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科教兴市”文化意识的培养

论“科教兴市”文化意识的培养

一、论“科教兴市”的文化意识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张小梨[1](2020)在《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研究 ——基于深圳考察》文中指出现代化,是中华民族百余年来的追求与梦想,也是今天我们汲汲以求的奋斗目标和时代主题。职业教育现代化作为国家整体现代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与作用十分重大。党的十九大提出到2035年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到2050年把我国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两步走的重大战略部署。中国现代化走了一条不寻常的具有中国鲜明特色的道路,中国教育现代化裹挟在社会整体现代化浪潮中瞄准“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书写出浓墨重彩的篇章。职业教育因在教育整体系统中与经济社会直接而又紧密的关系,其现代化历程更具丰富、多彩与艰难,职业教育现代化是值得深入研究的重要时代课题。研究职业教育现代化,有多种视角,多种核心议题,但是基于中国幅员广阔、发展模式与发展道路的复杂性,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无疑是透视现代化发展的的重要观察点。可以说,没有区域的率先职业教育现代化,就不可能实现全国的职业教育现代化。我国区域职业教育的现代化,深圳因其特殊的历史地位,已然成为我国改革开放40年来辉煌成就的缩影和体现,对深圳这一研究对象的选择无疑最具典型性和可借鉴性。改革开放40多年来,深圳肩负着时代的使命,深圳的教育现代化任重道远,一个原本典型的农村教育在深圳实现现代化伟大历程中走了一条怎样的发展道路?作为教育现代化重要组成部分的职业教育现代化又经历了怎样的一种变迁?本文在分析深圳作为经济特区城市特点,包括发展的动力、发展的速度、模式等发展道路、特色的基础上,以区域发展理论和现代化理论为分析的理论基础框架,综合运用历史的、调查的、比较的等研究方法,对这一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的研究。首先,“现代化”是一个从传统社会向现代工业社会转变的历史过程,从传统向现代的社会转型中,职业教育的作用和定位十分特殊。将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历程置于中国社会背景下分析,本研究梳理了改革开放以来我国职业教育政策、发展历程和区域化发展,研究分析职业教育在政策规范治理下的应然状态,分析当前我国职业教育体系建设的发展阶段水平和我国职业现代化区域化建设路径,从而为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实证研究提供支撑和依据。在此基础上,本研究还重点对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历程做了比较全面的研究,总结概括出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回答了职业教育现代化与深圳经济社会的关系问题。即从与区域经济社会同步发展到适度超前发展、科学发展、自主发展、跨越发展再到国际化、现代化的发展道路。其次,经过40多年的探索,深圳作为经济特区,中国改革开放的试验田,在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探索中形成了独具特色的模式,本研究将之概括为:工学结合的“宝安模式”;职普衔接的“中职电大直通车”模式;协同治理的“职教集团”模式;产学研用的“校企合作”模式。第三,论文从人的现代化、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建立、服务区域发展的能力以及信息化、国际化等方面描绘了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尤其重要的是揭示出这些目标实现的路径,如通过深圳城市精神的形成促进人的现代化;通过制度的创新建设现代职业教育制度;通过产教深入融合全面提升职业教育服务区域发展能力;通过学习借鉴促进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的现代化、职业教育的信息化和国际化等。最后,论文在结语部分总结概括出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特征、经验以及所存在的问题。

黄英歌[2](2020)在《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研究》文中指出人才是社会文明进步、人民富裕幸福、国家繁荣昌盛的重要推动力量。2017年10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明确指出,“人才是实现民族振兴、赢得国际竞争主动的战略资源。要坚持党管人才原则,聚天下英才而用之,加快建设人才强国。实行更加积极、更加开放、更加有效的人才政策……让各类人才的创造活力竞相迸发,聪明才智充分涌流”,“三个更加”的政策愿景充分赋予了新时代人才工作的新定位、新使命、新格局。重庆是西部大开发的重要战略支点,在“一带一路”和长江经济带建设中具有举足轻重的战略地位。2017年11月,为贯彻中央决策部署,重庆市委五届三次全会精神提出“八项战略行动计划和三大攻坚战”,其中人才强市战略行动计划充分表明了重庆市在新时代的人才工作总纲,如何将战略机遇和各项行动计划转换为新的经济增长优势,作为内生动力的人才,尤其是科技人才是其中的核心要素,因此,本文在人才强市的政策背景下,聚焦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运用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对科技人才政策的实施效果进行评价,根据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展开政策优化。文章共分为7个章节,具体开展科教兴市人才强市背景下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研究。第1章是绪论,本章内容主要介绍研究背景、研究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内容和方法、研究思路和创新点;第2章是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介绍,通过回顾和梳理文献,界定了本文的核心概念,并具体介绍了激励理论,人力资本投资理论,行为决策理论,为政策生成机理奠定了理论基础;第3章是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总体概况和实施现状分析,在政策实施背景分析下,对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进行梳理,分析重庆市的科技人才政策发展概况,包括发展过程和发展特点,最后对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落地实施现状进行分析,有助于为构建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奠定基础;第4章是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方法确定,首先确定对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效果进行评价的设计思路,其次构建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其中包括指标选取原则、指标初步确定、指标筛选优化和评价指标体系确定,最后确定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效果的评价方法,主要指综合评价方法的步骤;第5章是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的实证分析,本部分展开评价流程:评价数据获取与处理,确定各部分权重值、一级指标和最终的灰色模糊综合评价值,主要是对评价结果的分析和对存在问题和影响原因的分析;第6章是提高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效果的对策建议,主要是根据评价结果和存在的问题对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提出对策建议,侧重于对应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效果评价体系的一级指标和二级指标;第7章是总结与展望,对本文进行研究总结,指出研究不足的地方和未来的展望。

汪娟[3](2013)在《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及其运行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建设创新型国家是我国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抉择。城市作为国家或一定区域内的政治、经济、文化中心,在整个国家创新体系中处于最为重要的地位。构建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对于促进现代城市经济社会的持续发展和建设创新性国家,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近年来,国内外许多城市都在积极进行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探索。作为中部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湖南省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长沙市一直重视创新发展,近年来更是提出了“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的重大战略决策。技术创新体系是城市创新体系的主要构成,在长沙市建设国家创新型城市战略中处于核心和基础的地位。那么,如何来定位长沙市的技术创新体系,从哪些方面来构建城市技术创新体系,通过什么样的方式来推进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如何有效运作和管理城市技术创新体系?这些问题是长沙市在推进技术创新体系建设中亟待解决根本性问题。本文从理论和实践相结合的视角,对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及其运行机制进行了全面、深入的研究,一方面将为长沙市建设创新型城市提供科学的决策参考;另一方面也将充实、拓展技术创新理论的研究。本文在对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进行理论分析和现状考察的基础上,从推进动力、运行机制和支撑体系三个层次,深入地探讨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及其运行机制,揭示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特质、构成及其运行规律,解决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由什么构成、如何去推进、怎样去运作、如何有效治理等重要问题。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是城市技术创新相关主体、要素、条件及其运行机制的综合系统,主要由技术创新的主体系统和功能系统构成,主体系统由企业、政府、高校、科研机构、中介机构等构成;功能系统包括科技知识创新系统、科技成果的转化与扩散系统,科技价值实现系统等。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是长沙市创新型城市建设的基本要求,是实现长沙经济社会持续发展和两型社会建设的重要条件,是提升长沙城市竞争力,发挥长沙区域经济增长极作用的重要保障。构建和完善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不仅是必要的,也是可能和可行的,长沙市已经在经济基础、人力资源、政策环境、文化观念等方面奠定了良好基础,为长沙市推进技术创新体系的建设提供了良好条件。目前,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还处于初步阶段,长沙市技术创新活动取得了重要成绩,也存在着明显问题。如科技人员、科技经费投入冗余,科技创新效率不高,科技成果转化机制不完善,技术创新过程不连续,重大和原始科技创新稀少等。这些问题的解决需要长沙市科技创新体系的进一步健全和完善。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是依靠一定的动力机制来推进的。本文探讨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动力机制,认为市场需求和竞争的是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拉动力,科技发展内在需求是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推动力,城市发展和竞争是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促进力,企业发展与竞争是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自动力,政府政策导向为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提供掌控力。目前,国内外推进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模式主要有市场主导、政府主导和政府引导市场推动三种基本模式,基于对三种模式特点和适应性的分析,依据对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条件和环境分析,为了体现出长沙市的特点,我们认为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推进模式应该选择政府引导市场推动的模式,这一推进模式可以具体应该表述为:市场主导、政府扶引、企业主体、协同推进。长沙市技术创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是靠政府、企业、高校和科研机构、中间服务机构等相关主体来推进的,本文分别对这些主体的行为和其激励机制进行了研究。首先,利用博弈论分析了政府相关管理部门在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中的行为选择,揭示了在什么条件下政府相关部门会选择积极推进城市技术活动的策略,并从政绩考核机制、晋升激励机制、物质和精神激励以及监督约束机制和反向激励等四方面,提出了激励政府相关部门推进技术创新行为的对策建议。其次,分析了企业投入技术创新活动的博弈策略,提出了加大企业创新投入的制度设计和政策建议;再次,分析了高校和科研机构在技术创新体系中的行为选择,提出了有效激励科研组织和人员积极开展科技创新活动的体制机制安排。构建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需要形成有效的运行机制。一方面,文章探讨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组织模式,基于对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面临的任务、条件和环境的分析,提出适合长沙市技术创新系统构建的组织模式是“官产学研金”合作方式,并深入阐明了五者之间的具体合作方式和机制。另一方面,全面分析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运作和实现机制。不仅探讨了科技知识的投入产出机制,提出了提高长沙市科技创新投入产出效率的对策建议;而且分析了科技创新成果的转化机制,阐明了有效促进科技成果价值实现的途径和条件;同时也考察了科技创新成果的推广机制,提出了扩大科技成果的应用和推广的方式和措施。在以上分析的基础上,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作为一个整体进行系统分析,运用系统动力学方法从技术创新体系内部结构入手,研究了在创新活动过程中形成的动态反馈系统,并对其进行系统仿真模拟研究,深刻揭示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系统运行特征和规律。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有效运行,需要健全相应的支撑系统。文章主要从人才支撑、平台建设、市场机制、政府支持四个方面进行了研究。人才是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最重要的资源和支撑因素,文章在研究科技人才的引进、培养和使用机制等基础上,提出了健全长沙市科技人才体系的政策建议。平台作为科技创新和集群创新的基地,在现代科技创新中发挥着重要作用。文章在对长沙市现有科技园区、研究中心、重点实验室等创新平台进行考察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进一步扩大创新平台建设,充分发挥平台功能,促进技术创新的对策建议。市场是技术创新的原动力,文章分析了长沙市的科技市场发展状况及其问题,提出了进一步健全长沙市科技市场体系的思路和措施。政府的政策和行为是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有效运行的关键制约因素,本文从政府的引导机制、扶持机制、服务机制、管理机制四个方面,提出了健全长沙市政府支撑体系的对策建议。本文的创新性主要体现在:对长沙市这一特定对象的技术创新体系进行了创新性研究;对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分散内容进行了综合集成,并且对研究较缺乏的领域进行了拓展性研究;提出了一系列针对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具有创新性的见解和政策建议;在研究过程中,对先进研究方法进行了综合性、创新性应用等。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问题主要有:本文对于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研究主要从长沙市创新系统的现实状态、推进机制、运行机制以及支撑体系四个层面来进行,在技术创新体系构建过程中还有其他的一些问题有待研究,如可以对城市化、产业集聚中的竞争对城市技术创新产生的影响等方面展开研究,而且本文主要是利用长沙市的数据资料进行相应的分析,没有将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与其他区域进行对比分析,以后可以沿着这个方向做进一步研究。

邓金霞[4](2012)在《科技人才开发政策法规总体评估:以上海市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才资源是第一资源,科技人才的开发直接关系到国家和地区的竞争力,关系到智慧城市、创新城市的建设和发展。在梳理1982年以来上海科技人才政策法规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市科技人才对相关政策法规认识的问卷调查以及相关访谈,对上海科技人才政策法规进行了总体评估,并提出适应社会发展需要进行法制化、完善机制以及赋予用人主体自主权等政策建议。

徐群[5](2012)在《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文中指出经济史学家金德尔伯格曾说过:“城市化是个世界性现象,它同样影响着富裕国家和贫穷国化完全背道而驰的趋势是不可能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列茨认为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课题。新世纪对于中国有三大挑战,居于首位的就是中国的城市化。可见,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的城市化已经成为21世纪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力的社会过程。上海是中国大陆第一大城市,无论其城市化水平或者产业结构演进的程度都领先于我国其它城市。经过上世纪90年代的快速发展,上海中心城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服务功能逐步凸显,集聚功能进一步提升。根据《上海统计年鉴2011》,2010年末上海户籍人口1412.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仅157.37万人,城市化率达到88.9%,可见上海已步入城市化的后期阶段。从产业结构演进来看,上海也已进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第一产业的比重进一步缩小,第三产业的比重稳步上升并已超过半数。反观农业,上海非农业大市,却是一个农业强市。截至2010年,上海的耕地面积为20.10万公顷,属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中最低者,但同时,就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产品商品率等方面而言,上海名列前茅。其城市化背景下的农业发展经验对许多地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农业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上海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并联动杭州、宁波、南京等地,形成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带。目前,上海已进入城市化后期,历经了城市化发展的各个阶段。本研究在考察上海城市化与农业发展演化轨迹的基础上,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和空间城市化三个角度切入,研究不同历史时期上海城市化发展特征及其对上海农业发展的影响。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上海由一个多功能的工商业城市转变为综合性的工业基地,从“消费型城市”转变为“生产型城市”。与此同时,上海的城市化率因各种原因,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到1978年降至58.75%。在这一阶段,温饱问题是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农业的功能是以提供粮食为主的大宗农产品为主,仅在近郊和苏州河沿岸的狭小区域内,出现了较为集中的蔬菜产区,呈现部分城郊农业的发展特征,其他广大区域均以粮棉种植为主,呈现典型的乡村农业发展特征。新中国成立之初,上海地区第一产业业人员的比重明显高于第二、三产业,但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和乡村工业的兴起,出现了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转移,但至改革开放前,第一产业仍吸纳着全市三分之一以上的从业人员。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耕地在全市土地总面积中的比重不断减少,但至1978年仍占到50%以上,仅减少4.9个百分点,总体上形成以农业用地为主导的土地利用结构。从1949年到1978年间,上海的农业产值从2.27亿元上升到18.26亿元,但其增长速度远低于第二和第三产业。其中部分原因在于政府的导向是大力发展工业,于是“以农补工”成为一种趋势,即以“价格剪刀差”等形式通过农业来支持工业的发展。相对而言,所有的资源都向工业倾斜,对农业的投入自然会降低,也间接影响了农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上海地区的发展在战略上进行了调整,整个城市定位从单一化的工业生产基地逐步向一个多功能的城市改变。城市化率由1979年的60.72%上升到1999年的73.84%。在这段时期,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人民对生活质量开始提出要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新鲜蔬菜和副食品的需求直线上升,上海地区也相应呈现出城郊农业的典型特征,畜牧业快速发展,并在后期出现都市农业的萌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基本呈下降趋势,农村青壮男性劳动力转向第二、三产业,女性和老年劳动力在总体农业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上升。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从1979年到1999年间,耕地面积由35.58万公顷下降到29.09万公顷,减少了18.24%,但农业产值从20.41亿元上升到206.90亿元,发展迅速。其中,科技投入是重要因素之一。在这一阶段,“以农补工”的情况基本结束,逐步转向“工农自补”,并在后期开始出现“工业反哺农业”的情况。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战略调整,上海在迈入新世纪之际,已经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国际化大都市,并朝着经济、物流、贸易和航运四大中心和长三角大都市带龙头的方向积极建设。上海的城市化率在2000年已接近75%,到2010年达到88.9%,进入城市化后期。从经济结构来看,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在2000年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并达到50%以上。2000年,上海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到2010年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表明上海进入中等发达经济体行列。这一阶段,上海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对提高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为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对居住环境的要求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的农业发展进入到都市农业阶段,农业的多元功能作用开始显现。在对上海城市化不同阶段对农业发展影响考察的基础上,第五章进行了系统的思考和总结。首先从上海城市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升级、上海交通建设发展促进农业贸易开展、上海农业科技发展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总结了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其次,从上海城市定位和功能变化制约农业发展、上海城市化发展导致农业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双重下降、上海城市化发展对耕地的大量侵占三个方面归纳了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作用;最后,文章就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研究的结果对于其它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规划农业发展之时可以借鉴的地方,提出八大建议,分别为:把握一般规律,着重战略规划;加大科研力度,提高单位产出;有效保护耕地,确保安全供给;合理分流人员,促进城乡融合;规划交通建设,促进贸易流通;防治环境污染,保障持续发展;借力二三产业,促进农业升级;加大创新力度,激发市场活力。

徐茂卫,陈刚,谢科范[6](2012)在《结构方程模型在科教兴市战略整体效应评价中的应用》文中提出文章通过查阅文献和专家访谈,根据所提出的理论假设,构建了影响"科教兴市"战略整体效应的结构方程路径模型,并设计了相应的调查问卷和量表。通过问卷调查的方式采集数据,将所得资料用LIS REL8.3软件来分析处理和检验研究假设,并分析处理结果以评价"科教兴市"战略整体效应。

刘嘉[7](2009)在《上海市科技创新管理的研究》文中认为科技创新管理是科学技术活动的组织体系和运行制度的总称,高效合理的科技创新管理是建设科技创新型国家和城市需要具备的重要条件之一。上海市科技创新管理正在处在不断改革和完善的阶段。在此过程中必然会产生各种问题,必将会对城市的经济社会发展和竞争力的提升产生影响。面对当前的经济形势,如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是今后发展的关键。上海市要建设科技创新型城市、提高城市竞争力,必须要不断改革和创新,完善科技创新管理。本论文以此为背景,首先对科技创新管理的基础理论进行归纳和梳理,通过对科技创新管理相关概念的分析,提出科技创新管理的系统结构,同时简要地分析了科技创新管理的需求与功能;在此基础上,理论联系实际,对典型国外和国内可比城市科技创新管理的特点进行了分析,由此分析总结出国内外科技创新管理的发展趋势,为上海市科技创新管理创新提供借鉴;通过有关调研数据和资料,主要采取定性分析的方法,从组织体系和运行制度两个方面对上海市科技创新管理的现状进行深入研究,找出上海市科技创新管理存在的问题;最后针对存在的问题,结合国内外先进经验与上海市实际情况,提出了完善科技创新管理的对策与建议。

刘俊杰[8](2009)在《大庆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环境评价及SD分析》文中提出随着经济全球化和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全球的高新技术企业得到了迅速发展,高新技术企业已成为各国经济增长的重要推动器。高新技术企业具有不同于传统企业的成长模式和发展特点。高新技术企业在开展创新的过程中必须由外界引进新的创新要素,这表明企业创新行为与所处的外部环境是密切相关的,创新环境的好坏直接影响着企业的创新意愿和创新能力。近年来,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迅速发展,由于知识更新速度加快,产品的生命周期缩短,产品和技术的更新换代呈现出加速趋势以及企业外部环境愈加动荡和不确定性,导致了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遇到了诸多难题。本文首先基于自主创新理论、创新环境理论将影响黑龙江省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环境要素系统地划分为外部环境(政策法律环境、市场环境、资源环境、社会服务环境、科学技术环境和社会文化环境)和内部环境(创新投入环境和创新管理环境)。通过对大庆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和创新环境发展历程和现状的分析,讨论了企业自主创新与创新环境之间的关系。而后,对两类要素在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过程中的作用进行了理论分析,明确了每个环境要素的作用方向,并运用AHP-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综合评价。本文确定了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系统的目标、特点;对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系统进行“结构-功能”分析的基础上,阐明了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系统的运行机理;系统地剖析了政策与法律环境、市场环境、资源环境、科学技术环境、社会服务环境以及社会文化环境等外部环境对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得出了大庆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系统的因果关系图,提出了大庆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系统的系统动力学(SD)模型。本文通过对模型的仿真模拟预测了系统中各变量的发展趋势,又通过参数变化探寻环境因子的变化对大庆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模拟得出的结果可以为政府建设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环境提供合理指导及有力依据。最后,本文在比较AHP-模糊综合评价法和系统动力学仿真的结论的基础上,确定了完善大庆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环境的相关对策,提出了以政府采购、市场机制、知识产权、创新基金管理机制、风险投资等外部环境以及吸引人才、科研投入、创新文化等内部环境来作为大庆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能力的主要措施。

张希胜[9](2008)在《大学推动创新型城市发展研究》文中认为文章主要论述大学推动创新型城市发展的体制机制研究。为此,文章论述了以大学为主推动创新型城市发展的必要性——创新型城市发展迫切需要大学发挥更大的作为(第四章)、大学推动创新型城市发展的可行性——大学理念及功能的变革、大学应承担的社会责任及评价(第五章)、大学推动创新型城市发展的路径——以大学为主导的产学研联盟(第六章),最后以同济大学与杨浦区共建创新型知识杨浦为案例对上述观点加以佐证分析(第七章)。首先阐述了当前创新型城市发展的时代背景,阐述科学技术、人力资源等软实力成为提升城市竞争力的关键因素。同时指出大学可以为创新型城市的构建可以起到关键的推动和引领作用。第二章文献综述部分,通过研读大量的国内外相关资料和文献,从历史的角度、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创新力、以及竞争力等方面综述大学对所在城市发展的推动作用,并重点关注美国、德国、日本的案例。本章的最后部分着重列举和阐述了当前大学推动城市发展的几种理论与模式,以为后文引出重点论证的以大学为主导的产学研联盟的途径推动创新型城市发展做为伏笔。第三章为了给大学推动创新型城市发展——基于大学主导型的产学研联盟的模式和途径——这一论点提供强有力的理论支撑,分别和着重从教育学的有关理论(大学的功能定位)、城市发展的相关理论(如:创新型城市发展理论,创意城市发展理论)、可持续发展理论、系统科学理论(谈及科学发展观)、管理学和新公共管理理论、社会和谐发展理论等角度作了阐述。第四章重点论述了创新性城市建设对大学的需求、大学功能的扩展和创业功能的衍生在创新型城市建设中的地位与作用,以及城市政府在大学作用发挥方面的作用。第五章从宏观的理念的角度论述了大学自其产生之日起所承担的历史使命、在漫长的历史长河中大学理念及功能经历的2次历史性变革,以及与这种变革相适应而应承担的社会责任。第六章论述了大学推动创新型城市发展的模式及措施的论证分析与描述。提出了以大学为原动力推动创新型城市发展的官产学研联盟模式。第七章以同济大学推动杨浦区发展的案例作为对上述模式的剖析,进一步阐述和论证上述模式对于创新型城市发展的效益。第八章对本论文研究的内容作出总结和展望。分析了本文的局限,对今后如何进一步研究做一些计划。

陈科华,汪世维[10](2004)在《论“科教兴市”的文化意识培养》文中研究说明"科教兴市"战略要成为一种大众的文化意识,除了要从城市化的具体的实际出发外,还需要我们在文化意识的内容及其宣传形式、途径上下功夫,需要政府给予高科技企业的发展以制度性的关怀,同时也需要我们的干部队伍通过自己的人格表率作用来促进。

二、论“科教兴市”的文化意识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科教兴市”的文化意识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研究 ——基于深圳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提出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问题提出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一、国内相关研究现状梳理
        二、国外相关研究现状梳理
        三、国内外研究述评
    第三节 核心概念解析
        一、职业教育及其特征
        二、职业教育现代化及其特性
        三、深圳
    第四节 研究思路、方法与实施方案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实施方案
第二章 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区域发展理论与职业教育
        一、区域发展理论及深圳“国际性城市”的探索
        二、职业教育与区域发展的关系
    第二节 现代化与教育现代化理论
        一、现代化的理论与深圳现代化道路的探索
        二、教育现代化的内涵
    第三节 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分析框架
        一、宏观层面:体制机制的建设
        二、中观层面:职教文化的建构
        三、微观方面:产教融合的深化
第三章 国家整体视野中的职业教育现代化历程
    第一节 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主要阶段
        一、调整结构扩张式发展阶段(1978 年至1990 年)
        二、调整规模稳健式发展阶段(1991 年至1999 年)
        三、转型改革内涵式发展阶段(2000 年至2009 年)
        四、创新驱动质量提升发展阶段(2010 年至今)
    第二节 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的突出特点
        一、现代职业教育体系的基本要素逐步形成
        二、职业教育规模和结构更加合理
        三、职业教育服务经济社会的能力显着增强
        四、职业教育法制机制建设取得长足发展
    第三节 我国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区域化发展
        一、职业教育现代化以区域经济社会现代化为基础
        二、职业教育现代化以区域职业教育信息化为推进手段
        三、职业教育现代化以区域职业教育本土性为特色亮点
第四章 区域视野中的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历程
    第一节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探索
        一、职业教育与经济社会同步发展,适度超前
        二、职业教育与市场需求协同发展
        三、社会需求催生职业培训、技能培训
    第二节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体系构建
        一、构建职业教育现代化结构体系
        二、构建职业教育现代化的质量体系
        三、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历程的特点
    第三节 职业教育现代化品牌的打造
        一、打造职业教育的“深圳质量”
        二、打造深圳高等职业教育品牌
        三、打造面向市场的成人教育品牌
    第四节 职业教育现代化的形成
        一、职业教育国际化在借鉴、创新、超越中实现
        二、职业教育法治化建设在特区立法优势中体现
        三、职业教育区域化发展在开放性发展中凸显
第五章 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发展模式分析
    第一节 多层次推进工学结合的“宝安模式”
        一、产业发展情况
        二、“宝安模式”内容
        三、“宝安模式”成效
    第二节 职普衔接的“中职电大直通车”模式
        一、职业教育基本情况
        二、“中职电大直通车”内容
        三、“中职电大直通车”成效
    第三节 协同治理的“职教集团”模式
        一、“职教集团”背景
        二、“职教集团”特点
        三、“职教集团”成效
    第四节 产学研用的“校企合作”模式
        一、“校企合作”现状
        二、“校企合作”内容
        三、“校企合作”成效
第六章 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目标及实现路径
    第一节 以城市精神促进人的现代化
        一、深圳城市精神的内涵
        二、强化思想引领的价值
        三、强化道德规范的作用
        四、职业素养人才的培养
    第二节 以制度创新推动现代职业教育制度的建立
        一、完善职业教育法律制度
        二、完善职业教育布局和专业结构
        三、完善地方职业教育管理体制
        四、完善校地合作办学机制
    第三节 以产教深度融合全面提升服务区域发展能力
        一、强化产教的深度融合力度
        二、加大产教合作的制度建设
        三、推动职业教育集群化发展
        四、促进职教集团全面发展
    第四节 以学习借鉴促进职业教育现代化、信息化、国际化
        一、深化职业教育师资队伍现代化建设
        二、加速推进职业教育的信息化
        三、全面推进职业教育国际化建设
结语: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特征、经验与问题
    一、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特征
    二、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的经验
    三、深圳职业教育现代化深入推进存在的问题
    四、后续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2)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和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概念界定
        2.1.1 科技人才
        2.1.2 科技人才政策
        2.1.3 政策效果评价
    2.2 理论基础
        2.2.1 激励理论
        2.2.2 人力资本投资理论
        2.2.3 行为决策理论
第3章 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总体概况和实施现状分析
    3.1 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背景和政策梳理
        3.1.1 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的实施背景
        3.1.2 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梳理
    3.2 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的发展概况
        3.2.1 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的发展过程
        3.2.2 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的发展特点
    3.3 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的实施现状
        3.3.1 多措并举引进科技人才
        3.3.2 项目引领培育科技人才
        3.3.3 深化改革激活科技人才
        3.3.4 优化环境服务科技人才
第4章 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和评价方法确定
    4.1 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效果评价设计思路
    4.2 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2.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4.2.2 评价指标构建思路和初步确定
        4.2.3 评价指标筛选优化和体系确定
    4.3 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效果灰色模糊综合评价方法确定
        4.3.1 建立评价因素集
        4.3.2 确定评价因素权重集
        4.3.3 确定评价等级
        4.3.4 确定评价矩阵
        4.3.5 进行灰色模糊综合评价
第5章 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效果评价实证分析
    5.1 评价数据获取
        5.1.1 问卷设计
        5.1.2 问卷统计
        5.1.3 问卷信度与效度检验
    5.2 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结果与分析
        5.2.1 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结果
        5.2.2 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结果分析
    5.3 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和影响原因分析
        5.3.1 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中存在的问题
        5.3.2 影响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效果的原因分析
第6章 提高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效果的对策建议
    6.1 坚持党管人才原则,加强党对人才工作的组织领导
        6.1.1 持续优化人才工作建设的领导体制
        6.1.2 加强党对人才工作宣传的全面领导
    6.2 完善科技人才政策机制,让人才进得来留得住
        6.2.1 优化科技人才引进政策
        6.2.2 细化科技人才激励政策
    6.3 创新科技人才评价机制,释放人才发展活力
        6.3.1 转变科技人才评价理念
        6.3.2 创新科技人才评价制度
    6.4 融合人才与产业政策,加强产业紧缺人才培养力度
        6.4.1 壮大产业急需紧缺人才队伍
        6.4.2 强化人才“政、产、学、研”一体统筹
    6.5 提高各类平台建设水平,完善科技创新政策载体
        6.5.1 做强教育培训平台
        6.5.2 打造创新创业平台
        6.5.3 培育高端研发平台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和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论文发表情况

(3)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及其运行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内外关于技术创新体系的理论综述
    1.2.2 国内外关于技术创新体系实证研究综述
    1.2.3 文献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框架
    1.3.1 主要内容
    1.3.2 技术路线图
1.4 研究方法及可能的创新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可能的创新点 第2章 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理论分析
2.1 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界定与构成
    2.1.1 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界定
    2.1.2 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成
2.2 构建和完善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必要性
    2.2.1 技术创新体系构建与长沙市经济社会发展
    2.2.2 长沙技术创新体系对经济社会发展作用的实证分析
2.3 构建和完善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可行性分析
    2.3.1 构建和完善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经济基础
    2.3.2 构建和完善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人力资源基础
    2.3.3 构建和完善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政策制度环境
    2.3.4 构建和完善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的创新文化环境 第3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现状的考察和分析
3.1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发展的过程
3.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现状的评估
    3.2.1 研究方法的选择
    3.2.2 指标体系的构建
    3.2.3 数据来源说明
    3.2.4 长沙等省会城市技术创新效率的实证分析
3.3 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影响因素分析
    3.3.1 DEA-Tobit“两阶段法”
    3.3.2 技术创新体系创新效率影响因素指标设计
    3.3.3 数据来源与统计描述
    3.3.4 技术创新体系创新效率影响因素的回归结果分析
    3.3.5 研究结论 第4章 国内外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经验考察
4.1 国外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经验
    4.1.1 美国——企业主体型
    4.1.2 英国——知识带动型
    4.1.3 日本——技术引进型
    4.1.4 印度——政府推动型
4.2 国内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的经验
    4.2.1 北京市经验
    4.2.2 上海市经验
    4.2.3 大连市经验
    4.2.4 深圳市经验
4.3 国内外城市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经验的比较与借鉴
    4.3.1 国外经验的比较与借鉴
    4.3.2 国内经验的比较与借鉴 第5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动力机制研究
5.1 长沙市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构建的动力
    5.1.1 市场需求和竞争的拉动力
    5.1.2 科技发展内在需求的推动力
    5.1.3 城市发展和竞争的促进力
    5.1.4 企业发展与竞争的自动力
    5.1.5 政府政策导向的掌控力
5.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推进模式选择
    5.2.1 城市技术创新体系推进的基本模式
    5.2.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推进模式的选择 第6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主体激励机制构建
6.1 长沙市政府推进技术创新行为及其激励机制
    6.1.1 推进创新行为现状分析
    6.1.2 政府在技术创新体系中职能的明确界定
    6.1.3 促使政府推进技术创新的博弈分析
    6.1.4 政府促进技术创新的激励约束机制设计
6.2 长沙市企业技术创新行为及其激励机制
    6.2.1 创新行为现状分析
    6.2.2 促进企业选择技术创新行为的激励机制构建
6.3 长沙市科研机构技术创新行为及其激励机制
    6.3.1 创新行为现状分析
    6.3.2 促进科研机构积极投入技术创新的条件
    6.3.3 促进创新的激励机制构建
6.4 长沙市中介机构服务和支持技术创新行为及其激励机制
    6.4.1 技术创新中介服务现状分析
    6.4.2 促进中介机构服务创新行为的激励机制 第7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组织模式的选择研究
7.1 技术创新基本组织模式比较分析
    7.1.1 “产学研”合作模式
    7.1.2 “官产学研”合作模式
    7.1.3 “官产学研金”合作模式
7.2 长沙市技术创新组织模式的选择
    7.2.1 产学研结合的必要性
    7.2.2 官与产学研结合的必要性
    7.2.3 金与产学研结合的必要性
7.3 长沙市技术创新系统“官产学研金”的具体合作方式
    7.3.1 产学研合作方式
    7.3.2 官与产学研结合方式
    7.3.3 金与产学研的结合方式 第8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运作和实现机制
8.1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 R&D 投入产出机制
    8.1.1 R&D 投入产出现状
    8.1.2 R&D 活动的投入产出机制
    8.1.3 完善 R&D 投入产出机制的政策建议
8.2 长沙市技术创新成果的转化机制
    8.2.1 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现状
    8.2.2 技术创新成果转化存在的问题
    8.2.3 技术创新成果转化的机制
    8.2.4 完善技术创新成果转化机制的政策建议
8.3 长沙市技术创新成果的推广机制
    8.3.1 技术创新成果推广的现状
    8.3.2 技术创新成果推广存在的问题
    8.3.3 技术创新成果的推广机制
    8.3.4 完善技术创新成果推广机制的政策建议 第9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系统运行及仿真分析
9.1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的基本模型
    9.1.1 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结构分析
    9.1.2 创新系统运行机制的因果关系分析
9.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运行的反馈机制
9.3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的系统动力学仿真分析
    9.3.1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系统动力学模型相关变量与流图
    9.3.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系统动力学模型涉及的主要公式
    9.3.3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运行机制仿真实证研究 第10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人才支撑体系构建
10.1 长沙市技术创新人才现状分析
    10.1.1 技术创新人才的界定
    10.1.2 长沙市技术创新人才总量及结构分布
    10.1.3 长沙市技术创新人才现状存在的问题
10.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人才培育机制的构建
    10.2.1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人才培育目标及人才需求预测
    10.2.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人才培育机制:政府引导下的“高研 -中介 - 企业”三位一体模式
10.3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人才引进机制的构建
    10.3.1 长沙市科技创新人才引进的原则及需求主体
    10.3.2 长沙市技术创新人才引进体系构建
10.4 长沙市创新人才的优化配置和使用
    10.4.1 创新人才的优化配置和使用原则
    10.4.2 区域人才优化配置机制理论分析
    10.4.3 长沙市创新技术人才的科学配置模式探讨 第11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集群平台构建
11.1 城市技术创新的空间平台及集群机制的理论分析
    11.1.1 推进城市技术创新必须构建必要的空间平台
    11.1.2 城市技术创新空间平台及其主要类型
    11.1.3 城市技术创新空间平台的集群创新功能和作用
11.2 长沙市技术创新空间平台建设的现状及问题
    11.2.1 长沙市技术创新空间平台建设的现状
    11.2.2 评价结果判定标准
    11.2.3 长沙市技术创新空间平台建设存在的问题
11.3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空间集群平台运行机制的优化
    11.3.1 长沙市技术创新的科技空间平台运行机制优化
    11.3.2 长沙市技术创新的产业空间平台运行机制优化
11.4 长沙市科技集群平台和产业集群平台协同发展机制
    11.4.1 科技空间集群平台与产业空间集群平台之间的互动关系
    11.4.2 科技空间集群平台与产业空间集群平台两者协同发展的路径 . 第12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市场机制建设
12.1 推进技术创新的技术市场建设研究
    12.1.1 我国技术市场建设的现状分析
    12.1.2 长沙技术市场的构建
12.2 推进技术创新的人才市场建设研究
    12.2.1 人才市场分析
    12.2.2 长沙人才市场建设的现状分析
    12.2.3 长沙人才市场的完善
12.3 推进技术创新的金融市场建设研究
    12.3.1 技术创新的金融市场分析
    12.3.2 长沙技术创新的金融市场运行现状分析
    12.3.3 长沙技术创新的金融市场的构建和运行 第13章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政府支撑体制构建
13.1 城市技术创新体系中政府的角色定位
13.2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政府引导机制
    13.2.1 战略规划
    13.2.2 政策导向
    13.2.3 宣传引导
13.3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政府扶持机制
    13.3.1 财政扶持
    13.3.2 税收扶持
    13.3.3 公共投资
13.4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政府服务机制
    13.4.1 人才机制服务
    13.4.2 创新环境建设
13.5 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政府管理机制
    13.5.1 完善长沙市技术创新的法规体系建设
    13.5.2 知识产权保护
    13.5.3 信用管理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博士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及参与的课题

(5)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第三节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一、相关概念与研究范畴的说明
    二、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一、论文的研究方法
    二、论文的学术创新点
    三、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上海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
第一节 上海的地理沿革概述
    一、海岸线变迁
    二、上海的行政沿革
第二节 上海的自然生态环境
    一、基本自然环境
    二、农业自然环境
第三节 上海的社会经济条件
    一、上海的人口结构
    二、上海的经济发展
    三、上海的交通运输
第四节 上海地区农业发展概略
    一、古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二、近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三、现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 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单一工业化大城市的形成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二、人口增长促进粮棉油生产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提高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长
    三、农业的功能定位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七、纺织业的发展促进棉花的生产
    八、经济城市化带动农村工业的兴起
    九、工农关系:农业支持工业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二、城市建设逐步侵占耕地
    三、交通发展促进农业贸易
    四、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五、滩涂围垦造地
第五节 小结
    一、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概况
    二、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 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由“单一工业化城市”向“多功能城市”转型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二、人口城市化促进农副产品的生产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变化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加
    三、农业功能定位以农副产品生产为主导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七、纺织业的没落导致棉花生产骤然下降
    八、经济城市化促进农村工业快速发展
    九、工农关系:工业初步反哺农业
    十、经济城市化酝酿都市农业萌芽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二、城市建设快速侵占耕地
    三、交通发展促进农业贸易
    四、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五、滩涂围垦造地
第五节 小结
    一、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概况
    二、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四章 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多功能国际化大都市初步形成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二、人口城市化要求农产品供给内外结合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变化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长
    三、都市农业定位确立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七、工农关系:工业大规模反哺农业
    八、都市农业全面发展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二、城市建设加速侵占耕地
    三、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第五节 小结
    一、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概况
    二、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五章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的几点思考
第一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
    一、上海城市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二、上海交通建设发展促进农业贸易开展
    三、上海农业科技发展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作用
    一、上海城市定位和功能变化制约农业发展
    二、上海城市化发展导致农业劳动力数量与质量的双重下降
    三、上海城市化发展对耕地的大量侵占
第三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的借鉴作用
    一、把握一般规律,着重战略规划
    二、加大科研力度,提高单位产出
    三、有效保护耕地,确保安全供给
    四、合理分流人员,促进城乡融合
    五、规划交通建设,促进贸易流通
    六、防治环境污染,保障持续发展
    七、借力二三产业,促进农业升级
    八、加大创新力度,激发市场活力 参考文献
(一) 方志类
(二) 专着类
(三) 论文类
(四) 学位论文类
(五) 电子文献类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6)结构方程模型在科教兴市战略整体效应评价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科教兴市”战略整体效应界定及结构方程评价模型
    1.1 科教投入力
    1.2 科教投入质量
    1.3 政策效应
    1.4 产出效应
    1.5 战略效应
2 武汉市“科教兴市“战略整体效应的实证评价
    2.1 基于武汉市“科教兴市”战略整体效应的路径模型训练
    2.2 基于武汉市“科教兴市”战略整体效应的路径模型检验
    2.3 武汉市“科教兴市”战略整体效应影响因素关系分析
    2.4 武汉市“科教兴市”战略整体效应评价
3 结论与建议

(7)上海市科技创新管理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政府科技创新管理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一、研究的目的
        二、上海市科技创新管理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政府科技创新管理的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评述
    第三节 主要研究内容
第二章 政府科技创新管理的基础理论研究
    第一节 政府科技创新管理基础理论
        一、公共治理理论
        二、科技创新管理理论
        三、公共科技管理
        四、公共科技管理制度设计
    第二节 政府科技创新管理的系统结构
        一、科技创新管理分析
        二、科技创新管理的需求与功能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国内外科技创新组织体系和运作机制的成功经验和借鉴
    第一节 国内外科技创新组织体系和运作机制案例
        一、欧盟——开展跨行政区技术创新(案例1)
        二、美国——多元分散型科技管理体制(案例2)
        三、英国——分散型管理(案例3)
        四、韩国——政府主导型科技管理体制(案例4)
        五、台湾——科技创新管理结构(案例5)
        六、纽约——严密的创新管理网络(案例6)
        七、伦敦——中小企业核心(案例7)
        八、江苏——科技成果转化专项资金项目的组织与运作特点(案例8)
        九、深圳——自主创新型城市为核心的区域创新体系建设(案例9)
        十、芬兰国家创新体系中连接基础研究与生产研究的“应用研究系统”(案例
    第二节 国内外科技创新组织体系和运作机制案例分析借鉴
        一、科技创新宏观管理方面
        二、组织体系方面
        三、运作机制方面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上海市科技创新管理的现状和特点
    第一节 上海市科技创新管理的现状和特点
        一、组织体系建设
        二、运作机制现状和特点
    第二节 上海科技创新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一、组织体系方面
        二、运作机制方面
    第三节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促进上海市科技创新管理改革创新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促进组织体系改革创新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宏观管理,强化组织领导
        二、完善宏观管理体制
        三、打造多元化科技创新平台,强化科技创新支持能力
        四、健全评估体系,建立评估机构
        五、面向市场,努力提高企业创新能力
    第二节 促进运作机制改革创新的对策建议
        一、加强政府引导,完善政策环境
        二、创新官产学研合作新模式,深化科技创新组织形式
        三、选择重点,加快关键领域科技创新
        四、创新激励机制,提高创新积极性
        五、建立科技创新资金投入机制
        六、加强人才高地的建设
第六章 结论
    一、创新点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上海科教兴市领导小组
附录2 上海市在推进科技成果转化方面的最新举措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大庆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环境评价及SD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论文研究的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背景
        1.1.2 论文写作的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 论文研究总体思路和主要内容
        1.3.1 论文研究总体思路
        1.3.2 论文研究主要内容
    1.4 论文研究方法
    1.5 论文研究的创新之处
第2章 论文相关理论综述
    2.1 创新及自主创新理论
        2.1.1 创新的概念及特征
        2.1.2 技术创新理论与制度创新理论
        2.1.3 技术创新过程理论
        2.1.4 自主创新的涵义及特点
    2.2 高新技术理论
        2.2.1 高新技术企业的概念
        2.2.2 高新技术企业的特点
        2.2.3 高新技术企业的界定
    2.3 系统动力学理论
        2.3.1 系统的含义
        2.3.2 系统动力学的含义
        2.3.3 系统动力学的基本观点和方法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大庆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及环境建设现状分析
    3.1 大庆高新技术企业的历史沿革及发展现状
        3.1.1 大庆高新技术产业开发区发展的历史沿革
        3.1.2 大庆高新技术企业的发展现状
    3.2 大庆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现状
        3.2.1 大庆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现状
        3.2.2 大庆高新技术企业各领域自主创新现状
    3.3 大庆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环境建设现状
        3.3.1 科技体制建设现状
        3.3.2 科技人才政策建设现状
        3.3.3 科技投入方面现状
        3.3.4 民营科技企业的管理和环境建设现状
        3.3.5 技术创新体系建设现状
        3.3.6 科技服务体系建设现状
        3.3.7 科教兴市战略的制定与实施现状
    3.4 大庆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环境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创新环境对大庆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分析
    4.1 创新环境的界定与分类
    4.2 外部环境对大庆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
        4.2.1 法律政策环境
        4.2.2 市场环境
        4.2.3 资源环境
        4.2.4 服务环境
        4.2.5 社会文化环境
    4.3 内部环境对大庆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影响
        4.3.1 创新投入环境
        4.3.2 创新管理环境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大庆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环境评价研究
    5.1 大庆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1.1 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环境评价指标选择的基本原则
        5.1.2 指标的选择和指标体系的构建
    5.2 AHP-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组成及优点
        5.2.1 层次分析法简介
        5.2.2 模糊综合评价
        5.2.3 AHP-的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优点
    5.3 AHP-模糊综合评价法的应用研究
        5.3.1 大庆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环境评价模型的构建步骤
        5.3.2 数据来源及初步分析
        5.3.3 运用层次分析法确定各自主创新环境要素的权重
        5.3.4 构建模糊评判矩阵及综合模糊评价
        5.3.5 评价结果讨论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基于SD的大庆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环境与系统关系模型及仿真
    6.1 大庆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系统目标的确定
        6.1.1 研发企业核心技术以打造技术优势
        6.1.2 迅速生产创新产品以稳固市场地位
        6.1.3 开拓市场份额以获得创新收益
    6.2 大庆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环境与系统关系模型的构成
        6.2.1 模型结构
        6.2.2 模型特征
    6.3 大庆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环境与系统的因果关系分析
        6.3.1 系统边界的确定
        6.3.2 系统因果关系图
        6.3.3 模型主要因果关系分析
    6.4 大庆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环境与系统模型仿真
        6.4.1 系统动力学的应用步骤与Vensim软件
        6.4.2 系统模型主要决策变量设计
        6.4.3 系统模型构建
        6.4.4 模型结构分析与方程设计
        6.4.5 系统模型有效性检验
        6.4.6 系统模型仿真及结果分析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大庆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环境建设的对策研究
    7.1 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环境要素分析中两种结论的比较
    7.2 大庆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外环境的对策
        7.2.1 加大政府采购力度
        7.2.2 引导并规范市场机制
        7.2.3 逐步加强知识产权保护力度
        7.2.4 健全各种创新基金投入的管理机制
        7.2.5 加快风险投资的发展
    7.3 大庆完善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内环境的对策
        7.3.1 积极建设和发展大庆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投入环境
        7.3.2 强化大庆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的管理环境
    7.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附录

(9)大学推动创新型城市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言
    1.1 研究背景
        1.1.1 "科教兴市"战略的提出
        1.1.2 大学正在成为国家或城市科技创新的主力军
        1.1.3 支撑本论文的课题项目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探索创新型城市发展的新途径
        1.2.2 加强和谐社会、和谐设区建设的有益探索
        1.2.3 探究城市区域创新的理论与模式,发挥大学的中心作用
    1.3 研究结构和研究内容
        1.3.1 论文主要研究内容及思路
        1.3.2 论文结构框图
    1.4 论文的创新点
        1.4.1 提出了以大学为导引的推动我国创新型城市发展的战略构想
        1.4.2 提出和论证了以大学为主导的产学研联盟的模式,并设计了相应的体制和机制
    1.5 研究方法
    1.6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大学对城市发展的导引作用研究
        2.1.1 国外研究概况
        2.1.2 国内研究概况
    2.2 大学对城市经济、文化、竞争力的推动
        2.2.1 大学对城市经济发展的作用
        2.2.2 大学对城市文化发展的作用
        2.2.3 大学对城市创新力及竞争力的作用
        2.2.4 小结
    2.3 大学与所在城市及社区互动关系的历史研究
        2.3.1 欧美大学与所在城市互动关系概况
        2.3.2 欧洲大学与城市互动关系的历史研究
        2.3.3 美国大学与城市互动关系的历史研究
        2.3.4 大学与城市社区互动关系研究
        2.3.5 小结
    2.4 大学推动城市发展的几种理论与模式
        2.4.1 战略联盟及产学研战略联盟的涵义
        2.4.2 大学与产业、科研机构合作的理论与模式
        2.4.3 "三螺旋"理论与模式
        2.4.4 "三区(大学校区、科技园区、城市社区)"联动模式
        2.4.5 加利福尼亚的"硅谷"和知识创新城市波士顿
        2.4.6 小结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的理论支撑
    3.1 高等教育理论(大学的功能定位)
        3.1.1 有关大学教育的理论观点
        3.1.2 大学教育理论的启示
    3.2 创新城市发展理论
        3.2.1 关于创新城市的理论观点
        3.2.2 创新城市发展理论的启示
    3.3 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
        3.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3.3.2 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
        3.3.3 城市可持续发展理论的启示
    3.4 系统论与科学发展观
        3.4.1 系统论的观点
        3.4.2 科学发展观的基本观点
        3.4.3 系统论及科学发展观的启示
    3.5 管理学和新公共管理理论
        3.5.1 新公共管理理论
        3.5.2 超越新公共管理——新公共服务理论
        3.5.3 新公共管理理论的启示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创新型城市发展的需求分析
    4.1 创新型城市的涵义和目标分析
        4.1.1 创新的内涵
        4.1.2 创新型城市的内涵及目标
    4.2 创新型城市的需求因素分析
    4.3 我国不少企业科技创新能力薄弱,核心竞争力不强
        4.3.1 外部环境不利因素分析
        4.3.2 企业内部不利因素分析
    4.4 创新型城市对大学的需求
        4.4.1 创新型城市发展对大学的迫切期待
        4.4.2 21世纪创新型城市发展知识经济必然依靠大学的力量
        4.4.3 创新型城市综合竞争力的增强主要依靠教育竞争力的提升
        4.4.4 城市经济和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动力源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大学的使命及其对创新型城市的推动
    5.1 大学功能的变革与演进及其对所在城市发展的推动
        5.1.1 中世纪大学的产生促进了城市的进步
        5.1.2 大学功能的第一次变革进一步满足国家和城市社会发展的需要
        5.1.3 大学功能的第二次变革确立了服务社会的理念
        5.1.4 大学功能变革的启示
    5.2 大学导引行为分析
    5.3 大学成为城市创新系统的核心
        5.3.1 大学应为城市发展重大"命题"寻求答案
        5.3.2 大学可以承担起我国城市创新系统的核心功能
        5.3.3 已有大学成为城市创新系统核心的案例
    5.4 大学在创新型城市发展进程中逐步取得导引地位
        5.4.1 大学创业功能的衍生使其成为城市创业的动力源
        5.4.2 大学正在成为所在城市的区域创新和创业的主角
    5.5 推动创新型城市发展是大学应承担的直接社会责任
        5.5.1 大学承担直接的社会责任的原因
        5.5.2 大学承担直接社会责任的原则
        5.5.3 大学承担直接社会责任的内容
    5.6 城市政府的支持是大学发挥创新创业主体地位的重要条件
    5.7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以大学为主导的产学研联盟体制与机制建设
    6.1 当前我国产学研联盟存在的问题分析
        6.1.1 产学研联盟的政府和市场推力小,激励机制不足
        6.1.2 缺乏相应的法律法规
        6.1.3 产学研联盟合作的各方目标不一,缺乏协调
        6.1.4 缺乏公平合理的产学研联盟利益分配机制
        6.1.5 产学研联盟中各方信息不对称
        6.1.6 中介机构未能充分发挥作用
        6.1.7 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不够,合作各方缺乏信用
        6.1.8 产学研联盟成果转化的"二次创新"不够
        6.1.9 国内企业尚未能承担起联盟的主导地位和核心角色
    6.2 以大学为主导的产学研战略联盟的组建
        6.2.1 以大学为主导的产学研战略联盟的参与主体及其相互作用机制
        6.2.2 以大学为主导的产学研联盟的类型
        6.2.3 以大学为主导的产学研联盟组织形式
    6.3 以大学为主导的产学研联盟的运行机制建设
        6.3.1 管理和决策机制
        6.3.3 信任机制
        6.3.4 监督和评估机制
    6.4 产学研联盟的保障机制——政策与法律、法规建设
        6.4.1 政府在产学研合作中的作用
        6.4.2 国外产学研合作政策、立法的借鉴和启示
        6.4.3 国内现有法律、法规和政策对产学研合作或联盟的主要制约瓶颈
        6.4.4 现有政策对产学研合作的主要制约瓶颈
        6.4.5 促进城市产学研联盟的政策与立法建议
    6.5 以大学为主导的产学研联盟的人才培养机制
        6.5.1 成立人才联合培养机构,高校和企业积极互动
        6.5.2 产学研三方共同制定人才培养方案
        6.5.3 在学科集群与产业集群对接中培养高层次创新人才
        6.5.4 建立高级人才培养基地
        6.5.5 "三明治"人才培养模式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案例分析:
    7.1 杨浦区内产学研资源概况
        7.1.1 学科、科研资源优势突出
        7.1.2 一批强势学科支撑的大学科技园区已形成
        7.1.3 区域创新支持体系、投资软环境较为完善
        7.1.4 以科教为特征的公共社区建设初具成效
        7.1.5 丰富的传统工业资源创新发展
        7.1.6 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加速
    7.2 同济大学在加强产学研联盟进程中的资源优势
        7.2.1 学科齐全,理工专业优势突出
        7.2.2 科研实力雄厚
        7.2.3 高端人才积聚
        7.2.4 国际资源丰富
    7.3 积极开展产学研联盟,推动创新型知识杨浦建设
        7.3.1 科研:为政府提供决策咨询、为企业解决技术难题
        7.3.2 教育:为本区人员提供科技培训
        7.3.3 创业:共建高新企业、产业化基地
    7.4 发挥资源优势,创建环同济知识经济圈之设计产业
        7.4.1 同济现象:从设计一条街、产业带到知识经济圈
        7.4.2 同济大学在环同济产业带构建中的地位与作用
    7.5 以同济大学为中心的环同济产业带成因的思考
        7.5.1 大学内部推力
        7.5.2 大学外部的引力
        7.5.3 产学研联盟对创建知识杨浦的杰出贡献与模范经验
        7.5.4 国康与赤峰:两个集群地带、两种成长模式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展望
    8.1 本论文主要研究成果
    8.2 论文的创新之处
        8.2.1 提出了以大学为导引的推动我国创新型城市发展的战略构想
        8.2.2 提出和论证了以大学为主导的产学研联盟的论点,并设计了相应的体制和机制
    8.3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和研究成果

(10)论“科教兴市”的文化意识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 问题的提出
2 “科教兴市”文化意识的培养
    第一, 应该注意城市化过程中公众科学素养的不平衡性问题。
    第二, 应该加深对“教育兴市”意义的认识。
    第三, 应该倡导“学习型城市”的文化氛围。
    第四, 应该加强大众传媒有关“科教兴市”的宣传力度。
    第五, 应该将“科教兴市”宣传纳入到城市社区文化建设中来。
    第六, 应该注意“科教兴市”的人文内涵。
    第七, 应该注意“科教兴市”的制度构建, 培养和造就一大批高科技企业。
    第八, 应该注意干部和管理层的“科教兴市”的文化意识的提高。

四、论“科教兴市”的文化意识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区域职业教育现代化研究 ——基于深圳考察[D]. 张小梨. 天津大学, 2020(01)
  • [2]重庆市科技人才政策实施效果评价研究[D]. 黄英歌. 西南大学, 2020(01)
  • [3]长沙市技术创新体系的构建及其运行机制研究[D]. 汪娟. 湖南大学, 2013(09)
  • [4]科技人才开发政策法规总体评估:以上海市为例[J]. 邓金霞. 科技进步与对策, 2012(19)
  • [5]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D]. 徐群.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2)
  • [6]结构方程模型在科教兴市战略整体效应评价中的应用[J]. 徐茂卫,陈刚,谢科范. 统计与决策, 2012(07)
  • [7]上海市科技创新管理的研究[D]. 刘嘉. 上海交通大学, 2009(S2)
  • [8]大庆高新技术企业自主创新环境评价及SD分析[D]. 刘俊杰. 哈尔滨工程大学, 2009(02)
  • [9]大学推动创新型城市发展研究[D]. 张希胜. 同济大学, 2008(10)
  • [10]论“科教兴市”的文化意识培养[J]. 陈科华,汪世维. 中南林学院学报, 2004(06)

标签:;  ;  ;  ;  ;  

论“科教兴市”文化意识的培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