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为防灾、救灾、救灾服务

六、为防灾、救灾、救灾服务

一、六、为防灾、抗灾、救灾服务(论文文献综述)

邓彩霞[1](2021)在《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自然灾害风险一直以来威胁着人类生存与安全,也一直学术界关注的焦点问题和政府治理的重要内容。随着科技的进步以及灾害治理经验的积累,人类的减灾能力得到较大的提升,然而,随着全球气候变化以及人类社会生活对自然环境干预范围和深度的增加,人与自然的关系也日益变得紧张,灾害风险日益加剧。青海省位于青藏高原,是一个集西部地区、民族地区、高原地区和欠发达地区所有特点于一体的省份,各种传统和非传统、自然和社会的安全风险时刻威胁着社会的可持续发展。青海特定的环境条件决定了当地灾害频发,同时也是全国自然灾害较为严重的省份之一,具有灾害种类多、分布地域广、发生频率高、造成损失重等特点。社区作为社会构成的基本单元,是防灾减灾的前沿阵地和基础。青海农牧社区基础设施落后,生态系统脆弱,受到自然灾害损害的可能性和严重性程度较高,被认为是防灾减灾工作的最薄弱地区。青海气象灾害多发,雪灾是青海省畜牧业的主要灾害,全省牧业区每年冬春期间不同程度遭受雪灾,“十年一大灾,五年一中灾,年年有小灾”已成为规律。在全球气候变暖以及极端天气现象的影响下,“黑天鹅”型雪灾不但对农牧民安全生产生活造成威胁,对区域经济社会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等形成挑战,而且还考验着地方政府的自然灾害的综合治理能力,思考如何提升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刻不容缓。随着情景分析法在危机管理领域的应用,情景分析和构建被认为是提升应急能力的有效工具,对于农牧社区雪灾的减灾而言,在情景构建基础上所形成的实践分析结果对于现实问题的解决具有一定的战略指导意义。本研究聚焦于提升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这一核心问题,以情景分析理论、危机管理理论、极值理论、复杂系统理论为研究的理论基础,运用实地调查法、情景分析法、德尔菲法、层次分析法等具体的研究方法,以“情景—任务—能力”分析框架为理论分析工具,首先从致灾因子的分析着手,对青海省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进行识别;其次通过情景要素分析、关键要素选择、情景描述等方面着手对识别的典型灾害进行“最坏可信”情景构建,然后基于典型灾害的情景构建梳理出相应减灾任务,总结归纳出农牧社区不同减灾主体完成减灾任务所应该具备的能力条件,并结合现实对农牧社区减灾能力进行了定量与定性相结合的评估,最终分别从规则准备、资源准备、组织准备、知识准备、行动规划等方面提出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的策略。本研究认为随着应急管理体系从“以体系建构”向“以能力建设”为重点的转变,着眼于全方位的能力建设,提升灾害治理的制度化、规范化、社会化水平是农牧社区减灾的必由之路。作为一种支撑应急全过程,以及应急管理中基础性行动的应急准备是能力建设的抓手。意识是行动的先导,要做好这一基础性行动其关键在于一个具备战略能力、拥有良好灾害价值观的领导体系,运用情景构建做好全面应急准备。完善的规则体系是应急准备、乃至采取应急行动所应遵循的的法定依据和行为准则;完善相应的法律法规,加强危机应急法规建设是做好农牧社区减灾工作的前提;良好的组织架构是提升农牧社区减灾能力的关键,加强各级政府部门在农牧区减灾中的核心地位和主导责任,坚持村社本位,实现以农牧民群众为主体,多元主体有效整合,形成灾害治理的协同格局。完备的知识准备是激发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的内在动力,通过各种正式和非正式的渠道获取和累积灾害知识,形成正确的灾害价值观,占据减灾的主动地位;有针对性的借助信息技术,培养专门人才推动减灾专业化,助推农牧社区减灾能力提升。资源准备是农牧社区的减灾保障,构建合理的社区公共应急资源体系关键在于资源结构的优化。优先准备风险级别较高的减灾资源,优化资源存储数量和公共应急资源存储点,做好潜在资源共享平台,从而实现有限资源效用最大化。农牧社区减灾,规划先行,一套科学合理、行之有效的减灾指标体系是青海农牧区减灾管理的“指挥棒”,一项科学周密的专项减灾规划,是农牧区减灾任务实施的“路线图”和“控制表”。总之,在青海农牧社区灾害治理中,灾害情景构建与分析为灾害治理提供了一个全新的思路和发展方向。通过构建典型灾害具象化的“最坏可信情景”,让应急决策者、社区及其成员通过了解当前灾害态势,明确自身管理薄弱点,掌握可控干预节点,做好工作安排和充分的应急准备,预防灾害风险或者遏制灾后事态走向最坏局面。基于情景分析的农牧社区减灾能力的研究对于改进和完善现行农牧社区灾害应急管理体系,对于实现区域社会平安建设具有重大的实践和指导意义。

赵富昌[2](2021)在《横断山区典型村落灾害韧性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全球气候变化加剧背景下,导致出现极端天气事件频发和地质灾害风险叠加放大的现状。然而由于山区村落基础设施和思想观念的滞后,山区村落的脆弱性和不稳定性呈现持续增加的态势,致使山区村落在面临灾害时有着较高的风险,时刻影响着山区乡村的可持续发展。近年来在国家乡村振兴战略需求下,亟需提升村落灾害韧性,从而增强村落灾害风险防范能力。横断山区作为中国地质灾害高发区之一,长时间内地质灾害的频发对当地居民的生产生活产生重大影响,不但威胁到居民的生命安全和村落的生存发展,而且灾害的发生更加容易引发或加剧贫困。鉴于此,本文基于灾害韧性理念,通过实地调研和问卷调查的方式获取所需的资料和数据。首先以城市社区灾害韧性概念和研究框架为依据,结合村落经济情况、社会现状、生态脆弱性和基础设施完善程度,贯穿“灾前、灾中、灾后”整个灾害发生过程,从防灾能力、抗灾能力、救灾能力、恢复能力四个维度构建一套横断山区村落灾害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其次采用熵值法确定村落灾害韧性评价指标权重;最后运用村落灾害韧性评估模型计算韧性得分。本文以横断山区3个典型村落为实例,对其村落灾害韧性差异进行比较分析和提出相应的提升策略,从而为政府提升山区村落灾害韧性提供可操作性方法和可参考性建议。通过分析得出以下结论:(1)依据灾害韧性理论和横断山区村落环境构建了一套基于防灾能力、抗灾能力、救灾能力、恢复能力维度的村落灾害韧性评价指标体系及村落灾害韧性评估模型。(2)在村落灾害韧性评价指标体系中村落个体层面的抗灾能力和整体层面的救灾能力、恢复能力权重最大。下马厂村在典型村落中灾害韧性得分最高,期纳村在典型村落中灾害韧性得分最低,大石板村个体间灾害韧性差异在典型村落中较为显着。(3)从防灾能力来看,期纳村个体间的防灾能力差异显着,下马厂村个体间的防灾能力符合正态分布规律,平均值在典型村落中最高。防灾策略:个体间以通过加强灾害宣传教育的方式增强个体的灾害防御态度为主,政府补贴等措施引导个体强化灾害经济投入意愿为辅的提升策略;村落整体以加大关键区隐患点治理力度为主,坚持群测群防、健全信息共享和完善制度保障为辅的提升策略。(4)从抗灾能力来看,大石板村个体间的抗灾能力差异显着,下马厂村和期纳村个体抗灾能力整体偏低。抗灾策略:个体间以通过医疗手段和政府救助减少家庭脆弱性个体为主,坚持强抓培训教育以增加个体从事稳定性收入机会,提高家庭物质禀赋为辅的提升策略;村落整体以保障灾害信息发布的有效性为主,建立健全应急避难场所的规模和生命线设施建设为辅的提升策略。(5)从救灾能力来看,下马厂村个体间的救灾能力差异显着,且个体间的救灾能力远高于大石板村和期纳村。救灾策略:个体间以通过增加有效培训演练加强个体救灾能力为主,坚持通过互联网+信访、走访等方式增加村委会成员与村民的交流机会提升个体和政府间的凝聚力为辅的提升策略;村落整体以增加专业救灾志愿者为主,落实保障救灾物资和救灾设备为辅的提升策略。(6)从恢复能力来看,下马厂村个体间的恢复能力差异显着,且恢复能力平均值高于大石板村和期纳村。恢复策略:个体间以通过政府引导增加经济收入渠道多样性从而增强个体经济收入恢复能力为主,坚持落实医疗保险全覆盖的政策要求和建立村落心理咨询室,保障和帮助引导受灾村民的身心恢复能力为辅的提升策略;村落整体以落实编撰村落灾后恢复规划为主,健全保险赔付制度和政府引导推广保险降低灾损为辅的提升策略。

王思成[3](2020)在《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文中认为我国滨海城市兼具高经济贡献度与高风险敏感度,其治理能力现代化水平的提升,有赖于对复杂且多样化“城市病”风险的源头管控。而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偏重空间与设施的被动应灾,缺乏动态风险治理技术支撑,导致防灾能力认知不清、“平灾结合”缺失、多规衔接困难等现实矛盾,工程性综合防灾体系亟待引入精细化风险治理思路进行拓展与完善。论文在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基于智慧技术的滨海大城市安全策略与综合防灾措施研究》(13&ZD162)的支撑下,以安全风险治理为导向,探究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全文按“发现问题--聚焦困难--寻找办法--应用反馈”的思路展开,在风险治理与防灾规划两大重要领域之间,构建耦合风险识别、评估与管控体系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框架,将风险治理技术的应用,由规划前期分析,拓展到从编制到实施的全过程。通过理论探索、规划溯源、路径细化,辨析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特征,论证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其重构路径,组建融合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系统,提出差异性防灾空间规划策略,达到摸清滨海城市安全风险底数、准确全面风险评估、提高综合防灾效率的目的。在风险治理理论探索层面。运用灾害链式效应分析方法,从物质型灾害和风险治理行为的“双视角”建立了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整体认知路径。由传统物质灾变能量的正向传递转为风险治理行为的反作用力研究,创建了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揭示出风险治理行为在应对物质型灾害“汇集-迸发”式的灾变能量正向传导时,具有“圈层结构”的逐级互馈特征,认为综合防灾规划的编制必须依此机理特征,形成多层级的防灾空间体系。嫁接风险管理学产品供应链的风险度量方法,构建了适用于滨海城市的灾害链式效应风险评估框架,认为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必须以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为目标,通过风险评估耦合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体系,丰富了多学科交叉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理论内涵。在综合防灾规划溯源层面。论文通过纵向多灾种防灾技术演进分析,横向多部门防灾规划类比,认为现状综合防灾能力认知不清是导致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的根源。紧扣所有防灾规划均以最低防灾基础设施投资,换来最优防灾减灾效果的本质诉求,移植经济地理空间计量模型,首次提出运用综合防灾效率评价,规范并统一综合防灾能力认知方法。通过量化防灾成本、灾害产出、风险环境间的“投入--产出”关系,得到影响我国滨海城市综合防灾效率提升的5个核心驱动变量,依此制定韧性短板补齐对策。通过对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机理与综合防灾效率的研究,得到风险治理技术与防灾空间规划的响应机制。分别从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拓展性重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的完善性重构,形成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融合“全过程”风险治理技术的重构路径,为当前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提供了新的解题思路。在规划路径细化层面。突破传统综合防灾规划静态、单向的风险评估定式,细化“多维度”风险评估指标框架:通过多元主体的灾害链式效应分析,认为灾变能量在政府、公众与物质空间环境间,存在领域、时间与影响维度的衍生关系,逐项建立了集成灾害属性、政府治理、居民参与等多元主体的风险评估指标体系与评判标准,为综合防灾规划提供了理性数据支撑。改变防灾设施均等化配置或减灾措施趋同化集合的规划方式,细化“多层级”空间治理体系内容:通过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的组建,认为治理差异性是滨海城市防灾空间规划的关键点,针对不同空间层级的主导型灾害风险及其灾害链网络结构特征,分级划定风险管控与防灾规划的重点内容,最大程度地发挥防灾基建与管理投入的效用,提高综合防灾规划效率。以多元利益主体共同参与风险治理为目标,细化“全过程”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认为耦合风险监测、评估、管控机制的综合防灾规划,必须具备风险情报搜集与分析、风险控制与防灾空间布局、风险应急处置与规划实施三个阶段。完整呈现了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体系的重构路径。通过天津市中心城区综合防灾规划的应用反馈,表明本文“全过程”风险治理、“多维度”风险评估、“多层级”风险管控的规划路径,有利于提升滨海城市整体韧性,可为其他城市开展安全风险治理,建设综合防灾体系提供研究范例。

费智涛[4](2020)在《基于空间数据的城市防灾空间韧性评估》文中认为我国经济发展步入新常态,城市需要更多方面的准备以应对各种未来不确定性扰动带来的影响,韧性这一概念的出现与发展为此提供了新视角、新思路,但因其概念多样性、边界模糊性,导致韧性概念与评估在与城市规划融合中存在难处。在城市防灾规划中,防灾服务资源的空间配置往往影响了城市的灾害应对的能力与效率,体现在城市整体的防灾韧性能力上。因此,韧性的防灾规划制定首先需要进行城市防灾韧性评估。防灾空间韧性评估则更关注防灾韧性的空间方面,对于城市防灾规划编制、防灾设施空间布局具有重要意义。本文在国内外文献综述的基础上,基于扰沌周期(时间维度)和韧性特征制定了面向防灾规划的防灾空间韧性分析框架并选取相关指标,通过案例分析研究,评估城市防灾空间韧性,最后针对评估结果给出若干引导性建议。具体而言,聚焦于以下若干方面:(1)综述国内外文献,阐述韧性概念、维度和特征并对韧性的特征进行分类研究,分为目的层面特征、动态(手段)层面特征;整理空间韧性研究,总结空间韧性研究系统与方法;从定性、定量两个方面总结韧性评估方法,阐明评估目标、评估系统,评估时序的重要性;最后针对目前传统数据、新型数据在评估中的应用做出总结。(2)基于扰沌周期制定了面向防灾规划的防灾韧性分析框架,明确防灾韧性在不同时间阶段评估的内容,为城市防灾空间韧性的评估提供了认识与逻辑基础。(3)以北京市六环范围内及周边区域为研究空间范围(包含189个街道办事处),城市防灾应急服务设施系统中医疗、消防和避难三个子系统为研究对象。根据防灾空间韧性的作用时序分析,韧性在灾前体现为系统的健壮程度,构建体现韧性特征的灾前城市防灾空间韧性评估框架,进行指标量化研究,并将计算结果反映在街道中。以地震灾害为影响要素,基于最大灾害影响构架灾后模拟场景。(4)计算每个街道医疗、消防和避难设施系统防灾空间韧性指标,并进行单系统防灾空间韧性能力分析,根据结果绘制城市防灾韧性能力图。基于灾前综合防灾空间韧性能力分析基础,依托灾害场景计算灾后防灾空间韧性能力剩余情况,并进行对比分析,探求能力下降情况。最后,以灾后应急服务的时间为指标表示灾后恢复时间,绘制灾前、灾后韧性概念曲线。(5)总结基于空间数据的防灾空间韧性评估方法,并提出与城市防灾规划相衔接的引导性建议。

樊君健[5](2020)在《中观尺度下城市中心城区避难空间规划研究 ——以中日典型案例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城市建设,规划先行,城市避难安全水平的提升离不开科学的规划与合理的引导。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避难空间规划问题得以充分重视,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亦需相应更新,尤其是在功能混杂人口稠密的城市中心城区。本文参照国内外防灾避难理论的优秀研究成果,选取中日典型规划案例进行梳理分析并系统阐述方针措施。通过对先进经验的借鉴,为我国在中观尺度下的城市中心城区避难空间规划提供有益支持,完善避难空间系统及相应规划策略。本文首先通过对基本概念的界定,明确以中观尺度下的城市中心城区避难空间系统为研究对象,结合国内外研究与实践进展进行体系构架研析。分别通过对中日两国城市避难空间规划的发展历程与规划层级进行梳理,结合对避难空间系统的分级剖析,对规划体系与空间系统进行整理,解读两国法律规范背景下的现行建构,并进行对比分析。进而选取日本东京都都心六区与我国唐山市中心城区两典型规划案例,通过分析归纳中观层面下避难空间规划策略,在城市避难空间系统中分避难场所体系、避难道路体系和避难空间整治区域三部分进行解析。并对规划措施进行对比研讨,研究找寻差距与不足,借鉴先进理念总结城市避难空间规划的成功经验,在空间形式与划设标准、规划侧重与布局考量两方面进行总结,并以此提出规划策略。促进我国城市中心城区避难空间规划策略的完善。依据前文经验总结对避难空间系统进行实践研究,以唐山市中心城区为实际案例,结合空间句法与ArcGIS进行空间分析。在时空间层面,以空间效率与空间感知视角,验证中观尺度下案例现状避难空间系统的规划时效与空间布局短板。并在此基础上进行规划应用的优化研究,针对案例避难空间现状,依据前文总结策略,在空间形式标准与空间结构布局等方面提出近期可行的的综合性调整建议。展望我国城市避难空间规划的前景并提出启示。

李泽容[6](2020)在《老龄化背景下四川农村社区防灾空间设计优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农村发展是我国社会主义发展进程的重要部分,广大农村地区由于历史原因,相较城市地区防灾建设基础薄弱,导致农村地区面对灾害具有更大的脆弱性。在老龄化的社会背景下,农村社区老龄化、空心化的现象严重,逐步加强、优化农村社区的防灾能力是现代农村发展的重要内容。通过选取“老龄化”社会背景作为切入视角,以四川农村社区作为研究对象,进行农村社区防灾空间的设计优化,为四川农村社区的发展建设提供新的思路,增强农村社区的防灾能力,为农村老年人防灾减灾提供安全保障。以城乡规划学为研究主导,综合规划、灾害、防灾等多学科理论成果,从老年人的特点与需求出发,构建老龄化背景下四川农村社区防灾空间优化框架。首先,进行相关概念界定与国内外社区防灾减灾相关理论和经验的研究,明确现阶段我国农村防灾存在的不足,并通过系统地梳理农村防灾空间,明确论文将从中观和微观的层面进行研究;其次,实地调研四川农村社区并对老年人进行访谈与问卷调查,运用SPSS22.0对问卷数据进行分析,定性与定量相结合确定四川农村社区防灾影响因素指标构成,融入“老龄化”特点与需求,构建出老龄化背景下四川农村社区防灾空间影响因子层次结构模型;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四川农村社区防灾物质空间影响因素进行专家打分和权重赋值,通过组合权重最终排序得出老龄化背景下四川农村社区防灾空间侧重点:积极老龄化导向下的防灾教育空间、以人为本导向下的应急照明的布局、适老性导向下的无障碍设施和感官效果导向下的应急标识系统四方面内容;最后,通过对四川农村社区样本社区的选取,对其现状建设和防灾性进行分析,同时运用案例借鉴法,对样本社区的防灾空间进行合理的设计优化。

董雪玲[7](2019)在《填海造地区域综合防灾的关键空间要素评估与管控策略研究》文中认为针对我国填海造地区域在政策上土地开发面积有限、区位上占据沿海开放战略地位的空间现状;海洋自然灾害多样频发、填海人工灾害机制复杂难控的灾害现状;以及当前填海造地区域空间规划方法针对性不足的防灾现状。研究从填海造地区域的主要灾害及其特征开始分析,在防灾系统和灾害系统双向制约下,构建区域空间要素的防灾关键性评估体系,并针对评估结果对空间要素提出管控策略。研究运用层次分析法对国内填海造地区域的灾害情况进行了灾损、灾频和灾潜的综合评估,归纳出该区域八种典型灾害,并对其进行灾害特征和灾害机制分析。依托上述分析,从防灾系统的场所、通道、物质角度和灾害系统的孕灾环境、致灾因子、承灾体角度分别探寻空间要素的防灾效能制约机制,并将这些防灾效能制约归纳到综合防灾的灾前预防、灾害抵御、灾时应急和灾后救援四个阶段。在对应防灾效能制约下,归纳填海造地区域影响综合防灾的所有空间要素,并对这些空间要素进行解析,初步构建要素集。进而运用验证性因子分析法和投影寻踪聚类方法,根据填海造地区域关键性空间要素因子验证模型,以环渤海湾填海造地区域为例,评估空间要素关键性及关键指标项。最后,在填海造地区域空间防灾理念下,建立更加全面系统和极具针对性的填海造地区域关键空间要素体系。并在该要素体系构建基础上,从宏观、中观和微观三个层面分别提出针对填海造地区域的空间防灾规划管控策略。

熊瑾[8](2019)在《基于FAHP的城市防灾公园有效性评价研究 ——以南昌市人民公园改造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地震是我国最主要的自然灾害之一,因其防御难度大而且容易引发次生灾害,又因城市人口密集,因此地震灾害对城市的威害极大。城市地震应急避难场所是减少地震灾害损失,维持城市公共安全的关键基础设施,也是城市综合防灾系统的核心组成部分。完备的城市应急避难场所能帮助灾后组织疏散救援,减少人员伤亡。城市安全体系的建设任重而道远,公园等绿地空间较为开阔、道路较为畅通、绿植还可以形成天然的屏障,防灾公园等避难场所在灾后可以安置受灾群众,对稳定社会秩序有重要作用。这诸多的特点与优势也是将其建设成应急避难场所的重要原因。本文以南昌市人民公园提升改造为防灾公园为例,评价研究城市防灾公园的有效性。从内部功能分区、道路交通系统、防灾设施、绿地景观、日常管理等5个方面构建评价指标体系,采用模糊层次分析法进行综合评价。分析评价结果可知改造后的城市防灾公园能够有效的实现平灾转换,有效的承担应急避难功能。明确了将南昌市人民公园改造为防灾公园将进一步完善南昌市的综合防灾机制,从而提高南昌防灾减灾能力,减少因灾害带来的损失。

冯佳[9](2019)在《1942-1943年中原大灾荒与中国共产党的应对》文中指出1942-1943年中原大灾荒发生在敌后抗战进入极端困难的时期。此次灾荒是中国现代史上一次极其严重的灾荒,持续时间之久、波及范围之广、灾害种类之繁令人震惊。为何这场灾荒前后历时两年并造成如此巨灾,其中不仅包含着自然因素,而且包含着复杂的社会因素。这场灾荒深刻影响了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数个抗日民主根据地,如何救灾以及能否救灾,直接关乎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生存发展以及政权的稳固,更关乎抗日战争与解放战争的兴衰成败。“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以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为根本宗旨。救助灾荒作为民生保障的重要组成部分,受到中国共产党的极大重视。在领导根据地政府和军民救助中原大灾荒的过程中,中国共产党将救助灾荒视为责无旁贷的政治任务与历史使命,不仅继承了中国传统救灾思想中的精髓,沿袭了土地革命时期和抗日战争初期的救灾机制与程序,而且将救灾上升到政治高度,将其视为凝聚民心、改造农村、促进社会变革、激发抗战决心的重要抓手。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和军民以生产自救为根本原则,舍弃了“政府包办”的依赖型救灾体制,将治标措施与治本措施结合起来,采取了以积极生产为主、政府帮助为辅、全社会共同参与的社会化救灾模式,从而帮助军民成功抗击了灾荒,使党政军民关系更加和谐融洽,并促进了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发展。救灾的成功也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物质基础与群众基础,同时为当前开展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参考与借鉴。全文分为绪论与正文两个部分:绪论部分包括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中原大灾荒的学术研究现状、研究方法、相关概念界定以及创新点与难点。正文总共包括六部分内容:第一章:灾情概述。介绍了中原大灾荒的受灾区域以及自然灾害种类。此次灾荒涉及河南、河北、山东、山西、北平、陕西、安徽北部、湖北北部等黄河中下游的广泛地区。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多个抗日民主根据地受到极大影响。灾荒具有时代背景复杂、受灾区域广泛、灾种循环相生等特点。形成灾荒的原因包括自然因素、日军侵略、国民政府迟缓救灾等自然原因与社会原因。此次灾荒对人口、经济、社会等诸多方面造成严重影响。第二章:中国共产党采取的应急救灾举措。灾荒发生后,抗日民主根据地党和政府立即采取宣传动员、发放粮款、减免税负、社会互济、节约募捐等应急救灾举措,这些“治标”措施对于遏制灾荒蔓延、缓解灾情发挥了重要作用。第三章:中国共产党采取的发展救灾举措。抗日民主根据地党和政府在采取“治标”措施的同时,认为要想从根本上激发群众战胜灾荒的内生动力,必须调动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使他们自发进行生产自救。因此,中国共产党带领政府和军民采取了兴修水利、抢种补种、发展纺织、建立合作社等“治本”措施,从而逐渐形成了标本兼治的救灾模式,取得了良好的救灾效果。第四章:党政、社会体制与救灾。根据地在进行建设的过程中,陆续开展了整风、精兵简政、加强党的一元化领导等运动,这些运动虽然不是专门针对救助灾荒而开展的,但是促进了救灾工作的顺利开展,间接起到了利于救灾工作的效果。第五章:中国共产党领导救助中原大灾荒的成效、特点与现实启示。经过不懈努力,中国共产党领导政府和军民战胜了灾荒,保证了军民的基本生活,稳定了抗日民主根据地的社会秩序,并推动了抗日民主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发展,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的胜利奠定了坚实的政治基础、物质基础与群众基础。这次救荒的主要特点是从应急救灾转向生产救荒、从单一政府救灾转向动员群众广泛参与、从单纯救济转向服务抗战大局。这次救荒也为当今防灾、减灾、救灾工作提供了丰富的经验与宝贵的财富。

王杰[10](2018)在《汶川地震灾区中小学校自然灾害数据库的建设与应用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当前,随着科技的迅猛发展、社会的进步,城市的现代化进程不断加快,人口数量不断增长,在伴随着自然资源的大量消耗的同时,地球的生态环境也不断地被破坏,生态系统的稳定性变弱,从而导致各种自然灾害频发,不仅带来了巨大的人员伤亡和经济损失,更是给人类的生存构成了严重的威胁和制约了人类各方面的发展。每年有数以万计的民众丧生,数以百万计的人受伤,很多人流离失所,其中青少年儿童最容易受到伤害。学校作为青少年儿童日常最重要的活动场所之一,其安全的保障至关重要,因此学校减灾是国家综合减灾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小学校的减灾工作关系到1亿9千多万中小学生的生命安全,关系到千千万万个家庭的幸福,关系到社会的和谐。四川省作为自然灾害频发区,也是受灾最严重的地区之一,5·12汶川特大地震的发生距今刚好10周年,在党中央、国务院等各级组织与政府的大力支持下,如今灾区人民重新回归到美丽的新家园。绵阳市作为西部教育的一张靓丽的名片,其教育事业为国民经济做出了重大的贡献,也培育出许许多多的国家栋梁。在5·12汶川特大地震中,绵阳市受灾严重,其中所辖的北川羌族自治县、平武县、安县(现已经更名为安州区)位列10个极重灾区之中,江油市、梓潼县、盐亭县、游仙区、涪城区位列41个重灾区之中,因此将绵阳市作为研究学校防灾减灾的样本具有特殊的意义。本研究聚焦于汶川地震灾区范围内的绵阳市,通过文献研究、资料收集、实地调研的途径,呈现了绵阳市的历史灾情数据、空间数据、基础地理信息数据、社会经济数据、中小学校相关数据、防灾减灾抗灾数据等初步整理分类的方法及相关处理,并借鉴国内外已建立的相关灾害数据库的设计,基于地球系统科学思想,建立汶川地震灾区(绵阳市)中小学校的自然灾害分类体系和表述了元数据标准建立的思路,经过对绵阳市自然灾害等相关数据的收集、整理与分类,对汶川地震灾区(绵阳市)中小学校自然灾害数据库的结构、功能、数据类型、编码和存储方式、图形数据库和属性数据库的建立与交互查询、属性数据的统计分析等进行全面设计,并借助于ArcGIS 10.2平台,按照相关规则进行整理、收录、储存,建立汶川地震灾区(绵阳市)中小学校自然灾害数据库。基于所建立的汶川地震灾区(绵阳市)中小学校自然灾害数据库,可以进行绵阳市历史灾情相关数据的快速查询、历史灾情的可视化分析、对汶川地震灾区(绵阳市)中小学校开展自然灾害风险评估等应用,并对未来在汶川地震灾区新建中小学校时提供选址参考以及建设方面的定性指导,可以为政府在进行地区防灾减灾工作的投入时提供参考。不仅在平时和灾时可以为学校进行相关的风险排查、应急疏散、灾后救援与评估等方面提供科学、准确、有效的指导与参考,而且可以为相关灾害的深入研究提供基础、系统的条件,充实国内自然灾害数据库,对减小中小学校自然灾害风险以及增加中小学校的抗灾韧性提供一定的理论基础,推动防灾减灾抗灾工作的开展,为祖国未来栋梁之才们的安全筑起一道坚固的防线。

二、六、为防灾、抗灾、救灾服务(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六、为防灾、抗灾、救灾服务(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问题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问题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社区减灾能力研究
        1.2.2 情景分析法相关研究
        1.2.3 情景分析在公共危机管理中应用研究
        1.2.4 研究述评
    1.3 研究思路、内容、技术路线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研究设计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灾害情景分析
        2.1.2 农牧社区
        2.1.3 社区减灾能力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情景分析理论
        2.2.2 危机管理理论
        2.2.3 极值理论
        2.2.4 复杂系统理论
    2.3 研究设计
        2.3.1 基于“情境—任务—能力”的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分析框架
        2.3.2 研究方法
第三章 基于致灾因子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识别
    3.1 农牧社区孕灾环境分析
        3.1.1 农牧社区自然环境
        3.1.2 农牧区社会经济状况
    3.2 农牧社区致灾因子分析
        3.2.1 气象致灾因子
        3.2.2 地质致灾因子
        3.2.3 生物致灾因子
    3.3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分析
        3.3.1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表现
        3.3.2 农牧社区灾害脆弱性
        3.3.3 农牧社区灾情分析
        3.3.4 农牧社区典型灾害识别
    3.4 小结
第四章 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典型灾害情景构建
    4.1 农牧社区的雪灾情况
        4.1.1 雪灾的成因及影响
        4.1.2 近年来青海雪灾事件
        4.1.3 雪灾区域选择
    4.2 农牧社区特大雪灾情景构建
        4.2.1 农牧社区雪灾情景构建的参数分析
        4.2.2 基于极值理论的关键情景参数选择
        4.2.3 .农牧社区雪灾情景描述
        4.2.4 雪灾演化过程分析
    4.3 小结
第五章 基于灾害情景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任务与能力分析
    5.1 农牧社区多元减灾主体
        5.1.1 政府组织
        5.1.2 社区组织
        5.1.3 居民个体
        5.1.4 社会力量
    5.2 基于雪灾情景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任务分析
        5.2.1 基于公共危机管理过程的社区常规减灾任务
        5.2.2 农牧社区雪灾常规减灾任务识别
        5.2.3 雪灾情景下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任务
        5.2.4 基层政府雪灾减灾任务归属
    5.3 基于任务的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分析
        5.3.1 农牧社区雪灾常规减灾能力分析
        5.3.2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方案设计
        5.3.3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模型
        5.3.4 农牧社区雪灾能力矩阵分析
        5.3.5 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实践分析
    5.4 小结
第六章 面向能力构建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对策
    6.1 规则准备:提升制度运行能力
    6.2 组织准备:提升应对协调联动能力
    6.3 资源准备:提升持续保障能力
    6.4 知识准备:激发农牧社区减灾动力
    6.5 行动规划:增强行动执行能力
    6.6 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和学术贡献
        7.1.1 研究结论
        7.1.2 学术贡献
    7.2 研究不足和研究展望
        7.2.1 研究不足
        7.2.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附录1 第一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附录2 第二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附录3 第三轮德尔菲法专家咨询表
附录4 青海省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评估
附录5
附录6 青海农牧区雪灾减灾能力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7 青海农牧社区雪灾减灾能力公众评判

(2)横断山区典型村落灾害韧性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村落灾害韧性概念
        1.2.2 村落灾害韧性研究进展
        1.2.3 村落灾害韧性评估方法
        1.2.4 村落灾害韧性评价体系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横断山区整体概况
    2.2 横断山区村落概况
    2.3 横断山区典型村落概况
        2.3.1 自然地理背景
        2.3.2 社会经济背景
        2.3.3 地质灾害背景
第三章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及调查问卷设计
    3.1 指标选取依据与原则
    3.2 构建村落灾害韧性评价指标体系
    3.3 调查问卷与访谈提纲设计
        3.3.1 个体调查问卷内容结构设计
        3.3.2 整体访谈提纲内容结构设计
        3.3.3 问卷发放及样本信息
    3.4 指标权重的确定方法
    3.5 村落灾害韧性评估模型
第四章 横断山区典型村落灾害韧性结果及差异分析
    4.1 横断山区典型村落灾害韧性结果分析
        4.1.1 横断山区典型村落个体灾害韧性差异分析
    4.2 横断山区典型村落的防灾能力差异分析
        4.2.1 横断山区典型村落个体防灾能力差异分析
        4.2.2 横断山区典型村落整体防灾能力差异分析
    4.3 横断山区典型村落的抗灾能力差异分析
        4.3.1 横断山区典型村落个体抗灾能力差异分析
        4.3.2 横断山区典型村落整体抗灾能力差异分析
    4.4 横断山区典型村落的救灾能力差异分析
        4.4.1 横断山区典型村落个体救灾能力差异分析
        4.4.2 横断山区典型村落整体救灾能力差异分析
    4.5 横断山区典型村落的恢复能力差异分析
        4.5.1 横断山区典型村落个体恢复能力差异分析
        4.5.2 横断山区典型村落整体恢复能力差异分析
第五章 横断山区村落灾害韧性提升策略
    5.1 防灾能力提升策略
        5.1.1 横断山区村落个体防灾能力提升策略
        5.1.2 横断山区村落整体防灾能力提升策略
    5.2 抗灾能力提升策略
        5.2.1 横断山区村落个体抗灾能力提升策略
        5.2.2 横断山区村落整体抗灾能力提升策略
    5.3 救灾能力提升策略
        5.3.1 横断山区村落个体救灾能力提升策略
        5.3.2 横断山区村落整体救灾能力提升策略
    5.4 恢复能力提升策略
        5.4.1 横断山区村落个体恢复能力提升策略
        5.4.2 横断山区村落整体恢复能力提升策略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亮点
    6.3 不足与展望
        6.3.1 扩展村落尺度的村落灾害韧性研究
        6.3.2 村落灾害韧性评估方法与国情村情的结合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个人简介

(3)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1.1.1 新型城镇化发展成熟期的城市病治理短板
        1.1.2 滨海城市经济贡献与多灾风险的现实矛盾
        1.1.3 重大改革机遇期的城市防灾减灾体系调适
        1.1.4 城市安全危机演变下的风险治理应用创新
        1.1.5 重大课题项目支撑与研究问题提出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与价值
    1.3 研究范围与概念界定
        1.3.1 有关风险治理的核心概念界定
        1.3.2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范围界定
        1.3.3 滨海城市灾害链与综合防灾规划内涵
        1.3.4 论文研究的时空范围划定
    1.4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核心研究方法
        1.4.3 整体研究框架
第二章 理论基础与研究动态综述
    2.1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理论体系梳理
        2.1.1 风险管理与城市治理的同源关系
        2.1.2 灾害学与生命线系统的共生机制
        2.1.3 安全城市与韧性城市的协同适灾
    2.2 风险治理与防灾减灾关联性研究综述
        2.2.1 国内外风险治理研究存在防灾热点
        2.2.2 国内外防灾减灾研究偏重单灾治理
        2.2.3 二者耦合的安全风险评估技术纽带
    2.3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研究启示
        2.3.1 主体多元化:从风险管理到风险治理
        2.3.2 治理立体化:从减灾工程到防灾体系
        2.3.3 措施精细化:从灾前评估到动态管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系统机理特征辨析
    3.1 滨海城市整体灾害链式效应的互馈机理
        3.1.1 物质灾害与管理危机的海洋特性
        3.1.2 空间是灾害链延伸的核心载体
        3.1.3 物质与管理灾害链的互馈关系
        3.1.4 全生命周期风险治理的断链减灾
    3.2 风险治理行为反作用的系统动力学建模
        3.2.1 风险系统之模糊开放与逐级互馈
        3.2.2 治理行为之因果回路与反向驱动
    3.3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评估框架的构建
        3.3.1 灾害链式效应动态风险评估模式
        3.3.2 灾害信息集成综合风险评估框架
    3.4 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特征的解析
        3.4.1 要素治理的“复合”与“多维”特性
        3.4.2 网络治理的“长链”与“双刃”特性
        3.4.3 综合治理的多元化与全过程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困境及治理响应
    4.1 综合防灾规划困境识别与矛盾梳理
        4.1.1 整体认知错位导致规划实施低效
        4.1.2 纵向防灾能力与设防标准冲突
        4.1.3 横向多种规划间难以相互衔接
    4.2 综合防灾效率评价与规划困境破解
        4.2.1 综合防灾效率时空演进下认知防灾能力
        4.2.2 综合防灾效率导向下补齐韧性治理短板
    4.3 综合防灾规划与风险治理响应机制
        4.3.1 风险治理耦合空间规划的必要性
        4.3.2 综合防灾规划系统响应的可行性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耦合“全过程”风险治理的综合防灾规划路径
    5.1 滨海城市传统综合防灾规划体系重构路径
        5.1.1 规划内容与方法的并行重构
        5.1.2 规划目标与定位的治理解构
    5.2 全过程风险治理下的综合防灾规划流程设计
        5.2.1 耦合事前风险分析的规划准备阶段
        5.2.2 注重事中风险防控的规划编制阶段
        5.2.3 兼顾事后风险救治的规划实施与更新
    5.3 规划路径拓展之“多维度”风险评估系统
        5.3.1 领域-时间-影响维度评估要素构成
        5.3.2 灾害-政府-公众维度多元评估主体
        5.3.3 是非-分级-连续维度四级评判标准
    5.4 规划路径完善之“多层级”空间治理方法
        5.4.1 宏观层风险治理等级与空间层次划分
        5.4.2 中观层“双向度”风险防控空间格局构建
        5.4.3 微观层风险模拟与防灾行动可视化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基于多元主体性的“多维度”风险评估路径
    6.1 滨海城市多元治理主体的风险评估路径生成
    6.2 灾害属性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细化
        6.2.1 聚合城镇化影响的自然灾害指标
        6.2.2 安全生产要素论的事故灾难指标
        6.2.3 公共卫生标准化的应急能力指标
        6.2.4 社会安全保障力的风险预警指标
    6.3 政府治理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甄选
        6.3.1 影响维度下的风险治理效能指标
        6.3.2 政府风险治理效能评判标准细分
        6.3.3 政府安全风险综合治理效能评定
    6.4 公众参与维度的风险评估指标提炼
        6.4.1 面向居民空间安全感的核心指标
        6.4.2 融入居民调查的核心指标再精炼
        6.4.3 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指数评定
    6.5 链接多维度评估与多层级防灾的行动计划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基于治理差异性的“多层级”空间防灾路径
    7.1 区域风险源监控及整体韧性治理
        7.1.1 区域风险分级之“一表一系统”区划
        7.1.2 衔接国土空间规划的韧性治理
        7.1.3 生命线系统工程的互联共享
    7.2 城区可接受风险标准与防灾空间治理
        7.2.1 城区防灾基准之可接受风险标准
        7.2.2 “耐灾”结构导向的避难疏散体系优化
        7.2.3 对标防灾空间分区的减灾措施优选
        7.2.4 PADHI防灾设施选址与规划决策
    7.3 社区居民安全风险防范措施可视化治理
        7.3.1 社区设施适宜性之防灾生活圈
        7.3.2 风险源登记导向的社区风险地图
        7.3.3 对标全景可视化的防灾体验馆设计
    7.4 建筑物敏感度评价及防灾细部治理
        7.4.1 建筑物外部敏感度之易损性整治
        7.4.2 灾时仿真模拟导向的安全疏散路径
        7.4.3 对标功能差异性的内部防灾能力提升
    7.5 防灾救灾联动应急管理响应方案
        7.5.1 RBS/M分级的多风险动态管控响应
        7.5.2 责权事权下的多部门联动救灾响应
    7.6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风险治理导向下的综合防灾规划实证
    8.1 天津市中心城区既有灾害风险环境特征识别
        8.1.1 海陆过渡下的八类主导自然灾害
        8.1.2 双城互动下的四类主体事故灾难
        8.1.3 既有风险评估偏重单向风险分级
        8.1.4 兼顾治理“核心-基础”划定研究范围
    8.2 针对城区主导型灾害的“多维度”风险评估
        8.2.1 灾害属性具备灾源防控与分级治理条件
        8.2.2 政府治理存在专项防灾与系统实现短板
        8.2.3 居民安全呈现生态与避难疏散供给不足
    8.3 响应风险评估结果的“多层级”防灾空间治理
        8.3.1 “源-流-汇”指数导向的生态韧性规划
        8.3.2 动态风险治理导向的专项防灾响应
        8.3.3 避难短缺-疏散过量矛盾下的治理优化
        8.3.4 “三元”耦合导向的防灾空间治理系统实现
    8.4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论文创新点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滨海城市安全风险治理子系统动力学模型
    附录B:滨海城市自然灾害综合防灾能力与空间脆弱性指标详解
    附录C:滨海城市居民综合安全感调查问卷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4)基于空间数据的城市防灾空间韧性评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自然灾害严重阻碍了人类城市的发展
        1.1.2 国际上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构建韧性城市势在必行
        1.1.3 我国的防灾减灾行动和韧性理念的融入
        1.1.4 现实需求
    1.2 研究目的、意义及创新点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2.3 研究创新点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韧性与韧性城市
        1.3.2 城市空间韧性
        1.3.3 韧性的评估
        1.3.4 城市空间数据的应用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城市防灾空间韧性分析框架
    2.1 相关概念界定辨析
        2.1.1 韧性与城市韧性
        2.1.2 城市防灾韧性
        2.1.3 城市空间韧性及分析
        2.1.4 韧性的评估
        2.1.5 城市空间数据
    2.2 灾害应对全过程视角下的防灾韧性城市
    2.3 城市防灾空间韧性分析框架
        2.3.1 城市防灾规划在防灾韧性中的体现
        2.3.2 面向城市防灾规划的韧性分析框架
    2.4 基于空间数据的城市防灾空间韧性评估内容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空间数据的城市防灾空间韧性评估模型构建
    3.1 研究区概况
    3.2 城市防灾空间韧性评估对象
    3.3 城市防灾空间韧性评估逻辑
    3.4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4.0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基础与逻辑
        3.4.1 评估方法选取
        3.4.2 城市防灾应急服务设施系统构成
        3.4.3 基于空间数据的韧性指标选取与量化
        3.4.4 韧性评估框架与测度
        3.4.5 评估流程
    3.5 城市灾害影响场景构建
        3.5.1 数据获取、处理及数据库构建
        3.5.2 依托空间数据的城市灾害场景构建
    3.6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空间数据的城市防灾韧性评估
    4.1 城市防灾空间韧性指标计算
        4.1.1 健壮性计算
        4.1.2 冗余性计算
        4.1.3 多样性计算
        4.1.4 快速性计算
    4.2 单系统防灾空间韧性评估结果分析
        4.2.1 城市医疗系统防灾空间韧性分析
        4.2.2 城市消防系统防灾空间韧性分析
        4.2.3 城市避难场所系统防灾韧性分析
    4.3 灾害影响场景下韧性综合评估
        4.3.1 地震灾害影响场景下的功能下降测度
        4.3.2 灾后恢复时间测度
    4.4 本章小结
第5章 评估结果引导下的策略与建议
    5.1 评估结果与存在问题梳理
    5.2 规划策略引导
        5.2.1 韧性特征方面策略
        5.2.2 防灾规划中的韧性提升策略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存在不足之处
    6.3 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中观尺度下城市中心城区避难空间规划研究 ——以中日典型案例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基本概念界定
        1.3.1 中观尺度界定
        1.3.2 避难空间规划界定
    1.4 研究对象与案例选择
        1.4.1 研究对象与范围
        1.4.2 案例选择
    1.5 研究方法与内容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内容
        1.5.3 研究框架
2 研究进展与体系构架
    2.1 国外相关研究与体系构架
        2.1.1 国外研究进展
        2.1.2 国外规划实践体系构架
    2.2 我国相关研究及体系构架
        2.2.1 我国研究进展
        2.2.2 我国规划实践体系构架
    2.3 相关研究与体系构架小结
        2.3.1 国内外研究进展总结
        2.3.2 规划实践体系构架对比研讨
3 中日城市中心城区避难空间规划典型案例研究
    3.1 日本城市中心城区避难空间规划案例:东京都都心六区
        3.1.1 避难场所体系
        3.1.2 避难道路体系
        3.1.3 避难空间整治区域
    3.2 我国城市中心城区避难空间规划案例:唐山市中心城区
        3.2.1 避难场所体系
        3.2.2 避难道路体系
        3.2.3 防灾避难分区
    3.3 中日城市中心城区避难空间规划典型案例对比研讨
        3.3.1 避难场所体系
        3.3.2 避难道路体系
        3.3.3 防灾避难分区
    3.4 城市中心城区避难空间规划策略
        3.4.1 空间形式与划设标准
        3.4.2 规划侧重与布局考量
        3.4.3 阶段性规划策略
4 基于经验借鉴的城市中心城区避难空间分析
    4.1 空间分析理论与方法
    4.2 唐山市中心城区避难空间分析
        4.2.1 规划时效性分析
        4.2.2 道路空间公共性分析
        4.2.3 避难场所空间可识别性分析
5 基于中观尺度空间分析的避难空间优化建议
    5.1 道路空间结构优化
        5.1.1 规划方法与措施落实
        5.1.2 空间结构优化分析
        5.1.3 避难道路体系规划
    5.2 避难场所空间布局优化
        5.2.1 中心避难场所空间布局优化
        5.2.2 固定避难场所空间布局优化
    5.3 统筹调整小结
6 结论
    6.1 主要结论
    6.2 创新点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案例相关数据详表
附录 B 图片目录
附录 C 表格目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6)老龄化背景下四川农村社区防灾空间设计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我国老龄化现状
        1.1.2 农村地区在灾害中的脆弱性
        1.1.3 老龄化对社区防灾减灾的影响
        1.1.4 发展农村社区防灾减灾的必然趋势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与研究目标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目标
    1.5 研究思路与研究框架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框架与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界定与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四川农村社区
        2.1.2 农村灾害
        2.1.3 社区防灾减灾
        2.1.4 农村防灾空间
    2.2 国外社区防灾减灾发展研究
        2.2.1 瑞典的社区防灾减灾发展
        2.2.2 美国的社区防灾减灾发展
        2.2.3 英国的社区防灾减灾发展
        2.2.4 日本的社区防灾减灾发展
    2.3 国内社区防灾减灾发展研究
        2.3.1 相关法律法规
        2.3.2 相关规范与预案
        2.3.3 相关实践
    2.4 本章小结
3 农村防灾空间的系统研究
    3.1 农村防灾空间的类型划分
        3.1.1 按用地性质划分
        3.1.2 按空间形态划分
        3.1.3 按空间功能划分
    3.2 农村防灾空间系统层级分析
        3.2.1 宏观层面——多个社区的区域防灾体系
        3.2.2 中观层面——单个社区形态结构与空间体系
        3.2.3 微观层面——社区内部要素防灾体系
    3.3 我国农村防灾空间系统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3.4 本章小结
4 老龄化背景下四川农村社区防灾空间影响因素的基本构成
    4.1 老年人群应灾特点分析
    4.2 老龄化背景下四川农村社区防灾影响因素分析
        4.2.1 问卷分析
        4.2.2 因子分析
        4.2.3 Anova方差齐性检验
        4.2.4 小结
    4.3 老龄化背景下四川农村社区防灾空间影响因子定量评价
        4.3.1 AHP评价理论方法
        4.3.2 构建层次结构模型
        4.3.3 权重结果分析
        4.3.4 小结
    4.4 老龄化背景下四川农村社区防灾空间的侧重点分析
        4.4.1 积极老龄化导向下的防灾教育空间
        4.4.2 以人为本导向下的应急照明布局
        4.4.3 适老性导向下的无障碍设施
        4.4.4 感官效果导向下的应急标识系统
    4.5 本章小结
5 老龄化背景下样本社区防灾空间设计优化
    5.1 样本社区基本情况分析
        5.1.1 样本社区选取说明
        5.1.2 样本社区概况
        5.1.3 样本社区防灾性分析
    5.2 案例借鉴
        5.2.1 台湾新北市淡水社区防灾适老性改造
        5.2.2 东莞市茶山镇超朗村防灾适老性改造
    5.3 防灾教育空间的构建
    5.4 应急照明的布局
    5.5 无障碍设施的配置
    5.6 应急标识系统的设置
    5.7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7)填海造地区域综合防灾的关键空间要素评估与管控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概念解释与研究范围界定
        1.3.1 概念解释
        1.3.2 研究范围界定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1 国内研究
        1.4.2 国外研究
        1.4.3 研究评述
    1.5 研究内容、方法与章节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章节框架
第2章 填海造地区域主要灾害概况及特征解析
    2.1 灾害评估方法与指标选取原则
        2.1.1 评估方法
        2.1.2 指标选取原则
    2.2 填海造地区域灾害评估
        2.2.1 指标权重赋值及属性定量化
        2.2.2 数据处理
        2.2.3 评估结果
    2.3 填海造地区域主要灾害特征
        2.3.1 海洋灾害
        2.3.2 地质灾害
        2.3.3 人工灾害
        2.3.4 环境灾害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空间要素与综合防灾的制约机制研究
    3.1 理论基础
        3.1.1 灾害链理论
        3.1.2 双系统防灾理论
    3.2 空间要素与灾害的主被动关系及双系统制约机制
        3.2.1 空间要素与灾害的主被动关系
        3.2.2 灾害系统对空间要素的制约
        3.2.3 防灾系统对空间要素的制约
    3.3 灾害不同发展阶段下空间要素的制约机制
        3.3.1 灾前预防阶段
        3.3.2 灾害抵御阶段
        3.3.3 灾时应急阶段
        3.3.4 灾后救援阶段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影响填海造地区域综合防灾的空间要素体系构建
    4.1 空间要素类型划分
    4.2 宏观层级
        4.2.1 灾害系统制约下的空间要素
        4.2.2 防灾系统制约下的空间要素
    4.3 中观层级
        4.3.1 灾害系统制约下的空间要素
        4.3.2 防灾系统制约下的空间要素
    4.4 微观层级
        4.4.1 灾害系统制约下的空间要素
        4.4.2 防灾系统制约下的空间要素
    4.5 空间要素体系
        4.5.1 空间要素内容
        4.5.2 空间要素对各防灾阶段的制约特征
        4.5.3 空间要素控制指标项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空间要素关键性评估与案例应用
    5.1 关键性评估方法概述及应用
        5.1.1 方法概述
        5.1.2 方法应用
    5.2 空间要素关键性评估模型构建
        5.2.1 评估模型构建原理
        5.2.2 评估模型指标项体系
        5.2.3 评估模型指标项赋值原则
        5.2.4 评估模型计算公式
    5.3 评估模型案例应用——以环渤海湾填海造地区域为例
        5.3.1 环渤海湾填海造地区域概况
        5.3.2 环渤海湾填海造地区域空间要素评估
        5.3.3 评估结果及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填海造地区域基于空间要素关键性的综合防灾策略
    6.1 填海造地区域综合防灾意识与法规
        6.1.1 提高区域空间综合防灾意识
        6.1.2 制定区域防灾空间规划法规
    6.2 填海造地区域综合防灾方法与设计要点
        6.2.1 提出区域三维空间防灾优化手段
        6.2.2 提出区域基于空间要素关键性的防灾设计要点
    6.3 填海造地区域综合防灾空间要素刚弹性管控
        6.3.1 面空间要素
        6.3.2 线空间要素
        6.3.3 点空间要素
    6.4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论文主要结论
    7.2 论文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发表论文
    参与项目
致谢

(8)基于FAHP的城市防灾公园有效性评价研究 ——以南昌市人民公园改造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防灾公园的发展
        1.2.2 防灾公园及应急避难场所研究现状
        1.2.3 模糊层次分析法应用情况
    1.3 研究的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方法
        1.3.3 研究的技术路线
    1.4 论文创新点
第2章 国内外城市防灾公园等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情况及基本理论
    2.1 防灾公园的基本理论
        2.1.1 防灾公园的定义
        2.1.2 防灾公园的功能
        2.1.3 防灾公园的设施
    2.2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相关理论
        2.2.1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定义
        2.2.2 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分类
    2.3 国内外城市防灾公园及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情况
        2.3.1 国外城市防灾公园及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情况
        2.3.2 我国城市防灾公园及地震应急避难场所的建设情况
        2.3.3 我国防灾公园及地震应急避难场所建设存在的问题
第3章 城市防灾公园综合评价方法及有效性指标体系建立
    3.1 层次分析法
        3.1.1 层次分析法的概念
        3.1.2 层次分析法的步骤
    3.2 模糊综合评价法
        3.2.1 模糊综合评价法概念
        3.2.2 模糊综合评价法步骤
    3.3 城市防灾公园有效性评价影响因素
        3.3.1 城市防灾公园有效性评价原则
        3.3.2 城市防灾公园有效性评价因素
第4章 南昌市人民公园应急避难场所项目规划及评价
    4.1 项目背景介绍
        4.1.1 城市概况
        4.1.2 人民公园区位、范围
        4.1.3 人民公园周边环境分析
        4.1.4 改造前公园内部情况分析
        4.1.5 项目建设背景及内容
    4.2 人民公园地震应急避难防灾功能改造情况
        4.2.1 防灾设施改造
        4.2.2 道路交通系统改造
        4.2.3 内部功能分区改造
        4.2.4 绿地景观改造
        4.2.5 完善日常管理职能
    4.3 人民公园地震应急避难项目规划评价
        4.3.1 防灾设施
        4.3.2 园内道路交通
        4.3.3 内部功能分区
        4.3.4 绿地景观
        4.3.5 日常管理
第5章 基于FAHP的人民公园改造为城市防灾公园有效性评价研究
    5.1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5.1.1 研究对象
        5.1.2 研究方法
    5.2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2.1 评价指标的确定
        5.2.2 有效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3 模糊层次综合评价法评价
        5.3.1 用层次分析法计算各指标权重
        5.3.2 用模糊综合评价法进行评价
    5.4 评价结果综合分析
        5.4.1 层次分析法计算权重结果分析
        5.4.2 模糊综合评价法结果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9)1942-1943年中原大灾荒与中国共产党的应对(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
    二、相关研究回顾
    三、研究方法
    四、相关概念界定
    五、创新点与难点
第一章 1942-1943 年中原大灾荒概述
    第一节 中原大灾荒灾情概述
        一、受灾区域概况
        二、根据地灾情严重
    第二节 中原大灾荒的特点
        一、灾荒背景复杂
        二、涉灾地域异常辽阔
        三、灾害循环相生
    第三节 中原大灾荒形成的原因
        一、自然因素
        二、日本的侵略战争
        三、国民政府迟缓救灾
    第四节 中原大灾荒造成的影响
        一、对人口的影响
        二、对经济的影响
        三、对社会的影响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的救灾思想与“治标”救灾举措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救灾思想回顾
        一、救灾思想的起源
        二、救灾体制
    第二节 宣传动员
        一、救灾前的宣传动员
        二、救灾中的宣传动员
    第三节 筹粮赈灾
        一、赈济粮款
        二、组织借粮
        三、开展对敌粮食斗争
    第四节 减轻税负
        一、减免公粮
        二、减租减息
    第五节 节约募捐与准备代食
        一、节约募捐
        二、准备代食
    第六节 处理灾荒引发的社会问题
        一、救助移民难民
        二、开展卫生防疫
        三、处理偷窃问题
        四、惩治贪污腐败
第三章 “治本”救灾举措
    第一节 创造农业生产条件
        一、兴修水利
        二、发展合作社
        三、开展捕蝗运动
    第二节 发展农业生产
        一、抢种补种农作物
        二、开展大生产运动
    第三节 发展副业
        一、发展纺织业
        二、发展家庭副业
    第四节 开展赎地救人运动
        一、开展赎地运动
        二、开展救人运动
第四章 党政、社会体制、民生运动与救灾
    第一节 加强政权建设以赢得阶级认同
    第二节 强化党的一元化领导以提高统领能力
    第三节 精兵简政以减轻人民负担
    第四节 开展民生运动以推动社会革新
第五章 救灾之成效、特点与经验
    第一节 主要成效
        一、成功度过灾荒
        二、推动根据地各项事业的发展
        三、增进党群、干群、军民的关系
        四、战胜困难的能力得到提升
    第二节 主要特点
        一、从应急救灾转向生产救荒
        二、从单一政府救灾转向动员群众广泛参与
        三、从单纯救济灾民转向服务抗战大局
    第三节 现实启示
        一、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必须坚持“以人为本”
        二、坚持党的领导是防灾、减灾、救灾工作取得成功的根本保证
        三、倡导以“自立更生、生产救灾”为防灾、减灾、救灾工作的根本策略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10)汶川地震灾区中小学校自然灾害数据库的建设与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选题依据
    1.3 研究目的、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
    1.5 研究目标与内容
        1.5.1 研究目标
        1.5.2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2 中小学校自然灾害数据库建设的基本理论与特征
    2.1 自然灾害数据库的定义与特点
        2.1.1 自然灾害数据库的定义
        2.1.2 自然灾害数据库的特点
    2.2 中小学校自然灾害数据库的基本结构
    2.3 中小学校自然灾害数据库的定义
    2.4 国内外自然灾害数据库概述
        2.4.1 国内常见的自然灾害数据库
        2.4.2 国外常见的相关自然灾害数据库
    2.5 自然灾害数据库的分类
        2.5.1 按灾害的地理范围分类的自然灾害数据库
        2.5.2 按自然灾害类型分类的自然灾害数据库
        2.5.3 按研究机构分类的自然灾害数据库
        2.5.4 按收录标准的不同分类的自然灾害数据库
    2.6 国内外自然灾害数据建设等方面的比较
        2.6.1 国内数据库建设等方面的特点
        2.6.2 国外数据库建设等方面的特点
    2.7 中小学自然灾害分类体系
    2.8 中小学校自然灾害数据库建设的主要相关技术
3 研究区域的概况与数据
    3.1 历史沿革
    3.2 地质构造
    3.3 地形地貌
        3.3.1 地貌特征
        3.3.2 地貌类型
    3.4 水文气候
    3.5 行政区划和人口
    3.6 社会经济状况
    3.7 产业规划
    3.8 教育现状
    3.9 周边环境
        3.9.1 地震的类型
        3.9.2 四川龙门山断裂带
4 中小学校自然灾害元数据标准的设计与建立
    4.1 元数据
    4.2 元数据标准
    4.3 中小学校自然灾害元数据标准的设计
        4.3.1 设计目标
        4.3.2 功能设计
    4.4 中小学校自然灾害元数据标准的建立与应用
        4.4.1 设计原则
        4.4.2 技术流程
        4.4.3 元数据元素结构
        4.4.4 中小学校自然灾害元数据标准的应用
5 汶川地震灾区中小学校自然灾害数据库的建立
    5.1 汶川地震灾区中小学校自然灾害数据库的总体构建思路
    5.2 数据源
        5.2.1 历史灾情相关数据
        5.2.2 社会经济数据
        5.2.3 空间数据
        5.2.4 基础地理信息数据
    5.3 数据采集
    5.4 数据的整理与存储
    5.5 数据编码
    5.6 汶川地震灾区中小学校自然灾害数据库的结构设计与实体建立
6 汶川地震灾区中小学校自然灾害数据库相关应用及结论
    6.1 汶川地震灾区中小学校学生和学校相关分析
    6.2 近10年汶川地震灾区中小学校自然灾害的时空演变
    6.3 近10年汶川地震灾区中小学校自然灾害的空间分析
    6.4 绵阳市主要自然灾害的成因与特点
        6.4.1 地震
        6.4.2 洪涝灾害
        6.4.3 干旱
        6.4.4 大风冰雹
    6.5 近10年绵阳市中小学校在自然灾害影响下的相关受损情况
    6.6 汶川地震灾区中小学校安全性影响因素与自然灾害风险评估探讨
    6.7 基于数据库的西南科技大学附属小学应急疏散路线探讨
    6.8 主要创新点
    6.9 结论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四、六、为防灾、抗灾、救灾服务(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情景分析的青海农牧社区减灾能力建设研究[D]. 邓彩霞. 兰州大学, 2021(09)
  • [2]横断山区典型村落灾害韧性比较研究[D]. 赵富昌. 青海师范大学, 2021
  • [3]风险治理导向下滨海城市综合防灾规划路径研究[D]. 王思成. 天津大学, 2020(01)
  • [4]基于空间数据的城市防灾空间韧性评估[D]. 费智涛. 北京工业大学, 2020(06)
  • [5]中观尺度下城市中心城区避难空间规划研究 ——以中日典型案例为例[D]. 樊君健.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2)
  • [6]老龄化背景下四川农村社区防灾空间设计优化研究[D]. 李泽容. 西南科技大学, 2020(08)
  • [7]填海造地区域综合防灾的关键空间要素评估与管控策略研究[D]. 董雪玲. 天津大学, 2019(01)
  • [8]基于FAHP的城市防灾公园有效性评价研究 ——以南昌市人民公园改造为例[D]. 熊瑾. 南昌大学, 2019(02)
  • [9]1942-1943年中原大灾荒与中国共产党的应对[D]. 冯佳. 中共中央党校, 2019(01)
  • [10]汶川地震灾区中小学校自然灾害数据库的建设与应用研究[D]. 王杰. 西南科技大学, 2018

标签:;  ;  ;  ;  ;  

六、为防灾、救灾、救灾服务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