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盘的发展及其对大众传播的影响

光盘的发展及其对大众传播的影响

一、光盘的发展及对大众传播的影响(论文文献综述)

柳华[1](2021)在《大众传媒促进乡村振兴的作用与路径研究 ——以恩施州洞下槽村为例》文中研究表明乡村振兴战略自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以来,迅速成为社会关注的焦点。在建党一百周年到来之际,习近平总书记向世界庄严宣告我国脱贫攻坚战取得了全面胜利,同时,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作为2021年中央一号文件予以颁布,国家乡村振兴局也应运而生,乡村振兴工作在全党全国全面铺开。乡村振兴战略的成功实施需要汇聚社会各界之力,而大众传媒作为“媒介之力”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具有重要意义且大有作为。上世纪60年代,加拿大学者麦克卢汉就提出了“媒介即讯息”理论,指出媒介本身就是有重要意义的讯息,媒介是社会发展的基本动力,也是区分不同社会形态的标志。本研究在“媒介即讯息”理论框架下,以恩施土家族苗族自治州恩施市白杨坪镇洞下槽村为个案,通过运用社会学田野调查的方法,探索乡村振兴背景下大众传媒的现实状况,以及在推进乡村振兴过程中的作用和影响。研究发现,大众传媒在乡村振兴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已成为乡村发展的重要支撑,不仅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助推器,有助于农村农民媒介素养的提升,且已成为乡村社会系统不可分割的要素,是乡村治理的润滑剂,更在乡村文化创造性转化发展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此,推进乡村社会大众传媒的快速发展,是促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一是大众传媒要借势新基建,构建优势明显的网络基础;二是要为乡村农民大力普及传媒知识,提升媒介素养和运作能力;三是要充分借力传媒力量做好乡村文化生态建设,使大众传媒在支持乡村文化产业中作用最大化;四是要借助大众传媒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

李盟[2](2021)在《录音制作者权利体系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随着传播技术的进步及其与音乐产业的融合发展,数字音乐平台已经成为最重要的音乐内容欣赏和传播渠道,而音乐流媒体也已经成为最主要的音乐内容形式——录音制作者作为传统音乐产业中间环节的关键地位被撼动,其如何凭借着作权法真正实现权利的体系化保护成为热议话题。基于此,本文采用下列方法对该问题进行分析研究:一是实证分析方法,即通过检索2015年至2019年相关司法案例,归纳整理以彰示现行着作权法赋予录音制作者的权利难以实现之现状;二是规范分析方法,即以法律解释学的方法分析现行着作权法体系下的录音制作者权利体系,并灵活运用文义解释、体系解释、目的解释等方法重构各类权利的司法适用,对现行法律规范的优劣势进行分析研究,探讨增、删、换、调、留相应法律条文的必要性和可行性,旨在为录音制作者构建一个逻辑自洽、自在圆满的权利保障体系;三是比较研究方法,即对英、美、德、法、日等国家和地区对录音制作者所制定的各类规范以及《罗马公约》《日内瓦公约》《WPPT》《视听表演北京条约》等国际公约进行比较分析,着重于分析在不同法系的国家法域中,不同法律制度背后的法理依据的区别,通过比较他国以及国际公约中成熟的法律经验以及法理发展,为我国相应法律制度的合理设计与理论完善提供理论上的依据和实践中的指导;四是统计学研究方法,即使用来自于国家统计局、中国音乐着作权协会2018年年报、中国音像着作权集体管理协会2018年年报、国际唱片业协会(IFPI)《全球音乐报告》、国际作者和作曲者协会联合会(CISAC)《2019年全球版税报告》《索尼综合财务报表》、艾瑞咨询《2019年中国数字音乐商用版权市场研究报告》《商业化的复兴:2019年中国数字音乐产业研究报告》《2019年中国数字音乐内容付费发展研究报告》《2020年中国网络音频行业研究报告》、极光大数据《2019年国内在线音乐社区研究报告》等数据统计及相应报告对文章论点进行论证。基于上述研究目的和研究方法,本文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是录音制作者的权利体系概述,旨在明确录音制作者权利体系的客体、主体以及权利内容。录音制作者权利体系的客体即录音制品,其内容是所有声音,形式是具有一定程度独创性的录制品;主体即录音制作者,是录制录音制品的自然人或法人,其在音乐产业和法律规范中都处于传播者的地位;权利内容则根据世界各国所采取的立法模式而有所不同,如我国与国际公约保持一致采取邻接权模式,美国采取作品和版权法模式,英国采取版权与专有录制合同模式,日本采取国际公约和美国版权法杂糅的混合模式,德法两国采取比国际公约更狭窄的邻接权模式。第二部分是录音制作者权利体系的变迁,旨在沿着音乐产业演进脉络梳理音乐产业随科学技术进步所发生的演变以及由此对录音制作者权利体系所造成的影响。如活页乐谱时代并不存在录音制作者和录音制品,也就不存在权利;实体唱片时代和无线广播时代则是录音制品市场逐渐走向顶峰又逐渐没落的时代,在此过程中录音制作者逐渐获得了复制权、广播权和公开表演的获酬权等;而数字音乐时代正是录音制作者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的当今时代,着作权法如何重构录音制作者权利体系以帮助其适应产业变化、维护合法权益,最终实现音乐市场繁荣,促进文化传播和进步是本文要论证的问题。第三部分是我国录音制作者权利体系的缺陷,主要包括:权利客体模糊不明确,如录音制品与录音作品、音乐作品、音乐作品的复制品之间的法律定性问题,与演绎作品、合作作品、法人作品等之间的权利归属问题;权利主体守旧不变通,如录音制作者由法人向自然人的扩张问题和其与表演者之间的权利重叠问题;权利内容无序不系统,如复制权、发行权和出租权在信息网络时代的有心无力,以及二次获酬权和表明身份权的缺位等。第四部分是我国录音制作者权利体系的完善,旨在针对上述问题提出具有合理性和可行性的建议,包括界明行为性质、构造权利客体,明确录制行为是对录制内容的利用,录音制品因此是具有一定程度独创性的录制品,既非复制品也非物质体载;紧跟产业发展、定位权利主体,承认录音制作者作为自然人的主体资格,平衡其与表演者之间的权利重叠;针砭制度利弊、增减权利内容,重构录音制作者的权利体系,重点在于增加二次使用获酬权和表明身份权;以及健全许可模式、完善集体管理,保障录音制作者权利的有效实现。

叶亚南[3](2020)在《喜马拉雅FM有声读物商业模式探析》文中研究表明有声读物以其伴随性强、可填补碎片化时间以及帮助视觉障碍群体进行阅读的特点拥有了大量的受众用户。作为听书载体的有声读物平台,以互联网为依托,衔接了产业链上游的内容生产者与下游终端的听众。有声读物平台通过对有声阅读产业资源、市场资源的整合,改变了有声读物的传播方式,促使有声读物在内容生产、分发、技术创收等方面发生一系列变化,深刻地影响了有声阅读行业的市场业态。喜马拉雅FM作为最受听众用户欢迎的音频分享平台,本文梳理与探讨它的商业模式是如何运作,有何优势,以及在现阶段不足与可改善空间之处。本文通过梳理国内有声读物与喜马拉雅FM有声读物的发展历程以及现状,分析相关行业报告中关于喜马拉雅FM有声读物经营数据。得出喜马拉雅FM有声读物商业模式主要由其特有的生产模式与盈利模式构成的结论。其一,喜马拉雅FM有声读物的音频产业生态链,构成了喜马拉雅FM有声读物商业模式中的生产模式。其中,喜马拉雅FM在音频产业生态链上游构建版权与内容优势,中游是有声读物的渠道运营与分发,下游“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契合多元的终端产品。其二,喜马拉雅FM有声读物商业模式中的盈利模式,主要由广告造节营销模式、IP孵化与精品付费模式以及内容认同的粉丝效应构成,喜马拉雅FM打通了线上线下的多重盈利模式,许多有声读物节目都建立了社群营销思维,吸引了众多固定的粉丝群体。针对喜马拉雅FM有声读物商业模式优势所在,笔者认为这对于有声读物行业乃至整个传媒行业的运营、发展都有可借鉴意义。一方面,国内其他有声读物平台要立足于声音服务伴随性突出的特点上;另一方面,可进一步尝试优化精品内容付费模式,这样可以使有声读物平台处于健康合理有序发展环境之中。当然,现阶段的喜马拉雅FM有声读物还有可以完善的空间。比方说,在主播影响力上,“声红”还有广阔市场值得挖掘;在移动客户端上,可以改善多个界面模块的用户体验;此外,广告造节活动营销,在平台技术支持下,可以有更多新的玩法。

徐梦琪[4](2020)在《大学生观看网络盗版影视的动机与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以大连高校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伴随着我国经济、科技的快速发展,国民生活已迈入信息化、消费化的时代,人们的生活方式也变得越来越多样化,由原先关注物质需求到如今注重精神享受,观影刷剧成为人们日常娱乐消遣必不可少的活动。国民旺盛的观看需求推动了网络视听市场如火如荼的发展,但不容忽视的是影视盗版一直如影随形的贯穿网络视频发展的始终,且近年来有愈演愈烈之势。网络盗版影视的传播不仅对制片商、视频平台造成巨大损失,而且从社会道德层面也不利于构建健康和谐的社会主义社会。大学生群体作为网络时代的主力军,也是未来中国经济实现巨大发展的主力军,其自身观看盗版影视资源的行为对于未来网络视频及大荧幕电影的发展极为不利,所以探究大学生观看网络盗版影视的动机以及影响因素便显得十分必要。本文以大连四个高校的大学生为研究对象,以“使用与满足”理论为基础,探讨大学生观看网络盗版影视的动机,并将大学生观看网络盗版影视的动机分为娱乐性动机、经济性动机以及心理性动机。另外,行为影响因素的论证则以计划行为理论为基础,结合中国独特的网络、法律环境,针对盗版影视猖獗这一现象,构建结构方程模型。论证结果表明:感知收益、价格对大学生观看网络盗版影视的态度有显着影响,态度、社会风气、网络传播的便利性等因素对观看网络盗版影视的行为意向有巨大影响;但感知风险、主观规范、习惯、个人喜好对大学生的行为意向无显着影响。最后,根据分析结论,对有效制止大学生观看网络盗版影视提出自己的建议。

王佳敏[5](2019)在《我国近二十年非虚构类畅销书上榜因素与发展趋势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畅销书排行榜最早出现于美国,1994年前后《中国图书评论》刊登的畅销书榜单则是我国最早出现的畅销书排行榜。畅销书市场发展至今,各类畅销书榜单已逐渐成为读者购书,出版社出版图书以及学者进行畅销书研究的重要参考依据。随着全民阅读活动的展开以及鼓励实体书店发展的相关政策落实,我国畅销书市场近年发展较快,当当、亚马逊、开卷等各平台畅销书榜单的发布亦影响着大众对于图书的阅读选择。畅销书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社会流行文化特征与时代变迁特点,体现大众关注的话题。非虚构类畅销书着眼于现实生活的特性使得其对于时代特征的表现更为明显。本文以1999-2017年开卷非虚构类畅销书榜单TOP30为研究对象,从非虚构类上榜畅销书、上榜出版机构以及上榜作者情况等多个角度,利用文献分析法、统计调查研究、定量研究法与对比分析法、演绎归纳法等方法,结合马斯洛层次需求理论、使用与满足的受众行为理论等探寻非虚构类畅销书的特质、上榜影响因素,并对非虚构类畅销书未来发展趋势进行预测与判断。根据近二十年非虚构类畅销书榜单分析,本文总结得出影响非虚构类畅销书上榜的因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销售渠道影响非虚构类畅销书销量及细分市场;社会热点与影视节目作品催生“短生命周期型”非虚构类畅销书;大众需求与心理影响非虚构类畅销书特质;作家能力与出版机构实力影响非虚构类畅销书在榜时长等。畅销书市场中虽存在诸多非理性因素,但根据榜单特点及其影响因素来看,依旧可以发现部分潜在规律,如不同渠道细分市场表现差异加剧;新热点助推细分市场多元化;名人效应与羊群效应长期存在;上榜作者个人品牌效应进一步增强;非虚构类畅销书引进理性化,本土主题出版影响力增强;出版机构马太效应加剧等。

贾曜榕[6](2019)在《山西省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现状及传播效果研究 ——以古交市为例》文中指出非物质文化遗产是我国悠久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目前关于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传播的研究文献虽然在不断增多,但是从传播效果研究出发,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播的综合性探究十分匮乏。非物质文化遗产本身是一种动态的、活态的传承,最初的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与传播形式主要以人为载体进行口传心授、收徒授友为主。而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作为被发掘于广大县域的草根文化,其本身具有层次水平较低,内容质量参差不齐,遗产覆盖地域性较强,受众范围广,大众传播运用贫乏,传播方式较省级、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有初级、落后等特点。随着时间的推移和信息技术的发展,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受到越来越大的冲击,传统的传播方式很难适应不断变化的传播环境,因此必须找到新的适用于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渠道和传播方式。本文主要通过对山西省古交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现状和传播效果研究,借鉴国内相关研究成果,运用田野调查法,根据传播学拉斯韦尔5W模式,分别对古交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状况与传播效果进行了实地调查和研究,对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在不同类型传播活动下所产生的不同传播效果进行探讨。文章首先阐述了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定义。介绍了国家大力保护、传承和传播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必要性与重要性。同时强调古交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传播状况的普遍性,选取古交市作为案例,介绍古交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现状以及在传播中存在的问题。第二部分,根据笔者调查的结果,描述古交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状况,分析古交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特点。第三部分,笔者就古交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播方式做出对比分析,剖析人内传播,人际传播,组织传播,群体传播,大众传播不同的特点和优劣势。同时,对古交市群众就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传播认知与行为进行分析,从传承人、文化职能部门、媒介组织、受众四个方面解释影响古交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播传承情况的因素。第四部分,利用传播学的5W模式,结合古交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现存状况,列举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传承与传播中的主要困境。第五部分,运用5W模式,对传播学视阈下古交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相关工作的开展,找寻一般规律,为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与传播提出发展思路。

吴钊[7](2018)在《中国式“听书”发展四阶段论》文中提出在漫长的人类历史长河中,"以听为读"的习惯与方式一直存在。如果以内容、形式、场所、载体等维度的演变为参照,可以将中国式听书发展史划分为原始萌芽、初级发展、技术破冰和极速生长四个阶段,相应地,可以将听书总结为在地听书、在场听书、在辑听书、在线听书四种方式。

姚盼盼[8](2017)在《体育信息传播对受众体育观念和行为的影响研究 ——以阜阳市为例》文中指出体育信息传播状况及其对受众体育观念和行为所产生的作用和影响,已经越来越受到方方面面的重视和广泛关注,相关的研究正在成为体育科学和社会科学共同研究的议题之一。本论文通过阅读大量的文献资料,在观察了解体育信息传播有关现状的基础之上,以阜阳市体育信息传播的受众作为研究对象,探讨体育信息传播对受众体育观念和行为的相关影响,从而希望能够为大众传播媒介在对受众制定合理有效的体育信息传播策略方面提供一定的参考和建议。文章运用问卷调查法、访谈法和数理统计法对阜阳市体育信息受众通过各种大众传播媒介获取体育信息的媒介接触状况以及体育信息的传播对受众体育观念和行为的影响情况进行了问卷调查和统计分析。最终得出如下结论:阜阳市体育信息受众在不同年龄阶段对媒介的接触频率呈现不同的特点,电视和网络是使用频率最高的两种大众传播媒介,但网络媒介主要是受到年轻受众群体的欢迎。受众对网络和电视媒介的平均接触时间最长,都超过了50分钟。体育新闻和体育赛事转播是阜阳市体育信息受众最关注的两项媒介接触内容,而他们最为重要的媒介接触动机则是欣赏体育比赛。体育信息受众对大众传播媒介的信息传播效果评价良好,特别是对网络和电视媒介的评价均分都达到了4分以上,尽管网络媒介广受年轻群体的青睐,但是受众对它的信任程度却需要进一步地提升。“强身健体”和“休闲娱乐”价值观为阜阳市体育信息受众最主要的两种体育价值观,平均得分都超过了4分。阜阳市体育信息受众通过大众传播媒介来获取体育信息的媒介接触频率、媒介接触时间与受众的体育锻炼态度、体育锻炼兴趣和体育价值观之间都呈显着相关的关系,体育信息受众媒介接触的频率越高,媒介接触的时间越长,其相应的体育锻炼态度和价值观就越积极,参与体育锻炼的兴趣也更加浓厚。体育信息的传播对阜阳市体育信息受众的体育锻炼态度、体育锻炼兴趣和体育价值观等体育观念的形成具有良好的作用。阜阳市体育信息受众体育消费支出的主要内容为“购买体育服饰、器械等用品”、“参加健身、户外等体育锻炼活动”、“购买专业性体育培训服务”三个方面,接近70%的受众体育消费月平均水平介于50-200元之间。阜阳市体育信息受众的媒介接触频率和媒介接触时间与受众的体育消费水平、体育锻炼频率及体育锻炼时间之间都存在显着相关的关系,体育信息受众媒介接触的频率越高,媒介接触的时间越长,其相应的体育消费支出水平则更高,参与体育运动锻炼也更加地积极主动。体育信息传播对阜阳市体育信息受众的体育行为产生了积极影响。

尚明洲[9](2016)在《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媒体业态变革与产业优化:一种媒介进化论的视角》文中研究说明当下,4G、WIFI等无线宽带技术日臻成熟,加速升级换代的无线网络技术不断扩大其应用范围和场景,高性能、多功能的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可穿戴设备等移动智能终端层出不穷,引发移动互联网的新热潮。小巧轻便的移动终端让用户接入网络更加简单便利,信息交互轻松,展现形式丰富,突破时空限制。多媒体技术能够充分调动和满足人的各种感官体验,使信息交换变得更加直观、智能,富有人性化。移动数字技术和智能终端的持续升级,催生了新的信息传播平台和模式,培育了新的媒体形态,生成了新的传媒业态。本论文关注催生了新的传媒业态的移动互联网发展现状,聚焦在“移动互联网的业态发展现状和产业优化”,主要以移动互联网的信息传播模式、传媒业态发展和产业结构为主要研究对象,探索移动互联网时代媒体业态的演变。为了深入剖析这种演变,本论文使用媒介进化论,分析移动互联网发展的过程,以及它是如何促进媒介演进的,研究其规律与特征。本论文通过对文献资料的梳理,相关案例的深入研究和分析,并走访产业生态各个领域、环节的相关人员,借鉴跨学科交叉和演绎推理的研究方法,对移动互联网的形成和演化规律做出一种逻辑上的理论推导和经验性预测,并对其与传统媒体、网络媒体的继承延续、融合创新等关系进行尝试性阐述。本文将使用媒介进化论,重点从产业构成、组织形态、内容特色等多个层面,对移动互联网新业态进行全局性的剖析,分析它的突出优势和潜在负面影响,研究其对社会文化、产业经济、传统媒体、信息传播等多个方面所带来的深刻影响和变革。由于移动数字媒体还处在不断的变化发展之中,本文希望能结合当前的发展态势,对其未来演化进行合理性预测,就如何更好地发挥移动数字媒体的优势与长处,规避其带来的问题,进行思考和分析,在规范管理层面提出建议和对策,以实现扬其长避其短,推动传媒业态的健康发展。本研究的创新主要在于从媒介进化论视角来理解新型的移动互联网,采取质化研究的方法,在田野调查和深度访谈的基础上对移动互联网的业态发展和产业优化进行分析。研究发现,新的移动数字媒体产品、平台、机构不断涌现,传播的方式、方法和模式也在优化升级,其运营体系也与以往差异很大,这种形式新颖、数量繁多又处于快速进化的媒体形态,构建起全新的传媒业态,与此同时也加速了传统媒体的转型,将其既有的优势延伸到移动数字媒体平台,甚至自我革新,变身或衍生成新的移动数字媒体,以适应媒体发展规律的要求,成为新的传媒业态中的有机组成部分。

于凤静[10](2014)在《当代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两极格局”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东北地区是我国最大的少数民族散居区。东北少数民族地区多处于边疆地带,民族成分复杂,是我国跨境民族人数最多的地区。与我国其他地区的跨境民族不同,东北跨境民族受发达国家影响较大,多种舆论交汇,其新闻传播尤其是跨境传播所处的严峻形势不容忽视。国家东北亚地区战略的实施把东北推到了东北亚发展的核心和基础地位。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必须努力同东北地区的转型、东北亚大区域的发展协调一致,力争在时代与社会的发展潮流中与时俱进,这也是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自身发展和提升所面临的重大机遇和挑战。以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发展研究为核心,全面梳理和研究东北地区的朝鲜族、蒙古族、满族和达斡尔族等民族地区的新闻传播,能更好地促进东北少数民族地区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提升东北地区新闻传播的舆论引导力,增强各少数民族对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和中华民族的整体观念的认同。目前学界和业界对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研究空白点较多,对建国以来东北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活动没有进行系统的论述,对东北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发展的对策性研究更是鲜见。为了完整、深入地评估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属性和特征,进一步把握其“两极格局”的发展态势,为学界和业界提供新的理论和实践上的启发,本文进行了下述主要研究。首先,论文以时间为序,参照中国社会变革及媒介发展等因素,把当代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发展分为1949年—1966年、1966年—1976年、1976年—1999年和2000年—2010年四个时期。对每个时期,按照不同民族地区、不同的媒体门类分别予以分析和阐述,重点对其2000年—2010年新闻传播事业的发展予以整体观照,并兼顾少数民族新闻传播教育、学术研究等。其次,论文总结了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经过60年的发展历程所形成的独有特色,即由跨境传播和县域乡村传播共同构成的外向和内向“两极格局”传播。同时深入研究了“两极格局”的成因,提出了县域乡村、跨境民族和语言特色是影响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两极格局”的主要因素的论断,并从21世纪中国社会的发展与东北少数民族新闻传播媒介生态的合力影响与促进上,寻找形成“两极格局”的动因,分析“两极格局”在60年历程中显示的孕育、萌动到确立的发展态势。重点探讨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两极格局”的确立和成效,对“两极”确立时期新闻传播的民族特色即共通的民族精神追求,予以了阐述和论证。再次,对当代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两极格局”存在的问题及其症结进行了全面观照和系统分析。论文提出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两极格局”总体及其内部存在的五大问题是:“两极格局”总体失衡、发展缓慢乏力、“两极格局”中新闻传播民族特色的表现不足、跨境传播的表面化与单向性、县域乡村传播的尴尬处境等。“两极格局”存在问题的症结则是由于县域传播、跨境民族和语言特色这媒介生态三要素对新闻传播的根本影响,具体表现为:城乡“二元结构”与“外宣”思维的不利影响、新媒体开发及媒体融合滞后、对民族特色、民族精神和民族身份的认识偏颇、跨境传播的规划和执行力薄弱、县域乡村传播的认识误区等。最后,针对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两极格局”存在的问题,提出优化“两极格局”的对策和建议,从优化媒介生态、新媒体的开发及媒体融合的拓展、民族特色的把握和开掘、跨境传播的特色定位和多渠道开拓、县域乡村传播的准确定位等方面展开全面的探讨。

二、光盘的发展及对大众传播的影响(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光盘的发展及对大众传播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1)大众传媒促进乡村振兴的作用与路径研究 ——以恩施州洞下槽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
        二、国内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五节 研究创新点
第二章 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的乡村大众传媒现状
    第一节 乡村振兴战略概述
        一、乡村振兴的内容
        二、从脱贫致富走向乡村振兴的背景
    第二节 乡村大众传媒的现状
        一、网络基础设施落后
        二、农民媒介素养较低
        三、农村媒介数量少、形式单一
第三章 洞下槽村现象调查:大众传媒在乡村振兴过程中的影响
    第一节 调查对象
        一、基本情况
        二、选择洞下槽村作为案例的理由
    第二节 调查问卷情况
        一、调查问卷设计
        二、调查问卷收集情况
        三、受众构成及基本情况
    第三节 调查结果分析
        一、网络基础设施建设情况
        二、农民媒介素养情况
        三、大众传媒对产业振兴的作用
        四、大众传媒对乡村文化振兴的作用
        五、大众传媒在乡村治理中的作用
        六、相关分析
        七、差异分析
第四章 大众传媒是乡村振兴的重要支点
    第一节 大众传媒是乡村产业振兴的助推器
        一、大众传媒大数据可以解决农产品同质化问题
        二、农村的产品和服务通过大众传媒拓宽销售渠道
    第二节 大众传媒有助于农民媒介素养的提升
        一、大众传媒能有效提升农民整体媒介素养
        二、大众传媒可培养乡村自媒体人和乡村意见领袖
    第三节 乡村文化的现代转化需要大众传媒
        一、大众传媒是重构乡村生活面貌的载体力量
        二、大众传媒是实施乡村文化振兴的精神推力
    第四节 大众传媒是乡村社会治理的润滑剂
        一、大众传媒成了乡村社会系统不可分割的要素
        二、大众传媒是缓解民族矛盾的润滑剂
第五章 推进大众传媒助力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的必由之路
    第一节 大众传媒要借势新基建构建优势明显的网络基础
        一、加快建设农村信息网络基础设施
        二、加快发展乡村“互联网+特色产业”释放数字经济利好
        三、借助大众传媒大力实施农产品品牌战略
    第二节 大众传媒要成为提升农民媒介素养的中坚力量
        一、发挥媒介优势主动承担农民媒介素养的教育重担
        二、信息内容符合农民需求和乡村振兴的需要
        三、重视媒介行为对乡村儿童认知的影响
    第三节 大众传媒要在改变农村文化生态上发挥作用
        一、建构乡村传播矩阵,整合城乡文化服务内容
        二、创新文化表达方式,满足乡村文化多元需求
        三、提升乡村文化产业价值
    第四节 大众传媒要推动乡村治理现代化
        一、准确把握价值导向,建构良好的乡村网络空间
        二、构建互联网思维,变革乡村治理方式
结语
    一、研究结论
    二、研究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关于大众传播媒介助力乡村振兴的调查问卷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参加学术会议及获奖
    一、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二、参加学术会议
    三、获奖情况
致谢

(2)录音制作者权利体系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本文创新
    三、国内外研究状况综述
第一章 录音制作者权利体系概述
    一、权利客体:录音制品
    二、权利主体:录音制作者
        (一)作为音乐产业中的传播者
        (二)作为法律体系中的传播者
    三、权利内容:录音制作者权
        (一)我国录音制作者权利体系
        (二)他国录音制作者权利体系
第二章 录音制作者权利体系的变迁:沿着音乐产业演进脉络
    一、活页乐谱时代
    二、实体唱片时代
    三、无线广播时代
    四、数字音乐时代
第三章 我国录音制作者权利体系的缺陷
    一、权利客体模糊不明确
        (一)与音乐作品之间
        (二)与演绎作品之间
        (三)与合作作品之间
        (四)与不具有独创性的录音制品之间
    二、权利主体守旧不变通
        (一)从法人向自然人的扩张
        (二)与表演者之间的重叠
    三、权利内容无序不系统
        (一)旧产业主体的权利失效
        (二)新旧产业主体的权利冲突
第四章 我国录音制作者权利体系的完善
    一、界明行为性质,构造权利客体
        (一)录音制品的内容——音
        (二)录音制品的形式——录制品
    二、紧跟产业发展,定位权利主体
    三、针砭制度利弊,增减权利内容
        (一)限制复制权
        (二)合并出租权
        (三)增加二次使用获酬权
        (四)增加表明身份权
    四、健全许可模式,完善集体管理
        (一)健全音乐着作权许可模式
        (二)完善着作权集体管理制度
结论
参考文献

(3)喜马拉雅FM有声读物商业模式探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文献综述与研究意义
        一、选题缘起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的内容框架与理论方法
        一、研究的内容
        二、研究的基础理论与方法
第二章 国内有声读物与喜马拉雅FM有声读物发展概况
    第一节 我国有声读物的发展概况
        一、我国有声读物发展的三个时期
        二、我国当下有声读物市场规模以及主要参与者
        三、我国有声读物平台的主要类型及特点
    第二节 喜马拉雅FM有声读物的发展概况
        一、喜马拉雅FM的创立与发展
        二、喜马拉雅FM有声读物的现状
第三章 喜马拉雅FM有声读物商业模式中的生产模式——音频产业生态链
    第一节 上游构建版权与内容优势
        一、UGC生产模式
        二、PGC生产模式
        三、PUGC模式
        四、主播专业化培训
    第二节 中游有声读物的渠道运营与分发
        一、准确的用户画像
        二、个性化智能推荐
    第三节 下游“物联网+人工智能”技术契合多元的终端产品
        一、移动通信终端+有声读物
        二、汽车+有声读物
        三、智能生活+有声读物
第四章 喜马拉雅FM有声读物商业模式中的盈利模式
    第一节 广告造节营销模式
        一、喜马拉雅FM“123 知识狂欢节”
        二、喜马拉雅FM“66 会员日”
        三、喜马拉雅FM“423 听书节”
    第二节 IP孵化与精品付费模式
        一、有声内容+大IP
        二、精品付费模式
    第三节 内容认同的粉丝效应
        一、优质主播成为沉淀用户的砝码
        二、意见领袖与公众人物吸引
第五章 喜马拉雅FM有声读物的启示与思考
    第一节 喜马拉雅FM有声读物商业模式的启示
        一、有声读物平台要立足于声音伴随性突出的特点上
        二、有声读物平台可尝试精品内容付费模式
    第二节 喜马拉雅FM有声读物的可提升空间
        一、“声红”的微博社交影响力尚待挖掘
        二、用户体验中可完善之处
        三、“66会员日”还可以有新的玩法
结语
附录
    一、参考文献
    二、图表目录
    三、访谈与调查文件
        1、访谈记录
        2、文件
致谢

(4)大学生观看网络盗版影视的动机与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以大连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有关盗版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1.2.2 有关盗版动机和行为影响因素的国内外文献综述
    1.3 理论背景
        1.3.1 使用与满足理论
        1.3.2 计划行为理论
    1.4 研究内容/研究方法/技术路线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技术路线
2 概念界定及盗版发展现状
    2.1 概念界定
        2.1.1 影视作品
        2.1.2 网络盗版
    2.2 影视盗版发展现状
        2.2.1 盗版影视的发展阶段
        2.2.2 网络传播盗版主要方式
3 研究方法
    3.1 数据收集
    3.2 问卷结构
        3.2.1 大学生观看网络盗版影视的动机测量
        3.2.2 影响大学生观看网络盗版影视的因素测量
    3.3 研究假设
        3.3.1 个人层面
        3.3.2 社会层面
        3.3.3 产品层面
4 数据分析与研究结果
    4.1 大学生用户的人口统计学特征分析
        4.1.1 大学生用户的基本信息构成
        4.1.2 大学生用户的视频付费会员规模构成
        4.1.3 大学生用户的版权意识概况
    4.2 大学生用户观看网络盗版影视的行为特征分析
        4.2.1 观看网络盗版视频的主要类型
        4.2.2 观看网络盗版影视的主要渠道
        4.2.3 获取网络盗版影视的主要方式
    4.3 大学生用户观看网络盗版影视的动机分析
        4.3.1 经济性动机
        4.3.2 娱乐性动机
        4.3.3 心理性动机
    4.4 大学生用户观看网络盗版影视的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4.4.1 模型一对态度的回归分析
        4.4.2 模型二对行为意向的回归分析
        4.4.3 模型三行为与意向相关分析
    4.5 研究结果
        4.5.1 大学生观看网络盗版影视的主要动机
        4.5.2 大学生观看网络盗版影视的行为影响因素
5 网络影视盗版问题探究
    5.1 对网络影视盗版问题的思考
        5.1.1 视频平台乱象丛生,用户粘性消失
        5.1.2 盗版形式多样化,部门治理难度较大
        5.1.3 社会对盗版的容忍度高,道德约束力差
        5.1.4 盗版技术更新迅速,法律法规相对滞后
        5.1.5 大学生用户版权意识薄弱,尚待进一步培养
    5.2 针对反盗版的相关建议
        5.2.1 视频平台创新运营模式,保证用户留存
        5.2.2 视频平台优化定价策略,维护用户忠诚度
        5.2.3 细化版权保护条规,形成法律威慑力
        5.2.4 培养用户付费意识,营造良好的社会风气
        5.2.5 学校增设版权保护课,培养大学生版权意识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A 大学生观看网络盗版影视作品的动机与影响因素问卷
致谢

(5)我国近二十年非虚构类畅销书上榜因素与发展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与理论基础
        1.2.1 研究对象阐释
        1.2.2 理论基础
    1.3 研究综述
    1.4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1.5.1 研究的创新
        1.5.2 研究的不足
2 近二十年非虚构类畅销书总体状况
    2.1 非虚构类上榜畅销书分析
        2.1.1 上榜畅销书销量变化分析
        2.1.2 上榜畅销书细分市场划分
        2.1.3 上榜畅销书上榜情况分析
        2.1.4 多次上榜非虚构类畅销书特质分析
    2.2 非虚构类上榜畅销书出版机构分析
        2.2.1 非虚构类上榜畅销书出版机构上榜情况分析
        2.2.2 非虚构类上榜畅销书龙头出版机构特质分析
    2.3 非虚构类上榜畅销书作者分析
        2.3.1 非虚构类上榜畅销书作者国别变化分析
        2.3.2 非虚构类上榜畅销书作者上榜情况分析
        2.3.3 非虚构类上榜畅销书龙头作者特质分析
3 我国非虚构类畅销书上榜情况影响因素分析
    3.1 销售渠道影响销量及细分市场
        3.1.1 销售渠道影响非虚构类畅销书销量
        3.1.2 基于不同层次需求的销售渠道影响细分市场
    3.2 社会热点与影视节目催生“短生命周期型”畅销书
        3.2.1 满足高层次需求的社会热点推动相关书籍上榜
        3.2.2 影视节目改善媒介印象并催生短期上榜畅销书
    3.3 基于“使用与满足”的大众需求与心理影响畅销书特质
        3.3.1 大众需求影响非虚构类畅销书特质
        3.3.2 大众心理影响非虚构类畅销书特质
    3.4 作家能力与出版机构实力影响在榜时长
        3.4.1 作家持续创作能力奠定媒介印象基础
        3.4.2 出版机构策划营销能力影响受众需求满足度
4 我国非虚构类畅销书排行榜发展趋势与展望
    4.1 不同渠道细分市场表现差异加剧
    4.2 新热点助推细分市场多元化
    4.3 名人效应与羊群效应长期存在
    4.4 上榜作家个人品牌效应增强
    4.5 图书引进理性化,本土主题出版影响力增强
    4.6 出版机构马太效应加剧
总结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6)山西省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现状及传播效果研究 ——以古交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1.3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难点与创新点
        1.4.1 研究难点
        1.4.2 研究创新点
    1.5 相关概念界定
        1.5.1 县域
        1.5.2 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
        1.5.3 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播效果
第2章 古交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综述及传承状况
    2.1 山西省古交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状况
        2.1.1 山西省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现状概述
        2.1.2 山西省四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评选标准比较
        2.1.3 古交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类型划分及概况
    2.2 田野调查概况
        2.2.1 调查时间与工作任务分配
        2.2.2 调查对象
        2.2.3 调查地区及相关场所
        2.2.4 调查方法
    2.3 古交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个案研究
        2.3.1 古交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陪嫁长命线胆
        2.3.2 古交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当中街老年道情
        2.3.3 古交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织布袋技艺
    2.4 基于田野调查的古交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状况
        2.4.1 传承人的年龄分布
        2.4.2 传承人的学历情况
        2.4.3 传承人的职业状况
        2.4.4 项目传播的内容、方式选择
        2.4.5 接受媒体采访的类型
        2.4.6 项目传承状况及传承人满意度
        2.4.7 项目受众情况
        2.4.8 项目传承主要困难
    2.5 古交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承特征
        2.5.1 传承人的基本特征
        2.5.2 传承内容的基本特征
        2.5.3 传承方式的基本特征
        2.5.4 传承范围与传承条件的特征
    2.6 小结
第3章 古交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播方式、效果及其影响因素
    3.1 古交市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播方式
        3.1.1 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人内传播
        3.1.2 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人际传播
        3.1.3 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组织传播
        3.1.4 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群体传播
        3.1.5 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大众传播
    3.2 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传播效果分析
        3.2.1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播效果研究的特殊性
        3.2.2 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理想传播效果
        3.2.3 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不同传播方式的优劣比较
    3.3 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播效果的影响因素探讨
        3.3.1 传承人的素养决定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承和传播
        3.3.2 文化职能部门的素养决定着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发展
        3.3.3 媒介组织的素养决定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大众接触程度
        3.3.4 受众的素养决定着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深度
第4章 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在传承与传播中的主要困境
    4.1 传承人的断代与人才培养机制的不完善
    4.2 “熵”状态下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认定规范的缺失
    4.3 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宣传载体与思路传统、单一
    4.4 宣传投入少,力度弱所致受众的无知与茫然
    4.5 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最优传播效果需科学性探索与实践
第5章 5W模式下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播优化途径
    5.1 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内容的优化,升级与提炼
        5.1.1 优化传播内容
        5.1.2 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数字化
        5.1.3 塑造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特色文化品牌
    5.2 重视以人为本的传承人培养与激励思路
        5.2.1 政府对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人的鼓励与嘉奖
        5.2.2 培养潜在的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
    5.3 拓展传播媒介的广度与深度
        5.3.1 融媒体视域下县域媒介集束与造势
        5.3.2 重视新媒体
        5.3.3 开辟非物质文化遗产“阵地”
    5.4 强调受众与传播效果的重要性
        5.4.1 融入受众喜闻乐见的新元素
        5.4.2 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的集群与鼓励商业化
    5.5 探索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播效果的信息反馈机制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学术成果
附录
    附录一 :古交市非物质文化遗产认知度调查问卷
    附录二 :古交市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人访谈提纲
    附录三 :古交市文化行政部门相关工作人员访谈提纲
    附录四 :调查问卷数据统计
    附录五 :工作剪影

(7)中国式“听书”发展四阶段论(论文提纲范文)

原始萌芽阶段:在地听书———日常化、生活化的口耳相传
初级发展阶段:在场听书———面对面的“说”与“听”
技术破冰阶段:在辑听书———被记录、保存、处理、复制的声音
极速成长阶段:在线听书———信息化、数字化、网络化环境下的有声革命

(8)体育信息传播对受众体育观念和行为的影响研究 ——以阜阳市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与动机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体育信息传播内容的研究
        1.2.2 关于体育信息传播效果的研究
        1.2.3 关于体育信息传播途径的研究
        1.2.4 关于体育信息传播对受众影响的研究
    1.3 研究目的
    1.4 有关概念的界定
        1.4.1 体育信息传播
        1.4.2 受众
        1.4.3 媒介接触
2 研究方法与研究对象
    2.1 研究方法
        2.1.1 问卷调查法
        2.1.2 访谈法
        2.1.3 数理统计法
    2.2 研究对象
        2.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2.2.2 样本的基本信息情况
3 结果与分析
    3.1 体育信息传播受众的媒介接触现状
        3.1.1 体育信息受众的媒介接触情况
        3.1.2 体育信息受众对传播媒介的评价
    3.2 体育信息传播对受众体育观念和行为的影响
        3.2.1 对受众体育观念的影响
        3.2.2 对受众体育行为的影响
4 结论与建议
    4.1 结论
        4.1.1 体育信息受众的媒介接触现状情况
        4.1.2 体育信息传播对受众体育观念的形成具有良好作用
        4.1.3 体育信息传播对受众的体育行为产生积极影响
    4.2 建议
        4.2.1 加大投入、整合资源,根据受众需求提高宣传质量
        4.2.2 关注受众体育价值观念的特点与特征,加强体育价值宣传
        4.2.3 立足现实、注重引导,深化信息传播的方式和方法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9)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媒体业态变革与产业优化:一种媒介进化论的视角(论文提纲范文)

本论文创新点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选题背景和概念界定
        1.1.1 选题的背景和意义
        1.1.2 研究的概念界定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状况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现有研究的不足与本研究的重点
    1.3 论文研究的思路和方法
        1.3.1 研究的主要思路
        1.3.2 研究的主要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和难点
        1.4.1 研究的创新点
        1.4.2 研究的难点
2 媒介进化论与媒介技术发展
    2.1 媒介进化论的基本内涵
        2.1.1 媒介进化论的理论基础
        2.1.2 麦克卢汉的媒介理论:媒体及信息
        2.1.3 保罗·莱文森的修正:人驾驭移动数字媒体
        2.1.4 移动数字媒体对传统媒体的进化
        2.1.5 媒介进化视角下的传媒业态的变化
    2.2 媒介进化视角下的媒介发展
        2.2.1 传播媒介的发展历史
        2.2.2 传媒业态的历史变革
    2.3 媒介进化与媒介技术的关系
        2.3.1 媒介技术对传播遗传基因突变的影响
        2.3.2 技术对大众传播时空特性的影响
3 媒介进化视角下的移动互联网发展
    3.1 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现实因素
        3.1.1 移动互联网发展的技术因素
        3.1.2 移动互联网发展的社会需求
        3.1.3 移动互联网发展的市场支持
    3.2 移动互联网时代的新型传媒业态
        3.2.1 移动数字媒体产生的基础条件
        3.2.2 移动数字媒体的发展过程
        3.2.3 移动数字媒体重塑传媒新业态
        3.2.4 移动数字媒体新业态的全景考察
        3.2.5 移动数字媒体的优势特征
    3.3 移动互联网推动下的媒体业态发展趋势
        3.3.1 移动数字媒体发展空间不断扩展
        3.3.2 移动数字媒体技术革命快速发展
        3.3.3 移动数字媒体加速媒体轻化
        3.3.4 移动数字媒体加速产业化
4 移动互联网的传播生态与社会影响
    4.1 移动互联网对传播生态的影响
        4.1.1 移动数字媒体冲击下的传统媒体
        4.1.2 移动数字技术驱动新型媒体生态圈形成
    4.2 移动互联网对社会舆论生态的影响
        4.2.1 构建新型舆论传播体系
        4.2.2 众声喧哗的复杂舆论场
        4.2.3 不可忽略的舆论引导局限性
    4.3 移动互联网对经济社会的影响
        4.3.1 更加智慧的民生信息服务
        4.3.2 良性互动的基层社会管理
        4.3.3 强调用户价值的粉丝经济
        4.3.4 颠覆传统模式的精准营销
    4.4 移动互联网对精神文化的影响
        4.4.1 快节奏、浅层次的阅读习惯
        4.4.2 个体化、草根性的网络共欢
5 移动互联网的产业优化与引导
    5.1 移动互联网的产业优化
    5.2 移动互联网的政策引导
        5.2.1 移动数字媒体当前管理现状分析
        5.2.2 关于移动数字媒体引导和规范的建议
    5.3 移动互联网的媒体自律与用户自律
        5.3.1 媒体社会责任理论:用户中心时代的媒体责任
        5.3.2 媒体责任:自律基础上的自由
        5.3.3 移动数字媒体的社会责任:自律与把关人角色的强化
        5.3.4 用户的社会责任:基于自律的个性化
6 结论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10)当代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两极格局”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研究创新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的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的背景
        1.1.2 研究的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2.3 研究现状评析
    1.3 研究内容与基本观点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基本观点
        1.3.3 核心概念界定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分析法
        1.4.2 田野调查法
        1.4.3 比较研究法
2 当代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历史沿革
    2.1 20世纪下半叶(1949.10-1999.12)的新闻传播
        2.1.1 “文革”前17年(1949.10-1966.5)
        2.1.2 “文革”10年(1966.6-1976.10)
        2.1.3 改革开放20年(1976.11-1999.12)
    2.2 21世纪以来(2000.1-2010.12)的新闻传播
        2.2.1 朝鲜族地区的新闻传播
        2.2.2 蒙古族地区的新闻传播
        2.2.3 满族地区的新闻传播
        2.2.4 达斡尔族地区的新闻传播
        2.2.5 非民族地区的民族语文新闻传播
3 当代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两极格局”的成因与现状
    3.1 “两极格局”形成的原因
        3.1.1 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的基本生态要素
        3.1.2 20世纪下半叶全国与东北少数民族媒介生态的相互影响
        3.1.3 21世纪以来中国社会的发展与东北少数民族媒介生态的合力促进
    3.2 “两极格局”的由来
        3.2.1 “两极格局”的孕育期
        3.2.2 “两极格局”的萌动期
    3.3 “两极格局”的现状
        3.3.1 “两极格局”的确立及成效
        3.3.2 “两极格局”的新媒体特征
        3.3.3 “两极格局”传播的民族特色
        3.3.4 对“两极格局”及其传播特色的评价
4 当代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两极格局”存在的问题及其症结
    4.1 传者和受众对“两极格局”的认知和评价
        4.1.1 传者和受众对县域传播的认知和评价
        4.1.2 中国朝鲜族人和韩国人、朝鲜人对跨境传播的认知和评价
    4.2 “两极格局”存在的问题
        4.2.1 “两极格局”总体失衡
        4.2.2 “两极格局”总体发展缓慢乏力
        4.2.3 “两极格局”中新闻传播的民族特色表现不足
        4.2.4 跨境传播的表面化与单向性
        4.2.5 县域乡村传播的尴尬处境
    4.3 “两极格局”存在问题的症结
        4.3.1 城乡“二元结构”与传统“外宣”思维的不利影响
        4.3.2 新媒体开发及媒体融合滞后
        4.3.3 对民族特色、民族精神和民族身份的认识偏颇
        4.3.4 跨境传播的规划和执行力薄弱
        4.3.5 县域乡村传播的认识误区
5 当代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两极格局”的优化对策
    5.1 媒介生态的优化
        5.1.1 生态要素的调整和重构
        5.1.2 挖掘各种政策、政治效应的关联度
    5.2 外向一极:跨境传播的特色定位和多渠道开拓
        5.2.1 统筹规划,形成合力
        5.2.2 以特色立台,以个性感人
        5.2.3 打造民族品牌栏目
        5.2.4 提升朝鲜民族文化的精神内涵
        5.2.5 建立沟通渠道,增强互动机会
    5.3 内向一极:县域乡村传播的准确定位
        5.3.1 县域乡村的惠农传播
        5.3.2 培养少数民族的市民意识
    5.4 民族特色的把握和开掘
        5.4.1 民族语言要由实用性的记录转向文化性的表达
        5.4.2 依托风土人情的表现,多领域打造民族特色
        5.4.3 提炼多民族共通的文化精神
    5.5 新媒体的开发及媒体融合的拓展
        5.5.1 建立网络战略联盟
        5.5.2 开发手机等新媒体
        5.5.3 开展多层次的媒体融合活动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的与学位论文相关的科研成果
后记

四、光盘的发展及对大众传播的影响(论文参考文献)

  • [1]大众传媒促进乡村振兴的作用与路径研究 ——以恩施州洞下槽村为例[D]. 柳华. 湖北民族大学, 2021(02)
  • [2]录音制作者权利体系化研究[D]. 李盟. 中国政法大学, 2021(09)
  • [3]喜马拉雅FM有声读物商业模式探析[D]. 叶亚南. 上海师范大学, 2020(07)
  • [4]大学生观看网络盗版影视的动机与行为影响因素分析 ——以大连高校为例[D]. 徐梦琪. 大连理工大学, 2020(06)
  • [5]我国近二十年非虚构类畅销书上榜因素与发展趋势研究[D]. 王佳敏. 武汉大学, 2019(04)
  • [6]山西省县级非物质文化遗产项目传承现状及传播效果研究 ——以古交市为例[D]. 贾曜榕. 成都理工大学, 2019(02)
  • [7]中国式“听书”发展四阶段论[J]. 吴钊. 杭州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8(01)
  • [8]体育信息传播对受众体育观念和行为的影响研究 ——以阜阳市为例[D]. 姚盼盼. 苏州大学, 2017(04)
  • [9]移动互联网时代的媒体业态变革与产业优化:一种媒介进化论的视角[D]. 尚明洲. 武汉大学, 2016(01)
  • [10]当代东北地区少数民族新闻传播“两极格局”研究[D]. 于凤静. 武汉大学, 2014(06)

标签:;  ;  ;  ;  ;  

光盘的发展及其对大众传播的影响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