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尼西亚与亚齐运动达成协议

印度尼西亚与亚齐运动达成协议

一、印尼与亚齐运动达成协议(论文文献综述)

周光俊[1](2021)在《三重政治结构中的分离主义政党》文中研究表明作为分离运动组织者、发动者和领导者的分离主义政党是特殊主义和排他主义意识形态的产物,在一定程度上是现代政党的"异化"。分离主义政党处于族群—区域、民族国家和世界政治秩序三重约束结构中。在整合族群—区域利益诉求的基础上,分离主义政党试图建立本族群—区域的主权国家。分离主义政党所在的民族国家和世界政治秩序有着不同的政治考量,对分离主义政党予以打击、限制、约束或支持。这种三角互动决定了分离主义政党的政治能力、政治意愿和政治态度,导致了不同分离主义政党实际政治表现与结果的差异,制约了分离运动的走向。对苏格兰民族党、自由亚齐运动和苏丹人民解放运动的案例考察检验了上述理论框架。因此,在分离主义政党治理和分离运动治理中,既要看到政治激励、经济发展、社会建设等方面有意识地倾斜到少数族群—区域可以瓦解分离主义政党建立的可能性和必要性,也要认识到强化治理所存在的国家界限,加强与他国、国际组织开展联合打击。

宋菁菁[2](2020)在《论分离主义冲突的持续路径差异——基于印尼、泰国和菲律宾的比较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提出中央政府权力格局类型和分离组织动员网络特征是影响冲突持续路径差异的重要原因,并以印尼、泰国和菲律宾的分离主义冲突作为案例,通过比较历史分析,考察分离主义冲突在不同国家、不同历史时期为何呈现出不同的持续路径。本文认为:在中央政府实力远胜于分离组织的情况下,当强力型政府面对具有密集型动员网络的分离组织时,冲突双方可能陷入激烈的内战;当强力型政府面对具有分散型动员网络的分离组织时,在中央政府的强大压力下,分离组织更可能采取一些极端化的策略。与之相应,当脆弱型政府面对具有密集型动员网络的分离组织时,双方可能陷入持续的谈判—冲突困境;而当脆弱型政府面对具有分散型动员网络的分离组织时,国家更可能陷入到边缘性叛乱之中。本文案例的检验过程对边缘性叛乱出现的诱因做出了一些修正。

靳晓哲[3](2020)在《当代东南亚分离运动的起源、发展与治理 ——理论探究与案例分析》文中研究表明

李垣萤[4](2020)在《知识中心与非传统安全合作 ——以东盟参与区域灾害管理合作为例》文中指出冷战结束后,国际社会中安全威胁的性质发生了重要变化,传统安全威胁的紧迫性明显下降,应对非传统安全问题的重要性更加突出。在非传统安全合作中,小国处于一种两难境地,一方面是自身能力不足,为了更好地保护民生福祉和“人的安全”,客观上需要外部援助和国际合作;但另一方面又担心外部援助有可能带来人道主义干预,进而侵蚀其主权,威胁国内政治安全。在后冷战时代,要实现综合安全,小国需要在非传统安全合作中掌握更多的主动权,甚至对合作进程进行主动塑造和引导。小国塑造和主导非传统安全合作是否可能?这是本文的研究问题。既有的非传统安全合作研究对小国关注较少。非传统安全威胁具有跨国跨地区的特征,因此国际社会需要通过广泛合作来应对这类挑战。学者们的讨论主要围绕大国责任和策略展开,即大国如何在新的安全形势下调整思路和战略,如何在维护全球和平与繁荣方面发挥好领导作用,而中小国家的行为和影响则较少进入研究议程。在涉及安全合作的规范问题上,既有研究也多以西方观念和经验为基础,非西方的中小国家则被视为影响和改造的对象,在西方主导的规范体系中处于“失语”状态。总的来说,目前非传统安全合作研究存在明显的大国研究偏好和西方中心主义色彩,较少关注小国的观念与诉求,也缺乏关于小国塑造和主导非传统安全合作可能性的讨论。随着全球化进程的深入和扩展,越来越多的小国有机会参与全球事务治理。多元行为体从事多元实践,不同的实践活动又会生产不同的知识。这会对原有的由西方大国主导的知识体系构成挑战,此前被边缘化的非西方中小国家有更多的机会表达自己的诉求或是进行地位伸张,全球性知识体系也会变得更加丰富和多元。在此基础上,本文假设小国可以在共同的背景知识和实践基础上形成实践共同体,通过塑造区域性知识中心主导地区非传统安全合作。知识中心建立在本土知识和信息网络以及互动关系基础上,而不是以物质资源为依托的实质性权力中心。知识中心的主导作用主要体现在管理知识与信息,以及协调区域内外安全关系两个方面。小国实践共同体构建区域知识中心的路径有三条,分别是身份设定、制度创新和能力塑造,这三条路径依次展开并互相加强。身份设定是指小国实践共同体在结合自身背景知识和具体实践情境的前提下,探索和明确知识中心在安全合作中的角色和作用的过程。身份定位决定了知识中心的行动目标和方式。为了将行动目标付诸实践,小国实践共同体需要结合知识中心的身份定位进行制度创新和建设,制度创新反过来也会巩固身份定位。初步建立起来的制度框架会经历合作实践的检验,制度和能力建设中的不足也会显露出来,因此需要在反思的基础上全面提升和塑造知识中心的能力,从而强化知识中心的身份定位和制度效力。本文拟结合东盟参与区域灾害管理合作的案例对上述假设进行验证。东南亚国家在经历了印度洋海啸和缅甸风灾这两场重大自然灾害后,真正认识到通过地区合作管理灾害风险的重要性,并寻求将东盟塑造成为具有协调性主导作用的区域知识中心来管理减灾救灾合作。在明确了知识中心的身份定位后,东盟通过制度创新将协调性主导作用付诸实践,建立了东盟灾害管理人道主义援助协调中心并确立了涉及灾害管理合作各环节的操作程序和具体机制,初步构建起综合性的区域灾害管理合作体系。这一体系在应对台风“海燕”时经历了重大考验。东盟经过反思进一步认识到了合作中的新变化、新挑战和新任务,并激发了“一个东盟,一个声音”的构想。台风“海燕”之后,东盟致力于全面塑造和提升知识中心的能力,加强地区的团结和凝聚力,进一步巩固协调性主导者身份和完善区域合作制度框架,并向着成为未来全球灾害管理领导者的目标努力。东盟作为区域知识中心,通过对知识和信息的管理和对内外合作关系的协调,在地区灾害管理合作中发挥了主导作用,推动了地区非传统安全合作的不断深化与扩展。

陈雪健[5](2020)在《东南亚族群冲突的恐怖主义化与地区安全治理研究 ——以菲律宾为例》文中提出东南亚是当今世界产业转移的重点承载区域,也是中国“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海外高度关联区域,地缘优势与经济优势互为补充,成为近年来少数经济逆势上扬的高增长地区。然而,东南亚部分国家长期存在的族群冲突问题,不仅影响了整个地区的发展进程,同时在此基础上逐步恐怖主义化,使地区安全形势更加难以控制,族群冲突恐怖主义化正成为东南亚具有典型意义的安全治理难题。族群冲突走向恐怖主义并非简单地非传统安全替代传统安全,而是新世纪以来两种安全问题一脉相承的恶化结果。广义上,恐怖主义是当今时代非传统安全非常重要的议题之一,基于其极端思想蔓延的特性,再叠加各国复杂的历史因素,从思想反恐到行动反恐,处处充满挑战。与其他类型的恐怖主义相比,族群冲突演化的恐怖主义不仅继承了族群冲突的历史性积怨与不满,同时也因其与国家政府直接冲突通常受挫,容易向境外寻求力量支持,其所带来的恐怖主义跨境联动对整个地区乃至全球都有着不可估量的恶劣影响。因此,本文通过研究东南亚存在的两大热点问题——族群冲突与恐怖主义——的关系与趋势,聚焦于菲律宾这个族群冲突恐怖主义化问题突出的国家案例,以更全面、客观地理解东南亚当下的地区安全热点问题,并力求在地区安全治理上提供破局思路。

李捷,雍通[6](2019)在《权力下放与分离主义治理——基于亚齐与菲南的案例分析》文中指出关于权力下放对于分离主义治理的效用问题,国际学界存在明显的分歧。较之西方的经验和案例,东南亚国家的相关实践可进一步丰富分离主义治理的理论和路径探索。通过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的路径,印尼与菲律宾两国各自在亚齐与菲南的权力下放协调了两地分离情绪得以滋长的经济和认同话语。在效用层面,两地的治理实践在实现地区和平、分离武装的政党化转型方面均有积极的进展,而在国家一体性建设与国家认同协调方面,仍有待进一步加强。

薛松[7](2019)在《分权与族群分离运动:基于印尼的分析》文中指出印度尼西亚曾在民主转型期间遭遇严重的族群冲突和族群分离主义的困扰,地方分权制度成功地起到了缓解族群冲突的效果,2005年印尼政府与亚齐独立运动组织也在特殊地方分权的框架下和解。然而与亚齐有着相似背景的巴布亚族群分离运动却在近几年愈演愈烈。为什么印尼不能仿效亚齐的成功经验,与巴布亚重新协商地方分权协议并解决分离问题呢?本文提出,对解决族群分离问题有效的分权应是一种基于平等和自愿的制度安排,必须考虑对话双方进入谈判的限制性条件:对于主权国家,限制性条件往往是存不存在向分离族群作出妥协的政治空间;对于族群分离群体,政治代表权缺位经常是进入与中央政府对话的最主要障碍。本文提出,只有在中央政府有政治空间且族群分离群体的政治代表权明确的情况下,双方才有可能进入真正的分权协议谈判。通过比较亚齐和巴布亚在1998年后的发展情况发现,亚齐问题的解决是政府的政治空间扩大和亚齐独立运动组织获得亚齐人民政治授权的结果,而巴布亚未能进入分权谈判的主要原因是巴布亚精英分化导致的政治代表权缺位。

常士訚,孙其宝[8](2019)在《东南亚国家的族际政治发展》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从族际政治的角度回顾了东南亚国家政治发展的进程。族际政治是政治发展进程中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东南亚国家的族际政治关系形成有其悠久的历史,尤其近代以来,东南亚国家成为东西方文明的汇集地,也吸收和接纳了不少来自世界上其他不同国家和民族的移民。随着东南亚国家"二战"后的独立和各国对公民身份的确立,公民身份、政治体制安排和国家治理方式在族际关系的处理上都发生了深刻的变化,对东南亚国家的政治发展和政治转型均构成了重要的影响。本文采取比较政治学和案例结合的方法对东南亚比较有代表性的国家,如缅甸、新加坡、印度尼西亚、菲律宾、泰国等国家的族际政治发展状况进行了尝试性分析。

郑钦文[9](2019)在《东南亚穆斯林分离运动中的国家作用 ——基于泰国、缅甸、新加坡与印度尼西亚的比较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当代世界冲突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穆斯林分离运动对东南亚各国的稳定与发展构成了一项持续而又复杂的挑战。长期以来,包括政治学、人类学和民族学等学科在内的研究成果普遍将穆斯林分离运动的根源锁定在宗教文化因素、族群身份认同、特定的历史政治背景以及伊斯兰恐怖主义等因素之上。本文质疑种族或文明鸿沟这一广泛观点,并认为各国民众对穆斯林分离主义的普遍担心被夸大了。在现实政治实践中,族群合作是一种常态化行为,而以穆斯林分离运动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骚乱和冲突并不是由于种族仇恨等原因造成的,我们需要更好地理解穆斯林分离运动和其发展轨迹,从而找到行之有效的解决方法和治理之策。不论是分析东南亚穆斯林分离运动的成因还是解释其结局,都需要对东南亚穆斯林分离运动的根本属性重点把握。本文认为,穆斯林分离运动首先是一个国家内部政治问题,因此,在穆斯林族群冲突这一现实问题上,本文强调和关注“国家”这一重要权力主体在穆斯林分离运动中的角色和作用。“国家”不仅是穆斯林分离运动所指向的权力主体,更是其得以产生和赖以发展壮大的首要场域,穆斯林分离运动只能通过政治手段得以解决。本文选取了泰国、缅甸、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四个案例,运用历史比较研究的方法,试图发现造成该四国穆斯林分离运动差异化结局的根本原因。研究表明,在泰国、缅甸、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四个案例中,造成其穆斯林分离运动差异化结局的关键因素并非是历史上的冲突与仇恨、强烈的独立意识、极端伊斯兰主义思想、政治经济地位边缘化,也并非是分离运动的规模大小、实力强弱或者有无得到有力的内外部支持,而是由于国家对待穆斯林分离运动所表现出的态度、所使用的策略以及对国家政治资源的整合能力。泰国、缅甸、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穆斯林分离运动中“国家”所扮演的角色和作用的不同决定了该国穆斯林分离运动的发展态势以及该国族群关系的稳定与否。作为处理穆斯林分离运动的反例,泰国和缅甸中央国家不仅未对分离运动表现出足够的重视和关注,并采取了错误的政治手段,包括极端的民族同化政策、最低限度政治身份与权利的剥夺和严格的军事镇压;与其相反,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则凭借着其正确的政治态度、不偏不倚的公共政策以及最大限度的政治整合手段和谈判技巧,和平解决了其国内长期存在的穆斯林分离主义问题。

李富林[10](2019)在《印度尼西亚与马来西亚关系研究(1966—2003)》文中提出印尼和马来西亚有着密切的族群关系,又是东盟重要的成员国。然而从印尼和马来西亚的外交关系史上看,冲突与合作并存,两国关系十分复杂。本文主要以印尼和马来西亚之间的外交政策和重大外交事件为主线,研究1966—2003两国关系所呈现的具体状态,总结得出两国关系发展表现为四个时期:1966—1969年为两国关系缓慢恢复期;1970—1980年为两国关系友好发展期;1981—1991年为两国关系矛盾与合作共存期;1991—2003年为两国关系冲突与合作共存期,并尝试分析两国关系变化的原因。1949年印度尼西亚联邦共和国宣告独立,1957马来亚独立,由于两国有着密切的族群关系,并且在反抗外国侵略中,苏门答腊岛和马来半岛地区的人民相互支持,因此在两国独立之后,1957—1963期间,印尼与马来亚关系处于一个相对和平的时期。1963年马来西亚联邦成立,印尼领导人苏加诺把马来西亚联邦视为新殖民主义的产物,不承认马来西亚联邦,并且提出“粉碎马来西亚”的口号,发动对马来西亚的对抗。马来西亚方面也做出针锋相对的回应,两国随之进入激烈的对抗时期。1966年苏哈托登上印尼总统宝座,宣布结束与马来西亚的对抗。1967年《曼谷宣言》的签订,印尼和马来西亚关系在东盟的框架内逐渐从对抗的阴影中走出。1969年两国签订《大陆架协定》,缓和了长期以来的边界争端。这一时期,虽然两国关系有了很大的改善,但是相互不信任的情况仍然存在,因此1966—1969为两国关系恢复时期。1970年9月,拉扎克就任马来西亚总理,在重大的外交政策上与印尼保持密切磋商,遵从印尼的首要地位。拉扎克下台之后,奥恩继任马来西亚总理,他继续执行对印尼友好的政策,奠定了两国关系快速发展的基础。1970年,印尼和马来西亚签订《马六甲海峡安全协定》,1980年两国联合发表关丹原则,密切了两国之间的关系。因而1969—1980年两国关系进入友好发展时期。1981年7月,马哈蒂尔就任马来西亚总理之后,马来西亚对印尼的外交政策出现了明显改变,不再以“小兄弟”的风格与印尼交往,之前在外交上与印尼共同协商的政策被抛弃了。另外,马哈蒂尔和苏哈托都积极充当东南亚地区领导人,外交风格由低调转为积极,马来西亚和印尼成为了竞争对手,双方在外交上逐渐生出了诸多矛盾和分歧,但是在冷战大背景下,印尼和马来西亚经常妥协彼此之间的矛盾来对抗“共产主义南下”。因此这一时期两国之间的矛盾是较为缓和的,更多的矛盾是口头上的,两国之间依然有着一些政治、军事方面的合作。1981—1991年,两国关系进入一个矛盾与合作共存时期。进入90年代,随着美苏冷战的结束,柬埔寨问题的解决,东南亚地区紧张的局势得到了实质性的缓解。并且,随着东盟与中国关系的改善,印尼和马来西亚不必再用“委屈求全”的合作方式来防范和对抗中国。从两国的外交表现看,这一时期,两国均显示出强势和自信的特征。因此,两国之间一些由来已久的矛盾在这一时期爆发。并且比上一时期更为激烈。虽然冷战结束之后,两国关系中的矛盾和冲突较为明显,但是在经济全球化的影响下,两国仍然在一些领域开展合作,如南“增长三角”合作计划,“北三角”合作计划,两国合作打击海盗等。因此,1991—2003年两国关系进入一个冲突与合作共存时期。

二、印尼与亚齐运动达成协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印尼与亚齐运动达成协议(论文提纲范文)

(1)三重政治结构中的分离主义政党(论文提纲范文)

一 问题的提出
二 文献回顾
    (一)分离主义政党的存在基础及其竞标制动员模式
    (二)竞价性政党体制与分离主义政党扩张局限
    (三)外部挑战与分离主义政党制度化转型
三 理论建构
四 案例分析
    (一)苏格兰民族党
    (二)自由亚齐运动
    (三)苏丹人民解放运动
五 结论与启示

(2)论分离主义冲突的持续路径差异——基于印尼、泰国和菲律宾的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 言
一 相关研究述评
二 分离主义冲突持续路径:群体互动的视角
    (一)冲突主体与互动网络
    (二)解释变量:中央政府权力格局类型和分离组织动员网络特征
        1.中央政府权力格局类型
        2.分离组织动员网络特征
    (三)机制与中介变量
        1.机制:可信性承诺达成的可能性
        2.中介变量:中央政府与分离组织的策略选择
    (四)结果与研究假设:分离主义冲突持续路径差异
三 案例分析
    (一)印尼亚齐分离主义冲突
        1.边缘性叛乱(1976—1998年)
        2.谈判—冲突困境(1998年以后)
    (二)泰国南部马来穆斯林分离主义冲突
        1.极端化暴力(20世纪60-70年代)
        2.谈判—冲突困境(20世纪80年代以后)
    (三)菲律宾南部摩洛穆斯林分离主义冲突
        1.内战(20世纪70年代初、中期)
        2.谈判—冲突困境(20世纪70年代末以后)
四 结语与启示

(4)知识中心与非传统安全合作 ——以东盟参与区域灾害管理合作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问题
    三、研究思路
    四、文章结构
    五、研究方法
第一章 既有研究的解释与不足
    第一节 冷战后安全威胁性质的变化
    第二节 非传统安全合作研究中小国的缺位
    第三节 东盟灾害管理合作相关研究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知识中心与非传统安全合作
    第一节 前提假定:多元实践与地方性知识兴起
    第二节 知识中心:管理与协调非传统安全合作
    第三节 建构知识中心:身份设定、制度创新与能力塑造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从印度洋海啸到缅甸风灾:知识中心的身份设定
    第一节 印度洋海啸前东南亚的减灾救灾机制
    第二节 印度洋海啸:救灾行动引发反思
    第三节 AADMER:奠定区域灾害管理合作的基础
    第四节 缅甸风灾中的东盟:合作进程的协调性主导者
    本章小结
第四章 AHA中心及相关机制:以制度创新构建知识中心
    第一节 AHA中心:运作与协调中心
    第二节 标准操作程序
    第三节 灾害监测与信息管理
    第四节 灾害评估与报告
    第五节 灾害应急物资管理与分配
    第六节 专业能力培训与人才储备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应对台风“海燕”及反思:知识中心的能力塑造
    第一节 台风“海燕”概况及东盟的应对措施
    第二节 台风“海燕”后的反思及能力提升措施
    第三节 全面的能力塑造:地区团结与全球领导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知识中心与东盟灾害管理合作
    第一节 以东盟为知识中心的区域灾害管理合作
    第二节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5)东南亚族群冲突的恐怖主义化与地区安全治理研究 ——以菲律宾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文献回顾
        1.2.1 国内学者的研究状况
        1.2.2 国外学者的研究状况
        1.2.3 综述
    1.3 研究对象、概念、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概念
        1.3.3 研究方法
第2章 东南亚族群冲突的态势与成因
    2.1 东南亚族群冲突的总体态势
        2.1.1 菲律宾的族群冲突
        2.1.2 泰国的族群冲突
        2.1.3 缅甸的族群冲突
        2.1.4 印度尼西亚的族群冲突
    2.2 东南亚族群冲突的复合成因
        2.2.1 经济因素
        2.2.2 宗教因素
        2.2.3 地理因素
        2.2.4 历史因素
第3章 菲律宾族群冲突的恐怖主义化过程
    3.1 菲律宾族群冲突的历史进程
    3.2 菲律宾族群冲突的安全困境
    3.3 菲律宾族群冲突的恐怖主义化演进
        3.3.1 “阿布沙耶夫”组织
        3.3.2 “苏莱曼酋长运动组织”
第4章 菲律宾族群冲突恐怖主义化的跨境联动
    4.1 菲律宾恐怖主义跨境联动的现状探析
    4.2 菲律宾恐怖主义跨境联动的原因解析
        4.2.1 思想纽带
        4.2.2 政治目标
        4.2.3 经济利益
    4.3 菲律宾恐怖主义跨境联动的趋势分析
        4.3.1 独狼式袭击比重上升
        4.3.2 倚赖虚拟空间
        4.3.3 从“中转站”定位转向“终点站”
第5章 东南亚族群冲突恐怖主义化的治理
    5.1 菲律宾对族群冲突恐怖主义化的治理
    5.2 东盟框架下的反恐议题与安全合作
    5.3 域外大国参与反恐合作的路径与挑战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权力下放与分离主义治理——基于亚齐与菲南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前 言
    一 权力下放的相关理论及其效用争议
        1.权力下放的制度设计
        2.关于权力下放效用的争议
    二 亚齐与菲南权力下放的实践与进程
        1.亚齐地区权力下放的实践
        2.菲南权力下放的进程
        3.亚齐与菲南权力下放的共性
    三 权力下放与分离主义治理的效用分析
        (一)权力下放与地区和平
        1.地区和平
        2.社会支持
        3.后分离时期的冲突
        (二)权力下放与分离武装的政党化转型
        (三)权力下放与国家认同协调
结 语

(9)东南亚穆斯林分离运动中的国家作用 ——基于泰国、缅甸、新加坡与印度尼西亚的比较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价值及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东南亚穆斯林分离运动的兴起和发展
    第一节 分离主义和分离运动的概念界定
    第二节 东南业穆斯林分离运动的概况与特征
    第三节 穆斯林分离运动中“国家”概念的界定
第二章 失败的国家政策与穆斯林分离运动的兴起和激化:以泰国和缅甸为例
    第一节 泰南北大年:激进民族同化政策与分离运动的激化
        一、王国的消失和《英暹条约》
        二、“泛泰主义”民族同化政策和怨恨的加深
        三、泰南穆斯林分离运动:叛乱、回应与全面爆发
    第二节 缅甸若开邦:身份缺失和严重的族群对立
        一、历史上的仇怨:殖民时期的对立与仇恨
        二、罗兴亚人的身份之争——原生还是建构?
        三、宗教地位悬殊:世俗佛教徒与穆斯林
        四、罗兴亚穆斯林分离运动
    第三节 失败的国家政策与穆斯林分离运动
        一、极端的族群政策
        二、民主转型中的传统政治因素
        三、失败的政治谈判
第三章 有效的国家政策与冲突化解:以印度尼西亚和新加坡为例
    第一节 印度尼西亚:冲突、对话与合作
        一、自治权之争:亚齐穆斯林分离主义的缘起
        二、独特的族群文化:他者穆斯林与我者穆斯林
        三、不公平的税收政策和高压政治
        四、失信的国家政策——自由亚齐运动的兴起和激化
    第二节 新加坡:多族群国家的仇恨与冲突
        一、殖民时期的种族隔阂和仇恨
        二、新马联邦时期的族群冲突
    第三节 有效的国家政策与穆斯林分离运动
        一、契机、对话与妥协:印度尼西亚族群冲突的化解
        二、国家整合:新加坡族群融合的经验
第四章 国家与东南亚穆斯林分离运动
    第一节 穆斯林分离运动中的三种“国家”政策
    第二节 穆斯林分离运动与“国家”的复杂性
结论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后记

(10)印度尼西亚与马来西亚关系研究(1966—2003)(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选题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一章 1959—1966 年两国关系简要回顾
    第一节 1959 年印度尼西亚与马来亚友好条约的签订
        一、印度尼西亚与马来亚密切的族群关系
        二、印尼和马来亚的独立以及两国之间友好条约的签订
    第二节 1963—1966 年两国间的三年对抗
        一、两国对抗的方式和表现
        二、导致两国对抗的主要因素
第二章 1966—1969 年两国关系的缓慢恢复
    第一节 1966 年两国外交关系的建立
        一、9·30事件与苏哈托上台
        二、印尼对内对外政策以及意识形态的转变
    第二节 1967 年东盟的成立及其对印尼与马来西亚关系的影响
        一、在印尼与马来西亚关系的背景下看东盟的成立
        二、防止共产主义的扩张
        三、东盟成立对印尼和马来西亚关系的影响
    第三节 1969 两国大陆架协议的签订
    第四节 相互支持的排华反华共识
        一、印尼根深蒂固的排华反华意识
        二、马来西亚五一三事件后排华反华意识增强
        三、印尼与马来西亚在排华反华方面的共识
第三章 1970—1980 年两国关系的友好发展
    第一节 70年代马来西亚领导人对印尼的政策转变
        一、东古·拉赫曼时期的外交政策及马来(西)亚与印尼的关系回顾
        二、拉扎克与奥恩时期的外交政策及马来西亚与印尼的关系
    第二节 两国的合作与友好关系不断加强
        一、印尼支持马来西亚的地区中立化主张
        二、东盟首脑会议与两国友好关系的发展
        三、印尼、马来西亚和新加坡签署《马六甲海峡航行安全协议》
        四、关丹原则体现了两国的合作关系
        五、印尼与马来西亚军事合作的加强
        六、印尼文字改革方面加强与马来西亚的合作
第四章 1981—1991 年两国的矛盾与合作共存
    第一节 印尼与马来西亚外交政策的调整及影响
        一、马哈蒂尔对印尼外交政策的调整对两国关系的影响
        二、印尼外交政策调整和苏哈托外交风格转变对两国关系的影响
        三、马来西亚疏美政策与印尼亲美政策的区别
        四、对抗时期的阴影对两国关系的影响
    第二节 两国之间的矛盾与分歧
        一、对东盟领导权的争夺
        二、印尼反对马来西亚提出的东亚经济集团建议
    第三节 两国之间的友好关系与合作表现
        一、两国外长签署《马来西亚承认印度尼西亚“群岛原则”协议》
        二、两国签订《马来西亚雇佣印尼劳工协定》和《过境协定》
        三、两国在经济上的合作
        四、两国在军事上的合作
第五章 1991—2003 年两国的冲突与合作共存
    第一节 冷战结束与“中国威胁论”对两国关系的影响
        一、冷战结束对两国关系的影响
        二、“中国威胁论”变化对两国关系的影响
    第二节 两国之间的冲突
        一、西巴丹和利吉丹岛屿的归属纠纷
        二、马来西亚不断增多的印尼非法劳工
        三、自由亚齐运动
        四、1997 年印尼烟霾污染问题
        五、1997 年东南亚金融危机对两国关系的影响
    第三节 两国之间的重要合作
        一、南“增长三角”合作计划
        二、“北三角”的合作计划
        三、加强合作打击海盗
结论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四、印尼与亚齐运动达成协议(论文参考文献)

  • [1]三重政治结构中的分离主义政党[J]. 周光俊. 世界经济与政治, 2021(09)
  • [2]论分离主义冲突的持续路径差异——基于印尼、泰国和菲律宾的比较研究[J]. 宋菁菁. 东南亚研究, 2020(05)
  • [3]当代东南亚分离运动的起源、发展与治理 ——理论探究与案例分析[D]. 靳晓哲. 南京大学, 2020
  • [4]知识中心与非传统安全合作 ——以东盟参与区域灾害管理合作为例[D]. 李垣萤. 外交学院, 2020(08)
  • [5]东南亚族群冲突的恐怖主义化与地区安全治理研究 ——以菲律宾为例[D]. 陈雪健. 吉林大学, 2020(08)
  • [6]权力下放与分离主义治理——基于亚齐与菲南的案例分析[J]. 李捷,雍通. 东南亚研究, 2019(05)
  • [7]分权与族群分离运动:基于印尼的分析[J]. 薛松. 国际政治科学, 2019(04)
  • [8]东南亚国家的族际政治发展[J]. 常士訚,孙其宝. 比较政治学研究, 2019(01)
  • [9]东南亚穆斯林分离运动中的国家作用 ——基于泰国、缅甸、新加坡与印度尼西亚的比较分析[D]. 郑钦文.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2)
  • [10]印度尼西亚与马来西亚关系研究(1966—2003)[D]. 李富林.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标签:;  ;  ;  ;  

印度尼西亚与亚齐运动达成协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