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精梳系统及相关技术第一讲高效精梳机的发展及主要技术特点

现代精梳系统及相关技术第一讲高效精梳机的发展及主要技术特点

一、现代精梳系统及相关工艺技术 第一讲 高效能精梳机的发展及主要技术特征(论文文献综述)

杨海鹏[1](2019)在《基于单向混合输入的棉精梳机分离罗拉传动机构研究》文中研究说明纺织工业是我国最重要的民生支柱产业,为促进纺织工业升级转型,把我国由纺织大国转变为纺织强国,必须对纺织工业进行科技创新与技术攻克。而精梳机作为纺织装备中最重要的一环,是提升织物档次与生产特种纱线最重要的工具,分离罗拉传动机构又是精梳机中直接影响精梳质量的核心机构之一,因此,对精梳机分离罗拉传动机构的研究对我国纺织行业的发展有着重要意义。当前分离罗拉机械式传动机构传动链长、结构复杂,随着车速的提升,传动机构各构件产生较大的冲击与振动,从而抑制精梳车速的进一步提升,同时由于机械结构的限制,其梳理的纤维须丛种类单一,适纺性差,梳理质量不理想;对于伺服电机直接驱动分离罗拉的方案,要求伺服电机高速下往复运转,对电机功率要求过大。故现有机构严重制约着精梳机高质化、柔性化、高速化的发展。针对以上问题,本文提出单向混合驱动精梳机分离罗拉的创新机构。首先,研究分离罗拉的运动工艺规律。基于连杆机构与差动轮系相结合的传动机构,对其进行运动学分析,得到现有分离罗拉的运动规律曲线。再对精梳工艺进行分析,建立分离罗拉运动过程中关键点的计算模型,结果表明现有分离罗拉的运动与工艺要求存在偏差。故采用优化设计的方法对关键点进行优化拟合,得到完全满足精梳工艺要求的分离罗拉运动工艺曲线。其次,设计混合驱动机构并进行合理的动力分配。选择行星差动轮系作为运动合成机构并对其进行运动学分析,得出伺服单向输入可获得所需输出运动规律的结论。在此基础上,提出“偏列型混合驱动”与“并列型混合驱动”的方案,对各方案伺服输入进行合理的优化分配。通过对比可知,采用混合驱动方案可降低伺服电机的加速度,其中偏列型混合驱动方案中的伺服电机动态性能最优。最后,对前期的理论研究成果进行验证分析。基于虚拟样机技术对前期的动力分配方案进行验证,并采用有限元分析法对混合驱动机构中的关键零件做应力应变分析,最后在实验样机上进行实验验证。结果表明,该设计可靠、合理,在合适的伺服电机单向输入条件下分离罗拉的运动能够精确满足精梳工艺要求。本研究将混合驱动理论应用于分离罗拉传动机构中,为现阶段精梳机发展过程中遇到的工程技术难题提供了新的解决思路,为新型高效能、适纺性较好的精梳机的设计提供了借鉴。

李仲[2](2018)在《高效能精梳机棉网搭接中气流场的分析与调控》文中研究说明精梳机是重要的棉纺设备,随着棉纺工业的发展,对精梳机性能要求越来越高,而精梳机棉网搭接区气流是影响精梳机速度高低的关键因素之一。车尾吸风口负风压、精梳机车速、吸落棉风道(即风斗和主风道管)气流结构参数的变化影响着其吸落棉风道及棉网搭接区气流的流动特征,从而影响棉网的正常搭接。本文通过建立棉精梳机吸落棉风道三维气流场模型,针对其气流场动态性能进行研究,模拟了搭接过程中棉须丛在气流作用下的变形形态,并通过试验进行了验证。(1)采用计算流体动力学首先对精梳机“主风道管”气流场进行数值模拟,探究八眼风斗与主风道管各接口处(即“八眼吸口”)气流场分布,提出使“八眼吸口”处风量近乎一致性措施,并研究主风道管结构改变对其气流场分布的影响。模拟结果显示:当精梳机八眼各吸口大小相同时,其风速、风压分布不均匀且风量大小差异明显,即越靠近车尾,其吸口处风速、风量越大,风压越低。由此可见,现精梳机“八眼吸口”处各风量要达一致,就必须通过调节或现场调试风道气流场来实现。因此,相对原模型仿真,通过改变“八眼吸口”各面积大小使得其风量近似均匀;通过改变精梳机主风道管截面积大小使得“八眼吸口”吸风量近似均匀。此外,相对原模型仿真,保持精梳机主风道管横截面面积不变,通过将主风道管方形结构改为圆形结构,发现圆形主风道管内气流沿圆截面形成的单一涡流在管中流动更顺畅,可有效减少原方形主风道管沿方截面形成多涡流带来的压力能损失。(2)为研究精梳机实际工况条件下,精梳机“吸落棉风道”气流场分布情况,利用动网格技术对其三维流场及锡林、钳板和毛刷等运动边界进行了动态数值模拟,探究了车尾吸风口负风压、精梳机车速以及“吸落棉风道”气流结构参数对其气流场的影响,并针对棉精梳机“八眼吸口”进行了风速与风压的试验测试。结果显示:气流由风斗进风口吸入,通过风斗内气流通道集中流向主风道管,并在主风道管与风斗接口处形成汇流且以多涡旋沿方形主风道管向车尾吸风口吸出,且越靠近车尾,主风道管内风速越大,风压越小;其中锡林、毛刷高速旋转形成的附面气流在狭窄的气流通道高速运动,相互剪切形成涡流并导致风速、风压成梯度分布;在棉网开始搭接阶段,锡林与后分离罗拉通道瞬间打开,气流带动刚梳理的棉须丛向下并与后分离罗拉导入的棉网快速搭接;随后,锡林凸部与三角气流板、毛刷形成一暂态“闭合”,风速在精梳机车速较低时呈缓慢增大趋势,风压呈缓慢减小趋势,动态气流场呈相对稳定状态,这使得搭接上的棉网能平稳前行而被后分离罗拉与皮辊握持;此时,棉网进入顶梳并被“梳理”,锡林凹部与毛刷气流通道打开,风斗内的梳理落棉、杂质通过风斗及主风道管吸走。棉精梳机气流是以负压运行,气流速度由风斗进风口向主风道管呈递增分布规律,而风压随风速的增加而减小呈递减分布规律。“八眼吸口”处气流场仿真数据与试验测试数据结果相吻合,说明本文建立的棉精梳机吸落棉风道复杂气流场三维动网格仿真模型及仿真方法是正确有效的。在此基础上,研究增大车尾吸风口负风压,发现精梳机棉网搭接区风速、负风压呈递增趋势;进一步研究提高精梳机车速,发现在棉网搭接区风速与负风压呈递增趋势,气流呈紊流状态且在锡林凸部与三角气流板、毛刷形成一暂态“闭合”时出现堵塞和反冲涡流现象;对此,改进高车速精梳机风斗气流通道结构并进行调控,使其流场涡流减少,气流顺畅,棉网搭接时气流场能相对稳定。(3)建立精梳机吸落棉风道气流场与等效棉须丛单向耦合模型,对棉须丛搭接运动过程中气流场进行模拟,并将得到的气流场数据加载至等效棉须丛上、下面,并进行结构非线性动态静力分析,得到棉网搭接过程中棉须丛的变形形态,并且发现其变形形态与高速摄像实际影像比较相符。

尚龙飞[3](2018)在《棉精梳机智能工艺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在棉精梳生产中,纤维长度、所纺纱支改变,整体生产工艺参数就需要随之改变。但对于大多数精梳纺织企业来讲,并没有精梳工艺参数的快速设计方法,一旦原料、产品要求改变,当今的工艺参数的设置过程不仅费时费力,而且准确度不高。如今现代化高效能精梳机普遍推广,使得精梳生产效率不断提升,精梳工艺也在向智能化时代快速发展,实现工艺参数设置的高效、准确化。但当前的精梳工艺参数,尤其是落棉隔距、锡林定位、搭接刻度等对落棉率、精梳质量产生较大影响的相关参数的设置没有全套的参考标准,无法实现高效、准确设置。因此,在新一代精梳机的设计方面迫切需要制定一套工艺参数的快速设计方法,向着精梳工艺的智能化发展。为了实现精梳工艺的智能化,本课题将分为三部分进行研究。1.分析了落棉隔距的设计方法。通过理论落棉率的计算、理论落棉率与分离隔距的关系分析、分离隔距与落棉隔距关系分析以及短绒排除系数的测算等方面进行分析研究。2.分析了锡林定位、搭接刻度的设计方法。从棉网CV值的模拟计算、试验测试两方面分析了锡林定位、搭接刻度对精梳质量的影响情况;同时通过棉网尾部长度、非正常落棉率的计算研究了锡林定位、搭接刻度对非正常落棉率的影响情况。3.分析了给棉钳持部分、牵伸部分等其他类工艺参数的设置方案。研究结果表明:(1)得到了落棉隔距的计算方法。根据短绒排除系数的测算、理论落棉率的计算、理论落棉率与分离隔距的关系、分离隔距与落棉隔距的关系得到实际落棉率与落棉隔距的关系,可以根据实际落棉率计算出所需落棉隔距。(2)得到了锡林定位、搭接刻度的设计方法。当锡林定位36分度、搭接刻度“0”时,棉网质量最好;当锡林定位36分度、搭接刻度比“0”小时,非正常落棉量较少,对落棉率影响最小;综合分析,优选出锡林定位、搭接刻度的设计方案:锡林定位36分度、搭接刻度为“0”。(3)结合落棉隔距、搭接刻度等相关参数的设计方法以及其他类精梳参数的设置方案,以JSFA588型精梳机为例,制定出全套精梳生产工艺表,可为企业进行快速工艺参数设置提供指导。

张雯[4](2017)在《多轴混合驱动精梳机主运动机构设计》文中认为随着机械技术的进步,精梳机的速度也越来越高,其单机生产能力也得到了提升,从而相对减少了人工及能源消耗成本,带来很好经济效益。但随着速度的提高,其振动、噪声及冲击等也明显增加,这些阻碍了精梳机速度的进一步提升。所以对精梳机主运动传动机构的研究,以提高其运动速度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在分析考察了目前钳轴整周转动多轴驱动的精梳机主运动机构在精梳过程中功能的基础上,根据其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三大主运动机构的改进设计方案:对于钳板运动机构,设计出一个在精梳机内可合适安装并在的工作进程中能稳定传力的上钳板偏心加压机构;对于锡林变速机构,设计完善双联双曲柄连杆机构及结构,并在此基础上设计出满足窄小空间限制要求且能承受高速运转的安装机架;对于分离罗拉伺服传动机构,为减少伺服电机在驱动分离罗拉传动机构时承受的动态惯性负载,在原有分离罗拉机构上,对与伺服电机连接的输入轴最大角加速度最小进行优化设计,使所设计的机构可以在尽量不改变现有精梳机空间布局的条件下有效安装。本文采用MATLAB中的非线性优化函数工具箱,得到伺服驱动分离罗拉运动的最优设计结果,并利用Solid Works软件,在虚拟样机上对精梳机的三大主运动机构进行了运动学仿真,验证了本文所设计机构能满足精梳机工艺运动要求。

江永生[5](2013)在《国产新型精梳机性能分析及整体锡林与顶梳的选配》文中提出详细介绍了国产新型精梳机主要型号的技术特征、设计特点和创新技术,并对精梳机相关工艺调整和使用中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国产新型精梳机同国外新型精梳机使用性能存在差距;根据国产新型精梳机特点和纺织厂使用情况,归纳出影响精梳锡林、顶梳选配因素和选用的一般原则,并对不同型号精梳机和纺纱品种优选的锡林、顶梳产品型号进行了推荐。

刘允光[6](2012)在《国产高效能精梳机技术发展近况与建议》文中研究表明探讨国产高效能精梳机技术创新的现状、发展及改进途径。分析了国产高效能精梳机技术创新的现状与发展趋势,指出了存在的问题,提出了改进建议。认为,近年来国产精梳机技术创新取得了长足的进展,在车速、运转可靠性、综合质量水平、自动化程度等方面均有较大程度的提高,但在设备制造精度、材质选用及运行稳定性方面仍存在一定差距。指出,应努力提高设备制造精度、改进材质、运用计算机辅助工艺设计优化工艺、提高设备稳定性与可靠性;国产新机型的研发应注意学习借鉴国外先进技术理念,并防止急功近利,以促进国产精梳机的技术创新。

蒋小朋[7](2012)在《一种新型连续梳理式精梳机工艺和机构研究》文中提出在棉纺工序中,精梳是提高成纱质量的关键工序。其功能是排除生条中所含短绒、棉结。杂质和其他疵点,制成均匀的精梳棉条,以便后工序加工。目前,国内现有精梳机的发展大都是在现有梳理工艺基础上针对机械机构、执行部件的优化和完善,未能改变传统的精梳机工作原理。给棉罗拉的间歇给棉,精梳钳板和顶梳的往复摆动以及分离罗拉的倒、顺、停循环动作都会直接导致设备振动和噪音的产生,这种工作模式的精梳机难以提高棉精梳机的钳次。只有实现对这些问题的有效突破才能推进精梳技术根本性发展。随着国内外市场对成纱质量及经济性要求的不断提高,精梳工序的地位比过去更显重要。本课题旨在改变现有精梳机的工作原理,降低现有精梳机往复摆动的结构对精梳机高速的影响,用回转机构或其他连续机构提高现有精梳机的钳次,提供一种实现现有精梳机功能的高速连续工作模式的新思路和新机构。提高精梳机的钳次和生产效率,具有较强的现实意义与迫切性。课题之初,进行了大量的前期调研工作,分析、比较了国内外现有相关精梳技术及产品的功能特性与优缺点,在充分分析了现代精梳生产工艺要求的前提下,对国外一种回转式精梳机专利技术的工作原理进行了分析研究,确定了了一种少钳板、回转式单锡林精梳机机械系统的设计方案。在以上基础上,为了保证回转式梳理精梳机能够完成现有精梳机的主要功能,从理论上对此种新型精梳机的工作机理及梳理、分离纤维过程中可能会影响精梳效果的众因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研究,为回转式梳理精梳机机构设计及结构设计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最后,以一种三钳板、回转式单锡林精梳机,介绍了主要运动机构的选择和机构构成,并对主要工艺进行初步探索研究,对三钳板、回转式单锡林精梳机的主要工艺参数进行了详细验算,对关键零部件的几何尺寸参数进行初步确定,为后续的建模仿真提供一定的基础条件。

江永生[8](2012)在《国产新型精梳机性能分析与整体锡林和顶梳的选配》文中认为简述了国产新型精梳机主要型号的技术特征、设计特点和创新技术,并对精梳机相关工艺调整和使用中常见问题进行了分析;指出了国产新型精梳机同国外新型精梳机使用性能差异;根据国产新型精梳机特点和纺织厂使用情况,归纳出影响精梳锡林、顶梳选配因素和选用的一般原则,对纺织企业提升质量、降低成本,具有一定的指导作用。

周金冠[9](2012)在《新型精梳机在不断创新中发展》文中研究指明探讨精梳机创新发展的方向。回顾了半个世纪以来我国精梳机从无到有以及创新发展的历史,分析了我国新型精梳机的技术创新特点以及今后研发的重点和方向。指出:当前我国新型精梳机整体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促进精梳产品比例的提升、提高附加值、增强经济效益方面做出了贡献。速度高、配台少,用棉量低,综合质量好,适纺性强,机电一体化水平高是新型精梳机今后研发的重点和方向。应注意把握精梳机研发工作的特点和规律,促进新型精梳机的创新与健康发展。

周金冠[10](2011)在《新型精梳机在不断创新中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我国精梳机的研发,半个世纪以来从无到有,又根据我国技术创新的特点,不断提高后指出:速度高、配台少,用棉量低,综合质量好,适纺性强,机电一体化水平的研发;时至今日,其整体水平已达到国际先进水平,在促进精梳产品比例的提升,提高附加值,增强经济效益做出了贡献。

二、现代精梳系统及相关工艺技术 第一讲 高效能精梳机的发展及主要技术特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现代精梳系统及相关工艺技术 第一讲 高效能精梳机的发展及主要技术特征(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单向混合输入的棉精梳机分离罗拉传动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相关课题研究现状
        1.2.1 分离罗拉传动机构的研究
        1.2.2 混合驱动机构的研究
    1.3 课题研究目的及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第二章 精梳机分离罗拉运动工艺规律研究
    2.1 精梳机精梳工艺过程分析
    2.2 现有精梳机分离罗拉传动机构运动学分析
        2.2.1 精梳机分离罗拉传动机构原理分析
        2.2.2 分离罗拉连杆传动机构运动建模
        2.2.3 分离罗拉轮系传动机构运动建模
        2.2.4 现有分离罗拉传动机构下的分离罗拉运动曲线
    2.3 精梳机分离罗拉理想运动规律研究
        2.3.1 精梳机分离罗拉运动工艺关键点分析
        2.3.2 分离罗拉运动位移关键点模型的建立
        2.3.3 分离罗拉运动位移关键点研究结果
        2.3.4 分离罗拉运动工艺曲线优化拟合
    2.4 研究结果及分析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分离罗拉混合驱动机构优化设计
    3.1 现有分离罗拉传动机构存在的不足
        3.1.1 机械式分离罗拉传动机构
        3.1.2 伺服电机直接驱动分离罗拉
    3.2 分离罗拉混合驱动机构设计
        3.2.1 分离罗拉混合驱动方案的拟定
        3.2.2 混合驱动机构的运动学分析
        3.2.3 分离罗拉混合驱动方案的确定
    3.3 分离罗拉混合驱动机构动力分配
        3.3.1 偏列型差动轮系混合驱动
        3.3.2 并列型差动轮系混合驱动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分离罗拉混合驱动系统验证与分析
    4.1 分离罗拉混合驱动机构系统建模
        4.1.1 模型数据转换
        4.1.2 样机约束的添加
        4.1.3 添加驱动
    4.2 分离罗拉混合驱动机构运动仿真
        4.2.1 偏列型混合驱动方案仿真
        4.2.2 并列型混合驱动方案仿真
    4.3 分离罗拉混合驱动机构关键构件有限元分析
        4.3.1 有限元模型建立
        4.3.2 计算结果与分析
    4.4 分离罗拉混合驱动机构实验验证
        4.4.1 实验过程
        4.4.2 实验结果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及科研情况
致谢

(2)高效能精梳机棉网搭接中气流场的分析与调控(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精梳机的任务
        1.1.2 精梳机工艺过程
        1.1.3 精梳机气流场简介
    1.2 研究现状
        1.2.1 国内外精梳机发展现状
        1.2.2 纺织机械中气流的研究现状
        1.2.3 目前精梳机气流存在的问题
    1.3 研究意义、研究内容及研究方法
        1.3.1 研究意义
        1.3.2 主要研究内容
        1.3.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精梳机中流体力学基本理论
    2.1 基本控制方程
    2.2 湍流模型
        2.2.1 标准k-ε模型
        2.2.2 RNG k-ε模型
    2.3 壁面函数
    2.4 计算区域和控制方程的离散
        2.4.1 计算区域的离散
        2.4.2 控制方程的离散
    2.5 边界条件
    2.6 网格划分和动网格技术
        2.6.1 网格划分
        2.6.2 动网格技术
    2.7 Fluent 简介
    2.8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精梳机主风道管气流特性研究
    3.1 精梳机主风道管气流数值模拟
        3.1.1 数学模型和网格划分
        3.1.2 边界条件设定和计算方法
        3.1.3 网格无关性验证
        3.1.4 模拟结果与分析
    3.2 精梳机八眼吸口近似均匀吸风数值模拟
        3.2.1 精梳机主风道管等横截面管与变面积吸口的气流场数值模拟
        3.2.2 精梳机主风道管等面积吸口与变横截面管气流场数值模拟
    3.3 精梳机圆形主风道管气流数值模拟
        3.3.1 几何模型
        3.3.2 数值模拟
        3.3.3 模拟结果与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精梳机复杂气流场的动态仿真及调控
    4.1 精梳机三维气流场的动态仿真
        4.1.1 几何模型
        4.1.2 网格划分
        4.1.3 控制方程
        4.1.4 数值分析方法
        4.1.5 边界条件设置
        4.1.6 计算结果及分析
    4.2 精梳机气流试验验证
        4.2.1 试验设备
        4.2.2 试验仪器
        4.2.3 试验内容
        4.2.4 试验方案
        4.2.5 仿真结果与现场试验测试结果对比
    4.3 精梳机吸风口负风压参数调控对气流场的影响
    4.4 精梳机车速参数调控对气流场的影响
    4.5 精梳机结构参数调控对气流场的影响
        4.5.1 下钳板下表面结构变化对气流场的影响
        4.5.2 风斗内部结构对气流场的影响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棉网搭接的数值模拟
    5.1 精梳机棉网搭接气流场的数值模拟
        5.1.1 精梳机棉须丛等效模型的建立
        5.1.2 气流场数值模拟的计算过程
        5.1.3 气流场分析
    5.2 棉须丛等效薄片结构非线性动态静力分析仿真
        5.2.1 前处理
        5.2.2 计算结果
    5.3 棉须丛变形量与高速摄像实际影像比较
    5.4 不同工艺条件下棉须丛变形量
        5.4.1 精梳机不同车速条件下棉须丛变形量
        5.4.2 车尾吸风口不同负风压条件下棉须丛变形量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总结
    6.2 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3)棉精梳机智能工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精梳机的工艺技术研究现状
        1.2.2 落棉相关的工艺研究现状
        1.2.3 精梳质量相关的工艺研究现状
    1.3 存在的问题
    1.4 精梳智能工艺的界定及本课题研究内容
        1.4.1 精梳智能工艺
        1.4.2 研究内容
2 落棉隔距的设计方法研究
    2.1 设计方法理论
        2.1.1 理论落棉率的计算
        2.1.2 理论落棉率与分离隔距的关系分析
        2.1.3 分离隔距与落棉隔距的关系分析
        2.1.4 实际短绒排除系数的测算
        2.1.5 落棉隔距的设计步骤
    2.2 工艺参数分析
        2.2.1 正常落棉率
        2.2.2 落棉隔距
    2.3 设计方法实例
        2.3.1 理论落棉率的计算
        2.3.2 短绒排除系数的计算
        2.3.3 落棉隔距的计算
    2.4 试验验证部分
        2.4.1 落棉率Y的测试
        2.4.2 结果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锡林定位、搭接刻度的设计方法研究
    3.1 工艺参数分析
        3.1.1 锡林定位
        3.1.2 搭接刻度
    3.2 锡林定位、搭接刻度与精梳质量的关系研究
        3.2.1 棉网CV值的模拟计算分析
        3.2.2 试验部分
        3.2.3 结论
    3.3 锡林定位、搭接刻度与非正常落棉的关系研究
        3.3.1 非正常落棉理论分析
        3.3.2 棉网尾部长度的计算
        3.3.3 试验部分
        3.3.4 非正常落棉率的计算
        3.3.5 结论
    3.4 本章小结
4 其他类参数的设计方法研究
    4.1 钳持给棉机构相关参数设计方法
        4.1.1 给棉方式
        4.1.2 给棉长度
        4.1.3 钳板最前位置定时
        4.1.4 钳板开闭合定时
        4.1.5 精梳小卷定量
        4.1.6 给棉罗拉与喂卷罗拉张力牵伸E
        4.1.7 给棉罗拉与分离罗拉牵伸E
    4.2 梳理机构相关参数设计方法
        4.2.1 锡林弧度数
        4.2.2 锡林梳理度
        4.2.3 锡林总齿数
        4.2.4 梳理隔距
        4.2.5 顶梳部分
    4.3 除杂机构相关参数设计方法
        4.3.1 毛刷工艺参数
        4.3.2 气流工艺参数
    4.4 台面输出机构相关参数设计方法
        4.4.1 分离罗拉与输出罗拉张力牵伸E
        4.4.2 输出罗拉与台面压辊张力牵伸E
        4.4.3 台面张力E
        4.4.4 E5变换齿数
        4.4.5 台面喇叭口直径
    4.5 牵伸机构相关参数设计方法
        4.5.1 出条定量
        4.5.2 总牵伸倍数E
        4.5.3 后区牵伸倍数E
        4.5.4 主牵伸隔距、预牵伸隔距
    4.6 圈条机构相关参数设计方法
        4.6.1 圈条部分牵伸工艺参数
        4.6.2 圈条喇叭口直径
5 成果分析及展望
    5.1 课题研究成果
    5.2 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表
致谢

(4)多轴混合驱动精梳机主运动机构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精梳机的发展现状
        1.1.1 国内精梳机发展
        1.1.2 国外精梳机发展
        1.1.3 目前精梳机发展主要存在的问题
    1.2 研究背景
        1.2.1 精梳机的任务
        1.2.2 精梳工艺过程
        1.2.3 精梳机主运动机构简介
    1.3 问题的提出与主要研究内容
        1.3.1 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1.3.2 本文研究内容
2 钳板偏心加压机构设计
    2.1 精梳机上钳板偏心加压机构的特点及设计目标
    2.2 精梳机上钳板偏心加压机构方案设计与三维仿真
        2.2.1 原有方案不足
        2.2.2 新设计方案
    2.3 偏心加压多杆机构设计方案
        2.3.1 两相同平行四边形偏心加压机构:
        2.3.2 仅一平行四边形偏心加压机构:
    2.4 钳板机构三维仿真
        2.4.1 偏心加压钳板机构总体方案
        2.4.2 COSMOSMotion三维仿真
    2.5 本章小结
3 锡林变速传动机构设计
    3.1 锡林变速工艺运动要求
    3.2 锡林变速机构方案
    3.3 新方案三维仿真研究
        3.3.1 双联双曲柄构件的三维建模
        3.3.2 双联双曲柄构件的机架设计方案与仿真
    3.4 本章小结
4 伺服驱动分离罗拉传动机构优化设计
    4.1 分离罗拉传动机构特点及设计目标
    4.2 基于伺服驱动的分离罗拉传动机构进行优化设计
        4.2.1 曲柄摇杆机构摆动输出运动曲线逼近原凸轮机构摆动运动曲线设计
        4.2.2 四杆变速机构与差动轮系整体优化设计
    4.3 优化设计分离罗拉机构仿真分析及结果验证
        4.3.1 分离罗拉机构结构设计
        4.3.2 分离罗拉机构仿真
    4.4 结果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总结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申请的专利
致谢

(6)国产高效能精梳机技术发展近况与建议(论文提纲范文)

1 高效能精梳机的技术创新
    1.1 锡林变速梳理技术的应用
    1.2 偏心距参数的优化与钳板开口控制技术的 应用
    1.3 优化钳板轴曲柄半径与钛合金钳板接合件 的应用
    1.4 普遍采用新型三上三下附压力棒曲线牵伸 机构
    1.5 采用自调匀整装置的精梳机
    1.6 具有双精梳工艺特征的精梳机
    1.7 全自动精梳机工艺流程的研发
    1.8 数字化精梳机的研发
2 存在的问题
    2.1 制造精度有待提高
    2.2 材质选择有待改进
    2.3 设备运转稳定性有待提高
3 几点建议

(7)一种新型连续梳理式精梳机工艺和机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引言
    1.2 课题研究背景
        1.2.1 国内精梳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2.2 国外精梳机的现状及发展趋势
    1.3 国内外同类课题研究情况
    1.4 课题研究内容和意义
第二章 新型精梳机总体方案设计
    2.1 精梳机机械系统设计要求及参数
    2.2 精梳机工艺方案研究
        2.2.1 精梳锡林形式与相关工艺分析
        2.2.2 精梳机机械系统功能分析与布局
    2.3 新型精梳总体方案工艺流程
    2.4 回转精梳工作时序的合理分配
第三章 给棉钳持部分
    3.1 精梳给棉形式与相关工艺
        3.1.1 给棉装置工艺分析和详细设计
        3.1.2 精梳机给棉长度与工艺
    3.2 精梳机钳板机构与相关工艺分析
    3.3 精梳钳板开闭合定时与相关工艺分析
第四章 梳理部分
    4.1 精梳梳理隔距及相关工艺
    4.2 精梳落棉率的控制和应用
    4.3 精梳顶梳梳理与工艺
        4.3.1 盖板梳理装置工艺分析和机构设计
        4.3.2 罗拉梳理装置工艺分析和机构设计
第五章 分离接合部分
    5.1 精梳分离装置工艺分析和详细设计
    5.2 精梳接合装置工艺分析和详细设计
第六章 其他部分
    6.1 落棉排杂机构
    6.2 精梳棉网、棉条输出工艺
    6.3 传动的布置
第七章 总结与展望
    7.1 课题小结
    7.2 课题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专利及学科竞赛情况
致谢

(9)新型精梳机在不断创新中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 半个世纪的回顾
2 新型精梳机的主要特点
3 新型精梳机的发展重点与要求
    3.1 减少精梳机的用棉量
    3.2 减少精梳机的配台数量
    3.3 研制节能型精梳机
    3.4 研制增强成纱强力的精梳机
    3.5 研制综合质量好, 适纺性能强的精梳机
    3.6 提高自动化水平
    3.7 提高设备机、电、仪、气一体化水平
4 结语

四、现代精梳系统及相关工艺技术 第一讲 高效能精梳机的发展及主要技术特征(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单向混合输入的棉精梳机分离罗拉传动机构研究[D]. 杨海鹏. 天津工业大学, 2019(07)
  • [2]高效能精梳机棉网搭接中气流场的分析与调控[D]. 李仲. 东华大学, 2018(06)
  • [3]棉精梳机智能工艺研究[D]. 尚龙飞. 中原工学院, 2018(08)
  • [4]多轴混合驱动精梳机主运动机构设计[D]. 张雯. 东华大学, 2017(06)
  • [5]国产新型精梳机性能分析及整体锡林与顶梳的选配[J]. 江永生. 纺织器材, 2013(S1)
  • [6]国产高效能精梳机技术发展近况与建议[J]. 刘允光. 棉纺织技术, 2012(05)
  • [7]一种新型连续梳理式精梳机工艺和机构研究[D]. 蒋小朋. 东华大学, 2012(08)
  • [8]国产新型精梳机性能分析与整体锡林和顶梳的选配[A]. 江永生. “经纬股份杯”2012’“强专件、促设备、为行业”技术进步和创新经验研讨会论文集, 2012
  • [9]新型精梳机在不断创新中发展[J]. 周金冠. 棉纺织技术, 2012(01)
  • [10]新型精梳机在不断创新中发展[A]. 周金冠. 2011全国高效能精梳机工艺技术开发与创新研讨会论文集, 2011

标签:;  ;  

现代精梳系统及相关技术第一讲高效精梳机的发展及主要技术特点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