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旧石器考古实现零突破

浙江旧石器考古实现零突破

一、浙江旧石器考古实现零的突破(论文文献综述)

李姣[1](2021)在《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藏品是博物馆的核心,是博物馆的立馆之本。藏品利用在博物馆的工作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是藏品保护与研究成果的体现,是实现博物馆文化价值和核心功能的途径。藏品资源丰富、文化需求高与藏品利用效率低,形成强烈反差,成为目前博物馆发挥效能的瓶颈,提高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是我国时代需求和历史必然。藏品利用的核心是实现藏品价值,实现的途径是具体利用方式。以国内外对文化遗产价值的论述为基础,从博物馆的功能出发,藏品价值可分为本体价值,这是价值的本源和基础,以及情感价值和发展价值,这二者是附延伸价值,并且笔者对具体利用方式进行逐一阐述。展出率是博物馆藏品利用最直观的体现,笔者通过随机搜集的670展览数据和数学建模手段,估算了2009-2018年各级别博物馆、各类型博物馆的展出率,显示全国平均展出率10.27%左右,且近十年展出率呈下降趋势。通过采用Lasso回归、Logistics回归、Spearman和Pearson的统计学方法,笔者结合《中国文化文物统计年鉴》公布的博物馆相关数据,得出面积、人员、经费是影响博物馆展览数量最相关的因素。定量分析与定性分析相结合才能更加清晰地审视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的基本情况,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低表现在广度、深度、频率和真实性问题四个方面,其原因表现在内部和外部两个方面。但是在现有条件下,我们无法立即解决存在的问题和消除造成藏品利用效率低的因素,本文以国际视野、科学视角和技术层面探讨提高藏品利用效率的策略。笔者从藏品本体、场地方面、延伸利用方面及藏品利用保障措施介绍国外博物馆的有益经验,在有限的人力、物力、场地等情况下,为化解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中面临的问题提供参考。在信息时代,我们应加强博物馆与科技的深度融合。本文以“智慧”理念为指导,以人工智能为手段,探讨目前智慧博物馆和AI博物馆在藏品利用的实践应用,并以个案探索人工智能技术在博物馆导览、图像采集、藏品修复中的设计,实现提高藏品利用效率、拓展藏品利用手段、深化藏品利用领域,并不断提升“人—藏品—数据—机”互动性。新时代,博物馆应构建智慧型藏品利用模式,为大众提供智能化的藏品研究、展示、传播。但是博物馆藏品利用工作的核心是对藏品蕴含价值的挖掘与传承,这一点并不会、也不能因“智慧”而改变,我们应以现代科学技术为手段,最终以价值传承为目的,去推动我国的藏品利用改革之路,让藏品活起来。

李锐,高兴超[2](2020)在《坚定文化自信 弘扬鄂尔多斯文化——新起点上的鄂尔多斯博物馆讲好自己的故事》文中提出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地处黄河几字湾的怀抱,是祖国北疆亮丽风景线上的璀璨明珠。其地理位置独特,拥有高原、草原、丘陵和沙漠等多种地貌景观。从旧石器时代"萨拉乌苏遗址",到新石器时代仰韶文化的"海生不浪遗址",再到青铜时代的"朱开沟遗址",丰富的长城资源,独具特色的青铜文明,保存完整的蒙元宫廷祭祀文化,激扬跌宕的红色文化等文化遗产分布密集,传承有序。鄂尔多斯地区现拥有国家级重点文物保护单

陈昱霖,刘雁琪,刘俊清[3](2019)在《文化规划视角下北京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拥有7处世界文化遗产的北京是全球拥有世界文化遗产数量最多的城市。妥善处理好文化遗产保护与城市现代化的关系,提升首都文化竞争力与国际影响力,是当前北京打造文化中心城市进程中一个重要议题。文章在分析北京世界文化遗产特征的基础上,着眼文化规划的视角,确定基于北京特色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利用原则,并提出相应建议,以促进世界文化遗产的可持续发展。

裴胜兴[4](2015)在《基于遗址保护理念的遗址博物馆建筑整体性设计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历史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发展的真实见证,对于人类了解历史、认识自我、促进发展有着重要作用。随着时代的进步,保护历史文化遗产越来越受到国际社会和各个国家的重视。考古遗址是历史文化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历史、文化和科学价值,如何保护和利用好遗址是摆在当今社会面前的严肃课题。1956年,西安半坡博物馆建成开放,我国成为世界上较早建设遗址博物馆建筑进行遗址保护与展示的国家。此后,我国陆续建成了大量的遗址博物馆建筑,遗址博物馆建筑成为文化遗产保护事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是,当前关于遗址博物馆建筑的研究大多倾向于建筑实践,比较缺乏多元化、多角度、多层次的系统性研究。事实上,遗址博物馆建筑作为遗址保护和利用的方式,受文化遗产保护和博物馆职能发展的制约和影响,涉及学科广泛,更具有复杂性,有待于研究和实践的进一步总结和完善。建筑师是参与遗址保护过程中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而目前对于如何设计遗址博物馆建筑,即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在面对遗址保护的问题时,关于建筑需要保护什么、为什么保护、如何保护等问题仍然存在一定的困惑和争议。因此,论文以遗址保护理念为基点,以文化遗产保护理念与博物馆发展趋势为外因,以遗址保护与展示利用为内核,融贯多元学科,将系统整体性与遗址博物馆建筑相融合,建构了具有核心性、开放性、适应性、多样性、模糊性和协同性遗址博物馆建筑整体性设计观念,探索了基于遗址保护理念的遗址博物馆建筑整体性设计理论。遗址保护与利用强调“真实性、完整性、最小干预性和可识别性”,“空间适用、环境协调、技术适宜、形态适应”是构成遗址博物馆建筑整体性设计的“四要素”。只有各要素满足遗址保护的要求,才会实现基于保护理念的遗址博物馆建筑的总体目标。论文主要分为四部分:第一部分是第一章,主要论述课题研究的背景、研究现状、课题研究目的和意义、研究方法和框架等内容。第二部分是第二章和第三章,在对历史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相关理论、博物馆发展、遗址保护和遗址博物馆建筑整体性认知的基础上,明确遗址博物馆建筑需要保护什么和为什么保护的问题,探索了基于保护理念建筑整体性设计理论框架,提出整体协同设计方法。第三部分包括第四章、第五章、第六章和第七章,针对遗址保护的真实性、完整性、最小干预性、可识别性原则,对应遗址博物馆建筑的空间、环境、技术、形式展开研究,重点解决遗址博物馆建筑怎样保护遗址的问题,提出基于保护理念的“环境协调,空间适用、技术适宜、形态适应”的建筑设计策略。第四部分是结论,建构建筑整体性设计观念、探索建筑整体性理论、实施建筑整体性设计策略,对遗址博物馆建筑发展具有理论和现实意义。最后,对遗址博物馆建筑未来的发展提出展望。

周飞[5](2014)在《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发展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经历了大城市的发展浪潮后,小城市将在今后的经济发展、经济增长中占有重要地位。作为未来中国城镇化的主力,中国小城市将在吸纳农村人口、完成中国社会转型方面发挥重要作用。研究中国小城市的发展路径和发展战略,能够更加准确地作出中国未来城镇化的空间部署和发展规划。本文综合运用实证与理论分析的方法,在实地考察与文献阅读的基础上,结合国际、国内小城市发展历史与现状,对湖北省长江经济带小城市的空间布局、经济发展、社会发展、生态文明建设作出理论性的分析,并提出相应的对策。从对湖北长江经济带中小城市发展现状的考察中,可以得出一个基本认识,武汉市一城独大,发展程度高的地级市与周边省份同等城市相比差距还不明显,而到小城市一级就与周边省份有不小差距,湖北省的城市格局呈“倒金字塔”形状。从而得出结论,湖北长江经济带如果要在整体实力上大幅度提升,必须加快发展中小城市,尤其是发展小城市及其所辐射的小城镇。本文的重点是四至七章,探讨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的空间布局、经济发展战略、社会发展战略和生态文明建设。关于空间布局,小城市应从本地地理环境、资源禀赋、产业基础、人力资源等实际情况出发,对产业发展方向和城镇体系综合考量,使二者实现空间交汇,达到产城融合,形成错落有致的城镇网络,各类产业协调发展。整个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空间布局需要宏观上的把握,才能形成健康有序发展的城镇连绵带。整个经济带的发展布局,应采取分段开发的策略。经济带东段强调武汉市对整个经济带尤其是对鄂州、黄冈、黄石、咸宁的带动作用,西段突出省域副中心城市宜昌对周边中小城市的辐射力,中段则为解决湖北省“中部塌陷”而实施“壮腰工程”的具体途径。交通干线是产业和城镇发展的大动脉,一定要加大投入,建设水、空、公、铁一体化的综合交通系统,使湖北长江经济带发生整体的互联互动。要在民生优先、安全为重、绿色优质三个原则指导下,加强基础设施建设,市区内公共设施达到规范化、标准化要求。城市建筑的空间布局要做到融入大自然,延续城市历史文脉,使群众生活舒适愉悦,乐在其中。关于经济发展战略,重点放在优化产业结构上。分析三大产业结构,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第一产业比重偏高,第三产业比重偏低。发展的对策,农业方面主要是科技兴农,推进产业化经营,以品牌营销促进产业升级;工业方面主要是培育主导产业,以科技创新拓展产业延伸能力,打造名牌产品;服务业主要是全面满足社会需要,发展科技服务行业。带内小城市对外贸易依存度偏低,改进措施是培育竞争优势,拓宽贸易方式,推进市场多元化。坚持深化以产权为中心的经济体制改革,在金融体制上以市场化手段完善金融服务体系,建立金融服务多元化的投融资体制;在管理体制上确立政企分开等原则,提高管理效益;对城区和农村土地制度,要分别以土地管理和产权为中心加以调整,农村土地的流转将给农民落户城镇带来更多的资金和就业机会。关于社会发展战略,强调的是以人为本和“人的城镇化”。对人口集聚,小城市要尽快放开户籍限制,使人口城镇化跟上土地城镇化的步伐;要通过调整城镇布局,建立就业服务体系,提高城镇就业率;发挥政府的宏观引导作用,培植深厚的人力资源。对社会服务,要重点解决社会保障和教育医疗体系中存在的问题,使人人公平享受市民的合法权益。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带内小城市已经取得一定进展。今后的工作重点,主要是推进经济发展方式的绿色转型,建立全面高效的污染防治体系,完善环境保护的生态补偿机制,走绿色发展、循环发展、低碳发展的城镇化之路。对带内小城市的大量人文资源,也要以生态文明的理念去维护和开发。从人文资源中提炼城市精神、开发旅游资源、激活地方特色产业和产品、营造精神家园。通过自然环境和人文资源的维护和开发,获取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还给老百姓一片蓝天白云、青山绿水。

申晓辉[6](2013)在《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研究 ——以河南三所地方高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地方传统文化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具有浓郁的生活气息、炽热的思想感情和独特的人文情结,也是我们宝贵的文化遗产,具有其很高的现代价值。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前提,是要充分认识到我国传统文化的历史意义和现实价值;弘扬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关键,是要对我国丰厚的传统文化进行深入挖掘和科学梳理,在继承中不断创新,在实践中大力发展。地方高校是区域文化中心,也是地方教育机构。地方高校不仅要为地方经济发展服务,更要承担起引领地方文化建设和发展的重任,这是时代赋予地方高校的新的历史使命。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研究具有重大意义。高等教育是优秀文化传承的重要载体和思想文化创新的重要源泉,地方高校聚集了地方大批的知识精英和文化精英,在对地方传统文化的研究中,既传承和创新弘扬传统文化,又加强了地方高等学校自身的文化建设,从而更好发挥地方高校的文化功能;既扩大了中国文化的国际影响力,又有在文化强国战略中的文化担当。开展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研究,既是国际社会和时代发展的需要,又是高等教育和高等学校发挥文化功能的主观诉求。本研究以文化强国战略为研究背景,以高等教育功能理论、高等学校职能理论以及文化强国相关理论为研究基础,选取河南省处于三个不同地方传统文化类型的三所地方高校,洛阳师院与河洛文化、安阳师院与殷墟文化和焦作师专与覃怀文化为研究对象,以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成效和策略为导向,通过对案例学校整体基本情况和所在地区传统文化资源情况的概述,考量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研究能力,为我们分析评价其弘扬的策略、路径和成效、困境提供了基本参照。本研究从人才培养、学术研究和服务社会三个维度进行分析,总结案例学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经验,探寻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面临的共同困境,探索解决困境的对策,以期实现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历史使命。地方传统文化是形成地方高校办学特色的重要文化资源,也是地方高校自身文化建设的源头活水。地方高校要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绝对不能功利化地按需研究,这样会破坏地方传统文化的有机整体性,也不能一味迎合某些企业或地方一时的经济利益而精华糟粕照单全收,而应有所选择,有所批判。充分发挥地方高校文化引领优势,给予社会对待传统文化认识和继承的正能量,能够树立对优秀传统文化继承创新的正识见,造福一方百姓,惠泽当代文化建设。因此,本课题要研究的问题主要包括三个方面的内容:一是有关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研究的理论问题;二是有关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研究的现实问题;三是有关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优化和策略保障问题。本研究以洛阳师院与河洛文化、安阳师院与殷墟文化以及焦作师专与覃怀文化为例,从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路径、成效和困境等方面进行分析,以求演绎出规律性的经验和普遍性的策略思考。本文论述了正确处理地方政府和地方高校的关系、地方传统文化与地方现代文化的关系、地方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地方传统文化与大学文化的关系、地方传统文化与地方高校课程文化的关系,然后从理论认识缺乏高度、实践操作存在难度和配套政策缺少力度三个方面,探究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共同瓶颈,并对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进行前瞻性思考并提出策略措施。通过研究,我们认为非省会、非中心城市的地方高校是所在地区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地方文化传承与发展的策源地,它肩负着知识传播、文化引领和科技创新,推动地区的经济文化转型和地方经济与社会发展的重要使命。要肩负起引领地方文化的责任,从客观上讲,地方高校还面临着许多不足,担负起这个神圣而光荣的使命仍心有余而力不及。解决这个问题首先需要地方高校立足自身,苦练内功,充分结合地方传统文化的特色和优势,提炼自己的文化精神;融入地方传统文化的先进元素,规范自己的行为文化;改善自己的环境文化,加强大学文化建设。其次,地方高校必须找到与地方社会的最佳结合点。搞好供需对接,引领地方传统文化就有可能,弘扬地方传统文化,才能可持续性发展。古往今来、古今中外,阐释和弘扬传统文化的成功路径既有不可复制的独特性,也有带来启迪的规律性。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一个最高原则就是因地制宜,办出特色。因此如何走出自己的路子,也是我们评价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成效的一个主要指标。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所面临的共同困境首先是理论认识的欠缺,主要反映在文化引领的自觉意识淡薄和服务地方的理念滞后两个层面。其次是实践操作的困难,主要体现为难以形成普遍的价值认同、难以制定可行的建设目标、难以构建有序的运行机制和难以凝聚强劲的文化动力等四个方面。第三是配套政策的不足,主要包括地方高校办学经费保障不到位、地方高校人事政策和人事制度尚不完善两大亟待解决的问题。地方高校必须站在文化自信和文化自强的高度,深刻认识地方高校对地方文化的引领作用,更新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的理念。在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操作策略上,地方高校和地方政府双管齐下,增强传统文化的认同感;初步实现地方优秀传统文化保护的法制化、科学化和规范化,形成以地方政府保护为主、全社会共同参与的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制度保障体系,使保护和弘扬地方优秀传统文化,成为地方各级政府和地方高校的共识和自觉行动,在多元和谐互促的健康文化环境里,吸取地方优秀传统文化的滋养,实现文化强市、文化强省、文化强国的中国梦。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研究是一个既有理论价值又有现实意义的课题,需要地方政府、社会、地方高校师生等多主体的协调配合、共同努力来完成。

杜学军[7](2013)在《满洲里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发展方式与五位一体生产方式关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满洲里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作为国家区域发展总体战略之一,是党中央在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下作出的战略部署,是在深化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加快西部地区沿边开放步伐过程中作出的一项重大决策。总体布局思想是全面发展理论的具体内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关于全面发展的思想来源于马克思主义的全面生产理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思想源于马克思“四生活”论断和人与自然和谐思想。本文在对上述思想层层解析的基础上,理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产生的历史过程,提出了经济方式、政治方式、文化方式、社会方式、生态方式“五位一体”建设方式及其二因素概念;同时系统研究了发展方式理论演进的历史脉络,得出了五位一体总体布局是马克思主义全面生产理论、“四生活”论断和人与自然和谐理论的表现形式;转变发展方式是五位一体建设方式的实现途径这一结论。并从五位一体的视角对满洲里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的经济方式与发展方式、政治方式与发展方式、文化方式与发展方式、社会方式与发展方式、生态方式与发展方式进行了解读,提出如下建议:通过满洲里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建设北疆经济强市,切实转变经济发展方式,基本建成面向东北亚的区域性国际贸易基地、跨境旅游基地、进出口加工制造基地、能源开发转化基地、国际物流中心和科技孵化合作平台;建设法治城市,为试验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创造良好的民主政治环境;建设口岸文化强市,为试验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提供精神动力和智力支持;建设和谐幸福家园,为试验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奠定和谐稳定基础;建设美丽满洲里,加强生态文明建设,为试验区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准备外部条件。经过10年左右的努力,探索出一条西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的新路子,使满洲里成为沿边开发开放的排头兵、欧亚陆路大通道重要的综合性枢纽、沿边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极、边疆民族地区和谐进步的示范区。

潘俊峰[8](2013)在《边缘·边界·跨界 ——当代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系统性研究》文中提出论文针对当代中国环境艺术设计在实践发展过程中的复杂性和矛盾性,以系统整体艺术地塑造人居环境为宗旨,根据建筑空间环境的内外关系,提出将环境艺术设计类分为室内环境艺术设计与室外环境艺术设计的观点。室内环境艺术设计可视为建筑设计的延伸,室外环境艺术设计可视为城市设计的延伸。从目前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状况来看,表现出室内环境艺术设计逐渐向室外环境艺术设计拓展延伸的发展趋向,它们之间的设计边界,也由于当代可持续发展的观念融入,出现了互渗、融合的发展态势。论文在此基础上依据当代生态理念、低碳理念、环保理念等跨学科学术思想,结合人文科学对地域文脉、多元审美、人文和谐等理念的关注,归纳出环境艺术设计可持续发展需要遵循的六条基本原则:生态循环原则、绿色环保原则、低碳再生原则、地域文脉原则、多元审美原则、人文和谐原则,并提出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艺术设计模型,侧重从设计方法论的角度探讨了当代环境艺术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总之,本文认为,当代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的可持续发展核心,应根植于人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观念之上,在未来建立起科学、技术、文化、艺术等多学科有机融于一体的跨学科学术研究体系。

严淑华[9](2013)在《女娲与当地女性生活 ——基于河北涉县女娲神话与载体的考察》文中研究指明人类的生活经历了由生存——生活——生活水平——生活质量的演进,人类的历史可以说是一个不断追求高品质生活的历史。女性是社会主体的一部分,是社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她们的生活质量如何,不仅影响到女性个人本身,也影响到其家庭乃至社会。女性生活状况的优劣在某种程度上取决于社会进步的程度和文明的程度,反过来,女性生活状况的优劣也影响与决定着家庭和社会的和谐与安宁。女娲是传说中的人类始祖,华夏之初的三皇之一,中国的大母神,是人们心目中伟大女性的代表,她的故事享誉祖国大地。她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置高媒、作笙簧、造万物。她拯救人类于水火之中,使人类得以生存;她造人,使人类得以繁衍发展;她规范婚姻制度,使人类的行为有章可循,提高人的德行;她制笙簧,教人乐生,美化人的生活,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她对社会的起源与发展、人类的繁衍与进化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河北涉县有全国着名的传说是女娲炼石补天、抟土造人的场所——娲皇宫,当地人称为“奶奶顶”,由于其建筑造型的奇特又被形象地称为“活楼”、“吊庙”。迄今已有1450多年的历史,是专为祭祀女娲而兴建的,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是我国最大、最早的奉祀上古天神女娲的古代建筑。气势恢宏的河北涉县女娲祭典于2006年5月20日被国务院纳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这里还有全国面积最大的石刻壁经群,经考证为“天下第一壁经群”,有着极高的研究价值。在涉县这片神奇的土地上,广泛流传着女娲的各种神话传说。这里环境优美,碧野蓝天,清澈透亮,含氧量高,吸引着越来越多的人前来进香游览,每年两次盛大的女娲祭典——政府公祭和民间祭典,是信众们集聚的好时机,每年农历三月的盛大庙会更是香客云集,国内最远处达福建一带,国外人士到此拜祭的也很多,可谓是信众众多。福建甚至还仿造娲皇宫的样子建造了一座与之相同的祭祀场所,足见涉县女娲文化传播之广泛。这种情况下,女娲神话和载体——娲皇宫与当地经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共同发展。当地的信仰与建筑赋予了女娲的神圣庄严,增强了人们的崇敬感;女娲神话与载体又给予当地群众以精神的慰藉和信仰的寄托,二者共经风雨,直到今天的繁荣与繁华。从全国多处女娲祭祀地来比较,河北涉县女娲神话与载体、女娲祭典、女娲信仰与女娲精神的打造与挖掘独具特色,更具有代表性。那么,当地及周边地区对女娲的信仰普遍而虔诚,受女娲神话与载体影响的当地女性生活如何?对当地社会进步产生哪些影响,如何进一步挖掘和打造女娲精神在当地的彰显力度?如何在社会中倡导女性社会作用与精神?带着这些问题,我们到涉县娲皇宫周边村落及庙会场所进行走访,进行了田野调查和问卷调查。在此基础上,挖掘女娲对当地女性生活的影响,积极发挥女性在和谐社会建设中的优势与作用。本文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介绍当地女娲神话故事的内容及特色,女娲神话载体——娲皇宫的细节及特点,在此基础上,分析二者之间的关系,调查研究二者在当地生活沿袭中所展现出来的生活意义。任何神话传说都源于生活,或是生活的写照,或是生活中不如意事情引发的狂想或幻想。从神话传说的生活起源,探究娲皇宫女娲的原型母亲化身,从神话故事描述中的生活场景联想到给当地生活带来的社会生活意义,展现了生活的多姿多彩与女娲带给人们的积极进取、战天斗地、大爱无疆的精神。第二部分介绍当地与女娲有关的生活要素,包括公祭女娲大典和民间祭典的过程与形式、朝顶的壮观、参与的人员、祭典词、家庭祭典、女性的参与状况等,还包括娲皇宫庙会及庙会对当地生活状况的影响、经济影响、声誉影响、女性影响等。庙会现已成为拉动当地经济的重要载体,庙会也是人们祭祀的重要时期,有很多流传的习俗沿袭至今,有很高的研究价值。女娲及与女娲有关的故事习俗甚至禁忌等已渗入当地生活之中,和当地人们的日常生活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现实生活中的很多习惯与习俗中都能够找到女娲的影子。第三部分是对当地女性日常生活、家庭生活、社会生活、文化生活的考察。旨在从当地女性生活的表现中,找寻女娲影响与渗入的要素,研究在女娲影响下当地女性的生活特质。与现代社会相联系,在人们对生活质量的要求逐渐提高的过程中,运用女娲精神不断打造女性生活的新境界。第四部分是女娲神话、载体对当地女性生活的反思和重构。反思是为了重构,反思中运用辩证思维方式,从正反两个方面看待神话故事与载体,看待当地女性对女娲的接受度及其女娲对女性生活的影响,既看到带来正面的效益与影响,又看到在现代社会中极度的崇拜而导致的迷信色彩,把女娲庸俗化和泛化的情况。在调研过程中发现,对女娲信仰的科学性与受教育程度、与年龄有关,分层上还是比较明显。所以,在对女娲神话与载体的建设中,要注重女性励志、女性生活体验、女性精神塑造和女性的自我认知等,不仅挖掘女娲功绩对后人的震撼和激励、后人对女娲精神的传承与弘扬,更要用女娲惊天动地的功绩和战天斗地的精神昭示未来社会发展中女性的价值取向,引导当地及国内所有女性在社会发展中找准发挥自身能量的最佳位置,更好地为社会建设贡献力量,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生力军。在研究的基础上,笔者提出三个新命题:一是女性的社会地位、女性权利不是要求得来的,不是自封的,不是别人赋予的,而是自身价值充分展现后,对社会的作用与贡献引发的社会公认;二是强调男女差异的存在,倡导男女合理分工、发挥各自特长,强调“机会同等、优势挖潜、最优控制下的分工协作”,强调“差异化竞争力”;三是母爱是一个大课题,尤其在农村,女性承担着家庭教育的全部责任,肩负着培养祖国接班人的重任,以女娲的大爱与大智慧,展现母爱的科学性。

安华[10](2012)在《山西转型经济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为更好地把握山西经济长期转型发展演进的路径,理解山西资源依赖型经济形成的历史文化背景和区域经济发展的基本规律,本文将研究视角由当前的时点拓展至长期的历史发展过程,从长期的历史视角对山西经济的长期转型和资源型经济的转型进行分析,总结山西经济长期发展和转型的历史规律,推动山西区域经济史研究的深入,同时对新时期山西经济的转型发展也具有较强的理论和实践的指导意义。山西的经济社会变迁有着其独特之处。由于其自然地理条件,加之人口的不断增加与可供狩猎和采集的资源日渐稀缺之间的矛盾,导致狩猎采集劳动的边际产品下降,山西较早地实现了由原始社会时期的狩猎和采集业向原始畜牧业和农业的过渡,也由于其农牧兼宜的自然环境、独特的地理位置以及政府的政策,从虞夏到宋元时期三千余年的时间里,山西以种植业为主的农业并没能直接成为经济的主导部门,而是在与畜牧业的兴衰更替中逐步确立了传统农业经济的主导地位。在农业的发展过程中,有限的地力不足以养活日益增加的人口,从事手工业或者外出经商的人逐渐增多,到了明清时期,山西商业日趋发展和繁荣,甚至形成了“业贾者十之六、七”的局面。由于商业兴盛以及由此形成的路径依赖,导致山西的近代工业出现相对滞后。也由于山西商业积累的雄厚资本,加之阎锡山统治期间一系列促进措施,山西近代工业发展后发制上,到20世纪三、四十年代,一跃成为工业强省。但是,由于在钢铁、机械、化学、电力、建材等方面投入了很大资本,而在轻工业建设方面的政府投入却相当少,导致了山西工业结构的失衡,并进而影响了新中国成立之后山西经济的发展战略。新中国成立以后,在资源禀赋优势、国家经济政策和产业投资倾斜政策的多重因素综合作用下,山西走上资源型经济的发展道路。特别是在国家大规模投资的推动下,历经建国初期的重点项目建设,六、七十年代“三线建设”和改革开放后大规模的能源基地建设,山西最终形成了资源倚重型的区域经济体系。过度的煤炭资源依赖导致山西经济发展的可持续性越来越弱,资源禀赋与资源诅咒成为山西经济发展的热点问题。到20世纪九十年代,以经济结构调整为主的山西资源型经济转型被逐步提上日程,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山西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和技术转型与升级等方面取得了一定成绩,也存在着诸多不足,这也是山西省今后转型发展的努力方向。山西当前的经济转型既是山西经济跨越发展的现实要求,也是产业升级要求和低碳经济制约条件下的必然选择。转型的方向则是建立一个新的多元化的主导产业体系,实现由粗放式、高能耗、高污染的传统增长方式向集约型、技术型的现代增长转型,同时培育和营造与此相适应的生态环境、人文环境与政治环境。本文通过对技术进步与长期经济发展的历史比较分析,发现技术创新对区域经济增长具有巨大的推动作用,特别是对区域产业升级的影响不可替代,对产业升级的进度和梯度具有决定性作用。在山西经济处于相对领先位置时,技术进步往往也是相对突出的,而当技术水平和创新水平相对不足之时,山西的经济发展也相对滞后于全国。注重基础教育和科研创新,加大对人力资本的投资力度,必将推动山西经济的转型发展。通过山西历次经济转型的分析表明,山西经济的长期转型发展既符合人类历史发展演进的一般规律,也具有独特性。相对于历史时期革命性经济变革,当前山西的经济转型是一种独特的地方转型模式的新探索,是一种资源型经济转型发展的尝试,也是一项市场经济体系和体制机制的深化改革。

二、浙江旧石器考古实现零的突破(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浙江旧石器考古实现零的突破(论文提纲范文)

(1)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相关概念与研究范围界定
        1.1.1 藏品、展品、文物概念界定
        1.1.2 研究范围
    1.2 提高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的必要性与机遇
        1.2.1 国家层面的文化服务需求
        1.2.2 博物馆的自身发展需求
        1.2.3 公众的精神文化需求
        1.2.4 信息技术的发展
        1.2.5 “智慧”理念的普及
    1.3 国内外研究述评
        1.3.1 国内研究概况
        1.3.2 国外研究概述
        1.3.3 小结
第二章 藏品利用——藏品价值的实现
    2.1 藏品价值体系
        2.1.1 国内相关价值体系论述
        2.1.2 国外相关价值体系论述
        2.1.3 博物馆功能与藏品利用的价值
    2.2 本体价值利用
        2.2.1 陈列展览
        2.2.2 科学研究
        2.2.3 文物复制、仿制
        2.2.4 藏品着书出版
        2.2.5 藏品外借——以广东省博物馆2017 年展览为例
    2.3 情感价值利用
        2.3.1 社会教育活动
        2.3.2 文博类电视节目
        2.3.3 新媒体传播
    2.4 发展价值利用
        2.4.1 数字化利用
        2.4.2 文创产品开发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基本情况研究——以陈列展览为例
    3.1 数据采集的基本情况
        3.1.1 随机收集展览的基本情况
        3.1.2 随机收集展览的主办博物馆基本情况
    3.2 估算全国博物馆藏品展出率
        3.2.1 建立估算全国博物馆藏品展出率的数学模型
        3.2.2 收集展览的展品数量的正态性检验
        3.2.3 根据数学模型估算全国博物馆藏品展出率
    3.3 影响博物馆藏品展出相关因素的筛选建模和校正
    3.4 影响博物馆藏品展出的相关因素分析
        3.4.1 相关性分析的统计学方法
        3.4.2 博物馆级别与藏品展出的相关性分析
        3.4.3 博物馆类型与藏品展出的相关性分析
        3.4.4 展览数量与客观因素的相关性分析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分析
    4.1 藏品利用效率低的表现
        4.1.1 广度问题
        4.1.2 深度问题
        4.1.3 频率问题
        4.1.4 真实性问题——以《国家宝藏》节目为例
    4.2 藏品利用效率低的内部原因
        4.2.1 藏品研究不足
        4.2.2 展览场地限制
        4.2.3 利用方式单一
        4.2.4 利用观念狭隘
        4.2.5 藏品的同质化
        4.2.6 专业人才缺乏
    4.3 藏品利用效率低的外部原因
        4.3.1 法规尚待完善
        4.3.2 利用资金不足
        4.3.3 缺少馆际交流
        4.3.4 外界参与性低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国外博物馆提高藏品利用效率的探索与实践
    5.1 从藏品本体着手
        5.1.1 Curator(策展人)制度
        5.1.2 文物登录制度
        5.1.3 重视科学研究
    5.2 从场地方面着手
        5.2.1 开放内部空间——库房
        5.2.2 拓展展厅空间——高密度陈列方式
        5.2.3 “藏品+”模式开发外部空间
    5.3 从延伸利用着手
        5.3.1 注重教育服务工作
        5.3.2 藏品数字化工作
        5.3.3 文创产品开发
    5.4 藏品利用的保障措施
        5.4.1 多渠道经费来源
        5.4.2 建设志愿者队伍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智慧理念下博物馆提高藏品利用效率方式分析
    6.1 智慧理念下的博物馆
        6.1.1 智慧博物馆起源
        6.1.2 技术系统
        6.1.3 智慧博物馆藏品利用的实践应用
    6.2 人工智能时代的AI博物馆
        6.2.1 人工智能概述
        6.2.2 人工智能的发展政策与规划
        6.2.3 目前AI在博物馆藏品利用中的应用
    6.3 人工智能对博物馆藏品利用的影响
        6.3.1 提高藏品利用效率
        6.3.2 拓展藏品利用手段
        6.3.3 深化藏品利用领域
        6.3.4 提升智能化互动性
    6.4 人工智能给博物馆藏品利用带来的机遇分析
        6.4.1 国际趋势、国家战略是关键动力
        6.4.2 促进博物馆事业发展是核心支撑
        6.4.3 人工智能技术发展应用是外在推动因素
        6.4.4 理论研究、学科融合是有利保证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人工智能技术在藏品利用方面的个案探索
    7.1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的自动导览装置在藏品利用中的设计
        7.1.1 导览对于博物馆藏品的重要性
        7.1.2 人工智能技术在博物馆导览中应用的必要性
        7.1.3 自动导览装置的模块设计
        7.1.4 自动导览装置的工作方法
    7.2 一种基于VR技术的图像采集处理装置及其方法
        7.2.1 技术背景
        7.2.2 模块设计
        7.2.3 图像存储模块的图像处理方法
        7.2.4 具体工作流程
    7.3 一种基于人工智能技术的非结构性破损壁画修复方法
        7.3.1 研究背景
        7.3.2 生成对抗网络算法的介绍
        7.3.3 损失函数
        7.3.4 修复壁画的结果
    7.4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一、主要结论
    二、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表
附录
致谢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2)坚定文化自信 弘扬鄂尔多斯文化——新起点上的鄂尔多斯博物馆讲好自己的故事(论文提纲范文)

放眼全域,做区域文化的引领者
多元并举,大视野下打造地区文化名片
强强联合、横向联动,讲好鄂尔多斯故事
不断寻找业务突破,提升鄂尔多斯文化质量

(3)文化规划视角下北京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文化规划:城市复兴新方向
2 北京世界文化遗产资源特征分析
    2.1 世界文化遗产发展之路
    2.2 北京世界文化遗产资源特征分析
3 文化规划视角下北京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的原则
    3.1 坚持有机更新基础上的整体保护原则
    3.2 坚持守正创新、活化传承的原则
4 文化规划视角下北京的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对策
    4.1 坚持文化导向,编制科学合理的规划
    4.2 优化管理体制,构建多方共同治理模式
    4.3 依托现代技术,设计多维立体的遗产监测体系
    4.4 变革育人理念,确立全方位和跨学科的培养体系
    4.5 关照社区需求,推进共治共享的社区参与机制
5 结束语

(4)基于遗址保护理念的遗址博物馆建筑整体性设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课题的提出
        1.1.1 外部动因——遗址博物馆建筑研究的重要性
        1.1.2 内部动因——遗址博物馆建筑研究的必要性
        1.1.3 个人动因——遗址博物馆建筑研究的基础性
    1.2 遗址博物馆建筑研究现状
        1.2.1 国外遗址博物馆研究现状
        1.2.2 国内博物馆学界关于遗址博物馆的研究
        1.2.3 国内建筑学界关于遗址博物馆建筑的研究
    1.3 研究意义和创新点
        1.3.1 提出基于遗址保护理念的遗址博物馆建筑整体性设计观念
        1.3.2 探索基于遗址保护理念的遗址博物馆建筑整体性设计理论
        1.3.3 提出基于遗址保护理念的遗址博物馆建筑整体性设计策略
    1.4 研究范围的界定
    1.5 研究方法
        1.5.1 系统整体的研究方法
        1.5.2 分析综合的研究方法
        1.5.3 学科交叉融合的方法
        1.5.4 理论结合实践的方法
    1.6 研究框架
第2章 基本概念的整体性认知
    2.1 文化遗产保护理论
        2.1.1 欧美文化遗产保护理念的发展演变概述
        2.1.2 国际文物保护规则
        2.1.3 国内文物保护规则
        2.1.4 文化遗产保护理论中的整体性思想
    2.2 博物馆的发展与演变
        2.2.1 博物馆的历史演变
        2.2.2 当代博物馆概念
        2.2.3 当代博物馆职能
        2.2.4 博物馆建筑的历史演变
        2.2.5 当代博物馆建筑整体发展特征
    2.3 关于遗址保护
        2.3.1 关于遗址
        2.3.2 遗址保护的概念及核心性
        2.3.3 遗址保护的内容和尺度
        2.3.4 遗址保护与展示的基本原则
        2.3.5 遗址保护与展示原则的整体性
    2.4 遗址保护的方式——遗址博物馆建筑
        2.4.1 遗址博物馆概念
        2.4.2 遗址博物馆职能
        2.4.3 遗址博物馆建筑
        2.4.4 遗址博物馆建筑类型
    2.5 国内遗址博物馆建筑发展概况
        2.5.1 遗址博物馆产生的背景
        2.5.2 我国遗址博物馆发展概况
    2.6 小结
第3章 基于遗址保护理念的遗址博物馆建筑整体性设计研究
    3.1 影响遗址博物馆建筑的因素
        3.1.1 外部因素
        3.1.2 内在因素
    3.2 当前遗址博物馆建设存在的不良问题
        3.2.1 表面特征——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建筑思潮的影响
        3.2.2 观念因素——遗址保护与建筑标志性的冲突与矛盾
        3.2.3 本质原因——遗址博物馆建筑缺乏整体认识价值观
    3.3 问题反思——整体性与遗址博物馆的融合
        3.3.1 系统整体性
        3.3.2 建筑整体性的理论基础
        3.3.3 整体性对遗址博物馆建筑的意义
    3.4 遗址博物馆建筑整体性设计理念建构
        3.4.1 核心性
        3.4.2 开放性
        3.4.3 适应性
        3.4.4 多样性
        3.4.5 模糊性
        3.4.6 协同性
    3.5 遗址博物馆建筑整体性设计
        3.5.1 建筑设计目标
        3.5.2 建筑结构层级
        3.5.3 建筑核心要素分解
        3.5.4 整体协同设计方法
    3.6 小结
第4章 遗址博物馆建筑空间适用性设计研究
    4.1 建筑空间
        4.1.1 建筑空间的功能与意义
        4.1.2 遗址保护与展示和建筑空间的关联性
    4.2 遗址博物馆建筑选址设计
        4.2.1 与一般文化博物馆选址差异
        4.2.2 遗址博物馆建筑选址模式
        4.2.3 遗址博物馆建筑选址设计思路及原则
    4.3 遗址博物馆建筑实用功能设计
        4.3.1 建筑功能构成的匹配性与合理性
        4.3.2 建筑空间布局的选择性
        4.3.3 交通流线组织的秩序性
        4.3.4 以实用功能为导向的建筑设计方法
    4.4 遗址博物馆建筑空间场所设计
        4.4.1 建筑场所
        4.4.2 遗址保护与建筑场所的关联性
        4.4.3 遗址博物馆建筑场所的生成机制
    4.5 遗址博物馆建筑空间适用性设计策略
        4.5.1 合理规划选址
        4.5.2 配套适用空间
        4.5.3 选择合适布局
        4.5.4 组织秩序流线
        4.5.5 建构场所精神
    4.6 小结
第5章 遗址博物馆建筑环境协调性设计研究
    5.1 遗址周边环境保护
        5.1.1 遗址周边环境保护的兴起
        5.1.2 遗址周边环境释义
        5.1.3 遗址周边环境构成
        5.1.4 遗址周边环境保护的重要性
        5.1.5 遗址周边环境对遗址博物馆建筑的影响
        5.1.6 遗址周边环境保护的原则
    5.2 遗址周边环境保护范围的划定
        5.2.1 保护范围划定层级
        5.2.2 保护范围划定原则
        5.2.3 执行遗址保护规划,开展遗址周边环境保护
    5.3 自然环境协调性设计
        5.3.1 适应气候,营造功能建筑
        5.3.2 地下建筑,保护地形地貌
        5.3.3 化整为零,适应地形地貌
        5.3.4 形式消隐,降低环境扰动
        5.3.5 乡土建筑,融入环境保护
        5.3.6 现代简约,表达可读特征
    5.4 城市环境协调性设计
        5.4.1 融入肌理,保护城市历史格局
        5.4.2 形象控制,协调尊重城市风貌
        5.4.3 界面围合,营造整体空间环境
        5.4.4 贴近生活,更新城市生态环境
    5.5 社会环境协调性设计
        5.5.1 遗址博物馆的社会职能
        5.5.2 遗址博物馆建筑与社会环境的协调性
        5.5.3 一个案例——西安大唐西市博物馆
    5.6 遗址博物馆建筑环境协调性设计策略
        5.6.1 三位一体,整体设计
        5.6.2 消隐体量,融入环境
        5.6.3 时代精神,对话环境
        5.6.4 文脉传承,整合环境
        5.6.5 人文设计,服务社会
    5.7 小结
第6章 遗址博物馆建筑技术适宜性设计研究
    6.1 适宜技术
        6.1.1 技术的最小干预性
        6.1.2 技术释义
        6.1.3 适宜建筑技术
        6.1.4 遗址博物馆建筑的适宜技术
    6.2 遗址破坏性主要原因分析
        6.2.1 人为保护性破坏因素
        6.2.2 遗址自然病害及主要影响因素
        6.2.3 室内遗址病害的控制策略
    6.3 实施预防性遗址保护技术
        6.3.1 宏观层面——遗址保护规划
        6.3.2 中观层面——遗址博物馆建筑(遗址公园)
        6.3.3 微观层面——遗址本体保护与展示技术
    6.4 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的程序性
        6.4.1 建立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工作程序的重要性
        6.4.2 文化遗产保护的工作程序
        6.4.3 建筑设计的工作程序
        6.4.4 遗址博物馆建筑设计工作程序
    6.5 遗址博物馆建筑工程保护技术
        6.5.1 可逆性建筑技术
        6.5.2 遗址本体防水与防潮
        6.5.3 地基处理及基础形式
        6.5.4 抗震与结构
        6.5.5 遗址基坑加固、防水与外观处理
        6.5.6 室内温湿度控制
        6.5.7 遗址展示照明
        6.5.8 建筑设备技术
        6.5.9 乡土技术
        6.5.10生态节能技术
        6.5.11新技术探索应用
        6.5.12数字遗址博物馆技术
    6.6 遗址博物馆建筑技术适宜性设计策略
        6.6.1 实施预防保护,依托开展设计
        6.6.2 遵循保护程序,实施系统保护
        6.6.3 避免遗址伤害,降低遗址病害
        6.6.4 选择适宜技术,提高保护效果
        6.6.5 创新保护手段,适应时代发展
    6.7 小结
第7章 遗址博物馆建筑形态适应性设计研究
    7.1 遗址保护与建筑形态
    7.2 博物馆建筑形态
        7.2.1 建筑形态概念
        7.2.2 建筑形态内涵
        7.2.3 博物馆建筑形态的内涵
    7.3 遗址博物馆建筑形态的适应性
        7.3.1 遗址博物馆建筑形态的演变
        7.3.2 遗址博物馆建筑形态演变的内在动因
        7.3.3 遗址博物馆建筑形态适应性的意义
    7.4 遗址博物馆建筑形态创作方法
        7.4.1 基于遗址文化特征的直接表现
        7.4.2 基于遗址主题阐释的抽象表现
        7.4.3 基于传统文脉延续的对话表现
        7.4.4 基于遗址场地特征的场所表现
        7.4.5 基于建构差异特征的对比表现
        7.4.6 基于遗址环境协调的整体表现
        7.4.7 基于兼顾生态节能的技术表现
        7.4.8 基于高技创作倾向的时代表现
        7.4.9 基于抢救性保护的合建表现
        7.4.10基于整体保护的生态博物馆表现
    7.5 遗址博物馆建筑形态适应性设计策略
        7.5.1 标准与尺度把握
        7.5.2 文态与生态兼顾
        7.5.3 部分与整体统一
        7.5.4 历史与现代融合
    7.6 小结
结论与展望
    1.主要结论
    2.展望
附表 1:中国遗址博物馆统计分析表
附表 2:国外遗址博物馆统计分析表
参考文献
    着作文献
    期刊文献
    文化遗产保护规则
    硕博论文
    网络资料
    法律法规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附件

(5)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图目录
表目录
1. 导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现状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与篇章结构
        1.3.1 本文研究方法
        1.3.2 本文篇章结构
    1.4 研究的重点、难点与创新之处
        1.4.1 本文的重点和难点
        1.4.2 本文的创新之处
    1.5 小城市的概念界定
        1.5.1 小城市的划分标准
        1.5.2 小城市的外延
2. 国内外小城市发展现状及其经验
    2.1 国外小城市发展现状与经验
        2.1.1 国外小城市发展现状
        2.1.2 对国外小城市发展模式的研究
        2.1.3 国外小城市发展经验
    2.2 国内小城市发展现状与意义
        2.2.1 国内小城市发展类型
        2.2.2 国内小城市发展中的不足
        2.2.3 大力发展小城市的重要意义
    2.3 小结
3.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发展现状分析
    3.1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的空间分布、地理环境与产业概况
        3.1.1 空间分布
        3.1.2 地理环境与产业概况
    3.2 湖北长江经济带经济发展水平分析
        3.2.1 湖北长江经济带在湖北省经济发展中的地位
        3.2.2 湖北长江经济带地级市与国内相关区域同级别城市经济的比较
    3.3 湖北长江经济带与中部六省小城市实力比较
        3.3.1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与中部六省小城市综合实力比较
        3.3.2 湖北长江经济带与中部六省小城市发展潜力比较
        3.3.3 对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综合实力的基本认识
    3.4 制约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发展的原因分析
    3.5 小结
4.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的空间布局
    4.1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的空间布局规划
        4.1.1 整体发展方向的战略定位
        4.1.2 城镇体系格局的合理配置
    4.2 湖北长江经济带空间布局的宏观调控
        4.2.1 湖北长江经济带的城镇布局
        4.2.2 湖北长江经济带东段的开放开发
        4.2.3 湖北长江经济带中段的开放开发
        4.2.4 湖北长江经济带西段的开放开发
    4.3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现代物流通道建设
        4.3.1 现代物流通道的规划与建设
        4.3.2 现代物流通道建设的产业措施
    4.4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基础设施建设
        4.4.1 基本原则及其实施办法
        4.4.2 城市建筑的布景规划
    4.5 小结
5.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经济发展战略
    5.1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三大产业发展战略
        5.1.1 产业结构分析
        5.1.2 农业发展方针
        5.1.3 工业发展方针
        5.1.4 服务业发展方针
    5.2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对外贸易发展战略
        5.2.1 外贸发展的水平估计
        5.2.2 外贸发展滞后的原因
        5.2.3 外贸发展对策
    5.3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经济体制改革方向
        5.3.1 经济体制改革的重点
        5.3.2 金融体制改革的方向
        5.3.3 管理体制改革的方向
        5.3.4 土地制度改革措施
    5.4 小结
6.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社会发展战略
    6.1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人口集聚战略
        6.1.1 改革户籍制度
        6.1.2 拓展就业途径
        6.1.3 培育人力资源
    6.2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社会服务战略
        6.2.1 完善社会保障体系
        6.2.2 发展教育医疗事业
    6.3 小结
7.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生态文明建设
    7.1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的环境保护
        7.1.1 环境保护的历程与现状
        7.1.2 生态文明建设的基本措施
    7.2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人文资源的维护与开发
        7.2.1 文化遗产状况
        7.2.2 传统文化资源开发
    7.3 小结
8. 结论与展望
    8.1 论文中的主要观点
    8.2 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发展前景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6)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研究 ——以河南三所地方高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背景与选题缘由
        (一) 研究背景
        (二) 选题缘由
    二、文献综述与问题提出
        (一) 文献综述
        (二) 研究问题
    三、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一) 研究目的
        (二) 研究意义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思路
        (二)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研究基础
    一、核心概念界定
        (一) 地方高校
        (二) 文化
        (三) 地方传统文化
    二、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研究的理论基础
        (一) 高等教育功能理论
        (二) 高等学校职能理论
        (三) 先进文化强国理论
    三、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研究的理论探讨
        (一) 弘扬的基础:传统文化的现代价值
        (二) 弘扬的前提:文化选择与批判
        (三) 弘扬的核心:文化传承与创新
        (四) 弘扬的目的:文化传播与育人
        (五) 弘扬的价值:文化引领与辐射
第三章 洛阳师院与河洛文化(案例研究一)
    一、洛阳师范学院的历史与特色
    二、多学科视角的河洛文化
        (一) 从考古学的视角看:地藏丰富,异彩纷呈
        (二) 从文化史的视角看:儒道之源,释教祖庭
        (三) 从古文学的视角看:才雄代出,各领风骚
        (四) 从历史学的视角看:济济史家,赫赫史册
        (五) 从音乐学的视角看:礼乐肇始,汉唐盛继
    三、洛阳师院弘扬河洛文化的主要路径
        (一) 设置相关课程,培养河洛文化的专门人才
        (二) 搭建科研平台,发掘河洛文化的多重价值
        (三) 创新服务途径,开发河洛文化的宝贵资源
    四、洛阳师院弘扬地方文化的成效分析
        (一) 人才培养之业绩
        (二) 学术研究之成就
        (三) 服务社会之成效
    五、洛阳师院弘扬河洛文化的困境分析
        (一) 专业研究队伍建设不力
        (二) 高层次研究成果不多
        (三) 对外合作交流不强
第四章 安阳师院与殷墟文化(案例研究二)
    一、安阳师范学院的历史与特色
    二、殷墟文化的内涵与价值
        (一) 殷墟文化的内涵与遗迹
        (二) 殷墟文化的价值与意义
    三、安阳师院弘扬殷墟文化的主要路径
        (一) 打造品牌学科,培养专业人才
        (二) 开展学术研究,形成学术团队
        (三) 创建特色平台,进行社会服务
    四、安阳师院弘扬殷墟文化的成效分析
        (一) 人才培养之成效
        (二) 学术研究之成果
        (三) 服务社会之贡献
    五、安阳师院弘扬殷墟文化的困境分析
        (一) 学术研究性强,普适推广性弱
        (二) 专业研究多,全员参与少
        (三) 注重宏观研究平台,忽视微观领域拓展
第五章 焦作师专与覃怀文化(案例研究三)
    一、焦作师专的历史与特色
    二、覃怀文化资源概述
        (一) 四大怀药
        (二) 名人雅士
        (三) 太极故里
        (四) 名山秀水
    三、焦作师专弘扬覃怀文化的主要路径
        (一) 开设特色栏目,搭建研究平台
        (二) 强化特色意识,开发校本课程
        (三) 注重产业开发,服务经济社会发展
    四、焦作师专弘扬覃怀文化的成效分析
        (一) 人才培养之收效
        (二) 学术研究之收获
        (三) 服务社会之功效
    五、焦作师专弘扬覃怀文化的困境分析
        (一) 地方政府重视不够,研究经费难以保障
        (二) 学术交流渠道不畅,研究成果影响力不大
        (三) 文化共识不足,缺少文化交流平台
第六章 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规律认识提升
    一、正确处理地方政府和地方高校的关系
        (一) 地方政府和地方高校的理论关系
        (二) 地方政府和地方高校的现实问题
        (三) 构建地方政府和地方高校之间的和谐关系
    二、正确处理地方传统文化与地方现代文化的关系
        (一) 地方传统文化是地方现代文化发展的基础
        (二) 现代文化是传统文化的转型方向和目标
        (三) 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传统文化和现代文化的契合点
    三、正确处理地方传统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的关系
        (一) 地方传统文化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二) 弘扬地方传统文化要体现中国传统文化的精神
    四、正确处理地方传统文化与大学文化的关系
        (一) 地方传统文化和大学文化的相互作用及影响
        (二) 在大学文化建设中体现地方传统文化特色
    五、正确处理地方传统文化与地方高校课程文化的关系
        (一) 地方高校课程文化是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有力工具
        (二) 在弘扬民族精神中开发校本课程创新课程文化
第七章 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共同困境
    一、理论认识缺乏高度
        (一) 文化引领的自觉意识淡薄——基于高等教育文化选择与批判功能的视角
        (二) 服务地方的理念滞后——基于高等教育文化传播与交流功能的视角
    二、实践操作存在难度
        (一) 难以形成普遍的认同价值
        (二) 难以制定可行的建设目标
        (三) 难以构建有序的运行机制
        (四) 难以凝聚强劲的文化动力
    三、配套政策缺少力度
        (一) 地方高校办学经费保障不到位
        (二) 地方高校人事政策和人事制度不完善
第八章 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的策略思考
    一、提高理论认识
        (一) 地方高校对地方文化引领作用的再认识——基于地方高校文化自信的视角
        (二) 地方高校服务地方理念的再考量——基于地方高校文化自强的视角
    二、改进策略研究
        (一) 双管齐下,增强传统文化的认同感
        (二) 多元并进,制定可行的目标体系
        (三) 协同创新,构建有序的运行机制
        (四) 文化自塑,提升高校的文化魅力
    三、制定配套政策
        (一) 建立和完善地方高校经费保障体系
        (二) 构建地方高校现代人力资源管理体系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地方高校弘扬地方文化研究访谈提纲
致谢

(7)满洲里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发展方式与五位一体生产方式关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创新点摘要
绪论
    (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
        1. 试验区建设基本情况
        2. 满洲里市基本情况
        3. 试验区建设是一种发展方式
    (二) 课题的研究意义
        1. 理论意义
        2. 现实意义
    (三) 国内外研究综述
        1. 关于生产方式的研究
        2. 关于发展方式的研究
        3. 关于五位一体布局的研究
        4. 关于满洲里试验区的研究
    (四) 研究方法和内容结构
        1. 研究方法
        2. 本课题的基本框架和结构模型
        3. 本课题研究的创新之处
一、 发展方式和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理论
    (一) 关于发展方式理论
        1. 西方经济学关于增长方式理论
        2. 马克思社会总资本扩大再生产理论
        3. 列宁扩大再生产理论
        4. 毛泽东扩大再生产理论
        5. 邓小平经济增长方式理论
        6. 江泽民经济增长方式理论
        7. 胡锦涛经济发展方式理论
    (二)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理论
        1. 全面发展理论
        2.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理论
    (三) 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对试验区发展方式提出了新要求
        1. 试验区建设必须遵循总体布局转变发展方式
        2. 要求试验区探索具有口岸特色的经济发展方式
        3. 要求试验区坚持促进社会和谐
        4. 要求试验区大力弘扬生态文明
二、 试验区经济方式与发展方式
    (一) 经济方式的内涵与外延
    (二) 试验区的经济力
        1. 试验区经济力体系
        2. 试验区经济力基础
        3. 试验区经济力存在的问题
    (三) 试验区的经济关系
        1. 试验区经济发展体制
        2. 试验区工业经济关系的变革与工业生产状况
        3. 试验区分配体制改革
        4. 试验区商业流通变化
        5. 试验区消费生活提升
    (四) 经济方式与发展方式关系
        1. 经济方式与发展方式关系
        2. 经济力与发展方式
        3. 经济关系与发展方式
三、 试验区政治方式与发展方式
    (一) 政治方式的内涵与外延
    (二) 试验区的政治力
        1. 政治力:制度能力和政治合法性的有机体
        2. 试验区的政治理解、选择和落实能力
        3. 试验区的政治合理性
    (三) 试验区的政治关系
        1. 试验区的政治制度体系
        2. 试验区的政治利益关系
        3. 试验区的政治权力关系
        4. 试验区的政治权利关系
    (四) 政治方式与发展方式关系
        1. 政治方式与发展方式
        2. 政治力与发展方式
        3. 政治关系与发展方式
四、 试验区文化方式与发展方式
    (一) 文化方式的内涵与外延
    (二) 试验区的文化力
        1. 文化力的源头—悠久的扎赉诺尔文化
        2. 文化力的基础—传统的蒙古族文化
        3. 文化力的导向—经典的红色文化
        4. 文化力的核心—先进的精神文明
        5. 文化力的支柱—大气的城市精神
        6. 文化力的竞争—多样的企业文化
        7. 文化力的根基—活跃的群众文化
    (三) 试验区的文化关系
        1. 中西结合的文化关系—地域文化融合
        2. 古老与现代结合的文化关系—民族文化融合
        3. 各领域间的文化关系—产业文化融合
    (四) 文化方式与发展方式关系
        1. 文化方式与发展方式
        2. 文化力与发展方式
        3. 文化关系与发展方式
五、 试验区社会方式与发展方式
    (一) 社会方式的内涵与外延
    (二) 试验区的社会力
        1. 试验区社会力规划
        2. 社会力—试验区社会服务能力状况
        3. 试验区社会管理能力状况
    (三) 试验区的社会关系
        1. 公平的教育关系
        2. 全覆盖的社会保障关系
        3. 和谐的劳动关系
        4. 融合式发展的双拥共建关系
        5. 友好的毗邻城市合作关系
        6. 特色的社会公共管理关系
    (四) 社会方式与发展方式关系
        1. 社会方式与发展方式
        2. 社会力与发展方式
        3. 社会关系与发展方式
六、 试验区生态方式与发展方式
    (一) 生态方式的内涵与外延
    (二) 试验区的生态力
        1. 生态力基本情况
        2. 生态生产的途径
        3. 试验区生态生产存在的问题
    (三) 试验区的生态关系
        1. 生态建市战略
        2. 天然草原补偿机制
        3. 造林绿化
        4. 污染物排放制度
        5. 水资源利用新模式
    (四) 生态方式与发展方式关系
        1. 生态方式与发展方式
        2. 生态力与发展方式
        3. 生态关系与发展方式
七、 满洲里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建设对策
    (一) 试验区建设面临的机遇
        1. 党的十八大的战略部署有利于加快试验区建设
        2. 中俄战略协作伙伴关系和中蒙睦邻友好关系更加紧密
        3. 满洲里拥有良好的政策发展环境
    (二) 试验区建设面临的挑战
        1. 来自沿边口岸竞争加剧的挑战
        2. 来自呼伦贝尔市的赶超挑战
        3. 来自自身发展的不足
    (三) 试验区建设采取的对策
        1. 用好用足用活政策
        2. 转变经济发展方式
        3. 改革政治方式
        4. 丰富文化方式
        5. 创新社会方式
        6. 维护生态方式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作者简介

(8)边缘·边界·跨界 ——当代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系统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研究意义综述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内容及意义
    2.研究现状及方法
        2.1 研究现状及文献综述
        2.2 研究方法
    3.研究创新点及论文框架
        3.1 研究创新点
        3.2 论文架构
第一章 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
    1.1 环境艺术设计的概念
    1.2 环境艺术设计的类分
    1.3 环境艺术设计的功能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室内环境艺术设计
    2.1 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对象
        2.1.1 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沿革
        2.1.2 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对象
        2.1.3 作为建筑设计延伸的室内环境艺术设计
        2.1.4 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原理
    2.2 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方法论与方法
        2.2.1 定性的设计方法论
        2.2.2 典型方法一:以“复制”为代表的设计方法
        2.2.3 典型方法二:以“拼贴”为代表的设计方法
        2.2.4 可实施技术选择
    2.3 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发展
        2.3.1 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风格演变
        2.3.2 室内环境艺术设计的审美营造
        2.3.3 多样化的室内环境艺术设计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室外环境艺术设计
    3.1 室外环境艺术设计的对象
        3.1.1 室外环境艺术设计的对象
        3.1.2 作为城市设计延伸的室外环境艺术设计
        3.1.3 室外环境艺术设计的原理
        3.1.4 室外环境艺术设计形态一:建筑形态
        3.1.5 室外环境艺术设计形态一:景观形态
        3.1.6 室外环境艺术设计形态二:园林形态
    3.2 室外环境艺术设计的方法论及方法
        3.2.1 定量的设计方法论
        3.2.2 典型方法一:以“再生”为代表的设计方法
        3.2.3 典型方法二:以“更新”为代表的设计方法
        3.2.4 可实施技术选择
    3.3 室外环境艺术设计的多元审美
        3.3.1 室外环境艺术设计的尺度范式
        3.3.2 室外环境艺术设计的评价体系
        3.3.3 室外环境艺术设计的多元审美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艺术设计
    4.1 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艺术设计理念
        4.1.1 生态循环原则
        4.1.2 绿色环保原则
        4.1.3 低碳再生原则
        4.1.4 地域文脉原则
        4.1.5 多元审美原则
        4.1.6 人文和谐原则
    4.2 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艺术设计系统模型
        4.2.1 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艺术设计系统要素
        4.2.2 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艺术设计系统结构
        4.2.3 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艺术设计系统原理
    4.3 可持续发展的环境艺术设计方法论及方法
        4.3.1 综合定性与定量的设计方法论
        4.3.2 典型方法一:以“高技术”为代表的设计方法
        4.3.3 典型方法二:以“低技术”为代表的设计方法
        4.3.4 可实施技术选择
    4.4 本章小结
余论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9)女娲与当地女性生活 ——基于河北涉县女娲神话与载体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目的和意义
        一、选题依据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一、关于涉县女娲研究概述
        二、涉县以外女娲研究成果简介
        三、关于女娲与女性、女性生活研究
        四、对以上研究的评述
    第三节 本文主要研究方法
        一、问卷调查法
        二、田野调查法、参与观察法
    第四节 研究的理论依据
        一、马克思主义妇女观
        二、西方女性主义与母性女性主义
        三、神话学理论
第一章 河北涉县女娲神话与载体的生活意义
    第一节 涉县女娲神话与载体简介
        一、河北涉县女娲神话简介
        二、女娲神话载体——娲皇宫简介
        三、女娲神话与载体之间的关系
    第二节 涉县娲皇宫女娲意涵
        一、娲皇宫核心地位的女娲
        二、娲皇宫——女娲信仰的物质性寄托
        三、女娲神化与人化的统一
        四、家庭责任与社会责任的一体化
    第三节 女娲神话的人类生活图景
        一、女娲神话传说的生活起源
        二、女娲——原型母亲的化身
        三、女娲神话中的生活布画
        四、女娲神话传说与载体的生活意义
第二章 河北涉县女娲元素的现实生活展现
    第一节 女娲祭典的神圣性与常规性
        一、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公祭女娲大典”
        二、涉县女娲民间祭典与女性参与
        三、涉县村落与家庭祭典
    第二节 涉县娲皇宫庙会及其习俗
        一、娲皇宫庙会介绍
        二、娲皇宫庙会习俗
        三、日常相关习俗
        四、女娲显灵说的盛行
    第三节 涉县敬畏与禁忌
    第四节 女娲元素在当地生活的渗入
        一、生活方式的影响
        二、当地生活中的女娲元素渗入
第三章 女娲神话感召下的当地女性生活
    第一节 女娲与当地女性生活状况调查与分析
        一、受访者的学历结构
        二、当地居民对女娲神话与载体的认知程度
        三、当地居民对女娲神话传播方式的了解情况
        四、当地居民对“女娲国家祭典”的了解情况
        五、当地居民参加娲皇宫庙会目的情况
        六、当地居民祭拜女娲次数的情况
        七、当地居民祭拜女娲目的情况
        八、当地居民女蜗认知与生活关系的情况
        九、当地居民对生育本能与女性地位关系的调查
        十、当地居民对女娲精神认知情况的调查
    第二节 女娲神话影响下的当地女性日常生活
        一、信仰虔诚,祭拜问卜成为习惯
        二、女性生育与石头崇拜
        三、母性意识强,母性本能突显
        四、婚姻状况与态度
    第三节 娲皇宫庙会女性社会生活
        一、娲皇宫庙会——女性社会生活的助推器
        二、涉县乡村庙会的女性表演
        三、女性娱乐生活
        四、坐夜与倾诉
    第四节 女娲神话下的当地女性生活追求
        一、家庭生活的和谐与社会的尊重
        二、女娲信仰对当地女性的支撑力量
        三、当地女性在女娲影响下的生活变化
第四章 女娲神话与载体对女性生活的反思与重构
    第一节 对女娲神话与载体的反思
        一、女娲神格演变引发的反思
        二、女娲神话载体——娲皇宫的反思
        三、从涉县女娲看文化多元化
    第二节 对当地女性生活的反思
        一、当地女性对女娲精神领悟的缺失
        二、显灵说的夸张性
        三、求神心理的惰性与依赖性
    第三节 从女娲看女性
        一、从女娲看女性价值与社会地位
        二、从女娲看母爱
        三、从女娲看女性管理
    第四节 对当地女性生活的重构
        一、娲皇宫周边村落女性的基本特质
        二、对当地女性生活的重构
    第五节 女娲文化神话与载体现时代价值的深度揭示
余论与展望
    一、女娲神话、载体与当地生活共生共赢
    二、女娲影响的时代性演绎
    三、女性生活质量的男性责任
    四、女娲神话与载体的当地女性生活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后记
附录一
附录二
附录三

(10)山西转型经济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1.1 选题目的及意义
    1.2 学术史回顾与研究基础
        1.2.1 资源与经济发展关系的文献综述
        1.2.2 历史研究基础
    1.3 研究方法与创新点
        1.3.1 研究方法:历史与逻辑相结合
        1.3.2 创新点
    1.4 主要内容与结构安排
第二章 清末之前的山西经济转型与发展
    2.1 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和发展
        2.1.1 原始农业和畜牧业的出现
        2.1.2 狩猎和采集业向原始畜牧业和农业的变迁
    2.2 农业主导地位的逐步确立
        2.2.1 农业的发展和兴盛
        2.2.2 畜牧业的盛衰更替
        2.2.3 农业经济的发展变迁
    2.3 山西商业的兴盛
        2.3.1 商品经济繁荣,城市化速度加快
        2.3.2 活动区域不断扩大,异地贩运贸易空前活跃
        2.3.3 商人地位的历史性变化
        2.3.4 金融业的深化——票号的诞生及其影响
        2.3.5 山西商业兴盛的制度分析
第三章 近代山西的工业化与工业革命
    3.1 工业革命及其影响
        3.1.1 工业革命
        3.1.2 工业革命与现代经济体系
    3.2 山西工业经济的发展
        3.2.1 清朝末年的山西近代工业
        3.2.2 民国以来的山西近代工业
        3.2.3 30年代的山西近代工业
        3.2.4 山西近代工业的特点
    3.3 山西工业经济结构演变
        3.3.1 山西工农业产值比重的变化
        3.3.2 山西近代从业人口演变
        3.3.3 山西税收结构之演变
        3.3.4 山西工业化的水平
    3.4 山西近代工业化的制度变迁
第四章 建国后山西资源型经济的形成
    4.1 重工业经济体系的建立和发展
    4.2 山西资源型产业的畸形发展
        4.2.1 煤炭工业
        4.2.2 冶金工业
        4.2.3 电力工业
        4.2.4 化学工业
        4.2.5 建筑材料工业
    4.3 能源基地建设
第五章 新时期山西经济转型的提出与发展
    5.1 经济结构战略性调整
        5.1.1 山西经济结构调整的历程
        5.1.2 山西产业结构调整的成效
        5.1.3 投资结构的优化与资源产业的逆势扩张
    5.2 技术转型与升级
        5.2.1 技术创新推进历程及成效
        5.2.2 科技技术创新的相对不足
第六章 资源型经济及其转型方向分析
    6.1 资源诅咒及其全球表现
        6.1.1 发达国家老工业区的衰退
        6.1.2 发展中国家丰裕自然资源与经济增长悖论
    6.2 资源诅咒及其传导机制
        6.2.1 资源型产业体系的自循环发展及对人力资本的挤出
        6.2.2 资源性产品价格波动导致经济波动以及预算支出困境
        6.2.3 贸易条件恶化,并引发反工业化现象
        6.2.4 资源收益分配不公及寻租与腐败
    6.3 山西的资源禀赋与资源诅咒
        6.3.1 山西的资源禀赋
        6.3.2 山西的“资源诅咒”
    6.4 新时期经济转型的路径和方向
        6.4.1 山西经济转型的内涵
        6.4.2 产业升级与山西经济转型
        6.4.3 低碳经济与山西经济转型
        6.4.4 山西经济的转型方向
第七章 技术进步与长期经济转型发展
    7.1 技术创新与经济增长的关联分析
        7.1.1 技术创新对经济增长的作用机制分析
        7.1.2 经济增长对技术创新的作用分析
        7.1.3 技术创新产业结构与对区域经济增长的影响分析
    7.2 传统中国渐趋落后分析
        7.2.1 传统中国渐趋落后的历史对比分析
        7.2.2 传统中国渐趋落后的模型演绎
    7.3 山西的科学技术发展
    7.4 转型期山西技术创新对策
第八章 小结
参考文献
附录:图表目录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个人简介及联系方式

四、浙江旧石器考古实现零的突破(论文参考文献)

  • [1]我国博物馆藏品利用效率研究[D]. 李姣. 西北大学, 2021(11)
  • [2]坚定文化自信 弘扬鄂尔多斯文化——新起点上的鄂尔多斯博物馆讲好自己的故事[J]. 李锐,高兴超. 文化月刊, 2020(05)
  • [3]文化规划视角下北京世界文化遗产保护管理研究[J]. 陈昱霖,刘雁琪,刘俊清. 自然与文化遗产研究, 2019(08)
  • [4]基于遗址保护理念的遗址博物馆建筑整体性设计研究[D]. 裴胜兴. 华南理工大学, 2015(04)
  • [5]湖北长江经济带小城市发展研究[D]. 周飞. 华中师范大学, 2014(09)
  • [6]地方高校弘扬地方传统文化研究 ——以河南三所地方高校为例[D]. 申晓辉. 华中师范大学, 2013(12)
  • [7]满洲里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发展方式与五位一体生产方式关系研究[D]. 杜学军. 中国石油大学(华东), 2013(06)
  • [8]边缘·边界·跨界 ——当代中国环境艺术设计系统性研究[D]. 潘俊峰. 天津大学, 2013(12)
  • [9]女娲与当地女性生活 ——基于河北涉县女娲神话与载体的考察[D]. 严淑华. 武汉大学, 2013(08)
  • [10]山西转型经济史研究[D]. 安华. 山西大学, 2012(01)

标签:;  ;  ;  ;  ;  

浙江旧石器考古实现零突破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