面缺陷的基础上,提出了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建议。结论部分对全文主要观点进行了总结,指出独立性是独立董事制度建设首先和最重要的考虑因素,尽管独立董事制度不可能解决我国上市公司治理中存在的所有问题,但加强对独立董事制度理论和实践运作的研究,必将促进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及其制度价值的实现,推动我国公司治理结构朝着良性循环的方向发展。

王莹[10](2008)在《论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及其立法保障》文中指出目前中国已经引入了独立董事制度,但对这一制度的认识还不够深入,对于如何进一步推进独立董事制度的完善工作还需要进一步的理论指导。从目前独立董事制度的研究现状来看,对于很多问题国内理论界还没有完整一致的答案,甚至在国外的文献中也只处于一个探索阶段。目前国内研究独立董事制度的相关文献仅限于一些初步理论的介绍,在实证分析方面还比较缺乏。从运行效果来看,独立董事制度还没有发挥其应有的作用,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独立董事并未实现真正的独立,这与一系列的制度和程序安排有关。因此,面对当前的现实状况,文章从独立董事制度的本身出发,主要针对独立董事独立性的问题,在借鉴国外先进经验的基础上,结合我国的国情背景,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以确保独立董事的独立性,从而更好地发挥独立董事制度应有的作用。文章虽然是在研究法学问题,但并没有局限于法学领域,而是广泛涉及了法学、管理学等学科的知识,并且综合运用了规范研究、实证研究和比较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多角度、多侧面地对独立董事的独立性问题进行了全面系统的研究与分析。文章并不是在就事论事,而是从独立董事制度的确立以及在中国的发展出发,展开对这一问题的论述。首先论述了独立董事独立性的含义及其特性。然后,针对独立董事独立性的实践状况,论述了独立董事独立性的制度保障问题,包括保障这一制度的意义及其保障措施。最后,是针对我国有关保障独立董事独立性的立法上的缺陷,提出了相关的对策和建议,以求完善。这一部分是从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任免程序,独立董事的权利、义务和责任,以及独立董事的薪酬制度这四个方面进行阐述的。文章是结合了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来对保障独立董事独立性的问题进行论述的,既有制度上的保障,又有立法上的支持,以期更好地确保独立董事的独立地位,更好地发挥独立董事的功能,从而促进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不断完善。

二、谈独立董事的“独立性”(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谈独立董事的“独立性”(论文提纲范文)

(1)校友独立董事对上市公司财务违规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s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校友关系与灰色董事相关研究
        1.2.2 独立董事与企业违规行为相关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独立董事制度与上市公司违规概述
    2.1 独立董事制度理论基础
        2.1.1 委托代理理论
        2.1.2 资源依赖理论
    2.2 独立董事制度概述
        2.2.1 独立董事制度的背景
        2.2.2 独立董事的职能定位
        2.2.3 独立董事的独立性
    2.3 校友独立董事与上市公司违规行为
        2.3.1 上市公司违规行为概述
        2.3.2 校友独立董事职能发挥的效果研究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样本选择和数据来源
    3.2 研究假设
        3.2.1 CEO与独立董事的校友关系与上市公司违规
        3.2.2 独立董事内部校友关系与上市公司违规
    3.3 变量定义
        3.3.1 违规
        3.3.2 校友关系
        3.3.3 控制变量
    3.4 模型构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实证分析
    4.1 描述性统计
        4.1.1 违规分类统计
        4.1.2 变量的描述性统计
    4.2 回归结果分析
        4.2.1 CEO与独立董事的校友关系与企业违规的回归分析
        4.2.2 独立董事内部校友关系与企业违规的回归分析
    4.3 进一步研究
        4.3.1 校友独立董事、公司成长性和企业违规
        4.3.2 校友独立董事、CEO持股和企业违规
    4.4 稳健性检验
    4.5 优化独立董事职能发挥的政策建议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研究成果和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其它成果
致谢

(2)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激励制度的法律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言
    0.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0.1.1 问题的提出
        0.1.2 研究意义
    0.2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0.2.1 研究思路
        0.2.2 研究方法
    0.3 国内外研究现状
        0.3.1 国内研究现状与水平
        0.3.2 国外研究现状与水平
    0.4 创新之处
1 独立董事激励制度的理论研究
    1.1 独立董事制度
        1.1.1 独立董事制度产生的背景
        1.1.2 独立董事制度的概念及相关概念辨析
        1.1.3 独立董事制度的现实基础
    1.2 独立董事激励制度
        1.2.1 独立董事激励制度的概念
        1.2.2 独立董事激励制度的内容
        1.2.3 我国独立董事的运行现状与独立董事激励制度的关系
2 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激励制度的现状分析
    2.1 我国独立董事激励制度的现状
        2.1.1 我国独立董事激励制度的立法状况
        2.1.2 我国独立董事激励制度的现状考察
    2.2 我国独立董事激励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剖析
        2.2.1 选聘制度不规范
        2.2.2 目前的薪酬制度难以发挥其有效激励作用
        2.2.3 缺乏对独立董事的有效保障制度
        2.2.4 独立董事行权环境和工作条件不成熟
        2.2.5 独立董事的权责规定失衡,法律约束与责任不明确
3 改革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激励制度的必要性
    3.1 我国独立董事的履职状况
        3.1.1 我国独立董事履职的基本状况
        3.1.2 我国独立董事履职状况的评价
    3.2 改革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激励制度的法律意义
        3.2.1 保障独立董事的独立性
        3.2.2 弥补上市公司治理中监督者缺失现象
        3.2.3 保护中小股东及其他利益相关者的利益,减少“内部人控制”现象
        3.2.4 增强上市公司的持续发展力,健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
4 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激励制度的完善
    4.1 选聘制度
        4.1.1 改进独立董事选任提名制度
        4.1.2 引入累积投票制和表决权回避制度
        4.1.3 缩短独立董事任期
    4.2 薪酬激励制度
        4.2.1 丰富独立董事的获取薪酬的形式
        4.2.2 拟定独立董事的薪酬标准
        4.2.3 规范独立董事薪酬的支付方式
    4.3 行权保障制度
        4.3.1 特别职权的赋予
        4.3.2 保证独立董事决定前有足够的分析时间
        4.3.3 为独立董事行权创造良好的工作氛围和条件
    4.4 独立董事责任保险制度
        4.4.1 保险责任的范围
        4.4.2 保险费的承担方式
        4.4.3 保险金额与保险费率
        4.4.4 独立董事的告知义务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3)独立董事制度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 独立董事的“独立性”
    (一) 何为“独立”董事?
        1 独立性的内容
        2 独立董事“独立”对象
        3 独立董事“独立”的程度
    (二) 独立董事的资格与独立性
        1 独立董事的积极资格
        2 独立董事的消极资格
    (三) 独立董事的任免与独立性
        1 独立董事的提名
        2 独立董事的选举
        3 独立董事的解任
    (四) 独立董事的薪酬与独立性
        1 薪酬的支付形式
        2 薪酬的支付标准
        3 薪酬的支付程序
二、 独立董事制度与监事会制度:并存、冲突、补充及融合
    (一) 我国法律上独立董事制度与监事会制度的并存
    (二) 独立董事制度与监事会制度在我国法律上的冲突及表现
    (三) 独立董事制度与监事会制度的前景:补充与融合
        1 独立董事制度引进的必要性论证
        2 独立董事制度与监事会制度短期目标
        3 独立董事制度与监事会制度长期目标
三、 构建独立董事的责任制度
    (一) 独立董事须承担法律责任和须限制法律责任的理由
        1 独立董事须承担法律责任
        2 独立董事的法律责任需要进行限制
    (二) 我国现行的独立董事责任制度及完善
        1 独立董事承担责任的形式
        2 独立董事承担责任的对象
        3 独立董事责任的归责原则
        4 独立董事责任的限制方法
        5 完善独立董事责任保险制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独立董事在中国的存废问题(论文提纲范文)

一、独立董事制度产生的背景
二、独立董事制度存在的价值
三、影响我国独立董事制度发挥作用的障碍分析
    (一) 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分析
    (二) 独立董事制度与监事会制度的博弈
    (三) 独立董事制度的激励与制约机制的缺失
四、结语

(5)公司治理视野下我国独立董事法律制度的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 研究意义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方法
    (四) 创新之处
一、独立董事法律制度概述
    (一) 独立董事的一般理论
        1、独立董事的概念
        2、独立董事的法律特征
    (二) 独立董事法律制度的源起和成因
        1、独立董事法律制度的源起和发展
        2、独立董事法律制度产生的原因
        3、小结
二、独立董事法律制度与公司治理的关系
    (一) 公司治理及公司治理结构一般理论
        1、公司治理、公司治理结构及二者关系
        2、世界上通行的公司治理模式
        3、对公司治理结构模式的评析
    (二) 独立董事法律制度与公司治理结构的关系
        1、独立董事法律制度是英美一元制(单层制)公司治理结构的产物
        2、独立董事法律制度在二元制(双层制)公司治理国家的引入
        3、独立董事法律制度在公司治理结构中的地位与功能
三、独立董事法律制度在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的确立
    (一)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现状分析
        1、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现状
        2、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缺陷
    (二) 我国公司治理结构中引入独立董事法律制度的必要性
        1、引入独立董事法律制度是完善我国公司治理结构的客观需要
        2、引入独立董事法律制度顺应了经济全球化和公司治理全球化的需求
        3、引进并推行独立董事法律制度有利于完善我国的证券市场
    (三) 独立董事法律制度在我国的发展历程
        1、独立董事法律制度在我国的产生历程
        2、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法律渊源
        3、独立董事法律制度在我国的实施现状
    (四) 对我国引进独立董事法律制度的评析
        1、独立董事法律制度作为法律移植的产物,须做好其本土化的工作
        2、独立董事法律制度的移植应当遵从公司自治的原则
四、独立董事法律制度在我国推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独立董事法律制度运行的外部环境不成熟
    (二) 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监督权冲突,制度兼容上存在障碍
    (三) 独立董事产生机制不完善,独立董事"独立性"不足
        1、任职资格制度存在的不足
        2、提名机制存在的问题
        3、选任机制存在的缺陷
    (四) 独立董事行使权利保障机制不完善,导致其"行权难"
        1、独立董事知情权得不到保证,不能为独立董事行权提供保障
        2、独立董事数量和比例偏低,难以有效行使其权利
        3、专业委员会制度不健全,独立行权缺乏载体
    (五) 独立董事年龄偏大兼职过多,难以勤勉尽职履行义务
        1、部分独立董事年龄偏大,制约了其勤勉尽责地履职
        2、独立董事兼职过多,时间精力不足以保证其勤勉尽责地履职
    (六) 独立董事的激励机制与约束机制存在不足
        1、激励机制规范不完善,独立董事动力不足
        2、责任机制不健全,对独立董事的约束力不强
    (七) 独立董事监管机制不健全
        1、政府监管过度,自律组织监管严重不足
        2、政府监管与自律监管权限不明,易导致监管真空或重叠
五、完善我国独立董事法律制度的建议和对策
    (一) 制定《独立董事条例》等法规,完善独立董事法律制度
        1、应尽快颁布实施《独立董事条例》
        2、制定和完善相关配套实施细则和操作办法
    (二) 采取综合治理措施,改善公司治理外部环境
        1、协调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关系,充分发挥其各自的监督职能
        2、优化股权结构,控制和制约控股股东滥用权力
        3、加强公司治理文化和信用制度建设,逐步建立独立董事、经理人市场
    (三) 构建合理的独立董事产生机制,保障独立董事的"独立性"
        1、健全独立董事任职资格制度
        2、改进独立董事的提名选举制度
    (四) 加强独立董事行权机制建设,保障独立董事有效行使权利
        1、独立董事的信息知情权的保障
        2、增加独立董事数量及比例,强化其行权保障
        3、加强各专门委员会建设,搭建独立董事行权载体
    (五) 完善独立董事履职保障机制,确保独立董事勤勉尽责
        1、独立董事年龄以及兼职数的限制
        2、建立透明的独立董事工作绩效评价制度
    (六) 加强激励约束机制建设,保障独立董事动力与独立并存
        1、设计充满动力又保障独立的薪酬制度
        2、建立独立董事声誉激励制度
        3、完善独立董事的责任制度
    (七) 构建严格的监管机制,保障独立董事法律制度有效运行
        1、监管主体应当由政府监管为主向自律组织监管为主过渡
        2、明确行政监管和自律监管各自职责,架构富有成效的监管体系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6)独立董事制度施行困境与重构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独立董事制度概述
    第一节 独立董事的内涵
        一 独立董事的内涵
        二 独立董事的功能
    第二节 独立董事制度的变迁
        一 国外独立董事制度的起源和发展
        二 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立法历程
    第三节 独立董事制度的现行评价
第二章 独立董事内部机制中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独立董事的"独立性"
        一 独立董事"独立性"的制度价值
        二 独立董事"独立性"的法律界定
        三 独立董事"独立性"的实现困境
    第二节 独立董事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一 独立董事权利、义务的法律规制缺陷
        二 独立董事的法律责任模糊不清
    第三节 独立董事的选任
        一 独立董事任职资格不明确
        二 独立董事提名程序不规范
    第四节 独立董事的激励机制
        一 独立董事激励机制的法律规制现状
        二 独立董事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第三章 独立董事制度施行的外部环境问题——与监事会制度之关系
    第一节 监事会制度及其失效原因
    第二节 独立董事制度与监事会制度之比较分析
        一 独立董事制度和监事会制度协调之基础——互补关系
        二 独立董事制度和监事会制度并存需解决的问题
第四章 完善独立董事制度之对策
    第一节 基本思路
    第二节 内部完善
        一 增强独立董事的"独立性"
        二 明确独立董事的权利、义务和责任
        三 严把独立董事提名和选任关
        四 完善独立董事的激励机制
    第三节 外部协调
        一 明确界定独立董事和监事会的职权
        二 完善监事会制度,使之充分发挥应有职能
        三 促进独立董事制度和监事会制度协调发展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7)基于财务监督的国有控股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选题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框架
    1.4 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之处
第2章 独立董事制度与国有控股公司基本理论
    2.1 独立董事制度相关理论
        2.1.1 独立董事制度的历史沿革
        2.1.2 独立董事的概念
        2.1.3 独立董事制度的理论基础
    2.2 国有控股公司财务监督相关理论
        2.2.1 财务监督的内涵
        2.2.2 国有控股公司的界定
        2.2.3 国有控股公司财务监督的现行模式
    2.3 独立董事制度与国有控股公司的财务监督关系
        2.3.1 独立董事的财务监督职能
        2.3.2 引入独立董事制度对国有控股公司财务监督的意义
第3章 独立董事制度的国际比较及对国有控股公司的启示
    3.1 国际典型模式比较
        3.1.1 美国模式
        3.1.2 日本模式
        3.1.3 韩国及香港地区模式
    3.2 对国有控股公司的启示与借鉴意义
第4章 独立董事在国有控股公司的财务监督现状分析
    4.1 独立董事制度在财务监督方面的法规要求
    4.2 独立董事制度的运行情况
        4.2.1 总体现状
        4.2.2 具体情况
    4.3 独立董事制度的财务监督绩效评析
        4.3.1 综合评价
        4.3.2 案例分析
    4.4 独立董事制度在国有控股公司财务监督失效的根源
        4.4.1 制度安排的内在缺陷——“独立性”缺失
        4.4.2 功能定位不合理,引发与监事会的角色冲突
        4.4.3 激励机制不健全,风险收益不对称
        4.4.4 责任机制不明确,保障措施待完善
        4.4.5 财务经验被忽视,胜任能力存问题
        4.4.6 信息渠道不畅通,财务监督履职难
第5章 基于财务监督的国有控股公司独立董事制度完善建议
    5.1 完善独立董事制度运行机制,保障财务监督实施条件
        5.1.1 改革选聘机制
        5.1.2 健全激励机制
        5.1.3 强化问责机制
    5.2 改善独立董事制度运行环境,打造财务监督协调机制
        5.2.1 打造畅通无阻的财务信息沟通渠道
        5.2.2 理顺与监事会的财务监督关系
    5.3 建立独立董事制度配套措施,营造财务监督良好氛围
        5.3.1 加快独立董事制度的立法进程
        5.3.2 建立独立董事协会等社会性团体
        5.3.3 探索独立董事责任保险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学术成果
致谢

(8)独立董事独立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文献综述
        1.2.1 境外研究文献
        1.2.2 国内研究文献
        1.2.3 小结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思路
第2章 独立董事独立性概述
    2.1 独立董事
        2.1.1 独立董事产生及发展
        2.1.2 独立董事的定义及特点
        2.1.3 我国独立董事的引入及其意义
        2.1.4 我国独立董事制度的相关规定
    2.2 独立董事的独立性
        2.2.1 国内外对独立性的解释
        2.2.2 独立性的内涵
        2.2.3 独立性的特性
第3章 我国独立董事独立性的现状及影响独立性因素分析
    3.1 我国独立董事独立性的现状
        3.1.1 独立董事"不独立",充当"花瓶董事"
        3.1.2 从"花瓶"到"砸花瓶"的转变
    3.2 独立董事"不独立"现象的原因
        3.2.1 外部环境的因素
        3.2.2 内部机制的因素
        3.2.3 独立董事的自身因素
第4章 加强独立董事独立性的对策研究
    4.1 确保独立董事在任职前保持独立性
        4.1.1 外部环境治理
        4.1.2 内部机制完善
    4.2 确保独立董事的在职行权阶段保持独立性
        4.2.1 外部环境治理
        4.2.2 内部机制完善
    4.3 通过建立退出机制保证独立董事的独立性
        4.3.1 建立有效的声誉机制
        4.3.2 责任追究机制
结束语
致谢
主要参考文献
附录

(9)论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及其制度完善(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是否应该在我国上市公司中引入独立董事制度
    二、独立董事的独立性问题及如何确保独立董事的独立性
第一章 独立董事独立性的内涵及特点
    第一节 独立董事概念及相关概念比较
    第二节 独立性的概念及相关规定
    第三节 独立董事独立性的内涵
    第四节 独立董事独立性的特点
第二章 独立董事的独立性背景比较及其与监事会的关系
    第一节 美国独立董事制度的产生及发展
    第二节 我国上市公司引进独立董事制度的历程
    第三节 中美两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独立性的背景比较
    第四节 独立董事与监事会的关系
第三章 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独立性规范界定评析
    第一节 独立董事独立性与雇佣关系
    第二节 独立董事独立性与亲属关系
    第三节 独立董事独立性与交易关系
    第四节 独立董事独立性与服务关系
    第五节 独立董事独立性与股权关系
    第六节 独立董事独立性与其他关系
    第七节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独立性规范界定的建议
第四章 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缺陷分析及完善建议
    第一节 完善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完善独立董事选任机制,确保独立董事的独立性
    第三节 完善独立董事权利义务和责任机制,加强独立董事履职的约束
    第四节 完善独立董事激励机制,调动独立董事履职的积极性
    第五节 提高独立董事的专业性,增强独立董事的履职能力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10)论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及其立法保障(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写作的目的和意义
        1.1.1 写作的目的
        1.1.2 写作的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的研究方法及创新点
        1.3.1 本文的研究方法
        1.3.2 本文的创新点
第2章 独立董事制度的确立及在中国的引入
    2.1 独立董事制度的产生和发展
        2.1.1 独立董事制度的产生
        2.1.2 独立董事制度的发展
    2.2 独立董事制度在中国的引入
        2.2.1 中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背景
        2.2.2 中国引入独立董事制度的必要性
第3章 独立董事独立性的含义及其特性
    3.1 独立董事独立性的含义
        3.1.1 独立董事独立性的内涵
        3.1.2 独立董事独立性的界定
    3.2 独立董事独立性的特性
        3.2.1 独立董事独立性的相对性
        3.2.2 独立董事独立性的层次性
第4章 独立董事独立性的实践状况及其制度保障
    4.1 独立董事独立性的影响因素及现实问题
        4.1.1 独立董事独立性的影响因素
        4.1.2 独立董事独立性的现实问题
    4.2 独立董事独立性的制度保障措施
        4.2.1 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
        4.2.2 独立董事的任免程序
        4.2.3 独立董事的权利、义务及责任
        4.2.4 独立董事的薪酬制度
第5章 关于我国保障独立董事独立性的立法建议
    5.1 我国有关保障独立董事独立性的立法现状及缺陷
        5.1.1 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不明确
        5.1.2 独立董事的任免程序不完善
        5.1.3 独立董事的权利、义务及责任规定不规范
        5.1.4 独立董事的薪酬制度不健全
    5.2 保障独立董事独立性的立法建议
        5.2.1 明确独立董事的任职资格
        5.2.2 完善独立董事的任免程序
        5.2.3 规范独立董事的权利、义务及责任
        5.2.4 健全独立董事的薪酬制度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四、谈独立董事的“独立性”(论文参考文献)

  • [1]校友独立董事对上市公司财务违规的影响研究[D]. 邢南楠. 华北电力大学(北京), 2020(06)
  • [2]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激励制度的法律思考[D]. 易亦芳. 中南大学, 2013(03)
  • [3]独立董事制度的若干法律问题研究[D]. 唐静静.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13(02)
  • [4]独立董事在中国的存废问题[J]. 王海燕,王羽华. 云南警官学院学报, 2010(04)
  • [5]公司治理视野下我国独立董事法律制度的构建[D]. 周晓雯. 陕西师范大学, 2010(03)
  • [6]独立董事制度施行困境与重构再研究[D]. 刘春燕. 兰州大学, 2010(11)
  • [7]基于财务监督的国有控股公司独立董事制度研究[D]. 孙乐. 山东经济学院, 2010(01)
  • [8]独立董事独立性研究[D]. 南沁. 贵州大学, 2009(S1)
  • [9]论我国上市公司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及其制度完善[D]. 杨辉. 复旦大学, 2008(08)
  • [10]论独立董事的独立性及其立法保障[D]. 王莹. 天津财经大学, 2008(08)

标签:;  ;  ;  ;  ;  

论独立董事的“独立性”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