给出反对战争的坚定理由

给出反对战争的坚定理由

一、给反战一个坚定的理由(论文文献综述)

刘书吟[1](2021)在《老舍长篇小说民族意识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在中国现代文学史上,老舍以其独具特色的老北京市民文化书写被人们熟知,老舍在作品中通过描绘一幅幅栩栩如生的生活风俗画卷来表现其独特的民族情感。本文以民族意识为切入点,探究老舍长篇小说文学创作中的民族意识来源、多样态特征及对当代作家创作的影响。本文的第一章主要探究老舍长篇小说中民族意识的来源,主要从三个方面:第一,来自于传统儒道文化,这两种文化在老舍民族意识来源中起到主导作用,在老舍文学作品中表现在孝文化、女性文化以及官文化的书写之中。第二,来源于满族精神,世代传承的骁勇善战、坚毅隐忍的满族精神影响着老舍民族观的形成。第三,源于北京地域文化,独具特色的北京文化影响着老舍民族意识的形成。本文的第二章主要说明老舍长篇小说中民族意识的多样态呈现。首先,表现在老舍对于传统文化的审视,老舍肯定人性本善主体性地位,又对人性之恶加以反思,以具有前瞻性、现代性的视角对中国传统文化进行重新审视,对虚妄无为的闲适生活态度进行反思。其次,表现在对于家国情怀的书写,老舍赞扬了以钱默吟、方宝庆等末世匠人对于家国气节的坚守,又将自己的期望寄予青年一代,青年是实现民族独立、国家富强的中坚力量。最后,体现在对于满族民俗礼节的关注,老舍通过将满族民俗民情进行场景式展现,将读者带入情景之中,在表现封建制度下满族民俗中的人性美与人情美之时对腐朽落后的制度进行批判。本文的第三章主要探究老舍长篇小说中民族意识的文学形式探索及其影响,老舍在创作中改革传统小说普遍使用的章回体叙述模式,采用大众喜闻乐见的说书人方式进行文学叙述,增强文章表现力。同时,以《猫城记》为代表的文学作品是老舍对寓言体裁创作的实验性探索,文章以幽默诙谐方式表现作家对国民性的批判。此外,老舍用源于人物现代白话来塑造角色,多方位地表现出人物性格特点。老舍文学创作中的民族意识和对传统文化的审视态度影响当代作家的文学创作,对于北京传统民俗风貌和市民阶层等历史性书写成为京味文学的主要故事题材,老舍对民族性的现代反思也为当代文学带来新的思考视角。

贺重阳[2](2020)在《陈敬容诗歌翻译研究》文中认为在以往的研究中,陈敬容常常作为“九叶”诗人之一进入文学史叙述版图。其创作风格被一再论述,但其诗歌翻译却较少被纳入考察视野。事实上,陈敬容的诗歌翻译不仅包含了极具价值的翻译经验,还是中国新诗史上重要的文化现象,从中可以透视译者主体性与主流话语间的微妙互动。本文绪论部分简述陈敬容的生平经历,梳理国内外学界相关研究现状,阐明本文的研究问题、方法与意义。主体部分共三章内容。第一章以陈敬容1940年代、“十七年”、1980年代三个阶段的诗歌翻译实践为考察对象,基于史料的爬梳,挖掘其文本选择、翻译策略与不同时期文化历史语境之间的联系,并概述其翻译理念。第二章立足于对陈敬容译诗文本的分析,深入探究陈敬容诗歌翻译的特点,主要表现为忧郁情调的传达、内在节奏的把握与时代话语的印记。第三章聚焦陈敬容诗歌翻译与创作间的互动关系,将其创作的两类诗歌——都市诗、写物诗与其翻译的波德莱尔和里尔克诗歌作对比,考察他们在处理相似主题时的同与异,以透析陈敬容诗歌翻译与创作之间的复杂关系。结语部分阐明本文的主要结论,展现陈敬容诗歌翻译的价值与影响。本文通过对陈敬容诗歌翻译实践的整体性考察,期望抛砖引玉,引起学界对陈敬容诗歌翻译的重新审视。

杨林[3](2019)在《美越妇女跨国反战运动研究(1960-1975)》文中提出美国在20世纪60年代陷入了越南战争的泥淖,这场被称作美国史上耗时、耗资之最的战争,对美国的社会产生了深远影响。随着美国在越南战争中越陷越深,激起了国内人民的强烈不满,美国国内发生了轰轰烈烈的反战运动。在美国兴起的诸多反战团体中,美国妇女也形成了强大的反战团体和反战力量。在此过程中,形成了妇女和平斗争同盟、国际妇女和平与自由联盟等诸多反战团体,美国妇女还加强同越南妇女的联系,通过开展妇女和平斗争同盟的国际活动,美国和越南妇女之间召开的雅加达会议、河内会议、巴黎会议、印度支那妇女会议,使得她们之间形成了强大而又独特的姊妹关系,为越南战争的结束作出了重要贡献。本文主要分析了20世纪60年代美国和越南女性的反战活动,同时将女性置于国际舞台上,美国妇女作为记者、护士甚至以“平民外交官”的身份前往北越,并同越南妇女一起开展跨国反战活动,加强了她们之间的联系。全文主要分为四个章节,绪论部分主要介绍选题缘起及意义、国内外研究状况和研究方法。第一章主要介绍了美越妇女跨国反战运动背景。首先,简要回顾了美国陷入越南战争的背景及其过程。其次简要介绍了美国第二次女权运动的兴起过程。最后,又简要分析了古代时期和革命前后期越南女性主义的形成与发展。第二章首先简要介绍了美国和越南妇女跨国反战运动的基本过程;其次分析了妇女和平斗争同盟成立的原因和背景;并围绕雅加达会议、河内会议、巴黎会议的召开,以及美国反帝人民代表团的成立,详细介绍了妇女和平斗争同盟的国际活动;同时介绍了印度支那妇女会议召开的背景、内容和影响;最后介绍美国少数族裔妇女参与反越战运动。第三章主要讲述了对美国和越南妇女跨国反战运动的评价。首先介绍对两国女性运动的影响;其次介绍对越南战争的影响;最后介绍美国和越南妇女开展跨国反战运动可能性与局限性。最后是结论部分,对全文进行总结。美越妇女跨国反战运动引起人们对种族歧视、民族主义、性别歧视和对战争残酷性与血腥性的关注,这也对两国女性运动和越南战争产生了深远影响,美国和越南妇女团结起来,倡导和平,形成反战的新生力量,从而达到停止战争、建设和平美好家园的目的,使人类远离战争,为越南战争的结束作出了重要贡献。

汤钦立[4](2019)在《浅论影视剧中的小人物塑造方法》文中提出在影视作品创作中,往往会创造一些人物,人物感情的变化又往往是剧情片中那些打动人的部分,一个影视剧人物的性格的成功塑造,往往不仅具有情感上打动人心的力量,而且对于剧情发展也有着推动作用。笔者的作品,在剧情上主要使用传统好莱坞叙事结构,但又不被其完全限制,也借鉴了一些诗电影的模式。这里特别说明一下,人物塑造和小人物塑造的关系:小人物是篇幅较长的影视作品中处于次要地位,或社会地位和社会阶层比较低的角色,因其重要性与主要人物有区别,所以使用的笔墨和投入的精力相对较少。小人物和主要的人物可以是同一的。周星驰在《功夫》中是主要人物,但由于社会地位低,又同时属于小人物。本论文主要指的是社会地位并不显赫的普通人物。行文时许多内容来自影视作品,而其中的配角属于小人物,但塑造得很出色,很具有借鉴价值;本人的作品又属于短片性质,人物性格的塑造和完成无法和长片相比,又属于普通人物,因此,在论述时有时二者并不特别强调其区分,容易给人造成混淆的感觉。这里要特别说明一下,另外,人物的塑造,核心在于生动、完美,具有典型性(特别是现实主义作品),因此,本文在剧作中并不就小人物作为论述中心,这里要特别说明(后不赘述)。在人物塑造上,本剧借鉴了许鞍华和关锦鹏两种对于小人物的创作思路,在角色的创作上主要使用了许鞍华的方式,但是又在细节和情感上参考了关锦鹏,让人物更加细腻,透露出灵活和哲理的诗电影风格。

张紫琳[5](2018)在《澳大利亚国内和平反战运动研究(1965-1972)》文中研究表明20世纪60年代初,出于冷战思维、国家安全以及巩固同盟关系的需要,澳大利亚毅然决然地追随美国卷入越南战争。随着战争的渐次推进,澳大利亚国内掀起了一场民间自发组织的大规模反对政府卷入越战、反对强制征兵的和平反战运动。这场反战运动在60年代中期渐具规模,后不断发展,延伸至社会各领域、各阶层;其反战手段既有游行示威、静坐和宣讲会;又有罢工、罢课等。直至1971年澳政府做出撤军决定,这场和平反战运动才逐渐走向终结。这场历史上空前的和平反战运动对澳大利亚政治与社会产生了广泛的影响,它不仅对政府的越南政策产生了一定的牵制作用,而且推动了旨在促进澳大利亚社会变革的其他社会运动的开展,并对1972年的联邦大选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新工党政府上台后,作出了一系列有别于旧政府的国内外政策。

曹金娜[6](2018)在《抗战中的在华日本人反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1931年日本发动“九一八事变”,推行其“征服满蒙”的既定侵略方针,中国人民开始了救亡图存的反抗。日本作为侵略战争的发起国,在战争之初大部分日本人都狂热支持并积极投身战争,但不可否认的是,也有部分日本民众以反战者的姿态出现。有一部分日本共产党自始至终都坚持反对日本发动侵略战争的理念,积极开展反战宣传;同时也有作为共产国际成员的尾崎秀实等,他们从国际道义出发,开展反战情报搜集工作;但在华日本反战人士中比重最大的一部分是以日本军人为主体的日本战俘,战争爆发后,他们奉命来到中国战场,由于战事的延长和伤亡惨重,对战争开始有了抵触的情绪。他们被俘之后了解到中国共产党对待俘虏的政策,以及中国军民在侵略面前团结一致的决心,认识到战争的侵略本质,思想出现从“战争加害者”到“战争反对者”的转变。整个14年抗日战争的胜利,是中华民族浴血奋战团结一致和世界反法西斯国家互相支援的结果,同时日本反战人士在抗日战争中也作出了相应的努力,在认识到日本侵略战争本质之后,他们随之成立觉醒联盟、在华日本人反战同盟、延安日本工农学校等反战组织,开始多种形式的反战活动,甚至也有一部分日本反战者在对日进行反战宣传时牺牲。虽然他们的力量有限,但是对瓦解日军士气和宣传中国共产党俘虏政策起到了一定的作用。本文将以抗日战争中的在华日本反战人士为研究对象,进一步梳理其在中国14年抗战中所出现的反战动机以及在这种动机支配下成立的反战组织及其进行的各种反战活动,以此来系统说明这一时期在华日本人反战所具有的方向性和指标性意义。本文主要通过收集抗日战争时期的各种报刊资料,同时结合当时日本战俘、反战团体成员所留下的文字为研究史料,运用宏观和微观相结合、史料分析以及对比的研究方法。本文共分为三个部分,第一部分主要探讨抗日战争期间在华日本人的反战动机以及在不同反战理念指导下各反战组织成立的经过以及发展演变情况:以日本共产党为代表的左翼进步人士最先举起反战大旗并引领其他阶层、以尾崎秀石为代表的反战情报人员创立了情报组织、以日本士兵和俘虏为代表的各阶层在战争中不断认清现实,成立了多个反战组织并根据实际反战需要进行融合。第二部分主要论述这一时期在华日本人反战组织所进行的各种反战活动,如日本共产党的反战宣传、情报人员的情报搜集工作、日本士兵和俘虏的战地宣传以及直接参加对日作战等不同形式的反战工作。第三部分是论述抗日战争期间在华反战对于瓦解日军作战士气,增强中国军民必胜信念方面所起到的作用,在华日本反战存在的本身也具有方向性和指标性意义。最后结论部分主要是通过对反战组织及反战活动的总结,得出在抗日战争期间,日本反战人士同样是反法西斯统一战线的一份子,他们通过心理战和反战宣传,对于瓦解日军战斗意志起到了一定的作用,为抗日战争的最后胜利也作出了自己的贡献。

全红霞[7](2016)在《《永别了,武器》在中国的译介》文中研究说明欧内斯特·海明威(Ernest Hemingway,1899-1961)是20世纪着名的美国小说家,其早期代表作《永别了,武器》以特有的思想内涵和独特的艺术风格,被誉为“迷惘的一代”的最高成就,和美国现代文学的典范之作。小说在中国也具有极大的影响力。本论文将在译介学研究的基础上,对小说八十多年来在中国的出版、发行、研究和评论情况进行系统地梳理和阐释,以求从宏观上认识《永别了,武器》在中国的译介历程和研究现状。本论文主要分为三部分:第一部分是1976年文革结束前小说在中国的译介情况。这一部分又可细分为三个阶段:第一阶段是抗战前对小说的译介,第二阶段是抗战开始到新中国成立,第三阶段是新中国成立到文革结束。第二部分是1977年以来《永别了,武器》在中国的译介状况,这也是本论文的重点论述对象。到了新时期,社会主义文化开始全面发展,国外的文学理论也开始传入中国,《永别了,武器》终于迎来了春天,部分旧译本再版,新译本层出不穷,学术论文逐年增加,这说明中国学术界对该小说的译介与研究正在不断地发展。笔者将围绕人物形象研究、小说思想研究、小说的艺术特色研究、译本研究以及相关的电影影评五个方面来展开论述。此外,笔者在相应章节下也会引入美国对该小说的相关研究作为补充,并对一些异同和侧重点做出解释。第三部分是运用相关的翻译理论对小说在中国的传播史进行分析。笔者从当时的政治语境出发,运用埃文·佐哈尔(Even Zohar)的多元系统理论和勒费弗尔(Andre Lefevere)的操纵理论,从政治、意识形态、语言、文学、翻译等多角度考察,深入探究特定时期内操纵《永别了,武器》译介的各种因素,对小说译介过程中表现出来的特点进行文化层面的分析,以期对该小说的译介情况及背后原因作更系统的研究。能从这一个案中,可以看出译入语文化体系内的诸多因素到底是如何对文学作品的译介产生影响的。从整体的研究状况来看,文革结束后,学者们越来越多地从多元视角展开研究,极大地开拓了《永别了,武器》的研究范围。成绩应该肯定,但问题也不容忽视。国内关于小说的研究论文“扎堆儿”现象严重,同时,对照中西方对《永别了,武器》的相关研究内容及发表时间,我们不难发现,国内不少论文是照着西方的路子在研究,学术界对该小说的研究深度和创新性都有待加强。

宋思慧[8](2016)在《关于当代行为艺术中“暴力情结”的思考》文中研究说明西方的历史促使行为艺术的出现,存在主义哲学为它提供了理论依据,因此行为艺术旨在追问肉体和精神之间的联系,关注的是它们存在的本身。行为艺术最初出现时就是以破坏为主,在表现形式上致力于模糊艺术与生活的界限,打破传统意义上的绘画形式;在表现内容上是对传统美学观念的破坏,打破人们思想中已经固化的审美意识和趣味。本文第一章系统的分析行为艺术中暴力情结的表现形式,分别列举西方和中国行为艺术中,暴力情结具有代表性的行为艺术家和艺术作品,梳理行为艺术暴力情结的发展脉络。第二章系统的梳理行为艺术中暴力情结的表现形式,从表现形式中总结行为艺术暴力情结的艺术特点。第三章将主要从行为艺术家进行艺术创作的创作来源与思路,分析行为艺术家创作的环境与心理,并重新解读身体对于行为艺术的重要性以及行为艺术家对于身体的思考。第四章是基于当代美学观念对行为艺术中“暴力情结”的总结与思考,笔者认为人们对于行为艺术中的“暴力情结”存在审美误区,基于当代的美学观念,对于行为艺术中的“暴力情结”我们不应以传统的方式进行评判。而暴力情结的不断发展与介入,正是行为艺术在当代发展中的不断僭越。当代行为艺术中的极端暴力情结确实具有一定负面影响,但我们不能将这种负面影响以偏概全,对已经发生的行为艺术中的暴力情结持有一种客观的态度进行审视,而不是一味的抨击和排斥。本文将针对当代行为艺术中的暴力情结总结分析,在面对当代行为艺术中的暴力时应如何接受。

王延彬[9](2014)在《美国战争小说的流变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通常,学术界达成的共识是“文学即人学”(高尔基语)。那么,战争文学除了书写战争本身以外,战争中的人更是其关注的核心内容。战争小说以审美的方式去审视、描写和阐释战争,揭示人在战争中的生存状态与命运。文学审美性是包括战争文学在内的一切文学类型的基本属性。严格说来,完全不具备文学审美性的作品不能算作文学作品。战争小说是战争文学的主要表现形式之一,它并非简单机械地描写、复述和再现战争,而是审美主体见之于战争这一审美客体的一种能动反映。这种文学审美性的内涵包括两个组成部分,即通过语言、文字、修辞、创作手法与风格等构成的文学艺术表现形式和被审美主体艺术化了的社会生活。前者具有非功利性特征,而后者则不可避免地带有一定的功利性成分。战争文学并非历史,但却与历史形影相随,本质上是人类对于战争历史的个体体验性记忆,是硝烟散去之后人们对战争的反思和对本体的反省,是时代和历史的见证,因而战争文学审美也就难以与具体的战争、特定的历史阶段和共时的社会环境相脱节。这里既有审美主体艺术个性的张扬,也有人本性中的英雄崇拜,还有悲天悯人的人性呼唤,更有超越战争、反对战争的理性呐喊。小说家在其作品中对战争推动社会向前发展的作用予以肯定的同时,更多的是对战争的残酷性、破坏性和人性扭曲的揭示与批判,以文学审美特质来反映他们对不同战争的态度与情感。这种来自于不同审美主体,或同一主体不同阶段,以及不同语境下的态度与情感带有明显的多样性美学特征,具体表现在对战争审美的个人认同、民族认同、国家认同和人类共同情感认同上。而人的多重身份,常常会让这诸多“认同”范畴之间变得不再泾渭分明,也绝非二元对立或非此即彼。同时,事物普遍联系的规律又会导致它们之间的交叉互补以及错综复杂的认知程度。在战争文学作品表层结构中,这种现象通常表现为主人公灵魂深处的全面“内战”爆发。本我的诉求、道义的拷问、良心的质疑、人性的抗议、荣誉的诱惑和信仰的感召足以让其左右彷徨、进退失据,饱受“鱼与熊掌不可兼得”之苦,承受在个人、集体、民族、国家和人类之间被迫多难选择的炼狱煎熬。由此观之,审美主体所面对的审美客体之上经常存在着一种难以名状的模糊性与两面性。战争小说作为小说谱系中的一个重要组成成分,自然具有其他题材小说的一般性不可或缺的特征。但是,战争小说又拥有文学审美的一般形态以外的特殊品质。其史诗性、崇高性、英雄性、悲剧性、传奇性和批判性等审美范畴的叠加构成了个性鲜明的战争小说审美特质。人们普遍认为战争是政治的延续,是流血的政治,因而从战争小说中挖掘、提炼、研究战争文学的审美性在战争文学的研究领域就显得举足轻重。美国自从其建立的那一天开始,就与战争结下了不结之缘,其不同时期的战争小说所蕴含的深刻文学审美意义又为战争小说的文学审美性研究提供了丰富、鲜活的范例和详实的论据。从1775年4月19日莱克星屯的枪声拉开了美国独立战争的帷幕,1776年7月4日大陆会议通过并发表独立宣言,一直到1783年9月3日英国正式承认北美十三个英属殖民地的独立,历经八年的美国独立战争宣告结束。这场战争对于美国来说无异于开天辟地,它对于美利坚民族而言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美国独立战争具有资产阶级革命的性质。其结局是英国殖民统治的桎梏和旧的生产关系被打得粉碎,社会生产力得到解放,为美国资本主义的发展扫清了障碍。同时,殖民地人民获得空前解放,赢得了民族独立,建立了自己的国家,所以从这个意义上讲,美国独立战争又是一场伟大的民族解放战争,因而必然会成为美国独立战争文学的重要审美内容与支点。反映独立战争主题的文学作品,特别是小说,在美国战争文学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对其文学审美性的研究与挖掘有助于学术界重新审视与认识这一时期美国的历史、政治、经济和文化。反映美国独立战争的小说在整体风格上与其他战争小说有着很大的不同。其不同点主要表现在作家对战争的态度、战争叙事的风格和民族情感的认同上。应该说反映独立战争的小说,特别是早期发表的一些我们耳熟能详的作品,基本上都是以浪漫主义作为总的基调,所表现的是一种不折不扣的爱国主义精神和英雄主义传奇。这种浪漫主义基调在美国战争小说审美史上也算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可以说,从作家对这场战争的积极态度和浪漫主义的叙事手法到作家对民族精神的肯定与爱国主义的颂扬,均充分满足了美国人民对于民族解放和国家独立的审美需求。1821年詹姆斯·库柏出版了他的战争小说《间谍》。该作品被认为是美国战争小说的开山之作,并使库柏从此蜚声世界文坛,形成美国19世纪30年代战争小说创作领域中的“库柏派”。库柏本人及其追随者共同用小说书写了美国独立战争民族精神的血色浪漫史。浪漫主义审美创作到20世纪30年代才开始逐步转向了现实主义写真。美国独立之后,民族矛盾已经下降到了第二位,国内阶级矛盾上升到了首位,且经历了半个多世纪的发展之后,到了19世纪50年代末,这种矛盾已经到了一种空前激化的程度。如果说美国独立战争作为一场完全意义上的正义战争这一论断不会受到更多质疑的话,那么美国南北战争的性质则的确有不同的声音存在。主流观点一般认为美国南北战争是一场内战,是继独立战争后的美国第二次资产阶级革命,是一场扞卫国家统一的正义战争。它阻止了分裂,维护了统一;废除了南方落后的奴隶制度,解放了生产力,为美国资本主义进一步发展铺平了道路。对于美国南北战争爆发的起因,马克思从社会历史发展的高度,分析并得出了结论,即南北战争是南方的奴隶制度与北方的自由劳动制度之间的斗争。战争爆发的原因是这两种制度已无法共存于北美大陆,而只能以其中一种制度占主导。战争造成的巨大伤亡是迄今为止美国所参与过的国内外战争中伤亡人数最多的一次。战争对于南北双方感受各异。对北方而言,战后南方黑人奴隶获得了解放,蓄奴制被废除,资本主义雇佣劳动取代了奴隶制,因而极大地解放了生产力,进一步促进了资本主义发展。战争扞卫了国家统一,避免了国家分裂,恢复了联邦政府权威的合法性。而对于南方来说,他们失去的是传统的田园牧歌式的生活、种植园主控制下的蓄奴制和那份割舍不下的南方情节。他们的失败不仅表现在物质层面,而且也表现在精神层面。基于人本主义视角,对南北双方而言,这场内战消耗了双方大量的人力和物力,给美国人民带来了长时间的、多方面的影响,尤其是精神上受到了极大的伤害。在美国南北战争小说的创作过程中,作家们对南北战争的立场决定了他们怎样去书写这场战争,进而影响到其审美内容的筛选。而多数作家对战争所持的立场又往往决定于自身的归属。换言之,多数北方作家与南方作家由于所处地域不同,对这场战争的立场也是不同的,因此在南北战争小说文学审美活动中表现出很大的差异性。战争小说中,大多数作家把主题定位在表现和抒发爱国情怀和关照兄弟情义,表达无奈的伤感和咏叹悲情的挽歌,超越自身立场和反思战争等几个方面。这一期间库柏派浪漫传奇式的战争小说虽为数不少,但乏善可陈;现实主义作品较前者要少,但又不乏精品。其中,《飘》以典型的南方视角,史诗般地演绎了当时美国南方种植园主阶层的生活经历,思想感情和美国南方内战前后翻天覆地的变化,特别是内战后渐行渐远的旧南方以及战争的毁灭与南方芸芸众生的命运。作者玛格丽特·米切尔成功地对南方形象进行了典型化定型处理,对南方的田园生活和区域文化的方方面面,详略并施,打造了“一部庄园传奇的百科全书”。另一部反映美国内战的经典小说是斯蒂芬克莱恩的《红色英勇勋章》。该小说的审美方法、意蕴与风格的独到之处对美国战争文学创作产生了很大的影响,在美国战争文学史上留下了浓重的一笔。作品对战争的反思与批判被评论界认为是美国反战小说的雏形。从小说对交战双方、战争背景和人物姓名的模糊化处理来看,作者将审美观照的主线集中在战争之外,影射现实生活与战争一样具有某种荒谬性与荒诞性,带有对现代主义的前瞻性特征。该作品被认为是自然主义经典战争文学作品,其影响日后在多斯·帕索斯和海明威等作家的作品中皆有所反映。第一次世界大战是一场被公认的列强之间争夺世界霸权的非正义战争。战争爆发于1914年6月,而美国直到1917年4月6日才宣布参战。美国之所以没有在第一时间加入这场战争,原因是多方面的。战争爆发伊始,美国一是需要时间备战,进行必要的经济动员与军事准备;二是不失时机地游离于两大军事集团之间从事军火贸易活动,从中攫取高额利润;三是由于当时的美国社会不具备派兵参战的民意基础。美国由于参战较晚,战争中损失相对不大,然而这场战争给美国人,尤其是曾在战争宣传下,怀着为人类民主而战、维护世界和平的理想而走上前线的青年知识分子带来的肉体和精神上的双重创伤却是巨大的。理想和信念的幻灭让一代年轻人顿然失去了前行的方向,陷入了深深的迷惘当中。这种情绪广泛见诸于美国一战战争小说当中。其审美取向、审美把握、审美架构基本上是以“迷惘的一代”核心作家为其主流。归结起来,一战战争小说审美的主要范围包括书写战场的残酷恐怖与非人性、战争的荒诞与无意义、军队的黑暗与暴虐以及理想的幻灭与灵魂的绝望,进而唤起读者对战争、人生与命运的思考。“迷惘的一代”没有统一的纲领,是介于现实主义与现代主义之间的一个文学流派。其主要成员,如多斯·帕索斯、厄内斯特·海明威、爱德华·卡明斯等作家都参加过一战,其创作以现实主义为主,兼有自然主义与现代主义倾向。他们从人本主义出发,观照人在战争中的境状与命运,通过对战场、战斗层面的现实主义和自然主义描写,旨在揭露战争的残酷性、血腥性和惨烈性,进而对这场战争非理性和反人道的实质进行深刻的反思与有力的批判。通过描写军人对战争意义的幻灭和理想信念的破灭,来表现一种普遍的厌战、反战和迷惘情绪,进而审视战争造成的人性扭曲与人的异化。有些作品把战争作为背景,淡化战斗场面描写,而把审美目光投向了战争对人的精神和肉体的双重摧残之上,揭示出这种摧残既来自于战场上的敌人,同时也来自于己方军队中的黑暗、专制和极权,进而最终把批判的矛头直接指向了自己的军官和整个战争机器,凸显战争的荒谬、无意义、毁灭性与反人类性本质,把反战主题与人类命运紧紧联系在一起。因而,第一次世界大战战争小说的审美意蕴及其走向对美国战争小说书写传统产生的重大而又深远的影响是不容低估的。第二次世界大战是古往今来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战争。与一战相比,其规模更大、伤亡更多、破坏性更强、影响也更加深远。其惨烈程度前所未有,给参战双方的人民造成了巨大的灾难性后果,使人类数千年文明几乎毁于一旦。1939年9月1日德国发动闪电战,一举占领波兰。这一战争行动导致英国和法国联合对德国宣战,战争开始于欧洲,但战争之火迅速席卷了大半个世界。美国自一战后一直奉行孤立主义政策。一直到第二次世界大战前夕,美国主张孤立主义的势力仍十分强大,他们极力反对美国在美洲以外承担任何责任,更不愿冒险加入这场战争。二战爆发伊始,美国像在一战中表现的那样,采取了中立政策。其原因是多方面的,尽管不能排除其“渔翁得利”的功利动机,但在很大程度上还是由于美国民众反对参战的态度和在军事上准备尚不够充分所致。1942年12月7日,日本偷袭美国太平洋舰队,令其几乎全部覆没。12月8日美对日宣战,11日对德、意宣战。自此,美国正式加入世界反法西斯阵营,对反法西斯战争在全世界取得最后的胜利起到了举足轻重的作用。文学的美来源于生活,是审美主体对于客体的一种艺术把握,是对现实生活的一种能动的反映,是浓缩了的、特定的社会文化和具体的价值取向。仅就美国战争文学而言,尽管一战战争文学作品对二战后小说,特别是战后初期战争小说的审美具有一定的影响与传承,但后者无论是在审美意识形态上还是审美意蕴上与前者相比,都存在着明显的差异。有关二战的战争小说从主题到创作手法和技巧上都开始呈现出一种多元化趋势,审美视角较二战前战争小说也更加宽泛。作品直接描写、反映现实的情形已不多见,且鲜有激烈的政治倾向。二战的反法西斯性质决定了二战后较少有激烈地质疑这场战争的意义、直接怀疑战争正义性的作品问世,而是转而针对战争的残酷性和惨烈性以及军队内部的黑暗、专制、践踏民主等内容施以审美观照。将军营描绘成社会的缩影,以军队中的官兵矛盾冲突来影射社会问题是这一时期二战战争小说中较常见的一种审美倾向。尽管如此,厌战和反战等这些美国战争小说的传统主题并未完全消失,而是从抽象的人性角度去反思战争和诅咒战争。从《裸着与死者》和《从这里到永恒》等战后早期的一些作品中尚可以看到一战战争小说的影子,而到了海勒的《第二十二条军规》发表,则标志着二战战争小说进入了一个由现代主义发展而来的后现代主义阶段。这种现象与战后30年间美国国际、国内各种矛盾激化有着密切关系。国际上冷战开始,朝鲜战争铩羽而归,越南战争深陷泥潭;国内经历了麦卡锡主义而人人自危的20世纪50年代、颓废与骚动的60年代。对于战争小说审美的直接影响是仅靠先前循规蹈矩的审美策略已不能够适应审美客体的荒诞与疯狂。于是,以黑色幽默为代表的后现代主义战争文学审美便成了60年代之后美国战争小说审美的主要方式。进入新世纪,后现代主义审美已露颓废之象,为摆脱这种困境,使战争小说对人文精神层面进行再定位,战争小说家们在后现代主义语境下,试图另辟蹊径,以个性化的方式去诠释历史和反思战争,进而完善战争小说审美策略,以期更有效地实现战争小说的文学审美价值。近年来新现实主义战争小说和新历史主义战争小说的出现日益受到文学批评界的重视,也为后现代主义语境下战争小说文学审美多元走向形成了有力的支撑和详实的注脚。从独立战争到二战结束,美国战争小说经历了产生、发展、成熟和繁荣几个发展阶段。不同历史时期的美国战争小说除了在文学审美方面有着明显的时代印记以外,还与每一时期重大的历史事件、政治经济和文化背景、社会思潮、战争观念以及社会心理等方面有着密切关系,从不同的角度诠释了美国社会历史的发展轨迹以及美国人战争观与历史观的嬗变。美国战争小说经历了浪漫主义、自然主义、现代主义直到后现代主义和新历史主义文学浪潮的洗礼而最终走向成熟。对于不同时期美国战争小说文学审美特征与历史流变的探究会将有助于人们更加深刻地了解美国和世界,促使人们对战争与和平、人性与人道、公平与正义、命运与归宿等相关命题进行理性的思考与评价。

闫俊永[10](2014)在《越南战争时期的美国反战运动研究》文中指出自古到今,军事和外交一直是维护和增进国家利益的主要手段。二战后,世界陷入美苏两极格局,两国迫切需要借助军事力量来彰显本国的实力,扩大自身的影响。美国介入了五十年代的朝韩战争,最终因中国的抗美援朝而宣布撤军。在冷战意识形态的指引下,前沿阵地东南亚成为美国的下一个目标,而此时正发生内战的越南便为美国的插手提供了便利,由此便开始了长达20年(1954—1975年)的越战征途。起初美国自信满满,意在最短时间内将越南收入麾下,不料却深陷泥潭无法自拔。在军事史上,美国在越战中无功而返的结局令其难堪。一个超级大国凭借着足够的实力与自信,打着民主的旗号在越南的阴沟里翻了船。虽然越战后美国的实力没有受到大的削弱,但政府足以从战争的失败中汲取教训。战争的失败是多方面共同作用的结果,其中反战运动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因素。当然尽管反战遍及美国各个阶层、各个领域,但由于其自身存在的一些问题,致使这场运动的作用没有发挥到极致。但不可否认,声势浩大的反战运动最终引发了民众对越南战争的关注,引起总统及其政府人员的顾虑,使得他们不得不在政策制定上投鼠忌器。而且反战人士在运动中传达的一些理念和价值在越战后美国的社会中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实现,促进了社会诸多领域的发展。

二、给反战一个坚定的理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给反战一个坚定的理由(论文提纲范文)

(1)老舍长篇小说民族意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一章 老舍长篇小说中民族意识的文化溯源
    第一节 儒道文化的滋养
    第二节 满族精神的传承
    第三节 北京地域文化的润育
第二章 长篇小说中民族意识的多样态呈现
    第一节 日饮清泉伴古松——传统文化的审视
        一、善恶交错的人性书写
        二、对济世与无为人生态度的反思
    第二节 精神不死天难夺——家国情怀的抒写
        一、末世匠人的“不传”
        二、青年一代的“坚守”
    第三节 举杯切切莫相忘——满族礼节民俗的关注
        一、场景式的民俗展现
        二、对民俗礼节的忧虑
第三章 老舍长篇小说中民族意识的探索与影响
    第一节 民族形式的探索
        一、章回体叙述模式的突围
        二、寓言体裁的实验性探索
        三、源于人物的现代白话语言
    第二节 民族意识的影响
        一、当代京味文学的复现
        二、民族文化批评态度的继承
        三、国际语境下的民族文学创作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公开发表论文及着作情况

(2)陈敬容诗歌翻译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诗歌翻译与中国新诗的发展
    第二节 作为诗人与译者的陈敬容
    第三节 研究问题、方法与意义
第一章 陈敬容诗歌翻译的实践与理念
    第一节 翻译缘起:从读者到译者
    第二节 翻译实践:三个阶段的译诗
    第三节 翻译理念:注重诗学功用
第二章 陈敬容诗歌翻译的特点
    第一节 忧郁情调的传达
    第二节 内在节奏的把握
    第三节 时代话语的印记
第三章 陈敬容诗歌翻译与创作的互动
    第一节 波德莱尔与陈敬容的都市诗
    第二节 里尔克与陈敬容的写物诗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陈敬容发表于报刊上的诗作
附录二 陈敬容发表于报刊上的译诗
后记

(3)美越妇女跨国反战运动研究(1960-1975)(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原因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状况
        二 国内研究状况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四节 创新之处
第一章 美越妇女跨国反战运动的历史背景
    第一节 美国陷入越南战争的背景及其过程
        一 美国陷入越南战争的背景
        二 美国陷入越南战争的过程
    第二节 美国第二次女权运动的兴起过程
    第三节 越南女性主义的形成与出现
        一 古代时期的越南妇女
        二 革命前后期的越南妇女
第二章 美越妇女跨国反战运动的主要活动
    第一节 美越妇女跨国反战运动的基本过程与表现
        一 1960 年至1964 年小规模和组织分散的温和阶段
        二 1965 年至1967 年大规模和有组织的激进阶段
        三 1968 年以后具有激进女性主义色彩
    第二节 妇女争取和平同盟的成立
        一 同盟成立的原因
        二 同盟发展的过程
    第三节 妇女争取和平同盟的国际活动
        一 1965 年雅加达会议
        二 1967 年河内会议
        三 1968 年巴黎会议
        四 1970 年成立美国人民反帝代表团
    第四节 印度支那妇女会议的召开及其影响
        一 会议召开的筹备工作
        二 会议召开的主要内容
        三 会议召开的作用及影响
    第五节 美国少数族裔妇女参与反越战运动
        一 非裔美国妇女前往越南
        二 墨西哥裔美国妇女前往越南
        三 亚裔美国妇女前往越南
第三章 对美越妇女跨国反战运动的评价
    第一节 对两国女性运动的影响
    第二节 对越南战争的影响
    第三节 美越妇女跨国反战运动的局限性
结语
参考文献
个人简历
致谢

(4)浅论影视剧中的小人物塑造方法(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研究背景及意义
第一章 国内外关于人物塑造的一些实例
    第一节 港台剧的小人物的塑造模式
    第二节 大陆影视剧惯用的小人物创作模式
    第三节 研究思路与方法
第二章 人物塑造中具体使用的方法
    第一节 传统叙事模式下的人物塑造
    第二节 新叙事模式下的人物塑造方法
    第三节 个人创作中的人物塑造方法
        一 个人作品创作背景
        二 个人作品梗概
        三 从编剧角度进行人物塑造
第三章 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结论
    第二节 进一步工作的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 个人剧本
致谢

(5)澳大利亚国内和平反战运动研究(1965-1972)(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意义
        (一) 选题背景
        (二) 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一) 国内研究动态
        (二) 国外研究动态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一章 和平反战运动发生的背景
    一、伊里安问题与卷入越战
    二、印马对抗与增兵越南
第二章 和平反战运动的过程
    一、兴起:各阶层反战团体的出现
    二、发展:从“抗议”转向“抵抗”
    三、高潮:越南暂停运动
    四、反战运动的尾声
第三章 和平反战运动的特点
    一、和平反战运动的局限性
    二、与新的社会运动相结合
第四章 和平反战运动产生的影响
    一、对社会舆论的影响
    二、对政府决策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历

(6)抗战中的在华日本人反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国内外研究概况
    0.2 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与创新之处
    0.3 理论意义与现实意义
1 抗日战争期间在华日本人反战组织情况
    1.1 以日本共产党为主体反战组织
        1.1.1 日本共产党在日本国内的发展情况
        1.1.2 日本共产党在中国的反战组织情况
        1.1.3 在华日本共产主义者同盟的成立和发展
    1.2 觉醒联盟组织在华的发展情况
        1.2.1 觉醒联盟的建立
        1.2.2 觉醒联盟的成立构想
        1.2.3 觉醒联盟各支部建立情况
    1.3 在华日本人民反战同盟的组织发展情况
        1.3.1 在华日本人民反战同盟西南支部的建立
        1.3.2 在华日本人民反战同盟重庆总部情况
        1.3.3 在华日本人反战同盟各支部的成立情况
        1.3.4 在华日本人反战组织的整合
    1.4 延安日本工农学校的组织发展情况
        1.4.1 延安日本工农学校的创立
        1.4.2 日本工农学校的运行机制及教学情况
        1.4.3 延安日本工农学校分校的创立
2 抗日战争时期在华日本人反战活动情况
    2.1 反战宣传
        2.1.1 印发多种文字宣传品
        2.1.2 战地通话宣传
        2.1.3 反战话剧宣传
    2.2 军事情报搜集活动
        2.2.1 战场日军情报搜集
        2.2.2 尾崎秀实等对日的军事战略情报搜集
    2.3 日军内的反战活动
        2.3.1 战场上的较量
        2.3.2 积极反战
        2.3.3 消极对战
3 抗日战争期间在华日本人反战的意义
    3.1 在一定程度上瓦解了日军作战士气
    3.2 在一定程度上增强了我国军民抗战胜利的希望与决心
    3.3 在华日本人的反战具有指标性和方向标意义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7)《永别了,武器》在中国的译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创新之处
第一章 1976年以前对《永别了,武器》的译介
    一、抗战前对小说的译介
    二、抗战开始到新中国成立对小说的译介
    三、新中国成立到文革结束对小说的译介
第二章 1977年以来对《永别了,武器》的译介
    一、人物形象研究
        (一) 关于亨利
        1. 亨利
        2. 亨利与其他人物的比较
        (二) 关于凯瑟琳
        1. 凯瑟琳
        2. 凯瑟琳与其他人物的比较
        (三) 小说中的次要人物
        (四) 人物塑造的缺陷
    二、小说思想研究
        (一) 主题思想
        1. 战争、爱情与死亡
        2. 寻找家园
        (二) 创作思想
        1. 作家自身经历与小说
        2. 其他作家对该小说创作的影响
        (三) 其他思想
        1. 性取向
        2. 现代主义思想
        3. 生态主义思想
    三、小说的艺术特色
        (一) 整体叙事艺术
        (二) 象征
        (三) 对话
        (四) 讽刺
    四、译本研究
    五、相关的电影影评
    小结
第三章 《永别了,武器》中文译介的理论分析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大陆《永别了,武器》中译本一览表
附录二:港台《永别了,武器》中译本一览表
附录三:中国《永别了,武器》研究论文目录索引

(8)关于当代行为艺术中“暴力情结”的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引言
一、行为艺术中“暴力情结”的环境氛围与发展
    (一)当代环境所构成的暴力氛围
        1、社会机制——亚健康的生活环境
        2、心理机制——信仰的缺失
        3、文化机制——文化全球化的相互渗透与影响
        4、经济机制——艺术市场的商业化进程
    (二)“暴力情结”在西方行为艺术中的发展
        1、20 世纪 50-60 年代——西方“暴力情结”在行为艺术中的萌芽
        2、20 世纪 60-70 年代——西方“暴力情结”在行为艺术中的发展
        3、21 世纪——西方“暴力情结”在行为艺术中的延续
    (三)中国行为艺术中“暴力情结”的发展
        1、20 世纪80年代的行为艺术——模仿时期
        2、20 世纪90年代的行为艺术——探索时期
        3、进入21世纪的行为艺术——极端时期
二、行为艺术中“暴力情结”的形式与特征
    (一)行为艺术中“暴力情结”的表现形式
        1、行为艺术中“暴力情结”的一般表现形式
        2、行为艺术中“暴力情结”的极端表现形式
    (二)行为艺术“暴力情结”的特征
        1、伴随着疼痛与血腥
        2、引起生理与心理的极端不适
        3、游走于道德与法律的边缘
三、行为艺术中“暴力情结”的创作来源与载体
    (一)行为艺术家的创作来源
        1、源于本能与成长中的“暴力情结”
        2、生活中暴力行为对行为艺术“暴力情结”的影响
        3、其他艺术形式对行为艺术“暴力情结”的影响
    (二)行为艺术中对身体的反思
        1、身体作为艺术的载体
        2、行为艺术中对身体的暴力表现
四、在当代美学观念下对行为艺术“暴力情结”的思考
    (一)观众对当代行为艺术中暴力的解读误区
        1、局限于传统美学体制
        2、从伦理道德的单一视角去批判
        3、媒体对行为艺术中暴力解读与传播的影响性
    (二)暴力在当代艺术中逐渐形成独立的体系
        1、暴力美学的初步形成
        2、暴力成为当代美学观念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当代美学观念的转变对行为艺术中“暴力情结”的影响
        1、美学观念对行为艺术中“暴力情结”的影响
        2、行为艺术中的“暴力情结”是艺术不断僭越的过程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9)美国战争小说的流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提要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美国战争小说流变研究评述
    第二节 研究的价值与意义
    第三节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战争-文学-人学
    第一节 战争本质与战争观
    第二节 战争与战争中的人
    第三节 文学与文学审美性
    第四节 战争文学的审美特质
        1.独立的审美形态
        2.创作主体的审美把握
        3.审美客体的本质与特征
第二章 美国独立战争小说的审美意蕴
    第一节 独立战争小说的审美视角
    第二节 民族精神的血色浪漫史
    第三节 客观而深沉的现实主义写照
第三章 美国南北战争小说的审美特征
    第一节 扞卫统一前提下的兄弟情谊
    第二节 无奈的感伤与悲情的挽歌
    第三节 超越立场与战争反思
第四章 第一次世界大战与美国战争小说
    第一节 一战对美国的影响
    第二节 美国一战小说的审美特征
    第三节 美国一战小说审美的案例分析
        1.战争的残酷与意义的荒诞
        2.人性的异化与理想的幻灭
        3.迷惘的一代与绝望的灵魂
第五章 第二次世界大战与美国战争小说
    第一节 二战对美国的影响
    第二节 美国二战小说的审美特征
    第三节 战争小说表现形式在此间的剧变
        1.性与战争机器的较量
        2.黑色幽默下的政治悖论
        3.义视角下的战争史诗
第六章 当代美国战争小说的审美策略与走向
    第一节 后现代主义战争文学审美的延续
    第二节 后现代语境下战争小说审美的多元走向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10)越南战争时期的美国反战运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言
    一、问题的缘起、选题的意义
        (一) 问题的缘起
        (二) 选题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越战时期美国国内反战团体的相关研究
        (二) 提到反战对美国越战政策的影响
        (三) 涉及60年代反战运动对越战之后美国社会的影响
    三、本文的创新点及研究方法
    四、本文的基本框架
第一章 美国卷入越战与国内反战运动的兴起
    一、介入——扶植傀儡政权
    二、“反叛乱”与“特种战争”
    三、“秘密战”与“地面作战”
    四、反战运动的兴起
第二章 民间团体的反战
    一、校园内的反战运动
        (一) 青年学生的反战
        (二) 教师的反战
    二、妇女的反战
    三、宗教团体及其他社会团体的反战
    四、社会上其他零星团体的反战
        (一) 自由主义者的反战
        (二) 社会公益组织的援助
第三章 美国媒体的“反战”
    一、媒体与政府的关系
    二、驳斥“越战为电视媒体之战”的论点
    三、媒体报道对美国民众和政府决策的影响
第四章 美国士兵的反战
    一、退伍回国的老兵或伤员的反战情况
    二、驻越美军的反战
    三、被北越遣送回国的战俘参与反战
第五章 反战运动的局限性及其有限影响
    一、反战运动的局限性
    二、反战造成的有限影响
        (一) 反战对越战政策的影响
        (二) 反战对战后美国的影响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四、给反战一个坚定的理由(论文参考文献)

  • [1]老舍长篇小说民族意识研究[D]. 刘书吟. 沈阳师范大学, 2021
  • [2]陈敬容诗歌翻译研究[D]. 贺重阳. 华东师范大学, 2020(12)
  • [3]美越妇女跨国反战运动研究(1960-1975)[D]. 杨林. 郑州大学, 2019(08)
  • [4]浅论影视剧中的小人物塑造方法[D]. 汤钦立. 上海师范大学, 2019(08)
  • [5]澳大利亚国内和平反战运动研究(1965-1972)[D]. 张紫琳. 苏州科技大学, 2018(01)
  • [6]抗战中的在华日本人反战研究[D]. 曹金娜. 辽宁大学, 2018(01)
  • [7]《永别了,武器》在中国的译介[D]. 全红霞. 北京外国语大学, 2016(03)
  • [8]关于当代行为艺术中“暴力情结”的思考[D]. 宋思慧. 东北师范大学, 2016(04)
  • [9]美国战争小说的流变研究[D]. 王延彬. 吉林大学, 2014(09)
  • [10]越南战争时期的美国反战运动研究[D]. 闫俊永.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9)

标签:;  ;  ;  ;  ;  

给出反对战争的坚定理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