宁县退耕还林是第一

宁县退耕还林是第一

一、宁县退耕还林质为先(论文文献综述)

郑婷[1](2021)在《泾河流域生态系统土壤保持服务流模拟与分析》文中提出生态系统服务流的模拟可以明确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区和需求区的划分及其相互作用机制,对流域生态环境政策的制定具有重要的科学参考价值,然而目前关于生态系统服务流的研究案例较少。本文以黄土高原地区的泾河流域为研究区,以土壤保持服务为对象,展开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流的模拟与分析研究。基于SWAT模型,本文对泾河流域2000-2018年生态系统土壤保持服务进行了定量评估,并将其分为减轻泥沙淤积服务、保护土壤肥力服务以及减少土地废弃服务3个组分进行研究。在此基础上,尝试进行土壤保持服务在“坡面-河道-子流域”尺度的空间流动路径的刻画以及流量的计算,最后进行土壤保持服务流的受益情况分析。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土壤保持服务供需时空变化特征:研究期泾河流域土壤保持服务供需量与降雨量均存在较强的对应关系,且二者空间分布特征相似。研究期内,泾河流域逐月土壤保持服务供给量与月降雨量存在极强的对应关系,表现出有季节性波动,但总体呈上升趋势的特征;逐月土壤保持服务需求量与月降雨量也存在极强的对应关系,表现为有季节性波动,但总体呈下降的趋势。空间上,土壤保持服务供给量较高的地区除泔河子流域外,与土壤保持服务需求量较高的区域基本吻合。(2)土壤保持服务盈亏时空变化特征:各子流域土壤保持服务的盈亏状态受土地利用类型及地形因素约束影响明显。相同地形条件下,植被覆盖度较高的区域,例如红岩河子流域,78%的月份土壤保持服务处于盈余状态;而植被覆盖度较低的区域,例如流域北部的马莲河子流域,64%的月份土壤保持服务处于亏损状态。行政区划上,土壤保持服务盈余区主要位于中高度植被覆盖区域以及轻微地表破碎的环县、西峰等县区。(3)土壤保持服务组分的时空变化特征:减轻泥沙淤积服务、保护土壤肥力服务、减少土地废弃服务等土壤保持服务组成类型的时空变化特征具有共性。从月际变化上看,三者均表现出波动增加的趋势;空间分异上均表现为随植被和地形变化而变化的特征,在植被覆盖较好、地形较为平坦的区域服务供给量较高,在植被覆盖较差、地形起伏较大的区域服务供给量较低。(4)土壤保持服务流时空特征分析:本文基本实现了减轻泥沙淤积服务流在不同空间尺度的路径模拟。通过构建估算域内和域外减轻泥沙淤积服务流受益值模型,计算泾河各子流域产生的减轻泥沙淤积服务流的总流量与流域域外获得减轻泥沙淤积服务流的受益值,结果二者相等。本研究是对我国黄土高原流域生态系统服务流研究的有益探索,研究结果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李子君[2](2021)在《变化环境下泾河流域水资源演变及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文中指出泾河流域是中国农牧业文明的发祥地之一,也是我国重要的能源化工基地。近几十年来,明显的气候变化以及包括退耕还林/还草为主要内容的生态建设、煤气油田能源基地建设、工业及生活污水的排放、农业化肥的过量施用、新城镇建设等在内的大规模、高强度的人类活动使得泾河流域水资源的数量和质量发生了显着变化。综合外界环境影响下,泾河流域的水资源数量、质量如何变化、针对地下水中可能存在的污染问题如何圈出地下水污染敏感带,是需要进行深入研究的问题。为此,本次研究从泾河流域的外界环境变化特征为切入点,分析了泾河流域河川径流量、基流量的演变特征;基于基流量与水均衡原理,计算了泾河流域地下水资源量,并分析了泾河流域地下水埋深、地下水化学组分时空演变规律;最后,基于地下水水质评价结果,对泾河流域地下水固有脆弱性和特殊脆弱性的空间分布进行了探讨。主要成果如下:(1)泾河流域河川径流量演变及驱动力变化特征运用Mann-Kendall法等方法对泾河流域1960~2019年的降水量和平均气温进行分析,结果表明:泾河流域年降水量、平均气温的增加率分别为10.4 mm/10a、0.3℃/10a,且年平均气温呈现明显增加趋势,突变年份为1995年。统计参数分析结果显示草地、耕地和林地是泾河流域的主要土地利用类型,分别为流域总面积的47.2%,41.2%和9.8%。2000年后,土地利用类型变化更为明显,表现为建筑用地和草地面积的相对增加明显,耕地面积的明显减少。整体上,耗水量、梯田面积及淤地坝建设随时间呈增加趋势。线性趋势分析显示,泾河流域河川径流量以6.4 m3·s-1/10a。Mann-Kendall突变检验和变异量化指标分析判定泾河流域河川径流量突变年份为1999年。(2)变化环境对泾河流域河川径流量影响的定量评估拟合经验公式和数理统计方法分析了主要驱动力对河川径流量变化的贡献量,结果显示多年平均(1970~2019年)降水量变化使得河川径流量减小0.65×108 m3。耗水量、梯田措施、於地坝以及土地利用类型的变化对河川径流量减小的贡献量分别为1.8×108 m3、0.8×108 m3、0.2×108 m3和0.03×108m3。整体来看,河川径流量减小的主要驱动力是人类直接取用地表水,其次为梯田措施。添加取用水模块后的Wet Spa模型计算结果一定程度上表明了水保措施的蓄洪补枯的作用。(3)变化环境影响下泾河流域地下水演变Wet Spa计算得到的基流量整体上表现出随时间逐渐减小的特征。泾河流域多年平均地下水资源量为9.2×108 m3。其中,降水补给和基流排泄是地下水的主要补给、排泄方式。采用统计参数方法和Piper图分析得到,岩溶地下水整体为低矿化度HCO3型水。三个时期的白垩系地下水主要阴阳离子存在差异。1979、2004年,地下水阳、阴离子分别以Na+、SO42-为主。对比1979年,2004年白垩系地下水中主要阴阳离子含量毫当量百分比有所下降。2015年,地下水中阴离子以HCO3-为主,Na+为主要阳离子。白垩系地下水样本点的主要水化学类型发生了变化,表现为由以SO4型水为主→HCO3型水为主进行转化。对应分析结果显示地下水水化学时空分布特征主要受自然因素的影响,但是在人类活动的干预下,地下水水化学类型空间分布呈现更加复杂多变的特征。三个研究时段的地下水监测点水质统计结果显示:水体中NO3-、Fe、Mn、六价铬、As离子浓度随着时间变化逐渐增加,TDS、TH、Cl-、SO42-、NO2-随时间逐渐减小,而F-离子浓度先增加再减小。三角模糊数健康风险评价结果表明地下水中砷的致癌风险和硝酸根的非致癌风险均会对敏感人群健康带来显着的不利影响,且到2015年地下水中硝酸根非致癌风险潜伏在整个泾河流域,主要是由于人为污染造成的。(4)泾河流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基于泾河流域的气象、水文地质条件等资料构建出适合于泾河流域地下水固有脆弱性、地下水特殊脆弱性评价的指标体系。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采用熵权-层次分析中间耦合法。脆弱性评价结果显示,地下水埋深、净补给量是影响地下水固有脆弱性空间分布的重要因子,两者的贡献量达到了51.5%。高、较高地下水脆弱性主要分布在河谷区、西部岩溶区,分别是由于地下水埋深和渗流区介质引起的;地下水中硝酸根的浓度与地下水特殊脆弱性的确定性系数达到了0.41(线性回归)和0.5(指数回归),验证了改进的DRATI-LE模型是合理可行的,同时也说明了地下水脆弱性与各评价指标之间存在复杂的非线性关系。计算结果可以为地下水资源保护提供科学依据。

施厚军[3](2021)在《北盘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效应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的大背景下,人类对土地利用的扰动程度呈日益增长趋势,土地功能弱化等带来的生态系统问题成为全社会关注的焦点。北盘江流域属于典型的喀斯特地区,石漠化较强,生态环境极其脆弱。为揭示人类活动干扰下北盘江流域的生态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变化,基于北盘江流域三期遥感影像数据和3S技术,研究北盘江流域2010-2020年的土地利用时空演变规律。以提高流域内的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和降低生态风险为出发点,基于土地利用数据计算研究区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构建生态风险指数,从多角度研究流域内土地利用变化带来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风险的时空演变特征,为流域内的生态环境建设和可持续发展提供技术支撑和科学依据。研究结果如下:(1)北盘江流域内2010-2020年间土地利用变化十分显着,林地分布面积最大,其次是耕地。研究期内林地呈逐渐增长趋势、耕地呈逐渐降低趋势,建设用地逐年增长,草地和未利用地呈波动性降低,主要是耕地、草地、未利用地逐渐向林地转化,同时建设用地的增加侵占了耕地、林地、草地。演化过程中以草地和未利用地的动态度最大。导致林地增长,耕地、草地、未利用地降低的驱动因素主要是退耕还林、石漠化综合治理工程、生态移民、农业产业结构调整等政策的实施,而建设用地持续增加的驱动因素为人口快速增长、城镇化、工业化快速发展。本研究中地貌、坡度、高程三个自然因素与流域内的土地利用/覆被变化密切相关。中山地貌区主要以林地和草地分布为主,而丘陵盆地区地势平坦,是人类的主要活动区,耕地、建设用地的比重增大。坡度在6-15°之间的区域受人为影响因素大,是建设用地和耕地分布的主要区域,变化规律为林地和建设用地在各坡度带上的面积随时间的推移呈逐渐增长,而耕地和草地呈减小趋势。各土地利用主要分布于高程1000-1500m间,说明此高程带在流域内面积分布大,受人类活动影响明显,土地利用结构复杂。(2)北盘江流域内2010-2020年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逐渐增长趋势,但局部的空间集聚程度分异显着。2010年低值聚集区分布于流域中游、高值聚集区主要分布于下游。2015年和2020年低值聚集区以各区县的城镇区域及周边,高值聚集区以下游为主。研究区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在不同自然因子上的分布特征为,单位面积价值最大的地貌区是侵蚀-剥蚀盆地区,总价值最大的是溶蚀-侵蚀中山地貌区;坡度越陡单位面积价值量越高,随时间的推移,各坡度带上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均呈增加趋势,其在坡度15-25°间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最高。低海拔区和高海拔区的单位面积价值较高,但生态系统服务总价值在1000-1500m的中海拔区最大。单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中耕地持续性减少导致食物生产价值为持续性下降,林地持续增长使其他单项服务价值呈增加趋势。根据敏感性分析结果,弹性较低,估算的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可信度较高。(3)北盘江流域内2010-2020年生态风险指数较高,随着时间的推移,中生态风险区的面积逐渐向两极演变,呈现出低风险区、较高生态风险区和高生态风险区的面积增加。高生态风险区与低生态风险区的空间分布分别与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低值聚集和高值聚集区的分布规律相似,即高风险区由中游分布演变为以各区县的城镇为中心向外扩散,低风险区为以流域下游为主呈逐渐扩大的趋势,主要是建设用地的增加引起,从侧面反应出人类活动为生态风险的主导因素。(4)基于流域内土地利用研究现状,以流域内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和生态风险评价结果为依据,以降低生态风险和提高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为目的,提出可持续发展对策及建议。提出生态移民、退耕还林、石漠化治理等生态环境建设对策及建议。

燕玲玲[4](2021)在《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黄土塬区生态风险时空变化与管控对策 ——以子午岭区为例》文中提出良好的生态环境是人类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保证。当前,在全球气候变化和生态环境不断恶化的背景下,自然生态系统与人类社会经济系统的内部平衡被逐渐打破,面临着不同程度的风险胁迫。生态风险评价已成为区域生态学和环境科学领域的研究热点,可为区域生态环境管理提供科学依据。子午岭区位于黄土高原腹地,其中部的核心林区植被覆盖度大于70%,自然本底条件较好,但区内地形地貌复杂,气温和降水时空分异性强,具有明显的大陆性气候特征。随人口增加和社会经济发展,城镇、工矿、交通和建设用地持续扩张,区内生态环境威胁因子不断增多,生态系统受到了不同程度的扰动和破坏,面临一定退化风险。本文在评估土壤保持、生境质量、产水量、粮食生产4类生态系统服务的基础上,构建了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生态风险评估模型,揭示了子午岭区生态风险时空变化特征,开展了2050、2100年不同情景下(2种气候和3种土地利用情景)区域生态风险预测,提出了关于规避生态风险和促进区域可持续发展的管控对策,主要结论如下:(1)生态系统服务时空分异和动态变化明显。1990-2017年子午岭区的产水量下降,土壤保持、生境质量、粮食生产服务不同程度增强。生境质量、土壤保持和产水量高值区主要分布在子午岭中南部,该区域植被覆盖度高,为各类生态系统服务的形成提供了良好环境基础;粮食生产高值区主要分布在核心林区外围,包括宁县、正宁、旬邑、黄陵、宜君等县区。(2)生态风险的时空变化与结构特征不同。1990-2017年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子午岭区生态风险变化趋势不同,土壤保持风险先升高后降低,以中等和较低等风险为主;产水风险先升高后持续降低,以高风险为主;生境风险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以较低和较高风险为主;粮食生产风险先升高后降低再升高,整体处高风险;综合生态风险先升高后持续降低,以中等和较低等风险为主。土壤保持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子午岭东南部;产水高风险区广泛分布在宁县-黄陵以北的区域;核心林区生境风险最低,生境高风险区大致呈环状分布在核心林区外围,特别是南部片区;粮食生产高风险区主要聚集在核心林区,低风险区围绕核心林区外围分布;综合生态风险呈北高南低的空间分布格局。(3)各县区生态风险及等级结构存在差异。各县区土壤保持主要面临中等风险,研究期吴起、志丹、宝塔等北部县区的土壤保持风险逐年降低;各县区产水风险结构较为稳定,北部县区以较高和高风险为主,南部旬邑、耀州、印台、宜君等县区以较低和低风险为主;各县区生境风险呈两头低中间高的分布结构,以较高和较低风险为主;县区粮食生产风险结构两极化明显,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南部县区,核心林区和北部片区以高风险为主。各县区综合生态风险以中等和较低等风险为主,研究期吴起、宝塔等北部县区的生态风险显着降低,南部的耀州、印台显着升高。(4)生态系统服务与生态风险情景模拟结果呈现一定规律性。2050年,土壤保持服务在SP585情景下最优;产水量在ED126情景下最高;生态保护情景下生境质量最优;自然发展情景下粮食生产量最高。2100年,土壤保持增强、产水量降低、生境质量略微退化、粮食生产提高,各项生态系统服务情景规律保持不变。2050年子午岭区土壤保持以较低和低风险为主,ED126情景下土壤保持风险最高;产水服务主要面临高风险,SP585情景下产水风险最高;生境质量以较低和较高风险为主,生态保护情景下风险最低;粮食生产以高风险为主,自然发展情景下风险最低。2100年,子午岭区土壤保持风险结构和情景规律保持不变,高风险区面积缩减。产水仍主要面临高风险,且风险进一步加深;生境质量保持稳定,且风险情景规律保持不变,即生态保护情景<自然保护情景<经济建设情景;粮食生产风险进一步升高。(5)生态风险空间分布与冷热点存在明显集聚特征。2050和2100年生态高风险区主要分布在子午岭的西南和东南部,包括正宁、旬邑、耀州、王益、印台等县区;华池-甘泉以北的区域主要面临中等风险,核心林区以较低风险为主;低风险区主要分布在东南部黄陵、旬邑、耀州、印台、宜君等县区的交汇处。SSP5-8.5气候情景下生态高风险区面积更大;且同类情景模式下,2100年生态高风险区面积大于2050年。不同情景下生态风险冷热点空间集聚形态较为相似,热点集聚区主要分布在子午岭西南部的宁县、正宁、旬邑,东南部的耀州、王益,以及富县西部,同时在宝塔和吴起有较大面积集聚;冷点集聚区主要分布在核心林区。与2050年相比,2100年生态风险高热点单元增多,高冷点单元减少;生态保护情景下生态风险的冷点集聚最显着,经济建设情景下生态风险热点集聚最显着。(6)基于1990-2017年和不同情景下子午岭区土壤保持、产水量、生境质量、粮食生产及综合生态风险的空间分布、等级结构与冷热点空间聚类信息,提出了相应的生态风险管控对策。建议高风险区采取退耕禁牧、节水开源、农业结构调整、用地集约化等对策进行风险管控;中低风险区要继续保持和巩固已有生态建设成效,并不断提高当地居民的生态保护意识。研究结果可为子午岭区乃至整个黄土塬区的生态风险管控、社会经济可持续发展和人类福祉改善提供决策依据和借鉴。

康子昊,刘浩,杨鑫,刘璨[5](2021)在《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增长和收入分配影响的测度与分析——基于长期跟踪大农户样本数据》文中指出为恢复退化生态系统,20世纪末中国政府启动了退耕还林工程。提高农户收入是退耕还林工程两个核心目标之一,退耕还林工程与我国深度贫困发生地区高度重叠。党的十八大以来,精准扶贫上升到国家战略层面,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是否提高农户收入和农村扶贫具有积极作用引起中国政府和学界高度关注。文章利用6省区15市县72个乡镇216个行政村的952个样本农户1995-2016年的连续跟踪调研平衡面板数据和收入决定方程,估计了退耕还林工程对样本农户收入增长与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在此基础上,基于收入增长和收入不平等路径,测度了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村扶贫的影响。经验性结果表明:(1)实施退耕还林工程促进样本农户以土地为基础的收入增长了10.80%,对样本农户非农收入的影响不显着。(2)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拉大了样本农户的收入不平等,2003-2016年,退耕还林工程对基尼系数的贡献率保持在1.60%~2.80%之间。(3)在样本区域,退耕还林工程产生了良好的扶贫效果,1999-2016年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村减贫的贡献率维持在0.12%~1.67%之间。基于本研究得出的结论,政府部门应调整退耕还林工程政策,需要进一步体现其在农户增收和农村扶贫方面发挥的积极作用。需谨慎调整退耕还林工程补助政策,加大对经济林等退耕还林工程后续产业的扶持,强化对参与退耕还林工程农户生产要素配置优化的帮助和引导。同时,需要关注由实施退耕还林工程所引发的农户收入差距拉大问题,通过适度向低收入和贫困群体的政策倾斜,实现退耕还林工程区生态改善、农户收入增长、收入差距缩小和脱贫致富的共赢。

陈正发[6](2019)在《云南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土壤侵蚀/干旱的影响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西南区是我国坡耕地分布最为集中的区域,坡耕地是当地耕地资源的重要组成部分。当前我国耕地利用存在质量下降、空间破碎化、生态问题频发等问题,为此国家提出了实施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战略,并将耕地质量保护与提升作为“藏粮于地、藏粮于技”的重要战略支点。云南坡耕地具有分布面积广、坡度大、土壤侵蚀严重、季节性干旱频发、土壤质量偏低等特点。科学评价云南坡耕地质量状况,分析土壤侵蚀/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空间格局的影响机制是实现坡耕地数量、质量、生态“三位一体”保护的前提和基础。本研究通过数据采集、GIS空间建模与分析、模型计算等研究方法,在坡耕地资源时空分布及演变驱动力分析基础上,建立省级尺度坡耕地质量评价体系,对云南坡耕地质量进行定量评价,分析坡耕地质量的空间格局,从区域空间尺度探讨土壤侵蚀、农业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机制及空间耦合特征;并对区域坡耕地质量障碍因素进行诊断,建立坡耕地质量调控措施体系及集成模式,研究可为云南坡耕地质量建设和水土生态环境整治提供理论和技术支持。主要研究结论如下:(1)坡耕地资源时空分布及演变驱动力云南坡耕地面积为472.55万hm2,占耕地比例69.79%。近35年来坡耕地与林地、草地、水田等土地利用类型发生了显着的动态转移过程,但转出与转入总体均衡,坡耕地分布重心轨迹呈现出由东北向西南方向移动趋势。坡耕地平均坡度为15.62°,78.96%的坡耕地坡度大于8°,>15°坡耕地比例达48.54%。在坡度级演变过程中,不同坡度分级的坡耕地动态度存在“减小→增大→减小”或“减小→增大→减小→增大”变化过程,<15°坡耕地面积呈增加趋势,而坡度>15°坡耕地面积呈减小趋势,>25°坡耕地动态度波动幅度最大。云南坡耕地分布集聚区呈现为4个显着的分布带,近35年坡耕地核密度分布变化较小,大部分区域坡耕地分布处于低密度区(核密度<12),高密度区(核密度>24)面积占比最小。坡耕地时空演变的主导性驱动力是人口和经济增长需求、玉米和小麦为主体的粮食增产需求、农业产值和农民人均纯收入增长需求,以及农业干旱导致的作物损失,其中人为因素在坡耕地时空演变中处于主导地位。(2)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辨识基于“要素-需求-调控”理论框架,云南坡耕地评价指标体系由有效土层厚度、耕层厚度、土壤容重、土壤质地、土壤pH值、有机质、有效磷、速效钾、≥10℃积温、田块规整度、连片度、降雨量、灌溉保证率、田面坡度14个指标构成,以30m×30m栅格(像元)为评价单元,采用综合权重作为指标权重,以加权和法计算坡耕地质量指数(SIFI),对坡耕地质量变化特征进行评价。验证结果表明,坡耕地质量评价结果具有合理性。云南坡耕地质量指数SIFI分布在0.360.81之间,均值为0.59,大部分评价单元SIFI<0.6,不同评价单元SIFI差异显着。坡耕地5种主要土壤类型SIFI大小关系为:赤红壤>红壤>紫色土>黄壤>黄棕壤;SIFI变化与高程有关,在01000m高程内SIFI随高程增加呈增长趋势,在>1000m高程内SIFI随高程增加而减小。分别采用等距5等级划分法和10等级划分法对坡耕地质量等级进行划分。基于5等级划分法,云南坡耕地质量以“中等”、“较高”等级为主;基于10等级划分法,坡耕地质量等级以6等地、5等地、7等地、4等地为主,不同分区坡耕地质量等级的洛伦兹曲线均呈“S”型分布格局。两种质量等级划分结果均表明,云南坡耕地质量等级偏低。高斯模型可较好拟合坡耕地质量指数空间分布的变异函数,坡耕地质量指数空间分布处于中等自相关,气候条件、土壤属性、水分条件、空间形态等结构性因素对坡耕地空间异质性起主要作用。坡耕地质量等级全局空间自相关Moran’s I为0.8489,其空间分布存在显着的聚合特性,LISA集群类型以HH聚集和LL聚集为主。坡耕地质量等级冷热点分布差异显着,热点区主要分布在滇中区、南部边缘区,冷点区主要分布在滇西北区、滇东北区和滇西南区的部分区域。水分条件、光热条件、土壤侵蚀、土壤属性特征是影响云南坡耕地质量的重要影响因素,其中,土壤侵蚀、干旱缺水是制约云南坡耕地质量提升的关键影响因素。(3)土壤侵蚀特征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云南坡耕地土壤侵蚀量为376.57×106 t.a-1,平均侵蚀模数为7986.31 t/(km2.a),侵蚀面积比例为89.37%,多年平均流失土层厚度为7.31 mm/a;坡耕地土壤侵蚀主要来源于1525°、>25°、815°坡度级坡耕地上。随着坡度增加,对应坡度级坡耕地侵蚀面积比例、侵蚀强度、侵蚀量均呈现增加趋势,坡耕地土壤侵蚀、养分流失是区域侵蚀产沙和养分流失的主要来源。坡耕地质量指数与土壤侵蚀模数、流失土层厚度、养分流失模数呈显着负相关,二者可用指数函数较好拟合,流失土层厚度、有机质流失模数、土壤侵蚀模数对坡耕地质量指数的影响作用较大。流失土层厚度、土壤侵蚀模数主要通过影响坡耕地有效土层厚度、土壤容重等参数变化而影响坡耕地质量,土壤养分流失则通过影响坡耕地有机质、全氮、有效磷等养分含量变化而影响坡耕地质量,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主要通过9条路径完成,其影响总效应为-0.525。土壤侵蚀与坡耕地质量空间耦合度均值为0.821±0.219,总体处于高水平耦合状态,坡耕地质量空间分布对土壤侵蚀空间分布呈出显着的空间耦合响应特征;水土保持与坡耕地质量的耦合协调度均值为0.771±0.141,总体上处于良好的耦合协调状态,坡耕地土壤侵蚀治理与坡耕地质量提升之间存在较强的协调发展关系。(4)农业干旱特征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云南多年平均年有效降雨量为941.04mm,主要集中在夏季,有效降雨量分布呈现自西南向东北方向递减趋势。夏季作物生育期除4、5月外,大部分区域水分盈亏量大于0,而冬季作物生育期大部分区域水分盈亏量小于0。年尺度农业干旱主要处于“中旱”、“轻旱”和“正常”三个干旱等级,以“轻旱”区所占面积最大,中旱区所占面积最小;季节性干旱以春旱、冬旱为主,其干旱等级主要为“重旱”,夏季以水分盈余为主,秋季则以“中旱”、“轻旱”为主。坡耕地质量指数与年尺度、季节性干旱指数(水分盈亏指数)均呈显着正相关,二者可用线性函数较好拟合,干旱等级越高坡耕地质量越低;不同季节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程度大小为夏季>秋季>春季>冬季。农业干旱过程主要通过影响坡耕地的水分供给能力和土壤容重、pH值等土壤物理性状变化而影响坡耕地质量高低。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主要通过3条路径完成,其总效应值为-0.608。农业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空间耦合度均值为0.955±0.091,大部分评价单元处于高水平耦合状态,坡耕地质量空间分布对农业干旱空间分布呈现出显着的空间耦合响应特征;不同区域农业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空间耦合度存在较大差异性,南部边缘区、滇西南区、滇东北区耦合度较高,而滇中区、滇西区耦合度相对较低。(5)坡耕地质量障碍因素诊断及调控模式云南坡耕地质量障碍类型以侵蚀退化型、干旱缺水型、有机质缺乏型、养分贫乏型为主,不同分区障碍因素组合及其表现存在差异性。依据特征响应时间(CRT)和因子障碍度(OD)对因子的可调控性和调控优先度进行划分。坡耕地质量可调控因子由耕层厚度、土壤容重、pH值、有机质、全氮、有效磷、速效钾、灌溉保证率、田面坡度构成,其中,田面坡度、土壤有机质、灌溉保证率、有效磷、速效钾、pH值为优先调控因子。坡耕地质量调控的目标是使可调控因子处于适宜范围,包括理想状态和实际状态两种情景模式。理想状态下云南坡耕地质量调控潜力为0.347,其质量等级可从现状的“中等”提升到“高”等级;实际状态下坡耕地质量调控的潜力为0.198,其质量等级可从现状“中等”提升到“较高”等级,实际状态调控潜力可作为坡耕地质量调控的参考依据。坡耕地质量调控措施由耕作措施、土壤培肥措施、工程措施、种植模式措施、林草措施构成,不同调控措施的保水、保土、保肥、改善耕层结构、增产效应存在差异,保水效应值在0.1570.521之间,保土效应值在0.1990.984之间,保肥效应值在0.1480.659之间,增产效应值在0.0310.655之间。根据不同分区坡耕地利用特征及障碍类型差异,集成了四种调控模式:“水土保持耕作+坡面水系+土壤培肥”型模式(适用于滇中区、滇东南区)、“坡改梯+水土保持耕作+生态退耕”型模式(适用于滇西南区、滇西区)、“坡改梯+水土保持耕作+坡面水系”型模式(适用于南部边缘区),以及“生态退耕+坡改梯+土壤培肥”型模式(适用于滇东北区、滇西北区)。

宋永永[7](2019)在《黄土高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文中认为21世纪以来,全球城镇化发展引起的区域生态环境问题日益严重,各国政府普遍将城镇化与区域生态安全列为国家安全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并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之中。从全球可持续发展出发,研究城镇化与全球变化及区域资源环境之间的耦合关系,揭示不同空间尺度城镇化过程对区域生态环境变化的影响以及提升城镇应对全球变化的适应能力等成为地球系统科学研究的前沿领域。在我国以城市群为主体形态推进城镇化由“数量增长”向“质量提升”的转型发展阶段,城市群地区尤其是东部特大城市群地区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胁迫关系已经引起学界和政界的关注和重视,而西部典型生态脆弱区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影响研究依然薄弱。县域作为我国城镇化发展的关键层级和城镇体系的重要节点,是支撑新时代中国新型城镇化与生态文明建设的关键载体。因此,通过研究县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识别城镇化对生态环境作用的时空规律,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成为面向国家战略需求破解新时代中国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矛盾的现实需要。黄土高原地区是我国“两屏三带”为主体的生态安全战略格局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保障黄河中下游地区和农牧交错带生态安全方面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西部大开发战略实施以来,区域城镇化建设取得巨大成就,形成了国家稳步建设的城市群关中平原城市群和引导培育的城市群晋中城市群、兰西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和宁夏沿黄城市群。但与高速的城镇化进程相伴的高强度的城乡建设对黄土高原地区本已脆弱的生态环境产生了巨大压力。如何在落实新型城镇化战略和乡村振兴战略过程中,统筹推进城乡建设与生态环境保护,不断满足居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良好生态环境需求,实现城镇化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双赢”是黄土高原地区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现实需要。为此,本研究从地理学综合性视角出发,以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和生态系统服务理论等为指导,构建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集成地理学、生态学和环境科学等学科的分析方法,研究1990-2015年黄土高原地区341个县(区)的城镇化时空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提出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与策略。结果表明:(1)城镇化过程的生态环境影响具有多维特征,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是揭示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响应的重要基础理论。城镇化过程是对特定时期、特定地域范围内城镇化的刻画,是城镇社会经济现象在地理空间上投影的变化过程。城镇化过程中的人口集聚、空间扩张、社会经济发展等引起的环境污染、生态破坏和资源耗竭等问题,是城镇化过程的生态环境效应的具体表现形式。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是可持续发展理论、生态系统服务理论和资源环境承载力理论等多个理论的集成、深化和总结。在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环境系统为城镇化发展提供必要的生态产品,支撑城镇化持续快速发展;城镇化通过人口增加、产业集聚和空间扩展等对区域生态产品提出需求,二者之间通过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实现城镇化过程中生态环境供给与需求的动态平衡。(2)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水平时空变化显着,地域差异明显,自然地理环境和人文经济基础是影响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1990-2015年县域城镇化由缓慢增长阶段进入到加速发展阶段,城镇化空间格局由低水平不均衡发展转变为较高水平的相对均衡发展,城镇化率增长速度地域分布呈现出低增长(高增长)县区转变为高增长(低增长)县区的特征。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东中部高而西部低的宏观格局。影响城镇化地域分异的因素依次是:非农产业产值比重>人均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人均粮食产量>人口密度>到中心城市的最短行车时间>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人均地区生产总值>城镇固定资产投资>农民人均纯收入>人均财政支出>到国省干线的平均距离>地形起伏度>平均海拔高度>年均温度>年平均降水量。15个因素中任意两个因素交互后对城镇化水平的解释力均会显着提升,具体表现为非线性增强或双线性增强,其中非农产业产值比重与其他因子的交互作用处于较高水平。(3)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强度变化显着,对区域地表温度、植被覆盖度和植被固碳释氧等生态环境要素影响深刻。1992-2015年,黄土高原城镇化强度逐渐增强,城镇化空间拓展明显,在地理空间上呈现出“核心-外围”空间扩展模式显着、内部填充与外部扩张并存的空间特征。城镇化核心区地表温度总体高于核心区以外区域,核心区与边缘区地表温差、核心区与核心区外地表温差均呈先波动上升后波动下降的倒“U”型变化趋势。全区城镇热岛与非热岛整体呈现相对稳定的分布格局,热岛区主要分布在建设用地和裸地区域,非热岛区主要分布在林地、草地和水域等地区。城镇灯光强度与植被覆盖度和生态价值总体均呈同步上升趋势,是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演变的主导趋势。但灯光强度显着上升的关中平原城市群、晋中城市群、呼包鄂榆城市群、兰西城市群和宁夏沿黄城市群地区,以及能源矿产资源开发区的县域NDVI和生态服务价值下降明显。(4)黄土高原地区县域城镇生态系统服务供需规律显着,城镇化强度是影响县域生态环境供需状态的关键因子,县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类型具有多样性。黄土高原生态系统服务供给量总体呈先降后升再降的“S”型变化趋势,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呈先下降后上升的“U”型变化趋势。25年间,全区城镇化过程中县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体处于高位供应状态,在现阶段可供挖掘的潜力较小。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比呈现西北高东南低的空间格局,全区生态系统服务供给率呈现下降趋势,县域生态系统服务总体处于盈余状态,但供需状况呈现恶化趋势。城镇化强度越大的县区,生态系统服务供需矛盾越突出。全区341个县(区)分属于19种不同的供需类型。其中,城镇化中期-生态服务中供给中需求类型县区数量最多,占县域总数的22.29%;其次是城镇化中期-生态服务低供给中需求和城镇化中期-生态服务中供给低需求类型,均占县域总数13.20%;城镇化初期-生态服务高供给中需求和城镇化后期-生态服务高供给低需求类型县区数量最少,均仅占0.29%。(5)黄土高原地区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是县域生态环境供给侧、城镇化需求侧和外部环境变化调控相互作用的过程。实现城镇化过程中资源环境集约利用和生态系统良性循环,是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的总体目标。生态环境供给侧调控侧重于优化生态系统结构,提高城镇生态系统服务的数量和质量。城镇化需求侧调控侧重于优化城镇空间格局,提高资源集约利用水平。外部环境变化调控主要是应对全球变化对县域城镇化进程和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格局带来的不确定性问题。为了保证县域城镇化水平稳步提升、生态系统服务有效供给和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合理适度,可通过实施适度型城镇化模式、集约型城镇化模式、绿色型城镇化模式、共享型城镇化模式和开放型城镇化模式,积极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构建新型城镇体系,创新自然资源配置、建设集约低碳城镇,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转型升级,深化政策制度改革、推进城乡融合发展,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城镇生态安全等方式,建设健康城镇、集约城镇、绿色城镇、共享城镇和开放城镇,实现新时代黄土高原地区县域城镇化的高质量发展和生态环境有效保护。本研究的创新之处主要表现为:(1)构建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用于指导县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状态响应研究,发展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基础理论;(2)构建由城镇化发展阶段、生态环境供给和生态环境需求组成的三维立体判别模型(Urbanization-Supply-Demand,USD),创新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状态与类型判定识别方法;(3)发现了黄土高原城镇化呈现“核心-外围”的空间格局,高原风沙区和干旱荒漠区的城镇建成区周围区域的植被绿度和生态价值较高,认为从辩证的和系统的角度理解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是认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响应阶段性和地域差异性的科学途径;(4)设计了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框架,明确了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调控目标、重点和方向,提出了黄土高原县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模式与策略。

王之峥[8](2019)在《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机制与优化策略研究 ——以溧阳市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森林生态系统所发挥的生态服务价值,是实现环境与发展相统一的关键,对改善和维护生态环境健康起着重要作用。为提高全民生态保护意识,明确森林系统的生态主体地位和森林经营管理方向,本研究对溧阳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进行评价与预测,以实现溧阳市森林生态系统的可持续发展。溧阳市是江苏省重要的森林资源宝库,市域内森林类型多样,但是随着生态城市的建设,对森林发展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发挥造成了影响。因此,本研究以溧阳市森林为研究对象,针对阔叶林、针叶林、针阔混交林和竹林四种代表性森林类型,选取其1987年、1997年、2007年和2017年四期遥感影像并处理分析,分析其30年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变化,并从系统动力学角度对其变化的影响机制进行定性与定量分析,同时构建仿真模型,在此基础上,提出自然发展、森林保护和森林开发三种情景,利用系统动力学仿真法对各情景下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发展趋势进行模拟预测,并结合森林发展优化目标及原则,提出优化策略。本研究主要结论如下:(1)在研究时段内,溧阳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呈现逐年递增的趋势,2017年较1987年增加53.28%;竹林在森林类型中面积最大,所产生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最大;各项服务及功能价值发展水平具有明显的差异性,营养物质积累功能的价值发展最快;单位面积价值量逐年下降,说明不合理森林类型结构阻碍了森林各项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协调发展。(2)本研究从社会、经济和政策三个层面分析并确定出影响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动态变化的14项影响因子;影响因子之间具有相互作用的关系,对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都有一定程度的影响;在产业经济发展和政策规划的主导驱动下,影响着溧阳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发挥。(3)结合森林保护要求以及城市发展趋势,运用系统仿真法设定自然发展情景、森林保护情景和森林开发情景三种森林发展情景,进行溧阳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仿真预测并发现:到2027年,森林开发情景下的生态总价值最高,为548.69亿元,相比2017年增长了17.07%,高于自然发展情景6.15%;到2037年,森林保护情景下的总价值增长率最大,为30.24%,自然发展情景下的增长最为缓慢,仅为前者的92.53%。最后,提出以下优化策略:从加强生态管控、采取森林保护为长期方针、采用森林开发为短期措施及提升景观品质等四个方面推动林业结构调整并促进森林健康发展,对溧阳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发展模式进行优化,以期为我国林业资源的保护利用以及生态城市的发展建设提供理论指导或参考。

薄雅琼[9](2018)在《农地休耕补偿标准制定及保障机制研究》文中认为长期以来,我国粗放型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地力严重透支、地下水水位下降、农业面源污染加剧等一系列问题,农业资源和耕地环境承受了较大压力,威胁着我国的粮食安全、食品安全和农业的可持续发展。为此,在我国粮食供求关系改善时期,我国政府在“十三五”规划建议稿以及2016、2017和2018年的中央一号文件中均提出了实施休耕政策。使部分农民承包经营的耕地退出生产序列,实现耕地超载边际产能的逐步退出,是改善耕地地力、提高农业供给质量,深入推进农业绿色化、优质化,推动农业生产由“增产”向“提质”转变的重大举措。而如何制定出科学合理的休耕补偿标准,使得既能够弥补休耕参与农户的损失、维持农村社会稳定,又能提升耕地质量;既能保障粮食安全、保证粮食供给又能使农业发展可持续,是休耕政策制定中的关键环节,也是休耕政策持续顺利推进的重要保证。本文研究内容分为六个部分:(1)国内农地休耕补偿标准制定的现状及困境。通过梳理我国三大区域:地下水漏斗区、生态严重退化区和重金属污染区的农地休耕补偿标准制定现状,指出我国农地休耕补偿标准制定面临的主要困境:市场无法反映农户全部损失、补偿标准的制定缺乏法律依据、补偿标准对农户激励不足、补偿款的再分配缺乏具体标准、补偿依据存在局限性。同时提出了三大改革方向:尊重农户的受偿主体地位、充分估计农户休耕的损失、因地制宜地制定补偿标准。(2)农地休耕补偿标准制定的国际经验借鉴。美国、欧盟、日本和中国台湾地区农地休耕补偿标准制定的经验给予我国的启示有:补偿标准的制定应以农户意愿为基础、补偿标准的制定应以成本效益最大化为目标、补偿标准的制定应以多样化和动态化为标准、补偿标准的制定应以法律法规为保障。(3)我国农地休耕补偿标准测算及制定方法。基于稳定农民收入、尊重农户意愿、兼顾公平与效率、补偿标准实施简便性等农地休耕补偿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从休耕农户损失的测算、城市倾向的发展政策、相关利益主体的协商、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等四个方面分析了我国农地休耕补偿标准制定的影响因素,并提出了我国农地休耕补偿标准的测算方法——综合损失估算法和受偿意愿估算法。(4)我国农地休耕补偿标准测算的实证分析。利用实地调研获取的一手数据进行实证分析,测算出我国农地休耕的补偿标准为区间值:生态严重退化区为475元/亩~564元/亩之间,重金属污染区为451元/亩~886元/亩之间,地下水漏斗区为300元/亩~617元/亩之间。(5)我国农地休耕补偿标准制定的保障机制。从推进补偿标准制定的法律化、健全补偿标准制定的沟通协调制度和补偿标准制定中的公民参与机制三个方面提出了保障我国农地休耕补偿标准制定的途径。(6)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提出了五点政策建议:积极宣传休耕政策,提高农民耕地保护意识;构建差别化的补偿标准,注重补偿的公平和效率;充分尊重农户的受偿意愿,将“以农为本”放在首位;科学估算休耕参与农户的损失,坚持补偿与损失相一致;合理规划补偿资金来源,保障休耕补偿经费的持续供给。本文的创新点有:(1)抓住休耕制度中补偿标准制定这一关键环节展开研究,丰富了休耕补偿研究对象;(2)结合实地调研的一手数据所进行的实证分析提高了研究结论的可靠性,可以为实践部门在制定政策时提供参考。

申建秀,王秀红,张伟[10](2012)在《生态退耕背景下甘肃省正宁县耕地保护压力分析》文中认为以甘肃省正宁县1995,2000和2010年1∶10万的土地利用图和1995—2008年有关耕地利用的统计数据作为分析依据,以ENVI,ArcGIS和SPSS软件为主要工作平台,对案例区生态退耕前后的耕地分布格局变化及耕地保护压力进行了分析。生态退耕实施后,大部分坡耕地转为林地,建设用地占用平原耕地明显。耕地空间分布表现为由分散向集中,由不规则向规则方向转化。因子分析显示,耕地保护压力主要涉及3方面因素:人们生活和生产水平主导的人文因素,退耕补贴水平体现的政策因素以及成灾面积体现的自然因素。为了缓解生态退耕区的耕地保护压力,需要控制建设用地占用平原耕地,稳定生态补偿水平以避免已退耕地的复垦。同时需注意控制农资投入水平,防止农业面源污染加剧的风险。

二、宁县退耕还林质为先(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宁县退耕还林质为先(论文提纲范文)

(1)泾河流域生态系统土壤保持服务流模拟与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生态系统服务供给国内外研究进展
        1.2.2 生态系统服务需求国内外研究进展
        1.2.3 生态系统服务流国内外研究进展
        1.2.4 土壤保持服务国内外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内容
    1.4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与数据来源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范围
        2.1.2 地形地貌
        2.1.3 气候、植被与土壤
    2.2 数据来源
3 土壤保持服务模型的构建
    3.1 SWAT水文模型
    3.2 构建泾河流域SWAT模型
    3.3 土壤保持服务量化模型
    3.4 土壤保持服务量评估
4 土壤保持服务时空变化分析
    4.1 流域自然因素分析
        4.1.1 地表破碎度指数
        4.1.2 降雨
        4.1.3 植被覆盖度
    4.2 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分析
    4.3 土壤保持服务供需时空变化分析
    4.4 土壤保持服务盈亏时空变化分析
5 土壤保持服务流多尺度模拟及时空变化分析
    5.1 土壤保持服务流的内涵
        5.1.1 什么是土壤保持服务流?
        5.1.2 土壤保持服务组成
        5.1.3 土壤保持服务流量化模型
    5.2 土壤保持服务流多尺度模拟与分析
        5.2.1 坡面尺度的土壤保持服务流
        5.2.2 河道尺度的土壤保持服务流
        5.2.3 子流域尺度土壤保持服务流
    5.3 减轻泥沙淤积服务受益分析
        5.3.1 域内减轻泥沙淤积服务受益分析
        5.3.2 域外减轻泥沙淤积服务受益分析
6 结论与讨论
    6.1 结论
    6.2 讨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参加课题情况

(2)变化环境下泾河流域水资源演变及地下水脆弱性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变化环境对河川径流量影响的定量化研究进展
        1.2.2 变化环境下地下水演化研究进展
        1.2.3 水资源质量与人体健康相关研究进展
        1.2.4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研究进展
    1.3 存在的问题
    1.4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技术路线
    1.5 创新点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泾河流域概况
    2.1 地理位置
    2.2 自然概况
        2.2.1 地形地貌
        2.2.2 气候和水文
        2.2.3 土壤和植被
        2.2.4 社会经济
    2.3 地质与水文地质概况
        2.3.1 地质概况
        2.3.2 水文地质概况
    2.4 泾河流域“三水”转换关系
    2.5 水资源概况及存在的问题
    2.6 本章小节
第3章 泾河流域河川径流量演变及驱动因子变化特征
    3.1 研究方法
        3.1.1 一阶线性回归法
        3.1.2 滑动平均法
        3.1.3 Mann-Kendall趋势检验
        3.1.4 Mann-Kendall突变检验
        3.1.5 变异量化指标分析
        3.1.6 日流量历时曲线
    3.2 气象要素演变特征
        3.2.1 降水量变化特征
        3.2.2 平均气温变化特征
    3.3 人类活动变化特征
        3.3.1 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3.3.2 工程措施变化特征
        3.3.3 水资源利用情况
        3.3.4 废水及主要污染物排放量
    3.4 河川径流量演变特征
        3.4.1 年际演变特征
        3.4.2 年内演变特征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变化环境对泾河流域河川径流量影响的定量评估
    4.1 泾河流域Wet Spa水文模型
        4.1.1 产流理论
        4.1.2 汇流理论
        4.1.3 模型数据库的构建
        4.1.4 水文模型参数率定与验证
        4.1.5 模型评价指标
    4.2 驱动力对河川径流量影响的定量分析
        4.2.1 气候变化对河川径流量影响的定量分析
        4.2.2 人类活动对河川径流影响的定量分析
    4.3 Wet Spa模型及其在泾河流域的应用
    4.4 本章小节
第5章 变化环境下泾河流域地下水演变
    5.1 研究区域和数据选取
    5.2 研究方法
        5.2.1 Piper三线图
        5.2.2 对应分析法
        5.2.3 集对分析
        5.2.4 基于三角模糊数健康风险评价模型
    5.3 基流量演变特征
        5.3.1 年际演变特征
        5.3.2 年内演变特征
    5.4 地下水均衡计算
    5.5 地下水埋深时空演变
    5.6 地下水水化学组分时空演变
        5.6.1 地下水主要水化学组分演变特征
        5.6.2 地下水化学成分来源及成因分析
        5.6.3 地下水质量时空演变特征
    5.7 健康风险值演变特征
    5.8 本章小结
第6章 泾河流域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6.1 地下水脆弱性定义
    6.2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模型
        6.2.1 DRASTIC模型
        6.2.2 评价指标选取及评分标准
        6.2.3 评价指标权重确定
        6.2.4 单参数敏感性分析
    6.3 地下水脆弱性评价
        6.3.1 地下水固有脆弱性空间分布特征
        6.3.2 地下水特殊脆弱性空间分布特征
    6.4 地下水水质保护对策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及展望
    7.1 主要结论
    7.2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读博士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北盘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效应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进展
    1.3 研究目标、内容及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研究区位置及范围
    2.2 地形地貌
    2.3 水文与气候
    2.4 土壤与植被
    2.5 社会经济
第三章 数据收集与预处理
    3.1 数据收集
    3.2 数据处理
第四章 北盘江流域土地利用时空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4.1 研究方法
    4.2 北盘江流域土地利用数量结构特征分析
    4.3 北盘江流域土地利用空间结构特征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北盘江流域生态服务价值
    5.1 研究方法
    5.2 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
    5.3 基于格网单元的北盘江流域生态服务价值时空变化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北盘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的生态风险研究
    6.1 研究方法
    6.2 生态风险指数的空间自相关特征
    6.3 生态风险指数的空间结构分析
    6.4 北盘江流域生态风险时空分异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讨论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可持续发展对策及建议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4)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黄土塬区生态风险时空变化与管控对策 ——以子午岭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生态风险评价的概念及发展
        1.2.2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生态风险评价研究进展
        1.2.3 土地利用与气候变化对生态风险的影响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与论文框架
        1.3.1 拟解决的科学问题
        1.3.2 研究内容
        1.3.3 研究框架
        1.3.4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研究区概况
    2.1 自然地理概况
        2.1.1 地形地貌
        2.1.2 气候与水文
        2.1.3 土壤与植被
    2.2 社会经济概况
        2.2.1 人口与经济
        2.2.2 农业与生产
        2.2.3 文化与历史
第三章 数据与方法
    3.1 数据来源与处理
        3.1.1 地理矢量数据
        3.1.2 土地利用与DEM数据
        3.1.3 气象数据
        3.1.4 NDVI数据
        3.1.5 土壤及社会经济统计数据
    3.2 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3.2.1 土壤保持
        3.2.2 产水量
        3.2.3 生境质量
        3.2.4 粮食生产
    3.3 基于生态服务的生态风险评估
    3.4 土地利用与气候情景模拟
        3.4.1 基于CA-Markov模型的土地利用情景模拟
        3.4.2 基于CMIP6 的气候情景模拟
        3.4.3 冷热点分析(Getis-Ord G*)
第四章 子午岭区典型生态系统服务评估
    4.1 土壤保持时空变化
    4.2 产水量时空变化
    4.3 生境质量时空变化
    4.4 粮食生产时空变化
    4.5 本章小节
第五章 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生态系统风险时空变化
    5.1 单一生态系统服务生态风险评估
        5.1.1 土壤保持风险时空变化与结构特征
        5.1.2 产水风险时空变化与结构特征
        5.1.3 生境风险时空变化与结构特征
        5.1.4 粮食生产风险时空变化与结构特征
    5.2 综合生态风险评估
        5.2.1 子午岭区综合生态风险时空变化与结构特征
        5.2.2 1990-2017 年子午岭生态风险冷热点集聚
    5.3 本章小节
第六章 不同情景下生态风险预测与管控
    6.1 生态系统服务情景预测
        6.1.1 土地利用和气候情景设定
        6.1.2 不同情景下生态系统服务变化特征
    6.2 不同情景下生态风险的空间分布与结构特征
        6.2.1 生态风险结构变化特征
        6.2.2 生态风险空间变化特征
    6.3 不同情景下生态风险冷热点集聚分析
        6.3.1 2050 年子午岭区生态风险冷热点集聚特征
        6.3.2 2100 年子午岭区生态风险冷热点集聚特征
    6.4 生态风险管控对策与建议
        6.4.1 单一生态风险管控对策
        6.4.2 综合及未来生态风险管控对策
    6.5 本章小节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与讨论
        7.1.1 主要结论
        7.1.2 讨论
    7.2 主要创新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5)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增长和收入分配影响的测度与分析——基于长期跟踪大农户样本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文献回顾与评述
    2.1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生产要素配置影响
    2.2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增长的影响
    2.3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2.4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村扶贫的影响
    2.5 文献评述
3 理论分析框架
    3.1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的影响分析
        3.1.1 基于生产要素配置调整的影响
        3.1.2 基于退耕还林工程补助的影响
    3.2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影响分析
4 模型选择
    4.1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的影响模型
    4.2 退耕还林工程对收入不平等的影响测度与分解方法
5 数据来源及描述性统计
    5.1 数据来源
    5.2 主要变量的描述性统计分析
6 经验性分析
    6.1 退耕还林工程对样本县农户收入的影响
    6.2 退耕还林工程对样本农户收入不平等的影响
    6.3 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村扶贫的影响
7 结论、讨论与政策含义
    7.1 结论
    7.2 讨论
    7.3 政策含义

(6)云南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土壤侵蚀/干旱的影响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文献综述
    1.1 坡耕地质量涵义及分析
        1.1.1 坡耕地的概念
        1.1.2 坡耕地质量的涵义
        1.1.3 耕地质量研究热点分析
    1.2 坡耕地质量评价
        1.2.1 坡耕地质量评价指标体系
        1.2.2 坡耕地质量评价方法
    1.3 坡耕地质量影响因素
        1.3.1 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1.3.2 水分条件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1.3.3 种植制度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1.3.4 耕作利用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1.4 坡耕地质量调控措施
        1.4.1 水分调控措施
        1.4.2 土壤管理措施
        1.4.3 农业措施
    1.5 结语
第2章 绪论
    2.1 研究背景及选题意义
        2.1.1 研究背景
        2.1.2 选题意义
    2.2 研究目标及内容
        2.2.1 研究目标
        2.2.2 研究内容
    2.3 研究方案及技术路线
        2.3.1 研究方案
        2.3.2 技术路线
    2.4 研究区概况
        2.4.1 气候及地质地貌
        2.4.2 土壤类型及植被
        2.4.3 研究分区及坡耕地利用特征
第3章 坡耕地资源时空分布及演变驱动力
    3.1 材料与方法
        3.1.1 数据来源及处理
        3.1.2 时空演变及驱动力分析
    3.2 坡耕地空间分布及变化趋势
        3.2.1 坡耕地空间分布特征
        3.2.2 坡耕地空间转移特征
        3.2.3 坡耕地分布重心轨迹变化
    3.3 坡耕地坡度级演变特征
    3.4 坡耕地核密度时空演变特征
    3.5 坡耕地演变的驱动力分析
    3.6 小结与讨论
        3.6.1 小结
        3.6.2 讨论
第4章 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影响因素辨识
    4.1 材料与方法
        4.1.1 数据来源及评价单元
        4.1.2 坡耕地质量评价体系
        4.1.3 坡耕地质量空间结构分析
    4.2 坡耕地质量评价及空间分布特征
        4.2.1 坡耕地质量评价
        4.2.2 坡耕地质量指数空间分布
        4.2.3 坡耕地质量等级空间分布
    4.3 坡耕地质量空间变异特征
        4.3.1 半方差函数拟合
        4.3.2 空间变异性特征分析
    4.4 坡耕地质量空间聚集特征
        4.4.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4.4.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4.4.3 空间冷热点分析
    4.5 坡耕地质量影响因素辨识
    4.6 小结与讨论
        4.6.1 小结
        4.6.2 讨论
第5章 土壤侵蚀特征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5.1 材料与方法
        5.1.1 数据来源
        5.1.2 RUSLE模型及参数因子分析
        5.1.3 数据处理与分析
    5.2 降雨侵蚀力时空分布特征
        5.2.1 降雨侵蚀力季节分布
        5.2.2 降雨侵蚀力空间分布
    5.3 坡耕地土壤侵蚀特征
        5.3.1 土壤侵蚀空间分布特征
        5.3.2 不同坡度坡耕地土壤侵蚀特征
        5.3.3 流失土层厚度特征
        5.3.4 养分流失特征
    5.4 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机制
        5.4.1 土壤侵蚀与坡耕地质量的相关性
        5.4.2 土壤侵蚀与坡耕地质量的因子排序
        5.4.3 土壤侵蚀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路径
    5.5 土壤侵蚀与坡耕地质量的空间耦合协调特征
        5.5.1 空间耦合度分析
        5.5.2 空间协调度分析
    5.6 小结与讨论
        5.6.1 小结
        5.6.2 讨论
第6章 农业干旱特征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
    6.1 材料与方法
        6.1.1 数据来源
        6.1.2 数据处理与分析
    6.2 降雨量-盈亏量时空分布特征
        6.2.1 有效降雨量时空分布
        6.2.2 水分盈亏量时空分布
    6.3 农业干旱时空分布特征
        6.3.1 年尺度干旱空间分布
        6.3.2 季节性干旱时空分布
    6.4 农业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机制
        6.4.1 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的相关性
        6.4.2 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的因子排序
        6.4.3 干旱对坡耕地质量的影响路径
    6.5 农业干旱与坡耕地质量的空间耦合特征
    6.6 小结与讨论
        6.6.1 小结
        6.6.2 讨论
第7章 坡耕地质量障碍因素诊断及调控模式
    7.1 坡耕地质量障碍因素
    7.2 坡耕地质量调控优先度及潜力
        7.2.1 坡耕地质量调控优先度
        7.2.2 坡耕地质量调控目标
        7.2.3 坡耕地质量调控潜力
    7.3 坡耕地质量调控措施及效应
        7.3.1 调控措施体系及作用机理
        7.3.2 调控措施效应分析
    7.4 坡耕地质量调控集成模式
        7.4.1 “水土保持耕作+坡面水系+土壤培肥”型模式
        7.4.2 “坡改梯+水土保持耕作+生态退耕”型模式
        7.4.3 “坡改梯+水土保持耕作+坡面水系”型模式
        7.4.4 “生态退耕+坡改梯+土壤培肥”型模式
    7.5 小结
第8章 结论及展望
    8.1 主要结论
    8.2 研究特色与创新
        8.2.1 研究特色
        8.2.2 研究创新
    8.3 本文研究不足之处
    8.4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文章、获奖与参与课题情况

(7)黄土高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与关键问题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目标
        1.2.3 拟解决的关键科学问题
    1.3 研究方法与数据来源
        1.3.1 研究方法
        1.3.2 数据来源
    1.4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1.5 研究特色与创新之处
第二章 城镇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响应研究动态
    2.1 城镇化过程与机制研究
        2.1.1 城镇化概念与内涵研究
        2.1.2 城镇化格局与过程研究
        2.1.3 城镇化动力机制研究
        2.1.4 城镇化发展模式研究
        2.1.5 城镇化发展路径研究
    2.2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响应研究
        2.2.1 城镇化的景观格局响应
        2.2.2 城镇化的热环境响应
        2.2.3 城镇化的污染环境响应
    2.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研究
        2.3.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的耦合关系
        2.3.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交互作用过程
        2.3.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调控模式
    2.4 研究进展评述与启示
        2.4.1 研究评述
        2.4.2 主要启示
第三章 城镇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响应的基础理论
    3.1 概念辨析与界定
        3.1.1 城镇化与城镇化过程
        3.1.2 生态环境与生态环境响应
    3.2 城镇化演进过程理论基础
        3.2.1 城镇化阶段理论
        3.2.2 人口迁移理论
        3.2.3 非均衡发展理论
    3.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关系理论基础
        3.3.1 环境库兹涅茨(EKC)曲线理论
        3.3.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耦合圈理论
        3.3.3 景观生态学理论
    3.4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响应调控理论基础
        3.4.1 人地关系地域系统理论
        3.4.2 城市复合生态系统理论
    3.5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平衡理论构建
        3.5.1 理论渊源
        3.5.2 理论基础
        3.5.3 理论涵义
        3.5.4 供需规律
        3.5.5 数学表达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的自然地理与人文经济基础
    4.1 黄土高原区域范围
    4.2 自然地理基础
        4.2.1 地形地貌
        4.2.2 气候特征
        4.2.3 土壤植被
    4.3 自然资源基础
        4.3.1 水资源
        4.3.2 土地资源
        4.3.3 矿产资源
        4.3.4 农产品资源
    4.4 生态环境状况
        4.4.1 生态环境特征
        4.4.2 生态环境问题
    4.5 社会经济基础
        4.5.1 人口分布特征
        4.5.2 经济发展水平
        4.5.3 社会事业概况
    4.6 城镇化现状特征
        4.6.1 城镇化总体特征
        4.6.2 城镇化空间格局
        4.6.3 城市群建设现状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时空过程与影响因素
    5.1 城镇化过程与影响因素研究方法
        5.1.1 城镇化时空变化测算方法
        5.1.2 城镇化地域分异影响因子识别方法
    5.2 城镇化水平时空变化特征
        5.2.1 城镇化水平变化过程
        5.2.2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
        5.2.3 城镇化水平区域差异
    5.3 城镇化水平影响因素识别
        5.3.1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成因分析
        5.3.2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成因交互探测
        5.3.3 城镇化水平地域分异成因分区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空间格局响应
    6.1 城镇化生态环境格局响应计量方法
        6.1.1 城镇化空间格局识别方法
        6.1.2 生态环境格局响应计算方法
    6.2 城镇化空间格局演化特征
        6.2.1 城镇化空间时序变化过程
        6.2.2 城镇化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6.2.3 城镇化空间结构变化特征
    6.3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格局响应
        6.3.1 城镇化与地表温度变化格局
        6.3.2 城镇化与植被绿度变化格局
        6.3.3 城镇化与生态价值变化格局
    6.4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状态响应
    7.1 城镇化生态环境状态响应计量方法
        7.1.1 生态系统服务评分矩阵构建
        7.1.2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测算模型
    7.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供需格局
        7.2.1 生态系统服务供需总体特征
        7.2.2 生态系统服务潜在供给格局
        7.2.3 生态系统服务实际供给格局
        7.2.4 生态系统服务需求现状格局
    7.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供需状态响应
        7.3.1 城镇化的生态系统供需格局
        7.3.2 城镇化的生态系统供需响应
        7.3.3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类型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黄土高原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模式
    8.1 城镇化过程与生态环境响应机制
    8.2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协调框架
        8.2.1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目标
        8.2.2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框架
        8.2.3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优化调控机制
    8.3 城镇化的生态环境供需协调发展模式
        8.3.1 适度型城镇化模式
        8.3.2 集约型城镇化模式
        8.3.3 绿色型城镇化模式
        8.3.4 共享型城镇化模式
        8.3.5 开放型城镇化模式
    8.4 城镇化与生态环境协调发展策略
        8.4.1 优化城镇空间布局,构建新型城镇体系
        8.4.2 创新自然资源配置,建设集约低碳城镇
        8.4.3 加快产业结构调整,推动经济转型升级
        8.4.4 深化政策制度改革,推进城乡融合发展
        8.4.5 加强生态环境保护,保障城镇生态安全
    8.5 本章小结
第九章 结论与讨论
    9.1 结论
    9.2 讨论
    9.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8)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机制与优化策略研究 ——以溧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研究进展
        1.3.2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影响机制研究进展
        1.3.3 森林发展仿真模拟研究进展
        1.3.4 森林发展优化研究进展
        1.3.5 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及技术方法
    2.1 理论基础
        2.1.1 系统动力学理论
        2.1.2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理论
    2.2 技术方法
        2.2.1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发展的仿真方法——系统动力学
        2.2.1.1 系统动力学及系统仿真法
        2.2.1.2 系统动力学仿真模型
        2.2.2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方法
        2.2.2.1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指标
        2.2.2.2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方法
        2.2.3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机制分析方法
        2.2.3.1 相关分析法
        2.2.3.2 主成分分析方法
        2.2.3.3 回归分析方法
第三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处理
    3.1 研究区概况
        3.1.1 研究位置及范围
        3.1.2 自然环境概况
        3.1.3 社会经济概况
        3.1.4 森林概况
        3.1.4.1 森林发展概况
        3.1.4.2 森林资源特点
        3.1.4.3 森林发展存在的问题
        3.1.5 森林生态环境建设概况
    3.2 研究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指标体系
        3.2.1 涵养水源
        3.2.2 保育土壤
        3.2.3 固碳释氧
        3.2.4 营养物质循环
        3.2.5 净化大气
        3.2.6 生物多样性保护
        3.2.7 林副产品
    3.3 研究区数据收集处理
        3.3.1 遥感数据收集处理
        3.3.2 非遥感数据收集及处理
        3.3.2.1 土地利用数据
        3.3.2.2 森林数据
        3.3.2.3 社会经济数据
        3.3.2.4 实地调研数据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溧阳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及变化分析
    4.1 溧阳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价
        4.1.1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实物量评价
        4.1.2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评价
    4.2 溧阳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分析
        4.2.1 森林生态系统各项服务价值变化分析
        4.2.2 各森林类型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分析
        4.2.3 森林生态系统单位面积服务价值变化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溧阳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机制分析及仿真模型构建
    5.1 影响因子的确定
        5.1.1 影响因子的识别
        5.1.1.1 城镇化建设
        5.1.1.2 产业经济发展
        5.1.1.3 政策规划
        5.1.1.4 识别影响因子
        5.1.2 影响因子的确定
    5.2 影响因子间的相关关系分析
    5.3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变化的影响机制分析
        5.3.1 影响因子的主成分分析
        5.3.2 影响因子主成分模型拟合
        5.3.3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机制分析
        5.3.3.1 森林类型结构的回归分析
        5.3.3.2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回归分析
    5.4 溧阳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仿真模型构建
        5.4.1 仿真模型框架构建
        5.4.2 仿真模型反馈机制构建
        5.4.2.1 因果关系设计
        5.4.2.2 系统流程设计
        5.4.3 仿真模型数学参数构建
        5.4.3.1 影响机制参数构建
        5.4.3.2 过程参数构建
        5.4.4 仿真模型检验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溧阳市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仿真预测及优化策略研究
    6.1 多情景下溧阳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仿真预测
        6.1.1 溧阳森林发展模拟情景设置
        6.1.1.1 自然发展情景
        6.1.1.2 森林保护情景
        6.1.1.3 森林开发情景
        6.1.2 多情景下森林生态系统服务实物量仿真预测
        6.1.3 多情景下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量仿真预测
    6.2 多情景下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发展趋势
        6.2.1 多情景下的各林型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发展趋势
        6.2.2 多情景下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发展趋势
        6.2.3 多情景下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总量发展趋势
    6.3 溧阳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发展存在的问题
        6.3.1 森林储备面积不足
        6.3.2 森林类型结构有待进一步优化
        6.3.3 森林保护与经济发展的矛盾
    6.4 溧阳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优化目标及原则
        6.4.1 优化目标
        6.4.2 优化原则
    6.5 溧阳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优化策略
        6.5.1 加强生态管控
        6.5.2 长期保护森林生态系统健康
        6.5.3 短期开发森林促进经济产出
        6.5.4 加强景观风貌塑造
    6.6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2.1 基于影响机制构建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仿真模型
        7.2.2 立足于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的模拟预测提出优化策略
    7.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致谢
作者简介

(9)农地休耕补偿标准制定及保障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及意义
    二、国内外文献综述
        (一) 农地休耕补偿标准制定的研究述评
        (二) 补偿标准测算方法的研究述评
        (三) 综合述评
    三、研究目标和主要内容
        (一) 研究目标
        (二) 研究内容
    四、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与技术路线
    五、可能的创新点
        (一) 紧扣休耕补偿标准制定,丰富了休耕补偿研究对象
        (二) 广泛使用一手调研数据,提高了研究结论的可靠性
第二章 国内农地休耕补偿标准制定的现状及困境
    一、国内农地休耕补偿的机理
        (一) 休耕补偿的理论依据
        (二) 休耕补偿的现实依据
        (三) 休耕补偿的实践模式
    二、国内农地休耕补偿标准制定的现状
        (一) 地下水漏斗区的补偿标准
        (二) 生态严重退化区的补偿标准
        (三) 重金属污染区的补偿标准
    三、国内农地休耕补偿标准制定的困境
        (一) 市场无法反映农户全部损失
        (二) 补偿标准的制定缺乏法律依据
        (三) 补偿标准对农户激励不足
        (四) 补偿款的再分配缺乏具体标准
        (五) 补偿依据存在局限性
    四、国内农地休耕补偿标准制定的改革方向
        (一) 尊重农户的受偿主体地位
        (二) 充分估计农户休耕的损失
        (三) 因地制宜地制定补偿标准
第三章 农地休耕补偿标准制定的国际经验借鉴
    一、发达国家及地区补偿标准制定的主要做法
        (一) 美国补偿标准制定的主要做法
        (二) 欧盟补偿标准制定的主要做法
        (三) 日本补偿标准制定的主要做法
        (四) 中国台湾地区补偿标准制定的主要做法
    二、对我国农地休耕补偿标准制定的启示
        (一) 补偿标准的制定应以农户意愿为基础
        (二) 补偿标准的制定应以成本效益最大化为目标
        (三) 补偿标准的制定应以多样化、动态化为标准
        (四) 补偿标准的制定应以法律法规为保障
第四章 我国农地休耕补偿标准测算及制定方法
    一、农地休耕补偿标准制定的基本原则
        (一) 稳定农民收入原则
        (二) 尊重农户意愿原则
        (三) 兼顾公平与效率原则
        (四) 补偿标准实施简便性原则
    二、农地休耕补偿标准制定的影响因素
        (一) 休耕农户损失的测算
        (二) 城市倾向的发展政策
        (三) 相关利益主体的协商
        (四) 国家所处的发展阶段
    三、农地休耕补偿标准测算方法的选定
        (一) 现有补偿标准测算方法的梳理
        (二) 农地休耕补偿标准的测算方法
第五章 我国农地休耕补偿标准测算的实证分析
    一、研究区域与数据来源
        (一) 研究区域概况
        (二) CVM调查问卷设计与实施
        (三) 样本特征分析
    二、三大区域农地休耕补偿标准的测算
        (一) 综合损失估算法计算休耕损失
        (二) 受偿意愿估算法计算休耕损失
        (三) 三大区域农地休耕补偿标准测算
第六章 我国农地休耕补偿标准制定的保障机制
    一、补偿标准制定的“三位一体”保障机制
    二、推进补偿标准制定的法律化
        (一) 补偿标准制定法律化的必要性
        (二) 补偿标准制定法律化的途径
    三、健全补偿标准制定的沟通协调制度
        (一) 建立专门的沟通协调机构
        (二) 促进补偿标准制定信息的公开
    四、补偿标准制定中的公民参与机制
        (一) 补偿标准制定中公民参与的必要性
        (二) 完善补偿标准制定中的公民参与机制
第七章 研究结论、政策建议与展望
    一、研究结论
        (一) 农地休耕补偿标准制定研究兼具实践和学术价值
        (二) 我国现有补偿标准面临“三缺乏,两局限”困境
        (三) 综合损失估算法与受偿意愿估算法在休耕补偿标准测算中行之有效,确定了补偿区间
        (四) 完善保障机制是补偿标准运行的重要保证
    二、政策建议
        (一) 积极宣传休耕政策,提高农民耕地保护意识
        (二) 制定差别化的补偿标准,注重补偿的公平和效率
        (三) 充分尊重农户的受偿意愿,将“以农为本”放在首位
        (四) 科学估算休耕参与农户的损失,坚持补偿与损失相一致
        (五) 合理规划补偿资金来源,保障休耕补偿经费的持续供给
    三、展望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导师简介
致谢

(10)生态退耕背景下甘肃省正宁县耕地保护压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区概况
2 研究数据与方法
    2.1 数据来源
    2.2 研究方法
        2.2.1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
        2.2.2 景观生态分析法
        2.2.3 因子分析
3 结果及分析
    3.1 土地利用类型结构变化
    3.2 耕地分布格局变化
    3.3 土地利用景观动态变化
    3.4 耕地保护压力分析
4 结 论

四、宁县退耕还林质为先(论文参考文献)

  • [1]泾河流域生态系统土壤保持服务流模拟与分析[D]. 郑婷. 西安科技大学, 2021(02)
  • [2]变化环境下泾河流域水资源演变及地下水脆弱性评价[D]. 李子君. 吉林大学, 2021(01)
  • [3]北盘江流域土地利用变化及生态效应研究[D]. 施厚军. 贵州师范大学, 2021
  • [4]基于生态系统服务的黄土塬区生态风险时空变化与管控对策 ——以子午岭区为例[D]. 燕玲玲. 兰州大学, 2021(09)
  • [5]退耕还林工程对农户收入增长和收入分配影响的测度与分析——基于长期跟踪大农户样本数据[J]. 康子昊,刘浩,杨鑫,刘璨. 林业经济, 2021(01)
  • [6]云南坡耕地质量评价及土壤侵蚀/干旱的影响机制研究[D]. 陈正发. 西南大学, 2019(05)
  • [7]黄土高原城镇化过程及其生态环境响应[D]. 宋永永. 陕西师范大学, 2019
  • [8]基于系统动力学的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影响机制与优化策略研究 ——以溧阳市为例[D]. 王之峥. 苏州科技大学, 2019(01)
  • [9]农地休耕补偿标准制定及保障机制研究[D]. 薄雅琼. 北京林业大学, 2018(04)
  • [10]生态退耕背景下甘肃省正宁县耕地保护压力分析[J]. 申建秀,王秀红,张伟. 水土保持通报, 2012(05)

标签:;  ;  ;  ;  ;  

宁县退耕还林是第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