万州区渔业现状与发展

万州区渔业现状与发展

一、万州区渔业现状及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王恕桥,但言,李燕,余凤琴,陈红霖[1](2021)在《三峡水库干流重庆段经济鱼类组成及变化分析》文中指出为了解三峡水库干流重庆段经济鱼类组成现状,2019年夏秋季在巴南区木洞镇、涪陵区城区、万州区城区、巫山县城区开展了渔获物调查,共收集到鱼类1 495.84 kg、28 456尾,隶属6目23科75种。有15个优势种,其中鳙优势度最高(IRI为26.82%),光泽黄颡鱼、蛇鮈、短颌鲚、鲢、似鳊IRI均超过10%;单船渔获量为9.43 kg/(船·天),高于完全蓄水初期的水平。总体而言,库区渔业产量近年有所恢复,与鱼类对库区环境的适应及护渔措施有关,但鱼类低值化、小型化现象依然突出。

张书旗[2](2021)在《万州区培育家庭农场的金融支持研究》文中提出

代春瑶[3](2020)在《万州区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路径研究》文中认为农业是国民经济的基础产业,农业产业发展是实现乡村振兴的途径之一。近年的实践表明,因地制宜的发展以有机食品、绿色食品为主打的特色农业及具有田园风光的乡村旅游既可以增加农民收入、又能解决农村富余劳动力就业,与国家提出的乡村振兴战略高度契合,是我国农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本研究以地处三峡库区腹地的万州区为研究对象,立足于万州区的基础条件,通过深入调研万州区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现状,重点调研万州区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作用机制,找出成功的经验和存在的不足,提出合理的建议,为万州区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高质量发展提供有益参考。主要研究内容包括: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研究进展、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万州区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作用机制及问题分析;万州区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实例研究;万州区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对策。研究发现近年来万州区各级政府对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大力支持,通过加强基层设施建设、搭建平台等多种方式支持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效。但是由于农业发展基础薄弱,万州区的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尚处于初级阶段,存在的主要问题是:特色农业的同质化与乡村旅游的内涵挖掘不吻合,“十三五”期间,万州区农业仍然面临着很多困难,特别是原有的机制体制与新形势发展要求不适应,制约农业发展的深层次矛盾尚未化解,促进农业产业发展和农民持续增收的长效机制尚未形成;专业人才短缺与管理不到位,特色农业生产与乡村旅游在我国起步较晚,缺乏专门的经营理念,从事特色农业生产与乡村旅游管理的多数是当地农民,缺乏专业培训,往往根据经验办事,管理服务水平不高,在管理上,不同部门之间的管理协调有待加强;产品单一与同质化现象严重,一些农村不善于挖掘特色资源,亦步亦趋,最后事倍功半;乡村旅游发展与特色农业品牌打造不契合,群众对特色农产品的认知程度不高,需要加大宣传、科普力度。针对万州区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发展现状,为进一步促进万州区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结合调研数据,提出了:政府政策扶持与乡镇自我潜力挖掘像协同;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与产业体系构建相协同;创新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营销模式;加强专业人才培养等建议。在国家大力促进三农建设、加快新农村建设、乡村振兴的时代背景下,对万州区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具有一定的指导意义。

陈兵飞[4](2020)在《基于FLUS模型的万州区土地利用变化模拟及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文中提出土地利用/覆盖变化(LUCC)研究是近年全球变化研究关注的热点内容,而土地利用变化模拟是LUCC研究的一个重要方面。探究和了解区域土地利用变化的过程和规律有利于把握未来土地利用发展方向,促进土地资源的合理配置。由于地球上的土地资源的有限性,随着人类的进一步开发将变得十分稀缺。通过土地利用模拟及优化研究,可以提前得出未来城市土地利用的空间布局情况,对未来城市土地利用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优化土地利用结构可以提高土地资源的利用效率,充分挖掘潜在价值,有利于建设资源节约型社会的可持续发展。研究以重庆市万州区为例,借助该区2009年、2013年和2017年三期的土地利用现状数据,根据全国第二次土地调查分类情况将土地利用类型总体上划分为耕地、园地、林地、草地、建设用地、水域和其他土地七种土地利用类型。从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变化程度、变化速度和土地利用转移情况四方面对研究区的土地利用变化情况进行分析,并结合研究区的实际情况选取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9个驱动因子。利用“耦合”的Markov-FLUS模型设置相关参数,对2035年未来四种情景下的土地利用数量结构进行预测,检验模拟模型的可信程度,模拟不同情境下研究区的土地利用情况并进行分析。最后基于灰色线性规划理论以经济效益为目标构建函数方程,以社会效益和生态环境效益为目标构建约束条件对研究区的土地利用结构进行优化,根据优化结果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主要的研究结果如下:(1)2009-2017年间,耕地和建设用地的变化幅度较大,耕地减少了1221.08公顷,建设用地增加了1849.17公顷。园地、林地、草地及水域也呈现出小幅度的减少态势,分别减少了273.32公顷、26.49公顷、112.02公顷、247.62公顷,其他土地增加了31.54公顷。2009-2013年期间的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为0.17大于2013-2017年期间土地利用综合动态度,说明前一个土地利用时期的土地活跃程度大于后一个时期。(2)通过分析土地利用转化矩阵,可以发现在2009-2017年间,万州区土地利用转出量最大的是耕地,为2226.42公顷,其中有25.93%转化为了林地,71.44%转化为了建设用地。在这7种土地利用类型中,变化量最大的为建设用地,其次是耕地和林地。园地、林地、草地和水域转化为建设用地的面积分别为225.00公顷、594.54公顷、109.49公顷和255.60公顷,这是由于随着人口增长和社会经济的发展、交通运输和基础设施的建设用需要大量扩展占用其他类型的土地。在影响土地利用变化的因子选取方面结合万州区的实际情况选取自然、区位和社会经济三个方面的9个驱动因子,经过回归分析ROC的检验值均大于0.7,说明选取的驱动因子可靠,可用于土地利用变化的模拟。(3)耦合的Markov-FLUS模型能很好解决土地利用变化模拟中数量变化预测和空间模拟的过程,经过设置转换规则、邻域因子等参数以2009年的土地利用现状为基期来验证2017年的土地利用情况,结果显示模拟正确的栅格数量达到326344个,总体正确率为94.20%,各个地类的模拟正确率也达到了90%以上;Kappa指数为Kappa值为0.9248远大于0.75、Overall Accuracy=0.9470说明整体模拟精度较高,可利用该模型对万州区未来多情景的土地利用情况进行模拟。(4)在自然增长情景、耕地保护情景、生态保护情景和综合发展情境下万州区2035年的土地利用状况变化不同。自然增长情境下,增加的建设用地主要沿长江两岸的建设用地周围蔓延发展以及零散增长的城镇工矿用地和交通运输用地,减少的耕地面积主要为西北部的地区,园地主要分布在北部大周镇和小周镇的附近乡镇地区,减少的林地区主要集中在新田镇、长岭镇、陈家坝街道、钟鼓楼街道、天城镇和熊家镇等地区;草地的分布和减少都相对零散分在研究区的各个地方;水域的减少栅格主要分沙河街道、周家坝街道和太白街道交界的大方;其他土地在研究期间内由于数量较小,分布情况基本不变。在耕地保护情景中加入了基本农田保护区的限制,相较于自然发展情境下耕地的减少量减少1713公顷,使耕地的数量和质量得到了保证。林地和草的数量有所减少,主要是转化为建设用地,林地、水域和其他用地的数量基本维持总体不变。在生态保护情境下,设置了生态保护限制区,保证了生态保护区内的园地、林地和水域等不转化其他地类,降低了转移量,保证生态用地的面积,生态用地得到了进一步的保护。在综合发展的情境下,将该情景下土地利用的栅格数量与自然发展情景下进行对比分析可知,各类用地的情况都得到了均衡的变化。因此和自然发展、生态保护和耕地保护情景相比,综合发展情景在土地利用的空间布局上更合理。根据模拟结果构建出万州区“一心三轴,五横,多点”的“三区”空间。(5)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根据灰色线性的相关理论,以经济效益为目标构建函数,社会效益和生态效益为目标构建约束条件,得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结果,对结果进行分析与目标年的模拟结果有一定的差距,主要是因为在模拟与优化过程中的限制条件不同,说明地方政府的数量规划和土地利用政策会对未来土地利用产生较大的影响。

赵洋[5](2020)在《重庆市三峡库区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估及其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农业绿色发展是实现由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主导模式,也是中国特色现代农业成长的必由之路。然而,当前我国农业在绿色发展过程当中存在着农业生态资源不足、农业生态污染、农产品质量不能满足大众需求、农业科技含量低、经营管理水平不足等问题。如何推进农业绿色发展,改变资源与环境之间的不协调是现阶段亟待解决的问题。本论文通过深入调查研究和国内外相关文献查阅,分析了农业绿色发展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进一步论述了重庆市三峡库区农业绿色发展的必要性和主要内容,通过综合考虑资源利用、环境友好、经济效益、绿色生产四个方面,提出10项量化指标作为重庆市三峡库区农业绿色发展的评估指标体系,以重庆市三峡库区13个区县2013-2017年相关农业数据为基础,对各区县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了测算,并对库区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进行实证分析和比较分析。评估结果认为重庆市三峡库区农业绿色发展水平仍处于初级阶段,主要问题有:绿色发展观念缺乏、人才技术欠缺、资金投入不足、没有形成产业规模化、法律法规不完善。最后基于存在的问题和评估结果,从五个方面提出了对策建议,一是推进法律法规及监管制度建设;二是加大农业人力资本投资;三是以科学技术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四是加大金融方面支农力度,对农业提供资金支持;五是推动优势产业发展,创立具有地域特色的农业绿色品牌。

黄槟榔[6](2020)在《重庆市农产品出口支持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表明近年来,重庆市着力内陆开放高地建设,大力发展对外贸易,出口贸易发展欣欣向荣。重庆市农产品出口贸易作为全市出口贸易的一个重要版块,在2014年以前有着不错的发展势头,一直保持上升趋势。2016年重庆市农产品出口贸易值更是达到峰值5.6亿美元。但从2017年开始,重庆市农产品出口贸易持续走低,2019年出口贸易额跌至仅1.3亿美元,形势不容乐观。本文通过分析发现,重庆市农产品出口支持不足是重庆市农产品出口贸易发展不良的一个制约性因素,没有有效破除农产品出口壁垒,也没有成功激发农业企业出口农产品的积极性。由此本文开始对重庆市农产品出口支持体系进行研究,通过文献研究法,掌握国家和重庆市出台的系列农产品出口支持政策措施,认为其产生了一定成效,如帮助部分农业企业实现自营出口、降低农产品生产成本等。但通过分析也得知其存在较多不足,如缺乏常设工作机构,未能形成长效工作机制;缺乏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应对措施及农产品贸易信息服务体系支持措施;缺乏农产品快速退税机制等。为激发企业出口农产品的积极性,扭转重庆市农产品出口贸易的颓势,本文以新公共服务理论及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为基础,通过文献研究法和问卷调查法,针对重庆市农产品出口支持现状存在的问题,结合问卷调查中企业提出的诉求,从设置工作机构、加大产业扶持力度、优化出口退税机制、加大财政支持力度、建设通关“绿色通道”以及完善出口信保机制等六个方面,分别提出重庆市农产品出口支持的发展策略。希望本文的研究结果能为重庆市农产品出口支持体系的完善建言献策,并能有效促进全市农产品出口贸易行业的繁荣发展。

袁锡立[7](2020)在《重庆市万州区生态渔业发展模式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重庆市万州区渔业生产历史悠久,近二十年来取得了较快发展,渔业产量从1997年的8000多吨提高到2018年的23000多吨。由于只注重发展速度,基本上都是池塘高密度养殖的大众品种,水产品品质较差,缺乏价值较高的有机水产品,渔业二三产业不发达。目前,渔业产业分散、渔业发展与资源环境矛盾等问题较突出,这也是中国大多数地区渔业发展所面临的问题。因此,当前发展生态渔业尤为重要,也是万州区打造特色效益农业产业链的重点之一,是调整渔业产业结构、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重要推动力。为了促进万州区生态渔业更快更好发展,本文通过文献研究、实地调查、比较研究等方法分析了万州区渔业发展现状、发展生态渔业面临的问题,探讨了适合万州区生态渔业发展的六种技术模式,并对各种模式的技术特征、试验示范情况、效益和发展潜力进行了分析讨论和评价。研究结果表明:池塘工程生态发展模式、稻渔综合发展模式、池塘低碳微流水模式、鱼菜共生模式、大水面增殖渔业模式及休闲渔业模式对比传统渔业生产模式在投入产出比上有明显提高,能够大幅提升万州区渔业发展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均适合在万州区推广,对促进万州区生态渔业发展具有较好的参考价值。

付宇[8](2020)在《万州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研究》文中提出2020年中央一号文件将焦点聚集在脱贫与补短板两个方面,这两大任务的关键在于“三农”工作的成效。如何提高区域农业竞争力,促进农民增收,对于解决我国“三农”问题有重要的意义。特色农业现代化是我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组成的一部分。习近平总书记曾经指出“要鼓励和扶持农民群众,立足本地资源发展特色农业”“把现代特色农业这篇文章做好”。走中国特色农业现代化发展道路,加快传统农业向现代农业转变的脚步,稳扎稳打,在推进我国市场改革、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缩小城乡差距、增强区域农业竞争力和提高人民收入方面极具现实意义。近年来,我国不断加强政府引导、制定和实行相关政策推动特色农业的发展。在现有农业的发展基础上,创新性选择与其他地区有差异并有特色的农业产业,这对万州区提升现代特色农业效益、坚定推进乡村振兴和丰富本区域产业支撑有重要的作用。选择万州区作为本文的研究对象,希望能够对万州区现代特色发展提出相关具有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当下万州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也为其他地区的特色产业发展提供参考。本文通过研究文献、走访专家,运用层次分析法,选取3个一级指标,12个二级指标建立评价指标体系,分析影响万州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水平的各项影响因素,计算2013到2017年五年万州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评价得分,可以得到万州区现代特色农业在2013年到2017年综合水平不断提升。本文一共有6个部分。第一章,导论,介绍本文的写作基础。第二章,阐述现代特色农业的相关概念和理论。第三章,通过数据定性分析万州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条件与四大特色产业现状。第四章,选取指标,构建万州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水平评价体系,运用层次分析法定量分析2013年至2017年万州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水平,并结合实地调研情况,得出万州区现代特色农业存在的问题。第五章,万州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对策,为万州区政府制定政策提供一定借鉴,希望能够为当下万州区特色农业发展起到一定的促进作用。第六章,结语,总结全文,分析不足。

姜东言[9](2019)在《万州区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产业化模式研究》文中提出近年来,中央高度重视生态农业的发展,并在2019年《关于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做好“三农”工作的若干意见》中提出了迅速推动绿色农产品生产、加快研发农业核心技术、深化农村生态环境保护和污染治理等多条指导意见,这些意见的发展方向与生态农业的内涵不谋而合。生态农业在我国已经得到了普及,形成了各种具有地方特色的生态农业发展模式,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我国还处于生态农业发展的低级阶段,农业循环利用率低、生态和经济效益低下和经营规模不大等问题依旧没能妥善解决,要想适应时代洪流和推进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必须改变发展生态农业的方式。改变发展方式必须从环境保护、农业增产和农民增收的角度出发,改变传统的思维方式,通过与农业产业化联合发展,开辟高效生态农业产业化道路。万州区作为主要的农产品生产区域,又是渝东北地区的发展核心,要想形成生态和经济效益排头并进的势头,经济系统和生态系统良性循环,走出资源节约型高产、高效的生态农业发展道路,发展以产业化为依托的生态农业是必然选择。本文以万州区生态发展现状为出发点,以探索万州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为研究目标。首先回顾国内外关于生态农业以及产业化研究历程,寻求发展生态农业以及产业化的理论基础,探析国内外生态农业以及产业化主要发展模式。并通过对生态农业、生态农业产业化充分认识的基础上从多角度定义生态农业及产业化的概念。其次,对万州农业和生态农业发展现状进行分析,主要对万州区生态农业的发展目标、发展基础、发展成效、发展路径进行概述,总结出万州区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性,并对万州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进行综合调查分析,主要对已有的优势主导产业模式、龙头企业型模式、生态旅游型模式、科技教育型模式、生产基地型模式等发展模式的概况进行实地调查,运用系统调整与发展分析方法探析万州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探讨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影响度,并借鉴国内外典型发展模式成功经验。最后提出适合万州区发展以经济功能为主兼顾社会、生态功能的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并针对万州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制约因素影响度和国内外典型发展模式成功经验提出政策建议。以期为今后万州以及具有类似资源特征的区域发展生态农业以及产业化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刘柳飒[10](2018)在《万州区农业产业化现状及对策研究》文中提出解决关系国计民生的“三农”问题,必须大力发展农业,走农业产业化发展道路。农业产业化,是农业标准化、规模化,乃至现代化的必经之路。随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迈入新时代,党中央首次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以实现农业产业兴旺为总体要求,着力构建现代农业产业体系、生产体系、经营体系,为我国农业产业化发展指明了方向。本文以万州区农业产业化为研究对象,通过大量的文献研究,首先界定了农业产业化的概念和介绍了相关理论,奠定了本文的研究理论基础;其次,通过查阅相关统计资料、实地调查、入户访谈等方式掌握了万州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并进行了分析,即:万州区农业产业化市场体系逐步建立、农业生产和生活条件得到改善、特色产业和主导产业正在培育、农产品初具规模、龙头企业和专业合作社不断壮大等,但是总体来说万州区农业产业化仍处在初级阶段:农产品品种单一、发展模式老旧、配套设施待完善、资源分布不均衡、组织化程度低、社会参与不足、市场竞争力弱、经营规模较小、缺乏共享机制等问题突出;然后,以万州区白土镇为典型案例进行了重点剖析;最后,针对万州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从产业规划、基础设施建设、人才培育、经营主体扶持等方面提出万州区农业产业化的可行性对策,供万州区相关部门精准施策时作为决策参考,当好农村经济发展的参谋助手。同时,发展农业产业化,有利于扩大农民就业面、增加农户抗风险能力、提高农业比较效益、提高农业竞争力、促进城乡一体化等,对万州的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具有重要意义。

二、万州区渔业现状及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万州区渔业现状及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三峡水库干流重庆段经济鱼类组成及变化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材料与方法
    1.1 调查时间、地点
    1.2 调查内容、方法
    1.3 数据分析
        1.3.1 优势种
        1.3.2 单船渔获量
2 结果与分析
    2.1 种类、重量、数量组成
    2.2 优势种
    2.3 体长、体重、年龄组成
    2.4 日均单船产量
3 讨论
    3.1 鱼类及主要经济种类组成变化
    3.2 体长、体重、年龄组成变化
    3.3 单船渔获量变化
4 小结

(3)万州区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路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相关研究综述
        一 国外研究综述
        二 国内研究综述
    第四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三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概念界定及理论基础
    第一节 概念界定
        一 特色农业
        二 乡村旅游
    第二节 理论基础
        一 协同发展理论
        二 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内涵
        三 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机理
        四 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模式
第三章 万州区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作用机制及问题分析
    第一节 万州区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概况及调研说明
        一 协同发展概况
        二 调研说明
    第二节 万州区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的作用机制
        一 特色农业对乡村旅游的拉动作用
        二 乡村旅游对特色农业发展的推动作用
        三 政府对乡村旅游与特色农业的协调作用
    第三节 万州区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存在的问题
        一 特色农业的同质化与乡村旅游的内涵挖掘不吻合
        二 乡村旅游发展与特色农业品牌打造不契合
    第四节 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需求与人才短缺不匹配
第四章 万州区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实例研究
    第一节 太安镇概况
    第二节 太安镇特色农业对乡村旅游的拉动作用
        一 茶文化拉动乡村旅游发展
        二 农业发展创新模式增加乡村旅游亮点
        三 太安镇乡村旅游对特色农业的推动作用
第五章 万州区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对策
    第一节 政府政策扶持与乡镇自我潜力挖掘相协同
    第二节 特色农业产业发展与产业体系构建相协同
    第三节 创新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营销模式
    第四节 加强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专业人才培养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清单
致谢

(4)基于FLUS模型的万州区土地利用变化模拟及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土地利用变化研究进展
        1.2.2 LUCC预测模型研究进展
        1.2.3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技术路线
第2章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来源
    2.1 万州区概况
        2.1.1 地理位置及行政区划
        2.1.2 自然环境概况
        2.1.3 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2.2 数据来源及预处理
        2.2.1 数据来源
        2.2.2 数据预处理
第3章 万州区土地利用变化及驱动因子选取
    3.1 土地利用变化幅度分析
    3.2 土地利用程度变化分析
    3.3 土地利用变化速度分析
        3.3.1 土地利用单一动态度
        3.3.2 综合土地利用动态度
    3.4 土地利用转移矩阵分析
    3.5 土地利用变化驱动因子选取
        3.5.1 驱动因子的选取原则
        3.5.2 驱动因子的选取及检验
第4章 土地利用变化模拟
    4.1 构建Markov-FLUS模型原理及概述
    4.2 FLUS模型的相关参数设置
        4.2.1 转换规则
        4.2.2 土地需求预测分析
        4.2.3 制作基于神经网络的适宜性概率图集
        4.2.4 土地利用变化邻域因子设置
    4.3 模拟结果及精度验证
        4.3.1 万州区2017年土地利用模拟分布情况
        4.3.2 数量精度及空间精度的验证
    4.4 万州区土地利用变化情景模拟
        4.4.1 情景一:自然发展情景
        4.4.2 情景二:耕地保护情景
        4.4.3 情景三:生态保护情景
        4.4.4 情景四:综合发展情景
    4.5 模拟结果对比分析
        4.5.1 四种情境下土地利用结构对比
        4.5.2 四种情境下土地利用空间布局对比
        4.5.3 构建“一心三轴,五横,多点”的“三区”空间
第5章 万州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
    5.1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概念
        5.1.1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原则
        5.1.2 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目标
    5.2 构建万州区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的模型
        5.2.1 设置决策变量
        5.2.2 目标函数的建立
        5.2.3 约束条件的构建
        5.2.4 预测模型的相关设置
        5.2.5 模型求解
    5.3 优化结果分析及建议
        5.3.1 优化结果分析
        5.3.2 建议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论文发表及参与的科研项目情况

(5)重庆市三峡库区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估及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第二节 研究目的和方法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方法
    第三节 创新之处
    第四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 国外研究现状
        二 国内研究现状
第二章 农业绿色发展相关概念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 农业绿色发展相关概念
        二 农业绿色发展与绿色农业的关系
    第二节 农业绿色发展相关理论基础
        一 生态农业理论
        二 循环农业理论
        三 可持续发展农业理论
        四 绿色农业理论
第三章 重庆市三峡库区农业绿色发展的必要性和主要内容
    第一节 重庆市三峡库区农业绿色发展基础条件
        一 地理位置概况
        二 地形地貌
        三 气候条件
        四 土壤及肥力情况
        五 农业经济基础
    第二节 重庆市三峡库区农业发展分析
        一 农业生产条件有所改善
        二 农业产业结构
        三 农业产品结构
    第三节 重庆市三峡库区农业绿色发展的必要性
        一 农业绿色发展是保障重庆市三峡库区水土资源质量的客观要求
        二 农业绿色发展是确保农产品质量安全的前提条件
        三 农业绿色发展是提升农产品市场竞争力的必然要求
    第四节 重庆市三峡库区农业绿色发展的主要内容
        一 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推动形成农业绿色生产方式
        二 农业绿色发展助推农村绿色生活方式
第四章 重庆市三峡库区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估
    第一节 农业绿色发展评估指标体系构建
        一 构建农业绿色发展评估指标体系的原则
        二 重庆市三峡库区农业绿发展评估指标的选取
        三 评估体系的指标解释
    第二节 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估的方法及数据处理
        一 指标权重的确定
        二 数据的处理
    第三节 重庆市三峡库区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比较分析
        一 重庆市三峡库区农业绿色发展水平变动分析
        二 重庆市三峡库区各区县农业绿色发展水平横向比较分析
第五章 重庆市三峡库区农业绿色发展存在的主要问题
    第一节 农业绿色发展观念缺乏
    第二节 农业绿色发展专业人才较少,先进技术难以推广
    第三节 农业绿色发展投入资金不足,缺乏金融支持
    第四节 农业绿色发展没有形成产业规模化
    第五节 农业绿色发展的法律法规及制度不完善
第六章 重庆市三峡库区农业绿色发展对策
    第一节 推进法律法规及监管制度建设
    第二节 加大农业人力资本投资
    第三节 加快推进农业绿色发展科技创新
    第四节 加大财政支农力度,对农业提供资金支持
    第五节 推动优势产业发展,打造农业绿色品牌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6)重庆市农产品出口支持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文献述评
    1.3 研究内容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4 研究的创新点
第2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
        2.1.1 农产品的界定
        2.1.2 出口支持的界定
    2.2 理论基础
        2.2.1 新公共服务理论
        2.2.2 战略性贸易政策理论
第3章 重庆市农产品出口支持的现状分析
    3.1 重庆市农产品出口贸易的总体态势
        3.1.1 基本情况
        3.1.2 特点
        3.1.3 制约因素
    3.2 重庆市农产品出口支持政策梳理与组织架构
        3.2.1 重庆市农产品出口支持政策梳理
        3.2.2 重庆市农产品出口支持组织架构
    3.3 重庆市农产品出口支持举措与成效
        3.3.1 设立统筹工作机构
        3.3.2 促进农业产业发展
        3.3.3 大力实施税收优惠
        3.3.4 加大出口财政支持
        3.3.5 着力推进通关便利化
        3.3.6 加强出口风险防范
第4章 重庆市农产品出口支持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重庆市农产品出口支持问题分析
        4.1.1 缺乏农产品出口支持常设工作机构
        4.1.2 缺乏农产品出口专项产业扶持措施
        4.1.3 缺乏农产品出口快速退税机制
        4.1.4 农产品出口财政支持不足
        4.1.5 缺乏农产品出口快速通关通检机制
        4.1.6 缺乏促进农产品参与出口信保有效手段
    4.2 重庆市农产品出口支持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政府重视程度不够
        4.2.2 政府调研深度不够
        4.2.3 政府部门联动不够
第5章 重庆市农产品出口支持现状调查研究——基于重庆市万州区的调研
    5.1 问卷调查的统计结果
        5.1.1 农产品出口企业及农产品出口现状
        5.1.2 企业对重庆市农产品出口现状的满意度
        5.1.3 企业对政府扩大农产品出口的建议
    5.2 问卷调查的结论
        5.2.1 重庆市农产品出口企业竞争力不强
        5.2.2 企业对重庆市农产品出口支持的满意度不高
        5.2.3 企业对政府完善农产品出口支持的愿望迫切
    5.3 对重庆市农产品出口支持的建议——基于问卷调查结果
        5.3.1 加大政策宣传力度
        5.3.2 设立农产品出口专项扶持政策
        5.3.3 提升政府服务质量
第6章 重庆市农产品出口支持对策研究
    6.1 建立常设工作机构,确保农产品出口支持工作常态化运行
    6.2 完善农产品出口产业扶持,增强农产品出口竞争力
        6.2.1 完善非关税贸易壁垒的应对措施
        6.2.2 完善农产品出口贸易信息服务
        6.2.3 加强农产品出口专业人才队伍建设
    6.3 优化出口退税机制,实现农产品出口快速退税
    6.4 加大财政支持力度,提高农业企业出口积极性
        6.4.1 制定出口农产品专项支持措施
        6.4.2 建立联动支持农产品出口机制
    6.5 建立“绿色通道”,实现农产品出口快速通关通检
        6.5.1 建立农产品出口快速通关机制
        6.5.2 建立农产品出口快速检疫机制
    6.6 完善出口信保机制,提高农产品出口信保覆盖率
        6.6.1 建立出口信保差异化费率机制
        6.6.2 加大出口信保宣传力度
第7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7)重庆市万州区生态渔业发展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前言
    1.1 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1.1.1 理论意义
        1.1.2 实践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综述
        1.2.2 国内研究综述
    1.3 研究方案
        1.3.1 研究内容
        1.3.2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3.3 研究方法
        1.3.4 论文结构
第2章 万州区渔业发展现状探究
    2.1 水域滩涂资源
        2.1.1 三峡水库万州库区水域资源
        2.1.2 溪河滩涂资源
        2.1.3 工程水域资源
    2.2 水生生物资源状况
        2.2.1 鱼类资源
        2.2.2 其它水生生物
    2.3 水域环境状况
    2.4 水域滩涂承载力评价
        2.4.1 水文气候条件具备较强的环境承载力
        2.4.2 水生生物资源
        2.4.3 鱼产力估计
    2.5 渔业产业发展现状分析
        2.5.1 现有养殖水域
        2.5.2 养殖方式与产量
        2.5.3 养殖品种与产量
        2.5.4 渔业经济
第3章 万州区发展生态渔业的SWOT分析
    3.1 万州区发展生态渔业优势
        3.1.1 经济总量大
        3.1.2 市场发展潜力
        3.1.3 渔业发展潜力大
    3.2 万州区生态渔业发展劣势
        3.2.1 重视不够,投入资金不够
        3.2.2 规模化养殖场少,生态渔业技术试验示范不足
        3.2.3 专业技术人才缺乏
        3.2.4 市场体系不健全
    3.3 万州区生态渔业发展机遇
    3.4 万州区发展生态渔业挑战
第4章 万州区发展生态渔业的主要模式分析
    4.1 池塘工程生态发展模式
        4.1.1 概论
        4.1.2 试验示范情况
        4.1.3 技术特征
        4.1.4 效益分析
        4.1.5 万州区发展潜力分析
    4.2 池塘低碳微流水模式
        4.2.1 概论
        4.2.2 试验示范情况
        4.2.3 技术特征
        4.2.4 效益分析
        4.2.5 万州区发展潜力分析
    4.3 稻渔综合发展模式
        4.3.1 概论
        4.3.2 试验示范情况
        4.3.3 技术特征
        4.3.4 效益分析
        4.3.5 万州区发展潜力分析
    4.4 大水面增殖渔业模式
        4.4.1 概论
        4.4.2 试验示范情况
        4.4.3 技术特征
        4.4.4 效益分析
        4.4.5 万州区发展潜力分析
    4.5 鱼菜共生模式
        4.5.1 概论
        4.5.2 试验示范情况
        4.5.3 技术特征
        4.5.4 效益分析
        4.5.5 万州区发展潜力分析
    4.6 休闲渔业模式
        4.6.1 概论
        4.6.2 试验示范情况
        4.6.3 技术特征
        4.6.4 效益分析
        4.6.5 万州区发展潜力分析
第5章 万州区生态渔业发展模式评价
    5.1 生态渔业评价指标
    5.2 万州区生态渔业发展模式指标评价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2.1 万州区主要溪河滩涂分布
附表2.2 万州区中型水库情况统计表
附表2.3 万州区小型水库情况统计表
附录
    已发表论文
致谢

(8)万州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及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第三节 研究动态
        一 国内研究综述
        二 国外研究综述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三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理论基础
    第一节 现代特色农业相关概念
        一 现代特色农业含义
        二 现代特色农业基本特征
    第二节 现代特色农业相关理论
        一 比较优势理论
        二 产业结构理论
        三 产品差异化理论
        四 市场供求理论
第三章 万州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条件分析
    第一节 万州区基本概况
    第二节 万州区农业产业发展条件
        一 自然资源
        二 交通条件
        三 财政支持力度
        四 人力资源
    第三节 万州区现代特色农业产业现状
        一 茶产业
        二 水果产业
        三 中药材产业
        四 水产养殖产业
第四章 万州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评价分析
    第一节 评价方法选择
    第二节 指标体系构建
        一 指标选取
        二 指标体系设计
        三 指标赋值说明
    第三节 数据处理与实证检验
        一 数据来源
        二 数据标准化处理
        三 判断矩阵及一致性检验
        四 确定指标权重
    第四节 评价结果分析
        一 实证结论
        二 分项评价
        三 总体评价
    第五节 万州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一 基础设施不完善,长远规划欠缺
        二 农旅结合不足,经济效益不强
        三 组织化程度低,品牌知名度较小
        四 农业资金外流,外来投资监管不力
        五 农业专业人才匮乏,技能培训不到位
第五章 万州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对策
    第一节 完善基础设施,因地制宜发展
    第二节 推进特色农业产业融合,延长特色农业产业链
    第三节 培养特色农业经营主体,打造知名品牌
    第四节 积极拓宽资金来源渠道,建立多渠道资金募集链
    第五节 强化人才支撑,促进校企合作
第六章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研究成果清单
致谢

(9)万州区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产业化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 理论意义
        二 实践意义
    第三节 概念界定
        一 生态农业
        二 农业产业化
        三 生态农业产业化
    第四节 国内农业产业化和生态农业产业化研究进展
        一 国内农业产业化研究
        二 国内生态农业研究
        三 国内生态农业产业化研究
    第五节 国外农业产业化和生态农业产业化研究进展
        一 国外农业产业化研究
        二 国外生态农业研究
        三 国外生态农业产业化研究
    第六节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一 研究内容
        二 研究方法
        三 技术路线
第二章 万州区农业发展现状分析
    第一节 地区概述
    第二节 万州区农业发展概述
    第三节 万州区生态农业发展概述
        一 发展目标
        二 发展基础
        三 发展成效
        四 发展路径
    第四节 万州区发展生态农业的重要性
        一 贯彻中央和重庆市政府对农村污染治理的需要
        二 优化农业产业结构的需要
        三 缓解万州区人地矛盾的需要
        四 增加万州区农村人口收入的需要
第三章 万州区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分析
    第一节 万州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
        一 优势主导产业模式
        二 龙头企业型模式
        三 生态旅游型模式
        四 科技教育型模式
        五 生产基地型模式
        六 其他模式
    第二节 万州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成效总结
        一 生态农业产业化经济增长效益明显
        二 生态农业产业化实现农民增收
        三 因地制宜的发展模式凸显优势
    第三节 万州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 SAD模型基本原理
        二 万州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存在的制约因素及其影响程度
第四章 国内外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经验与启示
    第一节 宿州模式
    第二节 绿岛模式
    第三节 德国模式
    第四节 国内外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模式的启示
        一 坚持发展循环农业,构建循环经济体系
        二 发展中需综合经营,促进经营方式多样化
        三 充分发挥政府职能
第五章 优化万州区生态农业产业化模式的政策建议
    第一节 万州区生态农业产业化发展的模式选择建议
        一 进一步推进已有模式发展
        二 新增适合本地区的发展模式
    第二节 政策建议
        一 提升大众生态环保意识,加大环保设施的投入
        二 利用科学规划布局,构建特色生态农业集群
        三 建立多元化投入体系,探索新型融资方式
        四 搭建产学研平台,促进农业科技发展
        五 推进生态农业标准化建设,提高农产品市场竞争力
        六 健全农村服务体系和利益联结机制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10)万州区农业产业化现状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
    第二节 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第三节 国内外研究动态
        一 国外研究动态
        二 国内研究动态
        三 文献评述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农业产业化有关研究理论分析
    第一节 农业产业化概念
        一 农业产业化的定义
        二 农业产业化的基本要素
        三 农业产业化的基本特征
    第二节 相关理论基础
        一 需求层次理论
        二 规模经济效益理论
        三 产业关联理论
第三章 万州区农业产业化概况
    第一节 农业产业化对区域经济的促进作用
    第二节 农业产业化发展历程
        一 萌芽阶段(2004 年-2005 年)
        二 起步阶段(2006 年-2011 年)
        三 快速发展阶段(2011 年-2015 年)
        四 全面发展阶段(2016 年至今)
    第三节 万州区农业产业化概述
第四章 万州区农业产业化发展情况调查
    第一节 调研简介
    第二节 万州区农业产业化发展状况分析
        一 受教育程度不高,劳动力素质较低
        二 “粮+猪”种养模式,农产品品种单一
        三 种养规模弱小,缺乏规模效益
        四 农机农技渗透不深,农户生产技术落后
        五 销售渠道单一,商品化程度低
        六 融资难融资贵,经营成本高
        七 政策偏向性不强,统筹能力较弱
第五章 白土镇农业产业化典型案例
    第一节 白土镇发展产业化的有利条件
    第二节 白土镇发展产业化的不利条件
    第三节 白土镇农业产业化现状
    第四节 白土镇农业产业化发展措施
第六章 万州区农业产业化的对策建议
    第一节 提升劳动力素质,培育新型人才
        一 推广培训机制,保障专业人才
        二 加强队伍建设,促进体制改革
        三 构建培训体系,宣传引导产业化
    第二节 深化结构调整,降低经营成本
        一 打造精品,壮大特色产业
        二 扩展营销渠道,探索产业融合发展
        三 增加产品附加值,延迟产业链
        四 吸引农业新项目,吸引资本注入
    第三节 创新融资模式,降低经营成本
        一 全力推进基础及配套设施建设
        二 争取项目资金,均衡贫困及非贫困村
        三 构建美丽乡村,推动产业扶贫
        四 转变经营模式,加大农机农技投入
        五 践行合作制,管理商业化
        六 强化监督约束,保持市场稳定
    第五节 政策统筹兼顾,加大投入保障
        一 加大扶持力度,服务全覆盖
        二 转变政府职能,构建外部条件
        三 健全财政体系,形成增长机制
        四 完善金融体系,用活民营经济
        五 强化保险机制,增加抵御风险能力
        六 释放改革红利,激活经济存量
第七章 总结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
附录 万州区农业产业化发展调查问卷

四、万州区渔业现状及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三峡水库干流重庆段经济鱼类组成及变化分析[J]. 王恕桥,但言,李燕,余凤琴,陈红霖. 南方农业, 2021(25)
  • [2]万州区培育家庭农场的金融支持研究[D]. 张书旗. 重庆三峡学院, 2021
  • [3]万州区特色农业与乡村旅游协同发展路径研究[D]. 代春瑶. 重庆三峡学院, 2020(01)
  • [4]基于FLUS模型的万州区土地利用变化模拟及土地利用结构优化研究[D]. 陈兵飞. 西南大学, 2020(01)
  • [5]重庆市三峡库区农业绿色发展水平评估及其对策研究[D]. 赵洋. 重庆三峡学院, 2020(01)
  • [6]重庆市农产品出口支持存在问题及对策研究[D]. 黄槟榔. 西南大学, 2020(11)
  • [7]重庆市万州区生态渔业发展模式研究[D]. 袁锡立. 重庆三峡学院, 2020(01)
  • [8]万州区现代特色农业发展研究[D]. 付宇. 重庆三峡学院, 2020(01)
  • [9]万州区生态农业发展现状及产业化模式研究[D]. 姜东言. 重庆三峡学院, 2019(03)
  • [10]万州区农业产业化现状及对策研究[D]. 刘柳飒. 重庆三峡学院, 2018(03)

标签:;  ;  ;  ;  ;  

万州区渔业现状与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