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口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

周口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

一、周口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仉振宇[1](2021)在《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时空演变及驱动力研究》文中指出城镇化的有序健康推进与高质量发展是区域协调发展的有利支撑、国家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以及社会发展的客观趋势。自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城镇化水平显着提高,城镇经济快速发展,城镇功能逐渐完善,城镇人口持续增加,城镇基础设施和服务设施建设日趋完善。城镇化建设正由传统的“注重规模”向新型的“提升质量”转变。然而,部分地区城镇化建设过程中仍存在着增长方式粗犷、资源配置低效、产业结构不合理以及城乡差距扩大等一系列的问题。随着黄河流域生态保护和高质量发展上升为国家战略,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的稳步提升对于促进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加快产业结构转型升级以及推动城乡统筹发展具有更加重要的理论与实践意义。本文以黄河流域为研究对象,首先从城镇集聚、经济发展、社会和谐、绿色生态、水源保障、城乡统筹、教育创新以及文化繁荣等8个维度构建了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评价体系,借助Matlab软件,采用熵值法确定各评价指标的指标权重,从而计算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指数以及分维度评价指数。其后,借助ArcGIS、GeoDA以及GS+等软件,通过全局空间自相关、局部空间自相关、热点分析以及空间变差函数等方法,对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的时空演变特征进行分析研究。最后,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利用Stata软件定量地研究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驱动力,并提出相关的发展建议。主要结论如下:(1)2008~2017年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逐年提升,城镇化建设的重点逐渐由数量型向质量型转变,评价指数均值由26.91提高到31.75,整体增长幅度为17.99%,且呈现出“东高西低,空间分布不均”的空间分布特点。在分维度评价指数中,经济发展、绿色生态以及城乡统筹的分维度评价指数均值相对较高,是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的重要组成部分,而城镇集聚以及文化繁荣的分维度评价指数均值则相对较低。(2)2008~2017年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的空间相关性和空间集聚性整体上呈现出先增强后减弱的变化趋势。H-H型集聚是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最主要的集聚类型。集聚类型之间的演变与转换主要集中在H-H型和L-H型集聚之间以及L-L型和H-L型集聚之间,空间格局演变较为稳定,空间分异特征和空间关联特征均较为显着。核心热点区呈现出“先东移-后西迁”的变化特点,核心冷点区空间格局较为稳定,未发生显着变化。(3)2008~2017年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的空间自组织性和空间变异性较强,变异程度呈现出加深态势,空间变异影响范围有所缩小,变异随机性有所增强,由空间自相关引起的空间变异格局演变的显着程度有所加深。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在各个方向上的均质性有所减弱,东-西方向以及东北-西南北方向上的均衡性较差,空间变异最为显着。空间变异结构特征由“双核”逐渐转变为逐步融合的“三核”,“东高-西低”以及“东北高-西南低”的空间结构性差异显着。(4)研究结果表明,经济建设能力是影响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发展的关键驱动因素,政府财政支持、区域创新能力是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的主要驱动因素,产业结构布局、城镇人力资本具有较为显着的促进作用,市场化程度、信息化程度对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的提升具有一定的正向推动作用,而对外开放程度的影响效果并不显着。本文在开展驱动因素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城镇化质量提升建议,黄河流域各省市在城镇化质量提升过程中应着重补齐短板项,增强优势项,以进一步推动城镇化高质量发展。

王玉举[2](2021)在《基于EFAST-云模型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文中研究说明水是生命之源、生产之要、生态之基。水资源是地球生物赖以存在的物质基础,是维系地球生态环境可持续发展的首要条件。水资源承载能力指的是在一定流域或区域内,其自身的水资源能够持续支撑经济社会发展规模,并维系良好的生态系统的能力。科学评价水资源承载能力,对于保障区域水资源安全和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以河南省为典型研究区域,构建了包括水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大系统15个指标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将EFAST算法引入到指标权重计算中,结合云模型理论,提出了基于EFAST—云模型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系统解析了河南省流域尺度和市级尺度的水资源承载力时空演变特征。本文的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综合考虑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系统三者间的互馈关系,构建了包括水资源、经济社会和生态环境三大系统,涵盖产水系数、地表水开发利用程度、地下水开发利用程度、人均水资源量、人均用水量、万元工业增加值用水量、万元GDP用水量、农田灌溉亩均用水量、优良水质河长比例、人均COD排放量、人均氨氮排放量、水土流失率、人均湿地面积、生态环境用水率、水流阻隔率15项指标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2)为反映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间耦合作用和敏感性及其对评价结果的影响,将EFAST方法引入到指标权重计算中,结合可考虑不确定性概念的模糊性与随机性的云理论,提出了基于EFAST—云模型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河南省的评价结果显示,2009~2018年水资源承载力属于Ⅲ级(中等)及以下状态,承载等级以2013年为拐点整体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其中,水资源系统承载等级较差,经济社会系统承载等级较优,地表水开发利用程度、产水系数、人均COD排放量指标表现较为敏感,人均水资源量、生态环境用水率指标敏感性较低。与传统的TOPSIS法、熵权—云模型法评价结果相比较,EFAST—云模型方法对评价结果更敏感,可以较为真实地反映水资源承载力状态。(3)分别以流域尺度和市级尺度为单元,对河南省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评价。评价结果显示,近10年来河南省淮河流域、长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整体优于海河流域、黄河流域,淮河流域和长江流域水资源承载力基本维持在Ⅲ级状态,海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由Ⅴ级提升为Ⅳ级,黄河流域水资源承载力较差,基本维持在Ⅴ级状态;市级尺度上,濮阳市、焦作市、周口市、商丘市、济源市水资源承载力较差,其余市级水资源承载力状态一般维持在Ⅲ级等级,变化较小。

徐凯莉,吕海深,朱永华[3](2020)在《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拟及研究》文中认为为响应国家可持续发展战略,预测了周口市水资源承载力的发展趋势,为当地水资源问题寻求科学的解决办法。采取系统动力学技术搭建模型,模拟预测了周口市2018-2030年水资源承载力的动态变化。该模型设置了现状延续、节水、开源、开源节流4种情景以及不同的节水和调水方案,比较不同情景下的变化趋势。结果显示开源节流方案最优,其次则是节水型情景中的综合节水方案。因此,注重节水,尤其是提高农业用水效率,能够在很大程度上降低周口市的用水压力。调水和节水两项政策双管齐下,更能够有效提高周口市水资源承载力。

杨角[4](2020)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文中提出加快转变城市发展方式,促进城市发展绿色转型,大力推进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是当前在绿色发展理念和生态文明建设战略下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所要面临的一个重大而又紧迫的理论问题和现实问题,同时也是今后我国新型城镇化发展的一个重要方向和必然趋势。本文通过综合借鉴政治经济学、城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以及人口、资源与环境经济学等学科相关重要理论和研究范式,基于比较客观而又丰富详实的数据资料,通过运用文献分析法、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案例研究法以及比较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对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历史演变历程、当前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及其可能的原因、我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综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总结及其对我国的借鉴启示以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和现实路径等诸多重要问题进行了比较全面科学、客观深入、细致严谨地分析、论证和研究。本文研究结果表明:第一,自1949年新中国成立以来至今,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可分为起步发展阶段、稳步发展阶段、深入发展阶段以及蓬勃发展阶段等四个阶段;人口压力问题、资源短缺问题、生态环境污染与破坏问题以及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是现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主要问题与挑战;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不合理的产业结构、经济利益驱动、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以及部分城镇居民环保意识观念淡薄、我国民间环保公益组织力量薄弱、新闻媒体与舆论监督作用略显不足等均是造成当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的一系列问题与挑战的客观原因。第二,与传统城镇化不同,绿色城镇化是城镇化发展的高级阶段,是追求更高层次的绿色城市建设,从而推动城镇化与生态环境良性互动发展。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能够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这是通过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整体向下移动或使环境库兹涅茨曲线拐点左移两种途径来实现的;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具有优化或胁迫作用。反过来,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同样具有促进或约束作用。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这种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就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第三,从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虽然有所增加,但增加幅度不大,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整体不高;该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整体呈现波浪式上升趋势,并且可明确划分为三个演变阶段;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基本呈现出东部地区高于中部地区、西部地区以及东北地区的总体格局,并且这一总体格局尚未出现较大改变,东部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最强,中西部地区和东北地区城市绿色发展实力依然相对较弱,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表现出较大的区域不平衡性和空间分异性,梯度分布特征较为显着;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状况还呈现出显着的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行政自主性权利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和状况就越好。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技术创新和政府环境规制是影响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重要因素。经济发展水平因素、技术创新因素和政府环境规制因素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显着的正向影响。第二产业产值占地区生产总值比重对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有着不显着的负向影响。第四,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起步较早,目前其已积累起极为丰富的成功经验。这些国家既包括美国、日本、德国、瑞典、丹麦、挪威、瑞士、加拿大、英国、澳大利亚、新西兰等众多发达国家,同时也包括巴西、南非等部分发展中国家。北京、上海和贵阳是国内践行绿色城镇化理念和实践非常具有代表性的典型案例。它们在这方面起步较早,发展水平居于国内领先地位,并且已经积累起了比较丰富的成功经验。总结与分析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的共同经验与普遍规律对今后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具有重要的借鉴与启示意义。第五,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以及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是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必须要遵循的九大基本原则。第六,绿色城镇化建设与发展是一项极为复杂的系统工程。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战略目标的实现路径并不是单一的,而是由多层次目标路径共同组成的有机统一体。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以及切实改善与修复生态环境是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终极目标实现的有效路径。本文最主要的创新之处在于:第一,研究视角创新。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是当前国内外学界研究中的两个重点问题和热点问题。以往绝大多数学者都是单独研究这两个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城镇化相关问题,要么是单独研究绿色发展相关问题,较少有学者将这两者结合起来做一交叉研究。本文试图将城镇化问题和绿色发展问题这二者结合起来,基于现阶段我国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现实背景,站在绿色发展这一全新的研究视角下重新审视和看待我国城镇化问题,着重研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其实现路径问题,以期取得与以往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新的研究观点和研究结论,进一步指导今后我国绿色城镇化持续、快速、健康发展,这就具有一定的创新性。因此,本文最重要和最突出的创新之处就在于研究视角创新。第二,研究方法创新。以往大多数学者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过程中,绝大多数都选择使用主成分分析法、因子分析法、TOPSIS法等综合评价方法,鲜有学者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正是基于这一考虑,并且考虑到研究方法的适用性问题,本文选择使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和综合评价。因此,研究方法创新就成为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三,研究观点创新。本文提出了一些新的研究观点。具体如下:一是,城镇化系统与生态环境系统两大系统之间相互作用和相互影响的交互耦合关系构成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内在运行机理。中国绿色城镇化的发展演变可划分为绿色治理阶段和绿色文明阶段两个阶段。在不同发展阶段,城镇绿色发展方式不尽相同。二是,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呈现出显着的规模特征和行政级别特征:城市规模越大,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越高;城市行政级别越高,其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也越高。三是,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既要充分发挥市场的主导作用,也要重视发挥政府的重要引导作用,要将二者结合起来,形成合力,共同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向前发展。四是,要以城市管理与运营方面的不断创新持续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五是,要促进信息化和绿色城镇化融合发展,以信息化引领和推动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这些新观点也是本文的一点创新之处。第四,评价指标体系创新。本文在对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过程中,是在对绿色城镇化概念内涵重新界定并基于对前人相关研究成果借鉴的基础上,遵循系统性、科学性、实用性、动态性、典型性与可比性等评价指标体系构建原则,构建了与其他研究成果有所不同的由经济发展、资源高效、环境友好和社会进步等4个一级指标及其所属20个二级指标所组成的比较全面的、科学合理的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并且在该评价指标体系基础上运用灰色关联度评价法对2012—2017年我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进行了定量测度与综合评价,这就具有一定程度的创新性。

张浩然[5](2020)在《基于三种评价模型的河南省水环境承载力研究》文中认为党的十八大以来,大力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和大力加强生态环境保护成为我国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中之重,水环境承载力问题也因此受到更多关注。水环境承载力研究有助于合理评估区域水环境承载能力,进而为区域产业结构调整、水资源合理配置等决策过程提供理论支撑和参考,更好地促进水环境与水资源、生态环境、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选取河南省作为研究区域,结合其经济社会发展及自然环境等现状,构建了包含3个子系统和20个评价指标的河南省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在此基础上,采用模糊综合评价、主成分分析和BP神经网络三种评价模型,分别从时间维度和空间维度对河南省水环境承载力展开评价研究。同时,运用ArcGis的空间可视化功能展现河南省不同区域的水环境承载能力特点。研究结果表明,在2013年至2018年间,河南省水环境承载力整体呈逐年上升趋势,水环境与社会经济总体朝着良好的方向发展。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和BP神经网络模型得到的河南省近六年水环境承载力评价均值分别为0.6010和0.5711,说明河南省水环境承载能力尚处于中等水平,水环境及水资源与人类社会经济的发展仍处于相对不协调的状态。运用模糊综合评价模型对水环境承载力各子系统进行评价分析,得到水资源子系统的综合评价均值为0.4352,处于IV级较差可承载区间;水生态环境子系统的综合评价均值为0.7894,处于II级较好可承载区间;社会经济子系统的综合评价均值为0.5824,处于III级中等可承载区间。由此可见,水资源系统是导致河南省水环境承载能力不足的主要因素。河南省水环境承载力在空间维度下呈现出由西南向东北逐渐减小的变化趋势,经研究分析,主要原因在于人口规模与自然资源的空间分布不均,其中信阳、南阳、洛阳三座城市的水环境承载能力在全省范围内最为突出,省会郑州市则处在中游水平。本文基于三种不同评价模型的河南省水环境承载力研究结果,对提高河南省水环境承载力对策措施的制定具有积极的指导意义。

王丽媛[6](2019)在《河南省水土资源承载力时空分异及其耦合特征研究》文中认为水资源和土地资源是世界各国可持续发展的基本要素。河南省是中原经济区和中原城市群的核心区,与其他省份相比,属中国人口大省,城镇化水平相对较低,工业和服务业发展水平相对较低,具有明显的“农业—粮食生产”特色。河南省作为国家主体功能区规划指出的重点开发区,未来几十年将承担人口和产业聚集的重大任务。不论在城市化建设还是农业生产方面均需要建立在一定的资源承载能力基础之上,河南省水土资源矛盾较为突出,以水土关系为基础探讨河南省水土资源承载力,有利于剖析河南省各地区的水土资源承载状况,以及水资源与土地资源时空耦合状况,为统筹河南省社会经济发展进程中水土资源的优化配置提供科学依据。鉴于此,从以下内容开展研究:本文在研读国内外关于水、土资源承载力研究及水、土资源耦合研究进展的基础上,确定研究方法;分析河南省水、土资源现状及问题,以明确水、土资源的现实矛盾;以河南省17个地级市为单元,运用生态足迹法和空间分析技术,分别对水、土资源承载力进行时空分析;采用协调度模型研究了河南省水、土资源承载力的耦合状况。得出以下结论:(1)采用生态足迹法对水资源承载力的分析发现(2005年—2015年):(1)河南省人均综合用水生态足迹小幅上升,呈现北部>南部>中部的特征;(2)在生态足迹内部结构中,人均农业用水生态足迹小幅下降,人均工业用水生态足迹小幅上升,人均生活用水生态足迹上升明显,人均水污染生态足迹先增后减。(3)河南省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呈下降趋势,空间上持续呈现南高北低状态。(4)河南省人均水资源生态赤字小幅增加;空间上持续呈现北高南低的差异;其中,信阳市和驻马店市的人均水资源生态赤字出现负值(水资源生态盈余)。(2)通过生态足迹法计算,对土地资源承载力的分析发现:人均土地资源生态足迹(2005年—2015年):(1)河南省土地资源综合生态足迹呈现上升趋势,空间分布呈现东部>北部、南部>西部的特征。(2)人均耕地生态足迹明显增加,空间上呈现西部>东部的特征。(3)人均草地生态足迹和人均林地生态足迹都有所增加。(4)人均水域生态足迹2006年下降,之后逐年增长,最高值出现在南部。(5)人均化石能源生态足迹和人均建设用地生态足迹逐渐增长,空间上均呈现西高东低的特征。人均土地资源生态承载力(2005年—2015年):(1)河南省人均土地资源综合生态承载力小幅上升,空间上南部高,中部和北部低。(2)河南省绝大多数市域单元人均耕地生态承载力和人均草地生态承载力(无草地分布的除外)小幅下降。(3)人均林地生态承载力(无林地分布的除外)先增加后减少。(4)人均水域生态承载力(无水域分布的除外)平稳中稍有下降。(5)人均建设用地生态承载力先降低后提高,高值地区分布于河南省中西部。人均土地资源生态赤字(2005年—2015年):(1)河南省人均土地资源综合生态赤字先减少后增加,空间上西部低东部高。(2)人均耕地生态赤字整体呈上升趋势,但局部地区下降,耕地生态可持续性下降,空间上西低东高。(3)人均草地生态赤字逐年扩大,并按由高到低自中心至四周呈放射状分布,西部低东部高,驻马店市最高。(4)人均林地生态赤字较为稳定,其中,信阳市、鹤壁市和焦作市林地系统处于生态盈余,空间上自中间至四周按由低到高呈放射状分布。(5)水域系统处于生态盈余,最低值持续分布于河南省中部和南部;(6)建设用地处于生态盈余状态,但有所减弱。(3)在生态足迹法的基础上采用协调度模型计算水资源和土地资源二者的耦合状况(2005年-2015年),发现:(1)河南省人均水土资源生态足迹耦合状态较好,其耦合程度呈现先上升后下降趋势,极度耦合状态的市域单元集中在河南省北部。(2)人均水土资源生态承载力整体低于人均水土资源生态足迹的耦合状况,处于中度失调和低度失调的市域单元占绝大多数,且其数量逐渐增加,其中郑州市耦合度一直偏低,信阳市耦合度较高,河南省南部地区最高,中部最低。

白辉[7](2019)在《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研究及应用》文中研究表明中国水环境问题形势严峻,为此而开展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又未能与水环境质量改善建立输入响应关系。虽然国际上污染物总量控制的实施相对成熟,但是由于国情和基础的不同,一些技术方法现阶段在我国还难以适用,亟需提出适合我国水质目标管理核心的水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为此,本文针对我国水污染物总量控制中的水环境容量计算、水环境承载力评价和区域污染物总量分配等关键技术难点开展了方法创新研究,并提出了一套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体系,在河南省进行了实践应用。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针对多重水质目标管理的实际,提出了多重水质节点控制的处理方法,并以此为基础划分水环境容量计算单元。考虑混合区水质达标和多重水质控制断面达标要求,在水环境容量解析计算模型基础上引入混合区范围计算方法和水质节点控制方法,建立了混合区水质节点控制的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同时实现混合区控制和多重水质节点控制。(2)提出了水环境承载力是由水体水环境容量和水环境质量共同决定的内涵。以此为依据,在水环境容量承载率和水质承载率计算方法相互修正基础上,依据内梅罗指数方法,构建了多类型污染指标的耦合容量-水质的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结合水环境管理预警需求,参考国际通行安全标准界限,将水环境承载力划分为超载、临界承载和可承载三个等级。(3)提出以三级水环境容量为依据确定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目标。并以此为目标,提出了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污染物总量分配方法,初始分配主要考虑区域整体污染物减排技术潜力和水环境管理工作,次级分配主要考虑分配地区的水环境承载力。同时通过引入基尼系数法对区域污染物总量最终分配结果进行合理性评价。(4)根据水污染物总量控制的系统性、复杂性和不确定性等特征,构建了一套包括基于负荷历时曲线(LDC)的水环境问题诊断方法、流域污染源-水质响应关系模型方法、混合区水质节点控制的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耦合容量-水质的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污染物总量分配方法等5个关键方法的,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体系,基本涵盖了水污染总量控制的各个环节。(5)通过将所构建的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体系在河南省进行了应用研究,确定了河南省的总量控制目标,将总量控制目标在各地区之间进行了分配,并将各地区污染物总量分配到工业、城镇生活和规模化畜禽养殖等点源,污染物总量分配结果比此前实施的总量控制更符合区域的特征,体现了各地区的差异性,具有更强的合理性和可行性。本文构建的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体系具有充分的科学基础和现实针对性,能很好的揭示污染物总量控制与水环境质量的响应关系,有力服务于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水环境质量双控目标,可以在全国进行推广使用,能为中国基于水质改善目标的污染物总量控制和排污许可实施提供技术平台和支撑,对中国水环境质量的改善具有重要意义。

刘明洋[8](2018)在《周口市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分析》文中认为水资源是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基础资源,随着经济和社会的快速发展,城镇化和工业化进程的加快,各行各业对水资源的需求逐渐增大,但是水资源的总量是有限的,水资源短缺已经成为制约区域国民经济发展的重要因素之一。与此同时,人口的快速增长、水资源时空分布不均、水资源开发利用不合理、水资源浪费、水环境污染等问题也会加剧水资源短缺形势。周口市作为河南省的农业大市,人口众多,经济发展相对落后,人均水资源量极其低下,水污染物排放行业较多,水资源污染较为严重,苦水季节部分河流出现断流,且河道内排污口较多,河流水污染严重;农田灌溉大部分采用大水漫灌形式,节水灌溉率极其底下,农业用水浪费严重,因此,周口市水资源面临非常严峻的形势,如何正确处理好水资源与经济发展、人口以及环境之间的可持续发展关系是当前研究的热点。本文基于周口市水资源开发利用现状,选取19个评价指标,构建了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利用规格化公式及熵值法分别对主成分分析法的数据标准化方法及权重计算方法进行了改进,构建了基于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法的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对2011-2015年周口市水资源承载力进行了评价分析,并对两种评价模型得出的评价结果进行了对比分析。根据周口市水资源承载力分析情况,结合周口市自然资源状况、经济发展情况、水资源现状及政策、制度、文化等,提出了增强周口市水资源承载力的有效措施。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9](2017)在《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水污染防治攻坚战9个实施方案的通知》文中认为豫政办[2017]5号各省辖市、省直管县(市)人民政府,省人民政府各部门:《河南省辖淮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2017—2019年)》《河南省辖海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2017—2019年)》《河南省辖黄河流域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2017—2019年)》《河南省辖长江流域水污染防治攻坚战实施方案(2017—2019年)》《河南省城市黑臭水体整治工作实施方案(2017—2019年)》《南水北

孙茜[10](2017)在《空间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时空分异及驱动机制研究》文中提出资源环境是人类赖以生存和发展的基础,是度量区域可持续发展的重要参量。随着新型城镇化、工业化进程的不断加快,人类活动深刻改变了资源环境态势,局部区域出现资源短缺、环境污染、生态破坏等问题,资源环境承载力正面临严峻挑战。同时,随着我国经济社会进入新常态,对经济社会发展方式、资源环境开发利用模式提出了新要求。如何实现经济社会持续、健康、平稳发展的同时又最大限度的保护资源环境,并有效提升资源环境承载力,已成为我国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亟待解决的关键问题。河南作为中国的缩影,当前正处于经济社会发展的转型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高压期、公众城镇化诉求的高涨期,面临的资源环境承载力问题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因此,开展资源环境承载力相关研究,对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状态及系统内部的耦合协调发展态势进行深入分析,从时空尺度定量识别其时空分异特征及驱动机制,并有针对性地对资源环境承载力进行调控,对于河南省破解经济社会发展与资源环境保护之间的冲突、寻求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本文以RS和GIS等空间信息技术为支撑,耦合空间分析、地理学理论模型及空间计量方法,构建“多层评价—时空分异—驱动机制—分区调控”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方法体系,对河南省资源环境承载力时空分异及驱动机制进行研究。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1)本研究将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界定为:一定时间一定空间内,在保证资源环境可持续及生态文明可实现的前提下,区域可资利用的资源、环境等对区域人口及其正常的生产、生活、生态等活动的承载,并使资源环境系统处于协调发展态势的能力。在此基础上,基于四层次结构建立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并构建“核心单要素—综合”多层评价指标体系,实现资源环境核心单要素承载力与综合承载力的有机结合。(2)提出了基于“多层评价—时空分异—驱动机制—分区调控”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研究方法体系。构建了基于改进突变级数模型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基于GIS和空间计量方法相结合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时空分异分析模型,基于空间主成分的资源环境承载力驱动机制分析方法和基于加权Voronoi图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多维渐进式空间分区调控方法。(3)遵循“核心单要素—综合”多层评价思路,开展河南省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2000-2015年河南省18个省辖市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总体水平不高,介于0.1877-0.5931之间,资源环境承载力均处于“低”状态。但是从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演变趋势看,各省辖市的资源环境承载力整体呈增加态势,同时除济源外多数省辖市的耦合协调度呈提升态势。(4)基于GIS和空间计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河南省资源环境承载力时空分异特征。2000-2015年河南省资源环境承载力在空间关系、演变过程和演变趋势方面均分异明显。河南省各省辖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均出现高值和低值集聚现象,热点区域从西北部转移至东南部,冷点区域则从南部北上至西北部。同期各省辖市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空间格局分异趋势明显,在东—西向由倒“U”型分布演变为“U”型分布,且东部明显高于西部;南—北向则由倒“U”型分布演变为“U”型分布,且南部明显高于北部。河南省资源环境承载力的区域差异来源从区域间转变为区域内,其中区域间差异贡献率逐步下降。同时,R/S分析表明漯河和信阳两个省辖市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具有一定的持续提升趋势,济源市资源环境承载力呈下降趋势,其他省辖市则呈持续提升态势。(5)基于空间主成分分析模型从时空尺度研究河南省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驱动机制。研究发现河南省资源环境承载力的驱动因素主要是景观生态因素、资源禀赋及利用因素、经济社会因素和环境保护因素,其中景观生态因素代表引起河南省18个省辖市2000-2015年资源环境承载力变化的44.59%的变量因素。同时,各省辖市资源环境承载力驱动因素存在空间差异,其中第1驱动因素和第2驱动因素主要是景观生态因素或环境保护因素。反映河南省及所辖各省辖市的生态环境保护态势严峻,同时表明牺牲生态和环境推动经济社会发展最终将影响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的提升。(6)基于加权Voronoi图开展了河南省资源环境承载力空间聚类分区研究,采用GIS技术并结合行政区划、交通条件及区域发展战略等进行多维渐进式调整,最终将河南省18个省辖市划分为5个区,即中部重点开发区、北部生态改善区、西部优化开发区、南部绿色发展区、东部保护开发区。并针对各分区的资源环境优势以及存在的资源环境问题,分别提出调控路径。

二、周口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周口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时空演变及驱动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研究评述
    1.3 主要研究内容及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2.1 城镇化与城镇化质量概述
        2.1.1 城镇化相关概述
        2.1.2 城镇化质量相关概述
    2.2 相关理论基础
        2.2.1 区位理论
        2.2.2 增长极理论
        2.2.3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4 城镇化发展阶段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研究区概况及分析方法
    3.1 研究区概况
        3.1.1 研究区范围界定
        3.1.2 自然环境概况
        3.1.3 人文历史概况
        3.1.4 社会经济概况
    3.2 数据来源与处理平台
        3.2.1 数据来源
        3.2.2 数据处理平台
    3.3 数据分析方法
        3.3.1 城镇化质量评价方法
        3.3.2 城镇化质量时空演变分析方法
        3.3.3 城镇化质量驱动力分析方法
    3.4 本章小结
4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评价研究
    4.1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
        4.1.2 评价指标体系内容
    4.2 Matlab熵值法权重计算
        4.2.1 方法编程实现
        4.2.2 指标权重确定
    4.3 评价结果分析讨论
        4.3.1 城镇化质量综合评价分析
        4.3.2 城镇化质量分维度评价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时空演变分析
    5.1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关联格局演变
        5.1.1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5.1.2 局部空间自相关分析
        5.1.3 热点分析
    5.2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异质格局演变
        5.2.1 空间结构变异
        5.2.2 方向维度变异
        5.2.3 三维空间变异
    5.3 本章小结
6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驱动力分析
    6.1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驱动因素定性分析
        6.1.1 资源禀赋
        6.1.2 地方政策
        6.1.3 区域发展
        6.1.4 国家战略
    6.2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驱动因素定量分析
        6.2.1 变量选取
        6.2.2 模型比选
        6.2.3 回归计算
        6.2.4 结果分析
    6.3 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提升建议
        6.3.1 加大政府支持力度,推动城乡公共服务均等化
        6.3.2 提高区域创新能力,加快信息化与城镇化融合
        6.3.3 优化升级产业结构,坚持市场导向与企业核心
        6.3.4 持续改善民生福祉,促进循环经济与改革开放
    6.4 本章小结
7 结论与展望
    7.1 结论
    7.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主要研究成果

(2)基于EFAST-云模型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资源承载力概念及发展
        1.2.2 水资源承载力指标体系
        1.2.3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2 研究区域概况
    2.1 基本情况
        2.1.1 自然地理
        2.1.2 经济社会
        2.1.3 水文气象
        2.1.4 河流水系
    2.2 水资源概况
        2.2.1 水资源量
        2.2.2 水资源开发利用
        2.2.3 水环境质量
    2.3 本章小结
3 水资源承载力系统互馈关系分析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1 水资源承载力内涵和特性
        3.1.1 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
        3.1.2 水资源承载力的特性
    3.2 水资源承载力影响因素分析
        3.2.1 水资源—经济社会互馈关系
        3.2.2 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互馈关系
        3.2.3 水资源—生态环境互馈关系
        3.2.4 水资源—经济社会—生态环境互馈关系
    3.3 水资源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3.1 指标选取原则
        3.3.2 评价指标选取
        3.3.3 评价标准确定
    3.4 本章小结
4 基于EFAST—云模型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4.1 EFAST—云模型
        4.1.1 EFAST算法
        4.1.2 云模型理论
        4.1.3 EFAST—云模型评价方法
    4.2 基于EFAST—云模型的水资源承载力评价
        4.2.1 权重计算分析
        4.2.2 云数字特征确定
        4.2.3 评价结果分析
    4.3 TOPSIS法校验
        4.3.1 TOPSIS法原理
        4.3.2 计算结果
        4.3.3 对比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河南省水资源承载力演变特征
    5.1 流域尺度时空演变特征
    5.2 市级尺度时空演变特征
        5.2.1 2010 年各市级水资源承载力变化特征
        5.2.2 2015 年各市级水资源承载力变化特征
        5.2.3 2018 年各市级水资源承载力变化特征
        5.2.4 水资源承载力时空演变特征
    5.3 水资源承载力提升建议
        5.3.1 水资源系统
        5.3.2 经济社会系统
        5.3.3 生态环境系统
    5.4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结论
    6.2 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3)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拟及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研究背景
2 数据来源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2 数据来源
    2.3 研究方法
        2.3.1 系统动力学原理
        2.3.2 系统动力学模型构建
        2.3.3 情景方案设计
        2.3.4 模型有效性验证
3 结果与分析
    3.1 现状延续型情景
    3.2 节水型情景
    3.3 开源型情景
    3.4 开源节流型情景
    3.5 讨论
4 结论

(4)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内容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论文框架
    1.4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国外文献
    2.2 国内文献
    2.3 文献简要评述
第三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3.1 相关概念界定
        3.1.1 城镇化
        3.1.2 “城镇化”与“城市化”概念辨析
        3.1.3 新型城镇化
        3.1.4 绿色发展
        3.1.5 绿色城镇化
        3.1.6 耦合
    3.2 相关理论介绍
        3.2.1 马克思主义绿色发展思想
        3.2.2 生态马克思主义理论
        3.2.3 可持续城镇化理论
        3.2.4 生命周期理论
        3.2.5 系统理论
        3.2.6 PSR框架模型
第四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史、面临问题及原因剖析
    4.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历程
        4.1.1 起步发展阶段
        4.1.2 稳步发展阶段
        4.1.3 深入发展阶段
        4.1.4 蓬勃发展阶段
    4.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面临的问题
        4.2.1 人口问题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2 资源问题限制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3 生态环境问题严重制约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2.4 城镇布局不当与规模结构不合理问题严重影响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4.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所面临问题的原因剖析
        4.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薄弱的现实国情
        4.3.2 粗放型经济发展方式
        4.3.3 不合理的产业结构
        4.3.4 经济利益驱动
        4.3.5 过快的工业化与城镇化发展速度
        4.3.6 城镇化建设重心偏离
        4.3.7 其他原因
第五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的理论机理分析
    5.1 绿色城镇化的理论依据
        5.1.1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内涵
        5.1.2 绿色城镇化的基本特征
    5.2 绿色城镇化的库兹涅茨分析
        5.2.1 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2.2 绿色城镇化优化环境库兹涅茨曲线
    5.3 绿色城镇化的作用机理分析
        5.3.1 城镇化对生态环境系统的作用机理
        5.3.2 生态环境系统对城镇化的作用机理
        5.3.3 绿色城镇化的运行机理
    5.4 绿色城镇化的动态演化分析
        5.4.1 城镇化与环境压力关系的动态分析
        5.4.2 绿色城镇化演变的阶段分析
第六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及影响因素的计量分析
    6.1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6.1.1 指标体系构建原则
        6.1.2 指标体系的构成及其依据
    6.2 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的方法选择
        6.2.1 评价方法选择
        6.2.2 权重的确定
        6.2.3 评价样本选择
        6.2.4 数据来源
    6.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分析
    6.4 中国绿色城镇化影响因素分析
        6.4.1 研究假设与影响因素指标选取
        6.4.2 模型设定与数据来源
        6.4.3 回归结果与分析
第七章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发展的案例研究
    7.1 国外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1.1 德国埃朗根
        7.1.2 瑞典马尔默
        7.1.3 美国伯克利
        7.1.4 日本北九州
        7.1.5 澳大利亚阿德莱德
        7.1.6 巴西库里蒂巴
        7.1.7 南非约翰内斯堡
    7.2 国内绿色城镇化实践经验
        7.2.1 北京
        7.2.2 上海
        7.2.3 贵阳
    7.3 国内外绿色城镇化实践发展共同经验总结
第八章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原则、路径与对策
    8.1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基本原则
        8.1.1 要正确处理政府和市场在绿色城镇化发展中的关系
        8.1.2 要高度重视绿色城市规划的重要引领作用
        8.1.3 要高度重视并充分发挥政府重要的引导作用
        8.1.4 要构建与绿色城镇化发展相适应的绿色产业结构
        8.1.5 要全力促进社会可持续发展
        8.1.6 要不断改进和创新城市管理与运营
        8.1.7 要高度重视信息化在绿色城镇化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
        8.1.8 要以多元主体共同参与来推动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1.9 要以系统思维全面推进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
    8.2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实现路径
        8.2.1 促进经济绿色转型升级
        8.2.2 大力弘扬绿色生态文化
        8.2.3 着力推动社会绿色进步发展
        8.2.4 切实改善修复生态环境
    8.3 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的对策建议
        8.3.1 加快构建绿色产业结构,大力推动城镇经济发展
        8.3.2 着重加强城市绿色发展薄弱环节投入与建设
        8.3.3 因地制宜制定差异化的区域城市绿色发展政策
        8.3.4 不断优化城镇布局,充分发挥大城市的辐射带动作用
        8.3.5 适当减少城市行政层级,适度扩大城市自主权
        8.3.6 高度重视城市生态环境保护与治理修复工作
第九章 结论及进一步研究方向
    9.1 主要结论
    9.2 研究不足及未来进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A 2012—2017年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结果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基于三种评价模型的河南省水环境承载力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国外水环境承载力理论研究进展
        1.2.2 国内城市水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
        1.2.3 国内流域水环境承载力研究进展
        1.2.4 水环境承载力量化方法研究进展
    1.3 研究内容及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水环境承载力理论研究
    2.1 水环境承载力相关理论
        2.1.1 水环境承载力的由来及概念
        2.1.2 水环境承载力的特点
        2.1.3 水环境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2.2 水环境承载力研究方法
    2.3 水环境承载力研究趋势
3 河南省水环境相关概况
    3.1 地理自然概况
    3.2 水资源和水环境概况
        3.2.1 降水量
        3.2.2 地表水资源量
        3.2.3 地下水资源量
        3.2.4 水资源供需现状
        3.2.5 水环境现状
        3.2.6 存在的主要问题
    3.3 社会经济概况
        3.3.1 人口
        3.3.2 经济
        3.3.3 居民生活
4 河南省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4.1 评价指标的选取原则
    4.2 河南省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4.2.1 待选指标体系的建立
        4.2.2 指标筛选
        4.2.3 核心指标体系的确立
        4.2.4 指标解释
    4.3 河南省水环境承载力评价分级标准的确定
5 河南省水环境承载力评价
    5.1 数据收集与处理
        5.1.1 评价指标数据的收集
        5.1.2 数据处理
    5.2 评价指标权重的确定
        5.2.1 层次分析法
        5.2.2 熵权法
        5.2.3 综合权重
    5.3 基于模糊综合评价法的河南省水环境承载力评价
        5.3.1 模糊综合评价模型的构建
        5.3.2 时间维度评价分析
        5.3.3 空间维度评价分析
    5.4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河南省水环境承载力评价
        5.4.1 时间维度评价
        5.4.2 空间维度评价
    5.5 基于BP神经网络算法的河南省水环境承载力评价
        5.5.1 BP神经网络模型的构建
        5.5.2 时间维度评价
        5.5.3 空间维度评价
    5.6 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5.6.1 时间维度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5.6.2 空间维度评价结果对比分析
    5.7 提高水环境承载力对策措施的建议
6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展望与不足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6)河南省水土资源承载力时空分异及其耦合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
        1.2.1 相关概念
        1.2.2 理论基础
    1.3 水土资源相关研究进展
        1.3.1 国内外水资源承载力研究进展
        1.3.2 国内外土地资源承载力研究进展
        1.3.3 水土资源承载力研究进展
        1.3.4 水土资源承载力耦合研究进展
        1.3.5 研究评述
    1.4 研究内容与数据来源
        1.4.1 研究内容
        1.4.2 数据来源
    1.5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水土资源现状分析
    2.1 河南省自然地理环境及社会经济概况
        2.1.1 河南省自然地理概况
        2.1.2 河南省社会经济概况
    2.2 河南省水土资源利用现状及问题
        2.2.1 水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
        2.2.2 土地资源特点及开发利用现状
    2.3 河南省水土资源关系分析及存在的问题
3 水资源承载力时空分异
    3.1 水资源承载力模型的构建
    3.2 结果与分析
        3.2.1 人均水资源生态足迹结果与分析
        3.2.2 人均水资源生态承载力结果与分析
        3.2.3 人均水资源生态赤字结果与分析
    3.3 水资源承载力因素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土地资源承载力时空分异
    4.1 土地资源承载力模型的构建
    4.2 结果与分析
        4.2.1 人均土地资源生态足迹结果与分析
        4.2.2 人均土地资源生态承载力结果与分析
        4.2.3 人均土地资源承载力生态赤字
    4.3 土地资源承载力因素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水土资源承载力耦合分析
    5.1 水土资源承载力耦合分析框架
    5.2 水土资源承载力耦合模型构建
    5.3 水土资源承载力耦合分析支撑数据
    5.4 结果与分析
        5.4.1 人均水土资源生态足迹的耦合结果与分析
        5.4.2 人均水土资源生态承载力的耦合结果与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及展望
    6.1 主要结论
        6.1.1 水资源生态足迹
        6.1.2 土地资源生态足迹
        6.1.3 水土资源承载力的耦合分析
    6.2 水土资源承载力调控措施
    6.3 可能的创新点
    6.4 研究不足
    6.5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7)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研究及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水污染物总量控制
        1.2.2 水环境容量
        1.2.3 水环境承载力
        1.2.4 水污染物总量分配
    1.3 存在不足
    1.4 科学问题
    1.5 研究目的、内容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目的
        1.5.2 研究内容
        1.5.3 技术路线
    1.6 主要创新点
2 混合区水质节点控制的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
    2.1 水环境容量内涵
    2.2 水质控制目标
    2.3 水文条件确定
    2.4 混合区水质节点控制的容量计算方法
        2.4.1 水质节点控制
        2.4.2 容量计算单元划分
        2.4.3 混合区水质控制
        2.4.4 混合区水质节点控制水环境容量计算方法
    2.5 水环境容量计算步骤
    2.6 本章小结
3 耦合容量和质量的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
    3.1 水环境承载力内涵
    3.2 水环境承载力影响因素
    3.3 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的选取
    3.4 耦合容量和质量的水环境承载力评价方法
    3.5 水环境承载力评价等级划分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污染物总量分配方法研究
    4.1 区域容量总量目标确定
    4.2 总量分配的基本原则
    4.3 总量分配影响因素
    4.4 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总量分配方法
        4.4.1 区域总量分配技术框架
        4.4.2 基于污染减排潜力的初始分配模型
        4.4.3 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次级分配模型
        4.4.4 基于基尼系数的总量分配结果合理性评估
    4.5 本章小结
5 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体系研究
    5.1 方法体系构建
    5.2 基于LDC的分时域水环境问题诊断方法
        5.2.1 流量历时曲线构建
        5.2.2 负荷历时曲线构建
        5.2.3 水质超标问题诊断
    5.3 污染源-水质响应关系模型构建方法
        5.3.1 流域水环境模型的分类
        5.3.2 模型筛选原则
        5.3.3 模型适用性分析
        5.3.4 模型筛选流程
    5.4 本章小结
6 河南省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研究
    6.1 研究区域概况
    6.2 水环境问题诊断
        6.2.1 污染源状况
        6.2.2 水环境质量状况
    6.3 污染源与水质响应关系模型
        6.3.1 模型选择
        6.3.2 模型验证
    6.4 水环境容量计算
        6.4.1 水环境容量计算分区
        6.4.2 水环境容量设计条件计算
        6.4.3 水环境容量结果分析
    6.5 水环境承载力评价
    6.6 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分配
        6.6.1 容量总量控制目标确定
        6.6.2 污染物初始分配
        6.6.3 污染物次级分配
        6.6.4 分配结果合理性评估
    6.7 河南省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对策建议
        6.7.1 超载地区的总量控制对策
        6.7.2 临界承载地区的总量控制对策
        6.7.3 可承载地区的总量控制对策
    6.8 本章小结
7 结论和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8)周口市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水资源承载力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主要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主要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水资源承载力相关理论基础
    2.1 水资源承载力的内涵
        2.1.1 水资源承载力的定义
        2.1.2 水资源承载力的特点
    2.2 水资源承载力的影响因素
        2.2.1 水资源量
        2.2.2 社会生产力水平
        2.2.3 居民的生活水平与消费方式
        2.2.4 生态环境状况
        2.2.5 政策、制度、文化等因素
    2.3 水资源承载力的理论基石
        2.3.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2 人工-自然二元模式下水文循环理论
        2.3.3 生态经济系统理论
    2.4 水资源承载力的常用研究方法
        2.4.1 系统动力学法
        2.4.2 模糊综合评价法
        2.4.3 常规趋势法
        2.4.4 多目标分析法
        2.4.5 生态足迹法
    2.5 本章小结
3 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研究
    3.1 指标体系的建立
        3.1.1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作用
        3.1.2 建立评价指标体系的原则
        3.1.3 评价指标体系的建立及说明
    3.2 指标权重的确定
    3.3 评价方法
        3.3.1 主成分分析法
        3.3.2 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法
    3.4 本章小结
4 周口市水资源承载力评价与分析
    4.1 研究区概况
        4.1.1 周口市自然概况
        4.1.2 周口市行政区划与经济状况
        4.1.3 周口市水资源现状
    4.2 基于主成分分析法的周口市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4.2.1 数据来源
        4.2.2 数据标准化
        4.2.3 求相关矩阵及特征向量
        4.2.4 综合评价分析
    4.3 基于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法周口市水资源承载力分析
        4.3.1 数据标准化
        4.3.2 求相关矩阵及主成分得分矩阵
        4.3.3 熵值法计算权重
        4.3.4 改进的主成分分析法综合评价分析
        4.3.5 评价结果差异性分析
    4.4 本章小结
5 周口市水资源承载力提高措施
    5.1 构建节水型城市
        5.1.1 增强民众的节约用水意识
        5.1.2 加快节水技术的推广
    5.2 落实最严格水资源管理制度
        5.2.1 严格控制取用水总量
        5.2.2 严格控制地下水超采
        5.2.3 保障河道环境流量
    5.3 优化水污染防治工作战略布局
        5.3.1 工业水污染防治措施
        5.3.2 生活水污染防治措施
        5.3.3 农业水污染防治措施
        5.3.4 保护水生态系统措施
    5.4 优化产业结构
        5.4.1 调整工业结构与布局
        5.4.2 调整农业结构与布局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攻读学位期间参加的科研项目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参考文献

(10)空间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时空分异及驱动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标
    1.3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1.3.1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研究
        1.3.2 资源环境承载力时空分异研究
        1.3.3 资源环境承载力驱动机制研究
        1.3.4 资源环境承载力调控研究
        1.3.5 国内外研究述评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技术路线
2 资源环境承载力内涵及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1 资源环境承载力内涵
        2.1.1 资源环境承载力的相关概念
        2.1.2 资源环境承载力内涵界定
    2.2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2.2.1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述评
        2.2.2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框架
        2.2.3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指标体系建立
    2.3 本章小结
3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模型研究
    3.1 数据标准化模型
    3.2 资源环境承载力核心单要素评价模型
        3.2.1 土地资源承载力
        3.2.2 水资源承载力
        3.2.3 生态承载力
    3.3 基于突变理论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模型
        3.3.1 突变级数模型基本原理
        3.3.2 突变级数模型的改进
        3.3.3 资源环境承载力系统耦合协调模型构建
    3.4 资源环境承载力时空分异分析模型
        3.4.1 空间关系分析模型
        3.4.2 演变过程分析模型
        3.4.3 演变趋势分析模型
    3.5 资源环境承载力驱动机制模型
    3.6 资源环境承载力分区调控模型
    3.7 本章小结
4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与处理
    4.1 研究区概况
        4.1.1 地理区位
        4.1.2 自然资源
        4.1.3 社会经济
        4.1.4 生态环境
        4.1.5 存在的主要资源环境问题
    4.2 数据来源与处理
        4.2.1 数据来源
        4.2.2 数据处理与量化
    4.3 本章小结
5 河南省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
    5.1 资源环境承载力核心单要素评价
        5.1.1 土地资源承载力
        5.1.2 水资源承载力
        5.1.3 生态承载力
    5.2 资源环境承载力综合评价
        5.2.1 指标数据标准化
        5.2.2 指标重要性排序
        5.2.3 资源环境承载力评价过程
        5.2.4 评价结果改进
        5.2.5 评价结果分析
    5.3 本章小结
6 河南省资源环境承载力时空分异分析
    6.1 资源环境承载力空间关系分异
        6.1.1 全局自相关分析
        6.1.2 局部自相关分析
    6.2 资源环境承载力演变过程分异
        6.2.1 资源环境承载力时空演变态势分异
        6.2.2 基于半变异函数的演变过程分异
        6.2.3 基于泰尔指数的演变过程分异
    6.3 资源环境承载力演变趋势分异
    6.4 本章小结
7 河南省资源环境承载力驱动机制分析
    7.1 资源环境承载力SPCA模型构建
        7.1.1 指标数据的选取
        7.1.2 指标数据的空间化处理
        7.1.3 空间主成分分析
    7.2 资源环境承载力驱动因素识别
    7.3 资源环境承载力驱动机制时空分异分析
    7.4 本章小结
8 河南省资源环境承载力分区调控
    8.1 基于加权Voronoi图的资源环境承载力空间聚类分区
        8.1.1 中心省辖市的确定
        8.1.2 基于加权Voronoi图的资源环境承载力分区
    8.2 资源环境承载力分区的多维渐进式调整
        8.2.1 基于行政区划的分区调整
        8.2.2 基于交通条件的分区调整
        8.2.3 基于区域发展战略的分区调整
    8.3 分区调控与路径选择
        8.3.1 分区依据及命名规则
        8.3.2 分区调控路径
    8.4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结论
    9.2 创新点
    9.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四、周口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黄河流域城镇化质量时空演变及驱动力研究[D]. 仉振宇. 西安理工大学, 2021
  • [2]基于EFAST-云模型的区域水资源承载力评价[D]. 王玉举.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1
  • [3]水资源承载力系统动力学模拟及研究[J]. 徐凯莉,吕海深,朱永华. 水资源与水工程学报, 2020(06)
  • [4]中国绿色城镇化发展水平评价及实现路径研究[D]. 杨角. 西北大学, 2020(07)
  • [5]基于三种评价模型的河南省水环境承载力研究[D]. 张浩然.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20(01)
  • [6]河南省水土资源承载力时空分异及其耦合特征研究[D]. 王丽媛. 河南大学, 2019(01)
  • [7]基于水环境承载力的区域污染物总量控制方法研究及应用[D]. 白辉.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19
  • [8]周口市水资源承载力综合评价分析[D]. 刘明洋.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2018(12)
  • [9]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河南省水污染防治攻坚战9个实施方案的通知[J]. 河南省人民政府办公厅. 河南省人民政府公报, 2017(08)
  • [10]空间信息技术支持下的区域资源环境承载力时空分异及驱动机制研究[D]. 孙茜. 河南理工大学, 2017(11)

标签:;  ;  ;  ;  ;  

周口市水资源承载能力综合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