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写结合:英语写作教学实验

读写结合:英语写作教学实验

一、读写结合——一项英语写作教学的试验(论文文献综述)

陈桂铭[1](2021)在《读写结合对初中生英语写作成绩影响的实证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改进写作方法是提升学生书面表达能力的有效途径。本研究旨在考查读写结合教学对初中生英语写作成绩的影响。笔者通过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发现,读写结合有助于完善写作过程、充实写作内容、突破写作重点和难点,以读促写,对提高初中生英语写作成绩具有积极的影响。本研究为初中英语写作教学不断创新写作策略、提高教学效果提供了实践启示。

刘雪琪[2](2021)在《读后续写对高中生英语写作的影响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英语写作在高考英语中担任重要的角色,并且也能够检验学生的综合语言运用能力,而阅读可以为写作提供相关素材,学生在阅读的过程中,学会借用文章中的词汇、短语和句型。因此,对于学生来说,通过阅读进行有效地写作是一个非常重要的途径。但是在现实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教师把阅读与写作课单独分开进行教学,并没有在写作教学时首先对学生进行阅读输入,也没有注重选取有效的写作教学法对学生进行写作指导,这造成学生的写作水平也普遍比较低。因此,对于教师来说,运用阅读与写作相结合的“读后续写”是改善学生写作水平的一个值得尝试的写作教学法。本研究在总结与读后续写相关研究的基础上,并以输入输出假说、互动协同和认知风格作为理论指导,将读后续写应用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以检验该新型写作法对学生写作的影响。研究对象来自山东省泰安市XX中学笔者实习期间的高一7班(实验班)和8班(对照班)的87名学生。本研究通过对比实验展开研究,并借助认知风格镶嵌图形测试调查问卷,最后对收集到的相关数据进行整理分析,以回答以下两个研究问题:(1)读后续写对高中生英语写作水平有怎样的影响?(2)读后续写对不同认知风格高中生英语写作水平的影响是否一致?研究结果表明:(1)读后续写可以提高高中生的英语写作水平,具体表现在写作语言、写作内容和写作结构三个方面;(2)总体看来,读后续写对不同认知风格学生的写作都具有积极的影响,但是对他们的影响不太一致,有细微的差异。相比较场独立学生,场依存学生的写作水平提高得较大。因此,将阅读融入写作的读后续写对高中英语写作教学具有重要的参考意义。此外,本研究也存在一定的局限性。例如:教学实践时间较短、样本容量较小、笔者自身经验不足等,也许会影响研究结果的准确性。但是总体而言,本研究实现了预期的研究目标,也证实了读后续写能够提升高中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最后,根据研究结论和教学实践中出现的问题,提出几点建议,以期为未来的读后续写教学提供建设性的指导。

李娉婷[3](2021)在《英语读后续写对高中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写作是英语习得的重要组成部分,是英语习得的四项基本技能之一。然而,当前高中英语教学在写作方面存在着多种多样的问题。高中英语教学应该牢牢把握写作特点,明确写作并不局限为产出能力与语言能力的表达与体现,也蕴藏着思维的输出与发展。2017年,教育部在其颁布的《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中,提出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概念,是指学习能力、思维品质、文化意识、语言能力四位一体的整合。其中,思维品质包括创新性思维、批判性思维以及逻辑性思维,批判性思维具体是指在思维过程中能否作用自我意识,以及独立批判和独立分析的能力(王蔷,2019)。然而,中国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较弱却是一个无需反驳的事实(王宽明,2016),高中英语教学则更应该重视学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读后续写是国内学者王初明(2012)提出的一种有效提高外语学习效率的方法,其内容是将阅读理解与写作练习相结合,即向学生提供一篇不完整的阅读材料,要求学生在理解阅读材料的基础上,将阅读材料合理补全。读后续写改变了批判性思维研究只关注听、说、读、写中的某一方面的现状,以英语学科核心素养为导向,不仅能锻炼学生的英语阅读能力,也能锻炼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使学生在获得、分析和评价阅读语篇的同时,也能产出个人想法、表达目的和情感态度,做到学相伴,用相随,提高学习英语和运用英语的能力,并促进学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以及包括思维品质在内的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发展。基于此,本研究采用混合式研究方法,以输入假说、输出假说以及协同效应理论为理论基础,探究英语读后续写对高中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影响。本研究以哈尔滨某高中学生为研究对象,其中量化研究采用问卷调查法,质性研究采用访谈法,进行为期16周的教学实验。此外,本研究通过对该校英语教师及学生的访谈为量化研究结果提供补充材料。笔者主要回答了以下三个问题:(1)当前高中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现状如何?(2)读后续写是否能有效提高高中生的批判性思维能力?(3)批判性思维倾向中各子倾向以及批判性思维技能中各子技能是否都有所提高?提高的程度分别如何?通过对学生前后测批判性思维倾向量表问卷CTDI-CV和佛罗里达批判性思维技能作文评估准则UF/QCTS分析,以及访谈结果分析,笔者得出如下结论:当前高中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确表现较差,确实存在着“批判性思维缺席”的现象,在课堂教学中通常难以深度理解语篇材料,批判性思考匮乏,并不能做到学以致用。而英语读后续写对高中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存在着积极影响,读后续写能够有效提高高中生批判性思维能力,且批判性思维倾向中各子倾向及批判性思维技能中各子技能均有所提高。读后续写作为一种新颖有效的促学方法,也为高中生批判性思维能力的培养提供了一个新思路。教师可以从语篇选择、教学过程以及评价体系等方面入手,在课堂上有效进行读后续写教学,从而发展学生以批判性思维为基础的思维品质,落实核心素养课堂实践。然而由于实验时间的有限性以及实验对象的局限性等原因,尽管有合理的研究设计以及数据的科学处理,本研究仍存在着一定弱势与局限。笔者指出研究的局限与弱势并提出研究建议,希望对后续研究能在某种程度上存在着一定参考价值。

翁丽宾[4](2021)在《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的行动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阅读和写作都是必备的语言技能,二者可以相互促进。但是,在传统的语言教学中,教师们往往严格区分阅读教学和写作教学,将阅读和写作两种语言活动割裂开来。《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2020修订)》提出,教师可根据语篇类型,适当整合听、说、读、看、写等技能来开展教学。在2019年出版的人教版高中英语教材中,每个单元都包括一个读写结合板块。本文作者拟在广东省汕头市某中学开展行动研究,探讨如何通过读写结合的教学提高学生的英语写作水平。本项行动研究持续约四个月,从2020年的9月14日到2021年1月16日,分两轮行动,采取了问卷调查、测试、课堂观察和访谈等方式收集、分析研究数据,旨在回答以下三个研究问题:1)读写结合教学法对高中学生的英语写作会产生什么影响?2)在将读写结合教学法应用到英语课堂教学的过程中会出现哪些问题?3)如何解决这些问题使得读写结合教学法更加有效?第一轮研究是按照教学计划在英语写作课中开展读写结合的教学活动,研究者发现学生在课堂写作时专注度较高,在作文中长度、结构、内容三个方面都有所提高,但是作文的内容丰富性仍然欠缺,一些学生不能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阅读和写作任务,一些学生在互评时对于核查表的评价标准不能很好地把握。第二轮则根据第一轮教学出现的问题进行调整教学计划,将调整后的教学计划重新运用到课堂英语写作教学中。研究结果表明读写结合教学对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写作兴趣以及写作自信心产生了积极影响。在第二轮教学中,增设了课前预习、学案导学和课堂学生讨论环节,并且对于核查表中的评价标准进行细化,成功地解决了第一轮中存在的问题,提高了教学效果。基于本研究的发现,研究者提出以下的教学启示:一方面,教师应该留心观察学生课堂表现,课后多跟学生交流及时收到反馈并做出相应的调整。另一方面,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的作文样品,及时反思教学过程并做出改进,从而实现更好的教学效果。

宋灵君[5](2021)在《基于主题语境的以读促写模式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英语写作贯穿于整个英语教学过程中,是语言技能的四要素之一,在高中英语教学中起着关键性的作用。主题语境是《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年版)》(以下简称《新课标》)中明确提出的英语课程内容的六要素之一,所有的语言学习活动都应该在一定的主题语境下进行。然而当前高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不容乐观,出现了读写分离的现象,在阅读和写作中脱离了主题语境,使得学生缺乏主题意识因而英语写作能力难以提升。本文研究基于主题语境,对以读促写模式在高中生英语写作教学中的效果展开研究。该研究以语境理论、Krashen的输入理论以及Swain的输出理论为理论基础,并在此基础上尝试探讨两个研究问题:1.基于主题语境的以读促写模式能否提升高中生的写作兴趣?2.基于主题语境的以读促写模式能否提升高中生英语写作的语言表达能力,尤其是语言表达的流利性、准确性和得体性?在结合相关理论的基础上,以延安市某中学高一年级的一个火箭班学生为研究对象,共计50名学生(其中男生20名,女生30名)。该班级所使用教材为人教版高中英语必修一和必修二,采用该研究模式的英语写作教学方法在火箭班进行了四个月的英语写作教学实验。研究过程中采用的研究工具有调查问卷、测试卷和访谈。运用SPSS25.0对实验所得数据进行分析并对结果展开讨论。首先通过调查问卷研究高中生的英语阅读与写作现状,调查问卷分为前后测,收集整理两次调查问卷的数据并对学生在英语写作上的兴趣进行分析;然后通过测试卷来分析该班级学生的四次月考英语写作成绩,研究该模式下的英语写作语言表达能力是否有提升;最后班级随机抽选6名学生进行访谈,并结合问卷来分析高中生在该模式下的写作兴趣是否发生变化。本研究调查结果显示,在进行了四个月的研究之后,高中生对英语写作的态度有了转变,具体表现为在写作兴趣有了提升,愿意在写作中结合阅读所学到的相关主题语境的词汇表达等进行英语写作;学生主题语境意识有所加强,写作内容结合了主题语境,语言表达更加流利、准确和得体。本研究给我们的启示是在英语教学中,要联系主题语境,在阅读和写作中建立起“主题语境”意识。通过借助主题语境的引领,把阅读和写作相结合来培养高中生的写作能力,以读促写,以输入带动输出,培养学生对英语写作的兴趣。写作教学要以学生的兴趣为出发点,适当扩大英语阅读中词汇和语法的输入。当然该方法也不能解决所有的教学问题,在运用该方法时,应针对教学实践的实际情况做出相应调整和完善。

王利[6](2020)在《思维地图在初中八年级英语读写结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文中认为阅读是语言输入的重要途径之一,写作是语言输出的重要方式,两者都是初中英语教学的重点,既相对独立又相辅相成、互相促进。在教学中,将阅读和写作有机结合能提高语言输入的有效性,同时能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即输出的有效性。然而,在实际的课堂教学中,两者却未能得到很好的有机结合,教学呈割裂状,因此部分学生在阅读后仍不理解语篇特征、思维逻辑以及结构框架等,更无法基于阅读的框架结构进行写作,也有部分学生过度依赖阅读文本,写作没有逻辑性。基于此,作者利用思维地图进行读写结合的教学实验,旨在借助思维地图直观地体现文体特征、建构文章框架并梳理核心信息,避免教师抽象地讲解语言,在一定程度上解决以上问题。思维地图是大卫·海勒(1988)提出的一套用于语言学习的可视化认知工具,能帮助学生明晰及外化思维过程,同时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并且使读写结合的过程可视化、具体化和简单化。思维地图包括八种图形,每种图形对应大脑不同类型的思维过程,分别用于对事物进行定义、描述、对比、分类、概括以及因果分析等。因此,在阅读中,学生可以根据不同文体的特征及阅读活动,选择使用相匹配的思维地图,从而梳理文本结构,激活并扩展认知图式,为写作做铺垫,达到以读促写的目的。本研究以思维地图教学理论、建构主义理论、图式理论以及知识可视化理论为理论依据,尝试把思维地图应用于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中。笔者旨在通过实验解决以下三个问题:1、思维地图应用于读写结合教学是否能够提高初二学生的写作能力?2、思维地图的应用对学生写作内容、语言及结构三方面的影响如何?3、思维地图的应用对学生英语写作兴趣是否也有影响?作者以辽宁省大连市某校初二年级的两个平行班的74名学生为研究对象,在进行了17周的实验研究后,采用测试法和访谈法来收集数据并使用软件SPSS21.0进行数据分析,讨论了将思维地图应用于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在实际应用中的可行性及有效性。研究结果表明,将思维地图应用于读写结合教学中有助于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的提高,且在其写作内容和组织逻辑性方面的提高效果十分显着,但在写作语言上的提升效果不够明显。其原因可能是在阅读教学过程中,教师注重运用思维地图帮助学生建构并梳理了文本框架及内容,而忽略了对语言本身的学习。研究还表明,大部分学生对这种将思维地图应用于读写结合教学的方式持肯定态度,他们认为这不仅能提升自己的写作能力,还能提高对写作的兴趣和信心。因此,在以后的学习过程中他们还会使用思维地图,也希望教师能继续使用这种方式来帮助他们学习。本研究对教学的启示如下:第一,思维地图能有效地促进读写教学的结合,以及促进学生写作能力的提高。第二,教师应该引导学生自己绘图,在其自主探索和绘制的过程中,实现读者与作者的沟通与交流,以加深对文本结构及内容的理解,为写作做铺垫。第三,教师可以利用思维地图来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本研究尽管取得了一些研究成果,仍存在一些不足,如教学实验周期较短,研究样本容量较小,教学设计还有待完善等。但笔者希望本文的研究可以为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提供一些经过实证的方法。

刘臻[7](2020)在《基于人教版Go for it!的“以读促写”课堂教学实证研究》文中指出随着英语学科核心素养的提出,初中英语教学的研究方向也随之发生变化。无论是《义务教育英语课程标准》(2011)还是2017版《高中英语课程标准》核心素养的提出,都对英语教学提出了更高要求。听、说、读、写是学生必须掌握的四项基本技能,而写作能力则是英语学习中体现初中生英语综合素质的重要技能。但目前初中英语写作教学效果与课标要求还存在一定的差距,主要问题表现在:学生对英语写作缺乏兴趣;英语写作教学模式化;忽略阅读作为提高学生写作能力和兴趣的重要途径;阅读和写作教学割裂等,这些都需要在英语教学中加以改进。随着中考改革的进一步加强,对初中毕业生写作能力的要求也越来越高。那么如何基于教材,将阅读与写作有机结合来解决阅读和写作割裂的问题就等待解答。本研究依据“建构主义”的“最近发展区”和“支架理论”,以及“输入输出假说”等理论,以重庆一中寄宿学校八年级学生为研究对象,进行了一个学期的教学实验。根据前测数据,将笔者所任教的两个班级分为对照组和实验组。在实验组,笔者采用基于人教版Go for it!的“以读促写”教学方法;而在对照组,依旧采用以前教学模式,即直接布置相关话题的作文进行简单讲解。该研究探讨如何基于人教版Go for it!,开展“以读促写”的教学,旨在解决以下两个问题:1)基于人教版Go for it!的“以读促写”是否能提高初中生的英语写作能力;2)“以读促写”的教学方式具体活动如何操作,即具体步骤是什么?本研究主要通过英语写作测试、教师和学生的访谈、调查问卷等研究工具收集数据,并利用SPSS软件来分析数据,然后对数据进行了讨论,得出结论。结合调查问卷、访谈、测试结果,研究分析发现基于人教版Go for it!的“以读促写”教学能够有效提高实验组学生进行英语写作的兴趣和能力,同时实验组的学生在写作测试上都取得了较大进步。帮助学生实现了写作能力全方面的提升,改变了学生学习英语写作的态度,帮助学生掌握了英语写作方法和增强了英语写作的兴趣。本研究的开展,在一定程度上丰富了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的实践,并对“以读促写”的具体实施措施和教学方法的研究有重要启示,尤其是在如何利用现有资源的基础上,帮助学生进行读写结合,为解决初中英语学生写作兴趣和能力的问题提供了新的思路和方式。本次研究取得了一定的效果,但是由于笔者研究水平和理论知识有限,加上实验周期比较短,还有很多地方做的还不够到位,例如从写作与阅读的关系上来说,阅读不应该仅仅限于教材的阅读;学生参与人数不多等。教学实验的设计和进行尚存在不足之处,需要笔者在未来进行逐渐的完善和改进。

刘杨[8](2020)在《高中生英语读后多轮续写协同效应实证研究》文中指出随着《普通高中英语课程标准(2017)》的颁布以及高考改革的推行,提高学生的写作能力成为一线高中英语教师重要的教学任务之一。特别是在读后续写这一作文题型被纳入高考命题之后,高中教师经常受到高考反拨作用的挑战,需要更加注重培养学生的读写能力。然而,目前读后续写在高中的写作教学中尚处于起步阶段,学生对阅读部分的理解、续写情节的构思以及记叙语言的表达等方面离要求尚有较大距离。因而当前迫切需要找到有效可行的教学方法,以提高学生的读后续写技能。本研究基于输入与输出假说以及互动理论,以互动协同模式为指导,溯源读后续写的产生与发展过程,尝试探讨以下两个问题:(1)与单轮续写相比,高中生在读后多轮续写中语言运用与阅读文本的协同程度如何?(2)与单轮续写相比,高中生在读后多轮续写中语言使用的准确性如何?表现在哪些方面?研究选取山东省高密市第一中学,以笔者所执教的高一两个自然班共70名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教学对照实验法,收集并定量分析多轮续写组和单轮续写组续写文本中的协同程度及语言偏误,运用访谈法以对两者异同及其产生的原因进行定性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多轮续写和单轮续写一样,高中生在词汇和句法运用层面都存在与阅读原文的互动协同效应,但与单轮续写相比,读后多轮续写中语言运用与阅读文本的协同程度更高,尤其是含有故事中转达重要信息要素的词汇;(2)多轮续写和单轮续写在语言偏误类型上有共性,尤其是在时态、谓语动词、中式英语和连词方面皆存在较多语误,但与单轮续写相比,多轮续写在提高语言准确性方面效果突出,主要表现在语言形式偏误的降低和对语言意义偏误较为平稳的纠偏功效。据此结果,研究建议高中教师将多轮续写作为日常读后续写教学手段之一。他们还应该利用优秀的英文小说素材,挑选合适的阅读片段,对学生进行适时有效的指导,以充分发挥多轮续写的促学功效,帮助学生提高英语读写能力。从总体来看,本研究基本达到预设的目标,结果基本让人满意,为“续理论”中多轮续写的进一步发展和应用奠定了实践基础,也为高中英语教师在读后续写教学中运用多轮续写提供了教学案例实际操作上的建议。

徐文婧[9](2020)在《读后续写对高中英语写作连贯性的影响研究》文中认为高中英语教学的最终目的是培养学生的听、说、读、看、写这五方面的技能以及综合能力。就“写”来说,写作能够真实地反映作者的综合能力,表达作者的思想。然而目前高中英语写作的情况并不是很好,存在着许多问题,比如读写分离,强调结构忽视内容,复制模板生搬硬套等。因此,如何让学生对写作感兴趣成为教师需要关注的重点。而连贯性是作为写作质量的最重要的衡量标准,对其进行针对性的研究,找出提高学生写作连贯表达能力的方法十分必要。读后续写为读写教学指明了方向,并且前人的研究证实了读后续写的促学效果,这些研究成果也为本研究提供了理论和实践上的支撑。笔者发现对于读后续写这种写作训练方式是否能有效提高学生英语写作连贯性的研究并不多。再者,前人对读后续写的研究多是在大学进行实验,在高中阶段还未得到广泛的应用,由此高中阶段仍然缺乏实证研究来进一步证实读后续写的促学作用,特别是对高中英语写作连贯性的影响。本文以高二的学生为研究对象,通过训练学生读后续写的任务来研究其对高中英语写作连贯性的影响。本研究基于输入假说理论和输出假说理论,结合前人对读后续写的研究成果和实践经验,证明读后续写对高中英语写作连贯性具有积极影响,采用问卷调查法、实验法和访谈法来探究以下四个问题:(1)目前学生的写作(词汇、句子、篇章结构和相关内容等方面)在连贯性方面存在的问题是什么?(2)读后续写对学生的写作在词汇方面的连贯性是怎样影响的?(3)读后续写对学生的写作在篇章结构方面的连贯性是怎样影响的?(4)读后续写对学生的写作在内容相关方面的连贯性是怎样影响的?本研究对滨州市某中学的80名学生进行实验研究。一共有两套问卷,分为前测调查问卷和后测调查问卷,在读后续写任务训练之前笔者先对学生进行实验前测,任务训练完成之后对学生进行实验后测,最后笔者再随机选择八名同学进行访谈,来补充实验和问卷的不足。笔者通过收集的问卷数据和实验前后测的作文成绩数据用SPSS23.0软件中的描述性统计、独立样本t检验以及配对样本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同时结合访谈结果得出以下结论:(1)读后续写对提高学生写作的连贯性具有积极作用,具体表现在词汇、句子、篇章结构以及内容相关这四个方面。在词汇方面,学生的词汇累积量增多,拼写错误减少,选词方面更为准确,学生由抄写所给文本的词句转向于模仿所给文本里的词句,学会使用连接词,让语句更加流畅更贴合逻辑顺序,使作文更加连贯;其次,学生的写作在句子方面更注重时态和语法与上文的连贯性;并且学生在后测的写作中展现出篇章结构的严谨,衔接更具逻辑性,结构清晰,文章有很强的连贯性;最后在内容上学生更注重细节的描写,使作文内容丰富充实,更有连贯性。(2)读后续写也能够使学生对写作的态度发生变化,读后续写能在一定程度上激发学生的表达欲望,让学生的思维更加发散,并且可以提高学生的写作信心,让原本枯燥的写作变得有趣味性。学生开始在词汇、句子、篇章结构以及内容方面注重写作的连贯性,并且学生自己觉得坚持读后续写练习是很有必要的。本研究探讨了读后续写对高中英语写作连贯性的影响,能够为改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质量,提高高中生写作连贯性提供有益启示,同时为该领域进一步的研究奠定实践基础。

黄阳[10](2020)在《读后续写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教学设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英语学习者语言综合应用能力的体现主要在于英语写作,英语写作课程同时也是高中英语教学中的重要组成部分。现有研究表明“读后续写”英语写作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和思维能力,而如今大部分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设计无论是形式还是在内容上都仍然存在着一定的局限性,因而有必要改革传统的写作教学方法,读后续写写作教学方法的出现为改革提供了契机和方向。本研究以互动协同理论和补缺假说理论为理论基础,以笔者实习所在的两个班级的105名同学为实验对象,采用问卷调查以及访谈等研究方法,进行了为期两个月的教学实验,探讨如何将读后续写应用到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设计当中,具体研究问题如下:1.读后续写在高中英语写作课程中存在哪些问题?2.如何设计读后续写主导下的高中英语写作课程教学设计?笔者调查和分析当前读后续写在高中英语写作课程的现状以及存在的问题,并深入挖掘出现目前状况的各种原因,以此探讨读后续写在高中英语写作课程教学设计的基本框架。从教师教学、学生学习和教学实施三个方面出发提出真实性原则、主体性原则和开放性原则,并对读后续写的教学目标、教学过程、教学活动及教学评价进行分析和设计,并借助牛津版高中英语教材必修二中的一篇文章进行读后续写的个案设计。笔者通过对“读后续写”在设计与实施中现存问题探究,结合教学理论与实践发现:1、读后续写主导下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设计以学生为中心,提供了丰富多样的活动类型,在一定程度上能够提升学生英语写作学习兴趣和写作学习过程中自主性。2、读后续写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设计顺应新高考教学改革的需要,在一定程度上能提升学生语言表达能力、逻辑思维能力和语篇综合实践能力。3、在读后续写主导下的高中英语写作教学设计能为高中英语教师在英语写作教学设计上提供参考性的建议,创新传统的英语写作设计模式。

二、读写结合——一项英语写作教学的试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读写结合——一项英语写作教学的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1)读写结合对初中生英语写作成绩影响的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背景
二、读写结合的理论依据
三、读写结合教学实验设计
四、数据收集与分析
    (一)读写结合对英语成绩的影响
    (二)读写结合对作文成绩的影响
    (三)读写结合对不同写作水平作文成绩的影响
五、结语

(2)读后续写对高中生英语写作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3 论文的总体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写作
        2.1.2 读后续写
    2.2 国内外相关研究现状
        2.2.1 读写结合的相关研究
        2.2.2 读后续写的相关研究
    2.3 研究的理论基础
        2.3.1 输入输出假说
        2.3.2 互动协同
        2.3.3 认知风格
    2.4 小结
第三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问题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方法
    3.4 研究工具
    3.5 研究程序
    3.6 数据收集与分析
    3.7 小结
第四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4.1 读后续写对高中生英语写作水平的影响
        4.1.1 前测写作总成绩分析
        4.1.2 前测写作分项成绩分析
        4.1.3 后测写作总成绩分析
        4.1.4 前后测写作分项成绩对比分析
    4.2 读后续写对不同认知风格高中生英语写作水平的影响
        4.2.1 对实验班不同认知风格学生写作总成绩影响的不一致性
        4.2.2 对实验班不同认知风格学生写作分项成绩影响的不一致性
    4.3 结果讨论
        4.3.1 读后续写对高中生英语写作水平的影响
        4.3.2 读后续写对不同认知风格高中生英语写作水平的影响
    4.4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研究的主要发现
    5.2 对英语写作教学的启示与建议
    5.3 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研究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Ⅰ 高考英语写作评分标准
附录 Ⅱ 前测和后测作文
附录 Ⅲ 认知风格镶嵌图形测试调查问卷
致谢

(3)英语读后续写对高中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目的
    三、研究意义
    四、研究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一、相关概念界定
        (一)读后续写
        (二)批判性思维
    二、读后续写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读写关系国外研究现状
        (二)读后续写国内研究现状
    三、批判性思维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批判性思维国外研究现状
        (二)批判性思维国内研究现状
    四、读后续写与批判性思维能力相关性研究
第三章 理论基础
    一、输入假说
    二、输出假说
    三、协同效应
第四章 研究设计
    一、研究问题
    二、研究对象
    三、研究方法
    四、研究工具
        (一)批判性思维倾向量表问卷CTDI-CV
        (二)佛罗里达批判性思维技能作文评估准则UF/QCTS
        (三)读后续写材料选择
    五、研究步骤
        (一)前测阶段
        (二)实验阶段
        (三)后测阶段
        (四)访谈
    六、数据收集与分析
第五章 研究结果与讨论
    一、批判性思维能力现状与分析
        (一)批判性思维倾向现状
        (二)批判性思维技能现状
        (三)讨论
    二、批判性思维倾向量表问卷CTDI-CV结果与分析
        (一)前测结果与分析
        (二)后测结果与分析
        (三)前后测结果对比与分析
    三、批判性思维技能作文评估UF/QCTS结果与分析
        (一)前测结果与分析
        (二)后测结果与分析
        (三)前后测结果对比与分析
    四、批判性思维能力访谈结果与分析
        (一)教师访谈结果与分析
        (二)学生访谈结果与分析
    五、总结
结论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启示
    三、研究的局限及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4)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Abstract
摘要
Chapter One Introduction
    1.1 Research Background
    1.2 Research Purpose
    1.3 Research Significance
    1.4 Research Structure
Chapter Two Literature Review
    2.1 Major Approaches to English Writing Teaching
        2.1.1 The Product Approach
        2.1.2 The Process Approach
        2.1.3 The Genre Approach
        2.1.4 Summary
    2.2 The Integrated Approach to Teaching English Writing
        2.2.1 Scholar's Argument for the Integrated Reading and Writing Teaching
        2.2.2 Research on the Effectiveness of the Integrated Reading and Writing Teaching
        2.2.3 Experiments on the Procedure of the Integrated Reading and Writing Teaching
        2.2.4 Summary of Previous Research
Chapter Three Theoretical Framework
    3.1 Krashen's Input Hypothesis Theory
        3.1.1 Main content of Krashen's Input Hypothesis Theory
        3.1.2 Implications of Krashen's Input Hypothesis Theory for English Writing Teaching
    3.2 Swain's Output Hypothesis Theory
        3.2.1 Main content of Swain's Output Hypothesis Theory
        3.2.2 Implications of Swain's Output Hypothesis Theory for English Writing Teaching
    3.3 Wen Qiufang's 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
        3.3.1 Main content of Wen Qiufang's 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
        3.3.2 Implications of Wen Qiufang's Production-Oriented Approach for English Writing Teaching
    3.4 Links Between the Theories and This Research
Chapter Four Methodology
    4.1 Research Questions
    4.2 Research Participants
    4.3 Research Instruments
        4.3.1 Research Questionnaires
        4.3.2 Tests
        4.3.3 Interviews
        4.3.4 Classroom Observation
    4.4 Data Analysis and Problem Identification
        4.4.1 Data Analysis of Pre-test Before Research
        4.4.2 Data Analysis of Pre-questionnaire Before Research
        4.4.3 Conclusion and Problem Identification
    4.5 Overall Planning of Action Research
    4.6 The First-round Action Research
        4.6.1 Planning
        4.6.2 Action
        4.6.3 Observation
        4.6.4 Reflection
    4.7 The Second-round Action Research
        4.7.1 Planning
        4.7.2 Action
        4.7.3 Observation
        4.7.4 Reflection
Chapter Five Results and Discussion
    5.1 Results
        5.1.1 Results of the Tests
        5.1.2 Results of the Post-questionnaire
        5.1.3 Results of the Interviews
        5.1.4 Results of the Classroom Observation
    5.2 Discussion
        5.2.1 The Effects of the Application of the Integrated Reading and Writing Teaching Method
        5.2.2 Problems and Solutions in the Process of Application
Chapter Six Conclusion
    6.1 Major Findings
    6.2 Pedagogical Implications
    6.3 Limitations of the Research
    6.4 Suggestions for Further Research
References
Appendix Ⅰ Pre-questionnaire
Appendix Ⅱ Post-questionnaire
Appendix Ⅲ The Pre-test Paper
Appendix Ⅳ The Mid-term test Paper
Appendix Ⅴ The Post-test Paper
Appendix Ⅵ The Rating Scales in College Entrance Examination
Appendix Ⅶ Examples of Rating Writing
Appendix Ⅷ The Scores of the Tests
Appendix Ⅸ Student's Writing Sample One
Appendix Ⅹ Student's Writing Sample Two
Appendix Ⅺ Outline of the Interview
Appendix Ⅻ Classroom Observation Record One(1)
Appendix ⅩⅢ Classroom Observation Record One(2)
Acknowledgements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表

(5)基于主题语境的以读促写模式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论文框架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阅读与写作的关系
    2.2 英语写作教学模式研究的综述
        2.2.1 成果教学法
        2.2.2 过程教学法
        2.2.3 体裁教学法
        2.2.4 任务型教学法
    2.3 以读促写模式的研究综述
第三章 理论依据
    3.1 语境理论
    3.2 输入假说
    3.3 输出假说
第四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问题
    4.2 研究对象
    4.3 研究工具
        4.3.1 调查问卷
        4.3.2 测试卷
        4.3.3 访谈提纲
    4.4 研究过程
        4.4.1 实验准备
        4.4.2 研究设计与实施
        4.4.3 案例设计
第五章 数据分析与讨论
    5.1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5.1.1 实验前调查问卷分析
        5.1.2 实验后调查问卷分析
    5.2 写作测试前后测结果分析
    5.3 访谈结果分析
    5.4 讨论
第六章 结论与启示
    6.1 主要发现
    6.2 研究启示
    6.3 研究局限性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写作调查问卷
附录二 学生前侧作文
附录三 学生后测作文
附录四 访谈提纲
附录五 高考英语作文评分标准
附录六 写作前后测语言表达的分数统计
附录七 英语阅读文本材料
附录八 普通高中英语课程主题语境内容要求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6)思维地图在初中八年级英语读写结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2011年版课标对于初中英语写作技能的要求
        1.1.2 初中英语读写结合现状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论文框架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思维地图相关概念
        2.1.1 思维地图的定义
        2.1.2 功能
        2.1.3 特征
        2.1.4 种类
    2.2 读写结合教学
        2.2.1 读写结合的界定
        2.2.2 读写结合教学的界定
        2.2.3 教学策略和原则
        2.2.4 教学步骤
    2.3 思维地图与初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的关系
    2.4 国内外有关思维地图的应用研究
        2.4.1 国外的相关研究
        2.4.2 国内的相关研究
        2.4.3 研究的不足以及对本研究的启示
    2.5 理论依据
        2.5.1 思维地图教学理论
        2.5.2 建构主义理论
        2.5.3 图式理论
        2.5.4 知识可视化理论
第3章 研究设计
    3.1 研究问题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工具
        3.3.1 前测和后测
        3.3.2 访谈法
    3.4 研究过程
        3.4.1 实验前期准备阶段
        3.4.2 实验实施阶段
        3.4.3 实验后阶段
    3.5 数据的收集与分析
第4章 结果与讨论
    4.1 前测结果与讨论
    4.2 后测结果与讨论
    4.3 访谈结果与讨论
第5章 结论
    5.1 主要发现
    5.2 对教学的启示
    5.3 研究的不足与未来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1 前测作文题目
附录2 后测作文题目
附录3 写作评分标准
附录4 访谈提纲
附录5 实验前测写作成绩
附录6 实验后测写作成绩
致谢

(7)基于人教版Go for it!的“以读促写”课堂教学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写作教学的重要性
        1.1.2 初中学生英语写作能力现状
        1.1.3 初中英语写作教学现状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论文框架
第2章 文献综述
    2.1 “以读促写”相关概念界定
        2.1.1 “以读促写”的定义
        2.1.2 “以读促写”的意义
        2.1.3 “以读促写”的类型
    2.2 教材与人教版Go for it!
        2.2.1 教材的定义
        2.2.2 教材的重要性
        2.2.3 人教版Go for it!简介
        2.2.4 人教版Go for it!与“以读促写”的关系
    2.3 国内外基于教材的“以读促写”研究
        2.3.1 国外相关研究
        2.3.2 国内相关研究
        2.3.3 前人研究的不足以及对本研究的启示
第3章 理论基础
    3.1 建构主义
    3.2 输入与输出假设理论
第4章 研究设计
    4.1 研究问题
    4.2 研究对象
    4.3 研究计划
    4.4 研究工具
        4.4.1 学生和教师访谈
        4.4.2 调查问卷
        4.4.3 写作测试
        4.4.4 学生作品
    4.5 研究过程
        4.5.1 实验前
        4.5.2 实验中
        4.5.3 实验后
    4.6 实验数据收集和分析
第5章 结果与讨论
    5.1 教师访谈结果与讨论
    5.2 学生访谈结果与讨论
    5.3 问卷调查结果与讨论
        5.3.1 对实验班前后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5.3.2 对照班实验前后调查问卷总分分析
        5.3.3 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前调查问卷总分两样本分析
        5.3.4 实验班与对照班实验后调查问卷总分两样本分析
    5.4 英语写作能力测试结果与讨论
        5.4.1 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写作前测两样本分析
        5.4.2 对实验组与对照组写作后测数据分析
    5.5 学生作品讨论
第6章 结论
    6.1 主要发现
        6.1.1 基于教材的“以读促写”改变了学生的英语写作态度
        6.1.2 基于教材的“以读促写”帮助学生掌握了英语写作方法
        6.1.3 基于教材的“以读促写”提升了学生的英语写作能力
    6.2 对初中英语读写教学的启示
        6.2.1 重视学生对教材所学文章的运用
        6.2.2 重视写作教学的持续性和系统化
        6.2.3 注意创造性设计基于教材的“以读促写”教学活动
    6.3 本研究的局限和对未来研究建议
        6.3.1 研究不足
        6.3.2 研究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三 学生访谈提纲(前)
附录四 学生访谈提纲(后)
附录五 英语写作学习调查问卷(实验前后)
附录六 基于教材阅读话题的书面表达实验题目
附录七 调查问卷结果数据
附录八 写作前后测成绩
致谢

(8)高中生英语读后多轮续写协同效应实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 论文总体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研究
        2.1.1 关于“协同”
        2.1.2 互动协同模式
    2.2 读写结合
        2.2.1 读与写关系
        2.2.2 读写结合的教学方法
    2.3 读后续写
        2.3.1 读后续写的发展
        2.3.2 读后续写的实践研究现状
    2.4 理论基础
        2.4.1 输入与输出假说
        2.4.2 互动理论
    2.5 小结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问题
    3.2 研究对象
    3.3 研究方法
    3.4 研究工具
    3.5 研究程序
    3.6 小结
第四章 结果与讨论
    4.1 多轮续写与阅读文本的协同效应
        4.1.1 多轮续写语言运用协同程度
        4.1.1.1 多轮续写语言运用协同对高频关键词的影响
        4.1.1.2 多轮续写语言运用协同对高频4词短语的影响
        4.1.2 多轮续写与单轮续写语言协同程度比较
        4.1.2.1 多轮续写与单轮续写语言协同单次效果比较
        4.1.2.2 多轮续写与单轮续写语言协同长期效果比较
    4.2 多轮续写与语言运用准确性
        4.2.1 多轮续写与单轮续写语言偏误分布
        4.2.1.1 多轮续写语言偏误分布特点
        4.2.1.2 单轮续写语言偏误分布特点
        4.2.1.3 多轮续写与单轮续写语言偏误分布比较
        4.2.2 多轮续写与单轮续写语言准确性变化
        4.2.2.1 多轮续写与单轮续写语言准确性变化特点
        4.2.2.2 多轮续写与单轮续写语言准确性变化比较
        4.2.3 多轮续写与单轮续写语言准确性长效性比较
    4.3 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研究的主要发现
    5.2 教学启示与建议
    5.3 研究的不足及未来的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Ⅰ 浙江省英语高考读后续写评分标准
附录Ⅱ 前测读后续写试题
附录Ⅲ 实验1多轮续写材料
附录Ⅳ 实验1单轮续写材料
附录Ⅴ 学生访谈提纲
附录Ⅵ 对照实验读后续写英语小说列表
致谢

(9)读后续写对高中英语写作连贯性的影响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续论
    1.1 引言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意义
    1.5 论文总体框架结构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引言
    2.2 概念界定
        2.2.1 读后续写概念界定
        2.2.2 语篇连贯性概念界定
    2.3 读后续写文献综述
        2.3.1 国内研究现状
        2.3.2 国外研究现状
    2.4 语篇连贯性文献综述
    2.5 理论依据
        2.5.1 语言输入假说
        2.5.2 输出假说理论
    2.6 小结
第三章 研究方法
    3.1 引言
    3.2 研究问题
    3.3 研究对象
    3.4 研究方法
    3.5 研究工具
        3.5.1 调查问卷
        3.5.2 访谈问卷
        3.5.3 学生的测试作文文本
        3.5.4 批改网
    3.6 研究程序
        3.6.1 实验前测问卷调查
        3.6.2 实验前测
        3.6.3 实验过程
        3.6.4 实验后测
        3.6.5 实验后测问卷调查
第四章 结果分析与讨论
    4.1 引言
    4.2 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4.2.1 实验前测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4.2.2 实验后测调查问卷结果分析
    4.3 实验样本分析
        4.3.1 实验前测结果分析
        4.3.2 实验后测结果分析
        4.3.3 实验前后测数据分析
    4.4 访谈结果分析
    4.5 讨论
        4.5.1 目前学生写作连贯性存在的问题
        4.5.2 读后续写对学生写作在词汇方面的连贯性影响
        4.5.3 读后续写对学生写作在篇章结构方面的连贯性影响
        4.5.4 读后续写对学生写作在内容相关方面的连贯性影响
第五章 结论
    5.1 引言
    5.2 研究的主要发现
    5.3 教学启示与建议
    5.4 研究的局限及建议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Ⅰ 前测调查问卷
附录Ⅱ 后测调查问卷
附录Ⅲ 测试文本
致谢

(10)读后续写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教学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缘起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相关研究综述
        1.4.1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2 读后续写研究现状
        1.4.3 高中英语写作中的读后续写研究现状
        1.4.4 已有研究述评
    1.5 研究框架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互动协同理论
    2.2 补缺假说理论
第3章 研究方法
    3.1 研究设计
        3.1.1 研究问题
        3.1.2 研究对象
        3.1.3 研究工具
    3.2 研究过程
        3.2.1 数据采集
        3.2.2 数据分析
    3.3 研究结果
        3.3.1 学生对读后续写的认知程度分析
        3.3.2 学生对读后续写的态度情况分析
        3.3.3 读后续写阅读材料的认知程度分析
        3.3.4 学生续写内容情况分析
        3.3.5 学生写作能力情况分析
        3.3.6 续写内容的评价情况分析
第4章 读后续写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设计与实施
    4.1 读后续写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设计原则
        4.1.1 真实性原则
        4.1.2 主体性原则
        4.1.3 开放性原则
    4.2 读后续写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整体思路
        4.2.1 读后续写教学目标的设计
        4.2.2 读后续写教学过程的设计
        4.2.3 读后续写教学活动的设计
        4.2.4 读后续写教学评价的设计
    4.3 读后续写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教学案例
        4.3.1 课前准备阶段
        4.3.2 文章导读阶段
        4.3.3 读后续写阶段
        4.3.4 写后评价阶段
第5章 结语
    5.1 研究发现
    5.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调查问卷
附录 B 访谈提纲
附录 C 读后续写写作教学策略有效实施的原则
附录 D 浙江省今年考情表
附录 E A Framework for Assessing the Efficiency of Output Activities
附录 F 写作评分标准
附录 G 课堂教学流程图
附录 H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科研成果清单
致谢

四、读写结合——一项英语写作教学的试验(论文参考文献)

  • [1]读写结合对初中生英语写作成绩影响的实证研究[J]. 陈桂铭. 新课程导学, 2021(34)
  • [2]读后续写对高中生英语写作的影响研究[D]. 刘雪琪. 曲阜师范大学, 2021(02)
  • [3]英语读后续写对高中生批判性思维能力影响的研究[D]. 李娉婷.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4]高中英语读写结合教学的行动研究[D]. 翁丽宾. 广东技术师范大学, 2021(12)
  • [5]基于主题语境的以读促写模式在高中英语写作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宋灵君. 延安大学, 2021(12)
  • [6]思维地图在初中八年级英语读写结合教学中的应用研究[D]. 王利. 西南大学, 2020(05)
  • [7]基于人教版Go for it!的“以读促写”课堂教学实证研究[D]. 刘臻. 西南大学, 2020(05)
  • [8]高中生英语读后多轮续写协同效应实证研究[D]. 刘杨.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9]读后续写对高中英语写作连贯性的影响研究[D]. 徐文婧. 曲阜师范大学, 2020(02)
  • [10]读后续写在高中英语写作中的教学设计研究[D]. 黄阳. 湖南科技大学, 2020(06)

标签:;  ;  ;  ;  

读写结合:英语写作教学实验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