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洪涝灾害流行病学发展对策

我国洪涝灾害流行病学发展对策

一、我国洪涝灾害流行病学的发展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刘志东[1](2020)在《气象因素致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综合风险评估及预警模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研究背景气候变化已成为21世纪全球最大的健康威胁,防止气候变化带来的负面影响已成为世界范围内的重大课题。开展气候变化对人群健康的综合风险评估、发展相应的干预策略和控制措施具有重大公共卫生意义。国内外大量研究显示,气候变化对人群健康的主要影响之一是传染病。近年来,我国与气象因素密切相关的呼吸道、消化道、媒介传染病发病率仍然居高不下,气象因素对人群健康的影响已逐渐成为人们关心的焦点问题。腹泻一直是国际上重大的公共卫生问题,严重威胁儿童的健康。全球疾病负担研究显示2016年腹泻占据全人群死因的第八位,5岁以下儿童是腹泻的高发人群,占据死因的第五位。腹泻一直以来也是我国发病多、流行广的一类传染病。其他感染性腹泻指的是除霍乱、细菌性和阿米巴痢疾、伤寒、副伤寒外的感染性腹泻,是我国法定丙类传染病,其发病数常年居我国丙类传染病前两位,也是感染性腹泻中发病最多的。目前在个别城市开展的气候变化与健康的研究工作比较零散、不系统、不深入,缺乏反映我国不同气象地理区划特点的气象因素致敏感性传染病科学、系统地探究,现存研究对气象敏感性传染病风险评估、预测预警技术方面也明显不足,导致预防和控制气象敏感性传染病的能力较为薄弱。本研究以其他感染性腹泻作为结局变量,系统全面地探讨了气象因素对其他感染性腹泻影响的区域差异、交互作用,识别出了脆弱人群和城市水平的效应修饰因子,开展了综合风险评估和预测预警研究,结果将有助于我国气象敏感性传染病预防控制的关口前移,为地方行政部门、应急救护部门及公众提前做好应对不良天气气象条件、降低发病风险提供科学指导,做到防患于未然,对实现我国预防为主、人民共建共享的卫生与健康工作方针具有重要意义。研究目的1.分析我国近30年腹泻的变化趋势,描述其他感染性腹泻的三间分布、病原学特征及流行病学分区。2.探讨气象因素影响我国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区域差异、交互作用、脆弱人群和城市水平的效应修饰因子。3.评估气象因素致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的暴露度、危险性、脆弱性和综合风险。4.针对高风险区域建立基于气象因素的实用的其他感染性腹泻预测预警模型。研究方法1.数据收集我国腹泻近30年的发病率数据来源于全球疾病负担研究(2017)数据库,2014-2016年全国其他感染性腹泻个案数据来自中国疾病预防与控制中心国家法定传染病监测系统,同期气象数据来自中国气象科学数据共享服务网。常住人口数据来源于公共卫生科学数据中心,地市级教育、卫生、经济指标等来源于中国城市统计年鉴(2017)、国家统计局网站。为避免不确定性,从全国334个地级市中选取发病数大于P15的284个城市作为研究区域。原始数据已经由相关部门进行了质量控制,我们对数据进行了二次核对。对以上数据进行整理、清洗后,融合形成疾病气象数据集和效应修饰因子数据集。2.统计学分析(1)计算我国近30来腹泻发病率的年度增加百分比定量评估其变化趋势;描述其他感染性腹泻的三间分布、病原学特征;基于聚类分析确定其他感染性腹泻的流行病学分区。(2)采用两阶段模型在城市、区域和全国水平上分析温度、湿度对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的影响:第一阶段采用分布滞后非线性模型分析城市水平上温湿度对其他感染性腹泻的效应,第二阶段采用多变量Meta分析合并地市级的效应值,得到区域和全国水平上的效应,采用线性无偏最优估计法(best linear unbiased prediction,BLUP)、在相对和绝对两个尺度上得到城市水平的效应,对模型进行残差检验和敏感性分析,基于二元反应曲面法、气象指标法分析温、湿度影响其他感染性腹泻的交互效应,将其他感染性腹泻按照性别、年龄组、职业分为不同的亚组分析温度的效应,识别潜在的脆弱人群,在区域差异分析基础上应用Meta回归的方法,在潜在人口学、经济、卫生、气象、地理指标中筛选对效应有影响的修饰因子。(3)运用基于暴露度、危险性、脆弱性的综合风险评估框架评估气象因素致我国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的综合风险,识别出高风险区域。(4)选择综合风险评估识别出的高风险地区作为预测预警研究现场,利用广义可加模型预测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数,基于实际发病数的预警线和受试者工作曲线(receiver operator characteristic,ROC)曲线法确定基于预测值的预警阈值,最后根据预测发病数和预警阈值对其他感染性腹泻做出预警。研究结果1.全球腹泻发病率高的地区主要有非洲、南美洲北部、南亚等,都是发展中国家和地区,我国的发病率处在较低水平。趋势分析结果显示我国腹泻发病率整体呈下降趋势,但5岁以下儿童发病趋势明显上升;三间分布特征显示我国江浙、华北、华南地区的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率明显高于其他地区,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季节分布差异明显,北部地区其他感染性腹泻多为夏季高发,南部地区其他感染性腹泻多为冬季高发,中部地区为过渡地区。其他感染性腹泻病例中男性高于女性(56.6%vs43.4%),实验室诊断病例比较少(22.3%),大部分是临床诊断病例,5岁以下儿童超过一半(53.7%),职业分布中散居儿童超过一半(53.2%),其次是农民(21.4%);病原体特征结果显示不同年龄组病原体分布特征差异明显,5岁以下儿童中轮状病毒占绝对比例,20岁以上人群中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菌比例升高明显。不同职业特征中散居儿童的轮状病毒占了绝对比例,幼托儿童中诺如病毒的比例开始升高,学生中诺如病毒的比例最高,农民、离退人员、家政家务及待业人群中副溶血性弧菌、沙门菌占较高的比例。不同病原体季节分布差异很大,轮状病毒冬季高发,沙门菌、副溶血性弧菌、大肠埃希菌都是夏季高发,腺病毒夏秋高发,诺如病毒主要在秋冬季;聚类分析结果显示全国省份共聚成了 3类流行病学区,大致自北向南分为夏季高发区、过渡区和冬季高发区,黑龙江虽然处在最北部,却划在了冬季高发区。2.全国水平上的合并效应可以看出,气温对其他感染性腹泻的效应呈近似“U”型,高温和低温都可以增加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发病风险,对应其他感染性腹泻夏季和冬季高发,不同地级市效应差别很大,全国水平上低温的效应随着时间先增大后减小,在滞后15天左右达到最大,在滞后35天左右效应消失,低温的起效慢效应持续时间长;高温的效应在滞后0天达到最大,随着时间逐渐减小几天后变得无意义,高温的起效快效应持续时间短。气温对其他感染性腹泻的效应区域差异明显,北方地区(华北、东北、内蒙、黄淮、西北)主要表现为高温增加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发病风险,南方地区(华南、江南、江淮)主要是低温增加发病风险;敏感性分析结果显示,变换不同建模策略后模型估计结果仍然比较稳健,显示我们的结果可靠、可信;交互效应分析结果显示温、湿度的交互指标对我国其他感染性腹泻的效应区域差异明显,大部分指标与温度的效应比较类似,城市水平上温、湿度的交互效应差别很大;脆弱人群分析结果显示低温影响其他感染性腹泻的脆弱人群是5岁以下、散居儿童、男性,高温的脆弱人群是女性、农民、20岁以上人群;气温对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城市水平效应修饰因子分析结果显示,Meta回归识别出的有统计学意义的效应修饰因子有人口增长率、人口密度、医院数、人均GDP、年平均气温、年平均相对湿度、年平均降雨量、纬度和区域。3.结果显示暴露度高的地区有华北、黄淮、江淮、江南、华南,集中在我国东部,西部地区由于地广人稀,暴露度低。危险性评估分季节来看,冬季危险性高的地区有江南、华南、西北地区,危险性低的地区有华北、黄淮、江汉等;夏季危险性高的地区有华北、内蒙、黄淮、西北、东北地区,危险性低的地区有江南、江淮、江汉、西南地区等。脆弱性评估按照不同季节来看,冬季脆弱性高的地区有华南、西南、西北等地区,脆弱性低的地区有东北、内蒙、华北、东部沿海地区等;夏季脆弱性高的地区有西北、西南等西部和部分中部地区,脆弱性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东部沿海。综合风险评估结果发现夏季综合风险高的有华北、黄淮等北方地区,综合风险低的有西北、西南、华南、江南等大部分南方地区;冬季综合风险高的有江淮、江南、华南等东南部地区,综合风险低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西部和北部。4.广义可加模型拟合效果好,北京市的调整R2达到0.94,深圳市的调整R2达到0.97,北京市的均方根误差(root mean square error,RMSE)、平均绝对百分比误差(mean absolute percentage error,MAPE)分别为 70.19 和 0.07%,好于深圳市(RMSE、MAPE分别为76.94和0.12%)。预警结果显示预测值判断的其他感染性腹泻暴发情况与金标准判断的情况非常接近,北京市灵敏度达到0.87,特异度达到0.99,阳性预测值0.98,阴性预测值0.92,ROC曲线下面积(areas under the curve,AUC)达到0.97;深圳市灵敏度达到1,特异度达到0.99,阳性预测值0.92,阴性预测值1,AUC达到0.99,都显现出了良好的预警效果,可以在高风险地区推广使用。研究结论1.我国腹泻发病趋势整体下降,但5岁以下儿童明显上升;江浙、华北、华南的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率高于其他地区,5岁以下儿童以轮状病毒感染为主,冬季高发,好发散居儿童,20岁以上人群以副溶血性弧菌和沙门菌为主,夏季高发,好发农民等;自北向南可聚类为夏季高发区、过渡区和冬季高发区。2.气温对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影响区域差异明显,高温主要影响华北、东北、内蒙、黄淮、西北等北方地区,脆弱人群有20岁以上人群、农民、女性;低温主要影响华南、江南、江淮等南方地区,脆弱人群有5岁以下人群、散居儿童、男性。3.气象因素致其他感染性腹泻的暴露度、危险性、脆弱性和综合风险区域差异大,季节分布不均,综合风险高的地区夏季集中在华北、黄淮;冬季集中在江南、华南。4.基于气象因素的其他感染性腹泻预测预警模型简单实用、效果良好,值得在高风险地区进一步推广。创新性1.系统全面评估了我国多中心、大地理范围气象因素对其他感染性腹泻的影响,并探讨了其区域差异、交互效应、脆弱人群和城市水平效应修饰因子。2.采用基于暴露度、危险性、脆弱性的风险评估框架在全国大地理范围评估了气象因素致其他感染性腹泻的综合风险。3.建立了高风险区基于气象因素的实用的预测预警模型,可以为腹泻类疾病的预防控制争取时间,为其他类似疾病的预警提供方法学参考。

裴刚[2](2019)在《面向呼吸道传染病的上海市居民健康风险评估》文中认为近些年来,世界人口不断增加,国家之间合作交流加深,人口流动性越来越大,致使各种突发传染病也不断滋生。我国作为人口大国,具有人口密度大、人口流动性强等特点,这些都增加了传染病暴发的几率。呼吸道传染病作为最常见的传染病之一,近几年其死亡率、发病率和病死率都呈现出暴增的趋势。上海作为国际化大都市,呼吸道传染病也属于高发区域。本文通过建立指标体系对上海18个区县开展居民健康风险评估。在指标体系构建上,从风险的危险性、脆弱性和暴露性三要素出发,对灾害学领域和传染病领域风险评估指标进行综合,构建了面向呼吸道传染病的城市居民健康风险评估指标体系,并对上海18个区县开展居民健康风险评估。此外,本研究在梳理发达国家(美国和日本)传染病防控体系的基础上,结合上海市居民健康风险评估结果,为上海市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提出几点针对性建议。本论文取得的主要结论如下:(1)在风险辨识结果上,上海市呼吸道传染病疫情整体处于较高风险水平。甲乙类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数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在2015年到达峰值12414例,2004-2016年平均发病数9244例。其中肺结核最为严重,发病数在2005年达到峰值6784例,死亡数在2007年达到峰值118例,最小值为2015年57例。丙类呼吸道传染病发病数同样也呈现逐年增长的趋势,在2015年到达峰值8995例,2004-2015年平均发病数6133例。其中流感疫情最为严重,发病数在2015年达到峰值6031例,死亡数上,未出现较大数目的死亡情况。考虑原因多为上海医疗水平高,能及时有效处理丙类呼吸道传染病,但高发病数也会造成大量财产损失,仍需要持续关注。(2)在风险评估结果上,上海市各区县居民健康风险整体呈现较为分散的格局,城区和郊区无明显差异,主要由于各区县的在整个风险管理中呈现不同的优缺点。其中,松江区和闸北区风险指数最高,分别为0.721和0.426;金山区和闵行区风险指数较低,分别为0.089和0.116。松江区和闸北区风险值较高,主要原因是其传染病的发病率和死亡率都普遍高于其他区域、呼吸道传染病预案方面准备不充分、人口流动性大等。崇明县和闵行区风险值较小,主要原因是人口密度小、呼吸道传染病知识宣传到位、预案准备充分等。(3)在对策与建议上,结合上海市居民健康风险评估结果主要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借鉴。第一,强化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组织体系。组织体系上,重视基层社区的防控工作。人员建构上,根据各区不同需求进行配置,并根据工作人员不同专长进行分工。此外,注重组建专家信息库,辅助管理者进行决策。第二,优化突发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机制。预警监测机制上,建立完善的预警指标体系,并对重点区域进行全天候预警监测。部门协作机制上,建立一个信息中心进行统筹,同步疫情信息。此外,加强江浙沪区域间的联动机制,形成多部门跨区域协作的格局。宣传教育机制上,政府要通过多方式、多途径开展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知识宣传和培训,并对重点易感人群进行针对性的培训。第三,完善突发呼吸道传染病事件保障措施。在法规建设上,针对高发呼吸传染病建立专门的法规,并在实践中不断完善,增强法规的权威性和操作性。预案和演练建设上,增加专项预案的数量,明确各部门的职责,并通过演练不断完善预案。此外,增加公共卫生费用支出。增加政府出资比例,鼓励居民购买合适的商业健康险,不断丰富公共卫生费用来源渠道。

聂选华[3](2019)在《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在不同时空范围内呈现出普遍性、连续性、积累性和重叠交错的分布特征,灾害的持续性和衍生性造成饥荒蔓延。面对严重的灾荒,清朝政府和云贵地方当局以国家完备的荒政制度为蓝本,积极开展灾荒赈济工作。荒政作为清代国家社会治理的重要工具,国家府库银钱和粮食等救灾物资的调拨,灾荒赈济举措的协调推行,以及云贵地区毗邻省区之间赈灾物资的应急补给,较大程度上拓展了云贵地区被灾民众的生存空间。清代国家荒政的制度化和灾荒赈济实践路径的系统化,为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和灾后重建提供了重要条件。清朝统治者高度重视对云贵地区灾荒期间的社会治理和经营,清朝中央政权在云贵地区的设治经营及自上而下的“国家化”进程,为云贵地方的灾荒治理提供了制度支撑。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环境和社会环境的变迁,不同程度地加剧了云贵两省自然灾害暴发的频次,并对清政府加强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的进程造成影响。荒政制度作为清代国家治理西南边疆的重要路径,为清朝中央政权巩固和经营西南边疆奠定了坚实的基础。清代云贵地区与周边乃至中原地区的灾赈资源整合与融通,加强了清政府在西南边疆灾荒治理期间的协调联动能力和应急响应能力,并从根本上加快了清代国家“一体多元”的发展进程。边疆治理是当前学界研究的理论与现实热点议题之一。本文以清代云贵地区作为研究的特定时段和区域,以清代国家灾荒赈济的社会治理及其效应为研究对象,对西南边疆地区灾荒期间社会治理的国家应急响应能力进行分析,以多角度地认识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理论与实践、历史与现实的各个面向。同时,基于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历史维度和现实维度,深入分析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能力和基本谱系,对清代国家的西南边疆治理体系以及云贵地区的底层认同和国家认同进行探讨,藉此系统阐释清代灾荒赈济在西南边疆地区社会治理过程中得到深入施行的深层机理和积极效应。

郑开雄[4](2018)在《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研究 ——以厦门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气候变化与城镇化深刻影响着人类生存与发展,如何应对气候变化已成为全球面临的重大挑战。城市作为复杂动态系统由多种因素构成,而作为城市“第一资源”的城市空间是人居环境和人类活动的载体,其结构影响气候变化和城市发展。滨海城市作为人口密集、海陆交界地区,气候变化与快速城镇化叠加,城市空间结构剧烈变迁,全球变暖、海平面上升、气象灾害频发,城市气候承载加剧,既有城市空间结构模式无法应对,如何从技术与方法上认知空间、解析空间、评测空间及优化空间,适应气候变化,是城市应对气候变化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所在。基于国内外应对气候变化科学发展动向,针对我国滨海城市快速城镇化进程中,气候变化与城市空间结构的胁迫、风险与影响,城市空间结构亟待转型优化而又缺乏科学制定方法和适应、有效的应用模式,本文以应对气候变化为目标,以城市空间结构为对象,基于GIS、DPSIR、灰关联熵法、状态空间法和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从外力适应、内力适应和综合适应层面,研究基于风险管控、气候承载和复杂适应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的技术与方法,以厦门为案例城市,开展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研究。(1)首先研究“什么是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适应?”进行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适应理论方法和概念模型研究。本文基于DPSIR,提出了城市适应气候变化的核心测度——城市气候承载力概念(UCCC),并阐释其内涵、价值、特征,构建了城市气候承载力结构模型,,构建了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概念模型(USSCACM),提出结构输入要素:胁迫、风险、影响和模式输出要素:风险管控、气候承载和复杂适应,进而设计构建了概念模型的5个主要模块内容和相关方法技术体系:情景模块(事实与趋势)、关系模块(胁迫、风险与影响)、管控模块(外力适应)、承载模块(内力适应)和适应模块(综合适应)。(2)然后研究“为什么要进行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研究?”进行滨海城市气候变化与空间结构演变情景与关系研究。基于数理统计分析方法和系统耦合理论,对我国滨海城市气候变化和空间结构演变进行历史回顾性分析,采用线性趋势估计法、Mann-Kendall突变检验法,揭示滨海城市近50年气候变化事实与特征,情景预测未来气候变化趋势,定性识别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特征,辨析提出滨海城市空间结构与气候变化的胁迫、风险与影响,并以厦门为例进行实证研究。(3)继而研究“如何评测气象灾害风险与空间区划?”进行外力适应——滨海城市气象灾害风险评测与空间区划研究。基于风险指数法、层次分析法、加权综合评分法、专家评估法,提出滨海城市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方法,构建气象灾害风险评价指标体系与评价模型,界定气象灾害风险分级判定标准,在此基础上,基于GIS进行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编制城市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UMDR Map),判定气象灾害风险等级和差异性空间分布状态,从而确定基于风险管控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的热点区域,并以厦门为例进行实证研究。(4)接着研究“如何评测城市气候承载力与空间分布?”进行内力适应——滨海城市气候承载力评测与空间分布研究。基于DPSIR、灰关联熵法、状态空间法,提出滨海城市气候承载力评测技术与方法,构建城市气候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和评价模型,界定城市空间气候承载状态分级判定标准与值域范围。在此基础上,基于GIS进行城市气候承载力空间分布分析,编制城市气候承载分布图(UCC Map),判定气候承载状态等级和差异性空间分布状态,从而确定基于气候承载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的热点区域,并以厦门为例进行实证研究。(5)最后研究“如何进行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进行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研究。在前文研究基础上,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和GIS,针对滨海城市气候变化与空间胁迫、风险与影响,依据滨海城市气象灾害风险评测与空间区划、滨海城市气候承载力评测与空间分布的相关研究结果,基于风险管控、气候承载、气候适应3个层面,构建城市空间结构气候适应性单元模型,并以此为模块进行复杂适应性内部组织、外部组织和系统组织,构建社区级、片区级、城市级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韧性、均衡、网络化的空间结构适应模式。并以厦门市为例进行实证研究,基于GIS叠合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图(UMDR Map)与城市气候承载分布图(UCC Map),编制城市空间气候地图(USC Map),提出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建议,并基于全球变暖、气候变化和气象灾害情景分析,提出减缓、适应、韧性规划策略。

杜香玉[5](2018)在《交叉与融合:西双版纳自然灾害研究综述》文中研究表明21世纪以来,低温冻害、冰雹灾害、生物灾害已成为影响西双版纳农作物、经济作物的重要灾害类型,西双版纳自然灾害研究对于今后防灾减灾具有重要意义。针对西双版纳自然灾害的研究成果颇多,但研究范围广泛,聚焦于对水旱灾害、疾疫、森林火灾展开的成因、规律及防治对策研究,对于低温冻害、冰雹灾害、生物入侵、兽灾等凸显西双版纳区域特点的研究较少,且缺乏对灾害应对机制、防灾减灾思想、极端灾害事件的思考。今后的研究中,应凸显地区特色,加强整体性、跨区域、比较性研究。

刘雪娜[6](2017)在《暴雨洪涝对细菌性痢疾影响的归因疾病负担及预估研究》文中认为研究背景过去大量监测数据显示,伴随全球气候的巨大变化,世界各国多种极端气候事件出现的频率及强度均与之增大/强,这其中就包括暴雨洪涝。据相关数据统计,目前暴雨洪涝事件的发生数量已约占全球自然灾害发生总数的50%,出现频率高、造成损失重已成为其显着特征。联合国政府间气候变化专门委员会(Intergovernmental Panel on Climate Change,IPCC)第五次评估报告(AR5)曾指出,未来气候变化的模拟结果提示我们未来极端降雨事件的出现会更加频繁,同时伴随未来海平面的上升,我们有理由认为全球暴雨洪涝事件的出现频率及强度均有可能呈现增大/强趋势。全世界每年因暴雨洪涝灾害造成的伤亡人数和经济损失居高不下,故对暴雨洪涝灾害的评估已成为目前全球共同关注的焦点问题。我国因特定的地理位置以及气候类型等,使其成为世界范围内暴雨洪涝灾害的高发国家,且暴雨洪涝事件的发生具有影响范围广、出现频次高等特征。近几十年来,在以气候变暖为主要特征的全球气候变化大背景下,多项研究显示我国暴雨洪涝事件出现的频次会更高,强度会更强,从而可能会给灾区带来更大的疾病负担。在暴雨洪涝效应期,灾区居住环境质量下降且往往洁净水源及医疗卫生服务设施匮乏,由此为多种疾病,尤其是传染病的传播创造了有利条件。世界范围内针对气候变化与疾病的关系尤其是传染病方面的研究逐渐成为热点。本研究我们重点进行暴雨洪涝灾害对细菌性痢疾的影响展开研究。作为世界范围内常见的传染性疾病,细菌性痢疾一直是公共卫生领域关注的焦点问题。而遗憾的是,迄今为止仍没有强有力的流行学证据来证实暴雨洪涝对细菌性痢疾的发病影响及相关因素的作用,且往往由于分析方法和所获数据的限制,更多的只是进行一次或几次典型暴雨洪涝事件对细菌性痢疾发病影响的回顾性调查,缺乏长时间尺度和大空间范围的深入探讨。随着全球极端气候事件发生频率的增加,灾前灾后疫情预防控制工作将更加严峻,进行暴雨洪涝对细菌性痢疾发病风险的探讨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实践指导意义。另外,伴随新的统计学分析方法的不断出现以及大数据信息时代的到来,应用更加合理科学的统计学模型和大数据展开研究成为趋势。在此基础上,本研究拟从暴雨洪涝对细菌性痢疾影响的定量评价、疾病负担评估及未来超额疾病负担预估三个方面展开研究。旨在帮助人们更加深入透彻的了解暴雨洪涝对细菌性痢疾的发病风险,为相关机构建立及健全暴雨洪涝防御、预警及管理机制提供科学参考。研究目的1.基于时间序列资料,定量评估各等级暴雨洪涝事件对细菌性痢疾的影响程度。2.评估暴雨洪涝事件造成的细菌性痢疾的疾病负担并进行滞后效应分析。3.预估未来时间段归因于暴雨洪涝事件的细菌性痢疾的超额疾病负担。研究方法从流行病学角度来讲,若类似的研究能在不同的研究区域开展,且得到了一致的结论,有助于提高研究结果的可信性,即论证强度会更强。故本研究第一部分选择广西省百色市,第二部分选择湖南省怀化市和吉首市,第三部分选择广西省全境作为研究现场。其中,每一部分的主要研究方法如下:1.定量评估不同等级的暴雨洪涝事件对细菌性痢疾发病的影响:利用Spearman相关和基于时间序列数据的广义可加模型(Generalized additive model,GAM)评估不同等级的暴雨洪涝事件对细菌性痢疾发病的影响程度并进行滞后效应分析,同时讨论暴雨洪涝事件持续时间的长短是否会对细菌性痢疾的发病造成不同程度的影响。2.估算暴雨洪涝事件导致的细菌性痢疾的疾病负担:首先,采用1:3单向病例交叉设计来确定暴露期和对照期,应用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模型进行暴雨洪涝对细菌性痢疾发病风险的定量评价,由此计算暴雨洪涝造成的细菌性痢疾的发病风险ORs值及95%可信区间;其次,采用WHO(WorldHealthOrganization)推荐应用的疾病负担计算方法,分析在暴雨洪涝效应期细菌性痢疾造成的灾区人民的健康寿命损失年(Years lived with disability,YLDs);最后,基于WHO研发的比较风险评估环境框架,计算暴雨洪涝事件对细菌性痢疾发病影响的潜在归因分值,在此基础上估算暴雨洪涝造成的细菌性痢疾的归因疾病负担。3.对未来暴雨洪涝事件导致的细菌性痢疾的超额疾病负担进行预估:首先基于时间序列资料,利用广义可加混合模型定量评价暴雨洪涝与细菌性痢疾的关联;然后根据MIROC气候模式和RCP 4.5及RCP 8.5排放情景对未来气象数据的模拟预估结果判断研究地区未来暴雨洪涝事件的发生频率,从而结合暴雨洪涝与细菌性痢疾的定量关系、未来人口总数及气温的变化,对未来归因于暴雨洪涝事件的细菌性痢疾的超额疾病负担进行预估。研究结果1.定量分析评估结果:暴雨洪涝及气象变量在不同滞后月对细菌性痢疾的相关分析结果显示,暴雨洪涝、月累积降雨量、月平均温度、月平均相对湿度与细菌性痢疾的发病率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分别为0.51、0.67、0.49、0.25,最佳滞后期均为0月;月累积日照时数与细菌性痢疾的发病率亦呈正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36,最佳滞后期为1月;而暴雨洪涝持续时间与细菌性痢疾的发病率呈负相关关系,相关系数为-0.34,最佳滞后期为1月。广义可加模型的分析结果显示:中等强度的暴雨洪涝对细菌性痢疾发病率影响的RR值为1.40(95%CI:1.16-1.69),重度暴雨洪涝对细菌性痢疾发病率影响的RR值为1.78(95%CI:1.61-1.97);暴雨洪涝持续天数对细菌性痢疾发病率影响的 RR 值为 0.57(95%CI:0.40-0.86)。2.疾病负担分析结果:怀化市滞后0~7天暴雨洪涝事件均能增加细菌性痢疾的发病风险(ORs>1),而吉首市在滞后0~4天暴雨洪涝事件会增加细菌性痢疾的发病风险(ORs>1)。根据最佳效应期原则(即OR值最大原则),怀化市最大滞后效应期为4 天(OR=2.217,95%CI:1.480-3.321);吉首市最大滞后效应期为 1 天(OR=3.537,95%CI:1.793-6.974)。调整了其他气象因素的影响后,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显示:怀化市暴雨洪涝能够明显增加细菌性痢疾的感染风险(OR=2.212,95%CI:1.052-4.650);暴雨洪涝导致的吉首市细菌性痢疾的感染风险为3.270(95%CI:1.299-8.228)。YLDs和归因YLDs分析结果显示:吉首总YLDs强度显着高于怀化(0.0369 vs.0.0194)。性别之间,吉首和怀化的男性YLDs强度均高于女性(吉首0.0226 vs.0.0143;怀化0.0114 vs.0.0080)。在年龄方面,在怀化市YLDs强度最高的是60-69岁组(0.0310),其次是70-79岁组(0.0306);而在吉首市YLDs强度最高的是小于4岁的儿童组(0.0645),其次是70-79岁年龄组(0.0522)。归因于暴雨洪涝事件的YLDs及YLDs强度的分析结果显示:吉首市归因YLDs及YLDs强度分别为22.6438和0.0296,而怀化市分别为11.8790和0.0157,可见吉首市因为暴雨洪涝导致的归因疾病负担要明显高于怀化市。3.预估分析结果:暴雨洪涝及温度对细菌性痢疾的发病风险结果显示,暴雨洪涝和温度均明显与细菌性痢疾的发病有关,模型系数分别为0.19和0.08。在控制了气象因素、长期趋势和季节趋势后,暴雨洪涝对细菌性痢疾发病率影响的RR值为1.21(95%CI:1.06-1.37);温度对细菌性痢疾发病率影响的RR值为1.08(95%CI:1.03-1.14)。超额疾病负担(YLDs)的预估结果为若仅以暴雨洪涝作为预估场景,在RCP 4.5排放情境下,2020年、2030年及2050年细菌性痢疾的YLDs均增加4.0%,2100年增加8.0%;在RCP 8.5排放情境下,2020年及2050年细菌性痢疾的YLDs均增加4.0%,2030年及2100年均增加8.0%;若同时考虑暴雨洪涝、气温和人口的变化,在RCP 4.5排放情境下,2020年、2030年、2050年和2100年细菌性痢疾的YLDs分别增加 16.0%、24.0%和 20.0%和 8.0%;在 RCP8.5 排放情境下,2020 年、2030 年、2050 年和2100年细菌性痢疾的YLDs分别增加20.0%、24.0%和28.0%和36.0%。研究结论1.暴雨洪涝会造成细菌性痢疾的发病风险增加,且重涝对细菌性痢疾发病的影响要大于一般涝。2.暴雨洪涝的持续时间可能与细菌性痢疾的发病风险呈负相关关系。与持续时间相对较长的一般涝相比,历时较短的重涝可能会加重细菌性痢疾的疾病负担。3.暴雨洪涝对细菌性痢疾的影响存在一定的滞后效应,且暴雨洪涝效应期细菌性痢疾的脆弱人群为老年人和儿童。4.因为气候条件和人口数量的改变,未来时间段归因于暴雨洪涝的细菌性痢疾的疾病负担可能会显着增加。相关部门应重视并及早采取相应措施来应对,以避免或减少暴雨洪涝对细菌性痢疾的发病影响。创新点1.基于长时间尺度和大空间范围时间序列资料,将发生在研究地区的数次暴雨洪涝事件全部纳入进行分析。2.运用综合性评价指标分析了不同等级的暴雨洪涝事件对不同亚人群的影响。3.以一定的气候模式和排放情景为基础,基于未来气候变化和人口数量变化,对未来暴雨洪涝造成的相关疾病的归因疾病负担进行了预估。局限性1.许多其他因素,比如病原体的变异、人群的迁移、社会经济条件以及人群生活方式的改变等可能会对传染病的传播造成一定的影响,但这些因素本研究并没有加以考虑。2.在现有的气候模式和排放情景下,在未来气候变化的预估方面存在诸多局限性及不确定性。3.本研究只选取了广西省和湖南省两个研究区域。基于传染病的传播机制非常复杂等原因,在不同气候类型、不同地理位置以及不同社会经济水平的不同区域展开研究将有助于更加深入的了解暴雨洪涝对细菌性痢疾发病的影响。

曹淳力,李石柱,周晓农[7](2016)在《特大洪涝灾害对我国血吸虫病传播的影响及应急处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洪涝灾害是我国常见自然灾害之一。洪涝频发的长江中下游流域及以南地区多为血吸虫病流行区,因此洪涝不仅对财产造成损失,而且严重危害洪涝地区的公共卫生和人民健康。本文针对2016年我国长江流域再次发生特大洪涝灾害的情况,分析了洪涝灾害对血吸虫病传播与流行的影响。指出当前我国的血吸虫病防治正由传播控制迈向阻断和消除阶段,而频发的洪涝灾害将加剧洪涝地区钉螺孳生地的扩散和血吸虫病传染源的传播,对我国血吸虫病防治目标的实现造成一定程度的影响;因此应就洪涝灾害对血吸虫病传播影响及其风险等及时作出评估、监测和预警,并采取应急处置措施。作者提出了应在洪涝灾害发生的早、中、后期以及灾后等不同阶段,根据洪涝灾害的发生和疫情的发展等情况,落实和强化各项抗灾防病应急响应措施,最大限度地控制疾病传播的风险和危害,巩固血吸虫病防治成果,确保按期实现血吸虫病阻断和消除目标。

姚亚庆[8](2016)在《1950-2015年我国农业气象灾害时空特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分析我国历史时期灾害的时空变化特征对提高我国灾害预警可能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本论文基于65年国家灾情数据,采用地学统计和GIS相结合的研究方法,首先以省份为统计单元,分析了1950-2010年我国干旱、洪涝、风雹、低温冷冻各气象灾害发生的时空格局;同时以我国县级市行政单元为统计单位,阐明了2011-2015年我国干旱、洪涝、风雹、低温冷冻和雪灾的发生频次及其灾害损失的动态变化,并讨论了各气象灾害发生频次的空间分布特征。主要结论如下:1)我国气象灾害总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基本持平,略有波动。干旱受灾面积最大,洪涝次之,风雹和低温冷冻最小,80年代我国受干旱和风雹影响较重,90年代主要以洪涝灾害为主,21世纪元年代受洪涝和低温冷冻影响较重。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分布不均,地域差异明显,一般北方省(市、区)的成灾面积和成灾率高于南方省(市、区),按照大小排序,区域受灾面积和受灾率依次为:华北区>东北区>西北区>华中区>华东区>西南区>华南区。2)我国主要农业灾害(干旱、洪涝、风雹)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具有明显的年际和年代际变化特征。总体上旱灾和洪灾其呈现增加趋势,旱灾从上世纪70年代之后,灾害面积明显增多,而受灾面积分布不均,其主要集中在黄淮海流域,同时北方省成灾率一般高于北方成灾率;洪灾从上世纪90年代,灾害严重,受灾面积最大,受灾面积主要集中在江淮地区,同时南方省(市、区)成灾率一般高于北方地区。风雹受灾面积和成灾面积总体上呈现减少趋势,其在全国均有发生,但相对比较分散,多居于北方,且北方省(市、区)成灾率高于南方成灾率。我国低温冷冻灾害受灾面积大幅增加趋势,尤其是21世纪元年代,低温冷冻灾害农田受灾面积地域差异明显,南方省(市、区)的成灾率和成灾面积都高于北方省(市、区)。3)2011-2015年我国气象灾害发生频次具有明显的时空分布格局。我国干旱集中分布在3-6月,在华中区和西南区发生的频次多;洪涝6-8月最为严重,7月为高发期,在西南区发生的频次最多;风雹主要集中在4-8月,在华北和西北区发生频次最多;冻灾在1-5月均有发生,2月最严重,多发生在华北区、西北区、西南区;雪灾主要发生在1-2月,多发生在华北、西北和东北区。4)2011-2015年水灾、旱灾、风灾是影响我国最严重的三种气象灾害。从经济损失看,云南省和辽宁省受旱灾的影响最重,华南区和东南沿海地区洪涝造成的经济损失最严重,新疆、甘肃和青海受风雹灾害的影响最重;从受灾面积看,长江以北地区受干旱灾害影响大,以南洪涝造成的受灾面积最多,风雹灾害多分布在我国西北区和华北区,其中新疆、西藏、甘肃和青海受影响最大。

李帅锋[9](2016)在《军民融合疾控应急体系建设发展研究》文中提出国内外突发事件应急救援实践证明,军地疾控应急力量采取统一指挥、军地协调、步调联动、信息共享等联防联控措施,最大限度发挥军地合力,是成功实现“大灾之后无大疫”的关键。为充分发挥和利用军队与地方的资源优势,推动军地疾控应急力量的同步协调统筹发展,提高国家疾控应急整体能力和水平,本研究拟在总结得出军队和地方疾控应急体系建设现状和军民融合疾控应急体系建设存在的问题,最终提出推动军民融合疾控应急体系建设发展策略,启示我国应推动军民融合疾控应急建设。为实现这一目标,采取文献研究、专家咨询、案例研究、对比研究、逻辑归纳等方法,开展军民融合基本理论研究、军民融合国外模式比较研究、军民联合救援实践案例研究、军民融合现状与问题研究、军民融合建设策略研究。研究表明:(1)疾控应急工作的突然性、风险性、组织协调复杂、后勤保障难、处置效果社会影响大等特点,要求推动军民融合疾控应急体系建设。军民融合疾控应急体系建设具备提高组织指挥效率、资源利用效率、后勤保障能力、专业救援能力等优势。(2)“统筹规划、统一管理、常态运转、权威高效、法律保障、联储共济”是美国、俄罗斯、日本等应急体系发展建设的趋势。(3)汶川抗震救灾中军地密切协同,军队力量发挥了不可或缺的作用,但在军地协调、组织指挥、力量协同、后勤保障、信息共享等方面也存在一定问题。(4)军地疾控应急体系建设存在诸多问题。首先,管理体系没有常态运转,权威性不高,针对疾控体系建设,缺乏长效性全局性统筹规划建设和使用;其次,力量体系建设存在救援人员心理适应性有待提高、体能素质有待加强、专业技能不平衡、装备列装与维护更新不到位、军地人员相互交流了解缺乏、军地防疫队伍融合建设不够紧密等问题;其三,在法规建设方面,法律法规原则性太强、法律体系不够完整、法律体系同步更新不足;其四,在预案建设方面,存在缺乏针对性、有机衔接不够、操作性不强、修订不及时、平时应用不足等问题;其五,在信息融合方面,存在思想观念落后、政策配套不全、技术标准缺位等问题。其六,在联合训练方面,存在缺乏顶层设计筹划、缺乏场地、经费、标准等训练保障、参训机构与人员积极性不高等问题;最后,在物资储备方面,存在药材联合储备标准体系有待建立、物资储备资金没有专项保障、物资储备应急调用效率不高等问题。借鉴国外做法,针对国内现实问题,研究提出军民融合疾控应急体系建设发展策略:(1)军民融合疾控应急管理体系整体化建设;(2)军民融合疾控应急力量体系模块化建设(3)军民融合疾控应急法规体系层次化建设;(4)军民融合疾控应急预案体系操作化建设;(5)军民融合疾控应急信息体系共享化建设;(6)军民融合疾控应急训练体系联合化建设;(7)军民融合疾控应急储备体系共济化建设。

陈钰,鲁波[10](2016)在《流行病学研究在我国自然灾害防治中的应用》文中认为目的我国有关部委历来高度重视自然灾害可能引发的流行病的防治。本文根据防灾减灾的具体要求和流行病学的发展现状,综述了流行病学研究方法在灾后处理中的应用与实践,并对今后灾后处理工作的重点提出几点思考。

二、我国洪涝灾害流行病学的发展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国洪涝灾害流行病学的发展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气象因素致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综合风险评估及预警模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第一部分: 我国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特征
一、引言
二、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现场
    2.2 数据来源
    2.3 研究设计和统计分析
    2.4 质量控制
三、结果
    3.1 近30年我国腹泻发病趋势分析
    3.2 我国其他感染性腹泻三间分布特征
    3.3 我国其他感染性腹泻病原学特征
    3.4 我国其他感染性腹泻流行病学分区
四、讨论 第二部分: 气象因素对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的影响
一、引言
二、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现场
    2.2 资料来源
    2.3 研究设计和统计分析
    2.4 质量控制
三、结果
    3.1 区域差异分析
    3.2 敏感性分析
    3.3 交互作用分析
    3.4 脆弱人群分析
    3.5 城市水平的效应修饰因子分析
四、讨论 第三部分: 气象因素致其他感染性腹泻的综合风险评估
一、引言
二、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现场
    2.2 资料收集
    2.3 研究设计
    2.4 质量控制
三、结果
    3.1 暴露度评估
    3.2 危险性评估
    3.3 脆弱性评估
    3.4 风险评估
四、讨论 第四部分 基于气象因素的其他感染性腹泻预测预警模型研究
一、引言
二、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现场
    2.2 资料收集
    2.3 研究设计
    2.4 质量控制
三、结果
    3.1 描述性分析结果
    3.2 预测预警模型
四、讨论 结论 创新点与局限性 附表 附录-参编的专着一章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2)面向呼吸道传染病的上海市居民健康风险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第三节 研究进展
        一、传染病风险评估
        二、灾害学领域风险评估
        三、国内外研究评析
    第四节 研究目标与内容
        一、研究目标
        二、研究内容
    第五节 研究思路
        一、技术路线
        二、研究方法
    第六节 研究特色与难点
        一、研究特色
        二、研究难点
第二章 面向呼吸道传染病的居民健康风险评估方法构建
    第一节 概念定义
        一、呼吸道传染病概念与内涵
        二、面向呼吸道传染病的城市居民健康风险定义
    第二节 基于指标体系的居民健康风险评估方法
        一、定量化模型的选择
        二、指标的选取及确定
        三、指标解释
        四、指标体系权重的分配
        五、数据标准化处理
第三章 面向呼吸道传染病的居民健康风险识别
    第一节 上海法定报告传染病疫情分析
        一、上海市甲乙类传染病发病数和死亡数
        二、上海市丙类传染病发病数和死亡数
    第二节 上海市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分析
        一、全国法定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分析
        二、上海甲乙类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分析
        三、全国丙类呼吸道传染病疫情分析
    第三节 本章小结
        一、甲乙类呼吸道传染病疫情特征
        二、丙类呼吸道传染病疫情特征
第四章 面向呼吸道传染病的居民健康风险评估
    第一节 危险性分析
    第二节 暴露性分析
    第三节 脆弱性分析
    第四节 风险评估
    第五节 本章小结
        一、风险评估主要结论
        二、上海各区县传染病防治存在的问题
第五章 上海市呼吸道传染病应对初探
    第一节 发达国家传染病防治体系概述
        一、美国突发传染病防治体系
        二、日本突发传染病防治体系
    第二节 国外传染病防治对上海市呼吸道传染病防治的启示
        一、强化呼吸道传染病防控组织体系
        二、优化突发呼吸道传染病防控机制
        三、完善突发呼吸道传染病事件保障措施
结语
参考文献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3)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选题缘起及研究意义
    二、灾荒史研究的问题导向及既有研究成果
    三、研究方法及资料来源
    四、研究重点和难点
    五、创新与写作基本思路
第一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自然因素
        一、自然地理环境的变化
        二、气候变迁的驱动
        三、生态环境变迁的负面效应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发生的社会因素
        一、区域社会经济发展的差异化
        二、云贵地区民族起义的扰动
        三、西方近代化势力的入侵
第二章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特征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的时空分布差异
        一、气象灾害
        二、地震灾害
        三、地质灾害
        四、疫疾灾害
        五、农作物病虫害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自然灾害产生的后果及影响
        一、灾害对云贵地区农业生产的冲击
        二、灾害对云贵地区财政经济的损耗
        三、灾害对云贵地区民众生活的扰动
        四、灾荒对云贵地区社会文化的影响
第三章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制度的施行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荒政的基本程序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报灾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勘灾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审户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发赈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救灾的基本措施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蠲免
        二、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
        三、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借贷
        四、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抚恤
第四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备荒仓储制度建设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常平仓设置
        二、云贵地区常平仓的功能
        三、云贵地区常平仓的管理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社仓设置
        二、清代云贵地区社仓的功能
        三、云贵地区社仓的管理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一、清代云贵地区的义仓建设
        二、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功能
        三、清代云贵地区义仓的管理
    第四节 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建设
        一、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推行的原因
        二、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建设
        三、清末西南边疆地区积谷备荒制度的实践成效
第五章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赈实践路径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官方救灾实践路径
        一、减免额赋以纾民困
        二、平粜米谷以平市价
        三、赈给银米以裕口食
        四、鼓励垦殖以补种杂粮
        五、捐给养廉银两以资赈济
    第二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民间救灾实践路径
        一、地方官宦倾力捐输
        二、民间绅商慷慨捐赀助赈
        三、民众祭拜神灵以禳弥消灾
    第三节 清代云贵地区的灾后恢复重建实践
        一、修缮城墙以资扞卫
        二、疏挖河道以广“东作”
        三、修复桥梁设施以利行旅
        四、修复盐井以利税课征收
第六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荒赈济案例探讨
    第一节 危机与应对: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救济
        一、清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情
        二、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害赈济
        三、道光十三年云南地震灾后重建
    第二节 清光绪朝云南昭通以工代赈的实践路径及成效研究
        一、清朝“以工代赈”在西南边疆实施的原因
        二、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主导措施
        三、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辅助举措
        四、光绪十八年昭通府“以工代赈”实践的社会成效
    第三节 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一、清代贵州“新疆”的开辟
        二、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发生的背景
        三、清代贵州“新疆”地区自然灾害时空分布特征
        四、清代贵州“新疆”地区的自然灾害应急响应
第七章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联动效应
    第一节 清代云贵地区灾赈实践的区域协调联动
        一、云贵地区灾赈物资的应急调运和供给
        二、云贵地区灾荒赈济的“国家干预”
        三、云贵地区灾赈期间的乡村秩序维系
    第二节 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联动效应
        一、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困境
        二、清光宣时期云南的灾赈近代化转型路径
        三、清光宣时期云南灾赈近代化转型的社会效应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完成的科研成果及荣获奖励情况
致谢

(4)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研究 ——以厦门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应对气候变化危机的全球背景
        1.1.2 适应城镇化与转型发展的经济背景
        1.1.3 调节生态系统平衡的环境背景
        1.1.4 建立城市防灾减灾措施的社会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概念界定与范畴
        1.3.1 应对气候变化
        1.3.2 城市空间结构
        1.3.3 适应
        1.3.4 研究范畴界定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1.5 小结
第2章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2.1 气候变化问题发展历程
        2.1.1 全球气候变化问题发展历程
        2.1.2 我国应对气候变化发展战略
    2.2 城市气候变化事实相关研究
        2.2.1 城市气候变化特征研究
        2.2.2 城市气候变化影响研究
    2.3 城市应对气候变化相关研究
        2.3.1 减缓气候变化研究
        2.3.2 应对极端气候研究
        2.3.3 适应气候变化研究
    2.4 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相关研究
        2.4.1 城市空间结构与气候变化关系研究
        2.4.2 城市空间结构应对气候变化策略研究
        2.4.3 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气候变化规划研究
    2.5 小结
        2.5.1 综合评价
        2.5.2 研究展望
第3章 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适应理论方法与概念模型
    3.1 理论方法基础
        3.1.1 可持续发展理论
        3.1.2 系统耦合理论
        3.1.3 状态空间理论
        3.1.4 复杂系统理论
    3.2 城市适应气候变化核心测度
        3.2.1 城市气候承载力概念提出
        3.2.2 城市气候承载力概念内涵
        3.2.3 城市气候承载力概念意义
        3.2.4 城市气候承载力系统特征
        3.2.5 城市气候承载力结构模型
    3.3 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概念模型
        3.3.1 模型构建原则
        3.3.2 概念模型构建
        3.3.3 概念模型结构输入要素
        3.3.4 概念模型模式输出要素
    3.4 应对气候变化的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块设计
        3.4.1 情景模块:滨海城市气候变化事实和情景预测模块
        3.4.2 关系模块:滨海城市气候变化与空间结构关系模块
        3.4.3 管控模块:滨海城市气象灾害风险评测与空间区划模块
        3.4.4 承载模块:滨海城市气候承载力评测与空间区划模块
        3.4.5 适应模块: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模块
    3.5 小结
第4章 滨海城市气候变化与空间结构演变情景与关系
    4.1 滨海城市气候变化区域背景
        4.1.1 滨海城市区域概况
        4.1.2 滨海城市气候变化背景
    4.2 滨海城市气候变化情景与趋势
        4.2.1 滨海城市近50年气候变化特征
        4.2.2 滨海城市气候变化问题
    4.3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演变特征
        4.3.1 海陆空间增长,外部形态变迁
        4.3.2 功能向海转移,内部结构重组
    4.4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与气候变化胁迫
        4.4.1 填海造地围海化,城市热岛效应
        4.4.2 功能布局割裂化,城市雨岛效应
        4.4.3 内部空间工程化,城市干岛效应
        4.4.4 形态延展临海化,复合灾害效应
    4.5 气候变化对滨海城市空间发展风险
        4.5.1 气候变化加剧,滨海城市脆弱性凸显
        4.5.2 海平面持续上升,滨海城市威胁加剧
        4.5.3 气象灾害威胁,滨海城市安全危机
        4.5.4 海洋灾害频发,滨海海岸侵蚀加速
        4.5.5 气候环境恶化,滨海系统运行失衡
    4.6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与气候变化影响
    4.7 实证研究:厦门气候变化与空间结构演变情景与关系
        4.7.1 厦门区域概况
        4.7.2 厦门近60年气候变化特征
        4.7.3 厦门城市空间结构演变
        4.7.4 厦门气候变化与空间结构胁迫与影响
    4.8 小结
第5章 外力适应—滨海城市气象灾害风险评测与空间区划
    5.1 我国滨海城市气象灾害风险特征
        5.1.1 台风灾害
        5.1.2 风暴潮灾害
        5.1.3 暴雨洪涝灾害
        5.1.4 海平面上升
    5.2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方法
        5.2.1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内涵
        5.2.2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原则
        5.2.3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数据与方法
        5.2.4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的技术流程
    5.3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模型构建
        5.3.1 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指标体系
        5.3.2 分灾种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模型构建
        5.3.3 综合气象灾害风险区划模型构建
    5.4 实证研究:厦门气象灾害风险区划
        5.4.1 台风灾害风险区划
        5.4.2 暴雨洪涝灾害风险区划
        5.4.3 大风灾害风险区划
        5.4.4 低温灾害风险区划
        5.4.5 高温灾害风险区划
        5.4.6 气象干旱灾害风险区划
        5.4.7 雷电灾害风险区划
        5.4.8 大雾灾害风险区划
        5.4.9 地质灾害风险区划
    5.5 小结
第6章 内力适应—滨海城市气候承载力评测与空间分布
    6.1 滨海城市气候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评价指标的选取
        6.1.3 评价指标体系结构框架
    6.2 滨海城市气候承载力评价模型构建
        6.2.1 状态空间法的基本原理与构建
        6.2.2 指标归类标准化与赋权
        6.2.3 城市气候承载力理论模型
        6.2.4 基于状态空间法的城市气候承载评价模型
        6.2.5 城市气候承载状态分级判定
    6.3 实证研究:厦门城市气候承载力评测与空间分布
        6.3.1 研究区域范围的界定
        6.3.2 评价指标原始数据的获取
        6.3.3 厦门城市气候承载力理想状态确定
        6.3.4 厦门城市气候承载力评价
        6.3.5 厦门城市气候承载力空间分布
        6.3.6 厦门城市空间适应优化的热点地区确定
    6.4 小结
第7章 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
    7.1 城市空间结构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与原则
        7.1.1 城市空间结构应对气候变化的目标
        7.1.2 城市空间结构应对气候变化的原则
    7.2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的城市空间气候系统分析
        7.2.1 复杂适应系统理论(CAS)
        7.2.2 城市系统复杂适应性分析
        7.2.3 城市空间系统复杂适应性分析
        7.2.4 城市空间气候系统复杂适应性分析
    7.3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气候适应模型
        7.3.1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气候适应模型构成
        7.3.2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气候适应模型需求
        7.3.3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气候适应模型建构
        7.3.4 滨海城市空间结构气候适应模型组织策略
    7.4 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
    7.5 实证研究——应对气候变化的厦门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
        7.5.1 厦门城市空间气候适应区划判定
        7.5.2 厦门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需求分析
        7.5.3 厦门城市空间结构适应优化建议
    7.6 小结
第8章 结论和讨论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创新
    8.3 讨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与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5)交叉与融合:西双版纳自然灾害研究综述(论文提纲范文)

一、西双版纳自然灾害史料的搜集与整理成果
    (一) 公开出版文献资料成果
    (二) 未出版文献资料成果
二、西双版纳自然灾害的相关研究
    (一) 气象灾害研究
    (二) 生物灾害研究
    (三) 疾疫研究
    (四) 森林火灾研究
三、交叉与融合:西双版纳自然灾害研究的成就、不足及走向
    (一) 西双版纳自然灾害研究的成就与不足
    (二) 西双版纳自然灾害研究的走向
四、结语

(6)暴雨洪涝对细菌性痢疾影响的归因疾病负担及预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第一部分: 暴雨洪涝与细菌性痢疾关系的定量分析
    一、引言
    二、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现场
        2.2 数据来源
        2.3 研究设计和统计分析
        2.4 质量控制
    三、结果
        3.1 疾病和气象数据的描述性分析
        3.2 相关分析
        3.3 定量分析
    四、讨论
第二部分: 暴雨洪涝对细菌性痢疾影响的疾病负担研究
    一、引言
    二、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现场及暴雨洪涝事件
        2.2 数据来源
        2.3 研究设计和统计分析
        2.4 质量控制
    三、结果
        3.1 疾病和气象因素的描述性分析
        3.2 滞后效应分析
        3.3 多因素条件Logistic回归分析
        3.4 YLDs和归因YLDs分析
    四、讨论
第三部分: 基于情景预估暴雨洪涝致细菌性痢疾的归因疾病负担研究
    一、引言
    二、材料与方法
        2.1 研究现场
        2.2 数据来源
        2.3 研究设计和统计分析
        2.4 质量控制
    三、结果
        3.1 描述性分析
        3.2 定量分析
        3.3 暴雨洪涝事件的预估
        3.4 超额发病数的预估
        3.5 疾病负担(YLDs)的预估
    四、讨论
结论
创新点与局限性
参考文献
附: 暴雨洪涝与传染性疾病的关系综述
    一、相关概念
        1.1 暴雨洪涝
        1.2 细菌性痢疾
        1.3 气候模式
        1.4 IPCC未来排放情景
    二、暴雨洪涝对传染性疾病的影响
        2.1 暴雨洪涝导致传染病流行的原因
        2.2 暴雨洪涝导致的传染病发病特点
        2.3 暴雨洪涝与各类传染病的关系
    三、研究设计及方法
        3.1 研究目的
        3.2 研究设计与统计学分析
        3.3 目标人群
        3.4 评价指标
        3.5 数据来源及可靠性
        3.6 研究的不确定性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学位论文评阅及答辩情况表

(7)特大洪涝灾害对我国血吸虫病传播的影响及应急处置(论文提纲范文)

1 特大洪涝对我国血吸虫病流行的影响
    1.1 人群接触疫水机会增加
    1.2 急性血吸虫病感染风险增加
    1.3 钉螺扩散范围与程度增加
2 2016年长江流域洪涝灾害影响地区与范围
3 洪涝灾害地区的血吸虫病应急处置
    3.1 洪涝灾害早期的应急措施
        3.1.1 强化预防血吸虫病的健康教育
        3.1.2 开展重点人群的预防措施
        3.1.3 消除潜在传播风险
        3.1.4 加强高危环境监测与管理
        3.1.5 加强疫情监测信息通报
    3.2 洪灾中期的响应措施
    3.3 洪灾后期的防控措施
        3.3.1 加强重点人群的随访
        3.3.2 加强家畜传染源控制
        3.3.3 加强灭螺和灭蚴工作
4 灾后血吸虫病传播风险评估
    4.1 钉螺情况调查
    4.2 家畜病情及野粪调查
    4.3 人群感染情况调查
    4.4 潜在钉螺孳生地预测
5 小结

(8)1950-2015年我国农业气象灾害时空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农业气象灾害及其损失的研究
        1.2.2 农业气象灾害灾情评估的研究
    1.3 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研究内容和方法
    2.1 研究目标
    2.2 研究内容
        2.2.1 我国农业气象灾害的总体特征
        2.2.3 我国干旱灾害的时空变化特征
        2.2.4 我国洪涝灾害的时空变化特征
        2.2.5 我国风雹灾害的时空变化特征
        2.2.6 我国低温冷冻灾害的时空变化特征
    2.3 技术路线
    2.4 研究方法
        2.4.1 数据来源
        2.4.2 指标选取
        2.4.3 数据处理与分析
第三章 我国农业气象灾害的总体特征
    3.1 引言
    3.2 1978-2010年农业气象灾害受灾、成灾分析
        3.2.1 全国受灾和成灾面积分析
        3.2.2 省(市、区)受灾和成灾面积分析
        3.2.3 各大区受灾和成灾面积分析
    3.3 2011-2015年气象灾害发生的频次及其损失分析
        3.3.1 全国5种主要气象灾害发生的频次
        3.3.2 全国5种主要农业气象灾害损失情况分析
    3.4 小结
第四章 我国干旱灾害的时空变化特征
    4.1 引言
    4.2 我国干旱灾害发生的动态变化
        4.2.1 干旱灾害发生的年际变化
        4.2.2 干旱灾害发生的年代际变化
    4.3 我国干旱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
    4.4 小结
第五章 我国洪涝灾害的时空变化特征
    5.1 引言
    5.2 我国洪涝灾害发生的动态变化
        5.2.1 洪涝灾害发生的年际变化
        5.2.2 洪涝灾害发生的年代际变化
    5.3 我国洪涝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
    5.4 小结
第六章 我国风雹灾害的时空变化特征
    6.1 引言
    6.2 我国风雹灾害发生的动态变化
        6.2.1 风雹灾害发生的年际变化
        6.2.2 风雹灾害发生的年代际变化
    6.3 我国风雹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
    6.4 小结
第七章 我国低温冷冻灾害的时空变化特征
    7.1 引言
    7.2 我国低温冷冻灾害发生的动态变化
        7.2.1 低温冷冻灾害发生的年际变化
        7.2.2 低温冷冻灾害发生的年代际变化
    7.3 我国低温冷冻灾害的空间分布特征
    7.4 小结
第八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存在的问题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军民融合疾控应急体系建设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缩略语表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前言
文献回顾
第一章 军民融合疾控应急体系建设基本理论研究
    第一节 概述
    第二节 军民融合疾控应急体系建设的必要性
    第三节 军民融合疾控应急体系建设发展基本原则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国外军民融合疾控应急体系建设发展比较研究
    第一节 美国
    第二节 俄罗斯
    第三节 日本
    第四节 比较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军民融合疾控应急实践案例研究
    第一节 组织指挥
    第二节 力量部署
    第三节 物资保障
    第四节 恢复共建
    第五节 效果与问题分析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军民融合疾控应急体系建设发展现状研究
    第一节 军民融合疾控应急管理体系建设现状
    第二节 军民融合疾控应急力量体系建设现状
    第三节 军民融合疾控应急法规体系建设现状
    第四节 军民融合疾控应急预案体系建设现状
    第五节 军民融合疾控应急信息体系建设现状
    第六节 军民融合疾控应急训练体系建设现状
    第七节 军民融合疾控应急储备体系建设现状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军民融合疾控应急体系建设发展策略研究
    第一节 军民融合疾控应急管理体系一体化建设
    第二节 军民融合疾控应急力量体系模块化建设
    第三节 军民融合疾控应急法规体系层次化建设
    第四节 军民融合疾控应急预案体系操作化建设
    第五节 军民融合疾控应急信息体系共享化建设
    第六节 军民融合疾控应急训练体系联合化建设
    第七节 军民融合疾控应急储备体系共济化建设
    本章小结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简历和研究成果
致谢

(10)流行病学研究在我国自然灾害防治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 自然灾害的特点及影响
    1.1 自然灾害的特点
    1.2 自然灾害对我国的影响
2 流行病学在我国自然灾害防治中的应用
    2.1 流行病学现状
    2.2 流行病学在自然灾害防治中的应用
        2.2.1 灾后需要考虑的问题
        2.2.2 信息收集
        2.2.3 数据分析及评价
        2.2.4 现场流行病学
3 展望与建议

四、我国洪涝灾害流行病学的发展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气象因素致其他感染性腹泻发病综合风险评估及预警模型研究[D]. 刘志东. 山东大学, 2020
  • [2]面向呼吸道传染病的上海市居民健康风险评估[D]. 裴刚. 华东政法大学, 2019(03)
  • [3]清代云贵地区的灾荒赈济研究[D]. 聂选华. 云南大学, 2019(09)
  • [4]应对气候变化的滨海城市空间结构适应模式研究 ——以厦门为例[D]. 郑开雄. 天津大学, 2018(06)
  • [5]交叉与融合:西双版纳自然灾害研究综述[J]. 杜香玉. 保山学院学报, 2018(01)
  • [6]暴雨洪涝对细菌性痢疾影响的归因疾病负担及预估研究[D]. 刘雪娜. 山东大学, 2017(08)
  • [7]特大洪涝灾害对我国血吸虫病传播的影响及应急处置[J]. 曹淳力,李石柱,周晓农. 中国血吸虫病防治杂志, 2016(06)
  • [8]1950-2015年我国农业气象灾害时空特征研究[D]. 姚亚庆.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16(11)
  • [9]军民融合疾控应急体系建设发展研究[D]. 李帅锋. 第四军医大学, 2016(03)
  • [10]流行病学研究在我国自然灾害防治中的应用[J]. 陈钰,鲁波. 环境卫生学杂志, 2016(02)

标签:;  ;  ;  ;  ;  

我国洪涝灾害流行病学发展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