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联通披露关联交易

中国联通披露关联交易

一、中国联通披露关联交易(论文文献综述)

赵莹莹[1](2021)在《新收入准则的执行对电信行业的影响 ——以中国联通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企业的收入是利润的主要来源,收入金额的大小决定了企业的经营业绩和盈利能力,是衡量一个企业能否成长以及投资者能否投资的重要因素。为了提高我国收入准则和国际收入准则的一致性、弥补旧收入准则在对收入进行确认计量时可能存在的重大缺陷、以及协调旧收入准则目前与国际收入准则在内容上存在的不一致,财政部于2017年7月5日正式颁布了《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以下简称“新收入准则”)。相较于旧收入准则,新收入准则在收入核算的规定方面发生了较大变化,这些变化对企业收入的影响可能是巨大的。对电信行业而言,其业务类型复杂多样、用户众多、合同内容变动频繁。在新收入准则的规定下,收入核算以合同的签订为基础,因此对于合同变动频繁的电信行业来说影响较大。本文以中国联通为研究对象,研究新收入准则在该公司的应用,分析了新旧收入准则下中国联通典型业务收入的核算情况,而后发现新收入准则对不同业务收入的影响程度存在差异。为了从整体层面考虑新收入准则对中国联通的影响,本文分析了新旧收入准则下中国联通资产负债表和利润表财务数据的变化,发现新收入准则的执行使得中国联通的资产、负债和所有者权益金额均有所增加、利润有所减少;其中,利润的变动金额与原先数据相比所占比例较小,影响并不显着。本文认为,在收入确认计量方面,新收入准则依然需要依赖财务人员的主观判断,存在较大的灵活性;在财务信息披露方面,新收入准则要求企业进行更为完整的信息披露,这也给企业的信息披露增加了难度;在经营管理方面,新收入准则要求企业对信息系统、内控体系和营销方案等进行调整和优化,以适应准则的变化。通过分析新收入准则对中国联通的影响,本文分别从企业自身和外部监管的角度对新收入准则在电信行业的应用提出了建议。首先,从电信企业自身的角度考虑,企业应调整现有的营销方案、完善电信企业的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加强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间的沟通、成立能较好运用新收入准则的专家团队以及提高企业财务工作人员的综合专业技术水平等。其次,从外部监管的角度出发,监管部门应当完善估计判断标准并提供应用指南、进一步明晰列报和披露规范、加大监管力度以保证准则的严格执行等。本文希望这些建议能够帮助财务人员了解新收入准则的变化,使电信企业充分认识到新收入准则的影响,为新收入准则的全面执行做好准备。

郑志刚[2](2021)在《公司治理的觉醒与进步》文中指出伴随中国多层次资本市场30年来从无到有,从稚嫩到成熟的发展历程,中国上市公司的治理制度建设也从无到有,从粗放到集约。尤其是15年来,透过诸多典型企业身上发生的典型治理事件,我国公司治理制度建设和实践完善概括而言沿着三条路径展开。一是,在股权结构层面,上市公司从以往的一股独大出现股权分散的趋势。2015年,我国上市公司第一大股东平均持股比例低于标志"一票否决权"和相关控股的33.3%,我国资本市场进入分散股权时代。发生在当年的"万科股权之争"由于影响广泛,

刘海玲[3](2020)在《新租赁准则实施对电信行业的影响研究 ——以中国联通为例》文中提出租赁的发展变化与企业的稳健成长息息相关,新租赁准则的制定和实施则成为了企业关心的重点问题。旧租赁准则之中存在的弊端由来已久,没有全面的反映企业真实的财务信息。基于旧租赁准则之中的“风险报酬模型”,学者们认为该种租赁分类方式隐藏了部分财务信息,违背了会计信息的决策有用观这一理念。由此,本文将对于实际实施新租赁准则的电信企业——中国联通展开深入研究,从中国联通的财务报表、经营及战略中发现新租赁准则的实施对企业产生的影响。由于新租赁准则于2019年刚刚实施,因此,目前的研究更多的是基于假设的基础上建立模型等对企业的财务报表进行模拟推算以推断新准则的实施将会给企业带来何种影响。但新租赁准则已然实施,研究实施后的企业将更具有现实意义,更有助于就实际情形提出更为合理的建议措施。本文以2019年中国联通的财务报表为研究样本,以现代产权理论、使用权理论和租赁负债理论为理论基础,研究了新租赁准则的实施对企业财务报表、经营及战略等方面的影响,着重研究了以下几个方面的问题:(1)新租赁准则的实施对企业的财务报表会产生怎样的影响?(2)新租赁准则的实施是否改变了企业的资本结构?(3)新租赁准则的实施是否会对企业的纳税产生影响?(4)新租赁准则的实施会对企业的融资和战略决策产生怎样的影响?研究发现:(1)新租赁准则的实施会提升财务报表信息的可靠性。一些学者在新租赁准则实施之前建立模型模拟新准则实施对其进行研究,多数研究认为新租赁准则的实施会提升财务报表的可靠性,但究竟实际实施以后是否会提升财务信息的可靠性?之前的研究者并没有进行较多的研究。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新租赁准则实施以后大量表外资产进入表内,企业的资产负债率将会提升,一些关键的财务指标会发生变化,新租赁准则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提升了企业财务信息的可靠性。(2)新租赁准则的实施会改变企业的资本结构,使用权资产和租赁负债的确认会增加企业的长期资产,从而改变企业的资本结构。(3)新租赁准则的实施会影响企业的纳税,新租赁准则和现行税法对于折旧和利息有不同的确认方式,会导致企业产生递延所得税。(4)新租赁准则的实施将影响企业的融资和战略决策。根据新租赁准则的规定,未来不可撤销的租赁合同中的租赁费用要全部确认为租赁负债,这会加重企业的债务成本,改变企业资本结构,增加企业的融资风险,并且影响了中国联通的战略决策。本研究的创新点和贡献在于:与现有多数文献多从假设的基础上建立模型等方式对新租赁实施会给企业到来的影响研究不同,本文通过对中国联通实际实施新租赁准则以后的财务报表进行研究,探讨实际实施新租赁准则对于电信企业的影响。

李明敏[4](2020)在《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作用机理 ——基于股东资源与治理结构双视角》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国企深化改革背景下,混改作为国企改革的重要突破口,旨在通过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的深度融合,健全法人治理结构,加快形成灵活的市场化经营机制,以实现不同所有制资本取长补短、相互促进、共同发展,放大国有资本功能,促进国有资产保值增值。然而,国有资本基于政府权力的制度逻辑与非国有资本的财产权利逻辑之间存在冲突,尽管很多国企在资本结构上早已实现混合所有的形式,但政府干预力度并未减弱,行政垄断体制并未打破,非国有资本参与国企治理仍面临“玻璃门”、“弹簧门”及“旋转门”等制度障碍,存在丧失话语权的担忧,导致非国有资本参与国企混改的积极性不高,难以发挥不同所有制资本的协同效应。可见,赋予非国有股东参与国企治理的实际控制权,对于缓解非国有资本对“混而不合”的担忧,提高非国有资本参与国企混改的积极性,进而促进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至关重要。董事会作为重要的决策机构,在公司治理中发挥核心作用,股东可通过董事会对企业经营决策产生实际影响。因此,本文探讨了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影响作用,明晰了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发挥治理效应的内在机理,以期为混改国企通过为非国有股东配置董事会权力进而促进资产保值增值提供理论借鉴。具体地,从以下四个方面展开深入研究:(1)基于资源基础理论分析非国有资源与国有资源的优势互补性,明晰了国企混改的物质基础与前提条件;继而引入资源依赖理论,基于股东资源视角分析了混改国企中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来源,并在治理结构视角下分析了董事会权力来源于股权,为从股东资源与治理结构双视角探究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作用机理奠定理论基础。(2)在股东资源与治理结构双视角下,分析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影响关系,对比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与股权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作用强度的差异,并基于这一强度差异,在董事会权力与股权的非对等配置逻辑下引出“超额委派董事”概念,进而探讨非国有股东超额委派董事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影响作用,有助于深化混改国企的董事会结构研究。(3)在股东资源与治理结构双视角下,分别从资产运营效率和经理管理防御两方面探究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作用路径。在股东资源视角下,非国有股东参与国企混改后产生资源禀赋效应,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通过提升混改国企的资产运营效率,进而促进资产保值增值。在治理结构视角下,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在混改国企治理中发挥权力制衡效应,通过抑制混改国企的经理管理防御,进而促进资产保值增值。(4)为进一步深化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影响机理研究,从国有股东控制度入手,基于股东资源视角分析国有股东控制度与非国有股东董事会权力的协同互补效应,基于治理结构视角分析国有股东控制度对非国有股东董事会权力的治理制约效应。随着国有股东控制度的增加,治理制约效应逐渐增强,协同互补效应先增强后减弱,使得国有股东控制度对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与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正向关系发挥先正后负的双重调节作用。本文的创新之处与理论贡献主要体现在以下三方面:第一,以往文献针对异质股东的关系研究,大多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从治理结构视角探讨异质股东之间的对立制衡关系。在混合所有制企业要求不同所有制资本发挥协同效应的现实背景下,本文基于股东资源与治理结构双视角分析非国有股东与国有股东的优势互补效应和权力制衡效应,实现了异质股东关系的对立与统一,有助于拓展异质股东关系研究的理论视野,进而为促进混合所有制企业不同所有制资本的有效融合提供理论指导。第二,在现有研究分析了混合所有制企业治理结构与经济后果直接相关关系的基础上,本文从经理管理防御与资产运营效率两方面深入探究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作用路径,并考察了国有股东控制度对两者关系强度的影响效应,以明晰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内在作用机理,有助于深化混改国企治理结构对经济后果的影响关系研究,并为国企混改实践提供更具可操作性的建议。第三,不同于以往研究对董事会内部权力结构的关注,本文结合新一轮混改背景下混改国企中出现的非国有股东董事会权力的超额配置特征,深入分析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与股权的差异性,并进一步细化地考察了非国有股东超额委派董事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影响作用,有助于深化混改国企的董事会结构研究,丰富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影响因素探讨。

刘伊茗[5](2020)在《CAS 14在电信企业的应用及影响研究 ——以中国联通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收入是衡量和评价企业经营能力与财务状况的重要指标,面对收入的确认越来越难以适应企业新的盈利模式的背景下,国际会计准则理事会和财务会计标准委员会发布了联合收入准则,改革收入确认标准以解决原准则中所存在的问题,随即财政部颁布新版收入准则,逐步实现了会计准则的国际趋同。在电信行业原本的收入准则在应用过程中有什么缺陷存在?应用新收入准则后电信企业收入确认、列报与披露有何改变?这些变化会对企业及电信业产生什么影响?所带来的影响是否存在新的问题?本文将对此进行分析并为企业将如何应对提出建议。梳理国内外研究学者的文献,发现国内外学者都发表了关于原收入确认的缺陷、基于合同确认收入的理论研究,也对收入准则应如何改进提出个人见解。有的学者已从特定行业入手对新收入准则的影响进行分析,但尚缺乏较为系统完整的新收入准则应用及影响研究,并且利用施行新收入准则的年报中的财务数据进行具体分析其影响的文献也较为匮乏。本文通过对电信行业现行收入准则及相关资料进行分类、汇总,探究新收入准则的“五步法”模型在电信业的应用与落实;以中国联通作为案例,对2017-2019年度财务报表进行对比,分析企业实施旧收入准则所存在的问题,及收入确认与计量、列报与披露上的变化;判断财务数值的变化对具体业务、收入结构、财务指标、内部控制、战略投资等方面的影响;结合理论依据和相关文献研究成果,判断对新收入准则的修改是否解决所存在的问题及会产生的新问题;梳理创新路径,并对电信企业实施新收入准则的应用和影响提出应对建议。通过研究得知,新收入准则的应用使电信企业的收入确认时点、分摊方式更加明确,将有效解决捆绑销售、奖励积分等混合销售业务中,各个企业会计处理不同导致的可比性降低的问题。按照公允价值比例将交易价格进行分摊的要求,能够使合同中各业务的收入成本更加配比,较为准确地体现各业务收入的投入与产出的经济实质。同时,完整、详细的会计信息披露使财报使用者能够做出更有效的经济决策。但实施准则所支出的合规成本较大、涉及较多主观性的会计估计与判断、未来财务数据及现金流等数据难以预测、公允价值判断标准不明确等问题仍有待解决。

王璐[6](2020)在《股权多元化、资本优化配置与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中国联通的案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17年,联通面临市场竞争力不足和计划实现5G商用的双重挑战,集团通过混改来引入外部国有资本与非国有资本,实现多元化的股权制衡。在此背景下,如何实现传统国企的资本优化配置成为研究焦点。而已有研究却存在一些缺口,当垄断型国企在多元化股权结构下变为相对控股地位时,对如何实现资本优化配置并提升创新能力的内在机理缺乏深入剖析。本文以联通为例,核心研究问题为通过选择引入战略投资者模式,国企如何在股权多元化背景下进行资本优化配置并实现创新能力提升?本文通过单案例研究,探索国企如何选择战略投资者实现股权多元化制衡,并探索如何在股权多元化背景下进行资本配置,旨在选择有效的模式优化资本配置并实现创新能力的提升。本文的创新点为:第一,结合联通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实践,补充了多元化股权下自身国有资本与新引入国有与非国有资本间制衡关系的研究;第二,以资本配置为切入点,补充了垄断行业的央企集团在集团层面进行混改的案例研究;第三,以创新能力而非笼统的绩效评价论证资本配置成效,补充揭示了垄断行业国企通过资本优化配置提升创新竞争力的内在机理。本文研究发现:第一,联通通过引入战略投资者发挥了国有资本的杠杆作用,构建了自身国有资本与外部国有和非国有资本形成的资本网络,实现多元化股权制衡,同时也真正引入了市场化经营机制,而该模式的合理性建立在双方业务资源的互补性之上;第二,联通利用资本网络优化集团产业网络关系,通过资本布局创新领域,既实现了以创新业务拉动传统业务增长,又在自身的创新投入与战略投资者的资源加持中,提升了集团的核心创新能力,最终实现了资本的优化配置。第三,联通通过资本优化配置实现了创新能力的提升,这将强化联通的经营竞争实力,使其在行业竞争中赢得更大的市场,从而进一步反哺自身资本网络,实现可持续价值的提升。这一模式也为处于垄断行业的传统国企提供了改革经验。本文研究意义:在理论层面,丰富了国企股权多元化背景下引入战略投资者的研究,深入探究其资本配置战略,对建立有效的国资改革制度具有理论贡献。在实践层面,以联通为例,深入探究传统国企在引入战略投资者后进行资本优化配置的内在机理,能够为未来其他传统国企推行创新竞争力的改革提供实践指导。

张梦凡[7](2020)在《新收入准则对电信行业确认计量及财报质量的影响 ——基于中国联通的案例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财政部于2018年1月1日起对国内外同时上市的企业颁布《企业会计准则第14号——收入》(以下简称“新收入准则”或“新准则”),实施该准则不仅为了保持与国际准则财务报告全面持续趋同,而且为了加强规范企业收入确认的会计处理,提高财务报告信息披露质量。目前由于新收入准则对在国内外同时上市的企业实施不久,新准则对报表影响为目前热度话题,但是完整成熟的理论实务研究较少;同时新收入准则的出台,对各行业都有巨大的影响,以中国联通(600050)为代表的电信行业为受影响较大的行业之一,且新收入准则是以原则为导向,没有对具体的会计实务设定标准,因此,合理地应用新收入准则是当前电信企业亟待解决的问题。本文研究的问题是:新收入准则的实施对电信企业收入确认、计量具有怎样的影响?对财务报表质量具有怎样的影响?新收入准则下如何提高电信行业财报质量?本文主要采用文献分析法和案例分析法,本文研究思路为:第一,新准则下电信行业及中国联通在捆绑销售、积分奖励、社会渠道三大业务中收入如何确认计量;第二,新收入准则对企业财务报表和财务指标产生何种影响;第三,新准则下会计信息质量评价指标分析,如会计信息可靠性、相关性、可比性、重要性;第四,新收入准则对内控系统提出的要求,包括内部控制与信息系统,以此探讨新收入准则对中国联通及电信行业财报质量的影响。本文主要结论是:(1)确认计量方面,新收入准则对电信行业捆绑销售、积分奖励、社会渠道业务的收入确认计量产生影响;(2)财务状况方面,新收入准则下中国联通的资产、负债规模增加,收入结构发生变动但利润影响较小;偿债能力提升,营运、盈利、成长能力有所下降;(3)会计信息质量方面,可靠性、可比性提升,相关性变化不明显,总体财报质量有所改善。(4)新收入准则对内部控制与信息系统提出更高的要求,有助于提高财务报表质量。本文特色在于已有研究仅针对根据新旧收入准则差异,理论层面上分析对电信企业收入会计处理的影响,实务分析较少,层次较单一。本文以企业收入确认计量为基础,还分析了新准则对电信企业的三大业务实务处理、财务指标状况评价、会计信息质量评价、内控系统四方面因素的影响,进而提出新收入准则对确认计量及财报质量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基于企业和行业角度给予其他电信企业相应的启示,对新收入准则在其他电信企业的具体落地实施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张颖圣[8](2020)在《引入战略投资者视角下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效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面对复杂的世界经济形势,国有经济在我国经济发展中至关重要,然而国有经济与民营经济相比存在低效、活力不足等问题,这大大制约了国有经济发展。因此,第十八届三中全会中指出要坚持和完善基本经济制度,积极发展混合所有制经济。对国有企业实施一定程度上的改革成为必然趋势,而混合所有制改革能在国企改革中发挥积极影响,它能够优化企业生产力配置,为企业注入新血液并提供强大生命力。在首批央企混合所有制改革试点中,联通集团作为唯一一家以核心资产作为混合所有制改革主体的央企,其各项披露方案较为完善,且改革效果明显。因此,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是全国混改工作的标杆,对于电信行业其他企业有重要参考意义。本文首先对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相关成果进行介绍,包括混改的动因、路径、经济后果以及引入战略投资者的动因、经济后果等。在对公司治理理论、战略联盟理论、协同效应理论和股东积极主义理论进行总结概括的基础上,介绍了战略投资者影响混改效果的作用机理。其次,以中国联合网络通信股份有限公司为案例,对其背景、混改动因及过程进行介绍,通过财务指标法和非财务绩效评价法从经济效益、管理效益、发展潜力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在经济效益方面,发现引入战略投资者的混改对短期市场呈现积极反应,企业在盈利、运营、偿债及成长能力方面均有提升;在管理效益方面,发现战略投资者的引入优化了企业的治理结构和信息披露;在发展潜力方面,联通与战略投资者进行深度合作,企业转变发展战略,利用自身优势与对方的各方面资源进行融合,充分发挥协同效应,在互联网创新业务、宽带业务、移动业务各方面有了明显的增长。总体来说,中国联通通过本次混改,企业在经济效益、管理效益和发展潜力上都呈现较好发展趋势,由此可见混改在一定程度上对中国联通的影响是正面的。最后,本文总结出混改的成功经验,企业需要引入战略投资者来完善企业治理结构、获取资金和优势资源,从而充分发挥协同效应,但也要避免过度依赖战略投资者。此外,本文还指出混改可能造成国企资产流失的潜在问题,如战略投资者存在投机行为、资产评估机制不健全等。对此,本文给出三点优化建议:第一、高度重视战略投资者的筛选;第二、定期评价战略投资者;第三、制定适当的战略投资者退出方案。

付瑶[9](2020)在《多个大股东股权结构与多元化战略及公司价值的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快速发展,上市公司的股权集中度越来越低,多个大股东并存的股权结构模式变得更加普遍。多个大股东并存的关系增加了股权结构对公司决策影响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引起了学术界和企业界的广泛关注。此外,随着市场竞争的日趋加剧,经营风险的上升,许多公司选择实施多元化战略,以求分散公司经营风险、扩大经营规模、加速企业发展。然而,有证据显示多元化战略的实施也可能为控股股东或决策层谋取私利提供便利条件。为此,多个大股东作为公司的共同决策者,将会对公司多元化战略产生怎样的影响?多个大股东股权结构对公司实施多元化战略的影响在不同情境下有何不同?多个大股东股权结构对多元化战略、进而对公司价值及公司发展的影响如何?这种影响在国有企业和民营企业中又有何种差异?本文将针对以上问题进行深入分析和探讨。本文首先回顾了多个大股东股权结构、多元化战略与公司价值的关系、股权结构与多元化战略关系等方面的文献。从委托代理理论、资产组合理论、资源基础观和交易成本理论等视角分析了多个大股东股权结构对多元化战略的影响机理,并从是否存在多个大股东股权结构、多个大股东的数量以及多个大股东的持股比例等方面对公司多元化战略的影响提出相应的研究假设。接着,对不同情境因素进行分析,进一步提出了公司所有权性质以及外部制度环境等因素对公司多元化战略的调节作用的假设。进而分析了多元化战略对公司发展与公司价值的影响,检验了时间、股权性质及多个大股东股权结构等因素的调节效应。以沪深两市2004-2017年3306家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搜集相关数据、选取变量及构建模型,对提出的假设进行了实证检验。研究数据来源于万德数据库和国泰安数据库,使用Stata软件对数据进行描述性统计、相关性分析以及回归分析。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如下:当公司存在多个大股东时,公司多元化水平显着较低,说明多个大股东并存的股权结构会对公司多元化战略的实施产生一定的抑制作用;除第一大股东外的其他大股东股权比例越高,对公司多元化战略的制约作用就越明显;公司治理水平对多个大股东股权结构与多元化战略的关系有调节作用,公司内部治理机制越不完善,多个大股东股权结构对多元化战略的抑制作用更显着,说明多个大股东股权结构与公司内部的治理机制之间有一定的替代作用;在对公司所有权性质进行区分的情况下,相对国有企业而言,在民营企业中多个大股东股权结构对公司多元化战略的抑制作用更为显着;公司所在地区市场化程度越高,多个大股东股权结构对公司多元化战略的抑制作用越显着。关于实施多元化战略对公司价值影响的检验表明:多元化战略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因时间差异而不同,即多元化战略对短期公司价值的影响和对长期公司价值的影响存在差异;多元化战略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因所有制差异而不同:国有性质企业多元化战略负向影响公司价值,而民营性质企业的多元化战略正向影响公司价值;当存在其他民营大股东时,国有性质企业多元化战略对公司价值的负向影响被削弱;当存在其他国有大股东时,民营性质企业多元化战略对公司价值的正向影响被削弱。此外,市场化程度对此存在进一步的调节效应。本文创新之处在于:在研究视角上,本研究主要关注在中国制度环境下,多个大股东股权结构对公司战略决策的影响。在西方公司治理研究中,学者们多分析股东与管理者之间的博弈与制衡,强调如何解决第一类代理问题。然而,中国公司治理中的代理问题更多表现为控股股东与中小股东之间的第二类代理问题。有鉴于此,本文将研究视角集中在多个大股东股权结构中不同股东之间的制衡与博弈。在研究内容上,本文扩展了公司多元化战略动因的研究。已有多元化战略实施动因的研究识别了市场环境等外部驱动因素以及企业资源、生命周期及公司治理等内部影响因素,而本文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进一步引入了多个大股东股权结构这一影响因素。在分析其对多元化战略的影响时,本文不仅综合了已有关于多元化战略的相关理论,同时还引入第二类代理问题分析多元化形成的动因,丰富了已有多元化战略形成动因的研究。其次,本文充实了公司多元化战略实施效果的研究。已有关于多元化战略经济效果的研究并未形成一致的研究结论。本文则着重于分析多元化战略对公司价值及其在时间、股权性质、股权结构等不同情境因素下的调节作用,逻辑推导并实证检验了多元化战略的效果由于国有性质企业和民营性质企业的决策逻辑差异而不同,且异质其他大股东的存在会对控股股东的决策行为产生一定的制衡作用。第三,论文丰富了多个大股东股权结构影响公司行为的研究。已有研究检验了多个大股东股权结构对公司业绩、投资效率、创新效率等方面的影响,本文则以多个大股东股权结构为前提,分析了股权结构对多元化战略决策的影响。第四,通过分析不同情境因素下多个大股东股权结构对多元化战略的影响,有助于更好地理解该种股权结构在公司治理以及战略管理方面的作用机制,这不仅是对相关研究的深化,也对管理实践有一定的启示作用。

徐晴晴[10](2020)在《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公司治理的影响研究 ——以中国联通为例》文中提出国有企业治理问题一直备受社会各界广泛关注。2013年国家继续深入国有企业改革,此次混合所有制改革加大力度并且做出指示,要更加坚定地推进改革,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建立起完善的现代企业制度。而我现代企业制度需要完善企业治理措施,首先要界定公司内部的利益相关者的责任和义务,并协调内部利益相关者的收益,明确安排利益关系者们的制度安排。混合所有制改革作为国有企业发展的重要突破口,其目的是通过改善公司治理,从而提高企业的价值,更有竞争力地参与到国际市场中。将混合所有制改革影响的研究落实到微观层面,其实是对股权结构优化的问题研究。而基于国有企业的特殊性,进行何种程度的混合所有制改革,尤其是具有社会效益的垄断性行业的混改,比如电信、石油行业等等,采取哪些措施以及对公司产生何种影响,都是值得探究的问题。本文选取电信行业的中国联通为研究对象,对其实施的混改措施和成效进行探究。首先,对混合所有制改革和公司治理影响因素等相关文献进行概括,梳理现有的学术界研究成果。其次,解释公司治理相关的理论研究,包括利益相关者、委托代理理论和契约理论;介绍我国国企治理现状及问题,结合理论探究混合所有制是如何对企业内部的治理机制产生影响。然后,分析宏观电信行业环境及微观中国联通企业背景,总结其进行混合所有制改革的几个动因,并由此介绍其在公司治理层面设计的混合所有制改革措施。接着,总结实施的混改方案对其公司治理在多个方面产生的效果,主要表现在对控股股东“隧道挖掘”的抑制、对管理层“内部人控制”的约束以及对核心员工的激励效果等方面,并结合其绩效指标与行业表现或自身表现进行对比,分析混改对企业产生的正面影响与负面影响。最后对现有情况进行总结与展望。本文研究得出的结论如下:第一,股权结构的变革作为改革的突破口,引出的战略投资者、管理层决策机制以及员工激励计划能够取得积极的影响,健全了企业的治理机制,提升了企业生产活力;第二,国有企业混合所有制改革可以有效应对委托代理问题和员工激励问题,激发企业活力,使企业更加具备竞争优势。但是企业实施过程以及落实方案中也存在不足之处,如员工股权激励机制的效果有限、战略投资者未有实质权利影响企业的经营,需要进一步加大力度深化混改的落实,积极为企业创造价值。

二、中国联通披露关联交易(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国联通披露关联交易(论文提纲范文)

(1)新收入准则的执行对电信行业的影响 ——以中国联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新收入准则产生的背景研究
        1.2.2 关于新旧收入准则的对比研究
        1.2.3 关于新收入准则对各行业的影响研究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本文的基本框架
2 收入准则应用的理论概述
    2.1 我国收入准则的发展历程
        2.1.1 我国收入准则雏形的颁布
        2.1.2 我国收入准则的完善阶段
        2.1.3 我国收入准则的重构阶段
    2.2 旧收入准则存在的问题
        2.2.1 无法满足实务需求
        2.2.2 财务信息可比性低
        2.2.3 财务信息披露不完整
    2.3 新收入准则的主要变化
        2.3.1 统一了不同交易的收入确认模型
        2.3.2 以控制权转移作为收入确认的时点
        2.3.3 明确了多重交易安排的核算规定
        2.3.4 规范了合同成本的确认和计量
        2.3.5 明确了某些特定交易的会计处理
        2.3.6 细化了收入信息披露的形式和内容
    2.4 新收入准则的理论基础
        2.4.1 综合收益理论
        2.4.2 产权理论
        2.4.3 资产负债观理论
3 新收入准则在中国联通业务的应用
    3.1 电信行业的定义及经营模式
        3.1.1 电信行业的定义
        3.1.2 电信行业的运营模式
    3.2 案例公司介绍
        3.2.1 中国联通简介
        3.2.2 中国联通的业务收入构成
        3.2.3 中国联通的经营业绩
        3.2.4 锁定中国联通的典型业务
    3.3 新收入准则下中国联通典型业务的实例分析
        3.3.1 捆绑销售业务
        3.3.2 存费赠费业务
        3.3.3 奖励积分计划
        3.3.4 社会渠道酬金业务
4 新收入准则的执行对中国联通的影响分析
    4.1 新收入准则对中国联通财务报表的影响
        4.1.1 新收入准则对中国联通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4.1.2 新收入准则对中国联通利润表的影响
    4.2 对中国联通收入主观判断的影响
        4.2.1 对单项履约义务的判断具有较大的主观性
        4.2.2 合同成本的确认计量具有较大的灵活性
        4.2.3 合同变更的会计处理需要较多的职业判断
    4.3 对中国联通财务信息披露的影响
        4.3.1 提高了财务信息的可比性
        4.3.2 更直观地反映了收入的组成
        4.3.3 使得财务信息披露更加完整
        4.3.4 加大了财务信息披露的难度
    4.4 对中国联通经营管理的影响
        4.4.1 信息系统需要更新和升级
        4.4.2 内控体系需要改造和优化
        4.4.3 营销方案需要设计和调整
5 电信行业应用新收入准则的建议
    5.1 企业方面
        5.1.1 适当调整电信企业现有的营销方案
        5.1.2 完善电信企业信息系统和内部控制
        5.1.3 加强业务部门和财务部门间的沟通
        5.1.4 成立能较好运用新收入准则的专家团队
        5.1.5 提升电信企业财务人员的专业能力
    5.2 外部监管方面
        5.2.1 完善估计判断标准并提供应用指南
        5.2.2 进一步明晰列报和披露规范
        5.2.3 加大监管力度促使准则的严格执行
6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2)公司治理的觉醒与进步(论文提纲范文)

中化国际:率先按国际标准改造公司治理结构
福田汽车:首创董事会会议向媒体开放
东北高速:“完美典范”走向内斗分裂
美的集团:选任职业经理人实现现代传承
中联重科:资本市场首例独董发起独立调查
阿里巴巴:基于合伙人制构建特色治理结构
万科:“野蛮人入侵”警醒公司经理层
乐视网:贾跃亭滥权引发“乐视帝国”危机
博元投资:“不死鸟”沦为重大信披违法退市第一股
中国平安:国际化、多元化董事会推动平稳发展
中兴通讯:董事会在合规经营中扮演的角色
中国联通:特色混改模式实现激励相容
小米公司:双重股权结构登陆港交所
长生生物:社会责任缺失强制退市第一股
贵州茅台:所有者缺位、激励不到位诱发内部人控制

(3)新租赁准则实施对电信行业的影响研究 ——以中国联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租赁准则相关研究
        1.3.2 租赁准则对不同行业的影响研究
        1.3.3 租赁准则的相关认识
        1.3.4 文献评述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内容
    1.5 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新租赁准则的相关内容及理论基础
    2.1 新租赁准则修订原因
    2.2 新租赁准则的相关内容
        2.2.1 新租赁准则修订的主要内容
        2.2.2 承租人会计处理
        2.2.3 出租人会计处理
        2.2.4 列报及信息披露的要求
    2.3 新租赁准则评价
        2.3.1 新准则产生的积极意义
        2.3.2 新准则存在的不足之处
    2.4 相关理论基础
        2.4.1 现代产权理论
        2.4.2 使用权资产理论
        2.4.3 租赁负债理论
第三章 电信行业现状分析以及中国联通概况介绍
    3.1 电信行业概况
        3.1.1 电信行业现状
        3.1.2 电信行业经营租赁情况
    3.2 中国联通概况
        3.2.1 公司简介
        3.2.2 主营业务
        3.2.3 整体业绩
        3.2.4 租赁现状
第四章 新租赁准则对中国联通的影响分析
    4.1 新租赁准则对中国联通财务报表的影响
        4.1.1 对资产负债表的影响
        4.1.2 对利润表的影响
        4.1.3 对现金流量表的影响
        4.1.4 财务报表披露差异及影响
    4.2 新租赁准则对中国联通经营及战略的影响
        4.2.1 对资本结构的影响
        4.2.2 对企业纳税的影响
        4.2.3 对融资风险的影响
        4.2.4 对战略决策的影响
第五章 对策研究
    5.1 调整租赁模式
    5.2 保证充足的现金流,优化资本结构
    5.3 加强财务人员专业素养,完善企业内部经营制度
    5.4 会计处理与IT系统相互融合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4)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作用机理 ——基于股东资源与治理结构双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概念界定
        1.2.1 混合所有制企业
        1.2.2 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
        1.2.3 资产保值增值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2 文献综述
    2.1 董事会权力的文献综述
        2.1.1 董事会权力配置
        2.1.2 董事会权力测度
        2.1.3 董事会权力结构对企业经济后果的影响研究
    2.2 国企混改经济后果及其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2.2.1 国企混改的经济后果研究
        2.2.2 国企混改经济后果的影响因素研究
    2.3 混改国企中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与经济后果关系的文献综述
        2.3.1 混改国企中非国有股权对经济后果的影响研究
        2.3.2 混改国企中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对经济后果的影响研究
    2.4 文献述评
3 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影响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理论分析框架
    3.1 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来源分析
        3.1.1 非国有股东与国有股东的资源优势互补性分析
        3.1.2 股东资源视角下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来源分析
        3.1.3 治理结构视角下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来源分析
    3.2 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内涵分析
    3.3 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与股权的非对等配置逻辑
    3.4 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发挥治理效应的博弈分析
    3.5 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影响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内在机理
        3.5.1 股东资源视角下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作用路径
        3.5.2 治理结构视角下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作用路径
        3.5.3 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影响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调节因素分析
    3.6 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影响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理论模型
4 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影响作用
    4.1 假设提出
        4.1.1 双视角下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影响
        4.1.2 双视角下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与非国有股权的作用强度对比
        4.1.3 双视角下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与股权非对等配置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影响
    4.2 实证研究设计
        4.2.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4.2.2 变量定义
        4.2.3 实证模型构建
    4.3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4.3.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4.3.2 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影响的实证检验
        4.3.3 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与股权作用强度对比的实证检验
        4.3.4 非国有股东超额委派董事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影响的实证检验
        4.3.5 实证结果分析
    4.4 内生性检验
    4.5 稳健性检验
    4.6 本章小结
5 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影响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路径分析
    5.1 假设提出
        5.1.1 股东资源视角下资产运营效率的作用路径
        5.1.2 治理结构视角下经理管理防御的作用路径
    5.2 实证研究设计
        5.2.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5.2.2 变量定义
        5.2.3 实证模型构建
    5.3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5.3.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5.3.2 作用路径一:资产运营效率
        5.3.3 作用路径二:经理管理防御
    5.4 稳健性检验
    5.5 本章小结
6 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与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国有股东控制度的调节作用
    6.1 假设提出
        6.1.1 股东资源视角下的调节作用分析
        6.1.2 治理结构视角下的调节作用分析
    6.2 实证研究设计
        6.2.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6.2.2 变量定义
        6.2.3 实证模型构建
    6.3 实证检验及结果分析
        6.3.1 描述性统计与相关性分析
        6.3.2 国有股东控制度发挥调节作用的实证检验
        6.3.3 国有股东控制度发挥调节作用的实证结果分析
    6.4 稳健性检验
    6.5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结论
    7.2 管理启示
    7.3 创新之处
    7.4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5)CAS 14在电信企业的应用及影响研究 ——以中国联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问题
        (1)选题背景
        (2)研究问题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不足
    1.3 研究思路与预期创新
    1.4 本文研究的应用价值
    1.5 分析框架和结构安排
2 文献回顾与制度演变
    2.1 文献回顾
        2.1.1 关于收入确认与计量的文献回顾
        2.1.2 关于收入准则相关理论的文献回顾
        2.1.3 关于电信行业收入确认的文献回顾
        2.1.4 概括性评论
    2.2 制度演变
        2.2.1 收入准则的演变历程
        2.2.2 新旧收入准则的差异比较
3 电信行业的经营情况
4 中国联通案例介绍
    4.1 中国联通公司简介
        4.1.1 中国联通的经营情况
        4.1.2 中国联通的公司战略
    4.2 中国联通业务类型及收入确认方法
        4.2.1 一般销售业务
        4.2.2 捆绑销售业务
        4.2.3 奖励积分业务
        4.2.4 社会渠道酬金业务
    4.3 中国联通旧收入确认存在的缺陷
        4.3.1 混合销售中的业务无法单独计量
        4.3.2 多重交易安排的处理方法不同
        4.3.3 未规定奖励积分公允价值的判断标准
        4.3.4 社会渠道佣金业务收入费用不配比
5 新收入准则的实施对中国联通的影响分析
    5.1 对会计核算的影响分析
        5.1.1 对捆绑销售业务的影响
        5.1.2 对奖励积分业务的影响
        5.1.3 对社会渠道酬金业务的影响
    5.2 对会计列报的影响分析
    5.3 对财务指标的影响分析
    5.4 对会计信息质量的影响分析
    5.5 对企业经营管理的影响分析
        5.5.1 对合同管理的影响
        5.5.2 对内部控制的影响
        5.5.3 对战略决策的影响
6 中国联通实施新收入准则后的应对
    6.1 提高财务人员的专业判断力
    6.2 充分披露有关业务及财务信息
    6.3 加强与合同管理部门的协作
    6.4 完善内部信息控制系统及管理体系
    6.5 优化企业传统业务的资源配置
7 研究结论与前景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6)股权多元化、资本优化配置与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中国联通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问题
    1.2 研究现状与存在不足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4 研究创新与研究意义
    1.5 本文写作的结构安排
2 文献回顾与理论基础
    2.1 文献回顾
        2.1.1 优化资本配置研究
        2.1.2 股权结构多元化研究
        2.1.3 培育创新能力研究
        2.1.4 对已有文献的评论
    2.2 理论基础
        2.2.1 公司治理理论
        2.2.2 战略联盟理论
        2.2.3 企业创新理论
3 研究方法与案例概况
    3.1 案例研究方法
    3.2 案例简介与改革背景
        3.2.1 联通集团公司简介
        3.2.2 联通集团改革背景
    3.3 中国联通业绩与价值变化
4 中国联通引入战略投资者方案
    4.1 战略投资者选择标准
    4.2 多元化股权制衡
    4.3 国有资本杠杠作用
5 中国联通集团资本优化配置
    5.1 集团层面战略
    5.2 上市公司资本配置
    5.3 业务层面资产配置
6 中国联通核心创新能力
    6.1 创新专利支撑新兴业务增长
    6.2 创新商业模式定位互联网化运营
    6.3 融合创新技术助力产业升级
    6.4 培育新兴业务实现研发创收
7 优化资本配置的内在机理
    7.1 联通优化资本配置实施路径
    7.2 国企优化资本配置内在机理
8 研究结论与未来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7)新收入准则对电信行业确认计量及财报质量的影响 ——基于中国联通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本文创新与不足
        1.3.1 本文创新
        1.3.2 本文不足
    1.4 本文结构安排
2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综述
    2.2 国内文献综述
    2.3 文献述评
3 新收入准则对电信行业的影响
    3.1 电信行业收入概况
    3.2 新收入准则主要内容及修订理念
        3.2.1 新收入准则主要内容
        3.2.2 新收入准则修订理念
    3.3 新收入准则对电信行业三大业务收入的确认计量影响
        3.3.1 捆绑销售业务
        3.3.2 积分奖励计划
        3.3.3 社会渠道业务
4 新收入准则对中国联通确认计量的影响
    4.1 中国联通案例选择与公司概况
        4.1.1 案例选择概述
        4.1.2 中国联通简介
        4.1.3 中国联通经营状况
    4.2 新收入准则对中国联通三大业务确认计量的影响
        4.2.1 捆绑销售业务
        4.2.2 积分奖励计划
        4.2.3 社会渠道业务
        4.2.4 小结
5 新收入准则对中国联通财报质量的影响
    5.1 新收入准则下中国联通财务报表分析
        5.1.1 资产负债表分析
        5.1.2 利润表分析
    5.2 新收入准则下中国联通财务指标分析
        5.2.1 偿债能力
        5.2.2 营运能力
        5.2.3 盈利能力
        5.2.4 成长能力
        5.2.5 小结
    5.3 新收入准则下中国联通会计信息质量分析
        5.3.1 会计信息可靠性
        5.3.2 会计信息相关性
        5.3.3 收入标准可比性
        5.3.4 列报披露重要性
    5.4 新收入准则下内控系统对中国联通财报质量影响
        5.4.1 内部控制有效性
        5.4.2 信息系统适用性
6 新收入准则下如何提高财报质量的建议
    6.1 对中国联通的建议
        6.1.1 规范统一收入确认细节标准
        6.1.2 详细列示营业收入结构变动
        6.1.3 针对不同业务设计营销方案
        6.1.4 加强列报披露满足监管要求
    6.2 对电信行业的建议
        6.2.1 加强业财融合,打造专家团队
        6.2.2 更新信息系统,提升内部控制
        6.2.3 加快准则衔接,提高信息质量
7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8)引入战略投资者视角下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效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混合所有制改革的相关研究
        1.2.2 引入战略投资者的相关研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述
    2.1 相关概念
        2.1.1 战略投资者的概念
        2.1.2 混合所有制的概念
    2.2 研究理论基础
        2.2.1 公司治理理论
        2.2.2 战略联盟理论
        2.2.3 协同效应理论
        2.2.4 股东积极主义理论
    2.3 战略投资者影响公司改革效果的作用机理
        2.3.1 开拓直接融资渠道
        2.3.2 优化企业股权结构
        2.3.3 完善企业治理机制
        2.3.4 发挥资源整合协同效应
    2.4 引入战略投资者后混改绩效评价方法
        2.4.1 财务指标分析法
        2.4.2 非财务绩效评价法
第三章 案例概况
    3.1 案例公司概况
        3.1.1 公司概况
        3.1.2 战略投资者方概况
    3.2 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情况介绍
        3.2.1 中国联通混改动因分析
        3.2.2 中国联通混改过程介绍
第四章 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效果评价
    4.1 中国联通混改的经济效益评价
        4.1.1 混改前后市场反应对比分析
        4.1.2 混改前后财务绩效对比分析
    4.2 中国联通混改的管理效益评价
        4.2.1 混改前后治理结构对比分析
        4.2.2 混改前后信息披露制度对比分析
    4.3 中国联通混改的发展潜力评价
        4.3.1 混改前后发展战略变化分析
        4.3.2 混改前后业务变化分析
第五章 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综合评价及建议
    5.1 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效果综合评价
        5.1.1 混合所有制改革成功的经验
        5.1.2 混合所有制改革存在的潜在问题及改进建议
    5.2 国企引入战略投资者参与混改的优化建议
        5.2.1 高度重视战略投资者的筛选
        5.2.2 定期评价战略投资者
        5.2.3 制定适当的战略投资者退出方案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9)多个大股东股权结构与多元化战略及公司价值的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论文结构
        1.2.1 研究内容
        1.2.2 概念界定
        1.2.3 结构框架
    1.3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1.4.1 重点和难点
        1.4.2 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多个大股东股权结构相关研究
        2.1.1 多个大股东股权结构的形成与动因
        2.1.2 股权比例视角下的多个大股东股权结构
        2.1.3 股权性质视角下的多个大股东股权结构
    2.2 多元化战略理论及实施动因
        2.2.1 多元化战略的定义、分类及度量
        2.2.2 多元化战略动因
    2.3 多元化战略与公司价值
    2.4 股东与多元化战略的相关理论
        2.4.1 股东持股比例与多元化战略
        2.4.2 股东类型与多元化战略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理论分析与研究假设
    3.1 理论分析
        3.1.1 多个大股东股权结构对公司行为的影响
        3.1.2 多个大股东股权结构对多元化发展战略的影响
        3.1.3 多个大股东股权结构对多元化战略实施的影响机制
        3.1.4 多元化战略的实施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分析
    3.2 研究假设
        3.2.1 多个大股东股权结构对公司多元化战略具有抑制作用
        3.2.2 其他大股东制衡力量的调节作用
        3.2.3 公司治理机制的调节作用
        3.2.4 企业性质的调节作用
        3.2.5 外部环境的调节作用
        3.2.6 多元化战略的短期价值效应与长期价值效应
        3.2.7 所有制类型对多元化战略价值效应的影响
        3.2.8 多个大股东、所有制类型与多元化战略价值效应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设计与数据分析
    4.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4.2 变量选择与模型构建
        4.2.1 变量选择
        4.2.2 模型构建
    4.3 描述性统计和相关性分析
        4.3.1 描述性统计
        4.3.2 相关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多个大股东股权结构与多元化战略的实证结果
    5.1 多个大股东股权结构对多元化战略的影响分析
    5.2 不同调节变量的影响分析
    5.3 稳健性检验
        5.3.1 重新界定大股东的持股标准
        5.3.2 分组检验
        5.3.3 替换代理变量
        5.3.4 因变量滞后一期
    5.4 实证结果讨论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多元化战略价值效应的实证结果
    6.1 多元化战略对公司价值的影响分析
    6.2 企业所有权差异下多元化战略的价值效应分析
    6.3 稳健性检验
        6.3.1 替换公司价值变量
        6.3.2 替换大股东异质性的测量方法
    6.4 实证结果讨论
    6.5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成果
致谢
附录 证监会行业分类2012版

(10)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公司治理的影响研究 ——以中国联通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本文结构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混合所有制改革效果文献综述
        2.1.1 混合所有制改革与公司治理
        2.1.2 混合所有制改革绩效研究
    2.2 公司治理影响因素的文献综述
        2.2.1 大小股东之间的代理成本问题
        2.2.2 股东-管理者之间代理问题研究
        2.2.3 雇员选择和激励问题
    2.3 文献评述
第3章 我国国企治理现状及理论分析
    3.1 公司治理分析框架
        3.1.1 委托代理理论
        3.1.2 利益相关者理论
        3.1.3 信息不对称理论
    3.2 国有企业改革现状
        3.2.1 国有企业的股权结构问题
        3.2.2 国有企业的管理问题
    3.3 混合所有制改革对与国企治理的影响路径
第4章 中国联通改革背景与动因
    4.1 电信行业介绍
        4.1.1 行业发展状况
        4.1.2 电信产业环境影响因素分析
    4.2 中国联通介绍
        4.2.1 中国联通经营情况
        4.2.2 中国联通改革动因总结
第5章 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的措施与影响
    5.1 中国联通改革方案
        5.1.1 股权结构——分散股权
        5.1.2 董事会结构——超额委派董事
        5.1.3 部门员工结构——激励与精简
        5.1.4 对改革方案的思考与评价
    5.2 从公司治理角度看待混改的影响
        5.2.1 对控股股东“隧道挖掘”行为的抑制
        5.2.2 对管理层“内部人控制”的约束
        5.2.3 对核心员工的激励
    5.3 混合所有制改革后财务绩效表现
        5.3.1 经营绩效分析
        5.3.2 偿债能力分析
        5.3.3 创新能力分析
第6章 总结与启示
    6.1 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总结
        6.1.1 混改措施的总结
        6.1.2 混改产生的治理影响
    6.2 相关建议与总结
    6.3 本文的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致谢

四、中国联通披露关联交易(论文参考文献)

  • [1]新收入准则的执行对电信行业的影响 ——以中国联通为例[D]. 赵莹莹. 江西财经大学, 2021(10)
  • [2]公司治理的觉醒与进步[J]. 郑志刚. 董事会, 2021(Z1)
  • [3]新租赁准则实施对电信行业的影响研究 ——以中国联通为例[D]. 刘海玲. 河南农业大学, 2020(04)
  • [4]非国有股东的董事会权力对混改国企资产保值增值的作用机理 ——基于股东资源与治理结构双视角[D]. 李明敏. 西安理工大学, 2020
  • [5]CAS 14在电信企业的应用及影响研究 ——以中国联通为例[D]. 刘伊茗.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6]股权多元化、资本优化配置与创新能力提升 ——基于中国联通的案例分析[D]. 王璐.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7]新收入准则对电信行业确认计量及财报质量的影响 ——基于中国联通的案例分析[D]. 张梦凡.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8]引入战略投资者视角下中国联通混合所有制改革效果研究[D]. 张颖圣.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9]多个大股东股权结构与多元化战略及公司价值的关系研究[D]. 付瑶.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10]混合所有制改革对公司治理的影响研究 ——以中国联通为例[D]. 徐晴晴.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0(08)

标签:;  ;  ;  ;  ;  

中国联通披露关联交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