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持续土地利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可持续土地利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一、土地可持续利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李寒冰,金晓斌,吴可,韩博,孙瑞,姜国栋,周寅康[1](2022)在《土地利用系统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力评价:方法与实证》文中研究说明土地利用系统作为人类与自然界交互的关键载体,在区域可持续发展过程中占据重要地位。为分析其与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DGs)的关联特征,解释其对SDGs的支撑能力,构建土地利用系统内涵解析框架,探索其对SDGs的支撑机制并构建可持续发展支撑力评价体系,以山东省为例进行实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以土地利用系统为核心,在人地关系视角下解析其与社会、经济、生态系统的交互作用,分析其在人地耦合系统中的运行机制,揭示其与可持续发展的相关关系,可为确定土地利用系统可持续发展目标提供理论解析。(2)山东省土地利用系统支撑力呈"省域西低东高、市域中心低周围高"分布,研究期内,66%的区域实现了支撑能力的提升,支撑力变化呈现"西北部提升、中部及东部下降"现象。具有农业优势的西部平原区对SDGs的直接支撑及自身稳定力提升,但间接支撑力有所下降,东部经济发达区自身稳定力有所提高,但直接及间接支撑力下降。(3)各类型支撑力变化空间相关性显着。显着区域多分布在市辖区,菏泽市农业发展能力的辐射带动作用较强,东营市土地经济产出及社会供应能力呈高—高集聚,土地自身稳定力呈低—低集聚。研究提出了土地利用系统支撑可持续发展的新视角,可为后续研究提供借鉴,实证分析为山东省可持续发展战略提供决策建议,为国土空间规划背景下的政策调控提供参考。

陈莎[2](2021)在《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农地格局与利用决策研究》文中提出农地是承载人类生存和发展的关键资源要素,不仅提供食物、纤维等物质产品,还具有生物多样性保护、物质与能量循环、娱乐休闲、农业文化承载等多种服务功能。进入新世纪以来,我国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战略,通过实施高标准农田建设、农村人居环境整治、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等一系列重大工程,在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优化农村传统产业结构,推动城乡一体化进程等方面取得了丰硕的成果,但同时农地资源退化、乡村环境恶化、生态风险加剧等问题日益凸显。在推进区域协调战略、城乡统筹发展和生态文明建设的时代背景下,探讨农地利用及生态系统服务间的权衡关系、影响机理及可持续决策实现,对优化农地多功能利用,引导可持续的农业和农村发展决策,实现生态系统整体效益和人类福祉的最大化具有重要意义。论文以典型的城郊农业区廊下镇为例开展实证研究,主要内容包括:(1)农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评估测度和空间表达。综合运用定量指标、模型模拟和社会价值感知等方法定量表征生态系统服务,运用GIS空间制图和统计分析方法探讨生态系统服务的空间分异特征和相互联系,识别农地空间主导功能特征及其与土地利用、景观特征之间的关联。(2)农户(行为)尺度的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类型及影响因素识别。分析农户(家庭/个体)不同土地利用行为对异质性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影响作用,识别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类型及其主导特征,探讨不同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类型的影响因素和形成机理。(3)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导向的农地管理与利用决策优化方案制定。运用情景分析工具以满足规划的多目标(矛盾)权衡、动态变化和公众参与需求,探讨不同情景下各驱动因素综合作用的土地利用变化的可能性,全面考虑相关利益主体与农地系统的互动及农地功能“权衡”,制定可供选择的农地管理(规划)方案;借助基于生产可能性边界工具拓展的农地可持续利用框架,探讨农户利用决策优化的可能性和可选策略。基于以上分析,本研究得到的主要结论有:(1)农地提供的各项生态系统服务呈现出空间分异特征,供给服务与其他类型的服务存在较强的权衡(负向)关系,调节服务内部以及调节服务与支持服务之间大多表现出较强的协同(正向)关系,各项文化服务之间均表现出一定的协同关系。多种生态系统服务呈现出空间集聚、互相影响、强弱不一的“簇”模式,反映出物质生产、生态涵养、文化休闲等功能在空间分布上的复合性和异质性,“簇”的空间分布与自然资源禀赋、社会经济条件、土地管理措施及地物布设特征具有较强的相关性。(2)每个农户家庭(也可视为一个小型的“农场”单元)生态系统服务的提供是由资源系统、治理系统、资源单位和使用者之间的互动决定的。农户采纳不同的生计决策和土地利用行为会导致差异性的生态系统服务供给,表现出不同特征的服务权衡模式:工厂生产型、复合功能型、专业产粮型和公众偏好型。不同的服务权衡模式与自然、社会、管理、技术、经济等多方面的因素存在密切联系。农业经营者虽然在工作内容上呈现出较大的相似性(都包括户外工作、体力劳动等),但是他们对于各自所处位置的景观特征以及如何进行经营管理能够提升自身及家庭福祉具有独到的理解,差异性的需求、价值认知及工作动机都会影响经营者的土地利用行为和策略。(3)KESHO情景规划工具能够整合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多元利益主体参与、未来情景构建及土地利用空间布局等一系列内容,将不同利益主体的观点及价值偏好反映到不同的情景——不同的产业发展轨迹——不同的生态系统服务的需求满足——不同的政策治理——以及(最终)不同的土地利用变化和空间格局上。在研究所构建的2种不同情景(BAU情景和GE情景)下,耕地、林地、农林水复合用地、水域、村庄及其他建设用地的面积和空间布局均存在一定的差异。为全面提升农地的生产性、生境活力、韧性,有必要制定并落实与农业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相关的土地管制规则和调控措施,同时增强不同利益主体的环境共识和协同努力。(4)农户的生产经营活动可能引致物质生产-栖息地质量的矛盾关系,经济型、增值型和弱农型等不同特点的农户土地利用决策差异明显。通过农户的精心设计和妥善管理,有可能实现生产功能和非生产功能的同时提升,即实现“双赢”。可以考虑的政策思路有:采取种养结合、农林牧混和的利用方式,适当保留绿色生态空间;加强农户与政府、公益机构以及农业企业之间的互助共持,提升农民素养和技术水平;强化农产品品牌塑造,优化生产模式与营销策略,促进农业产品的价值最大化。

彭文龙[3](2021)在《农户生计转型背景下的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是优化耕地利用模式,转变农业发展方式,协调日益增长的粮食需求与资源环境约束之间矛盾,因地制宜实现区域耕地保护和耕地利用功能转型的必然要求。农户是耕地利用最基本的微观社会经济主体和独立决策单元,处于人口、经济与资源环境矛盾的核心;农户生计转型直接影响农村经济发展的质量和耕地利用转型的方向。本研究总体遵循“明确问题-理论分析-实证探究-对策建议”的思路。在理论分析的基础上,以山东省曲阜市359份农户调查问卷为研究样本,1)划分农户生计类型,探讨农户生计转型阶段及转型趋势;2)集成能值分析,构建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评价体系,测度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水平;3)探讨农户生计转型与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的互馈影响;4)提出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的调控建议。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农户生计转型是生计环境、生计资本和生计策略共同作用,渐次演变的结果。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包含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三个现实目标,具有经营集约化、产出高效化、资源节约化、生态环境不退化和社会可持续五方面内涵。农户生计转型与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在耕地依存关系和土地意识、耕地利用水平和行为响应等方面存在互馈关系。(2)根据主要家庭收入来源,3.6%的农户为农业专业型,12.5%的农户为传统农业型,3.9%的农户为农业兼业型,40.9%的农户为非农兼业型,37.9%的农户为非农型。不同生计类型农户在家庭人口、文化程度、职业结构和家庭资产等方面存在差异。综合考虑耕地流转意愿和行为,按照生计转型的顺向演替,样本农户目前处于生计转型的中后期阶段,短期内可能表现为非农化转型趋势。(3)基于能值的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评价,样本农户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水平整体较低,经营耕地的333户农户中,14%的农户为不可持续集约化,52%的农户为低度可持续集约化,30%的农户为中度可持续集约化,4%的农户为高度可持续集约化;不同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水平的内部分化结构存在差异。(4)不同生计类型农户之间,农业专业化农户耕地利用的可持续集约化水平最高,传统农业型农户次之,农业兼业型农户第三,非农兼业型农户第四,非农型农户最低。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水平越低,农户生计越倾向于非农化转型,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水平越高,农户生计越趋于稳定。(5)从地方政府管理与调控、市场机制构建与完善、农业技术支撑与创新、农民生计保障与提高等方面尝试提出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的调控建议。

谭力[4](2021)在《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土地利用转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南水北调中线工程是缓解中国北方水资源严重短缺局面的战略性跨流域调水工程,该工程对区域环境和生态的潜在影响非常复杂,不仅对水源区流域未来可供水量、水质及其动态产生一定冲击,而且对区域土地利用和生态环境产生了深远影响。水体污染的根本来源不仅是河流、湖库水体本身,更重要的是流域内与土地利用息息相关的人类生活与生产活动。近年来,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覆被变化较大,区域土地利用不合理造成水土流失加剧、植被涵养水源功能下降以及生态环境遭到退化与破坏,其生态环境状况可直接影响到丹江口库区及其上游地区的生态安全,关乎华北地区几千万人的用水安全问题。国家大力推进土地生态文明建设,促进土地资源质量保护已成为可持续发展的核心需求。明晰“生产空间集约高效、生活空间宜居适度、生态空间山清水秀”的发展目标是优化土地资源合理配置和生态文明建设的重要基础。区域土地利用转型对应土地利用形态的改变必将引起区域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的变化,其重要表现形式之一是土地利用主导功能的转型,即生产、生态、生活三大主导功能间的转化,主导功能转型对于区域生态系统结构、功能和生态过程有着深刻的影响。本研究优化了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的界定范围,利用GIS与地统计学相结合的方法,按照“三生”土地利用主导功能分类,定量分析研究区土地利用功能转型的结构与空间特征,并通过生态环境响应模型和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探讨区内生态环境效应状况与时空分布特性,同时,通过空间计量回归模型揭示研究区土地利用转型的主要影响因素,从LMDI分解模型计量结果和水环境质量两方面来揭示导致区内生态环境效应变化的影响因素,最后,基于前文研究结果,提出优化调控策略与建议,以期为改善水源区生态环境质量、土地资源合理利用以及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提供数据和技术支撑,也给相关部门对核心水源区进行科学管理和政策调控、确保一库清水北调提供决策依据。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本文基于国家相关工作方案并结合实际情况,以乡镇行政单元优化了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的界定范围,并将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类型按其所满足人类需求的不同方面分为生产用地、生态用地和生活用地,通过统计得出研究区主要以生态用地为主,占总面积72.70%,其中又以林地生态用地为主;其次为生产用地,占总面积的26.21%,其中主要为农业生产用地,空间分布较广泛,整体呈现东部和南部分布较多、西部分布较少的特征;生活用地空间占比较小,仅为1.09%。(2)本文通过转移矩阵模型分析区内土地利用功能结构转型特征,主要结论如下:2010-2015年间,研究区转入比例最大的是生产用地,主要为林地生态用地和农业生产用地转入为工矿生产用地,转出比例最大的是生活用地,主要为城镇生活用地和农村生活用地均转出为工矿生产用地;2015-2018年间,转入比例最大的是生活用地,主要由农业生产用地转入为城镇生活用地和农村生活用地所致,转出比例最大的是生活用地,主要转出为农业生产用地和林地生态用地。利用重心转移模型、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分析土地利用功能空间转型特征,计算得出,八年来生产用地重心迁移相对集中,主要是由于农业生产用地迁移轨迹与利于作物生长的土壤类型存在明显对应关系所致;生态用地重心迁移主要是由于丹江口水库正式通水导致水域生态用地面积大幅增加所致;生活用地重心迁移主要是由于武当山特区的快速发展和区位优势,导致相应区域的城镇生活用地增加所致。通过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反映研究区内各乡镇分布差异状况,得出,生态用地空间分布相对均匀,生产用地呈现逐年均匀的趋势,生活用地分布较不均匀,并揭示出“三生”空间专门化程度较高的乡镇。最后,运用空间计量回归模型,选取自然驱动因素、社会经济因素和交通区位因素共12个指标,揭示各年间导致土地利用转型的影响因素,并分析其成因,为今后水源区产业合理布局以及土地的节约集约使用提供科学依据,总体来看,2010-2015年土地利用转型主要受区域发展状况驱使、交通区位便利以及自然因素条件的影响;2015-2018年主要土地利用转型类型已发生改变,主要因耕种效果不佳导致的农业生产用地转为林地生态用地、扩大水产值养殖规模、粮食产量的需求以及工业发展导致生态环境逐渐恶化等因素所致。(3)本研究首先利用生态环境质量指数及空间变异特性模型进行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变异性分析,结论如下:2010-2018年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生态环境质量存在空间自相关性,且均呈现中等强度的空间变异性,区内生态环境质量指数总体上呈现“西高东低、南高北低”的空间分布特征,区域存在差异,整体格局变化较小。2010-2015年间,研究区总体环境质量水平略有恶化,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由0.658降至0.655,主要表现为中质量区和较高质量区转入为较低质量区、较高质量区和高质量区转入为中质量区所致;2015-2018年间,研究区总体环境质量水平得到明显改善,生态环境质量综合指数由0.655提高至2018年的0.664,主要表现为较低质量区转出为中质量区和较高质量区、较高质量区转出为高质量区所致。再从导致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来看,2010-2015年间,研究区土地利用转型生态贡献率改善影响小于恶化影响,主要表现为林地生态用地和牧草生态用地转为工矿用地所致,说明这一时期研究区以牺牲林、草地为代价,大力发展工矿产业,导致生态环境质量下降;2015-2018年,研究区生态环境质量得到明显改善,土地利用转型生态贡献率改善影响大于恶化影响,主要表现为在生态用地和生产用地相互转换之中,转为生态用地面积大于转为生产用地面积,说明这一时期,丹江口水库正式通水以及退耕还林的实施,研究区减少对林、草地的滥用,提升核心水源区的水域生态环境保护意识,对于生态环境恶化态势的扩张提供了遏制作用。本文以生态服务系统的货币价值来表征其生态环境效应,重新构建了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当量因子表,利用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模型得出,2010-2018年这八来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出增加的趋势,说明整体生态环境呈现改善的状态,前五年略有减少,变化最大的是耕地,后三年增加趋势明显,变化最大的是水域。八年来耕地和草地有所减少,造成了8.63亿元的生态价值损失,但水域面积的快速增长给研究区带来了23.55亿元的增加额,使得研究区内生态环境保持在一个稳中有升的状态。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空间分布状况来看,仓房镇的ESV最高,龙山镇和老城镇紧随其后,ESV最低的为商圣街道和龙城街道。地均ESV高值区集中在研究区的北部、中东部和南部,低值区集中在研究区的中北部、西部和东部,ESV变化量与土地利用转型规律基本一致,主要是因为城镇规模的扩张导致生态用地转为生活用地,导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降低。(4)从LMDI分解模型计量结果和水环境质量两方面来揭示导致研究区生态环境效应变化的影响因素,主要结论如下:经济发展水平增加导致生态环境效应提高、单位GDP能源消耗量越大导致生态环境效应下降,表明研究区在对待社会经济发展水平提高和生态环境保护中得到了和谐处理,但需注意能源利用效率的排放量,需改善能源利用的工艺而降低污染物的排放;通过区内水环境质量评价结果得出,水质重度污染和严重污染区域与生态环境质量的较低质量区和低质量区存在明显对应关系,即均县镇、香花镇、龙城镇、上集镇、马镫镇同为水质污染较严重和生态环境质量较差的区域,其水质中度污染区域也与生态环境质量等级较低的区域相吻合,说明至2018年,研究区较多土地利用类型转为水域,导致水域面积扩大,引起的水质安全问题也日益严峻,水体污染成为导致生态环境恶化的主要影响因素之一。最后,结合前文的研究成果,进一步从土地利用调控措施、优化水源区生态经济发展模式、加强水源区数据处理与信息传输系统建设等方面提出南水北调中线水源区的土地合理利用与环境保护措施,最终实现水源区资源、环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王怡维[5](2021)在《土地财政对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研究 ——以城市蔓延治理为路径导向》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城镇化建设不断快速推进,我国城市土地资源得到了大力开发,为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但是,较为粗放的利用方式导致我国城市土地扩张程度远超城市人口增长程度,城市蔓延现象普遍发生。许多研究表明,城市蔓延对中国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构成了严重威胁。中国正面临着日益严峻的内外部发展环境,推动城市蔓延治理、促进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不仅是破解当前发展困局的重要方式,更为经济长期协调发展提供重要动力。西方学者关于城市蔓延成因的解读大多来自于经济层面,认为来自市场的力量对于城市蔓延的形成起决定性作用。这是因为西方国家政府很少对城市经济发展进行很强程度的干预,来自市场层面的因素决定着城市空间的扩张效率。西方国家这种由市场力量主导的城市发展过程,明显与中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下,由政府主导的城市发展现实不符。对于中国而言,政府在社会经济发展中始终处于主导地位,对市场的纠正和调节能力十分强大。因此针对中国城市蔓延治理,必须以中国发展实践为出发点,除了分析经济层面的相关因素之外,还必须对制度层面因素进行重点考察。鉴于目前相关研究缺少对于制度层面和经济层面因素的综合、系统性考察,故迫切需要建立一个符合中国国情的城市蔓延治理研究框架,引导中国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研究城市蔓延的制度层面因素,就不可回避中国式土地财政问题。由于土地财政和城市蔓延的产生都受到中国特殊制度因素的重要影响,并且都与城市土地资源利用息息相关,所以二者之间存在天然的紧密的相互联系。鉴于此,本文围绕土地财政对城市蔓延的影响展开研究,建立了包含制度层面因素和经济层面因素的研究框架,厘清这些不同层面影响因素的作用机制。在此基础上,利用相关社会经济数据和遥感影像数据,以中部六省80个地级城市为研究对象,对2012-2017年各城市的土地财政规模和蔓延指数进行测度,并运用面板数据分析方法、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调节效应分析方法,实证检验了土地财政对城市蔓延的影响力度、影响机制和影响路径,探寻来自制度层面和经济层面的力量如何影响着土地财政与城市蔓延的相互作用,为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提供理论框架与政策制定依据。本文的主要研究工作和结论可以归纳为:(1)通过回顾和整理现有研究成果,明确了土地财政影响城市蔓延的作用机制。土地财政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城市空间扩张,市场层面的力量未能给这些城市新增土地带来较高的利用效率,进而造成了严重的城市蔓延问题;(2)客观科学地测度了中部地区80个城市的土地财政规模和城市蔓延程度,掌握了各城市的土地财政和城市蔓延的变化特征。本研究创新性地从NPP-VIIRS夜间灯光影像与Land Scan人口密度动态统计影像这两种遥感影像中提取相关信息,并基于准确衡量城市内部区域人口密度变化的视角构建城市蔓延程度的测度指标,对中部六省各城市2012-2017年度的土地财政规模和城市蔓延程度进行了准确的衡量,并发现该地区土地财政规模和城市蔓延程度存在较大差异,省会城市的土地财政规模远超普通地级城市,但是省会城市的蔓延程度低于普通地级城市;(3)基于面板数据Granger因果检验法和面板回归分析法的实证研究结果表明,土地财政是城市蔓延的单向Granger原因,土地财政规模的扩大能够显着加剧城市蔓延,并且加剧程度对于普通地级市而言比省会城市更加严重;(4)针对制度层面因素的实证研究发现,“地方财政缺口规模”和“官员晋升竞争强度”均会催生土地财政的城市蔓延效应,即地方财政缺口的扩大或官员晋升竞争的加剧能够显着提升城市的土地财政规模,并由此引发城市的蔓延式扩张;(5)针对经济层面因素的实证研究发现,当第二产业产出的占比越高、房价水平越高时,一定程度的土地财政往往导致更严重的城市蔓延;但是较高的劳动力工资水平,也会在一定程度上缓解土地财政对城市蔓延的影响,这与西方国家的城市蔓延情形相左;(6)结合研究结论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以期推动城市可持续发展,特别是城市土地的高效开发。比如,优化中央与地方的财政关系,使地方政府的事权和财权能够得到对等与对称,并施加对城市土地财政规模的“红线”硬性约束,减少地方政府追求土地财政的动机,进而抑制城市蔓延的形成;转变经济发展思路和政绩考核标准,引导地方政府更多地关注城市的可持续发展,遏制地方官员间的不良晋升竞争,提高城市发展质量;改革城市规划制度,使城市规划具有刚性约束力,成为各级部门的行动指南和制约,进而将地方政府对于城市土地供给与分配的垄断权“关进笼子”。本研究的主要创新点:(1)已有的城市蔓延研究框架将城市蔓延归因于市场层面因素,很大程度上忽略了政府在城市土地扩张中的作用。本文建立了基于政府和市场两个层面的土地财政对城市蔓延影响的研究框架;(2)鉴于城市蔓延程度本身界定难,运用社会统计资料又难以反映其空间变化特征,本文基于NPP-VIIRS夜间灯光影像与Land Scan人口密度动态统计影像,设计了新的城市蔓延测度指标,对中部地区80个城市2012-2017年度的土地财政规模和城市蔓延程度进行了测度,为科学测度城市蔓延提供了评价方案与应用范例;(3)将中介效应分析方法和调节效应分析方法纳入到土地财政对城市蔓延的研究当中,实证检验了制度和经济层面多种因素在多大程度上影响了土地财政与城市蔓延的相互关系。

马尚靖[6](2021)在《面向SDGs的长三角土地利用演化模型构建与情景模拟》文中研究表明联合国提出的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SDGs)旨在实现经济发展、环境友好、社会进步的全方面可持续发展目标。土地资源作为自然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土地可持续利用已成为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核心内容。区域土地利用演化模拟是区域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的重要手段,为土地利用规划提供科学依据,促进土地资源的可持续利用。本文在联合国SDGs和中国“美丽中国”倡议的背景下,探讨长三角区域可持续发展现状,模拟不同可持续情景下未来土地利用演变过程,能够对土地可持续利用规划的制定提供科学支撑。本文结合统计分析方法、系统动力学原理、神经网络方法和元胞自动机模型做了以下研究。第一,长三角地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与分析。依据联合国SDGs指标以及美丽中国建设评估指标体系,结合统计分析方法,对指标进行本土化研究及定量化计算,构建长三角地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根据联合国发布的可持续发展报告,建立本文指标体系的指数和指示板,将可持续程度分为四个不同等级,并对长三角地区2015年可持续程度进行探讨。结果表明:各个指标在空间上存在差异性,空气质量因子普遍较低,空气质量问题亟待改善;污染治理因子四省均未出现红色等级,污染治理程度较高;基础设施、医疗及教育因子可持续程度均较高,江苏和浙江表现较好,医疗教育水平及基础设施建设发展较快。第二,构建面向SDGs的土地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综合考虑经济、社会、环境、政策等方面因素,结合所构建的SDGs本土化指标体系,依据系统动力学原理,综合回归模型、相关性分析等统计学方法,探索变量内部之间的因果关系,构建面向SDGs的土地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并进行模型检验;通过SDGs不同可持续程度设置不同情景,预测多情景下长三角地区土地利用数量需求。研究结论如下:环境友好情景下城市用地增加量在四种情景中最小,耕地、林地等地类面积减少量最小,环境保护对城镇化进程有一定抑制作用。经济发展与社会进步情景中城市用地增加量较大,其他用地类型面积减少量较高。上海市社会进步情景各地类面积变化率高于经济发展情景,其他省份与之相反,可能是由于上海在人均指标方面较低于其他省份,达到社会进步情景的最优等级所需要的变化程度比经济发展情景更强烈。第三,构建面向SDGs的土地利用演变多情景模拟模型。依据土地利用变化的空间异质性特征,考虑不同情景下的土地利用数量需求约束,结合神经网络模型及元胞自动机原理,构建土地利用演变模拟模型,对长三角地区多情景下土地利用演变进行案例研究,并完成原型系统设计和开发。模拟结果表明:基准情景中城市用地在典型都市圈附近扩张面积较大,耕地随城镇化进程逐渐被侵蚀;经济发展情景中城市用地扩张更剧烈,林地转化为城市用地的过程更显着;环境友好情景中城市用地扩张程度远没有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情景剧烈,其他地类的面积变化率也较低。

陆大道,刘彦随,方创琳,陈明星,王姣娥,席建超[7](2020)在《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和展望》文中认为人文地理学是地理学三大分支学科之一。1940年中国科学院地理科学与资源研究所成立以来,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经历了萌芽、上升、成熟、波动和大发展等几个重要阶段,在科学研究、人才培养、服务国家战略决策等方面取得了突出进展和显着成效。经济地理、农业地理、工业地理、交通地理、城市地理、乡村地理、旅游地理与区域可持续发展等学科领域研究取得了开创性成就,带动了中国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的整体创新和发展。研究所主持完成了系列国家重大任务,在农业区划与土地利用、工业基地建设与交通布局、城镇体系建设与城镇化、区域发展与规划等领域取得了系列重大成果,为服务支撑国家发展战略,引领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本文对80年来地理资源所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科的建立与成长历程、研究领域、研究队伍和学术成果,以及在服务国家和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作用方面进行了系统梳理;通过遴选地理资源所人文与经济地理学者发表的6216篇文献(中文文献4576篇,英文文献1640篇),梳理分析了几个主要阶段的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研究进展及其学术成果。面向国家生态文明建设、新型城镇化、乡村振兴、美丽中国建设战略,亟需创新人文与经济地理学前沿理论、创建交叉新型学科体系,对进一步强化国土空间治理、区域可持续发展、人地系统科学与国家现代化地理学创新等重点研究领域和方向提出了新的思考与展望。

杜海龙[8](2020)在《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人类文明进入生态文明,城市作为人类文明的载体也进入崭新阶段。伴随着世界城镇化发展,城市人口需求面临的挑战不断增加,绿色生态化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趋势。中国的城镇化是一场引领全球的规模最大、速度飞快的城镇化,当前中国的城镇化已经由高速发展转向高质量发展的新时代,这项运动不仅决定着中国的历史进程,更深刻影响着21世纪人类的发展。当今世界正处于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国际秩序迎来历史转折,全球治理体系正发生深刻变革,应对气候变化成为全球首要挑战之一,绿色生态城市成为全球城镇化发展的理想目标。建立绿色生态城市的标准体系,为全球城市绿色生态化发展提供中国范式和标准引领,是国家核心竞争力的体现,事关人类共同命运。本文系统梳理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相关概念,辨析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基本特征,完善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体系,并初步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基于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设计了ESMF比较矩阵,依托矩阵对英国、美国、德国、日本及中国的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开展了全面系统化的比较,寻求借鉴与启示。通过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新变化、新城新区新需求、城市更新领域等多方面的新挑战,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在完善理论工具、全面比较借鉴和充分发掘问题三项基础工作之后,集合生态学、城市学和系统学的工具模型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对我国现有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在价值导向、体系结构、评价内容和评价方法四方面进行了优化,并通过典型案例验证了相关评价模型和评价体系优化的适用性。全文共七章,内容介绍如下:第一章:结合人类文明发展,中国及全球城镇化发展阶段,当今世界格局巨变等现实需求,论述了开展绿色生态城市标准体系建设的必要性。综述了国内外绿色生态城市及其评价标准的研究现状,明确了研究目的、研究内容和研究技术路线。第二章:对绿色生态城市相关概念进行梳理,就绿色生态城市的内涵与基本特征进行辨析,论述了绿色生态城市的理论基础,应用系统工程的方法论从目标准则、结构组织、运行机制三个维度构建了“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第三章:在“绿色生态城市系统模型”的基础上,从层次分析出发设计构造了ESMF比较矩阵,从宏观环境、评价体系、机制保障和模式特征四个维度对英国BREEAM Communities,美国LEED-ND、LEED-Cities and Communities,德国DGNB UD,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GBT51255-2017展开全面系统化对比,通过比较研究寻求启示与借鉴,用于指导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第四章:全面总结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及现存问题,结合我国城市发展的主体、模式和逻辑变化的时代背景,深入剖析我国新城新区建设和城市更新领域对绿色生态城区发展提出的新挑战,以问题和挑战为导向明确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方向。第五章:提出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的优化原则和优化目标,建立了绿色生态城区“钻石”评价模型。在现有国家评价体系基础上,补充完善了“城区治理”、“生活质量”、“创新智能”和“过程管理”四方面评价内容;在评价方法上细化城区类别与指标权重;在评价结果的表达上,提供了直观的得分罗盘图、钻石模型雷达图。第六章:以中新天津生态城等城区为实例,验证以上评价内容的补充完善、评价方法的优化提升和“钻石”评价模型的适用性。第七章:总结了本文的主要工作,并展望绿色生态城区建设及评价标准下一步的发展方向。

张宸嘉[9](2020)在《柯西河流域农户生计资本评价与生计可持续性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可持续生计问题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重要基础性和前沿性问题。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可持续发展”理念以来,国际社会已经进行了一系列合作努力,以推动全球可持续发展的实践。联合国已经制定了两次可持续发展目标议程(《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国际社会已经认识到可持续发展方式是人类经济社会未来的理想发展模式,但可持续发展方式的推进却是极端困难的,关键的障碍就是全球发展的不平衡,特别是有约20亿人口至今无法解决温饱,脱贫和可持续生计问题仍是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障碍之一。不解决贫困人口的可持续生计问题,就谈不上可持续发展,因此可持续生计问题的研究是可持续发展研究的核心问题之一。论文通过迄今最系统的文献计量学和知识图谱分析,揭示了国际、国内可持续生计研究的演变趋势、研究前沿、学科体系、竞争态势、学术影响力差距等。柯西河流域是开展可持续生计问题研究的典型代表性区域。柯西河流域(Koshi River basin,KRB)是位于兴都库什喜马拉雅山脉(Hindu Kush Himalayas,HKH)地区一个具有代表性意义的跨越中国、尼泊尔和印度三个国家的跨境流域。而HKH地区是南亚地区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地球系统多圈层相互作用的复杂区域,对全球环境变化的影响和反馈极为敏感。柯西河流域所在区域还是一个典型的传统农业区,经济社会发展水平非常落后,基础设施严重落后。特别是地理资源综合条件较差,生态环境脆弱,大多数人依赖自给自足的传统农业,加之劳动力素质低,导致解决温饱和生计成为最基本的问题和发展挑战。这样的区域是尼泊尔本国及国际扶贫研究机构关注的焦点,是全球开展生计可持续性问题研究的典型区域。论文对此予以深入分析和阐述。从生计资本评价特别是关键生计资本识别和评价入手开展柯西河流域可持续生计问题研究,是流域可持续生计研究的关键科学问题。结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与国际山地研究中心合作项目,论文以中国及尼泊尔境内柯西河流域作为研究区域,在对该跨境流域的气候、生态环境、人文环境、社会经济及生计可持续发展等方面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开展生计可持续性评价、关键生计资本识别及生计政策设计研究,重点以生计资本评价为主要问题,以深入观察和识别制约柯西河流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资本、影响因素及其解决途径。论文应用文献计量学方法,定量评价了可持续生计国际、国内研究进展趋势。在此基础上,通过建立生计可持续性、生计资本评价指标体系及对各种生计资本的影响因素详细分类,从县域尺度、家庭尺度、性别尺度等3个尺度,主要开展了两个方面的生计资本评价,一是整体生计资本的空间格局、结构、生计资本类型特点等,二是关键资本的定义、识别和评价,获得以下结论及认识:(1)流域内整体生计资本水平较差,上游、中下游地区5种生计资本均有不同程度的缺乏,农户生计可持续状况较差;(2)不同家庭生计资本差异明显,尤其是尼泊尔境内柯西河流域,农户家庭受气候变化影响,生计资本脆弱性较强、生计可持续能力较差,生计可持续能力受其适应能力、气候变化、地域等多重因素的共同影响;(3)流域内存在明显的性别不平等现象,不同性别群体的生计可持续性、生计资本存在着明显的差异。(4)基于以上三个尺度对五大生计资本的可持续性及其影响因素的集成性评价,定义了“关键生计资本”的概念,并以DEMATEL方法进行关键生计资本识别与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分析,识别出对特定区域、特定研究对象的当前生计资本状况影响力最大、最关键的资本类型。(5)生计资本评价、关键生计资本定义和识别,是生计政策与措施设计的关键科学依据。论文在生计资本评价、关键生计资本识别和评价的基础上,结合上游、中下游流域所处国家的不同国情,适度分析了国情特点,针对不同生计问题对象尺度,提出了面向县域、家庭和性别的可持续生计政策建议。论文的主要创新点是:(1)应用文献计量学与知识图谱方法,全面量化揭示可持续生计研究发展态势与特点。将可持续生计学科研究与文献计量学与知识图谱方法相结合,基于国内CNKI数据库和国际SCI-E、SSCI数据库,以迄今可持续生计领域研究所有文献为分析对象,通过系统定量分析和知识图谱展示,全面揭示了国际、国内该领域的研究进展、发展态势、前沿方向、合作网络、学术影响力等,这是目前国内关于可持续生计的最前沿科学计量学研究成果。对开展该领域研究及把握国际前沿动态有指导意义。(2)构建了柯西河流域生计资本评价框架并进行了量化评价。开展了针对柯西河流域县域、家庭及性别等3个尺度的生计资本评价研究,三个尺度相互比较、相互印证,丰富和深化了跨境流域生计可持续发展理论。(3)拓展了生计资本的有关概念和内涵,提出了关键生计资本概念。论文创新性的定义了“关键生计资本”的概念,而且进行了关键生计资本的定量评价。综合3个维度的分析,进行了关键生计资本及其影响因素的集成性评价,得出了3个维度的生计资本及其影响因素的关键性、重要性排序。另外,文章还基于柯西河流域的传统农业经济、自然生态环境特点,结合对生计资本的定量评价分析,提出了针对三个不同尺度(区域、家庭及性别)的高度具有针对性的生计策略建议。

徐寻[10](2020)在《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的县域建设用地配置研究 ——以武义县为例》文中提出当前县域建设用地配置存在规模与结构错配及不可持续等问题,粗放的土地利用方式没有得到根本性的改变,人地关系紧张格局显现并进一步加剧,制约城乡经济社会的发展。如何在资源与生态安全的底线约束下,准确把握建设用地规模及其结构变化的时空规律,差别化配置建设用地,实现以较少建设用地指标取得更大效益的土地利用目标,是我国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应该关注的重要议题。首先,本文基于建设用地增长机制以及建设用地配置理论,以可持续发展为理论基础,提出包含经济、社会、资源、环境评价指标体系的PSR扩展模型,从区域差异、动态发展和因果关系的多维视角构建建设用地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综合测度2008-2017年武义县建设用地可持续发展水平;其次,从建设用地要素子系统、建设用地规模、建设用地结构、建设用地提升障碍的角度出发,通过相关分析、灰色关联分析、回归分析与障碍度分析,阐述建设用地与评价因子之间的定量关系,探究区域建设用地可持续发展水平变化的机理与机制,提出区域建设用地可持续发展的差异化路径;最后,运用GM(1,1)灰色模型对武义县近期内(2018-2022年)建设用地可持续发展水平进行预测,利用信息熵评价系统,从公平与效率的角度探索建设用地优化配置方案,进行分区管控并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以期为建设用地配置提供新的视角与思路。取得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研究期内武义县建设用地可持续发展水平提升较为明显,但区域差异显着。在时间序列上,建设用地可持续水平偏低,呈现总体上升趋势,发展要素提升表现为“经济子系统>环境子系统>社会子系统>资源子系统”;在空间维度上,建设用地可持续水平较高的地区主要集中在县域东北部,中水平地区主要集中在县域的西南部,形成以白洋街道、壶山街道、熟溪街道及桐琴镇为主中心、以柳城镇及桃溪镇为副中心向周边逐步递减的空间格局。(2)建设用地可持续水平的提升是经济、社会、资源与环境四个子系统之间的相互作用的结果,不同职能区域的建设用地可持续发展机制存在差异。经济增长是建设用地增长的主要动力,社会发展、资源利用与环境保护受到经济增长的驱动,并对建设用地增长具有助推作用;不同职能区域对建设用地规模的需求有所差异,综合服务型与工业生产型区域对建设用地的需求强于农旅服务型区域;不同职能区域对于建设用地供给类型的需求有所不同,可通过改变建设用地供给结构提升用地可持续发展水平;建设用地的粗放利用与有限的用地供给已成为建设用地可持续发展的一对主要矛盾,亟需通过土地集约利用和转变发展动力提升用地可持续水平。(3)基于可持续评价指标预测,利用信息熵对建设用地总量进行优化配置的方案兼顾了公平与效率,提高配置方案的合理性。根据优化后各区域的增减面积比例进行分区,将武义县18个区域划分为大幅度削减区、小幅度削减区、小幅度增加区、大幅度增加区四个类型,并从用地供给与产业调整两个方面提出了推进建设用地可持续发展的管制策略。

二、土地可持续利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土地可持续利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土地利用系统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力评价:方法与实证(论文提纲范文)

1 土地利用系统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撑机制
    1.1 土地利用系统内涵解析
    1.2 土地利用系统运行机制解析
    1.3 土地利用系统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力解析
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来源
    2.3 研究方法
3 结果分析
    3.1 土地利用系统对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力
    3.2 土地利用系统支撑力空间集聚特征
4 结论与讨论
    4.1 结论
    4.2 讨论

(2)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农地格局与利用决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动机
        1.1.1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是全球可持续发展的重要议题
        1.1.2 单一供给服务型农地利用是制约乡村全面振兴的主要障碍
        1.1.3 农地管理决策趋向主体多元性、需求多样性、利用多宜性
    1.2 研究目标和研究内容
        1.2.1 研究目标
        1.2.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2.3 研究内容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3.1 农地
        1.3.2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
    1.4 研究区域与数据资料
        1.4.1 研究区选择与概况
        1.4.2 研究数据来源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图
2 理论基础与文献回顾
    2.1 相关理论基础
        2.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1.2 农户行为理论
        2.1.3 社会—生态系统理论
        2.1.4 空间韧性理论
    2.2 文献回顾
        2.2.1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多功能权衡的研究视域
        2.2.2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与价值评估
        2.2.3 农地(空间)生态系统服务权衡
        2.2.4 生态系统服务在土地利用管理中的决策应用
        2.2.5 文献评述
3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土地利用分析框架
    3.1 生态系统服务与土地管理决策相融合的重点与难点
        3.1.1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理论优势与应用挑战
        3.1.2 生态系统服务应用在土地利用管理实践中的核心问题
    3.2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尺度结构和权衡规律-权衡决策关联
    3.3 融合生态系统服务的土地利用规划(决策)的概念框架
4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测度与空间表达
    4.1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和空间制图
        4.1.1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内容选择
        4.1.2 采样方法与数据处理
        4.1.3 评估结果与空间格局
    4.2 农地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关系和“簇”识别
        4.2.1 相关性分析
        4.2.2 主成分分析
        4.2.3 生态系统服务簇
    4.3 生态系统服务簇的影响机理分析
        4.3.1 生态系统服务簇与土地利用类型的关联关系
        4.3.2 生态系统服务簇与空间特征的关联关系
    4.4 小结
5 农户土地利用行为的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及影响因素
    5.1 基于社会-生态系统(SES)理论的农户生态系统服务权衡
    5.2 研究方法与数据获取
        5.2.1 样本的获取与分布
        5.2.2 变量选择及指标体系
    5.3 调查样本基本特征
        5.3.1 农户家庭耕地资源特征
        5.3.2 家庭人口资源特征
        5.3.3 农户家庭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特征
    5.4 农户行为的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特征识别
    5.5 不同权衡类型农户行为的影响因素及机理分析
    5.6 小结
6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农地利用规划
    6.1 情景规划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
    6.2 KESHO情景规划工具
        6.2.1 情景规划的概念与特点
        6.2.2 KESHO情景规划工具
    6.3 生态系统服务权衡导向的情景界定和展开
        6.3.1 情景基础界定
        6.3.2 基于多元利益主体诉求的情景建立
    6.4 建模
        6.4.1 土地利用变化可能性及关键驱动因素分析
        6.4.2 土地需求量确定
        6.4.3 土地利用变化发生的概率确定
    6.5 情景分析的综合、反馈及规划方案输出
        6.5.1 土地利用/覆被变化情况
        6.5.2 不同情景下的土地利用布局及调控政策
        6.5.3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及因果链
        6.5.4 验证、评估与反馈
    6.6 小结
7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农户土地利用行为优化
    7.1 基于生产可能性边界(PPF)的农地可持续利用框架
    7.2 物质生产和栖息地质量的评估计算
        7.2.1 生计指数
        7.2.2 综合丰度
    7.3 生态系统服务两两之间权衡关系分析
    7.4 农户土地利用优化的政策建议
        7.4.1 阻碍可持续农业的约束因素
        7.4.2 通向农业可持续的路径与措施
        7.4.3 农地整治中的生态过程与服务权衡:基于PPF曲线的再审视
    7.5 小结
8 主要结论及研究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可能的创新点
    8.3 局限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历
    科研成果
    参与科研项目

(3)农户生计转型背景下的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研究进展
        1.2.2 农户生计转型研究进展
        1.2.3 简要评述
    1.3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技术路线
    1.4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理论基础与概念界定
    2.1 理论基础
        2.1.1 土地集约利用理论
        2.1.2 计划行为理论
        2.1.3 人地关系理论
        2.1.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 概念界定
        2.2.1 农户与农户生计转型
        2.2.2 集约化与可持续集约化
        2.2.3 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
    2.3 理论分析
        2.3.1 农户生计转型理论分析
        2.3.2 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理论分析
        2.3.3 农户生计转型与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之间的互馈关系
第3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3.1 研究区概况
        3.1.1 曲阜市自然资源状况
        3.1.2 曲阜市社会经济状况
        3.1.3 调研乡镇概况
    3.2 数据来源与样本描述
        3.2.1 数据来源
        3.2.2 样本描述
第4章 农户生计类型及转型趋势
    4.1 农户生计特征分析
        4.1.1 家庭人口
        4.1.2 文化程度
        4.1.3 职业类型
        4.1.4 家庭资产
    4.2 农户生计类型及特征差异
        4.2.1 农户生计类型划分
        4.2.2 不同生计类型农户特征差异
    4.3 农户生计转型阶段及趋势分析
        4.3.1 农户生计转型阶段划分
        4.3.2 农户生计转型趋势分析
第5章 耕地利用特征分析与可持续集约化评价
    5.1 耕地利用特征分析
        5.1.1 经营规模
        5.1.2 经营方式
        5.1.3 农户认知
        5.1.4 减施意愿
    5.2 基于能值的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评价
        5.2.1 能值分析
        5.2.2 能值计算
        5.2.3 评价体系
    5.3 基于能值的评价结果分析
        5.3.1 耕地生态经济系统能值概况
        5.3.2 耕地利用投入-产出分析
        5.3.3 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评价
第6章 农户生计转型与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的互馈影响
    6.1 不同生计类型农户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差异
    6.2 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差异下的农户生计转型趋势
    6.3 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调控建议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4)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土地利用转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历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进展及评述
        1.3.1 土地利用变化及功能分类研究
        1.3.2 土地利用转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
        1.3.3 土地利用转型的影响因素及驱动机制研究
        1.3.4 南水北调中线工程土地利用研究进展
        1.3.5 综合评述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基本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界定
        2.1.1 土地利用变化与土地利用转型
        2.1.2 “三生”空间
        2.1.3 环境效应
        2.1.4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2.2 研究的理论基础
        2.2.1 人地关系理论
        2.2.2 土地可持续利用理论
        2.2.3 生态经济理论
        2.2.4 系统理论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源
    3.1 研究区概况
        3.1.1 地理位置与研究范围
        3.1.2 地质背景
        3.1.3 地形地貌
        3.1.4 土壤类型
        3.1.5 社会经济状况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
        3.2.1 数据来源
        3.2.2 遥感影像处理及解译
第四章 土地利用现状概况及分类体系
    4.1 土地利用现状
        4.1.1 土地利用描述性统计
        4.1.2 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4.2 基于“三生”用地体系分类及现状分析
        4.2.1 “三生”用地分类体系
        4.2.2 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三生”空间现状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土地利用转型特征分析
    5.1 土地利用功能结构转型
        5.1.1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5.1.2 “三生”用地结构转型分析
    5.2 土地利用功能空间转型
        5.2.1 土地功能重心模型
        5.2.2 洛伦兹曲线和基尼系数空间变化
    5.3 土地利用转型的影响因素分析
        5.3.1 影响因子选取
        5.3.2 计量方法与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土地利用转型的生态环境效应
    6.1 数据处理及研究方法
        6.1.1 生态环境响应模型
        6.1.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
        6.1.3 空间变异特性模型
    6.2 生态环境质量空间变异性分析
        6.2.1 空间自相关性分析
        6.2.2 半方差函数分析
    6.3 生态环境质量时空演变
        6.3.1 时序变化分析
        6.3.2 时空分异变化分析
        6.3.3 各功能用地转型对生态环境影响的的贡献度
    6.4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
        6.4.1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
        6.4.2 生态系统敏感性分析
    6.5 生态环境效应的影响因素分析
        6.5.1 LMDI分解模型
        6.5.2 水环境质量对生态环境效应的影响
    6.6 优化调控策略与建议
        6.6.1 优化调控措施
        6.6.2 构建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生态经济发展模式
        6.6.3 加强水源区数据处理与信息传输系统建设
    6.7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5)土地财政对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研究 ——以城市蔓延治理为路径导向(论文提纲范文)

作者简介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问题提出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问题提出
        1.1.3 研究意义
    1.2 基本概念辨析
        1.2.1 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
        1.2.2 土地财政
        1.2.3 城市蔓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技术路线
    1.5 论文的可能创新点
第二章 研究进展与文献述评
    2.1 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研究进展
        2.1.1 城市土地利用评价研究进展
        2.1.2 城市土地利用影响因素研究进展
        2.1.3 中国城市土地利用提升政策梳理
    2.2 土地财政的研究进展
        2.2.1 土地财政的成因研究
        2.2.2 土地财政的构成研究
        2.2.3 土地财政的影响研究
    2.3 文献述评
第三章 土地财政对城市蔓延的影响机制分析
    3.1 土地财政影响城市蔓延的整体作用路径
    3.2 制度因素影响下地方政府土地出让行为分析
        3.2.1 土地相关法律法规的制度安排
        3.2.2 地方政府土地出让行为的特征
        3.2.3 地方政府土地出让行为评价
    3.3 经济因素视角下土地财政对城市蔓延的影响路径
        3.3.1 产业结构调节下土地财政对城市蔓延的影响
        3.3.2 房价调节下土地财政对城市蔓延的影响
        3.3.3 劳动力工资调节下土地财政对城市蔓延的影响
第四章 土地财政规模和城市蔓延程度的测度与检验
    4.1 研究对象介绍
    4.2 土地财政规模的测度和时空分析
        4.2.1 土地财政的指标选择与数据来源
        4.2.2 中部六省80 个城市土地财政规模的时空分析
    4.3 城市蔓延程度的测度和时空分析
        4.3.1 城市蔓延指标构建、数据来源和处理过程
        4.3.2 中部六省80 个城市蔓延程度的时空分析
    4.4 土地财政与城市蔓延的面板Granger因果检验
        4.4.1 面板Granger因果检验模型设定
        4.4.2 面板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分析结果
    4.5 土地财政对城市蔓延的影响程度分析
        4.5.1 实证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4.5.2 基准回归分析结果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制度层面因素视角下土地财政对城市蔓延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实证模型设定和数据来源
        5.1.1 中介效应分析建模思路
        5.1.2 实证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5.2 地方财政缺口的影响分析
        5.2.1 地方财政缺口的测度
        5.2.2 中部六省地方财政缺口简析
        5.2.3 实证分析结果
    5.3 官员晋升竞争的影响分析
        5.3.1 官员晋升竞争强度的测度
        5.3.2 中部六省官员晋升竞争强度分析
        5.3.3 实证分析结果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经济层面因素影响下土地财政对城市蔓延影响的实证分析
    6.1 实证模型设定和数据来源
        6.1.1 调节效应分析模型构建
        6.1.2 数据来源
    6.2 城市产业结构对土地财政的城市蔓延效应的影响分析
        6.2.1 中部六省城市产业结构分析
        6.2.2 实证分析结果
    6.3 房价对土地财政的城市蔓延效应的影响分析
        6.3.1 中部六省房价水平分析
        6.3.2 实证分析结果
    6.4 劳动力工资对土地财政的城市蔓延效应的影响分析
        6.4.1 中部地区劳动力工资水平分析
        6.4.2 实证分析结果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主要结论
    7.2 相关政策建议
    7.3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面向SDGs的长三角土地利用演化模型构建与情景模拟(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SDGs研究现状
        1.2.2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现状
        1.2.3 长三角地区土地利用研究现状
        1.2.4 研究现状总结
    1.3 研究目标及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1.5 论文组织结构
第2章 基础理论与方法
    2.1 系统动力学模型
        2.1.1 系统动力学简介
        2.1.2 系统动力学建模方法
    2.2 元胞自动机模型
        2.2.1 元胞自动机概念
        2.2.2 元胞自动机模型基本原理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长三角地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构建与分析
    3.1 研究区域概况和数据来源
        3.1.1 研究区域概况
        3.1.2 数据概括及预处理
    3.2 长三角地区可持续发展指标体系建立
        3.2.1 长三角地区可持续分析框架
        3.2.2 SDGs指标本土化研究
        3.2.3 指标量化计算
    3.3 长三角地区SDGs可持续程度分析
        3.3.1 指标指数确定
        3.3.2 指标指示板建立
        3.3.3 SDGs可持续程度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面向SDGs的土地利用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4.1 系统动力学模型总体分析
        4.1.1 模型建模目的
        4.1.2 模型系统边界确定
    4.2 模型子系统及主要指标确定
        4.2.1 模型子系统
        4.2.2 模型主要指标
    4.3 模型结构分析与数学模型构建
        4.3.1 模型结构流图
        4.3.2 模型参数确定
        4.3.3 模型数学方程
    4.4 模型检验与修正
    4.5 模型多情景设置与模拟结果
        4.5.1 情景设置
        4.5.2 模拟结果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面向SDGs的土地利用演变多情景模拟
    5.1 面向SDGs的土地利用演变多情景模拟模型构建
        5.1.1 ANN模型构建
        5.1.2 SDGs-CA模型构建
        5.1.3 模型精度评价
    5.2 长三角地区土地利用演变多情景模拟
        5.2.1 模型数据准备
        5.2.2 模型模拟结果
    5.3 原型系统开发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论文主要创新点
    6.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7)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和展望(论文提纲范文)

1 学科发展与建设历程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数据来源
    2.2 研究方法
3 学科研究进展与学术成就
    3.1 人生地理与经济地理组时期(1940—1957年)
        3.1.1 专业文献综述
        3.1.2 学科建设和研究内容
        3.1.3 主要贡献和成就
    3.2 经济地理研究室时期(1958—1982年)
        3.2.1 专业文献综述
        3.2.2 学科建设和研究内容
        3.2.3 主要贡献和成就
    3.3 经济地理部时期(1983—1999年)
        3.3.1 专业文献综述
        3.3.2 学科建设和研究内容
        3.3.3 主要贡献和成就
    3.4 人文地理与区域发展研究部时期(2000—2008年)
        3.4.1 专业文献综述
        3.4.2 学科建设和研究内容
        3.4.3 主要贡献和成就
    3.5 区域可持续发展分析与模拟重点实验室时期(2009年以来)
        3.5.1 专业文献综述
        3.5.2 学科建设和研究内容
        3.5.3 主要贡献和成就
4 学科发展展望

(8)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目的
    1.3 研究现状
    1.4 名词界定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本文创新
第2章 绿色生态城市理论研究及系统模型
    2.1 概念梳理
    2.2 内涵辨析
    2.3 特征论述
    2.4 理论基础
    2.5 系统模型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国际比较研究
    3.1 ESMF比较矩阵
    3.2 英国BREEAM Communities
    3.3 美国LEED ND、LEED Cities and Communities
    3.4 德国DGNB UD
    3.5 日本CASBEE UD、CASBEE Cities
    3.6 中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标准
    3.7 宏观环境与评价体系的比较小结
    3.8 机制保障比较
    3.9 模式特征比较
    3.10 本章小结
第4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与挑战
    4.1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发展现状
    4.2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存问题
    4.3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现实挑战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
    5.1 评价体系现存问题
    5.2 评价体系优化思路
    5.3 钻石评价模型
    5.4 评价体系结构
    5.5 评价内容优化
    5.6 评价方法优化
    5.7 本章小结
第6章 评价体系优化实证
    6.1 中新天津生态城案例验证
    6.2 其他比较案例验证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创新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
    7.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中新天津生态城国标(GBT51255-2017)评价验证
后记
读博士学位期间的主要工作

(9)柯西河流域农户生计资本评价与生计可持续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相关概念界定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1.5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6 技术路线与结构安排
第2章 相关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2.1 相关理论基础
    2.2 本文研究方法
第3章 可持续生计研究进展及量化评价
    3.1 可持续生计的内涵与发展演进
    3.2 国际生计可持续研究进展及文献计量分析
        3.2.1 研究思路方法和主要数据源
        3.2.2 数据检索与处理
        3.2.3 文献特征分析
        3.2.4 主要研究力量空间分布及其合作关系分析
        3.2.5 主要研究机构分析
        3.2.6 主要研究者及其社会网络结构分析
        3.2.7 研究热点分析
    3.3 国内可持续生计研究进展及文献计量分析
        3.3.1 国内研究进展及阶段分析
        3.3.2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3.3.3 发文整体情况分析
        3.3.4 主要研究力量分析
        3.3.5 学术影响力分析
        3.3.6 主要研究主题与热点领域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研究区域柯西河流域概述
    4.1 柯西河流域地理位置
    4.2 柯西河流域自然地理
        4.2.1 柯西河流域河流概况
        4.2.2 柯西河流域地貌概况
        4.2.3 柯西河流域气候及降水概况
    4.3 柯西河流域社会经济概况
    4.4 柯西河流域的能源状况
    4.5 柯西河流域的主要资源环境问题
    4.6 柯西河流域居民的主要生计方式及其研究意义
第5章 柯西河流域县域生计资本评价及其空间格局研究
    5.1 县域农户生计资本评价方法
        5.1.1 评价数据来源
        5.1.2 评价指标选取
        5.1.3 评价测度模型选择
        5.1.4 县域生计资本空间差异测度方法:空间自相关分析
        5.1.5 县域生计资本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5.2 柯西河流域县域生计资本评价结果
    5.3 县域生计资本空间格局特征
    5.4 农户生计资本聚集特征
    5.5 柯西河流域县域生计资本空间分布影响因素分析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柯西河流域家庭生计资本评价及影响因素研究
    6.1 研究方法
        6.1.1 案例区选择:尼泊尔境内柯西河流域
        6.1.2 数据收集及实地考察
        6.1.3 指标构建:生计脆弱性指数与可持续生计指数
        6.1.4 SLI指数及测度方法
        6.1.5 基于IPCC框架的科学性验证
    6.2 结论结果及分析
        6.2.1 Kavre、Sindhuli及Saptari县生计脆弱性分析
        6.2.2 县域LVI-IPCC得分
        6.2.3 Kavre、Sindhuli和Saptari县可持续生计指数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柯西河流域不同性别群体生计资本评价及其影响因素研究
    7.1 尼泊尔的性别不平等状况
    7.2 性别不平等的测量指标与方法
        7.2.1 指标体系构建
        7.2.2 计算方法
    7.3 性别维度生计资本空间分布特征
    7.4 基于县域的两性生计资本差异及其影响因素分析
    7.5 日喀则地区柯西河流域上游不同性别群体生计资本评价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关键生计资本评价研究
    8.1 关键资本识别与影响因素分析方法——DEMATEL方法
    8.2 不同分析维度的主要资本及其影响因素判别
    8.3 DEMATEL方法分析的实现步骤
    8.4 柯西河流域关键资本及影响因素分析
        8.4.1 影响因素及关键资本分析——区域视角
        8.4.2 影响因素及关键资本分析——性别视角
        8.4.3 影响因素及关键资本分析——家庭视角
        8.4.4 基于评价结果的分析与讨论
    8.5 本章小结
第9章 流域可持续生计策略的建议
    9.1 流域县域尺度生计发展的障碍与问题及对策建议
        9.1.1 可持续生计的障碍与问题分析
        9.1.2 面向县域尺度的可持续生计战略
    9.2 流域家庭尺度生计发展的障碍与问题及对策建议
        9.2.1 可持续生计的障碍与问题分析
        9.2.2 面向家庭尺度的可持续生计策略
    9.3 流域性别群体尺度生计发展的障碍与问题
        9.3.1 可持续生计的障碍与问题分析
        9.3.2 面向性别尺度的可持续生计措施
    9.4 小结
第10章 结论与讨论
    10.1 研究主要结论
    10.2 论文主要创新点
    10.3 论文不足之处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 农户家庭调查问卷
附录 2 基于Dematel方法的农户关键资本评价调查问卷
致谢
作者简历及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10)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的县域建设用地配置研究 ——以武义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研究基础与研究综述
    2.1 建设用地的概念及内涵
    2.2 基础理论研究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土地资源配置理论
        2.2.3 地域分工与区域经济差异理论
        2.2.4 “压力(P)-状态(S)-响应(R)”模型基本理论
    2.3 建设用地配置及增长机制
        2.3.1 建设用地指标配置
        2.3.2 建设用地规模管制与空间配置
        2.3.3 建设用地增长机制
    2.4 建设用地可持续发展综述
        2.4.1 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
        2.4.2 建设用地可持续发展
    2.5 研究述评
第三章 建设用地可持续发展评价指标体系构建研究
    3.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思路
    3.2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3.3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与指标选取
第四章 建设用地可持续发展水平评价与配置方法
    4.1 研究区概况
        4.1.1 经济社会发展概况
        4.1.2 建设用地利用概况
        4.1.3 建设用地存在的问题
    4.2 数据来源
    4.3 评价与配置方法
        4.3.1 熵值TOPSIS法
        4.3.2 障碍度分析
        4.3.3 GM(1,1)模型
        4.3.4 信息熵优化配置
第五章 建设用地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时空演变与机理研究
    5.1 建设用地可持续发展水平的时序演变
    5.2 建设用地可持续发展水平的空间演变
    5.3 建设用地可持续发展水平变化机理研究
        5.3.1 可持续发展子系统在建设用地增长中的作用机理
        5.3.2 区域建设用地规模结构在用地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机理
        5.3.3 建设用地可持续发展水平障碍因子分析
        5.3.4 区域建设用地的提升障碍与可持续发展模式
第六章 基于可持续评价的建设用地规模优化配置
    6.1 建设用地可持续发展水平预测
    6.2 区域建设用地规模优化配置
        6.2.1 建设用地配置思路
        6.2.2 现状建设用地公平性评价
        6.2.3 建设用地优化配置方案
    6.3 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的建设用地分区管制策略
        6.3.1 建设用地大幅度削减区用地管制策略
        6.3.2 建设用地小幅度削减区用地管制策略
        6.3.3 建设用地小幅度增加区用地管制策略
        6.3.4 建设用地大幅度增加区用地管制策略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性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1 作者简历
    2 参与的科研项目及获奖情况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土地可持续利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土地利用系统对区域可持续发展的支撑力评价:方法与实证[J]. 李寒冰,金晓斌,吴可,韩博,孙瑞,姜国栋,周寅康. 自然资源学报, 2022(01)
  • [2]基于生态系统服务权衡的农地格局与利用决策研究[D]. 陈莎. 浙江大学, 2021(01)
  • [3]农户生计转型背景下的耕地利用可持续集约化研究[D]. 彭文龙. 曲阜师范大学, 2021
  • [4]南水北调中线核心水源区土地利用转型及其生态环境效应研究[D]. 谭力.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5]土地财政对城市土地可持续利用的影响研究 ——以城市蔓延治理为路径导向[D]. 王怡维. 中国地质大学, 2021(02)
  • [6]面向SDGs的长三角土地利用演化模型构建与情景模拟[D]. 马尚靖. 南京师范大学, 2021
  • [7]人文与经济地理学的发展和展望[J]. 陆大道,刘彦随,方创琳,陈明星,王姣娥,席建超. 地理学报, 2020(12)
  • [8]国际比较视野中我国绿色生态城区评价体系优化研究[D]. 杜海龙. 山东建筑大学, 2020(04)
  • [9]柯西河流域农户生计资本评价与生计可持续性研究[D]. 张宸嘉. 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水利部成都山地灾害与环境研究所), 2020(01)
  • [10]基于可持续发展视角的县域建设用地配置研究 ——以武义县为例[D]. 徐寻.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标签:;  ;  ;  ;  ;  

可持续土地利用与区域可持续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