朗讯科技贝尔实验室与中科院共建通信技术联合实验室

朗讯科技贝尔实验室与中科院共建通信技术联合实验室

一、朗讯科技贝尔实验室与中国科学院共建通信技术联合实验室(论文文献综述)

刘欣[1](2019)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有关科技精英的研究是科学技术史和科学社会学交叉研究的议题之一,随着中国近现代科技的发展,中国科技精英的规模逐渐扩大,有关中国科技精英的研究也随之增多,但从学科角度进行科技精英的研究相对偏少;物理学是推动自然科学和现代技术发展的重要力量,在整个自然科学学科体系中占有较高地位,同时与国民经济发展和国防建设密切关联,是20世纪以来对中国影响较大的学科之一;中国物理学院士是物理学精英的代表,探讨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路径的问题,不仅有助于丰富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结构和发展趋势的认识,而且有助于为中国科技精英的成长和培养提供相关借鉴;基于此,本文围绕“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这一问题,按照“变量——特征——要素——路径”的研究思路,引入计量分析的研究方法,对中国物理学院士这一群体进行了多角度的计量研究,文章主体由以下四部分组成。第一部分(第一章)以“院士制度”在中国的发展史为线索,通过对1948年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和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1955年和1957年遴选出新中国成立后的前两届物理学学部委员、1980年和1991年增补的物理学学部委员、1993年后推选产生的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1994年后的中国科学院外籍物理学院士和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及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的搜集整理,筛选出319位中国物理学院士,构成本次计量研究的样本来源。第二部分(第二至九章)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进行计量研究。首先,以基本情况、教育经历、归国工作,学科分布、获得国内外重大科技奖励等情况为变量,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总体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其次,按照物理学的分支交叉学科分类,主要对中国理论物理学、凝聚态物理学、光学、高能物理学、原子核物理学这五个分支学科的院士群体特征分别进行了深入的计量分析,对其他一些分支交叉学科,诸如天体物理学、生物物理学、工程热物理、地球物理学、电子物理学、声学、物理力学和量子信息科技等领域的院士群体的典型特征进行了计量分析,分析内容主要包括不同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年龄结构、学位结构、性别比例,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发展趋势和师承关系等;再次,在对各分支交叉学科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和研究领域计量分析的基础上,对不同学科间物理学院士的基本情况进行比较研究,对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进行趋势分析。第三部分(第十章)在第二部分计量分析的基础上,总结归纳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研究领域和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呈现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近些年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整体学历水平较高,同时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他们科技贡献突出,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这种“集聚性”逐渐被打破等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领域呈现出,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等趋势特征;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代际演化呈现出,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20世纪80年代以来物理学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政策支持相得益彰,21世纪以来物理学院士个体对从事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等趋势特征。第四部分(第十一章)通过分析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特征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成长路径。宏观层面,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成长潜移默化的影响;中观层面,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微观层面,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可见中国物理学院士受社会时代背景、中国传统文化的影响一直存在,受国家发展战略需求的导向影响有所减弱,而受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和物理学家个人研究兴趣的导向逐渐增强,进而得出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社会分层总体符合科学“普遍主义”原则的结论。最后,在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发展展望中,提出须优化中国物理学院士年龄结构和培养跨学科物理科技人才,辩证看待中国物理学院士空间结构的“集聚性”和师承效应,发挥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研究优势弥补研究领域的不足,增加科研经费投入和完善科技奖励机制,不断加强国家对物理学的支持力度等建议,以促进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良性发展和推动我国从物理学大国发展为物理学强国。

葛昀洲[2](2018)在《企业博士后培养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迈入21世纪以来,创新驱动发展成为时代潮流,随着企业研发能力的不断提升,科研产出越来越高,其创新主体地位建设得以不断夯实,日益成为我国自主研发体系中的重要一环。然而,现有高等教育体系培育出的人才离企业实际需求仍有一定差距。在这种情况下,全球唯一受官方认可且以企业作为培养主体的人才培养制度——企业博士后(Industry Postdocs)制度从发达国家被引进至我国后,得到快速发展,为我国企业界培养了大批研发人才。本研究系统梳理了企业博士后培养制度的历史与现状。企业博士后制度诞生于20世纪五六十年代的美国,应企业研发实力大幅上升、知识产权体系日益完善、人才招收引进模式变革等综合因素而产生,总体历经萌芽期、形成期、发展期、成熟期4个阶段,呈现出:(1)企业主导与政府扶持相协同、(2)国际化与本土化相结合、(3)学术化与产业化相平衡的三大特点。我国企业博士后制度诞生于1994年,经过初步试点、扩大试点、多种类型设站、博士后基金覆盖4个阶段的发展,虽然发展迅速,但与之相配套的高等教育发展程度、企业研发体系和企业博士后培养水平都与欧美发达国家存在较明显差距。本文聚焦企业博士后培养的最主要参与者(企业博士后与企业管理人员),通过定性、定量相结合的研究方式,对我国企业博士后的培养现状进行实地调研。采用因子分析、结构方程模型等量化研究方法,提炼并检验了企业博士后培养过程中的关键影响要素及其对培养质量的作用效果。研究发现,企业因素与自身因素对企业博士后培养质量有显着影响,而高校因素与外界因素对培养质量的影响相对较弱。更进一步,企业导师、企业配套资源、企业实力和企业博士后主观投入对企业博士后培养最为重要;现状让人较为满意的包括企业导师,企业实力,高校导师,企业博士后教育背景,企业博士后主观投入程度等因素。本研究总结提炼了企业博士后培养机制的主要类型。从宏观来看主要有:市场调节下的美国模式、行政主导下的中国模式和协同创新体制下的加拿大模式三类。从微观来看可按培养类型分为:学术型、工程型、业务型和复合型四类;按培养模式分为:导师制、部门制和混合制三类。为进一步推进企业博士后培养、提升企业博士后培养质量,本文基于对博士后培养机制的分析提出了改进我国企业博士后培养模式的系统优化建议。首先,培养体系的设计应注重定位、类型、学科选取的问题。其次,培养机制的落实应注重“博士后导师不作为”、“部门经理不重视”、“招收机制太单一”和“各阶段考核没重点”等问题。最后,培养环境的营造应注重协同中央、各省及各高校的协同问题。本研究的创新点主要包括如下方面:首先,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和已有研究对企业博士后培养过程的不足,提出影响企业博士后培养质量的四个主要维度,从企业因素、高校因素、外界因素和自身因素四个方面提出研究假设,并通过调查问卷方法和结构方程模型实证方法对各因素对企业博士后培养质量的影响进行检验。研究结果表明,企业因素与自身因素对企业博士后培养质量有显着影响,而高校因素与外界因素对培养质量的影响并不显着,并发现了企业导师、企业配套资源、企业实力和企业博士后主观投入是对企业博士后培养最为重要的四个影响因子,为后续给我国企业博士后培养提供政策性建议提供有力依据。其次,本文通过对美国RPIF项目和IBM项目、加拿大Elevate项目和上海交通大学、光明集团等案例的深入分析,分别提炼美国校企联培企业博士后的培养体制、美国企业独立培养博士后的职业发展路径、加拿大政府—高校—企业协同创新企业博士后的培养机制和我国上海交通大学企业博士后的现状。通过跨案例研究,发现企业博士后的三种培养模式,即美国的市场模式、加拿大的协同创新模式和我国的行政主导模式,并在此基础上搭建了企业博士后培养的系统模型。最后,本文基于定性和定量研究的结论,为我国企业博士后培养构建了流程模式,并据此提出了系统优化建议。从企业博士后培养的全过程入手,本文从战略规划、培养机制和各界支撑三个方面进行分析,强调了在企业博士后培养过程中各参与主体的角色定位和权责分配,细化了企业博士后从招收、开题到考核、出站的整个过程,在每一个步骤提出了具有可行性的建议。

林明珠[3](2010)在《跨国公司在华研发的空间布局战略》文中认为研究与开发作为跨国公司技术创新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了跨国公司开展产品差异化竞争、形成技术垄断和维持竞争优势的重要来源。由于全球知识资源的跨国界分布,跨国公司出于各自不同的目的纷纷向海外投资设立研发机构和开展研发活动,如:为了占领和扩大海外市场份额、技术本地化、技术跟踪和模仿、资源利用、基础研究和应用开发等,将价值链高端环节布局于不同国家和地区以期得到更大的经济效益。中国已成为世界上吸收跨国直接投资最多的新兴工业化国家,同时也是吸收跨国研发投资最多的国家之一。跨国公司来华设立研发机构始于20世纪90年代初,由1997年时不足20家跨国研发机构,发展至2009年底已有1250多家各类跨国公司研发机构,其中,属于世界500强跨国公司的研发机构也高达340多家,并且数量还呈逐年递增趋势。空间上,以上海、北京、深圳等地为外资研发投资高地,呈现出跨国研发活动高度集中于东部沿海地带,并有向中西部地区扩散的态势。以往文献中对跨国公司海外研发投资的研究多集中于跨国公司海外研发投资的动机和目的、影响跨国研发投资的主客观因素、跨国公司海外研发机构的类型、跨国公司海外研发活动的区位选择因子等。本文将从空间层面分析外资在华研发活动的战略类型,并试图分析在华研发战略类型与空间布局的关系,总结外资在华研发活动的空间布局战略。

张丽娟[4](2009)在《贝尔实验室成功经验研究及启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贝尔实验室成立于1925年,迄今已经走过84年的历程,在84年的发展历程中它取得了举世瞩目的科技成就,可谓是硕果累累、人才辈出。其作为企业的科技研发机构在科技创新领域里取得如此巨大的成就,成功的秘诀在哪里呢?原因是多方面的,主要有制定了明确的研发方针、采取了独具特色的人才政策、营造了优越的治学环境和培养了富于开拓的团队精神,除此之外,笔者认为贝尔实验室科技成果转化的高效性在于形成了一种自组织的超循环模式,这一超循环模式在其科技成果转化和科技创新中起到了关键性作用,是贝尔实验室取得成功的最重要因素之一。通过与其他研发机构的比较我们可以看出,贝尔实验室具有研发宗旨延续性、与外部环境自适应性、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高效性和企业文化的独特性几大特点。作为一个贡献卓着的企业科技研发机构,贝尔实验室的成功经验是十分值得现代企业学习和借鉴的,在我国科技体制转轨和经济增长方式转变的今天,对我国企业研发机构的发展具有尤为重要的启示性意义。

李斌[5](2008)在《美国贝尔实验室——R&D象牙之塔》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19世纪后期和20世纪初期逐渐被工业界普遍采用的工业研究实验室模式,被誉为"发明之发明"。怀特海说:"19世纪最大的发明就是找到了发明的方法。"贝尔实验室正是这样的典型代表。

严炼[6](2007)在《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的动因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随着经济全球化步伐的持续加快,跨国公司纷纷开始加大海外研发投资,建立全球研发网络,产生了研发全球化的新现象。中国以其庞大的市场和丰富的资源优势,正吸引着越来越多的跨国公司在当地建立各种研发机构。中国正成为跨国公司重要的海外研发基地之一。本文从这一异于常规的现象出发,对传统的国际投资和贸易理论进行了回顾。Vemon的产品生命周期论认为,跨国公司凭借其技术优势在母国国内开发新产品,进而向海外输出产品、在海外投资建厂。当产品完成生命周期时又在母国开发新产品。这种理论无法解释许多产品在世界范围内同步上市的现实,也无法解释跨国公司为何将基础性研发机构布局海外。Linder的需求相似论认为贸易和投资发生在产品需求结构相似的国家之间。这种理论则无法解释西方的跨国公司在中国这样的发展中国家大量投资研发和设立研发机构的现象。内部化理论则认为跨国公司在海外设立研发机构是为了降低交易成本,将研发资源内部化。这一理论对跨国公司倾向在海外建立独资研发机构解释力较强,但也无法解释跨国公司研发机构与东道国研发机构科研合作、研发外包的现象。因此,有必要从新的角度对跨国公司热衷在华建立研发机构的动因进行研究。本文通过实证分析,对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的现状进行概括。并基此指出,应当以市场竞争力为导向认识跨国公司在华建立研发机构的行为,从研发成本(C)、技术和产品的时效性(T)、研发的可持续性(S)三个维度对该行为进行广义的成本一收益分析。在当今市场上,跨国公司要追求利润最大化,必须使研发机构“生产”的新技术拥有足够的市场竞争力。因此,跨国公司通过在华设立研发机构,除了利用质优价廉的科研人才和优惠的政策规定降低研发成本外,更重要的是着眼于利用靠近市场的优势及时推出新技术、新产品获取高额回报,并能利用中国巨大的市场摊薄研发成本,保证研发可持续进行。同时,本文结合对现实世界的分析,对新的历史条件下的内部化理论和产品生命周期理论作出了重新解释和完善。在随后的关于微软公司和朗讯科技公司在中国投资研发、设立研发机构的案例研究中,C-T-S的分析架构得到基本验证。最后,本文分析并阐明了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对我国技术创新带来的双重影响,本着抑弊扬利的原则,一方面,我国应当创造良好环境条件积极鼓励跨国公司来华设立研发机构,同时国内企业要加强学习,提高对跨国公司研发机构的技术溢出的吸收利用能力;另一方面,要加强自主创新能力的培育,扭转科研合作中利益分配扭曲的不利局面。

彭明鉴[7](2006)在《朗讯中国公司对中国联通市场的营销策略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移动通信业起步于八十年代末期,在短短不到20年的时间里,中国已经拥有了超过4亿的手机用户,成为了世界上最大的移动通信市场。朗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6年,于八十年代末期进入中国市场,作为一家高科技公司,依靠贝尔实验室强大的科技产品研发力量,沿袭了其在国际市场以产品或科技标准为导向的市场策略。即便在中国通信发展的初期曾依靠技术优势一度占领国内部分市场,但随着时间的推移,面对竞争失去技术优势以后,立即损失了大量原有市场。中国联合通信股份有限公司成立于1994年,是国内唯一一家拥有全通信业务经营牌照的国有通信企业,也是全世界唯一的一家拥有两张无线网络的移动通信运营商。朗讯公司于1998年进入中国联通市场以后,充分意识到了解市场及客户需求的重要性,抓住联通大力发展移动通信网络的机遇,一举成为联通无线网络最大的主设备供应商。本文在简单介绍朗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及朗讯中国公司的同时,结合中国移动通信业这几年的蓬勃发展历程,以及国内外移动通信设备供应商的SWOT分析,阐述了朗讯公司在中国联通两张移动网络建设过程中的营销策略。从策略的形成、贯彻执行,到对执行结果进行了分析与评价。希望这篇文章能够对那些致力于全球化的国内大型公司在国外的发展提供一些借鉴意义。

邓海波[8](2005)在《跨国公司在华R&D活动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我国科学研究和技术创新方面,严重地存在研发费用普遍过少、成果水平不高、成果转化率太低、绝大多数的我国高新技术专利被外企占据等情况。如果这些情况任其发展下去便会使我国的科技和产品的创新源头遭到污染甚至破坏。21世纪初,跨国公司一改以往以母国为技术研发中心的传统布局,在全球范围内有组织地设立科研机构,以促进跨国公司的研究与开发活动朝着全球化的方向发展。特别是近年来,跨国公司迅速地在中国独资、合资、合作建立了许多研发机构,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本文在比较全面的文献整理和调查分析的基础上,首先对R&D全球化、技术创新和技术溢出等理论进行了综述,为文章的研究奠定了理论依据;其次,本文在阐述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现状的基础上,归纳出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模式及组织形式,分析了导致我国企业技术技术创新低水平的原因:再次,作者分析了跨国公司在华R&D投资现状,指出跨国公司通过设立独资的研发机构的方式,最大程度的保持对核心技术的控制权和对研发成果的所有权;同时,在具体项目开发时以合作研发的方式与中国的高校、企业、政府等进行项目合作,通过技术转移实现技术控制,保证技术的安全性,构筑技术优势。在此基础上本文得出跨国公司在华R&D活动一方面给中国产业结构调整以及企业创新体制的建立等方面带来若干有利影响;另一方面,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形成一定压力,使我们在争夺市场和争夺人才的竞争中处于不利地位等负效应的论点。 最后,本文就如何在跨国公司在华大举R&D投资的背景下促进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从政府和企业两个层次提出了应对策略:一方面政府应制定、规范适当的政策,引导跨国公司在华的R&D投资,弥补我国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不足,完善国家创新体系,同时完善研发环境;另一方面,政府和企业应该着力加强研究与开发体系的建立和研发能力的培育,企业应加大R&D投入,重点进行应用研究与开发,国家则应集中精力于基础性研究,明确各自的分工,建立科学的研发体系和机制,同时充分利用跨国公司在华研发产生的技术溢出效应,学习国外同行的先进经验,努力提高研发能力。

李金登[9](2005)在《跨国公司与中国大学之间的R&D合作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知识经济时代,顺应经济全球化和科济全球化的大趋势,跨国公司的研发全球化行为开始向纵深发展。但跨国公司在发展中国家进行研发合作或独立研发仍然是新事物,特别是在中国,跨国公司的研发活动是从上一世纪八、九十年代才开始的。因此,跨国公司在华的研发活动,尤其是跨国公司同中国的大学和科研机构进行大量的研发合作,就是本文所要探讨和研究的问题。本文分析认为,鉴于中国经济和科学技术发展的水平,以及跨国公司自身发展战略的要求,跨国公司在华的研发活动主要集中在同中国的大学或科研机构进行研发合作上,尤其是同中国一些科研实力较强的着名大学进行研发合作。在合作的过程中,除了具体研发项目的合作以外,最成熟的合作方式是跨国公司与中国大学共建研发机构进行全面的R&D合作。本文认为,跨国公司与中国大学进行研发合作活动是有其深刻的内在原因的,首先是跨国公司自身的发展战略所致,而其在根本上是受市场驱动的;但在知识经济时代,这种合作更主要是受知识驱动的。跨国公司之所以同中国大学进行研发合作,关键是跨国公司为了利用中国大学中的知识资源,包括先进的科技水平、完善的科研设备和方式,以及优秀、廉价的中国人才资源。虽然这种合作在形式上是互惠互利的,但它对于中国的国家创新系统建设,对中国的大学和企业以及整个社会经济、科技发展都提出了新的问题和挑战。本文通过理论分析和实证分析,借助于清华大学与跨国公司之间的研发合作案例,论述了跨国公司与中国大学之间的研发合作状况。文章主要以跨国公司与中国大学共建研发机构这一最成熟的合作形式作为重点,运用相关理论分析了跨国公司与中国大学进行研发合作的必然性、合作的方式以及双方合作的动机等,以及这种合作带来的社会效应和它的未来发展趋势等。本文考察了跨国公司与中国大学共建研发机构进行合作过程中面临的诸多问题,提出了一些针对性的建议:进一步开展跨国公司与中国大学的合作,须加强中国大学在合作中的主体地位并加大知识产权的保护力度,规范合作机构、项目的科学管理等。并以此推动中国大学、企业以及创新系统的发展和完善。

朗讯科技(中国)有限公司[10](2004)在《科技创新结硕果 人才培养添新枝——朗讯贝尔实验室(中国)基础科学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正式启动》文中研究指明朗讯贝尔实验室是世界上通信领域着名的最具创新性的科研机构,与我国的电信业界有多年的良好的合作。朗讯科技(中国)有限公司的《科技创新结硕果人才培养添新枝》一文,一方面介绍了贝尔实验室(中国)基础科学研究院成立四年来在开发全新通信产品和服务方面取得的科研成果,另一方面也介绍了该院刚正式启动博士后工作站后,在人才培养、进一步加强与我国高等院校合作,以及开展在无线系统及其应用、光网络、下一代互联网等课题的研究方面进行的卓有成效的工作,相信一定能引起读者的兴趣。

二、朗讯科技贝尔实验室与中国科学院共建通信技术联合实验室(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朗讯科技贝尔实验室与中国科学院共建通信技术联合实验室(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献综述
    二、论文选题和研究内容
    三、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第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与本土化
    1.1 民国时期中国物理学院士的产生
        1.1.1 国民政府中央研究院推选产生中国第一届物理学院士
        1.1.2 国立北平研究院推选出与“院士”资格相当的物理学会员
    1.2 当代中国物理学院士的本土化
        1.2.1 中国科学院推选产生物理学学部委员
        1.2.2 中国科学院物理学院士与中国工程院物理学院士的发展
    1.3 其他国家和国际组织的华裔物理学院士
    1.4 中国物理学院士名单与增选趋势分析
        1.4.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名单汇总
        1.4.2 中国本土物理学院士总体增选趋势
第二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总体特征的计量分析
    2.1 中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2.1.1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
        2.1.2 院士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
        2.1.3 出生地域集中于东南沿海地区
    2.2 中国物理学院士教育经历的计量分析
        2.2.1 学士学位结构
        2.2.2 硕士学位结构
        2.2.3 博士学位结构
    2.3 中国物理学院士归国工作情况的计量分析
        2.3.1 留学物理学院士的归国年代趋势
        2.3.2 国内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2.3.3 物理学院士的国外工作单位
    2.4 中国物理学院士从事物理学分支交叉学科的计量分析
        2.4.1 物理学院士从事分支交叉学科的归类统计
        2.4.2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2.4.3 物理学院士获得国内科技奖励的计量分析
第三章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3.1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3.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3.1.2 博士占比52.83%,地方高校理论物理教育水平有所提高
    3.2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3.2.1 主要分布于凝聚态理论和纯理论物理等领域
        3.2.2 20 世纪后半叶当选的理论物理学院士内师承关系显着
    3.3 中国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3.3.1 理论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3.3.2 理论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4.1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4.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4.1.2 博士占比57.83%,国外博士学位占比将近80%
        4.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凝聚态物理领域崭露头角
    4.2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4.2.1 主要分布于半导体物理学、晶体学和超导物理学等领域
        4.2.2 凝聚态物理学的一些传统研究领域内师承关系显着
        4.2.3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集聚于若干研究中心
    4.3 中国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4.3.1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4.3.2 凝聚态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4.4 小结
第五章 中国光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5.1 中国光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5.1.1 存在老龄化问题,当选年龄集中于“61—70 岁”
        5.1.2 博士占比54.84%,本土培养的光学博士逐渐增多
    5.2 中国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5.2.1 研究领域集中分布于应用物理学和激光物理学
        5.2.2 光学院士工作单位的“集聚性”较强
    5.3 光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5.3.1 光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上升趋势
        5.3.2 光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5.4 小结
第六章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6.1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6.1.1 老龄化问题严重,当选年龄集中于“51—60 岁”
        6.1.2 博士占比53.85%,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85%
    6.2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6.2.1 高能物理实验与基本粒子物理学分布较均衡
        6.2.2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工作单位集聚性与分散性并存
    6.3 中国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6.3.1 高能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趋势
        6.3.2 高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6.4 小结
第七章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7.1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学院士基本情况的计量分析
        7.1.1 老龄化问题严重,80 岁以下院士仅有3 人
        7.1.2 博士占比48.84%,国外博士学位占比超过95%
        7.1.3 女性院士在原子核物理学领域的杰出贡献
    7.2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计量分析
        7.2.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在各研究领域的分布情况
        7.2.2 参与“两弹”研制的院士内部师承关系显着
    7.3 中国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发展趋势分析
        7.3.1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下降趋势
        7.3.2 原子核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7.4 小结
第八章 其他物理学分支和部分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 中国天体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1.1 天体物理学院士本土培养特征明显
        8.1.2 天体物理学院士的增选总体呈平稳上升趋势
        8.1.3 天体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2 中国生物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2.1 群体年龄较小,当选年龄集中于“41—50 岁”
        8.2.2 生物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3 中国工程热物理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3.1 工程热物理院士内部师承关系十分显着
        8.3.2 工程热物理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4 中国地球物理学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4.1 主要分布于固体地球物理学和空间物理学研究领域
        8.4.2 地球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
    8.5 部分分支交叉学科院士群体的计量分析
        8.5.1 电子物理学和声学院士的增选呈下降趋势
        8.5.2 中国物理力学由应用走向理论
        8.5.3 中国量子信息科技呈迅速崛起之势
第九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计量分析的比较研究和趋势分析
    9.1 各分支交叉学科间物理学院士基本情况的比较研究
        9.1.1 一些新兴研究领域物理学院士年轻化趋势明显
        9.1.2 21世纪以来本土培养的物理学院士占比一半以上
        9.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在实验物理领域分布较多
    9.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的发展趋势分析
        9.2.1 各分支交叉学科内的横向发展趋势分析
        9.2.2 各分支交叉学科的纵向年代发展趋势分析
    9.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分析
        9.3.1 第一代物理学院士初步完成了中国物理学的建制
        9.3.2 第二代物理学院士完成了中国物理学主要分支学科的奠基
        9.3.3 第三代物理学院士在国防科技和物理学科拓展中有着突出贡献
        9.3.4 第四代物理学院士在推进物理学深入发展方面贡献较大
        9.3.5 新一代物理学院士科技成果的国际影响力显着增强
第十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和发展趋势特征
    10.1 中国物理学院士的群体结构特征
        10.1.1 整体老龄化问题严重,但年轻化趋向较为明显
        10.1.2 整体学历水平较高,本土培养物理学精英的能力增强
        10.1.3 女性物理学院士占比较低,但科技贡献突出
        10.1.4 空间结构“集聚性”较强,但近些年“集聚性”逐渐被打破
    10.2 中国物理学院士研究领域发展的趋势特征
        10.2.1 物理学科中交叉性较强的研究领域具有极大的发展潜力
        10.2.2 物理学科中应用性较强的研究领域产业化趋势明显
        10.2.3 当代物理学的发展与科研实验设施的关系越发紧密
    10.3 中国物理学院士代际演化的趋势特征
        10.3.1 新中国成立初期国家需求导向下的相关物理学科迅猛发展
        10.3.2 20世纪80 年代以来院士研究兴趣与国家支持政策相得益彰
        10.3.3 21世纪以来院士个体对学科发展的主导作用越来越大
第十一章 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的成长路径
    11.1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宏观要素
        11.1.1 社会时代发展大背景的影响一直存在
        11.1.2 国家发展战略需求导向要素有所减弱
        11.1.3 国家科技管理制度的要素影响有所增强
        11.1.4 中国传统文化对物理学院士潜移默化的影响
    11.2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中观要素
        11.2.1 物理学学科前沿发展需求的导向要素显着增强
        11.2.2 空间结构“集聚性”的影响逐渐在减弱
        11.2.3 师承关系的影响主要体现于学科延承方面
    11.3 影响中国物理学院士成长的微观要素
        11.3.1 性别差异对物理学家社会分层的影响很弱
        11.3.2 年龄要素对物理学院士成长具有一定的影响
        11.3.3 个人研究兴趣对物理学院士的成长影响增强
    11.4 结语与展望
附录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企业博士后培养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1.3 研究目的
    1.2 研究问题与内容
        1.2.1 研究问题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方法与思路
        1.3.1 概念界定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企业博士后培养文献综述
    2.1 企业博士后培养相关理论
        2.1.1 国内外学术关注程度综述
        2.1.2 后学院科学
        2.1.3 利益相关者理论
        2.1.4 协同理论
    2.2 关于博士后研究的综述
        2.2.1 关于博士后历史与现状的研究
        2.2.2 关于博士后管理与体制的研究
        2.2.3 关于博士后培养与成效的研究
        2.2.4 关于博士后考核与评估的研究
    2.3 关于企业博士后研究的综述
        2.3.1 关于企业博士后管理与体制的研究
        2.3.2 关于企业博士后培养与成效的研究
        2.3.3 关于工作站建设的研究
        2.3.4 关于企业博士后现存问题的研究
    2.4 基于利益相关者和协同创新理论的企业博士后培养综述
        2.4.1 企业博士后培养的三重螺旋理论模型
        2.4.2 企业博士后培养的经验研究
第三章 企业博士后培养体制的形成与发展
    3.1 企业博士后在北美的形成与发展
        3.1.1 历史起源
        3.1.2 发展阶段
        3.1.3 企业博士后与高校博士后的比较
        3.1.4 加拿大政府基金——产业研发博士后基金的发展研究
        3.1.5 成效与面临的挑战
        3.1.6 特点与启示
    3.2 企业博士后在中国的起源与发展
        3.2.1 历史起源
        3.2.2 发展过程
        3.2.3 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发展的研究
第四章 企业博士后培养主要模式与案例分析
    4.1 罗格斯大学医药企业博士后项目的研究
        4.1.1 项目简介
        4.1.2 项目培养体制分析
        4.1.3 项目特点
    4.2 IBM公司哥尔斯廷企业博士后项目研究
        4.2.1 项目简介
        4.2.2 项目企业博士后职业选择与成长研究
        4.2.3 项目特点与启示
    4.3 加拿大“跃升”项目研究
        4.3.1 项目简介
        4.3.2 项目机制分析
        4.3.3 项目特点与启示
    4.4 上海交通大学企业博士后发展现状研究
        4.4.1 企业博士后招收
        4.4.2 上海交通大学企业博士后培养机制分析
        4.4.3 上海交通大学企业博士后职业选择与发展研究
        4.4.4 上海交通大学企业博士后特点与启示
    4.5 光明集团企业博士后案例研究
        4.5.1 光明集团企业博士后项目简介
        4.5.2 光明乳业研究院企业博士后培养体制
        4.5.3 光明乳业企业博士后培养特点
        4.5.4 经验与启示
    4.6 中外企业博士后管理体制与模式的对比研究
        4.6.1 三种模式概况
        4.6.2 三种模式的对比研究
        4.6.3 三种模式的成因及利弊分析
        4.6.4 企业博士后培养机制理论模型
第五章 企业博士后培养体制维度与影响因素的分析
    5.1 调研设计与调研过程
        5.1.1 指标设计过程
        5.1.2 问卷发放形式与过程
        5.1.3 访谈调研设计
    5.2 问卷的描述性统计
        5.2.1 企业博士后
        5.2.2 企业博士后管理人员
    5.3 数据分析与假设检验
        5.3.1 量表信度与效度检验结果
        5.3.2 数据质量检验结果
        5.3.3 研究假设检验结果
    5.4 调查结果与分析
        5.4.1 企业因素
        5.4.2 高校因素
        5.4.3 外界因素
        5.4.4 自身因素
        5.4.5 培养结果
第六章 企业博士后培养机制的系统优化
    6.1 以战略规划为统筹,发挥政府的宏观引领作用
        6.1.1 明确企业博士后的角色定位
        6.1.2 搭建分类培养体系
        6.1.3 对企业博士后分布进行整体设计
    6.2 以质量提升为核心,优化企业的人才培养体系
        6.2.1 企业博士后招聘机制
        6.2.2 企业博士后开题机制
        6.2.3 企业博士后考核机制
    6.3 以服务保障为支撑,深化各界的协同参与力度
        6.3.1 抓好高校导师队伍建设
        6.3.2 推进高校各类资源共享
        6.3.3 推进企业育人团队建设
        6.3.4 完善企业博士后激励体系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点
    7.3 研究局限与展望
附录1 :调查问卷
附录2 :国家关于企业博士后领域的重要文件
攻读学位期间完成的学术论文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参考文献
致谢

(3)跨国公司在华研发的空间布局战略(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篇章结构
    1.5 创新点与不足之处
第二章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活动的空间分布
    2.1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活动的基本现状
    2.2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的空间分布特征
第三章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战略类型及其空间布局
    3.1 研发战略与空间布局的关系
    3.2 外资在华研发活动战略类型
    3.3 外资在华研发战略类型的空间分布及区位特征
第四章 摩托罗拉在华研发活动的空间布局战略
    4.1 摩托罗拉全球研发体系
    4.2 摩托罗拉在华研发网络
第五章 结论与建议
    5.1 结论
    5.2 建议
参考文献
后记

(4)贝尔实验室成功经验研究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缘由、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对象
    1.3 文献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4.1 历史的研究方法
        1.4.2 案例分析法
        1.4.3 组织结构功能分析法
    1.5 创新点
2 贝尔实验室84 年成功之路
    2.1 贝尔实验室的发展历程
    2.2 贝尔实验室的主要科技成就
        2.2.1 晶体管的发明及应用
        2.2.2 信息论的提出
        2.2.3 激光技术的发展
        2.2.4 蜂窝式移动电话的发明
        2.2.5 光通信的发明和应用
        2.2.6 计算机、计算机语言的发展
3 贝尔实验室的主要成功经验
    3.1 制定正确的研发方针
    3.2 科技成果转化实现超循环
        3.2.1 以基础研究为根本
        3.2.2 开展技术创新
        3.2.3 产品试制后批量生产
        3.2.4 投入市场销售
        3.2.5 形成超循环
    3.3 独具特色的人才政策
    3.4 营造优越的治学环境
    3.5 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4 贝尔实验室创新模式的独特性
    4.1 研发宗旨的延续性
    4.2 与外部环境的自适应性
    4.3 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高效性
    4.4 企业文化的独特性
5 对我国企业发展的启示
    5.1 我国企业发展现状
        5.1.1 科研机构与市场严重脱节
        5.1.2 中试环节薄弱
        5.1.3 技术创新研发经费投入低
        5.1.4 对专利、知识产权的重要性认识不足
        5.1.5 人才流失问题严重,人才队伍薄弱
    5.2 贝尔实验室给我们的启示
        5.2.1 建立具有高效科技成果转化机制的控股集团
        5.2.2 完善科技中试环节
        5.2.3 加大技术创新研发经费的投入力度
        5.2.4 重视企业专利申请,开展自主创新
        5.2.5 建立激励创新的人才机制,创造良好的研发环境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6)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的动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2 论文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主要文献回顾
        1.3.1 国外学者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
        1.3.2 国内学者的相关理论和研究成果
    1.4 论文的结构与创新
        1.4.1 论文的结构
        1.4.2 创新之处
2 经典理论对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解释
    2.1 产品生命周期理论
    2.2 需求相似论
    2.3 内部化理论
3 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现状研究
    3.1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发展历程简述
    3.2 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现状分析
        3.2.1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来源地
        3.2.2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行业分布
        3.2.3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区位布局
        3.2.4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投资方式
        3.2.5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研发内容
        3.2.6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组织特征
        3.2.7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与母公司在华本部关系
        3.2.8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机构与中国科研机构合作情况
4 市场竞争力导向的分析架构
    4.1 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降成本效应分析
    4.2 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的时效性效应分析
    4.3 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的可持续性效应分析
    4.4 小结
5 案例分析
    5.1 微软公司在中国的研发
        5.1.1 微软在华投资研发的降成本效应
        5.1.2 微软在华投资研发的时效性效应
        5.1.3 微软在华投资研发的可持续性效应
    5.2 朗讯科技在中国的研发
        5.2.1 朗讯在华投资研发的降成本效应
        5.2.2 朗讯在华投资研发的时效性效应
        5.2.3 朗讯在华投资研发的可持续效应
6 对策与建议
    6.1 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效应评价
        6.1.1 积极作用
        6.1.2 消极作用
    6.2 政策建议
        6.2.1 完善制度环境建设,鼓励跨国公司在华投资研发
        6.2.2 提高我国企业吸收能力,积极利用技术外溢
        6.2.3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限制研发利益分配扭曲
参考文献
附录: 跨国公司部分在华研发机构
后记

(7)朗讯中国公司对中国联通市场的营销策略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 要
ABSTRACT
前言
第一章、朗讯科技有限有限公司
    (一) 朗讯科技有限公司介绍
        1. 产品介绍
        2. 全球服务介绍
        3. 研发机构介绍
        4. 管理组织结构
    (二) 朗讯全球市场与销售
    (三) 朗讯中国有限公司介绍
第二章、中国移动通信设备市场竞争分析
    (一) 中国移动通信业的发展
        1. 移动电话用户增量分析
        2. 移动电话逐步取代固定电话
        3. 数据业务高速发展分析
        4. 移动通信收入占电信业务总收入分析
    (二) 中国移动通信设备供应商SWOT 分析
        1. 国外设备供应商特点分析
        2. 国内设备供应商特点分析
    (三) 中国移动设备技术和市场特点
        1. 标准之争
        2. 产品延续性
        3. 技术更新迅速
第三章.朗讯中国有限公司中国联通市场策略分析
    (一) GSM 策略分析
        1. 策略的形成
        2. 策略的执行过程与结果
        3. 分析与评价
    (二) CDMA 策略分析
        1. 策略的形成
        1) 中国政府出于对美贸易需要引进CDMA 系统
        2) 联通公司自身业务增长需求
        3) 朗讯中国自身业务增长的要求
        2. 策略的执行与结果
        3. 分析与评价
第四章、总结
参考文献

(8)跨国公司在华R&D活动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独创性声明
学位论文版权使用授权书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方法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思路和结构安排
        1.3.1 研究思路
        1.3.2 结构安排
第二章 研究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
    2.2 关于R&D全球化理论的研究
    2.3 技术创新理论
        2.3.1 关于企业技术创新的相关理论研究
        2.3.2 技术创新的过程机制
    2.4 技术溢出效应分析
        2.4.1 技术溢出效应的理论分析
        2.4.2 国内外学者对技术溢出效应实证研究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状况分析
    3.1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情况
        3.1.1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总体情况
        3.1.2 重点大型企业技术创新的状况与分析
    3.2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模式及组织形式
        3.2.1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模式
        3.2.2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组织形式
    3.3 我国企业技术创新存在的问题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跨国公司在华R&D活动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的影响
    4.1 跨国公司在华R&D活动概述
        4.1.1 跨国公司R&D全球化发展的趋势
        4.1.2 跨国公司在华R&D活动现状
    4.2 跨国公司在华R&D活动的技术控制和技术外溢
        4.2.1 跨国公司在华R&D活动的技术控制
        4.2.2 跨国公司在华R&D活动的技术外溢
    4.3 跨国公司在华R&D活动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产生的影响
        4.3.1 跨国公司在华R&D活动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产生的正效应
        4.3.2 跨国公司在华R&D活动对我国企业技术创新产生的负效应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促进我国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的对策
    5.1 政府宏观管理政策
        5.1.1 完善国家科技创新体系
        5.1.2 完善政府主导的产、学、研 R&D合作体系
        5.1.3 完善要素市场和产品市场
        5.1.4 正确应对国外企业专利挤压
    5.2 企业对策
        5.2.1 提高企业技术研发能力
        5.2.2 构筑企业技术创新的人才高地
        5.2.3 加大R&D投资
        5.2.4 提高市场开拓能力
        5.2.5 加强企业R&D机构的文化建设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束语
    6.1 全文的主要观点归纳
    6.2 本文研究中存在的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1 跨国公司在我国独资设立研发机构的简要情况
附录 2 跨国公司与我国科研机构和大学共建研发机构的情况
附录 3 跨国公司与我国科研机构和大学项目合作的情况
致谢

(9)跨国公司与中国大学之间的R&D合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有关跨国公司同大学之间 R&D 合作的研究状况
        1.2.1 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的研究
        1.2.2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的研究状况
        1.2.3 跨国公司同大学之间的 R&D 合作研究
    1.3 研究方法和论文内容安排
        1.3.1 研究方法
        1.3.2 论文结构安排
第2章 R&D 全球化与跨国公司在华的 R&D 活动
    2.1 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是科技全球化的重要表现
        2.1.1 科技革命与全球化的结合推动了科技全球化进程
        2.1.2 跨国公司研发全球化
    2.2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
        2.2.1 在华研发:从无到有的转变
        2.2.2 跨国公司在华研发现状
第3章 跨国公司与中国大学之间的R&D 合作
    3.1 跨国公司VS 中国大学:R&D 合作动机分析
        3.1.1 跨国公司的合作动机
        3.1.2 (中国)大学的合作动机
    3.2 跨国公司与中国大学R&D 合作的模式
        3.2.1 项目委托模式
        3.2.2 联合研发模式
        3.2.3 人才培养模式
        3.2.4 共建研发机构模式
    3.3 本章小结
第4章 跨国公司与清华大学联合R&D 机构案例分析
    4.1 清华大学与跨国公司联合R&D 机构概况
    4.2 清华大学与跨国公司联合研发机构案例研究
        4.2.1 “清华-松下”联合电工实验室
        4.2.2 SMC-清华大学气动技术中心
        4.2.3 德尔福-清华研究所
        4.2.4 清华-朗讯贝尔联合实验室
        4.2.5 清华-三菱重工研发中心
        4.2.6 清华日棉汽车技术研究所
    4.3 案例分析总结
第5章 跨国公司与中国大学 R&D 合作中存在的问题及政策建议
    5.1 跨国公司同中国大学R&D 合作与国家创新系统
        5.1.1 中国企业的劣势和尴尬
        5.1.2 科技资源的争夺
        5.1.3 大学功能的重新定位
    5.2 中国大学与跨国公司R&D 合作中存在的问题
        5.2.1 合作中大学的相对被动地位
        5.2.2 研发管理的不尽合理
        5.2.3 重开发(development)轻研究(research)
        5.2.4 路径依赖
    5.3 政策建议
        5.3.1 政府层面
        5.3.2 (中国)企业层面
        5.3.3 大学层面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清华大学涉外研发合作机构(1997 年)
附录B 清华大学涉外研发合作机构(1998 年)
附录C 清华大学近年涉外研发合作机构
附录D 清华大学历年国际研发合作项目统计表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四、朗讯科技贝尔实验室与中国科学院共建通信技术联合实验室(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物理学院士群体计量研究[D]. 刘欣. 山西大学, 2019(01)
  • [2]企业博士后培养机制研究[D]. 葛昀洲.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3]跨国公司在华研发的空间布局战略[D]. 林明珠. 华东师范大学, 2010(03)
  • [4]贝尔实验室成功经验研究及启示[D]. 张丽娟. 广西民族大学, 2009(06)
  • [5]美国贝尔实验室——R&D象牙之塔[J]. 李斌. 世界博览, 2008(19)
  • [6]跨国公司在华设立研发机构的动因研究[D]. 严炼. 浙江大学, 2007(04)
  • [7]朗讯中国公司对中国联通市场的营销策略分析[D]. 彭明鉴.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2006(02)
  • [8]跨国公司在华R&D活动对中国企业技术创新影响的研究[D]. 邓海波. 东北大学, 2005(12)
  • [9]跨国公司与中国大学之间的R&D合作研究[D]. 李金登. 清华大学, 2005(08)
  • [10]科技创新结硕果 人才培养添新枝——朗讯贝尔实验室(中国)基础科学研究院博士后科研工作站正式启动[J]. 朗讯科技(中国)有限公司. 电信网技术, 2004(06)

标签:;  ;  ;  ;  ;  

朗讯科技贝尔实验室与中科院共建通信技术联合实验室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