元数据及其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

元数据及其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

一、元数据及其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论文文献综述)

秦顺[1](2020)在《面向一流高校建设的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研究》文中指出数据资源是支撑国家科技创新、经济社会发展和国家安全的战略资源,一流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建设则是实现数据的最大化价值,推动开放科学、数据科学的发展,助力高校图书馆转型发展和一流高校建设等前沿议题的关键性业务,业已受到各国际组织、国家和科研教育机构的高度重视。从《科学数据管理办法》到《科研数据北京宣言》等科研数据政策的实施,我国开始越来越重视数据的价值和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的重要性,科研数据管理与共享工作正处于统一管理下的规范化发展阶段。但是,我国面向一流高校建设的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发展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在科研数据管理与服务政策、内涵、方式、人员队伍、评估与监管的建设等方面还有待加强。鉴于既有研究较少直面一流高校建设需求,对面向一流高校建设的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政策完善、服务体系构建,核心利益相关者的权责、动力及其服务分工,数据生命周期与利益相关者二维视角下的服务过程和格局重塑等鲜有涉及,未能深刻意识到一流科研数据管理服务革新之于高校图书馆转型发展、一流高校建设的意义。因此,及时进行国内外实践的动态、经验及相关研究的学术史梳理,具有较强的理论意义与现实价值。本研究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内容分析法、调查研究法和比较研究法,以数据科学与信息资源管理理论、进化信息论、数据生命周期与利益相关者理论为指导,选取国内外较有代表性的42所“双一流”高校和30所世界一流高校图书馆为样本,针对其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的愿景、政策、内容、形式、人员、培训与监管等方面展开调研,从多维度深入探究国内外一流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建设的各自特点、优势与问题。在此基础上,从二维视角提出我国面向一流高校建设的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革新路径:其一,从宏观政策战略布局上,应制定和完善关联多元利益相关者、覆盖全数据生命周期的一流科研数据管理服务政策,一方面是确保服务质量可控的标准化与规范化政策,另一方面是赋能管理与服务流程的管理与服务驱动政策。其二,从中观层面对二维视角下的一流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建设路径进行前瞻和设想,即以“权责与动力”为支撑,调整与完善管理、服务分工;以“人文与技术”为驱动,融合与重构服务过程;以“需求与创新”为引领,组织与重塑服务格局。其三,从微观层面对二维视角下的一流科研数据管理服务体系进行整体构建和实现,重点在于丰富服务内容,重视服务培训与认知宣传;拓展服务途径,强化技术工具的研发应用;整合服务队伍,拓宽嵌入式服务的广度与深度;加强服务监管,推动服务质量的规范评估与服务效能提升。据此引领我国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向科学的、一流的体系化道路建设和发展,以回应“双一流”战略要求。

李洁[2](2019)在《数据驱动下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模式与策略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们已经从信息时代走进了数据驱动的“智能时代”,数据成为人们认识和解决问题的新的逻辑起点。“数据驱动”打破了基于知识解决问题的思维桎梏,形成了从问题到数据又回归问题的新方法论认识——基于数据解决问题。这一研究范式将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从对问题本源的探索推向知识服务的本真,可以说,从数据直面用户、管理和服务为大数据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供给侧的改革提供了一种新思路:知识发现服务要改变的不只是管理技术、管理规则或服务形式,而要涉及整个管理理念和服务体系。而大数据环境中,数字图书馆信息发生源越来越多,数据产出量越来越大,数字资源增长速率越来越快,数据异构性越来越明显,数据老化节奏越来越快,低价值密度隐患的知识饥渴和数据海啸的矛盾越来越突出,用户对发现服务的需求越来越多元,数字图书馆数据资源正面临着重新被发现的挑战。迎面变化和挑战,数字图书馆的知识发现服务不单要完成从文献数字化到内容数据化的知识组织转型,更应实现数字资源从内容数据化到数据智能化的价值开发和智慧洞见。数据驱动的科研范式开辟了知识发现的新路径,开启了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的时代新转型。探索数据驱动理念下的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模式的新形态,需要学习、内化数据科学相关理论,需要剖析知识发现的驱动要素和作用机制,需要打破传统的资源发现固化模式,创建知识发现服务的创新生态功能圈。融合数据驱动和知识发现的双重技术优势,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模式应趋从数据化、数据向知识转化的语义关联、可视化和智能化驱动维度寻求用户数据、内容资源数据、专家数据、业务数据的新协同,开发用户画像、研究设计指纹、精准文献推荐等的新应用,强化数据的集群整合、提升平台的绿色联通、实现用户界面的友好交互,使数字图书馆成为支持用户知识探索与发现创造的智能服务系统,使数据资源最大化的进行价值开发与知识转化,使用户随时随地都能受益于数字图书馆高效、便捷、友好与智能的知识发现服务体验。基于此,本文通过对数据驱动、知识发现研究成果的追本溯源,界定数据驱动下的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的核心理念;通过文献分析、调查访谈、仿真实验、模型训练等方法的综合运用,分析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数据环境、驱动机制、创新模式、模式应用以及创新策略制定。围绕主要研究内容,本文第三章从数据环境特征、数据环境变化和数据环境开发分析数据驱动下的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的机遇与挑战;第四章结合数据要素、数据驱动过程、数据驱动维度探讨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的数据驱动动力机制、流机制、协同驱动机制和数据驱动控制机制;第五章通过对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模式创新衍变的内在使命分析,指出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模式的构建依据、构建基础和构建过程;第六章对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模式进行具体的用户画像、研究设计指纹、文本推荐和多粒度检索决策应用;第七章针对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模式的具体瓶颈给出各驱动维度的应对策略。具体内容阐述如下:第3章数据驱动下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的数据环境分析本章是对大数据驱动环境下的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场域的情境解构。首先,基于大数据的4V特征,面向全数据,分析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在数据形态、存在方式、存储模式、存储内容、数据价值等方面的特性。其次,探讨数据化、新一代信息技术、数据分析思维、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范式影响下的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革新的优劣利弊。最后,基于环境特性和环境变化的双向作用状态定位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发展的开发方向。明确本文研究目的的同时,引出4、5、6、7章节的主要研究任务。第4章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数据驱动机制分析本章作为第5章的铺垫,详细解析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平台的数据要素和驱动作用形式。通过用户数据、资源内容数据、专家数据的分类界定,为第6章科研用户画像、研究设计指纹、精准文献推荐等的服务模式应用提供数据基础;通过数据化、语义关联、可视化、智能化的数据驱动维面的层级解构,为第7章的创新策略制定奠定优化主线;基于数据要素、驱动过程和驱动维面,从内外力作用的动力机制、输入-输出的流机制、数据融合的协同驱动机制以及数据驱动控制机制具体呈现数据驱动与知识发现服务交互融合的催化反应。第5章数据驱动下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模式研究在前文研究的基础上,本章首先对数据驱动下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模式的构建进行内在逻辑分析;其次,从资源发现既有模式、知识产品和技术支持方面阐述实现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外在基础;最后,综合内在逻辑和外在基础,进行创新模式的基础框架和平台架构的初步解构,并在此基础上进行数据驱动下的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功能圈构建。第6章数据驱动下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模式应用研究本章在第5章提出的创新模式的基础上,分别利用科研用户数据进行数字图书馆百度发现的科研用户画像构建,利用文献数据进行以研究对象、研究问题与研究方法为核心要素的研究设计指纹构造,结合用户画像和研究设计指纹实现精准文献推荐,并通过用户检索实验验证多粒度检索决策的优势。第7章数据驱动下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策略研究基于第4章对数据驱动维度和驱动机制的分析,本章旨在明确数据化、语义化、关联化、可视化和智能化驱动的创新方向并进行相应的优化路径设计,针对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制约因素,给出切实可行的解决方案与对策建议。大数据环境下,重新界定数据驱动下的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的内涵、探讨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的数据驱动机制、创新数字图书馆既有的资源发现服务模式,有利于从方法论认识层面为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的供给侧改革提供理论支持。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的意义不仅在于它的统一检索及其延伸功能,更在于此基础上辅助科学发现的循证决策、智能管理和知识再造的服务价值。在人类不断探索未知与努力认识未知的道路上,数据驱动+知识发现的催化反应为科学发现的方法探索提供了一个可行参考,推动着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在不断革新的历程中惠及更多的求知受众。

郑丽央[3](2019)在《美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学术服务及启示》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随着数字学术的兴起,美国许多高校图书馆积极探索新学术模式下的服务转型与创新,纷纷建立数字学术支持机构、数字学术中心等为学术研究提供服务。数字学术服务是高校图书馆跨学科服务的创新体现,是图书馆参与高校学术研究和教学的重要方式,是高校图书馆为师生提供更多更全面的服务的新模式。美国高校图书馆是开展数字学术服务的领头羊,以其丰富的学术资源、完善的软硬件设施、专业的图书馆员为基础,制定了兼具战略性与前瞻性的数字学术服务发展策略。美国高校图书馆通过建设数字学术空间、提供数字学术支撑服务、建设数字学术馆员队伍、提供数字学术经费资助等途径开展数字学术服务,具有服务对象广泛、服务内容丰富、服务模式多样、建设规模合理等特点。数字学术服务逐渐成为美国高校图书馆支持科研及教学的主要服务模式,其成功在于重视数字学术服务计划的制订、注重与校内外机构的合作、深入推进嵌入式数字学术服务的开展、体现数字学术服务的融合性。我国图书馆学界对高校图书馆数字学术服务也进行了一些相关的研究讨论,但数字学术服务的实践发展还较为缓慢。根据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数字学术服务所存在的问题,以美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学术服务实践的成功经验作为参考,总结出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数字学术服务的策略,包括:构建完善的服务体系,建立服务管理机构;推广数字学术理念,营造数字学术氛围;注重馆员队伍建设,提升馆员服务质量;联合校内外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段菲菲[4](2017)在《基于BIBFRAME的科技成果多维度聚合研究》文中认为2016年5月,国务院发布了《国家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纲要》,指出科技创新是发展的核心,同时也是面向未来的一项重大战略,国家应以创新成为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由此可见国家已将科技成果的管理与发展提到了国家战略发展层面。Web2.0环境下,伴随信息技术的普及和社会信息化程度的提高,科技成果数量也飞速增加,其资源呈现出多类型、多媒体、跨时间、跨地理、跨语种等特点。面对数量庞大的异构科技成果资源,为解决其存在的开放程度低、服务粒度过大及集成度不高等问题,需要利用相关性原理和有序性原理对其进行有效组织,更重要的是在有序化基础上对资源进行深度聚合便于用户获取利用。因此,本文以“基于BIBFRAME的科技成果多维度聚合研究”为选题,借助于BIBFRAME在资源语义描述方面的优势,通过构建科技成果多维度语义聚合框架,以实现科技成果在内容维度、结构维度以及使用维度上的聚合与服务。本文按照“理论—模型—实证”的总体思路,以科技成果为研究对象,BIBFRAME框架为语义描述标准,从理论、方法和实践的角度探讨如何对科技成果语义进行标准化描述。以语义网技术为主要手段,运用知识组织、关联数据等理论及相关的方法与技术规范,揭示科技成果资源内部知识对象以及知识与对象的语义关系,使海量、多源、异构及分布式的科技成果重新组织为一个覆盖所有科技信息的资源网络。本研究不仅实现了科技成果信息在多维度上的有效聚合,也实现了基于科技成果资源聚合的知识发现与创新,同时满足了用户个性化需求。主要研究内容如下:(1)通过深入分析科技成果的概念、内涵、外延及应用状况,系统梳理了科技成果资源的类型与利用现状,并对其面临的问题进行归纳总结。在此基础上,提出将BIBFRAME应用到科技成果中的必要性与可行性,并对其应用范式进行探讨。(2)将DC、MARC、RDA等多种元数据集进行融合,并与BIBFRAME进行映射转换,在BIBFRAME的规则和约束下,实现科技成果各类型资源及其属性内容相互关联,并借助D2R关联数据工具将非结构化的科技成果资源发布为科技成果信息关联数据,最终提供基于知识关联的语义服务。(3)使用归一化的语义模型来挖掘异构科技成果的内容关联之后,可以将科技成果结构信息、科技成果内容信息、科技成果使用信息有机关联在一张巨大的语义关联网络,利用相关的技术手段与方法,将大量分散的异构科技成果资源进行聚合,从而取得信息的全貌。(4)根据所设计的科技成果多维度聚合方案开展实证研究。以CNKI中的题录信息为具体应用背景,采用直接聚合转换与间接聚合转换两种模式,使用本体描述语言OWL为BIBFRAME的描述语言对科技报告资源进行语义描述,并使以上两种模式实现其形式与内容上的融合,共同达到科技报告资源中知识内容与知识对象间的关联。科技成果的管理工作不仅关系到科技是否能真正融入经济建设主战场,也关系到不同创新主体创新能力的提高。因此,如何将海量、多元、异构的科技成果资源通过聚合的方式序化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与实际应用价值。本文以BIBFRAME的理论基础,深入的研究了基于BIBFRAME的语义描述机制,以及对科技成果资源进行关联数据的创建与发布,可实现信息资源的规范化描述、语义化的深度整合及知识化的深度揭示,显着提高了科技成果资源的利用价值。且能在一定程度上解决科技成果资源“海量”、“多源”、“异构”及“分布式”问题。

伍革新[5](2013)在《基于关联数据的数字图书馆资源聚合与服务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数字资源聚合是为了将多个数据源按照一定的方式将它们关联起来,数据与数据之间有较为稳定的关联关系、指向关系,访问和达到的路径有据可循,为用户重复利用数字资源有莫大的好处。在当前的数字资源聚合过程中,数字图书馆往往采用不同的硬件平台、操作系统、通信协议、数据库系统和数据描述标准,且多实行的是独立维护和管理的数字资源,造成大量分布式异构数据的生成,数据与数据之间简单关联或缺乏关联。当用户访问某个数据,根据需求跳转到另外一个数据时,若无一定的关联关系时,用户下次难以重复数据之间跳转的路径。关联数据作为语义网的一种轻量级实现方式,能够在对网络资源进行统一标识、深层关联的基础上,运用关联数据可以让数字图书馆中每一本书、每一个作者、每一个资源都能够有专门的访问路径和页面,实现数字图书馆资源的深度聚合,方便用户灵活的利用所需资源,并且可以重现数字资源访问的途径。运用关联数据技术可以实现了网络资源的充分共享,让数字图书馆资源有序化,有利于图书馆服务系统的更新与完善。本文从基于关联数据的资源聚合和服务两个方面来展开:(1)数字图书馆资源聚合的新途径:关联数据。通过文献研究、访谈和比较研究等方法分析当前数字资源聚合中存在的问题,根据国内外的对关联数据的应用研究,探究基于关联数据的数字图书馆资源聚合模式。关联数据通过对资源进行统一标识、深层关联,来实现对数字资源的深度聚合,提高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的利用率。在这一部分中,通过对当前数字图书馆资源聚合的现状进行调查,对SFX、Web Service、P2P等流行聚合技术的比较,引出基于关联数据的资源聚合模式。运用内建有关联数据模式的Drupal平台,搭建图书馆目录导航,完成对关联数据应用的呈现。(2)基于关联数据的数字图书馆创新服务。本文在文献研究的基础上,探究数字图书馆的知识发现和知识服务,针对当前数字图书馆的服务内容,提出基于关联数据的个性制定与推送服务、数字化虚拟参考咨询等创新服务。基于关联数据的用户服务模型、协同创新推荐、智能创新推荐、信息集成服务等能够实现数字图书馆的信息个性化制定与资源推送,实时式、异步式、协作式、层次化相结合的数字化参考咨询能够为数字图书馆提供更好的用户咨询服务。本文分析当前数字资源聚合技术和方法,分析数字图书馆资源聚合中存在问题,引出基于关联数据的聚合方法与聚合模式。运用关联数据与相应的平台技术,将数字图书馆中的各类数据与数据之间建立语义关系、访问路径,甚至可以进一步标注数字资源的注科目类别、等级层次,让异构的数据成为一个有机体,较好的实现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的聚合。运用关联数据实现数字图书馆的资源聚合,能更好的为用户提供个性化制定与资源推送服务、虚拟参考咨询等服务。

游毅[6](2013)在《基于关联数据的馆藏资源聚合模式研究》文中认为图书馆等文献机构中的海量馆藏作为公共文化资源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在数字网络时代面临分散性、异构性与无序性的挑战,从而促使其必须以一种语义化和关联化的方式加以组织和聚合。在此背景下,关联数据恰恰能够将分散多元异构的馆藏描述性元数据发布成为图书馆数据集并进一步融入更大范围的数据网络中,从而通过其强大的语义描述与聚合功能实现馆藏的深度聚合与开放共享。而本文正是以此为切入点,从馆藏聚合角度探讨了图书馆关联数据的聚合机制、应用基础、发布方式、链接管理、服务策略等诸多问题。具体而言,本文首先在第一章介绍了论文的选题背景、目的意义、总体框架、主要内容与创新之处,从而在宏观层面展示了选题的总体概貌。进一步地,第二章分析了信息资源聚合与关联数据两个领域的研究现状,其中信息聚合领域剖析了 Web资源与馆藏资源两类信息对象中代表性的聚合方法,而关联数据领域则梳理了关联数据技术的研究脉络、主题领域及图书馆应用。第三章从技术原理与聚合机制角度,一方面分析了关联数据的概念内涵、基本原则与技术基础,从而凸显出其在描述统一性、存储标准化、发现灵活性以及表达语义性等方面的优势;另一方面揭示了关联数据针对信息资源中抽象概念与客观实体具有的强大聚合机制,包括LOD开放发布与RDF语义链接机制,从而为基于关联数据的馆藏资源聚合应用奠定理论基础。第四章从关联数据的馆藏聚合应用视角出发,分析了图书馆应用关联数据所需解决的两个基础性问题,即馆藏资源URI标识与图书馆词汇集的复用创建。其中针对馆藏URI标识命名提出了唯一性、一致性与可解析性原则,并深入分析了关联数据环境下的URI共指性问题。图书馆词汇集的复用创建则全面考察了目前可供图书馆复用的权威词汇集,并探讨图书馆创建自有词汇集的可能途径,从而为关联数据的馆藏资源聚合应用提供实现前提。第五章重点探讨了图书馆关联数据发布这一馆藏聚合模式的关键环节,包括利用HTTP URI协议与RDF模型创建符合关联数据原则的馆藏语义描述性元数据,进而向客户端应用程序提供基于内容协商与SPARQL查询机制的数据存取、浏览与查询服务,并提供图书馆关联数据自身元数据信息。其中图书馆关联数据发布对象包括MARC书目数据、馆藏关系型数据库及虚拟馆藏站点,与之对应的发布方法则包括RDF语义转换、D2R虚拟映射及CMS内容创建。此外针对图书馆关联数据还需要进行基本元数据描述,创建来源元数据,并提供授权许可或开放许可的版权元数据信息。第六章深入分析了语义链接管理这一馆藏聚合模式的另一重要环节,包括图书馆关联数据中RDF链接的构建与维护。其中链接构建类型可分为概念术语间的词汇型链接与实体资源间的关系型链接,而不同类型链接的语义关联发现机制则可概括为基于SPARQL查询与基于相似度匹配的机制,此外还可以利用链接构建工具实现语义链接构建过程的半自动化或自动化。另一方面,语义链接动态维护的核心在于构建图书馆源数据集与链接目标数据集间的资源变动通知机制,使得图书馆关联数据能够及时获悉目标资源变化并采取链接创建、删除、更新等维护操作,而WOD-LMP链接维护协议与sparqlPuSH、Triplify等数据更新通知机制恰恰为此提供了实现机制。第七章将研究视角进一步扩展到馆藏聚合模式下的图书馆服务层面,从而凸显出关联数据聚合的应用价值。基于馆藏关联数据聚合模式的图书馆服务应当明确关联数据的消费机制与应用程序,并将关联数据与云服务相结合,从而实现馆藏聚合数据云在书目信息服务、馆藏展示导航、资源语义检索、馆藏知识发现等领域的应用,并提升图书馆服务的语义性、关联性与知识性。第八章总结了论文的主要观点并对研究前景加以展望,重点分析了基于关联数据的馆藏聚合模式在图书馆应用中可能遭遇的挑战及应对策略,并对本研究的不足之处与未来方向进行了展望。

王菲菲[7](2013)在《基于计量分析的数字文献资源语义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经济全球化的不断深化和科学技术的飞速发展,我们所处的世界正在进入一个全新的知识经济时代。知识取代了传统的资本、劳动力等要素成为重要的战略资源。知识创新是国家创新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获取竞争优势的关键;而知识交流则是知识创新的前提和基础,是促进科学技术和知识经济发展的加速器;知识发现更是实现知识创新的根本和关键来源所在;而基于图书馆资源的知识服务则是在科研工作中知识创新、知识交流、知识发现共同得以实现的根本支撑所在。然而,在知识经济大发展、科学技术大进步、文化产业大繁荣的社会背景下,对图书馆而言,深化知识服务、不断提高知识服务与信息服务的能力和效率的任务还十分艰巨,还有许多问题亟待深入研究和全面解决。本文面向国家创新体系建设和知识经济发展的要求,从数字图书馆知识组织的基本原理出发,综合运用本体与语义、计量学、网络科学等领域的方法工具,创新性地提出基于计量分析的数字文献资源语义化理论与应用模型,并尝试构建面向数字文献资源知识组织与检索应用的计量本体,继而用实证分析验证了该语义化本体模型的可操作性和实用性,充分实现了基于计量关系的馆藏数字文献资源的语义化关联揭示和知识重组与聚合;力图利用计量语义化的思路改善馆藏数字资源在知识组织与知识共享等方面的效率水平,提高图书馆知识服务的能力和利用率,为未来数字图书馆发展和交叉学科方法论体系建设提供有益的引导和帮助。本文秉承“理论研究与应用实践相结合”的原则,从理论探索、语义化模型构建、计量本体提出、实证研究等方面系统展开数字文献资源计量语义化研究。除了引言和结语以外,论文共有五章,每章都自成体系,其具体内容如下:第一章,对理论基础的梳理和探讨。首先重点阐述了语义、本体与元数据三种基础理论的概念、原理与应用以及三者之间的关系。进而对于本文的研究对象数字文献资源进行概念界定;并对数字文献资源组织的内涵进行解析,同时也对数字文献资源的组织模式进行了提炼总结。随后,对语义化与知识组织之间的关系以及语义技术对数字文献资源组织的影响进行了详细剖析,并闸述了内容语义化和组织语义化两大制式下的数字文献资源语义化基本途径。最后依据当前资源语义化中的问题和所呈现的趋势,提出了数字文献计量语义化的议题。第二章,对基于计量分析的数字文献资源语义化理论进行剖析。首先,分别从理论、技术方法、应用三个层面对于计量分析与语义本体的基本情况进行类比分析,发现二者在构成原理、表达形式和理论内涵是可以进行相互对应的,它们的的方法体系、技术原理、分析路径也是可以相通的,在实现过程、应用途径与结果展示等方而也都有一定的的共通之处。这也就决定了将计量分析方法引入数字文献资源语义化的可能性;同时,鉴于计来那个分析对于资源语义化效率提高以及学科方法融合的互补性等优势,将计量分析引入资源语义化非常必要。因此,本章提出了基于计量分析的数字文献资源语义化理论框架,进一步梳理和闸明了该研究主题的理论架构,为计量语义化应用模型构建提供了理论支撑。第三章,揭示基于计量分析的的数字文献资源语义化机理与模式,并构建数字文献资源计量语义化模型。本章将计量分析与语义化原理结合,探讨了数字文献资源计量语义关系的产生与扩散,构思了综合运用计量关联分析、向量空间模型以及贝叶斯网络方法的计量语义关联度计算路径,从而进一步产生了由概念节点、节点关联以及相应标识构成的计量语义网络,同时融入计量关系的推演机制提出了计量语义化网络的11项核心推理规则。随后提炼了针对数字文献资源计量语义化的五种模式,即基本语义化模式、多层语义化模式、多元语义化模式、高阶语义化模式、多维语义化模式。最后,阐述了数字文献资源计量语义化的的三种应用途径,即馆藏数字文献资源整合、语义信息检索与推荐以及知识组织与知识服务,并构建了由数字文献资源元数据构建模块、信息计量与统计分析模块、计量语义化分析模块、计量语义知识提取与发现模块和计量语义化应用模块共同组成的数字文献资源计量语义化模型。第四章,提出数字文献资源“计量本体”的概念,并明确了本体构建路径。本章将数字文献资源计量本体这一创新概念,分别与传统的领域本体、广义/狭义本体进行了比较和辨析,指出计量本体与传统本体的的异同之处。随后针对数字文献资源计量本体的基本构成要素,即类与实例、属性与值、约束条件以及推理规则分别进行闸述,并提出了由抽象语义概念层和计量语义关联推理层共同组成的计量本体总体框架。最后归纳出计量本体构建的八步流程,并用Protege工具对计量本体的核心架构进行了构建和初步扩展,同时也提出了以元数据农、类表、属性表和属性-实例表为核心的计量本体存储模式。第五章,基于计量分析的数字文献资源语义化实证研究。分别从发文角度、引文角度、发文与引文综合角度对对植物学领域、情报学领域、科学计量学领域进行了基于计量关联属性推理、关联度测度和本体构建的语义化描述应用研究,基于计量分析与关联扩展推理和关联测度以及因子分析、本体构建的语义化分析与可视化展示以及关联结构发现应用研究,基于全面关联推理分析、社会网络分析以及语义推理与挖掘的语义网络分析与展示、关联挖掘、语义检索与推荐的综合应用研究。这些研究结果可为相应领域的研究主题、研究同行发现等提供新的思路,也进一步扩展了数字图书馆未来开展知识服务的新视野。

李鹏[8](2012)在《数字图书馆内容管理开源软件应用与评价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信息时代,信息资源全球共享成文信息用户的广泛需求和未来趋势。但是,由于商业利益、知识产权保护等因素的限制,信息资源共享还只是一种相对的态势。一方面,信息的海量增长为知识共享提供了资源总量上的基础;另一方面,信息垄断、信息孤岛、信息过载等现象的存在阻碍了信息无缝利用的进程。公共图书馆作为公益性文化机构,一直致力于为用户提供多元化的知识服务,各种新技术、新方法不断应用于数字图书馆的内容管理与信息服务当中。随着开源技术在数字图书馆中广泛应用,基于闭源软件的数字图书馆系统构建模式受到巨大的挑战,尤其是当前开放性思潮迅猛延展,使得数字图书馆又一次面临着历史性选择。公益性开源运动和商业性软件开发之间形成了博弈。在这样的时代背景之下,如何选择和应用合适的开源软件进行数字图书馆建设、支撑数字图书馆的数字内容收集、整理及服务系统,为用户提供更为便捷的信息服务,成为了当前数字图书馆研究领域面临的重要课题。本文研究的基本问题为数字图书馆对内容管理开源软件的应用与评价,关键点有三:首先是内容管理开源软件。研究主题包括内容管理开源软件内涵及特征、内容管理开源软件和闭源软件的比较分析等;其次是内容管理开源软件的应用,研究主题包括内容开源软件应用的原则及范围、内容管理开源软件应用影响要素以及应用的实例分析;第三个关键点为内容管理开源软件的评价,研究主题包括评价体系的构建、检验和修正、评价实证研究等。针对上述研究主题和目标,本文首先从当前信息社会中信息获取的难点、开源与闭源软件的博弈以及数字图书馆选择开源软件的困惑入手,确定本文的研究基点,从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两个方面提出了本文的研究意义,概述了全文的研究内容、思路方法及创新点。随后在第二章中从数字图书馆内容管理研究、数字图书馆开源软件应用研究和数字图书馆软件质量评价研究三个维度对国内外文献进行系统综述,对研究的热点和不足做出评述,引出研究的可行性和必要性。同时在第三章中为全文提供理论基础和方法指导,主要对内容管理理论与技术、软件质量评价理论进行了研究。在具体研究过程中深入分析了德尔菲法和层次分析法在进行评价指标体系构建中的重要作用及应用方式。此后作者对数字图书馆内容管理开源软件应用问题进行了论述。第四章首先界定了数字图书馆内容管理开源软件的内涵、种类和特征,在内容管理开源与闭源软件比较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数字图书馆应用开源软件的优势。系统分析了数字图书馆内容管理开源软件应用影响要素,确定了数字图书馆内容管理开源软件应用的原则和范畴,最后进行了实例研究。通过上文中充分的理论及方法准备后,作者在第五章构建了数字图书馆内容管理开源软件的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信效度检验对评价指标体系进行了修正。为了确保评价体系的可用性本文在第六章对数字图书馆内容管理开源软件评价模型进行了实施和结构分析。对不同类型的内容管理开源软件进行了实证评价,评价结果显示了软件质量排序,并对其中最为优秀三种内容管理开源软件进行了深入的比较分析。最后通过结论与展望一章,系统梳理全文,对研究成果进行结论性表述,对研究不足和后续研究进行分析。文章采用文献调查法、问卷调查法、专家咨询法、实证研究法、比较分析法以及统计分析等研究方法,力图从以下两个方面实现创新。第一,对内容管理开源软件和闭源商业软件进行对比分析,从多角度提出了数字图书馆内容管理开源软件应用的影响要素,提出了内容管理开源软件应用的原则、范围和方法。第二,构建了数字图书馆内容管理开源软件的评价指标体系,并进行了实证评价,为数字图书馆选择内容管理开源软件进行应用提供了依据。

赵子凯[9](2011)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元数据研究》文中提出主要对数字图书馆中的元数据体系、类型、模型、编码语言进行了比较全面的分析和研究。

关欣[10](2010)在《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数字图书馆是保存知识、传播知识的平台和机构,数字图书馆的建设目标是要为用户提供满意、高效的知识服务。数字图书馆想要拓展服务功能,提升知识服务能力,势必要对知识资源进行有效的管理,也就是要开展知识管理活动。只有这样,数字图书馆才能实现深层次服务,从而实现创新发展。因此,在数字图书馆中进行知识管理的研究与实践是十分必要的也是极其迫切的。本文选择“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这一课题,是为了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基础上,将知识管理的理论、方法和技术引入到数字图书馆的研究中来,探讨知识经济环境下,数字图书馆的建设与发展问题,完善和丰富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基本理论体系,深化并拓展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应用研究。本文着重在以下几个方面进行深入细致的研究:1.丰富和完善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理论体系;2.理论分析和实证研究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影响因素;3.构建适用于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模式;4.探讨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实施对策。本文在研究过程中参考企业知识管理、图书馆知识管理等方面现有研究成果,结合数字图书馆自身的特点,深入探讨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主要内容,界定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组成要素,并基于此辨析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影响因素。在实践方面,本文应用结构方程模型对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影响因素对知识管理绩效的作用关系进行了实证检验。本文的研究希望能够为规范我国数字图书馆建设,推动图书馆事业发展,加速图书情报机构知识化进程,以及推进数字图书馆应用知识管理理论实现全面创新和提升运营绩效做出微薄贡献。

二、元数据及其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元数据及其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论文提纲范文)

(1)面向一流高校建设的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起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缘起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与述评
        1.2.1 国内研究现状
        1.2.2 国外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点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科研数据管理及其服务概述
    2.1 相关概念界定及其关系辨析
        2.1.1 科学数据与科研数据的关系辨析
        2.1.2 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的内涵与外延
    2.2 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建设理论依据
        2.2.1 数据科学与信息资源管理理论
        2.2.2 数据生命周期与利益相关者理论
第3章 二维视角下国内外一流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建设现状调查与分析
    3.1 调查设计
        3.1.1 调查对象
        3.1.2 调查内容
        3.1.3 调查方法
    3.2 调查结果分析
        3.2.1 服务愿景
        3.2.2 服务政策
        3.2.3 服务内容
        3.2.4 服务形式
        3.2.5 服务人员
        3.2.6 服务培训与监管
第4章 二维视角下国内外一流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建设的经验与问题
    4.1 二维视角下国内外一流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建设的经验
        4.1.1 法治环境不断完善,服务供给渐趋多元
        4.1.2 技术引领数据赋能,服务形式新颖多样
        4.1.3 人员队伍配置科学,服务权责划分合理
        4.1.4 多措并举培育素养,多管齐下力行监管
    4.2 二维视角下国内外一流高校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建设的问题
        4.2.1 政策与服务部分脱节,利益相关者核心定位不明显
        4.2.2 技术应用存在片面性,个性化与标准化关系待厘清
        4.2.3 人员量与质仍未达标,队伍配置与服务需求存错位
        4.2.4 培训与监管机制落后,服务质量评估体系亟需健全
第5章 二维视角下面向一流高校建设的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革新路径
    5.1 二维视角下的一流科研数据管理服务政策制定与完善
        5.1.1 标准化与规范化政策,确保服务质量可控
        5.1.2 管理与服务驱动政策,赋能管理服务流程
    5.2 二维视角下的一流科研数据管理服务建设路径设想与前瞻
        5.2.1 “动力与权责”支撑,调整与完善服务分工
        5.2.2 “人文与技术”驱动,融合与重构服务过程
        5.2.3 “需求与创新”引领,组织与重塑服务格局
    5.3 二维视角下的一流科研数据管理服务体系整体构建与实现
        5.3.1 丰富服务内容,重视服务培训与认知宣传
        5.3.2 拓展服务途径,强化的技术工具研发应用
        5.3.3 整合服务队伍,拓宽嵌入式服务广度深度
        5.3.4 加强服务监管,推动规范评估与效能提升
第6章 结语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2)数据驱动下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模式与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数据驱动研究现状
        1.2.2 知识发现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析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技术路线
    1.4 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数据驱动
        2.1.2 知识发现
        2.1.3 Web级资源发现
        2.1.4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
    2.2 理论基础
        2.2.1 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理论
        2.2.2 数据驱动控制理论
        2.2.3 数据挖掘与知识发现理论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数据驱动下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的数据环境分析
    3.1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的数据环境特征
        3.1.1 馆藏数据来源的广泛性及数据形态和存在方式的多样性
        3.1.2 数据存储模式多样化及存储内容的非结构化和碎片化
        3.1.3 数据资源价值的低密度和高变现潜能
    3.2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的数据环境变化
        3.2.1 从“数字化”到“数据化”的演化
        3.2.2 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涌现
        3.2.3 数据分析思维模式的形成
        3.2.4 数据密集型科学发现应用趋势
    3.3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的数据环境开发与应用
        3.3.1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在大数据环境中的新定位
        3.3.2 开发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数据驱动的新机制
        3.3.3 创新数据驱动下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的新模式
        3.3.4 开发数据驱动下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的新业态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数据驱动机制分析
    4.1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数据驱动机制的数据要素
        4.1.1 用户数据要素
        4.1.2 内容资源要素
        4.1.3 专家数据要素
    4.2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数据驱动过程与维度
        4.2.1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数据驱动过程
        4.2.2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数据驱动维度
    4.3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数据驱动动力机制
        4.3.1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数据驱动动力类型
        4.3.2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数据驱动动力关系分析
        4.3.3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数据驱动动力仿真模型
    4.4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流驱动机制
        4.4.1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流驱动特征
        4.4.2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流驱动过程
        4.4.3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流驱动机制模型
    4.5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数据协同驱动机制
        4.5.1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数据协同驱动内涵
        4.5.2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数据协同驱动目标
        4.5.3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数据协同驱动机制模型
    4.6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数据驱动控制机制
        4.6.1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数据驱动控制内涵
        4.6.2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数据驱动控制方法
        4.6.3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数据驱动控制模型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数据驱动下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模式研究
    5.1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模式问题的提出
    5.2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模式构建基础
        5.2.1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模式基础
        5.2.2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产品基础
        5.2.3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技术基础
    5.3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功能圈构建
        5.3.1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功能圈的框架设计
        5.3.2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功能圈的架构分析
        5.3.3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功能圈的建立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数据驱动下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模式应用研究
    6.1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科研用户画像应用
        6.1.1 用户画像数据收集
        6.1.2 用户画像模型构建
        6.1.3 用户画像实验分析
    6.2 数字图书馆文献资源研究设计指纹识别应用
        6.2.1 研究设计指纹识别基础
        6.2.2 数据标注
        6.2.3 研究设计指纹生成模型训练
        6.2.4 结果与讨论
    6.3 融合用户画像和研究设计指纹的文献推荐应用
        6.3.1 文献推荐模型构建
        6.3.2 文献推荐仿真实验
        6.3.3 结果与讨论
    6.4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多粒度检索决策应用
        6.4.1 实验准备
        6.4.2 实验描述
        6.4.3 实验结果及讨论
    6.5 本章小结
第7章 数据驱动下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策略研究
    7.1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优化方向与路径
        7.1.1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优化方向
        7.1.2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优化路径
    7.2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数据化优化
        7.2.1 数据化优化阻碍
        7.2.2 数据化优化策略
    7.3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语义关联优化
        7.3.1 语义关联优化阻碍
        7.3.2 语义关联优化策略
    7.4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可视化优化
        7.4.1 可视化优化阻碍
        7.4.2 可视化优化策略
    7.5 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的智能化优化
        7.5.1 智能化优化阻碍
        7.5.2 智能化优化策略
    7.6 本章小结
第8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8.1 研究结论
    8.2 研究局限
    8.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与研究成果
致谢

(3)美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学术服务及启示(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绪论
    一、选题背景与意义
    二、相关概念的界定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
    四、研究内容、方法与调查对象
    五、本文创新之处
第一章 美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学术服务兴起的背景及服务现状
    第一节 美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学术服务兴起的背景
        一、数据密集型科研环境的驱动
        二、跨学科研究的需要
        三、嵌入式服务发展的推动
        四、高校图书馆空间变革的选择
    第二节 美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学术服务现状概述
        一、美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学术服务对象分析
        二、美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学术服务内容分析
第二章 美国高校图书馆开展数字学术服务的路径
    第一节 建设数字学术空间
        一、物理空间的建设
        二、虚拟空间的建设
    第二节 提供数字学术支撑服务
        一、数字人文服务
        二、数据管理
        三、数字化服务
        四、GIS分析及可视化
        五、数字出版
        六、开放获取
        七、数字学术项目管理
        八、学术交流
        九、咨询培训
    第三节 建设数字学术馆员队伍
        一、数字学术馆员队伍组成
        二、数字学术馆员岗位职责
        三、数字学术馆员的任职条件
        四、数字学术馆员的培训
        五、数字学术馆员的考核
    第四节 提供数字学术经费资助
        一、为用户提供数字学术研究资金支持
        二、数字学术资金来源
第三章 美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学术服务的特点、成功经验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节 美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学术服务的特点
        一、服务对象广泛,普及全校
        二、服务内容丰富,各有侧重
        三、服务模式多样,富有内涵
        四、建设规模合理,持续发展
    第二节 美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学术服务的成功经验
        一、重视数字学术服务计划的制订
        二、注重与校内外机构的合作
        三、深入推进嵌入式数字学术服务的开展
        四、体现数字学术服务的融合性
    第三节 美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学术服务存在的问题
        一、缺少数字工具及系统的统一管理与维护
        二、缺乏全面的评估机制
第四章 对我国高校图书馆开展数字学术服务的启示
    第一节 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学术服务现状及存在的问题
        一、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学术服务的现状
        二、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学术服务存在的问题
    第二节 借鉴美国经验完善我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学术服务的对策
        一、构建完善的服务体系,建立服务管理机构
        二、推广数字学术理念,营造数字学术氛围
        三、注重馆员队伍建设,提升馆员服务质量
        四、联合校内外机构,建立友好合作关系
第五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第一节 研究结论
    第二节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4)基于BIBFRAME的科技成果多维度聚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科技成果聚合研究现状
        1.2.2 BIBFRAME(书目框架)应用现状
    1.3 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路线
    1.4 研究创新点
    1.5 论文的组织结构
2 科技成果聚合理论基础
    2.1 科技成果组织与评价理论
        2.1.1 科技成果内涵及外延
        2.1.2 科技成果组织理论——方法、模型及工具
        2.1.3 科技成果评价理论—方法、模型及工具
    2.2 BIBFRAME相关理论
        2.2.1 BIBFRAME衍生背景
        2.2.2 BIBFRAME发展历程
        2.2.3 BIBFRAME支撑技术
        2.2.4 BIBFRAME的应用
    2.3 本章小结
3 基于BIBFRAME的科技成果语义描述
    3.1 传统资源描述方法
    3.2 基于BIBFRAME的资源描述方法
    3.3 基于BIBFRAME的科技成果资源描述优势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科技成果层级关系模型构建
    4.1 科技成果层级关系描述
    4.2 基于BIBFRAME的科技成果层级关系模型构建
        4.2.1 基于内容特征的科技成果关联
        4.2.2 基于外部特征的科技成果关联
    4.3 基于BIBFRAME的科技成果层级关系数据的创建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BIBFRAME的科技成果多维度聚合流程
    5.1 科技成果资源聚合的必要性分析
    5.2 聚合的目标与原则
        5.2.1 聚合的目标
        5.2.2 聚合的基本原则
        5.2.3 聚合的作用
    5.3 科技成果多维度语义聚合模式
        5.3.1 基于内容维度的多维度聚合
        5.3.2 基于结构维度的多维度聚合
        5.3.3 基于使用维度的多维度聚合
    5.4 BIBFRAME与传统数据格式的映射转换
    5.5 科技成果多维度聚合效果评估
    5.6 本章小结
6 基于BIBFRAME的科技成果多维度聚合实证分析
    6.1 数据源获取
    6.2 映射转换结果
        6.2.1 直接聚合转换
        6.2.2 间接聚合转换
    6.3 UML转换法
        6.3.1 工具概述
        6.3.2 转化过程描述
    6.4 本章小结
7 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学习期间参与的项目及研究成果
致谢

(5)基于关联数据的数字图书馆资源聚合与服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3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 研究内容及创新
    1.5 论文的框架及主要内容
2 数字图书馆资源聚合的新途径:关联数据
    2.1 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聚合的概念
        2.1.1 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聚合的含义
        2.1.2 数字图书馆资源聚合的基本原则
        2.1.3 数字图书数字资源聚合方法
        2.1.4 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聚合与服务中存在的问题
    2.2 基于关联数据的数字图书馆资源聚合概述
        2.2.1 关联数据的定义
        2.2.2 关联数据的概念与原则
        2.2.3 关联数据的核心技术
        2.2.4 数字资源聚合方式对数字图书馆服务的影响
    2.3 基于关联数据的数字资源聚合方法
        2.3.1 运用关联数据的特点
        2.3.2 运用关联数据进行数字资源聚合的步骤
        2.3.3 基于关联数据的数字资源聚合优势
3 基于关联数据的数字图书馆资源聚合
    3.1 关联数据的采集与处理
        3.1.1 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聚合的必要性
        3.1.2 数字图书馆关联数据的采集
        3.1.3 分布式环境下数字图书馆关联数据的处理
        3.1.4 数字图书馆关联数据格式标准化
    3.2 基于关联数据的数字图书馆数字资源聚合内涵
        3.2.1 基于关联数据的数字资源聚合扩展
        3.2.2 基于关联数据的数字资源聚合模式
        3.2.3 基于关联数据的数字图书馆资源聚合及资源服务平台设计
    3.3 基于DRUPAL的关联数据平台
        3.3.1 Drupal模块及其概念
        3.3.2 Drupal的内容模型
        3.3.3 内容模型与RDF模型的映射
        3.3.4 基于Drupal的图书馆目录导航
4 基于关联数据的数字图书馆创新服务
    4.1 基于关联数据的知识发现与知识服务
        4.1.1 基于关联数据的知识发现
        4.1.2 基于关联数据的语义检索
        4.1.3 基于关联数据的知识服务
    4.2 基于关联数据的信息个性定制与推送
        4.2.1 基于关联数据的用户服务模型
        4.2.2 基于关联数据的协同信息推荐模型
        4.2.3 基于关联数据的智能信息推拉
        4.2.4 基于关联数据的信息服务集成
    4.3 基于关联数据的数字化虚拟参考咨询
        4.3.1 同步式参考咨询服务
        4.3.2 异步式参考咨询服务
        4.3.3 多级化参考咨询服务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结论
    5.2 存在问题
    5.3 后续研究
参考文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科研成果等
致谢

(6)基于关联数据的馆藏资源聚合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与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框架与内容
        1.3.1 研究框架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国内外研究现状
    2.1 信息资源聚合研究
        2.1.1 Web信息聚合研究
        2.1.2 馆藏资源聚合研究
        2.1.3 小结
    2.2 关联数据技术研究现状
        2.2.1 关联数据的一般性研究与实践
        2.2.2 关联数据的图书馆领域应用
        2.2.3 小结
第三章 关联数据的基本原理与聚合机制
    3.1 关联数据的基本原理
        3.1.1 关联数据的概念与原则
        3.1.2 关联数据的技术基础
    3.2 关联数据的聚合机制
        3.2.1 LOD开放发布
        3.2.2 RDF语义链接
    3.3 关联数据的馆藏聚合应用价值
        3.3.1 传统图书馆数据的缺陷分析
        3.3.2 图书馆关联数据的聚合意义
    3.4 小结
第四章 馆藏资源聚合的关联数据基础
    4.1 图书馆关联数据的URI标识
        4.1.1 馆藏URI标识的命名原则
        4.1.2 馆藏URI标识的命名策略
        4.1.3 馆藏URI标识的共指性分析
    4.2 馆藏描述词汇集的复用与创建
        4.2.1 词汇集的复用
        4.2.2 词汇集的创建
    4.3 小结
第五章 面向馆藏聚合的关联数据发布
    5.1 图书馆关联数据的发布机制
        5.1.1 关联数据发布的基本流程
        5.1.2 关联数据发布的语义描述方式
        5.1.3 关联数据发布的基础性资源
    5.2 面向MARC书目数据的关联数据发布
        5.2.1 MARC书目结构内容分析
        5.2.2 MARC书目的RDF格式转换
        5.2.3 资源对象的URI命名与复用
        5.2.4 RDF文档的外部链接构建
        5.2.5 书目数据的开放发布
    5.3 面向馆藏数据库的D2R关联数据发布
        5.3.1 关系型数据库与关联数据的映射关系
        5.3.2 D2R关联数据转换工具
        5.3.3 基于D2R方式的关联数据发布
    5.4 面向虚拟馆藏的Drupal关联数据发布
        5.4.1 Drupal的关联数据发布原理
        5.4.2 基于Drupal的虚拟馆藏站点数据发布
    5.5 图书馆关联数据的元数据发布
        5.5.1 关联数据的基本元数据发布
        5.5.2 关联数据的来源元数据发布
        5.5.3 关联数据的版权元数据发布
    5.6 小结
第六章 面向馆藏聚合的语义链接管理
    6.1 语义链接管理的基础性问题
        6.1.1 语义链接管理的价值意义
        6.1.2 语义链接管理的基本原则
        6.1.3 语义链接管理的类型机制
    6.2 图书馆关联数据的语义链接构建
        6.2.1 语义关联发现方法
        6.2.2 语义链接构建工具
    6.3 图书馆关联数据的语义链接维护
        6.3.1 关联数据动态性与链接维护分析
        6.3.2 基于WOD-LMP协议的语义链接维护
        6.3.3 基于更新通知机制的语义链接维护
    6.4 小结
第七章 基于馆藏关联数据聚合的图书馆服务
    7.1 关联数据的消费机制与应用程序
        7.1.1 关联数据的消费机制
        7.1.2 关联数据应用程序
    7.2 基于馆藏聚合模式的图书馆云服务
        7.2.1 馆藏聚合资源云服务的基本理念
        7.2.2 馆藏聚合资源云的服务方式
    7.3 小结
第八章 观点总结与前景展望
    8.1 论文主要观点
    8.2 研究前景展望
参考文献
博士在读期间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7)基于计量分析的数字文献资源语义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本文的创新点 目录 摘要 ABSTRACT 0 引言
0.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0.1.1 选题背景
    0.1.2 研究意义
0.2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0.2.1 相关研究现状与进展概述
    0.2.2 国外研究现状综述
    0.2.3 国内研究现状综述
    0.2.4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0.3 研究目的、方法与创新
    0.3.1 研究目标与思路
    0.3.2 研究方法与工具
    0.3.3 本文创新之处 1 数字文献资源语义化理论基础
1.1 语义、本体与元数据
    1.1.1 语义网与语义网络
    1.1.2 本体理论与应用概述
    1.1.3 元数据理论与应用概述
    1.1.4 语义、本体与元数据的关系
1.2 数字文献资源的知识组织
    1.2.1 数字文献资源概念界定
    1.2.2 数字文献资源知识组织内涵
    1.2.3 数字文献资源知识组织模式
1.3 面向知识组织的数字文献资源语义化
    1.3.1 语义化与知识组织
    1.3.2 数字文献资源语义化途径
    1.3.3 数字文献资源计量语义化的提出
1.4 本章小结 2 基于计量分析的数字文献资源语义化理论研究
2.1 计量分析与语义本体的类比分析
    2.1.1 理论类比
    2.1.2 技术与方法类比
    2.1.3 应用类比
2.2 计量分析方法引入数字文献资源语义化的理论剖析
    2.2.1 计量分析方法引入数字文献资源语义化的可能性
    2.2.2 计量分析方法引入数字文献资源语义化的必要性
    2.2.3 基于计量分析的数字文献资源语义化理论框架
2.3 本章小结 3 基于计量分析的数字文献资源语义化模型研究
3.1 基于计量分析的数字文献资源语义化机理
    3.1.1 数字文献资源计量语义概念与关系分析
    3.1.2 数字文献资源计量语义关系扩散
    3.1.3 数字文献资源计量语义关联度计算
    3.1.4 数字文献资源计量语义网络形成
    3.1.5 数字文献资源计量语义推理规则
3.2 基于计量分析的数字文献资源语义化模式
    3.2.1 数字文献资源基本语义化模式
    3.2.2 数字文献资源多层语义化模式
    3.2.3 数字文献资源多元语义化模式
    3.2.4 数于文献资源高阶语义化模式
    3.2.5 数字文献资源多维语义化模式
3.3 基于计量分析的数字文献资源语义化模型构建
    3.3.1 数字文献资源计量语义文化模型的构成
    3.3.2 数字文献资源计量语义化模型的特点
    3.3.3 数字文献资源计量语义化模型的应用途径
3.4 本章小结 4 数字文献资源语义化途径之“计量本体”研究
4.1 数字文献资源计量本体的原理与内涵
    4.1.1 数字文献资源计量本体的定义
    4.1.2 面向数字文献资源语义化的计量本体构建原理
4.2 数字文献资源计量本体的要素与框架
    4.2.1 数字文献资源计量本体的构成要素
    4.2.2 数字文献资源计量本体的总体框架
4.3 数字文献资源计量本体的构建与存储
    4.3.1 数字文献资源计量本体的构建流程
    4.3.2 数字文献资源计量本体的存储模式
4.4 本章小结 5 基于计量分析的数字文献资源语义化实证研究
5.1 植物学领域计量语义化描述实证研究
    5.1.1 元数据准备
    5.1.2 计量语义化分析与处理
    5.1.3 语义化描述与本体构建
5.2 情报学领域计量语义化分析实证研究
    5.2.1 元数据准备
    5.2.2 计量语义化处理与结果展示
    5.2.3 计量语义化关联结构发现
5.3 科学计量学领域计量语义化应用实证研究
    5.3.1 元数据准备与预处理
    5.3.2 计量语义化分析
    5.3.3 计量语义化推理与挖掘
    5.3.4 计量语义化检索与推荐应用
5.4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与启示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直接攻博期间科研及获奖情况 致谢

(8)数字图书馆内容管理开源软件应用与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主要研究内容
    1.3 研究思路及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第2章 研究综述
    2.1 数字图书馆内容管理研究
        2.1.1 国外相关研究
        2.1.2 国内相关研究
        2.1.3 研究评述
    2.2 数字图书馆开源软件应用研究
        2.2.1 开源软件的发展演进
        2.2.2 开源软件研究现状
        2.2.3 发达国家开源软件应用现状
        2.2.4 发展中国家开源软件应用现状
        2.2.5 我国数字图书馆开源软件应用现状
    2.3 数字图书馆软件质量评价研究
第3章 理论与方法
    3.1 内容管理理论与技术
        3.1.1 内容及内容管理
        3.1.2 数字图书馆内容管理相关开源技术
    3.2 软件质量评价理论
        3.2.1 开源软件成熟度模型(OSMM-C)
        3.2.2 开源软件成熟度模型(OSMM-N)
        3.2.3 开源软件资评与选择模型 (QSOS)
        3.2.4 开源代码商业完备度评价模型(OpenBRR)
        3.2.5 代表性开源软件评价模型的比较研究
    3.3 德尔菲法
        3.3.1 德尔菲法及理论基础
        3.3.2 德尔菲法应用流程
        3.3.3 德尔菲法选用依据
    3.4 层次分析法
        3.4.1 层次分析法(AHP)理论基础
        3.4.2 层次分析法(AHP)确定权重的优势及依据
    3.5 项目分析及信效度检验法
第4章 数字图书馆内容管理开源软件的应用
    4.1 数字图书馆内容管理开源软件的种类及特征
        4.1.1 内容管理开源软件的种类
        4.1.2 内容管理开源软件的特征
    4.2 数字图书馆内容管理开源软件与闭源软件的比较
    4.3 数字图书馆内容管理开源软件应用的影响要素
        4.3.1 成本要素分析
        4.3.2 技术要素分析
    4.4 数字图书馆内容管理开源软件应用的原则和范围
        4.4.1 内容管理开源软件的应用原则
        4.4.2 内容管理开源软件的应用范围
    4.5 应用实例
第5章 内容管理开源软件应用性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
    5.1 评价指标体系的构建原则
    5.2 评价指标集与结果集的确立与设计
        5.2.1 调查表的设计
        5.2.2 专家小组的确定
        5.2.3 第一轮专家咨询
        5.2.4 第二轮专家咨询与统计分析
    5.3 评价权重集的建立与权重分配
        5.3.1 计算方法阐述
        5.3.2 分析成对比较矩阵
        5.3.3 计算组合权重及排序
    5.4 评价指标体系的信效度检验
        5.4.1 项目分析
        5.4.2 信度检验
        5.4.3 效度检验
    5.5 评价指标体系的修正与结论
第6章 数字图书馆内容管理开源软件评价实施与结果分析
    6.1 评价的目的与原则
        6.1.1 评价的目的
        6.1.2 评价的原则
    6.2 评价的主要过程
        6.2.1 国内图书馆内容管理开源软件功能需求
        6.2.2 内容管理开源软件的初选
        6.2.3 内容管理开源软件的评价
    6.3 评价结果及分析
第7章 全文总结与研究展望
    7.1 全文总结
        7.1.1 研究过程
        7.1.2 研究的主要结论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1
附录 2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9)数字图书馆中的元数据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数字图书馆中的元数据体系分析
    1.1 数字图书馆的元数据体系及其作用
    1.2 数字图书馆中元数据体系的组成
2 数字图书馆中的元数据类型
    2.1 描述型元数据
    2.2 管理型元数据
    2.3 结构型元数据
    2.4 技术型元数据
    2.5 保存型元数据
3 数字图书馆中的元数据模型
    3.1 RDF资源描述框架
    3.2 ABC逻辑模型
4 数字图书馆中的元数据编码标准
    4.1 MARC
    4.2 SGML

(10)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提要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及目标
        1.2.1 研究意义
        1.2.2 研究目标
    1.3 文献综述
        1.3.1 研究现状
        1.3.2 研究现状评述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
    1.6 研究思路
第2章 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理论研究
    2.1 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内涵界定
        2.1.1 知识管理
        2.1.2 数字图书馆
        2.1.3 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
    2.2 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战略目标
    2.3 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组成架构
    2.4 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遵循原则
    2.5 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技术体系
    2.6 本章小结
第3章 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影响因素分析
    3.1 知识组织相关影响因素辨析
        3.1.1 知识组织相关影响因素
        3.1.2 知识组织相关影响因素对其绩效的作用分析
    3.2 知识开发相关影响因素辨析
        3.2.1 知识开发相关影响因素
        3.2.2 知识开发相关影响因素对其绩效的作用分析
    3.3 知识共享相关影响因素辨析
        3.3.1 知识共享相关影响因素
        3.3.2 知识共享相关影响因素对其绩效的作用分析
    3.4 知识服务相关影响因素辨析
        3.4.1 知识服务相关影响因素
        3.4.2 知识服务相关影响因素对其绩效的作用分析
    3.5 知识应用相关影响因素辨析
        3.5.1 知识应用相关影响因素
        3.5.2 知识应用相关影响因素对其绩效的作用分析
    3.6 知识创新相关影响因素辨析
        3.6.1 知识创新相关影响因素
        3.6.2 知识创新相关影响因素对其绩效的作用分析
    3.7 知识产权管理相关影响因素辨析
        3.7.1 知识产权管理相关影响因素
        3.7.2 知识产权管理相关影响因素对其绩效的作用分析
    3.8 知识管理组成要素对知识管理绩效的作用分析
    3.9 本章小结
第4章 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实证研究
    4.1 概念模型的设计
    4.2 研究假设的提出
        4.2.1 数字图书馆知识组织的相关研究假设
        4.2.2 数字图书馆知识开发的相关研究假设
        4.2.3 数字图书馆知识共享的相关研究假设
        4.2.4 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的相关研究假设
        4.2.5 数字图书馆知识应用的相关研究假设
        4.2.6 数字图书馆知识创新的相关研究假设
        4.2.7 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管理的相关研究假设
    4.3 问卷设计与数据收集
    4.4 变量度量
        4.4.1 变量量表的设计
        4.4.2 信度检验
        4.4.3 效度分析
    4.5 模型的拟合检验
    4.6 假设检验结果
    4.7 研究结果讨论
    4.8 本章小结
第5章 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模式的构建研究
    5.1 数字图书馆的知本管理
        5.1.1 数字图书馆知识资本的分类、转化与积累
        5.1.2 数字图书馆知识资本管理
    5.2 数字图书馆的人本管理
        5.2.1 数字图书馆的人力资源管理
        5.2.2 数字图书馆的用户服务
    5.3 数字图书馆的能本管理
    5.4 数字图书馆知本管理、人本管理、能本管理的相互关系
    5.5 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模式的构建
    5.6 本章小结
第6章 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实施对策研究
    6.1 数字图书馆知识组织的实施途径
    6.2 数字图书馆知识开发的实施途径
    6.3 数字图书馆知识共享的实施途径
    6.4 数字图书馆知识服务的实施途径
    6.5 数字图书馆知识应用的实施途径
    6.6 数字图书馆知识创新的实施途径
    6.7 数字图书馆知识产权管理的实施途径
    6.8 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的实施对策
        6.8.1 数字图书馆知本管理得势施对策
        6.8.2 数字图书馆人本管理的实施对策
        6.8.3 数字图书馆能本管理的实施对策
    6.9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
    7.2 研究创新之处
    7.3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国内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调研问卷
攻读博士期间取得的主要研究成果
致谢
摘要
Abstract

四、元数据及其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论文参考文献)

  • [1]面向一流高校建设的图书馆科研数据管理服务研究[D]. 秦顺. 湘潭大学, 2020(02)
  • [2]数据驱动下数字图书馆知识发现服务创新模式与策略研究[D]. 李洁. 吉林大学, 2019(02)
  • [3]美国高校图书馆数字学术服务及启示[D]. 郑丽央.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4]基于BIBFRAME的科技成果多维度聚合研究[D]. 段菲菲. 华中师范大学, 2017(05)
  • [5]基于关联数据的数字图书馆资源聚合与服务研究[D]. 伍革新. 华中师范大学, 2013(05)
  • [6]基于关联数据的馆藏资源聚合模式研究[D]. 游毅. 南京大学, 2013(01)
  • [7]基于计量分析的数字文献资源语义化研究[D]. 王菲菲. 武汉大学, 2013(07)
  • [8]数字图书馆内容管理开源软件应用与评价研究[D]. 李鹏. 吉林大学, 2012(03)
  • [9]数字图书馆中的元数据研究[J]. 赵子凯. 图书馆学刊, 2011(04)
  • [10]数字图书馆知识管理研究[D]. 关欣. 吉林大学, 2010(09)

标签:;  ;  ;  ;  ;  

元数据及其在数字图书馆中的应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