收藏是好作文复习课的重要前提

收藏是好作文复习课的重要前提

一、收集,是上好作文评讲课的重要前提(论文文献综述)

黄丹红[1](2020)在《让我们的英语试卷评讲课精彩起来》文中指出考试作为评价的重要工具之一,历来受到了老师们的高度重视,评讲的目的不仅是更正学生试题的错误或者对试题进行单纯的分析,更重要的是分析学生知识掌握的情况,矫正错误,查漏补缺,帮助学生构建知识网络,强化巩固知识,引导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总结解题的一般规律,促进学生的可持续发展,进而提高学生语言综合运用能力。在课堂上,倡导合作学习,发挥学生自主性,关注学生的情感,培养学生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勇敢面对困难和挫折,可采用"四原则、三步骤、四环节、两延伸"试卷评讲模式。

郑德滢[2](2020)在《新高考背景下高中作文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高考作为我国人才培养与选拔的大型考试,对高中教学有着重要的导向作用。尤其是作文部分,其分值大且对学生能力要求高而一直备受关注。随着2017年新一轮高考制度改革的全面铺开,2020年建成具有中国特色高考制度的到来,高中作文教学的重要性进一步凸显。毫不夸张的说,作文教学的好坏与学生高考语文成绩的高低有着直接关系。因此,如何切实有效的开展作文教学,更好的把“考”与“教”相结合,已然成为高中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本文从新一轮高考制度改革历史背景出发,通过把握高考作文命题规律,找寻高考作文命题特点,深入挖掘高考改革体制下高中作文教学的问题与不足,以此探索出一套实用且高效的作文教学策略。基于此,本文以广东省云浮市三所高中为研究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访谈法、经验总结法等方式进行研究,主要内容结构如下:第一部分是绪论部分,主要阐述了新高考背景下高中作文教学的研究缘起及意义,归纳和整理了当前新高考下作文教学的研究成果,并从相关文献中获得启示。第二部分是阐述新高考背景下高考作文命题及其与作文教学的关系。通过分析新一轮高考制度改革背景下高考作文命题的特点,包括对新一轮高考制度改革概念的界定,新高考背景下高考作文命题的变化、命题特征的概述,预测出新高考下作文命题的发展趋势。浅析高考作文命题与高中作文教学之间的关系,并归纳总结出在此背景下,高考作文命题对高中作文教学影响。第三部分是对新高考背景下高中作文教学现状的调查与分析。笔者通过在学生群体中派发问卷以及对师生进行访谈的方式了解作文教学现状,发现学生对新高考政策欠缺了解。同时,一线教学实践中还存在着如下问题:学生方面主要有“审题不当,思维狭隘”、“文体训练单一且欠缺规范”和“对生活积累少,素材内容陈旧肤浅”三大问题。教师方面的问题表现在了忽视教材资源的利用价值;教学方式单一,语文活动流于形式;作文评改欠缺有效性等三个方面。据此,笔者对当前作文教学存在的问题进行析因,为提出相应的解决策略奠定现实基础。第四部分是本论文的重要章节。结合作文教学问题,围绕高考作文命题特点,以此论述开展作文教学的策略。第一,加强师生对新高考和新课标的研读,教师作文教学要落到实处。语文是一门科学性与艺术性兼容,工具性与人文性兼具的学科,而语文能力素养的培养并非一朝一夕。新高考背景下的语文考试,似乎有章可循,有据可依,实则“题在书外,功在书内”。因此,教师不仅要把政策与要求落到实处,还需对学生加强新高考与新课标的解读与普及,让学生重视语文学习,破除部分学生对语文学习的偏见。第二,加强思维训练,提升作文品质。无论是时代的发展,还是课标,都对学生的思维能力提出了要求,新高考背景下,从立意到行文,都离不开学生多种思维能力的综合运用。因此,教师在作文教学中,要加强学生因果思维的训练,帮助学生精准深刻立意;强化纵向思维训练,增强学生作文逻辑性;注重辩证思维的培养,引导学生突破狭隘的思维定式,防止掉入“非此即彼”的思维怪圈;加强创造性思维的培养,为学生作文增色添彩。同时在阅读教学中,把学生置身于一些真实具体的情境中,帮助他们完成高阶认知,多方面全方位的促进学生思维品质的提升。第三,规范作文文体,训练有的放矢。笔者通过对教师的访谈发现,学生对文体特征欠缺认识,绝大部分学生对文体知识一知半解,这种淡薄的文体意识导致了学生作文文体杂糅,欠缺规范。教无定法,贵在得法,优化以文体类型为中心的作文教学计划,应注重培养学生的文体意识,有的放矢的开展作文文体训练。第四,加强生活感悟,注重时代积累。高考作文命题内蕴丰富,涉及面广,教师在引导学生生活化写作的同时,也要引导学生关注社会发展,着眼现实,表达真情实感。教师在鼓励学生参与生活的同时,要积极培养学生感受生活的能力,把生活内容当作一门课程去学习。除此之外,还应培养学生的社会意识,每个人都不是社会独立的个体,我们要把自己的利益与国家的发展相结合。第五,重视教材,挖掘利用。由于高中生课业压力大,课程任务繁重,学生能自由分配时间从而进行课外阅读的时间是有限的,加之学生的兴趣阅读与质量阅读不匹配,导致学生的高质量阅读十分短缺。因此,教师可以发挥好语文课本的学习价值,通过阅读教学,提高学生作文语言表达能力,聚焦语用,先求通再求好;再者,熟读课文,正本清源,概括、凝练课本中可供运用的作文素材;接着,在立足课文的基础上,以读引读,加强阅读的课内外联系,增加学生的阅读积累;最后,读写结合,把汲取与表达相统一,实现开阔学生视野,以读促写的目的。第六,丰富教学形式,开展多样活动。作文教学不应拘泥于课堂,而要加强课程实施的整合,丰富作文教学形式,如把作文教学与课本剧表演相结合,“读、写、演”三位一体,训练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即兴表演能力,打造多样的作文教学课堂;亦可以是引导学生积极参与丰富多彩的语文实践活动,如开展研究性写作活动,转变学生“两耳不闻窗外事,一心只读圣贤书”的学习观念,引导学生关注与参与社会实践。第七,量化评分标准,高效讲评改。作文评改是作文教学的重要一环,高效的讲评有利于加深学生的作文印象,促进学生作文水平的提高。本文从“作文评语要用心”“作文评改有标准”“作文要不厌其改”三个方面优化作文评改环节,始终把“一切都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与素养”的原则作为选择评改方式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第五部分是本文的结语。总而言之,本文立足于教学实践,通过探究新高考下高考作文命题特点,把握高考作文命题与高中作文教学二者的关系,找寻出切实有效的教学策略,以期为高中作文教学发展带来积极作用。

刘晓慧[3](2020)在《共生写作在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当前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结论化现象严重,教学过程缺失,教学忽略学生的写作过程和学习过程,直接将结论告诉学生,学生缺乏写作体验和写作感受,写作水平很难得到提升。针对这一现状,在共生理论和本色语文的理论支撑下,黄厚江提出“共生写作”。“共生写作”既是一种教学理念,又是一种教学方法,本质上是师生一起写作文,一起讲故事,共享写作经验,激活写作体验,激发写作欲望,培养写作兴趣,让学生在写作的过程中总结写作方法,感悟写作规律,提高写作能力。共生写作就是把课堂变成写的过程。共生理念符合时代发展的需要,共生写作符合教育发展的需要,共生写作在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具有很大的意义和价值。首先,其有利于培养学生的逻辑思维,改善学生的思维方式;其次,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再次,有利于提高学生的作文水平;最后,共生写作理念与现代教育理念是相契合的。在共生视野下,通过对当前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的现状调查,笔者发现当前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主要存在以下问题:教学模式僵化、教学过程缺失、写作过程封闭、作文讲评浮于表面。共生写作在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具体应对策略如下:自由作文与指令作文“双线互补”可解决教学模式僵化,学生写作兴趣不断下降的问题;作文教学作用于学生的写作过程可解决教学过程缺失、作文讲评浮于表面、学生写作信心严重不足等问题;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写作空间可解决写作过程封闭的问题,增强学生的合作意识。

陈奕甫[4](2020)在《“共生写作教学”在初中语文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共生写作教学由黄厚江于2010年提出,是基于自己的“本色语文”教学主张,立足自己多年一线教学经验形成的系统化作文教学体系。2011年教育部印发《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这是我国义务教育课程改革的又一项重要举措。在课程改革新的背景下,如何让共生写作教学更好的应用于作文教学实践?结合初中作文教学对共生写作教学进行应用研究。采用文献研究法、调查法和实验法,结合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1-6单元写作内容,在实验班进行共生写作教学实验,控制班仍采用传统的作文教学方法。实验后,实验班与控制班对比平均值为1.978,对比标准误差平均值为0.404,显着性差异检验T=4.897,显着性双尾值P=0.000(P<0.05),实验后水平差异显着。证明共生写作教学对学生作文成绩有积极影响。问卷调查结果表明:共生写作教学的确能够在写作兴趣和教学有效性两个方面对学生的作文学习产生积极影响。共生写作教学强调用写作教写作,在写作中教写作,以部编版语文九年级上册第一单元单元写作训练《尝试创作小诗》为例,介绍共生写作教学在初中作文教学中的研究设计与实验过程,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和讨论,得出结论:树立生态教育理念是取得写作教学效果的前提,作文教学要提供好写作物理共生情境、写作心理共生情境、写作课堂共生情境和写作反思共生情境。

袁超[5](2019)在《李镇西与黄厚江中学作文教学比较研究》文中提出作文教学一直是广大语文老师关心的领域,也是一个困惑了很多一线教师的问题。全国优秀教师李镇西与黄厚江老师,都是当今语文教育名师,两人在作文教学中都提出了不同的理念和思路。李镇西老师在教学探索中追求的境界是爱与民主,并提出关于写作教学的观点是让学生在作文中学会做人,成为写作的主人,在作文中感悟人生,感受生活。黄厚江老师系统地提出了“本色语文”的教育主张,在“本色语文”教学理念引领下,黄老师在作文教学方面进行了探索,提出了“本色作文教学”。在以往的研究中对单个语文教育名师研究的多,而对不同的语文教育名师进行比较研究的相对较少。本文借鉴、参考了李镇西、黄厚江的论着和有关专家学者理论成果,试图从纵向与横向相结合的角度把李镇西与黄厚江的语文作文教学观系统的比较、学习和研究,探讨他们的作文教学方法,梳理、归纳、总结他们的共性因素和闪光点,以期应用到实际教学中。论文主要分为五部分:第一部分对李镇西及黄厚江老师语文作文教学的相关理念进行了梳理;第二部分是对李镇西、黄厚江两位老师的作文教学主要观点进行了比较,从中找出他们作文教学观主要观点的共同之处与差异;第三部分是对他们作文教学实践展开对比,主要从作文指导实践和作文讲评实践进行分析比较;第四部分主要从两位老师作文教学评价方面进行比较;第五部分是两位老师的作文教学给语文教育工作者带来的建议。本文通过对二位名师的作文教学观及应用进行深入的探讨研究,可以丰富作文教学的相关理论,又可以为一线作文教学提供思考的空间,从而有效提高语文作文教学。

吴悦[6](2019)在《基于生活的小学高段记叙文习作教学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注重培养小学生习作能力的小学高段,记叙文是习作中最常见出现频率最高也是最重要的文体。然而,小学高段的学生受各个方面的影响和限制,记叙文写作水平普遍不高,在记叙文习作训练和学习过程中存在内容脱离实际生活等问题。同时,在记叙文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在指导和评改过程中也有不足之处。鉴于以上现状,本论文以生活为基础,结合实习听课和课堂实录,分析小学高段在记叙文习作教学中存在的主客观问题,并对其存在的问题进行原因剖析。以《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2011版)》为研究的依据,最终在笔者的尝试和经验总结下提出切实可行的改进策略。本论文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是绪论部分。第二章是针对笔者所选取的被试小学——乌鲁木齐B小学高年级记叙文习作教学的调查。本章主要从学生的问卷调查、和教师的访谈以及笔者对学生和教师的观察和课堂实录分析这几个方面发现问题。第三章是以第二章为基础提出的小学高段记叙文习作教学中存在原因的分析。本篇论文主要从教师和学生进行归因。第四章是笔者在总结归纳问题和原因之后大胆尝试下做出的教学设计与分析。第五章是基于生活的小学高段记叙文习作教学改进策略。研究发现,小学高段记叙文习作教学中存在学生习作兴趣不高、内容与生活不符、语言表达单调,教师角色定位偏差、指导方法略微刻板、以及评改方式过于简单等问题。究其原因,是因为学生的生活环境单一、脱离生活、不善观察、不注重积累素材以及教师的理论知识与习作教学脱节、不写“下水文”和对习作讲评重视度不高。因此笔者大胆实践,对实际习作指导课与讲评课进行教学设计和分析,在此基础上提出教师要教导学生学会观察生活的方法、敢于“下水”教学、注重习作评讲,学生要学会观察、发现习作与生活的联系、注重积累、筛选素材并增加阅读量,获取生活中的间接经验等策略。

谭珊[7](2018)在《基于思维发展的初中微作文序列研究》文中认为微作文是网络时代发展下的产物,因为具有篇幅短小、训练点小而集中的核心内涵,行文自由、形式多样、反馈即时、紧扣时代生活等特点而倍受青睐,它不仅成为近些年考试命题的热点,而且已进入人教版初中语文教材(2016版)体系中,体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又因为初中生思维发展呈现出由具体形象思维向抽象逻辑思维过渡,最终以抽象逻辑思维占据主导地位的特点,且思维与写作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思维和写作可以相互促进,所以遵循初中生思维发展规律,编排并实践微作文序列不仅适应了时代发展的需求,可提升学生的语文核心素养,即促进语言的建构和运用,思维的发展和提升,而且这一研究,为写作教学注入了新的活力,提供了写作教学研究的新视角。但对目前初中微作文教学的现状和原因分析中了解到,大多数教师和学生对于微作文这一概念认识模糊,实际写作中只做到了形式上的“微”;微作文教学无目标和计划,训练无序列,或者即使有序列,但在编制与实践中也没有结合初中生思维发展特点,没有科学的理论依据作为支撑;微作文的优势未充分的发挥出来,与大作文教学衔接不上;评价的理念不科学,方式单一。这些都无法真正促进作文水平的提升,思维的发展。因此,要使基于思维发展的初中微作文序列研究取得实效,首先,提出实践的目标和原则,为微作文序列的编制与实践明确方向,制定准则与规范。其次是在目标和原则的引领下设计微作文序列的实践内容,该序列着重关注三点,一是基于初中生思维发展特点这一科学前提,综合考虑写作知识与技能等要素,充实序列编制的理论依据。二是引入“微作文”这一适应时代需要的新颖形式,实现研究载体的创新。三是实践性强,将编制好的序列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投入使用,进而不断的优化完善。再次是在目标和原则的引领下探索出实践的方法,分别从侧重形象思维、逻辑思维、辩证思维、创造思维发展四个方面进行微作文序列实践方法探究。最后,针对基于思维发展的初中微作文序列写作实践状况,制定并完善相应的评价措施。

陈宝莹[8](2018)在《高中议论文写作微型化教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中议论文写作是高中语文教学的重点也是难点,在实际教学过程中,众多语文教师只重灌输议论文写作知识,忽视学生写作过程中遇到的实际困难,对学生具体写作学情缺少分析,学生在高考应试大环境下觉得议论文写作困难重重,思维能力的发展与思维品质的提升更无从谈起。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应引进“微型化课程理论”,聚焦学生的议论文写作实际困难,选择明确集中的课程目标,开发微型化的课程内容以及提供具体可操作的学习支架,在较短的时期内满足学生特定的写作学习需求从而提升写作水平。高中议论文写作微型化教学具体实施过程先分析学生写作“微”学情,再确定写作教学“微”目标、开发写作教学“微”内容、设计写作学习“微”支架,后是“微”评价以提升,引领学生走出议论文写作困境,从而提升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成效。

刘情[9](2018)在《初中作文教学“常态化”研究》文中提出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中之重。本研究主要通过调查法和案例分析法,同时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例证法和归纳法等研究方法,为了让初中写作教学回归本质,切实提高作文教学的效果,本研究从初中生所作之文语句不通、内容空洞、文体不明、模式固定的现状出发,分析了初中作文教学非“常态”的原因即缺乏比较完整的作文教学体系;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脱节;盲目追求“高大全”;应试教学的负面影响。并在此基础上分析了实施作文教学“常态化”的可行性,初中作文教学“常态化”的实施主要从了解初中生写作文的乏趣、恐惧、封闭、无所适从的心理特点出发,提出指导选材要走出“封闭”,目标的设置要合理,教师要重视作文评改,要求学生写作后反思后记。最后,总结提出初中作文教学“常态化”的两步跨越,第一步跨越是教会学生写“像”文章;第二步跨越是教会学生写“好”文章,初中作文教学“常态化”研究旨在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和水平。

陶勇艳[10](2018)在《小学中高段习作讲评教学现状与优化策略研究》文中提出习作讲评是习作教学中关键的、不可缺少的环节。然而,当前教师对习作讲评认识不足,重视习作指导,忽视习作讲评,这一教学现状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小学生习作水平的提高。反思当前习作讲评教学和探究有效的习作讲评教学策略是优化当前习作教学的需求。在新课程理念下,本论文试图重新界定习作讲评的相关概念及明确相应的理论基础,调查、剖析当前小学中高段习作讲评教学的现状。在此基础上,笔者吸取和借鉴优秀习作讲评教学实例探讨优化小学中高段习作讲评教学的有效策略,以期给广大语文教师带来启发。本文共四章:第一章是绪论。第二章是小学中高段习作讲评教学的背景分析。笔者在这部分界定习作讲评的相关概念并明确理论基础。第三章是研究方法和小学中高段习作讲评教学现状。本文采用文献分析、问卷调查、访谈和课堂观察等形式调查当前小学中高段习作讲评教学,明晰其当前现状,指出其存在的问题,并试图分析其问题存在的原因。第四章是小学中高段习作讲评教学的优化策略。本文从以生为本,建立讲评系统;研读习作,确定讲评重点;利用新媒介,更新讲评形式;师生合作,评改结合;高效研读习作,及时讲评;搭建展示平台,延伸习作讲评课堂等六个方面优化小学中高段习作讲评教学。最后是结束语,指出本论文的不足之处。

二、收集,是上好作文评讲课的重要前提(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收集,是上好作文评讲课的重要前提(论文提纲范文)

(2)新高考背景下高中作文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
一、新高考背景下高考作文命题及其与作文教学的关系
    (一)新高考与高中作文教学
        1.新高考制度改革
        2.新高考与高中作文教学
    (二)新高考背景下高考作文命题特点
        1.新高考背景下高考作文命题变化
        2.新高考背景下高考作文命题特征
        3.新高考背景下高考作文命题发展趋势
    (三)新高考背景下高考作文命题与高中作文教学的关系
    (四)新高考背景下高考作文命题对高中作文教学的影响
二、新高考背景下高中作文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师生对新高考的认识和看法
        1.学生方面
        2.教师方面
    (二)高中作文教学现状
        1.学生作文学习情况
        2.教师作文教学情况
    (三)高中作文教学存在问题及原因
        1.师生对新高考缺乏认识和了解
        2.学生写作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3.教师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三、新高考背景下高中作文教学的优化策略
    (一)加强师生对新高考的认识与了解
        1.学生层面:加强对新高考政策的了解,树立正确的语文学习观
        2.教师层面:加强研读,做好普及,更新教学观念
    (二)加强思维训练,提升作文品质
    (三)规范作文文体,训练有的放矢
    (四)加强生活感悟,注重时代积累
        1.把生活内容当作一门课程
        2.让身边人与事与时代紧密相连
    (五)重视教材,挖掘利用
        1.回归课文,强调语用
        2.熟读课文,正本清源
        3.立足课文,以读引读
        4.重视课文,读写结合
    (六)丰富教学形式,开展多样活动
    (七)量化评分标准,高效讲评改
        1.作文评语要用心
        2.作文评改有标准
        3.作文要不厌其改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3)共生写作在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一)时代背景:共生时代
        (二)研究意义和价值
    二、文献综述
        (一)关于共生理论和共生教育的研究
        (二)关于议论文写作教学的研究
        (三)关于共生写作的研究
    三、研究方法
        (一)文献研究法
        (二)案例研究法
        (三)访谈法
        (四)问卷调查法
第一章 共生写作的理论依据及相关概念界定
    一、共生写作的理论依据
        (一)共生理论
        (二)本色语文
    二、共生写作的相关概念界定
        (一)共生教育
        (二)语文共生教学
        (三)共生写作
        (四)易混淆概念辨析
第二章 共生写作视野下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现状调查与分析
    一、案例分析
    二、教师访谈
    三、学生问卷
    四、现状总结
第三章 共生写作视野下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的成就与问题
    一、共生写作视野下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的成就
        (一)旁观者角度:共生写作教学实施的现实性
        (二)教师角度:作文教学呈现过程化趋势
        (三)学生角度:学生成为作文教学的主体
    二、共生写作视野下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的问题
        (一)教学模式僵化
        (二)教学过程缺失
        (三)写作过程封闭
        (四)作文讲评浮于表面
第四章 共生写作在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策略
    一、自由作文与指令作文“双线互补”
        (一)自由作文:培养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学生的写作素养
        (二)指令作文:规范学生的写作意识,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
        (三)自由作文与指令作文“双线互补”
    二、作文教学作用于学生的写作过程
        (一)作文指导课——《议论性材料的分析与立意的选择》
        (二)作文评讲课——《让观点更鲜明》
    三、为学生营造良好的写作空间
        (一)读写共生:在阅读中培养学生的写作意识和写作能力
        (二)生活和写作共生:将写作与学生的生活联结起来
        (三)生生共生:充分发挥同伴效应的积极作用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一、调查问卷说明
    二、问卷(请在符合自身情况的选项前的括号中打钩)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着
致谢

(4)“共生写作教学”在初中语文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理由、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选题的理由
        (二)研究的目的
        (三)选题的意义
    二、国内外关于初中作文教学研究文献综述
        (一)研究文献数量统计概况
        (二)国内研究现状
        (三)国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现状简评
        (五)研究趋势
    三、研究内容
        (一)核心概念
        (二)研究的具体内容
        (三)研究的重点、难点和创新点
    四、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共生写作教学的基本内涵和实施要求
    一、共生写作教学的提出
        (一)共生写作教学的诞生
        (二)共生写作教学的形成
    二、共生写作教学的基本内容
        (一)共生写作教学的理论依据
        (二)共生写作教学的基本主张
        (三)共生写作教学的特点
    三、共生写作教学的实施要求
        (一)选好共生点
        (二)激活共生现场
        (三)促进共生过程
第二章 初中语文共生写作教学应用过程
    一、研究设计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假设和要解决的问题
        (三)研究对象的确定
        (四)研究变量
        (五)研究方法(主要实验法)和研究工具
        (六)研究内容
    二、初中语文共生写作教学的实验过程
        (一)教学内容
        (二)教学目标
        (三)学情分析
        (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五)教学方法设计
        (六)实施过程
        (七)教学评价
第三章 初中语文共生写作教学应用效果分析
    一、成绩分析
        (一)实验后测结果
        (二)实验结论
    二、对学生的调查比较分析
        (一)实验前后学生学习写作兴趣变化的对比分析
        (二)实验前后写作教学有效性对比分析
    三、对教师的调查分析
        (一)作文教学缺乏理论基础
        (二)对共生写作教学缺乏了解
        (三)课堂教学方法呆板
第四章 初中语文共生写作教学反思与改进策略
    一、对共生写作教学应用效果的讨论
        (一)共生写作教学对学生写作产生积极影响
        (二)共生写作教学提升写作教学有效性
        (三)运用共生写作教学应思考的关键点
    二、运用共生写作教学的反思
        (一)建立初中语文作文“生态共生”教学体系
        (二)初中语文作文“生态共生”教学体系的构成
        (三)“生态共生”写作教学体系的特点
    三、“生态共生”写作教学体系的实施策略
        (一)树立生态教育理念
        (二)建立生态课堂环境
        (三)提供写作共生四大情境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附录一 :调查问卷(教师卷)
    附录二 :调查问卷(学生卷)

(5)李镇西与黄厚江中学作文教学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
        一、中学作文教学现状
        二、中学作文教学缺乏理论指导
        三、李镇西老师与黄厚江老师的作文教学观具有研究价值
        四、李镇西与黄厚江名师作文教学比较颇具研究价值
    第二节 研究目的、目标及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目标
        三、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综述
        一、对李镇西老师作文教学的理论研究
        二、对黄厚江老师作文教学的理论研究
        三、对李镇西老师作文教学实践的研究
        四、对黄厚江老师作文教学实践的研究
    第四节 研究方法
第一章 李镇西与黄厚江作文教学观概述
    第一节 李镇西语文民主教育下的作文教学观
        一、李镇西语文民主教育的主要内容
        二、李镇西语文民主教育下的作文教学观概述
    第二节 黄厚江本色语文教育下的作文教学观
        一、黄厚江本色语文教育观的主要内容
        二、黄厚江本色语文教育下的作文教学观概述
第二章 李镇西与黄厚江作文教学观比较
    第一节 李镇西与黄厚江作文教学观相同之处
        一、重视学生的主体地位
        二、重视写作积累
    第二节 李镇西与黄厚江作文教学观不同之处
        一、作文教学的目标
        二、写作练习侧重点的不同
第三章 李镇西与黄厚江作文教学实践比较
    第一节 作文教学方法比较
        一、李镇西老师重视作文写作的方法训练
        二、黄厚江老师重视思考与实践的结合
    第二节 作文指导策略比较
        一、李镇西与黄厚江写作指导中的相同之处
        二、李镇西与黄厚江写作指导中的不同之处
    第三节 作文评讲比较
        一、李镇西与黄厚江作文讲评的相同之处
        二、李镇西与黄厚江作文讲评中不同之处
第四章 李镇西与黄厚江作文教学的评价
    第一节 李镇西作文教学的评价
        一、教学语言:点拨中不失风趣
        二、教学方式:民主中注重启发
        三、课堂氛围:对话中实现共享
        四、教学内容:构建语文生活化
        五、教学评价:奖惩中尊重人格
    第二节 黄厚江作文教学的评价
        一、教学方式:尊重写作规律
        二、教学思维:重视辩证思维
        三、教学形式:以学生为本
        四、教学激励:迸发写作激情
        五、教学观点:务实的课堂教学
        六、教学内容:从无序到有序
第五章 作文教学带给语文教育工作者的建议
    第一节 作文教学中要实现工具性与人文性的平衡
        一、现身说法,与学生交流感受和体会
        二、典型展示,让学生形成对写作过程的正确认识
        三、细节放大,让学生发现问题并领悟规律
        四、现场提升,让学生获得过程性的体验
        五、一题多写,使学生改善写作状况并优化学习资源
    第二节 写作指导需要贯穿作文教学全程
        一、作文写作前的启发引导
        二、作文讲评中启发引导
        三、教师试笔的启发引导
    第三节 作文教学的反思与评价
        一、确立正确的作文教学目标
        二、创造环境培养学生写作素养
        三、恰当评价帮助学生自我提升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研究成果
致谢

(6)基于生活的小学高段记叙文习作教学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缘起
        1.1.1 小学记叙文习作教学现状
        1.1.2 小学高段记叙文习作体裁比重较大
        1.1.3 记叙文习作联系生活的必然性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研究设计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方法
    1.4 核心概念
        1.4.1 记叙文的概念
        1.4.2 小学高段习作教学的概念
        1.4.3 小学高段记叙文习作教学的概念
    1.5 文献综述
        1.5.1 国外研究现状
        1.5.2 国内研究现状
    1.6 理论依据
        1.6.1 陶行知“生活教育”理论
        1.6.2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2 小学高段记叙文习作教学存在的问题
    2.1 小学高段记叙文习作教学中学生存在的问题
        2.1.1 习作兴趣不高,缺乏主动性
        2.1.2 习作内容脱离生活
        2.1.3 习作语言表达单调
    2.2 小学高段记叙文习作教学中教师存在的问题
        2.2.1 角色定位存在偏差
        2.2.2 习作指导方法刻板
        2.2.3 提供范文使用不当
        2.2.4 评改方式过于简单
3 小学高段记叙文习作教学存在问题的归因分析
    3.1 学生受周围环境影响
    3.2 学生不善观察生活
    3.3 学生忽视积累素材
    3.4 教师理论与实践脱节
    3.5 教师不愿亲自写例文
    3.6 教师对习作讲评重视度不高
4 基于生活的小学高段记叙文习作教学设计与分析
    4.1 教学设计
        4.1.1 设计理念
        4.1.2 教学方案
        4.1.3 教学目标
        4.1.4 教学重难点
    4.2 案例分析
        4.2.1 习作指导课课堂实录
        4.2.2 习作讲评课课堂实录
    4.3 教学效果评析
    4.4 教学反思
5 基于生活的小学高段记叙文习作教学改进策略
    5.1 教师教导学生观察生活的方法
        5.1.1 直接观察法
        5.1.2 抽丝剥茧法
        5.1.3 鼓励观察法
        5.1.4 创设情境观察法
    5.2 教师敢于写例文,发挥榜样作用
    5.3 教师注重习作评讲,实现评改多元化
    5.4 学生通过观察发现习作与生活的联系
    5.5 学生注重积累和筛选生活素材
    5.6 学生增加阅读以获取间接经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小学语文高段记叙文习作教学现状调查研究问卷调查
    附录2 小学高段语文教师访谈提纲
致谢

(7)基于思维发展的初中微作文序列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和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创新点
2 基于思维发展的初中微作文序列概说
    2.1 初中生思维发展特点概述
        2.1.1 理论溯源
        2.1.2 概念阐释
    2.2 微作文概述
        2.2.1 微作文的源头
        2.2.2 微作文的定义
        2.2.3 微作文的特点
        2.2.4 微作文的类型
        2.2.5 微作文序列
    2.3 基于思维发展的初中微作文序列的功能价值
        2.3.1 适应时代发展的需求
        2.3.2 提升学生的核心素养
        2.3.3 挖掘学生的潜力
3 初中微作文教学现状及原因分析
    3.1 学生和语文教师对微作文教学的认识现状
        3.1.1 问卷显示学生对微写作的认识
        3.1.2 访谈显示教师对微作文教学的认识
    3.2 语文课堂中微作文教学的实践现状
        3.2.1 教师指导现状
        3.2.2 教师评讲现状
        3.2.3 学生习作现状
    3.3 初中微作文教学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没有遵循思维发展规律
        3.3.2 对课程标准解读宽泛
        3.3.3 没有独立的微作文序列
        3.3.4 评价机制不够科学
        3.3.5 未发掘微作文的优势
4 基于思维发展的初中微作文序列的实践目标和原则
    4.1 实践目标
        4.1.1 提高写作教学效益
        4.1.2 发展学生思维能力
    4.2 实践原则
        4.2.1 阶段性原则
        4.2.2 系统性原则
        4.2.3 主体性原则
5 基于思维发展的初中微作文序列的实践内容
    5.1 基于思维发展的初中微作文序列编制思路
        5.1.1 理论依据
        5.1.2 思路简析
    5.2 七年级“激情”微作文序列
        5.2.1 内容呈现
        5.2.2 设计依据
    5.3 八年级“悟理”微作文序列
        5.3.1 内容呈现
        5.3.2 设计依据
    5.4 九年级“思辨”微作文序列
        5.4.1 内容呈现
        5.4.2 设计依据
    5.5 贯穿各年级的“求新”微作文序列
        5.5.1 内容呈现
        5.5.2 设计依据
6 基于思维发展的初中微作文序列的实践方法
    6.1 侧重形象思维发展的“激情”微作文序列的实践方法
        6.1.1 进行观察与积累训练
        6.1.2 展开联想与想象训练
        6.1.3 采取贯穿情感的方式
    6.2 侧重逻辑思维发展的“悟理”微作文序列的实践方法
        6.2.1 运用归纳与演绎
        6.2.2 采用分析与综合
        6.2.3 借助抽象与概括
    6.3 侧重辩证思维发展的“思辨”微作文序列的实践方法
        6.3.1 指导学生把握辩证思维的原理
        6.3.2 充分利用教材,进行辩证思维训练
        6.3.3 甄选课外材料,强化辩证思维意识
    6.4 侧重创造思维发展的“求新”微作文序列的实践方法
        6.4.1 创设宽松的写作环境
        6.4.2 鼓励学生进行个性写作
        6.4.3 指导学生实现细节创新
    6.5 基于思维发展的初中微作文序列实践中的注意事项
        6.5.1 注意思维形式的交叉共存性
        6.5.2 注意思维发展的个体差异性
7 基于思维发展的初中微作文序列的评价措施
    7.1 评价理念科学化
        7.1.1 与训练目标一致
        7.1.2 科学地制定评价标准
    7.2 评价方式多样化
        7.2.1 提倡面批面改
        7.2.2 自评与互评相结合
        7.2.3 建立学生评价档案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8)高中议论文写作微型化教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目的和意义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微型化写作课程的相关理论
    第一节 微型化写作课程的基本内涵
        一、微型课程
        二、微型化写作课程
    第二节 微型化写作课程的课程理论基础
        一、建构主义课程理论
        二、支架理论
        三、微型课程理论
第二章 高中阶段议论文写作微型化教学的设计与应用
    第一节 高中阶段议论文写作微型化教学总设计
        一、高中阶段议论文写作微型化教学的立足点
        二、高中三年议论文写作微型化教学内容层级安排
    第二节 高中阶段议论文写作微型化教学的实际应用
        一、分析学生“微”学情
        二、确定教学“微”目标与“微”内容
        三、设计“微”情境导入
        四、提供“微”支架援助
        五、“微”评价以提升
        六、后续循环设计
第三章 高中阶段议论文写作微型化教学总结与反思
    一、本研究的实践效果及意义
    二、本研究实践过程中面临的问题
    三、本研究的实践改进措施
参考文献
附录:高中议论文写作微型化教学实践系列课程
    一、写作课案例:时评摘录的有效性指导
    二、写作课例:审题立意需要注意前提条件
    三、写作课例:多则材料作文的审题立意
    四、教学实录:时事评论需追本溯源
致谢

(9)初中作文教学“常态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理论依据
    三、研究方法
    四、文献综述
第一章 初中作文教学的“常态”分析
    第一节 初中生作文不尽如人意的现象
        一、语句不通
        二、内容空洞
        三、文体不明
        四、模式固定
    第二节 原因分析
        一、总体缺乏比较完整的作文教学体系
        二、阅读教学与写作教学脱节
        三、盲目追求“高大全”
        四、应试教学的负面影响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作文教学的“常态化”建构
    第一节 作文教学“常态化”概说
        一、作文教学“常态化”的内涵
        二、作文教学“常态化”的基本理念
        三、作文教学“常态化”的特点
        四、作文教学“常态化”与有效性教学的关系
    第二节 实施作文教学“常态化”的可行性
        一、符合语文教学的规律
        二、符合师生的需求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初中作文教学“常态化”的实施
    第一节 明晰初中生写作的主要心理特点
        一、乏趣心理
        二、恐惧心理
        三、封闭心理
        四、无所适从心理
    第二节 选材:走出“封闭”
        一、直接写作素材的选取
        二、间接写作素材的选取
        三、让思维导图成为理材的有效途径
    第三节 合理的目标设置
        一、建构三年体系
        二、遵循“一作一得”的目标原则
    第四节 作文评改
        一、作文评改不是教师的独角戏
        二、总体原则:珍惜学生的劳动成果,以发现问题为主
        三、学生自己写反思后记
        四、讲评后的“二次写作”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初中作文教学“常态化”的两步跨越
    第一节 教会学生写“像”文章是第一步
        一、写得“像”的含义
        二、针对学生的心理特点,使之不怕作文
        三、充分利用阅读文本,从模仿入手
    第二节 从“写得像”到“写得好”的三重境界
        一、巩固写得“像”
        二、写得更“像”
        三、更高层次的追求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读研期间科研情况统计
附录
后记

(10)小学中高段习作讲评教学现状与优化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1.1 写作的重要性
        1.1.2 习作讲评的重要性
        1.1.3 令人担忧的习作教学现状
        1.1.4 习作批改低效
    1.2 研究意义
        1.2.1 研究实践意义
        1.2.2 研究理论意义
    1.3 研究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文献综述
        1.4.1 国外习作讲评研究综述
        1.4.2 国内习作讲评研究综述
        1.4.3 国内外研究综述评析
2 小学中高段习作讲评教学的背景分析
    2.1 小学中高段习作讲评教学的概念界定
        2.1.1 小学中高段
        2.1.2 习作
        2.1.3 习作讲评
    2.2 小学中高段习作讲评教学的理论基础
        2.2.1 最近发展区理论
        2.2.2 写作过程理论
3 小学中高段习作讲评教学现状
    3.1 调查设计
        3.1.1 问卷调查设计
        3.1.2 访谈设计
        3.1.3 课堂观察设计
    3.2 调查实施
        3.2.1 问卷调查实施
        3.2.2 访谈实施
        3.2.3 课堂观察实施
    3.3 小学中高段习作讲评教学现状
        3.3.1 习作讲评内容
        3.3.2 习作讲评形式
        3.3.3 习作讲评修改形式
        3.3.4 习作讲评来源
        3.3.5 习作讲评表扬方式
    3.4 小学中高段习作讲评教学存在的问题
        3.4.1 习作讲评不成系统
        3.4.2 习作讲评内容空泛
        3.4.3 习作讲评形式单一
        3.4.4 习作讲评媒介落后
        3.4.5 习作讲评主体错位
        3.4.6 习作讲评忽视修改
    3.5 调查结果归因研究
        3.5.1 外在因素
        3.5.2 内在因素
4 小学中高段习作讲评教学优化策略
    4.1 以生为本,建立讲评系统
    4.2 研读习作,确定讲评重点
    4.3 利用新媒介,更新讲评形式
    4.4 师生合作,评改结合
    4.5 高效研读习作,及时讲评
    4.6 搭建展示平台,延伸习作讲评课堂
结束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四、收集,是上好作文评讲课的重要前提(论文参考文献)

  • [1]让我们的英语试卷评讲课精彩起来[A]. 黄丹红. 2020年“互联网环境下的基础教育改革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 2020
  • [2]新高考背景下高中作文教学研究[D]. 郑德滢. 广西师范大学, 2020(06)
  • [3]共生写作在高中议论文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刘晓慧.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4]“共生写作教学”在初中语文中的应用研究[D]. 陈奕甫. 江苏大学, 2020(05)
  • [5]李镇西与黄厚江中学作文教学比较研究[D]. 袁超. 云南师范大学, 2019(01)
  • [6]基于生活的小学高段记叙文习作教学策略研究[D]. 吴悦. 新疆师范大学, 2019(05)
  • [7]基于思维发展的初中微作文序列研究[D]. 谭珊. 四川师范大学, 2018(03)
  • [8]高中议论文写作微型化教学研究[D]. 陈宝莹. 广州大学, 2018(01)
  • [9]初中作文教学“常态化”研究[D]. 刘情. 苏州大学, 2018(01)
  • [10]小学中高段习作讲评教学现状与优化策略研究[D]. 陶勇艳. 杭州师范大学, 2018(01)

标签:;  ;  ;  ;  ;  

收藏是好作文复习课的重要前提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