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的通才培养

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的通才培养

一、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的通才培养(论文文献综述)

李冠男[1](2020)在《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筑波大学是由日本政府于1973年创立的新型国立大学,它的前身是东京教育大学。筑波大学顺应了世界高等教育改革的潮流,采用新的办学理念,以教学与科研并重、注重实践能力、服务地方经济社会的“开放式大学”着称于世。尤其是,筑波大学作为一所跨学科大学,从诞生之日起,就在跨学科教育、跨学科研究和跨学科人才培养方面进行了大胆探索,在世界大学之林中独树一帜。筑波大学进行的各项体制创新,与日本近年大学改革的方针,具有很多相同之处。并且,筑波大学的“开放式大学”办学理念,在日本的大学也很普及。筑波大学创设时的“新构想理念”,具有很强的前瞻性。本研究针对“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这一核心问题,以筑波大学40多年的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实践为主线,以历史研究、文献研究和个案研究作为主要研究方法,以“培养什么人”和“怎样培养人”为研究思路,以教育理念和人才培养目标、教学和科研组织形式、课程设置与教学内容、教学管理与人才培养质量保障制度为研究内容,对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改革与发展进行考察。在此基础上,分析取得的成效与面临的问题,总结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特点和经验。自1973年创立以来,为适应现代科学技术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需要,发挥作为日本政府制定大学改革政策的引领作用,筑波大学在学校自身发展与教育改革的实践过程中,其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经历了“探索奠基”、“评估整改”和“深化改革”这三个历史时期。在探索奠基期(1973-1981年),筑波大学基于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确立了学群这一新的教学组织形式,相继设立了第一学群、第二学群、第三学群、体育专门学群、医学专门学群和艺术专门学群。同时,筑波大学将教学与科研组织相分离,建立了学系这一教师所属的新型科研组织,鼓励教师进行合作研究和跨学科研究,并将跨学科研究成果应用于教学。此外,筑波大学还设立了教学和研究中心,对学校的教学和科研起到辅助作用。筑波大学重视学科间的相互联系与渗透,在本科阶段将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相结合,开设文理融合的综合课程,注重开阔学生视野,提升学生的跨学科应用能力,引导学生结合实际问题开展跨学科的科学研究。筑波大学在人才培养管理制度方面进行了大胆尝试,实施了三学期制、班级制和“学生担当教官制度”等。在评估整改期(1982-2003年),随着1981年第三学群的首批毕业生步入社会,各学群的教学和人才培养工作均步入正轨,筑波大学对新构想理念下的组织运营、跨学科整合型的综合课程、学生自主选择的专业教育、教师教育意识与学生指导等涉及人才培养的各关键环节进行了自我评估。特别是筑波大学重点分析了学群制度,在肯定其在日本大学改革中发挥引领作用的同时,也指出了诸如教学组织内外部之间的协调性不强、教师对本科课程教学的投入度不高等问题,对学群学类的重组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探讨和论证。由于1991年日本重新修订了大学设置基准,筑波大学也朝着强化大学教育职能和个性化的方向发展,着力培养适应社会发展的创新型人才。这一时期,筑波大学主要对本科教学与课程体系进行改革,实施了推进质量文化建设的具体举措。在深化改革期(2004年以来),由于2004年日本实行了国立大学法人化改革,国立大学法人筑波大学成立,筑波大学由“新构想大学”时代迈进法人化大学时代。这一时期,筑波大学基于《筑波大学的将来设计》报告,对其本科人才培养目标、教学科研机构、教学管理制度等方面,进行了全面而深入的改革:重组学群、学系和教学研究中心,制定本科教育及通识教育标准,改革本科课程设置及教学内容,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等。在这些改革措施的驱动下,筑波大学以“未来构想大学”作为发展目标,发挥综合性大学优势以及国际化大学的作用,培养能够解决全球性课题的复合型人才,全面提高人才培养质量。筑波大学在40多年的跨学科人才培养实践中,始终坚持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始终坚持组织建设与制度改革,始终坚持通识教育与专业教育并举,始终坚持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形成了“理念领先”、“体制创新”、“通专融合”、“追求卓越”的特点。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改革发展实践,为我国大学的跨学科人才培养提供了宝贵经验:统筹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与实践路径,打造通专融合和跨界培养的育人模式,构建多学科知识交叉的综合课程体系,坚持特色发展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孙晶[2](2020)在《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研究》文中认为进入新世纪以来,伴随着知识经济、信息社会、绿色革命、创意产业、时尚文化、低碳生活等社会发展步伐的加快,当代设计已呈现出更加多元化、综合化趋势,一系列跨专业、多学科交叉的综合性设计与类型,正成为设计的新景观。本文通过阐述设计的综合性与综合性设计的基本内涵,分析综合性设计的不同类型,更加清晰认识综合性设计与各门类设计之间、各门类艺术之间的内在关联性,研究综合性设计对当代设计艺术发展取向的影响和对艺术设计变革的启示。剖析综合性设计形成的社会和经济发展背景,理解其出现的必然性、必要性与可行性。基于时代发展对于综合性艺术设计人才的更高要求,以及艺术设计教育综合发展的内生动力,反思当前艺术设计教育难以开展跨学科综合性教学的成因与问题,进一步明确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理念与目标。同时,借鉴和分析国外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有益经验,从基于创新战略的大学重构,到跨校跨学院的联合培养,从增设跨学科综合性的新兴专业,到创建跨学科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与研究机构等,多元化人才培养模式为我国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提供了有益的参照。以教育学综合课程与教学理论为学理依据,梳理综合性艺术设计课程的基本范式,发展以综合为导向的教学设计,促进以综合为形式的教学组织,从而为综合性艺术设计教学实践,培养跨学科综合性艺术设计人才建构切实可行的教育路径与方法。此外,更加突出强调在制定综合性教育管理制度、建构面向未来的新学科新专业新课程、探索多元化的教学模式、建设跨学科综合性教育平台等方面进行更大力度的改革与创新,通过多头并进、多项并举,真正促进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改革深入。

孙树彪[3](2019)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以培养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使命。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加快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实现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要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发展素质教育,推进教育公平,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这事关当代教育发展的、具有里程碑意义的论述,深刻诠释了内涵式教育的本质使命是培养大学生成为全面发展的、合格的社会主义事业接班人,所以在新形式下如何发挥教育的立德树人功能,已成为当前高校发展所面临的急需解决的重要问题。立德树人是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重要举措。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是新时期教育体制改革发展的要求,它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把立德树人作为教育的根本任务,坚持教育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服务、为人民服务,对全面提高教育质量,深化教育领域综合改革,实施素质教育和培育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具有积极的意义。立德树人是促进生产力发展的精神保障。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发展促进了生产力的发展,经济基础的变革,先进的生产力必然产生先进的社会思想和文化,开辟了人的发展新路。在这种情况下,如何做“人”和做什么样的“人”的问题被提上了日程。具备社会主义觉悟,德才兼备的劳动者是民族振兴的重要资源和社会发展的重要动力,所以内涵式发展中立德树人工作显得非常重要。立德树人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教育理念的继承和发展,是培养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需要,会更好地弘扬中国精神,反对西方和平演变和改革开放中产生的功利主义等腐朽思想,能有效提高全民族的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帮助大学生形成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进而推动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协调发展,为发展先进的社会主义生产力提供智力支持。从历史唯物主义角度来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社会历史发展的具体形态,而人的发展则是社会历史发展的根本目的和基本内容,贯穿社会历史发展的始终,是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最终目的。内涵式教育中的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大学精神是促进大学生全面发展的重要精神资源,是教育最本质的精神力量和构建社会主义新文明的关键,显示了大学生命力的根本所在,贯彻了党的群众路线,体现了以人为本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核心价值,会促进大学生的全面发展和社会的进步,是新时期党的解放思想、实事求是、与时俱进思想路线的具体体现,对新时期高校及相关社会领域的发展起到了价值导向功能。本论文共分五个部分,第一部分是绪论,包括选题背景和意义、研究现状和方法,创新点与难点。第二部分是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之路。主要阐述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理论依据和现实依据,说明了内涵式发展是在马克思主义和科教兴国战略理论的指导下,进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和履行教育本身立德树人使命的需要,对突破传统外延式教育发展模式局限有着积极作用。第三部分则为“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基本内涵。科学地分析了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内涵,阐释了“立德树人”的核心是以人为本和立德树人在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中的重要地位。第四部分是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承担的重大使命。结合现实需要论述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培养人和人才的重要性。明确了高等教育中人是目的,人的价值导向等问题,并进一步阐明了人和人才二者的关系。第五部分论述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要素。内涵式教育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大学精神才能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高素质人才,在新形势下落实“育人为本、德育为先”的原则。本文以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和方法为指导,系统分析了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必要性和存在的问题。通过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调查问卷法和多学科综合研究法,阐述了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培养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大学精神,并结合现实需要,有针对性地探讨了教育的立德树人功能和优化途径,明确了新时期立德树人对思想政治教育的要求,尝试从培育大学生人文精神,科学精神和大学精神角度实现思想政治教育的创新,进而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实效性。

曾维华[4](2017)在《大学人文教育与人的解放》文中认为大学人文教育与人的解放指涉人性的完整、关注健全人与整全人的培育,关注人的自由与通达,二者都为的是人性的整全、人格的独立与个性的张扬以及人的自由、充分而全面的发展。大学人文教育与人的解放是对大学教育本身的一种超越,是对人与大学的超越性的一种哲学思考,更是对大学教育的一种实践形态。大学的根本使命在于培养人,大学教育事业原本是一项成“人“的事业,让人成为更为智慧、更为通达与健全的人,达成人的解放的归旨。这一目的的达成则需要大学人文教育,需要大力加强大学人文教育,重启人文教育在大学的价值。因为大学人文教育的旨归在于人的解放,使人不断的走向自由,并不断维护和发展自由。人的解放是一个过程,是人的自由度不断跃升的过程,人的解放也是为着维护与发展自由的,从而促进人全面充分而自由的发展。为了人的解放的目的的达成,就必须依托于大学人文教育。然而,随着现代科学技术与科学教育在大学的不断引入并得到加强,使得人文教育受到了科学教育的挤压,专业主义、职业主义、实用主义、功利主义等也浸染着整个大学教育,大学人文教育遭遇着诸如:功利主义的排斥,人文学科边缘化,人文课程的地位旁落,工具理性,狭隘的功利教育观念,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的失衡,大学人的自由的遮蔽,等等困境,致使了人文教育在大学旁落、式微,进而给大学教育发现人、成全人与解放人的目标带来了阻力,加强大学人文教育就成为了人的解放的解决之道。人文教育能够使人摆脱无知与无能,超越功利与欲望,进而促进人不断地走向解放。人的解放就是意味着要摆脱束缚,摆脱压制,超越功利,超越欲望,从各种旧有的束缚中解脱出来,防止唯科学主义的侵蚀,防止各种限制或压抑人的枷锁,阻止人的过于功利性与物质主义的倾向,使人的发展具有人文性,促进人的潜能得到充分的显现和发展,促进人不但获得物质的解放、肢体的解放等外在的解放,更为重要的,也是更为深层次的是促进人走向思想的解放、心灵的解放与精神的解放,这是人的解放的本真意义所在。作为人的解放之途的大学人文教育就需要从体制、观念、理念以及教育实践(行动)上加强大学人文教育。为了更好的彰显大学教育的神圣,凸显大学教育的灵性,施展好大学教育的智慧,让大学这一生命体更具有活力,大学这一学术组织则必然需要彰显大学人文教育,以求得人的解放。因此对大学人文教育与人的解放进行思考与审理是必要的。

邵波[5](2009)在《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应用型本科教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0世纪50—60年代,在世界范围内的科技经济发展、国家转型和教育民主化思潮等因素的联合推动作用下,世界经济发达国家高等教育出现了一个规模高速扩张时期。美国社会学家马丁·特罗教授在系统考察美国高等教育发展的基础上,提出了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指出高等教育由于量的扩张必将引起质的改变,对高等教育发展具有极强的解释力,成为了指导各国应对高等教育规模扩张的预警理论。随着高等教育由精英向大众化乃至普及化方向发展,高等教育的教育对象越来越趋向多元化,高等教育的主体不再是培养精英人才,而是着重培养应用型、职业型专门人才。作为高等教育基础与核心的高深知识也越来越趋向实用化,并且随着现代科学技术的进步,导致了社会职业岗位的要求不断提高,技术人员出现了明显分工,有的侧重于技术科学的研究和新技术的设计,有的侧重于技术的开发和应用,侧重技术开发与应用的人才已成为独立的人才群体,出现了对高层次技术应用型人才的需求,传统的以科学范式为主导的高等教育知识模式已不能满足和适应工程、技术类应用型人才的培养需要。科技进步和社会发展都要求高等教育走出高楼深院,遵循市场的规律和要求,重新进行自己的功能定位,扩展自己的功能范围,不仅要培养从事“发现”和“发明”的研究人员,更多的是培养从事应用领域的各类工作人员,以满足经济、社会对人才类型的多样化需求。在此过程中,一个重要的趋势就是应用型高等教育的发展,高等教育发达国家和地区普遍采取精英高等教育机构和大众高等教育机构并存的二元结构,同时也是一个多元、多层次和多规格的体制。德国、美国、英国以及我国台湾等地区在高等教育由精英向大众发展的过程中,重点建设和发展的应用科学大学、社区学院、原多科技术学院以及科技大学等都属于高等职业教育体系的应用型大众高等教育机构。尽管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概念及提法尚不统一,但是通过考察和研究上述国家的应用型本科教育机构特征,我们可以发现,应用型本科教育是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必然结果,是不同于传统学术导向型高等教育的,以复合性应用型人才培养为核心的职业和应用导向型高等教育,是学历教育与职业能力养成的有机统一,在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过程中具有重要地位。世纪之交,中国大陆高等教育的发展经历了一场巨大而深刻的变革,以推进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名义,高等教育规模急剧扩张,在较短时间内实现了高等教育量的大发展。在此过程中,伴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快速发展和工业化进程的不断深入,尤其是地方经济和行业经济的发展对本科层次应用型人才的需求大量增加,一批新建本科院校在发展过程中,提出了“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办学定位,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壮大,日益成为我国高等教育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并成为了我国地方性普通本科院校发展的方向和趋势。但是,由于我国对高等教育大众化理论存在着种种误读,而且由于我国的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具有典型的中国特色,因而一方面需要从高等教育大众化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影响进行理性解读和反思;另一方面,从国家、社会等各方面加大对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支持和扶持力度,促进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健康快速发展,并最终形成具有鲜明中国特色的大众高等教育发展体系。

王静敏[6](2008)在《论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观念创新》文中指出知识经济是指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核心的建立在知识的生产、分配和使用之上的经济。它的核心是以智能为代表的人力资本。作为智力资本要素的高等教育,要适应知识经济时代的挑战,就必须对传统的教育观念予以创新。高等教育的人才观:由培养知识、技术型专才更新为培养智能、创新型通才;高等教育的学习观:由阶段性学校教育的一次性学习更新为长期性终身教育的毕生学习;高等教育的功能观:由封闭的教学与科研相互促进更新为开放的产、学、研整合互动。

霍爱英[7](2008)在《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等教育改革初探》文中指出在从工业经济向知识经济的转型时期,必然需要经济转型的大批人才。高等教育不仅要满足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需求,而且还要创造新的人才需求,为知识经济的可持续发展提供不竭的动力。本文从人才需求、人才供给和创造人才需求三个方面对高等教育改革进行了初步的探讨。

孙冰红[8](2005)在《大学教育与社会发展论》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1943年,温斯顿·丘吉尔在哈佛大学的演讲中发表了自己着名的观点:“未来的帝国将是有头脑的帝国”。大学是知识的圣殿,是研究高深学问的场所,“大学催生重要思想”,大学孕育文明的新因子。20世纪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也证明了丘吉尔首相的论断,大学以其独特超拔的品格和追求真理与自由的精神为人类文明的薪火相传,推动人类社会的进步和发展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当今世界,以政治多极化、经济全球化、文化多元化、信息网络化为主要特征的崭新时代已经来临,科学技术日新月异,知识经济方兴未艾,综合国力竞争日趋激烈。而国家之间的竞争主要表现为人才资源的竞争和创建一流大学的竞争。在这样的国际大背景下,教育以其先导性、基础性和战略性的重要作用进入经济和社会活动的中心,使教育处于优先发展、超前发展的战略地位更加凸现。众所周知,一个国家要现代化,教育要率先实现现代化。世界一流大学和高水平研究型大学是教育现代化的重要标志,代表着一个国家科学文化和教育发展的水平。加快建设世界一流大学,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然要求,是提升国家核心竞争力,在国际竞争中占据主动地位的迫切需要。通过科教兴国战略和人才强国战略的实施以及世界一流大学的建设,使高等学校真正成为科学研究和高校技术产业化的一支生力军和重要方面军,为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持续不竭的人才资源和动力,为构建和谐社会担当应有的历史责任。如此,大学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就更具有重大的理论价值和现实意义。 第一章,导论中首先阐明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在对国内外有关大学教育与社会发展的理论与实践进行评述的基础上提出研究的方法、思路和创新之处。 第二章,分析研究了大学理念的内涵,并通过对西方大学近千年来大学理念发展历史的剖析,认为大学在人类社会历史发展的不同时期,具有不同的大学理念,展现了不同的时代精神风貌。 第三章,从大学理念与大学教育两者关系的分析入手,认为追求科学和学术是大学的主要目标,大学教育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高地,并引领时代精神的方向。 第四章,主要是从大学教育对社会发展的视角,论述大学教育对社会发展的影响作用,认为大学既“不能远离社会”,又必须对社会采取一种“客观的立场”,以及大学教育在信息化社会、知识经济社会中所发挥的重要作用。 第五章,主要是通过知识的涵义、本质、特点以及知识的社会功能的剖析,论述大学知识的特点和价值,认为大学以传播、承续、生产与创造知识为其根本职责,实现为社会发展的贡献率。 第六章,主要阐述大学人文精神价值,知识分子在社会发展中的角色承担。大学的

严峰[9](2005)在《中国大学文化研究》文中认为本文以历史研究为基本方法,运用文化分析的工具,以百年中国大学波澜壮阔的发展为背景,对中国大学文化作了系统解构和研究,主要阐明的是中国大学文化发展演变的历史、内涵、特点、现实意义及其创新,力图反映中国大学文化的中国特色是贯穿论文的主线。论文在梳理有关大学、文化等相关概念基础上,得出大学文化是大学在长期办学过程中经过历史积淀而逐渐形成的办学理念、精神风貌、学术氛围、规章制度、价值标准、学生风格、学校环境等精神成果和物质成果的总和,是大学生命力、凝聚力、感召力之所在,包括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三个层面的基本概念。然后对国外大学文化的发展演变作简要溯源,因为国外大学文化是中国大学文化形成、发展的重要源头。在此基础上,论文从三个层面,即中国大学精神文化、制度文化、物质文化,分别论述中国大学文化的有机组成部分。主要认为:精神文化是大学文化的核心,主要由大学理念和大学精神构成,中国大学理念的萌芽融合了西方大学文化、中国传统教育思想的精髓,又受到苏联大学模式的影响,但总的来说走的是自己探索、发展的道路,而中国大学精神可以分为共性的和个性的大学精神;大学发展需要制度文化的保障,大学的变革通常是从制度文化的变革开始的,中国大学制度文化是不断发展演进的,新世纪中国大学面临的发展形势要求大学制度文化进一步创新和完善;物质文化是精神文化和制度文化的载体,中国大学物质文化有丰富的表现形式,大学物质文化建设应当有正确的理念指导。论文最后进一步论述中国大学文化对于人才培养、世界一流大学建设、社会发展的重大现实意义及其建设的若干原则思考。

康全礼[10](2005)在《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科教育是大学教育的主体与骨干,是国际与国内高等教育改革的焦点。近20多年来,世界政治形势剧烈变化、全球化浪潮影响日甚、科技革命日新月异、知识经济初见端倪,本科教育的传统理念和教学模式面临着新的挑战,我国大学正在积极进行着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研究与实践。但对本科教育的目标定位不清,对本科教育任务与功能认识模糊,本科教育教学改革严重趋同,阻碍了本科教育改革。本研究将大学本科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研究放到历史与现实的时空背景下,系统梳理与总结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念的演变过程及其对本科教学的影响,分析不同时期本科教育的成因及其所发挥的历史作用与局限性。本研究从高等教育内部全面分析了我国目前和今后一个时期高等教育发展及内在结构与功能的变化,重点是本科教育在整个高等教育中的地位和功能的转变; 外部从高等教育与社会互动规律出发,深入分析我国社会经济、文化、科技的深刻变革及其对高等教育的影响,从而明确大学本科教育在新的形势下新的任务与使命。最后提出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的新理念及其对教学改革的要求,探讨本科教育教学改革的新思路。本研究从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两个方面考察分析了本科教育的历史发展过程。清末大学“造就通才”的理念,其实是一种以大学预科为基础的高级专门教育理念; 大学本科教育要培养的是“明体达用”的高级专门人才; 课程多为高级精深的专门课程; 高等学堂(大学预科)的课程以普通基础课程为主。“硕学闳才”是对高级专门教育理念的继承,但这种理念下的本科教育一方面注意培养学术专才,另一方面也强调培养民主政治需要的通才; 大学本科的课程分通科与专科,通科部分有基础课、概论课等; 预科年限与课程缩减,分属各科; 呈现出教育理念转变的趋势,是中国大学本科教育发展史上承上启下的一种教育理念。通才教育理念自1920年代中期以后开始逐渐兴起,通才教育理念注重“人”的培养,注意人文教育与科技教育的平衡,强调培养眼光远大的社会人才; 课程体系上由博返约,由通入专,大学各学院共同必修科目不仅为高深专门学术奠定了广博的知识基础,还具有文化陶冶与人格培养的价值。专业教育理念适应了建国以后计划经济制度下的国家建设需要,专业教育要培养的是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的高级专门人才; 专业教育理念的基本特征是按专业招生、培养、分配,以专业为教学的中心,围绕专业构造课程体系; 专业教育模式有其历史合理性,但后来却成为我国大学本科教育改革发展的桎梏。厚基础宽口径教育理念是在改革开放后针对传统专业教育模式的弊端进行的改革与探索,这种理念的特点是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增强适应性,强调知识、素质、能力的全面发展; 相应的,在教学改革方

二、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的通才培养(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的通才培养(论文提纲范文)

(1)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意义
    二、核心概念界定
        (一)本科教育
        (二)人才培养模式
        (三)跨学科人才培养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二)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五、研究内容
        (一)历史分期依据
        (二)主要研究内容
    六、创新与不足之处
        (一)本研究的创新点
        (二)本研究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探索奠基期(1973-1981 年)
    第一节 筑波大学探索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背景
        一、世界科学技术高度分化和高度综合的要求
        二、欧美国家大学改革对日本教育改革的影响
        三、日本科技强国建设对创新性人才的需要
        四、日本传统大学内部的学部讲座制的弊端
    第二节 筑波大学教育理念及目标的提出
        一、“新构想理念”的酝酿与形成
        二、“开放式大学”办学理念的提出
        三、跨学科人才培养目标的确定
    第三节 筑波大学教学和科研组织的革新
        一、建设发挥学科综合优势的学科群
        二、创建教师所属的新型科研组织
        三、建立教学研究中心与特别课题组
    第四节 筑波大学综合化课程体系的构建
        一、通专融合型教育的确立
        二、特色公共课程群的建设
        三、跨学科专业教育的实施
    第五节 筑波大学人才培养管理制度建设
        一、推进开放性办学的“三学期制”
        二、促进师生互动交流的“班级制”
        三、强化指导的“学生担当教官制度”
    第六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探索奠基期的成效与问题
        一、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探索奠基期的成效
        二、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探索奠基期的问题
第二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评估整改期(1982-2003 年)
    第一节 筑波大学评估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背景
        一、日本经济衰退和人口少子化
        二、教育审议会主导的大学改革
        三、筑波大学建校计划基本完成
    第二节 筑波大学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自我评估
        一、新构想理念下的组织运营
        二、跨学科整合性的综合课程
        三、学生自主选择的专业教育
        四、教师教育意识与学生指导
    第三节 筑波大学教学和科研组织的发展充实
        一、教学组织的新设与调整
        二、科研组织的稳定与发展
        三、跨学科研究中心的创设
    第四节 筑波大学本科教学与课程体系的完善
        一、本科课程体系改革的特色化推进
        二、通识课程实施现状的调查与改进
        三、实践课程与毕业设计指导的重视
        四、多媒体辅助教学手段的有效运用
    第五节 筑波大学推进质量文化建设的举措
        一、全面推行和完善教学助理制度
        二、实施学生评教与教师听课项目
        三、建立和健全校内就业指导体制
    第六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评估整改期的成效与问题
        一、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评估整改期的成效
        二、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评估整改期的问题
第三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深化改革期(2004 年以来)
    第一节 筑波大学改革跨学科人才培养的背景
        一、世界全面进入知识经济与信息时代
        二、日本国立大学独立行政法人化改革
        三、本科教育向“学士课程教育”转变
    第二节 筑波大学教育理念与教育方针的细化
        一、“学群教育标准”的制定
        二、课程大纲编写方针的确定
        三、教师行为规范的颁布实施
    第三节 筑波大学教学和科研组织的全面性改革
        一、兼顾跨学科和专业性的学群改组
        二、作为教师新组织的“系”的建立
        三、教学研究中心的改组与职能划分
    第四节 筑波大学面向T型人才培养的课程改革
        一、依托“教育GP”的通识教育重构
        二、多样化与整合式的综合课程改革
        三、文科生科学教育的示范课程建设
        四、课程标准指导下的专业课程设置
    第五节 筑波大学人才培养质量保障机制的改革
        一、“两学期、六分段”的学期制改革
        二、衡量学生学习质量的绩点制的实施
        三、促进全面发展的学生支援项目建设
        四、PDCA循环在教育质量管理的运用
    第六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深化改革期的成效与问题
        一、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深化改革期的成效
        二、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深化改革期的问题
第四章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发展的特点与经验
    第一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特点
        一、理念领先:始终坚持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
        二、体制创新:始终坚持组织建设与制度改革
        三、通专融合:始终坚持通识与专业教育并举
        四、追求卓越:始终坚持教育质量的全面提升
    第二节 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的经验
        一、改革与创新:统筹跨学科人才培养理念与实践路径
        二、通才与专才:打造通专融合和跨界培养的育人模式
        三、分科与综合:构建多学科知识交叉的综合课程体系
        四、特色与普适:坚持特色发展着力提高人才培养质量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2)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一 研究背景与问题的提出
        (一)学科交叉与综合趋势
        (二)国外综合性教育的创新实践
        (三)我国设计教育面临的根本问题:基于“分科”与“专才”培养理念
        (四)改革与突破:时代需要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
    二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跨学科理论
        (二)综合性教育学理论与实践
        (三)国外高校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与教学实践
    四 核心概念辨析与界定
        (一)综合
        (二)以综合为特征的学科类型
        (三)综合性设计
        (四)综合课程
        (五)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
    五 研究方法
第一章 综合——艺术与设计的特质
    第一节 关于综合性设计的不同类型
        一 交叉性设计
        (一)交叉学科的定义
        (二)“设计科学”:基于交叉与综合的多学科融汇
        (三)关于交叉性设计
        二 跨界设计
        (一)关于跨界设计
        (二)当代艺术与时尚设计的跨界融合
        (三)“一专多能”的跨界设计师
        三 边缘设计
        四 总体设计
        (一)总体设计与系统设计 整体设计
        (二)关于总体设计
    第二节 关于类型化的综合性艺术
        一 艺术的综合性与综合性艺术
        (一)艺术的综合性
        (二)综合性艺术
        二 瓦格纳“整体艺术”的构想:戏剧艺术
        三 综合到融合:电影艺术
        (一)多种艺术门类的综合
        (二)技术与艺术的综合
        (三)创作过程的综合性
        四 视听融合的艺术:多媒体艺术
    第三节 艺术与设计的综合性特质
        一 从“艺术与手工艺运动”到“德意志制造联盟”:艺术与技术相结合
        二 “所有视觉艺术的最终目标是完善的建筑物”
        三 后现代:“视觉狂欢”与“多元拼贴”
        四 综合的当代艺术:观念体现与超越媒介
        (一)观念体现
        (二)超越媒介
第二章 未来——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内外驱动与目标
    第一节 外部驱动与创新设计
        一 创新设计:综合发展与产业振兴
        二 数字生态共同体下的“综合+设计”
        (一)“数字生态共同体”与综合性艺术设计
        (二)综合性艺术设计的新兴领域
    第二节 艺术设计教育的变革与困境
        一 专业类型划分与专业自主设置
        (一)基于“专才”教育理念的专业类型划分
        (三)缺乏专业自主设置权,艺术设计教育难以实现跨学科真正融合
        二 行业发展与高校艺术设计专业教育
        (一)对应行业:设计专业蓬勃发展背后的危机
        (二)面向未来:注重行业技能的专业教育难以适应创新设计发展
        三 “专才”与“通才”:宽专业、厚基础、强能力的综合性设计教育理念
    第三节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目标
        一 可持续性发展的教育理念
        二 综合教育:STEM走向STEM+X
        三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人才培养目标
第三章 借鉴——综合性艺术设计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节 重组与整合:基于创新战略的大学重构
        一 阿尔托大学:重组,为了走向更美好的世界
        二 伦敦艺术大学:联合,为了设计未来的经济
        三 创意艺术大学:商业与设计的融合
    第二节 跨校、跨学院的联合培养:创立跨学科的新兴专业
        一 以创新设计的名义:跨校联合创设跨学科教育项目
        (一)“创新设计工程”双硕士专业(Innovation Design Engineering,简称 IDE)
        (二)“全球创新设计”双硕士专业(Global Innovation Design, 简称GID)
        二 多校联合新模式:“设计伦敦”与“竞争性创意设计中心”
        (一)“设计伦敦”:英国皇家艺术学院与英国帝国理工学院 帝国学院商学院
        (二)“竞争性创意设计中心”:伦敦艺术大学与克兰菲尔德大学
        (三)“创意商业中心”:伦敦艺术大学与伦敦商学院
        (四)Erasmus+ STEAM:伦敦艺术大学与欧洲教育战略伙伴
        三 跨学院跨学科的联合培养
        (一)芬兰阿尔托大学“国际设计商业管理专业”
        (二)瑞典哥德堡大学的综合性硕士专业
    第三节 为创新而协同:综合性教育与研究机构
        一 建构综合性教育与研究机构:跨学科实验教学与创新实践并重
        (一)斯坦福大学的跨学科教育与研究机构:“协作是一种生活方式”
        (二)斯坦福大学克拉克中心(Bio-X):空间融通推动跨学科协同创新
        (三)麻省理工学院MIT:为培养高层次复合型人才而跨学科综合
        (四)为设计创新:伦敦艺术大学创设新的教育研究机构
        二 跨学科课程与综合性实验教学
        (一)设计思维课程:斯坦福大学哈索·普拉特纳设计学院(D.School)
        (二)社会创新辅修课程:美国艺术中心设计学院Designmatters
        三 合作:多元联合的创新实践
        (一)基于创新的联合:帕森斯设计学院研究实验室
        (二)未来老龄化实验室:澳大利亚悉尼科技大学与清华大学
        (三)走在时尚前沿:意大利米兰多莫斯学院与校企合作
第四章 建构——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课程与教学
    第一节 综合属性的课程类型
        一 学科本位综合课程的形态
        (一)相关课程(correlated curriculum)
        (二)融合课程( fused curriculum)
        (三)广域课程(broad - fields curriculum)
        二 社会本位综合课程的形态
        (一)主题性设计课程
        (二)实验设计课程
        (三)毕业设计课程
        (四)跨学科跨专业工作坊
        三 学生本位综合课程的形态
        四 其他的综合性课程类型
    第二节 以综合为导向的教学设计
        一 走向综合的教学设计
        (一)培养多方面兴趣与形式阶段理论
        (二)经验的情境与知行合一
        (三)走向综合:教学设计新趋势
        二 综合:基于问题的教学设计
        三 综合:基于主题的教学设计
        (一)主题:跨学科知识与多维视角
        (二)主题:多元文化的差异和融合
        (三)主题:基于人类生存的可持续发展
        四 综合:基于项目的教学设计
    第三节 以综合为形式的教学组织
        一 教学组织与类型
        二 教学组织形式
        三 教师团队:多学科联合教学
        四 学生团队:综合智力与协同创新
第五章 实验——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改革与探索
    第一节 前提与保障:综合性教育管理制度的改革与创新
        一 改革面向跨学科教师的评聘管理、职称评定与绩效考核制度
        二 促进跨学科跨专业的人才培养方案改革与综合课程建设
        三 建立适应跨学科综合性教学生态的教务管理制度
        四 建立支持跨学科教研的财政制度
        五 推动教师开展跨学科综合性教研活动的策略
        六 开放教学资源,充分体现教育资源共享
    第二节 探索:从工作室制到大基础课程、新兴专业方向
        一 工作室制:综合的一种教学模式
        二 对标设计前沿:建构专业新方向与新课程群
        三 毕业设计:联合导师制与跨学科跨专业综合
        四 大综合:艺术设计基础课程
        五 “艺工结合”:综合性大学艺术设计学科与工科的新综合
        六 设计+科技:新技术新媒介促进跨学科跨专业融合
    第三节 “综合+”: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平台建设
        一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平台的领导架构
        二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平台管理与运行
        三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平台类型
        (一)建设综合性设计教学及研究平台
        (二)建设综合性国际交流平台
        (三)建设综合性协同创新平台
    第四节 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以南京艺术学院设计学院为例
        一 改革人才培养模式:率先实行全面学分制
        二 开放与融合:设计学院与国际高水平院校的合作教学
        三 “厚基础、宽口径”的设计基础教学改革
        四 综合理念下的现代手工艺教学
结论
    一 走向综合,高等艺术设计教育发展的必由之路
    二 问题与目标: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的瓶颈和出路
    三 积极建构综合性艺术设计课程,发展基于综合的教学设计
    四 改革:从制度建设到多元化的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新模式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致谢

(3)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选题的意义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1.3.1 文献研究法
        1.3.2 比较研究法
        1.3.3 问卷调查法
        1.3.4 多学科综合研究法
    1.4 创新点与难点
        1.4.1 创新点
        1.4.2 难点
第2章 高等教育实现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之路
    2.1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概念界定
        2.1.1 “内涵式发展”概念的词源学考察
        2.1.2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概念的逻辑分析
        2.1.3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基本构成要素
    2.2 “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现实依据
        2.2.1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需要“立德树人”
        2.2.2 高等教育在新形势下承担的重大使命需要“立德树人”
        2.2.3 破除传统外延式教育发展模式的局限需要“立德树人”
    2.3 “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理论依据
        2.3.1 马克思主义的教育观彰显“立德树人”
        2.3.2 科教兴国战略彰显“立德树人”
        2.3.3 “四个全面”的教育理论彰显“立德树人”
第3章 “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的基本内涵
    3.1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提出
        3.1.1 市场经济道德困境对教育的冲击
        3.1.2 教育的工具理性局限
        3.1.3 内涵式发展是提出“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前提
    3.2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的内涵分析
        3.2.1 “立德树人”的核心是以人为本
        3.2.2 马克思主义人学是“立德树人”的理论依据
        3.2.3 “立德树人”是新时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核心
    3.3 “立德树人”教育理念对思想政治教育提出的基本原则
        3.3.1 人的全面发展教育原则
        3.3.2 以人为本的教育原则
        3.3.3 德育优先教育原则
第4章 “立德树人”在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中承担的重大使命
    4.1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培养“人才”
        4.1.1 高等教育服务社会需要“人才”
        4.1.2 科学技术是“人才”的内在规定
    4.2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需要培养“人”
        4.2.1 高等教育中“人是目的”
        4.2.2 人文精神是“人之为人”的本质规定
    4.3 培养“人才”与培养“人”的关系
        4.3.1 “人”决定“人才”的价值导向
        4.3.2 “人才”是“人”的实践形态
        4.3.3 “德才兼备”是两者的统一
第5章 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实现“立德树人”的关键要素
    5.1 内涵式教育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培养人文精神
        5.1.1 人文精神概念的界定
        5.1.2 内涵式教育发展的人文精神基础
        5.1.3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培养思想品德
        5.1.4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培养政治价值观
        5.1.5 思想政治教育需要培养审美价值观
    5.2 内涵式教育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培养科学精神
        5.2.1 科学精神概念的界定
        5.2.2 内涵式教育发展的科学精神标准
        5.2.3 培育“为真理而真理”的科学观
    5.3 内涵式教育发展需要思想政治教育培养大学精神
        5.3.1 大学精神概念的界定
        5.3.2 内涵式教育发展的“大学精神”理想
        5.3.3 思想政治教育对大学精神的塑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科研成果
致谢
附录

(4)大学人文教育与人的解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理论意义与实际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基本概念解析
    第一节 人文的概念
        一、知识的类型
        二、人文的外延
        三、人文的内涵
    第二节 人文教育的概念
        一、人文教育的外延
        二、人文教育的内涵
    第三节 人的解放的概念
        一、解放的概念
        二、人的解放的外延
        三、人的解放的内涵
第二章 当代大学人文教育的困境
    第一节 大学人文教育的式微:现代大学教育的困境之一
        一、功利主义对大学人文教育的排斥
        二、人文学科/人文课程在大学课程中的中心地位的下降
        三、科学教育与人文教育的失衡
    第二节 大学人文精神的失落:现代大学教育的困境之二
        一、工具理性与狭隘的功利教育观念
        二、大学精神的失落
        三、信仰教育的偏离
    第三节 大学人的自由的遮蔽:现代大学教育的困境之三
        一、大学人的主体地位的滑落
        二、大学人的自由的束缚
        三、学术自由的限制性
        四、自由教育的缺失
第三章 大学人文教育达致人的解放
    第一节 人文教育能使人摆脱无知与无能
        一、知识的性质
        二、知识的教育立场
        三、通过人文教育使人摆脱无知与无能
    第二节 人文教育能使人超越功利与欲望
        一、教育功利的三层次
        二、教育功利化的审视
        三、通过人文教育能使人超越功利与欲望
第四章 走向人的解放的大学人文教育的路径
    第一节 体制:保障大学的自由
        一、大学与自由的关联
        二、大学需要守护自由
        三、给予自由的制度支撑
    第二节 观念:认识人文教育的重要性
        一、人文教育的价值
        二、人文教育的作用
        三、人文教育的必要性
    第三节 理念:复兴人文教育
        一、自由教育、通识教育、人文教育之间的关联
        二、守护自由教育
        三、复兴通识教育
    第四节 教育:落实人文课程与教学
        一、大学教育中的人文课程
        二、加强人文课程与教学
结语 人的解放:大学人文教育的归旨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5)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应用型本科教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综述
    第三节 研究方案
第二章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及应用型本科教育的源起
    第一节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的发展与推进
    第二节 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产生与发展
    本章结语
第三章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理论基础—高等教育大众化的视角
    第一节 英才多元论: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哲学基础
    第二节 高深知识实用化: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认识论基础
    第三节 高等教育市场化: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制度基础
    第四节 高等教育类型多样化: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组织基础
    本章结语
第四章 高等教育大众化背景下的应用型本科教育比较研究
    第一节 德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及应用科学大学建设与启示
    第二节 英国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及原多科技术学院的建设与启示
    第三节 台湾高等教育大众化发展及科技大学和技术学院的建设与启示
    本章结语
第五章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涵及特征
    第一节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内涵
    第二节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特征
    本章结语
第六章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
    第一节 人才培养模式的基本内涵
    第二节 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目标与人才培养模式
    第三节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专业设置
    第四节 应用型本科教育的课程模式
    第五节 产学研结合的应用型本科人才培养途径
    本章结语
第七章 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一、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的障碍性分析
    二、我国应用型本科教育发展的建议
    本章结语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7)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等教育改革初探(论文提纲范文)

一、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需求
二、 知识经济时代的人才供给
三、 高等教育要创造人才需求

(8)大学教育与社会发展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动态综述
        1.2.1 国外研究动态
        1.2.2 国内研究动态
    1.3 研究方法
        1.3.1 跨学科研究的方法
        1.3.2 历史和逻辑相结合的方法
        1.3.3 社会实证统计分析与原理分析相结合的方法
        1.3.4 宏观整体研究与微观研究相结合的方法
    1.4 研究思路
    1.5 本研究所运用的基本理论
        1.5.1 历史唯物主义与唯物辩证法理论
        1.5.2 社会学理论
        1.5.3 知识社会学理论
        1.5.4 教育社会学理论
    1.6 概念界定
    1.7 论文的创新之处
第二章 大学理念
    2.1 大学理念、大学精神与学术自由
        2.1.1 大学理念的内涵
        2.1.2 大学精神
        2.1.3 学术自由
    2.2 大学理念的形成与发展
        2.2.1 英国模式:纽曼的大学理念
        2.2.2 德国模式:洪堡的大学理念
        2.2.3 美国模式
        2.2.4 大学理念在现代大学的发展
    2.3 现代大学理念的建构
第三章 大学理念与大学教育
    3.1 追求科学和学术是大学的主要目标
        3.1.1 大学科研管理与学术管理
        3.1.2 科研队伍建设与学术道德建设
        3.1.3 科技成果转化
        3.1.4 高校科研核心能力的形成与科技创新体系的建立
    3.2 大学教育是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高地
        3.2.1 民族精神基本内涵和内容
        3.2.2 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是大学教育责无旁贷的任务
        3.2.3 大学教育具备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优越条件
        3.2.4 大学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具体途径
        3.2.5 大学教育弘扬和培育民族精神的实际措施
    3.3 大学教育引领时代精神的方向
        3.3.1 时代精神的内涵和特点
        3.3.2 大学教育与时代的关系
        3.3.3 大学教育是推动时代前进的内在推动力
第四章 大学教育与社会发展
    4.1 社会发展
        4.1.1 马克思主义的社会发展观
        4.1.2 社会发展观的演变
        4.1.3 大学教育对社会发展意义重大
    4.2 大学教育与社会发展的关系
    4.3 大学教育与当代社会
        4.3.1 大学教育与信息化社会
        4.3.2 大学教育与知识经济社会
第五章 知识与社会
    5.1 知识的涵义与本质
        5.1.1 知识的涵义
        5.1.2 知识具有内在性
        5.1.3 知识具有动态性
    5.2 知识与社会
        5.2.1 知识的外部特性
        5.2.2 知识的内部特性
        5.2.3 知识与社会的均衡
        5.2.4 知识的社会功用
        5.2.5 知识社会学的描述
    5.3 大学知识的特点
    5.4 人文价值与社会
        5.4.1 人文价值
        5.4.2 人文价值与社会
    5.5 知识与社会资本
        5.5.1 社会资本
        5.5.2 知识与社会资本
        5.5.3 大学教育与社会资本
第六章 大学人文精神、知识分子与社会
    6.1 信仰与人文精神
        6.1.1 近代大学涵义的演变
        6.1.2 大学是研究者的共同体
    6.2 大学与人文精神
        6.2.1 人文性
        6.2.2 人文精神与科学精神
        6.2.3 人文教育与科学教育
    6.3 知识分子与社会
        6.3.1 知识分子的涵义
        6.3.2 知识分子的社会角色承担
        6.3.3 知识分子的社会功能
        6.3.4 知识分子的社会价值
第七章 学历与社会
    7.1 学历与社会变迁
        7.1.1 大学教育与社会变迁
        7.1.2 大学教育与社会流动
    7.2 学历与社会分层
    7.3 学历与社会地位
        7.3.1 学历与学历社会
        7.3.2 学历与社会地位
第八章 中国大学的历史及其对社会发展的作用
    8.1 中国传统大学教育及其对封建社会结构和农业文明的巩固与完善
        8.1.1 中国大学的原始理念:学而优则仕
        8.1.2 中国传统大学教育的体制基础:察举制、九品中正制和科举制
        8.1.3 中国古代大学教育对中国社会文化发展的深远影响
    8.2 现代大学教育与现代文明的建构
        8.2.1 近代大学教育理念:中体西用与经世致用
        8.2.2 现代大学教育理念的形成与蔡元培的北大模式
    8.3 50年代院系调整及其对中国当代社会发展的影响
    8.4 大学教育的复兴与改革开放
第九章 研究型大学与国家核心竞争力的提升
    9.1 社会发展与大学的使命
        9.1.1 研究型大学
        9.1.2 国家核心竞争力
        9.1.3 创新人才的培养
        9.1.4 社会发展与大学的使命
    9.2 学科建设水平决定大学核心竞争力的高低
        9.2.1 构筑科学合理的学科布局,完善学科组织
        9.2.2 加强学科队伍建设
        9.2.3 确立学科方向,强化优势学科,突出学科特色
        9.2.4 建设学科基地,建立健全学科制度
        9.2.5 切实加强哲学社会科学学科建设
    9.3 重塑大学制度
        9.3.1 大学制度
        9.3.2 大学制度与大学特色的形成与发展
        9.3.3 大学制度与高校人事制度改革
        9.3.4 大学治理与研究型大学的形成与发展
第十章 大学、政府和市场
    10.1 大学与政府
        10.1.1 大学与政府关系的分析与考察
        10.1.2 大学与政府之间自主与控制的矛盾
        10.1.3 大学与政府关系发展的趋势
    10.2 大学与市场
        10.2.1 西方的教育市场化观点
        10.2.2 大学市场化的内涵
        10.2.3 大学教育与市场化价值目标
    10.3 大学、政府与市场
        10.3.1 大学、政府与市场三者的关系
        10.3.2 政府与大学在市场化过程中的定位
        10.3.3 大学市场化行为需要政府来规范
第十一章 中国今日大学的现状与主要问题
    11.1 中国今日大学的现状
        11.1.1 本科教育
        11.1.2 研究生教育
    11.2 中国今日大学的主要问题
        11.2.1 教育策略与办学定位不准
        11.2.2 知识水准与道德水准跌落与下滑
        11.2.3 科学研究重实用模仿,原创性工作难以生长
        11.2.4 管理体制制约大学的发展
        11.2.5 人文学科教育亟待加强
        11.2.6 大学教育的质量令人担忧
        11.2.7 大学生就业问题备受社会关注
第十二章 中国今日大学的出路
    12.1 加强大学的办学自主权,建立现代大学制度
    12.2 大学精神是大学发展的动力
    12.3 学科建设是建设高水平大学的关键
    12.4 师资队伍建设是大学发展的重中之重
    12.5 逐步探索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大学质量监控体系
    12.6 教学与科研是大学的中心工作
    12.7 充分发挥大学的职能,以贡献求支持,以服务求发展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9)中国大学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第一章 大学文化释义
    第一节 什么是大学
        一、大学的概念
        二、大学的功能
        三、大学之“大”
    第二节、文化的涵义
        一、“文化”的中外词源
        二、对文化定义的疏理
    第三节 大学文化概念的界定
        一、大学文化概念的不同论述
        二、大学文化概念界定
第二章 国外大学的发展及其大学文化的演变
    第一节 中世纪大学的创立及其大学文化
        一、中世纪大学的创立
        二、中世纪大学的理念和精神
        三、中世纪的大学制度
        四、统一的课程和互动的教学
    第二节 近代西方大学的发展及其大学文化
        一、文艺复兴给欧洲大学带来了人文主义的清新之气
        二、近代英国大学和钮曼的大学理想
        三、德国大学的改革和洪堡的大学理念
        四、法国资产阶级革命和高等教育的发展
        五、美国近代大学的发展及其大学文化
    第三节 现代国外大学的发展及其大学文化
        一、20世纪英国大学文化的发展变化
        二、20世纪法国的大学文化
        三、苏联高等教育模式的形成及其大学文化
        四、日本大学的发展及其大学文化
        五、20世纪大学的领跑者——美国大学
第三章 中国大学精神文化
    第一节 中国大学理念
        一、中国大学理念的萌芽
        二、新中国大学理念的探索和发展
    第二节 中国大学精神
        一、共性的中国大学精神
        二、中国大学精神个案解读
第四章 中国大学制度文化
    第一节 中国大学制度文化的历史演进
        一、中国大学的建立及其制度文化
        二、新中国高等教育的探索及其大学制度文化
        三、“文革”后的大学制度的恢复和调整
        四、《高等教育法》对大学制度作了明确规定
        五、不断变革的中国大学制度文化
    第二节 中国大学制度的创新和发展
        一、现代大学制度的基本特征
        二、中国大学制度文化的发展和完善
第五章 中国大学物质文化
    第一节 中国大学物质文化丰富的表现形式
        一、校园地理环境
        二、规划和布局
        三、学校建筑
        四、学校标识
        五、园林和道路
        六、图书馆、实验室和校园网
    第二节 中国大学物质文化建设的应有理念
        一、“大师”与“大楼”之争
        二、重视校园规划的作用
        三、大学物质文化建设和大学精神文化、制度文化融为一体
第六章 中国大学文化的现实意义
    第一节 大学文化与人才培养
        一、大学文化的育人功能
        二、大学生是创造大学文化的重要主体
    第二节 大学文化与世界一流大学创建
        一、什么是世界一流大学
        二、中国和世界一流大学的差距
        三、建设世界一流大学与大学文化
    第三节 大学文化与社会发展
        一、大学与社会发展
        二、大学文化与社会文化
    第四节 中国大学文化建设的基本原则
        一、坚持党对大学文化建设的领导
        二、坚持中西文化相结合
        三、坚持大学文化建设以人为本
        四、坚持大学文化建设的统一性和多样性相结合
参考文献
后记

(10)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问题的提出
    1.2 研究的意义
    1.3 相关概念的界定
    1.4 研究现状
    1.5 研究思路与框架
    1.6 研究方法
2 明体达用:高级专门教育理念
    2.1 分科大学:高级专门教育理念的形成
    2.2 专门、精深:大学本科课程体系与教学活动分析
    2.3 社会需求与高等教育结构:高级专门教育理念评价
3 专通兼顾:硕学闳才教育理念
    3.1 硕学与闳才:大学本科教育理念的转变
    3.2 过渡与转向:大学本科教学改革分析
    3.3 国家需要与教育、学术建设:硕学闳才教育理念评价
4 通重于专:通才教育理念
    4.1 政策分析与思想论争:在冲突中形成的通才教育理念
    4.2 共同必修科目:通才教育理念的体现
    4.3 社会选择与结构适应:通才教育理念评价
5 专门化:专业教育理念
    5.1 通才教育思想的批判与专业教育理念的形成
    5.2 专业:大学本科教学的核心
    5.3 合理性:历史性与有限性——专业教育理念的评价
6 厚基础宽口径:专业教育的批判与通才教育的回归
    6.1 厚基础宽口径教育理念的形成:培养目标与教育思想
    6.2 加强基础、淡化专业:大学本科教学改革分析
    6.3 不断增强的适应性:厚基础宽口径教育理念评价
7 多元化:本科教育理念的更新
    7.1 本科教育:历史反思与国际比较
    7.2 多元共生:本科教育发展与改革的未来态势
    7.3 教学改革:观念、制度与策略
8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1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目录

四、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的通才培养(论文参考文献)

  • [1]筑波大学本科跨学科人才培养改革与发展研究[D]. 李冠男. 河北大学, 2020(08)
  • [2]综合性艺术设计教育研究[D]. 孙晶. 南京艺术学院, 2020(01)
  • [3]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立德树人”研究[D]. 孙树彪. 吉林大学, 2019(02)
  • [4]大学人文教育与人的解放[D]. 曾维华. 湖南师范大学, 2017(01)
  • [5]我国高等教育大众化进程中的应用型本科教育研究[D]. 邵波. 南京师范大学, 2009(11)
  • [6]论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观念创新[J]. 王静敏.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08(03)
  • [7]知识经济时代的高等教育改革初探[J]. 霍爱英. 企业家天地下半月刊(理论版), 2008(09)
  • [8]大学教育与社会发展论[D]. 孙冰红.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05(05)
  • [9]中国大学文化研究[D]. 严峰. 复旦大学, 2005(07)
  • [10]我国大学本科教育理念与教学改革研究[D]. 康全礼. 华中科技大学, 2005(05)

标签:;  ;  ;  ;  ;  

知识经济时代高等教育的通才培养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