武清开发区成为投资热点

武清开发区成为投资热点

一、武清开发区成为投资热点(论文文献综述)

张萍萍[1](2020)在《政府委托代理招商研究 ——以济南X园区为例》文中指出改革开放后,“招商引资”成为新时代的主旋律。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和深入发展,政府原本占据主导地位的角色定位已不能适应社会发展的需要,因此,政府必须向提供管理和服务的服务型政府转变。体现在招商引资这一经济活动上,传统的招商引资模式中,政府担任着“总指挥”,怎样引、引谁来、做什么等事项完全交由政府掌控,在市场化不断推进的今天,这一模式的弊端也逐步暴露出来,诸如缺乏竞争机制,资源配置不均,与当前建设服务型政府理念背驰等问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需要更为适应体制机制变化的新模式来推动政府招商引资工作,由此,亟需一种新的招商引资路径来弥补传统招商引资的短处,委托代理式招商在历史大潮的推动下应运而生。本研究从公共管理角度出发,通过跟踪调查法、比较研究法、访谈调研法等多种研究方法,聚焦济南X园区摸索尝试委托代理招商发展情况,以X园区的委托代理招商为研究对象,结合其招商引资实际情况,研究分析其由传统招商模式向委托代理招商模式过渡时期所采用的方法和路径,针对传统招商模式存在的“表面政绩”、权力寻租、发展不可持续等弊端,探索研究委托代理招商在我国市场经济快速发展时期的有效作用和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相关理论及处在我国不同发展区域采用的委托代理招商较为成功的三家开发区先进经验做法,深层次探讨地方政府如何优化委托代理招商的思路和对策。本研究通过六个章节对委托代理招商进行了详细论述和深入研究。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论文选题的背景和意义,对国内外学界关于招商引资和委托代理相关研究现状和学术观点进行梳理,确立了论文的框架结构以及研究方法。第二章对委托代理招商的相关概念和理论进行介绍,对委托代理概念、理论和委托代理招商特征进行阐述。第三章以济南X园区委托代理招商的发展现状为例,在对济南X园区委托代理招商的发展背景、园区概况、委托代理招商的相关政策、合作机构及招商引资成果进行调研的基础上逐一分析。第四章在第三章基础上,深入探究济南X园区委托代理招商的成效、存在问题,并对存在问题的成因进行分析。第五章主要介绍国内开发区委托代理招商情况,并通过对深港前海开发区、大连市生态科技创新城、天津电商产业园三家开发区委托代理招商进行比较研究分析,结合不同开发区的经验做法,分析委托代理招商的优越性、缺陷与不足,从而总结出可供推广的经验。第六章最终落脚到对优化政府委托代理招商提出对策建议,从地方政府和行业监管部门两个维度进行细致思考和分析,对优化政府委托代理招商模式提出的对策建议,使招商引资工作向着市场化方向回归,政府向着服务型政府转变。

傅彤[2](2020)在《区位导向性政策与企业生产率 ——基于京津冀开发区的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取得举世瞩目的发展成就,但随之产生的区域性矛盾也日渐凸显。针对现阶段地区间经济社会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的问题,十九大报告提出实施区域协调发展战略,这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区域发展战略的重大提升。实施以开发区为代表的区位导向性政策(Place-based Policy)是中央政府解决区域协调发展问题所采取的重要手段,也是中国高速经济增长时期的鲜明特点。同时,十九大报告也指出,中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企业是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微观基础,提高企业生产效率是实现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基本途径。以此为背景,本文使用企业全要素生产率作为开发区经济效益的评判标准,选取典型的京津冀开发区为考察对象,对京津冀开发区的“生产率效应”进行全面深入的研究,以期为其它地区开发区建设、城市经济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提供借鉴。本文使用Python编程获取中国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的地址经纬度坐标,使用JavaScript编程调用百度地图API接口,将开发区边界形状图完整地复现到百度地图上,准确地识别出开发区企业,并且计算出企业与开发区边界的间隔距离。在该数据挖掘技术的支撑下,本研究突破了以往区位导向性政策研究的数据限制,沿着开发区生产率效应识别、机制分析、效应异质性分析的逻辑思路进行论证,并借助空间经济学的研究思路探讨了以往文献少有涉及的开发区区位问题。借鉴Greenstone等(2010)的“胜者-败者”(winners and losers)思路,本文使用双重差分方法识别开发区的生产率效应,结果表明开发区的设立可以提高区内企业生产率,但是效应的出现需要时间的积累,开发区设立初期区内企业生产率优势并不显着。该结论强调了集聚效应和竞争效应对开发区经济可持续发展的作用。参考空间经济学的分析方法,基于边界视角的回归分析也证实了这一结论。以乡镇下辖村庄数目作为开发区哑变量的工具变量,使用2SLS回归进行稳健性检验得出了一致的结果,并且开发区的选址没有体现出对具有经济潜力地区的偏爱。在机制分析方面,本文使用Combes等(2012)提出的“无条件分布特征-参数对应”方法识别和区分了开发区集聚效应和选择效应,发现开发区企业生产率优势主要来自于集聚效应,而选择效应也会起作用,它通过淘汰低生产率企业来提高开发区企业的整体生产率水平。同时,集聚效应存在异质性,高生产率企业从产业集聚中获益超过低生产率企业。此外,开发区生产率效应受到开发区特征、企业特征和开发区主导产业三类因素的影响。本文进一步探讨了开发区政策的空间外部性问题,研究发现邻近区域企业同时受到开发区正向外溢效应和负向资源剥夺效应的影响,使得企业生产率随着远离开发区边界而呈现出先减小后增加的“U型”分布。然而在更加广阔的区域范围,开发区正向外溢效应占主导地位,对企业生产率的提高产生持续而显着的促进作用。整体上,开发区并不是一座“孤岛”,而是通过自身的成长带动周边区域协调发展。本文的选题是区域发展战略方面的重要议题,虽然研究的是京津冀开发区,但是对于当下开发区建设、城市经济区位规划、企业生产率提高、区域协调发展仍然具有实践参考价值。全文紧扣中央文件的重要精神,以企业生产率为切入点,研究开发区的生产率效应以及空间外溢效应对周边地区的协调带动作用,突出了经济高质量发展和区域协调发展两个鲜明主题。政府应该为企业提供更好的政策环境和生产环境,促使企业提高生产率。在布局规划开发区和设定开发区主导产业时,相关部门也要考虑如何培育开发区的产业集聚,并且避免开发区之间产业过度雷同。此外,如何有效抑制开发区的负向剥夺效应,充分利用开发区的正向外溢效应,以开发区自身的经济增长带动周边区域协调发展,亦是政府部门应当考量的问题。本文使用数据挖掘技术获取获得企业与开发区的相对位置和间隔距离,为传统的区位导向性政策研究带来新的分析工具,一定程度上突破以往研究中的数据限制,使得更为全面可靠的论证成为可能,所使用的数据收集和数据处理手段以及相关的论证方法具有可移植性,其应用前景超过了本文的研究范畴。

许小红[3](2019)在《丹佛斯工业公司竞争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丹佛斯工业公司在全球范围内为广大客户提供制冷、供热、传动及动力系统解决方案,致力于为客户提供最具竞争力的创新产品和服务,为客户创造价值,同时提高能源使用效率、改善气候变化、提升生活品质。随着工业4.0、智能制造2025、一带一路、城镇化建设等一系列国家宏观战略的进一步推进,这将给本公司所处行业带来重大的发展机遇,同时也面临着众多国际企业巨头和国内中小型企业的激烈竞争和挑战。本论文主要研究丹佛斯公司的竞争战略,研究内容共分为七章。其中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思路和方法、研究框架及技术路线图。第二章理论综述,通过分析研究国内外相关文献,确定理论基础,并介绍了所使用的分析工具。论文第三章为企业外部环境分析,运用PESTEL模型分析了丹佛斯公司所处的外部宏观环境,用波特五力模型阐明了公司所处的产业竞争环境,然后用外部因素评价矩阵(EFE)对外部环境因素进行评价。第四章为公司内部环境分析,侧重公司内部资源和能力分析,并利用内部因素评价矩阵(IEF)对公司内部环境进行了评价分析。第五章是竞争战略制定,根据SWOT分析、定量战略计划矩阵(QSPM)分析结果进行公司战略选择。第六章为丹佛斯公司差异化竞争战略实施,介绍了实施保障、措施和评价方法以确保该战略得以有效实施落地。第七章总结本次论文研究的成果和不足,并展望丹佛斯公司选择并实施差异化竞争战略的未来发展。本论文通过具体的研究分析,提出差异化竞争战略是现阶段丹佛斯公司最佳的战略选择,同时也为能源能效科技企业的发展提供了可供参考的思路和方法。从学术角度来看,通过对丹佛斯公司这样一家非常具有代表性的高科技跨国企业的研究,对该行业的企业竞争战略研究方法上具有一定学术研究借鉴意义。

张申[4](2019)在《基于绿色发展的京津冀装备制造业空间合理布局与对策研究》文中指出装备制造业是为经济建设和国防安全提供各类技术装备的战略性基础产业,是一个国家技术进步和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力,关系着国家安全的保障和综合国力的增强,是实现产业升级和经济转型的关键一环。在全球分工体系下,我国已逐渐成为制造业大国。但是,作为国民经济“心脏”的装备制造业,由于粗放型发展模式,特别是在城市发展进程较快的京津冀等区域存在产业结构失衡、产业布局不合理、环境污染严重等众多突出问题。随着我国的经济社会发展迈入“十三五”时期,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了要坚持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五大发展理念。绿色发展作为全新的发展理念第一次鲜明而突出地置于全国的发展格局中。实现绿色发展就要建立科学合理的空间治理体系。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以及习近平总书记在京津冀发表重要讲话中多次提到,京津冀协同发展的重大意义,同时为优化京津冀区域产业空间结构作出重要指示。一个不合理的装备制造业空间结构势必成为京津冀区域绿色发展的“绊脚石”。因此,在京津冀“大城市病”的倒逼以及“一带一路”战略等有利政策和国际装备制造产业转向核心城市群的机遇下,评价京津冀装备制造业绿色发展情况,在此基础上,分析京津冀装备制造业的空间布局,并积极调整装备制造业在京津冀空间内的空间结构,促进京津冀装备制造业协同绿色发展既具有紧迫性,又具有现实性。本文从绿色发展、京津冀、装备制造业等概念界定出发,论述了绿色发展、区域协同发展、空间结构等相关理论,在归纳国内外研究综述的基础上,首先,采用主成分分析法对京津冀装备制造业绿色发展情况进行评价研究;其次,采用因子分析法以及区位熵法等对装备制造业空间布局合理度进行指标体系构建与评价研究;然后,结合京津冀装备制造业空间布局多维度发展现状,分析其存在的问题,指出绿色发展机遇下的优势;最后,根据实证分析结果,提出在绿色发展视角下,提升京津冀装备制造业空间布局合理度的政策建议。

成苗荣[5](2018)在《SY公司物流地产发展战略研究》文中研究指明SY公司是一家拥有较长发展历史的物流地产投资管理企业。国内工业物流地产近年来快速发展,公司业务也是快速的发展,但行业内竞争逐渐激烈,工业物流地产已变为红海,公司为进一步发挥优势地位快速发展。本研究旨在寻求在这样的背景下,制定公司个性化发展战略的方法,从而使公司实现快速发展,能够抓住机会,扬长避短,提升业绩,进一步变得更加强大。本文基于现代企业战略管理理论,采用多种战略管理分析工具,分析了SY公司的内外部环境和公司自身的优势和劣势。基于此制定了适合SY公司的个性化发展战略。本文将战略管理理论与实际企业相结合,采用案例研究的方法,将SY公司作为研究对象,将制定公司的发展战略作为重要研究目标,深入探讨了公司的发展战略。论文主要工作和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综述了战略管理理论和战略管理的概念和内涵,对企业战略制订理论进行了回顾。阐述了SY公司的基本情况、产品以及盈利模式。通过对宏观环境、行业趋势和竞争环境的分析,指出公司在行业中面临的机会和威胁。制订了公司的战略定位,包括战略目标和竞争战略;提出了公司业务组合、业务扩展方式和管理模式的调整方案。制订了公司战略实施的保障措施,包括组织架构调整、财务资源保障、信息化建设、人力资源管理和企业文化等方面。

汪爽[6](2018)在《组织认知距离对合作绩效影响机制研究》文中提出全球化、网络化趋势下,市场环境的复杂性和动态性不断增强,知识生产的分工与专业化程度不断加深。企业仅靠自身力量应对高度不确定性的经营环境变得越来越困难,对外部知识和资源的依赖程度也越来越高,协同合作已经是企业发展的必然选择。通过对外合作企业实现了所需知识和资源的有效获取,但也往往面临着高昂的协调成本和较大的机会主义风险,这严重影响了合作的效果,也抑制了企业开展对外合作的需求。针对这一企业合作实践中的现实挑战,本文认为,解决这一矛盾的关键在于正确理解组织间认知差异,选择合适的合作伙伴。因此,本文基于组织理论认知视角,对交易成本、资源基础观、知识管理、群体认知等理论进行整合,采用组织认知距离作为合作组织深层异质性的表征,考察其对合作绩效的影响过程和作用机制。具体而言,本文针对“组织认知距离对合作绩效影响机制”这一基本理论问题,从以下四个子问题展开研究:(1)为什么用组织认知距离来刻画合作主体异质性,组织认知距离的内涵和维度是什么。(2)不同维度的组织认知距离是怎样影响组织间合作的,对合作绩效有怎样的影响。(3)组织认知距离对合作绩效产生影响的具体作用和机制是什么。(4)组织认知距离对合作绩效产生影响的边界条件是什么。通过运用理论分析、探索性案例研究、层次回归分析和结构方程模型等研究方法,本文对上述问题展开了细致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研究结论:(1)本文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结合理论演绎和案例分析将组织认知距离区分为能力认知距离和治理认知距离两个维度,深入探讨了组织认知距离维度划分的依据和测量方式。本文认为组织认知距离的两个维度从内隐差异性的角度刻画组织间的异质性,更能抓住本质属性和核心特征,与现有大多数外显异质性相比,对合作过程和效果的解释和预测更为稳定和准确。(2)本文基于组织认知观,对交易成本,资源基础观,知识管理,社会网络,群体认知等理论的整合,结合探索性案例的研究结果,构建了组织认知距离对合作绩效影响机制模型,进一步探讨了组织认知距离的两个维度与企业合作绩效之间的关系。通过3 6 5家企业的问卷调研和大样本实证研究,本文验证了组织能力认知距离和治理认知距离与企业合作绩效间的倒U型关系。(3)本文把企业与其合作伙伴看成是异质性的认知个体,研究了组织层面上的认知作用机制。同时,假设并检验了组织间合作过程中的交互记忆系统和共享心智模式这两个认知协作因素对组织认知距离与合作绩效之间的中介作用。研究验证了能力认知距离对交互记忆系统的正向影响,对共享心智模式的负向影响;而治理认知距离对交互记忆和共享心智的影响不显着,但共享心智在治理认知距离与合作绩效间仍起到部分中介作用,研究结果说明,共享心智模型和交互记忆系统对组织合作绩效的影响作用的差异性表现,在很大程度上与合作伙伴间认知距离的维度相关,这也间接证明了组织认知距离这一构念的多维性及进行维度划分的必要性。(4)本文还对组织认知距离对合作绩效影响的边界条件进行了研究,假设并检验了环境动态性和任务互依性对组织认知距离与合作绩效关系的调节效应。研究结果表明,任务互依性和环境动态性显着的正向调节能力认知距离与合作绩效的关系。而环境动态性负向调节治理认知距离与合作绩效的关系,任务互依性则对认知治理距离与合作绩效的关系的调节作用不显着。上述研究结论拓展和加深了对“组织认知距离——合作绩效”作用关系和机制的理解,是本文做出的创新探索。总的来说,本文在以下三个方面进行了深化和拓展:第一,本文基于企业与合作伙伴的认知差异,突破了惯常合作伙伴异质性与合作绩效之间的线性关系研究框架。利用组织认知观对现有组织间合作理论进行整合,提出并验证了认知距离与合作绩效的倒U型曲线关系,更深刻和真实的刻画了跨组织合作的独特的绩效作用机制。目前组织间合作的研究通常采用企业资源观的资源依赖关系、知识基础观的知识共享惯例和企业治理学派的关系专用性投资等角度来解释组织层面的异质性对合作的影响,但这些集体层面的作用必须要被合作主体感知和利用才能对合作形成有效影响,从这个角度看,现有研究忽略了组织间合作背后所隐含的深层个体认知与行为根源。本文从组织认知距离的角度探究为何企业的对外合作的方式和效果存在差异,解释了知觉与认知等微观过程对组织边界和组织间合作等宏观现象的影响作用,为现有合作伙伴异质性与合作绩效关系的研究提供了新的解释视角和思路。第二,本文在“组织认知距离——合作绩效”关系中引入了认知协作过程变量作为中介变量。本文通过案例分析和实证研究,证实了合作伙伴间的交互记忆系统和共享心智模式这两个认知要素作为中介变量的可能性与作用机制。这一研究在理论上,一方面为目前组织认知理论提供了有力支撑,对于丰富组织认知理论有所贡献;另一方面深化了组织认知距离对合作绩效作用机制的研究,探索性地将影响组织间合作的过程因素纳入到的研究模型中,在理论上解释了什么样的合作伙伴怎么样合作才更可能取得更好的合作绩效,对组织间合作理论是重要的补充。第三,本文超越了已有大多从相对单一的维度来研究合作间伙伴异质性与合作绩效的关系,对组织间认知距离的不同维度进行了识别,并在强调组织间认知距离的差异的基础上,提出了认知距离划分维度,将组织认知距离划分为能力和治理两个维度,并引入了对认知距离的直接测度,解决了组织认知距离现有研究中概念混淆,难以测量的问题。对组织认知距离的内涵的提炼和测量方式的改进,对于过分强调外显异质性忽略内隐异质性的作用的已有研究是一个有益的补充,在理论上对组织认知理论是一个贡献。

崔利刚,邓洁,王林,张金隆,许茂增[7](2018)在《基于改进联合采购及配送模型的RFID投资决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商品需求差异化加深和物流响应的加快,多品采-配运作效率提升面临挑战。RFID通过实时追踪商品状态实现商品信息全流程共享。但RFID高成本要求在采-配过程中实施RFID需平衡其投资风险和效率回报的关系。因此,本文考虑到实施RFID可提升采-配的订货效率和JIT(Just in Time)效率,研究基于改进联合采购及配送(Joint Replenishment and Delivery,JRD)模型的RFID投资决策问题。改进JRD实现多品联采和多客户联配协同,以RFID投资下总成本最低为目标,获得最佳采购周期和频率。模型通过设计差分进化算法(Differential Evolution,DE)求解,数值实验结果表明:(1)DE在求解精度和速度方面具有优势;(2)实施RFID有助于降低改进JRD模型总成本,但需关注投资规模和回报的均衡;(3)基于JRD全流程的RFID投资效果优于仅部分流程投资效果,且成本越高流程实施RFID的收益潜力越大。

侯伟[8](2018)在《促进天津市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作为高端装备制造的典型代表,智能机器人在我国具有亟待挖掘的市场潜力,但缺失关键技术等原因,我国智能机器人的产业实力较发达国家还处于薄弱地位。天津作为华北地区重要的轻工制造业中心,市政府为带动传统工业的升级换代,提升本市科技创新软硬实力,对智能机器人产业提出了宏伟的发展目标。因此,促进天津市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发展对策对壮大我国智能机器人产业在全球市场中的阶段性地位显得尤为重要。论文首先系统性地阐述了相关领域的理论内容作为研究基础,包括智能机器人的定义与分类、产业特征和全球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历程等,分析了我国智能机器人的产业现状。在产业理论中指出了产业的概念与分类,并结合竞争力的相关知识,对产业竞争力的内涵与本质,构成要素与形成机理进行了阐述,对产业发展模式中的比较优势理论和产业价值链理论进行了总结。随后重点对美国、日本、德国三个国家通过资本、产业结构、人力资源、市场需求、产业机遇、政策与规划的横向对比,总结出先进国家在发展本国机器人产业过程中的先进经验,由此提炼出发展天津市该产业所获得的启示。通过对政治、经济、社会、技术四方面组成的产业宏观环境进行分析,从产业的机构、特点、问题等方面揭露天津市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内在发展逻辑,提炼出发展天津市智能机器人产业的瓶颈与问题,包括政策依赖性强、产业集群劣势、缺乏自主品牌、应用领域受限、核心技术研发不足等。论文最后有针对性地提出促进天津市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战略规划,明确产业定位,提出产业发展目标,提炼产业发展模式,总结产业发展要素,具体从创新能力、市场需求、科技研发、资源要素、辅助支持等方面加以阐述。最后文章提出了发展天津市智能机器人产业的合理化对策与建议,具体包括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紧产业战略布局;强化全产业链建设,塑造产业创新业态;提升品牌竞争实力,发挥服务平台优势;扩大优势资源效益、迎合产业发展方向;挖掘市场需求热点,加强科普教育宣传方面做足工作。论文研究成果不仅能够推动天津市智能机器人产业合理有序健康发展,同时对提升天津市经济与科技实力水平具有重大指导意义。

刘晓燕[9](2017)在《天津市N园区发展战略研究》文中认为在国际经济异常波动,国内经济下行的背景下,我国产业园区面临严峻挑战。N园区位于天津市武清区通武廊核心区,京津冀协同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通武廊战略合作协议的签订以及国家南部产业向环渤海经济圈转移等为N园区的发展带来了重要的历史性机遇,N园区可凭借区位优势拥有优先承接京津产业及科研机构向周边区域转移的机会,实现第二次腾飞。与此同时,N园区在宏观经济下行的压力下,还面临着周边邻近园区以及雄安新区未来新建园区的竞争威胁。在此环境下,N园区迫切需要明确发展思路,结合自身发展特点,制定适合N园区发展的战略,为抢占京津冀协同发展制高点奠定基础、创造条件。本文首先借助战略管理原理和方法,利用PEST分析和五力模型分析对N产业园区外部环境和竞争环境进行系统分析,总结了其发展面临的机遇与挑战;接着通过对园区管理部门和入驻产业的深入调研,全面评估了园区的资源和能力;最后综合上述研究成果运用SWOT分析法,提出了适合N园区发展的战略方向和战略目标,并制定了实施方案和保障措施。研究发现,N产业园区应选择ST战略发展方向,利用自身优势,通过差别化产业发展,利用自身优势深耕首都资源,化解周边产业园区带来的竞争威胁,实现率先发展。同时明确产城融合、错位协同发展和科技创新的发展战略,通过多渠道引进技术、人才、资金,将N园区建设成为宜居、宜业、宜游的新现代化园区。

冯奎[10](2016)在《中国新城新区现状与创新发展重点》文中提出中国的新城新区已经建立了庞大的、相对完整的体系,成为工业化、城镇化的重要支撑。从创新视角来看,新城新区内涵是空间创新,本质规定性在于通过新的空间生产或者通过在原有空间上进行要素优化配置及体制机制变革来承担新功能,创造新价值。在新常态条件下,推动中国新城新区创新的政策环境已经形成,新城新区创新引领的方向更加明确。然而从创新角度来看,中国的新城新区面临诸多挑战,需要践行以创新为核心的一系列发展理念的要求,推动新城新区的健康与可持续发展。

二、武清开发区成为投资热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武清开发区成为投资热点(论文提纲范文)

(1)政府委托代理招商研究 ——以济南X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3.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3.3 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框架与主要内容
    1.5 研究方法
        1.5.1 跟踪调查法
        1.5.2 比较研究法
        1.5.3 访谈调研法
        1.5.4 一般环境分析模型(PEST分析法)
        1.5.5 SWOT分析
    1.6 创新之处
第2章 相关概念和基础理论
    2.1 概念界定
        2.1.1 招商引资的概念
        2.1.2 委托招商的概念
    2.2 委托代理招商相关理论
        2.2.1 委托代理理论
        2.2.2 委托代理招商的特征
第3章 济南X园区委托代理招商发展现状
    3.1 济南X园区基本情况
        3.1.1 济南X园区定位及规划
        3.1.2 济南X园区委托招商引资成果
    3.2 济南X园区委托代理招商相关政策
        3.2.1 预付费模式奖励政策
        3.2.2 后付费模式奖励政策
    3.3 济南X园区政府委托代理招商机构
        3.3.1 G机构
        3.3.2 Z机构
        3.3.3 L机构
        3.3.4 招商经纪人
第4章 济南X园区委托代理招商成效、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4.1 园区委托招商取得的成效
    4.2 存在问题及其原因分析
        4.2.1 存在的问题
        4.2.2 成因分析
第5章 国内开发区委托代理招商及经验借鉴
    5.1 代表开发区
        5.1.1 深港前海开发区
        5.1.2 大连市生态科技创新城
        5.1.3 天津电商商务产业园
    5.2 委托代理招商经验与启示
        5.2.1 委托代理招商优势
        5.2.2 委托代理招商缺陷
第6章 优化政府委托代理招商的对策建议
    6.1 地方政府增强吸引力,加强委托代理招商合作
        6.1.1 制定完善的政策措施
        6.1.2 明确代理招商中政府和招商机构的职能定位
        6.1.3 发掘培育规范可靠的代理机构
        6.1.4 建立健全责任追究制度
        6.1.5 建立良好的投资环境
    6.2 行业监管部门建立完备的制度和机制
        6.2.1 制定健全的行业标准
        6.2.2 建立完善的监管体系
        6.2.3 引导建立自律性运营机制
        6.2.4 建立有效激励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区位导向性政策与企业生产率 ——基于京津冀开发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第二节 研究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三节 研究方法与数据
    第四节 可能的创新点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假说
    第一节 区位导向性政策的概念、特点和分类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的综述
        一、区位导向性政策的理论基础
        二、区位导向性政策的实证研究
        三、小结
    第三节 理论假说
        一、开发区的生产率效应
        二、开发区生产率效应的异质性
        三、开发区政策的空间外部性
第三章 区位导向性政策的中国模式:开发区的发展历程、类型及特征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开发区的发展历程
    第三节 开发区类型和特征
        一、国家级开发区
        二、省级开发区
第四章 中国开发区实践的典型案例:京津冀开发区
    第一节 开发区概况
    第二节 开发区企业集中情况
    第三节 开发区行业集中情况:基于DO指数的测算结果
    第四节 开发区产业集聚情况:基于企业全要素生产率的视角
    第五节 开发区产业变动情况
        一、产业布局及其变动
        二、产业结构变动幅度
        三、产业升级
        四、产业同构
    第六节 本章小结
    第七节 本章附录
第五章 开发区的设立能提高区内企业生产率吗?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数据处理简介
        一、开发区边界数据
        二、企业地址经纬度坐标
    第三节 基准回归分析
        一、变量描述
        二、基准回归结果
    第四节 基于“胜者-败者”视角的双重差分分析
    第五节 基于边界视角的回归分析
    第六节 补充检验:工具变量回归
        一、工具变量的合理性检验与回归结果
        二、工具变量回归的缺陷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八节 本章附录
第六章 为什么开发区企业具有生产率优势?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政策租、集聚效应和选择效应
    第三节 关于基准回归结果的讨论
    第四节 Combes方法的理论基础与实证模型推导
    第五节 Combes方法的估计结果、稳健性检验与拓展分析
        一、基准估计结果
        二、集聚效应和选择效应随时间的变动
        三、集聚效应和选择效应随距离的变动
        四、集聚效应和选择效应异质性的进一步探讨
    第六节 本章不足之处的讨论
第七章 开发区企业生产率优势的异质性分析
    第一节 开发区特征与企业生产率优势
        一、国家级开发区与省级开发区的对比
        二、开发区类型、成立时间与交通状况
    第二节 企业特征与企业生产率优势
        一、行业要素密集度和企业所有制类型
        二、企业年龄和企业产出规模
    第三节 开发区主导产业与企业生产率优势
    第四节 本章小结
    第五节 本章附录
第八章 开发区政策的空间外部性
    第一节 引言
    第二节 变量描述和模型设定
    第三节 周边地区带宽界定和基准回归结果分析
    第四节 空间外部效应的进一步分析
    第五节 稳健性检验
    第六节 机制分析
    第七节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和启示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政策含义和启示
    第三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A 使用2011-2013年企业样本的补充研究
    A.1 京津冀开发区企业集中情况
    A.2 京津冀开发区行业集中情况
    A.3 京津冀地区企业TFP分布
    A.4 京津冀地区产业结构变动情况
    A.5 开发区企业的生产率优势
    A.6 开发区生产率效应的机制分析
    A.7 开发区政策的空间外部性
后记
在学期间部分学术成果

(3)丹佛斯工业公司竞争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综述
    2.1 竞争战略理论
    2.2 战略管理分析方法
第三章 丹佛斯公司外部环境分析
    3.1 产业分析
    3.2 外部竞争环境分析
    3.3 外部因素评价矩阵分析(EFE)
第四章 丹佛斯公司内部环境分析
    4.1 内部资源和能力分析
        4.1.1 公司发展史
        4.1.2 内部资源
        4.1.3 内部能力
    4.2 内部因素评价矩阵(IFE)
第五章 丹佛斯公司竞争战略制定
    5.1 愿景及目标展望
    5.2 SWOT分析
    5.3 竞争战略制定
    5.4 竞争战略选择
第六章 丹佛斯公司竞争战略实施与评价
    6.1 竞争战略实施保障
    6.2 竞争战略实施措施
    6.3 竞争战略的评价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4)基于绿色发展的京津冀装备制造业空间合理布局与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京津冀
        2.1.2 绿色发展
        2.1.3 京津冀区域绿色发展
        2.1.4 装备制造业
        2.1.5 装备制造业空间结构
    2.2 理论综述
        2.2.1 绿色发展理论综述
        2.2.2 区域协调发展理论综述
        2.2.3 空间结构理论综述
    2.3 国外研究相关综述
    2.4 国内研究相关综述
        2.4.1 区域装备制造业研究综述
        2.4.2 装备制造业产业集聚研究综述
        2.4.3 装备制造业竞争力研究综述
        2.4.4 装备制造业空间布局研究综述
第三章 京津冀装备制造业绿色发展评价研究
    3.1 绿色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研究综述
    3.2 京津冀装备制造业绿色发展指标体系的构建
        3.2.1 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目标导向
        3.2.2 评价指标体系设置的基本原则
        3.2.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3.3 京津冀装备制造业绿色发展评价研究
        3.3.1 评估方法
        3.3.2 数据来源
        3.3.3 综合评价结果分析
第四章 绿色发展视角下京津冀装备制造业空间布局合理度评价指标体系研究
    4.1 理论分析
    4.2 指标选取及说明
    4.3 合理度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第五章 京津冀装备制造业空间布局实证研究
    5.1 京津冀区域要素禀赋发展现状
        5.1.1 区位条件
        5.1.2 自然资源
        5.1.3 工业基础
        5.1.4 人力资本
        5.1.5 京津冀区域功能定位
    5.2 京津冀装备制造业产业联动发展现状
        5.2.1 北京创新驱动发展
        5.2.2 天津“三高”集聚发展
        5.2.3 河北“跨越式”发展
    5.3 京津冀区域装备制造业发展优势
        5.3.1 资本优势
        5.3.2 技术优势
        5.3.3 政策优势
    5.4 京津冀装备制造业空间布局存在的问题
        5.4.1 产业结构不均衡,仍有同质化产能
        5.4.2 技术创新与金融创新能力不足,资源整合率低
        5.4.3 功能定位不明确,未形成优势互补格局
        5.4.4 生态指标缺失,缺乏绿色生态系统
第六章 京津冀装备制造业空间合理布局对策研究
    6.1 优化京津冀装备制造业空间布局环境
        6.1.1 坚持绿色发展,提升京津冀环境承载力
        6.1.2 集中优势资源,加强共性技术研发
        6.1.3 功能错位发展,打造“W”形价值空间结构
    6.2 健全京津冀装备制造业创新驱动机制
        6.2.1 强化财政金融支持,拓宽融资渠道
        6.2.2 加大京津冀区域间创新互投力度,营造宽松的创新氛围
        6.2.3 健全人才激励机制,发挥人才资本优势
    6.3 完善京津冀装备制造业产业升级体系
        6.3.1 以产业分工和转移优化结构,促进均衡发展
        6.3.2 选择优势产业进行战略突破,实现自主创新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论文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5)SY公司物流地产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意义
    1.2 研究方法
    1.3 理论基础
        1.3.1 战略管理理论的发展
        1.3.2 企业战略管理工具
    1.4 研究内容
第二章 外部环境分析
    2.1 宏观环境分析
        2.1.1 政治环境分析
        2.1.2 经济环境分析
        2.1.3 社会文化分析
        2.1.4 技术分析
    2.2 行业分析
        2.2.1 行业生命周期分析
        2.2.2 行业规模及发展趋势
        2.2.3 行业内战略集团分布分析
    2.3 竞争分析
        2.3.1 现有竞争者
        2.3.2 潜在进入者威胁
        2.3.3 替代品威胁
        2.3.4 客户议价能力
        2.3.5 供应商议价能力
第三章 内部环境分析
    3.1 SY公司主要业务分析
        3.1.1 主要业务分布
        3.1.2 主要投资项目
        3.1.3 投资模式
    3.2 SY公司资源分析
    3.3 SY公司能力分析
        3.3.1 资源整合的能力
        3.3.2 投资开发的能力
        3.3.3 运营管理的能力
        3.3.4 资产经营的能力
        3.3.5 管控能力
        3.3.6 融资能力
    3.4 SY公司SWOT分析
        3.4.1 优势
        3.4.2 劣势
        3.4.3 机会
        3.4.4 威胁
        3.4.5 公司层战略选择
第四章 战略规划与制定
    4.1 SY公司战略规划
        4.1.1 SY公司战略使命
        4.1.2 SY公司战略愿景
        4.1.3 SY公司战略目标
    4.2 公司差异化战略选择
第五章 战略实施与控制
    5.1 SY公司战略实施措施
        5.1.1 业务模式
        5.1.2 开发模式
        5.1.3 管理模式
    5.2 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5.2.1 调整组织结构
        5.2.2 财务资源拓展
        5.2.3 企业文化建设
        5.2.4 加强信息化建设
        5.2.5 人力资源优化
    5.3 战略评估与控制
        5.3.1 战略评估
        5.3.2 战略控制
第六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组织认知距离对合作绩效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2 问题提出
    1.3 关键概念界定
        1.3.1 组织认知距离
        1.3.2 交互记忆系统
        1.3.3 共享心智模式
        1.3.4 合作绩效
    1.4 研究内容、逻辑架构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框架及技术路线
        1.4.2 研究方法
        1.4.3 章节安排
    1.5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文献综述
    2.1 组织间合作
        2.2.1 合作动机
        2.2.2 合作机制
        2.2.3 合作影响因素
        2.2.4 合作绩效
    2.2 认知距离
        2.2.1 认知距离的定义内涵
        2.2.2 维度构成与测量
        2.2.3 认知距离与合作绩效
    2.3 交互记忆系统
        2.3.1 交互记忆系统的概念演化
        2.3.2 交互记忆系统的影响前因
        2.3.3 交互记忆系统对绩效的影响
    2.4 共享心智模式
        2.4.1 共享心智的界定与内涵
        2.4.2 共享心智的维度划分
        2.4.3 共享心智模式与合作绩效
    2.5 相关研究评述
第3章 探索性案例研究
    3.1 问题提出
    3.2 理论预设
    3.3 研究设计
        3.3.1 方法选择
        3.3.2 案例选择
        3.3.3 研究思路与流程
    3.4 案例研究——A企业
        3.4.1 案例简介
        3.4.2 案例分析及讨论
    3.5 案例研究——B企业
        3.5.1 案例简介
        3.5.2 案例分析及讨论
    3.6 多案例比较分析
        3.6.1 认知距离与合作绩效
        3.6.2 认知距离,交互共享与合作绩效
第4章 概念模型与假设提出
    4.1 概念模型的提出
        4.1.1 研究模型的理论框架
        4.1.2 概念模型
    4.2 认知距离、认知协作与合作绩效
        4.2.1 认知距离对合作绩效的影响
        4.2.2 调节作用
        4.2.3 认知协作机制
第5章 研究设计与研究方法
    5.1 问卷设计
        5.1.1 量表设计过程
        5.1.2 量表结构设计
    5.2 样本选择与收集
    5.3 变量设计与测量
        5.3.1 自变量的量表设计与测量
        5.3.2 因变量、中介变量与调节变量的识别与测量
        5.3.3 控制变量的量表设计
第6章 认知距离对合作绩效影响机制的实证分析
    6.1 样本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6.1.1 样本特征分析
        6.1.2 相关性分析
    6.2 认知距离对合作绩效影响的路径检验
        6.2.1 直接效应检验
        6.2.2 间接效应检验
        6.2.3 引入控制变量模型的检验结果
    6.3 任务互依性与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检验
        6.3.1 调节作用的检验方法介绍
        6.3.2 调节作用的检验
        6.3.3 稳健性的检验
    6.4 实证结果讨论
        6.4.1 组织认知距离与合作绩效
        6.4.2 认知协作过程的中介作用
        6.4.3 任务互依性与环境动态性的调节作用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理论贡献与实践启示
        7.2.1 理论贡献
        7.2.2 实践启示
    7.3 研究局限与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
    组织认知距离对合作绩效影响机制调查问卷
    案例企业部分访谈提纲

(7)基于改进联合采购及配送模型的RFID投资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模型构建
    2.1 基本JRD模型
    2.2 基于联采联配协同的改进JRD模型 (JRD1)
    2.3 基于改进JRD的RFID投资模型 (JRD2)
3 模型求解
4 数值分析与管理启示
    4.1 DE算法参数设置
    4.2 模型求解及敏感性分析
        4.2.1 算例与结果分析
        4.2.2 RFID投资影响研究
5 结语

(8)促进天津市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前言
    1.1 研究背景与目的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2 研究内容与方法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意义与创新
        1.3.1 研究意义
        1.3.2 研究创新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智能机器人研究综述
        1.4.2 产业发展研究综述
        1.4.3 研究述评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智能机器人
        2.1.1 机器人定义及分类
        2.1.2 机器人产业特征
        2.1.3 外国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历程
        2.1.4 中国智能机器人产业现状与布局
    2.2 产业竞争力
        2.2.1 产业的概念及分类
        2.2.2 竞争力的概念及分类
        2.2.3 产业竞争力的内涵及本质
        2.2.4 智能机器人产业竞争力的构成要素及形成机理
    2.3 产业发展模式
        2.3.1 概述
        2.3.2 比较优势理论
        2.3.3 产业价值链理论
第三章 全球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分析
    3.1 全球智能机器人产业概况
        3.1.1 美国智能机器人产业
        3.1.2 日本智能机器人产业
        3.1.3 德国智能机器人产业
        3.1.4 美日德智能机器人产业比较
    3.2 先进经验总结
        3.2.1 美国智能机器人产业
        3.2.2 日本智能机器人产业
        3.2.3 德国智能机器人产业
第四章 天津市智能机器人产业研究
    4.1 天津市智能机器人产业宏观环境
        4.1.1 政治方面
        4.1.2 经济方面
        4.1.3 社会方面
        4.1.4 技术方面
    4.2 天津市智能机器人产业现状
        4.2.1 产业结构
        4.2.2 产业特点
    4.3 天津市智能机器人产业问题
        4.3.1 政策依赖性强
        4.3.2 产业集群优势未显现
        4.3.3 自主品牌寥寥无几
        4.3.4 应用领域局限性较大
        4.3.5 产业链核心技术研发不足
第五章 天津市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规划
    5.1 产业定位
    5.2 产业发展目标
    5.3 产业发展模式
    5.4 产业发展要素
        5.4.1 创新能力
        5.4.2 市场需求
        5.4.3 科技研发
        5.4.4 资源投入
        5.4.5 辅助支持
第六章 天津市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对策
    6.1 加大政策支持力度,加紧产业战略布局
    6.2 强化全产业链建设,塑造产业创新业态
    6.3 扩大优势资源效益,迎合产业发展方向
    6.4 提高品牌竞争实力,发挥服务平台优势
    6.5 挖掘市场需求热点,加强科普宣传教育
第七章 结论
第八章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天津市N园区发展战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主要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国内外理论研究
    2.1 战略管理思想
    2.2 产业发展理论
    2.3 比较优势理论
        2.3.1 绝对优势理论
        2.3.2 比较优势理论
    2.4 发展战略理论
    2.5 宏观环境分析
    2.6 微观环境分析
第三章 武清区N园区发展面临的环境分析
    3.1 政策环境
        3.1.1 京津冀协同发展
        3.1.2 通武廊战略
    3.2 经济环境
        3.2.1 国家经济下行
        3.2.2 国家南部产业向环渤海经济圈转移
        3.2.3 京津产业及科研机构向周边转移
    3.3 技术环境
    3.4 社会环境
第四章 武清区N园区的行业竞争环境分析
    4.1 现有竞争者分析
        4.1.1 园区定位
        4.1.2 区位交通
        4.1.3 基础设施水平
        4.1.4 总体规划
        4.1.5 优惠政策
        4.1.6 现有产业集群
    4.2 主要供应方的议价能力
    4.3 主要购买者议价能力
    4.4 新进入者的威胁
第五章 武清区N园区经营现状分析
    5.1 N园区区位
    5.2 N园区交通条件
    5.3 N园区基础设施配套
    5.4 N园区管委会服务能力及水平
        5.4.1 管委会服务能力分析
        5.4.2 管委会服务水平
    5.5 N园区优惠政策
        5.5.1 鼓励性政策
        5.5.2 优惠政策
        5.5.3 中介人奖励政策
    5.6 N园区产业发展水平
第六章 武清区N园区SWOT分析及战略选择
    6.1 基于SWOT矩阵N园区发展战略选择
        6.1.1 N园区发展备选战略
        6.1.2 N园区发展战略方向
    6.2 N园区发展战略的制定
        6.2.1 N园区发展战略目标
        6.2.2 N园区的总体战略
        6.2.3 N园区的竞争战略
第七章 N园区发展战略保障措施分析
    7.1 融资方式多样化
        7.1.1 多方筹措建设资金
        7.1.2 协助企业拓宽融资途径
        7.1.3 设立园区基金
    7.2 进行制度创新
        7.2.1 建立健全N园区科学的管理体制
        7.2.2 促进N园区服务体制创新
    7.3 加大招商引资力度
        7.3.1 以人为本,创新招商模式
        7.3.2 培养高效率招商队伍
参考文献
致谢

(10)中国新城新区现状与创新发展重点(论文提纲范文)

一、新城新区的内涵及发展现状
二、新常态下新城新区发展步入新阶段
三、主要类别新城新区创新发展的重点
    1. 国家级新区密集获批,首次统一明确各新区体制改革的重点
    2. 经开区与高新区面临压力加大,考核评价体系突出创新引领
    3. 京津冀协同发展持续深化,以新城新区为主体的创新共同体成为重要平台
    4.“四大板块”成绩不凡,为新城新区的发展增添新的活力
四、新城新区发展面临的问题
    1. 规划上过度超前
    2. 定位上同质化明显
    3. 部分类型的新城新区功能冗余
    4. 企业集聚的不利因素叠加
    5. 过度依赖房地产拉动
    6. 工程技术研究基础不足
    7. 管理运营机构不顺
    8. 融资陷入困境
    9. 创新资源转化不充分
    1 0. 对环境与历史文化造成破坏
五、创新推动新城新区健康发展

四、武清开发区成为投资热点(论文参考文献)

  • [1]政府委托代理招商研究 ——以济南X园区为例[D]. 张萍萍. 山东大学, 2020(12)
  • [2]区位导向性政策与企业生产率 ——基于京津冀开发区的研究[D]. 傅彤.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生院, 2020(12)
  • [3]丹佛斯工业公司竞争战略研究[D]. 许小红. 兰州大学, 2019(02)
  • [4]基于绿色发展的京津冀装备制造业空间合理布局与对策研究[D]. 张申. 天津科技大学, 2019(02)
  • [5]SY公司物流地产发展战略研究[D]. 成苗荣.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6)
  • [6]组织认知距离对合作绩效影响机制研究[D]. 汪爽. 天津财经大学, 2018
  • [7]基于改进联合采购及配送模型的RFID投资决策研究[J]. 崔利刚,邓洁,王林,张金隆,许茂增. 中国管理科学, 2018(05)
  • [8]促进天津市智能机器人产业发展的对策研究[D]. 侯伟. 天津科技大学, 2018(04)
  • [9]天津市N园区发展战略研究[D]. 刘晓燕. 河北工业大学, 2017(02)
  • [10]中国新城新区现状与创新发展重点[J]. 冯奎. 区域经济评论, 2016(06)

标签:;  ;  ;  ;  ;  

武清开发区成为投资热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