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三峡大学建校后的校园文化融合

论三峡大学建校后的校园文化融合

一、论三峡大学组建后的校园文化融合(论文文献综述)

胡晓琼,赵鑫宇[1](2020)在《中国文化传播背景下“中外学生学习共同体”模式的建构》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如何让中国学生更有效地提高用英语讲述自己国家的文化,让留学生更好地学习中国文化,是教师必须深入系统地思考并尝试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认为建构"中外学生学习共同体"模式是一个十分有效的教学改革举措,该模式以建构主义教学理论、跨文化调整理论等为其理论基础,以积极调整相互适应、主动建构互为支架、互动体验合作共赢、文化浸润文化反观等为其核心内涵,以其线上线下系列文化项目的互动学习与体验为主要任务。本文认为"中外学生学习共同体(CISLC)"模式是深度的"关系嵌入",不仅能够帮助中外学生共同提高对中国文化的感知力,还能够帮助他们在文化互动中最大限度构建自己的(跨)文化记忆,提升文化传播能力和跨文化交流能力。

徐梦艳[2](2020)在《研究生支教团支教服务现状及问题研究 ——基于南京八所高校研支团成员的访谈》文中指出“用一年不长的时间,做一件终生难忘的事。”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从1998年首次组建至今已有20多年的时间,采用“接力服务+定期轮换”的工作机制,累计选拔派遣近2万名大学生志愿者奔赴祖国中西部地区,为当地基础教育与扶贫事业做出了突出的贡献,在我国当前国情下具有积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研究生支教团支教服务的开展情况、现存问题、改进策略为行文脉络,沿着“理论基础—现状调查—服务反思—问题探寻—对策建议”的思路展开,通过文献梳理及志愿者访谈,归纳总结出当下研支团工作中存在的较具共性的问题,提出了相应的可行性对策。除绪论和结语外,论文共分为五章:第一章是理论基础及其适用性论述。引入志愿服务理论、教育扶贫理论以及服务学习理论作为本研究的理论基础,研究生支教是一项表现出志愿性及利他性且以教育扶贫为基本任务的社会活动,其过程中展现出的学习性值得关注并挖掘。第二章是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组建背景及意义研究。首先对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大学生志愿服务西部计划的相关概念及成立背景进行了梳理,并总结出我国研支团组建意义包括以下三方面:(1)在西部基层组织贡献新力量;(2)为西部基础教育带去新思想;(3)探索“支教+”的服务新模式。第三章是对我国研究生支教团支教服务现状的梳理。通过对全国项目办以及各高校的研支团招募文件的解读理清高校研究生支教团成员选拔条件以及具体流程。后依托对南京八所高校的36位研支团成员的深度采访,阐述了支教团队员在服务地的生活条件环境、活动开展概况、支教服务中的收获等情况。通过三则故事以期使读者对研究生支教工作产生更为感性立体的认知。第四章是对研究生支教团支教服务存在问题的分析。(1)在研究生支教团制度建构层面,当前研支团制度体系尚不完善,多重任务压力难以平衡;作为一项人才资源,未被放在合理位置而造成浪费;同时高校研支团工作在全校范围内曝光度不足。(2)研支团服务准备阶段暴露出支教成员服务动机存在功利性;支教队员招募选拔机制待完善;队员派送与服务地需求不匹配;支教团岗前培训环节亟需加强等问题。(3)在研支团服务开展阶段存在研支团队员在服务地融入困难;研支团教学工作现状有待改善;研支团队员权益保障体系缺位;研支团支教过程呈现出孤立性等问题。(4)在研支团服务完成阶段显现出高校支教工作缺乏传承与反思;服务地与高校考评机制不完善;服务结束后庆祝表彰环节不足;高校对研支团员缺乏后续关注等问题。第五章是改善研究生支教团支教现存问题的建议及策略。本研究以解决问题为导向,尝试借鉴服务学习理念的成熟经验提出如下对策:(1)借鉴服务学习经验完善研支团制度建构:明晰我国研支团定位的同时合理分配各支教团队的多重任务,因地制宜;人才资源配置最优化,制定“下放”机制,实现多方主体互赢互惠;扩大宣传力度,增强其在全校范围内的知晓度。(2)在研究生支教团服务准备阶段注重提升志愿者志愿服务意识摒弃功利化;招募选拔机制中增加多维度考量,注重综合实力;调整研支团派送方式注重按需分配;完善支教团岗前培训体系建设。(3)在研究生支教团服务开展阶段应着力加强研支团成员的服务地归属感;切实保障基层服务人员的权益;加强研支团间多层次交流互通,消除孤立感;关注研支团支教过程的学习性。(4)在研究生支教团服务完成阶段应重视研支团内部的传承与反思;服务地联合高校共同优化考评机制;完善庆祝表彰环节为研支团队员创设仪式感;落实往届研支团队员追踪管理,制定长线培养机制。综上,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历经二十年薪火相传,在推动我国中西部地区基础教育发展、助力教育扶贫中做出了突出贡献,志愿者在基层岗位的服务与奉献中履行人民教师的光荣使命。现阶段,我国高校研支团支教服务工作还存在一些问题,本论文基于文献梳理和质性访谈,在厘清原因的基础上为改进研究生支教团支教服务提出了对策建议。

韦浩[3](2019)在《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 ——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为例》文中指出每一个国家都拥有其独特的文化艺术和珍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不仅仅是整个民族智慧凝聚成的珍宝,还代表了一个国家的特色文化,给国家经济、政治的建设产生着深刻的影响,是民族最为典型的身份标志。判定一个民族是否消亡,并不是看民族人口的数量多少,而是看这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否依旧留存于世,为人民所铭记。对于我国而言,我国地大物博,物产资源十分丰富,具有得天独厚的地理位置和自然资源。我国民族数量众多,不同的民族文化相互汇集,形成中华民族这一片土地上数千亿颗璀璨的明珠,如何保护并传承好当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任何一个中国公民需要考虑的问题,同时也是国家发展建设期间必须要处理的一个重大事项。随着国家一系列经济发展战略和政策的颁布,我国的城市建设火热进行,在这个过程中,诸多区域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为了满足城市建设的需要,不得已被人为拆迁和破坏,数不胜数的历史古城在建设城市的过程中被毁坏;在全国推行汉语普遍化的过程中,许多少数民族语言的传承中断,口口相传的民族语言开始淡出人们的生活,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也随之消亡;与此同时,年轻一代审美观念和主流思想的改变,给一个民族的非物质文化遗产带来了巨大的冲击。很多年轻人对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了解不够深入,无法静下心欣赏前人留下的特色艺术,甚至将其视为过时的艺术,加以摈弃;在第三产业兴起的同时,民族村寨旅游越来越普遍,旅游产业虽然毋庸置疑地带动了当地经济的发展,但是与此同时,也给传统村寨居民的生活产生了巨大的负面影响,之前淳朴而具有特色的文化表演开始体现商业性,传承活动变成了一种盈利行为;电子信息技术的发展,使得信息的传输更为便捷,而由数据安全问题引发的一系列文化剽窃现象层出不穷,许多非物质文化遗产被剽窃和抄袭。面对重重阻碍和消亡危机,当下必须要从法律角度出发,科学合理地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以此来为子孙后代遗留一份宝贵的历史财富。我国法律体系不断健全,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的法律法规也较之前更加全面,近几年国内外都或多或少地颁布了相关的政策,社会各界也对这方面予以了高度的重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承载了一个民族几百乃至几千年的历史记忆,是各族人们在历史的长河中打捞起来的一个又一个的珍宝,它不仅仅凝聚了整个民族的智慧,也是一个国家持续发展的源泉。就我国而言,黔南州一带具有众多少数民族部落,遗留下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也不在少数,但是针对该区域的遗产保护研究却少有,促使对文化遗产可提供的法律保护措施制定无证可考、无法可依。如何根据这些非物质文化遗产表现出来的民族特色,结合现行法律制度制定和施行现状,科学开展法律保护工作,是当下亟待解决的问题之一。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具有独具特色且璀璨多元的非物质文化遗产,但是就现在而言,国家尚未针对非物质文化遗产制定专门的法律制度,很多制度都只是地方前期做出的较为片面的地方法规。显然,仅仅只借助地方法规的力量,对文化遗产加以保护,是难以取得较好的保护效果的。本文通过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来发现问题,通过问题提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措施。笔者将围绕为非物质文化遗产提供法律保护这一核心出发点,结合非物质文化遗产界定规则,客观深入剖析在遗产保护之后的实际意义,进一步论述当下我国在保护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方面,还存在法律层面上的不足与缺陷。以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为例,分析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制度的现状,包括:法律保护制度无法有力落实、濒危非物质文化遗产及传承人无法律保障等;通过分析阐述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期间出现了以下情况;具体有:在对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加以保护期间,发现了法律上出现的问题;结合这两个方面,笔者给出了以下建议,用于提升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效果,即:从实际情况出发,加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障的立法,重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等。

曹景琦[4](2018)在《从南开系列学校的历史发展解读南开精神》文中提出党的十八大,“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提出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提供了精神上的根本价值遵循,其中包括:国家层面、社会层面和个人层面三个维度。党的十九大报告中再次要求全国人民深入践行,具体的运用到实际行动中去,形成强大凝聚力,为实现“两个一百年”奋斗目标、夺取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胜利和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而不懈奋斗。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贯彻和践行在各个领域内均有所具体体现,只是从字面表达和价值形成渠道或不完全一样,但都是从某些方面反映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所要求的内容。本文主要对教育领域进行研究,通过论述以学校为载体,校园文化精神形成为支撑,培养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取向来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与大学精神以及中国传统文化之间的内在关系和相互影响。本文以近代以来中国教育办学特别是私人办学的成功个案“南开系列学校”为例,通过文献研究法、实地调查法和人物访谈法等方法展开资料搜集、文献整理,深入挖掘百年来形成的历史文化和人文精神,通过论述“南开精神”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相互关系,总结在教育领域内大学精神的形成对深入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意义,对当今教育深化改革具有重要启示作用,也对其他各类学校积极探索发现总结本校文化和人文精神具有借鉴意义,对于充分调动各个学校的积极性,凝聚力量、形成共识、以及从培养人才质量和数量上作出积极的理论探索和实践探索,为早日实现人才强国贡献智慧和力量。

李宏刚[5](2018)在《论大学生的主体自觉》文中研究表明纵观人类社会的发展史,追求人自身的解放及其自由全面发展始终是永恒的最根本的主题。人的发展的实质是人的主体生命的存在和发展,人的主体生命有三种存在形态,分别是类主体、类群主体和个体主体。类主体是具有自由自觉特性的主体存在,其普及下存在的社会形态将是高级阶段的共产主义社会。类群主体是指国家、民族、家庭、团体、国际组织等群体性社会主体形态,个体主体即指从事社会实践活动的个体。类群主体和个体主体是目前社会阶段人的主体存在的主要形态。类群主体由个体主体构成,个体主体的最高形态即为类主体。因而,个体主体的发展是人的发展的根基和源泉。论文要讨论和研究的大学生主体即是个体主体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实现中国梦让人民群众有更多获得感的生力军。大学生主体的发展(也即大学生的主体自觉或主体自觉发展),核心是主体素质发展,基本要求是和谐优化,根本目的是主体自觉性(适切性)充分彰显。这里的主体素质即为主体自由自觉的素养和品质,主体自觉性即为主体的自主性、能动性、创造性和超越性。“大学生的主体自觉”(是什么、为何是、如何是)是论文的研究论域,马克思的主体性理论、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是论文研究的理论根基,“完全人格”教育理论、积极心理学理论是论文研究的理论核心,心理学、社会学、管理学、思想政治教育学、马克思主义哲学等学科的理论和方法是论文研究的理论补充,论文的主要目的就是要通过对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内涵、结构和现状的系统剖析,探寻大学生主体自觉实现的思想认知路径和行为实践路径。具体来说,论文以大学生的主体自觉是什么、为什么、怎么办为主线,主要研究了以下内容:(1)从人的发展问题出发,在分析当前大学生主体自觉问题研究只注重主体自觉之“形”而逐日偏离主体自觉之“神”的现状基础上,阐述了“形神兼备”(骨髓相连)的大学生主体自觉研究的意义和价值:这一研究促动了大学生主体素质发展的实践设计及其进程,是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理论研究视野的进一步拓宽和创新,有助于培育和形成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科学化实践模式。同时,论文还进行了文献述评研究,阐明了研究的基本视角和框架体系。(2)界定了主体自觉、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内涵,并深入阐释了主体自觉的实质、特质以及大学生主体自觉的价值、构成要素,同时对作为论文研究理论基础的马克思主义主体性理论、实践理论以及“完全人格”教育理论、积极心理学理论进行了分析。(3)从纵向的层次性结构(主体自觉需要、主体自觉意识、主体自觉能力和主体自觉人格)和横向的形态性结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道德自觉和心理自觉)深入分析了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动态多维的立体结构体系及其结构要素之间的互补、转化和融合关系。大学生主体的纵横结构要素发展及其协同组合关系要以促进大学生主体素质的和谐优化发展为核心。(4)有针对性地选取了江苏部分高校,对大学生主体自觉的思想认知和实践发展现状进行了问卷调研,同时选取了不同类型、不同层次高校的德育工作者进行质性访谈,旨在探讨分析大学生主体自觉的思想认知状况及实践发展态势,并从以上两大方面剖析大学生主体自觉发展面对的疑难问题及所处的发展困境,在此基础上反思困境形成的原因。(5)从理性和价值引导的层面,提出了大学生主体自觉“形上建构”的三种不可或缺的实施思路,即要立足大学生主体的认识自觉,实施基于诉求激发的大学生主体自觉价值教育、渗透基于认知转变的“走向交往实践”的大学生主体发展理念、营造基于情感增进的“主体发展”型校园文化生态,为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形下落实“(实践落实)提供坚实的思想引领和精神支撑。形成“诉求激发——认知转变——情感共鸣”的大学生主体自觉“形上建构”逻辑思维体系。(6)以历史态、共时态和案例设计为视域,深入阐述了历时态下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层次发展实践路径、共时态下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形态发展实践路径以及案例设计下大学生主体自觉的“一体两翼”实践路径。论文以“主体——人”的发展本质作为基本依托,选取了大学生这一关键目标主体,并深入挖掘和论证了大学生主体(自觉)发展的本质内涵和现实状况,阐述了大学生主体与其自觉性之间的内在统一关系和在此基础上的大学生主体自觉实现的机理、载体及方式方法。论文的创新之处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是拓展了大学生素质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的研究视角论文选取了大学生的“主体自觉”这一研究视角,全面、深入地剖析了作为“主体”的大学生如何实现自我素质的全面协调发展及思想政治素养的有效提升,凝聚大学生素质发展的“形上之道”与“形下之路”在其“主体自觉”当中,拓宽了大学生素质全面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的研究思路。论文选取大学生的“主体自觉”这一本质领域并对其进行内涵、实现方式的全面阐释,是在大学生成长发展和思想政治教育问题研究视域方面的创新尝试。二是尝试建构了大学生主体自觉的结构体系及其实现方式的分析框架论文以大学生的主体自觉作为一个整体的研究视域,尝试建构了大学生主体自觉的结构体系及其实现方式的分析框架。首先,建构了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层次和形态结构体系,并把主体自觉的认识自觉和实践自觉融入该结构体系进行深入的剖析论证。一方面从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历时态发展过程构建了集“大学生的主体自觉需要、主体自觉意识、主体自觉能力、主体自觉人格”于一体的大学生主体自觉层次结构,另一方面从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共时态发展过程构建了集“大学生主体的思想自觉、政治自觉、道德自觉、心理自觉”于一体的大学生主体自觉形态结构。其次,形成了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形上建构”和“形下落实”体系,并进行高校、社会和家庭协同共建的具体实施要求论证。既从“形上”的思想理念建构着手,又从“形下”的实践落实路径筹划,层层渗透了大学生主体自觉的认识自觉和实践自觉的理念和要求,通过“形上、形下”、“认识、实践”的双重实现方式创新,展现了大学生主体自觉实现的内在机理和规律体系,全面、系统地阐述了“如何实现大学生的主体自觉”。

唐美红[6](2018)在《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文中提出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是对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的《关于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意见》强调要“发挥优秀传统文化怡情养志、涵育文明重要作用”的积极践行。当代大学生正处于意识形态形成的关键时期,大学生的价值取向决定中华民族的价值取向,因此高校对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培育工作给予了高度重视。但在培育过程中出现了诸如培育内容、形式单一,学生本身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认同度不高、在价值理念和理想追求上出现若干偏失等问题。而红色文化具有丰富的文化内涵和多维价值功能,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又具有内在的耦合性,可以为培育提供优质资源。党和政府也高度重视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因此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至关重要。此项工作正在积极推进着。部分高校已将红色文化渗透于课堂教学,并将其与校园文化相融合。此外,还与政府、社会之间初步形成了教育合力。在肯定成果同时,我们也应看到不足之处。一方面,政府对于红色文化资源的开发整合力度还有待加强,高校、家庭对大学生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从大学生自身来说,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积极性还有待提高。在认真分析现状的基础上,引发了我们对融入路径、提升培育实效性的新思考。此过程是德育过程,所以我们必须遵循德育的基本原则,高度重视德育过程的几大基本要素即德育主体、德育客体、德育介体和德育环体的有机建设和结合。在德育主体方面高校要加强红色文化教育教师队伍建设。在德育客体方面,要有效发挥大学生主体的自我教育作用。在德育内容方面,要有效利用和依托红色校史资源和区域性红色文化资源。在德育方法的选用上,针对不同类型的红色文化教育资源,分别选用道德体验法、说服教育法、实践锻炼法、榜样示范法、价值澄清法等德育方法。在德育环体方面,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精神,开展多种形式的相关主题教育活动,利用新媒体来传播红色文化,繁荣高校校园红色文化以加强红色文化在大学生们中的影响力。

李海平[7](2016)在《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地方高校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研究 ——以B大学为例》文中认为随着我国经济社会发展进入新阶段,改革已进入深水区,经济社会发展面临许多新情况、新问题、新挑战,教育体制改革特别是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一直备受关注。《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对高等教育改革提出了明确的指示:作为国家教育改革的重点对象之一——高等教育,必须要“全面提高高等教育质量;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提升科学研究水平;增强社会服务能力:优化结构办出特色”;党的十八大报告围绕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目标,进一步指出要“推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随着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及《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的通过,“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已被提上议事日程。本科教学改革作为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内容,其成功与否不仅直接关系到高校人才培养的质量和服务社会的重任,更关系到我国高校的内涵式发展及高等教育的可持续发展。本科教学改革是一项全方位、系统性的工程,它涉及到教学管理、教师教学、专业设置、课程开发等多方面的改革,但随着高等教育改革的不断深入,制约本科教学改革的观念、体制、策略等方面存在的障碍已无法通过以往碎片式的单项改革解决,而是需要以综合性、系统性、全局性的改革方式,循序渐进地推进本科教学改革朝着综合化的方向发展,而关于这方面的理论研究与实践经验还比较欠缺。当前,各地方高校已经开始认识到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的重要性和紧迫性,相继出台文件方案并采取措施来提高教学质量和人才培养质量。特别是随着全国部分高校已经开始推进本科教学综合改革,进一步对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的目标思路、实践情况及策略规划等进行研究,为地方院校本科教学综合改革提出科学合理的对策策略十分必要。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绪论”,包括研究背景、研究的缘由及意义、研究现状、重要概念辨析、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第二部分“本科教学综合改革与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关系”,分别阐述了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背景、总体要求和进程,分析了本科教学综合改革和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关系。第三部分“地方高校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的必要性和意义”,一是阐述了地方高校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的必要性,从两个方面进行分析:高等教育快速发展的迫切需要;地方高校本科教学综合改革不断深化的迫切需要。二是阐述了地方高校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的意义,从五个方面分析:有利于重炼和提升地方高校的自身价值;有利于更好地适应现代大学发展;有利于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提高高校教育质量;有利于更好地发挥高校在国家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有利于进一步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第四部分“地方高校本科综合教学改革分析——以B大学为例”,从基本情况、改革的背景、改革的基本思路和目标、具体举措策略规划、进展与成效、保障措施、遇到的困难和不足等七个方面对B大学本科教学综合改革进行了分析。第五部分“我国地方高校实施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的对策”,从更新观念、改革人才生产方式和生产过程、加强师资队伍建设、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改进教学服务保障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我国地方高校实施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的对策。

陈晓梅[8](2015)在《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以扬州琼花观社区为个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从马克思主义进入中国起,城市社区就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舞台。城市社区文化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的重要领域,是社会主义文化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渠道和实现方式,社区文化的发展变迁不仅蕴含我国革命、建设、改革实践的伟大成果,也积淀着共同的历史记忆、思想共识和价值认同。大众化是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大众化,面对中国文化中的中国民众,面对中国的文化问题,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就其实质是一种文化根植过程。2013年8月19日习近平在全国宣传思想工作会议上提出:“要讲清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植根于中华文化沃土、反映中国人民意愿、适应中国和时代发展进步要求,有着深厚历史渊源和广泛现实基础。”从社区文化建设视角开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就具有这样的意义和价值。马克思主义大众化首先是一个实践问题。目前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实证研究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中最为薄弱的环节。本文以中国历史文化名城扬州具典型意义的传统文化社区——琼花观社区为研究样本,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研究与社区文化建设研究结合起来,通过社区文化建设实践研究,拓展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领域,关注中国社会主义革命、建设、改革进程中城市社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历史实践和现实实践。本文以纵向历史的研究视角,较为全面、系统地分析、研究琼花观社区在不同历史时期文化建设的内容、特点、经验、教训,研究评价各个时期通过城市社区文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实效,考察马克思主义作为一种意识形态对城市基层社区各个时期的影响,比较各历史时期社区文化建设的得失,研究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相互关系和内在规律。本文采用了文献研究、比较研究、历史研究以及跨学科研究等方法。本文共有六章,绪论部分对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研究概况、基本概念厘定、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进行了介绍和分析。第一章,对琼花观社区的形成过程与历史、革命遗产进行了论述。琼花观社区丰富的历史文化积淀,近代以来的思想演进、为早期马克思主义在扬州的传播,为一批革命家的出现,提供了重要的土壤。该区域丰富的历史文化遗存也成为了建国后社区文化建设丰厚的历史资源。第二章,对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至十一届三中全会召开前的30年的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行论述,这一阶段全面确立和强化马克思主义在意识形态领域的主导地位,围绕中心任务,全面开展社区文化建设,以高度组织化的“社会动员”形式,推进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迅速发展,取得了巨大的成就。但由于左的思想影响,大跃进、人民公社化运动,尤其是十年文革,严重影响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健康发展。第三章,20世纪80、90年代,改革开放迅速推进。城市开始重视对社区物态文化的保护和更新,大力发展居办经济,有力地改善了民生,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创造重要的物质基础。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成为推进社区文化建设和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重要途径和手段。充分发挥城市基层组织、基层党员干部的重要核心作用,使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进入良性健康发展的轨道。第四章,进入新世纪,社区建设全面展开。在全市的古城保护工作中,琼花社区的物态历史文化价值凸显,社区保护理念下的居民参与,社区群众文化建设和文明城市创建活动形成了推动社区文化建设的合力。贯彻党的群众路线,改进民生,提升社区福利,加强社区党组织建设,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把先进文化要求融入社区文化建设,都在社区文化建设中有力地推进了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第五章,作为全文的总结,具体分析马克思主义大众化如何影响社区精神文化、制度文化和物质文化这三个层面,展望未来,在社区文化建设中,优秀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营养,当代的大众文化赋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的活力,民生工作是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败所系,制度建设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保证,基层民主确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深入人心。

姚丽娜[9](2007)在《一所合并高校的组织文化整合研究》文中提出高校合并是我国面向21世纪所进行的高等教育管理体制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近十年来我国高等教育改革与发展的一个重要措施。高校合并在使不少高校获得前所未有的发展机遇,并取得重要成果的同时,也面临着诸多新的矛盾和问题。由于合并各方都有自己相对独特的组织文化,合并后的高校在组织文化的各个层面上都存在着冲突。如何化解这些冲突并有效地进行组织文化的整合,是当前合并高校所面临的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本研究选取一所地方性合并高校为研究对象,以高校合并后的组织文化冲突为切入点,通过个案分析、实证调查和质的研究,以组织文化的相关理论为指导,着重描述和解释不同高校合并后,在建设和发展过程中所面临的不同层面上的组织文化冲突,在此基础上,梳理和归纳出对合并高校进行组织文化整合,化解组织冲突的有效途径。本论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介绍了选题背景和意义、文献综述及相关概念界定,研究的思路和方法等。第二章为理论分析。分析了组织文化理论及高校组织文化的基本结构、功能和合并高校组织文化的特殊性;探讨了冲突的一般理论及冲突产生的原因及其管理,高校组织文化冲突及其主要表现;分析了资源依存理论及不同高校获取资源的策略及其导致的组织文化冲突。第三章为案例分析。对案例学校合并的动因、过程及特点进行了描述分析,透视了案例学校合并前的组织文化特征及合并后的组织文化状况。第四章为实证研究。对案例学校合并后的组织文化冲突及其整合进行实证研究。描述与呈现了案例学校合并后的组织文化冲突,提出了对案例学校进行组织文化整合的有效途径。第五章为研究结论。在理论研究与实践研究的基础上总结了案例学校组织文化整合的途径和方法,提出了促进案例学校进一步改革发展的有关设想。

曾海娟[10](2006)在《高职校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与对接研究 ——一所高职校的个案调查》文中指出缘起1980年的高等职业学校最初以职业大学的形式出现,其最大的特点是显现出现代教育的基本要求:一是注重知识的传授,二是注重技能的培养。到了21世纪的今天,劳动者的职业技能直接影响到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劳动者的素质也影响到综合国力。大量的高素质的劳动者需求刺激了高等职业技术教育蓬勃发展。一些中专、职校也升格为大专、本科层次。 在学校提升层次的同时,学校的硬件设施也得到同步提升,但学校的软实力——学校文化的建设则相对滞后。同时高职校学校文化建设有学术化倾向,在目标定位、专业设置、课程安排方面也比照综合性大学来建设;或者有许多学校还囿于原来的中专、技校的传统。这些偏差会阻碍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 相反,关于企业文化的研究却日显成熟,有许多理论已经得到公认。因此,本文从学校文化的发展切入,借鉴企业文化相关理论,立足本人的实践经验和知识背景,尝试从学校文化建设的角度分析高职校文化建设,研究高职教育如何适应市场和企业的需求,从而寻求建设与企业文化“零距离”对接的高职学校文化的对策与策略。 本文第一章绪论主要介绍文章的理论背景和研究方法、意义,为第二章个案介绍奠定基础。在第二章个案分析的基础上第三章着重从理论上分析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融合的必要与可能性;第四章是本文的重点,也是落脚点,粗浅地提出一些建设企业化高职校学校文化的途径和策略。

二、论三峡大学组建后的校园文化融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三峡大学组建后的校园文化融合(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文化传播背景下“中外学生学习共同体”模式的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外学生学习共同体”的理论基础
    1.“中外学生学习共同体”
    2.建构主义教学理论
    3.跨文化调整理论(Intercultural Adaptation Theory)
二、“中外学生学习共同体”理念的内涵
    1.积极调整,相互适应
    2.主动建构,互为支架
    3.互动体验,合作共赢
    4.文化浸润,文化反观
三、“中外学生学习共同体”模式的建构
四、结语

(2)研究生支教团支教服务现状及问题研究 ——基于南京八所高校研支团成员的访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意义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研究生
        (二)支教
        (三)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
        (四)服务学习
    三、国内外相关研究述评
        (一)与研究生支教团相关的研究综述
        (二)国内外关于服务学习的研究综述
        (三)对已有研究成果的评价
    四、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研究方法
        (二)研究思路
第一章 理论基础及适用性分析
    第一节 志愿服务理论及其适用性
        一、志愿服务理论
        二、志愿服务理论的适用性
    第二节 教育扶贫理论及其适用性
        一、教育扶贫理论
        二、教育扶贫理论的适用性
    第三节 服务学习理论及其适用性
        一、服务学习理论
        二、服务学习理论的适用性
第二章 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组建背景及意义
    第一节 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组建背景
    第二节 中国青年志愿者研究生支教团组建意义
        一、在西部基层组织贡献新力量
        二、为西部基础教育带去新思想
        三、探索“支教+”服务新模式
第三章 研究生支教团支教服务的现状调查
    第一节 研究设计
        一、研究对象基本情况
        二、研究伦理问题讨论
    第二节 研究生支教团招募选拔机制
        一、高校研究生支教团成员选拔条件
        二、高校选拔研支团成员的具体流程
    第三节 研究生支教团支教服务现状
        一、研究生支教团在服务地的生活条件环境
        二、研究生支教团在服务地的活动开展概况
        三、研究生支教团成员在支教服务中的收获
    第四节 研究生支教团支教故事分享及思考
        一、可能永远无法实现的“肥皂计划”
        二、读书的意义是否可以用金钱来换算?
        三、大山深处为何再难出“贵子”?
第四章 研究生支教团支教服务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关于研究生支教团制度建构的问题
    第二节 研究生支教团服务准备阶段的问题
        一、支教成员服务动机存在功利性
        二、支教队员招募选拔机制待完善
        三、队员派送与服务地需求不匹配
        四、支教团岗前培训环节亟需加强
    第三节 研究生支教团服务开展阶段的问题
        一、研支团队员在服务地融入困难
        二、研支团教学工作现状有待改善
        三、研支团队员权益保障体系缺位
        四、研支团支教过程呈现出孤立性
    第四节 研究生支教团服务完成阶段的问题
        一、高校支教工作缺乏传承与反思
        二、服务地与高校考评机制不完善
        三、服务结束后庆祝表彰环节不足
        四、高校对研支团员缺乏后续关注
第五章 研究生支教团支教服务的改进策略
    第一节 借鉴服务学习经验完善研支团制度建构
    第二节 对于研究生支教团服务准备阶段的建议
        一、加强志愿服务意识摒弃功利化
        二、招募选拔机制增加多维度考量
        三、调整研支团派送方式按需分配
        四、完善支教团岗前培训体系建设
    第三节 对于研究生支教团服务开展阶段的建议
        一、加强研支团员的服务地归属感
        二、切实保障基层服务人员的权益
        三、加强研支团间多层次交流互通
        四、关注支教过程中的双向学习性
    第四节 对于研究生支教团服务完成阶段的建议
        一、重视研支团内部的传承与反思
        二、服务地联合高校优化考评机制
        三、完善庆祝表彰环节增添仪式感
        四、落实往届研支团队员追踪管理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致谢

(3)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 ——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四、本文的创新之处
第一章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及其保护意义
    第一节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界定
        一、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概念及范围
        二、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意义
        一、防止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消失
        二、防止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被滥用和剽窃
        三、合理开发和利用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
        四、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影响深远
第二章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制度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制度现状及分析
        一、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法律规定
        二、黔南布依族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制度
        三、黔南布依族苗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制度的分析
    第二节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中存在的问题
        一、地方性法规不完善
        二、非遗申报流程缺乏法律规范
        三、传承主体法律保护缺失
        四、法律保护意识薄弱
第三章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体系的构建
    第一节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立法应遵循的原则
        一、以人为本的原则
        二、真实性原则
        三、保护与合理利用相结合的原则
    第二节 建立公法保护与私法保护并用的立法模式
        一、公法保护和私法保护的协调
        二、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法保护
        三、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私法保护
第四章 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法律保护的具体措施
    第一节 加强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保障的立法
        一、完善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二、健全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
        三、注意借鉴国外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的经验
    第二节 重视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相关法律法规的执行
        一、重视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法的执行
        二、重视贵州省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执行
        三、重视黔南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条例的执行
结语
参考文献

(4)从南开系列学校的历史发展解读南开精神(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选题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
        1.3.1 实地调查法
        1.3.2 文献研究法
        1.3.3 人物访谈法
    1.4 创新点
第2章“南开系列学校”历史发展演变的过程概述
    2.1“南开系列学校”建立的历史背景
        2.1.1 甲午战争中国惨败是创校所处的时代环境
        2.1.2 弃武从教走上爱国办学道路
        2.1.3 通力协作是当时办好学校的重要优势
    2.2“南开系列学校”的发展历程及背景
        2.2.1“南开系列学校”建立前的胚胎期(1898—1904)
        2.2.2“南开系列学校”之始私立南开中学(1904—)
        2.2.3“南开系列学校”的继承与发展之私立南开大学(1919—)
        2.2.4“南开系列学校”教育体系的继续丰富(1923—)
        2.2.5 抗日战争中“南开系列学校”(1937—1945)
        2.2.6 新中国成立后的“南开系列学校”
第3章 从“南开系列学校”的历史发展所体现出的“南开精神”.
    3.1“南开精神”体现了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价值取向
    3.2“南开精神”体现了坚韧不拔、崇尚民主、改革创新的时代精神
    3.3“南开精神”体现在以小见大和细微之处
    3.4“南开精神”体现了公正、平等、民主的办学制度和治校风气
    3.5“南开精神”体现出最本质的特征—“允公允能,日新月异”
第4章“南开精神”的当代社会价值及教育启示
    4.1“南开精神”当代社会价值的体现
    4.2“南开精神”之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下的教育启示
        4.2.1 学校是培养健全人格的重要场所
        4.2.2 校训的继承与发展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好载体
        4.2.3 南开精神的践行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人才保障
        4.2.4 新时代对教育院校的启示
结论
附录Ⅰ“南开系列学校”杰出校友名单和简介(表格式)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含录用)的学术论文

(5)论大学生的主体自觉(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述评
        1.2.1 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1.2.2 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大学生主体自觉的界定与研究的理论基础
    2.1 主体自觉的涵义
        2.1.1 主体自觉的内涵
        2.1.2 主体自觉的实质
        2.1.3 主体自觉的特性表征
    2.2 大学生主体自觉的涵义
        2.2.1 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内涵
        2.2.2 大学生主体自觉的价值
        2.2.3 大学生主体自觉的要素
    2.3 研究的理论基础
        2.3.1 马克思的主体性理论
        2.3.2 马克思主义实践理论
        2.3.3 完全人格教育理论
        2.3.4 积极心理学理论
第3章 大学生主体自觉的结构论域
    3.1 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层次结构
        3.1.1 大学生的主体自觉需要
        3.1.2 大学生的主体自觉意识
        3.1.3 大学生的主体自觉能力
        3.1.4 大学生的主体自觉人格
    3.2 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形态结构
        3.2.1 大学生主体的思想自觉
        3.2.2 大学生主体的政治自觉
        3.2.3 大学生主体的道德自觉
        3.2.4 大学生主体的心理自觉
    3.3 大学生主体自觉的结构关系
        3.3.1 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层次结构关系
        3.3.2 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形态结构关系
        3.3.3 大学生主体自觉层次结构和形态结构之间的关系
第4章 大学生主体自觉的现状及其分析
    4.1 大学生主体自觉发展现状问卷调研的基本状况——基于江苏部分高校的问卷调研
        4.1.1 大学生主体自觉发展现状调研问卷的编制
        4.1.2 大学生主体自觉发展现状问卷调研的开展及样本状况
    4.2 大学生主体自觉现状问卷调研结果
        4.2.1 大学生主体自觉思想认知现状问卷调研结果
        4.2.2 大学生主体自觉实践发展现状问卷调研结果
    4.3 大学生主体自觉现状问卷调研结果分析
        4.3.1 大学生主体自觉思想认知现状问卷调研结果分析
        4.3.2 大学生主体自觉实践发展现状问卷调研结果分析
第5章 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形上建构”
    5.1 诉求激发:实施大学生主体自觉价值教育
        5.1.1 大学生主体自觉价值教育的提出
        5.1.2 大学生主体自觉价值教育的实施要求
    5.2 认知转变:渗透“走向交往实践”的大学生主体发展理念
        5.2.1 “交往实践”的提出及其与大学生主体发展的内在契合
        5.2.2 “走向交往实践”的大学生主体发展理念的渗透要求
    5.3 情感增进:营造“主体发展”型校园文化生态
        5.3.1 “主体发展”型校园文化生态的提出
        5.3.2 “主体发展”型校园文化生态的营造要求
第6章 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形下落实”
    6.1 历时态视域下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形下落实”
        6.1.1 以“诉求”为支撑激发大学生的主体自觉需要
        6.1.2 以“体验”为导向唤醒大学生的主体自觉意识
        6.1.3 以“项目”为载体提升大学生的主体自觉能力
        6.1.4 以“活动”为场域培育大学生的主体自觉人格
    6.2 共时态视域下大学生主体自觉的“形下落实”
        6.2.1 大学生主体思想自觉的培育路径
        6.2.2 大学生主体政治自觉的培育路径
        6.2.3 大学生主体道德自觉的培育路径
        6.2.4 大学生主体心理自觉的培育路径
    6.3 大学生主体自觉“形下落实”的案例设计——“一体两翼”方案
        6.3.1 目标规划自觉:实施大学生主体学业规划工程
        6.3.2 “主渠道”自觉:构建双主体悟导式课堂教学模式
        6.3.3 “主阵地”自觉:开展大学班级“人才库—团队发展”工作法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附录 A
附录 B

(6)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缘由及意义
    (二) 研究现状及研究趋势
    (三) 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红色文化概述及其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内在关系
    (一) 红色文化概述
        1. 红色文化的含义
        2. 红色文化的内容
        3. 红色文化的类型
        4. 红色文化的特征
    (二) 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内涵的耦合
        1. 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国家层面的价值目标耦合
        2. 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社会层面的价值取向契合
        3. 红色文化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公民层面的价值准则吻合
    (三)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对红色文化的传承与时代发展
        1.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继承了红色文化的指导思想
        2.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承了红色文化的精神内核
        3.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升华了红色文化的时代特质
二、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背景条件
    (一)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需要
        1. 大学生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认同度有待提高
        2. 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内容和形式有待丰富和拓展
        3. 部分大学生在价值理念和理想追求上出现了一定偏差
    (二) 党和国家高度重视红色文化的传承与弘扬
        1. 红色文化是承载中国共产党革命历程精华的优秀文化
        2. 红色文化是当代中国宝贵的教育资源
        3. 推进红色文化传承创新是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的必然要求
    (三) 红色文化应用于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特殊功能
        1. 红色文化的一般功能
        2. 红色文化在德育维度的功能
        3. 红色文化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维度的特殊功能
三、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现状
    (一) 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进展
        1. 红色文化已渗透于部分高校的教学课堂
        2. 红色文化已融合于部分高校的校园文化
        3. 高校与高校、政府、社会之间初步形成教育合力
    (二) 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的不足
        1. 政府对于红色文化资源开发利用程度有待加强
        2. 高校和家庭对红色文化教育的重视程度有待提高
        3. 大学生对红色文化的认同感和传承积极性有待提高
四、提升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实效性路径
    (一) 加强红色文化教育教师队伍建设
        1. 提升教师队伍的红色文化教育素养和能力
        2. 完善教师队伍培训和考核机制
        3. 加强教师师德建设
    (二) 发挥大学生主体的自我教育作用
        1. 提升大学生自身的红色文化理论知识
        2. 积极参加红色社团活动
        3. 开展以“红色精神”为宗旨的社会实践活动
    (三) 利用红色校史资源与依托区域红色文化资源
        1. 挖掘红色校史中的教育资源
        2. 整合区域红色文化教育资源
    (四) 选择针对不同类型红色文化教育资源的德育方法
        1. 道德体验法、说服教育法
        2. 榜样示范法、道德澄清法、情感陶冶法
    (五) 繁荣高校校园红色文化
        1. 将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精神
        2. 开展红色文化主题教育活动
        3. 运用新媒体传播红色文化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读研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7)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地方高校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研究 ——以B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 研究的缘由及意义
        1. 研究的缘由
        2. 研究意义
    (二) 研究现状
        1. 关于本科教学改革的研究
        2. 关于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的研究
        3. 对现有研究的评价
    (三) 重要概念辨析
        1. 地方高校
        2. 本科教学综合改革
    (四) 研究内容、思路与方法
        1. 研究内容
        2. 研究思路
        3. 研究方法
二、本科教学综合改革与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关系
    (一)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概述
        1.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背景
        2.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总体要求
        3. 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进程
    (二) 本科教学综合改革与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关系分析
        1. 实施本科教学综合改革是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的必然要求
        2. 推进高等教育综合改革可以为实施本科教学综合改革创造条件
三、地方高校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的必要性及意义
    (一) 地方高校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的必要性
        1. 高等教育快速发展所面临的多元挑战
        2. 地方高校本科教学改革不断深化的迫切需要
    (二) 地方高校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的意义
        1. 有利于重炼并提升地方高校的自身价值
        2. 有利于更好地适应现代大学发展
        3. 有利于进一步深化体制改革、优化高等教育结构和提高高校教育质量
        4. 有利于更好地发挥高校在国家发展中的基础性作用
        5. 有利于更好地提升我国高等教育综合国力和国际竞争力
四、地方高校本科教学综合改革分析——以B大学为例
    (一) B大学基本情况介绍
    (二) B大学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的背景
    (三) B大学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的基本思路、目标和策略规划
        1. 改革理念
        2. 基本原则
        3. 总体目标
        4. 策略规划
    (四) B大学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的具体举措
        1. 本科专业与课程综合改革
        2. 服务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的运行管理新模式
        3. 探究式教学促进学生科研素质
        4. 全院参与的立体式质量保障和评价新机制
    (五) B大学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的成效、困难及不足
        1. 成效
        2. 困难及不足
    (六) B大学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的特点与创新
        1. 主要特点
        2. 创新价值
五、对我国地方高校实施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的对策建议
    (一) 更新观念
        1. 树立“以人为本”的教育观
        2. 树立素质教育观
        3. 树立现代学校观
        4. 树立国际教育观
    (二) 改革人才生产方式和生产过程
        1. 进行专业综合改革
        2. 开展课程综合改革
        3. 改革创新实践教学
        4. 改革教学管理
    (三) 加强师资队伍建设
        1. 制定合理的师资队伍规划
        2. 优化师资队伍结构
        3. 创设良好的用人环境和激励措施
        4. 完善师资培训进修机制
    (四) 完善教学质量监控与评价体系
        1. 实施严活相济的学生管理与评价方式
        2. 构建以教学质量为中心的教师评价体系
        3. 完善院系自我管理机制
    (五) 优化教学服务保障
        1. 增加成本投入
        2. 构建“适当的组织保障”
        3. 修订、完善制度文件
        4. 搭建大学生创新创业的实践平台
注释
参考文献
附件
攻读硕士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以扬州琼花观社区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English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及研究意义
    二、基本概念厘定
        (一) 社区
        (二) 文化
        (三) 社区文化及建设
        (四)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
    三、研究概况
        (一) 社区文化研究现状
        (二) 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现状
    四、研究方法及创新之处
        (一) 研究方法
        (二) 创新之处
第一章 社区的形成及历史、革命遗产
    一、扬州的文化底蕴
    二、琼花观社区的形成
        (一) 从传说到文化景观
        (二) 从文化景观到公共社区
    三、历史遗产:琼花观社区的典型价值
        (一) 典型地反映了运河和盐业对城市风貌的塑造
        (二) 典型地反映了近代扬州思想的碰撞和演进
        (三) 典型地反映了教育转型
        (四) 典型地反映了社会公共事业的发展
        (五) 典型地反映了扬州近代旧资本的转化
    四、革命遗产:建国前扬州的革命历史文化资源
第二章 前30年琼花观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949-1978)
    一、“街居制”:新的城市基层治理体系
        (一) 街居制的形成
        (二) 街居制行政化的加强
    二、全面确立和强化马克思主义的主导地位
        (一) 区域物质文化形态的更新与再造
        (二) 宣传工作、思想改造和社会主义教育
        (三) 倡导社会主义新文化新风尚
    三、本阶段社区文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经验和教训
        (一) 本阶段社区文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经验
        (二) 本阶段社区文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教训
第三章 新时期琼花观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1978-1999)
    一、“街居”制的恢复和发展
        (一) “街居”制的恢复和完善
        (二) “街居”制向社区制的过渡
    二、本阶段琼花观社区文化建设的基本做法
        (一) 新时期社区物态文化的变迁
        (二) 大力发展居办经济,成为扬州“第一居”
        (三) 以精神文明建设为主导的社区文化建设
    三、本阶段社区文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经验
第四章 新世纪琼花观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2000—)
    一、全面展开社区建设
        (一) 建立社区居委会
        (二) 推进社区民主自治实践
        (三) 深化社区服务
    二、社区在古城保护下的复兴
    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探索
    四、本阶段社区文化建设推进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主要经验
第五章 历史规律总结与未来路径探讨
    一、历史规律总结
    二、未来路径探讨
        (一) 传统文化: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营养的土壤
        (二) 大众文化:赋予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新的活力
        (三) 民生工作: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的成败所系
        (四) 制度建设:为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提供保证
        (五) 基层民主:确保马克思主义大众化深入人心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9)一所合并高校的组织文化整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文献综述及相关概念界定
    第三节 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第二章 合并高校组织文化冲突与整合的一般理论
    第一节 组织文化理论与高校组织文化
    第二节 冲突的一般理论与高校组织文化冲突
    第三节 资源依存理论与高校组织文化冲突
第三章 案例学校的组织文化分析
    第一节 案例学校概况
    第二节 合并动因、过程及特点
    第三节 案例学校合并前的组织文化特征
    第四节 案例学校合并后的组织文化状况
第四章 案例学校合并后的组织文化冲突及其整合
    第一节 案例学校合并后的组织文化冲突
    第二节 案例学校合并后的组织文化整合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一、初步结论
    二、本研究的贡献与不足
    三、进一步研究的可能
附录
    附录一
    附录二
参考文献
后记

(10)高职校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与对接研究 ——一所高职校的个案调查(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问题的提出
    第二节 有关研究的综述
    第三节 本文的研究方法
第二章 案例介绍及分析
    第一节 以无锡机电高职校为例描述现状
    第二节 对案例中学校文化建设的分析
第三章 对学校文化建设与企业文化建设关系的再认识
    第一节 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可能性
    第二节 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的必要性
    第三节 建设有特色的高职校学校文化具有极其重要的意义
第四章 研究结论与思考
    第一节 明确指导思想,思想上到位
    第二节 寻找学校文化历史与现实支撑力
    第三节 在制度与行为上实施企业化的管理办法
    第四节 校企合作是重要途径
    第五节 以活动为载体通过开展文化交流等形式引入企业文化
    第六节 练好内功,重点培育和提炼“校魂”(校园精神)
结束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附件 学校文化现状调查问卷
附件 访谈提纲

四、论三峡大学组建后的校园文化融合(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文化传播背景下“中外学生学习共同体”模式的建构[J]. 胡晓琼,赵鑫宇. 三峡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 2020(05)
  • [2]研究生支教团支教服务现状及问题研究 ——基于南京八所高校研支团成员的访谈[D]. 徐梦艳.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7)
  • [3]少数民族非物质文化遗产的法律保护 ——以贵州省黔南布依族苗族自治州为例[D]. 韦浩.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2019(09)
  • [4]从南开系列学校的历史发展解读南开精神[D]. 曹景琦. 沈阳航空航天大学, 2018(05)
  • [5]论大学生的主体自觉[D]. 李宏刚. 西北工业大学, 2018(02)
  • [6]红色文化融入大学生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培育研究[D]. 唐美红. 南京师范大学, 2018(01)
  • [7]高等教育综合改革背景下地方高校本科教学综合改革研究 ——以B大学为例[D]. 李海平. 广西师范大学, 2016(02)
  • [8]社区文化建设与马克思主义大众化研究 ——以扬州琼花观社区为个案[D]. 陈晓梅. 扬州大学, 2015(10)
  • [9]一所合并高校的组织文化整合研究[D]. 姚丽娜. 华东师范大学, 2007(05)
  • [10]高职校学校文化与企业文化的融合与对接研究 ——一所高职校的个案调查[D]. 曾海娟. 华东师范大学, 2006(03)

标签:;  ;  ;  ;  ;  

论三峡大学建校后的校园文化融合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