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岭南建筑明珠广州陈书院”评价

“岭南建筑明珠广州陈书院”评价

一、对《岭南建筑明珠广州陈氏书院》的评价(论文文献综述)

吴倩妍[1](2021)在《广府传统书院建筑装饰艺术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书院一直未我国古建筑中教育相关的文教建筑,书院最早出现在唐朝年间,唐宋时期的初兴,元代与明代时间的顶峰发展,清朝末年间的没落,书院作为古代主要传播学识的场所,与现在的学校教化意义相同。书院建筑装饰研究也有重要的地位作用,中国纹样从原始石器时代雏形到现今的成熟的雕刻工艺与装饰纹样,不断完善丰富发展,书院建筑装饰不仅有着丰富的装饰性效果,教育的文化涵养沉淀同样不可忽视。装饰纹样种类繁多且运用范围宽广,建筑装饰或是日常文化活动,可见装饰纹样的身影。随着历史的发展,科举制度的废除,曾经吵闹的书院街被新式学堂取代,古代教育书院载体逐渐退出历史舞台。取而代之则是新型学校建筑,文教性质的书院也变为宗祠祭祀主要场所,无实质的教育教化功能,但其建筑装饰部分保存较为完整,具有研究价值。广府地区是广东中心发展地带,珠江河流孕育下优秀的广府民系,广府民系又为广东民系中有着重要影响力,聚集居住形成群体广府民系,建筑艺术为广府文化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研究以广府传统现存书院为调研样本,对具有针对性的书院实例进行分析装饰艺术研究总结分析。第三章内容收集大量实例书院数据进行对比分析,总结出广府书院的发展三个阶段与现存书院性质进行分类,列举2-3例子书院实例例子进行装饰纹样的分析,对装饰细部剖析分解。第四章研究内容为现存的书院代表例子的进行细部调研分析,建筑装饰细部进行分析研究,从屋顶与脊饰、瓦当、滴水、梁柱、挂落雀替、柱础、牌坊门与牌匾、门窗、山墙、墀头、石栏等装饰部位,进行实地调研整理资料,分析、研究、比对、总结广府地区传统书院建筑装饰规律的相比较点和突出亮点。总结出三点广府地区书院的装饰规律,一为广府气候与材料融合,二为不同性质书院其装饰内部精细,三为浮夸大胆、通俗易懂和开放交融装饰特点。第五章内容为装饰工艺的分析,主要以木雕、砖雕、石雕、灰塑、陶塑、玻璃-满洲窗等分析书院建筑总体技艺风格和装饰部位。从装饰内容来看,主要为人物类、植物类、飞禽瑞兽类、几何纹类等。题材来源更为广泛,以神话故事、粤剧折子戏、自由组合等。可以总结出书院建筑的装饰装饰题材为:等级建筑的维护,民间的题材内容,本土与外开文化的融合,务实世俗与建筑装饰,装饰工艺整体统一性。结合前几章内容对书院发展做出对书院建筑装饰艺术保护与传承发展。根据书院建筑发展模式提出几点建议,并完成最终设计,广府新式书院的装饰整合与功能创新,以延续广府书院建筑传承。本文广府传统书院建筑装饰为主要研究对象,研究侧重于装饰规律的总结和特征符号的提取,试着继续传承书院建筑的整合特点,对延续广府书院建筑命脉做一份贡献。

冀晶娟[2](2020)在《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传统村落是承载农耕文明的重要载体,新一轮乡村振兴背景下,其依然是持续性关注的焦点。广西地处我国西南与华南交汇区,自然地理环境复杂,多民族文化特征显着,传统村落与民居遗存丰富。当前研究主要关注广西东北部与东南部地区,突出典型案例的探讨,相当一部分地区有待于作进一步挖掘与补充。大数据背景下,开展全域覆盖性普查,有利于展示广西多元地域文化,通过多学科理论与方法的运用,将更深层地揭示传统村落的规律性问题,同时为村落保护与发展提供更科学的依据。研究以建筑类型学理论、居住领域性理论、文化地理学理论为基础,分别对应民居、村落与区域三个层次,进行了分类、分布以及诠释性的探索。运用定性与定量结合、静态与动态结合等方法,借助Arc GIS、SPSS技术,构建了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信息数据库。以数据为基础,按照“揭示分布规律—划定文化区—诠释文化景观—分析影响机制”的逻辑思路展开研究,形成创新性结论。首次建立了广西全域1118个传统村落与民居样本数据库。研究对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开展全域普查,运用实地调研与建筑实测、文献整理与信息采集、卫星影像数据分析等方法,经过筛选判断,确定1118个村落为研究样本。根据文化地理学中“因子”概念,以客观反映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景观特征为基本准则,综合考虑因子的历史性、完整性、独特性与可得性,建立了包括3大类、13小类的因子体系,涉及村落空间地理与行政区位、自然环境要素、物质环境要素、非物质环境要素四个方面的内容。借鉴类型学分类方法对所有因子进行细化分类,建立因子属性数据库,为文化景观的呈现与诠释提供基础。揭示了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的分布特征与规律,确定14组因子具有相关性,并对其进行详细阐述。广西传统村落分布总体上表现出“东北多、西南少”的特点;村落地理环境以山地为多,平原丘陵其次,多在低海拔区域,以微坡地形为主,坡向均质,靠近低等级河流分布;民居类型以单幢最多、堂厢其次、从厝较少,其中,中堂侧房型占单幢类民居比例最高,分布最广泛,堂厢类民居分布于东北部与中东部地区,数量相当,交杂现象显着,从厝类民居则集聚于桂东南地区;布局形态以集中型、沿等高线阶梯布局型为主;水塘集中于东部与南部,水柜均处于西北部;村落规模以2-5公顷数量最多、分布最广;建村年代以清时期最多,明次之;民族以汉族最多,壮、瑶、苗、侗族依次减少;语言以汉、壮语最多,侗、瑶、布努语次之。运用SPSS技术,进一步对两两因子进行相关性分析,确定有14组因子共存程度较高,多角度诠释了村落文化景观的共性与差异性。科学划定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文化亚区,以区域及个案相结合的方式详细阐释了各区文化景观特征,系统呈现了村落与民居文化的多样性。首先根据文化区划的原则与方法,以民居类型为主导因子,借鉴居住领域性理论,初步判断宏观层面文化区大致范围,再结合多因子叠合法、历史地理法,考虑自然地物与行政区划的影响,确定文化区具体边界,形成开放型、围合型及兼容型3大文化区。其次,在3大文化区内,分别将民居类型与村落布局、民族、语言等因子进行叠加,划定12个文化亚区。研究从区域层面详细阐明了每个文化区、文化亚区的文化景观特征,并通过典型案例深入解读了各区域的文化景观现象。深入剖析了各文化区、文化亚区的形成与分布机制。宏观文化区的形成机制主要表现为广西东西部自然条件的差异、中央统一与地方自治的制度化差异两个方面,同时受经济发展与技术进步、多民族文化融合等因素影响,文化区边界产生了历时性变化。其次,开放型文化亚区之间存在由“前后”、“发散”向“左中右”的递变关系,影响机制为土着民族的生活本能需求、中原文化影响、人口增加及生态环境改变;围合型文化亚区之间存在大家族共居向小家庭居住方式的递变关系,影响机制为行政区划与移民、经济发展与制度改变、交通要道与文化传播;兼容型文化亚区具有民居过渡性、民族融合性的特点,影响机制表现为山地向丘陵平原地貌的过渡以及汉瑶壮多民族的融合。机制剖析过程中涉及与其它地区文化景观的对比研究,通过在更大地域范围下研究各民族、民系传统村落与民居的差异性与同质性,探讨了文化传播、文化整合的影响与作用。

王晓华[3](2020)在《卢氏家祠的室内空间再利用设计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我国对地方文物建筑的保护力度越来越大,文物建筑的保护及利用体系逐步完善。祠堂作为不可移动文物,主要是为族人进行祭祀祖先或先贤活动时提供的场所,此外还具有多种用途。除了“崇宗祀祖”之用,族人日常需要举办婚礼、丧葬、寿喜等事宜时,可以在祠堂内进行。祠堂建筑包含了大量历史人文资料,它的存在弥补了历史文字记录的不足之处,具有丰富的历史文物价值。从现代使用功能来看,由于祠堂原有建筑功能的限制,部分祠堂处于荒废,或由于再利用不当遭到破坏的情况。本文研究的“卢氏家祠”位于滇东北昭通,为民国时期抗日将领、解放前最后一任云南省主席“卢汉”祭祖所建家祠。论文以卢氏家祠为主,通过调研分析其建筑背景及现存问题,将卢氏家祠荒废原因结合现代社会发展趋势进行思考,对建筑室内空间进行再利用设计研究。在保留原有历史建筑的基础上,通过室内设计研究,使卢氏家祠原有的自身价值得到充分的利用,使其实现现代社会经济文化价值。论文共分为六个部分:绪论主要分析研究背景、目的及意义、国内外现状、研究内容以及课题相关研究方法。第一章通过前期家祠相关资料收集,对卢氏家祠进行实地调研,分析研究卢氏家祠的建筑背景及历史、经济、人文价值,分析祠堂现状提出家祠荒废原因。第二章对卢氏家祠建筑布局建筑特征以及建筑装饰进行详细分析,就如何再利用这一方向思考,如何将祠堂功能及祠堂文化与现代空间功能结合。第三章比较分析国内外相关历史文物建筑再利用的案例,收集国内外对于历史文物建筑再利用的思维方式及设计手法,为下文空间再利用设计收集理论依据。第四章由于历史文物建筑的特殊性,我们必须遵从再利用原则。通过前期调研及案例分析,将卢氏家祠的再利用功能定位为博物馆。第五章对卢氏家祠进行博物馆室内空间设计,主要通过分析研究建筑外环境规划、博物馆展陈内容、博物馆内部空间功能布置及展示设计来阐述整个室内再利用过程。

陈诗祺[4](2020)在《地域文化影响下岭南建筑“怪而实用”的特征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岭南建筑是岭南文化的物质组成部分,是岭南地域文化的一种现象。同时,岭南建筑也是技术与艺术的综合体,需要满足人们实用和审美需要的双重目的。然而就目前国内的研究现状而言,一方面,学界关于岭南建筑“实用性”的研究主要基于岭南文化具有“兼容性、务实性、世俗性、创新性”四大文化特征,而对岭南文化固有的“奇异性”和“怪而实用”的文化特征并未予以重视,也没有过多关注在创新与变通的过程中必然会创造出某些古今中外都不曾出现过的“奇怪的”建筑形式。另一方面,学界关于岭南建筑审美属性的研究也多从“美”的角度切入,而忽视了审美上的“怪诞”在中国古已有之,也没有对岭南建筑审美上的“怪”和功能上的“实用”之间互为表里、相互依存的必然联系和客观事实形成全面、统一的学术品格认识。因此,本文通过对地域文化影响下岭南建筑“怪而实用”的特征及其具体表现形式进行系统分析,以期对补充和完善岭南建筑、岭南美学与艺术的研究体系有所帮助,同时为当代岭南建筑的创新实践探索提供美学思想和设计手法的理论依据。首先,论文的第二章以地域文化为背景,从自然环境、政治经济、文化环境三个影响因素出发,分析岭南建筑“怪而实用”特征的具体成因及其在建筑上的表现。其次,论文的第三到五章从建筑类型、平面布局、建筑形象、建筑细部和建筑装饰各要素出发,结合典型案例考察分析岭南建筑“怪而实用”的特征在岭南传统建筑、岭南西式建筑、岭南园林建筑中的具体表现和内在规律。由于“怪”是一个相对的概念,不同类型的建筑受不同的主导文化影响,具有不同的“怪”的参照对象。故本文在案例分析中多采用横向和纵向的比较方法,先阐明“不怪”的基准点是什么,再具体分析各类型的岭南建筑“怪”在哪里,为什么“怪”,以及“怪”的功效作用是什么。在第三章中,以寺庙建筑、宗祠建筑和开平碉楼为例,指出:岭南传统建筑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导,其“怪而实用”的特征主要表现为本土革新与综摄创新;在第四章中,以广州十三行与沙面租界建筑、广州近代教会学校建筑为例,指出:岭南西式建筑以西方宗主国文化为主导,其“怪而实用”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古典异化与中西杂糅;在第五章中,以清代岭南私家园林中的岭南庭园建筑和行商园林建筑为例,指出:岭南园林建筑以中国传统文化为主导,受中国传统文化、岭南原着文化、西方外来文化的共同影响,其“怪而实用”的特征主要表现为多元融合与务实自然。综上所述,本文提出岭南建筑具有“怪而实用”的二重统一性特征,主要表现为建筑中灵活变通的处理手法和实用至上的设计原则。其中,灵活变通的处理手法体现了不拘一格、重在适用的变革意识。在实用性原则的指导下,岭南建筑不特意追求设计手法的纯正,不必要遵循非实利的标准和规范,也不过分介意引入的异质元素和建筑的其它各部之间是否协调一致,因此经常会创造出一些非常规的建筑类型、不拘一格的平面布局、折衷“混搭”的建筑形象、夸张变形的建筑细部、世俗功用的建筑装饰等等,呈现出与该类型建筑主流的、标准的做法相比“大异其趣”的审美表现形式。在这里,“怪”是与建筑实用性相适应的,与传统审美标准有出入的美学形式,是一种非主流的、另辟蹊径的创造形式。“怪而实用”既是一种创新美学,也是一种创新手法。

刘畅[5](2020)在《广州河南岛传统水乡聚落空间形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近现代以来珠三角地区城镇化迅速,岭南传统水乡聚落面貌经历巨大变迁,新时代下国家提出生态文明建设理念,对水乡聚落的保护与发展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以往对岭南传统水乡聚落的研究多集中在南海、番禺、顺德一带,较少关注到广州市内的水乡聚落。广州市海珠区河南岛紧邻广州旧城,自宋代开始逐渐有人定居于此,建立了众多岭南典型的水乡聚落,具有突出的保护价值,其中黄埔、小洲村属于第二批中国传统村落。但近50年来,河南岛的水乡聚落的传统空间形态在城镇化进程中不断变化,出现聚落生态环境恶化、传统特色风貌丧失等问题。2018年《广州市湿地保护规定》正式通过,对广州海珠国家湿地公园及周边聚落的保护与发展面临新一轮的挑战。本文选取广州市海珠区河南岛上以小洲、黄埔、沥滘、龙潭等村为代表的二十余个传统水乡聚落作为研究对象,从聚落的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空间要素着手,通过学科的交叉研究方法,将聚落的空间形态问题与自然环境、社会环境、文化环境等因素联系起来,归纳总结宋代至民国时期传统水乡聚落在历史过程中形成的空间形态特征。在此基础上,研究水乡聚落自然人文环境对聚落空间形态的作用机制,厘清水乡聚落的价值,结合近现代发展中积累的问题,提出传统水乡聚落的保护与发展建议。本文内容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即第一章,主要在研究建筑学域与人文社科学域理论综述的基础上对岭南地区水乡聚落形态特征的研究方法进行归纳总结,选取有悠久历史和丰富地方文献资料的广州市海珠区河南岛若干水乡聚落作为研究对象,搭建以不同尺度层级为切入点的聚落空间形态研究框架。第二部分即第二、三、四章,分别从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对聚落的空间特征总结。宏观层面主要结合区域自然环境,在聚落选址、规模、交通方式方面对聚落群的空间特征进行归纳;中观层面主要对聚落内部用地结构、景观结构、聚居地形态类型、街巷空间肌理、农业景观肌理的特征进行归纳;微观层面主要将聚落内部构筑物划分为民居建筑、祠堂建筑、庙宇建筑、书院建筑和其他公共设施,对建筑单体平面、结构构造、立面装饰特征进行归纳。第三部分即第五章,首先结合自然地理条件、社会组织、民俗文化信仰等条件对聚落宏观、中观、微观三个层面的空间形态特征形成机制进行研判,总结河南岛水乡聚落在生态、经济、社会、人文方面具有的特殊价值。最后结合水乡聚落在现代化发展中的变迁,总结聚落传统空间在现阶段面临的困境、发展机遇与保护建议。

王小梅[6](2020)在《传统书院建筑装饰纹样对比研究 ——以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传统书院建筑是我国古建筑中的重要文教建筑。我国书院一词最早出现于唐代,兴盛于宋,没落于清朝,而在书院建筑中装饰纹样尤为重要。中国传统纹样自原始社会的雏形直至明清不断丰富成熟,建筑装饰纹样不仅具有装饰作用,同时也是社会文化的积淀。传统纹样的应用非常广泛,也在不断的变化与更新。然而自从清朝书院没落之后,由学堂建筑到学校建筑逐渐代替书院建筑进入我们的生活。文教建筑元素随着国外文化对中国文化的冲击,更多的偏向于西方化。这也源于对书院建筑的关注度不足,书院建筑装饰纹样的研究缺少,大多都在研究书院教育制度、书院空间布局、书院景观等。本文通过对书院建筑装饰纹样的调查分析,总结出最具有研究价值的三所传统书院,分别为:南方,湖南的岳麓书院、江西的白鹿洞书院和北方,河南的嵩阳书院,三所传统书院建筑保存较为完好,在文教建筑中也最具有代表性。三所传统书院还具有很大的文化价值。岳麓书院:1956年,被列为湖南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白鹿洞书院:1959年列为省重点保护单位,1988年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嵩阳书院:1961年被列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10年书院及周边古建筑群被列为世界文化遗产。本文对三所书院的历史背景、地理环境、空间布局简要分析,通过文献阅读、实地拍照、测绘等方法,基于图像学研究对三所书院建筑中所涉及到的建筑部位如屋顶、梁柱、门窗、山墙、藻井、石栏、石碑、亭廊等方面的装饰纹样进行详细研究分析,在此基础上使用类型学的研究方法将三所传统书院建筑装饰纹样从其建筑装饰纹样的题材、材质、雕刻技法、色彩和装饰风格五个方面进行对比分析,总结三所书院建筑在装饰纹样上差异性的具体表现以及影响其产生的地理、社会、人文等因素。

李佩瑜[7](2020)在《《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文中指出浙江图书馆藏《历朝杭郡诗辑》清稿本四十卷,是丁丙仿吴颢《国朝杭郡诗辑》编纂体例,在《武林耆旧集》残本内容的基础上纂1而成的一部地域性通代诗选集。《诗辑》以“人、传、诗”的形式收録杭郡一地六朝迄明的诗人2625位,诗作5720首,小传2487条。其中,卷一至卷三十二爲南朝至明代科名与闲人;卷三十三爲闺秀艺伎;卷三十四爲名流寄寓;卷三十五至卷三十七爲僧人;卷三十八至卷三十九爲道士;卷四十爲无名氏与仙鬼謡谚。《诗辑》立足於乡邦文献的挖掘和整理,与《国朝杭郡诗辑》前後相续,展现杭郡一地诗歌繁荣昌盛的历史风貌,凸显杭州地区的自然山水、人文景观、地域文化等特色。整理研究此书能爲杭郡文献的存续补遗、诗史的谱系构建、文学的地域特色研究发挥重要作用,是一部从文献、文学、文化等方面对杭郡地区都非常重要的地域诗歌总集。本文主要分研究编和文献编两大部分。研究编包含绪论、正文。绪论部分主要对《历朝杭郡诗辑》的版本作详细介绍并阐明其研究价值及意义。目前学界还未对《历朝杭郡诗辑》有过任何的整理爬梳,更无具体的作品介绍和详细系统性的研究,可借鉴《国朝杭郡诗辑》系列的研究思路和方法对《历朝杭郡诗辑》展开深入的研究。正文部分包含四章,从文本、内容及其价值等方面进行介绍和研究。第一章阐述了丁丙编纂《诗辑》的社会背景与个人机缘。其中,论证了《国朝杭郡诗辑》系列和《武林耆旧集》二者对《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的重要影响,揭示其内在联系。第二章从内容样貌与收録标准两方面阐释《诗辑》的基本体例。内容样貌包括了内容形式与编排次序;收録标准包括收録范围、收诗标准、收传原则。其中,收诗标准与丁丙的诗学倾向密不可分。第三章从诗歌的来源、题材和小传的来源、内容两大主体部分对《诗辑》着録的内容进行全面详细地展现。第四章揭示了《诗辑》的文献、文学、史料价值及地域文化特色。文献编是对《历朝杭郡诗辑》四十卷的整理点校。附録部分爲《历朝杭郡诗辑》中,人物介绍条目所提及诗集诗稿的名目存録整理。

聂岩[8](2020)在《广州清代历史建筑设计思想及保护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历史建筑,是反映地方特色及历史风貌的不可移动建筑物和构筑物,为一地历史与传统的重要载体与实证。中国建筑的历史虽然久远,但历史建筑理论体系,却直到上世纪二、三十年代方才开始建设。加之传统历史建筑多取土木为材,在浩瀚历史中,若不注重保护,多不能持久。清代建筑,因历史相对较短,以及处于西洋建筑理念及建材在特定大环境下大量涌入的时期,故在我国传统通商之地的广州,存量相对较多。广州的历史建筑,在已公布的六批共八百余处历史建筑名录中,现存实物以清代和民国时期的建筑为主,其中清代的建筑数量为二百一十一处。在这些建筑中,留存较好的有陈家祠、锦纶会馆和反映宗祠文化的坛庙祠堂等。其中,陈家祠和锦纶会馆两处建筑,在活化利用后,承担的角色主要是行业历史展览馆和专业博物馆。留存状态相对较差的建筑,既有在建材方面采用传统土木结构、因年代久远失修的传统民居类建筑,也有名单公布后,在后续管理或活化利用方面存在争议的如小画舫斋、泰华楼等西关大屋类别的建筑。怎样更好更全面地保护历史建筑,充分发挥历史建筑应有的价值,这是一个值得进一步讨论的话题。目前对广州单一朝代的清代建筑进行研究的着作不多,对提取相关建筑数据并对它们做整体空间特征分析更少。本文尝试从建筑的设计角度出发,提出对建筑数据库进行完善,以对历史建筑的保护提供参考和帮助,是在历史建筑保护方面可以尝试的方式。文章通过对国内外文献的整理和分析,对广州历史建筑保护与利用相关的案例进行收集与分析,了解广州历史建筑研究的现状,为后面设计思想的探讨及保护策略的研究打下理论基础。在数据上以广州市规划和自然资源局官网公布的到2019年为止共六批广州市历史建筑名单为基础研究数据,从中择出共二百一十一处清代历史建筑,并对这些建筑数据进行整合、分析和归纳。在文献研究和数据提炼的基础上,笔者有重点地对广州具代表性的清代历史建筑进行实地调研。考察建筑规划、设计特点和文化蕴含。继之结合文献研究和相关数据,整理和归纳实地调研结果,探讨广州市清代历史建筑的空间分布特征。然后着力于众多广州清代历史建筑中的典型建筑,如陈家祠、锦纶会馆等,溯其来历、列其现状、突其特点。以之为例,通过对相关资料、档案和现状的分析,梳理了清代历史建筑规划和该类型建筑设计的特点、理论来源和具体表现形式。分析广州清代历史建筑的特点,在其中推其匠心思想。最后通过相关研究资料和实地考察分析,探析现在广州市清代历史建筑保护的得失,并结合锦纶会馆、陈家祠、西关大屋等实例,从建筑设计的风格、元素和技术等角度对历史建筑的保护进行了分析。从建立和完善历史建筑信息方面出发,提出了历史建筑保护研究方面的一些建议。

刘琳婕[9](2020)在《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文化景观作为一种新的世界遗产类型,是指特定的文化群体为改变生存环境与自然互动创造出的成果,是在社会、经济和文化等因素作用影响下持续进化的人与自然的共同的作品,承载着独特的地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和审美价值。广州近几十年因城市化经济发展规模效应的影响,城市人口日渐增加,带来对城市绿道公共空间的需求量的增长和品质要求。另一方面,广州建成绿道景观同质化问题较为严重,作为历史文化名城,广州有着较多承载着宝贵历史印记的文化景观,因建成环境的无序扩张而被蚕食变得孤岛化,乡村地区的文化景观则因人口减少而日渐凋零的现象益增。绿道作为可以连接现代和传统、城市和乡村景观的桥梁,拥有与各类文化景观整合呈现以推进城市生态文明建设、促进沿线经济发展、提升景观审美体验品质以及应对多种城市化问题的潜能和前景。本文基于风景园林史学与风景园林美学相结合的研究视角,对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进行研究,通过实地调查和文献梳理,以多学科交叉综合的理论研究方法构建研究框架,从推进城市整体生态文明建设、促进社会经济发展与提升景观审美体验三个角度切入,将广州绿道系统的进一步完善建设与文化景观空间环境的保护活化相结合,探讨其具体实现路径和对策。论文首先通过对广州文化景观的类型、发展现状和建成绿道所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梳理,概括出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关系中的主要问题:生态绿道沿线文化景观生态优势待彰显,郊野绿道可加强与主要产业发展的关联,都市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然后提出从生态、经济和审美三个角度搭建研究框架,探索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整合呈现的具体策略,以统筹回应当前的多种现实问题。在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方面,提出通过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环境保护内涵,结合时代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和促进绿道沿线景观要素风貌的多元共融,回应当前广州绿道建设中城乡绿道生态职能区分不明确、绿地和文化景观“破碎化”、景观风貌杂乱等现状问题。在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角度,引入经济学中城市化研究成果,提出从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选线、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和适应技术发展所带动的需求变化三个方面,促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并提出在广州绿道系统文化景观呈现过程中,结合区域发展目标改善城市环境,响应城市双修和乡村振兴的政策支持,推进公众参与和社区建设,以增进建设共识提升绿道系统环境的正面效益;在完善建设过程中,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引入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和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以优化绿道建设运行方式提高资源配置效率。在提升景观审美体验方面,先对审美客体即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进行概括提炼,然后结合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分别从生理层次、心理层次和社会文化层次切入,对绿道系统的可达性、绿道景观多样性和文化性进行优化路径探析;最后从改善审美活动的条件方面,提出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凸显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和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提升景观审美主体和客体之间对话交融的可能性。

陈青莹[10](2019)在《清代广东书院空间形态研究》文中认为书院是中国古代士人的一种文化教育组织,是中国传统社会的一种重要教育机构。它不同于官学,具有浓厚的民间色彩,也不同于一般私学,是一种社会办学的独特体制。书院自唐代出现,经宋、元、明、清各代发展,历时千年,普及全国,对于传播文化、培育人才、发展学术、促进社会发展产生了深远影响,在我国教育史、学术史和文化史上具有极为重要的历史地位。广东自南宋初现书院,发展至清代成为全国书院最多的省区。本论文以文献资料为基础,对清代广东书院的历史背景进行总结与阐述,结合实地情况,从选址与环境、空间布局、单体建筑三个层面进行清代广东书院空间形态的梳理分析,对其空间形态特征进行归纳总结。本论文第二章是对清代广东书院历史背景的整理阐述,从书院自身的定义、特点、沿革历程,到清代广东书院的发展情况、分布情况。第三章是对清代广东书院选址与环境的分析总结。广东书院选址有长久的山林偏向,形成几种“形胜”的环境模式;又不能不受物质因素的影响,有向市井而建的需求,但仍然以山林环境为追求。第四章是对清代广东书院空间布局的分析总结,包括书院的功能组成、空间布局基本特征、空间布局形式、空间布局序列、空间布局文化内义等方面。第五章是对清代广东书院单体建筑的分析总结。对书院主要建筑——讲堂、祭祠、藏书楼、斋舍的建筑功能、布局位置、空间形式等方面进行阐述分析,列举了若干现存建筑实例,并总结阐述了清代广东书院建筑的美学风格。

二、对《岭南建筑明珠广州陈氏书院》的评价(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对《岭南建筑明珠广州陈氏书院》的评价(论文提纲范文)

(1)广府传统书院建筑装饰艺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本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对象及范围
    1.5 国内外研究概况
        1.5.1 国内装饰与书院研究概况
        1.5.2 国外装饰与书院研究概况
    1.6 研究方法及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1.7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广府定义与书院历史沿革
    2.1 广府定义与发展特征
        2.1.1 广府定义
        2.1.2 对外商贸背景
    2.2 书院的产生
    2.3 广府书院的初兴、发展和没落
        2.3.1 唐宋时期广府书院的初兴
        2.3.2 元代和明代广府书院的发展
        2.3.3 清代和近代广府书院的没落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广府传统书院现状及装饰纹样概述
    3.1 广府传统现存书院
    3.2 广府书院分类
        3.2.1 官私立书院-坚守科举教学
        3.2.2 书院转变校园-注入新活力
        3.2.3 合族祠书院-本姓联合子嗣省试
    3.3 广府书院功能
    3.4 书院建筑装饰纹样概述
        3.4.1 书院建筑装饰表现特点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府传统书院建筑装饰部位
    4.1 屋顶建筑装饰和细部
        4.1.1 屋顶与脊饰
        4.1.2 瓦当装饰纹样
        4.1.3 滴水装饰纹样
    4.2 梁柱装饰纹样
        4.2.1 梁枋装饰纹样
        4.2.2 挂落和雀替装饰纹样
        4.2.3 柱础装饰纹样
    4.3 门窗装饰纹样
        4.3.1 牌坊门与牌匾
        4.3.2 门窗装饰
    4.4 山墙装饰纹样
        4.4.1 山墙装饰纹样
        4.4.2 墀头装饰纹样
    4.5 石栏装饰纹样
    4.6 装饰规律总结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府传统书院建筑装饰的主要工艺
    5.1 书院建筑主要装饰工艺
        5.1.1 木雕
        5.1.2 砖雕
        5.1.3 石雕
        5.1.4 灰塑
        5.1.5 陶塑
        5.1.6 玻璃-满洲窗
    5.2 装饰工艺的主要特点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书院建筑保护与创新继承
    6.1 书院建筑装饰保护之路
    6.2 书院文化创新延续发展
    6.3 番禺学宫建筑装饰前期分析
        6.3.1 番禺学宫基地概况
        6.3.2 书院文化延续概念以及功能置入
    6.4 番禺学宫建筑装饰设想
        6.4.1 平面布局推导
        6.4.2 装饰价值提取
        6.4.3 装饰工艺运用
    6.5 番禺学宫建筑艺术设计图展示
    6.6 番禺学宫建筑艺术设计模型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
致谢

(2)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化与全球化语境下本土文化的保护与发展诉求
        1.1.2 多民族交汇下传统文化及其物质载体的挖掘与保护需求
        1.1.3 新时代背景下传统村落及民居研究理论与方法有待完善
    1.2 研究问题
        1.2.1 地域分布差异未能真实反映传统村落的留存情况
        1.2.2 既有定性研究未能细致呈现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特质
        1.2.3 静态个案描述未能系统诠释传统村落与民居形成机制
        1.2.4 总体评价
    1.3 研究对象与理论基础
        1.3.1 研究范围
        1.3.2 研究对象
        1.3.3 理论基础与方法架构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1.5 研究意义
        1.5.1 拓宽研究样本对填补村落分布空白区具有现实意义
        1.5.2 构建理论体系将提升传统村落与民居研究的科学性
        1.5.3 形成文化区划对村落多样性保护发展具有指导意义
        1.5.4 展示民族文化为世界提供中国农耕文明的创造智慧
第二章 研究综述
    2.1 国内外传统村落与民居相关研究
        2.1.1 国外乡土建筑与乡土聚落研究
        2.1.2 我国传统民居相关研究简述
        2.1.3 我国传统村落相关研究简述
    2.2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相关研究
        2.2.1 早期以干栏形式的民居建筑研究为主
        2.2.2 上世纪末突出民族性与地域性民居建筑探索
        2.2.3 新世纪以来多学科交叉运用拓宽了研究广度
        2.2.4 近期突出传统村落与民居的特征与机制探讨
    2.3 既有研究反映的特点与问题
        2.3.1 区域上差异大,亟需挖掘非典型村落与民居
        2.3.2 理论上缺支撑,未形成系统化的研究框架
        2.3.3 对象上较孤立,未将村落与民居有机结合
        2.3.4 方法上定性多,难以落实全样本的具体属性
    2.4 传统村落及民居与文化地理学相结合的新探索
        2.4.1 持续关注村落及民居文化区划问题
        2.4.2 大数据背景下谱系类研究的新进展
        2.4.3 本文的研究基础与拓展之处
第三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的生成背景
    3.1 广西传统村落生成的自然地理背景
        3.1.1 气候特征:热量丰裕,雨水充沛
        3.1.2 地形地貌:土山石山多,丘陵平原少
        3.1.3 河流水系:河网密度大,地下河发达
    3.2 先秦时期广西古代文明产生及原始聚落形成
        3.2.1 经济生产方式
        3.2.2 社会组织形态
        3.2.3 原始崇拜意识
        3.2.4 聚落与住屋的形成与演变
    3.3 秦统一至民国广西经济社会发展及村落形成与分布
        3.3.1 秦与南越国:原有方国基础上开启封建统治
        3.3.2 两汉至隋:以其故俗治,汉于治所土着广泛分布
        3.3.3 唐宋时期:完善羁縻制度,族群分化与迁徙
        3.3.4 元明时期:推行土司制度,多民族形态形成
        3.3.5 清至民国:实行改土归流,汉文化影响显着
    3.4 广西传统村落的多元文化特质
        3.4.1 基于地理与区位环境形成的文化多元性
        3.4.2 基于族群分化与迁徙形成的文化多元性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数据库构建
    4.1 传统村落样本选取与因子体系构建
        4.1.1 样本选定
        4.1.2 因子体系构建
        4.1.3 因子属性来源
    4.2 传统村落自然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4.2.1 地形地貌
        4.2.2 坡度坡向
        4.2.3 河流水系
    4.3 传统村落物质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4.3.1 传统民居
        4.3.2 村落布局
        4.3.3 历史环境
        4.3.4 村落规模
    4.4 传统村落非物质环境要素因子解析
        4.4.1 建村年代
        4.4.2 世居民族
        4.4.3 语言与民系
    4.5 传统村落与民居数据库建立
        4.5.1 数据库建立的技术路线
        4.5.2 数据库内容及表达方式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分布规律
    5.1 传统村落整体分布特征
        5.1.1 传统村落分布形式的判断
        5.1.2 传统村落分布密度与集聚特征
    5.2 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属性分布特征
        5.2.1 自然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5.2.2 物质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5.2.3 非物质环境要素因子属性分布
    5.3 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因子相关性分析
        5.3.1 民居类型与村落布局相关性分析
        5.3.2 村落布局与其它因子相关性分析
        5.3.3 民居类型与其它因子相关性分析
        5.3.4 其它因子之间相关性分析
    本章小结
第六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划与文化景观
    6.1 文化区概念、原则与方法
        6.1.1 文化区概念与划分原则
        6.1.2 文化区划分方法与步骤
    6.2 宏观文化区划与文化景观
        6.2.1 宏观文化区的划分与结论
        6.2.2 开放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6.2.3 围合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6.2.4 兼容型文化区文化景观特征
    6.3 开放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6.3.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6.3.2 多民族+沿等高线布局+前堂后寝型文化亚区
        6.3.3 侗苗族+沿等高线布局+前廊火塘型文化亚区
        6.3.4 瑶壮族+内凹圈层布局+前寝后堂型文化亚区
        6.3.5 多民族+沿等高线布局+中堂后房型文化亚区
        6.3.6 壮族+横排布局+前堂后寝型文化亚区
        6.3.7 壮族+集中与横排布局+中堂后厨与中堂侧房型文化亚区
    6.4 围合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6.4.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6.4.2 湘赣系+集中与密集布局+堂厢与从厝型文化亚区
        6.4.3 多族系+集中与组团布局+单幢、堂厢及从厝型文化亚区
        6.4.4 勾漏系+纵列与组团布局+堂厢与从厝型文化亚区
        6.4.5 钦廉与客家系+块状拼合与密集布局+从厝型文化亚区
    6.5 兼容型文化区亚区的划分与文化景观
        6.5.1 文化亚区的划分与结论
        6.5.2 多民族+集中与沿等高线布局+单幢与堂厢型文化亚区
        6.5.3 壮族+集中布局+单幢与堂厢型文化亚区
    本章小结
第七章 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区划影响机制
    7.1 宏观文化区划的影响机制
        7.1.1 自然环境差异奠定宏观文化区划的基本构架
        7.1.2 资源禀赋不同导致制度分化与文化景观差异
        7.1.3 经济技术发展促使文化区边界产生历时性变化
    7.2 开放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7.2.1 文化亚区之间的内在联系
        7.2.2 居住本能需求致使多个亚区呈“前后”序列特点
        7.2.3 汉文化影响促使中堂后房亚区呈“发散”序列特点
        7.2.4 人口增长导致中堂后厨与中堂侧房亚区呈“左中右”序列特点
    7.3 围合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7.3.1 文化亚区之间的内在联系
        7.3.2 行政区划导致湘赣、钦廉与客家系亚区大家族聚居特征显着
        7.3.3 经济发展与制度改变促使勾漏系亚区以小家庭居住方式为主
        7.3.4 交通要道与文化传播致使多族系亚区居住方式趋于多元
    7.4 兼容型文化区各亚区之间的关联与影响机制
        7.4.1 文化亚区之间的共性与差异
        7.4.2 大瑶山环境促使汉壮瑶多民族文化融合与亚区形成
        7.4.3 山地向平原过渡促进汉壮民族相互影响与亚区形成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结论与创新
    8.1 研究结论
    8.2 主要创新点
    8.3 后续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会对论文的评语

(3)卢氏家祠的室内空间再利用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目的及意义
        1. 研究的目的
        2. 研究的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1. 国内研究现状
        2. 国外研究现状
    (四) 研究内容
        1. 卢氏家祠的背景研究
        2. 卢氏家祠的建筑概貌研究
        3. 历史建筑再利用案例研究
        4. 卢氏家祠室内空间再利用原则和定位研究
        5. 卢氏家祠室内空间的再利用设计研究
    (五) 研究方法
        1. 跨学科研究法
        2. 文献研究法
        3. 实地调研法
        4. 案例分析法
        5. 整理归纳法
    (六) 思维导图
一、卢氏家祠的背景研究
    (一) 祠堂的功能
        1. 祭祀
        2. 教化
        3. 正俗
        4. 记载
    (二) 卢氏家祠的人物背景和修建背景
        1. 人物背景
        2. 修建背景
    (三) 卢氏家祠的价值分析
        1. 历史价值
        2. 文化价值
        3. 科学价值
        4. 经济价值
    (四) 卢氏家祠地域环境和文化研究
        1. 昭通地区地域环境
        2. 昭通地区彝族文化
    (五) 小结
二、卢氏家祠的建筑概貌分析
    (一) 建筑平而布局及特征分析
        1. 建筑平而布局功能分析
        2. 祠堂建筑特征分析
    (二) 材料及结构形式
        1. 空间结构
        2. 材质特点
    (三) 建筑装饰概貌及特征
        1. 木雕
        2. 石雕
        3. 彩绘
    (四) 小结
三、国内外相关历史文物建筑再利用案例分析
    (一) 国外历史文物建筑再利用案例分析
        1. 美第奇宫案例
        2. 维罗纳老城堡案例
        3. 国外历史文物建筑室内空间再利用的借鉴分析
    (二) 国内历史文物建筑再利用案例分析
        1. 万木草堂案例
        2. 陈氏书院案例
        3. 庄王府博物馆案例
        4. 国内历史文物建筑室内空间再利用的借鉴分析
    (三) 小结
四、卢氏家祠室内空间再利用的分析研究
    (一) 卢氏家祠再利用原则
        1. 原真性原则
        2. 可识别性原则
        3. 可持续性原则
        4. 可逆性原则
    (二) 卢氏家祠现状概述
        1. 建筑周边环境现状
        2. 室内现状
        3. 建筑现状
    (三) 卢氏家祠室内空间再利用的功能定位研究
        1. 卢氏家祠周边环境分析
        2. 卢氏家祠室内空间再利用功能定位分析
        3. 卢氏家祠室内空间再利用功能定位
        4. 设计难点与策略
    (四) 小结
五、卢氏家祠再利用为纪念性博物馆的室内设计研究
    (一) 博物馆展陈空间设计研究分析
        1. 内部功能分析
        2. 展示空间分析
        3. 观众需求分析
    (二) 卢氏家祠博物馆室内设计构思
        1. 卢氏家祠外部环境规划构思
        2. 卢氏家祠博物馆功能布局构思
        3. 卢氏家祠博物馆展示内容分析
        4. 卢氏家祠博物馆内部空间风格定位
    (三) 卢氏家祠博物馆外部环境规划
        1. 卢氏家祠外部环境规划整治
        2. 卢氏家祠博物馆外部环境规划
    (四) 卢氏家祠博物馆陈列大纲
        1. 卢氏家祠建筑艺术文化展示
        2. 卢汉生平相关资料展示
        3. 祠堂祭祀及彝族相关文化展示
        4. 民国昭通相关艺术文化展示
    (五) 卢氏家祠博物馆室内功能空间布局
        1. 室内功能布局
        2. 交通流线规划
        3. 展示空间设计
        4. 休息服务空间设计(四角天井)
    (六) 卢氏家祠博物馆展陈设计与展陈家具
        1. 展板设计
        2. 展柜设计
        3. 其他
    (七) 卢氏家祠博物馆灯光环境
        1. 博物馆灯光照明规范
        2. 光源与灯具的应用
        3. 展示空间照明设计
        4. 自然光的运用
    (八) 小结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地域文化影响下岭南建筑“怪而实用”的特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对象
        1.1.1 研究对象的区间限定
        1.1.2 研究对象的时间限定
        1.1.3 “怪而实用”的概念界定
        1.1.4 岭南建筑中“怪”的概念界定
    1.2 研究背景
        1.2.1 研究现状
        1.2.2 研究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 研究意义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地域文化影响下岭南建筑“怪而实用”特征的形成与表现
    2.1 岭南自然环境的影响
        2.1.1 岭南既封闭又开放的地理位置
        2.1.2 自然地理和气候条件下的实用精神
        2.1.3 自然环境对岭南建筑“怪而实用”特征形成的影响
    2.2 岭南政治经济的影响
        2.2.1 商品经济和对外贸易的开展与持续
        2.2.2 社会历史和政治局势的变革
        2.2.3 政治经济对岭南建筑“怪而实用”特征形成的影响
    2.3 岭南文化环境的影响
        2.3.1 岭南文化概述
        2.3.2 文化环境对岭南建筑“怪而实用”特征形成的影响
    2.4 地域文化影响下岭南建筑“怪而实用”特征的表现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怪而实用”的岭南传统建筑
    3.1 寺庙
        3.1.1 宗教异化、不拘约束的澳门妈阁庙
        3.1.2 因地制宜、“怪而实用”的云浮新兴国恩寺
    3.2 祠堂
        3.2.1 世俗功用、不忌对比的广州陈氏书院
        3.2.2 祠庠合一、中西杂糅的开平余氏宗祠
    3.3 开平碉楼
        3.3.1 开平碉楼的形成
        3.3.2 拼搭创造、整体折衷的开平碉楼
    3.4 岭南传统建筑“怪而实用”的特征总结:本土革新与综摄创新
        3.4.1 岭南传统建筑在自然适应性影响下对传统风格的继承与创新
        3.4.2 岭南传统建筑在“重商”思想和世俗文化影响下对传统风格的继承与创新
        3.4.3 岭南传统建筑“自下而上”对外来风格的主动吸收与综合创新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怪而实用”的岭南西式建筑
    4.1 广州十三行与沙面租界建筑
        4.1.1 中西杂糅的广州十三行
        4.1.2 不合经典的西式古典风沙面租界建筑
    4.2 广州近代教会学校建筑
        4.2.1 广州近代教会学校建筑的形成
        4.2.2 “怪而实用”、中西杂糅的广州近代教会学校建筑
    4.3 岭南西式建筑“怪而实用”的特征总结:古典异化与中西杂糅
        4.3.1 岭南西式建筑非正统、非主流的古典主义
        4.3.2 岭南西式建筑不中不西、亦中亦西的折衷主义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怪而实用”的岭南园林建筑
    5.1 岭南庭园建筑
        5.1.1 “连房广厦”、高空发展的东莞可园
        5.1.2 几何庭园、极致对比的番禺余荫山房
        5.1.3 新异实用、中西杂糅的潮阳西园
    5.2 行商园林建筑
        5.2.1 “怪而实用”的潘长耀花园与秋江池馆
        5.2.2 “怪而实用”的海山仙馆与花地馥荫园
    5.3 岭南园林建筑“怪而实用”的特征总结:多元融合与务实自然
        5.3.1 岭南园林建筑不拘一格、灵活多变的建筑类型
        5.3.2 岭南园林建筑因地制宜、因需而变的平面布局
        5.3.3 岭南园林建筑夸张变形、中西合璧的建筑形象和装饰手法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本文的主要结论
    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广州河南岛传统水乡聚落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岭南水乡聚落研究深化的要求
        1.1.2 聚落城镇化与生态保护的要求
    1.2 研究对象和内容
        1.2.1 研究对象
        1.2.2 研究内容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现实意义
    1.4 研究综述
        1.4.1 岭南水乡聚落历史空间形态研究
        1.4.2 岭南水乡聚落传统空间保护与发展模式研究
        1.4.3 人文社科学域对岭南水乡聚落的研究
    1.5 研究创新点和关键点
        1.5.1 研究创新点
        1.5.2 研究关键点
    1.6 研究方法和框架
        1.6.1 研究方法
        1.6.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河南岛传统水乡聚落的选址与聚落群形态
    2.1 聚落的形成环境
        2.1.1 河南岛建制沿革
        2.1.2 河南岛开发建设时序
        2.1.3 河南岛产业形态
    2.2 聚落选址特点
        2.2.1 地形地貌选址特点
        2.2.2 水文选址特点
    2.3 聚落群形态与聚落规模
        2.3.1 聚落群形态
        2.3.2 聚居地规模
        2.3.3 聚居地间的连接模式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河南岛传统水乡聚落的内部空间形态
    3.1 用地组成和景观结构
        3.1.1 丘陵型水乡聚落
        3.1.2 平原型水乡聚落
    3.2 农业景观肌理
        3.2.1 围田肌理
        3.2.2 基塘肌理
    3.3 聚居地的形态类型
        3.3.1 块型水乡聚落
        3.3.2 网型水乡聚落
        3.3.3 线型水乡聚落
    3.4 聚居地的街巷肌理
        3.4.1 主街
        3.4.2 里街
        3.4.3 巷道
    3.5 聚居地的公共空间节点
        3.5.1 以祠堂为核心的公共空间节点
        3.5.2 以庙宇为核心的公共空间节点
        3.5.3 以码头为核心的公共空间节点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河南岛传统水乡聚落的建筑与公共设施
    4.1 聚落建筑
        4.1.1 民居建筑
        4.1.2 祠堂建筑
        4.1.3 庙宇建筑
        4.1.4 书院建筑
    4.2 聚落公共设施
        4.2.1 码头
        4.2.2 水埠
        4.2.3 桥梁
        4.2.4 水井
        4.2.5 坊表门楼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传统水乡聚落空间的形成机制与保护建议
    5.1 传统水乡聚落的空间形成机制
        5.1.1 聚落选址与防灾防患、业态选择之间的关系
        5.1.2 聚居地结构与宗族组织、水神信仰之间的关系
        5.1.3 建筑形态与地域气候、民系文化之间的关系
        5.1.4 传统水乡聚落的价值
    5.2 水乡聚落的当下困境与发展机遇
        5.2.1 生态污染与恢复导致聚落群基址环境变迁
        5.2.2 工业化与城镇化迫使用地结构重整
        5.2.3 本外二元人口融合带动聚居地扩张
        5.2.4 近现代文化对传统公共建筑的冲击
    5.3 水乡聚落特色空间的保护建议
        5.3.1 重整水系及周边用地,维持生态平衡
        5.3.2 保留水街水巷,重现水乡风貌
        5.3.3 修缮传统建筑,延续传统文脉
    5.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 :1929年河南岛水乡聚落聚居地规模统计
    附录二 :1966年河南岛水乡聚落聚居地规模统计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6)传统书院建筑装饰纹样对比研究 ——以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范围与对象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框架与创新点
        1.6.1 研究框架
        1.6.2 创新点
    1.7 国内外研究概况
        1.7.1 国内研究概况
        1.7.2 国外研究概况
第2章 传统书院及其建筑装饰纹样概述
    2.1 书院的产生、发展与没落
        2.1.1 书院的产生
        2.1.2 书院的发展
        2.1.3 书院的没落
    2.2 建筑装饰纹样概述
    2.3 书院建筑装饰纹样的表现形式与特征
        2.3.1 书院建筑装饰纹样的表现形式
        2.3.2 书院建筑装饰纹样的特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三所传统书院概况
    3.1 三所传统书院自然环境
        3.1.1 地理环境
        3.1.2 气候特征
    3.2 三所传统书院沿革历程
    3.3 三所传统书院空间布局分析
        3.3.1 岳麓书院
        3.3.2 白鹿洞书院
        3.3.3 嵩阳书院
    3.4 三所传统书院建筑色彩配置
第4章 三所传统书院建筑装饰纹样调查研究
    4.1 屋顶建筑装饰纹样
        4.1.1 脊饰与吻兽装饰纹样
        4.1.2 瓦当装饰纹样
        4.1.3 滴水装饰纹样
    4.2 梁柱装饰纹样
        4.2.1 梁枋装饰纹样
        4.2.2 挂落和雀替装饰纹样
        4.2.3 柱础装饰纹样
    4.3 门窗装饰纹样
        4.3.1 门装饰纹样
        4.3.2 门前的附加物及附设物装饰纹样
        4.3.3 窗装饰纹样
    4.4 山墙装饰纹样
        4.4.1 内山墙、外山墙装饰纹样
        4.4.2 墀头装饰纹样
    4.5 藻井装饰纹样
    4.6 石栏装饰纹样
    4.7 石碑装饰纹样
    4.8 亭廊装饰纹样
        4.8.1 亭装饰纹样
        4.8.2 廊装饰纹样
    4.9 本章总结
第5章 三所传统书院建筑中的装饰纹样对比分析
    5.1 题材对比分析
        5.1.1 动物题材对比分析
        5.1.2 植物题材对比分析
        5.1.3 几何题材对比分析
        5.1.4 人物、器物题材对比
    5.2 材质对比分析
    5.3 雕刻技法对比分析
        5.3.1 木雕对比分析
        5.3.2 石雕对比分析
        5.3.3 砖雕对比分析
    5.4 色彩运用对比分析
    5.5 装饰风格对比分析
        5.5.1 岳麓书院
        5.5.2 白鹿洞书院
        5.5.3 嵩阳书院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三所传统书院建筑装饰纹样影响因素
    6.1 自然条件因素
    6.2 政治经济因素
    6.3 人文环境因素
    6.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作者简介
附录A 三所书院建筑装饰纹样分布位置以及内容
附录B 调研表

(7)《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研究编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方法及价值
    第一章 《历朝杭郡诗辑》编纂缘起
        第一节 杭郡的社会文化环境
        一、官方政策对民间的影响
        二、地域意识日渐凸显
        三、乡邦文献的需要
        第二节 丁丙的编纂机缘
        一、不忍文献纸毁帙散
        二、藏书、刊刻、编者的身份优势
        三、契机出现:《武林耆旧集》
        小结
    第二章 《历朝杭郡诗辑》基本体例
        第一节 文本体例
        一、文本形式
        二、编排次序
        第二节 收録体例
        一、诗人收録范围
        二、诗歌收録标准
        三、小传遴选原则
        小结
    第三章 《历朝杭郡诗辑》内容概述
        第一节 《诗辑》收诗情况
        一、诗作来源
        二、内容题材
        第二节 《诗辑》选传情况
        一、小传来源
        二、小传内容
        小结
    第四章 《历朝杭郡诗辑》价值
        第一节 《诗辑》的文献与校勘价值
        第二节 《诗辑》的文学价值
        第三节 《诗辑》的史料价值
        第四节 《诗辑》的地域文化特色
        小结
    结语
文献编
    《历朝杭郡诗辑》点校凡例
    《历朝杭郡诗辑》
附録 《历朝杭郡诗辑》存録诗集诗稿
徵引文献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8)广州清代历史建筑设计思想及保护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及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课题研究目标、研究内容、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内容
        1.2.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 研究方法、研究框架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国内外研究分析
    2.1 概念界定
        2.1.1 广州清代历史建筑
        2.1.2 建筑设计思想及保护
    2.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分析
        2.2.1 国外研究
        2.2.2 国内研究
        2.2.3 研究述评
第三章 广州市清代历史建筑概况分析
    3.1 广州市清代历史建筑分布
        3.1.1 广州市概况
        3.1.2 广州市清代历史建筑空间分布
    3.2 广州市清代历史建筑空间分布特征
第四章 广州市清代历史建筑设计思想
    4.1 广州市清代历史建筑设计思想分析
    4.2 广州市清代历史建筑设计思想实例分析
        4.2.1 锦纶会馆
        4.2.2 陈家祠
    4.3 小结
第五章 广州市清代历史建筑保护研究
    5.1 保护研究概况
    5.2 保护研究实例
        5.2.1 锦纶会馆保护研究
        5.2.2 陈家祠保护研究
        5.2.3 西关大屋保护研究
    5.3 从历史建筑设计思想角度分析其保护研究思路
        5.3.1 设计角度出发
        5.3.2 保护研究方法探求
        5.3.3 对历史建筑的保护名录内容的一些初探
    5.4 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9)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相关研究现状
        1.2.1 绿道研究概况
        1.2.2 文化景观研究概况
        1.2.3 现有研究述评
        1.2.4 进一步深化研究的对策与思路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研究对象的时空范围
        1.3.2 核心概念内涵讨论
        1.3.3 研究内容
    1.4 研究目标和研究方法
        1.4.1 研究目标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图
第二章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分析
    2.1 广州当前建成绿道的主要问题
        2.1.1 生态型绿道:生态优势待维护和彰显
        2.1.2 郊野型绿道:功能类型差异化待提升
        2.1.3 都市型绿道:需提升可达性和安全性
    2.2 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主要类型
        2.1.1 纵横古今的广州遗址景观
        2.1.2 生机盎然的广州场所景观
        2.1.3 依山靠水的广州聚落景观
    2.3 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现状问题
        2.3.1 生态环境保护:生态型绿道文化景观周边生态资源待重视
        2.3.2 社会经济关联:郊野型绿道与沿线生态产业关联性待加强
        2.3.3 景观审美体验:都市型绿道对文化景观历史环境维护较少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完善生态文明建设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3.1 回归绿道概念的生态保护内涵
        3.1.1 凸显绿道系统的生态特征
        3.1.2 维护文化景观的生态环境
        3.1.3 理清城乡绿道的生态职能
    3.2 结合城市发展推进生态系统的协调
        3.2.1 推进景观生态廊道的构建
        3.2.2 彰显文化景观之间的关联
        3.2.3 延展各类景观资源的功能
    3.3 促进沿线景观风貌要素的和谐共融
        3.3.1 绿道游径规划与文化景观格局相应
        3.3.2 绿道景观形式与文化景观风貌相衬
        3.3.3 绿道景观功能与文化景观资源相合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促进社会经济发展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4.1 助力城乡经济发展在“集聚中走向平衡”
        4.1.1 结合产业发展进行绿道游径规划
        4.1.2 适应技术发展调整绿道设施供应
        4.1.3 依据景观资源优势发展绿色经济
    4.2 增进建设共识以提升绿道系统正面效应
        4.2.1 宏观:结合区域发展,促进绿道对生态产业的带动
        4.2.2 中观:结合城市双修,改善文化景观空间环境品质
        4.2.3 微观:结合社区建设,推进公众参与绿道景观优化
    4.3 调整绿道建设运行方式以提高资源配置效率
        4.3.1 加强政府对优化绿道系统的政策支持
        4.3.2 尊重专家对完善公共环境的价值引导
        4.3.3 增加市场的参与合作以提升有续运营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提升景观审美体验的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呈现策略
    5.1 彰显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审美文化特征
        5.1.1 延续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地域技术特征
        5.1.2 展现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社会时代精神
        5.1.3 传承广州绿道系统中文化景观的人文艺术品格
    5.2 依据主体审美结构层次完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
        5.2.1 依据主体审美生理层次提升绿道系统的可达性
        5.2.2 依据主体审美心理层次提升绿道景观的多样性
        5.2.3 依据主体审美社会文化层次提升景观的文化性
    5.3 改善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中审美活动发生的条件
        5.3.1 提升广州绿道系统的关键节点的景观品质
        5.3.2 凸显广州绿道系统中主要游径的主题序列
        5.3.3 完善广州绿道系统与文化景观的网络关联
    5.4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10)清代广东书院空间形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2 研究的内容及范围
        1.2.1 研究内容
        1.2.2 研究范围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3.1 目前书院研究主流
        1.3.2 关于书院建筑的研究
    1.4 研究的方法及框架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框架
第二章 清代广东书院的历史背景
    2.1 书院的定义与特点
        2.1.1 书院
        2.1.2 书院与官学
        2.1.3 书院与私学
    2.2 书院的沿革历程
        2.2.1 书院的起源
        2.2.2 书院的发展
        2.2.3 书院的演变与消亡
    2.3 清代广东书院的发展情况
        2.3.1 宋、元、明广东书院的发展情况
        2.3.2 清代广东书院的发展情况
        2.3.3 清代广东书院的类型
    2.4 清代广东书院的时空分布情况
        2.4.1 清代广东书院的时间分布情况
        2.4.2 清代广东书院的空间分布情况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清代广东书院的选址与环境
    3.1 清代广东书院环境选择的山林偏向
        3.1.1 山林选址观
        3.1.2 山林选址观下的环境模式
    3.2 清代广东书院环境选择的市井需求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清代广东书院的空间布局
    4.1 功能组成
        4.1.1 讲学
        4.1.2 祭祀
        4.1.3 藏书
        4.1.4 生活
    4.2 空间布局的基本特征
    4.3 空间布局形式
        4.3.1 单轴式布局
        4.3.2 侧院式布局
        4.3.3 多轴并列式布局
    4.4 空间布局序列
        4.4.1 主轴建筑序列
        4.4.2 空间布局模式
    4.5 空间布局的文化内义
    4.6 书院与学宫布局之比较
    4.7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清代广东书院的单体建筑
    5.1 讲堂
        5.1.1 布局与平面
        5.1.2 建筑实例
    5.2 祭祠
        5.2.1 布局与平面
        5.2.2 建筑实例
    5.3 藏书楼
        5.3.1 布局与平面
        5.3.2 建筑实例
    5.4 斋舍
        5.4.1 布局与平面
        5.4.2 建筑实例
    5.5 清代广东书院建筑的美学风格
    5.6 广东现存书院建筑保护与利用思考
    5.7 本章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清代广东创建书院名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对《岭南建筑明珠广州陈氏书院》的评价(论文参考文献)

  • [1]广府传统书院建筑装饰艺术研究[D]. 吴倩妍. 广东工业大学, 2021
  • [2]广西传统村落与民居文化地理研究[D]. 冀晶娟.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5)
  • [3]卢氏家祠的室内空间再利用设计研究[D]. 王晓华. 云南艺术学院, 2020(06)
  • [4]地域文化影响下岭南建筑“怪而实用”的特征研究[D]. 陈诗祺.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5]广州河南岛传统水乡聚落空间形态研究[D]. 刘畅. 华南理工大学, 2020
  • [6]传统书院建筑装饰纹样对比研究 ——以岳麓书院、白鹿洞书院、嵩阳书院为例[D]. 王小梅. 河北工程大学, 2020(07)
  • [7]《历朝杭郡诗辑》整理与研究[D]. 李佩瑜. 浙江师范大学, 2020(02)
  • [8]广州清代历史建筑设计思想及保护研究[D]. 聂岩.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9]广州绿道系统中的文化景观呈现研究[D]. 刘琳婕.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6)
  • [10]清代广东书院空间形态研究[D]. 陈青莹.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岭南建筑明珠广州陈书院”评价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