搞好煤矿瓦斯抽放利用,一石三鸟

搞好煤矿瓦斯抽放利用,一石三鸟

一、搞好煤矿瓦斯抽放和利用可一举三得(论文文献综述)

郝盼云[1](2019)在《压裂液高压作用对低-中阶煤储层微观结构的影响》文中研究表明水力压裂是目前我国煤层气行业的主要增产措施。在压裂过程的高压注入作用下,压裂液势必会引起造缝带附近煤储层的伤害,影响煤层气井的产能。因此,开展压裂液高压作用对煤储层伤害特征及其控制机理的研究,对于煤层气开发储层保护理论和新型低伤害性压裂液体系的研制具有重要意义。本论文选取低、中阶煤样品,先用砂线切割机将煤样切成直径为25mm,高度约为50mm的煤柱,然后开展模拟高压压裂液注入处理实验,并针对处理前后煤的微观结构特征变化开展了系列实验研究和控制机理探讨。采用二氧化碳吸附、低温液氮吸附等分析技术对比压裂液处理前后河曲煤样与柳林煤样的孔隙差异,并根据液氮吸附中的相关数据得到煤样的分形维数,以此得到压裂液对煤中吸附孔及渗流孔等孔隙的影响;借助FTIR、XRD、13C-NMR等测试手段来对比压裂液作用前后煤分子中官能团及微晶结构参数等微观结构的变化;利用压裂液对孔隙及煤分子结构的影响来解释压裂液对渗透率与润湿性的变化;从高压作用下煤储层孔隙结构的变化和流体作用下煤储层表面性质的变化来综合探讨压裂液处理对煤储层吸附性和渗透性的影响机制。基于对上述测试手段所得数据进行处理及实验结果分析的基础上,得到以下结论:(1)经压裂液作用后,在二氧化碳和液氮的等温吸附曲线中,煤的总吸附量增加;液氮吸脱附曲线中滞后环的面积减小,说明煤中的细瓶颈孔和墨水瓶孔的比例下降。原因在于:一方面,高压作用使得煤储层更加致密化,从而导致开放型孔隙数量减少;另一方面,残留在煤微孔中的高压注入水和煤粉堵塞了部分孔隙吼道。此外,煤样的分形维数减小,表明压裂作用使得造缝带附近煤的内部结构更加规则化,这与宏观意义上的压实作用的影响相一致。(2)从傅立叶红外的测试结果可以看出:经压裂液处理后,两种煤中芳环的取代方式、含氧官能团、脂肪烃和氢键的含量都发生了一定程度的变化。两种煤中脂肪链的支链数量均有一定程度的减小。从残液的红外中可以发现,煤样残余液的特征吸收峰相较于参比液蒸馏水发生了很大变化。其主要原因是煤分子中的含氧官能团与水分子之间发生了氢键作用,使氢键的类型与大小发生变化所致。此外,河曲残液和柳林残液与蒸馏水的红外谱图相比,液体中烃基的含量增加。(3)由XRD的微晶结构参数可知,经压裂液作用后,两种煤的层间距d002有轻微的减小,芳香层片直径La与层片的堆砌高度Lc稍有增大。这主要是由于在高压作用下,煤储层更加致密,煤分子的结构更趋于定向性的结果。由未经脱灰煤的XRD测试结果可知,煤中主要含有蒙脱石、高岭石与硬石膏等矿物,经压裂液作用后,煤中矿物的含量均有减小的趋势。(4)通过对煤样的13C-NMR的数据处理及分析,河曲煤中sp2杂化总碳增加,柳林煤中sp2杂化总碳减小。河曲煤的sp3杂化总碳量减小,而甲基含量不变,因此亚甲基或次甲基含量减小。对于柳林煤而言,sp3杂化总碳增加,而甲基的含量不变,因此,亚甲基或次甲基的含量增加,这与红外中脂肪烃的研究结果保持一致。(5)由煤样的接触角可知,经压裂液作用后,河曲煤的接触角略有增加,柳林煤的接触角减小,说明压裂液使得河曲煤疏水,柳林煤亲水。这与煤样中羧基的含量有密切关系。(6)通过对压裂前后的煤样进行气相渗透率的测试,可以发现:经压裂液作用后,两种煤样的渗透率均出现了下降,这与液氮吸附中一端封闭的平行板状孔的数量增加和FHH分形维数减小(宏观意义上的压实作用)有关。

王艳[2](2015)在《煤层气产能数值模拟及预测方法研究》文中提出煤层气产能是衡量煤层气井优劣的重要指标,而煤层气井产能的高低直接影响着经济效益。那么如何准确预测煤层气产能,是煤层气田为了进行高效开发而急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煤层气产出机理有别于传统油气藏,探索建立适合煤层气藏特点的数值模拟技术对煤层气开发具有重要意义,因此建立有效的煤层气产能数值模拟模型,对煤层气勘探开发有着重要的实际价值。煤岩体的复杂结构,特别是断层等结构体的影响,常规规则差分技术难以适应。有限体积法(Finite Volume Method简称FVM)具有适应复杂边界和非结构网格的优点。另外该方法积分守恒不管对于整个计算区域还是控制子区域都能得到满足,即使在粗网格条件下,也能够显示出准确的积分守恒,其计算结果比较精确;能避免有限差分(FDM)中常出现的数值振荡及数值弥散现象;积分网格划分比较灵活,故在复杂的边界条件上的积分网格划分也较为方便。FVM不仅具有有限元法(FEM)的精确性又保持了FDM的简单性。本文在综合前人大量研究成果的基础上,在煤层气产能数值模拟及预测方面主要完成了以下研究工作:(1)运用渗流力学、煤层气地质学等学科的理论知识,对煤层气的储集、运移和产出机理进行了研究,概化出了煤层气储层模拟的地质模型;以数值模拟方法为工具,建立了拟稳态条件下关于三维、气水两相、双孔隙、非平衡吸附的煤层气产能模拟模型。(2)引入计算流体力学中的FVM方法来求解煤层气运移控制方程,并且给出了相应的单元中心格式的FVM计算公式。煤层气运移的非线性方程的离散选取的是全隐式格式,并采用FLUENT软件对煤层气运移计算求解。(3)把煤层气产能数值模拟模型运用于沁水盆地实际工程中,运用该井的气、水排采资料,经过对气、水产量进行历史拟合,对影响该井煤层气产出的主要参数进行了校正,在此基础上对煤层气井产能变化趋势进行了预测,并对影响产出的主要参数进行了敏感性分析,获得了较好效果。(4)应用相空间重构理论和贝叶斯证据框架理论,提出了一种基于混沌时间序列和贝叶斯证据框架下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Least Square Support Vector Machine,LS-SVM)的煤层气产能预测的新方法。本模型解决了BP神经网络模型中存在的局部最优问题,比SVM模型速度更快,故更便于使用。由于SVM确定模型参数耗时较长,还较易产生过拟合现象,所以利用贝叶斯证据三层推断寻找到模型的最佳参数,实现预测输入变量的自适应选择,以减少预测模型建立过程中对经验的依赖,并提高模型的适应性。应用相空间重构理论研究了煤层产气量时间序列的混沌特性,运用贝叶斯证据框架下的LS-SVM方法对重构相空间后的时间序列进行预测,并与SVM预测方法、BP神经网络预测方法进行对比,实例验证表明,该方法具有计算速度快、拟合精度高、结构灵活、泛化能力强等优点。也为煤层气产能预测研究提供了一种新的思路。

路艳军[3](2015)在《煤岩体积压裂机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煤层气是在成煤过程中形成并赋存于煤层中的一种非常规天然气。通常煤层气开发经历降压-解吸-扩散-渗流4个过程。我国沁水盆地南部煤层气储层具有高阶、低渗、低孔和高含气的特征。为了提高该地区的煤层气产量,水力压裂已成为增产的关键技术,但现有的常规压裂手段仅在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煤层气的渗流通道,未对煤层气的解吸-扩散做出显着贡献,致使煤层气单井产量低和经济效益差。体积压裂是从页岩气开发发展起来的一种新型压裂技术,论文借鉴页岩体积压裂的成功经验结合沁水盆地南煤岩地质特征提出了煤层气水平井体积压裂思路,通过体积压裂将煤层打碎,增大煤层改造体积。体积压裂不仅可以改善煤层气的渗流通道,而且在一定程度上“缩短”了煤层气渗流距离,进一步加快井底压降向地层传递的速度,进而促进煤层气大面积解吸达到增加单井产量的目的。然而,目前国内外对于煤层体积压裂的研究较少,对煤层压裂后形成缝网的能力认识不足,缺少针对煤岩压裂裂缝扩展的模拟方法。因此,本文以沁水盆地南煤层水平井为研究对象,通过室内实验、理论研究等手段对煤岩工程地质分析、煤岩可压性评价、水平井破裂压力计算及复杂缝网模拟等方面展开研究,具体内容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调研国内外煤层气改造技术,分析影响煤层气单井产量的因素,针对现有压裂工艺技术存在的问题,提出煤岩水平井体积压裂改造思路。通过室内实验测定沁水盆地南部煤岩的孔渗特征、微观结构特征、割理发育特征和煤岩力学特征,对比常规油气储层与煤层气储层间的差异,深入分析了煤层气储层在地质和开采方面的非常规特性,为煤层气开发提供思路。(2)提出了一种煤岩体积压裂可压性综合评价方法,该方法考虑了煤岩力学特征、储层地应力、煤岩割理密度以及压裂施工净压力对多裂缝形成的影响,通过定量化处理后形成综合可压指数。利用该参数可以在压裂前就对区块煤岩地质的优劣进行评价,为后期的压裂设计提供思路,具有较好的经济性。(3)采用断裂力学的方法,计算水力裂缝的尖端区域和侧面区域的应力场,建立水力裂缝和煤岩割理间的相互作用关系;计算不同位置处割理的剪切和张开程度,分析割理内聚力、割理内摩擦角、净压力、割理逼近角以及差应力系数等参数对割理发生起裂的影响。(4)考虑煤岩割理发育的特点,分别建立水平井裸眼完井和射孔完井情况下煤岩本体起裂、割理张开起裂、割理剪切起裂和射孔尖端起裂四种起裂模型,并针对不同起裂模式以VB编程的方式计算相应的破裂压力。在四种起裂模式中,沿着割理张开时的起裂压力最低,而本体起裂时的破裂压力最高;在沿着最小水平主应力方向钻进时,本体起裂压力、割理张开压力和射孔尖端起裂压力最高,而剪切起裂压力最低;不同大小的破裂压力在憋压、转向等条件下形成了近井地带的多裂缝。(5)利用断裂力学知识,建立裂缝干扰和起裂压力间的影响关系。通过计算表明先压裂缝所形成的应力阴影会影响后压地层的破裂压力;随着裂缝净压力的增加,后压裂缝的起裂压力相对增加。(6)基于煤岩中发育着正交分布的面割理和端割理的特点,建立煤岩裂缝扩展模拟方法。该方法以离散元软件3DEC为平台,通过FISH语言程序进行建模和条件设置。相对有限元和边界元等方法而言,离散元方法能够更好地考虑煤岩中非连续结构特征,使得模拟结果更加符合真实情况。(7)通过对同等条件下室内真三轴实验的数值模拟,得出数值模拟结果与实验结果较吻合,在一定程度上实现了物理模拟与数值模拟的统一。通过对不同的施工参数与地质参数进行模拟发现:①随着排量的增加,水力裂缝波及的面积增大;②低差应力系数有利于分支裂缝的形成;③割理密度越大,缝网越复杂;④在低方位角(面割理与最大水平主应力的夹角)下分支裂缝不易产生,而在方位角为30。-50。时易产生分支裂缝;⑤分段压裂簇间距越小,形成的体积缝网越复杂。

马飞英[4](2014)在《JL煤田煤层气井产能主控因素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煤层气开采的主要任务是提高煤层气井产能或产量,而影响煤层气井产能的主要因素是煤储层含气量、渗透率、煤层厚度、临界解吸压力等。煤层气主要以吸附态存在于煤基质孔隙内表面,所以煤层含气量主要是指吸附气体量。由于含气量、煤层厚度、临界解吸压力是不可人为改变的,于是,得出提高煤层气井产能的主要方法为:增大解吸气体量和提高渗透率。从而促使我们去弄清楚煤层气解吸机理以及煤层气在开采过程中的煤储层渗透率动态变化规律,为正确预测、提高煤层气井产能、指导制定与调整排采制度提供理论依据。本文以JL煤田的地质和生产资料为基础,采用理论分析与现场生产实践相结合的方法,研究了JL煤田煤层气井的产能主控因素,并提出合理的排采制度来保护储层,避免排采过程中储层伤害,造成渗透率降低。首先系统介绍了JL煤田的环境气候条件、煤层构造特征、煤岩煤质特征、煤储层物性特征、含气性特征、煤储层压力及应力特征以及煤储层顶底板力学性质。再根据JL煤田煤层气随时间的产出过程特征,将其大致分为3个阶段,并针对这3个阶段建立了对应的煤层气产能方程;通过数值模拟方法研究了地质因素对煤层气井产能的影响,并采用气藏工程的研究方法分析了JL煤田20口评价井产能与地质、工程、排采等因素之间的关系,最后运用灰色关联法得出影响JL煤田煤层气井产能的主控因素从大到小依次为:初始渗透率>煤层厚度>压裂液量>临界解吸压力>砂比>含气量。通过分析,发现主控因素主要分为两类,一类是物质基础,主要是指储量丰度与气体解吸能力;另一类是渗流能力,主要是指初始渗透率与水力压裂效果。接着,基于Langmuir等温吸附方程,通过定义煤层气解吸效率和利用解吸效率曲线对煤层气解吸动态过程进行了阶段划分,加深了对煤层气解吸规律的认识。采用数学方法(即引入解吸效率曲线曲率),提出并确定了3个关键压力,即转折压力,过渡压力和敏感压力。结合3个关键压力点和临界解吸压力点,将等温降压解吸过程划分成5个解吸阶段,即零解吸阶段,缓慢解吸阶段,过渡解吸阶段,快速解吸阶段和敏感解吸阶段。各解吸阶段对产能的贡献分别为:零解吸阶段对煤层气井产量几乎无贡献,缓慢解吸与过渡解吸阶段对煤层气产出贡献较小,快速解吸尤其是敏感解吸阶段,是煤层气井高产、稳产的主要贡献阶段。然后,重点研究了煤层气井排采过程中煤储层渗透率动态变化规律。由于煤岩中水分含量的存在,影响了煤对甲烷的吸附能力,从而间接地影响了煤储层渗透率,在此基础上,同时考虑有效应力与煤基质收缩两种机制对渗透率的影响,建立了“考虑水分含量的渗透率模型”。基于该模型,分析了随着煤层气井的排采,地层压力降低,渗透率的变化规律,得出如下结论:(1)0<prc<prb<pi:在这种情况下,随着煤层气的采出,孔隙内流体压力开始降低,此时有效应力负效应首先处于主导地位,渗透率降低。当地层压力降低到反弹压力点prb时,有效应力的负效应与煤基质收缩的正效应相互抵消,此时渗透率最低。当地层压力小于反弹压力Prb时,此时煤基质收缩正效应开始处于主导地位,渗透率开始升高。当地层压力降低到等于恢复压力Prc时,此时渗透率恢复到初始值。当地层压力继续降低,小于恢复压力Prc时,渗透率将进一步升高,即将大于初始渗透率。(2)Prc>Prb>pi: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初始地层压力Pi小于反弹压力Prb,煤层气一开采煤基质收缩正效应就处于主导地位,渗透率一直处于上升趋势。(3)Prc=Prb=Pi:在这种情况下,由于初始地层压力等于反弹压力Prb,从煤层气开始开采,有效应力负效应与煤基质收缩正效应相当,随着地层压力的进一步降低,煤基质收缩正效应进一步加大,渗透率开始逐渐增大。(4)当恢复压力Prc小于0时,会出现渗透率降低后在开采过程中无法恢复到初始渗透率的现象。由于煤层固有的岩石特征,在开发过程中,出煤粉是不可避免的。于是,论文系统地分析了煤粉产生机理、产出规律,并研究了煤粉运移对渗透率的影响,最后对各个生产阶段排采制度进行了优化。

党艳艳[5](2013)在《含氧煤层气的脱氧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煤层气是一种高品质的气体燃料,具有相当大的实用价值。开发利用煤层气对于充分利用能源,改善能源结构,减少煤矿瓦斯灾害,保护大气环境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煤层气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这主要是由于煤层气中含有氧气。含氧煤层气一直被认为是地下煤矿作业的一个危险因素,因为它爆炸的风险可以对矿业安全和生产力产生严重威胁。为消除含氧煤层气对煤层开采存在的安全隐患,本文提出了利用甲烷和氧气在炭分子筛上的动力学差异进行脱氧的工艺。首先,采用DRT方法标绘了273.15K时二氧化碳的吸附等温线,对五种炭分子筛的表面性质进行了表征;结果显示五种样品均以微孔为主,其中CMS-5的比表面积和孔容最大,分别为477.06m2·g-1,0.2cm3·g-1。然后采用容积法测定了纯CH4和O2在炭分子筛颗粒上的吸附动力学数据;结果发现:吸附初期,O2在CMS上的扩散速率明显大于CH4;其次,本实验还利用单床变压吸附装置测定了混合气体在298.15K,各压力下的穿透曲线,研究发现O2的穿透时间远大于CH4,炭分子筛固定床表现出对O2的优先吸附选择性,可以实现出口直接富集甲烷的目的。通过计算各样品在各压力下的产品气纯度和回收率,筛选出除氧性能最好的CMS-5,0.4MPa,产品纯度为95%时,甲烷回收率为76.22%,原料气处理量为89.89cm3·h-1·g-1。最后采用逆向抽真空的方式再生吸附剂,通过调节抽真空时间基本可以实现完全再生。

刘小丽,张有生,姜鑫民,杨光[6](2011)在《关于加快中国非常规天然气对外合作的建议》文中认为经过近30年的对外开放,中国在石油天然气对外合作方面取得了较大的成绩。然而,随着中国天然气市场和外部环境的变化,中国现行的对外合作政策亟待进一步完善和调整:①现行的对外油气合作条例急需完善;②颁布的相关法规和条例缺乏配套的实施细则,实际执行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③煤层气与煤炭矿业权重叠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煤层气资源的开发利用;④天然气输配管网缺乏有效的协调和监管。为了加快中国非常规天然气的对外合作步伐,特提出如下建议:①尽快出台《天然气法》,为天然气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法律基础和制度保障;②提升对外合作的水平,促进煤层气产业快速发展;③尽快完善对外合作政策,加快非常规天然气开发利用步伐;④逐步实施管道第三方准入机制,加强对管道的监管;⑤加强统筹,兼顾实际,有效解决煤炭与煤层气矿权重叠问题;⑥协调各方利益,统筹规划重要煤层气田开发与长输管网建设;⑦探讨解决外方权益气销售问题,更好地吸引外资参与我国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

刘聪敏[7](2010)在《吸附法浓缩煤层气甲烷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煤层气是一种高品质的气体燃料,具有相当大的实用价值。开发利用煤层气对于充分利用能源,改善能源结构,减少煤矿瓦斯灾害,保护大气环境都有极为重要的意义。然而目前煤层气资源未得到充分利用,这主要是由于煤层气中含有高浓度的非可燃性气体。一般通过抽放气法开采得到的煤层气中甲烷浓度在20% 45%,而管道输送一般要求甲烷浓度高于90%。抽放煤层气无法满足管道输送的最小热值要求。氮气作为煤层气中主要的非可燃性气体,与甲烷之间的分离是煤层气利用的关键技术之一。变压吸附技术由于能耗小、操作灵活,投资和运行费用低等优势在煤层气甲烷分离浓缩方面受到广泛的关注。本文采用计算机模拟方法结合实验对CH4/N2在活性炭上的吸附机理进行了深入研究,并在此基础上对传统变压吸附过程进行了改进,实现了低浓度煤层气的浓缩分离。(1)采用10-4-3的势能模型计算了不同孔宽下活性炭与甲烷、氮气之间的相互作用。同时,利用Material Studio 4.0软件中的Sorption模块,采用GCMC方法模拟计算了甲烷和氮气混合气在不同孔宽的活性炭孔内的吸附行为,考察了吸附剂孔宽、吸附压力对甲烷与氮气的分离效果的影响。由计算结果可以看出,甲烷与氮气分离因子受孔宽的影响较大,在孔宽为0.75 nm左右时,氮气和甲烷分离因子达到最大值;当孔宽大于1.3 nm时,分离因子基本不再发生变化。因此微孔(0.75~1.3 nm)含量高的活性炭有利于甲烷和氮气的吸附分离,该结论的得出对于变压吸附分离吸附剂的选择以及吸附剂的合成具有极大的指导意义。(2)采用水蒸气和CO2活化相结合的方法制备了八个具有不同孔宽分布的活性炭材料。通过动态法测定甲烷和氮气混合气在八个样品上的穿透曲线,并计算其分离因子。实验结果表明,低压有利于甲烷和氮气的吸附分离,随着压力的升高分离因子逐渐减小。根据GCMC模拟中计算得到的不同孔宽下甲烷和氮气吸附等温线,建立了基于吸附剂孔宽分布的甲烷/氮气在活性炭上的分离因子计算模型。通过对比实验结果和计算结果可以发现,采用该模型可以准确的计算CH4/N2在活性炭上的分离因子,该计算模型的建立可以很大程度上简化筛选吸附剂的实验过程,从分离效果的角度评价吸附剂优劣。(3)传统的变压吸附分离技术中,一般以混合气中的轻组份气体为产品气,相对于强吸附组份,轻组份可以作为塔顶产品具有浓度高,回收率高的优势。然而在CH4/N2混合气中,甲烷是强组份气体,同时又是产品气,因此变压吸附浓缩CH4/N2与典型变压分离过程意义完全不同,将传统的变压吸附分离过程应用于CH4/N2混合体系的分离具有较大的困难。本文在传统的变压吸附流程加入CO2置换步骤,成功地将甲烷由塔底产品转变为塔顶产品,在实现CH4/N2变压吸附分离的同时,得到了高浓度的甲烷产品气。本流程包括以下四个阶段:充压,高压吸附,CO2置换以及吸附剂再生。本实验采用了实验室自制的活性炭作为吸附剂,配制了一系列甲烷浓度(17.62%,22.30%,32.06%,40.28%和51.33%)的原料气用于置换分离实验。通过实验确定了不同浓度原料气的最佳吸附时间,产品气浓度与回收率的关系,摸索了吸附床再生条件以及置换压力对于产品气浓度回收率的影响。通过实验发现,采用置换方法分离低浓度CH4/N2混合气是可行的,可以将甲烷由塔底产品转换为塔顶产品。在维持90%以上回收率的条件下,产品气中甲烷平均浓度均达到88.5%以上。对于不同浓度的原料气来说,随着甲烷浓度增大,其产品气的浓度和回收率都有明显的提高。甲烷浓度为17.62%时,0.4MPa置换后,产品气浓度为84.4%,回收率为91.4%;常压置换后,产品气浓度为98%,回收率为90%;甲烷浓度为51.33%时,0.4MPa置换后,产品气浓度为91.8%,回收率可达96.5%;常压置换后,产品气浓度为98.5%,回收率为90%。

袁东升,张子敏[8](2009)在《近距离保护层开采瓦斯治理技术》文中研究表明应用瓦斯防治、流动及保护层开采理论,分析、研究了近距离保护层开采期间的煤层瓦斯流动和涌出规律,结合平煤天安有限责任公司五矿的实际情况,探讨了保护层开采期间瓦斯涌出状况、特点及影响因素,在五矿近距离保护层开采期间,经过保护层己15-23190开采结合瓦斯抽排,被保护层己16、17-23190工作面残存瓦斯含量已降低至3.77 m3/t,有效预防了瓦斯超限。

陈磊,蒋庆哲,赵瑞雪,唐飞,郑爱萍,宋昭峥[9](2009)在《中国煤层气资源潜力分析研究》文中提出对我国煤层气资源的储量分布、开发利用现状、资源潜力以及所面临的主要问题进行了系统的分析,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促进我国煤层气资源发展的政策建议。明确提出煤层气资源是我国常规天然气资源的重要补充,发展煤层气资源符合我国可持续的能源发展战略的需要。

田文广,李五忠,赵庆波[10](2008)在《先采气后采煤开发模式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我国煤层气产业发展较快,但我国煤矿企业把煤层气当作有害气体对待,抽采煤层气是为了保障煤矿安全生产,另一方面,煤层气地面开发没有考虑对后续采煤的影响,将对后续的煤炭开采带来安全隐患。针对我国煤层气成藏地质条件复杂、开发难易差别大的特点,提出了吨煤含气量高于规定标准的原生煤含气区应先采气后采煤,构造煤发育区及低含气区应以井下抽采为主;同时对煤炭生产区应以保障煤炭生产安全为主,对含气量高于规定标准煤炭规划区则严格按照先采气后采煤的开发程序进行。

二、搞好煤矿瓦斯抽放和利用可一举三得(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搞好煤矿瓦斯抽放和利用可一举三得(论文提纲范文)

(1)压裂液高压作用对低-中阶煤储层微观结构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煤层气井压裂液类型与特征
        1.2.2 压裂液对煤结构的影响
        1.2.3 压裂液对煤储层的伤害机制
    1.3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及技术路线
    1.5 论文工作量
第二章 煤样的地质背景及实验方法
    2.1 煤样地质背景
        2.1.1 河曲沙坪煤矿
        2.1.2 柳林沙曲煤矿
    2.2 样品准备
        2.2.1 样品采集
        2.2.2 样品准备及压裂液高压处理
        2.2.3 样品的脱灰处理
    2.3 分析测试手段
        2.3.1 工业元素分析
        2.3.2二氧化碳、低温液氮吸附实验
        2.3.3 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实验
        2.3.4 X射线衍射(XRD)实验
        2.3.5 ~(13)C核磁共振波谱(~(13)C-NMR)实验
        2.3.6 煤的表面润湿性实验
        2.3.7 煤的渗透率伤害实验
第三章 压裂液作用对煤孔隙结构的影响
    3.1 工业分析和元素分析
    3.2等温吸附实验
        3.2.1 煤样的二氧化碳吸附与孔隙分布
        3.2.2 煤样的液氮吸附与孔径分布
        3.2.3 样品的FHH分形维数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压裂液作用对煤分子结构的影响
    4.1 样品的傅立叶变换红外光谱(FTIR)
        4.1.1 煤中芳香氢
        4.1.2 煤中含氧官能团
        4.1.3 煤中脂肪烃
        4.1.4 煤中氢键
        4.1.5 液体的红外光谱分析
    4.2 X射线衍射法(XRD)
        4.2.1 XRD微晶衍射峰归属
        4.2.2 计算XRD微晶的结构参数
        4.2.3 煤中XRD的矿物质衍射峰
    4.3 ~(13)C核磁共振波谱(~(13)C-NMR)
        4.3.1 ~(13)C-NMR分峰归属
        4.3.2 ~(13)C-NMR结构参数
    4.4 煤样表面润湿性
        4.4.1 煤储层的液相和固相渗透率伤害
        4.4.2 润湿性与煤的分子结构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压裂液对煤储层渗透性和吸附性的影响机制
    5.1 高压压裂液作用对煤渗透性的影响
        5.1.1 从分形维数角度分析
        5.1.2 从煤分子角度分析
    5.2 高压压裂液对吸附性的影响
        5.2.1 从孔隙角度分析
        5.2.2 从煤分子角度分析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硕士期间发表的主要论文

(2)煤层气产能数值模拟及预测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Extended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产能模拟中的方程解算方法
    1.4 研究内容、方法及技术路线
2 煤层气赋存、运移和产出机理
    2.1煤层气储层特征
    2.2 煤层气的储集机理
    2.3 煤层气的运移机理
    2.4 煤层气产出机理
    2.5 本章小结
3 有限体积法原理
    3.1 FVM的网格剖分技术
    3.2 控制体积的选择
    3.3 结构与非结构网格
    3.4 基于角点网的非结构单元体构建
    3.5 FVM的离散格式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FVM煤层气产能模拟模型
    4.1 地质模型
    4.2 数学模型
    4.3 基于FVM微分方程式离散
    4.4 本章小结
5 煤层气产能模拟模型的应用
    5.1 研究区选择与储层概况
    5.2 基于FVM煤层气产能模拟
    5.3 本章小结
6 煤层气产能预测新方法
    6.1 相空间重构理论
    6.2 支持向量机
    6.3 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回归模型
    6.4 贝叶斯框架下的最小二乘支持向量机
    6.5 煤层气产能预测模型的建立与应用
    6.6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3)煤岩体积压裂机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煤层气主要增产技术
        1.2.2 煤岩可压性评价
        1.2.3 煤岩压裂裂缝起裂机理
        1.2.4 煤岩压裂裂缝扩展机理
    1.3 技术路线和研究方法
    1.4 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创新与发展
第2章 煤岩物理特征及压裂难点
    2.1 煤层气的生成
    2.2 煤层气开采机理
    2.3 煤岩物理特征
        2.3.1 孔渗特征
        2.3.2 煤岩微观分析
        2.3.3 煤岩割理特征
        2.3.4 力学特征
    2.4 煤层压裂难点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煤岩可压性评价
    3.1 地质可压性
        3.1.1 岩石力学特征
        3.1.2 地应力特征
        3.1.3 割理特征
    3.2 工程可压性
        3.2.1 水力裂缝尖端处割理起裂
        3.2.2 水力裂缝面两侧割理起裂
    3.3 可压性综合评价
        3.3.1 综合可压指数计算
        3.3.2 实例应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水力压裂裂缝起裂机理研究
    4.1 煤层压裂起裂压力计算
        4.1.1 应力分布计算
        4.1.2 起裂压力计算
        4.1.3 实例计算与分析
    4.2 近井地带缝网形成过程
        4.2.1 起裂模式
        4.2.2 井筒憋压模型
        4.2.3 裂缝转向模型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体积裂缝延伸模拟
    5.1 离散单元法
        5.1.1 离散单元法的基本思想
        5.1.2 离散单元基本方程
        5.1.3 离散单元法的计算机实施
    5.2 真三轴实验模拟
        5.2.1 物理建模
        5.2.2 参数选取
        5.2.3 模拟结果分析
    5.3 地层压裂模拟
        5.3.1 地质建模
        5.3.2 施工参数对裂缝形态的影响
        5.3.3 割理参数对裂缝形态的影响
        5.3.4 差应力系数对裂缝形态的影响
        5.3.5 簇间距对裂缝形态的影响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结论和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4)JL煤田煤层气井产能主控因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煤层气井产能主控因素
        1.2.2 吸附解吸机理
        1.2.3 煤储层渗透率变化规律
        1.2.4 煤中水分含量的影响
        1.2.5 煤粉
    1.3 研究目标及主要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第2章 研究区地质背景
    2.1 环境气候条件
    2.2 煤层气藏地质特征
        2.2.1 构造特征
        2.2.2 煤系地层特征
    2.3 煤岩、煤质特征
    2.4 煤储层物性特征
        2.4.1 孔隙度
        2.4.2 裂隙特征
        2.4.3 渗透率
    2.5 含气性特征
        2.5.1 气体组分
        2.5.2 含气量
        2.5.3 等温吸附特征
        2.5.4 含气饱和度
    2.6 煤储层压力及应力特征
    2.7 煤储层顶底板力学性质
    2.8 本章小结
第3章 煤层气产能方程
    3.1 煤层气开采阶段
        3.1.1 单相水流阶段(Ⅰ)
        3.1.2 气—水两相流阶段(Ⅱ)
        3.1.3 单相气流阶段(Ⅲ)
    3.2 煤层气产能方程
        3.2.1 单相水流阶段产能方程
        3.2.2 单相气流阶段产能方程
        3.2.3 气—水两相流阶段产能方程
    3.3 数值模拟法分析产能影响因素
        3.3.1 模型建立
        3.3.2 煤层厚度对产能的影响
        3.3.3 含气量对产能的影响
        3.3.4 吸附常数对产能的影响
        3.3.5 吸附时间对产能的影响
        3.3.6 渗透率对产能的影响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JL煤田煤层气井产能主控因素研究
    4.1 地质因素
        4.1.1 含气量对产能的影响
        4.1.2 渗透率对产能的影响
        4.1.3 煤层厚度对产能的影响
        4.1.4 临界解吸压力对产能的影响
    4.2 工程因素
    4.3 排采因素
        4.3.1 排采制度对产能的影响
        4.3.2 排采不连续对产能的影响
    4.4 灰色关联分析及评价结果
        4.4.1 灰色关联分析
        4.4.2 评价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煤层气解吸动态过程阶段划分
    5.1 煤层气吸附机理
        5.1.1 单分子层吸附理论:Langmuir方程
        5.1.2 多分子层吸附理论:BET方程
        5.1.3 吸附势理论:D-R方程
        5.1.4 位能理论
    5.2 煤层气解吸机理
        5.2.1 解吸作用
        5.2.2 解吸理论
        5.2.3 解吸模型
    5.3 解吸动态过程阶段划分
        5.3.1 解吸特征
        5.3.2 解吸效率
        5.3.3 关键压力
        5.3.4 临界解吸压力
        5.3.5 废弃压力
        5.3.6 解吸阶段划分
    5.4 解吸阶段对产能的贡献
    5.5 程序实现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煤储层渗透率动态变化规律
    6.1 煤储层渗透率
    6.2 影响煤储层渗透率的因素
        6.2.1 内在因素
        6.2.2 外在因素
    6.3 煤储层渗透率模型
        6.3.1 考虑水分含量的渗透率模型
        6.3.2 典型模型
    6.4 模型验证
    6.5 程序实现
    6.6 本章小结
第7章 煤粉运移与排采制度优化
    7.1 煤粉产生机理
    7.2 各阶段煤粉成因分析
    7.3 煤粉产出规律
        7.3.1 各阶段煤粉产出特征
        7.3.2 不同井型煤粉产出特征
    7.4 煤粉运移
        7.4.1 煤粉受力分析
        7.4.2 煤粉起动速度
        7.4.3 携带煤粉速度
        7.4.4 JL煤田煤层气井临界流速计算
    7.5 煤粉运移对渗透率的影响
    7.6 各生产阶段排采制度优化
        7.6.1 单相水流阶段排采制度优化
        7.6.2 气—水两相流阶段排采制度优化
        7.6.3 单相气流阶段排采制度优化
    7.7 实例分析
        7.7.1 基础数据
        7.7.2 生产概况
        7.7.3 临界生产压差计算
    7.8 本章小结
第8章 结论与建议
    8.1 结论与认识
    8.2 建议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 JL煤田参考数据表
附录2 灰色关联分析法
附录3 Matlab程序计算过程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论文和科研成果

(5)含氧煤层气的脱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煤层气发展概述
        1.1.1 煤层气简介
        1.1.2 煤层气开发及利用情况
        1.1.3 含氧煤层气的爆炸极限
    1.2 煤层气脱氧方法研究进展
        1.2.1 燃烧脱氧法
        1.2.1.1 焦炭燃烧脱氧
        1.2.1.2 催化燃烧脱氧
        1.2.2 低温液化分离法
        1.2.3 膜分离法
        1.2.4 水合物分离法
        1.2.5 变压吸附分离法
    1.3 变压吸附分离技术
        1.3.1 变压吸附分离原理及基本步骤
        1.3.1.1 变压吸附分离原理
        1.3.1.2 变压吸附分离基本步骤
        1.3.2 吸附剂
        1.3.2.1 活性炭
        1.3.2.2 炭分子筛
        1.3.2.3 沸石分子筛
        1.3.2.4 ETS-4 和 ETS-10
    1.4 本文的工作
第二章 实验探索
    2.1 引言
    2.2 溶液吸收法([Co (Ⅱ) Salen]配合物吸氧)
    2.3 氧化还原法
        2.3.1 有机物
        2.3.2 无机物
第三章 实验部分
    3.1 实验中涉及到的概念
        3.1.1 穿透曲线
        3.1.2 再生度
        3.1.3 单塔原料气处理量
    3.2 实验准备
        3.2.1 吸附剂
        3.2.2 吸附床的装填
        3.2.3 吸附剂的表征
    3.3 混合气的配制
        3.3.1 使用气体
        3.3.2 原料气的配置
        3.3.3 实验步骤
        3.3.4 配置实验用气体组成
    3.4 色谱分析
        3.4.1 实验原理
        3.4.2 色谱使用步骤
        3.4.3 色谱校正因子的计算
    3.5 容积法测量吸附量
        3.5.1 高压吸附测量装置
        3.5.2 测试步骤
        3.5.3 吸附量的计算
        3.5.3.1 自由体积的确定
        3.5.3.2 吸附量的计算
    3.6 吸附分离实验装置及方法理论
        3.6.1 实验装置
        3.6.2 操作步骤
        3.6.3 吸附床自由体积的测定
        3.6.4 吸附量的测定
        3.6.5 吸附床再生实验操作步骤
        3.6.6 分离效果的指标
        3.6.6.1 产品纯度
        3.6.6.2 产品回收率
        3.6.6.3 吸附剂的生产能力
    3.7 实验所用常规仪器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4.1 吸附剂的表征
    4.2 O_2和 CH_4纯气体在炭分子筛上的静态吸附
        4.2.1 各炭分子筛上的吸附等温线和吸附速率曲线
        4.2.2 各炭分子筛静态吸附性能的比较
    4.3 O_2和 CH_4混合气体在炭分子筛上的穿透曲线及分离效果
        4.3.1 CMS-1 的穿透曲线及产品纯度和回收率
        4.3.2 CMS-2 的穿透曲线及产品纯度和回收率
        4.3.3 CMS-3 的穿透曲线及产品纯度和回收率
        4.3.4 CMS-4 的穿透曲线及产品纯度和回收率
        4.3.5 CMS-5 的穿透曲线及产品纯度和回收率
    4.4 不同炭分子筛分离效果的比较
    4.5 吸附剂的再生
    4.6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关于加快中国非常规天然气对外合作的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加强对外合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2 对外合作现状和取得的主要成绩
3 对外合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3.1 现行的对外油气合作条例亟待完善
    3.2 颁布的相关法规和条例缺乏配套的实施细则, 实际执行起来存在一定的难度
    3.3 煤层气与煤炭矿业权重叠问题已经严重影响到了煤层气资源的开发利用
    3.4 天然气输配管网缺乏有效的协调和监管
4 促进对外合作的政策建议
    4.1 尽快出台《天然气法》, 为天然气产业健康快速发展提供法律基础和制度保障
    4.2 提升对外合作的水平, 促进煤层气产业快速发展
    4.3 尽快完善对外合作政策, 加快非常规天然气开发利用步伐
    4.4 逐步实施管道第三方准入机制, 加强对管道的监管
    4.5 加强统筹, 兼顾实际, 有效解决煤炭与煤层气矿权重叠问题
    4.6 协调各方利益, 统筹规划重要煤层气田开发与长输管网建设
    4.7 探讨解决外方权益气销售问题, 更好地吸引外资参与中国天然气资源的勘探和开发

(7)吸附法浓缩煤层气甲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文献综述
    1.1 煤层气发展概述
        1.1.1 煤层气简介
        1.1.2 煤层气利用途径
        1.1.3 煤层气开发利用现状
    1.2 煤层气浓缩分离方法研究进展
        1.2.1 深冷分离
        1.2.2 膜分离
        1.2.3 变压吸附分离
    1.3 变压吸附分离技术
        1.3.1 变压吸附分离原理及基本步骤
        1.3.2 变压吸附分离工艺发展
        1.3.3 变压吸附分离CH_4/N_2 研究进展
    1.4 分子模拟
        1.4.1 分子模拟方法的研究进展
        1.4.2 GCMC 模拟方法模型简介
        1.4.3 分子模拟在吸附方面应用的研究进展
        1.4.4 Materials Studio 软件简介
    1.5 本文的工作
第二章 GCMC 模拟CH_4/N_2在活性炭上的吸附行为
    2.1 引言
    2.2 吸附势能计算
        2.2.1 活性炭模型
        2.2.2 吸附势能的理论计算
    2.3 GCMC 模拟
        2.3.1 Compass 力场
        2.3.2 模拟参数的确定
        2.3.3 相关计算
    2.4 结果与讨论
        2.4.1 吸附势能计算结果
        2.4.2 GCMC 模拟计算结果
    2.5 小结
    注释
第三章 吸附剂的制备和表征
    3.1 引言
    3.2 吸附剂的制备
        3.2.1 原材料预处理
        3.2.2 活化实验装置及实验步骤
    3.3 吸附剂的表征
        3.3.1 微孔吸附分析仪的原理及使用方法
        3.3.2 BET 方法计算吸附剂比表面积
        3.3.3 DFT 方法计算孔宽分布
    3.4 实验结果与讨论
        3.4.1 水蒸气活化活性炭
        3.4.2 二氧化碳活化活性炭
        3.4.3 活性炭样品的表征
    3.5 小结
    注释
第四章 CH_4/N_2在炭材料上的动态分离因子测定
    4.1 引言
    4.2 吸附过程的相关概念
        4.2.1 穿透曲线
        4.2.2 通过穿透曲线计算分离因子
    4.3 利用吸附剂的孔宽分布计算分离因子
    4.4 分离因子测定实验
        4.4.1 配气装置及操作步骤
        4.4.2 测定穿透曲线的实验装置及步骤
        4.4.3 测定吸附床自由体积的测定
        4.4.4 动态法实验的可靠性
        4.4.5 实验原料及仪器
    4.5 实验结果与讨论
        4.5.1 不同吸附剂体的穿透曲线及分离因子
        4.5.2 不同样品分离因子随着压力的变化曲线
        4.5.3 实验结果与模拟计算结果相对比
    4.6 小结
    注释
第五章 C0_2置换变压吸附分离CH_4/N_2
    5.1 引言
    5.2 C0_2 置换实验流程简介
    5.3 实验装置及操作步骤
        5.3.1 混合气配制装置及操作方法
        5.3.2 实验装置介绍
        5.3.3 单塔穿透实验操作步骤
        5.3.4 吸附床再生实验操作步骤
        5.3.5 加入置换环节的实验操作步骤
        5.3.6 实验原料
    5.4 分离效果的品质指标
        5.4.1 产品纯度
        5.4.2 产品回收率
        5.4.3 吸附剂的生产能力
        5.4.4 吸附剂再生成本系数
        5.4.5 吸附剂再生度计算
    5.5 实验结果与讨论
        5.5.1 CH_4、N_2 和C0_2 在活性炭上的高压吸附等温线
        5.5.2 不同浓度原料气的单塔穿透曲线
        5.5.3 无置换步骤,以真空方式回收产品气甲烷
        5.5.4 C0_2 置换变压吸附流程
        5.5.5 置换压力的影响
        5.5.6 最佳吸附时间的选择
        5.5.7 流量对于置换时间的影响
        5.5.8 浓度与回收率的关系
        5.5.9 再生条件研究
        5.5.10 最佳条件的确定
        5.5.11 单塔连续操作及实验稳定性测试
        5.5.12 不同浓度原料气的置换分离
        5.5.13 与文献中不同方法浓缩分离煤层气结果对比
    5.6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8)近距离保护层开采瓦斯治理技术(论文提纲范文)

1 保护层开采顶板瓦斯流动和抽放理论
    1.1 采动围岩裂隙演化
    1.2 卸压瓦斯储集
    1.3 瓦斯抽放合理布孔层位的确定
2 五矿保护层开采工作面瓦斯治理技术
    2.1 矿井概况
    2.2 工作面回采期间瓦斯治理技术
        1) 高位钻孔布置参数。
        2) 穿层钻孔布置参数。
        3) 采空区埋管抽放。
3 五矿瓦斯治理技术效果分析
    3.1 瓦斯抽放量
    3.2 瓦斯压力变化
    3.3 瓦斯含量变化
4 结 论

(9)中国煤层气资源潜力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我国煤层气资源储量分布及利用现状
    1.1 储量分布
    1.2 利用现状
2 我国煤层气资源综合开发潜力分析
3 我国在开发利用煤层气资源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 政策扶持力度不足
    (2) 缺乏统一规划
    (3) 相关法律法规不健全
    (4) 煤层气抽采难度大, 科研工作薄弱
4 我国煤层气资源发展建议
    (1) 制定合理的发展规划
    (2) 完善相关法律法规
    (3) 选择适合的经济激励政策
    (4) 借鉴国外经验, 加大科研力度
    (5) 积极开展宣传教育
5 结语

四、搞好煤矿瓦斯抽放和利用可一举三得(论文参考文献)

  • [1]压裂液高压作用对低-中阶煤储层微观结构的影响[D]. 郝盼云. 太原理工大学, 2019(08)
  • [2]煤层气产能数值模拟及预测方法研究[D]. 王艳. 中国矿业大学, 2015(02)
  • [3]煤岩体积压裂机理研究[D]. 路艳军. 西南石油大学, 2015(03)
  • [4]JL煤田煤层气井产能主控因素研究[D]. 马飞英. 西南石油大学, 2014(08)
  • [5]含氧煤层气的脱氧研究[D]. 党艳艳. 天津大学, 2013(03)
  • [6]关于加快中国非常规天然气对外合作的建议[J]. 刘小丽,张有生,姜鑫民,杨光. 天然气工业, 2011(10)
  • [7]吸附法浓缩煤层气甲烷研究[D]. 刘聪敏. 天津大学, 2010(10)
  • [8]近距离保护层开采瓦斯治理技术[J]. 袁东升,张子敏. 煤炭科学技术, 2009(11)
  • [9]中国煤层气资源潜力分析研究[J]. 陈磊,蒋庆哲,赵瑞雪,唐飞,郑爱萍,宋昭峥. 现代化工, 2009(S1)
  • [10]先采气后采煤开发模式研究[A]. 田文广,李五忠,赵庆波. 2008年煤层气学术研讨会论文集, 2008

标签:;  ;  ;  ;  ;  

搞好煤矿瓦斯抽放利用,一石三鸟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