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体两冀”发展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一体两冀”发展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一、“一体两冀”发展模式的实践与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刘筠,袁希平,张宇华[1](2018)在《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以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为例》文中提出地方本科高校转型坚持走内涵式发展道路,成为适应经济发展新常态和技术技能人才成长成才的需要。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应用型本科教育经过八年的实践,着力强调内涵建设,主要以专业建设、课程建设、师资队伍建设、人才培养体系建设、质量评级标准建设为核心内容,初步形成"一个核心、两条主线、三个层次、四个环节、五项要求"的内涵结构和运行模式,推动"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五项措施",创新教学模式"五大模块",进一步构建了以职业岗位(群)为基础的"大平台+多模块"的应用型本科教育体系。这对主动对接和服务云南区域发展、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深化内涵建设,实现应用素质技能相统一,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郭馨梅,施珊珊[2](2017)在《电商渠道与实体零售渠道融合发展的主要模式与对策》文中研究指明在当前电商增速放慢和实体零售利润下滑的背景下,电商渠道和实体零售渠道整合优化各自优势资源,进行线上线下融合发展成为大势所趋。本文归纳了现有的以电商为主导的三种和以实体零售业为主导的四种线上线下融合发展的模式,分析了其优劣势,以期发挥引领和借鉴作用。在"互联网+"时代,线上线下融通,实现差异化经营;借助线上线下相互导流,不断增加流量;构建智慧物流配送体系,服务于电商渠道与实体零售渠道融合发展,是很多企业共同的选择,也是新零售的主要内容。

李德宏[3](2016)在《县级政府农村扶贫工作研究 ——以志丹县为例》文中研究说明贫困一直是人类社会存在的问题,消除贫困是人类社会一直追求的目标,在经济社会快速发展当今时代,贫富差距日益明显。党的十八大提出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在当下的中国,城乡贫富差距大,主要贫困人口集中在农村。对志丹县农村扶贫工作研究,有利于减小志丹县城乡贫富差距,提高农民和经济收入,帮助农村贫困人口脱贫。同时,通过对志丹县农村扶贫工作的研究,为志丹县周边地区农村扶贫工作提供可借鉴的经验。本课题从县级政府的角度对农村扶贫工作有效的开展和推进,以农村扶贫工作的相关理论基础以及我国政府农村扶贫工作的实践和特点为切入点,对国内外扶贫工作的研究现状进行分析,以志丹县农村地区作为研究对象,把文献研究和实证研究相结合,研究志丹县农村扶贫工作的现状,探讨志丹县政府在农村扶贫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分析政府在农村扶贫工作中效果不理想的原因,结合国外在扶贫工作中的经验和工作举措,根据志丹县目前的农村扶贫工作情况,提出改善志丹县农村扶贫工作的政策建议。指出应从以下几个方面改进志丹县农村扶贫工作:加大农村综合开发力度,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加快农村扶贫工作中的人力资源开发,建立倡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工作的机制。

李华[4](2016)在《完善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体系建设研究》文中提出西藏是我国众多江河的发源地,西藏森林生态系统在我国经济、社会建设和生态保护、生态环境建设中具有极其重要的地位和作用。西藏自治区生态环境不仅影响着区域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而且直接影响着长江中下游区域的生态安全和流域可持续发展,同时还对毗邻国家和地区具有较大影响。本文以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体系为切入点,探索充分发挥西藏森林生态系统所具备的良好的、重要的、特殊的生态环境功能,促进地方经济可持续发展的长效政策机制。本文首先系统分析了国内外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相关研究理论以及森林生态补偿一些实践和相关政策,提出国内外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基本做法是多渠道的资金筹措、完善的资金来源制度、健全的市场竞争机制与法律制度、可持续性的国家补偿计划等。其次,通过对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现状分析发现,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存在着历史欠账太多、财政收入及其弱小致使补偿标准偏低且不合理、与其他资源补偿政策不协调,限伐和禁伐政策的行业损失无补偿以及森林生态补偿的法律体系不健全等主要问题。再次,构建了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理论框架,提出西藏森林生态补偿的战略定位、目标定位;界定了补偿主体、客体、标准以及补偿对象的权利义务。研究表明:应根据森林生态公益林发挥效能的种类和受益对象的不同,分六个层次确定不同的补偿主体:森林生态效益国家补偿、地方政府补偿、流域补偿、受益部门补偿、市场补偿、社会补偿。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一体两翼加社会”的补偿机制框架。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应当主要以国家补偿机制为主,最终建立起以中央政府为主导、地方政府和市场补偿、社会补偿相结合的补偿机制。同时提出了设立“高原森林补偿机制”和“长江流域补偿”的补偿架构,最后提出了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客体范围界定的办法。此外,对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进行了理论分析及测算。从森林生态服务成本、效益价值两个方面提出确定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的依据;构建了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模型,核算出西藏森林生态公益林的生态服务价值。在对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最高理论标准、最低理论标准经济学分析基础上,测算出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最高补偿标准、最低补偿标准、合理补偿标准、具体实施标准,结合西藏森林生态补偿实际,提出国家合理补偿标准应该确定在5-24.19元/亩之间,具体实施标准则应该是10-15元/亩。并以西藏芒康县为例,进行了实证研究。最后,提出西藏实施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保障机制,建立森林保护区的动态调整机制、生态效益补偿的经济激励机制、生态效益补偿的多层级管理机制、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法律制度、社会制度。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体系是一项系统工程,本研究对完善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对藏区林业生态保护和生态建设具有一定理论借鉴与实践指导作用。

贾佳[5](2015)在《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历史的视角》文中指出从文化的角度看,中国大学在本质上并非只是横向移植西方大学模式的一类集教学、科研和社会服务职能于一体的社会机构,而是以中国文化为根基区别于任何其他国家大学机构的文化实体。以此为据,可将“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界定为以中国文化为根基,以“文化传承者”为实践主体,所形成的使中国大学之为中国大学的根本性特征。以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形成机制——“中国文化——‘文化传承者’——中国大学”为分析框架,植根于中国悠久的历史文化传统以及近代特殊的社会文化背景,通过对“文化传承者”文化性格的历史考察,以捕捉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外在表征及其得以延绵至今的内在因素,是本研究的基本思路。站在历史的视角,本文梳理、分析和归纳了自近代以来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在社会变迁中的发展脉络,不仅注重对各历史时期中国文化在社会变迁中的命运,即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形成与发展的社会背景的描述;更注重对“活”着的中国文化,即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文化传承者”所持有的文化观念与大学观念的分析,以及在他们影响下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典型特征的归纳;还涉及对各历史时期几所具体中国大学的文化解释。所研究内容涵盖了晚清、民国、建国头十七年以及改革开放以来四个时期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形成的社会背景、具体表征以及形成机制。以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历史特征为基本依据,本文对中国大学发展阶段大致归纳如下:从中国大学诞生到清朝灭亡是“中国式大学”阶段,此时期的中国大学主要为维护晚清政权而设,受晚清士大夫控制,文化性格最为浓厚,主要以“忠君尊孔”、“学仕一体”以及“经学为本”为鲜明特征;整个民国时期是“中国的大学”阶段,在民国大学校长的主导下,此时期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在中西文化的冲突与融合中呈现出一种比较“好”的发展态势,表现出“厚德载物”、“有容纳大”、“文实并包”以及“天下为公”等典型特征;建国头十七年是“中国特色的大学”阶段,由于政治权力的强行介入,中国大学的革命性与政治性尤强,主要特征是“以民为本”、“以党治校”以及“思想革命”;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学正在酝酿与形成一种理想的可能性模式——“大学的中国模式”,并且初步呈现出了“以人为本”、“人文立身”以及“宁静致远”等较好的文化发展趋向。目前中国大学正处于由“中国特色的大学”到“大学的中国模式”的过渡性阶段。通过历史性论证,足以证明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内发”而“人为”,自晚清以来大体未有中断,虽则其间屡有“转折”与“变通”。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形成与发展是特定历史时代的产物,时代合理性与历史局限性兼具。对于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历史研究,除却“同情之理解”更有必要进行价值澄清,以拨正裹挟于历史浪涛中的各种扭曲特征或其偏激倾向。通过历史性省思: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在形成过程中主要涉及中国文化与西方文化、中国文化中的积极因素与消极因素以及知识分子与政府等特殊矛盾;同时在本质上,各历史时期中国大学的文化特征万变不离其宗,皆可在“道德本位”、“人文精神”以及“士的传统”等中国文化的基本特征中得到诠释。由此而论,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形成的历史经验在于协调各种特殊矛盾兼以最大可能的坚持中国文化的核心价值。汲取历史的经验并结合现实的需要,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理想建构不但必要而且可能。理论上理想的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就是各种优秀的中国文化特质的集合体;“大学·学者·政府”三位一体构成了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形成与发展的特殊场域,而如何协调三者之间的关系是决定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理想建构的关键因素。如果说,“好”的文化信仰是理想的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内在灵魂,那么大学、学者与政府之间的独立与协作则是中国大学坚守灵魂的外部工具。当自由的学者主导中国大学,目的就会支配手段,理想的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可能,大学的中国模式可待;当政府凌驾于学者之上操纵中国大学,所谓的文化性格难免陷入泛政治化的窠臼,距离真正的中国大学愈远。

左宏杰[6](2013)在《青岛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问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我国中小企业持续、快速发展,信用担保公司在社会经济中的作用显得尤为重要。大力发展信用担保公司是政府转变行政干预为政策引导的有效方式,是改善银企关系、强化信用观念、化解金融风险和改善中小企业融资环境的重要手段。近年来,我国的中小企业的发展已经成为推动国民经济的重要动力。青岛市的中小企业在青岛市经济发展中也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然而却不得不面临一个现实的问题,就是中小企业资金短缺,发展受限。而中小企业的资金主要是来自商业银行的贷款,扶持信用担保公司的发展正是解决中小企业资金短缺问题的重要途径。文章首先介绍了我国当前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现状,以及日本和美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模式和发展现状,从而通过国外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对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发展趋势进行了借鉴和总结。然后,文章着重研究青岛市信用担保行业的现状,从而发现青岛市当前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为了进一步深化主题,文章进行了具体的案例调查分析,主要从资金来源、企业性质、担保种类等方面进行研究分析,指出当前发展的瓶颈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运营的障碍、风险控制的障碍、担保收费的技术障碍、与银行协作的障碍,从而指出青岛市信用担保行业当前存在的问题,提出了与之相对应的建议,如建立完善的中小企业信用担保体系,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内部建设,强化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外部环境建设,加强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的风险防范与控制,改革配套机构,完善辅助建设,等等。

杨露[7](2013)在《苏州边缘区村庄土地弹性利用研究》文中认为自我国改革开放以来,城市化进入快速发展的新时期,日益改善的区域社会经济条件和基础设施条件给城市边缘区带来的变化更加明显。较之广大的腹地农村,边缘区村庄拥有较好的区位优势、市场优势及资金、技术、信息、人才等优势。土地作为基本生产要素,是当前甚至未来较长时期里中国城市快速扩张过程中的重要积累来源。土地资源的合理高效利用对国家粮食安全战略、社会主义新农村战略和城乡统筹发展战略这三个国家战略起到了重要的支撑作用。因此,如何在承载城乡发展的同时,实现边缘区村庄土地合理高效利用的问题是当前亟需解决的重大课题,其不仅影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更加关系着我国社会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本文旨在探寻解决城市边缘区村庄土地可持续利用的调控方法与现实途径,主要通过弹性控制、弹性规划、弹性管理的策略达到缓解边缘区耕地压力、优化土地资源配置以及理顺城乡用地关系的目的。首先,分析苏州边缘区发展历程和土地利用现状,按照地理区位特征、人口构成特征、产业经济特征、景观风貌特征、城乡空间特征,将城市边缘区村庄划分为独立型、交融型、侵入型三种类型,并划分出苏州三类边缘区村庄的空间分布范围。其次,通过调研三类边缘区村庄土地利用现状条件,从评价内容、实施结果和管理机制三方面构建边缘区村庄土地弹性利用综合指标体系,根据评价结果科学合理、有针对性的制定出不同区位的苏州边缘区村庄土地弹性利用最佳模式。然后,根据综合评价的结果通过运用“灰色用地”规划方法分别对苏州独立型、交融型、侵入型三类边缘区村庄建设用地和非建设用地进行弹性利用的具体实践,从土地利用、建筑功能、人口转移三个视角制定出边缘区村庄土地弹性利用导则。最后,从战略层面和操作层面上研究边缘区村庄土地弹性管理机制,并建立土地弹性利用保障性实施措施,完善边缘区村庄土地弹性管理体系,以达到调整苏州边缘区村庄土地利用结构的目的。本论文希望通过对苏州边缘区村庄土地弹性利用的相关研究为城市边缘区村庄健康有序发展提供有益的帮助,并且为已面临或将要面临的此类问题的边缘区发展起到一定的参考指导作用。

胡继冬[8](2012)在《我国高校学生社团发展动力及其引导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我国高等教育发展初期,与大学生的从属地位一样,我国高校学生社团及其相关研究都没有受到太多的重视,在专门的中国高等教育研究领域,除了对旧中国时期的学生运动有较多的关注外,也很少涉及到我国高校学生社团方面。然而,伴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和高等教育的逐渐大众化,特别是素质教育已经被提升为我国高等教育人才培养的重要目标后,我国高校学生社团的地位和作用日益凸显,高校学生社团的相关问题也逐渐成为人们所关注和研究的重要对象。目前,国外的高校学生社团活动十分活跃,对于高校学生社团的研究成果也比较丰富。我国高校学生社团的相关研究已经积累了不少理论成果,实现了一些有价值的探索。但是,相对于国外来说,我国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历史不长,经验不足,对我国高校学生社团的系统属性认识还不够深刻,对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动力规律的总结还不够全面,对我国高校学生社团发展动力引导策略的掌握还不够系统,这也极大地影响着我国高校学生社团的可持续发展和育人功能的正常发挥,亟需推进对我国高校学生社团发展问题的深入研究。为此,本文探索性地结合自组织理论,认为高校学生社团本质上属于自组织系统,其发展运行应该依靠系统内部的动力机制去适应外部环境变化以增加自身的有序性。而在实际发展中,我国高校学生社团发展出现诸多问题,尤其是在当代,我国高校学生社团面临着困境:体制化生存,其实质是我国高校学生社团不是在自组织动力机制下运行,而是在他组织动力机制约束下的制度安排。本文以我国高校学生社团发展动力为主线,把自组织理论分析与高校学生社团实践相融合,提出我国高校学生社团发展动力引导的有效策略。在本文具体的写作中,首先论述了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研究的现状、研究的主要内容、研究思路与方法以及研究的创新点等,并对我国高校学生社团发展动力及其引导策略研究的基本概念和理论依据进行总体说明与概括;接着运用自组织理论对我国高校学生社团的系统演化进行理论分析,揭示我国高校学生社团自组织演化的动力机理:然后从历史的角度阐述我国高校学生社团发展历程及其动力特征,同时指出我国当代高校学生社团发展所面临的困境;再后通过同质物相参照,总结归纳出美国高校学生社团发展及其对我国高校学生社团发展动力引导的重要启示。最后在以上理论分析、现实困境以及同质物参照的基础上提出我国高校学学社团发展动力引导的有效策略,文末总结出本项研究的主要结论、不足之处以及下一步研究的展望。

单霁翔[9](2012)在《吴良镛学术思想对文物事业的贡献》文中研究指明吴良镛教授是着名学者,同时也是一名坚定的文化遗产扞卫者.他不仅在建筑、城市规划、教育等方面做出杰出贡献,而且在文化遗产保护领域,也开辟了许多重要的和基础性的工作.他对中国传统文化的丰富蕴藏一直情有独钟,不仅在规划设计中非常重视文化的影响因素,对历史文化名城古建保护的研究也颇有建树,为宣传保护历史文物及自然生态环境不遗余力."有机更新"理论,是吴良镛教授针对北京旧城和其他历史性城市的规划建设实践,总结国际城市发展的经验教训,进行长期研究而提出的理论.他创立了"广义建筑学"理论,采用"融贯的综合研究"方法,扩大传统建筑学的概念和视野,推动建筑学科的进步.在"人居环境科学"体系中,他创造性地提出以城市规划,建筑与园林为核心,整合工程、社会、地理、生态等相关学科的发展模式.

李家金,张平,周杰[10](2011)在《谈哲学与中医药事业发展关系》文中研究表明1997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卫生改革与发展的决定》明确提出了"实现中医药现代化"的战略目标。2002年,由国家科技部、计委、经贸委、卫生部、药监局、中医药管理局、知识产权局和中国科学院共同制订的《中药现代化发展纲要》由国务院办公厅正式转发实施,为实现中医药现代化提供了有力的保证,标志着我国中医药现代化进程进入了"快车道"。中医药现代化实质上就是中医药与现代科学技术和

二、“一体两冀”发展模式的实践与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一体两冀”发展模式的实践与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以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建设的核心概念
    (一) 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建设的界定
    (二) 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建设和外延发展的关系
    (三) 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建设的发展现状
    (四) 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建设的发展思路
二、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建设的定位
    (一) 高等教育职业岗位的“五级梯度”
    (二) 高等教育培养目标定位的“三个类型”
三、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建设的核心内容
    (一) 专业建设 (专业群建设) ———内涵建设的切入点
    (二) 课程建设 (课程标准建设) ———内涵建设的基础条件
    (三) 师资队伍建设 (师资库体系建设) ———内涵建设的基本要素
    (四) 人才培养模式建设 (人才培养体系建设) ———内涵建设的战略要求
        1. 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应用型本科“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的“五项措施”。具体如下:
        2. 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应用型本科创新教学模式的“五个模块”。具体如下:
    (五) 质量评级标准建设 (质量评价体系建设) ———内涵建设的保障措施
四、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建设的实践效果及推广价值
    (一) 促进应用型人才培养质量, 教学成果丰硕
    (二) 提升职业资格证书含金量, 职业能力凸显
    (三) 职业技能竞赛成绩斐然, 职业素养明显提高
    (四) 毕业生就业前景显着, 企业行业满意度高
    (五) 实现“一校两制”的人才培养机制及教育管理体制
    (六) 打造应用型本科教育品牌, 引领和示范效应逐步显现
五、结论

(2)电商渠道与实体零售渠道融合发展的主要模式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电商渠道与实体零售渠道融合发展的必要性
    (一)网络零售交易高速增长后放缓,电商企业服务体验不足
    (二)实体零售业发展陷入困境,亟待转型升级
电商渠道与实体零售渠道融合发展的主要模式
    (一)以电商为主导的线上线下融合
    (二)以实体零售为主导的线上线下融合
电商渠道与实体零售渠道融合发展的对策
    (一)以差异化经营来推进线上线下融通
    (二)借助相互导流推进线上线下的融合发展
    (三)加快线上线下物流融合发展

(3)县级政府农村扶贫工作研究 ——以志丹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扶贫研究综述
        1.2.2 国内扶贫研究综述
        1.2.3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可能创新点和研究框架图
        1.4.1 研究结构框架图
        1.4.2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农村扶贫工作的理论和实践分析
    2.1 农村扶贫工作相关概念界定
        2.1.1 县级政府
        2.1.2 农村扶贫
    2.2 农村扶贫工作基本理论分析
        2.2.1 农村公共物品理论
        2.2.2 农村扶贫理论
    2.3 我国政府农村扶贫工作的实践及特点
        2.3.1 我国政府农村扶贫工作实践
        2.3.2 我国政府农村扶贫工作的特点
第三章 志丹县农村扶贫工作现状研究
    3.1 志丹县农村扶贫工作采取的措施
        3.1.1 投入农村扶贫资金
        3.1.2 建立农村扶贫机制
        3.1.3 实施农村扶贫项目
    3.2 志丹县农村扶贫工作中取得成效
        3.2.1 贫困人口明显减少,收入明显增加
        3.2.2 居住条件大幅度改善
        3.2.3 农村产业发展势头强劲
        3.2.4 农村地区社会事业全面发展
    3.3 志丹县农村扶贫形势依然严峻
        3.3.1 农村经济发展缓慢、城乡贫富差距大
        3.3.2 农村基础设施落后
        3.3.3 农民意识观念落后
第四章 志丹县农村扶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及原因析
    4.1 志丹县农村扶贫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4.1.1 对农村综合开发重视程度不够
        4.1.2 扶贫资金使用效率低下
        4.1.3 在农村扶贫工作中人力资源开发程度不足
        4.1.4 农村扶贫工作目标偏离
    4.2 志丹县农村工作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政府在农村综合开发上效果不够理想的原因分析
        4.2.2 政府在扶贫资金使用上效率不高的原因分析
        4.2.3 农村扶贫工作中人力资源开发不足的原因分析
        4.2.4 农村扶贫工作目标偏离的原因分析
第五章 国外扶贫开发实践及其对志丹县的启示
    5.1 发达国家美国的扶贫工作实践
        5.1.1 美国的贫困状况
        5.1.2 美国扶贫举措
        5.1.3 美国扶贫工作的特点
    5.2 发展中国家印度农村扶贫工作实践
        5.2.1 印度贫困情况
        5.2.2 印度农村扶贫工作举措
        5.2.3 印度农村扶贫工作的特点
    5.3 国外扶贫工作实践对志丹县农村扶贫工作的启示
第六章 推进志丹县农村扶贫工作的建议
    6.1 加大农村综合开发力度
        6.1.1 在政策上把整村推进和个别扶贫结合起来
        6.1.2 提高农村扶贫资金投入力度
        6.1.3 大力发展农村产业
        6.1.4 大力发展农村市场
    6.2 提高扶贫资金使用效率
        6.2.1 整合扶贫资金
        6.2.2 加强资金监管
    6.3 加快农村扶贫工作中的人力资源开发
        6.3.1 提高贫困农民素质,激发贫困农民内在动力
        6.3.2 扶贫干部明确分工和责任
        6.3.3 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
        6.3.4 加快政府组织开发
    6.4 建立倡导社会力量参与扶贫工作的机制
        6.4.1 制定政府引导,多元主体参与的原则
        6.4.2 培育社会不同群体参与扶贫工作,使扶贫主体多元化
        6.4.3 制定支持社会扶贫的政策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4)完善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体系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和趋势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和技术路线
        1.3.1 研究方法
        1.3.2 技术路线
    1.4 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1.4.1 主要研究内容
        1.4.2 创新之处
2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理论与实践
    2.1 基本概念的界定
        2.1.1 森林分类经营
        2.1.2 森林类型分类
        2.1.3 森林生态效益
        2.1.4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
        2.1.5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体系
        2.1.6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主客体
    2.2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理论基础
        2.2.1 公共物品理论
        2.2.2 外部性理论
        2.2.3 产权理论
        2.2.4 环境资源价值理论
        2.2.5 劳动价值论
    2.3 国内外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实践
        2.3.1 国外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实践
        2.3.2 国内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实践
    2.4 国内外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启示
        2.4.1 多渠道的资金筹措机制
        2.4.2 完善的资金来源制度
        2.4.3 完善的市场竞争机制
        2.4.4 完善的法律制度保障
        2.4.5 可持续性的国家补偿计划
    2.5 本章小结
3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现状分析
    3.1 西藏自治区区域概况
        3.1.1 自然环境
        3.1.2 物产资源
        3.1.3 社会状况
    3.2 西藏自治区森林资源概况
        3.2.1 西藏森林资源现状
        3.2.2 西藏森林分布划分
        3.2.3 西藏生态公益林概况
    3.3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现状及成效
        3.3.1 森林生态建设明显加快
        3.3.2 森林资源保护不断加强
        3.3.3 生态公益林得到有效保护
        3.3.4 林区兴林富民成效显着
        3.3.5 森林经营能力大幅提高
    3.4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存在的问题
        3.4.1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渠道单一
        3.4.2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偏低
        3.4.3 区域相关补偿政策不协调
        3.4.4 林业专项工程项目投入少
        3.4.5 限伐和禁伐政策下行业损失无补偿
        3.4.6 森林资源生态效益价值认识不到位
        3.4.7 森林资源管理较为落后
        3.4.8 相关法律体系不健全
    3.5 本章小结
4 西藏森林生态的特殊性及其效益补偿框架
    4.1 西藏森林资源的特殊性
        4.1.1 西藏森林生态系统的特殊性
        4.1.2 西藏森林生态系统的脆弱性
        4.1.3 西藏森林生态外延的传统性
        4.1.4 西藏森林资源特殊的经济性
        4.1.5 西藏森林保护面临的矛盾性
    4.2 完善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体系建设框架
        4.2.1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体系总体设计
        4.2.2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原则
        4.2.3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主体层次分析
        4.2.4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客体范围
        4.2.5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对象确定
        4.2.6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分析
    4.3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对象的权利义务
        4.3.1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对象的权利
        4.3.2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对象的义务
    4.4 本章小结
5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主体机制和客体认定
    5.1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构成
        5.1.1 森林生态效益政府补偿为主体
        5.1.2 流域补偿和市场补偿为两翼
        5.1.3 森林生态效益社会补偿为辅助
    5.2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机制分析
        5.2.1 完善森林生态效益政府补偿主体机制
        5.2.2 积极探讨并建立“长江流域补偿基金”
        5.2.3 完善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市场化筹资渠道
        5.2.4 实现森林生态效益社会补偿多元化
    5.3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客体分析
        5.3.1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客体划分
        5.3.2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客体界定
    5.4 本章小结
6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确定的理论分析及测算
    6.1 确定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的依据
        6.1.1 森林生态服务成本依据
        6.1.2 森林生态效益价值依据
    6.2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及测算
        6.2.1 西藏森林生态补偿标准模型
        6.2.2 皮尔生长曲线模型
        6.2.3 森林生态系统服务价值评估
        6.2.4 西藏生态效益补偿标准测算
    6.3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的补偿标准理论与现实分析
        6.3.1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理论分析
        6.3.2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现实分析
    6.4 本章小结
7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标准的实证分析
    7.1 芒康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本概况
        7.1.1 芒康县区域概况
        7.1.2 芒康县森林资源保护现状
        7.1.3 芒康县森林生态效益补偿概况
    7.2 调查样本设计与样本数据
    7.3 芒康县抽样样本统计描述分析
    7.4 结果与分析
    7.5 本章小结
8 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保障机制
    8.1 实施西藏森林保护区的动态调整机制
    8.2 建立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经济激励机制
        8.2.1 加大公共管护支出范围与力度
        8.2.2 保障补偿性专款专用
        8.2.3 稳定专职管护人员队伍
    8.3 建设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多层级管理机制
        8.3.1 建立垂直基层森林生态补偿管理机构
        8.3.2 明确基层森林生态补偿管理职责
    8.4 建设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法律制度
        8.4.1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制度法制化
        8.4.2 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使用制度化
    8.5 建立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的社会制度
        8.5.1 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基金项目管理程序化
        8.5.2 建立森林生态效益补偿公众参与制度
        8.5.3 完善森林生态效益利益相关者表达机制
    8.6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个人简历
东北林业大学博士学位论文修改情况确认表

(5)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历史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研究缘由
    二、文献综述
    三、相关概念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国大学的文化寻根
    第一节 中国文化与中国大学
        一、中国文化的要义
        二、中国大学的堂奥
        三、中国文化与中国大学的关系
    第二节 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社会基础
        一、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历史根基
        二、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现实基础
    第三节 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形成路径
        一、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形成之基
        二、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形成的桥梁
        三、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形成之果
第二章 晚清时期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
    第一节 晚清时期社会文化演进与中国大学的兴起
        一、洋务运动时期社会文化演进与中国大学的萌芽
        二、戊戌变法时期社会文化演进与中国大学的诞生
        三、清末新政时期社会文化演进与中国大学的发展
        四、晚清时期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总特征
    第二节 晚清时期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形成路径
        一、晚清士人与中国文化
        二、晚清士人与中国大学
        三、晚清士大夫与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
    第三节 晚清时期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解析——以京师大学堂为例
        一、京师大学堂的办学理念
        二、京师大学堂的制度设计
        三、京师大学堂的文化符号
    小结
第三章 民国时期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
    第一节 民国时期社会文化演进与中国大学的发展
        一、辛亥革命时期的中国文化与中国大学
        二、五四运动时期的中国文化与中国大学
        三、抗战时期的中国文化与中国大学
        四、民国时期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发展的总特征
    第二节 民国时期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形成路径
        一、民国知识分子与中国文化
        二、民国知识分子与中国大学
        三、民国大学校长与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
    第三节 民国时期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解析——以北大、清华、西南联大为例
        一、北京大学文化性格解析
        二、清华大学文化性格解析
        三、西南联大文化性格解析
    小结
第四章 建国头十七年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
    第一节 建国头十七年社会文化演进与中国大学的变革
        一、“全面苏化”时期的中国文化与中国大学
        二、“双百方针”时期的中国文化与中国大学
        三、“大跃进”时期的中国文化与中国大学
        四、建国头十七年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发展的总特征
    第二节 建国头十七年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形成路径
        一、执政党人与中国文化
        二、执政党人与中国大学
        三、毛泽东与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
    第三节 建国头十七年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解析——以中国人民大学为例
        一、中国人民大学的办学理念
        二、中国人民大学的制度设计
        三、中国人民大学的文化符号
    小结
第五章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
    第一节 改革开放以来社会文化演进与中国大学的繁荣
        一、思想解放时代的中国文化与中国大学
        二、经济时代的中国文化与中国大学
        三、全球化时代的中国文化与中国大学
        四、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总特征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形成路径
        一、新知识分子与中国文化
        二、新知识分子与中国大学
        三、大学校长与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
    第三节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解析——以华中科技大学为例
        一、华中科技大学的办学理念
        二、华中科技大学的制度设计
        三、华中科技大学的文化符号
    小结
第六章 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省思与建构
    第一节 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省思
        一、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类型
        二、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特征
        三、中国大学文化性格形成的历史经验
    第二节 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理想建构
        一、为何建构理想的中国大学文化性格
        二、如何建构理想的中国大学文化性格
        三、理想的中国大学文化性格是什么
    第三节 理想的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形成逻辑
        一、理想的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形成需要什么样的学者
        二、理想的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形成需要什么样的大学
        三、政府在理想的中国大学文化性格的形成中应该何为
结论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6)青岛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的目的
        1.2.2 研究的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综述评述
    1.4 研究思路和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技术路线
    1.6 本文的创新点与不足
        1.6.1 本文的创新点
        1.6.2 不足之处
2 中小企业及信用担保理论综述
    2.1 中小企业概述
        2.1.1 中小企业的概念
        2.1.2 中小企业的地位和作用
    2.2 信用担保概述
        2.2.1 信用及担保的概念
        2.2.2 信用担保的概念
        2.2.3 信用担保的运行条件
3 国内外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的发展及经验借鉴
    3.1 日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现状及经验借鉴
        3.1.1 日本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发展概况
        3.1.2 美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制度
        3.1.3 日美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发展对我国的启示
    3.2 我国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发展现状
        3.2.1 我国信用担保行业发展历程
        3.2.2 我国信用担保行业基本框架
        3.2.3 我国信用担保行业的实践模式
        3.2.4 我国信用担保行业发展的成就
        3.2.5 我国信用担保行业增长分析
        3.2.6 我国信用担保行业盈利情况
        3.2.7 我国信用担保行业风险控制能力
4 青岛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现状及问题分析
    4.1 青岛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发展现状
        4.1.1 青岛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机构快速发展的原因
        4.1.2 青岛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发展概况
    4.2 青岛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发展的优势和机遇
        4.2.1 具有信息比较优势
        4.2.2 具有较强的适应性
        4.2.3 具有较强的防范风险意识
        4.2.4 国家加快中小企业发展的政策助推了信用担保业的发展
        4.2.5 国家加快信用担保业的扶持政策助推了其快速发展
        4.2.6 青岛市加快信用担保业发展的激励政策助推了其快速发展
    4.3 青岛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存在的主要问题
        4.3.1 青岛市信用担保企业内部机制存在的问题
        4.3.2 青岛市信用担保企业外部环境存在的问题
5 加快青岛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发展的对策
    5.1 完善担保机构内部管理机制
        5.1.1 完善组织机构
        5.1.2 健全运行机制
        5.1.3 成立行业协会加强监管
        5.1.4 开展信用评级管理工作
        5.1.5 开展担保业务创新
    5.2 优化外部宏观环境
        5.2.1 加快中小企业信用担保地方性立法
        5.2.2 建设统一的社会信用体系
        5.2.3 加大政府部门的政策扶持力度
        5.2.4 密切银担企三方协作互动
        5.2.5 规范发展民间金融
        5.2.6 银行要加强授信后监管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7)苏州边缘区村庄土地弹性利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动因
        1.1.1 苏州边缘区村庄处于城乡更替的迅猛地区
        1.1.2 苏州边缘区村庄处于城乡矛盾的焦点地区
        1.1.3 苏州边缘区村庄处于城乡统筹的实践地区
    1.2 研究意义与目标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标
    1.3 研究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理论、概念与研究对象辨析
    2.1 国内外研究动态
        2.1.1 国内理论研究综述
        2.1.2 国外理论研究综述
    2.2 相关理论研究基础
        2.2.1 可持续发展理论
        2.2.2 城乡一体化理论
        2.2.3 土地流转理论
        2.2.4 “灰色用地”理论
    2.3 研究对象与相关概念辨析
        2.3.1 城市边缘区
        2.3.2 城边村
        2.3.3 村级土地利用
        2.3.4 弹性规划
第三章 苏州边缘区村庄土地利用分析
    3.1 苏州边缘区土地利用概况
        3.1.1 苏州城市概况
        3.1.2 苏州边缘区发展历程
        3.1.3 苏州边缘区土地利用现状
    3.2 不同区位苏州边缘村庄空间分布
        3.2.1 城市边缘区村庄空间范围的界定
        3.2.2 苏州市村庄分布概况
        3.2.3 不同区位的苏州边缘区村庄范围
    3.3 苏州边缘区村庄土地利用现状
        3.3.1 城市边缘区村庄土地利用特征分析
        3.3.2 苏州边缘区村庄土地利用现状问题
    3.4 苏州边缘区村庄土地弹性应对措施
        3.4.1 弹性控制—遵循定序、定量、定位控制原则
        3.4.2 弹性规划—遵循时空上的动态规划原则
        3.4.3 弹性管理—遵循分时分层的土地使用与管理制度的原则
第四章 弹性控制—苏州边缘区村庄土地弹性利用综合评价
    4.1 构建土地弹性利用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和内容
        4.1.1 构建评价指标体系的目标
        4.1.2 评价的内容
        4.1.3 评价的技术路线
    4.2 指标因子的选取与构建
        4.2.1 选取指标因子的原则
        4.2.2 指标因子的确定
        4.2.3 指标因子权重及其配比关系
    4.3 评价指标体系计算方法及评价结果
        4.3.1 计算方法
        4.3.2 评价结果
    4.4 三类边缘区村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结果分析
第五章 弹性规划—苏州边缘区村庄“灰色用地”规划研究
    5.1 “灰色用地”方法在城市边缘区村庄中的可适性探索
        5.1.1 “灰色用地”在边缘区村庄中的选区
        5.1.2 边缘区村庄“灰色用地”规划过程
        5.1.3 边缘区村庄土地弹性利用的现实意义
    5.2 苏州交融型边缘区村庄“灰色用地”研究
        5.2.1 居住用地“灰色用地”实践
        5.2.2 工业用地“灰色用地”实践
        5.2.3 农林用地“灰色用地”实践
    5.3 苏州独立型边缘区村庄“灰色用地”研究
        5.3.1 增量土地“灰色用地”实践
        5.3.2 存量土地“灰色用地”实践
    5.4 苏州侵入型边缘区村庄“灰色用地”研究
    5.5 苏州边缘区村庄弹性利用导则的构建
第六章 弹性管理—苏州边缘区村庄土地弹性管理机制研究
    6.1 土地弹性规划实施保障基本思想
        6.1.1 实现弹性规划编制与实施一体化
        6.1.2 实现弹性规划引导与调控主导化
        6.1.3 实现弹性规划近期效益与远期效益最大化
    6.2 边缘区村庄土地弹性管理机制研究
        6.2.1 战略层面—纵向和横向动态控制相结合
        6.2.2 操作层面—规划执行和管理辅助相结合
    6.3 边缘区村庄土地弹性利用保障实施措施
        6.3.1 加强资源流动和配置的协调力度
        6.3.2 加强法规建设和政策的支持力度
        6.3.3 加强村庄经济和生态平衡的发展力度
第七章 结论与不足
    7.1 研究结论
    7.2 主要创新点
    7.3 主要不足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介

(8)我国高校学生社团发展动力及其引导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选题的价值
        1.1.3 研究的意义
    1.2 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思路与方法
        1.3.1 研究的主要内容
        1.3.2 研究的思路与框架
        1.3.3 研究的方法
    1.4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2 基本概念和研究的理论依据
    2.1 高校学生社团的概念与内涵
        2.1.1 高校学生社团的基本概念
        2.1.2 不同学科视野下的高校学生社团
        2.1.3 高校学生社团的类型和功能
    2.2 高校学生社团与高校其他学生组织
        2.2.1 高校学生社团与共青团委员会
        2.2.2 高校学生社团与班级
        2.2.3 高校学生社团与学生会
    2.3 研究的理论依据
        2.3.1 自组织理论
        2.3.2 其他理论依据
3
    3.1
        3.1.2 高校学生社团自组织演化的外部动力
    3.2 高校学生社团自组织演化的动力机制
        3.2.1 高校学生社团自组织演化的正反馈机制
        3.2.2 高校学生社团自组织演化的负反馈机制
    3.3 高校学生社团自组织演化的约束条件与制约机制
        3.3.1 高校学生社团自组织形成的约束条件
        3.3.2 高校学生社团自组织演化的制约机制
4 我国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动力特征
    4.1 我国高校学生社团的历史演变
        4.1.1 新中国成立前的高校学生社团(1898-1949)
        4.1.2 新中国成立后到改革开放初期的高校学生社团(1949-1992)
        4.1.3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高校学生社团(1992-)
    4.2 我国高校学生社团不同发展时期的动力特征
        4.2.1 新中国成立前:社会政治环境影响高校学生社团的涨落
        4.2.2 新中国成立到改革开放初:国家力量主导高校学生社团的转型
        4.2.3 改革开放新时期:多种力量共同参与高校学生社团的发展
    4.3 我国当代高校学生社团发展面临的困境
        4.3.1 我国当代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主要困境:“体制化生存”
        4.3.2 我国当代高校学生社团发展困境的历史性追溯
        4.3.3 他组织机制:我国当代高校学生社团发展困境的实质
5 美国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动力特征与经验启示
    5.1 美国高校学生社团发展过程概述
        5.1.1 美国高校学生社团的初步发展(1636-1860)
        5.1.2 美国高校学生社团的繁荣发展(1860-1945)
        5.1.3 美国高校学生社团的全面发展(1945-)
    5.2 美国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动力特征
        5.2.1 来自高校学生社团内部的力量推动
        5.2.2 美国政府与社会对高校学生社团的支持
        5.2.3 高校对学生社团发展的引导
    5.3 美国高校学生社团发展动力的重要启示
        5.3.1 服务性学习是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重要理念
        5.3.2 高校对学生社团发展的有效激励手段
        5.3.3 社会支持是高校学生社团发展的保障
6 我国高校学生社团发展动力的引导策略
    6.1 激发高校学生社团的自组织活力
        6.1.1 坚持服务性学习理念
        6.1.2 促进社团内部的竞争与合作
        6.1.3 培养社团系统的序参量
    6.2 完善高校对学生社团自组织发展的条件
        6.2.1 高校构建有效的激励机制
        6.2.2 加强社团指导教师的队伍建设
        6.2.3 构建素质教育导向的社团文化
    6.3 加强对高校学生社团自组织发展的社会支持
        6.3.1 搭建高校学生社团-企业合作联盟的平台
        6.3.2 依托社区的优势推动高校学生社团发展
        6.3.3 运用城市的资源促进高校学生社团发展
7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研究的不足之处
    7.3 研究的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读博士学习期间参与的课题研究
致谢
作者简介

四、“一体两冀”发展模式的实践与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应用型本科教育内涵建设的理论与实践——以昆明理工大学城市学院为例[J]. 刘筠,袁希平,张宇华.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3)
  • [2]电商渠道与实体零售渠道融合发展的主要模式与对策[J]. 郭馨梅,施珊珊. 商业经济研究, 2017(04)
  • [3]县级政府农村扶贫工作研究 ——以志丹县为例[D]. 李德宏. 西北大学, 2016(04)
  • [4]完善西藏森林生态效益补偿体系建设研究[D]. 李华. 东北林业大学, 2016(02)
  • [5]中国大学的文化性格—历史的视角[D]. 贾佳. 南京师范大学, 2015(03)
  • [6]青岛市中小企业信用担保问题研究[D]. 左宏杰. 青岛科技大学, 2013(07)
  • [7]苏州边缘区村庄土地弹性利用研究[D]. 杨露. 苏州科技学院, 2013(05)
  • [8]我国高校学生社团发展动力及其引导策略研究[D]. 胡继冬. 大连理工大学, 2012(10)
  • [9]吴良镛学术思想对文物事业的贡献[J]. 单霁翔. 中国文化遗产, 2012(02)
  • [10]谈哲学与中医药事业发展关系[J]. 李家金,张平,周杰. 中国煤炭工业医学杂志, 2011(11)

标签:;  ;  ;  ;  ;  

“一体两冀”发展模式的实践与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