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2年国内并购十大事件

2002年国内并购十大事件

一、2002年国内十大并购事件(论文文献综述)

陈宇凡[1](2020)在《中华企业并购中星集团的案例分析》文中指出近年来,随着我国资本市场的逐渐完善,并购开始成为更加重要的资本运作手段。众多企业希望通过不同形式的并购,以实现扩大生产规模或拓展商业版图的目的,其中尤以房地产企业为甚。作为国民经济体系支柱产业之一的房地产,外有政策管制宏观调控的压力,内有竞争激烈头部集中的趋势,大中型房企对小型房企的横向并购和跨行业的混合并购频频发生。2015年,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的召开和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提出,加速了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并购进程。但值得注意的是,并购效果的好坏受到并购主体、并购形式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此针对并购具体情况的研究很有必要。现有研究中,少有聚焦于地方国资委控股房企的横向并购,对这种类型的具体案例进行全面分析的更是寥寥。为有效补充这部分理论和实践的空白,本文选择中华企业并购中星集团作为案例,分析了其动因、估值和绩效,借此得出相应的启示和建议。本文首先研究了中华企业并购中星集团的行业背景——我国房地产行业的发展现状和发展趋势,再对本次并购的主体和进程进行了详细介绍。然后,基于并购动因理论,并结合行业背景对本次并购的动因进行具体分析,得出了六项动因。之后,运用可比公司法和可比交易法对被并购方中星集团进行估值,将估值结果与并购方中华企业支付的价格进行了比较。接下来,分析了本次并购的短期绩效和中长期绩效,使用的方法分别为事件研究法和财务指标分析法,分析结果表明,本次并购给并购方中华企业带来了显着的短期绩效和良好的中长期财务绩效。综上,本文从事后的角度对案例的前因后果进行了梳理和剖析。最后,本次案例分析的结论可以概括为:中华企业对中星集团的并购是符合行业发展趋势、支付价格合理且整体绩效明显的一次成功并购行为。同时,在案例分析的基础之上,本文对并购方中华企业和其他有意实施并购的企业提出了几点可供参考的建议。本文在研究过程中,查阅了较多政策文件和其他公开信息作为论据支撑,使用的研究方法是在参阅了较多文献后结合案例自身情况而确定的,例如在事件研究法中加入了事后窗口的区间。存在的不足主要有:简化了可比公司的筛选方法,分析可能存在主观性。另外,虽是以财务指标分析法研究中长期绩效,但并购完成至今还不到两个会计年度,长期绩效还有待在年报更新后进行进一步的分析和判断。

李怡楠[2](2020)在《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东山精密连续并购绩效研究》文中认为历经多年的发展,具备规模优势的我国制造业正处在由大变强的关键期,补足发展短板、实现转型升级异常紧迫。同时,伴随资本市场的日趋完善,国家鼓励部分制造业通过并购重组提升行业集中度、实现高质量发展的政策举措逐渐落地。在此背景下,东山精密等制造业企业借助密集、联动的并购策略实现突破式发展,其并购行为呈现出连续并购的态势。由于制造业企业连续并购受到自身个性化特征的影响,难以运用统一标准评判其成败,通过微观案例深入探讨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之下的连续并购绩效评价及其影响因素,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文章聚焦于东山精密这一微观主体,以其2014-2018年的连续并购案例作为切入点,运用文献研究与案例研究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东山精密以转型升级为目标的连续并购行为及其实施效果,检验连续并购能否为东山精密创造价值。首先,梳理了企业并购绩效、连续并购动因和连续并购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相关国内外文献,并对连续并购的相关理论作基础性阐述;其次,从行业层面和企业自身层面探讨了东山精密连续并购的背景,总结其并购发展路径,并在此基础上分析其连续并购的动因;再次,运用事件研究法、财务指标分析法和非财务指标分析法评价了东山精密连续并购前后的绩效变化,证实连续并购为东山精密带来了积极效应,同时归纳取得积极效应的原因;最后将本案例的研究结果进行了扩展,期望为除东山精密以外的其他金属制品企业借助连续并购推动转型升级提供借鉴与参考。案例分析表明:东山精密依托连续并购基本实现了业务转型、产品升级的目标,并购绩效大体符合预期;合理制定并购战略、谨慎选择并购标的、全面多维协同整合以及内生外延协调发展是东山精密连续并购取得实效的原因。有条件的制造业企业尤其是金属制品企业可依托自身主业,有选择地发起并购行为,控制并购过程中的财务风险,注重并购后的全面整合,加快转型升级步伐。

伍卓峰[3](2020)在《道氏技术跨界并购动因及绩效研究》文中认为随着国内经济增速的放缓,企业面临的市场竞争日趋激烈。在复杂的经济形势下,如何克服困难、实现进一步发展是许多企业共同面临的问题。近年来我国的资本市场迅猛发展,上市公司的并购事件不断增加,并购市场如火如荼,并购数量和交易额都大幅増长。除了同行业的横向并购,跨行业的并购也时有发生,至今已有多家上市公司进行了跨行业的并购重组,希望通过业务转型或实施多元化经营来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跨行业并购能否为企业创造效益,这是本文想要研究的问题。本文选取道氏技术跨界并购青岛昊鑫和佳纳能源的案例进行研究。首先说明了论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介绍和整理国内外的相关研究文献,阐述了并购的相关理论和并购绩效的评价方法,为后续的研究确立框架。然后对并购的案例展开分析,简要介绍了并购交易各方的企业基本情况和并购交易的具体过程,接着分析了道氏技术实施跨界并购的动因。之后是对此次并购的绩效进行分析,在市场绩效方面,运用事件研究法计算企业在并购的事件期内获得的超额收益率,评价并购事件在事件期内的短期市场绩效;在财务绩效方面,以道氏技术2015年至2018年的财务数据为基础,通过盈利能力、偿债能力、运营能力、成长能力四个角度的财务指标和测算经济增加值(EVA)对并购的绩效进行评价。最后总结出道氏技术跨界并购案例的启示和研究结论。从事件研究法的分析结果来看,公司在并购的事件窗口期内获得了正的超额收益,说明并购取得较好的短期市场绩效;从财务指标的分析结果来看,并购改善了公司的盈利能力、运营能力和成长能力,从经济增加值(EVA)的计算结果来看,公司2015年至2018年的EVA显着提高,说明并购取得了较好的绩效。此外还可以看出宏观政策因素、新兴行业的发展前景、企业并购动因、并购的支付方式以及并购标的行业和公司的选择是并购是否成功的重要影响因素。

吴开艳[4](2020)在《奥飞娱乐连续并购的风险与控制策略研究》文中研究表明随着国内企业实力的增强和产业的整合升级,“并购”依然是企业发展过程中永不衰败的话题。与此同时,也有越来越多的企业通过连续并购这一“非常规”方式快速地扩张企业规模。连续并购可以帮助企业在一定时期内实现“跨越式”的发展,但需要辩证地看待。一个在短期内快速拓展经营规模的企业必然比实施普通并购的企业面临更大的风险。作为“中国动漫第一股”,奥飞娱乐就是在上市后采取了连续并购的方式,深耕“泛娱乐”领域,在短短7年内使得公司价值大幅提升。然而在经过一系列的并购后,奥飞娱乐也逐渐暴露出很多问题,最能直接反映问题的就是2018年奥飞娱乐的净利润急剧下跌,这是连续并购过程中的多种风险经过积累后集中爆发带来的结果。本文就将针对奥飞娱乐在连续并购下的风险,以及如何应对这种快速增长产生的风险进行研究,为同行业其他企业未来的连续并购提供一些参考和启示。本文主要通过案例分析的方式,以奥飞娱乐2010年至2018年的主要并购事件为例,从不同角度分析奥飞娱乐连续并购的风险,提出风险控制对策。首先,梳理国内外学者对连续并购及并购风险的相关研究;其次,分析奥飞娱乐及其所在行业的背景情况、奥飞娱乐连续并购的动因以及上市以来的连续并购历程;然后对战略目标、融资支付方式、商誉和并购后整合引发的风险进行识别分析,使用Z值模型评估风险等级;最后提出风险控制意见,得出相关结论。通过研究分析发现,奥飞娱乐在战略目标的制定和执行上既激进又盲目,而融资支付方式则主要引发了企业的偿债风险和股权稀释风险,商誉过快的增长为企业积蓄了巨额减值风险,与此同时快速大量的并购也为公司后续整合带来了巨大的难度。奥飞娱乐超高速的投资扩张带来的风险隐患已陆续爆发,如果放之不顾,必然会成为企业未来长远发展的绊脚石。因此本文针对奥飞娱乐连续并购的风险提出了相关的应对建议。从战略制定、融资支付方式、商誉管理、公司整合等角度出发,包括分析战略形势、完善产业链薄弱环节、规划融资规模和结构、创新支付方式、提升商誉管理水平、处理不良资产、建立风险管理体系等,为奥飞娱乐以及其他同行业的市场参与者提供借鉴。

谢丝雨[5](2020)在《国际化战略视阈下企业跨国并购绩效评价案例研究 ——以吉利集团为例》文中认为随着全球经济一体化不断向纵深推进,跨国并购已成为我国企业资本运营的有效方式之一。自从2001年加入WTO以来,我国企业也纷纷加入跨国并购行列,企业并购数量年年攀升,并购规模也日益扩大。尤其是我国于2005年开始实施“走出去”的发展战略;2014年,我国开始推进“一带一路”的发展战略,在宏观政策层面对信贷、税务等方面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为“走出去”企业创造了极佳的政策环境,对其发展壮大也提供了绝佳的机会。浙江吉利控股集团(以下简称“吉利”)创立于1986年,分别于2007年和2014年通过跨国并购实现重大战略转型,推进其国际化战略有效实施,不仅在其发展壮大的发展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对其他企业的战略转型与跨国并购也兼具重大借鉴作用。因此,本文选取吉利具有代表性的跨国并购事件作为主要研究对象,分析其每一次跨国并购动机以及对国际化战略实施的影响,并深入分析跨国并购前后企业绩效变动,评价其对企业国际战略实施的推进作用。在此基础上,把吉利多次并购作为一个整体,从企业国际化战略视角,深入分析吉利各并购事件之间的内在关联,系统分析吉利多次并购活动对企业长期绩效以及对企业价值变动的影响。研究发现:第一,在完成对沃尔沃汽车并购的短期内,吉利的财务状况并不理想,但其创新能力得到大大提高,为后期其他并购事件奠定必要的技术基础,迈出其国际战略发展的第一步;第二,对于收购宝腾,经过一年多的内部整合,宝腾在马来西亚汽车市场的销量明显提高,吉利也成功以人才和技术换得市场,其全球化布局得到进一步完善;第三,综观其近10年发展历史,通过多次跨国并购活动,吉利的发展能力、创新能力以及综合实力都得到显着提升,其国际化程度也位列前茅,因此吉利已基本完成先前制定的国际化发展战略目标。

朱景景[6](2020)在《支付方式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影响》文中研究说明近年来我国并购事件高速增长,如何提升并购绩效也成为了学者们研究的课题之一。在影响并购绩效的众多因素中,并购支付方式是重要因素之一。因此,本文的主要研究内容为支付方式对并购绩效的影响。本文以沪深A股上市公司2011-2017年的并购事件为样本,区分是否跨行业并购、是否跨境并购,采用事件研究法、因子分析法、多元线性回归等方法,研究了不同支付方式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实证分析结果表明,从短期来看,并购事件会显着地提升主并公司的市场绩效;从长期来看,公司的绩效呈现先下降后上升的趋势,但总体结果并不显着,因此并购活动对主并公司的长期并购绩效无显着影响。从总体样本的短期并购绩效来看,股票支付和混合支付可以显着提升总体样本的并购绩效,现金支付对总体样本的并购绩效无显着影响;从总体样本的长期并购绩效来看,股票支付可以显着提升主并公司的并购绩效,而现金支付和混合支付并没有显着改善主并公司的并购绩效。从对总体样本短期并绩效的改善效果来看,股票支付优于混合支付,混合支付优于现金支付;从对总体样本长期并购绩效的改善效果来看,股票支付优于混合支付和现金支付。然后,本文将总体样本按照同行业并购、跨行业并购、境内并购和出境并购进行划分,进一步研究不同支付方式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对同行业和跨行业并购样本的分析表明,从短期来看,不论是同行业并购还是跨行业并购,股票支付和混合支付都能显着提升主并方的并购绩效;而现金支付显着提升了同行业并购中主并公司的并购绩效,但却显着降低了跨行业并购样本的并购绩效。从长期来看,同行业并购中只有股票支付样本的并购绩效得到了显着提升,现金支付和混合支付样本的并购绩效都没有得到显着改善;跨行业并购中现金支付和股票支付对主并公司的并购绩效没有显着影响,混合支付样本的并购绩效在并购后第一年得到了显着提升但又于并购后第三年显着下降到并购前的水平,总体来看并购绩效并没有得到显着改善。对境内和出境并购样本的研究发现,不论是境内并购还是出境并购、短期还是长期,现金支付都无法显着改善并购绩效;从短期来看,不论是境内并购还是出境并购,股票支付和混合支付都可以显着提升主并方的并购绩效;从长期来看,境内并购中股票支付可以显着提升主并公司的并购绩效,而混合支付却无法显着改善并购绩效;出境并购中股票支付无法显着改善主并公司的并购绩效。论文的最后,笔者结合实证分析结果针对如何提升并购绩效提出了几点建议,希望能够为我国企业并购活动提供参考。

曾晟迪[7](2019)在《A股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研究 ——基于2006至2015年数据》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年来随着中国经济的持续发展、经济结构的变化和资本市场的日趋完善,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活动也愈加活跃。在我国,上市公司的重大并购事件通常被投资者解读为利好,上市公司公告重大并购、重组事件往往刺激股价上涨。国内外已有众多学者先后对公司的并购重组进行研究。从研究结果来看,并购重组活动能否帮助并购方提高经济效益并没有获得一致的结论。另一方面,自2013年以后,A股市场新经济领域的跨界并购数量大幅增加,如果以三年为周期来对并购绩效进行评估,那么当前恰好可以将跨界并购最为活跃的2013年至2015年并购事件纳入研究。因此,本文选择并购绩效作为研究主题。为评估上市公司的并购重组能否提高综合绩效,本文将一家上市公司同一年的全部并购视为一个案例,从2006年到2015年A股上市公司的并购数据中,根据全年并购重组总金额占上市公司年初市值的比例,筛选出五百九十三个重大案例作为样本。对于这些样本,进一步选取有代表性的财务指标,并运用主成分因子分析法对并购前后样本公司绩效的变化进行比较分析。接着,本文从上市公司的股权状况、估值和成长性等方面尝试对绩效变化的原因进行解释。研究的主要发现有:(1)对全部五百九十三个样本的分析发现,实施并购重组的上市公司在并购前后综合绩效反而略有下降;(2)对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的实证分析发现,并购方的某些特征对并购绩效有正向影响,包括最终控制人为国有、公司股权集中程度适中、市值较小、市盈率偏高、上市公司收入利润负增长等。最后,本文从投资者和上市公司角度总结了研究启示。

胡志明[8](2019)在《阳光城与物产中大并购绩效评价的案例研究》文中研究表明并购是上市公司进行市场扩张、资源整合和产业升级的重要手段,同时也是企业资本运作和拓展新兴业务的重要策略,因此并购绩效的好坏将直接影响企业的长期发展是否稳健甚至会影响到公司能否持续经营。与此同时,房地产业作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的支柱性行业,在我国国民经济中占有极其重要的地位,2017年房地产业占GDP的比重较2016年增长了0.46%达到了6.51%。但是近几年来由于楼市政策趋严、土地成本的上涨、融资压力的增加、行业竞争的加剧等导致行业竞争愈发激烈,大量的房地产企业希望通过并购以获取资源、抢占市场、维系企业的生存和发展。本文首先对选题的背景、研究意义、研究方法、研究内容及论文结构进行了阐述,并通过文献综述回顾了国内外研究;其次,对本次并购案的并购背景、并购流程、并购方案的深入分析,探讨了并购双方的目的及动因;最后,利用事件研究法、因子分析法分别对本次并购案的短期绩效和长期绩效情况进行了分析发现:(1)虽然在整个窗口期内超常收益率AR有正有负且波动较大,但累计超常收益率CAR始终显着为负,说明此次并购行为并没有对阳光城短期绩效带来积极地提升作用,反而是带来了消极的作用,引起了股价和收益率的下跌;(2)长期内综合因子得分和六个主成分因子的得分在T+3期均较T-1期有不同程度的增长,说明此次并购案对阳光城集团的长期绩效产生了显着地积极效应;在T+1期时偿债能力因子、运营能力因子和成长营运因子均产生了不同程度的下降,说明在短期内并购行为对偿债和运营能力产生了消极影响,这也呼应了短期绩效分析的结论。总体而言,本次并购案对阳光城集团的长期绩效产生了积极效应,有利于其长期发展。通过案例分析启示我国的房地产企业:发起并购前必须要明确市场定位和目的,做好长期战略规划;分析市场形势,把握并购时机;多元化支付方式,尽可能降低现金支付的比例,防范财务风险;注重后期的员工安置、薪资绩效改革、文化融合和资源整合;对于并购过程中企业的能力短板,引入专业咨询服务,提高并购成功效率。

江林彬[9](2019)在《影视公司高溢价并购明星资本动因及经济后果分析 ——基于华谊兄弟案例研究》文中认为近年来,影视产业内大手笔的明星资本的并购行为引起了人们的关注。很多上市企业并购了或者试图并购一些由着名影视明星所控制的公司,而这一并购行为通常伴随着高估值、高溢价的情况。本文采用案例分析法,研究了华谊兄弟三次高溢价并购明星资本的行为。通过探讨高溢价并购出现的动因以及产生的经济后果,希望能够为市场上的类似行为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本文从企业特征、管理层角度、业绩承诺以及产业背景等多个角度分析影视公司高溢价并购明星资本的动因,并研究了并购后的经济后果。研究发现:(1)影视公司并购明星资本过程中存在高估值、高溢价现象;(2)影视公司高溢价并购明星资本可以增强公司的影视资源,拓展业务链。高溢价的产生,一方面是明星资本高附加值的特性无法通过现有的价值评估方法得到有效衡量。同时优质影视资源高度集中,造成上市公司的管理层会出于自利的动机来提高溢价,而业绩承诺的签订也会推动高溢价并购完成。另一方面,市场并购交易溢价的普遍上涨也推动了上市公司不得不付出较高的对价获取明星资本;(3)高溢价并购后企业的市场绩效和财务绩效都较差,并没有达到企业所期望的提高资产回报率的并购计划。案例研究发现,企业在进行并购活动时应该注意通过完善明星资本价值评估机制、加大影视行业业绩承诺的约束力、强化标的企业的资质再结合监管政策对并购的估值溢价进行监管从而将类似行为的并购溢价控制在合理范围内,以对类似行为的风险进行管理。

刘伊霞[10](2019)在《麦达数字跨行业并购战略转型案例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在中国经济转型升级背景下,自2015年以来,跨行业并购热潮在A股上市公司中兴起且持续升温。一方面,传统行业产能过剩,处于发展瓶颈期的企业开始寻求转型,通过跨行业并购开拓新业务,找寻新的利润增长点以求生存;另一方面,政府主导的产业政策调整也是许多国有大型上市企业进行跨行业并购和国有小企业被上市公司并购的重要动因。然而2017年以来,证监会不断释放跨行业并购趋严的政策信号,跨行业并购热潮出现降温回落,业绩承诺过高和持续盈利能力不确定成为跨行业并购被否的主要原因,据Wind数据统计近30%的跨行业并购中标的企业的业绩承诺无法兑现,暴露了跨行业并购背后的风险和矛盾。企业跨行业转型没有定式,关于并购的相关问题值得在微观案例中深入探讨,麦达数字作为由传统制造业战略转型切入处于并购热潮的数字营销行业,实现由重资产向轻资产运营转变的典型跨行业并购案例,其并购过程及并购结果具备一定的分析价值,对于企业的跨行业并购存在一定的指导意义。本文以案例研究法为主,对麦达数字跨行业并购战略转型的案例进行深入剖析,通过分析其跨行业并购动因、并购行业及标的选择依据、并购前的准备措施、并购转型过程的特点、并购后的整合措施和推进转型措施,以及并购后的企业绩效等,探究企业跨行业并购转型的关键因素,最后为麦达数字提出了三点建议:一是持续进行转型后新业务的创新升级,警惕行业风险;二是加强并购标的的整合管理,警惕商誉减值风险;三是保持传统业务的健康发展,避免“顾此失彼”。此外还总结出对企业实施跨行业并购转型的几点启示,包括合理评估原有业务的发展前景确定跨行业并购需求、结合自身实力和行业市场特征选择合适的并购行业及标的、注重跨行业并购前的准备工作以降低并购风险、对并购标的准确估值并合理控制并购成本、选择对后续发展最有利的并购对价支付方式、业绩承诺可结合正向激励和负向激励降风险、重视并购后的整合及采取措施保障并购后的发展等。

二、2002年国内十大并购事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2年国内十大并购事件(论文提纲范文)

(1)中华企业并购中星集团的案例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际意义
    1.3 理论概念及文献综述
        1.3.1 并购概念
        1.3.2 并购动因理论
        1.3.3 文献综述
    1.4 研究内容与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与不足
2.中华企业并购案例介绍
    2.1 并购交易背景
        2.1.1 行业背景
        2.1.2 并购主体
    2.2 并购进程
3.中华企业并购动因分析
    3.1 补充土地储备,提高核心竞争力
    3.2 解决同业竞争,增强协同效应
    3.3 加强房地产服务业务能力,应对市场竞争
    3.4 扩大资产规模,提高盈利能力
    3.5 引入战略投资者,深化各方合作
    3.6 迎合股东诉求,推进国企改革
4.中华企业并购估值分析
    4.1 企业价值评估方法
    4.2 可比公司法估值分析
    4.3 可比交易法估值分析
5.中华企业并购绩效分析
    5.1 基于事件研究法的并购短期绩效分析
        5.1.1 研究过程
        5.1.2 实证结果描述与分析
        5.1.3 延伸与补充
    5.2 基于财务指标分析法的并购中长期绩效分析
        5.2.1 构建指标体系
        5.2.2 财务指标对比分析
6.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6.2 建议和启示
        6.2.1 对中华企业的建议
        6.2.2 对其他企业的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后记
致谢

(2)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东山精密连续并购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企业并购绩效的相关研究
        1.2.2 连续并购动因的相关研究
        1.2.3 连续并购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相关研究
        1.2.4 文献述评
    1.3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4 创新点
2 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企业转型升级的概念
        2.1.2 并购及连续并购的概念
        2.1.3 并购绩效的概念
    2.2 连续并购的理论基础
        2.2.1 协同效应理论
        2.2.2 规模经济理论
        2.2.3 组织学习理论
        2.2.4 市场势力理论
3 东山精密连续并购案例简介
    3.1 东山精密简介
    3.2 东山精密连续并购背景
        3.2.1 行业层面
        3.2.2 企业自身层面
    3.3 东山精密连续并购历程
        3.3.1 标的公司简介
        3.3.2 并购交易概况
        3.3.3 历次并购对比
        3.3.4 并购发展路径小结
    3.4 东山精密连续并购动因分析
        3.4.1 加快转型升级
        3.4.2 增强协同效应
        3.4.3 获取优质资源
        3.4.4 追求规模经济
4 东山精密连续并购绩效分析
    4.1 短期市场绩效分析
    4.2 长期财务绩效分析
        4.2.1 盈利能力分析
        4.2.2 偿债能力分析
        4.2.3 营运能力分析
        4.2.4 发展能力分析
    4.3 非财务绩效分析
        4.3.1 产品结构优化
        4.3.2 市场份额扩大
        4.3.3 优质客户增加
        4.3.4 研发力度加大
    4.4 连续并购取得成效的原因分析
5 结论与启示
    5.1 研究结论
    5.2 启示
    5.3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道氏技术跨界并购动因及绩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并购动因的有关研究
        1.2.2 并购绩效的有关研究
        1.2.3 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1.4.1 可能的创新之处
        1.4.2 本文的不足之处
第二章 并购概述及理论基础
    2.1 并购概述
        2.1.1 并购的概念和类型
        2.1.2 并购的交易方式
        2.1.3 并购绩效的概念及评价
    2.2 跨界并购的相关理论
        2.2.1 跨界并购的概念
        2.2.2 跨界并购的特点
        2.2.3 跨界并购的动因
第三章 道氏技术跨界并购案例介绍
    3.1 案例介绍
        3.1.1 并购交易各方基本情况
        3.1.2 并购的交易过程及安排
    3.2 道氏技术的并购动因分析
        3.2.1 传统建筑陶瓷行业竞争激烈
        3.2.2 新兴产业市场前景广阔
        3.2.3 实现业务多元化经营
        3.2.4 进行市值管理
        3.2.5 实现资源互补,获取协同效应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并购的绩效分析
    4.1 事件研究法
        4.1.1 正常收益率和超额收益率的度量
        4.1.2 确定事件日和事件窗口期
        4.1.3 计算超额收益率
    4.2 基于财务指标的并购绩效评价
        4.2.1 主要财务状况
        4.2.2 盈利能力分析
        4.2.3 偿债能力分析
        4.2.4 运营能力分析
        4.2.5 成长能力分析
    4.3 基于经济增加值(EVA)的并购绩效评价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案例的启示和建议
    5.1 案例的启示
        5.1.1 抓住国家政策对新兴产业的扶持机遇
        5.1.2 进行合理的战略定位,选择合适的并购对象
        5.1.3 采用合适的并购支付方式
    5.2 建议
        5.2.1 重视并购后的整合
        5.2.2 警惕多元化经营带来的风险
        5.2.3 保持传统业务的健康发展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奥飞娱乐连续并购的风险与控制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连续并购的界定
        1.2.2 连续并购的动因研究
        1.2.3 并购风险研究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方法
        1.3.2 研究内容
    1.4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
    2.1 连续并购动因理论
        2.1.1 代理理论
        2.1.2 信号传递理论
        2.1.3 学习效应理论
        2.1.4 过度自信理论
        2.1.5 规模经济理论与协同理论
    2.2 并购风险理论
        2.2.1 并购风险与连续并购风险
        2.2.2 并购风险管理流程
        2.2.3 并购风险管理一般框架
第三章 奥飞娱乐连续并购概况
    3.1 奥飞娱乐背景概况
        3.1.1 奥飞娱乐业务结构
        3.1.2 奥飞娱乐股权结构
    3.2 奥飞娱乐所在行业背景概况
        3.2.1 文化传媒产业总体情况和特点
        3.2.2 文化传媒行业并购现状和特征
        3.2.3 文化传媒行业并购热潮原因分析
    3.3 奥飞娱乐连续并购动因
        3.3.1 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和增长源
        3.3.2 完善产业链的布局
        3.3.3 扩大品牌市场影响力
        3.3.4 实现资源的整合协同
    3.4 奥飞娱乐连续并购主要事件
    3.5 奥飞娱乐连续并购路径
        3.5.1 初创期
        3.5.2 转型期
        3.5.3 成长期
        3.5.4 全面发展期
第四章 奥飞娱乐连续并购的风险识别
    4.1 战略风险识别
        4.1.1 并购目的不清晰
        4.1.2 并购战略激进
    4.2 融资支付风险识别
        4.2.1 偿债风险
        4.2.2 股权稀释风险
    4.3 商誉减值风险识别
    4.4 整合风险识别
    4.5 Z值综合分析识别
第五章 奥飞娱乐连续并购的风险控制策略
    5.1 制定切合实际的并购战略
        5.1.1 注意分析战略形势
        5.1.2 完善产业链薄弱环节
    5.2 规划科学系统的融资支付方案
        5.2.1 确定合理的融资规模
        5.2.2 探索多种融资手段
        5.2.3 重视平衡融资结构
        5.2.4 灵活创新支付方式
    5.3 提升商誉管理水平
        5.3.1 定期评估商誉价值并计提减值准备
        5.3.2 完善业绩承诺条款
    5.4 加强并购整合力度
        5.4.1 制定科学合理的整合计划
        5.4.2 清查整理重点账项
        5.4.3 创新整合组织机构与机制
        5.4.4 及时处置不良资产
    5.5 建立科学的风险预警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5)国际化战略视阈下企业跨国并购绩效评价案例研究 ——以吉利集团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方法
    1.3 本文的创新与不足
2 文献综述
    2.1 关于企业推进国际化战略的影响因素研究
    2.2 关于企业推进国际化战略的有效策略研究
    2.3 关于国际化战略下跨国并购的动因与效应研究
        2.3.1 并购动因
        2.3.2 并购效应
    2.4 关于企业并购绩效评价的方法研究
3 企业跨国并购的理论基础
    3.1 跨国并购的理论界定
        3.1.1 跨国并购的概念
        3.1.2 跨国并购的特征
    3.2 企业并购与价值创造
        3.2.1 协同效应理论
        3.2.2 交易成本理论
        3.2.3 资源依赖理论
        3.2.4 市场势力理论
    3.3 企业并购的绩效评价方法
        3.3.1 财务指标法
        3.3.2 事件研究法
        3.3.3 平衡计分卡
        3.3.4 EVA指标分析法
        3.3.5 本文绩效评价方法的选择
4 案例背景与案例选择
    4.1 吉利集团简介
    4.2 吉利发展战略演进历程
        4.2.1 第一阶段(1998—2006):低价战略
        4.2.2 第二阶段(2007—2013):质量战略
        4.2.3 第三阶段(2014—至今):全球化战略
    4.3 案例选择理由
5 吉利跨国并购案例分析
    5.1 吉利并购沃尔沃:以资金换技术
        5.1.1 并购背景
        5.1.2 并购动因:化解国际化战略推进中技术障碍
        5.1.3 并购策略
        5.1.4 并购后绩效评价
    5.2 吉利并购宝腾:以人才和技术换市场
        5.2.1 并购背景
        5.2.2 并购动因:打通国际化战略推进中的东南亚市场渠道
        5.2.3 并购策略
        5.2.4 并购后绩效评价
    5.3 吉利跨国并购其他案例
    5.4 吉利跨国并购总体评价与展望
        5.4.1 长期并购绩效分析
        5.4.2 企业价值变动分析
        5.4.3 总结与展望
6 经验借鉴与启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6)支付方式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问题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概念界定
        1.4.1 并购
        1.4.2 并购支付方式
        1.4.3 并购绩效
    1.5 论文创新点
2 文献综述
    2.1 并购对企业绩效影响的研究
    2.2 不同支付方式对并购绩效影响的研究
    2.3 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
    2.4 文献评述
3 理论基础
    3.1 信号传递理论
    3.2 控制权理论
    3.3 税收理论
    3.4 风险分担理论
4 研究设计
    4.1 样本选取与数据来源
    4.2 样本数据的描述性统计
    4.3 并购绩效的研究方法
        4.3.1 事件研究法
        4.3.2 财务指标法
    4.4 研究假设
5 支付方式对短期并购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5.1 总体样本短期并购绩效分析
    5.2 支付方式对短期并购绩效影响的全样本分析
    5.3 同行业和跨行业样本下支付方式对短期并购绩效影响的分析
        5.3.1 同行业并购样本的实证分析
        5.3.2 跨行业并购样本的实证分析
    5.4 境内样本和出境样本下支付方式对短期并购绩效影响的分析
        5.4.1 境内并购样本的实证分析
        5.4.2 出境并购样本的实证分析
    5.5 小结
6 支付方式对长期并购绩效影响的实证分析
    6.1 数据处理过程
    6.2 总体样本长期并购绩效分析
    6.3 支付方式对长期并购绩效影响的全样本分析
    6.4 同行业和跨行业样本下支付方式对长期并购绩效影响的分析
        6.4.1 同行业并购样本的实证分析
        6.4.2 跨行业并购样本的实证分析
    6.5 境内和出境样本下支付方式对长期并购绩效影响的分析
        6.5.1 境内并购样本的实证分析
        6.5.2 出境并购样本的实证分析
    6.6 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的多元回归分析
        6.6.1 变量选取及模型设计
        6.6.2 回归结果分析
    6.7 小结
7 结论及建议
    7.1 结论
    7.2 建议
    7.3 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作者简历
学位论文数据集

(7)A股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研究 ——基于2006至2015年数据(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序言
    第一节 选题的背景及意义
    第二节 论文基本框架和研究方法
        一、论文基本框架
        二、论文研究方法
        三、本文贡献和不足
第二章 文献综述
    第一节 并购行为对综合绩效的影响
    第二节 并购特征对并购绩效的影响
        一、多元化并购绩效研究文献
        二、支付手段与并购绩效研究文献
        三、股东对并购绩效影响研究文献
        四、管理层行为对并购绩效影响研究文献
        五、并购绩效其他研究文献
        六、文献综述总结
第三章 并购绩效的理论解释
    第一节 并购绩效的理论解释
        一、交易费用理论
        二、协同效应理论
        三、代理理论
        四、其他相关理论
    第二节 国内上市公司并购绩效分析角度的选取
        一、国内上市公司并购史及监管政策的发展
        二、并购绩效分析角度的选取
第四章 研究设计
    第一节 样本选取
        一、样本的定义
        二、样本的选择
        三、数据描述
    第二节 变量的选取
        一、被解释变量:企业的并购绩效
        二、对代表盈利能力的财务指标剔除行业影响因素
        三、解释变量
    第三节 主成分因子分析模型
第五章 研究结果及分析
    第一节 主成分因子分析可行性
    第二节 综合绩效评估
    第三节 实证结果分析
        一、解释变量的分组和初步评估
        二、公司股权结构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分析
        三、公司的估值情况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分析
        四、公司的成长性对并购绩效的影响分析
        五、并购时机对并购绩效的影响
第六章 研究结论及启示
    第一节 研究过程和结论
    第二节 研究结论的启示
        一、对投资者的启示
        二、对上市公司的启示
参考文献
致谢

(8)阳光城与物产中大并购绩效评价的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关于并购动因的研究
        1.2.2 关于并购价值创造的研究
        1.2.3 关于并购绩效影响因素的研究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技术路线
2 阳光城与物产中大并购的案例描述
    2.1 企业介绍
        2.1.1 阳光城简介
        2.1.2 物产中大简介
    2.2 案例背景
        2.2.1 政策背景
        2.2.2 行业背景
    2.3 并购目的与动因
        2.3.1 并购方收购动因
        2.3.2 被并购方出售动因
    2.4 并购流程
    2.5 并购方案
        2.5.1 标的资产
        2.5.2 交易方式
3 阳光城与物产中大并购的短期绩效分析
    3.1 模型选择与构建
        3.1.1 模型选择
        3.1.2 模型构建
    3.2 数据来源与窗口期选择
        3.2.1 数据来源
        3.2.2 窗口期的选择
    3.3 收益率估计
        3.3.1 预期收益率估计
        3.3.2 超常收益率估计
    3.4 短期绩效评价
        3.4.1 超常收益率和累计超常收益率分析
        3.4.2 短期绩效总体评价
4 阳光城与物产中大并购的长期绩效分析
    4.1 模型选择与绩效指标设定
        4.1.1 模型选择
        4.1.2 绩效指标的设定
    4.2 财务因子分析
        4.2.1 可行性检验
        4.2.2 因子提取
        4.2.3 因子得分计算
    4.3 长期绩效评价
        4.3.1 收益能力评价
        4.3.2 营运能力评价
        4.3.3 偿债能力评价
        4.3.4 成长能力评价
        4.3.5 长期绩效总体评价
5 结论及建议
    5.1 结论
    5.2 对公司并购的启示与建议
        5.2.1 明确市场定位
        5.2.2 把握并购时机
        5.2.3 丰富支付方式
        5.2.4 注重并购后的管理与整合
        5.2.5 引入专业咨询服务
    5.3 对监管部门的建议
        5.3.1 健全并购法律体系
        5.3.2 转变政府职能
参考文献
致谢

(9)影视公司高溢价并购明星资本动因及经济后果分析 ——基于华谊兄弟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内容
    1.5 研究创新点
2、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相关概念的界定
        2.1.1 并购溢价定义
        2.1.2 明星资本定义
    2.2 理论基础
        2.2.1 并购溢价成因理论基础
        2.2.2 并购价值评估方法
    2.3 文献综述
        2.3.1 并购溢价动因的文献综述
        2.3.2 并购溢价影响因素文献综述
        2.3.3 并购后果文献综述
        2.3.4 影视产业并购研究的相关文献
        2.3.5 文献评述
    2.4 本章小结
3、华谊兄弟高溢价并购明星资本案例分析
    3.1 影视行业并购高溢价现状分析
        3.1.1 市场溢价率水平
        3.1.2 不同行业溢价率水平
        3.1.3 行业内并购溢价率水平
        3.1.4 影视公司并购明星资本溢价水平
    3.2 华谊兄弟对明星资本并购活动概述
        3.2.1 华谊兄弟公司简介
        3.2.2 浙江常升
        3.2.3 东阳浩瀚
        3.2.4 东阳美拉
        3.2.5 华谊兄弟并购明星资本的溢价水平分析
    3.3 华谊兄弟高溢价并购明星资本事件分析
        3.3.1 并购对象选择的合理性分析
        3.3.2 并购定价的合理性分析
    3.4 本章小结
4 、华谊兄弟高溢价并购明星资本动因分析
    4.1 华谊兄弟高溢价并购背景分析
        4.1.1 市场并购背景
        4.1.2 影视行业背景
        4.1.3 华谊兄弟发展背景
    4.2 追求协同效应
        4.2.1 拓展公司业务领域,发展电视剧产业
        4.2.2 获取优质影视资源,增强核心竞争力
    4.3 追求明星资本的高附加值
    4.4 签订业绩承诺,推动溢价并购的完成
    4.5 公司管理层追求自身利益
        4.5.1 被并购企业特征
        4.5.2 并购协议条款存在利益输送嫌疑
    4.6 产业发展不成熟,迫使公司高溢价并购
    4.7 本章小结
5、华谊兄弟高溢价明星资本并购经济后果分析
    5.1 华谊兄弟并购的市场绩效分析
        5.1.1 华谊兄弟并购的短期市场绩效评价
        5.1.2 华谊兄弟并购的长期市场绩效评价
    5.2 华谊兄弟高溢价并购的财务绩效分析
        5.2.1 创利能力分析
        5.2.2 现金创造能力分析
        5.2.3 价值创造能力分析
        5.2.4 风险控制能力分析
        5.2.5 成长能力分析
    5.3 本章小结
6、研究结论与启示
    6.1 研究结论
        6.1.1 并购动因结论
        6.1.2 并购经济后果
    6.2 研究启示
    6.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10)麦达数字跨行业并购战略转型案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文献综述
        1.3.1 跨行业并购动因文献综述
        1.3.2 跨行业并购绩效文献综述
    1.4 研究方法及研究框架
第二章 麦达数字跨行业并购战略转型案例介绍
    2.1 行业背景
        2.1.1 EMS消费电子行业发展状况
        2.1.2 LED照明行业发展状况
        2.1.3 数字营销行业发展状况
    2.2 主并购方——麦达数字:主营EMS、LED照明业务
    2.3 被并购方——顺为广告、奇思广告、利宣广告
    2.4 并购过程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麦达数字跨行业并购战略转型案例分析
    3.1 并购转型动因分析
        3.1.1 传统主业发展受阻,寻找新的利润增长点
        3.1.2 实现多元化经营,轻重资产结合分散风险
    3.2 并购行业及标的选择依据分析
        3.2.1 大方向:顺应政策与时代趋势,向互联网转型升级
        3.2.2 细分赛道:避红海选蓝海,兼顾协同性和风险承受度
        3.2.3 并购标的:聚焦资源互补性,发挥多个标的协同效应
    3.3 并购前准备措施分析
        3.3.1 业务层面:战略收缩调整传统业务
        3.3.2 人力层面:组建专业资本运作团队
        3.3.3 经验层面:参股型投资奠定并购基础
    3.4 并购特点分析
        3.4.1 并购价格分析
        3.4.2 支付方式分析
        3.4.3 业绩承诺分析
        3.4.4 控制权结构分析
    3.5 并购后整合措施及推动转型措施分析
        3.5.1 组织结构整合:采用事业部制管理模式
        3.5.2 企业资源整合:发挥产业链协同效应
        3.5.3 员工激励:实行员工持股计划
        3.5.4 业务升级:技术创新构建竞争力
        3.5.5 资产盘活:证券化减轻财务负担
    3.6 本章小结
第四章 麦达数字跨行业并购战略转型绩效评价
    4.1 基于事件研究法的市场绩效评价
        4.1.1 股价行情走势分析
        4.1.2 超额收益率分析
    4.2 基于会计指标法的财务绩效评价
        4.2.1 盈利能力分析
        4.2.2 偿债能力分析
        4.2.3 营运能力分析
        4.2.4 成长能力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案例启示和对策建议
    5.1 对麦达数字的建议
    5.2 对跨行业并购企业的启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四、2002年国内十大并购事件(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华企业并购中星集团的案例分析[D]. 陈宇凡. 西南财经大学, 2020(02)
  • [2]制造业转型升级背景下东山精密连续并购绩效研究[D]. 李怡楠. 武汉纺织大学, 2020(01)
  • [3]道氏技术跨界并购动因及绩效研究[D]. 伍卓峰.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4]奥飞娱乐连续并购的风险与控制策略研究[D]. 吴开艳.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2)
  • [5]国际化战略视阈下企业跨国并购绩效评价案例研究 ——以吉利集团为例[D]. 谢丝雨. 杭州电子科技大学, 2020(02)
  • [6]支付方式对我国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的影响[D]. 朱景景. 北京交通大学, 2020(04)
  • [7]A股上市公司并购绩效研究 ——基于2006至2015年数据[D]. 曾晟迪. 厦门大学, 2019(02)
  • [8]阳光城与物产中大并购绩效评价的案例研究[D]. 胡志明. 大连理工大学, 2019(03)
  • [9]影视公司高溢价并购明星资本动因及经济后果分析 ——基于华谊兄弟案例研究[D]. 江林彬. 苏州大学, 2019(04)
  • [10]麦达数字跨行业并购战略转型案例研究[D]. 刘伊霞. 华南理工大学, 2019(01)

标签:;  ;  ;  ;  ;  

2002年国内并购十大事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