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行合一,爱人如己——思念张志兴姊妹

知行合一,爱人如己——思念张志兴姊妹

一、知行合一 爱人如己——怀念张知行姊妹(论文文献综述)

李佩瑜[1](2020)在《《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文中提出浙江图书馆藏《历朝杭郡诗辑》清稿本四十卷,是丁丙仿吴颢《国朝杭郡诗辑》编纂体例,在《武林耆旧集》残本内容的基础上纂1而成的一部地域性通代诗选集。《诗辑》以“人、传、诗”的形式收録杭郡一地六朝迄明的诗人2625位,诗作5720首,小传2487条。其中,卷一至卷三十二爲南朝至明代科名与闲人;卷三十三爲闺秀艺伎;卷三十四爲名流寄寓;卷三十五至卷三十七爲僧人;卷三十八至卷三十九爲道士;卷四十爲无名氏与仙鬼謡谚。《诗辑》立足於乡邦文献的挖掘和整理,与《国朝杭郡诗辑》前後相续,展现杭郡一地诗歌繁荣昌盛的历史风貌,凸显杭州地区的自然山水、人文景观、地域文化等特色。整理研究此书能爲杭郡文献的存续补遗、诗史的谱系构建、文学的地域特色研究发挥重要作用,是一部从文献、文学、文化等方面对杭郡地区都非常重要的地域诗歌总集。本文主要分研究编和文献编两大部分。研究编包含绪论、正文。绪论部分主要对《历朝杭郡诗辑》的版本作详细介绍并阐明其研究价值及意义。目前学界还未对《历朝杭郡诗辑》有过任何的整理爬梳,更无具体的作品介绍和详细系统性的研究,可借鉴《国朝杭郡诗辑》系列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历朝杭郡诗辑》展开深入的研究。正文部分包含四章,从文本、内容及其价值等方面进行介绍和研究。第一章阐述了丁丙编纂《诗辑》的社会背景与个人机缘。其中,论证了《国朝杭郡诗辑》系列和《武林耆旧集》二者对《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的重要影响,揭示其内在联系。第二章从内容样貌与收録标准两方面阐释《诗辑》的基本体例。内容样貌包括了内容形式与编排次序;收録标准包括收録范围、收诗标准、收传原则。其中,收诗标准与丁丙的诗学倾向密不可分。第三章从诗歌的来源、题材和小传的来源、内容两大主体部分对《诗辑》着録的内容进行全面详细地展现。第四章揭示了《诗辑》的文献、文学、史料价值及地域文化特色。文献编是对《历朝杭郡诗辑》四十卷的整理点校。附録部分爲《历朝杭郡诗辑》中,人物介绍条目所提及诗集诗稿的名目存録整理。

周爱勇[2](2020)在《“美”的朝圣 ——废名小说风景叙事研究》文中认为风景书写是作家思考世界的一种重要方式,在中国现代小说家中,最重视风景书写的当属废名。废名风景叙事的核心是表达其独特的审美理想,作者对“美”怀有宗教般虔诚的信仰,对“美”的推崇如同“朝圣”。废名推崇的“美”包括自然之美、人物之美、情感之美、文化之美等等美好事物,而他呈现这一切神圣之美时不可或缺、极度倚重的就是风景书写。风景叙事之于废名,既是一种思维方式,也是一种非此不可的表达。惟此,论文选择从风景叙事角度对废名小说进行深入研究。全文分为上下两篇,除去绪论、结语共有六章。绪论主要梳理国内外风景叙事研究现状及废名小说研究中有关风景叙事的状况,在此基础上提出本文论题,概括出论文的创新之处。上篇题为“美的‘三位一体’与风景叙事”,主要涉及“美”的形象问题,为第一、二、三章,分别从儿童、女性、自然三个角度深入,透视废名通过风景叙事表达“美的‘三位一体’”审美观念,即儿童的纯真之美、女性的人性之美与自然的风景之美合一的审美理想。下篇题为“审美自觉与风景叙事”,主要涉及“美”的塑造问题,为第四、五、六章,探讨废名文体观、语言观、艺术观与风景书写的关系。结语总结本文重要观点,指出废名小说风景叙事在中国现代小说史的价值意义。各章主要内容及观点简述如下:第一章题为“儿童之美与风景叙事”,论述废名审美理想如何通过“风景儿童化”表达。废名小说的儿童之美常与风景之美、女性之美并存,表现出和谐共生的景象。废名小说的风景儿童化叙事,通过风景陌生化、风景去道德化等,表现儿童眼中之景的“纯真新奇之美”,让人重拾自然与人性的美好。为凸显儿童眼中风景之奇特,废名小说中出现“视角越界”等违背叙事常规的现象。废名风景儿童化叙事往往给读者带去愉悦、轻松与暖意,但有些作品也会让人感到伤感、沉重与寒意,短篇代表作《桃园》便呈现出这样的“哀伤之美”。第二章题为“女性之美与风景叙事”,论述废名如何通过“女性风景化”叙事表达其审美理想。女性风景化叙事是废名小说表达的重要方式,主要表现为将女性自然化、物化、诗画化和神圣化。在乡土题材小说中,废名多采用女性自然化的风景叙事,通过女性之美与风景之美的融合讴歌乡土之美;在都市知识分子题材小说中,则多采用女性物化的风景叙事,通过女性之美的坍塌、风景之美在都市的隐匿,讽刺都市之恶。女性之美和风景之美的合一,是废名审美理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作者通过将女性“诗画化”的风景叙事手法,营造女性与风景一体、人事与意境合一的“诗意世界”。废名还将女性之美提升到宗教高度,通过女性神圣化风景叙事,建构由圣洁女性与纯净风景合成的“人间圣境”,作为人生苦难的诗意救赎和世俗人生的审美超度。废名的女性风景化叙事,体现了女性崇拜思想。第三章题为“自然之美与风景叙事”,主要探讨小说中的风景叙事如何表达废名的自然观、世界观、人生观和生死观。废名认为自然世界是客观的物象存在,人类的情感意识投射其上,自然世界才能被感知和生发出意义。基于这种带有唯心色彩的自然观和世界观,废名小说通过风景书写,体现出境由心生、人生如梦的人生观,流露出追求内在真实与心灵之美的唯美倾向。为表达渴求美之永恒的“乌托邦”愿望,废名小说推崇静止时间观,在生死观上体现出歌颂死亡、以死亡来凝固留存美的极致唯美倾向。第四章题为“文体自觉与风景叙事”,主要探讨废名小说文体观如何通过风景叙事来表达。废名认为“人生的意义本来不在牠的故事,在于渲染这故事的手法”,他的小说文体观是“要有文辞没有意思”,所以与文辞密切相关的风景描写就成为他文体实验中最为倚重的手段。废名被公认的小说诗化、散文化文体特征,其实是频繁使用风景比拟、风景象征、风景想象、风景典故等媒介营造意境和叙述故事的结果。大量风景书写的加入,淡化了小说情节,松散了叙事结构,冲击了传统小说讲故事方式,打破小说、诗歌、散文、戏剧的文体界线,体现出废名的小说文体创新与自觉,也反映出古典文学对废名现代小说创作的重要影响。第五章题为“语言自觉与风景叙事”,探讨的是废名语言文字观和风景叙事的关系。文学是语言的艺术,同时语言文字又有“言不及意”“言不尽意”的局限性,面对这种困境,废名小说通过风景叙事这种极具包容度和申延性的方式进行突围。其具体描写模式体现为:意欲言说——无法言说——风景出场“立像以尽言”——人景合一“得意而忘言”。废名小说语言还呈现出文白夹杂、汉英杂陈的文字形态,这不仅是求学经历和创作个性的外在显露,也是作者表达策略的自主选择。而当这种杂陈的语言形态用于风景叙事时,则往往是作者“澄明自由”心境的率性流露。废名对文字极为苛求,不仅要精炼而且要精美,对自己的小说反复修改,从篇章句段的增删到字词标点的调整,无不体现“求美增美”的追求。这种修改过程,在小说的风景书写中得到最集中的体现。第六章题为“艺术自觉与风景叙事”,探讨废名的艺术观如何通过风景叙事表达。对于艺术追求的真善美,废名认为应追求情感之“真”而非事实之“真”,而“美”的感情一定是“真”的和“善”的,由此他的艺术观和道德观就统一在“美”之上。面对“真而不美、美而不真”的困境,废名倡导用想象构筑艺术的“白日梦”去弥补,所以作者小说中的风景更多的是由当下风景引发的想象风景(“心景”)。这种独特的“心景”,体现出废名追求主观真实之想象之美、情感之美的艺术观。面对“善而不美、美而不善”的困境,废名借用“投身饲虎”典故,表达愿为美而献身,阐明自己“趋美从善”的审美取向和道德选择。在废名小说中,隐晦的思想、细腻的情感、抽象的理念、复杂的心理活动,大多借助风景书写来表现,对废名而言,几乎是无风景不小说的。废名小说的风景叙事,已成为废名独特文体的重要标识。从风景叙事这个窗口透视,可以帮助我们深刻理解废名小说的独特价值和蕴含其中的丰富内涵。

李美希[3](2019)在《大学生利他精神及其培育研究》文中提出大学生作为特殊的社会群体,是极富生机活力的主要青年力量。相仿的年龄,相似的心理,相通的思想,思维活跃发散,主观能动性较强是他们的典型特质。经过十余年的寒窗苦读,走进向往已久的象牙塔,大多数的学生都会问老师问自己为什么还要学习,而这个问题的根本前提是人到底为什么活着、究竟怎样才能更好地实现人生价值。人就是为了名和利而活吗?人与人之间难道真的只存在交换和利用的关系?利己不损人就是人际交往关系的最佳状态吗?人生价值就是用无尽的物质财富和极高的社会地位来衡量吗?多数大学生涉世未深,生活经验和人生阅历尚浅,往往源于感觉、基于感性,确立与自己生活体验紧密关联的思想观念。培育大学生的利他精神,能够为思想政治教育主体的发展,提供重要参照体验标准以及必要遵循原则,这既符合思想政治教育理论指向,也契合新时代为我国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的历史要求。利他精神是基于个体内生的道德约束力,是极具生命力的人性展现,是超脱对个人利益的高尚追求,是超越功利的价值志向,表现为一种净化人性的道德倾向,体现为毫不利己、专门利人的优秀品质,心存善念、乐于为善的高尚品德,心系他人、勇于担当的责任品格。利他精神作为内化为一种正向的、积极的情感体验,温润人心;外化为一种主动的、无私的助人行为,升华人格。利他精神的形成是运用理智来统率感情的智慧,也是凭借道德去守护心灵的远见。培育利他精神旨在滋养人的精神,引领人的精神方向,最终目的是关照个人与他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大学生利他精神培育是贯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环节,作为思想政治教育的重要部分,深沉而透彻地展现大学生的人生观,是构筑大学生精神世界的必要一环,是助推大学生精神成长的可贵品质。中西方利他精神呈现出的不同特质,让利他精神更加丰富和饱满,大学生形成利他精神有助于化解意义荒芜,提升道德素养,来匹配新时代的文明。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作为根本思想支撑,科学解读利他精神的理论内涵,领悟利他精神在我国不同发展阶段的丰厚意蕴,结合新时代大学生在认知、践行和培育利他精神的实际情况,深刻剖析利他精神培养存在的主要问题,反思利他精神教育的缺位现象,不断强化师德师风的重要意义,进一步明确神圣使命和责任担当。积极探索大学生利他精神培育的有效策略,对指引大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发挥积极的作用。养大德者方可成大业。将立德树人贯穿思想政治教育全过程,是诠释大德、促进大业的重要维度。大学生利他精神培育是坚持德育为先的重要表现,是尚德扬善的理想追求,是悟道守德的积极作为,符合社会主义主流的文化形态,依托人与人、人与社会的关系,开展统一知、情、意、行的特殊教育实践活动,是全身心立德,下功夫树人的重要环节,是提升大学生道德素质的重要条件,是高校铸魂润德的必要方式,也是营造良好社会风尚的有利手段,以思想政治教育作为培育大学生利他精神的重要方式,深入调研、充分把握当今大学生利他精神培育现状,合理重塑人格、完善自我,切实提高大学生服务他人和奉献社会的意识,引导大学生树立高尚的责任品质和家国情怀,推动社会发展和文明进步。本文由五部分内容构成:第一章,对利他精神的理论内涵进行深度阐释。从整体上把握,在范围上界定,依层次解析利他精神概念,挖掘利他精神的合理内核,诠释利他精神的核心要义;以马克主义理论为研究支撑,从人的社会性本质和人的发展需要出发,到解读为人类幸福而献身的最高利他精神境界;以西方哲学、伦理学、社会心理学为视角,多领域、多学科、多角度透射利他精神要义。第二章,梳理我国利他精神的历史沿革。中国古代的仁爱尚德,百善孝为先,孝为德之本,由亲人延伸至众人的爱构成了中国利他精神的最初形态。中国近现代以来的仁人志士为救亡图存而忘我求索;革命先烈无惧牺牲,舍生忘死的英雄豪情纯粹而伟大,利他精神在战争年代可歌可泣,在和平年代熠熠生辉;我国建国以来集体主义精神的大力弘扬,践行舍己奉公,倡导为人民服务;新时代强调责任当先、担当为重,无私为民、奉献为国,以志愿服务活动作为新载体彰显利他精神,展现出不同阶段不同时期利他精神具体表现形式以及培育的不同着重点。第三章,分析大学生利他精神及其培育的现实处境。以培育对象大学生为重点。基于在校大学生的实际调查访谈,以大一学生前期的课堂问答和问卷调查情况作为开展后续访谈调研的基础支撑;后期对其他年级同学的微访谈、深度访谈的结果进行整合与分析,本研究主要从大学生对利他精神的整体认知和践行情况加以总体描述。以培育主体教育者为焦点,分析以奉献价值进行的精神导向不足,以重情养德促进的精神教育欠缺,以责任理念推动的精神养成乏力。以主要培育环境,家庭、学校和社会为主抓手,分析出这三方面对大学生利他精神培育的必要性认识不足,对作用重视程度不够,并且培育方式有待进一步改进和创新:要深入家庭熏陶,强化高校教育,社会多方位滋养。第四章,针对大学生利他精神及其培育的现状,探析大学生利他精神及其培育的价值旨归。以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作为培育要求,既要有重视思想的高位引领,又要有中式情理的道德指向,还要有重视道德的精神导向。以树立责任担当作为培育原则,有效地化责任之知为责任之行,注重公共精神的养成,在利他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以达到成己全人的培育目标,来力证培育大学生利他精神的必要性。第五章,合理构建大学生利他精神培育策略矩阵。通过四个象限的划分,清晰体现四个层次的利他精神和道德境界,有针对性地培育大学生利他精神,就要以情感利他为切入点,注重大学生同理心的培养,发挥情感利他的基础作用,来推进共情新模式;以课堂教学为着力点,通过发挥思想政治理论课的主阵地作用,做好思想理论统摄,形成科学的利他观念,搭建有效平台,带来更多的利他效应;加强对社会服务学习的重视程度,同时关注网络利他的影响力;推动志愿服务,鼓励大学生践行利他精神,促成大学生利他精神培育;以榜样力量为支撑点,积极宣传大众典型利他榜样,认真学习同辈群体利他榜样,以正确的价值导向,有力地释放利他榜样的精神力量。

武少民[4](2019)在《张履祥师承学侣弟子考论》文中研究指明张履祥,清初着名学者,其着作被后人编订为五十四卷,收入《杨园先生全集》中。明亡后,张履祥不肯仕清,放弃科举,隐居乡里,开馆授徒,以布衣终老。张履祥之成长为着名学者,与早年恩师孙台衡、陆时雍、诸董威和傅光曰的启蒙教诲分不开;成年后,张履祥赴外地拜访名师,先后问学黄道周,拜师刘宗周。张履祥能从早年崇拜王阳明心学,到后来尊崇朱熹理学,与其中途接受刘宗周“慎独”“诚意”之学不无关联。张履祥重视谈学论友,是家乡浙西一带明遗民群体中的重要成员。其早年学侣中感情最深厚者为颜统;同门之友中和而不同者乃陈确;举办葬亲社时情谊深笃者为凌克贞;处馆教书时与其为学宗旨一致、共同推崇程朱理学者乃吕留良;亦有以书信论学谈道者,曹序、沈伊等。是以,交游深广直接影响或改变了张履祥学术思想和政治立场的确立。张履祥桃李天下,其学生或源于处馆收徒,亦不乏慕名拜师者。他注重总结教学经验,其所谓为学始于立志等治学十二条即为有代表性的教学观点。张履祥的教书实践亦反映了其由王学到朱学的学术转向。张履祥与学侣、弟子之间群体性活动频繁,他们致力乡村秩序重建,关注养老送终,提倡移风易俗,凡此种种,体现了一代学者经世济民的情怀。贤师良友切磋之益成就了一代大儒张履祥。其博大、经世、求实的为学特点,透视了清初学者的治学风尚,体现了其由义理向考据的转向。张履祥之学行,一直广受景仰,其学术思想和实践精神,亦为后人树立了榜样。

刘海天[5](2016)在《《群书治要》民本思想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的主要对象是编纂于唐朝贞观五年的《群书治要》。《群书治要》节选了唐前经、史、子三大部类中的六十五种文献,核心内容是与治国理政相关的理论经验。《群书治要》不仅是直接促成“贞观之治”的资政参考书,在流传至日本后,也同样带来了治世局面。可以说,《群书治要》是唐前治国理政智慧精华的总结,也是挖掘中国传统政治智慧的经典文献。但所憾目前针对《群书治要》的研究并不丰富。本研究以作为中国政治特色的“民本思想”为切入,梳理《群书治要》中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有关“民本”的具体表述,挖掘古代治国理政思想的当代价值,以此作为今日民族及文化复兴之参考。本研究主要采用文献研究和跨学科研究方法。在研究思路方面,参考了本土学术话语体系的叙述方式,在论文框架设计上借鉴了佛家天台宗阐释经典所使用的“五重玄义”,从释名、辩体、明宗、论用几个方面展开。论文以“一体”(天人合一)的理念贯穿始终,以此作为民本思想的哲学依据、理论源头,可作本文之“体性”。论文又以传统哲学思想中的“阴阳之道”、“中庸之道”为依据展开,以确立民本思想的实践原则,是为本文之“宗脉”。“阴阳”与“中庸”的具体“应用”,则表现于“德治”,即政治上的“德位相成”,经济上的“德本财末”,文教上的“德主刑辅”。因为“民本”是一种施政理念,而不是具体的施政方法,唯有通过“德治”,才能实现“民本”。故“德治”可以作为“民本”的代名词。通过运用此分析框架,不仅使民本思想的哲学推衍脉络清晰可见,同时也反映了中国学术“一以贯之”、中国文化“一体万用”的特点。以中国话语解读中国经典,才能贴近经典的本意。通过对《群书治要》的梳理,可知民本思想在政治上主要体现在“德位相成”,即为政者的爱民之“德”与为政者所居之“位”应相匹配。民本政治具体表现在以下方面:君民、官民是一体共荣的关系,天下无私属而为人民共有。施政宗旨是为民谋利、以民为本,施政方法是权力集中、以君为主。但君主非专制,而是以君为主的共治。王道中对内圣外王、文德武功的追求,皆是立足于爱民,革命的本质是顺天应人、为民谋福。国家因爱民而设官,选拔官员以爱民之德、利民之能为主要标准,因此官员阶层并非固化,而是开放流动的。为了实现德治,国家会通过治吏提高行政力,故古代虽云“忠君”,其实质却是“忠于民”。在经济方面,民本思想主要体现在“德本财末”的理念上。即发展经济的目的是团结民众、惠利民众,经济与政治的互动规律为“财散人聚,财聚人散”。由“德本财末”,而产生了轻徭薄赋的使民思想和问疾救苦的养民思想。在生产方面,中国古人通过发展农业富民足民,安定社会。在消费方面,则重视节欲戒奢,以达到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在分配方面,古人以重义轻利为原则,认知到国财与民财一体共生,国家不可侵夺民财,要缩减贫富差距,促进社会公平。在文化教育方面,民本思想则体现在“德主刑辅”的教化方式上。确信人性本善是教化民众的起始点,也是尊重民众的根本体现。教化民众以伦理道德为先,唯有重德才能使社会和谐而人民安乐。教化应遵循自上而下的顺序,以在位者的修身为根本。礼乐教化是古代教化的主要形式和载体,通过内外兼修的方式化民成俗。刑罚是辅助教化、止绝恶行的必要手段,刑罚的目的不在惩罚而在威慑生耻,故用刑当以仁心公正而不可以暴虐偏私。刑罚之用应随顺天时,不可过节。法治是治民良方,但应注重简易而不繁苛。就德治与刑治的关系而言,德治为法治之本,这是由人性本善的特质决定的。通过政治、经济、文化三个方面的研究,可以发现唐前关于“民本思想”的理论学说和实践经验都已经非常成熟。而对比古今政治可以发现,这些智慧已经在当代中国的各个领域得到具体应用,并成为了中国的特色和优势。古今政治智慧的历史传承,充分说明了中国道路的深厚历史渊源和宏大历史背景。通过对《群书治要》的研究,我们可以获得沟通古今的素材,获得继往开来的智慧,找到树立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的历史文化依据。

宋新雅[6](2016)在《圣人之教—先秦儒家道德教化范式及其现代价值》文中指出从本质上说,儒家教化与今天的思想政治教育都属于意识形态的范畴,是统治阶级意志的反映,深入系统地研究先秦儒家教化范式正是为了尽可能地为现代思想政治教育有效性的提升提供历史借鉴和思想资源。中国自古注重道德教化,先秦儒家的教化思想与实践奠定了历代教化的范式与格调。本文以起始与回溯并重的立场,尝试从伦理政治的内在复杂关系中挖掘先秦儒家的教化形态,并说明这一治理方式如何在历代的治理实践中发展完善,并有效地发挥了凝聚人心、稳定社会秩序的巨大作用。考校于文本,贯穿儒家教化思想始终的关键词是"圣人","圣人"以其在道德、事功、境界、品格、智识等多个维度的完美统一而成为儒家"人能弘道"的最高担当词,其所指的形象也成为先秦儒家道德教化的典范。本文以《圣人之教——先秦儒家道德教化范式及其现代价值》为题,对"圣人之教"从缘起寻绎、范式阐释以及价值探索三个方面展开论述。论文上篇对先秦儒家教化的核心概念如"伦理政治"、"道德教化"等进行阐释,并对这些概念所对应的历史背景进行分析,解读"先秦儒家教化范式"的含义。在此基础上,寻绎"圣人之教"的缘起,阐释儒家"圣人之教"就是对"礼乐之教"的继承与革新。面临礼崩乐坏的局面,以孔子为代表的先秦儒家对礼乐精神加以重新阐释,同时将礼乐天道自然化,提出"圣人制礼乐"。"圣人"身教示范的教化方式也由此形成。与此同时,孔子传承了西周以来教化的伦理政治使命,确定"六经"为教化的基本文献,倡导"有教无类",广泛推行平民教育。孔子的理论与实践为儒家教化奠定了思想基础和基本范式。析而言之,从其历史性上看,"圣人之教"是指被后世誉为"圣人"的孔子及其后学所建立的先秦儒家教化思想体系,从其旨归上讲,"圣人之教"是儒家教化思想体系中以"圣人"为榜样的教化范式。论文中篇对先秦儒家教化范式进行阐释和剖析。首先分析"圣人之教"的政治致思,儒家教化为了实现天下伦理政治秩序的和谐与稳定而展开,这成为儒家教化范式的核心。追溯其缘,"典范政治"传统是儒家"为政以德"治国方略选择的历史背景,在此基础上儒家强调君主应成为民之表率并对民众实施教化,同时进一步提出"内圣外王"的圣人治国理想。"圣化运动"就是诸子在乱世中塑造出的"圣人"典范,以期教化世人、重新将社会归于统一和安定的活动。统治者的"为圣"是对道德教化权威性的担保,同时论证了其政治合法性。儒家教化思想体现了现实政治与教化理念之间的契合性关系,使道德主动介入政治实践,把政治实施转化为教化的过程。儒家"教为政本"理念直接影响了"圣人之教"的理论建构和实践途径。其次,对"圣人之教"的理论支撑进行论述。先秦儒家论证和建构的"圣人之教"理论主要由三个部分组成:"人性假设"的提出和发展奠定了教化的理论前提。孔孟荀尽管对人性善恶有着不同的观点和认识,但他们都认为人性具有可塑性,这是实施教化的必要性和可能性的哲学基础。除此之外,西周以前的帝神崇拜在春秋战国时期走向圣人崇拜,这为"圣人"的至高无上性奠定了心理基础,也为"圣人之教"的理论建构提供信仰保证。另外,祖先崇拜与宗法制的发展形成了家国一体的伦理政治格局,这种政治格局决定了教化的基本内容"仁义忠信",以及维护等级秩序的政治价值取向、"和为贵"的伦理价值取向、整体本位的社会价值取向以及追求"三不朽"的个人价值取向。以上构成了儒家教化理论的基本问题。再次,论述"圣人之教"的实践途径。儒家认为一个理想的社会,必然是建立在社会成员皆能成就其德性的基础上。社会成员如何成就德性,一方面需要"自化",即个体内在的修身养性,另一方面,需要"外化",即"圣人"(君或师)以"先觉觉后觉"的身教示范培育社会成员使其成就德性。同时儒家也深知"圣人"境界是难以企及的,于是在圣人之下,将教化的目标层次分为:士、君子与贤人,以期在不同层次上提升社会成员的道德人格。在儒家看来,能否真正成为圣贤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学为圣贤"的努力。论文下篇梳理和分析传统社会对"圣人之教"的传承发展以及近现代社会儒家教化范式的现代转向这一漫长的历史演进,以探究儒家教化范式的现代价值。传统社会中对儒家教化范式的传承和发展主要表现为:儒家教化的权力化与制度化使儒家思想成为官方认可的主流意识形态;同时儒家教化思想通过宗族网络向民间渗透;加之教化者以身示教的实践精神,使得儒家思想卓有成效地发挥了思想引领、凝聚人心、良风美俗的重要作用。在近代启蒙运动中儒家教化失去了权力和制度的依托,日益瓦解,伴随着现代性教化生成,在教化主体、客体、以及目标上都有了巨大的改变。毛泽东在领导中国革命及建设社会主义新中国的过程中,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对传统"圣人之教"范式在批判继承的基础上进行了革命性的改造,凝聚了人心、鼓舞了斗志,动员了全社会成员积极投入到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去。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思想政治教育的理念和方法在传承传统的同时,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不断创新发展和现代转向。文章的最后一部分,在前文对先秦儒家教化范式内在机理梳理的基础上,揭示先秦儒家教化范式的智慧所在,为应对现代思想政治教育背景的变化和挑战提供可资借鉴的思想资源。其现代价值体现在:传统"圣人之教"中"教为政本" "与时偕行"的教化理念,可以为思想政治教育的本质规定、标准设定以及主体整合提供思想和文化资源;借鉴并倡导儒家教化中身教示范,正己为先的方法,可以促进当今的社会官德的培养,知识分子的道德坚守以及民间榜样的树立及弘扬;从儒家教化"美俗移风" "以文化人"的教化内涵上汲取营养,真正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肖啸[7](2016)在《蒋信心学思想与传播》文中研究表明蒋信是明代正德、嘉靖年间着名的心学学者,先后求学于王守仁和湛若水,并在湘、贵、川等地广泛地传播心学,极大地促进了心学在三地的发展。本文从三个方面揭示了蒋信的心学思想与传播,从而探讨其学术影响。首先,概述了蒋信师从王守仁和湛若水的始末,介绍其学术着作的流传情况。其次,论述了蒋信心学思想的主要内容,并且分析了其思想渊源和师门归属。蒋信之学以心为本体,持万物一体之说,主张心性理气贯通无二。在工夫论上,提倡“知止识仁”的治学途径;主张通过“默坐澄心”、“慎独”、“勿忘勿助”等工夫,以达到“勿忘勿助之间”的境界。其思想融合王、湛二家,而又能自成体系,但渊源主要承自湛若水,当归属于湛氏门下。蒋信严谨笃实的学风较大地影响了晚明学风的转变,促使了明代中后期“心学”向“气学”的转化。第三,论述了蒋信传播心学的主要学术活动,如其创办桃冈精舍,讲学于甘泉精舍、石鼓书院,以及与罗洪先、何迁等心学学者之间的论学等等。通过心学传播,蒋信培养了一众卓有成效的学子,如贵州的马廷锡、孙应鳌、李渭,湖南的柳东伯、姚学闵、龙德孚等,扩大了心学在湘、贵、川的影响。蒋信之学受到了黄宗羲、唐伯元等众多学者的肯定,其晚年的学术活动集中于湖湘地区,对心学在湖南的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促进了心学与湖湘学的结合。

韩玉胜[8](2015)在《儒家关怀伦理研究》文中提出儒家关怀伦理是以“关怀”为关键词对儒家伦理精神的整体性理解和系统性把握。儒家关怀伦理的理论源头可追溯到鲜有文字记载的传说史,以尧舜传说为代表的原始美德传说所流露出的“朦胧的关怀意识”构成了儒家关怀伦理的原始意象,这种“朦胧的关怀意识”伴随着殷周之际人文转向和人文精神的生长而日渐凸显,至孔子创立儒家后儒家关怀伦理的主题基本奠定。就思想内涵而言,儒家关怀伦理是一种“基于行为主体道德情感的关怀伦理”,即儒家所说的关怀、关照、关心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一种行为主体之道德情感的表达和道德精神层面的关照。质言之,儒家关怀伦理的实质是以道德情感为基础的一种伦理形态。儒家要求行为主体要保持道德敏感性,要有恻隐之心、仁爱之心,不能麻木不仁、冷漠无情,都诉诸于人之道德情感。就儒家关怀伦理的表现形态而言,儒家关怀伦理呈现为一种差序格局的展开模式,即立足于行为主体道德情感而向外推衍——亲亲、爱人、惜物——的波浪式的“差序关怀”模式。从儒家关怀伦理的终极意义来说,表现为从日常道德生活实践去修己、尽性、推衍,试图赋予人之生命世界、生活世界以超越性、终极性的理论意义。其实,儒家关怀伦理所展现的这种“差序关怀”模式就是一种情感关系表达,即由行为主体自身延伸到行为对象的情感关照而形成的一种道德关系,这种关系诠释了一种积极进取的道德态度,演绎出一种自觉向善的道德追求,彰显了敢于担当的道德责任。如果将这种关系置身于某些特定道德境遇抉择之中进行考察就会发现,儒家的关怀指向和关怀态度就会更加明显,且富有一定的张力,展现出多层次的关系结构,这些关系使得我们能够更为广泛地理解儒家关怀伦理的价值意义。进而,我们将儒家关怀伦理进行跨文化的多维度透视,将其与西方关怀伦理、宗教关怀伦理进行对照反思。虽然与西方关怀伦理一样,儒家关怀伦理也是致力于构建一种充满温情的和谐人际关系,但儒家关怀伦理更为凸显了行为主体的德性与品质,而不仅仅依赖关怀者与被关怀者的“关系”来实现和维持这种道德理想。宗教关怀伦理的根本特征是以宗教神学作为人间获得福佑的最终保障,儒家关怀伦理与之在关怀的根本属性、发生动力以及价值归旨等方面存在鲜明差异。与此同时,我们对儒家关怀伦理缺乏详尽的境遇分析和浓重的道德理想主义色彩进行了反思。最后,我们试图从中国社会生活与世界社会生活两个方向入手,依托儒家人本关怀、情感关怀、差序关怀、终极关怀等主要内容,分析了儒家关怀伦理的现实道德价值。

田杰英[9](2014)在《《礼运》社会理想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大同理想有三个层面的涵义:一指《礼记·礼运》“天下为公”的“大同”社会,文中使用此意时加引号注明,这是狭义上的“大同”;一指儒家的大同理想,它包括《礼运》中“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天下为家”的“小康”理想以及“连不相及、动不相害”的“大顺”理想,文中使用此意时多用“《礼运》社会理想”或“儒家的大同理想”表达;一指更广意义上的大同,泛指不同学派、不同时期各种形式的社会理想,如墨家的大同理想,康有为的大同理想等。社会理想诸家有之,就其基本精神和基本原则来看,各家有着较强共识,而儒家的社会理想在百家之中无疑最为耀眼,其影响也最为久远。《礼记·礼运》篇有“大同”、“小康”和“大顺”三大社会理想,“大同”理想是儒家的最高政治理想,它也是儒家终极的道德理想;“小康”理想是现实政治理想,它是“大同”理想的次级阶段,达至“大同”必经由“小康”;篇末之“大顺”是接着“小康”而讲,它是社会生态理想,是“大同”、“小康”的重要补充,三者是不可分割的一个整体,我们视这个整体为儒家的大同理想。《礼运》“大同”理想描绘了一幅人际和谐的美丽画卷。它并不是凭空创想的产物,它的形成有其历史渊源、理论渊源和社会基础。对神话故事中民间英雄、三皇五帝圣人的讴歌和称颂成为创作理想社会的历史源泉,“五经”中《易》之“群龙无首,吉”、《书》之“九州”、《诗》之“乐土”的思想成为绘制美好画卷的理论来源,春秋战国时期“礼坏乐崩”的混乱形势以及秦王朝的“不并仁义”二世而亡皆成为规划太平盛世的社会基础。“大同”理想的突出特点表现为“天下为公”(权力公有、财产共有)的社会制度、“选贤与能”(民举、以德业为标准)的管理体制和“讲信修睦”(淳朴的集体主义精神)的人际关系。“大同”理想汲取了墨家、道家等诸家部分思想,各家亦有自己的特点。以墨子为代表的墨家憧憬的是“兼爱”、“尚贤”和“尚同”,实际上是一个君主集权社会;道家老子将之表述为“小国寡民”,庄子那里是“至德之世”,二者主张用大道治理天下,追求的是一个内心自由、精神超脱、民风淳朴的道德社会。《礼运》“小康”理想较之“天下为公”的“大同”理想更为切近现实,它是“大同”理想的次级阶段。其突出特点表现为“天下为家”的社会制度,体现为世袭制、宗法制的权力分配制度和“礼义以为纪”的管理体制。简言之,“小康”社会以尊君、任贤、民本为基础。为挽救“礼乐征伐自诸侯出”的“无道”之世,孔子主张恢复西周的礼乐制度,同时也认识到周礼的局限与不足,故提出对之“损益”、改造;孟子以其性善论出发,认为仁义礼智“四德”内在于人之“四心”,直接将“礼”拉入“德”的视野;为了进一步论证“礼”的合法地位,荀子为“礼”寻找到一个形而上的依据“天”,《礼运》“礼本于天”之说与荀子无二致。“礼”是用以区分贵贱、尊卑、贫富、长幼的伦理准则,具有等级性和次序性,它与“仁”、“法”、“诗乐”等主要范畴一起构成了礼乐文明体系。选贤任贤与“大同”意义上的“选贤与能”相比,已发生了本质的变化,它以“尊尊”、“亲亲”为原则,直至荀子才明确提出“尚贤使能”的打破贵族血统、否定封建等级的用人主张。周初统治者吸收商灭亡的教训,作出了“敬天保民”的政治抉择,以财养民、以德教民成为儒家礼治、德教的重要内容,即“先富后教”思想。《礼运》“大顺”理想则是儒家对社会生态理想的全面表达。“天人合一”的整体观、“仁者爱人”的道德观是“大顺”理想形成的思想基础和理论来源。“乐山乐水”的生态伦理观、“仁民爱物”的生态爱护观、“节用御欲”的生态消费观以及“圣王之制”的生态管理观是儒家“大顺”理想的具体展现。经由汉儒董仲舒(“泛爱群生”的生态爱护观),至宋儒周敦颐(以“诚”为本的生态道德观)、张载(“民胞物与”的生态伦理观)、程朱(“天人一理”的生态整体观),“大顺”理想得到传统的承接和新的发展。《礼运》社会理想尤其是“大同”理想由百家之一而扶摇直上,定居一尊,成为千古绝唱。它对古代农民起义纲领的提出、对历代思想家政治家理想蓝图的构建都曾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三大社会理想对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中国梦”是《礼运》“大同”理想在当今中国的最新话语表达,二者在“为公”意识、“民本”意识、“诚信”意识、“选贤”意识、“孝慈”意识等方面具有内在的传承性,二者在时代背景、实现路径等方面也有本质的区别。总体来说,《礼运》社会理想所内涵的“民本”、“仁爱”、“礼让”、“诚信”、“尊老”等理念在经过现代化的转化、改造之后,可以成为实现“中国梦”重要的思想资源。

谢孝明[10](2013)在《“俭以广惠”:左宗棠理学经世的路径 ——以其廉俸的使用为视角》文中指出近代湖南学者以崇奉理学,尤以恪守程朱着称。道咸以降,清王朝陷内忧外患之困境,当时学者又多究心于经世致用之学,以匡时救世。湖南名臣辈出。太平军兴,促使湘军官绅集团乘时崛起,其核心人物多以书生将兵,建赫赫之事功。湘军将领以儒家学术为指导思想,以护教卫道为职志,在政治、军事、经济、文化诸领域皆有建树,此世人所谓理学经世者。左宗棠作为与曾国藩、胡林翼并名的湘军统帅,尤为理学经世的杰出代表。熟读儒家经典,尊奉儒家传统和圣人之道,勤苦积学以为救世之用;观照历史,立足现实而究心治安之术,这是湘军名臣共同体现的理学经世的线路与形态。左宗棠的理学经世之途,于此共同的线路和形态之外,又别有不同于他人之特殊路径,即“俭以广惠”之道。左宗棠的“俭以广惠”,既是一种思想观念,也是一种行为实践。究其原因,既包含着深刻的儒家思想根源,也有其自身人生经验的体悟与积累。而其一生取与,皆准于义,以公是公非为判,则又使其廉俸的开支使用具有伦理与道义的正当性。本此思想精神,左宗棠一生克勤克俭,将自己绝大部分廉俸用之于国计民生和周恤佽助他人,独辟一条名实相符,言行一致,义利相宜的理学经世的特殊路径。左宗棠“俭以广惠”的行为实践表现了以下几个特点:一、时间跨度大。从其未仕之前的利济惠人的经历,到中年步入仕途,在地方军政首脑任上的大量捐助活动,其时间跨度就是左宗棠一生数十年。二、涉及人事广。左宗棠的捐助既有济人助人的生活小事,也有关系国家利益的军国大事。数十年的捐助生涯,虽然没有一本详尽的账簿,但是从各种文献的零星记载汇集在一起,捐助活动的后面牵涉到众多、复杂的人事,反映出那个时代与社会的某些特殊性,可以帮助我们加深对那段历史的认识和了解。左宗棠在廉俸开支使用的过程中常常是先公后私,先人后已,甚至公而忘私,人而忘已,同时又非常强调儒家亲亲以及人的伦理秩序。他的“俭以广惠”客观上存在一个由内及外,由近及远,由卑而高的路线图序,即:自奉——养家——赡亲——济族——佽助朋友故旧——周恤部属、褒奖忠义——兴教劝学、分润寒畯——赈济抚恤、为民兴利——军国邦交事务。这一路线图序,符合儒家知识分子所追求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人生模式和内圣外王的理想路径。同时,也表现出左宗棠在近代千年变局的历史境遇下所孜孜追求的国家富强的中兴之梦。诸葛亮“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既是一种治学修身论,也是一种齐家之道,在中国传统社会,尤其是儒家士人当中具有很深远的影响。比较而论,左宗棠“俭以广惠”论主张“用财之道,自奉宁过于俭,待人宁过于厚”;“其自奉也至薄,其待人也必厚”;“惟崇俭乃可广惠”。这种节俭用财之道,在包含齐家、修身的一层深意之外更多了一层治国平天下的实际操作意义,由一种以修身为主的崇俭论变成了一种经世济民之道,从而提升了诸葛亮的“俭以养德”论。同时,左宗棠的观点,将“德”的范畴扩充到“惠”的范畴,丰富了传统俭德观,具有理论维度和思想高度。为后世经世致用的思想和实践提供了一种新的理论,丰富了儒家传统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的内涵。“俭以广惠”这一具有道德践履精神的观念在左宗棠一生安身立命中起着指导性作用,表现了他立身处事的思想导向与道德准则。从他的捐廉活动中可以观照儒家思想,尤其是儒家的伦理道德观念对于一个儒家士大夫修齐治平,日用人伦的指导意义。左宗棠捐廉广惠的活动涉及到当时的许多人事。从人际关系上讲既有宗亲、朋友、僚属,也有众多的贫寒学子和广大的受灾百姓;从内容上讲,不只限于一般亲朋往来的馈赠,更多的是用于社会公益、慈善与赈济,涉及到政治、军事、经济和文化的诸多方面,并与当时许多的重要人物和历史事件有着密切关联。通过对左宗棠“俭以广惠”身体力行的研究,可以反映出他对不同的对象,不同的事情和在不同的情境下的各种心态和精神活动,表现出他丰富的感情世界和鲜明的个性特征,使我们在了解左宗棠这一历史名人的精神面貌和风范的同时,加深了对其时社会人际关系与时代风貌的了解。今人多有‘近代湖南所谓中兴名臣以书生将兵,以理学经世’之说,然究竟如何理学经世,他们的事功与理学到底存在一种怎样的关系,却很少有具体的事例印证。从左宗棠的“俭以广惠”作为切入点,察其经世济民、文治武功、修齐治平的各个方面,从这样一个典型案例可以管窥蠡测中兴名臣理学经世的整体风貌。作为自然经济土壤与具有浓厚文化意味的“耕读传家”的教育模式所培养起来的封建士大夫,左宗棠身上具有的传统儒家知识分子继承与开新二重性的鲜明特征和烙印,在清朝国门洞开,被迫由传统向近代嬗变的阵痛中,成为当时儒家官僚代表。他反映和代表的是一个时代,一个从旧的传统中蜕变更新的时代,以及那个时代主流官员们的苦闷、彷徨、思考、调适、接受、改造、探索,是一种先觉与启萌。左宗棠是一个时代巨子,他不是一个孤立的人。他的思想信仰,他的政治主张和施政方法,乃至他的性格情操,都有鲜明的时代烙印,同时又影响了他的时代。一方面,左宗棠以廉、俭率属,以仁、惠济民,他的“俭以广惠”产生了具有历史意义的“儒将之效”。他长期在西北执政,培养了一大批清正廉能的部属。这些部属在其身后长期主政陕甘、新疆,在政策制度层面和人格精神层面都继承左宗棠的余风遗绪,从而使西北政局相对稳定,在晚近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狂潮中,使新疆一百六十多万平方公里的土地基本保存完好。这是左宗棠和其后继者为国家民族立下的巨大功勋和留给后世子孙的巨大财富。另一方面,左宗棠“俭以广惠”的为官为人的精神人格,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依然具有重大的借鉴意义。本论文撷取左宗棠生平廉俸的开支使用为研究课题,试图从一个学人较少关注的视角,来弥补左宗棠研究的一些空白和不足,扩展左宗棠研究的视野。方法论是历史研究的灵魂,本论文也尝试着方法论创新。互见法的使用对于同一类目而主旨不同的材料处理,使论文内容避免重复芜杂之弊也颇有裨益。本着对经济与文化互为影响,以及中国传统士人知识结构所包含道、学、术的三个方面的理解,本论文试图从经济文化一体性理论与道、学、术的文化观照来剖析左宗棠俭以广惠的思想行为,来了解事理发展的必然性和内在逻辑。同时将心态史与思想史、政治史、社会史、经济史相结合来考察左宗棠的博施广惠,得以更全面,更深入地了解左宗棠学术思想、个性特征、生平事业以及他所处时代的面貌和社会状态。同时,本论文从一个新的视角来研究和了解左宗棠的生平事迹,也可以促进和加深对其他湘军人物与近代湖湘文化的研究,甚至近代史的研究。此外,新材料的发现和搜集整理出来的相关文献材料也当有它的学术利用价值。

二、知行合一 爱人如己——怀念张知行姊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知行合一 爱人如己——怀念张知行姊妹(论文提纲范文)

(1)《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研究编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价值
    第一章 《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缘起
        第一节 杭郡的社会文化环境
        一、官方政策对民间的影响
        二、地域意识日渐凸显
        三、乡邦文献的需要
        第二节 丁丙的编纂机缘
        一、不忍文献纸毁帙散
        二、藏书、刊刻、编者的身份优势
        三、契机出现:《武林耆旧集》
        小结
    第二章 《历朝杭郡诗辑》基本体例
        第一节 文本体例
        一、文本形式
        二、编排次序
        第二节 收録体例
        一、诗人收録范围
        二、诗歌收録标准
        三、小传遴选原则
        小结
    第三章 《历朝杭郡诗辑》内容概述
        第一节 《诗辑》收诗情况
        一、诗作来源
        二、内容题材
        第二节 《诗辑》选传情况
        一、小传来源
        二、小传内容
        小结
    第四章 《历朝杭郡诗辑》价值
        第一节 《诗辑》的文献与校勘价值
        第二节 《诗辑》的文学价值
        第三节 《诗辑》的史料价值
        第四节 《诗辑》的地域文化特色
        小结
    结语
文献编
    《历朝杭郡诗辑》点校凡例
    《历朝杭郡诗辑》
附録 《历朝杭郡诗辑》存録诗集诗稿
徵引文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2)“美”的朝圣 ——废名小说风景叙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文学(小说) 风景研究概述
        (一) 新中国成立前的文学(小说)风景研究
        (二) 新中国成立后的文学(小说)风景研究
    二、废名小说(风景)研究概述
        (一) 中国现代文学时期废名小说(风景)研究
        (二) 新中国成立后至新时期前的废名小说(风景)研究
        (三) 新时期以来的废名小说(风景)研究
    三、论题的提出与创新之处
        (一) 论题的提出
        (二) 论文创新之处
上篇 “美的‘三位一体’”与风景叙事
    第一章 儿童之美与风景叙事
        第一节 儿童风景化与“纯真新奇之美”
        一、“童恋三部曲”与追求“纯真之美”
        (一) “童恋三部曲”:《柚子》、《初恋》、《鹧鸪》
        (二) “发乎情止乎礼”的叙事模式
        二、风景的“陌生化”、“去道德化”与追求“新奇之美”
        (一) 风景的“陌生化”
        (二) 风景的“去道德化”
        (三) 儿童视角与“视角越界”
        第二节 儿童风景化与“哀伤之美”
        一、孤独恐惧之情与“以风景为家”
        (一) “桃园两个日头”与内心寒冷孤独
        (二) “橘树之梦”:渴望打破乏爱生活的美梦
        (三) “茅屋大概不该有”:生活之爱与精神之爱的双重缺失
        (四) “桃子好吃”与隔膜误解
        二、风景叙事的诗意化、反讽性与“桃园之美”
        (一) 未被发现的“心病”与“美”的损毁者
        (二) “哀伤之美”与复杂的风景叙事特征
    第二章 女性之美与风景叙事
        第一节 “桃源之景”与“风景的阴暗面”
        一、女性自然化风景叙事与乡土“桃源之景”
        (一) “桃源三部曲”与人性之美的赞歌
        (二) 女性自然化与乡土之美的赞歌
        二、女性物化风景叙事与都市“风景的阴暗面”
        (一) 风景反讽与都市小说的女性物化
        (二) “风景道德化”与以城市为背景的小说
        三、赞“美”刺“丑”—审美理想的殊途同归
        第二节 “诗意世界”与“人间圣境”
        一、女性诗画化风景叙事与“诗意世界”
        (一) 早期小说的女性诗画化风景叙事
        (二) 以《桥》为代表的中期小说女性诗画化风景叙事
        二、女性神圣化风景叙事与“人间圣境”
        (一) 女性崇拜与“美即宗教”:从人道主义到唯美主义
        (二) 女性之美:人生苦难的诗意救赎和世俗人生的审美超度
    第三章 自然之美与风景叙事
        第一节 自然之美是心灵之美的折射
        一、追求心灵之美的自然观和人生观
        (一) “画图上的相识”:“存在就是被感知”的唯心自然观
        (二) “最美的自然,还是人类的情感”:追求内在真实与心灵之美的人生观
        二、追求心灵之真的世界观
        (一) “世界正同一个人的记忆一般大小”—世界即记忆
        (二) “真善美三个字都是神”—“世界原不是虚空的”
        第二节 渴求美之永恒与死亡审美化
        一、“雨中山果落”:因赏美而欣赏死亡
        (一) 废名早期小说的死亡问题—作为人生主题的表现方式
        (二) 《枣》和《墓》—因赏美而欣赏死亡
        二、“我所想像之死盖就是一个想像”:因惜美而想象死亡
        (一) 《桥》上卷下篇的死亡审美化
        (二) 《莫须有先生传》的死亡审美化
        三、“世间一副最美之面目”:因存美而向往死亡
        (一) “做人类的坟墓”—凝固诗意生活之美
        (二) “细竹之睡”—“世间一副最美之面目”
        (三) “投身饲虎”—以身“殉美”
        (四) “春天无今昔”—渴求时间静止与美之永恒
下篇 审美自觉与风景叙事
    第四章 文体自觉与风景叙事
        第一节 以风景叙事为媒介的文体实验
        一、风景、故事与典故—中外文体之辨
        (一) 中外文学异同的整体认知与自我定位
        (二) 中外文学风景书写异同的认知与“中学为体,西学为用”
        二、小说文体内部的实验与创新
        (一) 早期小说:风景结构文本与风景人物化
        (二) 以《莫须有先生传》为代表的中期小说:风景反讽与文体创新
        三、跨文体的小说文体实验与创新
        (一) 《去乡》、《花炮》:诗化、散文化、戏剧化
        (二) 《桥》上卷上篇:“要有文辞没有意思”与小说散文化
        第二节 “风景典故”与文体创新
        一、中国“风景典故”与文体创新
        (一) 《桥》上卷的“风景典故”运用
        (二) 《桥》下卷的“风景典故”运用
        (三) 《桥》“风景典故”运用的统计分析
        二、外国“风景典故”与文体创新
        (一) 外国小说、诗歌、戏剧中的风景典故运用
        (二) 外国风景典故运用背后的“风景”
    第五章 语言自觉与风景叙事
        第一节 语言的困境与突围—“言意之辨”的具象化
        一、“言不及意”与“言不尽意”的语言困境
        (一) “言能及意”“由言及意”与“言不及意”“言不尽意”
        (二) 人物无法言说与叙述者“代言”
        (三) 从“踌躇满志”到“很是疲倦”:“言意之辨”思考的深化
        二、“立像以尽意”与“得意忘言”的语言突围
        (一) 《桥》的语言突围
        (二) 《莫须有先生传》的语言突围
        第二节 语言文字形态的杂陈—“亦庄亦谐”的无碍之境
        一、文白夹杂—“澄明自由”心境的自然流露
        (一) 文白夹杂与风景典故的运用
        (二) 文白夹杂与“庄”“谐”艺术效果
        二、汉英杂陈—讽刺与抒情的强化表达
        (一) 早期小说的汉英杂陈:情节讲述
        (二) 中期小说的汉英杂陈:反讽与抒情
        (三) 后期小说的汉英杂陈:事实陈述
        第三节 语言文字的修改—“求美增美”的极致追求
        一、以《竹林的故事》集为代表的早期小说风景描写修改
        二、以《桥》为代表的中期小说风景描写修改
        (一) 文本意境的营造
        (二) 思想情感之美、心境之美和想象之美的凸显
        (三) 小说叙述视角的甄选
        (四) 标点符号的修改
    第六章 艺术自觉与风景叙事
        第一节 想象之美与现实之真
        一、“时景”(现时之景)与“心景”(想象之景)
        二、“想像的雨不湿人”:从局部到整体的“心景”运用
        (一) 《清明》:“心景”的章内运用
        (二) 《今天下雨》:“心景”的整章运用
        (三) 《桥》上卷下篇:“心景”的整篇运用
        三、小说文本内外的废名艺术真实观
        (一) 小说文本内的废名艺术真实观
        (二) 小说文本外的废名艺术真实观
        第二节 情感之美与道德之善
        一、爱情叙事与风景叙事的“交响曲”
        (一) 早期小说:情感与道德的和谐相生
        (二) 中期小说:情感与道德博弈后的再度和谐
        二、艺术与道德关系之思的小说文本内表达:人物的艺术自觉
        (一) 《莫须有先生传》中人物的艺术自觉
        (二) 《桥》中人物的艺术自觉
结语
附录:废名小说创作目录
参考文献
后记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3)大学生利他精神及其培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二、研究述评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利他精神的理论内涵
    一、利他精神的基本理论
        (一)利他精神的概念诠释
        (二)利他精神的合理内核
        (三)利他精神的核心要义
    二、马克思主义理论中利他精神的基本观点
        (一)人的社会性本质是利他精神的形成基础
        (二)人的发展需要是利他精神的形成动力
        (三)为人类幸福而献身是利他精神的最高境界
    三、西方学术思想中利他精神的多学科视角
        (一)权衡在者和他者关系的哲学之思
        (二)倾向至善道德的伦理学之论
        (三)亲社会行为的社会心理学之维
第二章 我国利他精神的历史沿革
    一、古代利他精神的核心要义
        (一)在家尽孝、为国尽忠的品行
        (二)由仁义行、无私利人的善举
        (三)育德成己、以德成仁的境界
    二、现当代利他精神的表现形式
        (一)舍己奉公的境界
        (二)集体至上的觉悟
        (三)为人民服务的情怀
    三、新时代利他精神的主要内容
        (一)责任担当的崇高品质
        (二)无私奉献的高尚情操
        (三)志愿服务的身体力行
第三章 大学生利他精神培育的现实处境
    一、大学生——亟待成长的培育对象
        (一)对利他精神概念认知的多元化
        (二)对利他精神价值认同的多样化
        (三)对利他精神实际践行的多维化
    二、教育者——有待打造的培育主体
        (一)以奉献价值进行的精神导向不足
        (二)以重情养德促进的精神教育欠缺
        (三)以责任理念推动的精神养成乏力
    三、家庭、学校和社会——尚待优化的培育环境
        (一)家庭熏陶不深入
        (二)高校教育不到位
        (三)社会滋养不充分
第四章 大学生利他精神培育的价值旨归
    一、培育要求:落实立德树人的根本任务
        (一)重思想的高位引领
        (二)重情理的道德指向
        (三)重道德的精神导向
    二、培育原则:树立责任担当的精神品格
        (一)化责任之知为责任之行
        (二)注重公共精神,保障公共利益
        (三)在利他中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三、培育目标:达至成己全人的崇高境界
        (一)在利他中完善自我
        (二)实现自我超越以至利他
        (三)促成个体价值与社会价值的统一
第五章 大学生利他精神培育矩阵策略构想
    一、以情感利他为切入点
        (一)增强情感沟通,抒发真情实感
        (二)学会心理换位,进行情感移入
        (三)懂得推己及人,达到共享体验
    二、以课堂教学为着力点
        (一)做好思想理论统摄,形成科学利他观念
        (二)搭建有效平台,带来更多利他效应
        (三)推动志愿服务,践行高尚利他精神
    三、以榜样力量为支撑点
        (一)积极宣传大众典型的利他榜样
        (二)认真学习同辈群体的利他榜样
        (三)有力释放利他榜样的精神力量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4)张履祥师承学侣弟子考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学术史研究回顾
    三、研究思路与论文基本结构
第一章 张履祥师承考论
    一、张履祥早年的几位老师
    二、张履祥问学黄道周
    三、张履祥与业师刘宗周的学术关联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张履祥学侣考论
    一、张履祥早年学侣
    二、张履祥同门之友
    三、张履祥葬亲社之友
    四、张履祥处馆结交之友
    五、张履祥书信论学之友
    六、张履祥其他论学之友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张履祥弟子考论
    一、张履祥处馆所教弟子
    二、慕名前来弟子
    三、张履祥其他弟子与晚辈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张履祥与清初乡村社会秩序的重建
    一、提倡移风易俗
    二、强调耕读并重
    三、关注水利兴修
    四、主张河运海运并存
    五、关注社会治安
    六、书生谈兵论剑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5)《群书治要》民本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原因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及趋势
第一章 对《群书治要》与“民本”的概述
    第一节 《群书治要》简介
        一、《群书治要》的历史意义
        二、《群书治要》的文本特质
        三、《群书治要》的现代价值
    第二节 民本思想的理论源头
        一、“民”“本”的解读
        二、民本思想与“道”的观念
    第三节 民本思想的实践原则
        一、阴阳之道与中庸之道
        二、以德为本的治国理念
第二章 德位相成的政治观
    第一节 立君为民
        一、心体相依的君民关系
        二、君主民本的施政宗旨
        三、内圣外王的王道追求
        四、顺天应人的革命思想
    第二节 设官爱民
        一、以民为本的官制设置
        二、德才并重的选考之法
        三、仁义廉洁的官德要求
        四、忠君为民的君臣之际
第三章 德本财末的经济观
    第一节 聚民养民
        一、散财兴德的富民思想
        二、轻徭薄赋的使民思想
        三、问疾救苦的养民思想
    第二节 富民导民
        一、重农固本的生产理念
        二、崇俭戒奢的消费理念
        三、重义轻利的分配理念
第四章 德主刑辅的教化观
    第一节 以德化民
        一、明德至善的教育目标
        二、伦常道德的教育内容
        三、上行下化的教育方法
        四、崇礼重乐的教育制度
    第二节 以刑教民
        一、明刑弼教的立刑初衷
        二、哀敬公正的量刑原则
        三、遵道尚中的法制精神
        四、貌离神合的德刑之辩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圣人之教—先秦儒家道德教化范式及其现代价值(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综述
    四、研究思路及方法
上篇 "圣人之教"的缘起寻绎
    第一章 基本概念阐释
        第一节 春秋战国——儒家教化的生成背景
        第二节 伦理政治——儒家教化的展开场域
        一、伦理、政治、伦理政治
        二、伦理政治视域下的道德教化
        第三节 教化范式——儒家教化的学理分析
        一、教化解析
        二、教化与教育辨析
        三、儒家教化范式
    第二章 "圣人之教"对"礼乐之教"的继承与革新
        第一节 礼乐之教
        一、"礼乐之教"释义
        二、诗教、书教及神道设教
        三、礼崩乐坏:礼乐教化失去控制力
        第二节 从礼乐之教到圣人之教
        一、"以仁释礼":礼的人情化解释
        二、"圣人治礼作乐":礼乐的权威保证
        三、"学莫便乎近其人":学为圣人
        第三节 孔子与"圣人之教"
        一、孔子的"圣人观"与"圣化"
        二、教化的伦理政治使命
        三、教化的基本文献
        四、教化的对象
        五、教化的基本范式形成
中篇 "圣人之教"的范式阐释
    第三章 "圣人之教"的政治致思
        第一节 "为政以德"与"圣人之教"
        一、典范政治的立国模式
        二、为政以德的治国理念
        三、"圣人之教"的政治功效
        第二节 "内圣外王"的教化理想
        一、圣化运动
        二、儒家"内圣外王"的教化理想
        三、"圣者为王"的政治合法性论证
        四、王权主义的走向:圣王一体
    第四章 "圣人之教"的理论支撑
        第一节 人性假设是儒家教化的理论基础
        一、儒家的"人性论"
        二、儒家人性论对教化思想的影响
        第二节 "圣人之教"的信仰支撑:从祖神崇拜到圣人崇拜
        一、帝神崇拜与圣人崇拜
        二、祖先崇拜与圣人崇拜
        三、圣人崇拜
        第三节 "圣人之教"的基本内容与价值取向
        一、"圣人之教"的基本内容
        二、"圣人之教"的价值取向
    第五章 "圣人之教"的实践途径
        第一节 "圣人之教"的具体方法
        一、身教示范是儒家教化的基本方法
        二、修身养性是儒家教化得以实现的途径
        第二节 "圣人之教"的目标体系
        一、儒家对士的要求
        二、儒家的君子理想
        三、儒家对贤的认识
下篇 "圣人之教"的价值探究
    第六章 "圣人之教"的传承及转向
        第一节 传统儒家教化范式的传承
        一、儒家教化的权力化与制度化
        二、儒家教化通过宗族向民间的渗透
        三、教化主体发挥的典范作用
        第二节 近代儒家教化范式的瓦解与现代性教化的开启
        一、儒家教化失去政权支持与科举制的废除
        二、儒家伦理道德教化体系式微
        三、现代性教化的开启
        第三节 毛泽东时代儒家道德教化范式的存续与超越
        一、毛泽东对儒家教化范式的传承
        二、毛泽东对儒家教化范式的革命性改造
        三、毛泽东晚年传承与改造儒家教化范式过程中的失误
        第四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儒家教化的转向理路
        一、继承和发展儒家教化的优良传统
        二、实现传统儒家教化的现代转向
        三、提升对儒家传统教化的认识
    第七章 "圣人之教"的现代价值
        第一节 现代思想政治教育的环境
        一、市场经济条件下传统义利观的颠覆
        二、伦理道德的社会角色和功能重新定位
        三、道德理想主义的遗存及道德虚无主义的滋生
        第二节 教为政本、与时偕行——儒家教化理念的现代价值
        一、道德性与政治性的统一:思想政治教育本质的规定
        二、底线与分层的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标准设定
        三、学校教育与社会教育的结合:思想政治教育的主体整合
        第三节 身教示范、正己为先——儒家教化方法的现代价值
        一、官德的培养
        二、知识分子的道德坚守
        三、英雄榜样的树立及弘扬
        第四节 美俗移风、以文化人——儒家教化内涵的现代价值
        一、注重以文化人,传承儒家美德
        二、追求社会道义,弘扬家国情怀
        三、立足道德实践,强调笃实力行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7)蒋信心学思想与传播(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起因与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与创新点
        1.2.1 研究现状
        1.2.2 创新点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第2章 求学经历与学术着述
    2.1 正嘉时期的心学概观
    2.2 求学经历
        2.2.1 师从阳明时间考证
        2.2.2 师从甘泉始末
    2.3 学术着述
第3章 心学思想与师门归属
    3.1 心学思想
        3.1.1 心性理气贯通无二
        3.1.2 知止识仁的治学途径
        3.1.3 由慎独而至勿忘勿助之间的工夫论
    3.2 师门归属
第4章 心学传播
    4.1 创复书院
    4.2 游历讲学
    4.3 门人生徒
    4.4 与王、湛学者之交往
        4.4.1 与王门学者的交往
        4.4.2 与湛门学者的交往
第5章 学术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道林先生摘言
    道林蒋先生粹言序
    道林先生摘言卷一
    道林先生摘言卷二
    道林先生摘言卷三
    道林先生摘言卷四
附录B 蒋道林先生桃冈日录
    蒋道林先生桃冈日录提要
    桃冈日录序
    重刻桃冈日录后序
    桃冈日录序
    蒋道林先生桃冈日录
致谢

(8)儒家关怀伦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依据及研究意义
    二、学术研究现状及述评
    三、相关理论与概念分析
    四、主要内容及研究方法
    五、研究重点及创新之处
第一章 儒家关怀伦理的历史追溯
    第一节 尧舜传说:思想启蒙与关怀意识的原初发轫
        一、文献典籍中关于尧舜传说的记载
        二、“疑古思潮”对尧舜传说的质疑
        三、思想启蒙与朦胧的关怀意识
    第二节 殷周之变:宗教情结淡化与人文关怀凸显
        一、殷人的“神灵之德”与宗教关怀
        二、周人的“以德配天”与天人关怀
        三、殷周之变开启人文关怀风尚
    第三节 儒家创立:孔孟之道与关怀的伦理缔造
        一、“轴心时代”的“礼崩乐坏”与“伦理突破”
        二、孔子的“法古情愫”与“仁-爱”关怀
        三、孟子的“恻隐之心”与“仁-义”关怀
第二章 基于行为主体道德情感的关怀伦理
    第一节 人本关怀:儒家关怀伦理的主体向度
        一、天地之间人为贵
        二、尽心知性尊德性
        三、君子慎独重自律
        四、善待生命显关怀
    第二节 情感关怀:儒家关怀伦理的道德根基
        一、儒家道德情感与情感关怀
        二、儒家情感关怀与道德行为
        三、儒家情感关怀与道德理性
    第三节 差序关怀:儒家关怀伦理的展开模式
        一、亲亲:关怀始于孝悌的血缘情结
        二、爱人:关怀推己及人的情感推衍
        三、惜物:关怀天地万物的生态意识
        四、儒家关怀伦理的其他领域
    第四节 终极关怀:儒家关怀伦理的意义追寻
        一、丧祭之礼与儒家终极关怀
        二、德福一致与儒家终极关怀
第三章 儒家关怀伦理的内在张力与关系结构
    第一节 道德思想内涵中关怀的自然流露
        一、诠释生生不息的道德哲学精神
        二、演绎自觉向善的道德价值追求
        三、彰显敢于担当的道德责任意识
    第二节 道德境遇抉择中关怀的张力维持
        一、德力之辩:道德力量与强权实力的权衡
        二、情理之辩:血缘情愫与礼法坚守的斟酌
        三、义利之辩:道义取向与功利价值的考量
    第三节 道德实践操作中关怀的关系结构
        一、自我关怀与群体关怀
        二、物质关怀与精神关怀
        三、特殊关怀与普遍关怀
        四、现实关怀与终极关怀
第四章 儒家关怀伦理与诸关怀伦理之对照反思
    第一节 儒家关怀伦理与西方关怀伦理之比较
        一、“仁”与“care”
        二、“恻隐之心”与“empathy”
        三、“差序”与“relation”
    第二节 儒家关怀伦理与宗教关怀伦理之比较
        一、人文关怀与宗教关怀
        二、自律关怀与他律关怀
        三、入世关怀与出世关怀
    第三节 关于儒家关怀伦理的总体评价
        一、儒家关怀伦理的理论意义
        二、儒家关怀伦理的批判反思
第五章 儒家关怀伦理与当代社会生活
    第一节 儒学的当代复兴及转化发展
        一、中国传统文化复兴背景下的“儒学热”
        二、儒家思想文化资源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
    第二节 儒家关怀伦理与当代中国社会生活
        一、人本关怀培育公民美德
        二、情感关怀化解道德冷漠
        三、差序关怀和谐社会秩序
        四、终极关怀支撑道德信念
    第三节 儒家关怀伦理与当代国际社会生活
        一、“全球伦理”的提出
        二、儒家关怀伦理与“全球伦理”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9)《礼运》社会理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言
    一、 选题目的与意义
    二、 《礼记》研究成果综述
    三、 《礼运》研究成果综述
    四、 研究方法、重难点与创新
第一章 《礼运》“大同”理想
    第一节 “大同”理想渊源考辩
        一、 “大同”理想形成的历史渊源
        二、 “大同”理想形成的理论渊源
        三、 “大同”理想形成的社会基础
    第二节 “大同”理想的特点
        一、 “天下为公”的社会制度
        二、 “选贤与能”的政治要求
        三、 “讲信修睦”的人际关系
    第三节 “大同”理想与诸家社会理想
        一、 “大同”理想与墨家社会理想
        二、 “大同”理想与道家社会理想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礼运》“小康”理想
    第一节 “天下为家”的社会制度
        一、 权力私有制
        二、 以礼义为纪
        三、 “礼”与其它主要范畴
    第二节 任贤思想
        一、 尊贤和举贤
        二、 任贤之标准
        三、 任贤之落实
    第三节 民本思想
        一、 贵民:民为贵君为轻
        二、 富民:因民利而利之
        三、 教民:申以孝悌之义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礼运》“大顺”理想
    第一节 “大顺”理想的形成
        一、 “天人合一”的整体观
        二、 “仁者爱人”的道德观
    第二节 “大顺”理想的特点
        一、 “乐山乐水”的生态伦理观
        二、 “仁民爱物”的生态爱护观
        三、 “节用御欲”的生态消费观
        四、 “圣王之制”的生态管理观
    第三节 “大顺”理想对汉儒、宋儒的影响
        一、 董仲舒“泛爱群生”的生态爱护观
        二、 周敦颐以“诚”为本的生态道德论
        三、 张载“民胞物与”的生态伦理准则
        四、 程朱“天人一理”的生态整体观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礼运》社会理想的历史影响及其它
    第一节 “大同”理想对中国社会的影响
        一、 “大同”理想对古代农民起义和思想家、政治家的影响
        二、 “大同”理想对近代农民运动和改良派、革命派的影响
    第二节 “大同”理想与西方理想社会的比较
        一、 “大同”理想与柏拉图的“理想国”
        二、 “大同”理想与西方空想社会主义
        三、 “大同”理想与马克思共产主义
    第三节 《礼运》社会理想的现代意蕴
        一、 “民本”:实现中国梦的出发点落脚点
        二、 “仁爱”:实现中国梦的生态道德基础
        三、 “礼让”:实现中国梦的基本伦理规范
        四、 “诚信”:实现中国梦的内在素质要求
        五、 “敬老养老”:实现中国梦的文明体现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后记

(10)“俭以广惠”:左宗棠理学经世的路径 ——以其廉俸的使用为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关于选题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的可行性
        1.1.3 选题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文献综述
        1.3.1 总览
        1.3.2 分类
        1.3.3 材料的考辨甄别
        1.3.4 材料的取舍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难点
        1.5.1 创新
        1.5.2 难点
    1.6 逻辑展开与主旨叙要
        1.6.1 逻辑展开
        1.6.2 主旨叙要
第2章 思想探源与经验推绎
    2.1 读破万卷,神交古人
        2.1.1 儒学和理学
        2.1.2 管子、道家、墨家、法家、佛教、家训
        2.1.3 古人典型
    2.2 湖湘传统:文化精神与士风民气
        2.2.1 湖湘文化精神:忧患与担当
        2.2.2 士风民气:勤朴尚义
    2.3 家世与家风:耕读世家与孝义之门
    2.4 左宗棠自己的因素
        2.4.1 早年的忧患与生活的体悟
        2.4.2 感念图报与保世滋大的心态
        2.4.3 豪侠的性格
    2.5 师长的言传身教
    2.6 时代忧患与知识救世
        2.6.1 时代忧患
        2.6.2 学术丕变与经世派的崛起
        2.6.3 左宗棠经世的内在逻辑:忧患、积学、救世
        2.6.4 经世之学与广惠之道
    2.7 财政困敝与筹饷艰难
        2.7.1 财政困敝
        2.7.2 筹饷艰难
第3章 生平取与,一准于义
    3.1 一生取与的议论与评价
        3.1.1 夫子自道:自谥“忠介先生”
        3.1.2 同时人的观感
        3.1.3 官方的评价
        3.1.4 史书的记录
        3.1.5 后人的称述
        3.1.6 取物不苟
    3.2 不同时期的收入与经济状况
        3.2.1 早期的职业与收入
        3.2.2 服官各个时期的收入和经济状况
    3.3 廉俸的管理与俵散方式
        3.3.1 廉俸的管理
        3.3.2 廉俸的俵散
    3.4 使用原则
        3.4.1 等差原则
        3.4.2 周急原则
        3.4.3 义利原则
    3.5 广惠的目的与动机:好名之辩与为已之学
第4章 自奉宁过于俭,待人宁过于厚
    4.1 自奉与家用
        4.1.1 自奉
        4.1.2 自为与自足:农民本色与创造生活
        4.1.3 家用
    4.2 赡亲
        4.2.1 父母兄弟姐妹孝悌一伦
        4.2.2 对母氏余太夫人外家之亲的顾恤
        4.2.3 对周夫人娘家一族的赡奉顾恤
    4.3 济族
        4.3.1 济族之总纲与思路
        4.3.2 济族事务的具体考察
        4.3.3 余议
    4.4 广惠之同志与家风之传承
        4.4.1 广惠之同志
        4.4.2 家风的承传
        4.4.3 积善之家,必有余庆
第5章 周急济困,义重通财
    5.1 早年周急济困所揭示的圣贤之教
    5.2 周急济困、义重通财事实的梳理说明
    5.3 分类考察
    5.4 个案分析
    5.5 行其心之所安
    5.6 转移风习之诉求
第6章 周恤部属,褒奖忠义
    6.1 对吏治重要性的认识:生民休戚所关,时局安危所系
    6.2 吏治的系统理论:察吏、训吏、恤吏
        6.2.1 “察吏”:安民莫先于察吏
        6.2.2 “训吏”:为官之道与职守之教
        6.2.3 “恤吏”:人文与人道的关怀
    6.3 周恤部属、褒奖忠义的事例疏理与分类考察
        6.3.1 周恤部属、褒奖忠义的事例疏理
        6.3.2 分类考察
    6.4 整顿吏治之效
第7章 兴教劝学与文治之道
    7.1 对教育重要性的认识和战略定位
    7.2 兴教劝学的特殊时代环境
    7.3 特殊的心理情感
    7.4 兴教劝学的基本理路:庶、富、教并举的系统工程
    7.5 教育、教化支出的内容分类考察
        7.5.1 创设书局,刊发书籍
        7.5.2 兴复书院,捐助膏火和创办义学
        7.5.3 佽助寒畯,留意人才
        7.5.4 尊师重道,表彰先正
        7.5.5 以神道精神立民
    7.6 兴教劝学与文治之道的影响和评价
        7.6.1 兴教劝学与文治之道的影响
        7.6.2 评价:一个名副其实的传教者
第8章 视民如伤,利民为先
    8.1 民本思想与王道政治的理念与践履之效
        8.1.1 民本思想与王道政治的理念
        8.1.2 践履之效
    8.2 兵祸之惨与重视民生的感情心理因素
    8.3 慎重官责与报效之心
        8.3.1 慎重官责
        8.3.2 报效君国之恩
    8.4 捐助事实与分类考察
        8.4.1 捐助事实
        8.4.2 分类考察
    8.5 治绩治效
    8.6 爱民者民恒爱之
第9章 苟利国无弗为
    9.1 维护根本之图:捐济京饷案
        9.1.1 朝廷的追索与地方的回应
        9.1.2 左宗棠在浙江的苦境:京饷发生的艰难环境
        9.1.3 京饷的筹措和报解:京饷案发生的经过
        9.1.4 京饷案发生的原因分析及评价
    9.2 德克碑赔累案
        9.2.1 福州船政局的创办
        9.2.2 德克碑其人
        9.2.3 “楚材晋用”与“师夷长技”:德克碑赔累案发生的前提
        9.2.4 赔累案之发生过程
        9.2.5 叙余:其它赔累案
    9.3 捐购水雷、鱼雷案
        9.3.1 左宗棠的守、战、和之道
        9.3.2 左宗棠对水雷、鱼雷的关注
        9.3.3 特殊背景下的捐购
        9.3.4 捐购案的影响与评价
    9.4 巩固塞防与建设西北诸案
        9.4.1 战祸兵燹的破坏
        9.4.2 巩固与善后恢复之策
        9.4.3 诸案始末
        9.4.4 左氏湘军:一支特殊的西北生产与建设大军
        9.4.5 统帅的表率效应
    9.5 宾旅之资与邦交之道以左索之会为例
        9.5.1 宾旅之资从邦交之中产生、以邦交之道为根由
        9.5.2 左索之会:无忘宾旅的成功案例
        9.5.3 “绵里针”与“打痞子腔”:宾旅之资因比较而别具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四、知行合一 爱人如己——怀念张知行姊妹(论文参考文献)

  • [1]《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D]. 李佩瑜.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2]“美”的朝圣 ——废名小说风景叙事研究[D]. 周爱勇. 贵州师范大学, 2020(06)
  • [3]大学生利他精神及其培育研究[D]. 李美希.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4]张履祥师承学侣弟子考论[D]. 武少民. 东北师范大学, 2019(09)
  • [5]《群书治要》民本思想研究[D]. 刘海天. 中共中央党校, 2016(08)
  • [6]圣人之教—先秦儒家道德教化范式及其现代价值[D]. 宋新雅. 陕西师范大学, 2016(06)
  • [7]蒋信心学思想与传播[D]. 肖啸. 湖南大学, 2016(03)
  • [8]儒家关怀伦理研究[D]. 韩玉胜. 南京大学, 2015(01)
  • [9]《礼运》社会理想研究[D]. 田杰英. 中共中央党校, 2014(11)
  • [10]“俭以广惠”:左宗棠理学经世的路径 ——以其廉俸的使用为视角[D]. 谢孝明. 湖南大学, 2013(09)

标签:;  ;  ;  ;  ;  

知行合一,爱人如己——思念张志兴姊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