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沪高铁

京沪高铁

一、京沪高速铁路 箭在弦上(论文文献综述)

王雅宁[1](2019)在《高速铁路旅客权益保障研究》文中指出高速铁路运输已经成为旅客运输的重要方式,高铁运输中旅客权益保护十分重要。近年来出现了一些侵犯旅客权益的现象如高铁霸座,加强高速铁路旅客合法权益保障势在必行。本文分为五章。第一章为绪论,重点在研究现状及必要性分析。第二章为“高速铁路旅客运输合同概说”,重点是阐释什么是高速铁路旅客运输合同,分析窗口购票、电话订票和12306网站购票三种订票方式中要约和承诺的不同。重点阐述了高铁的订票服务和电子订票合同成立问题。第三章为“高速铁路旅客权益”,将高速铁路旅客权益分为享受安全运送的权利、按时到达的权利、信息知情的权利、信息安全保障的权利、附加服务的权利、合同解除的权利和求助索赔的权利这七个部分进行阐述。第四章为“高速铁路旅客权益保障的实证研究:现状及问题”,主要是以旅客乘坐高铁出行时与高铁承运人的一些实际纠纷为背景,结合“高铁霸座”、“高铁延误”这两大频频引起社会关注的事件,对其中涉及的高速铁路旅客权益问题进行论述,认为高铁霸座事件中从当事人角度而言,霸座旅客侵犯了被霸座人的债权;从社会治安角度而言,侵犯了社会公共秩序,应予以惩处。同时分析了目前旅客权益保障存在的客观问题。第五章为“完善我国高铁旅客权益保障法律制度的建议”,首先对立法体系的完善提出两点建议,然后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应从立法上完善铁路黑名单制度,明确对霸座的立法惩处,进一步完善铁路征信系统;明确高铁延误赔偿制度;完善旅客的救济途径。

杨钰浩[2](2019)在《基于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的都市快轨客流预测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我国的城镇化经过多年的发展已经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培育和发展都市圈成为未来我国城镇化发展的主要趋势,同时在建设“轨道上的都市圈”的政策指导下,服务于都市圈的轨道交通系统也将得到迅速发展。然而目前针对都市圈的客流预测工作还没有形成一定的方法体系,因此亟需建立针对都市圈的客流预测方法。本文结合重庆市都市快轨客流预测工作的实际,首先对都市圈和城市群的概念进行了辨析,指出了城市群侧重于经济联系,而都市圈则更侧重于社会联系,即都市圈是一个生活圈、通勤圈的概念,因此都市圈客流产生的根源在于都市圈范围内不同地区之间的经济社会联系。并且对国内外都市圈的发展历程和发展规律进行了梳理,指出了都市圈是城市发展到高级阶段之后的必然发展方向,也是未来我国参与国际经济竞争的重要载体和优化城市空间布局的重要手段。国外已经发展成熟的都市圈都拥有着发达的轨道交通系统,结合我国人口密度高以及走可持续发展道路的要求,轨道交通系统的建设和发展对于都市圈的经济社会发展有着无可取代的重要意义。重庆市为了支持都市圈的建设和发展,提出要建设都市快轨这一服务于都市圈的轨道交通系统,其特点在于填补了没有专门服务于区域的轨道交通方式的空白,并且直接与服务主城区的城市轨道交通系统实现互联互通,在既服务于外围区县通勤客流的同时,也能够缓解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客流压力,而且大大提高了都市圈的经济社会一体化程度。在针对重庆都市圈的客流预测方法的研究中,本文首先对现有的国铁、城际铁路以及城市轨道交通系统的客流预测方法进行了梳理,在分析了现有客流预测方法不足的基础之上,借鉴了区域经济学当中用于研究不同地区之间经济社会联系强度的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并且在传统客流预测四阶段法的框架内提出了基于空间相互作用强度的都市快轨客流预测方法。在交通生成阶段,采用了BP人工神经网络技术对重庆都市圈的客流进行了预测。在交通分布阶段,结合对都市圈客流分布造成影响的众多经济社会因素建立了结构方程模型对都市圈不同地区的空间相互作用潜力进行了定量计算,并且通过经济引力模型计算得到了不同地区之间基于经济社会联系的空间相互作用强度,将该强度作为一个参数代入到交通分布模型当中对分布客流量进行了修正,最终得到了服务于重庆市都市圈的都市快轨的客流预测结果。

李艳[3](2015)在《京津冀特色旅游资源整合创新之路》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旅游文化产业在京津冀区域战略发展中的作用不可小觑,除了对区域经济的拉动之外,还有对文化影响力的提升以及对本区域居民文化消费需求的满足等。目前,京津冀区域旅游协作发展可谓"箭在弦上",旅游文化资源丰富多样、居民休闲度假游热情高涨、交通等硬件设施及时跟进,以及三地政府部门接连出手助力,使我们有理由相信京津冀区域旅游合作的光明前景。但是,如何准确把握自身的资源特性以及游客的消费心理,如何有效设计旅游产品以及营销策略,如何实现三地的协调联动和精细管理,是京津冀区域旅游发挥后发优势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王少军[4](2014)在《基于顾客价值的我国高速铁路不同类别客运客户关系管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摘要:以2008年8月京津城际高铁通车为开端,中国铁路开始进入“高铁时代”。随着消费者出行时在交通运输方式选择上的多样化和对服务质量要求的不断提高,航空、公路、铁路间竞争的日趋激烈和铁路市场化改革呼声的日益高涨,高铁客运客户关系管理成为摆在中国高铁运营和管理者面前的一个重要而紧迫的课题。实施客运客户关系管理对高铁的运营意义重大。一方面,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有助于高铁合理分配资源,吸引客流,保留并不断获得高价值客户,从而实现高铁利润的最大化;另一方面,有效的客户关系管理有助于高铁树立良好的品牌形象,在客运竞争激烈的运输系统中脱颖而出,保持相对优势。论文以顾客价值为立足点和出发点展开对高铁客运客户关系管理的研究。首先,对客户关系管理理论及其相关理论进行了阐述,为论文的研究奠定了理论基础。第二,对航空业、通信业和国外高铁三个行业的客户关系管理实践进行了研究,总结出了以“一核N轴”为主要特点和内容的客户关系管理框架。第三,对我国高铁客运市场、客运产品、客运客户的特点进行了分析,总结出了我国高铁客运客户关系管理的现状与问题。第四,以菲利普·科特勒的顾客让渡价值模型为基础,建立了高铁客运客户的顾客价值评价指标体系,通过市场调研获取数据,运用层次分析法、访谈法等系列方法构建了高铁不同类别客运客户的顾客价值模型。最后,在上述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高铁客运客户的分类管理方案,具体内容包括高铁客运客户关系管理体系(服务体系+支撑平台)和高铁不同类别客运客户的关系管理方案。本文的创新点在于:第一,在基于客户价值将客户分类的基础上,以顾客价值为切入点,构建了高铁不同类别客户的顾客价值体系模型,这一研究成果填补了高铁客运客户价值构成体系研究的空白;第二,以先进行业客户管理经验为借鉴,以高铁不同类别客户的顾客价值构成体系为依据,提出了我国高铁不同类别客运客户的关系管理方案,填补了高铁客运客户分类管理研究的空白。

章建[5](2013)在《铁路与近代安徽经济社会变迁研究(1912-1937)》文中研究表明作为近代社会生产力发展的重要标志和推动生产力进步的力量,铁路自诞生之日起就显示出对于社会经济增长、社会风气演变等所具有的强大影响力。同样,晚清末季铁路传入中国后,一直到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为止,半个多世纪的时间里,铁路也担当了促进近代中国经济发展、推动社会变革的重要角色。近代安徽是中国东南的重要省份,物产丰富,农产品等大宗物品的外销迫切需要有能沟通南北、连接口岸与广大腹地的便捷运输通道,这种对于近代交通方式的诉求成为了推动铁路发展的内在动力,促使铁路建设取得了突出的成就:自1912年津浦铁路首通,到20世纪30年代淮南铁路、江南铁路相继建成并投入运营,在安徽初步形成了一个铁路运输网络。这一网络的形成,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社会中安徽交通格局仅以东西向的水运为主,而缺乏连通南北重要孔道的局面。在铁路以及水运等交通方式的共同努力之下,近代安徽的运输局面为之一新,极大地推动了经济社会的变迁步伐。具体而言,由于铁路的贯通和大量促进运输的政策的推行,首先使得广大铁路沿线地区以及接受铁路影响的“腹地”农村,农产品的商品化程度不断加深,进而出现了连片的规模化经验模式,使得以小麦、水稻、茶叶、烟草等为代表的农作物在满足农民自我消费的同时,商品化趋势发展明显。其次,铁路的运营对于工业品由沿海输入内地、由城市输入农村建构了便捷的通道,在此影响下近代安徽的工业艰难起步,同时亦通过铁路运输的作用,拥有丰富煤、铁矿藏的安徽成为了近代中国最重要的煤炭、铁矿石供应基地之一,这一点在20世纪30年代时表现得最为突出。再次,在铁路运营的影响下,近代安徽的城市化步伐加快,不仅出现了火车带来的城市,而且铁路沿线城镇的近代化程度不断加深,与此同时,发轫于清代的安徽省会之“争”又以一种新的面貌出现,铁路成为了省会确立的必要条件。第四,铁路的建成,在推动经济发展的同时,也在潜移默化间影响着人们社会生活方式的改变以及社会风气的流变,正是通过铁路这一近代交通工具,架起了安徽腹地与口岸联系的桥梁,近代旅游业逐步萌发、近代城市生活方式开始起步,社会发展呈现出外向与开放的姿态。然而也应清醒地认识到,这种种由于铁路的贯通而带来的进步,犹如星星之火,在积淀已深的传统社会中尚未形成燎原之势,就绝大多数人、特别是生活在乡村的众多人们而言,社会经济变迁对他们生活影响的效果并不明显。因此,对于铁路在近代社会中的革命作用要有充分而适度的估计。从某种程度上说,铁路的存在之于近代安徽的经济社会变迁,不仅是一种推动力量,更是一种促进变迁的必要条件,假以时日,必能产生类似“耦合”的充分效应,而这已被新中国成立后的事实所证明。

杨叶[6](2013)在《基于Kano模型的短途动车组功能设施配置研究 ——以成渝、成灌动车组为例》文中研究表明2013年伊始,随着铁道部改革,中国铁路公司应运而生,这一举措顺应了政企分开的时代潮流,同时也使得中国铁路运输正式迈向市场化运营的轨道上。面对高速公路与民航的激烈竞争,要想占领市场,铁路客运就不得不关注市场并且满足市场需求。动车组是应时代要求快速发展的新型交通工具,因其快速而舒适的特点受到世界范围内的大力发展。我国现行动车组的发展过程中以“借鉴+创新”的模式发展了CRH系列动车组。中国幅员辽阔,长短途动车组在功能设施上有所区别,在成渝和成灌动车组的调研过程中发现现行的列车并非适用于短途客运,除了既有的CRHIA型动车组,在2013年春运期间还增设了5列原先开行于京沪线上的长途动车组CRHIE型列车,该车是软卧加1号车厢和16号车厢两个二等车车厢组成。在调研过程中发现这种相对混乱的列车编排并非满足乘客的需求,比如乘客并不需要在短时间的乘坐过程中使用软卧。因此,以市场中的顾客——“乘客”为切入点的功能设施研究显得十分有必要。本文以乘客满意度为切入点基于Kano模型的结构进行了两次实地调研,主要对以下问题进行了研究:(1)乘客的需求;(2)长短途动车组的区别;(3)提升乘客满意度的测量方法;(4)短途动车组功能设施的改进意见和方案。针对以上问题采用了以下方法:(1)采用问卷调研和观察法记录乘客需求;(2)运用KJ法梳理需求项目,并将其制作成Kano问卷表深入开展第二次问卷调研;(3)建立Kano模型,将kano指标划分为五类质量因素,结合敏感度分析总结每类质量因素的特性;(4)根据模型和敏感度分析提出短途动车组功能设施配置的改进建议和设计方案。通过乘客的两次调研总结的丰富资料和模型的建立与深入分析,本文提出了基于成渝动车组和成灌动车组的短途动车组功能设施配置建议和改进方案,对短途动车组的实车改进和理论研究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丁吉林,郑二妹[7](2013)在《风雨十年,激越中国梦》文中研究指明从2003年到2013年,中国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十年。从2003年到2013年,中国走过了极不平凡的十年。这十年,有载人航天、探月工程、载人深潜、北斗卫星导航系统重大突破的喜悦,也有汶川特大地震、玉树强烈地震、舟曲特大山洪泥石流的悲伤;有着粮食产量实现"九连增"、北京奥运会、上海世博会的辉煌,也历经着非典肆虐、金融危机的艰难……这十年,就业规模持续扩大,覆盖城乡居民的社会保障体系逐步建

张红[8](2013)在《走近新开元》文中研究指明记者手记:我国已故专家蔡正咏在1980年代初就说过:"我国混凝土质量不如西方国家的,其原因是我国砂石质量差。"但那时的砂石拿到现在可以算是上等的了,如今的砂石质量比30年前那时的差得多。听说上海建工集团投资建设了一个砂石生产基地,经过八年含辛茹苦,艰苦创业,十年磨一剑,走出了一条在砂石行业中与众不同的绿色经营的道路,办成了一个管理模式先进、产品质量上乘的现代化企业。眼见为实,我决定去采访一下。

刘金[9](2010)在《江阴市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实施策略》文中研究说明江阴市已经成为江苏省首批全面小康达标的县级市之一,率先开启了基本实现现代化的新征程,"十二五"期间是江阴市经济社会转型、城市功能提升、城乡空间优化的关键阶段,迫切需要构建一个符合江阴实际和发展需要的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来支撑和引导城乡统筹发展。本文在回顾江阴市"十一五"期间交通发展成就与经验的基础上,总结存在问题,分析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内涵,并进行指标分解,进而从整合提升综合运输体系、应对轨道交通时代、真正确立公交主体地位、加强拥挤区域治理、改善慢行交通环境等方面提出了江阴市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实施策略。

侯雪静,齐中熙[10](2010)在《高铁改变中国经济版图》文中提出世界高速铁路回顾◎第一次浪潮:1964年~1990年1959年4月5日,世界上第一条真正意义上的高速铁路东海道新干线在日本破土动工,经过5年建设,于1964年3月全线完成铺轨,同年7月竣工,1964年10月1日正式通车。

二、京沪高速铁路 箭在弦上(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京沪高速铁路 箭在弦上(论文提纲范文)

(1)高速铁路旅客权益保障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相关研究现状
        (一)国内研究现状
        (二)国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述评
    三、研究思路、方法及创新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的主要方法
        (三)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高速铁路旅客运输合同概说
    一、高速铁路旅客运输合同的界定
        (一)高速铁路旅客运输合同的主体
        (二)高速铁路旅客运输合同的标的
        (三)高速铁路旅客运输合同的内容
    二、高速铁路旅客运输合同的特征
    三、高速铁路旅客运输合同的成立
        (一)电子订票服务方式与合同成立
        (二)高速铁路旅客享有的电子客票服务分析
第三章 高速铁路旅客权益
    一、享受安全运送的权利
    二、享受按时到达的权利
    三、信息知情的权利
    四、信息安全保障的权利
    五、享受附加服务的权利
    六、合同解除的权利
    七、求助、索赔的权利
第四章 高速铁路旅客权益保障的实证研究:现状及问题
    一、高速铁路运输中的霸座问题研究
        (一)高速铁路霸座问题中霸座行为的法律定性
        (二)霸座行为法律责任的承担
        (三)高速铁路霸座问题中旅客权益保护的现实问题
    二、高速铁路延误与赔偿问题
        (一)高速铁路延误旅客权益保护存在的问题
        (二)高速铁路运输延误赔偿的界定
        (三)高速铁路运输延误的限定赔偿原则
        (四)国外高铁列车延误赔偿制度对我国的借鉴意义
第五章 完善我国高铁旅客权益保障法律制度的建议
    一、完善保障旅客权益的法律体系
        (一)修订高速铁路旅客权益保护的基本法——《铁路法》
        (二)制定可操作性强的规章制度
    二、健全失信旅客“黑名单”制度
        (一)注重对信用信息的采集和保护
        (二)明确失信旅客“黑名单”的具体内容
        (三)明确旅客的信用恢复制度
        (四)加强铁路运输信用联合惩戒
    三、明确高速铁路延误赔偿制度
        (一)要明确高铁延误中的除外情形
        (二)明确以票面金额为基础的限定赔偿制度
    四、完善我国高速铁路旅客权益保障的救济途径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后记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及发表的学术论文

(2)基于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的都市快轨客流预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和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技术路线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都市圈与都市快轨的内涵
    2.1 都市圈的概念辨析
        2.1.1 形成背景
        2.1.2 都市圈与城市群的区别
        2.1.3 都市圈的客流联系特点
    2.2 都市快轨的内涵
        2.2.1 都市快轨的定义
        2.2.2 都市快轨的特点
        2.2.3 都市快轨的功能定位
        2.2.4 都市快轨的客流构成
        2.2.5 都市快轨对于都市圈社会经济发展的意义
    2.3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基于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的都市快轨客流预测方法
    3.1 传统客流预测方法的不足
    3.2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对于都市快轨客流预测的作用
        3.2.1 空间相互作用理论基本概念介绍
        3.2.2 引入空间相互作用强度的必要性
    3.3 空间相互作用强度的计算方法
        3.3.1 经济引力模型及其改进
        3.3.2 建立结构方程模型
        3.3.3 计算不同交通小区之间的空间相互作用强度
    3.4 交通生成预测
        3.4.1 基于交叉分类法的主城区客流生成预测
        3.4.2 基于BP神经网络的区县客流生成预测
        3.4.3 诱增客流量预测
    3.5 交通分布预测
        3.5.1 交通分布模型简介
        3.5.2 系统平衡法的简介及优点
        3.5.3 引入空间相互作用强度的系统平衡模型
    3.6 方式划分模型
    3.7 出行分配
    3.8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基于空间相互作用强度的都市快轨客流预测实例
    4.1 重庆都市圈概况和既有规划分析
        4.1.1 社会经济现状
        4.1.2 既有规划分析
        4.1.3 都市圈交通发展态势
        4.1.4 都市快轨线网规划方案
    4.2 出行产生预测
        4.2.1 交通小区划分
        4.2.2 规划年度人口和GDP预测
        4.2.3 现状OD推算
        4.2.4 出行产生预测结果
    4.3 出行分布预测
        4.3.1 结构方程模型假设
        4.3.2 各交通小区之间空间相互作用强度的计算
        4.3.3 引入空间相互作用强度的出行分布计算
    4.4 出行划分预测
    4.5 出行分配
        4.5.1 远期重庆市轨道交通网络
        4.5.2 公共交通模型相关参数
        4.5.3 都市快轨客流分配结果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及展望
    5.1 结论和创新点
    5.2 研究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取得的学术成果

(4)基于顾客价值的我国高速铁路不同类别客运客户关系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研究现状
    1.3 研究思路与内容
    1.4 研究框架与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2. 相关理论基础
    2.1 顾客价值理论
    2.2 客户关系管理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基于顾客价值的主要行业的客户关系管理研究
    3.1 航空业
    3.2 通信业
    3.3 国外高铁
    3.4 本章小结
4. 我国高速铁路客运客户关系管理的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4.1 客运市场及特点
    4.2 客运服务及特点
    4.3 客运客户及特点
    4.4 客户关系管理的现状与问题
    4.5 本章小结
5. 高速铁路不同类别客运客户顾客价值体系模型的构建
    5.1 体系模型构建的思路与方法
    5.2 评价指标体系的确定
    5.3 评价体系模型的构建
    5.4 评价体系模型的完善
    5.5 本章小结
6. 高速铁路不同类别客运客户的关系管理方案
    6.1 设计原则
    6.2 设计思路
    6.3 服务体系
    6.4 管理内容
    6.5 支撑平台
    6.6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本文结论
    7.2 研究局限和展望
参考文献
学位论文数据集

(5)铁路与近代安徽经济社会变迁研究(1912-1937)(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近代安徽铁路的建设与运营
    第一节 近代安徽发展的铁路诉求
        一、 近代安徽基本省情及客观的铁路需求
        二、 沿线民众修建铁路的愿望与态度
    第二节 近代安徽铁路的建设
        一、 近代安徽三条铁路的修建
        二、 铁路的建成改善了安徽南北交通格局
    第三节 近代安徽铁路的运营
        一、 近代安徽三条铁路的运营
        二、 铁路的运营没有根本改变传统运输格局
第二章 铁路与近代安徽农业
    第一节 铁路当局积极开展农产调查及品种改良
        一、 民国前期安徽农业生产的曲折发展
        二、 铁路沿线农产品生产状况的调查
        三、 铁路与农业品种的改良和推广
    第二节 铁路与农产品商品化
        一、 铁路全力推动农产品外运与外销
        二、 铁路对近代安徽茶叶生产及外销的影响
        三、 铁路时代洋烟对近代安徽烟草业发展的影响
    第三节 铁路与土地整理和宣城华侨垦殖事业
        一、 民国时期土地调查整理与土地陈报工作的源起
        二、 安徽省土地调查整理工作的开展
        三、 铁路与安徽华侨垦殖事业的发展
第三章 铁路与近代安徽工矿业
    第一节 近代安徽工矿业的起步和发展
        一、 近代中国铁路在工业化进程中的延伸
        二、 晚清时期安徽工矿业的艰难起步
        三、 民国时期安徽工矿业的缓慢发展
    第二节 铁路与近代安徽煤矿业
        一、 近代以来安徽煤矿业的发展
        二、 淮南铁路与淮南煤矿的开采
        三、 津浦铁路与烈山煤矿的兴衰
    第三节 矿山铁路与近代安徽铁矿
        一、 近代安徽铁矿石的开采及在全国的地位
        二、 矿山铁路对铁矿石开采及其外运的作用
        三、 铁路与马鞍山中央钢铁厂的筹建
第四章 铁路与近代安徽城市化
    第一节 铁路与近代安徽城镇布局
    第二节 铁路与近代安徽城市的发展
        一、 铁路沿线各城市经济格局的形成
        二、 铁路沿线城市近代金融业的兴起
        三、 铁路沿线城市邮政通信业的发展
    第三节 火车带来的城市——蚌埠
        一、 津浦铁路与蚌埠城市空间布局的初步形成与发展
        二、 津浦铁路与蚌埠城市人口的集聚与盐粮经济的发展
        三、 津浦铁路与蚌埠城市产业结构的形成
    第四节 铁路与近代安徽的省会之“争”
        一、 安徽建省以及省会的“艰难”确立
        二、 铁路与民国时期的省会之“争”
第五章 铁路与近代安徽城乡社会生活
    第一节 铁路与新型生活方式
        一、 铁路沿线新型生活方式的出现与初步发展
        二、 铁路沿线城乡社会的落后面相依然存在
    第二节 铁路与近代安徽旅游业
        一、 各条铁路建成后系统地进行了沿线旅游资源的调查
        二、 铁路推动近代安徽旅游业发展的各项举措
        三、 名人政要旅游对安徽铁路沿线旅游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余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致谢

(6)基于Kano模型的短途动车组功能设施配置研究 ——以成渝、成灌动车组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交通运输业的发展与竞争
        1.1.2 高速列车产生的背景
        1.1.3 国外高速列车的发展与现状
        1.1.4 国外高速列车的优势与展望
        1.1.5 国内交通运输业的国情
        1.1.6 国内高速列车的现状与发展
    1.2 问题的提出
    1.3 研究意义
        1.3.1 理论意义
        1.3.2 实践意义
    1.4 研究方法和路线
    1.5 研究内容
第2章 动车组乘客满意度研究
    2.1 铁路企业的转型
    2.2 铁路运输中的顾客需求
        2.2.1 马斯洛需求层次理论
        2.2.2 乘客的需求层次分析
    2.3 铁路客运的顾客满意度
        2.3.1 顾客满意度理论
        2.3.2 主要交通工具优劣势及满意度比较
第3章 短途动车组功能设施解析
    3.1 动车组的定义与特点
        3.1.1 高速铁路
        3.1.2 动车组
    3.2 长短途动车组的区别
    3.3 国内外短途动车组的应用
        3.3.1 国外短途动车组的应用
        3.3.2 国内短途动车组的应用
    3.4 短途动车组功能设施分类
        3.4.1 环境功能
        3.4.2 安全功能
        3.4.3 卫生功能
        3.4.4 餐饮功能
        3.4.5 乘坐功能
        3.4.6 车载信息功能
        3.4.7 娱乐功能
        3.4.8 功能设施相关性分析
第4章 基于乘客的需求调研
    4.1 乘客市场细分
    4.2 需求调研
        4.2.1 调研目的
        4.2.2 需求调研设计想法
        4.2.3 调研方式
    4.3 乘客行为分析
    4.4 乘客问卷分析
        4.4.1 问卷调研总体情况
        4.4.2 问卷设置
        4.4.3 乘客基本信息分析
        4.4.4 乘客需求项目分析
        4.4.6 需求调研的总结
第5章 Kano模型建立与分析
    5.1 Kano模型基本原理
        5.1.1 Kano模型的起源于发展
        5.1.2 Kano模型的优点
        5.1.3 Kano模型的分类
        5.1.4 Kano调研原则与方法
    5.2 Kano调研
        5.2.1 Kano调研设计想法
        5.2.2 Kano指标体系建立
        5.2.3 Kano调研问卷设置
    5.3 Kano问卷调研总结
        5.3.1 调研路线及样本情况
        5.3.2 Kano评价表分析
        5.3.3 Kano调研结果表分析
    5.4 Kano模型建立
    5.5 Kano模型敏感度分析
        5.5.1 敏感度计算
        5.5.2 敏感度矩阵
第6章 设计建议与方案
    6.1 一等车功能设施优化
        6.1.1 环境功能设施
        6.1.2 安全功能设施
        6.1.3 卫生功能设施
        6.1.4 餐饮功能设施
        6.1.5 陈放储物功能设施
        6.1.6 乘坐功能设施
        6.1.7 车载信息功能设施
        6.1.8 娱乐功能设施
        6.1.9 一等车功能设施优化前后对比
    6.2 二等车功能设施优化
        6.2.1 环境功能设施
        6.2.2 安全功能设施
        6.2.3 卫生功能设施
        6.2.4 餐饮功能设施
        6.2.5 陈放储物功能设施
        6.2.6 乘坐功能设施
        6.2.7 车载信息功能设施
        6.2.8 娱乐功能设施
        6.2.9 二等车功能设施优化前后对比
    6.3 一等车和二等车功能设施相关性分析
总结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短途动车组功能设施需求问卷表
附录2:短途动车组一等车功能设施Kano调研问卷表
附录3:短途动车组二等车功能设施Kano调研问卷表
附录4:一等车Kano评价表
附录5:二等车Kano评价表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

(7)风雨十年,激越中国梦(论文提纲范文)

科技十年
    中国载人航天上天揽月
铁路十年
    阔步发展的中国铁路
奇迹十年
    改革开放再吹春风
民主十年
    “网络问政”传递民意
法治十年
    物权立法藏富于民
乡愁十年
    两岸开启交流新篇章
风雨十年
    磨难中的成长
民生十年
    幸福正前方

(8)走近新开元(论文提纲范文)

绿色新开元
十年磨一剑
转型念“真经”

(9)江阴市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实施策略(论文提纲范文)

0.引言
1.回顾与总结
    1.1成就与经验
        1.1.1综合运输体系初步形成
        1.1.2公交优先发展初步确立
        1.1.3排堵保畅工作效果初显
        (1)道路网络建设
        (2)停车设施建设
        (3)交通管理设施
    1.2存在问题
        1.2.1综合运输体系亟需优化
        1.2.2交通发展策略不明朗
        1.2.3公交优先发展仍需加强
        (1)公交缺乏竞争力与持续增长的出行需求不相协调
        (2)线网布局不够合理
        (3)站点覆盖率仍需增加
        1.2.4慢行交通发展不够重视
2.交通发展目标
    2.1总体目标
    2.2控制指标建议
3.实施策略
    3.1整合提升综合运输体系
        3.1.1完善市域公路网络,提高部分公路通行能力
        3.1.2构建骨干航道网络,完善港口集疏运体系
        (1)航道建设
        (2)港口集疏运规划
        (3)三渡整合规划
    3.2应对轨道交通时代
        3.2.1衔接一体化
        3.2.2枢纽体系构建
        3.2.3土地开发引导
    3.3真正确立公交主体地位
    3.4加强拥挤区域治理
        3.4.1构建基本的道路网络
        3.4.2三环截流交通组织方案
        (1)外环截流
        (2)中环截流
        (3)内环截流
        3.4.3交通管理措施
        3.4.4停车设施建设
    3.5改善慢行交通环境
4.结语

(10)高铁改变中国经济版图(论文提纲范文)

世界高速铁路回顾
    ◎第一次浪潮:1964年~1990年
    ◎第二次浪潮:1990年至90年代中期
    ◎第三次浪潮:从90年代中期至今。
高铁改变中国经济版图投资激发经济内生力
高铁产业链将成未来投资热点完善货运体系构建“大交通”网络
高铁网扩容箭在弦上地方建设“不差钱”

四、京沪高速铁路 箭在弦上(论文参考文献)

  • [1]高速铁路旅客权益保障研究[D]. 王雅宁. 石家庄铁道大学, 2019(03)
  • [2]基于空间相互作用理论的都市快轨客流预测研究[D]. 杨钰浩. 重庆交通大学, 2019(06)
  • [3]京津冀特色旅游资源整合创新之路[A]. 李艳. 当代北京研究(2015年第2期), 2015(总第69期)
  • [4]基于顾客价值的我国高速铁路不同类别客运客户关系管理研究[D]. 王少军. 北京交通大学, 2014(07)
  • [5]铁路与近代安徽经济社会变迁研究(1912-1937)[D]. 章建. 苏州大学, 2013(09)
  • [6]基于Kano模型的短途动车组功能设施配置研究 ——以成渝、成灌动车组为例[D]. 杨叶. 西南交通大学, 2013(11)
  • [7]风雨十年,激越中国梦[J]. 丁吉林,郑二妹. 财经界, 2013(10)
  • [8]走近新开元[J]. 张红. 混凝土世界, 2013(03)
  • [9]江阴市构建现代化综合交通体系实施策略[A]. 刘金. 2010年中国大城市交通规划研讨会——中国城市交通规划2010年会论文集, 2010
  • [10]高铁改变中国经济版图[J]. 侯雪静,齐中熙. 检察风云, 2010(18)

标签:;  ;  ;  ;  ;  

京沪高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