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南城区住宅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上海南城区住宅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一、上海市南市区住宅发展的思考和建议(论文文献综述)

张松[1](2021)在《城市生活遗产保护传承机制建设的理念及路径——上海历史风貌保护实践的经验与挑战》文中认为中办国办《关于在城乡建设中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的意见》对加强历史文化保护传承做出了全面系统的部署,如何实现这一目标需要地方的积极实践与科学探索。以上海市历史风貌保护实践为研究案例,围绕历史风貌保护机制的特征、城市生活遗产保护面临的新挑战和新问题,以遗产保护经典理论和国际文件精神为理性基础,从城市生活遗产的概念认知、历史城区物质肌理维护、建成环境遗产可持续性、基于社区的城市生活遗产保护管理等方面,全面探讨了城乡文化遗产保护传承机制建设健全的基础理论与实现路径。

丁千钧[2](2021)在《上海老城厢乔家路研究》文中研究表明

刘清清[3](2021)在《近代上海老城厢“填浜筑路”与浜路空间演变(1843-1927)》文中指出基于中小尺度研究视角和填浜筑路的史实,本文以近代上海老城厢之城内方浜、肇嘉浜退建浜基工程个案研究为切入点,在探寻老城厢填浜筑路实施的现实空间原因基础上,采取史料文字与城市历史地图互证的方法,复原开埠后1843年至1927年遗存河浜在填筑前后浜路空间布局形态的演变历程,勘定退建浜基段浜路空间界址,进一步归纳和总结填筑前后浜路空间的用地演变类型和路径,并将填浜筑路作为一项工程建设项目来探讨形态演变过程的作用力及其互动效应。主要结论如下:退建浜基是针对特殊浜路空间条件实施的,通过置换浜基和房基、路基的方式阔宽了浜侧旧路,是填浜筑路工程在实操层面作出的调整与改良。退建浜基有效地平衡了近代老城厢城市化进程中局部地段的道路用地和建设用地矛盾,使传统河浜这一特殊用地转型为近代城市用地的方式更趋于合理。填浜筑路之所以能够实施的现实空间原因与传统疏浚功效式微密切相关。历年疏浚频次统计与分析表明1855年是老城厢河浜淤塞程度的重要分水岭。开埠后城厢内外河浜的结构性淤塞加剧,从而导致全数河浜需要同步疏浚的频次增加,疏浚后的畅通效果也越发难以维持长久。河浜自身空间淤堵情况严重,以及沿浜建筑违建侵占浜道和开浚起泥侵占沿浜街道,导致了浜道与沿浜建筑、交通道路之间空间形势日趋紧张,由此加剧了疏浚的弊端。由此河浜网络、浜道空间及其沿浜空间三个空间尺度下的紧张关系使得疏浚办法日渐失效。这正是“由浚改填”的现实空间原因。填浜筑路除了牵涉到浜基之外,还涉及沿岸与浜侧旧路和旧房等多种位次、不同属性的用地合并与重组,呈现出多重而复杂的演变关系。超半数里程的浜基被用作阔宽旧路,还有超四分之一里程的被用作了建造房屋,只有约十分之一里程的是直接辟作新路基。新路基除了来自浜基单一用地外,大部分是浜基和岸边旧路基的整合。虽然填浜筑路与旧时河浜被侵占导致其消失的结果相同,但是两者的实现路径和动机完全不同。其中新地和新路的出现正是为了适应近代城市化的内在需求,近代市政建设采取填浜筑路主动调整、整合土地利用方式的结果。因此,从旧浜和新路的演变关系来看,填浜筑路空间演变的基本内涵应为“浜基并非全是新路基”,且填浜筑路之于近代老城厢开发建设的作用更在于阔路,意义更在于整合城市用地资源。填浜筑路作为一项市政工程,是在上海地方自治形势下相关权益主体互动中实施的。一方面,工程实施主体——自治机构本着“兴民生之大利”的宗旨,通过建立、完善市政管理制度和整合市政职能的方式将填浜筑路事权总揽。同时由于其自身财务状况和缺乏市政规划意识,从而使得浜路空间演变呈现“局部联动、整体无序”的特征。另一方面,工程受益主体——市民对于清末民初十年自治机构举办这一市政工程表现出积极的配合姿态,但对工巡捐局时期的填浜筑路一事更多地表现出观望姿态,甚至在自身权益受损的情况下挑战工巡捐局的自治权威,进而使得筑路工程进展多有延误。实施主体的主观能动和受益主体的利益诉求交织在一起,双方合力促进仍是主流。二十世纪初20余年的填浜筑路使老城厢城市道路和交通环境得到明显改善和提升。作为近代上海老城厢市政建设的重要内容,填浜筑路以整合、优化浜路用地空间的方式,有效地促进了老城厢由传统水乡格局向近代城市架构的空间转型进程,为之后近代华界城市化建设奠定了空间基础。

刘君[4](2020)在《上海生生牧场发展变迁研究(1929-1949)》文中指出1929年,在南京国民政府鼓励创办企业,颁布《公司法》、《工厂法》等法律法规,以及传入中国半个多世纪的乳业的本土化渐趋完成的时代背景之下,沈九成因个人际遇创办生生牧场。在5年左右的时间里,生生牧场便发展为近代上海最大的华商牛乳场。自1929年至1949年的20年时间里,在生生牧场的发展变迁中,其经理凡四变。据此,生生牧场20年的发展可以划分为四个时期。一是1929年至1933年,由沈九成的长子沈鹏程担任经理,为生生牧场的创办和初步发展期;二是1933年至1940年,沈九成出走三友实业社后,自任经理,为生生牧场的快速发展期;三是1940年至1946年,由沈九成的三子沈万灵担任经理,为生生牧场的调整期;四是1946年至1949年,生生牧场被中国国民党的中央信托局接收,为生生牧场的衰退期。在不同的发展时期,生生牧场的发展战略和销售战略均有所不同。1929年至1933年,生生牧场初始创办,奶牛的采购、员工的招聘、土地的租赁,以及生产设备的买入,奠定了生生牧场营业及发展的基础。此一时期,生生牧场通过文化濡化、竞争者定位、与三友实业社合作等销售方法,将企业的新鲜牛奶消费群体牢牢固定在社会上层人士之中。1933年,沈九成接掌生生牧场之后,通过产品结构的调整、销售模式的扩大、以及制定灵活的销售策略,使生生牧场的规模快速增长,其消费者群体由社会上层人士逐渐向社会中层人士下移。但是,随着日寇的入侵、上海的沦陷,生生牧场的销售规模因日伪政府的配给制度而萎缩。1940年8月24日,沈九成被绑架之后,将生生牧场交由三子沈万灵经营。沈万灵在艰难困苦的沦陷时期,调整生生牧场的销售战略,以生生牧场的“A”字消毒牛乳只为社会上层人士提供。这一销售战略的调整,维持了生生牧场在日伪时期的艰难生存。1946年,抗日战争胜利后,企业员工联合国民党的战后接收人员,诬告沈九成、沈万灵为汉奸。生生牧场因此被中央信托局接收。在中央信托局管理上海生生牧场时期,其生产经营活动受到多方干扰,不断萎缩,使得生生牧场走向衰落。基于对生生牧场1929至1949年间四个时期生产销售活动的研究,从微观的视角展现了近代的企业发展与社会环境变迁之间的复杂互动关系。一方面,牛奶的消费人群从社会上层人士扩展至社会中上层人士,又因为社会环境的变迁上移至社会上层人士。物的社会生命史,不仅是一个经济关系,还受到不同历史时期社会关系和政治关系的制约。另一方面,企业的生产销售活动,需要一个良好的市场环境和社会政治环境的保障。经营自由作为经济增长的前提,是企业生产销售活动能否正常展开的必要条件。生生牧场的发展历程,是近代中国国民党国民政府时期经济增长和经济衰落的见证。

郭磊贤[5](2018)在《基于“密度-设施”的上海-苏州人居空间演化与治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处在高质量空间发展门槛上的中国大城市地区面临“放任增长”或“限规模、疏人口”的路线争议,学术研究亟待从“质量”角度回答中国大城市地区的空间发展机制问题,但已有研究方法和成果的指引作用有限。本文将“质量”概念降维到城乡规划学科核心关注的空间层面,选取“密度”和“设施”作为调节聚落质量的核心变量,以“密度-设施”比例关系作为聚落质量的空间测度,构建了基于“空间过密化”假设的大城市空间发展过程模型。经由“密度-设施”的研究视角并通过长时间的历史-空间研究与多样本、多尺度的比较研究方法,本文概括了世界特大城市地区的“密度-设施”空间分布规律与聚类特征,并以上海-苏州地区为重点对象,全面解析了1946年至今该地区的聚落空间演化与治理过程。经过归纳、解释和初步验证,本文认为,上海-苏州地区的聚落空间发展表现为“密度-设施”空间波动与过密空间转换的过程逻辑,形成了在长期空间过密化进程中局部突破低水准聚落质量困境的空间演化与治理机制。该机制是中国特大城市地区在外部政治经济环境下,根据体制特征和公共资源条件,策略性选择疏解人口、供给基础设施等不同成本“密度-设施”调节路径的结果。现阶段,外围地区成为上海-苏州应对空间过密化的重点地带,上海中心城周边地区和上海-苏州跨界地区等外围地区典型空间的“密度-设施”关系修复实践则表现出通过治理模式创新改善设施服务的新趋向。综合研究发现,本文也对上海-苏州地区提出了优化“密度-设施”关系、提升空间质量的初步建议。

张玥[6](2018)在《上海城市更新背景下老旧小区老年人日常活动研究 ——以购物和休闲活动为主》文中认为目前上海已经进入了深度老龄化阶段,同时上海也从大规模城市建造进入城市更新的阶段。在前三十年大规模城市建造的过程中,一部分老旧小区的居住条件得到改变并反映出一些问题。还有一部分老旧住宅暂时无法得到更新,而居住条件与现代生活已不相适应。如何能在接下来的城市更新过程中,对中心城区老旧小区的老年人提出针对性的改造策略,是一个值得探讨的问题。因此本文根据不同区位,社区类型,和城市更新过程中可能面临的不同未来,选取以下四个小区:位于黄浦区的新式里弄龙门邨,位于静安区的新式里弄张家花园,位于虹口区的旧式里弄兰言里和位于杨浦区的棚户简屋社区蒋家浜。采用观察法,访谈法等方法,对小区内老年居民的日常活动进行实地调研。通过研究和对比这四个老旧小区老年人的日常活动,发现在购物活动方面,各小区老年人活动特点呈现出相似性;休闲活动方面,旧式里弄老年人社区内活动现象较为普遍,而新式里弄老年人社区外活动更为积极,随后从规划学,社会学和环境行为学等方面分析其中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为不同类型的小区提出相应的城市更新的建议。全文共分为五个章节:第一章对于研究背景、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等进行介绍;第二章对于本文的理论依据和案例选择进行阐述;第三章和第四章对于各个小区老年人购物活动以及休闲活动进行了详细介绍和对比分析,总结活动特点和规律,分析其中影响因素;第五章提出结论并为不同小区提出城市更新的相应建议。

曹绿荫[7](2016)在《清末民初上海城濠公地案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本文主要利用晚清民国时期的地方志书、报刊杂志等资料,以1905一1916年间的城濠公地处理问题为研究对象,力图较为完整地呈现这一问题的来龙去脉,探究不同时期、不同背景下,因城濠公地而引起的管理权争端以及填濠筑路之后城濠余地的处置等问题,同时兼及涉入其中的自治机构、提右营、城根租户、城濠官产丈放局等不同势力和利益主体之间的利益纷争。城濠公地问题凸显于晚清地方自治兴起之时。总工程局认为,应将城濠公地纳入地方自治的管辖范围,并提出了全面整改城濠公地的计划。实际拥有城濠公地管理权的提右营并不希望改变这一状况。城根租户出于自身利益的考虑,亦支持提右营继续管理公地。争议因此而起,延至清亡尚未达成一致,自治机构并未达到接收城濠公地管理权的目的。上海光复后,主导自治的地方精英掌握了政权,趁机接管城濠公地,相继推行拆城、填濠、设沟、筑路的工程,并公布城濠余地丈放召变方案。为了尽量保全自身利益,城根租户与城根保产公会在筑路、余地处置、房屋拆让补偿等问题上提出了自己的利益诉求,并略有所获。“二次革命”之后,地方自治停办,城濠余地丈放工作以及未完成的路工建设转由城濠官产丈放局负责。城濠官产丈放局强调城濠公地系“官产”坚持在余地丈放时新旧租户一体对待,拒绝给予旧租户以任何优待。1916年初,在迭经波折和困难之后,南北半城的城濠丈放工作全部完竣,城濠官产丈放局奉令撤销。城濠公地处置一案终告完结。城濠公地处置一案历时十年之久。其间,各方之间的利益纷争、观念分歧和权力冲突,给城濠公地的处置带来了诸多复杂的变数。前期各方之间因公地的归属和管理问题引发激烈的论争,固不待言;即便是城墙拆除之后,由于主事机构的变动、前后政策不一,填濠筑路、余地丈放等具体事务的处理亦反反复复,一波三折。种种争论、反复和波折的发生,既显现了利益纠葛和权力博弈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也折射出政治局势的变化对地方公共事务的巨大影响。

李爱勇[8](2014)在《1950~1980年的上海私有住房 ——城市中的意识形态、私房权利和住房空间》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前,学术界只有极少数历史学者和法律学者研究上海私有住房,且其研究内容主要限于私房改造及其遗留的经租房问题。1950~1980年的上海私有住房在相关主体的作用下经历了复杂的历史过程,它主要包括以下四个阶段:从建国初期至1960年代初自住性私有住房的建设,从1956年初至文化大革命前出租性私有住房的改造,文化大革命时期私有住房受到的大规模冲击,从1978年拨乱反正至今对私有住房遗留问题的落实等。为了挖掘普通民众的经济潜力,上海市政府在一定时期内和程度上支持或规范自住性私有住房的建设。但是自建公助和零星自建等自住性私有住房的建设,都反映出上海正试图建立公有住房体系,而非发展私有住房。因为自建公助挤占了公有住房的资源,零星自建影响了社会主义的城市规划,上海市政府将自建公助住房分配成了公房,并严格限制零星自建。为了伸张私房所有权或居住权,些职工和居民,与上海市政府产生了一定冲突。它反映了工人阶级领导地位在理论和现实间的差距,以及居民自主解决住房困难和政府规划建设城市的分歧。对于出租性私有住房,上海市政府无论是保护私有房屋还是限制私房租金,都是为了保障民众租住而非私房产权本身。在1956年开始的公私合营、国家经租和补改造中,上海市政府和普通民众进行或支持私房改造分别是从意识形态和实际权利出发的。私房房主试图通过各种方式维护既有的私房权利,但仍逐渐失去了对房屋的处分权、部分收益权。上海市政府也曾试图处理好租赁关系与权能利益,合理利润与投机剥削,以及群众动员与房主自愿等矛盾。但是,普通民众的盲目合营和私房房主的逃避改造使私房政策逐步倾向于快速改造。从历史发展看,私房改造存在一定的失误和不足;从法律角度看,它忽视了私房的权能利益。但从政治角度看,私房改造存在一种必然要解决的合法性问题,因而也具有了相应的合理性。文革时期,少量的出租性私有住房和面积较大的自住性私有住房都受到了冲击。以学生为主的红卫兵、私房房主所在的机关单位和房地局的造反派先后成为三次抢房风的主力。普通民众和私房房主对这种改变私房所有权的强烈冲击进行了一定的抵制,但私有住房还是失去了曾经对上海住房的影响力。三支两军、住房分配和归还财物,在维持住房秩序并重建新形象等方面起到了一定的积极作用,也进一步造成了私有住房的复杂问题。公有住房在1979年达到了顶峰,拥有在上海住房中的绝对优势,是以冲击私有住房所造成的深刻影响为代价的。文革产、私改房、经租房等历史遗留问题都是其直接或间接的后果。从1978年拨乱反正至今,文革产、私改房、经租房等问题的落实是为了重建社会主义法制、恢复党和政府的信誉,而非通过法律解决私房权属这一核心问题。在1992年文革产、错改房都得到了基本落实后,关乎私房改造重大问题的经租房仍然存在巨大分歧。因为私房落实要与总的政治原则相一致,上海市政府始终坚持维护私房改造成果,认为符合政策并纳入改造的私房“一律属于国家所有”;经租房房主则坚持,私房改造终止于文革取消定租,没有补领定租的经租房,其私有权并没有完成转变。经济发展和落政房源等客观条件影响了私房落政的时间,各方的认识分歧等主观因素则关乎落政私房的重塑及相关法治建设等问题。经租房是政府与民众共同参与的产物,其解决也需要各方的共同努力。总而言之,1950~1980年上海私有住房的历史,既是以前历史的延伸,又是以后历史发展的基础。期间,上海私有住房的所有权发生了复杂而深刻的变化。私有住房的权利是相关各方面临的中心问题,也是各方参与历史活动的根本。作为最主要、最切身的感受体,私有住房让普通民众和私房房主产生了持久而深刻的体验。坚持社会主义和维护私房改造成果等意识形态需要,对上海市政府的政策制定有着重要影响。新中国的成立不是上海私有住房新旧历史的分水岭,文革结束也不是原有私房的春天。政府与私房房主仍需就经租房的落实达成一种契约关系,在尊重政策的情况下,按照《物权法》解决商品住房问题的模式,通过法律途径解决私房遗留问题。

徐群[9](2012)在《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文中认为经济史学家金德尔伯格曾说过:“城市化是个世界性现象,它同样影响着富裕国家和贫穷国化完全背道而驰的趋势是不可能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斯蒂格列茨认为中国的城市化与美国的高科技发展将是深刻影响21世纪人类发展的两大课题。新世纪对于中国有三大挑战,居于首位的就是中国的城市化。可见,城市化是人类社会发展的必然趋势,中国的城市化已经成为21世纪对人类社会产生巨大影响力的社会过程。上海是中国大陆第一大城市,无论其城市化水平或者产业结构演进的程度都领先于我国其它城市。经过上世纪90年代的快速发展,上海中心城区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服务功能逐步凸显,集聚功能进一步提升。根据《上海统计年鉴2011》,2010年末上海户籍人口1412.32万人,其中农业人口仅157.37万人,城市化率达到88.9%,可见上海已步入城市化的后期阶段。从产业结构演进来看,上海也已进入工业化的后期阶段,第一产业的比重进一步缩小,第三产业的比重稳步上升并已超过半数。反观农业,上海非农业大市,却是一个农业强市。截至2010年,上海的耕地面积为20.10万公顷,属全国各省市、自治区和直辖市中最低者,但同时,就粮食单位面积产量、农民人均纯收入、农产品商品率等方面而言,上海名列前茅。其城市化背景下的农业发展经验对许多地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的农业发展有一定的参考价值。经过多年的发展和积累,上海已经成为一个国际化大都市,并联动杭州、宁波、南京等地,形成长江三角洲大都市带。目前,上海已进入城市化后期,历经了城市化发展的各个阶段。本研究在考察上海城市化与农业发展演化轨迹的基础上,从人口城市化、经济城市化和空间城市化三个角度切入,研究不同历史时期上海城市化发展特征及其对上海农业发展的影响。新中国成立至改革开放前,上海由一个多功能的工商业城市转变为综合性的工业基地,从“消费型城市”转变为“生产型城市”。与此同时,上海的城市化率因各种原因,一直处于下降趋势,到1978年降至58.75%。在这一阶段,温饱问题是社会面临的主要问题,因此农业的功能是以提供粮食为主的大宗农产品为主,仅在近郊和苏州河沿岸的狭小区域内,出现了较为集中的蔬菜产区,呈现部分城郊农业的发展特征,其他广大区域均以粮棉种植为主,呈现典型的乡村农业发展特征。新中国成立之初,上海地区第一产业业人员的比重明显高于第二、三产业,但随着城市工业的发展和乡村工业的兴起,出现了劳动力从第一产业向第二产业的转移,但至改革开放前,第一产业仍吸纳着全市三分之一以上的从业人员。随着城市化的推进,耕地在全市土地总面积中的比重不断减少,但至1978年仍占到50%以上,仅减少4.9个百分点,总体上形成以农业用地为主导的土地利用结构。从1949年到1978年间,上海的农业产值从2.27亿元上升到18.26亿元,但其增长速度远低于第二和第三产业。其中部分原因在于政府的导向是大力发展工业,于是“以农补工”成为一种趋势,即以“价格剪刀差”等形式通过农业来支持工业的发展。相对而言,所有的资源都向工业倾斜,对农业的投入自然会降低,也间接影响了农业的发展。改革开放以后,上海地区的发展在战略上进行了调整,整个城市定位从单一化的工业生产基地逐步向一个多功能的城市改变。城市化率由1979年的60.72%上升到1999年的73.84%。在这段时期,温饱问题基本解决,人民对生活质量开始提出要求,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对新鲜蔬菜和副食品的需求直线上升,上海地区也相应呈现出城郊农业的典型特征,畜牧业快速发展,并在后期出现都市农业的萌芽。第一产业从业人员数量基本呈下降趋势,农村青壮男性劳动力转向第二、三产业,女性和老年劳动力在总体农业劳动力中所占的比重逐年上升。随着城市化的快速推进,从1979年到1999年间,耕地面积由35.58万公顷下降到29.09万公顷,减少了18.24%,但农业产值从20.41亿元上升到206.90亿元,发展迅速。其中,科技投入是重要因素之一。在这一阶段,“以农补工”的情况基本结束,逐步转向“工农自补”,并在后期开始出现“工业反哺农业”的情况。经过改革开放以来20多年的战略调整,上海在迈入新世纪之际,已经成为一个综合性的国际化大都市,并朝着经济、物流、贸易和航运四大中心和长三角大都市带龙头的方向积极建设。上海的城市化率在2000年已接近75%,到2010年达到88.9%,进入城市化后期。从经济结构来看,第三产业所占比重在2000年首次超过第二产业并达到50%以上。2000年,上海人均GDP超过3000美元,到2010年人均GDP突破1万美元大关,表明上海进入中等发达经济体行列。这一阶段,上海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质的飞跃,对提高生活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主要表现为对农产品质量的要求、对居住环境的要求等等。在这样的背景下,上海的农业发展进入到都市农业阶段,农业的多元功能作用开始显现。在对上海城市化不同阶段对农业发展影响考察的基础上,第五章进行了系统的思考和总结。首先从上海城市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升级、上海交通建设发展促进农业贸易开展、上海农业科技发展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三个方面总结了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其次,从上海城市定位和功能变化制约农业发展、上海城市化发展导致农业劳动力数量和质量双重下降、上海城市化发展对耕地的大量侵占三个方面归纳了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作用;最后,文章就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研究的结果对于其它城市在城市化过程中规划农业发展之时可以借鉴的地方,提出八大建议,分别为:把握一般规律,着重战略规划;加大科研力度,提高单位产出;有效保护耕地,确保安全供给;合理分流人员,促进城乡融合;规划交通建设,促进贸易流通;防治环境污染,保障持续发展;借力二三产业,促进农业升级;加大创新力度,激发市场活力。

崔庆仙[10](2012)在《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地方制度改革与创新》文中研究指明地方制度,是中国国家决策执行系统的“空间一权力”安排,也是影响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关键因素。本论文围绕以下三个核心问题展开:第一,中华人民共和国建国60多年来,政府主导国家现代化进程的基本模式并未发生根本性质的改变,在这一历史进程中,地方制度发挥着怎样的作用?第二,世界各国在现代化进程中,曾应对过诸多共同的机遇和挑战,在相应的地方制度建设层面,有哪些普遍意义值得中国借鉴?第三,中国正面临着诸多经济社会问题,“路径依赖”也在一定程度上制约着中国的地方制度改革,在追赶西方国家的现代化进程中,中国地方制度建设应走向何方?本论文在研究方法上:第一,注重问题关怀的实证研究,以上海、漳州、三亚等城市-区域为案例,对地方制度建设中存在的现实问题进行分析、解释与证实;第二,遵循逻辑演绎的研究理路,在对地方制度变革与创新的研究中,既努力厘清地方制度改革的历史脉络,又充分发掘深层次的经济社会背景以及各项制度之间横向的互动机理,从而更准确把握地方制度变革的内在历史逻辑:第三,以人文地理学的相关方法为主,采用学科综合的研究视角,提高理论指导实践的效能。本论文主要有三大研究板块:一是,对西方若干国家现代化进程中地方制度变革与创新进行了积极的研究与借鉴;二是,对建立在传统农业社会基础之上的中国地方制度经验进行了系统的梳理与提炼;三是,对当代中国地方制度改革进行了实证与规范研究。本论文得出以下基本结论:第一,中国两千多年的地方制度变迁具有极强的连续性,并不断向有利于中央集权的方向演进。第二,计划经济时期,中国地方制度改革主要围绕中央集权和城乡二元制度体系建设展开;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走上了逐级下放权力的地方制度改革之路。第三,中国地方制度最为核心的问题,是国家权益地方配置的不均衡和权力下放中行政管理层级与幅度的悖论,这是城乡差距持续拉大、社会矛盾激化、地方政府信任危机、腐败现象严重等现实问题的地方制度背景。较多的行政区划层级、复杂的条块关系和庞大的公务员队伍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地方制度集权的本质特征所决定的。第四,世界主要现代化大国地方制度变革表现出诸多共性,地方民主自治的精神和能力构成中国与若干现代化大国最为根本的差异。第五,立足于当前政治结构,现有体制内的地方制度改革应当主要是一个方案设计的技术问题和地方政府的作为问题;逐步推进地方民主自治,以此重塑地方制度,使地方成为维护国家稳定的基石和实现社会繁荣的强大动力,应当是未来中国现代化进程中地方制度改革的价值取向。

二、上海市南市区住宅发展的思考和建议(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上海市南市区住宅发展的思考和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城市生活遗产保护传承机制建设的理念及路径——上海历史风貌保护实践的经验与挑战(论文提纲范文)

1 概念梳理及辨析
    1.1 建成遗产与生活遗产
    1.2 保存、保护和积极保护
    1.3 风貌保护与肌理保护
2 上海历史风貌保护的实践成就与动态
    2.1 历史风貌保护规划的实践成效
    2.2“旧改”地块中的抢救性保留
    2.3“旧改”全面提速带来新变化
3 面临的现实问题和新的挑战
    3.1“大拆大建”模式的不可持续性
    3.2 不断被稀释的“上海性”
    3.3 抢救性保留成果的不稳定性
    3.4 精细化管理中被忽略的历史保护
4 完善保护制度机制的理念和实现路径
    4.1 全面提升城市遗产认识与认知水准
        4.1.1 从古物(antiquities)到人造物(artifact)
        4.1.2 城市遗产保护的意义
        4.1.3 历史城镇保护与居民权益
    4.2 历史城区的物质肌理保护
        4.2.1 历史环境与身份认同
        4.2.2 城市生活遗产的延续性
    4.3 历史城市可持续保护与管理
        4.3.1 建成遗产与土地和记忆
        4.3.2 向欧洲可持续城镇学习
    4.4 生活遗产的社会多样性维护
        4.4.1 社会多样性是城市的灵魂
        4.4.2 保护好文化繁荣创新的沃土
5 结语

(3)近代上海老城厢“填浜筑路”与浜路空间演变(1843-192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源起与研究发问
    第二节 研究时限与概念
        1.时间界定
        2.概念界定
    第三节女 文献综述与评析
        1.学术史回顾
        2.研究评析与本文研究定位
    第四节 章节安排与主要观点
        1.章节安排与内容
        2.本文主要观点
第一章 填筑个案:城内方肇两浜退建浜基研究
    第一节 易路为地:退建浜基的实施
        1.前期填浜筑路
        2. “易路为地”之请愿
        3.后期退建阔路
    第二节 浜基与路基:用地沿革不一致
        1.浜路夹房:退建浜基的空间前提
        2.两路夹商:旧案填筑的不利影响
        3.浜基并非新路基:用地属性置换
    第三节 从属与改良:工程关系与空间效应
        1.从属关系:退建浜基与填浜筑路
        2.改良效应:布局适商和援用推广
    小结
第二章 填筑源起:由浚改填与空间形势
    第一节 浚河频次加剧:河网结构性淤塞
        1.总体疏浚频次和淤塞程度
        2.分区疏浚频次和淤塞河浜
        3.同步大浚和结构性淤塞加剧
    第二节 浚河功效式微:浜路空间紧张
        1.河道自身空间淤堵
        2.临河私建侵毁河道
        3.浚河起泥侵占街道
    小结
第三章 形态复原:进程与布局
    第一节 复原路径与材料
        1.复原路径
        2.复原材料
    第二节 城内方肇两浜岸线复原
        1.公弄用地来源及分布
        2.退建方式与地籍形态
        3.新旧浜路宽度考订
        4.浜基岸线的界址研判
    第三节 城内河浜填筑和形态复原
        1.北城区
        2.南城区
    第四节 城外河浜填筑和形态复原
        1.城东区
        2.城南区
        3.城西区
    第五节 里城河填筑和形态复原
        1.里外双城河形态
        2.北半城里城河
        3.南半城里城河
    小结
第四章 形态演变:类型与路径
    第一节 形态演变类型:填浜与筑路关系
        1.填浜前形态类型与特征
        2.填浜后形态类型与特征
    第二节 用地演变路径:属性与位次演变
        1.浜基演变路径
        2.旧路、旧地属性演变路径
        3.新路、新地属性演变路径
        4.沿新路建筑朝向调整
    小结
第五章 地方自治背景下的填浜筑路:迈向整合
    第一节 主体能动性:事权归一
        1.自治宗旨:“兴民生之大利”
        2.制度建设:近代市政管理制度
        3.职能范围:整合社会团体职权
        4.财权收支:公款拮据,民间筹款
        5.工程组织:局部联动,整体无序
    第二节 市民配合度:民意所向
        1.积极配合:赞许与请愿
        2.消极应对:观望与纠纷
        3.自治认同:民办与官办
    小结
第六章 结语
    1.退建浜基个案空间特征:改良与优化
    2.填浜筑路空间演变内涵:浜基并非全是新路基
    3.填浜筑路工程实施特征:不同主体的互动与合力
    4.启示与思考
    5.研究展望
附录
    一、城厢内外河浜疏浚统计数据详表
    二、城厢内外填浜筑路工序时间节点表
    三、开埠后老城厢遗存浜段编号示意图
    四、本文新旧路名对照表
    五、退建浜基段旧浜路复原详图
    六、填筑前后浜路布局演变类型详表
    七、填筑前后浜路布局演变类型分布图
    八、填浜前后浜路形态演变剖面示意图
    九、开埠后近代上海老城厢遗存浜道复原图
    十、大事记:上海老城厢河浜疏浚、填筑(1617-1930)
参考文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文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获奖
致谢

(4)上海生生牧场发展变迁研究(1929-1949)(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依据
        1.2.1 理论依据
        1.2.2 现实依据
    1.3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1 近代奶业史的研究
        1.3.2 近代农业企业史的研究
    1.4 研究思路及研究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的创新点
第二章 生生牧场的创办与生产经营的展开(1929-1933年)
    2.1 沈九成创办生生牧场的背景
        2.1.1 沈九成创办生生牧场的个人际遇
        2.1.2 沈九成创办生生牧场的政策背景
        2.1.3 沈九成创办生生牧场的行业时机
    2.2 生生牧场的创办
        2.2.1 奶牛的采购及其生产管理
        2.2.2 土地的租赁
        2.2.3 员工的招聘
        2.2.4 生产设备的买入
    2.3 沈鹏程时期生生牧场生产经营的展开
        2.3.1 文化濡化:形塑消费者饮食习惯的企业经营方法
        2.3.2 横向拓展:以奶妈为竞争者定位的企业经营策略
        2.3.3 纵向连合:与三友实业社合作的企业经营模式
第三章 生生牧场的迅速发展与销售规模的扩大(1933-1940年)
    3.1 沈九成接掌生生牧场的经过
        3.1.1 三友实业社劳资纠纷案与沈九成出走三友实业社
        3.1.2 沈九成接掌生生牧场
    3.2 从单一鲜奶到全面化战略:生生牧场产品结构的调整
        3.2.1 牛奶
        3.2.2 冰淇淋
        3.2.3 奶油
        3.2.4 其他乳制品
    3.3 生生牧场的销售模式
        3.3.1 订户模式
        3.3.2 专卖店模式
        3.3.3 杂货店模式
        3.3.4 交易会模式
    3.4 生生牧场的销售策略
        3.4.1 药品、食品、饮品:产品的物质功能定位
        3.4.2 “国货”:产品的政治功能定位
        3.4.3 营养与健康:产品的社会功能定位
        3.4.4 早餐与现代性:产品的生活方式功能定位
    3.5 生生牧场迅速发展的原因
        3.5.1 沈九成与穆藕初交往考证
        3.5.2 沈九成的经营经验与企业家才能的展现
第四章 生生牧场销售战略的调整与等级结构的嵌入(1940-1946年)
    4.1 沈九成被绑案与沈万灵接手生生牧场
    4.2 生生牧场生产等级的提升
        4.2.1 上海市乳业等级制度的建立
        4.2.2 生生牧场的质量控制与等级提升
    4.3 生生牧场消费等级的嵌入
        4.3.1 近代上海的社会分层与牛奶的品牌选择
        4.3.2 生生牧场消费人群的社会结构
        4.3.3 日伪时期生生牧场销售对象的上移
第五章 生生牧场的衰退与政治权力的介入(1946-1949年)
    5.1 中国国民党接收生生牧场的经过
    5.2 中央信托局与生生牧场的衰退
        5.2.1 中央信托局接收生生牧场与国民党的派系斗争
        5.2.2 中央信托局管理上海生生牧场时期的衰退
第六章 结论
附录 :沈九成父子年谱初编
参考文献
个人简介

(5)基于“密度-设施”的上海-苏州人居空间演化与治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本文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研究背景
        1.2.1 中国城镇化锁定高质量发展目标
        1.2.2 对大城市高质量空间发展路径争议激烈
        1.2.3 需要从“质量”视角思辨大城市人居空间发展
    1.3 研究面临的若干理论瓶颈
        1.3.1 本体层面:定义困境
        1.3.2 认识层面:感知与测定争议
        1.3.3 理念层面:无限更迭陷阱
        1.3.4 方法层面:内涵还原悖论
        1.3.5 实践层面:量-质关系问题
        1.3.6 批判地认识当前研究状况
    1.4 研究纲领要点
        1.4.1 突破“质量”认识论
        1.4.2 聚焦特大城市地区尺度
        1.4.3 拓展研究的时、空两向维度
        1.4.4 引入“治理”因素
    1.5 研究对象
        1.5.1 研究群像:世界特大城市地区
        1.5.2 重点对象:上海-苏州地区
        1.5.3 重点对象选取意义及典型性
    1.6 研究问题、方法与难点
        1.6.1 科学问题
        1.6.2 研究方法
        1.6.3 研究难点
    1.7 篇章结构
第2章 理论框架
    2.1 核心变量
        2.1.1 将“质量”降维到空间层面所得变量
        2.1.2 由“质量”概念源头推导所得变量
        2.1.3 密度与设施
    2.2 “质量”认识论与空间测度
        2.2.1 密度、设施的类哲学意义关联
        2.2.2 以密度、设施描述空间发展现象
        2.2.3 对密度、设施构成测度方式的讨论
        2.2.4 “密度-设施”比例关系
    2.3 基于“密度-设施”的大城市空间发展过程模型
        2.3.1 模型前提假设
        2.3.2 起始:空间过密化与“密度-设施”失衡
        2.3.3 过程:治理主体多路径调节“密度-设施”关系
        2.3.4 结果:形成阶段性形态结构
    2.4 小结:经由“密度-设施”关系透视研究对象
第3章 世界特大城市地区“密度-设施”分布规律及特征分异
    3.1 “密度-设施”总体治理状况
        3.1.1 后发地区受困于“密度-设施”失衡问题
        3.1.2 根据自身资源条件选择改善调节路径
        3.1.3 治理模式和能力是重要支撑因素
    3.2 “密度-设施”空间分布规律
        3.2.1 对象与空间构造
        3.2.2 人口密度分布特征
        3.2.3 基础设施分布特征
        3.2.4 “密度-设施”分布特征
    3.3 特征分异与模式聚类
        3.3.1 分布曲线聚类与发展阶段的关系
        3.3.2 分布曲线形态与路径策略的关系
        3.3.3 初步解释
    3.4 小结:寻找塑造“密度-设施”分布状况的历史线索
第4章 上海-苏州地区聚落空间“密度-设施”演化与治理进程
    4.1 研究语境
        4.1.1 作为“话语”的“‘骨’‘肉’关系”
        4.1.2 理性逻辑下的空间干预进程
    4.2 时空范围与素材
        4.2.1 历史时期划分
        4.2.2 空间层次界定
        4.2.3 主要文献材料
    4.3 基于“密度-设施”关系的空间演进过程(1946-)
        4.3.1 起始状态:城、乡空间双重过密
        4.3.2 疏散理想受阻于建国初时势(1946-1957)
        4.3.3 多管齐下向外疏解市区人口(1958-1977)
        4.3.4 在空间过密失衡中寻找出路(1978-1989)
        4.3.5 大规模增长与扩散的二十年(1990-2010)
        4.3.6 改善区域人居环境的新时期(2011-)
    4.4 过程特征
        4.4.1 两轮“密度-设施”关系内外消长
        4.4.2 市区两轮空间过密与一次失衡
        4.4.3 较显着的三十年周期波动特征
        4.4.4 与政经体制和治理模式的潜在关联
    4.5 小结:待验证的“密度-设施”空间波动特征
第5章 上海-苏州地区“密度-设施”空间波动与过密空间转换
    5.1 技术思路
        5.1.1 基本原理
        5.1.2 测度分析方法
        5.1.3 数据来源
    5.2 验证“密度-设施”空间波动律(1990-2010)
        5.2.1 上海市域部分
        5.2.2 苏州市域部分
        5.2.3 沪苏走廊地区
    5.3 波动进程中各类空间的“密度-设施”变化及比较
        5.3.1 各级居民点
        5.3.2 特大城市中心区与外围地区
        5.3.3 空间过密化区域随波动进程转换
    5.4 小结:外围地区是现阶段上海-苏州地区的过密空间
第6章 外围地区空间过密化成因与“密度-设施”关系修复应对
    6.1 边界外侧成为政府主导空间开发的优先区位
        6.1.1 现象:外围地区大规模空间“贴边”开发
        6.1.2 原因:设施供给成本角度的情景模拟解释
        6.1.3 结果:空间拓展首选“密度-设施”配比洼地
    6.2 外围圈层成为外来人口落脚定居的集中地带
        6.2.1 现象:外来人口分布集聚地圈层外移
        6.2.2 原因:落脚定居综合成本角度的解释
        6.2.3 结果:公共设施与外来人口高度错配
    6.3 外围地区修复“密度-设施”关系的自主实践
        6.3.1 地方设施服务治理难点
        6.3.2 上海中心城周边地区设施服务改善实践
        6.3.3 上海-苏州跨界地区设施服务合作探索
    6.4 评价与启示
        6.4.1 以柔性治理摆脱“权”、“利”困境
        6.4.2 以多元投入代替单一主体供给公共资源
    6.5 小结:以治理模式创新引导“密度-设施”优化
第7章 试论上海-苏州地区空间发展机制及质量提升对策
    7.1 长期空间过密化与过密空间周期转换
        7.1.1 空间演化与治理的过程逻辑
        7.1.2 成绩和经验
        7.1.3 牺牲和代价
    7.2 对长期空间过密化机制的初步解释
        7.2.1 城市化规律的客观作用
        7.2.2 城市发展理念的长期影响
        7.2.3 区域治理结构的扰动变化
        7.2.4 空间开发模式的深刻塑造
    7.3 优化“密度-设施”关系,提升空间质量的初步建议
        7.3.1 基本判断
        7.3.2 对策建议
        7.3.3 空间框架
第8章 结论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启示
    8.3 创新点
    8.4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A 样本特大城市地区人口、交通设施与医疗设施资料来源
附录B 样本特大城市地区圈层空间人口密度与交通设施测度数据
附录C 样本特大城市地区圈层空间人口密度与医疗设施测度数据
附录D 上海-苏州地区空间测度单元及与乡、镇、街道行政边界的比较
附录E 上海-苏州地区空间测度单元人口与医疗设施测度数据
附录F 调研访谈受访者名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研究成果

(6)上海城市更新背景下老旧小区老年人日常活动研究 ——以购物和休闲活动为主(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老龄化现状
        1.1.2 上海城市更新与老龄化
        1.1.3 日常活动的重要性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老旧小区老年人购物和休闲活动的特征
        1.2.2 为上海城市更新提供适老化建议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国外研究现状
        1.3.2 国内研究现状
        1.3.3 研究评述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框架
第二章 相关概念及案例选择
    2.1 相关概念
        2.1.1 城市更新
        2.1.2 老旧小区
        2.1.3 人口老龄化及老年人口
        2.1.4 活动和日常活动
    2.2 相关理论
        2.2.1 日常生活实践
        2.2.2 居住形态学
        2.2.3 交往与空间
    2.3 上海老年人口及老旧住宅空间分布
        2.3.1 上海老年人口空间分布
        2.3.2 上海老旧住宅空间分布
        2.3.3 小结
    2.4 案例选择
        2.4.1 选择依据
        2.4.2 案例一:黄浦区龙门邨
        2.4.3 案例二:静安区张家花园
        2.4.4 案例三:虹口区兰言里
        2.4.5 案例四:杨浦区蒋家浜
        2.4.6 调研对象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老旧小区老年人购物活动
    3.1 购物配套设施及使用情况
        3.1.1 龙门邨
        3.1.2 张家花园
        3.1.3 兰言里
        3.1.4 蒋家浜
    3.2 老年居民购物行为比较
        3.2.1 地点选择
        3.2.2 时间特征
        3.2.3 消费内容及支出
        3.2.4 出行方式
        3.2.5 社区内商业现象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老旧小区老年人休闲活动
    4.1 社区建成环境及内部休闲状况
        4.1.1 龙门邨
        4.1.2 张家花园
        4.1.3 兰言里
        4.1.4 蒋家浜
    4.2 社区内部休闲活动比较
        4.2.1 社区形态的差异分析
        4.2.2 社区服务的差异分析
    4.3 社区外部休闲配套设施及使用情况
        4.3.1 龙门邨
        4.3.2 张家花园
        4.3.3 兰言里
        4.3.4 蒋家浜
    4.4 社区外部休闲活动比较
        4.4.1 活动范围
        4.4.2 活动内容
        4.4.3 时间特征
        4.4.4 出行方式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
    5.1 本文研究总结
        5.1.1 老旧小区老年人日常活动规律及影响因素
        5.1.2 老旧小区更新建议
        5.1.3 城市微更新案例
    5.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7)清末民初上海城濠公地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立意
    二、研究现状
    三、材料运用与主要内容
        (一) 资料运用
        (二) 主要内容
第一章 清末城濠公地的基本状况
    一、城墙与城河
    二、城濠公地的由来及其存在的问题
第二章 城濠公地整理问题引发的争端
    一、城濠公地归并整理方案的提出
    二、提右营的反对意见
    三、城根保产公会的成立及其诉求
    四、城濠公地归属权争端
第三章 城墙拆除与填濠筑路
    一、拆城填濠决议的提出与实施
    二、拆城过程中的中外交涉
    三、房屋拆让补偿与路线减狭问题
第四章 城濠余地的处置
    一、城濠余地善后方案的公布
    二、自治中止后城濠事务的移交
    三、城濠余地的丈放
        (一) 北半城城濠余地的丈放
        (二) 南半城筑路工程与城濠余地丈放
    四、丈放后城濠公地的变化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8)1950~1980年的上海私有住房 ——城市中的意识形态、私房权利和住房空间(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三、历史材料与研究思路
第一章 自住性私有住房的建设
    第一节 政府支配所有权的自建公助
        集体努力:三方合作的新模式
        发轫与终结:几家欢喜几家愁
        所有权问题:各方关注的核心
    第二节 居民自主进行的零星自建
        政府规范:禁止违章搭建棚屋
        配合棚户改造:制止搭建棚屋
        劣质煤渣砖:关注搭建的过程
    第三节 限制私有权与主张居住权
        限制私有权:零星自建的压力
        维护居住权:冲突中的搭建者
        利益影响下的私房建设主动权
    小结
第二章 出租性私有住房的改造
    第一节 上海市政府主导下的私房改造
        准备:保护和限制出租私房
        以非住房为主的公私合营
        以出租住房为主的国家经租
        补改造:从调整走向提高
    第二节 民众和房主:不尽相同的抉择
        普通民众和私房房主的分流
        积极投入:普通民众的热情
        无奈之举:私房房主的命运
    第三节 关于私房改造的几个中心问题
        私房:租赁关系与权能利益
        收益:合理利润与投机剥削
        改造:群众动员与房主自愿
    小结
第三章 冲击:私有住房的灾难
    第一节 没收和紧缩私有住房
        抢房前“好得很”的政治氛围
        冲击上海私有住房的三次抢房风
        冲击结果和私房房主的居住安排
    第二节 围绕私有住房的群体冲突
        从历史个案看私房冲突细节
        从特殊家庭看私房房主的抵制
        临时调配私房与保卫太原别墅
    第三节 维持住房秩序与重建新形象
        三支两军与进一步挤占私房
        住房解困:成果分配再留难题
        归还财物造成进一步的矛盾
    小结
第四章 落政:私有住房的“春天”
    第一节 私房政策落实的基本过程
        拨乱反正:文革产的基本解决
        坚持原则:错改造私房的落实
        回避与对话:经租房的艰难路
    第二节 私房政策落实的措施与作用
        带头腾退:相关部门的示范作用
        保证房源:私房落实的经济基础
        简化处理:喜忧参半的落实工作
    第三节 私房政策落实的认识与分歧
        各执一词:权属争议带来的问题
        政策超越法律:私房落实的选择
    小结
结论
附录:访谈及相关信息
参考文献
    一、档案类
    二、报纸类
    三、访谈类
    四、网络类
    五、文献类
    六、论文类
    七、着作类
后记

(9)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相关研究概述
第三节 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一、相关概念与研究范畴的说明
    二、论文结构与主要内容
第四节 研究方法、创新点及不足之处
    一、论文的研究方法
    二、论文的学术创新点
    三、论文的不足之处 第一章 上海的自然条件及社会经济条件
第一节 上海的地理沿革概述
    一、海岸线变迁
    二、上海的行政沿革
第二节 上海的自然生态环境
    一、基本自然环境
    二、农业自然环境
第三节 上海的社会经济条件
    一、上海的人口结构
    二、上海的经济发展
    三、上海的交通运输
第四节 上海地区农业发展概略
    一、古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二、近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三、现代上海农业的发展概况 第二章 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单一工业化大城市的形成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二、人口增长促进粮棉油生产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提高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长
    三、农业的功能定位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七、纺织业的发展促进棉花的生产
    八、经济城市化带动农村工业的兴起
    九、工农关系:农业支持工业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二、城市建设逐步侵占耕地
    三、交通发展促进农业贸易
    四、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五、滩涂围垦造地
第五节 小结
    一、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概况
    二、1949年到1978年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三章 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由“单一工业化城市”向“多功能城市”转型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二、人口城市化促进农副产品的生产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变化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加
    三、农业功能定位以农副产品生产为主导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七、纺织业的没落导致棉花生产骤然下降
    八、经济城市化促进农村工业快速发展
    九、工农关系:工业初步反哺农业
    十、经济城市化酝酿都市农业萌芽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二、城市建设快速侵占耕地
    三、交通发展促进农业贸易
    四、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五、滩涂围垦造地
第五节 小结
    一、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概况
    二、1979年到1999年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四章 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一节 多功能国际化大都市初步形成
第二节 人口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人口城市化状况
    二、人口城市化要求农产品供给内外结合
    三、农业从业人员变化分析
    四、农业教育的发展及农业人口素质的变化
第三节 经济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经济城市化状况
    二、经济城市化带动农业总产值增长
    三、都市农业定位确立
    四、农业产业结构的演变
    五、环境污染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六、农业科技发展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七、工农关系:工业大规模反哺农业
    八、都市农业全面发展
第四节 空间城市化及其对农业发展的影响分析
    一、空间城市化状况
    二、城市建设加速侵占耕地
    三、农业产业布局的变化
第五节 小结
    一、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概况
    二、2000年至今上海城市化发展对农业发展的影响 第五章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的几点思考
第一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促进作用
    一、上海城市化发展促进农业产业升级
    二、上海交通建设发展促进农业贸易开展
    三、上海农业科技发展保障农业可持续发展
第二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主要制约作用
    一、上海城市定位和功能变化制约农业发展
    二、上海城市化发展导致农业劳动力数量与质量的双重下降
    三、上海城市化发展对耕地的大量侵占
第三节 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影响的借鉴作用
    一、把握一般规律,着重战略规划
    二、加大科研力度,提高单位产出
    三、有效保护耕地,确保安全供给
    四、合理分流人员,促进城乡融合
    五、规划交通建设,促进贸易流通
    六、防治环境污染,保障持续发展
    七、借力二三产业,促进农业升级
    八、加大创新力度,激发市场活力 参考文献
(一) 方志类
(二) 专着类
(三) 论文类
(四) 学位论文类
(五) 电子文献类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情况

(10)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地方制度改革与创新(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导论
    1.1 研究的意义
        1.1.1 现实意义
        1.1.2 理论意义
    1.2 地方制度研究综述
        1.2.1 国外地方制度研究
        1.2.2 新中国成立之前的中国地方制度研究
        1.2.3 新中国成立之后的中国地方制度研究
    1.3 核心概念的界定
        1.3.1 现代化
        1.3.2 行政区划
        1.3.3 地方政府
        1.3.4 行政建制
        1.3.5 地方制度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样本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样本
第2章 理论基础
    2.1 上层建筑与经济基础关系理论
    2.2 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发展理论
    2.3 中央与地方关系理论
    2.4 行政区经济理论
第3章 世界若干国家现代化进程中的地方制度变革
    3.1 英国地方制度
        3.1.1 英国地方制度基本情况
        3.1.2 英国地方制度变革
        3.1.3 二战后英国地方制度改革新趋势
        3.1.4 现代化进程中的英国经验
    3.2 法国地方制度
        3.2.1 法国地方制度基本情况
        3.2.2 法国地方制度变革
        3.2.3 二战后法国地方制度改革新趋势
        3.2.4 现代化进程中的法国经验
    3.3 德国地方制度
        3.3.1 德国地方制度基本情况
        3.3.2 德国地方制度变革
        3.3.3 二战后德国地方制度改革新趋势
        3.3.4 现代化进程中的德国经验
    3.4 美国地方制度
        3.4.1 美国地方制度基本情况
        3.4.2 19世纪早期美国新英格兰的地方政府
        3.4.3 美国19世纪下半叶以来的地方政府制度变革
        3.4.4 美国大都市区的碎片化政府
        3.4.5 现代化进程中的美国经验
    3.5 日本地方制度
        3.5.1 日本地方制度基本情况
        3.5.2 日本地方制度变革
        3.5.3 二战后日本的地方制度改革新趋势
        3.5.4 现代化进程中的日本经验
    3.6 俄罗斯地方制度
        3.6.1 俄罗斯地方制度基本情况
        3.6.2 俄罗斯地方制度改革新趋势
        3.6.3 现代化进程中的俄罗斯经验
    3.7 本章小结
第4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前的地方制度沿革
    4.1 地方制度的形成
        4.1.1 夏、商时期
        4.1.2 走向一统的周代分封制
        4.1.3 东周行政区划的萌芽
    4.2 县制沿革
        4.2.1 县的机构与职能
        4.2.2 县的幅员变化
        4.2.3 县的数量变化
        4.2.4 县的分等而治
    4.3 县级以上地方制度沿革
        4.3.1 秦、汉时期
        4.3.2 隋、唐、宋时期
        4.3.3 元代以来
    4.4 县级以下地方制度沿革
        4.4.1 秦、汉、晋、唐时期
        4.4.2 宋至清末
        4.4.3 民国时期
    4.5 城市型行政建制的形成与发展
        4.5.1 古代地域型行政建制中的城市管理(秦-唐)
        4.5.2 古代城市型行政建制的形成(宋-清)
        4.5.3 现代城市型行政建制的发展(民国时期)
    4.6 本章小结
第5章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的地方制度改革
    5.1 当前地方制度基本情况
    5.2 政区层级演变
        5.2.1 五级制时期(1949-1954年)
        5.2.2 三级制时期(1954-1958年)
        5.2.3 四级制时期(1958年至今)
    5.3 政府间职权调整
        5.3.1 计划经济时期中央集权与下放的反复
        5.3.2 改革开放初期的市管县
        5.3.3 新世纪以来的扩权强县
        5.3.4 强化乡镇管理权限的努力
    5.4 市(镇)制改革
        5.4.1 市建制类型
        5.4.2 设市模式、标准与数量变化
        5.4.3 市域内地方制度安排
        5.4.4 镇制改革
    5.5 本章小结
第6章 特大城市-区域地方制度改革与创新——以上海为例
    6.1 直辖市地位的确立(1927-1949年)
        6.1.1 直辖市制初创时期(1928-1937年)
        6.1.2 汪伪时期(1937-1945年)
        6.1.3 解放前夕(1945-1949年)
    6.2 中共政权的建立与巩固(1949-1956年)
        6.2.1 增置大区建制
        6.2.2 上海军管政府
        6.2.3 基层政权的改造
    6.3 计划经济时期(1956-80年代初)
        6.3.1 中央高度集权下的地方政府
        6.3.2 市管县体制的实施及其影响
        6.3.3 城乡二元政区结构中的飞地型建制
        6.3.4 中心城区对郊县的“蚕食”
    6.4 改革开放年代(20世纪80年代中期-)
        6.4.1 郊区(县)乡镇体制的恢复
        6.4.2 权力下放中的地方制度建设
        6.4.3 中心城区蚕食式扩张的延续
        6.4.4 城乡政区整合与整建制转型
    6.5 本章小结——兼论上海市未来地方制度调整的可能
第7章 区域性中心城市市管县体制改革与创新——以漳州为例
    7.1 行政区划沿革
        7.1.1 皇权时期
        7.1.2 “区-县(市)”体制时期
        7.1.3 市管县体制时期
    7.2 地方制度存在的主要问题
        7.2.1 非对称的行政区架构
        7.2.2 典型“小马拉大车”
        7.2.3 治理格局的碎片化
    7.3 影响地方制度改革的重大因素
        7.3.1 建设海西经济区——国家战略
        7.3.2 中心城市发展——经济因素
        7.3.3 市县关系重构——体制因素
        7.3.4 城乡一体化发展——社会因素
        7.3.5 九龙江流域保护——生态因素
    7.4 本章小结——兼论漳州市未来地方制度调整的可能
第8章 县域地方制度改革与创新——以三业为例
    8.1 行政区划沿革
        8.1.1 县制时期
        8.1.2 县级市时期
        8.1.3 地级市以来
    8.2 地方制度存在的问题
        8.2.1 地方行政系统完整性缺失
        8.2.2 部分基层政权辖区偏小
        8.2.3 中心城区成长存在体制摩擦
        8.2.4 基层政权权益配置碎片化
    8.3 影响地方制度改革的重大因素
        8.3.1 “世界旅游岛,三亚排头兵”——国家战略
        8.3.2 维护南海权益的前缘基地——国防因素
        8.3.3 中心城区辐射和带动功能的提升——经济因素
        8.3.4 “小政府、大社会”体制改革的先行者——体制因素
        8.3.5 北部山区三亚生态屏障的保护——生态因素
        8.3.6 地名的文化认同和无形资产价值——文化因素
    8.4 本章小结——兼论未来三亚市地方制度调整的可能
第9章 结论与余论
    9.1 结论
        9.1.1 中国当代地方制度的特点
        9.1.2 中国当代地方制度的问题
        9.1.3 中国当代地方制度的改革取向
    9.2 余论
        9.2.1 本研究的不足
        9.2.2 需要进一步研究的问题
附录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四、上海市南市区住宅发展的思考和建议(论文参考文献)

  • [1]城市生活遗产保护传承机制建设的理念及路径——上海历史风貌保护实践的经验与挑战[J]. 张松. 城市规划学刊, 2021(06)
  • [2]上海老城厢乔家路研究[D]. 丁千钧. 上海师范大学, 2021
  • [3]近代上海老城厢“填浜筑路”与浜路空间演变(1843-1927)[D]. 刘清清. 上海大学, 2021
  • [4]上海生生牧场发展变迁研究(1929-1949)[D]. 刘君.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0(02)
  • [5]基于“密度-设施”的上海-苏州人居空间演化与治理研究[D]. 郭磊贤. 清华大学, 2018(01)
  • [6]上海城市更新背景下老旧小区老年人日常活动研究 ——以购物和休闲活动为主[D]. 张玥. 上海交通大学, 2018(01)
  • [7]清末民初上海城濠公地案研究[D]. 曹绿荫. 华东师范大学, 2016(10)
  • [8]1950~1980年的上海私有住房 ——城市中的意识形态、私房权利和住房空间[D]. 李爱勇. 华东师范大学, 2014(11)
  • [9]上海城市化进程对农业发展的影响研究(1949年至今)[D]. 徐群. 南京农业大学, 2012(12)
  • [10]中国现代化进程中的地方制度改革与创新[D]. 崔庆仙. 华东师范大学, 2012(11)

标签:;  ;  ;  ;  ;  

上海南城区住宅发展的思考与建议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