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台山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

云台山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

一、云台山松材线虫病治理技术(论文文献综述)

亓军红[1](2019)在《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文中提出在全球气温上升,海洋灾害频发的背景下,国际社会对沿海防护林多重功效的认识愈加深刻,对其综合效益的研究愈加深入,构建科学有效、永续发展的沿海防护林体系已成为全球共识,更是临海国家的战略选择和紧迫任务。苏北沿海拥有长为953.9公里的标准岸线,面积6520.6平方公里的海涂,是其可持续发展不可多得的潜在资源。受地域位置、海陆交错等因素的共同作用,经常遭遇海洋灾害,加快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尤为重要。新中国建立以后,党和政府非常重视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根据江苏省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的发展情况,大体可以将其发展过程划分为两大时期、六个阶段。第一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前,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分为探索准备阶段(1949年初至1956年)、初步成型阶段(1957年至1965年)和迟滞发育(1966年至1978年)三个阶段。第二时期是改革开放以后,这一时期又可以分为恢复发展阶段(1979年至80年代末)、快速发展阶段(20世纪90年代初至90年代末)、提升完善阶段(2000年至今)三个阶段。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原因,最初,一方面是以毛泽东为核心的第一代领导集体非常重视,周恩来总理曾多次提出“造林是百年大计,要好好搞”;另一方面是由于解放战争中,苏北农民对人民解放战争的倾力支援,农村木材及林木消耗极大,有必要迅速恢复发展苏北林业。其次,就是新中国建立初期,全国各地大搞农田水利建设,海洋经济亦得到加强发展,为大力发展苏北防护林体系建设创造了条件。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一开始即按照全国总体部署,以盐碱地改良、选育造林树种、进行植树造林为重点开展工作。初期的工作主要有:完善行政体系,建立科研机构,成立专职管理机构,调整教育体系,号召植树造林。1952年到1965年,有计划营造沿海海岸防护林。沿海防护林建设与苏北农田水利建设、围垦兴农、盐土治理等相结合。以造林为主线,重点对盐土改良进展、气象资料收集整编、健全造林工作机构、开展科学研究等。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一直是以国营农场为主力军、先锋队,国营农场的相继建立、发展,以及围垦区人口的迁移和造林活动,对沿海植树造林的发展有着积极而重大的意义。“文革”时期,沿海防护林建设亦遭受严重挫折,工作机构被撤销,工作人员下放,削弱科研力量,在“以粮为纲”的旗帜下,部分防护林被砍伐,苗圃被改种粮食作物,极大地影响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建设亦可分为恢复发展阶段、快速发展阶段和完善提高阶段三个阶段。这一时期,开展第二次海岸带综合调查、“908”专项调查,形成大量第一手资料、编印了系统性专着,有力地促进防护林建设。同时,国家大力推进全民义务植树造林、总结造林经验。在建设技术上,积极开展造林种苗繁殖技术研究、开展造林实证研究、引进优良造林树种,开展湿地保护与沿海气候效应研究,极大促进苏北防护林建设体系的发展。苏北沿海防护林建设,在长期造林实践中形成了自身特点,即: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绿”同步,注重沿海造林与“多林”同建,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网”同构,注重沿海造林与“多种”搭配,注重沿海造林与“多能”并进等。国家意志的大力推动、经济发展的强力支持、科技进步和民主传统的发扬光大是沿海造林面积显着增加、防护林体系快速构建的动力因素。多年来的苏北防护林体系的建设,在改善生态环境,防害减灾方面功效明显,并产生了规模经济集成效应。但同时亦存在一些问题,主要表现在:造林总量有待提增,防护效果有待提升;缺乏完善的政策制度保障,评价机制不健全;造林用地不足;配套措施不够完善,科技创新滞后等。针对这些问题,特提出如下几项对策建议:一是要依靠科学技术,统筹兼顾国家、集体、企业、个人等各方利益,科学定位防护林建设公益性质;二是认真查漏补缺,形成高质量的规划制度;三是设立建设引导基金,建立各项奖补机制;四是加大研发力度、强化科技支撑;五是突出生态效益、注重综合开发;六是协调各方力量、强化组织领导;七是强化动态监测、定期发布公告等,只有这样,才能真正建设好苏北防护林体系,造福一方百姓。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具有深刻复杂的多重背景,目前的苏北海岸是多因素共同作用下形成的,苏北沿海基本具备植树造林的立地条件和环境,形成了一系列较成熟的造林树种选择及林分模式,苏北沿海造林具有许多“江苏特色”和多重动因,沿海防护林体系在改善区域气候等方面产生积极效应。

叶友青,黄敬文[2](2018)在《赣州市低质低效林改造策略》文中认为阐述了赣州市低质低效林的现状,分析了低质低效林形成原因,从加强组织领导,加强宣传引导,强化项目管理、科学制定方案等方面提出了低质低效林改造的对策与建议。

刘兴宜[3](2018)在《世界自然遗产地监测评估体系研究 ——以施秉喀斯特为例》文中指出施秉喀斯特是发育在最古老且相对不可溶的白云岩上的典型而完整的白云岩喀斯特地貌,其以峰丛峡谷喀斯特最为典型,是全球热带、亚热带地区白云岩喀斯特最典型的范例,为“中国南方喀斯特”做出独一无二的贡献,具有极高的突出普遍价值,具体表现在其具有非同寻常的美学价值、是地球演化历史主要阶段的案例、并包含着丰富的生物多样性以及生态价值等。通过以“贵州师范大学施秉县人民政府中国南方喀斯特施秉世界遗产遗产科技支撑”项目为寄托,在阅读大量书籍、查阅大量文献资料以及实地调研的基础上,选择中国南方喀斯特施秉世界自然遗产地为研究区域,利用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模糊赋值法以及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综合评分法等方法,以遗产地的价值入手,利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为分类依据构建施秉世界自然遗产地监测评估指标体系,对施秉世界自然遗产地的保护与管理的现状进行评价,并提出施秉世界自然遗产预警反馈机制,以建立一套适用于施秉喀斯特的监测评估体系。(1)利用压力—状态—响应模型通过从社会经济发展、自然灾害、旅游开发、遗产价值、生态质量、环境质量、研究状况、人员素质、法律法规、管理水平和资金技术投入等十一个方面构建施秉世界自然遗产地监测评估指标体系,选取了42个指标:其中,压力因素下包含了社会经济发展、自然灾害以及旅游开发所引导的13个指标,状态因素包含了遗产价值、生态质量、环境质量、科研状况以及人员素质所引导的19个指标,响应因素包含的法律法规、管理水平以及资金投入所引导的10个指标。该指标体系反映了遗产地自然、经济与社会因素间的关系,揭示出人地相互作用的链式关系,构成遗产地可持续研究基本框架。由于三者之间关系是相互作用且变化的,因此指标体系也应随着相应的自然、社会以及经济因素变化而变化。(2)利用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对施秉遗产地指标体系的重要性进行评估,施秉遗产地内压力因素最为为重要,压力因素中以旅游开发要素最为重要,状态因素以遗产价值因素最为重要,响应因素中以法律法规的完善与执行程度最为重要。具体来说,地质地貌演化价值、美学景观价值是施秉喀斯特能够录入《世界遗产名录》的根本原因,从遗产的保护与发展来看,要实现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首先就应该从遗产价值保护出发,对遗产的突出普遍价值以及其“真实性、完整性”进行保护;旅游业则反映了遗产申报成功后在遗产地发展旅游业是其必然结果,对世界遗产的资源进行合理的规划利用将有利于遗产地的可持续发展;法律法规的完善度、执行度体现出政府对遗产的保障状况;而反映影响白云岩容易遭受到的崩塌灾害、反映生态状况的生物多样性以及珍稀动植物保护状况以及反映遗产地保护资金投入来源的资金来源同样是遗产地保护与管理需优先考虑的指标。(3)本文采用多目标线性加权函数综合评分法并结合模糊赋值法,通过实地调研及问卷判断,得出施秉遗产地保护与管理状态为良。具体分析上,在压力因素中,施秉遗产地应加强其对旅游业发展、崩塌、冷冻害、暴雨、基础设施建设以及公路建设程度的监测与评估;在状态因素中,施秉遗产地在对遗产本体重点保护之外,加强对遗产地土壤、固体废弃物回收的监测与保护、遗产地内利益相关者对遗产认知与态度以及遗产地科研强度;在响应因素中,应扩宽资金来源渠道,鼓励各类投资机构的参与与投入,广泛的号召社区资金的进入,并加强对周边社区居民的合作,提高对他们宣传与教育的力度并雇佣当地居民到参与遗产保护中来,从而在增加其对遗产归宿感的同时,带动遗产地内的社区居民就业。(4)依据世界自然遗产的监测评估指标体系与评分等级标准,将世界遗产保护与管理状况量化评价综合得分根据压力、状态、响应在不同评分等级作为预警的得分参数,并从而提出其在不同等级所表征的状态,提出施秉世界自然遗产预警等级状态标准,并将其分为安全(绿色,>90)、较安全(蓝色,9085)、较不安全(黄色,8570)、不安全(橙色,7060),危险(红色,<60)。此外,本文通过从错误反馈以及目标反馈建立反馈机制对监测评估的结果进行判断,对偏离现实的目标、或者对偏离目标的实施情况做出一定的控制以及调整。(5)“中国南方喀斯特”其余的六个遗产地在价值上同施秉世界自然遗产地相比,具有相同的突出普遍价值以及经济、科研价值并存在着与施秉世界自然遗产地类似的开发与管理、环境质量保护、自然灾害以及社区居民管理等问题。因此,本文所构建的监测评估体系以及评估方法科技可以对“中国南方喀斯特”其他六个遗产地产生借鉴参考意义。

卢丽,卢清华[4](2014)在《赣州市章贡区松材线虫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文中指出赣州市章贡区是江西省最早发现松材线虫病的地方,经过11年的"防"与"治"相结合的综合治理,取得了较好效果。目前章贡区松树保存率达到50%,有1个镇未感染到疫情,1个镇通过治理已根除疫情,有效地遏制住了松材线虫病在章贡区范围的扩散蔓延。总结了松材线虫病几个除治环节的有效方法,为其他松材线虫病治理区提供了参考。

王友成[5](2013)在《山岳风景区生态脆弱度评价研究 ——以安徽黄山为例》文中提出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离不开自然资源的利用,随着社会经济的快速发展,人类开发自然资源的步伐正在逐步加快,不合理的自然资源开发不仅浪费现象严重,而且,更是破坏了生态环境的平衡性。从本质上说,导致生态环境脆弱性的形成,是由生态系统内在因素和人类干涉的外在因素共同作用的综合结果,相对于自然因素而言,导致现实生活中很多地域生态脆弱度形成的主要原因则是人文因素,不合理的人类活动会增加生态脆弱性发生的。对于山岳型旅游资源的开发已经是现代旅游业发展的重要支柱之一,本文的研究目的就是希望建立一套能够对山岳风景区生态脆弱进行评价的模型,希望通过本模型能够正确的计算出山岳风景区的生态脆弱度值,为已经开发的、正在开发的或准备开发的山岳型旅游风景区做出一定的规范和指导。本论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章为绪论部分,主要指出论文的研究背景、目标、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论文总体研究框架。第二章为理论研究,这章主要介绍了生态脆弱性的相关概念、性质、原因、特征和评价方法等。第三章为山岳风景区生态脆弱度评价模型的建立,本章确立了评价模型,并利用了层次分析法(AHP)确立了评价指标的权重。第四章是实例研究,以安徽黄山为例,判断出黄山目前的生态脆弱度值为61.11,属于中度脆弱。第五章为论文的结论与展望,包括论文的结果、创新和不足之处,展望指出了在以后的工作中进一步努力的方向。通过使用建立的评价模型,得到的主要结论如下:(1)计算出黄山的生态脆弱度值为61.11,属于中度脆弱,对于黄山生态环境的进一步掌握,有助于我们更好的实现黄山的可持续发展。(2)造成黄山生态脆弱度高的因素主要为以下几点:首先,黄山拥有多个国家级保护动植物:其次,黄山土壤的平均厚度较小;最后,每年到黄山旅游的国内外游客很多,集中性很强,造成了大量的生活垃圾,对黄山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危害。而黄山的植被覆盖率很高,空气质量、排污能力和地表水质量都达到了国家Ⅰ级标准,黄山已经取得了连续30年无森林火灾的重大成功,再加上黄山管理水平的不断提高,这些是造成黄山生态环境较为稳定的主要因素。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6](2010)在《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林业厅河南省松材线虫病防治总体方案的通知》文中认为

贾英[7](2009)在《基于符号学理论的旅游景区品牌塑造研究》文中认为随着我国旅游业对外开放度的提高和市场竞争的日益加剧,品牌已成为旅游景区最重要的竞争利器,相关问题的理论研究逐渐受到学者的关注和重视,并已取得了不少研究成果。目前,在景区品牌塑造理论研究中存的主要问题是:(1)景区品牌概念体系尚未真正建立起来,对景区品牌的内涵缺乏深入的分析;(2)多直接借用城市或地区品牌研究的主要思想,即侧重于景区形象策划和营销分析,较少考虑景区品牌的特殊性,缺乏从功能到形象的系统化的研究脉络。景区在范围上比城市或地区要小得多,其功能性感知显得尤为突出和重要,这一点在景区品牌塑造的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并未受到足够的重视。本文在前人研究成果及相关理论基础上,从符号学的视角,运用归纳演绎、比较分析、案例研究、实地调查等方法对景区品牌塑造进行了较为系统的理论探讨,并以西安翠华山景区为例进行了实证分析。研究的主要内容和成果如下:1.从符号学视角出发,以皮尔斯的符号学理论为基础,建立景区品牌三角形,对景区品牌进行界定和剖析,明确提出景区品牌的三大构成要素;对包括景区形象策划和景区品牌塑造在内的几组在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容易混淆的概念进行了辨析。2.提出景区品牌塑造的概念框架,以此展开对景区品牌塑造的系统探讨。按照这一概念框架,景区品牌塑造包括两个重要部分:景区塑造和景区符号化。景区塑造的目的在于构建和传递景区品牌的核心价值;景区符号化目的在于利用各种符号改变公众对景区的认知。在对景区及景区品牌特殊性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景区品牌塑造的主要策略。3.对景区塑造进行了探讨。从体验视角出发对景区进行分析,重点探讨了景观的符号学意义和游客景观符号解读机制。结合景区品牌塑造的目标和主要策略,提出景区塑造的基本原则以及景区概念统领下的景区塑造模式。最后,就利用符号建立景区识别系统提出相关策略。4.对三种主要类型景区(自然景区、人文景区、主题公园)的塑造分别进行了探讨,提出三类景区塑造关键及主要策略。5.对景区符号化的相关问题进行了探讨。从符号学视角探讨了景区品牌名称、标志的设计;提出发射性景区形象概念及其构建方法,从符号学视角对形象口号进行了研究;提出景区品牌传播的几个重要原则,构建了景区品牌传播渠道网,对景区品牌内部、外部传播渠道及其策略分别进行了探讨。6.分析了景区品牌的支持保障因子。7.以西安翠华山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试图在以下方面能够有所创新:1.采用一个新的研究视角。景区品牌直观地表现为一个符号或符号群,可以而且应该被纳入符号学研究视野。目前,尚无学者从符号学视角进行景区品牌的相关研究,本文所进行的尝试具有一定的理论意义。2.目前,学界对景区品牌尚无统一的界定,对这一概念缺乏深入的探讨和剖析,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景区品牌化实践。本文从符号学视角对景区品牌进行了界定和剖析,在一定程度上澄清了概念上的模糊。对景区形象策划和景区品牌塑造进行了比较和分析,消除了目前理论研究和实践中存在的一些误区。3.提出景区品牌塑造的概念框架,形成从功能到形象的系统研究脉络,以此概念框架为基础,对景区塑造和景区符号化分别进行了探讨,此外,对景区品牌的支持保障因子进行了简要的讨论。这样,一个相对完整的景区品牌塑造研究框架初步建立,一定程度上弥补了以往研究中系统性不足的问题。4.在研究中引入体验观念,强化了以人为本的理念。目前,在我国景区建设与管理中存在的一个比较严重的问题是缺乏以人为本的经营理念。在景区塑造研究中引入体验观念,将景区塑造与游客体验紧密联系起来,符合我国景区发展的现实情况,具有一定的针对性。景区品牌塑造是一项系统工程,所涉及的问题很多,因此,相应的研究工作量也很大。本文虽然形成了一个较为系统的研究线索,也展开了相关的研究,但由于时间及能力所限,研究还很肤浅,存在许多不足,将在下一步的工作中不断地探索和完善。

薛中官[8](2008)在《连云港市云台山松林病虫害防治思路》文中研究说明针对云台山松林病虫害的现状,分析了松树病虫灾害频发的原因,提出以林分改造为基础、系统防治的策略和技术措施。

曹奇刚[9](2007)在《连云港后云台山赤松毛虫害的治理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以连云港后云台山地区赤松毛虫虫情长期调查资料为依据,从生态学角度考虑,提出了"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基本治虫对策。即采用以营林措施为基础,以生物防治为主导,保护、利用害虫天敌资源,慎用植物杀虫剂等针对性强的治虫措施,提高遏制害虫的效能,从而有效控制松毛虫灾害。

王定胜[10](2007)在《云台山植物群落特征及景观改造技术研究》文中指出本文应用遥感数据及其它遥感信息,结合林业信息,根据森林生态学,森林培育学,林业规划设计,地学规律及遥感图象判读原理,对连云港市云台山地区森林植被特征进行分析评价;利用TM图象判读云台山森林植被恢复状况,探索适用山地林区立地调查的遥感方法,为快速、高质、高效地获取森林资源的立地信息,科学地预测生产力、适地适树、正确地营造林、维护和提高森林群落生产力水平具有重要意义本文采用常规的调查方法,对连云港云台山森林群落的种类组成、结构、分布特点、群落更新及群落生产力等特征进行分析研究,得出了云台山森林群落具有(1)种类组成丰富,但优势种或优势种组不明显。在18个典型样地调查中发现,其重要值最高的物种,其值为48.27,其相对重要值为16.09%,重要值大于30的仅有16种。(2)种类组合多样,重现性低。表现在群落类型的分化多样,各类型的群落样地间种类组成的相似性较低,样地的平均相似系数为0.364,同一类型相似性最高的两样地的相似系数仅为0.727。(3)种类组成中恒有度高的树种少,即树种在各样地中分布的均匀度低。采用遥感判读技术和人工补充调查相结合的方法调查出云台山土地总面积16676.3 hm2。其中:林业用地面积15695.2 hm2,非林业用地面积981 hm2。森林覆盖率73.9%。在林业用地中,有林地面积12061.6 hm2;疏林地面积432.3 hm2;灌木林地面积262 hm2;未成林地面积1354.8 hm2;苗圃地面积47.7 hm2;无林地面积1536.8 hm2。本次调查利用美国陆地资源卫星专题绘图仪数据,经过图像增强、选用4、5、3波段假彩色融合处理、公里网叠加,生成与1/5万地形图相对应的TM卫星影像图,根据TM卫星影像图进行目视判读,同时结合外业进行实地补充调查。同时也分析得出云台山森林景观存在的诸多问题(1)森林资源总体质量不高,树种较单一,林相破碎,防护效益和观赏价值较低,还不能充分体现森林对生态环境的改善,也不能适应森林旅游发展的需要。(2)采石塘口众多,而且多分布在主要交通道路两侧,严重影响景观。(3)林业有害生物危害面临严峻考验。(4)资源开发和保护力度不够。根据森林群落特征、分布格局以及森林资源景观存在的问题,以可持续发展理论为指导,参考借鉴国内国外同类项目规划的经验,全面分析连云港市的社会经济、生态环境、自然地理条件,应用生态经济学、规划学原理,坚持生态优先、分类指导、突出重点的原则,做到既有前瞻性,又有可操作性的原则提出了森林景观改造构想,并有针对性地开展了森林景观改造和保和技术研究。主要开展了人工造林技术研究、封山育林技术研究、古树名木保护技术研究、采石塘口植被恢复技术等几方面研究。研究结果说明(1)改造后的不同类型退化荒山生态系统植被盖度和林下植被生物量均有大幅度增加,水土流失严重的退化荒山类型效果尤其明显,增长60%—75%不等。土壤有机质增加0.5—1.2%,夏季林内最高气温比林外低4℃,相对湿度升高,土温变幅变小,林木生长达到或接近正常生长水平。水土流失已得到控制,恶劣生境已向良性转化,达到了恢复重建退化荒山生态系统的初步目标。(2)通过封山育林和次生林改造,对恢复森林植被,构建合理的森林生态结构效果极其明显,5年来,有林地面积显着增加,森林覆盖率提高12.5个百分点。对云台山群落结构和植被恢复改造研究表明,多数中配置和建立良好的树种互补是植被恢复的关键,采用人工造林和封山育林相结合,对于快速恢复森林植被和土壤结构有着明显效果。在森林植被恢复中要重视特殊地段、特殊树种的改造和保护,要尽量避免人为对森林景观破坏,在森林景观改造过程中要科学、合理制定长期有效的规划,要坚持依法治林,加大森林资源的保护力度。

二、云台山松材线虫病治理技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云台山松材线虫病治理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依据和意义
    二、相关研究动态
    三、相关概念的阐释和研究方法
    四、资料来源和研究框架
    五、创新和不足
第一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政治背景
    第二节 经济背景
    第三节 历史背景
    第四节 自然背景
第二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内涵
    第二节 建设时段的划分方式
    第三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的建设阶段
    第四节 江苏的主要林业机构及其成果
第三章 改革开放前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探索准备阶段
    第二节 初步成型阶段
    第三节 迟滞发育阶段
第四章 改革开放后的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
    第一节 恢复发展阶段
    第二节 快速发展阶段
    第三节 完善提高阶段
第五章 苏北沿海造林的特点及动因
    第一节 造林特点
    第二节 动因分析
第六章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功效、问题与建议
    第一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的多重功效
    第二节 苏北沿海防护林系的存在问题
    第三节 可持续发展的对策与建议
结语
附录
    案例一 苏北沿海林地增加对区域气候的影响
    案例二: 苏北沿海地区林地面积的明显增加
    案例三: 苏北沿海地区森林覆盖率明显提升
    案例四: 苏北沿海地区海洋环境质量有所改善
    案例五: 苏北沿海气候变化趋势
参考文献
致谢

(2)赣州市低质低效林改造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赣州低质低效林现状
    2.1 地理位置
    2.2 资源概况
    2.3 低质低效林现状
3 低质低效林形成原因
    3.1 历史原因形成低质低效林
    3.2 生境脆弱形成低质低效林
    3.3 粗放经营形成低质低效林
    3.4 多重灾害形成低质低效林
    3.5 投入不足形成新的低质低效林
4 对策与建议
    4.1 加强组织领导, 落实责任分工
    4.2 加强宣传引导, 提高社会参与度
    4.3 突出工作重点, 强化项目管理
    4.4 科学制定方案, 加强技术指导
    4.5 加大资金投入, 严格资金管理
        4.5.1 积极争取公共财政全额投入
        4.5.2 争取公共财政补贴政策
        4.5.3 政府补贴与财政全额投入相结合的方式
        4.5.4 探索通过PPP等社会融资模式, 引入社会资本支持低质低效林改造
        4.5.5 严格资金使用管理
    4.6 创新经营机制, 促进脱贫攻坚

(3)世界自然遗产地监测评估体系研究 ——以施秉喀斯特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 研究现状
    1 世界遗产监测与评估
    2 世界遗产监测及其影响评估的进展与展望
        2.1 文献的获取与论证
        2.2 研究阶段划分
        2.3 主要进展与标志性成果
        2.4 国内外拟解决的关键科技问题与展望
二 研究设计
    1 研究目标与内容
        1.1 研究目标
        1.2 研究内容
        1.3 研究特点与科技难点
    2 技术路线与方法
        2.1 技术路线
        2.2 研究方法
    3 研究区选择与代表性
        3.1 研究区选择的依据和原则
        3.2 研究区区位特点与代表性论证
    4 材料数据获取与可行度分析
三 施秉世界自然遗产价值与影响因素分析
    1 研究区概况
        1.2 保护历史
        1.3 社会人口情况
        1.4 地方经济情况
        1.5 旅游业发展情况
    2 遗产地价值及影响因素分析
        2.1 价值分析
        2.2 遗产地影响因素分析
四 施秉世界自然遗产地监测指标体系构建
    1 指标构建原则
    2 指标构建原理
        2.1 PSR模型构建
        2.2 监测评估要素分析
        2.3 AHP方法
    3 基于AHP突出遗产价值的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3.1 反映遗产价值的指标遴选
        3.2 AHP结果与分析
五 施秉世界自然遗产地监测评估与预警反馈
    1 施秉世界自然遗产地监测评价结果
        1.1 评分标准与等级划分
        1.2 评价计算与结果分析
    2 施秉世界自然遗产预警反馈机制建设
        2.1 世界遗产预警机制的建设
        2.2 反馈机制的构建
六 结论与讨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4)赣州市章贡区松材线虫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论文提纲范文)

1 赣州市章贡区松材线虫病发生与扩散情况
2 松材线虫病治理措施
    2.1 加强领导, 突出防控制度落实
    2.2 采取有效措施, 加大病死树的清理
        2.2.1焚烧
        2.2.2 安全利用
        2.2.3 薰蒸
    2.3 加强检疫封锁, 防止疫情扩散
    2.4 加强疫情监测, 及时掌握疫情动态
    2.5 林相改造, 加大营造林力度
3 治理的关健要素
4 结语

(5)山岳风景区生态脆弱度评价研究 ——以安徽黄山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发展趋势
    1.4 研究总体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1.5 研究理论依据
        1.5.1 地理学
        1.5.2 景观生态学
        1.5.3 生态经济学
        1.5.4 人地协调论
2 山岳生态脆弱性的相关理论研究
    2.1 相关概念
        2.1.1 生态脆弱性
        2.1.2 脆弱生态系统
        2.1.3 山岳
    2.2 生态脆弱性的性质
        2.2.1 生态脆弱性的复合性
        2.2.2 生态脆弱性的动态性
        2.2.3 生态脆弱性的相对性
        2.2.4 生态脆弱性的可控性
    2.3 生态脆弱性的原因
        2.3.1 自然因素
        2.3.2 人文因素
    2.4 生态脆弱性的特征
    2.5 生态脆弱性的评价方法
3 山岳生态脆弱度评价模型的建立
    3.1 评价模型指标选取原则
        3.1.1 科学性原则
        3.1.2 可操作性原则
        3.1.3 综合性原则
        3.1.4 主导性原则
        3.1.5 因时制宜原则
        3.1.6 因地制宜原则
    3.2 评价模型指标体系的构成
    3.3 评价模型各项指标说明
        3.3.1 植被
        3.3.2 物种
        3.3.3 气候
        3.3.4 水土
        3.3.5 灾害
        3.3.6 基建
        3.3.7 旅游活动
        3.3.8 旅游管理
    3.4 评价模型指标权重的计算
        3.4.1 AHP方法诠释
        3.4.2 指标权重计算的层次单排序
        3.4.3 指标权重计算的层次总排序
    3.5 评价模型的确定
4 实例研究—以安徽黄山为例
    4.1 黄山简介
        4.1.1 黄山风景区区域位置概况
        4.1.2 黄山风景区生态环境概况
        4.1.3 黄山风景区社会文化概况
    4.2 黄山风景区生态脆弱度的评价
        4.2.1 黄山风景区生态脆弱度的计算
        4.2.2 结论分析
5 论文结论与展望
    5.1 论文结论
        5.1.1 主要结论
        5.1.2 创新之处
        5.1.3 主要不足
    5.2 进一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件A:表格索引
    附件B:图像索引
    附件C:评价问卷
致谢

(6)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林业厅河南省松材线虫病防治总体方案的通知(论文提纲范文)

一、指导思想和基本原则
    (一) 指导思想。
    (二) 基本原则。
二、防治目标和任务
    (一) 防治目标。
    (二) 主要任务。
        1.坚决防止疫情扩散。
        2.根除新县松材线虫病疫点。
        3.构建松材线虫病监测预警体系。
        4.进一步落实松材线虫病普查制度和营林措施。
三、防治区划
    (一) 除治区:
    (二) 重点预防区:
    (三) 一般预防区:
    (四) 省际联合防治作业区:
四、除治措施
    (一) 除治区主要措施。
        1.严防疫情扩散。
        2.疫木拔除与除害处理。
        3.防治松墨天牛。
        4.开展疫情监测。
        5.保护名木古树。
        6.加强技术培训。
        7.加强营林措施。
        8.开展科学研究。
    (二) 重点预防区主要措施。
        1.严格检疫检查。
        2.全面开展监测普查。
        3.防治松墨天牛。
        4.加强技术培训。
    (三) 一般预防区主要措施。
    (四) 省际联合防治作业区主要措施。
五、保障措施
    (一) 加强组织机构。
    (二) 落实各项制度。
        1.落实各级政府责任制。
        2.坚持疫情报告制度。
        3.建立联防协作制度。
        4.执行方案、设计报批制度。
        5.严格检查验收和奖惩通报制度。
    (三) 提高防治能力。
    (四) 强化技术支撑。
    (五) 抓好宣传发动。

(7)基于符号学理论的旅游景区品牌塑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1.1 旅游市场竞争加剧
        1.1.2 景区供需矛盾突出
        1.1.3 我国景区品牌建设急待加强
    1.2 研究现状及评述
        1.2.1 国外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1.2.2 国内相关问题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的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线路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线路
第2章 相关概念及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旅游景区
        2.1.2 景区形象概念体系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符号学理论
        2.2.2 系统理论
        2.2.3 品牌理论及其发展脉络
第3章 景区品牌塑造的概念框架
    3.1 多角度的品牌剖析
        3.1.1 基于发展演变的品牌剖析
        3.1.2 基于索绪尔符号学理论的品牌剖析
        3.1.3 基于皮尔斯符号学理论的品牌剖析
    3.2 符号学视角下的景区品牌
        3.2.1 景区品牌三角形
        3.2.2 景区品牌构成要素
    3.3 符号学视角下的景区品牌塑造
        3.3.1 景区品牌塑造的概念框架
        3.3.2 景区品牌塑造的特点
        3.3.3 景区品牌塑造的主要策略
    3.4 几组重要概念的辨析
        3.4.1 景区、景区品牌、景区品牌形象
        3.4.2 景区形象、景区品牌
        3.4.3 景区形象策划、景区品牌塑造
        3.4.4 5A级景区、精品景区、品牌景区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景区塑造探讨
    4.1 体验视角下的景区:“体验场”
        4.1.1 体验场概念的引入
        4.1.2 游客与景区的关系:“融入”与“观瞻”
        4.1.3 景观的符号学分析
        4.1.4 游客对景观符号的解读
        4.1.5 游客与设施的互动
        4.1.6 游客与景区中其它人员的互动
    4.2 景区塑造的基本原则
        4.2.1 人本原则
        4.2.2 特色性原则
        4.2.3 系统性原则
        4.2.4 文化性原则
    4.3 景区塑造模式和途径
        4.3.1 景区塑造模式
        4.3.2 景区塑造关键:景区概念的确立
    4.4 体验客体的管理与塑造
        4.4.1 保护和强化景区独特氛围
        4.4.2 展示景观特色:景观塑造“三步法”
        4.4.3 增加服务设施特色和体验功能
        4.4.4 实现服务的“两个跨越”
    4.5 体验主体的管理
        4.5.1 体验过程管理
        4.5.2 体验弥补
        4.5.3 体验延伸
    4.6 利用符号建立景区识别系统
        4.6.1 视觉识别子系统的导入
        4.6.2 听觉识别子系统的导入
        4.6.3 嗅觉识别子系统的导入
        4.6.4 行为识别子系统的导入
        4.6.5 景区识别的四个关键点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三种主要类型景区的塑造
    5.1 自然景区的塑造
        5.1.1 自然景区的主要特点
        5.1.2 自然景区塑造的关键及主要策略
        5.1.3 黄山景区塑造案例分析
    5.2 人文景区的塑造
        5.2.1 人文景区的主要特点
        5.2.2 人文景区塑造的关键及主要策略
        5.2.3 九华山景区塑造案例分析
    5.3 主题公园的塑造
        5.3.1 主题公园的主要特点
        5.3.2 主题公园塑造的关键及主要策略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景区符号化探讨
    6.1 景区品牌名称及标志
        6.1.1 主要功能
        6.1.2 设计的基本原则
        6.1.3 符号学视角下的设计方法
        6.1.4 景区品牌名称及标志的保护
        6.1.5 景区品牌名称及标志的利用
    6.2 发射性景区形象的建立
        6.2.1 构成及建立的一般程序
        6.2.2 符号学视角下的形象口号
        6.2.3 景区广告
        6.2.4 各种对外活动
    6.3 景区品牌传播
        6.3.1 景区品牌传播的重要原则
        6.3.2 景区品牌内部传播渠道及策略
        6.3.3 景区品牌外部传播渠道及策略
    6.4 案例研究:云台山景区品牌传播实践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景区品牌支持保障因子及其培育
    7.1 外部支持保障因子
        7.1.1 区域经济
        7.1.2 政府
        7.1.3 旅游社区
        7.1.4 交通
        7.1.5 其它旅游企业
    7.2 内部支持保障因子及其培育
        7.2.1 自然环境
        7.2.2 管理
        7.2.3 销售渠道
        7.2.4 资金
        7.2.5 人力资源
    7.3 本章小结
第8章 西安翠华山景区品牌塑造实证研究
    8.1 西安翠华山景区发展现状
        8.1.1 景区概况
        8.1.2 景区管理体制及发展历程
    8.2 翠华山景区品牌塑造实践
        8.2.1 景区塑造的成功经验
        8.2.2 景区符号化的成功经验
    8.3 基于游客的景区品牌现状调查
        8.3.1 调查目的与方法
        8.3.2 问卷设计及调查过程
        8.3.3 统计结果与分析
    8.4 品牌建设对策与建议
        8.4.1 市场策略
        8.4.2 景区塑造方面
        8.4.3 景区对外营销方面
        8.4.4 品牌支持保障体系方面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总结与展望
    9.1 研究总结
    9.2 创新点
    9.3 研究不足与后续工作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学术成果

(8)连云港市云台山松林病虫害防治思路(论文提纲范文)

1 松林概况
    1.1 云台山森林植被及松林
    1.2 松树病虫害
2 问题分析
    2.1 云台山松树病虫害频发的原因
    2.2 最近20 a的防治经验
    2.3 病虫趋势
3 对策
    3.1 防治策略
    3.2 防治技术
        3.2.1 注重病虫监测
        3.2.2 加强检疫执法
        3.2.3 实施林分改造
        3.2.4 开展生物防治等

(10)云台山植物群落特征及景观改造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国内外研究进展
    1.1 植物群落多样性及群落演替规律研究
        1.1.1 山地植物群落多样性研究
        1.1.2 群落过渡带多样性研究
        1.1.3 海拔对植物区系特征的影响研究
    1.2 遥感技术在林业中的应用研究
        1.2.1 遥感技术在森林资源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1.2.2 遥感技术在一类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1.2.3 遥感技术在二类调查中的应用研究
        1.2.4 遥感技术在森林火灾监测及森林病虫害探测方面的研究
    1.3 森林景观改造技术研究及应用
2 云台山自然地理状况
    2.1 地理位置
    2.2 地貌特征
    2.3 气候条件
    2.4 土壤条件
    2.5 动植物资源状况
3 云台山森林资源现状与问题分析
    3.1 林地资源现状
        3.1.1 调查方法
        3.1.2 资源状况
        3.1.2.1 有林地资源
        3.1.2.2 无林地资源
        3.1.2.3 非林地面积
        3.1.2.4 乔木林资源质量
    3.2 存在问题
        3.2.1 森林资源总体质量不高,防护和观赏价值低
        3.2.2 开山采石严重影响山体整体观赏性
        3.2.3 森林防火基础薄弱,火灾隐患严重
        3.2.4 林业有害生物防治面临严峻挑战
        3.2.5 林业产业优势不明显
        3.2.6 旅游资源开发深度不够
4 森林植物群落类型及特征研究
    4.1 研究方法
    4.2 森林植被群落类型及分布状况
        4.2.1 赤松林群落
        4.2.2 黑松林群落
        4.2.3 麻栎、栓皮栎群落
        4.2.4 板栗、樱桃等经济林群落
        4.2.5 枫香、化香林群落
        4.2.6 杉木群落
        4.2.7 楸树群落
        4.2.8 竹林
        4.2.8.1 金镶玉竹林
        4.2.8.2 毛竹林
        4.2.9 草丛
        4.2.9.1 丘陵低山草丛
        4.2.9.2 海滩沙生植被
        4.2.9.3 海滨盐渍土植被
    4.3 植物群落特征分析
    4.4 群落组成及其结构特点
        4.4.1 群落组成
        4.4.2 种群空间分布格局
        4.4.2.1 栎树种群的径级结构
        4.4.2.2 栎树种群的垂直结构分析
        4.4.2.3 栎树种群密度动态
        4.4.3 群落结构
        4.4.3.1 垂直结构
        4.4.3.2 水平结构
    4.5 群落分布特点
        4.5.1 海拔高度与群落分布
        4.5.2 坡向对物种丰富度影响显着
        4.5.3 植物群落分布的连续性明显
    4.6 群落更新
5 森林景观改造构想
    5.1 规划理论依据
    5.2 森林景观改造目标
    5.3 功能区划及结构布局
        5.3.1 锦屏山观光林业发展区
        5.3.2 前云台山森林旅游发展区
        5.3.3 中云台山林业发展区
        5.3.4 后云台山海滨森林景观区
        5.3.5 沿海岛礁森林景观区
6 森林景观改造及保护技术
    6.1 人工造林技术
        6.1.1 林种布局
        6.1.1.1 生态林
        6.1.1.2 特用林
        6.1.1.3 用材林
        6.1.1.4 经济林
        6.1.2 树种选择
        6.1.2.1 树种选择的原则
        6.1.2.2 主要造林树种
        6.1.3 造林方式
        6.1.4 造林模式
        6.1.5 效果分析与评价
    6.2 次生林封育补植技术
        6.2.1 封、改、造及复层结构组合的理论依据
        6.2.2 树种选择
        6.2.3 封育补植技术
        6.2.4 森林土壤改良效应
        6.2.4.1 加速土壤团聚体的形成
        6.2.4.2 提高土壤水分和通透性
        6.2.4.3 促进土壤养分恢复
    6.3 封山育林技术
        6.3.1 封山育林实施背景
        6.3.2 采取措施
        6.3.2.1 划定封育小班
        6.3.2.2 人工抚育
        6.3.2.3 张贴警示牌
        6.3.2.4 设置围栏
        6.3.2.5 人工管护
        6.3.2.6 制定规章制度,强化依法治林
        6.3.3 封山育林成效
        6.3.3.1 林地变化情况
        6.3.3.2 森林覆盖率变化情况
        6.3.3.3 森林健康指数变化情况
    6.4 古树名木保护技术
        6.4.1 古树分布及保护现状
        6.4.1.1 分布现状
        6.4.1.2 保护现状
        6.4.2 古树名木保护措施
        6.4.2.1 明确管护责任
        6.4.2.2 定期进行技术检查
        6.4.2.3 落实制度,严格执法
        6.4.2.4 人工辅助提高树木生长势
        6.4.2.5 加强林业有害生物的综合防治
    6.5 采石塘口植被恢复技术
        6.5.1 塘口坡面现状
        6.5.2 塘口植被恢复技术
        6.5.2.1 常规绿化
        6.5.2.2 喷混植生
        6.5.3 恢复效果分析
        6.5.4 技术评价
7 总结与讨论
参考文献
详细摘要

四、云台山松材线虫病治理技术(论文参考文献)

  • [1]苏北沿海防护林体系建设的历史研究(1949-2015年)[D]. 亓军红. 南京农业大学, 2019(08)
  • [2]赣州市低质低效林改造策略[J]. 叶友青,黄敬文. 绿色科技, 2018(15)
  • [3]世界自然遗产地监测评估体系研究 ——以施秉喀斯特为例[D]. 刘兴宜. 贵州师范大学, 2018(01)
  • [4]赣州市章贡区松材线虫病的发生与防治措施[J]. 卢丽,卢清华. 农业灾害研究, 2014(03)
  • [5]山岳风景区生态脆弱度评价研究 ——以安徽黄山为例[D]. 王友成. 华中师范大学, 2013(S2)
  • [6]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转发省林业厅河南省松材线虫病防治总体方案的通知[J].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河南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0(04)
  • [7]基于符号学理论的旅游景区品牌塑造研究[D]. 贾英. 陕西师范大学, 2009(06)
  • [8]连云港市云台山松林病虫害防治思路[J]. 薛中官. 江苏林业科技, 2008(05)
  • [9]连云港后云台山赤松毛虫害的治理对策研究[J]. 曹奇刚. 安徽农业科学, 2007(33)
  • [10]云台山植物群落特征及景观改造技术研究[D]. 王定胜. 南京林业大学, 2007(02)

标签:;  ;  ;  ;  ;  

云台山松材线虫病防治技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