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共中央党校教授王桂秀谈政治体制改革刻不容缓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王桂秀谈政治体制改革刻不容缓

一、中共中央党校教授王贵秀谈——政治体制改革不能缓行(论文文献综述)

苏珊珊[1](2018)在《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术界关于党内民主的研究解读——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学分析》文中提出改革开放以来,党内民主一直是国内学术界的重要研究课题,形成了大量研究成果。本文以CNKI中"核心期刊"和"CSSCI"为检索源,经过人工筛选得到3550篇文献为分析样本,运用文献计量学和CiteSpace可视化工具对国内学术界关于党内民主的研究进行概况解读、热点透视和前沿把握。研究发现,热点主题以"党内民主""中国共产党""民主集中制""党的建设""党员"为核心展开。随着时代变迁,研究主题不断拓展、深入和创新,"全面从严治党""党内政治生活""党内法规""政治生态"成为当前党内民主研究的学术前沿。在新时代,该研究领域应以已有研究为经验借鉴,结合新的世情、国情和党情,继续推动党内民主建设。

马国祥[2](2016)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的问题与对策》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类政治文明的发展成果多样而丰富,民主就是其中之一。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重要目标。中国共产党是中国的领导党和执政党,党内民主建设对于加强和改进党自身的建设,对于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和作用。纵观党执政六十多年来的历程,党的历史方位已经实现了转变,党的自身建设既有成功的经验,也有深刻的教训。党内民主建设各项工作稳步推进,成绩很大。党内民主建设与党的自身建设一样,历经蹒跚起步、曲折探索、不断健全发展等阶段。改革开放以后,党把党内民主看作是党的生命,党内民主建设各项工作稳步推进,取得了十分显着的成就。党内民主建设是一个系统工程,党内民主建设的好坏与党内选举、党内决策、党内管理和党内监督等内容密切相关。但是,党内民主建设的状态尽管与党的自身建设状况有关,从根本上还是与党内民主主体、党内民主制度和党内民主生活实践密切相关。目前,党内民主的党员主体、党内民主的制度安排、党内民主的生活实践等方面都还存在一定的问题与困境,制约了党内民主的深入发展。造成党内民主建设存在问题的原因是多方面的,既有党内民主理论上的不完善带来实践上的困惑,也有制度建设上的缺失,还有实际工作的动力不足等原因等。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党内民主理论,提供了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的理论渊源。这个外来理论在输入中国后面临本土化考验,马克思主义党内民主理论本土化给党内民主建设也带来了困顿。一方面表现为我们的整体理论体系研究不足,多为原则性价值逻辑推理;另一方面表现为我们诸如民主集中制理论、党员主体理论等的理论、观点共识不够,对同一理论有多个解读,片面的、模糊的认识,甚至错误的认识很多。以党章为根本的党内法规制度,是规范党组织的工作和活动、规范党员行为的规章,是推动党的建设和党的工作的重要遵循,是管党治党的重要依据。党的建设过程中,民主选举、决策、监督、管理制度缺失,各项制度缺乏连贯性,有时潜规则大行其道,制约了党内民主发展。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领域,有许多经验尚待发现、梳理和总结。党内民主建设的发展一定是建立在过去经验基础之上。这些经验设定了未来党内民主建设的思想原则。保障党员权利和坚持党的领导相统一、重视实质民主与发展形式民主相结合、协商民主是党内民主的重要形式、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良性互动这四个经验尤为重要和值得人们关注。从国情和党情实际出发,今后的党内民主建设会围绕这些经验展开和继续深化。党内民主建设的实践经验,事关发展什么样的党内民主和怎样发展党内民主的问题,也事关建设什么样的党和怎样建设党的根本问题,并由此决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核心和关键。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已经找到了一条适应本国现代化发展要求的政治发展道路,建立起了中国特色的民主政治模式。中国共产党现有的党内民主制度体制具有历史的合理性,是世情、国情和党情,以及时代和环境的产物。党内民主建设要从实际出发,就是要深入分析和了解党内民主建设所处的时空方位,以及在目前这个阶段体现的特征,而不能超越党内民主建设的经济、社会和政治发展等的要求和制约。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还处在初级阶段,党内民主最大的实际就是党内民主还处在初级阶段。加强党内民主建设,首先要加强党内民主理论体系建设,要健全党内民主理论体系,要加强理论的运用研究,做到理论的应然状态和实然状态的对接与检验。坚持以改革创新精神推进党的建设伟大事业,切实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要以保障党员民主权利为基础,以完善党员主体党内民主实现形式为抓手,从改革制度机制入手,建立健全充分反映党员和党组织意愿的党内民主制度。

方来武[3](2015)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政治参与研究》文中指出政治参与本来是纯政治学的研究内容,本文之所以在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学科方向上选取这个题目,是因为全面深化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改革,需要有促进社会主义民主发展的新理念,需要探索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新形式,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政治参与,探索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体制改革的可能性路径,这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的重要内容之一。因此,本文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为指导,立足于中国公民政治参与发展的历史轨迹和经验,侧重于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以如何实现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为目标导向,以实现公民的民主权利为出发点和归宿,论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政治参与的现状、存在的问题、面临的风险以及原因,以期提出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体制的对策和建议。公民政治参与,作为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现象和标志,是在经济和社会发展到一定阶段,随着公民的权利意识和自我意识的发展而自然出现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下,公民政治参与既是公民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途径,也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正如2013年11月12日中共十八届三中全会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指出的:“从各层次各领域扩大公民有序政治参与,充分发挥我国社会主义政治制度的优越性”。(1)新一届党中央领导集体提出要“全面深化改革”,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作为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当下的重点热点,而如何认识公民政治参与,如何以公民政治参与为突破口,改革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这是本文研究的主要任务。正如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成立60周年》大会上指出的:“人民是否享有民主权利,要看人民是否在选举时有投票的权利,也要看人民在日常政治生活中是否有持续参与的权利;要看人民有没有进行民主选举的权利,也要看人民有没有进行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的权利。社会主义民主不仅需要完整的制度程序,而且需要完整的参与实践。”(2)本文认为,要研究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最基本的思路是弄清“什么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政治参与,它有什么价值,它从哪里来,它到哪里去”等问题。坚持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指导,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基础,中国社会主义公民政治参与不是无本之本、无源之水,有其理论的来源、历史的发展轨迹,着眼于当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政治参与的研究,当以如何实现社会主义民主政治为目标导向,如何实现人家当家作主为出发点和归宿,所以本文先是定义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政治参与的概念,强调了公民政治参与原则及价值意义等,回答了“是什么”的问题;然后,回顾和分析了公民政治参与的理论基础与历史演进,回答了“从哪里来”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探讨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政治参与如何在动态中继续发展完善的问题,具体分析了公民政治参与的现状、存在的问题、可能的风险、发展的条件及方向等方面,回答了“怎么走”、“到哪里去”的问题。全文除导论和结语外,共由六章组成。导论阐述了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选题的缘由,从时代背景、理论背景、现实背景出发,阐释了发展公民政治参与的重要性和必要性,认为发展公民政治参与是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必然要求;二是梳理和分析了国内外的已有研究成果,国外的有些研究成果值得借鉴,国内的研究在内容上和范式上还有待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三是阐明了研究的创新点和困难所在;四是简述本文研究的意义,认为坚持从中国国情出发,坚持马克思主义,同时借鉴人类政治文明的有益成果,探索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道路,显得意义重大;五是本文的研究理论工具及研究方法,本文坚持马克思主义理论,注重理论联系实践,运用历史辩证唯物主义视角研究公民政治参与的过去、现在与未来。第一章先从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政治参与的概念与原则出发,为进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政治话语体系奠定基础。在定义公民政治参与的相关概念时,通过比较中西方学者对政治参与的含义界定,深化了对公民政治参与的理解和认识,这对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政治参与有重要启示,本文借鉴其合理成分,立足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背景,对公民政治参与的涵义进行了自己的分析和界定;在讨论政治参与主体时,对公民、群众、人民等主体概念进行了对比分析,论述公民作为政治参与主体的科学性;为了更好的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语境下谈论公民政治参与,本章阐述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政治参与必须坚持的几个基本原则,如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人民当家作主、坚持依法治国等,强调我们必须走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公民政治参与道路,把握公民政治参与的社会主义方向。第二章主要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政治参与的价值及功能。从为什么要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政治参与的视角着手,分别从公民政治参与的政治价值及其具体功能两个层次回答了发展公民政治参与的必要性。认为公民政治参与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重要实现形式,是民主集中制的体现,并对促进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具有重要意义;公民政治参与的功能方面,主要阐述了公民政治参与对提升政治透明度、保障公民权利、促进社会和谐、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等五个方面的积极作用。本文认为,只有充分认识到公民政治参与的价值及功能,才能增强发展公民政治参与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章梳理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政治参与的理论渊源与历史演进。虽然现代政治学意义上的公民政治参与理论与实践是由西方发源而来的,其实我们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和社会主义建设时期,就有了公民政治参与的前身——群众运动,虽然两者具有本质上的不同,但都注重发挥群众或公民在民主政治中的主体性作用,在这点上具有一定的趋同性,可以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政治参与不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为了更好的追踪溯源,本章通过梳理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及中国共产党对公民政治参与理论的相关论述,并对公民政治参与在我国的历史演进及历史经验进行了总结分析。同时,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不是在封闭的空间,离不开经济、政治、科学技术等外部条件的综合影响,启示我们用历史的眼光、辩证的思维看待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政治参与的现在与未来。第四章重点分析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现状与问题。首先对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几个基本制度做了论述,不同层次的参与制度,发挥着不同程度的参与职能;然后结合经济社会的发展,指出了现阶段中国公民政治参与呈现出的三个新特征,同时分析了公民政治参与存在着不平衡、流于形式等问题。最后,对导致我国公民政治参与出现问题的成因,如经济、社会等因素进行了归纳,认为公民政治参与发展不完善具有一定的历史性、时代性,不能急于求成。第五章,为了区别公民政治参与发展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突出其政治性,本章主要就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政治参与发展过程中可能或已经面临的政治风险进行针对性阐述。从公民政治参与的国内外经验来看,公民政治参与具有“政治参与爆炸”、“群体性事件频发”等政治风险,应该引起我们足够重视;然后提出我们应该科学认识公民政治参与的风险,对公民政治参与在我国的发展应进行科学的认识、评估,遵守规避风险的原则,确保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政治参与理性、有序地发展。第六章重点阐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在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制度下发展公民政治参与,不能照搬西方的理念和实践。首先强调要清晰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思路,要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以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为原则、以发展协商民主为方向,走出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公民政治参与道路;其次要积极创造、优化公民政治参与发展所需要的有利条件,主要有物质条件、制度条件、技术条件等;最后,论述扩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实现道路,结合党的相关文献精神,围绕扩大公民政治参与的层次、领域两个角度出发,论述扩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可能路径选择,寄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政治参与以最低的代价成本、最灵活的实践策略积极、稳妥、有效地发展。结语部分是对本文主要内容的归纳和提炼。本文认为,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深入发展,全面深化改革的实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改革稳步推进,面对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需求不断多元化,参与的层次和领域将不断深入,人民当家作主也有了更多的空间和内容,因此,在讨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政治参与的时候,我们既不能灰暗一片,满眼问题,也不能主观超前,一厢情愿,作为一个博士研究生的论文,本文能做的就是在尊重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前提下,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道路的基础上,对我国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做一些尝试性的研究。

江玉桥[4](2014)在《党内民主法制化建设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方向是建立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对于建设什么样的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怎么样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基于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地位、新中国的建设和发展历程和中国当下的民主现状,人们普遍认为党内民主建设是发展人民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关键,而党内民主法制化构成了党内民主建设的重要方面。本文主要从党内民主法制化的角度来分析、论证并展望中国共产党的党内民主法制化,提出党内民主法制化的关键是在党的选举、决策、管理和监督等层面推动民主,扩大党内选举的范围,规范党内权力的运作机制,增强党内民主监督的力度,最终通过不断的民主实践将党内民主进行规范化、制度化、法制化,在党内民主水平上能够有质的提升,并以此为基础推进人民民主和社会主义民主政治进程。本文共分为五个部分:第一章为党内民主法制化的概述。主要分析了党内民主法制化的基本内涵、特征和发展历程。区分了党内民主与政党政治、民主政治的不同,提出了党内民主法制化在价值追求上应该以最终实现民主政治为归宿,在建设目标上应当实现政党的法制化,在实现路径应该是遵从渐进式改良的方案。同时,在第一章中也简要地对我党的党内民主建设的历程进行了归纳和总结,使我们能够从历史实践的角度进一步看到我国加强党内民主法制化的必要性和紧迫性。第二章论述了党内民治法制化的必然性。本部分主要从经济、政治、党自身的执政能力加强以及党内民主法制化对于民主政治的巨大推动作用等几个方面阐释了党内民主法制化是历史的必然。就经济层面来说,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发展为党内民主法制化提供了强大的经济基础和社会基础;就社会层面来说,社会发展的多元化对党内民主法制化提出了客观要求,而就政治层面来说,社会阶层的分化以及党的改革任务使得党内民主具有了现实的必然性。第三章论述了我国当前党内民主的实践情况并对实践中出现的问题和弊端进行了分析。这一部分主要是从党内民主选举、民主决策以及民主监督等三个方面论述了党内民主的实践情况。就党内民主选举制度来说,在候选人提名制度、差额选举制度、党内竞选制度等方面还有相当大的制度空间,这也是实现党内民主法制化的难点;就党内决策制度来说,要加强对于权力运行的机制体制的改革,主要方向是改变权力过于集中的党委常委会制度,将其纳入法制化的轨道;就党内民主监督而言,主要是要进一步在监督的主体、程序等问题上加强法制化建设。第四章论述了当代西方国家的党内民主法制化的建设。这一部分主要是以美国、德国两个发达国家的政党党内民主的发展历程为素材,探索了西方的党内民主法制化建设对于我国执政党的参考价值。西方政党经过了几百年的漫长发展,在党内民主法制化建设上积累了一些值得吸取的经验教训,在实现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对接以及防止党内民主异化两个问题上,更加值得我们注意。第五章提出了对推进党内民主法制化的思考和建议,主要是从保障党员民主权利、完善党内权力运行体制机制以及提高党内监督的法制化水平等三个方面进行了论述。党员民主权利是实现党内民主法制化的基础性保障,党内权力运行机制的规范化是实现党内民主法制化的关键领域,提升党内民主监督的法制化水平是党内民主法制化的重要环节。本文的结语部分则提出了党内民主法治化进程上的一个重要任务——政党法的立法问题,强调我国进行政党立法的可行性和必要性。

冯春[5](2013)在《政治体制改革动力研究 ——从制度需求与供给角度》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人民民主是我们始终高扬的光辉旗帜,是社会主义的生命,政治体制改革是我国全面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积极稳妥地推进政治体制改革,是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人民民主的重要途径。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一直积极推进政治体制改革,在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的统一的前提下,以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为根本,以增强党和国家的活力、调动人民积极性为目标,在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发展社会主义政治文明方面取得了重大成就。然而,由于各种原因,政治体制改革推动艰难,其主要原因在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不足。本文将研究重点聚焦于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这对深化政治体制改革、进一步推动人民民主,有重要的理论和现实意义。全文从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的视角,探讨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及其存在的问题以及解决对策。全文分为五章:第一章论述了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的特点,指出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无法有效的互动而导致制度的僵化。在这个时期里,由于党——国家——社会的一体化,党和国家对经济与社会的强力介入,导致社会力量过于微弱,无法对党和国家的行为进行有效制约。由于计划经济体制和全能政府体制的耦合性,社会自发的制度创新无法成为现实的制度供给,而导致全能体制无法得到改变。第二章论述了市场经济条件下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的互动,分析了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体制改革获得动力的原因:即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互动。市场经济体制与以民主为价值取向的政治体制之间具有耦合性,以及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之间具有联动性。第二节论述了制度变革的内在动力,表现为市场化改革引起了国家与社会的分离,市场化改革导致中央与地方的权力进一步分散,地方政府在制度供给方面的作用进一步凸显,另外,政治参与的扩大,公民社会的形成都成为推动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的又一力量。第三节论述了政治体制变革的外在动力即全球化的制度竞争,包括解放思想的动力和全面改革的压力以及世界民主化的示范效应,它们都对政治体制改革产生了驱动作用,当然这也使政治体制的改革充满了风险。第四节论述了制度供给的回应,包括法制体系的建立、党内民主的发展以及政府体制的变革等。第三章从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的角度论述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缺失,第一节分析了制度需求主体以及制度需求主体的不同影响力,认为当前我国制度需求的总特征表现在制度需求不足,从而导致了制度缺失。第二节主要论述了制度供给认为当前根本性制度供给充足,而具体制度供给不足,体现为具体制度供给的延后性和迟滞性。在制度供给中地方政府的作用有限,需要中央政府和地方政府的互动。第三节论述了制度供给的约束条件,包括制度供给的宪法秩序约束、制度供给的成本和风险约束以及制度供给的执政能力约束。第四章论述了政党-政府主导政治体制改革的权力悖论。第一节论述了多重委托代理的缺失、公民社会力量的弱小以及公众需求表达的缺陷导致了政党-政府制度供给的激励性不足。第二节从政党-政府制度供给的能力分析,包括历史条件、官僚自主性、知识储备以及理性有限性、意识形态的制约从而导致了政党-政府制度供给能力不足。第三节从认知因素、利益因素、体制因素和文化因素分析了政治体制改革的路径依赖。第五章探讨了建立政治体制改革的长效动力机制的对策。包括限制公权力的扩张,用制度约束政府的权力;促进市场经济的发展,培育公民社会组织,壮大中产阶级,激发社会的活力,培育制度需求主体;实行新闻改革,保障舆论监督权;建立参与机制,促进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的互动;扶持弱势群体,提高工人、农民在人民代表大会中的比例,发挥他们在政治体制改革中的作用。最后指出,政治体制改革成功与否的关键在于党自身要进行适应性改革,通过调整政党与政府、人大、社会的关系,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张明军,陈朋[6](2011)在《第四节 民生政治参与的一个初步经验分析》文中研究说明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的召开,开启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序幕。随后,伴随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政治体制改革由浅入深、由表及里、有序推进。客观而言,在政治体制改革的各个阶段,学界和执政党对政治体制改革的认识不断提升并且日益理性,改革的成效也不断彰显。然而,同市场经济的发展需求、广大民众的内生要求,以及政治体制

金殿伟[7](2011)在《新时期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发展轨迹研究》文中指出1978年12月召开的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开辟了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新道路,也开启了政治体制改革的大门。从此,我们国家坚定地走上了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道路,在当代中国历史上写下了浓重的一笔。改革是中国的第二次革命,认真研究、审视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走过的历程,有助于丰富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理论,在宏观上更具指导性,微观上更具操作性;有助于人们深刻地把握住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与精华,给人们以思想认识的武器;有助于人们深刻认识政治体制改革的真实动因,揭示政治体制改革的基本规律与发展趋势;有助于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中国化”为切入点,以历史逻辑梳理为奠基,深刻认识政治体制改革的必然性、重要性和持续性;理性阐释政治体制改革的发展脉络、基本内容与策略选择,客观公允地评介、分析政治体制改革的特点、基本经验、存在问题等;更充分地揭示中国共产党政治体制改革战略政策的内在逻辑性、时代性、共性与个性特征,更加充分地认识政治体制改革的经验与规律性启示。本文基本构架由前言和4个部分组成。前言,论述了研究新时期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发展轨迹的重大意义;述评了学术界对新时期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研究的现状;阐述了主体的基本框架和主要观点;说明了本文的研究方法和主要创新点。第一部分,改革开放起步阶段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这一阶段侧重于从制度上解决如何防止“文化大革命”这类历史悲剧重演、解决原有政治体制相对滞后于经济体制改革的问题,从根本上铲除原有政治体制权力过分集中的总病根,实现党和国家的长治久安。紧密结合中国的历史与现实,提出党政分开、权力下放、精简机构的政治体制改革总任务,从而规划出政治体制改革的宏伟蓝图,使我国的政治体制改革有领导、有步骤、有秩序地进行。其主要理论与实践成果是:初步形成了指导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行动纲领和宏伟蓝图,在处理党政关系、中央和地方关系,提高机关工作效率方面进行了实践探索并取得了较显着的成效。但也存在着改革进程相对缓慢、过于偏重经济目标的引导等问题。第二部分,改革开放全面展开阶段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1989年国内政治风波与苏东剧变的影响和冲击,党和国家更侧重于对政治秩序、政治体制的整顿,突出集中在对政府机构改革方面,转换改革思路、依法治国稳步推进成了此阶段最显着的特征。由前阶段的着重解决原有政治体制的总病根——权力过分集中的问题,调整为“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目标和任务。这在政治体制改革和民主法制建设上是一个突破性的进展。其主要理论与实践成果为:在前阶段政治体制改革蓝图的基础上,对政治体制改革的重点内容、改革思路和重要任务等作了新的调整与战略部署,并在干部人事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共产党领导的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机构改革等方面的实践中取得了较大的成果。但改革的步伐有所放慢,执政党定位问题仍未得到有效解决,权力监督机制有待进一步健全。第三部分,改革开放继续推进阶段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党的十六大以来,党和政府的政治体制改革立足于既保持政治稳定,以利于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又能够促进中国的政治体制改革在跨越中前进,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社会主义政治文明,积极推进体制改革。其主要理论与实践成果是:在前阶段政治体制改革理论的基础上,提出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的理念,更加注重政治建设和政治体制改革的相得益彰,并在民主建设、行政管理体制改革、反腐败工作方面取得了较大进展。科学发展观和以人为本的改革价值理念的指导,使此阶段的政治体制改革呈现出新的改革特点,实现改革的权力价值本位到人本价值取向转变,并能在新的形势下充分估计可能遭遇的困境,以前瞻性思维探索作出新的战略抉择,使政治体制改革出现一个新的局面。第四部分,新时期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经验与启示。新时期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在理论和实践层面都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和积累了相当的经验启示。主要包括:牢牢把握政治体制改革的生命线: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指向:服务于党的政纲领;政治体制改革的策略选择:循序渐进有序地推行;政治体制改革的不竭动力:坚持理论创新和实践检验相结合;推进中国共产党政治体制改革的马克思主义中国化进程。这些成果和经验,是对中国政治体制改革本质和发展规律的正确揭示,不仅符合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而且是中国共产党深入改革所应当依托的根本立足点和优势平台。本文在写作中运用了文本解读、纵述横评相结合、经验与启示透视等研究方法。其主要创新点体现在:把中国共产党30多年的改革开放史与政治体制改革史相结合,以中国共产党为主体,政治体制改革为主题,改革历程为主线,以政治体制改革理论的制定与贯彻落实中体现的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为重点,以总结经验与启示为目的,以实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更好地为人民服务的宗旨为出发点和落脚点。也就说,本文是从党的改革开放史和党的理论发展相结合进行展开研究的,同时兼顾中国共产党政治体制改革的理论和实践两个层面,研究党的理论探索和实践的阶段性特点和存在的问题为重点,然后再概述中国共产党政治体制改革的历程之后总结经验与启示,以期形成本文的一种独特的写作特点与风格。

段炼[8](2011)在《从革命型到建设型的民主模式转换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治理论发展历程(1949-2002)》文中指出胡锦涛在中共十七大政治报告中指出,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是我们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可以说,民主政治理论是中国共产党民主理论的重要组成部分,直接指导民主政治建设,对经济社会建设也产生深远影响。新中国建立以来,特别是改革开放全面启动以来,中国共产党不断探索民主政治理论,取得许多重要成就,也积累了许多宝贵的经验教训。今年是中国共产党建党九十周年,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六十二周年,面对历史发展的前后相继点,回顾新中国建立以来民主政治理论发展的历程,把握基本线索,探索基本特点和基本规律,总结基本经验教训,对进行民主政治建设、乃至执政理论建设等,都有比较重要的借鉴价值与现实意义。本论文分序言、正文和结束语三部分。序言主要介绍论文选题的意义,民主政治理论的概念界定,大陆和海外研究综述,以及主题、理论依据、史料来源等论文的基本特点。正文部分在比较充分地占有和分析基本史料基础上,对1949-2002年间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治理论发展历程进行总体考察,认为民主政治理论出现过革命型、建设型理论发展状态。这两种发展状态的互动,甚至冲突,实现了民主政治理论从革命型到建设型的民主模式转换,完成了中国共产党在全国执政以来最重要的民主政治理论的质变。正文共分六章,基本思路如下:第一章对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治理论三大来源作了介绍。本章通过分别介绍理论来源(马列主义经典作家论述)、实践来源(革命和建设的民主政治道路)和传统文化来源,揭示出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治理论发展的基本动力。理论、实践和传统,这三大来源共同推动民主政治理论发展,共同决定理论发展的深入与准确程度,也是本文分析历史进程的基本立足点。第二章对革命型和建设型的民主政治理论模式作了界定。本章首先分析了两种理论模式的联系,认为他们的思想基础和精神实质相同,根本目的相同,基本实现方式和路径相同,基本规律相同。然后,着重分析了两种理论模式的区别,认为他们所处时代主题和基本内涵不同,主要任务不同,主要内容不同,具体实现方法不同,基本特色不同,所属思想体系不同。两种理论模式的联系和区别,说明他们既一脉相承,又不可混淆混用。界定革命型和建设型的理论模式,是本文分析历史进程的基本逻辑工具。第三章对1949-1956年的民主政治理论发展作了考察。本章认为,由于国际国内主要矛盾的特点,和中国共产党对此的正确判断,民主政治理论初现两种发展状态,即革命型理论发展状态和建设型理论发展状态。这两种发展状态同时存在,一方面革命型理论已完成模式化构建,并在新中国建立后进一步发展和完善;另一方面建设型理论的萌芽刚刚产生,距离模式化构建尚早。革命型、建设型理论发展状态承担不同的历史任务,并形成前者为主,后者为辅的民主政治理论形态,指导了民主政治建设成功开展。第四章对1956-1966年的民主政治理论发展作了考察。本章认为,由于国际国内主要矛盾发生新变化,但中国共产党对此的判断出现错误,民主政治理论继续出现两种发展状态。这两种发展状态互相交错,一方面探索建设型理论获得非常宝贵的思想结晶;另一方面继续大范围运用革命型理论模式,给民主政治建设带来严重失误。革命型、建设型理论发展状态错误并行,使建设型理论模式迟迟无法形成,无法持续推动民主政治理论的正确发展,两种理论发展状态已经严重冲突。这十年间,民主政治理论模式初步转换的任务没有完成,相反革命型理论发展状态越来越强化,建设型理论发展状态越来越弱化。第五章对1966-1976年的民主政治理论发展作了考察。本章认为,由于中国共产党对国际国内主要矛盾变化的判断,出现全局性错误,民主政治理论也就出现两种发展状态的错误统一。一方面革命型理论模式畸形发展,给民主政治建设带来惨重损失;另一方面建设型理论发展艰难延续,但受到严重干扰和束缚。这种错误统一,偏离了探索建设型理论的正确方向,产生出一个呈现出缺乏科学理论指导、包含大量错误思想、经过实践证明失败的理论形态,是建设年代民主政治理论的反动。经过充分的反面教育,发展建设型理论渐渐成为全党和人民群众的共识。第六章对1976-2002年的民主政治理论发展作了考察。本章认为,由于中国共产党对国际国内主要矛盾的变化,作出正确判断,民主政治理论终于实现两种发展状态的正确统一,建设型理论模式基本形成。中国共产党成功理清发展民主政治的基本思路,既科学扬弃革命型理论模式,又继承和拓展探索建设型理论的思路。从1976-1992年,建设型理论模式基本形成;从1992-2002年,建设型理论模式得到进一步发展,成功实现民主模式的转换。建设型民主政治理论模式,实现了新中国建立以来民主政治理论的质的飞跃,实质上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理论,也是马克思主义民主政治理论中国化的丰硕成果,应当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一以贯之地坚持和发展。结束语部分对新中国建立以来民主政治理论发展历程进行了总结,并对今后发展方向作了展望。

杨坤洋[9](2011)在《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执政安全是指政党执政不存在威胁或受到内外执政风险影响下仍能保持执政地位。政党执政安全问题是关系社会治乱、国家安危和政党兴亡的根本问题。在典型的政党-国家-社会框架中,一个高效有力的政治权力中心是任何政治系统有效运转所须臾不可缺少的,而政党无异于一个名副其实的政治权力推手,这是当代政党政治的内在逻辑和必然结果。但是,作为现代民主政治的工具,没有一种政党规范是万能的,政党危机几乎贯穿在政党政治的整个历史演进历程中。生发于社会的政党,一旦掌握了公共权力,就可能因滥权而傲踞在社会和国家之上。随着政党自身作为“整合的工具”功能的弱化甚至丧失,政党就会从“冲突的力量”变身为“冲突的对象”,最终演绎了世界范围内政党危机的重重悲情。共产党执政后,会不会丧失政权?这是一个不受欢迎的敏感话题,但却是一个不期而至、不请自到、无以回避的现实问题。“党的执政地位不是与生俱来的,也不是一劳永逸的。”①新世纪以来,居安思危,增强忧患意识,中国共产党的执政安全意识实现了新的自觉。盛世而作“危言”,从历史和逻辑上理顺党的执政安全问题,这是本研究关心的核心问题。政党执政安全问题研究,是社会学、历史学和政治学等多学科共同关注的课题。论文以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和历史辩证法为方法论指导,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的形成和研究进行了系统考察,以求得出规律性的认识。主要采用体系式研究与问题式研究相结合、系统分析与综合相结合的方法、比较分析方法和历史分析方法等展开研究论证,强调分析与综合、定性与定量、局部与整体、确定性与不确定性、理论与经验、精确与近似、科学理性与艺术直觉等的多重结合。论文遵循由个别到一般再到个别的逻辑顺序来谋篇布局,贯穿论文的主线是执政党自身状况、社会对政党的执政认同、公共权力状况和外部干预应对的“四位一体”分析工具。为了避免从原理、原则出发拼凑事实的研究歧途,问题的开放和开放的问题是本研究力求坚持的研究路向。论文共分绪论、正文和结语三部分,其中,正文由六章组成。绪论阐述了研究的缘起、意义、方法和思路,重点梳理了当前国内外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的研究状况,并进行了简单评介。第一章旨在完成政党执政安全的一般理论建构。以政党政治的由来与走向为切入点,立足于政党执政的经验性、科学性探求政党执政的内在逻辑,通过考察政党政治危机从反思维视角提炼政党执政不安全的类型形态。第二章旨在建构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的基础理论。先勾勒了古今中外执政安全的理论渊源,接着从政党-国家-社会的范式分析和提炼中国共产党执政的内在逻辑和外在规定,最后导出“四位一体”的分析工具,即执政党自身状况、社会对政党的执政认同、公共权力状况和外部干预应对。第三章梳理了民主革命时期党的三次局部执政,考察了党在局部执政条件下对执政安全的初步探索。第四章全面考察了新中国成立后党执政安全的演进与发展,初步梳理了党执政的规律性和鉴戒性。第五章立足于党新的历史方位和新的执政使命,系统地分析了新形势下党执政安全的现状和所面临的挑战与考验。第六章初步提出了维护和巩固党的执政安全的对策思路。要而言之,论文尝试以政治学范式对传统的党建理论框架进行结合,对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的概念与内涵作了初设,创新了问题的逻辑框架和分析工具,并基于对党执政历史形态新的考察提出了具有针对性的对策措施。当然,就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问题研究而言,论文还留下了丰富的拓展空间,如政党执政安全一般原理的进一步提炼,不同性质政党执政安全的比较研究,古今中外执政安全思想、制度和文化的梳理以及多学科方法的集成。

卢剑峰[10](2010)在《行政决策法治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行政决策法治问题是新世纪以来中国执政党和中央政府高度重视的一个课题,该研究的现实意义在于培育现代行政决策法治观,构建现代行政决策制度与机制,推进我国政治文明建设;学术意义在已有研究基础上进一步探索有关行政决策的参与式民主法律机制理论,是拓展我国行政法学研究视角的一个尝试。本文确立了行政决策法治化的发展思路。即以行政决策民主化带动行政决策法治化。这与学界普遍认为以法治化带动民主化的认识不同。民主化先行的主张基于两个方面的现实考察,一是“维权式民主”普遍兴起,公众参与行政决策维护自身权益的表达日益强烈,政府也开始建立一定的利益沟通机制;另一方面,一些基层政府主动吸纳公众参与重大决策,激活了体制内的民主要素。破解行政决策合法化困局可能是以参与权抵制决策权的腐败与滥用。参与式民主启动行政决策法治化,应解决高度参与与低度制度化之间的矛盾,为此制度建设要跟进。在制度建设上,以行政分权(纵向方面,中央和地方分权;横向方面,政府与社会合作)和公众参与为主要内容,建构多元多级的行政决策主体制度模式。行政决策体制牵涉党政关系和政府人大关系。推进党政职能分开的改革,让行政决策回归政府;提高人大决策权威,履行好人大重大事项决定权。规范中国共产党决策与政府决策的关系以及人大重大事项决定权与政府决策的关系,形成相互协调、相互制约的良性互动关系,是行政决策法治化的重要内容,同时也是一项挑战性和长期性的任务。因此,本文认为行政决策法治化取渐进主义道路。本文确立了行政决策法治化的发展目标。即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相统一。“综合法治观”主张以民主作为决策程序,公众有效参与,直接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行政决策内容从经济至上转向公平优先。这一目标既针对行政决策的形式合理性,也针对价值合理性,还兼顾行政决策效率。这一问题也是首次得到论述。在制度建设上,确立正当行政决策程序,涵盖决策提议、决策公开、决策听证、决策评估等环节,包括告知规则、听证规则、文书阅览规则、说明理由规则等内容的建设。本文确立了行政决策法治化的动力模式。行政决策法治要依赖政府推进和社会推进相结合,即“互动结合论”,这一动力模式在认识论上突破了期待权威政治转型的单一思维的局限,也纾解了社会和谐的压力。主张积极推动建立政府-社会良性互动的结构。因为中国的公民社会不具有与政府的对抗性,而是一种合作的关系。当下重要的是制度供给,解决社会团体发展上的法律空白问题。监督制度上,主张以社会监督推动国家监督,为人民群众监督创造条件,通过体制外民主力量“倒逼”体制内法治框架,使国家监督和社会监督良性互动。建立人大督查专员制度,对重大行政决策实施违宪审查。责任制度上,主张建立以过错推定原则为主,以公平责任原则、过错责任原则、违法责任原则为补充的归责原则体系,对外由行政决策主体承担责任;在内部以过错责任原则,追究决策者个人的责任。同时,应看到公民社会在推进决策法治上的有限性,主张政府主导推进行政决策制度建设和决策体制再造。温岭民主恳谈及宁海等地的实践提供了支持的论据。

二、中共中央党校教授王贵秀谈——政治体制改革不能缓行(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共中央党校教授王贵秀谈——政治体制改革不能缓行(论文提纲范文)

(1)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术界关于党内民主的研究解读——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学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设计
    (一) 数据来源
    (二) 研究工具
    (三) 研究内容
二、党内民主研究的量化分析
    (一) 文献数量年际变化分析
        1.1978~1989年为党内民主研究逐步恢复阶段
        2.1989~2002年为党内民主研究稳步增长阶段
        3.2002~2012年为党内民主研究爆发式增长阶段
        4.2012~2017年为党内民主研究新发展阶段
    (二) 刊载文献期刊分布
        1. 期刊性质
        2. 期刊主办单位
    (三) 核心作者分析
    (四) 高被引文献分析
        1. 党内民主的必要性研究
        2. 党内民主的路径研究
        3. 党内民主的经验研究
        4. 党内民主的意义研究
三、关于党内民主研究的可视化分析
    (一) 以关键词共现知识图谱透视党内民主研究热点主题
        1. 以“党内民主”为核心的研究
        2. 以“中国共产党”为核心的研究
        3. 以“民主集中制”为核心的研究
        4. 以“党的建设”为核心的研究
        5. 以“党员”为核心的研究
    (二) 以突现词排序表捕捉党内民主研究热点的变迁脉络及学术前沿
        1. 全面从严治党
        2. 党内政治生活
        3. 党内法规
        4. 政治生态
四、结论
    (一) 改革开放40年国内学术界党内民主研究成果的特点
    (二) 党内民主研究的热点、主题变迁和学术前沿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的问题与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目的
        1.1.3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建设什么样的党内民主
        1.2.2 怎样建设党内民主
        1.2.3 国外党内民主研究现状
        1.2.4 研究成就与不足
    1.3 研究思路、方法与创新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马克思主义党内民主理论及其在中国的实践
    2.1 马克思主义党内民主的基本理论
        2.1.1 马克思主义党内民主的内涵
        2.1.2 马克思主义党内民主的实践发展
    2.2 马克思主义党内民主理论在中国的发展与实践
        2.2.1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的党内民主
        2.2.2 社会主义建设时期的党内民主
        2.2.3 改革开放以来的党内民主
第3章 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的实践经验
    3.1 保障党员权利与坚持党的领导相统一
        3.1.1 保障党员权利在党内民主建设中的地位和意义
        3.1.2 党的领导与党员权利发展
        3.1.3 保障权利和加强党的领导的逻辑和功能
    3.2 重视实质民主与发展形式民主相结合
        3.2.1 民主的内容和形式的辩证关系
        3.2.2 重视实质民主
        3.2.3 实质民主与形式民主的有机结合
    3.3 协商民主是党内民主的重要形式
        3.3.1 党内协商民主和选举民主
        3.3.2 党内协商民主的制度实践
        3.3.3 党内协商民主的功能与作用
    3.4 党内民主与人民民主良性互动
        3.4.1 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关系的理论逻辑
        3.4.2 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良性互动的实践发展
        3.4.3 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良性互动的历史理性和现实功能
第4章 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存在的问题
    4.1 党内民主主体问题
        4.1.1 党员党内民主意识淡薄
        4.1.2 党代表党内民主要求体现不充分
    4.2 党内民主制度问题
        4.2.1 党内民主理论的制度确认与实践之间的张力
        4.2.2 党内民主制度滞后于法治发展步伐
        4.2.3 党内民主制度要素之间衔接不够合理
    4.3 党内民主生活实践问题
        4.3.1 党内民主决策问题
        4.3.2 党务公开问题
        4.3.3 党内民主试点工作问题
附: 个案研究
    1. 调查策划与实施
        1.1 调查方法及实施计划
        1.2 调查实施概要
    2. 调查量化分析
        2.1 A集团公司党内民主建设政策供给与环境分析
        2.2 A集团公司党组织党内民主建设的问题与困境
    3. 调查结论
        3.1 A集团公司党组织党内民主建设调查结论
        3.2 加强A集团公司党组织党内民主建设建议
第5章 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存在问题的成因
    5.1 党内民主理论原因
        5.1.1 党内民主理论体系建设不足
        5.1.2 民主集中制理论争议
        5.1.3 理论的物质文化基础制约
    5.2 党内民主制度原因
        5.2.1 制度缺失
        5.2.2 制度滞后
    5.3 党内民主建设动力原因
        5.3.1 政治体制改革缓行的大环境制约
        5.3.2 党内民主改革欠缺激励机制
        5.3.3 对党内民主建设的认识原因
第6章 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思路与对策
    6.1 从党内民主的初级阶段出发
        6.1.1 党内民主建设的初级阶段定位
        6.1.2 初级阶段党内民主建设的生成机理
    6.2 深化党内民主理论研究
        6.2.1 加强党内民主理论体系建设
        6.2.2 加强党建理论队伍建设
        6.2.3 加强理论的中国表达
    6.3 加强党内民主制度建设
        6.3.1 完善保障党员选举的制度
        6.3.2 完善保障党员监督的制度
        6.3.3 完善保障党员参与权的制度
        6.3.4 完善党代会常任制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读博士期间发表的论着及科研情况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政治参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三、创新点及困难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政治参与的概念与原则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政治参与的相关概念
        (一)政治参与的含义
        (二)政治参与的主体
        (三)政治参与的类型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政治参与的原则
        (一)坚持党的领导
        (二)坚持人民当家作主
        (三)坚持依法治国
        (四)维护社会稳定
第二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政治参与的价值与功能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政治参与的价值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政治参与是民主政治的实现形式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政治参与是民主集中制的体现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政治参与推进了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建设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政治参与的功能
        (一)提升政治合法性
        (二)提高政策透明度
        (三)监督公共权力
        (四)有利社会和谐
        (五)促进人的自由全面发展
第三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政治参与理论渊源与历史演进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政治参与的理论渊源
        (一)马克思恩格斯列宁关于政治参与的理论设想
        (二)中国共产党关于政治参与的论述
        (三)中国传统政治文化中的参与观念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政治参与的历史演进
        (一)早期探索阶段
        (二)转折与新生阶段
        (三)继往开来阶段
第四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政治参与的现状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政治参与的现行机制
        (一)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二)政治协商制度
        (三)基层民主自治制度
        (四)其他形式的参与载体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政治参与发展的新变化
        (一)动因走向理性化
        (二)形式日渐多样化
        (三)内容趋向深度化
    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政治参与存在的问题
        (一)公民政治参与存在不平衡性
        (二)公民政治参与实质作用不明显
        (三)公民政治参与冷漠现象突出
第五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政治参与的风险及规避
    一、公民政治参与中的风险
        (一)公民政治参与爆炸
        (二)引发群体性事件
    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政治参与的风险规避
        (一)坚持公民政治参与的制度化
        (二)坚持公民政治参与的理性化
        (三)坚持公民政治参与的层次化
第六章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
    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思路
        (一)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引领
        (二)以公民有序政治参与为底线
        (三)以发展协商民主为方向
    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政治参与的发展条件
        (一)增强公民政治参与的物质基础
        (二)推进政治体制改革
        (三)提升公民政治参与意识
        (四)重视公民网络政治参与
    三、扩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有序政治参与的发展路径
        (一)完善公民政治参与现有制度
        (二)扩大公民政治参与领域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4)党内民主法制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意义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党内民主法制化概述
    第一节 党内民主法制化的基本内涵
        一、民主、社会主义民主与党内民主
        二、党内民主法制化与政党政治法制化
        三、党内民主法制化与民主政治法制化
    第二节 党内民主法制化的基本特征
        一、党内民主法制化的价值追求:民主政治
        二、党内民主法制化的建设目标:政党法治
        三、党内民主法制化的实现路径:渐进式改革
    第三节 党内民主法制化的发展历程
        一、作为革命党的党内民主法制化发展
        二、作为执政党的党内民主法制化发展
第二章 党内民主法制化的历史必然
    第一节 市场经济与党内民主法制化
        一、市场经济发展为党内民主法制化建设提供了社会基础和经济基础
        二、社会利益多元对党内民主法制化提出了客观要求
        三、社会阶层分化为党内民主提供了现实可能
    第二节 政党政治与党内民主法制化
        一、政党政治是中国政治发展的基本走向
        二、政党法治是政党政治的基本前提
        三、党内民主法制化是实现政党法治的必然要求
    第三节 执政能力建设与党内民主法制化
        一、加强执政能力建设的紧迫性
        二、党内民主法制化对党的执政能力建设的正向推动
    第四节 民主政治与党内民主法制化
        一、当代社会文化的多元化推动党内民主法制化
        二、依法治国的方略推动党内民主法制化
        三、世界民主潮流推动党内民主法制化
第三章 党内民主法制化建设实践考察
    第一节 党员民主权利保障制度考察
        一、党员民主权利的内涵和实质
        二、党员民主权利保障现状及其问题
    第二节 党内民主选举制度考察
        一、党内民主选举制度的内容
        二、党内民主选举制度存在的问题
    第三节 党内民主决策制度考察
        一、党内民主决策制度的内容
        二、党内民主决策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第四节 党内民主管理制度考察
        一、党内民主管理制度的内容
        二、党内民主管理制度存在的问题
    第五节 党内民主监督制度考察
        一、党内监督制度构成
        二、党内监督制度存在的问题及其原因
第四章 当代西方政党党内民主法制化建设评析借鉴
    第一节 美国政党党内民主制度建设
        一、美国政党政治发展的历史概况
        二、美国政党民主制度建设的经验
    第二节 德国政党党内民主制度建设
        一、德国政党政治的历史发展概括
        二、德国政党党内民主的经验与启示
    第三节 新加坡政党党内民主制度建设
        一、新加坡政党政治发展的历史概况
        二、新加坡政党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经验
    第四节 越南政党党内民主制度建设
        一、越南政党政治发展的历史概况
        二、越南政党党内民主制度建设的经验
    第五节 外国政党民主制度建设评鉴
        一、外国政党民主制度对国家政治生活的影响
        二、外国政党民主制度的启示
第五章 推进党内民主法制化思考和建议
    第一节 提高党员民主权利保障制度的法制化水平
    第二节 提高党内民主选举制度的法制化水平
    第三节 提高党内民主决策制度的法制化水平
    第四节 提高党内民主管理制度的法制化水平
    第五节 提高党内民主监督制度的法制化水平
结语
参考文献
攻博期间发表科研成果目录
后记

(5)政治体制改革动力研究 ——从制度需求与供给角度(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 研究的历史与现状
    二、 现实意义与理论意义
    三、 研究方法
    四、 基本概念
第一章 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政治制度供给与制度需求
    第一节 计划经济条件下的政治制度供给
        一、 政党——政府在制度供给中占主导地位
        二、 计划经济条件下政治体制的特点
        三、 计划经济条件下政治体制形成的原因分析
        四、 计划经济条件下政治体制的缺陷
    第二节 计划经济条件下的制度需求
    第三节 计划经济条件下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缺乏有效互动
第二章 市场经济条件下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来源
    第一节 市场经济建立产生的制度需求
        一、 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联动
        二、 市场经济体制与以民主为价值取向的政治体制相关性
        三、 经济体制改革与政治体制改革的联动
    第二节 制度变革的内在动力:市场化改革的影响
        一、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变化
        二、 中央与地方的分权
        三、 互联网加速信息传输
        四、 政治参与日益扩大
        五、 公民社会逐渐形成
    第三节 制度变革的外在动力:全球化时代下的制度竞争
        一、 开放带来推进全面改革的压力
        二、 世界民主化趋势的影响
        三、 全球化中政治体制改革的风险
    第四节 市场经济条件下的制度供给
        一、 法制体系的建立
        二、 党内民主的发展
        三、 政府体制的改革
第三章 当前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缺失
    第一节 当前制度需求的分析
        一、 制度需求主体的具体分析
        二、 制度需求影响力不同
        三、 制度需求的总体特征:制度需求不足
        四、 制度需求不足导致制度缺失
    第二节 当前制度供给分析
        一、 制度供给的目标
        二、 根本制度总体供给充足
        三、 具体制度供给不充足
        四、 地方政府在制度供给中的动力缺失
        五、 具体制度供给的延后性和迟滞性
        六、 具体制度供给的迟滞带来的成本
    第三节 制度供给的约束条件
        一、 制度供给的宪法秩序约束
        二、 制度供给的成本和风险约束
        三、 制度供给的政府能力约束
第四章 政党——政府主导政治体制改革的权力悖论
    第一节 政党——政府制度供给的激励因素分析
        一、 多重委托代理的缺失
        二、 公民社会力量的弱小
        三、 公众需求表达的缺陷
    第二节 政党——政府制度供给的能力分析
        一、 初始条件的制约
        二、 官僚自主性的制约
        三、 知识储备和理性有限性的制约
        四、 意识形态的制约
    第三节 政治体制改革的路径依赖
        一、 路径依赖的认知因素
        二、 路径依赖的利益因素
        三、 路径依赖的体制因素
        四、 路径依赖的文化因素
第五章 建立政治体制改革长效动力机制的对策
    第一节 限制公权力扩张
        一、 明确公权力与私权利的界限
        二、 赋予公民权利
    第二节 培育公民社会
        一、 增强公民社会组织的自治性
        二、 壮大中产阶层队伍
    第三节 加强制度需求与制度供给的互动
        一、 加强公众参与决策机制的建设
        二、 实现政务信息公开
        三、 进一步完善选举制度
        四、 进一步解放思想
    第四节 保障弱势群体的权利
        一、 要建立有效的制度容纳和规范的利益诉求平台
        二、 提高工人和农民在人民代表大会中的比例
    第五节 加快政党自身的适应性调整
        一、 正确处理好党与政府之间的关系
        二、 正确处理好党与社会之间的关系
        三、 正确处理好党与人大之间的关系
        四、 构建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的良性互动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7)新时期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发展轨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前言
    一、选题意义
    二、学术界研究现状
    三、主要观点与基本构架
    四、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第一部分 改革开放起步阶段(1978.12——1989.12)——党政分开,揭开政治体制改革的序幕
    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极端重要性
        (一) 总结经验教训,防止历史悲剧重演
        (二) 创新体制机制,凸显中国政治制度特色
        (三) 营造优化环境,满足人们精神文化诉求
        (四) 破除体制障碍,促进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
    二、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在抉择中起步
        (一) 确立政治体制改革的战略蓝图
        (二) 党政分开,解决党如何善于领导的问题
        (三) 权力下放,解决中央和地方的关系
        (四) 精简机构,和权力下放密切相关
        (五) 起步阶段的主要政治体制改革理论成果与实践
    三、改革开放起步阶段的政治体制改革评析
        (一) 改革开放起步阶段的政治体制改革特点
        (二) 改革开放起步阶段的政治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第二部分 改革开放全面展开阶段(1990——2002.10)——依法治国,政治体制改革的稳步推进
    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继续推进的必然性
        (一) 对苏东剧变、国内政治风波的深刻反思
        (二) 完善社会主义总体布局的必然要求
        (三) 对国际上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停滞论”的有力回应
        (四) 思想的进一步解放,市场经济体制确立的必然
    二、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在整顿中发展
        (一) “依法治国”,建设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二) 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领导方式
        (三) 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四) 积极稳妥地推进政府机构改革
        (五) 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的政党制度和协商制度
        (六) 全面展开阶段的主要政治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贡献
    三、改革开放全面展开阶段的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评析
        (一) 改革开放稳步推进阶段的政治体制改革特点
        (二) 改革开放稳步推进阶段的政治体制改革存在的问题
第三部分 改革开放继续推进阶段(2002.10——2010.12)——民主执政,政治体制改革的纵深发展
    一、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向纵深发展的必要性
        (一) 以人为本价值取向的新要求
        (二) 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题中之义
        (三) 事关党的建设新的伟大工程的成败
        (四) 解决权力腐败等现实问题的重大举措
    二、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在跨越中前进
        (一) 扩大社会主义民主,奠基政治文明之路
        (二) 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
        (三) 根除权力腐败,深化权力运行机制改革
        (四) 转变政府职能,深化行政管理体制改革
        (五) 纵深发展阶段的主要政治体制改革理论与实践成果
    三、改革开放纵深发展阶段中国政治体制改革评析
        (一) 改革开放纵深发展阶段的政治体制改革特点
        (二) 改革开放纵深发展阶段的政治体制改革新抉择
第四部分 新时期中国政治体制改革的历史经验与启示——把握规律,政治体制改革的法宝
    一、政治体制改革的生命线: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
    二、政治体制改革的目标指向:服务于党的施政纲领
    三、政治体制改革的策略选择:循序渐进有序地推行
    四、政治体制改革的动力源泉:最广大人民的有序政治参与
    五、推进政治体制改革的中国化:理论创新和实践检验相结合
注释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主要科研成果

(8)从革命型到建设型的民主模式转换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治理论发展历程(1949-2002)(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序言
    一、选题意义
    二、概念界定
    三、大陆文献综述
        (一) 改革开放以前的主要文献
        (二) 改革开放以来的主要文献
    四、大陆研究综述
        (一) 关于民主政治理论发展阶段
        (二) 关于民主政治理论发展基本经验
        (三) 关于民主政治理论发展基本特点
        (四) 关于民主政治理论发展的历史、现实条件
        (五) 关于科学划清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和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界限
        (六) 关于发展民主政治的基本路径——党内民主和人民民主
        (七) 关于发展民主政治的基本程序——选举民主和协商民主
        (八) 关于发展民主政治的重要依托——政治体制改革
    五、海外研究综述
    六、本文基本特点
        (一) 本文主题
        (二) 本文理论依据
        (三) 本文基本史料依据
        (四) 本文基本思路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治理论三大来源
    一、理论来源
        (一) 马克思、恩格斯论民主政治
        (二) 列宁、斯大林论民主政治
    二、实践来源
        (一) 新中国建立前在革命的民主政治道路上,革命型理论从稚嫩到成熟,最后完成模式构建
        (二) 新中国建立后在革命和建设的民主政治道路上,革命型理论模式继续运用,建设型理论模式基本确立和初步发展
        (三) 新中国建立后错误实践导致错误认识,推动理论一度向反面发展
    三、传统文化来源
        (一) 肯定通过商汤式革命,诛“民贼”和“独夫”,支持了革命型理论模式的正义性
        (二) 提倡民本、仁政和个人权利的思想非常丰富,为发展建设型理论模式提供坚实土壤
        (三) 监察与谏言制、科举选官制等历史悠久,为发展建设型理论模式提供了制度参考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界定革命型、建设型民主政治理论模式
    一、两种理论模式的联系
        (一) 思想基础和精神实质相同
        (二) 根本目的相同
        (三) 基本实现方式和路径相同
        (四) 基本规律相同
    二、两种理论模式的区别
        (一) 所处时代主题不同
        (二) 基本内涵不同
        (三) 主要任务不同
        (四) 主要内容不同
        (五) 具体实现方法不同
        (六) 基本特色不同
        (七) 所属思想体系不同
    三、两种理论模式既一脉相承又不可混淆
        (一) 两种理论模式需要回答不同的基本问题
        (二) 两种理论模式对革命的理解不尽相同
        (三) 混淆两种理论模式曾在实践上造成很大危害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民主政治理论初现两种发展状态(1949-1956)
    一、国际国内形势的特点
    二、指导思想发生重要变化
    三、革命型理论模式继续发展和完善
        (一) 加入社会主义阵营和批判资本主义民主政治
        (二) 民主政治建设服务于工作大局
        (三) 发展民主政治的最根本要求
        (四) 明确人民和敌人的界限
        (五) 探索人民行使民主政治权利的主要方式
    四、建设型理论基本思路的产生
        (一) 确立和发展基本制度
        (二) 法制建设的起步
    五、历史的反思
        (一) 两种理论发展状态承担不同的历史任务
        (二) 两种理论发展状态高度统一
        (三) 民主政治理论需要破旧立新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民主政治理论继续出现两种发展状态(1956-1966)
    一、国际国内形势的新变化
    二、指导思想发生混乱
    三、探索建设型理论的思想结晶
        (一) 开始独立发展本国的民主政治
        (二) 再次分析资本主义民主政治
        (三) 探索发展民主政治的最根本要求
        (四) 尝试拓展人民的范围
        (五) 探索社会主义时期人民行使民主政治权利的主要方式
    四、继续大范围运用革命型理论模式
        (一) 中苏大论战的重大影响
        (二) 继续突出民主政治的工具属性
        (三) 坚持革命年代发展民主政治的最根本要求
        (四) 错误界定人民的范围
        (五) 错误探索人民行使民主政治权利的主要方式
    五、历史的反思
        (一) 徘徊在两种理论发展状态的基本特点
        (二) 徘徊在两种理论发展状态的具体原因
    本章小结
第五章 民主政治理论两种发展状态的错误统一(1966-1976)
    一、开展建设的极端紧迫性
    二、指导思想的错误统一
    三、革命型理论模式畸形发展
        (一) 中苏两党的严重冲突
        (二) 对资本主义民主政治的“大批判”
        (三) 无限放大民主政治的工具属性
        (四) 扭曲地强调发展民主政治的最根本要求
        (五) 片面强调民主政治对经济社会建设的推动
        (六) 从严重混淆敌我到敌我不分——错误界定人民范围的惨痛教训
        (七) 人民行使民主政治权利主要方式受到严重破坏
    四、建设型理论艰难延续
        (一) 约束革命型理论模式的应用
        (二) 保留建设型理论一些基本内容
    五、历史的反思
        (一) “文革”时期民主政治理论发展基本特点
        (二) 理论发展出现严重错误的具体原因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民主政治理论两种发展状态的正确统一与基本形成建设型民主政治理论模式(1976-2002)
    一、紧扣时代脉搏
    二、指导思想的拨乱反正
    三、基本形成建设型理论模式(1976-1992)
        (一) 坚持民主政治目的性和工具性的统一
        (二) 独立发展本国的民主政治
        (三) 坚持正确方向
        (四) 基本确定社会主义时期发展民主政治的最根本要求
        (五) 大范围拓展人民的范围
        (六) 改革和探索人民行使民主政治权利的主要方式
        (七) 民主政治建设战略——实现民主政治和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四、进一步发展建设型理论模式(1992-2002)
        (一) 提出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民主政治
        (二) 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方式和执政方式
        (三) 反对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
        (四) 认真反省苏联解体深刻教训
        (五) 明确提出发展民主政治的最根本要求
        (六) 探索人民范围的新拓展
        (七) 继续创新人民行使民主政治权利的主要方式
        (八) 致力于建设国际政治新秩序
    五、历史的反思
        (一) 改革开放新时期民主政治理论发展基本特点
        (二) 理论正确发展的具体原因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9)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与意义
    二、研究现状与评价
    三、研究思路与方法
    四、研究创新与局限
第一章 政党执政安全的一般理论
    第一节 政党政治的由来与走向
        一、政党的起源
        二、政党的内涵
        三、政党制度的概念与特点
        四、政党政治的走向
    第二节 政党执政的内在逻辑
        一、政党、国家与社会的逻辑关系
        二、政党执政的一般规定
    第三节 政党执政安全的基本内涵
        一、相关概念的考察与准备
        二、政党执政安全的基本内涵
        三、政党的执政不安全模式类型
        四、政党执政安全的致因分析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的理论渊源
        一、中国古代执政安全思想评介
        二、西方近现代执政安全思想评介
        三、马克思主义执政安全思想评介
    第二节 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的内在规定
        一、革命党、领导党和执政党的考辨
        二、正确处理政党与国家、社会的关系:一种中国逻辑的思考
        三、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的基本内涵
    第三节 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研究的工具理论
        一、作为分析工具的执政党自身状况理论
        二、作为分析工具的执政认同理论
        三、作为分析工具的公共权力理论
        四、作为分析工具的外部干预理论
第三章 局部执政条件下党对执政安全的探索
    第一节 苏维埃时期党执政安全的初步探索
        一、苏维埃时期党的自身状况
        二、苏维埃时期党的执政认同状况
        三、工农民主政权的权力状况
    第二节 抗日战争时期党执政安全的创新
        一、抗日战争时期党的自身状况
        二、抗日战争时期党的执政认同状况
        三、抗日民主政权的权力状况
    第三节 解放战争时期党执政安全的拓展
        一、解放战争时期党的自身状况
        二、解放战争时期党的执政认同状况
        三、人民民主政权的权力状况
    第四节 局部执政时期的外部干预应对
第四章 建国后党执政安全的演变与发展
    第一节 改革开放前党执政安全的演进与畸变
        一、建国初期党执政安全的奠基与夯实
        二、中共八大后党执政安全的曲折发展
        三、“文化大革命”时期党执政安全的破坏衰减
        四、改革开放前对外部干预的应对状况
    第二节 改革开放以来党执政安全的巩固和创新
        一、改革开放前期党执政安全的巩固
        二、市场经济体制建立时期党执政安全的发展
        三、全面建设小康时期党执政安全的创新
        四、改革开放以来对外部干预的应对
    第三节 执政经验的总结与执政规律的探索
        一、总结经验,吸取教训
        二、对执政规律的探索与把握
第五章 新形势下党执政安全的现实考量
    第一节 党的历史方位与执政使命
        一、党处于新的历史方位
        二、新形势下党的执政使命
    第二节 新形势下党自身状况的考量
        一、新形势下党的思想建设
        二、新形势下党的组织建设
        三、新形势下党的作风建设
        四、新形势下党的制度建设
        五、新形势下党的反腐倡廉建设考量
    第三节 新形势下党的执政认同考量
        一、贫富差距和社会公平问题销蚀党的执政认同
        二、利益整合状况对党执政认同的影响
        三、执政党意识形态认同现状与问题
        四、民族宗教问题上的执政认同
        五、“维稳”的异化和膨胀在侵蚀党的执政认同
    第四节 新形势下公共权力状况的考量
        一、新形势下党的权力状况考量
        二、新形势下党与人大关系的考量
        三、新形势下党与政府关系的考量
        四、新形势下党与政协关系的考量
    第五节 新形势下的外部干预考量
        一、西方对中国进行外部干预的本性不会变
        二、新形势下经济政治干预的考量
        三、信息时代条件下意识形态干预的考量
第六章 巩固和维护党执政安全的思路探析
    第一节 有效治理腐败是党执政安全的核心
        一、腐败问题是当前党执政安全面临的重大威胁
        二、当前有效治理腐败面临的主要困境
        三、建立健全惩治和预防腐败体系,打赢反腐败人民战争
    第二节 民生、民主与发展同频共振,夯实民心基础
        一、民生是维护和巩固党执政安全的根本
        二、民主是解决民生问题的制度保障
        三、以民生财政的建构为突破口,破解社会改革难题
        四、构建民生法治体系,加强民生的法治保障
    第三节 加强制度建设,实现公权力的有效制约
        一、权力有效制约的内在逻辑要求
        二、完善权力监督机制,实现党内外监督一体化
        三、以政府体制改革作为当前政治变革的突破口
    第四节 坚持和平发展,积极应对外部干预
        一、维护经济、社会的发展安全,夯实应对外部干预的硬实力
        二、维护政治、文化的发展安全,夯实应对外部干预的软实力
        三、坚持和平发展道路,积极应对外部干预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10)行政决策法治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第一节 研究缘由和意义
        一、问题的缘起
        二、选题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国外的相关研究
        二、国内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基本概念
        一、法治
        二、法治化
        三、行政决策法治化
    第四节 研究方法及基本框架
        一、研究方法
        二、基本框架
第一章 行政决策法治化的历史考察
    第一节 新中国行政决策法制初创(1949-1957)
        一、临时宪法与"五四宪法"的制定
        二、行政决策相关法律制度的建立
        三、行政性分权体制的初步探索
        四、行政决策法制第一个"黄金时期"的形成
    第二节 行政决策法制停滞与破坏(1957-1976)
        一、以党代政、以党代法局面的形成
        二、阶级斗争重提与"七五修宪"
        三、从弃置法制到否定法制
    第三节 行政决策法制重建与发展(1976-2002)
        一、法制重建过渡期
        二、法制重建新阶段
        三、行政决策体制的改革
        四、依法行政原则的逐步确立
        五、行政立法的进一步发展
    第四节 行政决策从法制化走向法治化(2002年至今)
        一、中国的宪政新进程
        二、法治政府目标的提出
        三、行政决策法治化的全面启动
    第五节 行政决策法治化历程的经验与教训
        一、完善法制、尊重法制是行政决策法治化的基础
        二、促进决策权力与公民权利的互动是行政决策法治化的根本
        三、构建党-政府-人大的合理关系是行政决策法治化的关键
        四、规范中央与地方权限是行政决策法治化的重要内容
第二章 行政决策法治化的现实反思
    第一节 行政决策非法治表征
        一、官僚主义:行政决策议程的确定
        二、冒进主义:行政决策目标的设定
        三、经验主义:行政决策方案的制定
        四、形式主义:行政决策方案的抉择
    第二节 行政决策非法治反思
        一、行政决策体制不合理
        二、行政决策监督滞后
        三、行政决策责任虚置
        四、行政决策法律体系不完善
        五、决策者的法治观念与法治能力不强
第三章 行政决策法治化的战略选择
    第一节 发展思路:以民主化带动法治化
        一、民主理论与行政决策
        二、参与式民主决策模式
        三、参与式民主启动行政决策法治化
    第二节 发展目标:形式法治与实质法治相统一
        一、行政决策的形式法治
        二、行政决策的实质法治
        三、行政决策的综合法治
    第三节 发展道路:渐进主义
        一、中国法治的渐进主义道路
        二、行政决策法治化的渐进主义策略
    第四节 动力模式:政府推进与社会推进相结合
        一、政府推进型行政决策法治
        二、社会推进型行政决策法治
        三、互动结合型行政决策法治
第四章 行政决策法治化的制度建构
    第一节 行政决策主体制度
        一、行政决策主体的概念界定
        二、域外行政决策主体法律制度
        三、中国行政决策主体法律制度重构
    第二节 行政决策程序制度
        一、行政决策程序的概念与特征
        二、行政决策程序的种类与功能
        三、各国行政程序法关于行政决策之规范
        四、正当行政决策程序的理念与规则
    第三节 行政决策监督制度
        一、行政决策之监督体制
        二、行政决策之代议机关监督
        三、行政决策之行政机关监督
        四、行政决策之司法机关监督
        五、行政决策之政党监督
        六、行政决策之社会监督
    第四节 行政决策责任制度
        一、行政决策责任体系
        二、行政法律责任归责原则
        三、行政赔偿责任
        四、违法行政决策的撤销
        五、行政处分
第五章 行政决策法治化的实证检验
    第一节 温岭民主恳谈个案分析
        一、民主恳谈的背景
        二、民主恳谈的发展历程
        三、民主恳谈的发展特征
        四、民主恳谈的价值与意义
    第二节 行政决策制度的地方创新
        一、信息预公开制度
        二、开放式决策制度
        三、行政决策程序制度
        四、专家咨询论证制度
    第三节 行政决策法治化的初步成效
        一、一些决策者的法治意识已基本确立
        二、行政决策的规则与制度正逐步健全
        三、政府主导下的公众参与在逐步扩大
        四、行政决策的控权机制已趋于多元
结论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四、中共中央党校教授王贵秀谈——政治体制改革不能缓行(论文参考文献)

  • [1]改革开放以来国内学术界关于党内民主的研究解读——基于CiteSpace的文献计量学分析[J]. 苏珊珊. 邓小平研究, 2018(06)
  • [2]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党内民主建设的问题与对策[D]. 马国祥. 西南交通大学, 2016(02)
  •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公民政治参与研究[D]. 方来武. 中央财经大学, 2015(02)
  • [4]党内民主法制化建设研究[D]. 江玉桥. 武汉大学, 2014(06)
  • [5]政治体制改革动力研究 ——从制度需求与供给角度[D]. 冯春. 中共中央党校, 2013(10)
  • [6]第四节 民生政治参与的一个初步经验分析[A]. 张明军,陈朋. 民生视阈中的政府治理, 2011
  • [7]新时期中国政治体制改革发展轨迹研究[D]. 金殿伟. 山东轻工业学院, 2011(10)
  • [8]从革命型到建设型的民主模式转换 ——新中国建立以来中国共产党民主政治理论发展历程(1949-2002)[D]. 段炼. 中共中央党校, 2011(09)
  • [9]中国共产党执政安全问题研究[D]. 杨坤洋. 中共中央党校, 2011(09)
  • [10]行政决策法治化研究[D]. 卢剑峰. 兰州大学, 2010(10)

标签:;  ;  ;  ;  ;  

中共中央党校教授王桂秀谈政治体制改革刻不容缓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