类圆线虫病和类圆线虫病

类圆线虫病和类圆线虫病

一、粪类圆线虫与粪类圆线虫病(论文文献综述)

陈荣鑫,张磊,方佳丽,李光辉,赖兴强,徐海林,李立,万娇,马俊杰,陈正[1](2021)在《肾移植受者感染粪类圆线虫二例》文中认为回顾性分析广州医科大学附属第二医院2例肾移植受者感染粪类圆线虫的资料, 从临床表现、血常规、痰涂片、胸部CT、治疗效果方面阐述粪类圆线虫病(strongyloidiasis)的特点与转归。肾移植受者感染粪类圆线虫治疗上停用免疫抑制剂、小剂量激素维持、积极恢复免疫力、广谱抗生素预防感染并首选伊维菌素是行之有效的。

芦亚君,邢维媚,夏乾峰[2](2021)在《基于COX Ⅰ及ITS基因粪类圆线虫PCR鉴定方法的建立》文中提出目的探讨以COX Ⅰ及ITS基因作为分子标记的PCR技术在粪类圆线虫病诊断中的应用。方法收集粪类圆线虫病患者的粪便作为检验物,离心沉淀法处理粪便,弃去粪渣,浓集、纯化粪便中的粪类圆线虫虫体,光学显微镜下观察虫体做形态学初判。PCR扩增COX Ⅰ及ITS基因,1%琼脂糖凝胶电泳鉴定目的片段。结果琼脂糖凝胶电泳紫外成像显示,COX Ⅰ和ITS基因目的条带单一、清晰,大小分别约为1500bp和900bp。COX Ⅰ基因的退火温度为48℃、ITS退火温度为50℃时有清晰的特异性条带。COX I基因条带与Genebank中其他线虫COX I基因片段大小一致,可作为粪类圆线虫虫种鉴定的分子标记。而在Genebank中检索到不同线虫的ITS基因,分别含有18S、5.8S和28S的部分或完全序列,因此碱基长度变化较大,若以ITS鉴别虫种需进一步做Blast分析。结论基于COX Ⅰ及ITS基因的粪类圆线虫分子检验方法应用于临床上,可有效提高粪类圆线虫病诊断的特异性和敏感性。

罗秀琴,钟春燕,陈一娴,张雁,王晓兰,罗金财[3](2021)在《粪类圆线虫与大肠埃希菌致重症感染1例》文中提出粪类圆线虫是一种主要流行于热带、亚热带的土源性兼性寄生线虫,在我国主要流行于南部湿热地区。由于粪类圆线虫病缺乏特异性临床表现,所以容易造成临床漏诊、误诊。我们从1例患者痰标本中同时检出粪类圆线虫与大肠埃希菌。现总结报告如下。1病历摘要1.1临床表现:患者男,65岁,农民,因"腹胀1月余,胸闷,气紧3d,人事不省1h"于2019年12月25日18时45分入我院ICU。入院前1月余无明显诱因出现腹胀不适,偶有腹痛,伴乏力、纳差,无恶心、呕吐,伴体质量下降,

裴培,刘婷婷,卢韵宇,唐莉莉[4](2020)在《1例粪类圆线虫重度感染报告》文中研究说明目的探讨分析粪类圆线虫病的临床表现和诊治方法。方法对诊治的南宁市1例粪类圆线虫感染病例进行病例分析和相关文献复习。结果患者因"头晕5 d,伴恶心呕吐"收入院,诊断为"消化道出血、重度贫血、高血压"等慢性原发病合并重度粪类圆线虫感染,经一系列对症支持及治疗后,患者病情逐渐好转出院。出院后复查粪便仍有虫体,后经阿苯达唑2个疗程治疗,完全驱虫。结论临床医师应增强对粪类圆线虫病的认识,提高临床上对该病及并发症的诊断水平,避免和减少误诊、漏诊。

周焕[5](2020)在《粪类圆线虫中40S pre-rRNA成熟关键因子(RIOK-1,RIOK-2和DIM1)编码基因的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核糖体作为一种核糖核蛋白复合物是自然界所有细胞中将m RNA翻译成蛋白质的细胞机器。核糖体的生物发生过程在真核细胞中非常复杂,参与核糖体组装过程的200多个组装因子和几种耗能的酶与组装的核糖体瞬时缔合,以促进r RNA的加工和折叠以及核糖体蛋白的结合,从而促进具有翻译能力的核糖体亚基的产生。18S r RNA 3’末端的切割是核糖体小亚基成熟过程中的最后事件之一,它会生成成熟的具有翻译功能的小核糖体亚基,参与该过程的非核糖体蛋白-RIOK-1(Right Open Reading Frame 1 protein kinase)和RIOK-2(Right Open Reading Frame 2 protein kinase)蛋白激酶的缺失均可引起核糖体成熟过程的紊乱,是40S pre-r RNA成熟所必需的蛋白激酶。除此之外,RIOK-1和RIOK-2可以驱动细胞增殖和存活,并且他们的表达与致癌性AKT信号有关。在核糖体小亚基成熟过程中发挥关键作用的另外一个加工因子-DIM1(Dimethyladenosine transferase 1)是RIOK-2蛋白激酶的底物,其是合成核糖体小亚基18S r RNA的前加工反应所必需的,DIM1通过对r RNA进行甲基化修饰从而促进核糖体的成熟。尽管已在酵母和哺乳动物细胞中详细阐明了RIOK-1,RIOK-2和DIM1的功能,但对其在寄生虫中的作用知之甚少。在本研究中,使用显微注射转基因技术和关键氨基酸突变技术对RIOK-1,RIOK-2和DIM1在寄生线虫中的功能进行了探索。结果显示:1)粪类圆线虫(Stongyloides stercoralis)RIOK-1蛋白激酶调控幼虫的生长发育通过转基因技术确定的定位在粪类圆线虫幼虫神经细胞内的Ss-RIOK-1(粪类圆线虫RIOK-1蛋白激酶)含有保守的催化结构域,在体内表达因为催化结构域内282位天冬氨酸突变而引起的在体外丧失激酶磷酸化活性的Ss-RIOK-1可强烈抑制粪类圆线虫转基因幼虫的发育,并最终导致幼虫在自由生活的第一阶段幼虫(PFL L1)到第二阶段幼虫(PFL L2)的发育过程中死亡。通过在体内共表达野生型和突变型的Ss-RIOK-1可有效救援D282A突变表型。我们的发现表明,Ss-RIOK-1对于粪类圆线虫自由生活幼虫的发育和存活是必不可少的,并且其催化活性对其在寄生线虫中的功能至关重要。2)粪类圆线虫RIOK-2蛋白激酶调控幼虫的生长发育和虫卵的孵化Ss-RIOK-2(粪类圆线虫RIOK-2蛋白激酶)主要在转基因幼虫的肠道和皮下细胞的细胞质中表达,不仅如此,在转基因的胚胎中Ss-RIOK-2同样是表达在细胞质中。Ss-RIOK-2在幼虫中的表达随着幼虫从PFL L1到感染性第三阶段幼虫(i L3)的生长发育而发生改变,即在皮下组织中表达Ss-RIOK-2的幼虫数量增加,而在肠道组织中表达Ss-RIOK-2的幼虫数量减少。催化域内保守的228位天冬氨酸的突变导致Ss-RIOK-2在体外的激酶活性显着降低,并且体内表达激酶活性部分丧失的Ss-RIOK-2引起幼虫的生长和发育出现明显的延迟。有趣的是,ATP结合域内保守的123位赖氨酸突变的Ss-RIOK-2的表达可导致转基因虫卵的孵化缺陷,并且引起定位在虫卵细胞的细胞质中的Ss-RIOK-2异常定位在细胞核中。通过在体内共表达野生型和ATP结合关键氨基酸突变的Ss-RIOK-2可有效的救援虫卵孵化障碍,并且使Ss-RIOK-2恢复其细胞质定位。我们的研究结果表明,Ss-RIOK-2的ATP结合能力而不是其催化活性对于粪类圆线虫的虫卵孵化至关重要。3)粪类圆线虫DIM1编码基因的鉴定及其在幼虫中表达谱的研究本研究通过NCBI数据库和Wormbase数据库获得粪类圆线虫Ss-dim-1基因的c DNA序列,其中编码区长度为915bp,共编码304个氨基酸。通过氨基酸比对发现Ss-DIM1(粪类圆线虫二甲基腺苷转移酶1)具有保守的功能结构域。通过转录组数据分析,Ss-dim-1基因在粪类圆线虫生长发育的各个时期均有转录,且在体内发育阶段和成虫阶段具有较高的转录水平。体外磷酸化实验表明Ss-DIM1可显着被Ss-RIOK-2蛋白激酶磷酸化。应用在线软件预测的Ss-dim-1基因的启动子序列全长1602bp,转基因实验表明Ss-dim-1基因启动子可以驱动gfp基因主要表达在幼虫身体中部的生殖原基。本研究在粪类圆线虫中对RIOK-1和RIOK-2蛋白激酶进行功能研究,对其在粪类圆线虫幼虫的生长发育和虫卵的孵化过程中的功能进行探索;其次,对粪类圆线虫DIM1甲基转移酶进行了分离鉴定,并对其在幼虫中的表达谱进行检测,旨在阐述三个核糖体小亚基成熟关键因子在粪类圆线虫生长发育等过程中的功能,为深入探讨粪类圆线虫中核糖体加工因子的分子机制提供依据,并为开发新型抗寄生线虫病的药物奠定理论基础。

单嘉男[6](2020)在《粪类圆线虫Ss-ast-1虾青素金属蛋白酶编码基因的鉴定与表达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线虫是后生动物中种类丰富的动物之一。由于线虫的结构简单,一些线虫已被用作神经和进化研究的模型生物,如秀丽隐杆线虫。然而,在线虫类中,有一类感染动物的线虫,又称寄生线虫,给农业生产和人类健康带来了极大的危害。据WHO报道,全球约八分之一的人感染有寄生性线虫,而粪类圆线虫(Strongyloides stercoralis)正是其中一种。由粪类圆线虫引起的疾病称为粪类圆线虫病,是一种广泛存在却易被忽视的热带疾病(Neglected Tropical Diseases,NTD),主要在非洲等卫生条件落后的地区流行。到目前为止尚且没有简单快捷的诊断手段,也没有疫苗可用于预防粪类圆线虫病。虾青素金属蛋白酶是一种广泛存在于多种动植物体内的金属蛋白酶,研究表明该蛋白酶在寄生线虫的入侵和生长发育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有望成为新的检测和制备疫苗的靶位点。本项目首先通过分析粪类圆线虫在各个时期的转录组数据并从中筛选出假定为虾青素金属蛋白酶的蛋白,再通过与已经报道过的金属蛋白酶进行氨基酸序列比对来选定所要研究的基因,最后选定粪类圆线虫虾青素金属蛋白酶Ss-ast-1作为研究对象。本项目以原核表达的方式体外重组表达了该蛋白,并对该蛋白酶的活性进行了探究,此外又通过显微注射的方法对Ss-ast-1的表达特征进行了探究。(1)选定粪类圆线虫Ss-ast-1作为目标基因由粪类圆线虫的全转录组数据中可以得到49个标注为金属蛋白酶的基因,将这些金属蛋白酶与之前在线虫中已报道过的虾青素金属蛋白酶放在一起构建进化树的方式对49个金属蛋白酶进行筛选,最终选定Ss-ast-1作为研究目标。(2)粪类圆线虫Ss-ast-1金属蛋白酶基因序列和氨基酸序列的结构分析Ss-ast-1的c DNA序列是从Wormbase Parasite上得到,其中编码区为1905bp,编码634个氨基酸。通过分析可知,前32个氨基酸为信号肽,氨基酸序列比对发现虾青素金属蛋白酶Ss-AST-1具有保守的功能结构域,比如Zine-binding、Met-turn、EGF-like domain等,同时对Ss-AST-1进行三维同源建模分析。预测的Ss-ast-1启动子的全长为468 bp,具有多种真核生物保守的启动子调控元件。(3)粪类圆线虫Ss-ast-1虾青素金属的转录水平和定位分析通过转录组分析发现,该基因在粪类圆线虫的各个发育阶段均有表达,在i L3期的表达水平最高。通过显微注射,可以得到荧光虫卵,该蛋白虫卵细胞的细胞核和细胞质均有表达。(4)原核表达粪类圆线虫Ss-AST-1蛋白体外原核表达并从包涵体中纯化Ss-AST-1,纯化的蛋白一部分用于酶活性实验,一部分用于制备多克隆抗体,Western blot分析表明多克隆抗体可以较好的识别全虫蛋白中的Ss-AST-1,表明该蛋白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本研究首次对粪类圆线虫Ss-ast-1的基因结构和功能进行了初步研究,证明Ss-ast-1在虫卵中表达,并具有良好的免疫原性,为之后开发疫苗和新的检测手段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基础。

李芳芳[7](2020)在《捻转血矛线虫R-Smads的鉴定及功能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是寄生于牛、羊等反刍动物胃肠道最重要的寄生线虫之一。因吸食大量血液、分泌毒素、造成机械性损伤等导致患畜贫血、消瘦、腹泻,严重时可导致死亡。由于国内缺乏有效的疫苗、现有药物防治效果不佳且出现抗药性,亟需高效新型的疫苗和药物。随着分子生物学的发展,捻转血矛线虫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的公布为研究该寄生虫生长发育及其致病的分子机制等提供了有效的依据,但是“捻转血矛线虫感染性幼虫的调控机制、入侵机制、免疫逃避机制”等科学问题仍未得到很好的解决,而这些基础问题严重制约着新型抗寄生虫药物或疫苗的开发。基于寄生线虫感染性三期幼虫与秀丽隐杆线虫dauer幼虫在行为、形态和发育上的相似性,有学者提出dauer发育的调控机制可能同样调控寄生线虫感染性三期幼虫的发育。研究表明,在与秀丽隐杆线虫同一分支(第V分支)的捻转血矛线虫中同样存在类似的dauer调控通路。其中TGF-β信号通路重要组成成分——膜外配体Hc-DAF-7、I型受体HcTGFBR1、II型受体Hc-TGFBR2、Co-Smad Hc-DAF-3和转录因子Hc-DAF-5在捻转血矛线虫中被鉴定并证明对该线虫体外由L3期向L4期的发育过程具有重要的作用。R-Smad蛋白作为TGF-β信号从膜上向核内传递的重要调控子,在该信号通路中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但迄今为止,在寄生线虫中对该类蛋白一无所知。本文根据秀丽隐杆线虫中R-Smads(Ce-DAF-8、Ce-DAF-14和Ce-SMA-2)的蛋白序列,对捻转血矛线虫基因组和转录组数据进行比对分析,找到了三个相应的同源基因,分别命名为Hc-daf-8、Hc-daf-14和Hc-sma-2。通过氨基酸序列比对及进化树分析,结果显示基因编码蛋白Hc-DAF-8和Hc-SMA-2具有保守的R-Smad蛋白的功能域及特异性的氨基酸残基,其中Hc-DAF-8属于TGF-β激活的R-Smads亚家族,Hc-SMA-2属于BMP激活的R-Smads亚家族。Hc-DAF-14与Ce-DAF-14一样,分化程度较高,缺乏N端保守的MH1区域,虽然Hc-DAF-14 L3 loop中两个决定R-Smad亚型特异性的氨基酸与TGF-β激活的R-Smads一致,但是进化树结果显示这两个蛋白与常见的两类R-Smads均不在同一分支。通过荧光定量法,对捻转血矛线虫八个发育时期和性别(虫卵、L1期幼虫、L2期幼虫、L3期幼虫、L4期雌虫、L4期雄虫、成年雌虫、成年雄虫)进行了Hc-daf-8、Hc-daf-14和Hc-sma-2这三个基因的转录水平分析。结果显示:这三个基因在各个发育阶段均有转录,其中Hcdaf-8和Hc-sma-2在成年雄虫阶段转录水平最高,Hc-daf-14在L3和成虫期转录水平最高。用制备的有效的多抗血清对捻转血矛线虫成虫进行了免疫荧光实验,确定了蛋白的组织定位。结果显示:Hc-DAF-8在成虫雌虫的皮下肌肉、肠道细胞质和部分虫卵;雄虫的皮下肌肉、肠道和粘腺中明显表达。Hc-SMA-2主要表达在成虫雌虫的皮下肌肉、虫卵及雄虫的睾丸、肠道。功能研究证明,Hc-daf-8能救援Ce-daf-8的突变株,使其正常发育至成虫。人Smad3特异性的抑制剂SIS3也被证明能显着抑制捻转血矛线虫体外从L3向L4的发育。另外RNAi实验显示,特异性的si RNA能有效的下调Hc-daf-14和Hc-sma-2的转录水平,并且Hc-sma-2干扰后能显着地降低捻转血矛线虫体外从L3向L4的发育率。本研究首次鉴定了捻转血矛线虫TGF-β信号通路重要组成分子R-Smad蛋白编码基因Hc-daf-8、Hc-daf-14及Hc-sma-2,补充完善了对捻转血矛线虫TGF-β信号通路的研究。其中,Hc-daf-8和Hc-sma-2与TGF-β信号通路其他组成分子功能一致,均对捻转血矛线虫体外从三期幼虫向四期幼虫的发育即自由生活阶段向寄生生活阶段的转变过程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继捻转血矛线虫胰岛素信号通路的系统研究之后,TGF-β信号通路的系统研究为捻转血矛线虫感染性幼虫与入侵宿主相关的发育调控机制的阐明提供了更多的理论依据,也为开发新型高效的药物标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邸文达[8](2019)在《捻转血矛线虫Hc-akt-1,Hc-daf-3和Hc-daf-5基因结构与功能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捻转血矛线虫(Haemonchus contortus)是寄生于牛、羊等反会动物胃肠道以吸食血液为生的寄生线虫。该病呈全球性分布,可造成宿主的贫血,营养不良,严重时引起死亡,给全球畜牧业带来了巨大经济损失。由于缺乏有效的疫苗,针对寄生线虫病的控制主要依赖于化学药物,但是长期抗蠕虫药的过度使用,已经造成了抗药虫株的涌现及动物产品和环境药物残留问题,寻找新药物和有效的疫苗迫在眉睫。通过对寄生线虫信号通路关键分子的研究,不仅能够了解其生长发育中的分子调控机制,而且有助于发现新的药物靶标或者疫苗分子,为防治寄生线虫病提供理论依据。由于不能全程体外培养及缺乏有效的基因操作技术,寄生线虫中基因功能的研究受到了很大的阻碍,然而Dauer假说的提出给我们提供了新的思路。鉴于寄生线虫感染性三期幼虫(L3)与秀丽隐杆线虫Dauer幼虫在形态及生物学特征的相似性,学者认为二者受相同的信号通路调控。秀丽隐杆线虫调控Dauer形成的信号通路有环鸟苷酸信号通路、TGF-β信号通路、胰岛素样信号通路和激素样信号通路四种。其中胰岛素样信号通路被证实在捻转血矛线虫中存在,并且该通路中某些分子在捻转血矛线虫发育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但AKT-1在虫体发育中的作用尚无任何报道。TGF-β DAF-7信号通路上游受体和配体分子被证实在捻转血矛线虫中存在,并且这些分子在捻转血矛线虫从自由生活向寄生生活阶段转变过程发挥调控作用,但下游的Smad蛋白及转录因子尚无任何报道,深入研究这些分子对于确定相关通路在寄生线虫中的作用有重要意义。因此,本研究通过分子生物学和生物信息学方法鉴定了可能对H.contortus发挥重要作用的三个基因,包括胰岛素样信号通路中的Hc-akt-1、DAF-7通路中的Hc-daf-3、Hc-daf-5;分析了各基因在H.contortus不同发育阶段的转录水平;利用异源转基因技术研究了各基因在秀丽隐杆线虫中的空间表达谱;免疫实验兔制备特异多克隆抗体检测Hc-DAF-3/Hc-DAF-5在捻转血矛线虫中的定位;利用AKT分子特异抑制剂AKT inhibitor Ⅳ以及RNAi研究了三个基因在捻转血矛线虫从自由生活阶段向寄生生活阶段转化过程中的调控作用;利用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验证了Hc-DAF-3/Hc-DAF-5在哺乳动物细胞中的相互作用。研究结果报道如下:(1)捻转血矛线虫蛋白激酶B编码基因Hc-akt-1基因鉴定和功能研究Hc-akt-1存在两个转录本,即Hc-akt-1a/Hc-akt-1b,其CDS分别为1644 bp和1659 bp,gDNA全长10431 bp。分析发现该基因含14个外显子,13个内含子。上游假定的启动子序列全长3.5 kb,包含13个E-box,4个GATA,1个反向GATA,2个反向CAAT和2个CAAT模块以及1个GC box模块等启动子元件。Hc-AKT-1a/Hc-AKT-1b为丝氨酸/苏氨酸蛋白激酶,包含PH结构域与激酶区,二级结构建模发现Hc-AKT-1a和Hc-AKT-1b两分子间的不同主要存在于激酶区αD螺旋处。进化分析显示,Hc-AKT-1a/Hc-AKT-1b与秀丽隐杆线虫同源分子亲缘关系近。Hc-akt-1a/Hc-akt-1b在捻转血矛线虫所有发育时期包括虫卵,一期幼虫(L1),二期幼虫(L2),三期幼虫(L3),四期雌虫(L4F),四期雄虫(L4M),成虫雌虫(AF)和成虫雄虫(AM)都有转录且呈现完全不同的转录丰度,Hc-akt-1a在成虫雌雄虫阶段转录显着上调,Hc-akt-1b在L3转录显着上调;二者比较发现,在虫卵及成虫阶段Hc-akt-1a转录水平显着高于Hc-akt-1b。在秀丽隐杆线虫中的异源转基因实验发现Hc-akt-1定位于秀丽隐杆线虫头部ASJ神经元。对于Hc-akt-1a/Hc-akt-1b进行了 RNA共干扰,在秀丽隐杆线虫中异源干扰发现,Hc-akt-1a/Hc-akt-1b转录水平的下调产生与Ce-akt-1转录水平下调相同的表型,即虫体出现对氧化性药物抵抗力增加和存活时间的延长。在捻转血矛线虫中通过浸泡脱鞘xL3于特异dsRNA进行干扰后,检测到干扰的虫体中两个转录本丰度的下调,且虫体由xL3到L4发育过程中口部发育受到抑制;特异的AKT inhibitorⅣ体外抑制实验中,同样可以抑制虫体向L4发育过程中口部发育。(2)捻转血矛线虫co-Smad编码基因Hc-daf-3基因鉴定和功能研究Hc-daf-3全长CDS为2097 bp,gDNA全长9487 bp,分析发现该基因含16个外显子,15个内含子。上游假定的启动子序列全长5.3 kb,包含14个E-box,10个GATA,9个反向GATA,14个反向CAAT和CAAT模块,10个TATA box等启动子元件。Hc-DAF-3为co-Smad蛋白,具有典型的MH1和MH2结构域,存在转录激活区(SAD)。进化分析显示,Hc-DAF-3与锡兰钩虫亲缘关系很近,与秀丽隐杆线虫亲缘关系远于与人的亲缘关系。Hc-daf-3在虫体所有时期包括虫卵,一期幼虫(L1),二期幼虫(L2),三期幼虫(L3),四期雌虫(L4F),四期雄虫(L4M),成虫雌虫(AF)和成虫雄虫(AM)都有转录,其中在L3和雌性成虫转录水平高。在秀丽隐杆线虫中异源转基因实验发现Hc-daf-3微弱的定位于秀丽隐杆线虫阴门。通过制备特异的多克隆抗体检测Hc-DAF-3天然蛋白在捻转血矛线虫成虫中的表达,发现其主要表达于雌雄虫生殖器官及内角质。在捻转血矛线虫中通过浸泡特异siRNA干扰xL3,可检测到干扰后虫体中该基因转录丰度的下调,干扰后的虫体从xL3到L4发育过程中口部发育受到抑制。(3)捻转血矛线虫转录因子编码基因Hc-daf-5基因鉴定和功能研究Hc-daf-5全长CDS为1629 bp,gDNA全长8535 bp,分析发现该基因含11个外显子,10个内含子。上游假定的启动子序列全长4.1 kb,包含12个E-box,6个GATA,2个反向GATA,8个反向CAAT和CAAT模块,1个TATA box以及3个GC box模块等启动子元件。Hc-DAF-5作为转录因子,具有SDS区和Dach box区,此外在C端存在卷曲螺旋。进化分析显示,Hc-DAF-5与巴西日圆线虫亲缘关系最近,秀丽隐杆线虫次之,与脊椎动物亲缘关系最远。Hc-daf-5在虫体所有时期包括虫卵,一期幼虫(L1),二期幼虫(L2),三期幼虫(L3),四期雌虫(L4F),四期雄虫(L4M),成虫雌虫(AF)和成虫雄虫(AM)都有转录,其中在L3转录水平高。在秀丽新杆线虫中异源转基因实验发现Hc-daf-5主要定位于秀丽隐杆线虫神经系统,包括头部神经、尾部神经和腹侧神经索。通过体外表达重组Hc-DAF-5蛋白制备特异的多克隆抗体检测了 Hc-DAF-5天然蛋白在捻转血矛线虫成虫中的表达,主要表达于雌雄虫生殖器官和肠道。通过对捻转血矛线虫浸泡特异siRNA干扰xL3,可检测到干扰后虫体中该基因转录丰度的下调,干扰后虫体从xL3到L4发育过程中口部发育受到抑制。通过荧光双分子互补实验验证了Hc-DAF-3与Hc-DAF-5在真核细胞中的相互作用。本研究首次探索了捻转血矛线虫TGF-β信号通路(DAF-7通路)两个重要分子的基因结构和功能,探索了胰岛素信号通路AKT分子的基因结构和功能。深入探讨了捻转血矛线虫尤其是从自由生活阶段向寄生生活阶段转化过程中的调控机制,阐释了 Dauer假说在寄生线虫研究中的局限性,也为开发寄生线虫新的药物靶标和疫苗候选分子提供了一定的理论指导。

陈鸿,刘瑶,陈娅,邱隆敏[9](2019)在《粪类圆线虫感染1例报道》文中提出目的通过对1例贵州地区感染粪类圆线虫患者的诊疗过程的分析,为临床诊治该病提供参考。方法通过分析本地区近期收治的1例粪类圆线虫感染患者的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及诊疗过程,并查阅文献回顾性分析该病的传染源、传播途径、易感人群及预后。结果该例患者的主要特征是呕吐、腹泻,进行性消瘦和全身衰竭,大便常规生理盐水涂片低倍显微镜(100×)找到虫体,转到高倍镜(400×)进行辨认和细微结构观察确定为粪类圆线虫,经阿苯达唑400 mg口服,每日2次,住院治疗10 d,两次复查大便未找到寄生虫,症状体征恢复,痊愈出院。结论贵州省存在粪类圆线虫感染病例,临床医生对于不明原因消瘦、呕吐、腹泻的农村患者应高度警惕该病。

王莹,田佳,彭志勇,胡芬,柴方圆,谈宜斌[10](2019)在《1例重度感染肺粪类圆线虫菌与肺孢子虫菌的防控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 对1例肺粪类圆线虫菌及肺孢子菌感染高危因素进行流行病学调查,提高综合认识,为制定有效防控策略提供循证依据。方法 分析医院ICU确诊的1例糖尿病伴肾病综合征重度感染肺粪类圆线虫菌、肺孢子虫菌患者的既往史、临床表现、实验室检测、影像学及病理学资料,并分析其防控高危因素。结果 本例患者既往国外感染疟疾史;罹患基础疾病;接受长期糖皮质激素治疗;泌尿系统症状起病,仅在肺发现粪类圆线虫及肺孢子虫,继发单纯疱疹,痰、血培养出多药耐药病原体。结论 科学认识肺粪类圆线虫病,有效实施消化道+接触隔离,严格实行单间隔离,落实专人专班护理;加强消毒隔离;注重标准预防;规范处置排泄物能有效阻止粪类圆线虫菌的转播。

二、粪类圆线虫与粪类圆线虫病(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粪类圆线虫与粪类圆线虫病(论文提纲范文)

(2)基于COX Ⅰ及ITS基因粪类圆线虫PCR鉴定方法的建立(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虫体来源
    1.2 试剂
    1.3 仪器
    1.4 形态学鉴别
    1.5 虫体前处理
    1.6 COXⅠ基因PCR反应
    1.7 ITS基因PCR反应
    1.8 电泳
2 结果
    2.1 形态学鉴定
    2.2 电泳
    2.3 序列分析
3 讨论

(3)粪类圆线虫与大肠埃希菌致重症感染1例(论文提纲范文)

1 病历摘要
    1.1 临床表现:
    1.2 影像学检查:
    1.3 实验室检查:
    1.4 治疗与转归:
2 讨论

(4)1例粪类圆线虫重度感染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1 病例资料
2 讨论

(5)粪类圆线虫中40S pre-rRNA成熟关键因子(RIOK-1,RIOK-2和DIM1)编码基因的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文献综述
    1.1 核糖体加工过程介绍及功能
        1.1.1 核糖体加工过程介绍
        1.1.2 与核糖体40S pre-rRNA结合的七个装配因子及功能
        1.1.3 与核糖体40S pre-rRNA结合的七个装配因子之间的相互作用
    1.2 RIOK蛋白激酶
        1.2.1 蛋白激酶介绍
        1.2.2 RIOK蛋白激酶家族
        1.2.3 RIOK-1蛋白激酶的功能研究
        1.2.4 RIOK-2蛋白激酶的功能研究
    1.3 DIM1甲基转移酶介绍
        1.3.1 甲基转移酶
        1.3.2 DIM1甲基转移酶的功能研究
    1.4 粪类圆线虫及其引起的疾病介绍
        1.4.1 粪类圆线虫生活史
        1.4.2 粪类圆线虫病的临床症状和诊断治疗方法
    1.5 显微注射转基因技术的介绍和应用
        1.5.1 显微注射技术及应用
        1.5.2 显微注射技术在秀丽新杆线虫中的应用
        1.5.3 显微注射技术在粪类圆线虫中的应用
2.研究目的与意义
3.材料与方法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动物及试验用虫株
        3.1.2 试验用菌株和载体
        3.1.3 主要仪器与设备
        3.1.4 主要试剂
    3.2 试验溶液的配制
        3.2.1 抗生素和细菌培养基
        3.2.2 蛋白表达纯化
        3.2.3 琼脂糖凝胶电泳缓冲液
        3.2.4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缓冲液
        3.2.5 其他试剂的配制
    3.3 实验方法
        3.3.1 实验动物感染模型的建立
        3.3.2 粪类圆线虫虫体的收集及保存
        3.3.3 粪类圆线虫DNA的提取
        3.3.4 粪类圆线虫RNA的提取及cDNA的合成
        3.3.5 基因克隆基本实验技术
        3.3.6 粪类圆线虫Ss-riok-1 基因功能研究相关实验方法
        3.3.7 粪类圆线虫Ss-riok-2 基因功能研究相关实验方法
        3.3.8 粪类圆线虫Ss-dim-1基因功能研究相关实验方法
4.结果与分析
    4.1 粪类圆线虫Ss-RIOK-1 对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4.1.1 D282A突变型Ss-RIOK-1 的表达引起转基因幼虫的生长发育延缓
        4.1.2 D282A突变型Ss-RIOK-1 的表达引起转基因幼虫的死亡
        4.1.3 野生型Ss-RIOK-1 的共表达可有效救援D282A突变表型
    4.2 粪类圆线虫Ss-RIOK-2 对幼虫生长发育和虫卵孵化的影响
        4.2.1 突变型Ss-RIOK-2 的体外激酶活性检测
        4.2.2 野生型和D228A突变型Ss-RIOK-2 在幼虫体内的表达谱
        4.2.3 在皮下表达Ss-RIOK-2 的幼虫数量随幼虫的生长发育而增加
        4.2.4 催化区关键氨基酸位点突变型Ss-RIOK-2 延缓幼虫的生长发育
        4.2.5 Ss-RIOK-2 在虫卵中细胞的亚细胞表达谱
        4.2.6 Ss-RIOK-2 ATP结合位点突变对虫卵正常孵化的影响
        4.2.7 Ss-RIOK-1 的共表达无法救援Ss-RIOK-2-K123A的虫卵孵化障碍
    4.3 Ss-DIM1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的研究
        4.3.1 粪类圆线虫Ss-dim-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4.3.2 粪类圆线虫Ss-dim-1基因的转录水平分析
        4.3.3 粪类圆线虫 Ss-dim-1 转录调控区的获得
        4.3.4 粪类圆线虫Ss-dim-1组织表达谱
        4.3.5 粪类圆线虫Ss-DIM1的原核表达和纯化
        4.3.6 粪类圆线虫Ss-DIM1被Ss-RIOK-2 磷酸化
5.讨论
    5.1 粪类圆线虫Ss-RIOK-1 对幼虫生长发育的影响
        5.1.1 D282A突变型Ss-RIOK-1 的表达引起转基因幼虫的死亡
        5.1.2 野生型Ss-RIOK-1 的共表达可有效救援D282A突变表型
    5.2 粪类圆线虫Ss-RIOK-2 对幼虫生长发育和虫卵孵化的影响
        5.2.1 D228 突变型Ss-RIOK-2 的体外激酶活性显着降低
        5.2.2 粪类圆线虫Ss-RIOK-2 主要在幼虫的肠道和皮下表达
        5.2.3 D228A突变型Ss-RIOK-2 延缓幼虫的生长发育
        5.2.4 K123A突变型Ss-RIOK-2 抑制转基因虫卵孵化
        5.2.5 野生型Ss-RIOK-2 的共表达可有效救援K123A突变表型
    5.3 粪类圆线虫Ss-DIM1基因的结构和功能研究
        5.3.1 粪类圆线虫存在保守的编码DIM1的基因
        5.3.2 粪类圆线虫Ss-dim-1的转录水平
        5.3.3 粪类圆线虫Ss-DIM1的组织表达谱
        5.3.4 粪类圆线虫Ss-DIM1 可被Ss-RIOK-2 磷酸化
6.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致谢

(6)粪类圆线虫Ss-ast-1虾青素金属蛋白酶编码基因的鉴定与表达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文献综述
    1.1 粪类圆线虫简介
        1.1.1 粪类圆线虫概述
        1.1.2 粪类圆线虫的生活史
        1.1.3 粪类圆线虫的流行病学
        1.1.4 粪类圆线虫病的临床症状和病理变化
        1.1.5 粪类圆线虫病的诊断方法和治疗措施
    1.2 .虾青素金属蛋白酶
        1.2.1 金属蛋白酶概述
        1.2.2 虾青素金属蛋白酶概述
        1.2.3 虾青素金属蛋白酶研究进展
    1.3 显微注射在寄生虫基因功能研究中的应用
2.研究目的与意义
3.材料与方法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动物以及实验用菌株、载体
        3.1.2 主要仪器
        3.1.3 主要试剂
    3.2 实验溶液的配制
        3.2.1 抗生素和培养基的制备
        3.2.2 琼脂糖凝胶电泳
        3.2.3 SDS-聚丙烯酰胺凝胶电泳(SDS-PAGE)主要溶液
        3.2.4 Western blot缓冲液
        3.2.5 线虫收集用缓冲液
        3.2.6 ELISA试验相关溶液
        3.2.7 镍柱亲和纯化缓冲液
        3.2.8 酶活实验缓冲液
        3.2.9 其它缓冲液
    3.3 试验方法
        3.3.1 粪类圆线虫的保存和各阶段虫体的收集及感染方法
        3.3.2 引物的设计与合成
        3.3.3 粪类圆线虫DNA的提取
        3.3.4 粪类圆线虫RNA的提取
        3.3.5 反转录获得粪类圆线虫cDNA的提取
        3.3.6 粪类圆线虫Ss-ast-1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3.3.7 粪类圆线虫Ss-ast-1全长和截短型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
        3.3.7.1 Ss-ast-1 全长基因的PCR扩增(p ET-42b-no GST载体)
        3.3.7.2 Ss-ast-1 全长基因的PCR扩增(p E-SUMO载体)
        3.3.7.3 Ss-ast-1 截短基因的PCR扩增(p E-SUMO载体)
        3.3.7.4 PCR产物的凝胶检测
        3.3.7.5 PCR产物的凝胶纯化回收
        3.3.7.6 目的DNA连接p ET-42b-no GST与 p E-SUMO载体
        3.3.7.7 大肠杆菌感受态细胞的制备
        3.3.7.8 连接产物的转化
        3.3.7.9 菌液PCR鉴定
        3.3.8 粪类圆线虫Ss-AST-1重组蛋白的小量表达
        3.3.9 粪类圆线虫Ss-AST-1 重组蛋白的SDS-PAGE检测
        3.3.10 粪类圆线虫Ss-AST-1重组蛋白的大量表达
        3.3.11 包涵体的溶解
        3.3.12 粪类圆线虫Ss-AST-1重组蛋白的纯化
        3.3.13 粪类圆线虫Ss-AST-1重组蛋白的复性
        3.3.14 粪类圆线虫Ss-AST-1 重组蛋白的Western-Blot分析
        3.3.15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3.3.16 ELISA测定多抗血清效价
        3.3.17 粪类圆线虫全虫蛋白的提取
        3.3.18 Western blot多克隆抗体的特异性
        3.3.19 粪类圆线虫Ss-AST-1蛋白的酶活性实验
        3.3.20 粪类圆线虫Ss-ast-1定位质粒的构建
        3.3.21 粪类圆线虫的转基因实验
        3.3.22 粪类圆线虫转基因后代的观察
4.结果与分析
    4.1 选定研究基因
        4.1.1 从转录组数据中筛选锌依赖性金属蛋白酶的基因
        4.1.2 构建进化树选定粪类圆线虫靶基因
    4.2 粪类圆线虫Ss-ast-1基因的生物信息学分析
        4.2.1 粪类圆线虫Ss-ast-1蛋白的氨基酸进化树
        4.2.2 粪类圆线虫Ss-ast-1基因的氨基酸比对分析
        4.2.3 粪类圆线虫Ss-AST-1抗原性和亲水性分析
        4.2.4 粪类圆线虫Ss-ast-1 基因的DNA结构分析
        4.2.5 粪类圆线虫Ss-AST-1蛋白的三维结构分析
    4.3 粪类圆线虫Ss-ast-1基因在各个时期的转录水平分析
    4.4 粪类圆线虫Ss-AST-1蛋白信号肽位置分析
    4.5 原核表达质粒的构建和鉴定
        4.5.1 全长蛋白原核表达质粒Ss-AST-1-p ET-42b-no GST-qc的构建
        4.5.2 全长原核表达质粒Ss-AST-1-p E-SUMO-qc的构建
        4.5.3 Ss-AST-1 截短型原核表达质粒Ss-AST-1-p E-SUMO-jd的构建
    4.6 粪类圆线虫全长和截短型Ss-AST-1的原核表达
        4.6.1 以Ss-AST-1-p ET-42b-no GST-qc质粒表达全长Ss-AST-1
        4.6.1.1 Ss-AST-1 的诱导表达(Ss-AST-1-p ET-42b-no GST-qc)
        4.6.1.2 不同浓度IPTG对全长Ss-AST-1 蛋白表达的影响
        4.6.1.3 全长Ss-AST-1蛋白在包涵体和上清中的表达情况
        4.6.2 .以Ss-AST-1-p E-SUMO-qc质粒表达全长Ss-AST-1
        4.6.3 截短型Ss-AST-1的原核表达
        4.6.4 蛋白的纯化
        4.6.5 蛋白的复性
        4.6.6 复性蛋白的Western blot分析
    4.7 酶谱法检测酶活性
    4.8 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4.8.1 ELISA测定抗血清效价
        4.8.2 多克隆抗体的Western blot分析
    4.9 粪类圆线虫Ss-ast-1的基因定位
        4.9.1 粪类圆线虫Ss-ast-1基因启动子序列分析
        4.9.2 粪类圆线虫Ss-ast-1定位质粒的构建
        4.9.3 粪类圆线虫Ss-ast-1在虫卵中的表达模式
5.讨论
    5.1 粪类圆线虫Ss-AST-1的一级结构和三维结构分析
    5.2 粪类圆线虫Ss-AST-1的原核蛋白的表达和纯化
    5.3 粪类圆线虫Ss-AST-1的酶活性的分析
    5.4 粪类圆线虫Ss-ast-1的转录水平的分析
    5.5 粪类圆线虫Ss-AST-1的定位分析
6.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1
附录2

(7)捻转血矛线虫R-Smads的鉴定及功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Abbreviation)
1 文献综述
    1.1 概况
        1.1.1 捻转血矛线虫病
        1.1.2 捻转血矛线虫的生活史及三期幼虫的特点
        1.1.3 捻转血矛线虫病的治疗与防控
    1.2 秀丽隐杆线虫dauer机制的研究
        1.2.1 秀丽隐杆线虫的生活史及dauer幼虫的特点
        1.2.2 秀丽隐杆线虫dauer机制的研究
    1.3 Dauer假说及其在寄生线虫中的应用
        1.3.1 粪类圆线虫dauer机制的研究
        1.3.2 捻转血矛线虫dauer机制的研究
        1.3.3 其他寄生线虫dauer机制的研究
    1.4 TGF-β信号通路的研究
    1.5 R-Smad蛋白的相关研究
2 研究目的与意义
3 材料和方法
    3.1 实验材料
        3.1.1 实验动物及实验用菌株、载体
        3.1.2 主要仪器与设备
        3.1.3 主要试剂
    3.2 试剂溶液的配置
        3.2.1 线虫培养基的配制
        3.2.2 大肠杆菌培养基的配制
        3.2.3 捻转血矛线虫体裂解液的配制
        3.2.4 琼脂糖凝胶电泳缓冲液的配制
        3.2.5 SDS-PAGE缓冲液及Western blot缓冲液的配制
        3.2.6 蛋白表达及纯化试剂的配制
    3.3 实验方法
        3.3.1 捻转血矛线虫感染模型的建立
        3.3.2 捻转血矛线虫不同发育阶段虫体的收集
        3.3.3 捻转血矛线虫和秀丽隐杆线虫基因组的提取
        3.3.4 捻转血矛线虫RNA的提取及c DNA的合成
        3.3.5 目的基因编码区序列(CDS)的分离
        3.3.6 生物信息学分析
        3.3.7 荧光定量PCR
        3.3.8 多抗的制备
        3.3.9 间接免疫荧光实验
        3.3.10 daf-8基因救援实验
        3.3.11 特异性抑制剂实验
        3.3.12 捻转血矛线虫RNAi实验
4 结果与分析
    4.1 捻转血矛线虫Hc-DAF-8结构和功能研究
        4.1.1 Hc-daf-8基因序列的获得
        4.1.2 Hc-DAF-8氨基酸序列特征
        4.1.3 Hc-DAF-8的进化树分析
        4.1.4 Hc-DAF-8的转录谱分析
        4.1.5 Hc-DAF-8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检测
        4.1.6 Hc-DAF-8在捻转血矛线虫成虫中的定位
        4.1.7 Hc-daf-8的基因救援实验
        4.1.8 特异性抑制剂实验
    4.2 捻转血矛线虫Hc-DAF-14结构和功能研究
        4.2.1 Hc-daf-14基因序列的获得
        4.2.2 Hc-DAF-14氨基酸序列特征
        4.2.3 Hc-DAF-14的进化树分析
        4.2.4 Hc-DAF-14的转录谱分析
        4.2.5 Hc-DAF-14的RNA干扰实验
    4.3 捻转血矛线虫Hc-SMA-2结构和功能研究
        4.3.1 Hc-sma-2基因序列的获得
        4.3.2 Hc-SMA-2氨基酸序列特征
        4.3.3 Hc-SMA-2的进化树分析
        4.3.4 Hc-sma-2的转录谱分析
        4.3.5 Hc-SMA-2多肽的合成及抗体的检测
        4.3.6 Hc-SMA-2在捻转血矛线虫成虫中的定位
        4.3.7 Hc-SMA-2的RNA干扰实验
5 讨论
    5.1 Hc-daf-8、Hc-daf-14和Hc-sma-2 的基因结构和序列特征
    5.2 Hc-daf-8、Hc-daf-14和Hc-sma-2 的转录水平分析
    5.3 Hc-daf-8、Hc-daf-14和Hc-sma-2 编码蛋白的定位特征
    5.4 Hc-daf-8、Hc-daf-14和Hc-sma-2 的功能
        5.4.1 寄生线虫基因功能研究方法
        5.4.2 Hc-daf-8的功能
        5.4.3 Hc-sma-2的功能
        5.4.4 Hc-daf-14的功能
6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致谢

(8)捻转血矛线虫Hc-akt-1,Hc-daf-3和Hc-daf-5基因结构与功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表
1. 文献综述
    1.1 捻转血矛线虫病及其病原简介
        1.1.1 捻转血矛线虫病流行病学特征
        1.1.2 捻转血矛线虫生活史及各个时期形态特征
        1.1.3 捻转血矛线虫病的症状及病理特征
        1.1.4 捻转血矛线虫病的诊断、治疗及防治
    1.2 秀丽隐杆线虫Dauer相关调控通路机制研究
        1.2.1 秀丽隐杆线虫生活史
        1.2.2 秀丽隐杆线虫调控Dauer相关通路
        1.2.3 Dauer假说及其在寄生线虫研究中的应用
    1.3 胰岛素样信号通路(Insulin-like signaling pathway)
        1.3.1 胰岛素信号通路在不同物种中的研究
        1.3.2 蛋白激酶B(AKT-1)
    1.4 转化生长因子-β信号通路(TGFβ-like pathway)研究进展
        1.4.1 DAF-7信号通路及DBL-1信号通路
        1.4.2 通用型Smad信号传导蛋白(DAF-3)
        1.4.3 转录因子(DAF-5)
2. 研究目的和意义
3. 材料与方法
    3.1 实验动物、虫株及菌株
    3.2 主要仪器和试剂
        3.2.1 主要仪器
        3.2.2 主要试剂
        3.2.3 主要溶液配制
    3.3 试验方法
        3.3.1 捻转血矛线虫感染模型的建立
        3.3.2 捻转血矛线虫各阶段虫体的收集
        3.3.3 捻转血矛线虫和秀丽隐杆线虫核酸的提取
        3.3.4 Hc-akt-1,Hc-daf-3和Hc-daf-5 cDNA获取
        3.3.5 Hc-akt-1,Hc-daf-3和Hc-daf-5 gDNA与启动子序列的获取
        3.3.6 生物信息学分析
        3.3.7 Hc-akt-1,Hc-daf-3和Hc-daf-5不同发育阶段的转录水平分析
        3.3.8 Hc-akt-1,Hc-daf-3和Hc-daf-5在秀丽隐杆线虫中的表达谱
        3.3.9 Hc-akt-1在秀丽隐杆线虫中的RNAi
        3.3.10 AKT inhibitor Ⅳ体外对捻转血矛线虫发育的影响
        3.3.11 Hc-DAF-3和Hc-DAF-5多抗的制备及在虫体中的定位
        3.3.12 在捻转血矛线虫中Hc-akt-1,Hc-daf-3和Hc-daf-5的RNAi
        3.3.13 双分子荧光互补实验验证Hc-DAF-3与Hc-DAF-5的相互作用
4. 结果与分析
    4.1 捻转血矛线虫Hc-akt-1结构和功能研究
        4.1.1 捻转血矛线虫虫体分子学鉴定
        4.1.2 Hc-akt-1全长cDNA及gDNA的获取
        4.1.3 Hc-AKT-1二级结构的分析
        4.1.4 Hc-AKT-1的系统发育树分析
        4.1.5 Hc-akt-1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转录水平分析
        4.1.6 Hc-akt-1在秀丽隐杆线虫中的空间表达谱
        4.1.7 秀丽隐杆线虫中Hc-akt-1的异源RNA干扰
        4.1.8 捻转血矛线虫中浸泡法RNAi干扰Hc-akt-1
        4.1.9 抑制剂AKT inhibitor Ⅳ对捻转血矛线虫发育的影响
    4.2 捻转血矛线虫Hc-daf-3基因结构和功能研究
        4.2.1 Hc-daf-3全长cDNA及gDNA的获取
        4.2.2 Hc-DAF-3序列分析
        4.2.3 Hc-DAF-3的系统发育树分析
        4.2.4 Hc-daf-3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转录水平分析
        4.2.5 Hc-daf-3在秀丽隐杆线虫中的空间表达谱
        4.2.6 Hc-DAF-3多克隆抗体的制备及免疫原性检测
        4.2.7 Hc-DAF-3在捻转血矛线虫成虫中定位
        4.2.8 饲喂法对于捻转血矛线虫Hc-daf-3的RNAi
        4.2.9 浸泡法RNAi下调Hc-daf-3转录对捻转血矛线虫发育的影响
    4.3 捻转血矛线虫Hc-daf-5基因结构和功能研究
        4.3.1 Hc-daf-5全长cDNA及gDNA的获取
        4.3.2 Hc-daf-5二级结构分析
        4.3.3 Hc-DAF-5的系统发育树分析
        4.3.4 Hc-daf-5在不同发育阶段的转录水平分析
        4.3.5 Hc-daf-5在秀丽隐杆线虫中的空间表达谱
        4.3.6 Hc-DAF-5多克隆抗体的制备
        4.3.7 Hc-DAF-5多克隆抗体的免疫原性检测
        4.3.8 Hc-DAF-5在捻转血矛线虫成虫中定位
        4.3.9 饲喂法对于捻转血矛线虫Hc-daf-5的RNAi
        4.3.10 浸泡法RNAi下调Hc-daf-5转录对捻转血矛线虫发育的影响
        4.3.11 Hc-DAF-3与Hc-DAF-5的相互作用
5. 讨论
    5.1 捻转血矛线虫Hc-akt1基因结构与功能研究
        5.1.1 Hc-akt-1基因结构与序列特征
        5.1.2 Hc-akt-1基因在不同发育阶段转录水平
        5.1.3 Hc-akt-1基因的功能分析
    5.2 捻转血矛线虫Hc-daf-3基因结构与功能研究
        5.2.1 Hc-daf-3基因结构与序列特征
        5.2.2 Hc-daf-3基因的转录分析
        5.2.3 Hc-daf-3基因的功能分析
        5.2.4 RNAi干扰
    5.3 捻转血矛线虫Hc-daf-5基因结构与功能研究
        5.3.1 Hc-daf-5基因结构与序列特征
        5.3.2 Hc-daf-5转录水平
        5.3.3 Hc-daf-5基因的功能分析
        5.3.4 蛋白质相互作用
6.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9)粪类圆线虫感染1例报道(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3 主要诊治经过
2 结 果
    2.1 临床表现
    2.2 辅助检查
    2.3 大便镜检结果
3 讨 论

(10)1例重度感染肺粪类圆线虫菌与肺孢子虫菌的防控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对象与方法
    1.1 对象
    1.2 方法
    1.3 统计分析
2 结 果
    2.1 实验室检查结果
    2.2 肺部CT检查结果
    2.3 支气管灌洗液基因检测结果
    2.4 病原微生物结果
    2.5 诊疗经过
3 讨 论
    3.1 科学认识肺粪类圆线虫病
    3.2 严格实行单间隔离专人管理
    3.3 加强消毒隔离
    3.4 规范处置排泄物
    3.5 加强终末消毒

四、粪类圆线虫与粪类圆线虫病(论文参考文献)

  • [1]肾移植受者感染粪类圆线虫二例[J]. 陈荣鑫,张磊,方佳丽,李光辉,赖兴强,徐海林,李立,万娇,马俊杰,陈正. 中华器官移植杂志, 2021(10)
  • [2]基于COX Ⅰ及ITS基因粪类圆线虫PCR鉴定方法的建立[J]. 芦亚君,邢维媚,夏乾峰. 实验与检验医学, 2021(02)
  • [3]粪类圆线虫与大肠埃希菌致重症感染1例[J]. 罗秀琴,钟春燕,陈一娴,张雁,王晓兰,罗金财. 福建医药杂志, 2021(02)
  • [4]1例粪类圆线虫重度感染报告[J]. 裴培,刘婷婷,卢韵宇,唐莉莉. 热带医学杂志, 2020(11)
  • [5]粪类圆线虫中40S pre-rRNA成熟关键因子(RIOK-1,RIOK-2和DIM1)编码基因的功能研究[D]. 周焕.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1)
  • [6]粪类圆线虫Ss-ast-1虾青素金属蛋白酶编码基因的鉴定与表达分析[D]. 单嘉男.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2)
  • [7]捻转血矛线虫R-Smads的鉴定及功能研究[D]. 李芳芳. 华中农业大学, 2020(01)
  • [8]捻转血矛线虫Hc-akt-1,Hc-daf-3和Hc-daf-5基因结构与功能的研究[D]. 邸文达. 华中农业大学, 2019(02)
  • [9]粪类圆线虫感染1例报道[J]. 陈鸿,刘瑶,陈娅,邱隆敏.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9(16)
  • [10]1例重度感染肺粪类圆线虫菌与肺孢子虫菌的防控分析[J]. 王莹,田佳,彭志勇,胡芬,柴方圆,谈宜斌. 中华医院感染学杂志, 2019(12)

标签:;  ;  ;  ;  ;  

类圆线虫病和类圆线虫病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