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我们为什么总被反倾销(论文文献综述)
董玉斌[1](2018)在《影响WTO反倾销或反补贴诉讼案件中被调查国上诉和胜诉的原因分析》文中提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的不断发展,世界各国经济贸易联系日益密切,作为一个贸易大国,我国对外贸易发展迅速。但是随着贸易规模的扩大,我国面临的贸易摩擦和争端与日俱增。数据显示,2006年到2015年,我国已经连续10年成为世界上遭受反倾销和反补贴调查最多的国家。国外对我国频频发起的反倾销和反补贴导致我国企业经济利益受损,不利于我国企业在国际市场中的竞争。WTO争端解决机制作为处理世贸成员国之间贸易摩擦的机构,为世贸成员提供了一个发声并争取维护合法权益的平台。当务之急,是要了解WTO争端解决机制并认真学习如何有效运用WTO争端解决机制来切实维护我国合法权益。本文利用1980年到2015年间全球反倾销和反补贴数据以及1995-2015年间全球反倾销和反补贴诉讼案件数据,基于Heckman两步法构建两阶段模型,探究影响反倾销和反补贴案件被上诉至WTO的因素,以及WTO争端解决案件的胜诉因素。数据统计结果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1)被调查国可能受影响的贸易额、被调查国通过对发起国采取反倾销或反补贴调查进行“报复”的能力、被调查国承担诉讼费用的能力、被调查国诉讼经验这四类因素都会对被调查国是否上诉这一行为决策产生影响。(2)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在作为被调查国即潜在的上诉方时,决定是否发起上诉考虑的因素不同,发达国家主要考虑的是自身进行“报复”的能力和诉讼经验;发展中国家主要考虑受影响的贸易额以及承担诉讼费用的能力;发达国家相对于发展中国家更看重长期利益。(3)被调查国累计以第三方身份参与反倾销或反补贴诉讼案件的次数会对诉讼案件的结果产生正向的影响。
廖妍[2](2017)在《中国造纸行业进口反倾销的经济效应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自1997年中国造纸行业首次发动反倾销调查申请以来,中国进口反倾销实践得到不断发展,但通过对中国进口反倾销的现状分析,中国发起反倾销的保护程度与世界上其他国家相比而言,相差甚远。本文以中国造纸行业为研究对象,以铜版纸案与耐磨纸案为研究个例,对由进口反倾销引起的长短期经济效应进行对比分析,对促进中国进口反倾销理论和实践的发展有重大的意义。首先,文章对倾销和反倾销的相关定义进行概述,并以贸易保护理论和博弈论为指导,对由反倾销引发的贸易效应、产业效应、社会福利效应的理论依据进行梳理。其次,本文通过对中国进口反倾销和中国造纸行业进口反倾销的现状分析,指出中国进口反倾销的国家、行业分布与中国造纸行业进口反倾销的国家、商品类别都较为集中,中国造纸行业在中国进口反倾销行业中占比较高。通过对中国造纸行业中纸及纸板的供需、贸易竞争和国际造纸行业报复动因等分析,得出结论:中国与其他国家之间相似的生产消费结构和进出口结构容易引发贸易摩擦,而中国纸及纸板的持续贸易顺差,使得中国纸及纸板过多依赖于国外市场,所以中国的造纸行业容易遭受反倾销,而一旦发生贸易摩擦中国会出于报复等原因而发起反倾销。就贸易效应而言,长期的反倾销贸易保护的进口贸易限制效应好于短期,而不管是长期还是短期的反倾销贸易保护都使得进口贸易容易在涉案国间转移。就产业效应而言,造纸行业的短期反倾销保护能拉动上下游产业的扩张,而长期的反倾销保护对下游产业的发展有抑制效果。最后,本文指出中国政府应在提高反倾销法的层次和权威性的基础上,结合中国产业特点调整反倾销力度,推行中国造纸行业的创新与环保并行的鼓励政策;中国造纸行业协会应充分发挥政企间的“纽带”作用,加强行业间协调,并率先推进林纸产业一体化供应链模式;中国造纸企业也应着力提升自己本身生产技艺和培养相关人才。
邢金莉[3](2016)在《2016年中国能否如期获得WTO市场经济地位若干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根据《中国入世议定书》第15条(d)项的规定,很多学者认为中国将于2016年“自动获得”完全市场经济地位。但随着时间临近,国内外出现了质疑的声音,使得2016年中国在过渡期满后能否如期获得完全市场经济地位的前景充满悬念。WTO竞技场上从没有单纯的法律问题,最终影射的是国家经济、政治力量的对峙,但法律的既有规定是这些因素中最客观、最可控的。故本文的意旨是用法律的“语言”为中国的市场经济“正名”。现今国内外所有关于中国2016年能否如期获得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讨论都围绕《议定书》第15条(d)项的规定展开,该款所规定的“确定补贴和倾销时的价格可比性”问题,然而该条文并没有言明2016年后中国能否如期获得市场经济地位,15条(d)项规定期满终止是否代表着中国同时便获得了市场经济地位,答案莫衷一是。因此,若要支持中国2016年能够如期获得市场经济地位,首先便要说明替代国规则期满终止与市场经济地位的获得之间的关系。因此,本文的论述的逻辑基础是:“非市场经济地位”本身不是法律概念,在WTO领域中谈及“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实际便是“出口产品可比价格(正常价值)确定方法”问题,实践中最重要的方法便是替代国规则。依据15条(d)项的相关规定,(a)项(ⅱ)目的规定15年自动到期,WTO成员方对中国适用替代国规则的依据15年期满终止了,故截至2016年12月12日中国实际上将获得市场经济地位。虽然“非市场经济地位”本身不是一个法律问题,但中国2016年能否如期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确实是一个不折不扣的法律问题,实质是一个法律解释问题。
黄帅楠[4](2014)在《美国拒绝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战略意图、策略及影响分析》文中指出自2001年加入世界贸易组织以来,中国就一直在致力完善自身的市场经济体制,争取更多的国际贸易伙伴承认我国的市场经济地位。中国作为世界经济大国,经济蒸蒸日上,对外贸易也迅猛发展,己于2013年成为世界第一外贸大国。然而当前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并没有在国际社会中得到广泛的认可,其中,美国拒绝承认中国的完全市场经济地位就是一个关键因素。美国是我国的重要贸易合作伙伴,然而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却始终困扰着两国关系。美国频频以中国为非市场经济国家为借口,通过设置贸易壁垒,利用反倾销调查和反补贴来阻碍中国的出口。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己成为美国保护本国利益的有利武器。美国之所以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其经济意图在于实行贸易保护主义,政治动机是对社会主义制度的猜疑和敌视,政治意图则在于制衡中国,遏制中国的崛起。美国在这个问题上的策略是,首先通过入世谈判向中国施压,迫使中国吞下入世后十五年内不自动享受市场经济地位的苦果;其次,实用主义地利用美国国内法,搞双重标准,以拖延这个问题的解决;第三,以此为政治筹码,企图让中国在一系列经济和政治问题上让步。由于美国在世界经济政治中的举足轻重地位,美国这样做不仅损害了我国的对美贸易,还影响到我们与众多其他国家的贸易,损害了我国的国际形象与地位。由于非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存在,中国商品正逐渐丧失在国际市场上物美价廉的优势。
谭文亮[5](2011)在《欧盟对华反倾销对我国化工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说明wTO成立以来,经济全球化和贸易自由化的发展使传统贸易救济措施受到限制,反倾销措施成为了各国运用最多的贸易保护手段,而我国成为了反倾销措施的最大受害者。随着我国与欧盟经贸关系的日益加强,对欧盟贸易顺差持续扩大,欧盟对华反倾销愈演愈烈,给我国的对外贸易造成了巨大的负面影响。通过研究欧盟对华反倾销对我国化工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对促进我国对外贸易的发展和应对其他国家的对华反倾销有深远意义。本文从研究倾销与反倾销的经济学分析开始,分析了倾销产生的原因,阐述了应该如何辩证地看待倾销,并在分析反倾销的合理性与否之后,分析了反倾销的经济效应。其次,在分析了欧盟对华反倾销的现状和特点之后,指出了欧盟对华反倾销的原因。文章的重点部分是以化工产品为例来探析欧盟对华反倾销对我国出口贸易造成的影响。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进行研究,首先利用静态博弈古诺模型理论和斯塔克伯格模型理论分析欧盟给我国企业征收反倾销税时对我国企业带来的影响,然后利用欧盟1999-2009年对华化工产品反倾销调查的有关案例数据,通过建立面板数据模型实证分析欧盟反倾销对我国化工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实证结果表明,欧盟对华反倾销对我国的产品出口存在贸易抑制效应。在文章第五部分,是欧盟对华反倾销给我国的启示,并为我国应对欧盟反倾销提出一些政策建议。最后一部分是文章的结论与展望,得出了文章的主要结论并提出了进一步研究的方向。
王戈[6](2010)在《我国企业应对倾销与反倾销的财务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科学技术的迅猛发展和经济一体化浪潮是一把双刃剑。一方面它使世界变的越来越小,加强了各国之间的经济合作和贸易往来;另一方面它又使世界各国在经济贸易方面的竞争越演越烈,贸易摩擦的消息频繁在互联网上蔓延,因此,人类已进入机遇和挑战并存的全球化时代。随着国际经济贸易的不断发展、关税水平的不断降低等原因,国际间倾销与反倾销的斗争进入白热化阶段,它已成为国际社会普遍关注的贸易问题,成为各国经济发展中“没有硝烟的战争”。由于我国具有资源、劳动力的优势,我国很多出口产品频频遭受国外反倾销诉讼,每年约有400亿到500亿的产品受到影响,我国成为世界反倾销的“最大受害国”,同时,我国市场也正遭受国外产品的不断倾销,大量进口产品冲击着国内的市场,面对国外反倾销和倾销的双重夹击和考验,我国企业普遍显得应对无力,成本信息可信度和财务举证存在严重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企业应对态度不积极、成本管理不完善、缺乏相关的财务资料等,这是造成倾销和反倾销胜诉率低的重要原因,倾销与反倾销绝不仅仅是贸易问题,同时也是财务问题。基于上述的研究背景,本篇论文在前人的研究成果上,按照“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逻辑思路,采用规范研究和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从财务视角对我国企业应对倾销和反倾销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系统分析,并提出了相应的策略。本论文共分为四大部分,首先介绍了研究背景和选题意义、回顾了倾销与反倾销的国内外研究成果,其次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倾销与反倾销的基本理论和与之相关的经济学理论、营销学理论和财会学理论,这是对后面内容的一个铺垫。第三部分介绍了我国企业应对倾销和反倾销的现状、存在的问题以及对这些问题进行的分析。第四部分从财务角度针对各个问题提出了解决的策略。此外,在这部分对反倾销应对还提出了其他方面的策略,这考虑了策略的全面性。最后是全文的总结,归纳了在应对倾销和反倾销过程中的共性问题,同时也指出了在全文研究过程中的不足之处和对今后研究的进一步展望。本文的创新点在于从财务视角同时研究了倾销和反倾销两个方面,并归纳出两者在应对中的共同之处;同时将反倾销税纳入到研究范围之中,并且将反倾销税的筹划作为解决问题的一个重要方法。
冯巨章[7](2010)在《对华反倾销的趋势、国别分布与产品结构:1995~2008》文中研究说明文章利用WTO提供的数据,对1995~2008年国外对华反倾销进行了统计分析。分析表明,我国近年遭受的反倾销日益严重;而各国对华反倾销的分布差异显着,发展中国家正成为对华反倾销的主力军;我国不同产品遭受反倾销的频率差别也很大。对华反倾销的执行率处于高水平,这对于我国企业应诉工作的开展极为不利。
王浩然[8](2009)在《成功的领导团队——企业反倾销的灵魂》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三十年,尤其是加入WTO的几年来,随着中国对外贸易持续稳定高速的发展,中国与其他国家和地区的贸易摩擦频繁发生,针对中国商品倾销的投诉逐年上升,成为中国跨国企业发展的一大瓶颈。建立一个成功的领导团队,需要在日常管理中规范企业制度,与客户建立良好稳定的关系,强化创新意识,重视核心竞争力的培养。同时,面对反倾销的投诉,必须要有足够的魄力与远见,团结企业内外力量,争取到国家和行业协会的支持,以成为企业在反倾销路上最有力的保障。
郑良泽[9](2009)在《我国应对反倾销的策略思考》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成了国际反倾销的主要受害国,在金融危机愈演愈烈的今天,外国反倾销给中国带来的危害必将更为严重,中国应及早做好准备,认真分析其原因,积极采取有效策略应对反倾销,尽量把损失减少到最低限度。
杨青[10](2008)在《欧美反倾销中非市场经济规则比较研究》文中指出在中国日益受到反倾销困扰的情势下,对我国的重要贸易伙伴—美国与欧盟反倾销法中的非市场经济规则进行研究是很有理论和实践意义的。反倾销法中的“非市场经济”问题表面上看起来是一个经济学上的命题,但其产生却有着深刻的历史和政治背景,归根结底它是二战后东西方冷战的产物。随着贸易自由化的发展,关税和非关税壁垒逐步地减少,而反倾销却逐渐成为了各国所普遍采用的贸易保护手段,而且有愈演愈烈之势。近几年来,我国企业不断遭受各国特别是美国、欧盟发起的反倾销调查,纠其原因,当然有着复杂的经济和政治原因,但我国的非市场经济地位却是我国企业频繁遭受倾销调查和败诉的重要原因之一。根据《2006年下半年世贸组织反倾销报告》显示,2006年下半年,我出口产品共遭受反倾销调查36起。遭受最终反倾销措施22起。1995年至2006年遭受反倾销调查以及遭受最终反倾销措施最多的30个成员中我国居第一位,其案件数分别达536起与375起。因此,非市场经济问题被称之为“中国外贸之痛”。所以本论文对此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分析,希望可以为我国非市场经济问题的解决提供参考和借鉴,以及对我国企业在应对反倾销调查与拓展国际市场方面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本文除引言和结束语外,共分七个部分,约三万六千余字。第一部分“欧盟、美国反倾销中非市场经济规则的产生与演变之比较”。首先阐述了美国反倾销中非市场经济规则的产生与演变;然后阐述了欧盟反倾销中非市场经济规则的产生与演变;最后,从美国与欧盟反倾销中非市场经济规则的确立方式、非市场经济国家的定义、非市场经济问题产生的原因三个方面对两者进行了比较分析。第二部分“欧盟、美国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界定标准比较”。首先论述了美国在界定非市场经济国家时应考虑的六大因素,并对该六项标准的不合理性进行了分析;然后论述了欧盟界定非市场经济国家的五项标准;最后,对欧盟、美国非市场经济国家的界定标准从考察对象与考察标准两方面进行了比较分析。第三部分“欧盟、美国替代国制度比较”。该部分又分为两个小部分。前一部分论述和分析欧盟、美国对替代国各自的选择标准。首先对美国商业部在选择替代国时应考虑的两大因素,采取举例的方式进行了论述和分析;然后对欧盟选择替代国遵循的基本原则进行了论述,对“10日规则”的不公平性进行了简要分析,并采取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对欧盟选择替代国时考虑的六项标准进行了深入的论述和分析。后一部分采取了立法、理论与案例相结合的方式对替代国制度的不合理性和不公平性进行了深入的论述与分析,即从替代国制度缺乏国际立法依据、缺乏可预测性、缺乏可类比性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和分析。第四部分“欧盟、美国对非市场经济国家出口产品正常价值的确定方法之比较”。首先对美国确定非市场经济国家出口产品正常价值的生产要素方法、资本主义泡沫测试法以及市场导向产业测试法进行了深入的分析与探讨;然后对欧盟确定非市场经济国家出口产品正常价值的三种方法中的前两种,即替代国方法和替代国方法适用的例外——个案审查方法进行了深入的论述和分析;最后对美国、欧盟采用特殊方法来确定非市场经济国家出口产品正常价值的异同进行了比较分析。第五部分“我国对欧盟、美国反倾销中非市场经济规则的应对策略”。首先提出并简要地分析了企业的应对之策,即受诉企业应积极应诉,利用中国的反倾销法;然后提出并分析了政府的应对之策,即实施务实的贸易政策,完善中国的法律制度和利用WTO成员资格。
二、我们为什么总被反倾销(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我们为什么总被反倾销(论文提纲范文)
(1)影响WTO反倾销或反补贴诉讼案件中被调查国上诉和胜诉的原因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导论 |
第一节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一、研究背景 |
二、研究意义 |
第二节 研究思路文章结构研究方法 |
一、研究思路和文章结构 |
二、研究方法 |
第三节 研究创新与不足 |
一、本文研究可能的创新点 |
二、本文研究的不足 |
第二章 文献综述 |
第一节 WTO争端解决机制及其有效性 |
一、WTO争端解决机制处理案件的流程 |
二、WTO争端解决机制的有效性分析 |
第二节 影响诉讼案件被上诉以及案件诉讼结果的因素 |
第三节 第三方制度 |
第四节 文献综述评述 |
第三章 反倾销或反补贴诉讼案件现状 |
第一节 WTO争端解决机制的使用现状(反倾销和反补贴案件) |
第二节 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涉案行业分布情况 |
第三节 部分国家或地区的上诉和胜诉状况 |
第四章 研究设计 |
第一节 数据来源和样本选择 |
第二节 理论分析与假设 |
第三节 模型设计和变量的选取与说明 |
一、模型设定 |
二、变量的选取与说明 |
第五章 实证分析 |
第一节 描述性统计分析 |
一、总样本描述性统计 |
二、分样本描述性统计 |
第二节 实证分析 |
一、Heckman两阶段回归分析 |
二、边际效应分析 |
三、控制年份固定效应、行业固定效应和国家固定效应 |
四、分组回归 |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
第一节 研究结论 |
第二节 政策建议 |
参考文献 |
致谢 |
(2)中国造纸行业进口反倾销的经济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
1.1.1 研究背景 |
1.1.2 研究意义 |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
1.2.1 国外研究现状 |
1.2.2 国内研究现状 |
1.2.3 小结 |
1.3 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
1.3.1 研究内容 |
1.3.2 研究方法 |
1.4 创新点和不足 |
1.4.1 可能的创新点 |
1.4.2 不足之处 |
第二章 中国造纸行业进口反倾销经济效应的理论分析 |
2.1 倾销与反倾销的相关定义 |
2.1.1 倾销的定义 |
2.1.2 反倾销的定义 |
2.2 进口反倾销的理论依据 |
2.2.1 贸易保护理论 |
2.2.2 博弈论 |
2.3 进口反倾销的经济效应理论分析 |
2.3.1 贸易效应分析 |
2.3.2 产业效应分析 |
2.3.3 社会福利效应 |
第三章 中国造纸行业进口反倾销概况 |
3.1 中国进口反倾销的现状分析 |
3.1.1 中国进口反倾销的总量分析 |
3.1.2 中国进口反倾销的国别(地区)分布 |
3.1.3 中国进口反倾销的行业分布 |
3.2 中国造纸行业进口反倾销现状分析 |
3.2.1 中国造纸行业进口反倾销的总量分析 |
3.2.2 中国造纸行业进口反倾销的国别(地区)分布 |
3.2.3 中国造纸行业进口反倾销的商品类别分布 |
3.3 中国造纸行业进口反倾销的动因分析 |
3.3.1 造纸行业供需动因分析 |
3.3.2 造纸行业贸易竞争动因分析 |
3.3.3 造纸行业报复动因分析 |
第四章 中国造纸行业进口反倾销经济效应的案例分析 |
4.1 案例介绍 |
4.1.1 铜版纸案例介绍 |
4.1.2 耐磨纸案例介绍 |
4.2 贸易效应分析 |
4.2.1 贸易限制效应 |
4.2.2 贸易转移效应 |
4.3 产业效应分析 |
4.3.1 涉案产业的效应分析 |
4.3.2 上下游产业的效应分析 |
第五章 结论与对策建议 |
5.1 结论 |
5.2 对策建议 |
5.2.1 政府对策 |
5.2.2 行业对策 |
5.2.3 企业对策 |
参考文献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目录 |
(3)2016年中国能否如期获得WTO市场经济地位若干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WTO框架下中国15年“非市场经济地位”承诺的法律效力 |
(一) WTO框架下中国15年“非市场经济地位”的国际法依据 |
1. 关于“非市场经济地位”的一般规则——WTO多边协定中的相关规定 |
2. 中国的“附加义务”——《议定书》第15条“非市场经济条款” |
(二)中国15年“非市场经济地位”承诺的法律后果 |
1. 法律层面,非市场经济地位只关系到进口产品正常价值的认定 |
2.“非市场经济地位”客观上方便了进口国对中国企业采取反倾销措施 |
二、反对中国2016年如期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的代表性观点梳理 |
(一)条约有效解释原则 |
(二)举证责任倒置论 |
(三)客观事实不符论 |
三、支持中国2016年如期获得市场经济地位的理由 |
(一)WTO相关协议中没有非市场经济地位的概念 |
1. 文义解释 |
2. 历史解释 |
3. 研究数据表明中国已达到并超过市场经济的临界水平 |
(二)《中国入世议定书》并未宣告中国乃非市场经济国家 |
1. 《议定书》15条是一项程序性规范,不涉及“非市场经济地位”认定问题 |
2. 从《议定书》15条得不出中国是非市场经济国家的推论 |
(三) 2016年后反倾销调查对中国适用的非市场经济做法也应终止 |
1. 文义解释 |
2. 整体解释 |
3. 善意解释 |
4. 历史解释 |
四、对于2016年中国能否如期获得WTO市场经济地位问题的预判与应对路径 |
(一)对2016年后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预判 |
1.《议定书》第15条仍然作为实施反倾销的基础 |
2. 以WTO一般法为依据对华实施反倾销 |
3. 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取消反倾销领域对中国的歧视做法 |
(二) 应对“非市场经济条款”争议可能的路径 |
1. 国际立法层面:提请部长会议对“非市场经济条款”进行修改或解释 |
2. 国际司法层面:向争端解决机构提起申诉 |
3. 国内层面相关应对机制的建构 |
结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附件 |
(4)美国拒绝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战略意图、策略及影响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附表 |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绪论 |
一、研究背景和意义 |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 |
四、论文新意与不足 |
第一章 美国拒绝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战略意图 |
一、经济层面 |
(一) 解决中美贸易逆差的手段 |
(二) 迫使人民币升值的重要途径 |
(三) 转嫁国内危机的需要 |
二、政治层面 |
(一) 牵制中国崛起的政治考量 |
(二) 意识形态仇视和偏见的反映 |
(三) 影响中国的筹码和杠杆 |
第二章 美国拒绝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策略分析 |
一、利用中美入世协议牵制中国 |
二、对美国国内立法的解释和适用的多重标准 |
三、谈判筹码和空头支票 |
四、对替代国制度的随心所欲的操作 |
五、一国一税和对华歧视性的单独税率 |
第三章 市场经济地位问题对中国的影响 |
一、通过反倾销和反补贴,打击中国对美出口 |
二、人民币汇率上升,中国海外资产缩水 |
三、中国国际形象与地位的损害和不良的示范作用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致谢 |
(5)欧盟对华反倾销对我国化工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
1.2.1 研究目的 |
1.2.2 研究意义 |
1.3 文献综述 |
1.3.1 国内反倾销研究的文献综述 |
1.3.2 国外反倾销研究的文献综述 |
1.4 研究方法 |
1.5 论文结构 |
第2章 倾销和反倾销的经济学分析 |
2.1 倾销和反倾销的定义和内涵 |
2.1.1 倾销和反倾销的定义 |
2.1.2 倾销与反倾销的内涵 |
2.2 倾销的经济学分析 |
2.2.1 倾销的经济效应分析 |
2.2.2 倾销的合理性分析 |
2.3 反倾销的经济学分析 |
2.3.1 反倾销与进口国产业保护 |
2.3.2 反倾销对社会福利的影响 |
第3章 欧盟对华反倾销的现状和原因分析 |
3.1 欧盟对华反倾销的现状 |
3.1.1 欧盟视中国为反倾销调查的首要目标国 |
3.1.2 欧盟对华反倾销的涉案产品比较集中 |
3.1.3 欧盟对华反倾销征收的税率普遍偏高 |
3.1.4 欧盟对华反倾销的涉案金额越来越大 |
3.2 欧盟对华反倾销的趋势 |
3.3 欧盟对华反倾销的特点 |
3.3.1 不承认中国的市场经济地位 |
3.3.2 不采用中国企业的出口价格 |
3.3.3 中国出口商的上诉难,过程繁琐 |
3.3.4 不合理的替代国制度 |
3.4 欧盟对华反倾销的原因 |
3.4.1 欧盟方面的原因 |
3.4.2 中国方面的原因 |
第4章 欧盟反倾销的对我国化工产品出口贸易影响的实证研究 |
4.1 理论模型分析 |
4.1.1 静态博弈古诺模型下的倾销与反倾销 |
4.1.2 动态博弈斯塔克伯格模型下的倾销与反倾销 |
4.2 描述性分析 |
4.2.1 反倾销对我国涉案化工产品的市场份额的影响 |
4.2.2 反倾销对我国涉案化工产品单价的影响 |
4.3 计量分析 |
4.3.1 研究思路和方法 |
4.3.2 面板数据模型简介 |
4.3.3 实证模型设定和变量选取 |
4.3.4 数据来源与处理 |
4.3.5 回归结果和分析 |
第5章 欧盟对华反倾销的研究启示及应对策略 |
5.1 出口企业的启示和应对策略 |
5.2 政府的启示和应对策略 |
5.3 行业协会的启示和应对策略 |
第6章 结论与展望 |
6.1 结论 |
6.2 展望 |
参考文献 |
附录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致谢 |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的研究成果 |
(6)我国企业应对倾销与反倾销的财务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部分 绪论 |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意义 |
(一) 研究背景 |
(二) 选题意义 |
二、文献综述 |
(一) 国外研究现状 |
(二) 国内研究现状 |
三、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
四、创新之处 |
第二部分 倾销与反倾销相关理论概述 |
一、倾销和反倾销的基本理论 |
(一) 倾销的概念与界定 |
(二) 反倾销的概念与界定 |
二、倾销与反倾销的相关理论 |
(一) 倾销与反倾销的相关经济学理论 |
(二) 倾销与反倾销的相关营销学理论 |
(三) 倾销与反倾销的相关财会学理论 |
第三部分 我国企业应对倾销与反倾销时存在的问题 |
一、我国企业应对倾销与反倾销的现状 |
(一) 我国企业应对倾销的现状 |
(二) 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现状 |
二、我国企业应对倾销与反倾销时存在的问题 |
(一) 我国企业应对倾销中存在的问题 |
(二) 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中存在的问题 |
三、从财务视角对存在问题的分析 |
(一) 应对倾销存在问题的分析 |
(二) 应对反倾销存在问题的分析 |
第四部分 我国企业应对倾销与反倾销的财务策略 |
一、我国企业应对倾销的财务策略 |
(一) 建立预防倾销的财务指标预警系统 |
(二) 建立进口产品倾销应对财务信息支持系统 |
(三) 积极起诉争取用反倾销税保护企业的合法权益 |
二、我国出口企业应对反倾销的财务策略 |
(一) 提高企业财务工作的规范性 |
(二) 大力提高出口企业对新会计准则的执行力度 |
(三) 健全企业成本会计核算系统 |
(四) 发挥财务部门在反倾销应对中的作用 |
(五) 对反倾销税进行纳税筹划争取低税率 |
三、我国企业应对反倾销的其他相关策略 |
(一) 转换经营机制优化产品结构 |
(二) 成立能为企业提供帮助的行业商会 |
本文研究结论及展望 |
一、本文研究的结论 |
二、本文研究的不足 |
三、本文进一步研究的展望 |
参考文献 |
后记 |
(7)对华反倾销的趋势、国别分布与产品结构:1995~2008(论文提纲范文)
一、对华反倾销的总体特点与趋势 |
二、对华反倾销的国别分布 |
三、对华反倾销的产品结构 |
四、结语 |
(8)成功的领导团队——企业反倾销的灵魂(论文提纲范文)
1 中国反倾销的现状 |
2 倾销投诉带来的危害 |
2.1 在遭遇反倾销调查后, 如果企业不积极应诉, 其产品会被征 |
2.2 反倾销容易引起连锁反应。 |
2.3 影响企业的发展策略和机会。 |
3 如何更好的预防反倾销 |
3.1 做到创新出口企业对外经营战略, 强化核心竞争力加大产 |
3.2 建立现代企业管理机制, 加强财务管理以往国外反倾销调 |
3.3 与国外客户保持良好的关系反倾销是一把双刃剑, 在保护了进口国国内工业的同时, 却损害了进口商和进口国消费者的利益。 |
4 领导团队在反倾销诉讼中的作用 |
4.1 勇敢坚定地面对诉讼积极抗辩不仅是一项权利, 也是一项法律义务。 |
4.2 建立团结高效的团队反倾销调查的时间紧, 任务重, 并涉 |
4.3 慎重果断地选择专业人士反倾销调查专业性强, 程序复杂, 仅靠组织内部的普法宣传是不够的。 |
4.4 争取到行业协会和政府的支持由于单个企业应诉费用庞 |
5 结语 |
(9)我国应对反倾销的策略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国被诉倾销的情况及未来趋向 |
二、我国企业履遭反倾销的原因分析 |
1、各国不同程度地出现经济衰退而中国经济一枝独秀 |
2、反倾销带有很强的政治色彩 |
3、中国出口企业之间的无序竞争为别国提出反倾销提供了口实 |
4、中国企业面对国外的倾销指控往往不应诉或应诉不力 |
5、中国仍被视为“非市场经济国家” |
三、中国应对反倾销的策略选择 |
1、企业要积极应诉国外的倾销起诉 |
2、企业要规范和优化自身的出口行为 |
3、积极发挥企业商会、行业协会的作用 |
4、政府要发挥积极作用, 甚至采取适当的“对等歧视措施” |
5、政府要认真对待“市场经济地位”问题 |
(10)欧美反倾销中非市场经济规则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
Abstract |
引言 |
一、欧盟、美国反倾销中非市场经济规则的产生与演变之比较 |
(一) 美国反倾销中非市场经济规则的产生与演变 |
(二) 欧盟反倾销中非市场经济规则的产生与演变 |
(三) 小结 |
二、欧盟、美国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界定标准比较 |
(一) 美国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的界定标准 |
(二) 欧盟对非市场经济国家的界定标准 |
(三) 小结 |
三、欧盟、美国替代国制度比较 |
(一) 对替代国的选择标准 |
1. 美国对替代国的选择标准 |
2. 欧盟对替代国的选择标准 |
3. 小结 |
(二) 对替代国制度的评析 |
1. 替代国制度缺乏国际立法依据 |
2. 替代国制度缺乏可预测性 |
3. 替代国制度缺乏可类比性 |
4. 小结 |
四、欧盟、美国对非市场经济国家出口产品正常价值的确定方法之比较 |
(一) 美国确定非市场经济国家正常价值的方法 |
1. 生产要素方法 |
2. 资本主义泡沫测试法(Bubbles of Capitalism Approach) |
3. 市场导向产业测试法(Market-Oriented Industry Approach) |
(二) 欧盟确定非市场经济国家正常价值的方法 |
1. 替代国方法 |
2. 替代国方法适用的例外—个案审查方法 |
(三) 小结 |
五、我国对欧盟、美国反倾销中非市场经济规则的应对策略 |
(一) 企业的应对之策 |
1. 受诉企业应积极应诉 |
2. 利用中国的反倾销法 |
(二) 政府的应对之策 |
1. 实施务实的贸易政策 |
2. 完善中国的法律制度 |
3. 利用WTO成员资格 |
结束语 |
参考文献 |
法律硕士论文评阅特别提示 |
法律硕士学位论文评阅参考标准 |
四、我们为什么总被反倾销(论文参考文献)
- [1]影响WTO反倾销或反补贴诉讼案件中被调查国上诉和胜诉的原因分析[D]. 董玉斌. 厦门大学, 2018(07)
- [2]中国造纸行业进口反倾销的经济效应研究[D]. 廖妍. 广西大学, 2017(02)
- [3]2016年中国能否如期获得WTO市场经济地位若干问题研究[D]. 邢金莉. 外交学院, 2016(07)
- [4]美国拒绝承认中国市场经济地位的战略意图、策略及影响分析[D]. 黄帅楠. 华东师范大学, 2014(02)
- [5]欧盟对华反倾销对我国化工产品出口贸易的影响研究[D]. 谭文亮. 中南大学, 2011(04)
- [6]我国企业应对倾销与反倾销的财务策略研究[D]. 王戈. 东北财经大学, 2010(02)
- [7]对华反倾销的趋势、国别分布与产品结构:1995~2008[J]. 冯巨章. 国际经贸探索, 2010(01)
- [8]成功的领导团队——企业反倾销的灵魂[J]. 王浩然. 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上旬刊), 2009(07)
- [9]我国应对反倾销的策略思考[J]. 郑良泽. 现代商业, 2009(05)
- [10]欧美反倾销中非市场经济规则比较研究[D]. 杨青. 西南政法大学, 2008(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