森林之美──(央视“科博会”解说)

森林之美──(央视“科博会”解说)

一、森林之美──(中央电视台《科技博览》解说词)(论文文献综述)

吴萌[1](2018)在《中美文化差异视角下《流言终结者》与《原来如此》比较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时代经济、科技、生产生活的快速发展,人们科学素养日渐提高。三十多年前,中国才意识到科学的重要性,开始着手调查全民科普程度,通过不同手段针对性解决科普程度低这一问题,电视则是全民科普中最重要的手段之一。在网络高速发展的今天,电视的地位、功能看似快被网络取代,但其长时间积攒下的传播地位仍不可撼动,电视仍是科普的传播手段之一,但日渐从科普传播的主导地位转而重视其娱乐功能。不同国家对电视科普节目的需求、定位不同,使其在传播过程、建构手段方面存在差异。科普类节目不仅受制于国家,它与其他电视节目相同,同样受制于文化。本文基于中美文化差异对科普类节目《流言终结者》、《原来如此》进行比较分析,运用内容分析方法将两个节目进行对比,寻找电视科普类节目受哪些中美文化差异影响,受制其发展的因素有哪些。本文研究内容跳脱以往对单一电视科普节目的研究,更注重从对比中有所发现,并从文化差异角度进行思考。研究发现,中美电视科普节目的差异主要表现在选题、节目包装、解说词、专业呈现特点四个方面的不同,通过内容分析、差异比较、验证结果来看,《原来如此》在具体指标皆与《流言终结者》不同,且从文化差异中的电视体制、文化语境、表达方式、思维方式、文化的个体性、开放性、竞争性七个方面分别进行分析,了解电视科普节目现状,为中国科普类电视节目寻求出路。

田忠卿[2](2017)在《论我国电视对外传播观念的嬗变 ——以中央电视台为例》文中提出中国的电视对外传播自1990年前后开始迅速发展,至今已有二十余年。期间对外传播观念也发生了巨大的变化,一方面更加适应国际舆论的基本规则,另一方面也还保留着一些中国固有观念的印记。在当下中国国力增强、国际地位上升的环境下,对外传播中话语权的建构也被提上日程,中国的对外传播即将进入一个新的时代。因此,很有必要对过去二十多年中国电视对外传播的历史,尤其是对外传播观念的演变,进行一个梳理。由于中央电视台正是中国电视对外传播最重要的媒介,以央视对外传播为例的考察能够揭示中国电视对外传播观念嬗变的全过程。本文从冷战史的视野出发,首先对新中国对外宣传史进行了鸟瞰式的梳理,将新中国的对外宣传历程以1990年前后为界划分为前后两大阶段。前一阶段的外宣实践中形成较为强劲的“斗争”观念,且形成的话语体系与主流世界的舆论体系也是完全不同的,这是1990年代中国电视外宣开始迅速发展时所面临的局面。20世纪80、90年代之交是对外传播的重心转移到电视媒体上的时段,这一过程到1992年基本完成。以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开办和海外节目中心建立为标志,中国的电视对外传播进入了一个新的阶段。1992年以后的电视对外传播在不同层面存在不同的观念演进线索,但在每个时期都有一个主要的变化趋势,大致可以划分为三个阶段:1992年-2002年,对外传播观念变化的主线是从“以我为主”到“受众为重”。从1992年到1997年前后,中国的电视外宣基本是针对国外关于中国报道的“回击”,以一种斗争的姿态进行对外宣传,这种传播方式是基于中国方面自身需求的,在节目的制作、编排上以中方能够迅速有力地回应西方有关报道为目的,而非为了吸引受众;1997年前后,由于认识到中国对外电视节目制作水平和技术水准相较于西方主流电视媒体的严重不足,开始逐渐淡化“回击”式的对外传播,而是开始关注自身“专业化”程度,注重节目内容质量和制播水平的提高,虽然开始重视受众的感受,但追求“专业化”的主要原因是认识到与西方主流电视媒体的差距,这在客观上也迎合了受众的需求;到2001、2002年,中国的外部舆论压力稍有缓和,对外宣传开始注重“说明中国”,抛开了对西方媒体的单纯回击或竞争,逐步成体系地对国外受众介绍和说明真实的中国,这是有意识地以受众为中心的传播。2003年-2012年,对外传播观念变化的主线是从“被动宣传”到“主动传播”。“说明中国”虽然已经有了一些对传播体系进行自主规划的意识,但仍然建立在颠覆西方建构中国形象的基本思路上,仍然是一种回应,属于“被动宣传”。从2003年开始,国际传播能力的建设开始成为中国电视对外传播的关注点,提高国际新闻直播能力、搭建海外电视播出平台、建立海外记者站、提高海外家庭和酒店的频道入户率、开设多语种对外频道等,都在有计划、成体系地开展并取得巨大成果。在具有了一定的海外传播能力后,开始重视中国文化的对外传播,以中国文化吸引海外受众、主动拓展海外市场,这已经变成“主动传播”。2013年以后,对外传播观念发展的主线是全面建构话语权。在中国国力增强的情况下,必然寻求与国力和国际地位相匹配的国际舆论话语权。在过去的几年中,中央电视台在本土化和国际深度合作方面有了诸多有益的尝试,海外认可度大大提升。全面建构话语权的进程方兴未艾,也是未来一段时间的发展方向。在未来进一步建构话语权的时代,最关键的一点是处理好中国话语与西方话语之间的关系,既不能让西方受众感到疏离,也不能完全融入西方的话语体系之中。中国在国际舆论平台上建构自己的话语权时面临着三个较难解决的问题:对内传播规则束缚对外传播规则、海外受众心中的“中国形象”早已定形、中国民间异化的民族主义思潮大行其道。要解决这些问题,除了外宣工作者要在具体工作中独立思考、理性分析之外,还要吸取国外媒体的成功经验,尤其是“今日俄罗斯”电视台的经验。在外宣决策层面应当确立建立起内外有别的对外宣传机制,中央电视台应该进一步明确在对外传播格局中的定位、以非常手段打开局面、疏导对外传播领域内的民族主义情绪。

信光杰[3](2016)在《CBA联赛电视转播宏观体制与信号制作过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电视与体育的联姻有力推动了职业联赛的发展,电视转播权价格的翻倍剧增成为职业体育收入的主要来源,但CBA联赛的电视转播在宏观和微观层面仍存在很多问题。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内容分析法、实地考察法从CBA联赛电视转播的现状入手,深入分析CBA联赛电视转播的宏观体制问题与微观上的理念、内容、形式等问题,找出影响CBA电视转播质量的主要因素,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控制论和信息论是上层研究理论基础;符号学理论、“把关人”理论和议程设置理论是运用理论基础,贯穿在CBA联赛电视转播的始终。在CBA联赛职业化进程中,电视转播没有受到应有的重视,反映出当前CBA联赛电视转播水平较低,职业化进程相对迟缓。2、宏观层面,现行中国广播电视管理体制的行政化倾向与高度垄断性质,是制约CBA联赛电视转播权出售和电视转播质量提高的一个重要因素;制播分离作为未来的趋势,在CBA联赛的电视转播中尚处于初级阶段;缺乏专门的法律保护,严重地影响了 CBA联赛电视转播权的营销和篮球电视节目的制作。3、“公平、平等、无偏见”和“运动、激情与美感”是当前篮球转播的两大公认理念,“内容的故事性、戏剧性与创造性”是创新理念。“明星球员的热点追踪”、“用实时数据和慢动作回放与集锦形式来叙述、解读比赛”作为两种创新手段,抓住了篮球电视信号制作的精髓。岗位缺失、专业知识匮乏、对篮球运动缺少热爱是CBA联赛电视转播各岗位人员的现状。4、图像方面,与NBA相比,CBA各景别使用频数整体上较少,出现景别时长过长或过短的现象,球员近景和特写的景别次数较少且时长控制不合理,缺少对明星球员的重点关注。从议程设置角度看,篮球比赛中,第一议题是比赛的比分、球员尤其明星球员的情绪及场上出现的突发事件;第二议题是双方教练员和裁判员的临场指挥情况;第三议题是对球迷和其他场外事件的关注。5、声音方面,CBA形成了述评结合,述中有评,评中有述,述评比例相当的解说方式;NBA形成了解说和评论分工明确,解说员采用“球员+事件过程+事件结果”的模式,评论员解读、分析比赛的解说方式。但在介绍背景知识、专业知识及语言丰富方面,CBA的解说水平不如NBA强。字幕方面,CBA主要存在电视字幕数量偏少、字画不对位及无关字幕较多、字幕在电视荧屏上的停留时间或短或长等问题。

龙佳[4](2016)在《中美实验类科普节目形态对比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国民科学素质水平是衡量一个国家综合实力与国际竞争力的重要标准。据资料显示,中国具备科学素质的公民比例与发达国家相差甚远,国民科学素质低下成为了制约中国经济发展与建设创新型国家的重要因素。作为公众获取科学信息的主要渠道,电视媒体有责任向公众普及科学知识,传播科学思想。虽然早在2002年中国就颁布了科普法,以法律手段促进科普活动的展开,但在电视行业收视率为王的市场化进程中,中国的科普节目一直处于边缘化的境地。而与此同时,美国探索频道、美国国家地理频道的科普节目却风靡全球,在世界多个国家播放,受众规模达数亿。为了探寻两国科普节目之间的差异,本文选取了科普节目中具有代表性的一类节目——实验类科普节目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分析。虽然自2005年从国外引进第一档实验类科普节目以来,中国实验类科普节目已有11年历史,但是仍然存在制作粗糙、同质化程度高、跟风严重等问题。而作为实验类科普节目的发源地,美国同类节目已经发展得相当成熟,具有较高的研究价值和借鉴意义。本文的研究目的,即通过中美两国实验类科普节目形态的差异比较,发掘中国节目存在的不足之处,并以美国同类节目的优秀制作经验为鉴,寻求中国科普节目的提升策略。本文梳理了中美实验类科普节目各自的发展历程,剖析了实验类科普节目包含的基本元素:主持人、嘉宾、节目选题、节目形式、叙事结构、画面、声音。选取中美各三档优秀节目作为主要研究对象,以电视节目形态学为理论基础,以节目元素为横切面,通过对比研究的方法,得出了中国实验类科普节目存在实验验证环节缺乏科学性与严肃性,形式雷同、内容同质化,节目制作粗糙敷衍,主持人科学素养水平不高、缺乏品牌效应等问题,并以美国制作经验为参考,提出了应对策略。实验类科普节目作为一个新兴的节目类型,学术界对其研究较少,尤其针对其进行的中美电视比较研究更是凤毛麟角。通过对中美实验类节目的形态对比研究,可以从节目的外部特征入手,直观显示出两者之间的差异,进而揭示其本质内涵。

王光艳[5](2016)在《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作为一种独特的影像形式,纪录片担负着诸多重要功能:第一,它真实记录人类社会的历史,用直观的影像为社会的变迁留存一份珍贵的档案;第二,它通过影像传递某种思想,进而影响受众;第三,它通过文化传播,促进不同地域人们的相互了解;第四,它属于文化产业,可以带动新兴产业发展;第五,纪录历史与现实,最终目的是启迪未来。作为地方纪录片的代表,湖北纪录片创作具有某种意义上的“标本”价值。一、起步较早。早在1905年,湖北人谭鑫培就参与了中国第一部舞台纪录片《定军山》的拍摄。1911年,朱连奎在武汉拍摄了辛亥革命。二、水平较高。湖北创作的纪录片屡屡斩获国内、国际大奖。三、思想活跃。湖北纪录片导演的创作思想十分活跃,既有坚持传统的一面,也有部分思想引起诸多的争议。四、产业待兴。作为文化产业的一个部分,湖北纪录片的振兴尚待时日。因此,研究湖北当代纪录片的发展有助于我们认识湖北地区在纪录片创作中的成就,也有利于我们“解剖麻雀”,充分认识地方纪录片创作中的巨大能量。本文着力研究的是湖北当代纪录片,力图通过纵、横两条脉络来揭示湖北纪录片的发展历程和创作特点。整篇论文分为“绪论”、“上篇”、“下篇”、“结语”等四个部分,主干是“上篇”和“下篇”。绪论部分是全文的总体说明,也是全文逻辑思路的集中表述,说明了选题的由来、研究现状、研究方案与学术创新、有关概念的界定等问题。论文的“上篇”是湖北纪录片发展史研究,分为五章。第一章是湖北当代纪录片创作的“前史”,介绍从纪录电影的传入到新中国成立之前的湖北纪录片创作的情况。第二章到第五章分别是“十七年”、“文革”期间、新时期、多元化时期的湖北纪录片创作。按照拉斯韦尔的5w模式,在研究过程中,注重纪录片的“谁拍摄/放映”、“放映/拍摄什么”、“通过什么渠道”、“谁观看”、“产生什么效果”的考察和研究,结合世界及中国影视的发展状况横向比较,构建基于传播学视野下的湖北纪录片发展史。这是历史纵向的湖北纪录片梳理。论文的“下篇”是湖北纪录片创作研究,也分为五章。依据纪录片的主题、内容倾向等把纪录片分成五大类,即:新闻纪录片、历史文化纪录片、文献纪录片、自然科学纪录片、人文社会纪录片等,从第六章到第十章按照纪录片的类型分别论述。在具体每章论述中,分成本类型纪录片创作概貌、创作特点、个案研究、本章小结等几个方面,力图建构一个从历史到现实、从面到点的研究模式。从整体来看,“下篇”是横向的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结语部分是对湖北纪录片的若干思考,包括纪录片影像介入历史的意义、地域影像纪录与社会发展、湖北纪录片创作的启迪、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以及关于后续研究的思考等。需要说明的是,本人竭尽所能地将有代表性的、主流的湖北纪录片基本上都搜集在文中。但是,由于湖北纪录片在不同的年代,由不同的机构和个人拍摄,数量很大,不计其数,很难收全。因此,难免有遗漏,后续的研究可弥补其不足。此外,在文末,还附录了《湖北纪录片发展大事记》和《湖北纪录片获奖作品名录(部分)》。通过这种的形式,期望读者可以很便捷地了解各个不同时期湖北纪录片的发展状况。

黄雯[6](2015)在《中美科普影视比较研究》文中指出科普影视是科学普及与科学传播的一个重要工具和有效载体。科普事业、科学传播在中国的发展经历了一个曲折但不断前进的历程。现今大力发展科普事业、提升公民科学素质在中国已经成为一种战略共识。随着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和媒介手段的不断丰富,通过电影电视来进行科普工作、科学传播,成为一种重要的途径和方式。美国作为当今世界最发达国家,科学传播也走在世界前列,其科普影视不仅是其科学传播的有力武器,更成为其强大的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文首先对“科普”、“科学传播”、“科普影视”几个主要概念做了界定,对科普影视的作用进行了探讨,并将研究的视角对准中美两国科普影视的历史、现状与发展,对各自的历史进行梳理,对各自的现状进行比较,对各自的发展状况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之上对中国科普影视可从美国科普影视的发展中得到的借鉴和启发进行分析,以期为中国科普影视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和启迪,进而为发展中国的科学普及与科学传播事业、为提高中国公民的科学素质提供一种思路和指引。

席玉飞[7](2015)在《央视科教频道科普节目的发展创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大众媒介是传播科学知识、提高公民素养的有效途径,我国科普节目始于上个世纪五十年代,至今有六十多年的历史,但是我国科普节目的发展不尽如人意。2001年中央电视台设置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呼号CCTV10)之后,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科普节目有了很大的发展和创新,但根据收集的资料显示,多数的研究是从微观的角度进行分析,如对一个档科普节目或是就某一个角度进行分析,很少出现从宏观的角度对我国电视科普节目发展创新问题作出一个系统的分析和研究。本文从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发展入手,把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分成三个阶段,按照这三个阶段来梳理央视科教频道的发展脉络,从科普节目的题材要素、叙事要素、视听要素三个方面详细的分析科教频道在每一给阶段的重大发展和央视科教频道科普节目的创新类型。本文对中央电视台科教频道的电视科普节目的发展和创新做一个较为系统的整理之后,提出来央视科教频道发展创新所遇到的问题,最后进一步提出有建设性的意见和建议,最终为提高我国整体电视科普节目的收视率和传播效果提供依据。

尹文秀[8](2013)在《中央电视台《地理中国》栏目研究》文中提出电视视听优势在普及科学知识、科学精神、科学方法和科学思想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电视栏目的服务性和对象性的特点更是有利于具有针对性的细分受众群的培养。随着社会文化事业的发展和公众科学素养的提高,公众对科技信息的需求也愈加多样化,农业、军事、气象、地理、天文等不同类型的电视科普的出现满足了公众对不同科技信息的需求。作为我国第一档地球科学电视科普栏目,《地理中国》多样的选题、丰富的内容、故事化的叙事为大众理解地球科学知识架起了一座桥梁。在地球科学影视科普发展过程中,从科教电影到科普栏目,受众在电视科普创作中的地位逐渐凸显。《地理中国》以科学性、知识性为根本,其内容提示的编排,片头的设计,演播室的设计以及主持人的定位充分体现了其在包装样式上的特色,直观地反映了栏目的特点和宗旨。《地理中国》的权威性源自于传播主体较高的科学知识素养,科考专家与节目组相互配合为公众进行科普,使得节目有着重要的说服作用;《地理中国》的选题遵循节目宗旨,锁定科学议题,为大众理解地球科学设置议程;《地理中国》的主体内容满足普通受众,雅俗共赏。《地理中国》以普及地理学知识为宗旨,通过综合运用视听元素达到科普的目的。《地理中国》的视觉元素在科普中的体现是:画面符号呈现科学视角、光影营造视觉效果、字幕弥补声画不足、图画动画化繁为简。《地理中国》的视觉元素在科普中的体现是:解说词和同期声构筑情节、音乐和音响营造氛围。《地理中国》的叙事特点在于:历史事件和科学考察是节目叙事展开的线索;通过悬疑设置和跌宕的情节紧紧抓住观众的眼球;以理性、客观的“第三者”的叙事视角和感性、主观的第一人称的视角等多元的视角展开叙事,既有利于现场的气氛渲染,调动观众情绪,又有利于对科学的理性分析,展现科学知识。《地理中国》存在的不足,是科普电视栏目臻于完善的方向。针对这些不足提出了五点优化建议:科考要避免“乏味”,悬疑设置把握“度”,叙事要瞄准“科学”本位,节目编排要严谨,节目互动要加强。对《地理中国》的优化建议,方面为节目组更好地做好栏目提供参考,另一方面,为电视科普栏目的优化提供借鉴。

张杏生[9](2013)在《专题类科教节目传播策略研究》文中指出近年来,我国的电视科教节目取得了可喜的发展,在荧屏上形成了可观的规模,节目形式日益增多,节目内容丰富多彩。专题类科教节目是我国科教节目的重要组成部分,影响力与受众群体也在不断扩大。但是,专题类科教节目在不断发展的同时也面临着一系列的问题,如何取长补短,取得较好的传播效果是节目长远发展的关键问题。传播策略是为了实现预期的传播效果而制定的传播方针与方法,它是实现预期传播目标的保证,也是将传播动机转化为传播行为的关键环节。因此,在传播过程中专题类科教节目必须注重传播策略的运用。本论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法和内容研究相结合、理论联系实际的方法来对专题类科教节目的传播策略进行研究,主要包含以下四个方面:第一,主要是对我国科教节目的发展历程和专题类科教节目进行了简要的梳理与概括,明确本论文研究对象的涵义、范围和内容。第二,主要是对传播策略的涵义、分类、原则进行简要的阐述,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专题类科教节目使用传播策略的必要性。第三,对专题类科教节目如何使用内部传播策略进行论述,它是论文论述的主要方面。内部策略主要包括受众策略、选题策略、叙事策略、解说词写作策略四个部分,解决专题类科教节目“给什么人看”、“怎样让人想看”、“怎样让人看懂”以及“怎样让人喜欢看”的问题。第四,对专题类科教节目如何使用外部策略进行论述,主要包括节目包装策略和播出策略两部分,解决当前专题类科教节目“酒香也怕巷子深”的问题。本论文研究的主旨在于,通过对当前专题类科教节目的分析,整理、概括出符合实际的、较为全面的传播策略,为我国专题类科教节目的长远发展提出可借鉴的意见。

邢美艳[10](2013)在《传播美学视域中的沙画广告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艺术“泛娱乐化”的21世纪,新的艺术现象层出不穷,广告也天马行空般如火如荼地发展变化着,其媒体传播形式、艺术表现形式处于不断地更新变化之中。在这样的背景下,广告如何借助新的传播媒介平台、新的媒体技术,利用新的艺术形式来进行创新,以便更好地实现广告自身的功利目的,是一个很值得关注和探讨的话题。沙画广告在某种程度上将新的传播媒介、新的媒体科技、新的艺术形式巧妙地融合在一起,更好地达到了广而告之的目的。沙画在各媒体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涉及音乐、影视、MV、广告等媒介领域,沙画广告已成为时下流行的一种广告形式。在新传播媒介、媒体新技术以及众多新型艺术形式的兴起及应用下,沙画广告以时尚、娱乐、个性、新奇、连变等特性迎合了当今人们的审美趋向及消费理念,在生活及网络上掀起了不少风波。本选题将沙画广告的研究置于传播美学视域中,在探讨沙画广告产生背景及成因的基础上,运用跨学科、多维度的研究方法,结合具体的沙画广告案例,利用观察法和图像学法对沙画广告进行多方位审视,分析总结沙画广告传播过程中所呈现出来的美学意味、本质特征及价值属性,深入研究沙画广告创作中所出现的手势技法定式化、创作方法雷同化、内容表现程式化、撒绘过程缺失化等瓶颈,有针对性地提出相应的解决方案,并在新科技背景下对沙画广告的未来发展趋势进行探讨。

二、森林之美──(中央电视台《科技博览》解说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森林之美──(中央电视台《科技博览》解说词)(论文提纲范文)

(1)中美文化差异视角下《流言终结者》与《原来如此》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现实意义
    1.3 文献综述
    1.4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框架
    1.6 研究方法
2 科普类节目《流言终结者》与《原来如此》概述
    2.1 《流言终结者》的概况
    2.2 《原来如此》的概况
3 《流言终结者》与《原来如此》内容分析的设计
    3.1 提出研究假设
    3.2 样本的选取
        3.2.1 样本时段的选取
        3.2.2 类目建构
4 《流言终结者》与《原来如此》基于内容分析的比较
    4.1 《流言终结者》与《原来如此》节目主要特点分析
        4.1.1 节目选题特点
        4.1.2 节目包装特点
        4.1.3 节目解说词特点
        4.1.4 节目专业性呈现特
    4.2 《流言终结者》与《原来如此》相同选题对比分析
        4.2.1 厨房选题
        4.2.2 地震选题
    4.3 特辑节目分析
        4.3.1 《流言终结者》特辑分析
        4.3.2 《原来如此》特辑分析
    4.4 经分析得出的结论
        4.4.1 选题类型不同——日常与特殊
        4.4.2 包装风格迥异——多样与单一
        4.4.3 解说词节奏差异——频率高与低
        4.4.4 秉承科学、专业精神的程度存在差异
5 中美文化对节目差异的影响
    5.1 文化的竞争性、国家电视体制对选题类型的影响
    5.2 文化的开放性对包装风格的影响
    5.3 表达方式、文化语境、文化的个体性对解说词的影响
    5.4 思维方式对秉承科学程度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2)论我国电视对外传播观念的嬗变 ——以中央电视台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1.1.1 学术价值
        1.1.2 现实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研究现状
        1.2.2 现有研究状况的不足
    1.3 研究对象
    1.4 研究方法
2 我国电视对外传播的历史与背景
    2.1 中国电视对外传播的基本状况
        2.1.1 中国电视对外传播的定义
        2.1.2 中国电视对外传播的发展脉络
    2.2 新中国对外宣传历史概述
        2.2.1 新中国对外宣传史的阶段划分
        2.2.2 新中国前四十年对外宣传的主线与媒介
        2.2.3 1949年-1989年中国外宣史概览
3 电视成为对外传播的重要战场(1989-1992)
    3.1 1989 年以后中国的国际舆论环境
    3.2 中国对外宣传反思与调整
        3.2.1 中国对外宣传暴露出的问题
        3.2.2 1990年前后中西电视传播能力对比
        3.2.3 1989年后中国对外宣传观念的进步
    3.3 中央电视台国际频道的创办
    3.4 小结
4 从“以我为主”到“受众为重”(1992-2002)
    4.1 1992 年-2002年国际形势的变化
        4.1.1 冷战结束后的国际秩序
        4.1.2 1992年之后中国的国际环境
    4.2 变化的形势下外宣观念的不断调整
        4.2.1 1992-1997:“回击”——针对国外媒体舆论攻势进行反击
        4.2.2 1998-2000:“专业化”——节目制作精良化
        4.2.3 2000-2002:“说明”——介绍真实的中国
    4.3 小结
5 从“被动宣传”到“主动传播”(2003-2012)
    5.1 2003-2012 年对外宣传的背景
        5.1.1 中国经济实力的快速增长
        5.1.2 中国的民族文化自觉
    5.3 新形势下的对外传播方式转变
        5.3.1 从“被动宣传”到“主动传播”
        5.3.2 “主动传播”的两条线索
    5.4 中央电视台对外传播的实践
        5.4.1 “传播力”:建设具有强大传播能力的对外媒体
        5.4.2 “软实力”:重视中国文化对外传播
    5.5 小结
6 建构全新话语体系的尝试(2013年至今)
    6.1 政治形势与政治需求的变化
        6.1.1 当下国际政治环境
        6.1.2 中国全球经济地位的变化
        6.1.3 中国对旧体系的“突围”
    6.2 对外传播新需求
        6.2.1 西方话语体系下中国对外传播的窘境
        6.2.2 中国国际舆论环境的改善
        6.2.3 建立与中国政治经济地位相匹配的话语体系
    6.3 建构全新话语体系的尝试
        6.3.1 建构话语体系的理论规划
        6.3.2 话语权建构在对外传播实践中的体现
    6.4 小结
7 对外传播观念与实践的展望
    7.1 何为话语权建构
    7.2 如何进行话语权建构—我者与他者之间
        7.2.1 “我者”—融入抑或同化?
        7.2.2 “他者”—妖魔抑或彼岸
        7.2.3 “我者”与“他者”之间
    7.3 当下中国对外话语体系建构面临的问题
        7.3.1 对内传播规则约束对外传播
        7.3.2 海外受众心中的“中国形象”早已定形
        7.3.3 最大的障碍:异化的民族主义思潮
    7.4 “今日俄罗斯”崛起的经验与启示
    7.5 未来电视对外传播的展望
8 结语
附录: 当事人口述资料七则
参考文献
后记

(3)CBA联赛电视转播宏观体制与信号制作过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与选题依据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的技术路线图
    1.4 研究的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体育比赛与电视媒体关系的研究
    2.2 关于NBA与CBA电视转播发展历程的相关研究
    2.3 关于中国体育电视转播体制与格局的研究
    2.4 关于篮球电视公用信号的制作理念与形式的研究
    2.5 关于电视转播的内容研究
    2.6 关于电视转播电视制作方面的研究
3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3.1 研究对象
    3.2 研究方法
        3.2.1 文献资料法
        3.2.2 专家访谈法
        3.2.3 实地考察法
        3.2.4 内容分析法
        3.2.5 数理统计法
    3.3 研究思路
4 研究结果与分析
    4.1 相关概念的界定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4.1.1 相关概念的界定
        4.1.2 研究的理论基础
    4.2 NBA与CBA电视转播的历史沿革
        4.2.1 NBA电视转播的发展历程
        4.2.2 CBA电视转播的发展历程
    4.3 CBA联赛电视转播的宏观因素分析
        4.3.1 广播电视的三种传播体制
        4.3.2 CBA联赛电视转播的模式研究
    4.4 CBA联赛电视转播公用信号制作的理念、流程与标准
        4.4.1 CBA联赛电视转播公用信号制作的理念与手段
        4.4.2 CBA联赛电视转播公用信号的制作流程与制作标准
    4.5 CBA联赛电视转播的符号学分析
        4.5.1 CBA联赛电视转播的画面分析
        4.5.2 CBA联赛电视转播的解说评论分析
        4.5.3 CBA联赛电视转播字幕的应用现状分析
    4.6 影响CBA联赛电视转播质量的主要因素及其对策
        4.6.1 影响CBA电视转播的硬软件因素
        4.6.2 提高CBA电视转播质量的对策
5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个人简历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4)中美实验类科普节目形态对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其意义
    (二)文献综述
        1.电视节目形态研究
        2.实验类科普节目研究
    (三)研究方法
    (四)创新之处
一、实验类科普节目概述
    (一)电视节目形态概念解析
    (二)实验类科普节目概念界定
        1.电视科普类节目的界定
        2.实验类科普节目的界定
        3.实验类科普节目的基本元素
    (三)中美实验类科普节目的发展概述
二、中美实验类科普节目元素对比
    (一)主持人比较
        1.主持人文化背景差异
        2.主持人搭档设置差异
    (二)嘉宾比较
        1.知名人物在选取范围上的差异
        2.专家学者在节目中表现方式的差异
    (三)节目选题比较
    (四)节目形式比较
    (五)叙事结构比较
    (六)画面比较
        1.镜头运用情况差异
        2.动画呈现方式差异
    (七)声音比较
        1.解说词在口语化、人称形式、与同期声关系上的差异
        2.音乐与画面契合度的差异
        3.音响丰富程度的差异
三、中国实验类科普节目存在的问题及应对策略
    (一)中国实验类科普节目的不足
        1.实验验证环节缺乏科学性与严谨性
        2.形式雷同,内容同质化
        3.节目制作粗糙敷衍
        4.主持人科学素养水平不高,缺乏品牌效应
    (二)中国实验类科普节目的发展策略
        1.打造科学品质
        2.创新节目形式,细分题材领域
        3.提升节目制作水准
        4.加强主持人科学内涵,塑造主持人品牌价值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湖北纪录片研究现状分析
    三、主要内容与研究方法
    四、“纪录片”及“湖北纪录片”的界定
上篇:湖北纪录片发展史研究
    第一章 晚清民国时期湖北影视纪录(1895—1949)
        第一节 纪录片的传入与萌发
        一、影像生意:纪录片的诞生
        二、西风东渐:纪录片传入中国
        第二节 纪录片在湖北的早期传播
        一、登陆汉口:湖北人初会纪录片
        二、立足武汉:纪录片带来的“欧风美雨”
        第三节 辛亥战火催生的纪录片
        一、巧遇辛亥:武昌首义遭逢“纪录”
        二、辐射各地:纪录片在湖北境内传播
        第四节 抗日烽火中的湖北影视纪录
        一、风云际会:艰苦卓绝的抗战纪录
        二、热血奔涌:基于影像的抗战宣传
        三、管中窥豹:魂牵中国的大师纪录
        第五节 解放战争中的湖北影视纪录
        一、战火洗礼:如影随形的战争纪录
        二、迎接胜利:大军南下的湖北纪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十七年”的湖北纪录片创作(1949—1966)
        第一节 建国初期的湖北纪录片(1949—1953)
        一、机构整合:创作机构重新洗牌
        二、欢庆建国:庆祝新中国诞生的湖北影像
        三、关注发展:解放初期的湖北影像纪录
        第二节 全面建设社会主义时期的纪录片(1956—1966)
        一、发展电影:湖北纪录片创作有了自己的阵地
        二、建立电视:湖北纪录片有了电视舞台
        三、史海拾珠:省外电影厂镜头下的湖北纪录片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文革”时期湖北纪录片创作(1966-1976)
        第一节 “文革”初期的湖北纪录片(1966-1969)
        一、山雨欲来:创作机构遭遇“夺权”风暴
        二、乱中蓄势:纪录片创作蹒跚起步
        第二节 “文革”中期的湖北纪录片(1969—1973)
        一、风雨飘摇:创作机构乱中求生
        二、艰难跋涉:湖北电影纪录片登上舞台
        第三节 “文革”末期的湖北纪录片(1973—1976)
        一、风潇雨晦:创作机构渐成规模
        二、逆境成长:纪录片创作初显成效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新时期湖北纪录片创作(1976—1992)
        第一节 徘徊期与拨乱反正期湖北纪录片(1977—1982)
        一、调整巩固:地市开始建立电视台
        二、蓄势待发:纪录片创作影、视并进
        第二节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期湖北纪录片(1983—1992)
        一、发展壮大:地市电视台纷纷成立
        二、扬帆起航:纪录片创作影、视双丰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跨世纪发展期湖北纪录片(1993—今)
        第一节 进一步推进改革开放期湖北纪录片(1993—2002)
        一、合流发展:创作机构初步整合
        二、阔步向前:纪录片创作“影退视进”
        第二节 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期的湖北纪录片(2003—)
        一、整合发展:创作机构多次重组
        二、开放多元:纪录片创作接轨市场
        本章小结
下篇:湖北纪录片创作研究
    第六章 现实的写作:湖北新闻纪录片创作
        第一节 湖北新闻纪录片创作概貌
        一、新闻纪录片的概念
        二、湖北新闻纪录片发展概述
        第二节 湖北新闻纪录片创作特点
        一、深入纪录重大历史事件,及时向外传播
        二、围绕社会热点,注重思想性表达
        三、立足现实问题,挖掘新闻背后的真相
        第三节 个案分析《三峡移民备忘录》:工程移民的当代画卷
        一、纪实视野下的人文关怀
        二、宏大叙事中面与点的平衡
        三、生存视野下的纵横对比
        本章小结
    第七章 文化的坐标: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
        第一节 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概貌
        一、历史文化纪录片的概念
        二、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发展概述
        第二节 湖北历史文化纪录片创作特点
        一、凸显宏大的历史文化观
        二、聚焦荆楚文化的特色
        三、渗透文化担当的思考
        第三节 个案分析《楚国八百年》:荡气回肠的楚国史诗
        一、历史与文化:抽丝剥茧的追问
        二、写实与写意:多维叙事的表达
        本章小结
    第八章 共时与历时的交响:湖北文献纪录片创作
        第一节 湖北文献纪录片创作概貌
        一、文献纪录片的概念
        二、湖北文献纪录片发展概述
        第二节 湖北文献纪录片创作特点
        一、小投入,大视野
        二、小题材,大文章
        三、小细节,大格局
        第三节 个案分析《情系长江——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与武汉》:用文献还原历史
        一、文献:有温度的历史
        二、遗址:有见证的历史
        三、声音:有回想的历史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生命的平等: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创作
        第一节 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创作概貌
        一、自然科学纪录片的概念
        二、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发展概述
        第二节 湖北自然科学纪录片创作特点
        一、用平等的视角关注自然界的生命
        二、从关注单个科学现象发展到关注生态环境
        三、将人类的命运与自然环境相结合
        第三节 个案分析《麇鹿家园》:人与动物的命运共同体
        一、灭绝与再生:环境变迁中的高歌
        二、觅食与繁殖:四季更替中的轮回
        三、竞争与合作:人与动物的相处
        本章小结
    第十章 生存的范本: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创作
        第一节 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创作概貌
        一、人文社会纪录片的概念
        二、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发展概述
        第二节 湖北人文社会纪录片创作特点
        一、保持平等视角
        二、凸显人文关怀
        三、贯穿理性思考
        第三节 个案分析《舟舟的世界》:生命的尊严
        一、镜子:反观自我
        二、故事:人文关照
        第四节 个案分析《请为我投票》:人性的折光
        一、标本:班级的透视
        二、视角:社会的映射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湖北纪录片发展大事记
附录2:湖北纪录片获奖作品名录(部分)
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后记

(6)中美科普影视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科普影视的概念界定
        1.2.1 科普影视相关的的概念界定
        1.2.2 科普影视的功能和价值
    1.3 文献综述与研究方法
        1.3.1 文献综述
        1.3.2 研究方法与研究路径
第2章 中美科普影视的一般性研究
    2.1 科普影视的历史观照:中国科普影视历史概述
        2.1.1 1949年前:教育电影与教育电影协会
        2.1.2 1949—1966年:社会主义科教电影的兴起与科教电视的诞生
        2.1.3 1966—1976年:科普影视的停顿、撤销与替代
        2.1.4 1978—1995年:改革开放以来的恢复发展与流变
        2.1.5 1995—2000年:新时期科普影视的整合、探讨与转型
        2.1.6 2001年至今:当代科普影视的创新与发展
    2.2 表现形式:中美科普影视的主要类型
        2.2.1 中国科普影视的主要类型
        2.2.2 美国科普影视的典型模式
    2.3 传播现状:中美科普影视的传播进程
        2.3.1 中国科普影视的传播渠道
        2.3.2 中国科普影视的传播现状
        2.3.3 美国科普影视的传播现状
    2.4 生态环境:中美科普影视的生态构成
        2.4.1 中国科普影视的生态环境
        2.4.2 美国科普影视的运行环境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中美科普影视的比较性研究
    3.1 中美科普影视比较研究——文化语境分析
        3.1.1 文化传统与社会心理
        3.1.2 媒介环境与体制现状
        3.1.3 基础设施与动力支持
        3.1.4 媒介产业的发展环境
    3.2 中美科普影视比较研究——内容形式分析
        3.2.1 内容之类型比较——单一与多元
        3.2.2 内容之题材比较——偏科与全面
        3.2.3 形式之表现形态比较——简单与丰富
        3.2.4 形式之结构比较——单调与多样
    3.3 中美科普影视比较研究——叙事模式分析
        3.3.1 叙事之选题比较——动态化与稳定性
        3.3.2 叙事之主体比较——叙述者的异与同
        3.3.3 叙事之视角比较——全面与独特
        3.3.4 叙事之结构与节奏比较
        3.3.5 叙事之手法比较——悬念营造与冲突制造
        3.3.6 叙事模式的综合比较
    3.4 中美科普影视比较研究——传播模式分析
        3.4.1 传播主体的比较研究——专业与准专业
        3.4.2 传播理念的比较研究——寓教于乐与科学教育
        3.4.3 传播渠道与传播方式的比较研究——全面与单一
        3.4.4 受众与传播效果的比较研究——主动与被动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国科普影视的未来发展模式研究
    4.1 制度与文化层面:在计划与市场的矛盾中重铸核心价值观
        4.1.1 强调科普性与公益性:公共传播与商业传播的并存
        4.1.2 平衡互利发展:法律法规推动与行业内部的互动
        4.1.3 追求专业诉求:科学精神与专业水平的坚守
    4.2 产业发展层面:从职业化与专业化中探寻科学传播的最佳途径
        4.2.1 商业化与精品化的发展路线
        4.2.2 分众化的传播理念与全球化的发展战略
        4.2.3 制播分离的制作方式与产业链的拓展开发
    4.3 中国科普影视发展的对策建议
        4.3.1 科普影视传播的双轨制:公共化与商业化并行
        4.3.2 产业发展的交流机制:建立专业性的法律与行业互动
        4.3.3 创作队伍的组织建设:优化人员结构培养科学精神
        4.3.4 工业化的生产体系:以精品意识打造精细化的生产线
        4.3.5 全方位的开发模式:扶植社会力量扩充产业布局
    4.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央视科教频道科普节目的发展创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现状
        1.2.1 科普节目研究现状
        1.2.2 科普节目创新研究现状
        1.2.3 央视科普节目研究现状
    1.3 核心概念的理解
        1.3.1 科学传播与科普
        1.3.2 电视科普节目
    1.4 创新点和研究方法
        1.4.1 创新点
        1.4.2 研究方法
第2章 央视科教频道科普节目形态的历史和发展
    2.1 央视科教频道历史
    2.2 央视科教频道科普节目的发展
        2.2.1 题材要素发展分析
        2.2.2 叙事要素发展分析
        2.2.3 视听要素发展分析
    2.3 央视科教频道科普节目分类
        2.3.1 按内容表达方式分类
        2.3.2 按表现形式分类
第3章 央视科教频道科普节目创新分析
    3.1 创新理论
    3.2 题材要素创新分析
        3.2.1 题材范围扩大创新
        3.2.2 题材细化创新
        3.2.3 题材贴近时事热点创新
    3.3 叙事要素创新分析
        3.3.1 叙事形式创新
        3.3.2 叙事角度创新
        3.3.3 叙事故事化创新
        3.3.4 叙事空间创新
第4章 央视科教频道科普节目发展创新遇到的问题和措施
    4.1 央视科教频道科普节目发展创新遇到的问题
        4.1.1 一味追求创新而有违科学精神
        4.1.2 对新媒体优势利用不够
        4.1.3 科普节目与其他电视形式结合较弱
    4.2 促进央视科教频道科普节目发展创新的措施
        4.2.1 发挥政府部门宏观调控作用
        4.2.2 严守科学精神
        4.2.3 开拓科普节目形态
        4.2.4 充分利用新媒体优势
        4.2.5 借鉴国外科学传播理念和优秀作品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8)中央电视台《地理中国》栏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插图索引
附表索引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有关科技传播与科普的研究
        1.2.2 有关电视科普节目的研究
        1.2.3 有关《地理中国》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地理中国》的发展历程
    2.1 我国早期地球科学影视科普
        2.1.1 质高量少普及不广
        2.1.2 教育为主形式单一
    2.2 电视栏目化时代的地球科学普及
        2.2.1 受众细分针对性强
        2.2.2 服务为主形式多样
第3章 《地理中国》的栏目形态与内容
    3.1 《地理中国》的栏目形态特点
        3.1.1 特色的包装样式
        3.1.2 灵活的节目编排
    3.2 《地理中国》的内容特色
        3.2.1 传播主体具备科学素养
        3.2.2 节目选题锁定科学议题
        3.2.3 内容兼具知识性和接近性
第4章 《地理中国》的叙事元素与特点
    4.1 《地理中国》的视觉元素
        4.1.1 画面符号呈现科学视角
        4.1.2 光影营造视觉效果
        4.1.3 字幕弥补声画不足
        4.1.4 图画动画化繁为简
    4.2 《地理中国》的听觉元素
        4.2.1 解说词和同期声构筑情节
        4.2.2 音乐和音响营造氛围
    4.3 《地理中国》的叙事特点
        4.3.1 独特的叙事线索展现科学选题
        4.3.2 巧妙的悬疑设置呈现科学问题
        4.3.3 多元的叙事视角解读科考过程
第5章 《地理中国》的优化建议
    5.1 科考要避免“乏味”
    5.2 悬疑设置要把握“度”
    5.3 叙事要瞄准“科学”本位
    5.4 节目编排要严谨
    5.5 节目互动要加强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附录B: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新闻作品
附录C:攻读学位期间所参加的学术与新闻实践

(9)专题类科教节目传播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言
    一、选题目的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专题类科教节目概述
    第一节 我国科教节目发展历程与分类
        一、我国科教节目发展历程
        二、我国科教节目的类型
    第二节 专题类科教节目概述
        一、专题类科教节目的涵义
        二、专题类科教节目的特征
第二章 专题类科教节目传播策略概述
    第一节 传播策略概述
        一、传播策略的涵义
        二、传播策略的分类
        三、传播策略制定的基本原则
    第二节 专题类科教节目运用传播策略的必要性
        一、自制类节目少
        二、竞争压力大
        三、同质化程度高
        四、传播渠道单一
第三章 专题类科教节目的内部传播策略
    第一节 专题类科教节目的受众策略
        一、专题类科教节目受众的特点
        二、专题类科教节目的受众策略
    第二节 专题类科教节目的选题策略
        一、生活入手,增加选题的实用性
        二、转变角度,增强选题的创新性
        三、深层考量,挖掘选题的内在趣味
        四、关注热点,提高选题的时效性
    第三节 专题类科教节目叙事策略
        一、以悬念吸引关注,但不为设悬念而设
        二、安排大小冲突,增加内容精彩度
        三、不拘泥于模式,叙事手法要多样
        四、注意虚实搭配,科普知识是关键
    第四节 专题类科教节目解说词写作策略
        一、完善故事情节,注重叙事完整性
        二、演染画面气氛,表达多种含义
        三、引导节目发展,串联情节与结构
        四、适当补充提示,突出易忽略的细节
        五、兼顾通俗与升华,彰显科学精神
第四章 专题类科教节目的外部传播策略
    第一节 专题类科教节目的节目包装策略
        一、精心设计片头,突显自身特色
        二、打造精彩预告,引起收视期待
        三、提升主持人素养,培养明星主持人
    第二节 专题类科教节目的播出策略
        一、系列化播出,培养收视习惯
        二、节目特殊编排,提高竞争力
        三、巧妙剪辑编排,重播也要有新意
        四、打造多元化播放平台,提高影响力
结论
注释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10)传播美学视域中的沙画广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当代人审美观念、审美取向的变化
        1.1.2 当今人们消费观念的变化
        1.1.3 新型传播媒介对广告的影响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内容及方法
第二章 传播美学视域中沙画广告的兴起与发展
    2.1 传播美学的内涵及研究对象
        2.1.1 传播美学的内涵
        2.1.2 传播美学的研究对象
    2.2 沙画艺术的内涵及发展历程
        2.2.1 沙画艺术的含义
        2.2.2 沙画艺术的兴起与发展
    2.3 沙画广告的内涵及发展历程
        2.3.1 沙画广告的含义
        2.3.2 沙画广告崛起之动因
        2.3.3 沙画广告的发展历程
第三章 沙画广告的美学属性
    3.1 沙画广告审美信息的形式
        3.1.1 沙画广告审美信息的媒介载体形式
        3.1.2 沙画广告的视听审美信息形式
        3.1.3 沙画广告视听形式的构成法则
    3.2 沙画广告审美信息的特点
        3.2.1 种类多样化
        3.2.2 主题明确性
        3.2.3 构思独创性
        3.2.4 功利艺术化
第四章 沙画广告的特征及价值
    4.1 沙画广告的本质特征
        4.1.1 新奇性
        4.1.2 质朴性
        4.1.3 亲民性
        4.1.4 数字性
    4.2 沙画广告的价值属性
        4.2.1 沙画广告的艺术表现价值
        4.2.2 沙画广告的传播实用价值
        4.2.3 沙画广告的审美观赏价值
第五章 沙画广告的发展前景
    5.1 当前沙画广告传播中的瓶颈及破解
        5.1.1 创新技法,走出沙画艺术的手势技法定式化误区
        5.1.2 和而不同,走出沙画广告的创作方法雷同化误区
        5.1.3 突显个性,走出沙画广告的内容表现程式化误区
        5.1.4 坚守本源,走出沙画广告的撒绘过程缺失化误区
    5.2 新科技背景下沙画广告的未来发展趋势
        5.2.1 新兴科技推动沙画艺术及广告的不断创新
        5.2.2 新兴传播媒介升级沙画广告载体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致谢

四、森林之美──(中央电视台《科技博览》解说词)(论文参考文献)

  • [1]中美文化差异视角下《流言终结者》与《原来如此》比较研究[D]. 吴萌. 四川师范大学, 2018(01)
  • [2]论我国电视对外传播观念的嬗变 ——以中央电视台为例[D]. 田忠卿. 武汉大学, 2017(06)
  • [3]CBA联赛电视转播宏观体制与信号制作过程研究[D]. 信光杰. 北京体育大学, 2016(05)
  • [4]中美实验类科普节目形态对比研究[D]. 龙佳. 河南大学, 2016(04)
  • [5]湖北当代纪录片研究[D]. 王光艳. 华中师范大学, 2016(06)
  • [6]中美科普影视比较研究[D]. 黄雯.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5(06)
  • [7]央视科教频道科普节目的发展创新研究[D]. 席玉飞. 河北大学, 2015(12)
  • [8]中央电视台《地理中国》栏目研究[D]. 尹文秀. 湖南大学, 2013(04)
  • [9]专题类科教节目传播策略研究[D]. 张杏生. 新疆大学, 2013(S1)
  • [10]传播美学视域中的沙画广告研究[D]. 邢美艳. 湖南工业大学, 2013(08)

标签:;  ;  ;  ;  ;  

森林之美──(央视“科博会”解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