汲取经验,发挥优势,着力发展——综合性大学培养工程硕士的几点思考

汲取经验,发挥优势,着力发展——综合性大学培养工程硕士的几点思考

一、借鉴经验 发挥优势 注重发展——综合性大学培养工程硕士的几点思考(论文文献综述)

郭钰磊[1](2021)在《基于BIM的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方法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我国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如何通过发展休闲农业促进乡村地区经济社会发展,日益受到学术界的广泛关注。通过对相关研究成果的整理分析,可以发现目前休闲农业发展中普遍存在主题特色不突出、缺乏整体性等问题,这些问题主要是前期调研不充分、规划方案缺乏科学依据造成的。建筑信息模型(BIM)技术已经突破了建筑行业的范围,开始向其他行业应用拓展,在基础设施、农田水利、园林景观等领域取得了很多成功的应用实践。本文从提高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方案科学合理性的角度出发,基于休闲农业园区的相关理论和实践经验,探索使用BIM技术提供的信息化工具辅助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为规划设计过程各个阶段提供科学依据,并最终实现提高规划方案科学合理性的目的。本文以BIM技术在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中的应用作为研究主题,整理分析了休闲农业和BIM相关的研究综述;对休闲农业规划的相关理论以及BIM技术的多行业应用实现方式、关键技术进行了全面梳理;提出了基于BIM的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策略;在自然世界项目总体规划设计中应用了BIM技术,解决了BIM应用的关键技术问题,并对规划设计各阶段的BIM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最后,对自然世界项目总体规划设计方案的主要内容进行了解读。论文主要内容如下:(1)BIM多行业应用现状的深入分析:本研究对BIM在基础设施、园林景观设计、农村建设方面的应用现状进行了全面整理分析;对BIM技术与地理信息系统(GIS)、实景三维建模技术的集成应用情况和实现方式进行了深入分析;最后,对目前常见的BIM软件平台及功能进行了整理。通过这些研究发现,BIM技术已经趋于成熟,能够用于解决上述目前休闲农业园区规划存在的问题。这些研究也为BIM在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中的应用做好了技术准备。(2)BIM技术与休闲农业园区规划的结合: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和BIM两者都已经形成了自身比较完整的理论体系和技术路线,本研究在尝试应用BIM的过程中,对休闲农业规划设计理论和BIM关键技术进行了全面梳理。在这些研究的基础上,提出了基于BIM的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策略,主要包括BIM技术在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点和基于BIM技术的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流程两大部分。BIM技术在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点主要包括场地数字化建模、场地空间分析、设计方案表达、协同设计、成本估算、方案评估、深化设计等内容,本研究还总结了基于BIM的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流程,以及其与传统规划设计流程的对比。(3)基于BIM的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实践:本研究在自然世界项目总体规划设计中对提出的基于BIM的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策略进行了验证,在这一实践过程中,借鉴了国内外部分休闲农业园区的实践经验,并解决了BIM工具选择、项目区实景三维建模、构建参数化地形模型、多专业设计协同等关键技术问题,并对该总体规划项目中各阶段BIM的应用情况进行了总结分析。BIM技术提高了自然世界项目总体规划设计现状调研分析成果的质量,并为规划设计各个阶段的决策提供了科学依据,提高了规划方案的科学合理性。

王思涵[2](2021)在《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人类社会与科学技术飞速发展,学科间的交叉和重叠越来越多,各个领域都需要更多的交叉学科人才。尤其在对人类生存极为重要的生命科学领域,近年来对医工交叉人才的需求越来越大,这就需要增强前沿学科和医工交叉复合型人才培养。但是,我国在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方面的实践时间较短、经验不丰富,还存在较多的挑战和问题。本文旨在分析我国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问题,并在借鉴国外经验的基础上,提出针对性的建议,以对我国改进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提供参考。本文首先围绕跨学科、跨学科人才培养、医工交叉人才培养等相关领域进行了文献综述,并根据知识生产模式变革理论和系统科学理论,提出了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框架。其次对哈佛-麻省理工学院医学工程和医学物理学项目、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创新与设计项目、日本东北大学医学工程研究生院项目等3个国外案例,从培养过程、条件支撑、质量保障等方面进行了分析,得到有益的经验和启示。然后对国内高校相关专业的研究生进行了问卷调查,从培养目标、课程教学、科研训练、导师团队、资源配置、制度规范6个维度实证分析了我国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的现状与影响因素。在借鉴国外案例经验和实证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我国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存在的问题,主要包括培养目标尚不明晰;培养过程有待完善;教育资源分配不均;质量保障不够健全,最后提出了促进我国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的对策建议,包括明确培养目标,深化学科融合;改进培养过程,创新培养方式;整合教育资源,保障条件支撑;完善质量保障,健全培养机制。本文基于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框架,采用了案例研究和问卷调查方法,深入探索了国外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的实践经验,实证分析了我国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的现状与存在的问题,得到了较为系统科学的结论。本研究的贡献在于:对我国进一步完善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提升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质量具有一定的借鉴和参考意义。

吴邦洁[3](2020)在《姚安光禄镇旅游综合体空间协同规划研究》文中提出中国旅游业正处于传统观光型旅游向深度体验式旅游的转型阶段,旅游业的快速发展衍生出了旅游综合体这一新兴的产业模式,如何实现旅游产业间的要素聚集、自我组织以及协同发展来满足当代旅游产业发展是亟需解答的命题。本文以姚安光禄镇旅游综合体为例,从协同理论的角度出发,结合规划学、建筑学的理论对旅游综合体的空间进行跨学科综合研究。通过对旅游综合体空间各功能的聚集,组织,共生关系的研究,探讨旅游综合体空间营造与协同理论的相互关系,强化旅游综合体规划的协同理论、完善协同运营机制、推进协同创新,从而达到节约用地,提高资源利用率,加强产业协同性,从而更好的促进旅游综合体建设的可持续发展。本文首先对旅游综合体以及协同理论进行了基础性的研究,确定了相关概念、基本特征、研究路线,梳理国内外相关理论,解析旅游综合体空间属性特征;然后,对旅游综合体的空间类型进行分析,引入协同理念的三大特征:要素聚集、自组织、协同共生,并通过国内外的案例进一步夯实理论基础;其次,对姚安光禄镇的旅游综合体的现状进行分析,对当地自生的旅游要素进行筛选以及对外部旅游要素进行选择,通过自我组织的运行机制进行协同运营,以期望能达到理想的旅游条件;再次,通过对姚安光禄镇旅游综合体的空间规划实例研究,运用协同的理论对旅游要素、旅游主体、空间功能、交通流线、公共环境等进行分析,明确了相应的规划策略;最后,对旅游综合体的协同效应和保障体系进行阐述,确保最终旅游综合体的规划实施得到落实和保证。

韩旭[4](2020)在《面向工科人才的工程创造力及其培养研究》文中研究指明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迅猛发展”。经过几十年的持续投入和不懈努力,我国工程科技领域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然而,我国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的局面还没有得到根本性转变,中国制造业整体落后于欧美日等传统工业强国仍是不争的事实。对发达国家长期的跟随模仿,使得我国工程科技人员整体缺乏“创造性地解决问题”的能力。想要突破发达国家愈发严密的技术封锁,推动国内传统制造业转型升级,需要源源不断地培养高质量工程师提供人力资源支持。在新的历史时期,我国工程人才更应具备创造性地解决重大工程科技难题的能力,对工程人才创造力培养的需求愈发明确而紧迫。为了应对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的迫切需求,高等工程教育理应更加重视工科人才的创造力培养。然而,工程创造力培养仍缺乏深入的理论研究和有力的实践探索。具体表现为:第一,工程创造力的内涵仍不清晰;第二,工程创造力的测评仍脱离工程实践;第三,工程创造力的提升机理仍不明确。有关工程创造力研究和实践的匮乏,成为现阶段制约我国工程教育实现高质量发展的瓶颈。针对上述现实问题和理论诉求,本文围绕“面向工科人才的工程创造力及其培养”这一核心话题开展研究,并由此展开三个环环相扣的子研究:第一,界定工程创造力的内涵,并开发相应的测评方法;第二,剖析工程创造力培养的内在机理;第三,提出面向我国工科人才创造力培养的对策建议。为了回应上述研究问题,本文借助文献研究、调研访谈、实验研究、案例分析等研究方法,在详细梳理已有创造力文献的基础上,开展工程创造力内涵及测评研究;进而,基于C-K理论的视角,开展工程创造力培养的机理研究,并主动设计和实施实验,对机理研究的结论加以验证;此外,选取国内外工程创造力培养的典型案例,提炼其实践举措的亮点,反思我国工程创造力培养整体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本文通过开展以上一系列研究,形成如下四项结论:第一,通过深入分析工程活动的特征,本研究指出,工程创造力是在满足特定功能要求和资源约束的条件下,产生多种新颖且有用的工程问题解决方案的能力。其内涵具体分为创造维度(包括流畅性、丰富性、原创性三个子维度)和工程维度(包括可行性、经济性、可靠性三个子维度),并针对六个子维度开发了工程创造力的定量测评方法。第二,基于C-K理论的视角,识别了工程创造力培养中存在的主要障碍,并整理国内外现有的工程创造力培养中的主要方法,提炼不同方法之间的共性要素。最后,揭示工程创造力培养中克服障碍的四条机理(包括摆脱固着效应、促进发散思维、跨越知识壁垒、重构约束思维)。第三,设计并实施“浙江大学工程创造力培养项目”作为实验研究的载体,最终共收集工科学生解决工程问题的有效项目报告167份。实验数据分析结果表明,参加工程创造力培养项目后,学生的工程创造力测评的六个维度(流畅性、丰富性、原创性、可行性、经济性、可靠性)均有统计学意义上的显着提升,从而验证了本文机理研究的结论。第四,选取国内外工程创造力培养的典型案例(包括美国斯坦福大学、加拿大麦克马斯特大学、丹麦奥尔堡大学、中国清华大学),总结提炼其实践举措中的亮点,深入反思我国工程创造力培养整体存在的不足,提出相应的对策建议,具体包括:在培养目标方面,应明确将工程创造力纳入其中;在培养过程方面,应推进基于真实工程项目的学习,培养工科人才的创造力;在评价指标方面,应重点考察学生在项目过程中的表现;在支撑条件方面,应着力建设适应项目教学的新型工科教师队伍。本研究的理论及现实贡献包括:第一,明确了工程创造力的内涵,开发了新的测评方法;第二,基于C-K理论的视角,揭示了工程创造力培养过程的机理,填补了理论研究空白;第三,针对我国工程创造力培养整体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对策建议,为高等工程教育变革提供实践启示。

朱金明[5](2020)在《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文中指出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具有职业需求导向的鲜明特征、高层次应用研究型人才的目标定位、产学研协同培养的教育过程和多样化的社会需求期待,规定了其质量保障体系建设的重要性和复杂性。当前,全球范围内正在兴起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我国经济正在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以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新模式为特征的新经济蓬勃兴起,迫切需要以高质量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支撑引领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质量是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的生命线。随着培养规模的不断扩大,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职业适应性不强、解决问题能力不够、社会认可度不高等问题也逐渐暴露出来。究其原因,根本在于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的同时,质量内外部保障机制尚不健全,还未形成一套完善的适切中国情景的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本文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政策分析、历史研究、调查分析、比较研究等多种研究方法,综合应用利益相关者理论、社会治理系统论等,试图构建各利益相关者互相协调、互相关联、责权对等的质量保障体系。一是基于质量观的视角,系统梳理了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制度的变迁,分析了参与主体、理念内容、机制模式的变化原因。二是基于大数据调查分析,从专业学位研究生和用人单位的视角,识别了影响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的关键因素,数据挖掘发现主要存在专业学位教育单位内部质量保障不力与规模发展、政府引导的宏观监管、评价机制不健全与规模发展、社会多方参与薄弱与规模发展等三大主要矛盾。三是系统比较研究了以美国为代表的市场主导型、以德国为代表的政府主导型、以英国为代表的政府和社会共同参与型专业学位质量保障体系。四是基于现代治理理论,构建了资格准入和监督评估协同、专业学位评估与培养单位整体审计协同、政府外部宏观指导与培养单位内部自我评估协同、社会监督与行政性评估协同的“四协同”专业学位质量保障机制。五是对优化构建适切中国情境的高质量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提出了若干政策建议。

廖清云[6](2020)在《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研究》文中提出自“钱学森之问”提出以来,我国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日益受到社会各界的高度关注与重视。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加速推进,全社会对人才的要求越来越高,尤其是拔尖创新人才。为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对拔尖创新人才的新需求,大学生的实践能力和创新能力需要进一步加强。近年来,我国许多高校,尤其是研究型大学在拔尖创新人才的培养模式上进行了大量的探索。国内外校企合作的实践都证明,校企合作是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有效途径,也是未来人才培养改革的趋势。为全面了解我国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的开展状况,本研究开展了对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的研究,以期为我国高校深化人才培养改革提供参考。本研究将我国目前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划分为三种模式:置校入企模式,校企共建模式和引企入校模式。首先通过案例分析法详细分析了各个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的实践做法,探讨和分析了各个培养模式的典型特征及优缺点。接着通过对三大培养模式进行系统的比较和分析,揭示了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的五大共性特征:一是搭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统筹双方职责分工;二是面向行业需要,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三要素制定培养目标;三是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分阶段分模块设置前沿的培养内容;四是重视科研实践,实施研究型教学;五是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突出学生主体。并且发现了这些模式在“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组织形式、企业参与联合培养的程度、培养内容的侧重点、各阶段的具体培养路径”这些方面存在差异。然后通过分析各个案例反映的实际问题以及对照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发现在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的实施过程中还存在五大问题:联合培养的制度体系不健全、个性化培养计划执行不到位、过度重视科研项目实践培养、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不足、政府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最后,针对上述模式存在的问题与不足,构建了一种新的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校企紧密互动型”模式。

刘奕[7](2020)在《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文中指出随着互联网的快速发展,越来越多的设备接入到移动网络,新的服务与应用层出不穷,对移动网络的容量、传输速率、延时等提出了更高的要求。5G技术的出现,使得满足这些要求成为了可能。而在5G全面实施之前,提高现有网络的性能及用户感知成为亟需解决的问题。本文从5G应用场景及目标入手,介绍了现网改善网络性能的处理办法,并针对当前5G关键技术 Massive MIMO 技术、MEC 技术、超密集组网、极简载波技术等作用开展探讨,为5G技术对4G 网络质量提升给以了有效参考。

谢维全[8](2019)在《景区依托型村落活化路径研究 ——以旧州古镇周边村落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随着城镇化的快速发展,我国村落出现了一系列问题,“空心化”与“老龄化”问题日益突显。在乡村振兴战略实施的背景下,村落的保护与活化成为摆在我们面前的重要课题。依托景区资源活化村落,是村落更新升级的一个重要模式,针对该模式的研究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本文以村落活化为切入点,以景区依托型村落活化路径为研究内容,通过文献收集法、实地调研法、案例研究法、比较分析方法和分析归纳法的结合展开研究工作。在村落活化视角的指引下,探索景区依托型村落活化面临的问题、借鉴国内外村落活化现状、寻求走出困境的方法等。通过梳理研究理论基础、探讨了村落活化的肌理,提出基于“人”、“文”、“地”、“产”、“景”的“五要素”开展研究的活化思路,形成活化“五路径”和融入保障、挖掘衔接、体验升级、协同提升、延续更新的活化“五策略”。同时,本文将研究得出的思路和方法在贵州省旧州古镇周边村落中进行了活化实践。综上所述,景区依托型村落需要利用景区优势资源,关注村民利益,改善村落空间环境,才能有效的释放村落活力。本文的研究对其他地区景区依托型村落活化的建设具有一定参考价值。

王杨[9](2019)在《陕北子洲县乡村振兴适宜性规划策略研究 ——以阳湾—川崖根村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十九大“乡村振兴”战略的提出,不仅为乡村发展带来新的方向和思路,也使乡村建设面临更高要求和新的挑战。子洲县处于黄土高原丘陵沟壑生态脆弱区,典型的地域条件使其具有自然生态约束性、乡村空间分散性、人口外流失衡性、农业经济独特性等特征,使子洲县乡村规划研究具有重要现实意义。基于此,本文以子洲县有条件发展乡村为研究对象,结合子洲县乡村发展现实需求,探索既符合乡村振兴目标要求,又适宜于子洲县乡村发展的乡村振兴规划策略,以及使该策略更具有实施操作性的规划方法成为本文研究的核心内容。论文首先从梳理子洲县乡村建设发展现状入手,总结子洲县乡村典型特征与制约乡村建设发展的主要问题;针对子洲县不同类型既有乡村规划实践展开对比分析,明确既有乡村规划从规划方法与指导乡村发展方面存在的不足之处。以上作为本文研究重点解决的核心问题。其次总结与提炼国家、陕西省和榆林市等乡村振兴相关政策,以及子洲县上位规划响应乡村振兴的适宜性内容,明确针对乡村规划方法和乡村发展两方面的目标要求。结合问题导向与目标要求,提出乡村振兴导向下子洲县乡村规划的乡村发展全面性思路和规划方法优化思路。进一步制定路径政策融合、产业富民发展、人居环境提升、服务设施完善、生态本底修复、基础治理提质、村容村貌美化和文明乡风培育的“1+7”子洲县乡村振兴适宜性规划策略;并通过问题目标双导向、公众政府双参与、内容项目双衔接和导则菜单双落实四类易实施性规划方法,增加规划策略的实施操作性。最后,以子洲县阳湾—川崖根村为例,对应“4+8”规划方法与规划策略展开实证研究,实现易实施性规划方法和适宜性规划策略在实践中的反馈与应用。

丁亚莉[10](2019)在《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实践课程建设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 ——以S大学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实践课程作为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课程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教育实现人才培养目标所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更是培养应用型人才最直接有效的途径。本文以S大学为个案,采用问卷调查、访谈、观察和文本分析的方法,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实践课程建设现状进行了调查,分析了其影响因素,并提出了相应的优化策略。本文除绪论外主要有三部分组成。第一部分从目标、内容、实施和评价等四个方面分析了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实践课程建设的现状。研究结果显示:实践课程目标内容多元,目标制定综合考虑多方面的需求;实践课程内容类型多样,但整体认可度不高;实践课程实施能较好地适应学生需求,但校外导师参与不够;实践课程评主体多元,以结果性评价为主。第二部分根据实践课程建设现状,从高校、教师和研究生自身三个方面分析了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实践课程建设的影响因素,认为高校的培养条件和管理制度是实践课程建设的制约因素;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教学能力是实践课程建设的决定因素;研究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投入是实践课程建设的主体因素。第三部分在现状和影响因素分析的基础上,提出了优化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实践课程建设的策略,认为要切实建设和改革实践课程,需要高校、导师和研究生自身多方面的合作与努力。对于高校而言,主要是搭建实践平台,完善管理制度;教师作为教学的主导者,主要是改变教育观念,提升教学能力;研究生自身则要改进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投入。总之,本研究以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实践课程为研究对象,在现状分析的基础上力图厘清影响其建设的内外部因素,有助于完善既有的大学课程理论,对深化人们对实践课程的认识和丰富实践课程理论有一定的积极意义。本研究对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实践课程建设存在问题以及优化策略的分析,有助于高校对实践课程进行有针对性的改革,并最终提升实践课程的实效性。

二、借鉴经验 发挥优势 注重发展——综合性大学培养工程硕士的几点思考(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借鉴经验 发挥优势 注重发展——综合性大学培养工程硕士的几点思考(论文提纲范文)

(1)基于BIM的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方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1.1.2 大众休闲时代的来临
        1.1.3 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面临的问题
        1.1.4 广阔的BIM技术多行业应用前景
    1.2 研究综述
        1.2.1 相关概念界定
        1.2.2 休闲农业的特征
        1.2.3 休闲农业国内外研究进展
        1.2.4 BIM技术国内外研究进展
        1.2.5 BIM的特点
        1.2.6 BIM技术应用现状
    1.3 研究的目的和意义
        1.3.1 研究的目的
        1.3.2 研究的意义
    1.4 研究的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的内容和创新点
        1.4.2 研究的方法
    1.5 技术路线
第2章 基于BIM的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策略
    2.1 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相关理论
        2.1.1 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基础理论
        2.1.2 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原则
    2.2 BIM关键技术
        2.2.1 三维可视化技术
        2.2.2 三维协同设计技术
        2.2.3 三维参数化设计技术
        2.2.4 实景三维建模技术
        2.2.5 空间分析技术
    2.3 基于BIM的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方法
        2.3.1 BIM技术在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中的应用点
        2.3.2 基于BIM技术的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流程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基于BIM技术的自然世界项目总体规划设计方法
    3.1 自然世界周边项目借鉴
        3.1.1 成都漫花庄园
        3.1.2 重庆太寺垭森林公园
    3.2 自然世界项目总体规划中应用BIM面临的关键技术问题
        3.2.1 BIM工具的选择
        3.2.2 建立项目区域实景三维模型
        3.2.3 构建原始参数化三维设计模型
        3.2.4 多专业设计协作
    3.3 BIM技术在自然世界总体规划设计各阶段中的应用
        3.3.1 BIM技术在现状调查阶段的应用
        3.3.2 BIM技术在规划编制阶段的应用
        3.3.3 BIM技术在征求意见及汇报评审阶段的应用
        3.3.4 BIM技术在深化设计阶段的应用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基于BIM技术的自然世界总体规划设计方案
    4.1 基于BIM技术的园区总体规划设计概述
    4.2 自然世界项目区现状分析
        4.2.1 项目范围
        4.2.2 区位交通情况
        4.2.3 气象气候
        4.2.4 土壤植被现状
        4.2.5 基础设施现状
        4.2.6 经济社会情况
        4.2.7 上位规划
        4.2.8 地形分析
        4.2.9 用地适宜性分析
        4.2.10 地块及视线分析
        4.2.11 土地利用现状分析
        4.2.12 上位土地利用规划分析
        4.2.13 园区内可开发用地及基本农田情况
    4.3 基于BIM技术的园区基础设施规划方案
        4.3.1 电力设施
        4.3.2 给排水工程
        4.3.3 道路交通规划
    4.4 基于BIM技术的园区农业产业规划方案
    4.5 基于BIM技术的园区服务设施规划方案
        4.5.1 住宿度假设施
        4.5.2 餐饮设施
        4.5.3 购物及娱乐活动设施
        4.5.4 环保环卫设施
    4.6 基于BIM技术的园区乡村景观规划方案
        4.6.1 景观规划
        4.6.2 景观结构
        4.6.3 分类景观
        4.6.4 其他景观
    4.7 本章小结
第5章 结语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发表论文
参与项目

(2)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 研究背景
        (二) 研究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一) 跨学科人才培养研究
        (二) 医工交叉人才培养研究
        (三) 研究评述
    三、核心概念界定
        (一) 医工交叉
        (二) 研究生培养模式
    四、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 知识生产模式变革理论
        (二) 系统科学理论
    五、研究方法与思路
        (一) 研究方法
        (二) 研究思路
第二章 国外高校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案例研究
    一、哈佛-麻省理工学院的医学工程或医学物理学(MEMP)
        (一) 背景概况
        (二) 培养过程
        (三) 条件支撑
        (四) 统筹管理
    二、杜克-新加坡国立大学医学院的创新与设计项目(IDP)
        (一) 背景概况
        (二) 培养过程
        (三) 条件支撑
        (四) 质量保障
    三、日本东北大学医学工程研究生院项目
        (一) 背景概况
        (二) 培养过程
        (三) 条件支撑
        (四) 质量保障
    四、经验与启示
        (一) 培养目标明确,注重医工交叉专业人才培养
        (二) 医工交叉课程设置合理,科研实践训练扎实
        (三) 医工交叉条件支撑配套,集结全方位资源
        (四) 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特色鲜明
第三章 国内高校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现状调查
    一、调查问卷及数据分析
        (一) 问卷概况
        (二) 问卷发放与回收
        (三) 问卷的信效度检验
    二、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的实证分析
        (一) 调查对象基本情况
        (二) 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现状分析
        (三) 医工交叉影响因素分析
        (四) 相关分析
    三、小结
第四章 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的问题和提升建议
    一、国内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的问题
        (一) 培养目标尚不明晰
        (二) 培养过程有待完善
        (三) 教育资源分配不均
        (四) 质量保障不够健全
    二、国内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的对策建议
        (一) 明确培养目标,深化学科融合
        (二) 改进培养过程,创新培养方式
        (三) 整合教育资源,保障条件支撑
        (四) 完善质量保障,健全培养机制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一、研究总结
    二、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调查问卷
致谢
卷内备考表

(3)姚安光禄镇旅游综合体空间协同规划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的目的意义
    1.3 研究对象与内容
        1.3.1 旅游综合体空间
        1.3.2 协同理论
        1.3.3 协同规划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问题
        1.4.2 研究方法
    1.5 国内外相关理论
        1.5.1 国外协同相关理论研究
        1.5.2 国内协同相关理论研究
    1.6 论文结构框架
第二章 旅游综合体空间协同理论基础
    2.1 旅游综合体空间类型
        2.1.1 依据空间结构分类
        2.1.2 依据交通组织分类
        2.1.3 依据旅游功能分类
    2.2 协同视角的引入
        2.2.1 协同演化过程——要素聚集、自组织、协同共生
        2.2.2 旅游综合体空间协同关系
        2.2.3 旅游综合体空间协同作用
    2.3 旅游综合体空间协同发展案例研究
        2.3.1 杭州西溪湿地
        2.3.2 深圳华侨城
        2.3.3 新加坡圣淘沙岛
    2.4 旅游综合体空间设计协同要点
        2.4.1 旅游综合体协同设计原则
        2.4.2 旅游综合体空间结构建立
        2.4.3 旅游综合体空间功能组织
        2.4.4 旅游综合体交通流线
        2.4.5 旅游综合体环境打造
    2.5 小结
第三章 姚安光禄镇旅游综合体现状分析
    3.1 姚安光禄镇现状概况
        3.1.1 姚安光禄镇地理概述
        3.1.2 旅游综合体规划背景
        3.1.3 光禄镇旅游要素筛选
    3.2 姚安光禄镇旅游综合体空间现状矛盾
        3.2.1 空间开发与资源保护的矛盾
        3.2.2 空间功能布局组织混乱
        3.2.3 不同空间使用率差异巨大
        3.2.4 空间环境表达单一
    3.3 姚安光禄镇旅游综合体旅游要素
        3.3.1 旅游要素筛选原则
        3.3.2 根据项目用地情况筛选
        3.3.3 旅游要素筛选
        3.3.4 旅游要素传承与创新
    3.4 小结
第四章 协同共生的旅游综合体空间规划
    4.1 旅游综合体的定位
    4.2 旅游综合体空间要素聚集
        4.2.1 山地竖向空间
        4.2.2 山地交通流线
        4.2.3 旅游空间功能
        4.2.4 景观空间节点
    4.3 旅游主体间的自组织策略
        4.3.1 合理规模降低自然资源消耗
        4.3.2 多元化旅游路线
        4.3.3 扁平化的管理方式
    4.4 旅游综合体空间功能组织规划
        4.4.1 协同共生的空间功能组织
        4.4.2 互斥的空间协同组织
        4.4.3 相对独立的空间布局
    4.5 旅游综合体空间交通流线规划
        4.5.1 旅游综合体交通系统建立
        4.5.2 网络状交通游览路线
        4.5.3 客运、货运路线统一规划
        4.5.4 协同中的交通管理措施
    4.6 旅游综合体公共环境营造
        4.6.1 依使用者需求打造人性化景观
        4.6.2 共享的配套设施环境
        4.6.3 依主题塑造的多样空间景观
        4.6.4 旅游综合体中的协同灯光控制
    4.7 小结
第五章 旅游综合体空间协同运营与保障机制
    5.1 旅游综合体主体协同运营机制
        5.1.1 参与主体间的协同作用
        5.1.2 参与主体协同演化过程
    5.2 旅游综合体协同效应与保障体系
        5.2.1 协同发展,互补资源优势
        5.2.2 协同管理,提高运营效率
        5.2.3 政策法律保障协同规划
        5.2.4 协同管理多规合一
    5.3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6.1 总结与归纳
        6.1.1 旅游综合体空间协同规划的设计策略
        6.1.2 旅游综合体空间协同规划的发展规律
    6.2 反思与回顾
    6.3 论文的不足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图片索引

(4)面向工科人才的工程创造力及其培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现实背景
        1.1.1 时代进步和科技发展迫切需要工程创造力培养
        1.1.2 高等工程教育应更加重视创造力培养
        1.1.3 创造力培养在我国工程教育实践中仍缺乏探索
    1.2 理论背景
    1.3 研究问题
    1.4 研究设计
        1.4.1 研究方法
        1.4.2 章节安排
        1.4.3 技术路线图
    1.5 研究创新点
2 相关概念及研究综述
    2.1 创造与创新的区别
    2.2 创造力的研究综述
        2.2.1 创造力的基本概念
        2.2.2 创造力的测评
        2.2.3 创造力的领域特异性
    2.3 工程创造力的研究综述
        2.3.1 工程创造力的基本概念
        2.3.2 科学创造力的基本概念
        2.3.3 工程创造力与科学创造力的辨析
        2.3.4 工程创造力的测评
    2.4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研究分析框架
    2.5 C-K理论基本内涵
        2.5.1 两个空间及四个算子
        2.5.2 C-K理论解构工程问题解决过程
    2.6 文献述评
3 工程创造力的内涵及测评研究
    3.1 工程活动的基本特征
    3.2 工程创造力的“创造”维度
        3.2.1 “流畅性”子维度的内涵及测评
        3.2.2 “丰富性”子维度的内涵及测评
        3.2.3 “原创性”子维度的内涵及测评
    3.3 工程创造力的“工程”维度
        3.3.1 “可行性”子维度的内涵及测评
        3.3.2 “经济性”子维度的内涵及测评
        3.3.3 “可靠性”子维度的内涵及测评
    3.4 小结
4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机理研究
    4.1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主要障碍
        4.1.1 固着效应
        4.1.2 收敛思维
        4.1.3 知识壁垒
        4.1.4 约束思维
    4.2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主要方法
    4.3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机理
        4.3.1 摆脱“固着效应”的机理
        4.3.2 促进“发散思维”的机理
        4.3.3 跨越“知识壁垒”的机理
        4.3.4 重构“约束思维”的机理
    4.4 小结
5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实验研究
    5.1 浙江大学工程创造力培养项目
        5.1.1 培养目标
        5.1.2 培养过程
        5.1.3 评价指标
        5.1.4 支撑条件
    5.2 实验设计
        5.2.1 实验假设提出
        5.2.2 实验对象选取
        5.2.3 实验流程介绍
    5.3 实验数据收集分析
        5.3.1 描述性统计分析
        5.3.2 信度分析
        5.3.3 配对样本T检验
    5.4 实验结果与讨论
6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案例研究
    6.1 案例研究方法概述
    6.2 斯坦福大学工程创造力培养项目
        6.2.1 培养目标
        6.2.2 培养过程
        6.2.3 评价指标
        6.2.4 支撑条件
    6.3 麦克马斯特大学工程创造力培养项目
        6.3.1 培养目标
        6.3.2 培养过程
        6.3.3 评价指标
        6.3.4 支撑条件
    6.4 奥尔堡大学工程创造力培养项目
        6.4.1 培养目标
        6.4.2 培养过程
        6.4.3 评价指标
        6.4.4 支撑条件
    6.5 清华大学工程创造力培养项目
        6.5.1 培养目标
        6.5.2 培养过程
        6.5.3 评价指标
        6.5.4 支撑条件
    6.6 案例分析结论及延伸思考
        6.6.1 四个案例横向比较分析
        6.6.2 延伸思考一:基于项目的学习在工程教育中的适用性
        6.6.3 延伸思考二:我国工程创造力培养整体存在的不足
7 工程创造力培养的对策建议
    7.1 培养目标方面,应明确将工程创造力纳入其中
    7.2 培养过程方面,应推进基于真实工程项目的学习
    7.3 评价指标方面,应重点考察学生在项目过程中的表现
    7.4 支撑条件方面,应着力建设适应项目教学的师资队伍
    7.5 小结
8 总结及展望
    8.1 主要研究结论
    8.2 研究不足与展望
        8.2.1 本研究不足与局限
        8.2.2 未来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A 工程创造力前测文件
附录 B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5)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意义
    第二节 概念界定
        一、专业学位
        二、研究生教育
        三、研究生教育质量
        四、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第三节 文献综述
        一、高等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回溯
        二、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回溯
        三、高等教育治理机制研究回溯
        四、已有文献研究评述
    第四节 研究方法与路线
        一、研究方法
        二、技术路线
        三、内容框架
        四、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的理论探讨
    第一节 利益相关者理论:质量保障主体探析
        一、利益相关者理论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
        二、主体构成:基于利益相关者理论的分析
    第二节 三角关系理论:质量保障主体责权分析
        一、三角关系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
        二、主体关系:基于三角关系理论的分析
    第三节 现代社会治理理论:协同的质量保障体系构建
        一、现代社会治理理论的主要内容和基本观点
        二、体系构建:基于现代社会治理理论的探讨
第三章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及其质量管理的历史沿革
    第一节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背景
    第二节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历史脉络
        一、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试点孕育期
        二、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初步建设期
        三、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快速发展期
    第三节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现状
        一、规模现状:着眼从数量提升到质量提升转变
        二、分布现状:呈现从普遍院校到一流高校集聚
        三、质量现状:专业学位定位与特征尚缺乏共识
    第四节 影响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的质量观
        一、阶段论质量观
        二、需要论质量观
        三、适应论质量观
        四、目标论质量观
        五、全面的质量观
    第五节 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建设中的制度变迁
        一、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制度发展历程
        二、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制度演进分析
第四章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实践研究
    第一节 我国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实践分析
        一、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
        二、专业学位水平评估
        三、专业学位质量认证
    第二节 我国专业学位质量保障体系的绩效评价研究
第五章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国际比较研究
    第一节 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一、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
        二、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三、美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主要特征
    第二节 德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一、德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
        二、德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三、德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主要特征
    第三节 英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一、英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发展状况
        二、英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
        三、英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主要特征
    第四节 国外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比较研究
        一、国外专业学位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对比分析
        二、国外专业学位教育质量保障体系比较启示
第六章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优化研究
    第一节 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再设计
        一、质量保障体系再设计基本原则
        二、质量保障体系再设计路径方法
    第二节 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多主体评价协同机制
        一、专业学位教育评价主体责权关系
        二、基于责权关系的协同评价机制
    第三节 中国专业学位研究生质量保障体系重构策略
        一、构建使命导向的专业学位教育质量认证体系
        二、构建与教育认证相协同的专业学位合格评估体系
        三、构建与质量监测相协同的专业学位水平评估体系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研究结论
    二、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6)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实践意义
    三、研究综述
        (一)国外研究综述
        (二)国内研究综述
        (三)相关研究述评
    四、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二章 核心概念与理论基础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研究型大学
        (二)校企联合培养
        (三)拔尖创新人才
        (四)人才培养模式
    二、理论基础
        (一)拔尖创新人才的特征
        (二)拔尖创新人才成长规律
        (三)拔尖创新人才培养的影响因素
    三、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的分析框架构建
    四、本章小结
第三章 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
    一、置校入企模式
        (一)典型案例分析
        (二)模式特征
        (三)模式的优势与不足
    二、校企共建模式
        (一)典型案例分析
        (二)模式特征
        (三)模式的优势与不足
    三、引企入校模式
        (一)典型案例分析
        (二)模式特征
        (三)模式的优势与不足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分析
    一、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的共性特征
        (一)搭建校企协同育人平台,统筹协调双方职责分工
        (二)面向行业需要,围绕拔尖创新人才培养三要素制定培养目标
        (三)注重学生个性化发展,分阶段分模块设置前沿的培养内容
        (四)重视科研实践,实施研究型教学
        (五)创新人才培养机制,突出学生主体
    二、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的差异分析
        (一)校企联合培养人才的组织形式不同
        (二)企业参与校企联合培养的程度不同
        (三)培养内容的侧重点不同
        (四)各阶段的具体培养路径不同
    三、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存在的问题
        (一)联合培养的制度体系不健全
        (二)个性化培养计划执行不到位
        (三)过度重视科研项目实践培养
        (四)高校与企业之间的沟通不足
        (五)政府发挥的作用十分有限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创新
    一、“校企紧密互动型”培养模式构建的策略
        (一)组织建设——校企合作联盟下设各类“校企联合培养创新班”
        (二)培养内容——“一对一”量身定制人才培养方案
        (三)培养方式——本硕博一体化递进式融合创新教育
        (四)培养评价——双环联动真实性综合评价体系
    二、“校企紧密互动型”培养模式实施的保障措施
        (一)以完善运行机制为目标,构建健全的校企联合培养人才机制
        (二)以提升培养质量为导向,加强高校和企业之间的沟通与交流
        (三)以发挥引领作用为核心,提高政府在联合培养中的参与力度
    三、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答辩委员签名的答辩决议书

(7)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引言
1 4G网络现处理办法
2 4G网络可应用的5G关键技术
    2.1 Msssive MIMO技术
    2.2 极简载波技术
    2.3 超密集组网
    2.4 MEC技术
3 总结

(8)景区依托型村落活化路径研究 ——以旧州古镇周边村落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乡村振兴战略的实施
        1.1.2 城镇化发展的大趋势
        1.1.3 乡村旅游政策的导向
        1.1.4 实现农村发展的需求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4.1 研究方法
        1.4.2 研究技术路线
第二章 景区依托型村落活化研究综述
    2.1 景区依托型村落活化的内涵
        2.1.1 景区依托型村落的相关概念
        2.1.2 景区依托型村落的特征
        2.1.3 景区依托型村落活化的价值
    2.2 景区依托型村落活化的理论基础
        2.2.1 核心与边缘理论
        2.2.2 整体性保护理论
        2.2.3 有机更新理论
        2.2.4 可持续发展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综述
        2.3.1 国外研究现状
        2.3.2 国内研究现状
    2.4 案例借鉴
        2.4.1 大石窑村的旅游开发模式
        2.4.2 营盘滩村的美丽乡村模式
        2.4.3 桐子坳村的优势互补模式
        2.4.4 张家界村的景村互动模式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景区依托型村落活化路径及规划策略
    3.1 景区依托型村落活化要素识别
        3.1.1 “人”的需求
        3.1.2 “文”的延续
        3.1.3 “地”的内涵
        3.1.4 “产”的集成
        3.1.5 “景”的定位
        3.1.6 各要素的关联
    3.2 景区依托型村落现状问题分析
        3.2.1 设施、机制缺保障
        3.2.2 地域文化传承断裂
        3.2.3 环境、资源欠保护
        3.2.4 村镇经济发展失衡
        3.2.5 人居环境破坏严重
    3.3 景区依托型村落活化路径
        3.3.1 融入景区功能系统,健全社区保障体系
        3.3.2 挖掘村落地域文化,衔接古镇文化记忆
        3.3.3 提升村落环保意识,统筹差异资源优势
        3.3.4 盘活村落基础要素,承接景区产业延伸
        3.3.5 丰富游客多元体验,改善村落人居环境
    3.4 景区依托型村落规划策略
        3.4.1 融入保障策略
        3.4.2 挖掘衔接策略
        3.4.3 体验升级策略
        3.4.4 协同提升策略
        3.4.5 延续更新策略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景区依托型村落活化实践——以旧州古镇周边村落为例
    4.1 研究对象
        4.1.1 旧州古镇发展现状
        4.1.2 寨勇村概况
    4.2 活化要素识别与分析
        4.2.1 活化要素之“人”
        4.2.2 活化要素之“文”
        4.2.3 活化要素之“地”
        4.2.4 活化要素之“产”
        4.2.5 活化要素之“景”
        4.2.6 活化思路
    4.3 活化设计
        4.3.1 完善基础设施,构建保障体系
        4.3.2 承接古镇资源,优化产业结构
        4.3.3 延续空间肌理,更新景观风貌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愿景
    5.1 结论
    5.2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9)陕北子洲县乡村振兴适宜性规划策略研究 ——以阳湾—川崖根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背景研究
        1.1.1 政策背景
        1.1.2 现实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乡村规划研究综述
        1.3.1 国内外乡村规划研究
        1.3.2 乡村振兴规划研究
        1.3.3 子洲县陕北乡村规划研究
    1.4 研究对象
        1.4.1 子洲县全域
        1.4.2 案例村庄典型性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
    1.7 研究框架
    1.8 小结
2.子洲县乡村建设发展特征与问题分析
    2.1 基本概况
        2.1.1 乡村数量与类型
        2.1.2 土地使用情况
    2.2 乡村建设发展特征
        2.2.1 约束性的自然生态特征
        2.2.2 外流明显、结构失衡的人口特征
        2.2.3 农产主导、小农经济、特产鲜明的经济特征
        2.2.4 分布不均、向心布局、规模受限的空间分布特征
        2.2.5 资源丰富、双重价值的文化特征
        2.2.6 大相似、小差异的传统建筑风貌特征
    2.3 子洲县乡村建设发展问题
        2.3.1 产业模式制约经济水平增长
        2.3.2 生态脆弱影响乡村环境安全
        2.3.3 公共设施闲置缺失降低生活品质
        2.3.4 基础设施滞后阻碍居住环境改善
        2.3.5 文化破坏、趋同与缺失并存限制乡风特色传承
    2.4 小结
3.子洲县乡村振兴适宜性规划方法研究
    3.1 子洲县既有乡村规划方法实践反思
        3.1.1 既有乡村规划类型与内容
        3.1.2 既有乡村规划方法经验与问题
    3.2 乡村振兴导向下乡村规划方法优化思路
        3.2.1 乡村振兴导向下乡村规划方法要求解析
        3.2.2 子洲县上位规划编制实施响应内容
        3.2.3 乡村振兴导向下规划方法应用性思路
    3.3 乡村振兴适宜性规划方法
        3.3.1 规划分析方法——目标问题双导向
        3.3.2 规划工作方法——公众政府双参与
        3.3.3 成果表达方法——内容项目双衔接
        3.3.4 弹性改造方法——导则菜单双落实
    3.4 小结
4.子洲县乡村振兴适宜性规划策略研究
    4.1 子洲县既有乡村规划发展路径实践反思
    4.2 乡村振兴导向下乡村发展思路
        4.2.1 乡村振兴导向下乡村发展要求解析
        4.2.2 子洲县上位规划的乡村振兴发展响应内容
        4.2.3 乡村振兴导向下乡村发展全面性思路
    4.3 乡村振兴适宜性规划策略
        4.3.1 路径政策融合策略
        4.3.2 产业富民发展策略
        4.3.3 人居环境提升策略
        4.3.4 服务设施完善策略
        4.3.5 生态本底修复策略
        4.3.6 基础治理提质策略
        4.3.7 村容村貌美化策略
        4.3.8 文明乡风培育策略
    4.4 小结
5.乡村振兴适宜性规划实践——阳湾—川崖根村为例
    5.1 阳湾—川崖根村概况
        5.1.1 位置与行政区划概况
        5.1.2 社会经济概况
        5.1.3 空间分布概况
        5.1.4 建设发展概况
    5.2 适宜性规划方法实践
        5.2.1 规划分析方法——问题目标双导向应用
        5.2.2 规划工作方法——公众政府双参与应用
        5.2.3 成果表达方法——内容分期双衔接应用
        5.2.4 弹性改造方法——导则菜单双落实应用
    5.3 乡村振兴适宜性规划策略实践
        5.3.1 产业富民发展策略应用
        5.3.2 人居环境提升策略应用
        5.3.3 服务设施完善策略应用
        5.3.4 生态本底修复策略应用
        5.3.5 基础治理提质策略应用
        5.3.6 村容村貌美化策略应用
        5.3.7 文明乡风培育策略应用
    5.4 小结
6.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研究创新
    6.3 不足
    6.4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图录
表录

(10)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实践课程建设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 ——以S大学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及研究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四、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实践课程建设的现状调查
    第一节 调查对象与过程
        一、问卷设计与调查过程
        二、访谈对象与访谈过程
        三、课堂观察与文本分析
    第二节 调查结果与分析
        一、实践课程目标内容多元,目标制定综合考虑多方面的需求
        二、实践课程内容类型多样,但整体认可度不高
        三、实践课程实施能较好地适应学生需求,但校外导师参与不够
        四、实践课程评价主体多元,以结果性评价为主
第二章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实践课程建设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高校的培养条件和管理制度是实践课程建设的制约因素
        一、良好充足的培养条件是实践课程建设的基本前提
        二、完备的实践课程管理制度是课程建设的基本保障
    第二节 教师的教育观念与教学能力是实践课程建设的决定因素
        一、教师的教育观念决定了其投身实践课程建设的积极性
        二、教师的教学能力决定了其提高实践课程质量的可能性
    第三节 研究生的学习方式和学习投入是实践课程建设的主体因素
        一、研究生的学习方式影响其实践课程的学习效果
        二、研究生的学习投入影响其参与实践课程的程度
第三章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实践课程建设的优化策略
    第一节 高校要搭建实践平台,完善管理制度
        一、搭建实践平台,保障实践课程“有地可施”
        二、完善管理制度,保障实践课程“有法可依”
    第二节 教师要转变教育观念,提升教学能力
        一、转变教育观念,以实践能力培养为导向
        二、提升教学能力,以学生需求满足为目标
        三、改革教学内容,以职业技能训练为主导
    第三节 研究生要改进学习方式,提高学习投入
        一、改进学习方式,培养创新能力
        二、提高学习投入,积极参与课程
参考文献
后记
附录一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部分学术论着
附录二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实践课程建设现状调查问卷
附录三 :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实践课程建设现状与优化策略访谈提纲

四、借鉴经验 发挥优势 注重发展——综合性大学培养工程硕士的几点思考(论文参考文献)

  • [1]基于BIM的休闲农业园区规划设计方法研究[D]. 郭钰磊. 西南大学, 2021(01)
  • [2]医工交叉研究生培养模式研究[D]. 王思涵. 华东理工大学, 2021(08)
  • [3]姚安光禄镇旅游综合体空间协同规划研究[D]. 吴邦洁. 昆明理工大学, 2020(05)
  • [4]面向工科人才的工程创造力及其培养研究[D]. 韩旭. 浙江大学, 2020(01)
  • [5]我国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质量保障体系研究[D]. 朱金明. 天津大学, 2020(01)
  • [6]研究型大学校企联合培养拔尖创新人才模式研究[D]. 廖清云. 华南理工大学, 2020(02)
  • [7]5G网络技术对提升4G网络性能的研究[J]. 刘奕. 数码世界, 2020(04)
  • [8]景区依托型村落活化路径研究 ——以旧州古镇周边村落为例[D]. 谢维全. 广西大学, 2019(02)
  • [9]陕北子洲县乡村振兴适宜性规划策略研究 ——以阳湾—川崖根村为例[D]. 王杨.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19(06)
  • [10]全日制硕士专业学位实践课程建设现状及优化策略研究 ——以S大学为例[D]. 丁亚莉. 三峡大学, 2019(06)

标签:;  ;  ;  ;  ;  

汲取经验,发挥优势,着力发展——综合性大学培养工程硕士的几点思考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