于永正:“五层教学”的不断探索

于永正:“五层教学”的不断探索

一、于永正:“五重教学”的不断探索(论文文献综述)

王涵[1](2020)在《于永正教学思想述评》文中研究表明于永正的"五重教学"一直饱受赞誉。他的"五重教学",分为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五个部分。他在小学作文的教学方面提出了"言语交际表达训练",同时将这个概念付诸实践,给一线教师的课堂提供了许多灵感,也在全国范围内造成了一定影响。于永正自1985年开始"言语交际表达"作文教学实验。于永正教师多年来不断探索,在教学上形成了自己的思想体系,被誉为全国小学语文教育的一根标杆。于永正在创新前进的道路上披荆斩棘,走在教学改革的前端,他的文章和教育思想给普通一线教师大量启发和帮助。

李一聪[2](2020)在《于永正寓言阅读教学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年版)》对寓言阅读教学作了明确的教学要求,可见寓言阅读教学有着其独特的教学价值与教学规律。然而现阶段的小学语文寓言阅读教学存在着一些教学现象,值得教师深思。结合教育前辈于永正在常年的教学探索中取得的优异的寓言阅读教学效果,探讨小学语文寓言阅读教学策略。本文主要分为:绪论、正文、结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首先探讨小学语文寓言阅读教学的相关概念。其次探讨小学语文寓言教学研究的缘起、目标与方法。最后总结于永正寓言阅读教学的方法、特色等研究现状。正文部分分为四章,第一章是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调查现阶段小学语文寓言阅读教学,学生学以及教师教的现状,从中总结教与学环节出现的症结。第二章分析于永正寓言阅读教学的课堂实录,探究于永正寓言阅读教学的特点。第三章结合于永正寓言阅读教学的篇目,阐述于永正寓言阅读教学中的重情趣、重感悟、重迁移的教学理论。第四章在分析部编版教材的前提下,将于永正寓言阅读教学的方法合理运用到小学语文寓言阅读教学中。结语部分指出于永正寓言阅读教学策略在小学语文寓言阅读教学中运用的合理性,同时这也是本文的创新点。

李赛[3](2020)在《于永正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实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于永正老师作为全国知名的小学语文特级教师,坚守杏坛五十余载,对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有其较为深刻的思考。目前,梳理于永正老师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实录的研究还比较少,尚不全面。本文结合当前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以及语文学科的特点,以于永正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实录为研究对象,具体感知于永正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特点,探究其口语交际教学范式。论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首先,调查分析当前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通过调查分析得出,当下口语交际教学在教学课时设置、教学内容选择、教学评价体系以及教师教学水平上还存在一定问题,亟待处理。其次,根据于永正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实录归纳得出于永正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范式:第一,创设真实交际情境激发学生表达欲望;第二,学生明确表达对象教师引导学生述说;第三,教师适时搭建支架师生合作练习说话;第四,鼓励学生完整表达带领学生实战演练。最后,在实践中发现落实于永正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范式及理念时面临的问题,并提出针对性的策略,以期对当下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有所裨益。本研究一方面可使读者获知当下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现状,另一方面可以帮助读者了解于永正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理念及范式。此外,也可以将教学实践过程中真正有利于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策略迁移到当下的口语交际教学中,进而达到优化教学、促进新一代语文教师专业成长的目的。

陈可新[4](2020)在《《秋天的怀念》课例比较研究 ——以于永正、窦桂梅、程翔课堂实录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名师课例中凝结着其教育教学的智慧,具有很高的学习和借鉴价值。本研究从教学价值生成的视域,选取于永正、窦桂梅、程翔三位名师执教《秋天的怀念》的课例进行比较研究,力求总结和提炼名师课堂中个性和共性的教学价值及其生成手段,为一线教师的回忆性散文教学提供借鉴。鉴于回忆性散文的文体特点较为突出,本文以其为切入点,从“因体施教”和“因学施策”两方面为回忆性散文教学提出合理化建议。本研究共分为六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阐述选题缘由及意义,从《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的研究、《秋天的怀念》教学价值的研究、回忆性散文教学的研究三个维度梳理这篇散文的研究现状,挖掘其研究价值,并对研究中较为关键的概念进行界定,具体采用文献法、案例分析法和比较研究法展开研究。第二部分是对《秋天的怀念》进行教学价值的系统分析。结合语文核心素养来看,《秋天的怀念》的教学价值体现在语言学习方面、生命教育方面以及情感教育等方面;由《秋天的怀念》为代表的回忆性散文的教学价值则可以从“智”“能”“情”三个方面剖析,其教学价值体现在促进学生智能发展、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健全学生人格等方面。通过对《秋天的怀念》及回忆性散文教学价值的分析,可以看出在实际教学中深入挖掘《秋天的怀念》的独特教学价值有利于为回忆性散文教学提供启示。第三部分是对三个名师课例进行剖析,首先阐明三位名师的教育理念并分析其在课例中的体现,其次具体从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过程三方面对课例进行剖析,为下一部分分析和比较教学价值生成打下基础。第四部分则从教学价值生成的角度,从个性教学价值生成和共性教学价值生成两个维度对三个名师课例进行比较和分析。在个性教学价值生成的方面,于老师以问引读,帮助学生实现对“母爱”内涵的思维发散,窦老师以读促悟,帮助学生汲取“好好儿活”的精神力量,程老师以读赋能,帮助学生提升文本解读能力;在共性教学价值生成方面,三位名师充分挖掘文章教学价值,发挥语文课程的育人功能,帮助学生在语言、思维、审美、文化等方面实现语文核心素养的提高。第五部分为根据《秋天的怀念》的课例比较得到的启示,分为因体施教和因学施策两方面。在因体施教方面,教师可以根据回忆性散文的特点,把握文章的双重主体、紧扣作者独特的审美体验展开教学;在因学施策方面,教师可以搭建开放性学习环境、重组教学内容、构建新型师生关系、与学生双线推进教学,在回忆性散文教学的课堂上师生共同动态生成教学价值,培养多样的生命个体。第六部分为结论,对全文进行回顾和总结并对本文的有待深入研究之处进行展望。本文通过分析《秋天的怀念》的教学价值及比较三个名师执教课例,总结出三位名师在执教这篇课文时各自的侧重点和特色,也对三位名师课例中生成的共性教学价值进行了归纳和提炼。通过对实现《秋天的怀念》这篇回忆性散文教学价值的研究,从中得到的教学启示可以为一般性的回忆性散文教学提供参考和借鉴。

陈雅婷[5](2020)在《于永正小学作文教学实践研究 ——基于现代图式理论》文中研究说明作文教学是语文教育中的重难点,但从当前教学情况来看,作文教学一直不容乐观,存在教学内容脱离学生生活实际,学生习作千篇一律、“假大空”现象严重,教师评改作文呈应付了事趋势,作文教学方法不符合学生心理活动特点等问题。于永正作为我国小学语文界着名的特级教师,研究其小学作文教学实践有重要指导意义。作文教学中,图式是学生加工信息的基本知识框架,写作就是学生运用认知结构中已有的字词篇文法等知识与社会生活实践相联系从而形成意义的过程。人在与社会环境相互动的过程中,通过同化和顺应来实现平衡,进而导致个人内部图式的变化。因此,基于现代图式理论看作文教学,图式对学生的习作能力有直接的影响,能否完成一篇作文,关键在于头脑中有没有具备能够同化外部信息的认知结构,能否不断优化个人内部图式。本文将基于现代图式理论探究于永正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以期为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找寻一条道路。本文主要通过文献研究法、案例分析法对于永正小学作文教学实践展开研究。首先,简析图式理论及其在于永正小学作文教学实践研究中的价值,于永正的小学作文教学实践主要涉及到的图式有主题图式、生活图式、文体图式、语言图式、策略图式。其次,对于永正“言语交际表达训练”实践的教学目标、训练策略和训练程序进行研究,训练程序从图式角度看可分解为出示例文,形成图式;口头作文,运用图式;作中指导,巩固图式;多读多作,润色图式四部分。接着,从图式理论看于永正小学作文教学实践,在遵循学生图式活动的规则上进行的教学设计、课堂教学、作文评改的教学实践。最后通过归纳总结,从一线教师谈谈对于永正小学作文教学实践的相关思考,以期启发青年教师在语文写作教学上的困惑,能给青年教师提供一些新的思路与想法。

孙维玮[6](2020)在《于永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言是人类交流的工具,课堂语言是教学的表现形式之一,最为直接和形象。它帮助教师传授知识,训练学生学习能力,完成教学目标,实现育人功能。课堂语言也是教师能力的展现方式之一,体现出教师的基本功是否扎实,教师素养是否优良。教师在课堂上使用正确的教学语言,可以提高教学效率,增强教学效果。所以语文教师一定要注重培养自身的教学语言素养,不断训练教师教学能力,提升教学水平,优化教学语言。于永正是小学语文特级教师,本文通过于永正的着作,吸收他的教育理念;通过他的期刊论文,分析他的教学心得;通过他的课堂实录,琢磨他的教学语言。本文针对于永正的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进行重点研究。首先根据其语言在小学语文课堂的表现形式,展开研究,挖掘其中的语言艺术。再通过于永正的教学语言艺术提炼其对学生、语文课堂和语文教育的价值。最后二者相结合,从中论证对当代小学语文教师的启示。本文的主体分为三个部分:第一章从教师的启发语、点拨语、评价语入手,对于永正在课堂教学实践中常见的教学语言进行分析,再将其板画、教学体态作为课堂教学辅助语言融入研究中。本文认为于永正善于用音乐、故事等艺术性的启发方式贯穿整个语文课堂;在授课过程中,于永正用针对性、全面性、多样性的点拨方式引导学生自主探究;积极的评价语也是课堂中必不可少的成分,能够帮助学生学习自信,培养积极的学习态度;此外,于永正在课堂中无声的语言也为教学提供很大的便利,他的板画能够帮助学生强化文本、提高语言表达能力;在于永正表达的同时加以体态语,辅助教师教学活动,活跃气氛,完善教学效果,传递正能量。第二章重在分析于永正教学语言的特征,从外在和内在两方面出发,总结出于永正具有适合性、幽默性、表演性的外在特征和适合性、启发性、反馈性的内在特征;第三章将落实到当前小学语文教学的实际问题,从小学语文教师教学语言出发,从于永正的教学语言艺术中得出经验,给当下小学语文教师一些教育启示,规避教学过程中可能出现的语言问题,保证课堂教学语言的质量,为学生创造最好的语言学习环境。这部分主要从学生的主体地位、知识的积累、技能的训练、气质的培养和理念的创新五部分进行详细阐述,总结出当下小学语文教师需要提高教师语言质量的重要性,训练教师课堂教学语言形成独特的教师语言风格以提高课堂教学质量。

高琪琪[7](2020)在《于永正小学语文“五重教学”研究》文中认为于永正是我国着名的小学语文特级教师,“五重教学(重情趣、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重习惯)”是他从教几十年语文教育经验的积累和沉淀。研究“五重教学”对当下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发展具有指导性意义。本文主体部分主要从四个方面展开论述:第一部分简要概括“五重教学”的形成及内涵、“五重教学”在课堂教学中的特点,并对“五重教学”进行科学性考察;第二部分通过调查研究,具体分析教与学过程中教师与学生存在的问题;第三部分结合具体案例阐述“五重教学”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指导价值;第四部分围绕“五重教学”对教师研读教材的要求和“五重”在教学中的关系处理两方面分析概括“五重教学”在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施中应注意的问题。希望通过对于永正“五重教学”的研究,能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有实际的帮助。

陈喆[8](2020)在《《教育家成长丛书》折射的语文教学方法选择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中语教学经历了一轮又一轮的课程改革,涌现出大量知名的语文教育家。但在先进教学经验的分享过程中往往囿于教师个体差异、学情等诸多因素而无法实现优秀经验的大范围推广与实践。本研究采用实证研究与分析推理相结合的方法,以教育部师范教育司编订的《教育家成长丛书》为依托,使用内容分析法,得出就方式层面而言的改革开放以来中语教学现状,探讨教师在日常教学中采用教学方法的行为倾向。对《丛书》中涉及的27位语文教学名家开展的频次统计,以频次定量化的手段分析出朗读法和追问法在所有学段中都具有极高的使用频次,而又由于学段的各不相同,各学段教师的语文教育理念与培养价值呈现出较为明显的差异。就方法而言,情景模拟法、小组讨论法、重点字词分析法等在不同学段体现出不同的使用倾向,需要调动多样能力的、能力层级较高的情景模拟法、小组讨论法在初高中使用频次明显高于小学。通过对《丛书》的研究,不仅仅可以获得方法的使用频次,更可以在对比中发现相同方法在不同学段、不同教师身上并不完全相同的使用形式,通过进一步分析,研究了朗读法大类下多种实现形式的不同倾向、追问教学法运用中的教师引导力平衡问题以及规避小组讨论低效化的路径。从部编本新教材推出及2017高中语文新课标颁布代表的语文教育新时代出发,结合27位语文名师几十年来的语文教学经验,以承前启后的方式,进一步思考在教材变动、课标变动、理论变动的语文教育新时代,教法应当如何在传承语文教育先进经验的同时,适应新时代的语文教学要求,展望未来语文教育的实践路径。语文数字化阅读教学的课程设计、多媒介素养的养成,新教材课后引导部分对于教学方法选择的建议,都成为了基于教学方法统计考量之后的教法选择创新方向。教学方法的统计并不是研究的目的,解释为什么选择这些教学方法并将它们放到当代语文教学环境中探讨才是本文的核心。研究旨在分析教学方法选择中存在的问题并提出适合新时代中语教学的教学方法变革路径,帮助教师在新课改以来的语文教学中吸取经验,选择更有效的教学方法。要帮助一线语文教师跟紧语文教育变革的潮流,就必须要在师生最直接互动处的教学方法层面下功夫,本课题在探讨新课改后教法层面的选择具有重要意义。

万雅聪[9](2020)在《于永正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研究》文中提出于永正是全国着名特级教师,是教育部“跨世纪名师工程”向全国推出的首位名师。他在五十多年的语文教学实践中形成了自己独特的教育思想和教学艺术,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其中,于永正口语交际课堂教学范式是他在听说教学之路上探索的结晶,代表着他对小学生语言发展的认识,对口语交际教学规律的认识,更值得我们深入研究和总结。小学语文教学中把口语交际单列为课堂教学内容的一部分,这是对口语交际的强化,也是对小学生口头语言能力的一种重视。但是因为口语交际是以口头的形式进行的,无法进行考核检验,因此有不少的教师不太重视口语交际教学。但是于永正为学生的终身发展和全面发展考虑,非常重视口语交际的课堂教学,不断对口语交际教学进行探索和改革,开辟出一条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的新道路。本文主要研究于永正在其教育思想指导下口语交际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教学策略的实施,以及通过研究其口语交际课堂上的精彩表现,带给现代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的启示。本论文由绪论、正文和结语构成。绪论包括选题缘由、研究价值、文献综述、研究方法等相关问题。在文献综述部分中,从小学语文口语交际课堂教学和于永正口语交际课堂教学两方面对研究现状进行了梳理分析。正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论述于永正的语文教学思想,主要包括在口语交际教学方面所体现出来的教师对学生“影响”与“激励”的作用以及“五重”教学在其口语交际课堂上是如何运用的。第二部分从“基于个体认知发展水平”“基于提升学生思维能力”“基于社会口语交际需要”三个维度对于永正的口语交际课堂教学内容设计进行了分析。第三部分从六个层面阐释于永正口语交际课堂中教学策略的运用,分别是情境创设,联系生活;关注学情,“配合”学生;丰富角色,美化语言;现场反馈,及时评价;读说分明,说写结合;一题多做,和谐统筹。第四部分主要探讨于永正口语交际课堂教学对现代教学实践的启示:教师要关注生活,丰富小学语文口语交际的教学活动内容;要多站在学生的角度思考问题,实现与学生的平等对话;教师还要创设真实的交际情境,贴近学生生活;教师需要努力探究,提高自己的交际能力与水平。结语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归纳提炼于永正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精要,同时也指出论文存在的不足和努力的方向。

张静[10](2019)在《于永正“双有”阅读教学理念与实施路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语文课程改革的实施,阅读教学取得了可喜的进步,阅读课堂变得生动活泼,阅读课的形式变得丰富多样。但是阅读教学依然存在一些问题:部分学生的积极性没有被调动起来,不愿意融入课堂;部分阅读课堂气氛沉闷,学习内容枯燥,学习方法单一。于永正老师“双有”阅读教学理念追求阅读教学的有趣和有效,在“双有”课堂上,学生学习积极性高,学习效率高,师生关系和谐,课堂气氛活跃,这对于当下的阅读教学有很大的参考价值。“双有”阅读教学理念是本人根据于永正老师阅读教学的实践和感悟提炼出来的,它与小学生的身心特点和《语文课程标准》中阅读教学的要求相符合,因此它能够吸引小学生,促进他们快乐学习,健康成长。“双有”阅读教学理念追求的目标是: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帮助学生养成良好习惯;培养学生情感,提高学生人文素养。为了实现这个目标,“双有”阅读教学理念的实施路径分为三个: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辅助因素。教学内容注重积累基础知识和挖掘课文情感。教学方法注重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教师引导结合起来,在教学过程中,学生通过熟读精思、读写结合来自主学习,于老师通过传授阅读策略、提供示范来帮助学生学习,于老师还引进书法、绘画、音乐、京剧等艺术来吸引学生注意力,陶冶学生情操。教学辅助因素主要指和谐的师生关系和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于老师对学生的尊重和关爱构建了和谐的师生关系,他幽默的表达和积极的评价营造了轻松愉快的教学氛围。教学内容、教学方法和教学辅助因素的结合,使“双有”阅读课堂富有吸引力,学生学习积极主动。当然“双有”阅读教学理念也有不足,它很少使用现代教育技术,而且需要老师长时间地准备,所以在践行“双有”阅读教学理念时,教师们还要根据自身的情况进行调整,充分利用现代教育技术,使教学更省时有效。

二、于永正:“五重教学”的不断探索(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于永正:“五重教学”的不断探索(论文提纲范文)

(1)于永正教学思想述评(论文提纲范文)

一、五重教学
    (一)重情趣。
        1.“重情”。
        2.“重趣”。
    (二)重感悟。
    (三)重积累。
    (四)重迁移。
    (五)重习惯。
二、言语交际表达训练的作文教学
三、简朴的语文教学艺术
    (一)尊重学生的主体地位,以赤诚之心待人。
    (二)扎根语言魅力,贴近日常生活。
    (三)追求“自然”品性,“教书”不忘“育人”。
四、研究趋势和不足

(2)于永正寓言阅读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与研究缘起
        1.1.1 研究对象
        1.1.2 研究缘起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现状综述
        1.3.1 于永正教学理论研究现状
        1.3.2 小学语文寓言阅读教学研究
第二章 小学寓言阅读教学现状
    2.1 小学寓言阅读教学问卷调查
        2.1.1 调查目的、对象及内容
        2.1.2 调查结果
    2.2 小学寓言阅读教学“教”的问题
        2.2.1 教师的寓言本体知识淡薄
        2.2.2 对学情把握不够准确
        2.2.3 寓言阅读教学策略运用不当
    2.3 小学寓言阅读教学“学”的问题
        2.3.1 寓言阅读兴趣不够深厚
        2.3.2 学生的寓言阅读学习策略使用不当
        2.3.3 学习能力未能充分提升
第三章 于永正寓言教学实践
    3.1 《狐假虎威》教学
        3.1.1 读出形
        3.1.2 读出情
        3.1.3 读出神
    3.2 《狐狸和乌鸦》教学
        3.2.1 以演促读
        3.2.2 以演促背
        3.2.3 以演促思
第四章 于永正寓言阅读教学策略
    4.1 重迁移
        4.1.1 指向“读”的迁移
        4.1.2 指向“说”的迁移
    4.2 重感悟
        4.2.1 落实字词,夯实基础
        4.2.2 巧设问题,自悟自得
        4.2.3 润物无声,以读代讲
    4.3 重情趣
        4.3.1 结合学情,关注学生
        4.3.2 精心备课,情趣教学
第五章 于永正小学寓言阅读教学的启示
    5.1 寓言选编情况
        5.1.1 篇目设置
        5.1.2 寓言选编特点
    5.2 于永正寓言阅读教学运用
        5.2.1 教学有方
        5.2.2 学习有法
结语
参考文献
    一、专着类
    二、标准文献类
    三、期刊论文类
    四、学位论文类
附录
    附录1 :小学语文寓言阅读教学现状调查问卷(学生卷)
    附录2 :小学寓言阅读教学现状调查问卷(教师卷)
    附录3 :苏教版教材课文(《狐狸和乌鸦》《狐假虎威》)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着、论文
致谢

(3)于永正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实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一)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研究
        (二)对于永正语文教学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当前小学口语交际教学现状
    一、当前口语交际教学现状
        (一)口语交际教学的重要性
        (二)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课时的设置
        (三)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内容的选择
        (四)语文口语交际教学方法的选用
        (五)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评价机制
        (六)教师的口语交际教学水平
    二、当前口语交际教学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第二章 于永正口语交际教学分析
    一、于永正语文口语交际教学范式
        (一)创设真实交际情境激发学生表达欲望
        (二)学生明确表达对象教师引导学生述说
        (三)教师适时搭建支架师生合作练习说话
        (四)鼓励学生完整表达带领学生实战演练
    二、于永正口语交际教学范式的操作原则
        (一)以生为本,追寻生本课堂
        (二)目标明确,追求高效课堂
        (三)贴近生活,寻求真实课堂
第三章 落实于永正口语交际教学范式面临的问题及相应策略
    一、于永正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的局限性
        (一)现代教育技术的缺失
        (二)教学过程设计过于理想化
        (三)其他问题
    二、于永正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实录的启示
        (一)平衡语文学科课时分配,真正重视口语交际教学
        (二)培养教师课程开发意识,丰富口语交际教学内容
        (三)实施有效课堂教学评价,完善口语交际教学体系
        (四)培养教师口语交际素养,提升口语交际教学水平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 1:于永正口语交际相关论文论着
    附录 2:小学语文口语交际教学现状调查结果统计(教师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出版或发表的论着、论文
致谢

(4)《秋天的怀念》课例比较研究 ——以于永正、窦桂梅、程翔课堂实录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及意义
        1.1.1 选题缘由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关于《秋天的怀念》教学设计的研究
        1.2.2 关于《秋天的怀念》教学价值的研究
        1.2.3 关于回忆性散文教学的研究
    1.3 概念界定
    1.4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秋天的怀念》教学价值分析
    2.1 初中部编本教材中的回忆性散文
    2.2 《秋天的怀念》的教学价值
        2.2.1 语言学习价值
        2.2.2 生命教育价值
        2.2.3 情感教育价值
    2.3 回忆性散文的教学价值
        2.3.1 “智”品人生促发展
        2.3.2 “能”增兴趣写生活
        2.3.3 “情”育思想全人格
第三章 三位名师《秋天的怀念》课例剖析
    3.1 名师教育理念及在课例中的实践
        3.1.1 于永正:“简简单单教语文”
        3.1.2 窦桂梅:“为生命奠基”
        3.1.3 程翔:“培养学生心中的太阳”
    3.2 《秋天的怀念》课例呈现
        3.2.1 教学目标设定及教学内容构成
        3.2.2 教学过程总结
第四章 三位名师《秋天的怀念》课例教学价值生成比较
    4.1 个性教学价值生成
        4.1.1 于永正:以问引读,“母爱”内涵的思维发散
        4.1.2 窦桂梅:以读促悟,汲取精神力量
        4.1.3 程翔:以读赋能,提升文本解读能力
    4.2 共性教学价值生成
        4.2.1 以学定教,实现真正的深度学习
        4.2.2 以情入文,获得个性化的亲情体验
        4.2.3 以读代讲,完成生命价值的内化
第五章 对回忆性散文教学的启示
    5.1 因体施教
        5.1.1 把握双重主体,帮助学生披文入情
        5.1.2 从审美体验出发,探究作者的叙事艺术
    5.2 因学施策
        5.2.1 搭建开放性学习场,拓展课文的育人价值
        5.2.2 按需重组教学内容,丰富学生的经验世界
        5.2.3 共构交互复合体,促进“两个世界”转换
        5.2.4 双线推进动态生成,培养多样的生命个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5)于永正小学作文教学实践研究 ——基于现代图式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图式理论及其在于永正小学作文教学实践研究中的价值
第一章 于永正的“言语交际表达训练”实践
    第一节 “言语交际表达训练”实践的教学目标
        一、“言语交际表达训练”课题缘起
        二、“言语交际表达训练”的目标
    第二节 “言语交际表达训练”实践的训练策略
        一、走入生活
        二、走入活动
        三、走入交往
    第三节 “言语交际表达训练”实践的训练程序
        一、出示例文,形成图式
        二、口头作文,运用图式
        三、作中指导,巩固图式
        四、多读多作,润色图式
第二章 于永正的小学作文教学设计实践
    第一节 于永正小学作文教学目标设计
        一、“举重若轻”,考虑解读先结构
        二、“下水文”,最好的作文备课
    第二节 于永正小学作文教学命题设计
        一、“小题大做”,立足主题图式培养素材意识
        二、“一题多用”,同主题图式多角度训练
第三章 于永正的小学作文课堂教学实践
    第一节 于永正小学作文教学中的课堂导入
        一、以图式创设情境导入,再现生活
        二、以图式提炼真实生活,开门见山
    第二节 于永正小学作文教学中的课堂语言
        一、引导语言明晰质朴
        二、对话语言轻松幽默
        三、评价语言真诚及时
    第三节 于永正小学作文教学中的课堂提问
        一、层层追问,推行阻遏性情境
        二、巧妙过渡,组成作文提问链
    第四节 于永正小学作文教学中的课堂方法
        一、例规法和规例法
        二、练习和变式练习
        三、情境教学法
第四章 于永正小学作文教学评改实践
    第一节 于永正小学语文作文评价语
        一、评价语的针对性
        二、评价语的真实性
    第二节 于永正小学语文作文评价方法
        一、作中指导
        二、互动评改
第五章 对于永正小学作文教学实践的相关思考
    第一节 一个青年语文教师作文教学专业成长的借鉴
        一、留心观察,作文因需而作
        二、争当示范,亲“下水”作例子
        三、善用作中指导,学生互评
    第二节 一个青年语文教师的作文教学素质提升的启示
        一、从“生”出发
        二、以“情”灌之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词

(6)于永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于永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运用的具体体现
    第一节 启发语的运用
        一、利用情境启发,自然导入
        二、利用问题启发,明确主题
        三、利用习惯启发,奠定基础
    第二节 点拨语的运用
        一、针对性
        二、全面性
        三、多样性
    第三节 评价语的运用
        一、培养学生自信
        二、培养学生情感
    第四节 板画的运用
        一、强化文本理解
        二、提高表达能力
    第五节 体态语的运用
        一、增进师生关系
        二、活跃课堂气氛
        三、传递正能量
第二章 于永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的特征
    第一节 外在特征
        一、适合性
        二、幽默性
        三、表演性
    第二节 内在特征
        一、灵活性
        二、启发性
        三、反馈性
第三章 于永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对教师的启示
    第一节 以学生为中心,与爱同行
        一、将学生思维贯穿教学过程
        二、用爱感染学生内心
    第二节 以教材为基础,拓展学习
        一、品读经典,强化底蕴
        二、学科融合,丰富阅历
        三、与时俱进,学习技术
    第三节 以训练为途径,提高水平
        一、夯实语言基本功
        二、强化语言思维能力
        三、完善体态表达
    第四节 以艺术为养料,培养气质
        一、接受幽默艺术的熏陶
        二、接受其他领域艺术的熏陶
    第五节 以理论为辅助,优化质量
        一、于永正教学语言与“五重理念”相融合
        二、于永正教学语言与其他教育理念相融合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7)于永正小学语文“五重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理论指导
    三、研究方法
    四、文献综述
第一章 于永正“五重教学”概述
    第一节 “五重教学”的形成及内涵
        一、“五重教学”的形成及发展
        二、“五重教学”的内涵
    第二节 “五重教学”的教学特点
        一、简要的教学目标:意文兼得
        二、简炼的教学方法:多读、多写
        三、简约的教学过程:整体感知、局部研读、读写发散
        四、和谐的师生关系:平等、愉悦
    第三节 “五重教学”的科学性考察
        一、契合课程理念
        二、顺应学生心理
        三、引导教师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分析
    第一节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现状调查
        一、问卷调查的设计
        二、问卷调查的实施
    第二节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分析
        一、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
        二、学生学习存在的问题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于永正“五重教学”对小学语文阅读教学的指导价值
    第一节 注重情趣,寓教于乐
        一、教学有情
        二、教学有趣
    第二节 以读代讲,学生感悟
        一、对朗读意义的认识
        二、朗读法的灵活运用
    第三节 重视积累,扎实教学
        一、当堂背诵
        二、书写训练
    第四节 读写迁移,学以致用
        一、读的迁移
        二、由读到写,读写结合
    第五节 培养习惯,提升素养
        一、良好的学习习惯
        二、规范的语言运用习惯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实施“五重教学”应注意的问题
    第一节 “五重教学”对教师研读教材的要求
        一、研“读”课文
        二、备课常“新”
        三、学生视角
    第二节 “五重”在教学中的关系处理
        一、“重情趣”贯穿整个教学过程
        二、“重感悟”“重积累”“重迁移”是语文学习的进程
        三、“重习惯”是最终目标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8)《教育家成长丛书》折射的语文教学方法选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现状
        (一) 从历时角度看语文教学方法选择研究
        (二) 从共时角度看语文教学方法选择研究
        (三) 研究过程中的问题总结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以《丛书》为核心的语文教学方法选择情况
    第一节 分析方法的介绍
        一、抽样:材料的范围与选择
        二、界定观察类别:划分学段和课型
        三、界定记录单位和语境单位:频次的统计单位
        四、界定点算体系:归纳与结论的判定
    第二节 《丛书》的教学方法选择情况梳理
        一、选择范围
        (一) 《丁有宽与读写导练》
        (二) 《于漪与教育教学探索》
        (三) 《王崧舟与诗意语文》
        (四) 《刘金玉与阳光语文》
        (五) 《孙双金与情智教育》
        (六) 《杨一青与和谐教育》
        (七) 《李元昌与乡土教育》
        (八) 《李镇西与语文民主教育》
        (九) 《张桂蕊与语文拓展式教学》
        (十) 《赵谦翔与绿色语文》
        (十一) 《钱梦龙与导读艺术》
        (十二) 《唐江澎与体悟式教学》
        (十三) 《黄厚江与语文本色教学》
        (十四) 《韩军与新语文教育》
        (十五) 《程红兵与语文人格教育》
        (十六) 《管建刚与后作文教学》
        (十七) 《窦桂梅与主题教学》
        (十八) 《潘新和与表现——存在论语文学》
        (十九) 《魏书生与民主教育》
        (二十) 《王开东与深度语文》
        (二十一) 《王君与青春语文》
        (二十二) 《洪宗礼与母语教育》
        (二十三) 《祝禧与文化语文》
        (二十四) 《于永正与五重教学》
        (二十五) 《杨屹与情趣教育》
        (二十六) 《薄俊生与发展性教学》
        (二十七) 《汪智星与本真教育》
        二、总结
    第三节 《丛书》的教学方法选择情况分析
        一、对教学思维方式的分析
        二、对教学行为方式的分析
        (一) 小学教师的教学方法频次使用情况分析
        (二) 初中教师的教学方法频次使用情况分析
        (三) 高中教师的教学方法频次使用情况分析
        三、总结
第二章 名师教法选择的分析与创新
    第一节 名师教学方法选择的原因分析
        一、分析哪些方法
        二、朗读法与追问法中的深层理据
        (一) 朗读法
        (二) 追问法
        三、活动类方法中的深层理据
        (一)小组讨论法
        (二) 情景模拟法
        (三) 游戏、比赛法
        四、特色尝试类方法中的深层理据
        (一) 绘画法
        (二) 听写法
    第二节 名师教学方法使用中的创新性
        一、学生成为交流中表达的主体
        (一) 丁有宽、黄厚江等的追问法探索
        (二) 王君、韩军等的朗读法探索
        二、课堂成为多元化的学习环境
        (一) 祝禧、赵谦翔等的情景模拟教学法探索
        (二) 窦桂梅、钱梦龙等的小组讨论教学法探索
        三、教材成为发散性探索的支架
        (一) 于永正的绘画法使用探索
        (二) 唐江澎的听写教学法探索
        (三) 李元昌的乡土教育实践探索
第三章 新时代中语教学方法选择探讨
    第一节 用语文学科核心素养指导教学方法的选择
        一、以语言和审美为核心的朗读教学法
        二、以思维发展为重点的对话教学
        三、从语言到文化的活动设计
    第二节 名师教学方法选择倾向的启示
        一、多样化的朗读教学法可以进一步细分
        二、追问法中教师引导与学生思考的平衡点
        三、小组讨论高效化离不开教师的支架
    第三节 新教学思路下的教学方法选择
        一、承前——在名师教法选择的思路上“守正”
        二、启后——在部编新教材编排体现的教法选择上“出新”
        三、展望——在语文数字化阅读教学的时代开掘“新路”
        (一) 内容上:提供更广域的知识获取面
        (二) 形式上:基于多样媒介的教学
        (三) 思维上:辩证思维的有意培养
结语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9)于永正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缘由
    (二) 研究价值
    (三) 研究综述
    (四) 研究方法
一、于永正的主要教学思想
    (一) 注重“影响”和“激励”
    (二) 倡导“五重教学”
二、于永正口语交际课堂教学内容的设计
    (一) 基于个体认知发展水平设计教学内容
    (二) 基于提升学生思维能力设计教学内容
    (三) 基于社会口语交际需要设计教学内容
三、于永正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策略的实施
    (一) 情境创设,联系生活
    (二) 关注学情,“配合”学生
    (三) 丰富角色,优化语言
    (四) 现场反馈,及时评价
    (五) 读说分明,说写结合
    (六) 一题多做,和谐统筹
四、于永正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的启示
    (一) 关注生活,丰富口语交际课堂教学活动
    (二) 平等对话,“蹲下来看学生”
    (三) 创设情境,重视对话训练素材的创新
    (四) 努力探究,提升教师的口语交际水平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相关成果发表情况

(10)于永正“双有”阅读教学理念与实施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概念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方法
一 于永正及“双有”阅读教学理念
    (一)语文教育观及“双有”阅读教学理念的基础
        1.语文教育观
        2.“双有”阅读教学理念的基础
    (二)“双有”阅读教学理念的概况
        1.“双有”阅读教学理念的含义
        2.“双有”阅读教学理念的目标
        3.“双有”阅读教学理念的对象
二 于永正“双有”阅读教学理念的实施路径
    (一)教学内容:基础知识与丰富情感并重
        1.积累知识,强化基础
        2.深入文本,体悟情感
    (二)教学方法:自主学习与教师引导并用
        1.熟读精思,读写结合
        2.传授策略,教师示范
        3.引进艺术,陶冶情操
    (三)教学辅助因素:和谐关系与轻松氛围同在
        1.尊重学生,关爱学生
        2.幽默表达,积极评价
三 于永正“双有”阅读教学的思考
    (一)“双有”阅读教学的优点
        1.调动学生积极性,提高学生学习效率
        2.丰富学生情感,提高学生人文素养
    (二)“双有”阅读教学的不足
        1.现代教育技术运用较少
        2.教师投入时间较长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四、于永正:“五重教学”的不断探索(论文参考文献)

  • [1]于永正教学思想述评[J]. 王涵. 产业与科技论坛, 2020(24)
  • [2]于永正寓言阅读教学研究[D]. 李一聪. 淮北师范大学, 2020(12)
  • [3]于永正语文口语交际教学实录研究[D]. 李赛. 淮北师范大学, 2020(12)
  • [4]《秋天的怀念》课例比较研究 ——以于永正、窦桂梅、程翔课堂实录为例[D]. 陈可新. 济南大学, 2020(01)
  • [5]于永正小学作文教学实践研究 ——基于现代图式理论[D]. 陈雅婷. 安徽师范大学, 2020(02)
  • [6]于永正小学语文课堂教学语言应用研究[D]. 孙维玮. 沈阳师范大学, 2020(12)
  • [7]于永正小学语文“五重教学”研究[D]. 高琪琪. 苏州大学, 2020(03)
  • [8]《教育家成长丛书》折射的语文教学方法选择研究[D]. 陈喆. 华中师范大学, 2020(02)
  • [9]于永正口语交际课堂教学研究[D]. 万雅聪.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10]于永正“双有”阅读教学理念与实施路径研究[D]. 张静. 重庆师范大学, 2019(08)

标签:;  ;  ;  ;  

于永正:“五层教学”的不断探索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