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v6将进一步推动移动互联网发展

IPv6将进一步推动移动互联网发展

一、IPv6将进一步推动移动Internet的发展(论文文献综述)

靳璐[1](2021)在《智融标识网络中基于乱序优化的多径多协议传输机制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传统互联网在服务质量、管控能力以及安全性、可扩展性等方面正面临挑战,因此各种演进式或革新式的新型架构被提出。为了解决各种新型架构过渡融合的难题,智融标识网络通过将网络中的异构资源进行智慧融合,实现适配服务需求的协同调度。在网络组件层,利用多接口和多种协议栈实现数据包的多路径传输,搭建多路径跨协议传输体系模型,旨在实现带宽聚合以提升系统的网络资源利用率和传输效率。然而,由于不同路径的性能固有差异与动态变化,数据包在传输过程中极易发生乱序,导致收端缓存堵塞,吞吐量降低,实现高效传输的目标变得困难。本文依托国家重点研发计划“智慧融合的新型路由交换设备研究与验证”项目(2018YFE0206800),提出了一种轻量级的数据包延迟可编程调度(DelayProgrammable Scheduler,DPS)机制,旨在有效地改善智融标识网络下多路径跨协议系统中的数据包乱序问题。具体地,使用虚拟网络设备,在靠近接收端的边缘交换设备上搭建一个虚拟网络环路来传输需要被调度的数据包,然后,基于链路的实时性能或数据包携带的连接状态信息,动态地制定分组转发策略,将调度分组转发至网络环路或接收端,最后,采用特定的加权算法,自适应地控制在虚拟环路中传输的数据包数量,实现最佳的乱序改进与传输性能提升。本文的主要工作如下:首先,本文分析了基于不同协议层次实现多路径并行传输的国内外研究现状,对数据传输调度机制的发展现状与主要趋势进行了探讨,并阐述了本文的研究目标与意义。随后,展开介绍了方案涉及的关键技术,并深入分析了智融标识网络下多径多协议传输面临的关键问题与难点,进一步探究了传输方案需具备的特点。然后,本文提出了基于乱序优化的多径多协议传输调度DPS机制。DPS机制基于可编程协议无关报文处理(Programming Protocol-Independent Packet Processors,P4)语言实现,兼容多种网络协议,扩展了网络边界,通过细粒度的实时数据包调度提高了分组转发的灵活性,高效地利用了靠近接收端和虚拟网络设备的优势,提升了对其他调度机制的兼容性。在转发处理算法的基础上,结合自适应加权算法进行参数优化,提升了对各类新型架构与异构网络场景的普适性。论文分别围绕基于链路性能和基于连接状态的DPS方案展开,详细介绍了方案的实现原理及各个子模块的核心设计思路。接着,详细说明了两种方案的实现方法与技术细节,结合各模块之间的数据处理与信息交互流程详细说明了方案的整体功能与目标。最后,为了分析和验证多路径跨协议传输方案的可行性和有效性,本文对DPS方案进行了功能测试与性能分析。实验结果表明,在多种不同的异构网络场景下,DPS方案可以使乱序率减少50%以上,平均吞吐量提高1-3倍,并且在实际的网络通信场景下可以有效提升带宽聚合与负载均衡效果,通过与其他发端调度策略的并行实施,高效地实现传输性能的提升。因此,本文提出的多路径跨协议传输方案将对新型网络架构性能优化和数据中心的分组调度策略研究和设计提供重要的现实意义。

师玉龙[2](2020)在《面向SDN的物联网服务中间件关键技术研究》文中认为物联网服务是指在物联网场景中为用户提供无处不在的、实时的、安全的和智能化的服务。近几年来,随着智能设备的普及和传感技术的进步,物联网设备和服务爆炸性增长。面对海量数据、异构网络和多样化的服务需求,如何设计和实现物联网服务变成了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发布/订阅中间件常被用来构建物联网服务的通信基础设施,旨在建立一个物联网平台对下层网络统一消息格式、互联异构网络,对上层应用提供统一的抽象,并为物联网服务高效地交付事件。新兴的软件定义网络因其逻辑上中心化的控制器和控制与转发分离等特性为网络带来了良好的可编程性和灵活性。SDN可用于解决物联网服务中从发布者到订阅者间交付事件的服务质量保证难题。发布/订阅中间件与SDN结合,形成了面向SDN的发布/订阅中间件,更进一步地推动了物联网时代的到来。本文的研究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针对如何利用SDN和发布/订阅中间件提供物联网服务的问题,提出了似SDN的发布/订阅中间件架构和实现框架,并详细阐述了如何使用该架构去实现似SDN的面向主题的发布/订阅中间件原型作为物联网的通信基础设施。本文还描述了如何利用SDN网络的可编程性通过SDN控制器编码事件主题优先级和授权策略到SDN交换机流表项的匹配字段去实现区分化的物联网服务和用户访问控制,提高了物联网事件交付的效率和安全性。(2)针对物联网服务中QoS的保证难题,设计了支持跨层QoS的控制框架去提高物联网服务中似SDN的发布/订阅中间件交付事件的QoS。跨层意味着在不同的管理层面控制QoS。一层在控制层,利用SDN集中化控制的特性从局部角度提高SDN控制器自治域内的QoS,另一层在全局管理层,从管理员的角度提高全局网络的QoS。并用区分化服务和访问控制两个应用场景验证了跨层QoS控制框架设计的合理性。(3)针对物联网服务中海量时延敏感数据实时交付的问题,设计了一个改进最短路的面向主题的Steiner树多播路由算法,去为多个主题构建发布/订阅覆盖网络,最大程度地减少了事件传输的总链路时延并减少了 SDN交换机中的流表项数,提高了事件交付的效率,形成了快速多播路由。还设计了一个面向主题的基于桶的多播转发算法去提高事件转发的效率,并考虑了主题间的订阅覆盖关系去减少交换机的流表项数,提高了交换机的匹配能力。这两个算法和似SDN的设计一起构成了物联网中似SDN的面向主题基于桶的快速多播路由。(4)针对物联网服务中用户需求多样化定制化的特点,提出了如何使用似SDN的发布/订阅中间件架构和在SDN交换机的出端口上配置优先级队列来提供区分化的物联网服务。本文从两个角度设计了基于用户需求的两层队列管理机制去保证区分化服务的可靠性:一个是SDN控制器中关于单个交换机的本地队列带宽调整算法。另一个是管理员中关于从发布者到订阅者路径上所有交换机的全局QoS控制策略。这样,利用SDN集中化的控制去获得全网拓扑,从系统角度动态配置交换机的时延约束,更合理地分配队列带宽,保证了物联网区分化服务的可靠性。

朱劲草[3](2020)在《金华移动数据城域网的分析与优化设计》文中研究表明随着通信技术的不断发展,各类新型互联网业务近年来也是发展迅猛,互联网上内容发生了日新月异的变化,直播、小视频、互联网电视等内容的兴起更是有力的冲击了传统的互联网行业,未来远程医疗、远程教育等产业也在萌发,这些业务的共同特点就是对网络带宽要求很高,对网络时延非常敏感,对卡顿非常敏感。为了满足用户的业务需求,吸引更多用户,各地运营商开始了新一轮对当地数据城域网的建设。本文分析了金华移动数据城域网的数据架构现状和急需解决的问题,研究了数据城域网需使用的几类关键技术,对用户业务实现进行了分析。对金华移动数据城域网的存在问题,重点分析了三个主要问题,由此提出了三个优化实现的目标,最终完成了符合金华移动数据城域网的优化设计。针对老旧设备的性能瓶颈,提出了设备替换和升级;针对高利用率的数据城域网链路和高负荷的BRAS设备,提出了新增设备以及链路扩容;针对宽带电视用户的卡顿现象,本文考虑并实施了将CDN设备从核心层下沉到与BRAS设备同级的业务接入层,使用户就近获取网络资源,以减少用户宽带电视类业务的卡顿现象。另外,本文还研究了IPV6地址在数据城域网中的相关应用,及如何给家庭宽带用户提供IPV6业务服务,给金华移动家庭宽带用户规划了IPV6的ND和PD地址。最后,本论文针对三个问题,分别展现了优化设计后的提升及解决效果,展示了金华移动城域数据网优化设计前后的改进,体现出金华移动数据城域网的高性能,展示对金华移动用户的业务保障的强大能力,并对此做出了综合评价。最后本论文对金华移动数据城域网的前景作出了简要分析和展望。

张坯[4](2020)在《网络空间全球治理机制的中国方案研究》文中提出伴随着新一代“5G”网络通信技术的突破,万物互联的智能物联网时代到来,必将给以互联网通信技术为基础的网络空间带来革命性的变化。“5G”之下的网络空间其触角更将深入到社会的每一个角落,网络空间治理的重要性不言而明。“5G”将进一步激发各国在网络空间中新一轮的竞争与博弈高潮。在网络空间全球治理中如何应对复杂的网络空间安全威胁、改革滞后的网络空间治理机制、变革不合理的网络空间全球治理秩序等问题成为各国所关切的议题。中国作为网络空间治理中的后起之秀,愿意在网络空间全球治理中承担更多的国际责任,贡献更大的力量。中国以坚持网络空间主权为治理原则,以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为目标愿景,愿与世界各国一道共搭5G快车推动网络空间全球治理体系的变革。本文以网络空间治理核心概念之界定为研究起点,明晰了何为网络空间、网络空间治理机制又有何深意?网络空间全球治理中的中国方案又有何内涵?阐释基本理论,明确了网络空间全球治理与全球治理理论、国际机制理论的继承与发展关系。在主体部分就全球网络空间治理机制的现状进行总结分析,全球网络空间治理机制分类标准是多样的,本文试图从治理原则、行为主体、治理议题、治理平台等维度,将网络空间全球治理机制划分为私营社群主导的治理机制、主导缺位的治理机制、主权国家主导的治理机制,通过对以上机制的比较详细分析,试图找出不同类型的治理机制存在的主要争议,通过研究发现网络空间全球治理机制的主要矛盾集中体现在行为体和平台选择上。网络空间治理机制存在的矛盾如何化解成为各国参与网络空间全球治理必须解决与面对的难题。中国积极推动网络空间全球治理体系朝着多边、民主、透明的方向发展。回顾中国参与网络空间全球治理的历程,发现中国参与具有全新的发展态势:中国参与网络空间治理的角色正在转变、网络空间主权意识觉醒、与发达国家数字鸿沟进一步缩小。同时我国参与网络空间全球治理也面临着国际的挑战与自身的不足,必须正视国际挑战与自身不足,中国正是基于这一问题,从人类的共同利益出发,提出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尊重网络空间主权的主张与立场。从助力国际协商合作平台建设、推进技术标准制定与普遍性规则构建相协调、突出自身理念影响与各方治理原则相融合等具体路径,为全球网络空间治理实现民主平等、共享共治而继续发力。

刘超[5](2019)在《基于IPv6的社区医疗物联网组件协同建模与验证》文中提出不同于传统的医疗信息系统,社区医疗物联网中更加强调网络数据的有效传输,以及物联子网中大量传感执行节点的有效标识与管理。作为下一代互联网核心技术,IPv6可以有效满足社区医疗物联网网络需求。然而,物联子网中的节点通常具备资源受限的特点,难以直接运行IPv6协议。因此,需要设计一种有效的IPv6通信方案以实现物联子网节点与IPv6网络节点之间的通信。此外,社区医疗物联网作为一个庞大复杂的信息物理融合系统,优先建立起有效的仿真模型可以从宏观上对系统进行整体把握,在对模型进行充分设计、分析与验证的基础上进行系统研发,可极大降低研发周期与成本。本文就如何有效的将IPv6技术应用于社区医疗物联网以及社区医疗物联网建模这两个关键问题展开研究,提出了一种面向社区医疗物联网的IPv6通信方案,同时,提出了一种组件协同建模方法。本文的主要工作和创新点如下:1.基于连接标识实现异构的、资源受限的物联子网节点有效接入IPv6网络,实现医疗感知数据的有效传输,同时保证网络数据帧具有稳定的、高比例的有效数据传输率。2.将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建模思想引入社区医疗物联网研究领域,提出了一种面向社区医疗物联网的组件协同建模方法。该方法依据物联网设备不同功能构建不同类型组件,并结合物联网网络通信特点设计了一套组件间的通信机制,同时采用可视化方式进行建模。3.设计了一套社区医疗物联网组件库系统,并基于自主研发的XModel建模仿真平台,构建起社区医疗物联网组件模型。同时依据模型的仿真结果,完成了对所提出的建模方法有效性以及IPv6通信方案可行性的验证。

高志远,王伟,孙芊,鄢蜜昉,曹阳,张晶[6](2016)在《IPv6及其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分析》文中指出网络层IP协议从IPv4发展到IPv6,与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实现密切相关。目前迫切需要系统化梳理和分析IPv6对电力自动化系统的发展将会造成哪些影响,有哪些可能的应用。从IPv6协议相对于IPv4本身的改变出发,梳理了其引起的技术实现特点变化,在此基础上就IPv6所做出的技术改进逐条探讨了其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前景,并就几个重要的可能应用场景进行了深入分析。结论指出:电力自动化系统对于IPv6协议具有广泛的潜在需求,特别是在需要大量公网可路由地址、端到端通信能力、Qo S控制能力的应用场景中,但对IPv6的应用实施则取决于不同应用场景中对它的亟须程度和具体技术条件。

张立伟[7](2015)在《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研究》文中指出在人类社会的发展进程中,出版技术扮演了至关重要的角色,被誉为人类"文明之母",人类社会的每一次文明进化都与出版技术密不可分,出版技术的发展是人类文明进化历史的真实缩影。20世纪80年代中期以来,世界范围内的科学技术日新月异,中国经济、社会、文化等各领域都发生了重大而深刻的变革,电子及网络信息技术飞速发展。在这一背景下,中国期刊数字出版产业迅速崛起,期刊数字出版技术蓬勃发展。目前,从科技史角度对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问题的全面、深入的研究几乎为空白。站在多学科视角对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进行深入研究,梳理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脉络,探索其发展规律,对促进我国期刊数字出版业科学发展、深化中国出版史研究、完善出版史学科体系及提升我国文化软实力、推动文化产业乃至国民经济的长期、快速、可持续发展都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及现实意义。纵观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历程,以电子计算机技术的应用、互联网技术的引入与发展、IPV6核心网及3G移动网络技术在期刊数字出版领域的应用等重大技术突破为线索,根据不同时期的政治、经济、文化及社会背景,将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变迁过程划分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奠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三个阶段。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实行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的政策,经济社会发生了重大变革。改革开放不仅带来了中国经济的腾飞和繁荣,也带来了包括科技、文化、社会等在内的各个领域的蓬勃发展,中国呈现出焕然一新的面貌。在这一时代变革的背景下,人们对文化的需求日益增长,出版业作为文化产业的重要组成部分,迎来了巨大的发展契机。在这一时期,电子计算机技术开始在我国出版领域得到应用,我国实现了一系列出版技术的突破。第一,实现了汉字进入计算机的重大突破,汉字实现了数字化;第二,激光照排技术实现了中国印刷技术的第二次革命,使中国印刷业进入告别"铅与火"、迎来"光与电"的崭新时期;第三,磁、光等信息存储技术的应用颠覆了传统的纸质信息存储方式,实现了信息存储的数字化。这些关键技术的突破奠定了我国出版领域数字化的基础,电子出版技术开始出现,中国出版业迎来了巨大变革。我国在对国外各类磁带数据库、光盘数据库引进的基础上,研发了《中国高等院校学报论文文摘(英文磁带版)》(CUJA)和《中文科技期刊篇名数据库》(光盘版);出现了以软盘形式出版的电子期刊;方正书版、科印微机排版系统、华光普及型(BD)排版系统、4S高级科技文献书刊编排系统、"WP"软件等计算机排版软件得到了初步应用,我国出现了期刊的数字化萌芽。1994年4月20日,一条带宽只有64K的国际专线接入中国,开通了Internet的全功能服务,中国正式接入互联网,互联网技术开始在中国得到广泛应用。在文化产业崛起、经济全球化及一体化背景下,我国期刊数字出版产业逐步兴起。互联网技术在我国的出现及其在期刊出版领域中的应用赋于了传统期刊出版方式和运营模式以新的活力和内涵,同时也给期刊出版工作带来了深刻的影响和变革。网络信息技术在期刊出版领域的广泛应用,推动了期刊采编技术、制版及印刷技术、发行及阅读技术的数字化变革,期刊出版逐步向网络化、一体化方向发展,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初步形成。"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等一系列政策的实施,推动了我国期刊数字出版产业的又一次重大变革。IPV6核心网的建立及移动3G通信技术的应用,促进了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在期刊稿件采编技术发展方面,期刊网络采编系统被广泛采用,一批期刊群采编平台得到了建设与发展,参考文献辅助编校系统及学术不端检测系统在期刊出版过程中得到了普遍应用。在期刊的数字发行与阅读发面,一些OA期刊在线发布平台得以建立,期刊发行实现了开放阅读、自由传播和资源共享;3G移动网络技术的发展使被称为"第五媒体"的手机开始从单纯的通讯工具转向移动媒体终端,三网融合、三屏功能合一技术进一步深入,数字期刊的移动终端阅读技术得到快速发展;采用P2P技术并集合了Flash动画、tvc视频、音频、web控件、3D技术和超级链接等多媒体技术的网络多媒体互动杂志在这一时期大量涌现;移动网络技术的应用及手机网民数量的增长催生了手机阅读市场的壮大,VIVA无线新媒体手机杂志等一书手机期刊出版平台迅速发展。同时,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推动了专业期刊平台运营模式的变迁。我国一些数字期刊出版平台先后采用了独家授权数字出版模式;专业期刊平台呈现出市场分工逐步细化的态势;云计算技术的应用实现了期刊数字出版的全流程管理,已经成为我国期刊出版技术进一步发展的方向。纵观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史,其变迁过程呈现出迅速性、渐进性及集成性的特征;计算机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应用、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跨越、文化产业的崛起与繁荣、数字出版教育及研究等因素推动了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变迁促进了期刊出版的跨媒体融合、增强了人们获取期刊信息的能力、加快了中文期刊走向世界的步伐、推动了期刊数字出版及相关产业的繁荣,并对传统期刊出版业产生了双重影响。未来,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将进一步向跨媒体、立体化方向发展;其数字阅读技术将进入"后终端时代",内容依然为王;"注重用户体验"将成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将会更为迫切;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赢利模式将会逐步清晰。目前,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发展在人才储备与培养、产业链条及行业标准、版权保护及监管机制、集群创新及赢利模式等方面还存在诸多现实问题,制约着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要彻底扫除上述发展的障碍,实现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持续创新,就必须在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方面下功夫。要不断提高期刊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水平,在科学整合期刊数字出版产业、优化产业链利益分配的基础上,进一步加强期刊数字出版的版权保护力度,构建有效的监管机制,在更大程度上形成期刊数字出版的集群创新机制及有效的赢利模式。只有这样,才能从根本上促进我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实现期刊数字出版产业的可持续发展。

刘军[8](2015)在《三网融合下长沙电信宽带业务发展策略研究》文中认为三网融合是国家宽带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宽带战略的一个前导,没有三网融合,宽带战略将无从谈起。三网融合的加快推进对于国家研究实施“宽带战略”大有裨益。在中央关于推进三网融合的重点工作中,包括加强网络建设改造以及推动移动多媒体广播电视、手机电视、数字电视宽带上网等业务应用等内容,而IPTV、手机电视等融合型业务发展需要高质量带宽的支撑。全球最大的CDN服务商美国Akamai公司公布的最新数据显示,2014年第三季度世界平均网速同比提升了39%,达4.7Mbps,平均连接速度最快的国家或地区是韩国,日本排在第三位,中国大陆以4.2Mbps的网速排在第63名,与国家地位颇不相符。在三网融合这样一个大背景下,宽带业务的发展空间非常巨大。基于此,研究三网融合背景下宽带业务的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注重理论与实际相结合,以长沙电信为具体对象,分析了在三网融合这一背景之下,长沙电信面临的内外部环境以及需求环境的变化。运用波特的五力模型总结了长沙电信所面对的产业环境,探讨研究长沙电信在三网融合的趋势下将面对的机会、威胁、优势和劣势。具体而言,本文分为六章:第一章概述了研究的背景、目的及意义,提出研究框架;第二章分析三网融合下宽带业务的发展现状与发展趋势;第三章分析长沙电信在三网融合下所面临的环境;第四章提出在三网融合下长沙电信宽带业务发展策略;第五章提出了三网融合背景下长沙电信发展宽带业务发展策略实施的保障策略;最后为文章小结,指出了全文的创新性成果与创新性理论。实际意义:第一,为电信企业宽带业务应对三网融合的发展策略研究提供了客观依据和前沿信息。第二,结合长沙电信宽带业务的实际情况,为长沙电信宽带业务应对三网融合竞争提供了实际的参考。第三,本课题重点探究了长沙电信宽带业务应对三网融合的发展策略和具体措施,这对于电信企业宽带业务应对三网融合的发展具有一定的实践指导意义。本文的研究目的是探讨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长沙电信宽带业务如何更好、更准确地抓住机遇,应对挑战,在全新的竞争格局中开拓更广阔的市场,希望对长沙电信甚至整个电信企业的业务发展起到一定的指导意义。因此,本课题具有较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

王利利[9](2014)在《基于网络的移动组播优化机制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随着无线和移动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智能移动设备不断增加,移动数据量急速膨胀,催生了移动互联网业务的蓬勃发展,移动组播因其固有的高效组通信特性,能够大大节约网络资源,提高数据传输效率,满足用户日益增长的移动性需求,已得到普遍关注并成为一个研究热点。移动组播的发展依赖于移动性管理协议,并随着其发展而不断改进,因为移动性管理协议保证了移动节点在移动过程中仍然能保持上层应用的连续性,从而有力支撑了移动组播技术的发展。现有基于集中式和基于主机的移动组播机制存在着路由不优化、切换时延大以及单点失效等问题,而基于网络的移动组播机制缺乏组播源移动和分布式的解决方案,互联网工程任务组(IETF)对此也展开多年研究,但尚未有相关标准发布。本论文以此为契机,从移动性管理协议和组播协议两个方面出发,采取理论研究、仿真分析和实验测试相结合的方法,对基于网络的移动组播优化机制进行深入研究,提出了基于代理移动IPv6(PMIPv6)和基于组播侦听发现(MLD)代理的组播源移动解决方案,以及支持组播源移动和组播接收者移动的分布式移动组播机制,有效推进移动组播快速发展和实际应用。本文的主要工作和贡献如下:1.针对PMIPv6不支持组播源移动问题,本文通过扩展PMIPv6的信令消息和移动选项,增加相应组播转发状态,提出两种基于PMIPv6扩展的组播源移动支持机伟(?)——PMIP-BT和PMIP-DR,使得组播数据能够分别经过双向隧道和直接路由在PMIPv6网络中传输,同时保证组播源在移动情况下通信的不中断。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提的两种方案具有较小的协议开销,实验结果验证了其可行性,并对组播切换时延方面的性能做了评估,进而得出PMIP-BT机制适用于组播源切换较频繁且移动接入网关(MAG)距组播域较远的场景,而PMIP-DR机制则适用于组播源切换频率较低且MAG到组播域路径较优化的场景。2.通过扩展PMIPv6支持组播源移动需要修改现有移动性协议,从而提高了协议的复杂性,增加了部署实施的难度。针对该缺陷,本文提出两种基于MLD代理的轻量级组播源移动支持机制。这两种方案只需要在MAG上部署MLD代理功能实体,而不需要对PMIPv6做任何改动,即可支持PMIPv6网络中的组播源移动,因而便于部署应用。理论分析结果表明,本文所提方案较基于主机的方案在协议开销方面性能更优化。通过构建实验平台和仿真平台,对所提方案在组播切换时延和丢包方面的性能进行评估,得出两种方案适合于不同应用场景的结论。3.现有移动组播方案大多都基于集中式的移动性管理协议比如PMIPv6,其本地移动锚点(LMA)集中式的部署和管理,造成路由不优化、切换时延大、信令开销大以及不支持域间切换等问题,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前缀聚合的分布式PMIPv6移动组播优化机制。首先提出基于前缀聚合的部分分布式移动性管理协议,该协议将LMA进行分布式部署,使域间切换得以支持,通过对LMA的前缀进行管理使它们通告相同的聚合前缀到网络中,进而采用任播路由使数据可经由离移动节点拓扑最近的LMA进行传输,优化了数据传输路径,降低了数据传输开销和时延。在此基础上,又提出有效支持移动组播通信的机制,包括对组播源移动和组播接收者移动的支持。由于移动组播源的主LMA在其移动过程中可以随之发生变化,因而解决了基本组播源移动机制中的冗余路由问题和组播接收者移动中的隧道聚合问题,优化了移动组播性能。理论分析结果表明,该移动组播方案较其他方案在位置更新开销、数据传输开销、组播加入开销和路由条目可扩展性上都更具优势。4.集中式或部分分布式移动组播方案都存在集中式锚点,容易造成单点失效,这一问题随着移动终端数量及移动业务流量增加而更加凸显,难以有效适应未来发展需求。为此,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多上游接口MLD代理的完全分布式移动组播优化方案。首先提出基于Chord的完全分布式移动性管理协议,在该协议中,不再存在集中式管理实体,而且通过引入Chord环对分布式的移动锚点及其前缀进行管理,保证了该移动性协议的健壮性。在此基础上,针对MLD代理在某些特定场景下不能很好支持移动组播的问题,又提出一种基于多上游接口MLD代理的分布式移动组播优化机制,通过在分布式移动锚点上部署多上游接口MLD代理,使得组播源移动和组播接收者移动都得以支持,并解决了基本组播源移动方案中存在的冗余路由问题,避免了组播接收者移动方案中的隧道聚合问题。理论分析和仿真试验结果表明,该机制在数据传输开销、隧道聚合以及路由优化等方面的性能都最占优势。本文提出的基于网络的移动组播优化机制具有很高的理论参考和实践应用价值,更为移动组播全方位部署应用奠定坚实基础,其中,基于MLD代理的轻量级组播源移动支持机制已被IETF接受为工作组草案,将很快作为RFC发布。

柳敏[10](2015)在《基于上海城域网的IPV4-IPV6过渡方案的研究》文中提出互联网的快速发展,使目前IPv4协议下的网络在实际应用中越来越不足,严重阻碍着互联网的发展。要想彻底而有效的解决这些问题,需要建设下一代互联网,因此基于IPv6的互联网就诞生了。IPv6是互联网协议IPv4的下一个版本,其取代IPv4是必然的。IPv6的新特点将会为网络的应用及发展提供广阔的前景。由于目前Internet网络中存在大量的基于IPv4协议的IPv4主机及各种IPv4网络设备,想快速完成从IPv4到IPv6的过渡,需要花费巨大的代价。同时,考虑到目前网络安全技术挑战,必须将过渡机制与安全问题结合起来考虑。通过将IPv4到IPv6的过渡机制与安全策略结合起来,对于实现平滑过渡、无缝连接和安全过渡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际意义。本文首先介绍了国内外研究IPv6的现状,介绍了IPv6协议的新特点,网络地址及数据包与IPv4相比的优势等。介绍了常见的三种过渡技术:隧道技术、双协议栈技术及协议转换技术。并深入分析了上海城域网建设IPv6网的需求,根据上海城域网现有的具体网络情况,提出了上海城域网过渡的方案,首先通过在CE端路由器上支持双栈协议配置隧道(MPLSL2VPN隧道),实现在现有的IPv4MPLS网络上透明地承载IPv6数据业务,最终连接IPv6“孤岛”,同时现有MPLS网络上IPv4业务/应用也不会受到任何影响;其次在基本不影响核心MPLS网络的基础上,通过规划部署6PE路由器,升级6PE支持IPv6协议,将IPv6的路由信息导入到6PE路由器上。最后,为提供专门的IPv6接入等服务,构建局部纯IPv6运营网络,将其融合到IPv6的Internet中;进而改造全网,实现全网IPv6的支持,充分发挥IPv6平台的先进性。最后,在该方案的基础上,利用华为NE80路由器各一台、华为NE40路由器2台,并通过上海移动城域网浦东大楼6509交换机接入Internet,组成IPv6测试网进行了功能测试、性能测试以及接入6BONE测试。通过实验测试,测试环境间可以正常通信,并且没有丢包现象,验证了在实际应用中IPv4网络向IPv6网络过渡的可能性,并为上海城域网的真正过渡提供了现实的参考依据。

二、IPv6将进一步推动移动Internet的发展(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IPv6将进一步推动移动Internet的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1)智融标识网络中基于乱序优化的多径多协议传输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多路径并行传输研究现状
        1.2.2 传输调度机制研究现状
    1.3 选题目的及意义
    1.4 研究内容及组织结构
2 相关技术
    2.1 智融标识网络
    2.2 P4 技术
        2.2.1 可编程数据平面
        2.2.2 基础语言组件
        2.2.3 状态存储组件
    2.3 虚拟网络设备与工具
        2.3.1 namespace与 veth技术
        2.3.2 流量控制工具TC
    2.4 本章小结
3 基于乱序优化的多径多协议传输机制的设计
    3.1 系统需求分析
    3.2 关键问题与难点
    3.3 基于链路性能的DPS方案
        3.3.1 方案实现原理
        3.3.2 网络感知模块设计
        3.3.3 寄存器模块设计
        3.3.4 流量控制模块设计
        3.3.5 转发算法模块设计
    3.4 基于连接状态的DPS方案
        3.4.1 方案实现原理
        3.4.2 寄存器模块设计
        3.4.3 转发算法模块设计
        3.4.4 加权算法模块设计
    3.5 本章小结
4 基于乱序优化的多径多协议传输机制的实现
    4.1 基于链路性能的DPS方案实现
        4.1.1 网络感知模块实现
        4.1.2 寄存器模块实现
        4.1.3 流量控制模块实现
        4.1.4 转发算法模块实现
    4.2 基于连接状态的DPS方案实现
        4.2.1 寄存器模块实现
        4.2.2 转发算法模块实现
        4.2.3 加权算法模块实现
    4.3 本章小结
5 功能测试与性能分析
    5.1 DPS方案的可行性验证
    5.2 DPS调度模块的部署与配置
    5.3 基于链路性能的DPS方案测试
        5.3.1 有线多路径跨协议系统的搭建
        5.3.2 方案测试与性能分析
        5.3.3 实际场景中的功能性测试
    5.4 基于连接状态的DPS方案测试
        5.4.1 无线多路径跨协议系统的搭建
        5.4.2 方案测试与性能分析
        5.4.3 实际场景中的功能性测试
    5.5 本章小结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历及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2)面向SDN的物联网服务中间件关键技术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主要研究内容及创新点
    1.3 本文的组织结构
    参考文献
第二章 相关研究综述
    2.1 本章引言
    2.2 软件定义网络SDN
        2.2.1 SDN的起源和定义
        2.2.2 SDN分层架构
        2.2.3 SDN开放接口
        2.2.4 SDN控制器
        2.2.5 SDN开发工具
        2.2.6 SDN的机遇与挑战
    2.3 SDN中的QoS研究
        2.3.1 SDN中的QoS研究概述
        2.3.2 SDN中的QoS研究实例
    2.4 发布/订阅中间件
        2.4.1 发布/订阅交互机制
        2.4.2 发布/订阅系统架构
        2.4.3 发布/订阅类型
        2.4.4 发布/订阅路由
        2.4.5 发布/订阅实现挑战
    2.5 发布/订阅原型
        2.5.1 VCube-PS
        2.5.2 RTDDS
        2.5.3 Lamps
        2.5.4 Bayeux
        2.5.5 PADRES
        2.5.6 Hermes
    2.6 面向SDN的发布/订阅设计
        2.6.1 PLEROMA
        2.6.2 SDN-Like
        2.6.3 Ride
    2.7 面向SDN的发布/订阅QoS研究
        2.7.1 跨层QoS支持
        2.7.2 多播路由研究
        2.7.3 队列管理机制
    2.8 面向物联网的数据分发服务
    2.9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三章 面向SDN的支持跨层QoS的物联网发布/订阅通信基础设施
    3.1 本章引言
    3.2 相关工作
    3.3 物联网及服务
        3.3.1 物联网与物联网服务
        3.3.2 服务计算架构SOA与EDSOA
        3.3.3 面向SDN的新型物联网架构
        3.3.4 物联网面临的挑战
    3.4 面向SDN的物联网发布/订阅中间件架构设计
        3.4.1 面向SDN的发布/订阅中间件架构
        3.4.2 跨层QoS控制框架
    3.5 面向SDN的基于主题的发布/订阅系统原型设计
        3.5.1 总体设计
        3.5.2 主题设计
        3.5.3 拓扑维护
        3.5.4 事件路由
        3.5.5 策略管理
    3.6 面向SDN的基于主题的发布/订阅系统应用实例
        3.6.1 跨层区分化服务
        3.6.2 跨层访问控制
    3.7 实验评价
        3.7.1 区分化服务实验
        3.7.2 访问控制实验
    3.8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四章 面向SDN的发布/订阅多播路由机制研究
    4.1 本章引言
    4.2 相关工作
    4.3 面向SDN的基于主题的发布/订阅实现框架
    4.4 面向SDN的基于主题的斯坦纳树多播路由
        4.4.1 问题描述
        4.4.2 解决MCMN-TC-SDN
    4.5 面向SDN的主题式基于Bucket的多播转发
        4.5.1 OpenFlow组表
        4.5.2 基于Bucket的多播
        4.5.3 面向主题的基于Bucket的多播转发算法
    4.6 实验评价
        4.6.1 发布/订阅拓扑构造
        4.6.2 斯坦纳树构造时间开销
        4.6.3 多播树代价比较
        4.6.4 多播树构造时间比较
        4.6.5 端到端时延
        4.6.6 流表大小
    4.7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五章 面向SDN的可靠的区分化服务提供机制研究
    5.1 本章引言
    5.2 相关工作
    5.3 模型方法
        5.3.1 XGBoost模型
        5.3.2 ARIMA模型
        5.3.3 RED方法
        5.3.4 增量差法
    5.4 排队时延预测
        5.4.1 数据预处理
        5.4.2 特征选择
        5.4.3 模型训练与参数调整
    5.5 可靠的区分化服务提供机制
        5.5.1 似SDN的发布/订阅系统架构
        5.5.2 主题编码
        5.5.3 优先级队列
        5.5.4 可靠的区分化服务提供框架
    5.6 可靠的区分化服务保证机制
        5.6.1 本地队列带宽调整算法
        5.6.2 全局QoS控制策略
    5.7 实验评价
        5.7.1 实验环境
        5.7.2 排队时延预测方法比较
        5.7.3 本地队列带宽调整算法验证
        5.7.4 本地队列带宽调整算法整体测试
        5.7.5 全局QoS控制策略验证
        5.7.6 恒定比特率流量实验
        5.7.7 可变比特率流量实验
        5.7.8 实验讨论
    5.8 本章小结
    参考文献
第六章 结束语
    6.1 论文总结
    6.2 进一步工作
附录 缩略语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博士在读期间完成和参与的项目

(3)金华移动数据城域网的分析与优化设计(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的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课题研究的现状
    1.3 研究内容和章节安排
第二章 数据城域网概述及相关技术
    2.1 数据城域网简介
    2.2 本文相关技术简介
        2.2.1 CDN加速
        2.2.2 IPV6技术
        2.2.3 NAT地址转换
    2.3 本章总结
第三章 金华移动城域网现状分析
    3.1 金华移动城域网网络现状
    3.2 金华移动数据城域网业务现状
    3.3 金华移动城域网存在问题及分析
    3.4 本章总结
第四章 金华移动城域网优化方案的设计
    4.1 优化设计的目标
    4.2 优化设计方案的原则
        4.2.1 总体优化原则
        4.2.2 设备部署及扩容原则
        4.2.3 链路扩容原则
        4.2.4 NAT板卡扩容原则
    4.3 优化设计改造方案
        4.3.1 金华城域网2019年业务预测
        4.3.2 县市带宽扩容、BRAS新增优化方案
        4.3.3 县市交换机升级方案
    4.4 县市CDN下沉
        4.4.1 CDN下沉的目的
        4.4.2 CDN下沉原则
        4.4.3 CDN下沉设计
    4.5 金华移动城域网IPV6地址部署方案
        4.5.1 IPV6地址分类
        4.5.2 IPV6地址分配原则
        4.5.3 金华移动IPV6用户地址分配
    4.6 本章总结
第五章 设计方案实施效果分析与评价
    5.1 优化前后指标变化
    5.2 优化总体成果评价
    5.3 本章总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工作总结
    6.2 未来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作者简介
学位论文数据集

(4)网络空间全球治理机制的中国方案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综述
    三、主要研究内容
    四、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五、创新之处
第一章 网络空间全球治理机制相关概念界定与理论基础
    第一节 网络空间全球治理机制相关概念界定
        一、网络空间
        二、网络空间治理机制
        三、网络空间全球治理的中国方案
    第二节 网络空间全球治理机制理论基础
        一、全球治理理论
        二、国际机制理论
第二章 网络空间全球治理主要治理机制的现状分析
    第一节 网络空间全球治理机制的分析框架
        一、机制复合体理论分析维度的评述
        二、划分网络空间全球治理机制的指标与维度
    第二节 网络空间全球治理机制的分类
        一、私营社群主导的治理机制
        二、主导缺位的治理机制
        三、主权国家主导的治理机制
    第三节 网络空间全球治理机制的内在矛盾
        一、网络空间全球治理机制的行为体之争
        二、网络空间治理机制的平台选择之争
第三章 中国参与网络空间全球治理机制创设的历程与挑战
    第一节 中国参与网络空间全球治理机制创设历程
        一、加入网络空间全球治理机制阶段
        二、重塑网络空间全球治理机制阶段
        三、共建与独创网络空间全球治理机制阶段
    第二节 中国参与网络空间全球治理机制创设的新态势
        一、中国角色的转变与定位
        二、网络主权逐渐觉醒
        三、数字鸿沟进一步缩小
    第三节 中国参与网络空间全球治理机制创设面临的挑战
        一、国际层面面临的挑战
        二、自身层面存在的不足
第四章 构建网络空间全球治理机制的中国治理方案
    第一节 建立网络空间全球治理机制的中国愿景
        一、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
        二、坚持尊重网络主权
        三、尊重网络主权与构建网络空间命运共同体的辩证关系
    第二节 加强网络主权理念输出推进治理机制改革
        一、坚持网络主权原则实现网络空间治理多元主体参与
        二、坚持网络主权原则提升网络空间治理机制的有效性
        三、坚持网络主权原则促进网络空间治理机制法治化
    第三节 总结“中国经验”健全全球网络安全治理机制
        一、强化政府主导全球网络安全治理
        二、引导多元主体协同治理全球网络安全议题
        三、众采各家模式之长共面全球网络安全挑战
    第四节 推进网络强国建设提升网络空间全球治理话语权
        一、坚持互联网核心技术自主创新赢得治理主动权
        二、加快互联网产业发展促进非政府主体参与能力
        三、加强网络文化治理树立良好的国家声誉与形象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5)基于IPv6的社区医疗物联网组件协同建模与验证(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与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IPv6 物联网数据通信
        1.2.2 系统建模
    1.3 论文研究内容及结构安排
    1.4 创新点分析
    1.5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相关理论与技术
    2.1 社区医疗物联网体系结构
    2.2 社区医疗物联网通信技术
        2.2.1 无线通信技术
        2.2.2 IPv6 技术
        2.2.3 6LoWPAN技术
    2.3 信息物理融合系统建模技术
        2.3.1 面向角色建模方法
        2.3.2 分层和协同建模方法
        2.3.3 计算模型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社区医疗物联网IPv6 通信方案
    3.1 社区医疗物联网通信层次模型
    3.2 面向社区医疗物联网的IPv6 地址模型
        3.2.1 IPv6 地址模型
        3.2.2 IPv6 地址模型分析
    3.3 异构物联网节点IPv6 通信方案
        3.3.1 节点初始化
        3.3.2 连接标识协商
        3.3.3 数据通信
        3.3.4 移动性支持
        3.3.5 IPv6 通信方案分析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社区医疗物联网建模方法与组件库设计
    4.1 组件协同建模方法
        4.1.1 组件基本结构设计
        4.1.2 模型通信机制设计
        4.1.3 模型仿真执行设计
    4.2 组件库设计
        4.2.1 基本组件库
        4.2.2 CMIoT组件库
        4.2.3 CMIoT组件模型设计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社区医疗物联网组件模型仿真与验证
    5.1 XModel建模仿真平台
    5.2 基于XModel平台的CMIoT组件模型构建
    5.3 模型仿真与验证
        5.3.1 仿真方案设计
        5.3.2 仿真结果分析与验证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6.1 论文总结
    6.2 工作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参与的科研项目及主要科研成果
    主持和参与的科研项目
    已公开发表的论文
    已申请和授权的专利
    已登记的软件着作权
    获奖情况

(6)IPv6及其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0 引言
1 IPv6标准现状
2 IPv6技术分析
    2.1 地址空间分析
    2.2 自动化和智能化分析
    2.3 效率分析
    2.4 安全性分析
    2.5 服务质量(Qo S)和移动支持
3 IPv6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分析
    3.1 应用前景分析
    3.2 可能的典型应用场景
        3.2.1 电动汽车充换电
        3.2.2 智能变电站
        3.2.3 配电和用户侧自动化系统
        3.2.4 云计算和物联网应用
    3.3 IPv6推广应用中的关键因素
4 结语

(7)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依据及意义
    二、相关研究概述
    三、研究方法及研究的重点、难点
    四、研究结构及主要内容
    五、创新之处及存在的问题
第一章 概念界定、产业发展概况与历史分期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期刊与杂志
        二、电子出版、网络出版与数字出版
        三、期刊数字出版与期刊数字出版技术
    第二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业的发展概况
        一、传统期刊数字出版平台发展迅猛
        二、多媒体网络杂志数字出版初具规模
        三、期刊数字出版产值波动中增长
        四、期刊数字出版高新技术层出不穷
    第三节 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的历史分期
        一、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的奠基(1985-1993)
        二、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1994-2004)
        三、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2005-今)
    本章小结
第二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的奠基(1985-1993)
    第一节 背景:改革开放与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
        一、文化体制改革的推进
        二、落后的出版技术与日益增长的文化需求间的矛盾
        三、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初步建立
        四、由封闭半封闭社会向全方位开放社会的转型
    第二节 电子计算机在出版领域中的应用
    第三节 汉字数字化与电子照排技术的突破
        一、"748工程"与汉字数字化
        二、彩色照排技术实现国产化
        三、汉字照排技术对中国出版业的影响
    第四节 信息存储技术的数字化发展
        一、磁存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二、光存储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第五节 中国期刊的数字化萌芽
        一、高校学报论文磁带文献库的研制
        二、中文科技期刊光盘数据库的研制
        三、软盘电子期刊的发行
        四、计算机排版软件的初步应用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1994-2004)
    第一节 背景:文化产业崛起与经济全球化、一体化发展
        一、文化产业崛起与期刊数字出版产业兴起
        二、经济全球化、一体化与期刊数字出版技术革新
        三、网络及信息存储技术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第二节 期刊采编技术的变革
        一、期刊稿件采编流程的改变
        二、期刊编辑模式的转变
        三、计算机排版软件的普遍应用
    第三节 期刊制版及印刷技术的进步
        一、CTP技术实现期刊的计算机直接制版
        二、数字他直接印刷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第四节 期刊发行技术、阅读方式变迁及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初步形成
        一、网络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期刊发行技术变迁
        二、网络信息技术条件下的期刊阅读方式变迁
        三、期刊数字出版产业链的初步形成
    第五节 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初步形成
        一、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内涵及构成
        二、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体系的形成及轨迹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创新与发展(2005-今)
    第一节 背景:现代网络技术发展与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一、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与期刊数字出版产业变革
        二、现代网络技术发展与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
        三、经济发展方式转变与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升级
    第二节 期刊采编技术的创新与发展
        一、期刊网络采编系统的广泛使用
        二、期刊群采编平台的建设与发展
        三、参考文献辅助编校系统的开发与应用
        四、学术不端检测系统的普遍应用
    第三节 期刊发行技术的进步
        一、OA期刊在线发布平台的建立
        二、期刊"优先数字出版"发行技术的应用
        三、期刊手机出版发行技术的兴起
        四、网络多媒体杂志的大量涌现
    第四节 期刊阅读技术的革新
        一、移动网络技术与期刊移动终端阅读
        二、多媒体互动技术与期刊多媒体阅读
        三、"开放存取"技术与期刊开放阅读
    第五节 数字出版技术应用与专业期刊平台运营模式变迁
        一、期刊独家授权数字出版模式的采用
        二、专业期刊平台市场分工的逐步细化
        三、"网络发行量"概念的首次提出
        四、"云计算"技术实现期剥数字出版的全流程管理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特征、动因及影响
    第一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特征
        一、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迅速性
        二、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发展的渐进性
        三、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集成性
    第二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动因分析
        一、技术基础:计算机及网络信息技术的发展与应用
        二、经济动因:经济全球化与经济发展方式转变
        三、社会动因:由工业社会向信息社会的跨越
        四、文化动因:从文化产业崛起到文化产业大发展大繁荣
        五、学科支撑:数字出版教育及研究方兴未艾
    第三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影响
        一、促进了期刊出版的跨媒体融合
        二、增强了人们获取期刊信息的能力
        三、加快了中文期刊走向世界的步伐
        四、推动了期刊数字出版及相关产业的繁荣
        五、对传统期刊出版业的双重影响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历史启示
    第一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的借鉴意义
        一、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要有政府的引导和支持
        二、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要以市场为导向
        三、教育与科研是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基本推动力
        四、业界的合理竞争是推动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有效途径
        五、要加强借鉴基础上的自主创新
    第二节 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的未来发展趋势
        一、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将进一步向跨媒体、立体化方向发展
        二、期刊数字阅读技术将进入"后终端时代",内容依然为王
        三、"注重用户体验"将成为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主要方向
        四、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将更为迫切
        五、期刊数字出版技木创新的赢利模式将会逐步清晰
    第三节 当前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的制约因素分析
        一、自主创新能力不足,人才匮乏状况凸显
        二、产业链条尚不健全,行业标准严重滞后
        三、版权困局亟需破解,监管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四、集群创新水平不高,有效的赢利模式还未真正形成
    第四节 提升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创新水平的对策建议
        一、增强自主创新能力,提高期刊数字出版人才的培养水平
        二、科学整合期刊数字出版产业,优化产业链利益分配
        三、加强期刊数字出版的版权保护力度,构建有效的监管机制
        四、促进期刊数字出版集群创新,逐步形成有效的赢利模式
参考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8)三网融合下长沙电信宽带业务发展策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与意义
    1.1.1 选题的背景
    1.1.2 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三网融合的内涵
    1.2.2 宽带业务发展策略
1.3 研究的主要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的内容
    1.3.2 研究的方法
    1.3.3 研究的技术线路 第2章 三网融合下宽带业务发展现状与趋势
2.1 国内外三网融合发展现状
2.2 三网融合发展趋势
2.3 我国宽带业务发展现状
2.4 我国宽带市场发展趋势 第3章 三网融合下长沙电信宽带业务环境分析
3.1 长沙电信简介
    3.1.1 业务范围
    3.1.2 组织机构及职能
    3.1.3 客户分析
3.2 需求环境分析环境分析
    3.2.1 我国宽带市场分析
    3.2.2 长沙宽带市场增长分析
3.3 微观产业环境分析
    3.3.1 现有竞争对手分析
    3.3.2 潜在竞争者分析
    3.3.3 替代品分析
    3.3.4 供应商议价能力分析
    3.3.5 用户议价能力分析
3.4 长沙电信宽带业务 SWOT 分析
    3.4.1 三网融合下长沙电信宽带业务优势分析
    3.4.2 三网融合下长沙电信宽带业务劣势分析
    3.4.3 三网融合趋势下长沙电信宽带业务机会分析
    3.4.4 三网融合趋势下长沙电信宽带业务威胁分析
    3.4.5 三网融合下长沙电信宽带业务 SWOT 分析表 第4章 三网融合下长沙电信宽带业务发展策略
4.1 长沙电信宽带业务产品-市场策略
    4.1.1 在三网融合的背景下扩展现有业务
    4.1.2 三网融合背景下发展无线宽带业务扩大市场占有率
    4.1.3 发展基于三网融合的宽带增值业务
4.2 三网融合下长沙电信战略联盟策略
    4.2.1 与开发商和物业联合推广智慧小区
    4.2.2 与政府及商业部门合作打造“智慧长沙
4.3 三网融合下长沙电信宽带营销组合策略
    4.3.1 产品策略
    4.3.2 渠道策略
    4.3.3 价格策略
    4.3.4 促销策略 第5章 长沙电信宽带业务发展战略实施保障措施
5.1 团队的建设机制
    5.1.1 严格的人才甄选机制
    5.1.2 企业员工培训
    5.1.3 优秀的考核机制
5.2 加大知识管理的力度
    5.2.1 知识管理的必要性
    5.2.2 建议知识管理采取的措施
5.3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
    5.3.1 加强企业文化建设的必要性
    5.3.2 加强文化建设的几个建议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9)基于网络的移动组播优化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缩略语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移动性管理协议概述
    1.3 移动组播研究现状
        1.3.1 基于主机的组播接收者移动研究
        1.3.2 基于主机的组播源移动研究
        1.3.3 基于网络的组播接收者移动研究
        1.3.4 基于网络的组播源移动研究
    1.4 基于网络的移动组播面临的问题
    1.5 论文的主要研究工作与创新点
    1.6 论文的组织结构
2 基于PMIPv6扩展的组播源移动机制研究
    2.1 引言
    2.2 基于PMIPv6扩展的组播源移动机制
        2.2.1 方案核心思想
        2.2.2 PMIP-BT机制
        2.2.3 PMIP-DR机制
    2.3 协议开销理论分析
        2.3.1 移动模型
        2.3.2 位置更新开销分析
        2.3.3 数据传输开销分析
        2.3.4 数值分析结果
    2.4 切换性能实验分析
        2.4.1 具体实现概述
        2.4.2 实验环境搭建
        2.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2.5 本章小结
3 基于MLD代理的轻量级组播源移动方案研究
    3.1 引言
    3.2 基于MLD代理的组播源移动方案
        3.2.1 基本部署方案(BS)
        3.2.2 直接组播路由方案(DMRS)
    3.3 协议开销理论分析
        3.3.1 移动模型
        3.3.2 位置更新开销分析
        3.3.3 数据传输开销分析
        3.3.4 数值分析结果
    3.4 切换性能实验分析
        3.4.1 具体实现概述
        3.4.2 实验环境搭建
        3.4.3 实验结果及分析
    3.5 切换性能仿真分析
        3.5.1 仿真试验设置
        3.5.2 仿真结果及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基于前缀聚合的分布式PMIPv6移动组播优化机制研究
    4.1 引言
    4.2 相关研究
    4.3 基于前缀聚合的分布式PMIPv6移动组播机制(PA-DMSP)
        4.3.1 PA-DMSP的架构与前缀管理
        4.3.2 PA-DMSP的移动性管理协议流程
        4.3.3 PA-DMSP的移动组播支持机制
    4.4 性能理论分析
        4.4.1 移动模型
        4.4.2 网络模型
        4.4.3 协议开销分析
        4.4.4 路由条目可扩展性分析
    4.5 理论分析数值结果
        4.5.1 位置更新开销
        4.5.2 数据传输开销
        4.5.3 组播加入开销
        4.5.4 路由条目可扩展性
    4.6 本章小结
5 基于多上游接口MLD代理的完全分布式移动组播优化机制研究
    5.1 引言
    5.2 基于多上游接MLD代理的完全分布式移动组播机制
        5.2.1 基于Chord的FDMM协议流程
        5.2.2 多上游接口MLD代理(MUIMP)
        5.2.3 移动组播支持机制(FDMM-MUIMP)
    5.3 性能理论分析
        5.3.1 移动模型
        5.3.2 网络模型
        5.3.3 协议开销分析
        5.3.4 协议开销分析结果
        5.3.5 组播会话中断时间分析
        5.3.6 组播会话中断时间分析结果
    5.4 性能仿真分析
        5.4.1 仿真试验设置
        5.4.2 仿真结果及分析
    5.5 本章小结
6 结论
    6.1 本文工作总结
    6.2 下一步研究方向
参考文献
附录A
附录B
作者简历及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学位论文数据集

(10)基于上海城域网的IPV4-IPV6过渡方案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本文常用术语中英文对照表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背景及意义
    1.2 国内外发展现状
        1.2.1 国外发展现状
        1.2.2 国内发展现状
    1.3 本文主要内容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IPv4到IPv6过渡机制
    2.1 IPv6协议
        2.1.0 IPv6报文格式
        2.1.1 IPv6 协议新特性
        2.1.2 IPv6地址文本表示形式
        2.1.3 IPv6地址类型
    2.2 IPv4与IPv6的分析与比较
    2.3 IPv4/IPv6过渡主要阶段
    2.4 过渡技术简介
        2.4.1 双协议栈技术
        2.4.2 隧道技术
        2.4.3 协议转换技术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上海城域网的IPv6过渡方案
    3.1 上海城域网IPv6建设需求
    3.2 上海城域网向IPv6网络过渡方案建议
        3.2.1 过渡期组网方案
        3.2.2 IPv6接入层解决方案
        3.2.3 IPv6核心网过渡解决方案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上海城域网过渡技术实验与测试
    4.1 实验平台的构建
    4.2 IPv6协议网络实验测试
        4.2.1 功能测试
        4.2.2 性能测试
        4.2.3 接入 6BONE测试
    4.3 本章小结
第五章总结与展望
    5.1 总结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已发表或录用的论文

四、IPv6将进一步推动移动Internet的发展(论文参考文献)

  • [1]智融标识网络中基于乱序优化的多径多协议传输机制研究[D]. 靳璐. 北京交通大学, 2021(02)
  • [2]面向SDN的物联网服务中间件关键技术研究[D]. 师玉龙. 北京邮电大学, 2020
  • [3]金华移动数据城域网的分析与优化设计[D]. 朱劲草. 浙江工业大学, 2020(02)
  • [4]网络空间全球治理机制的中国方案研究[D]. 张坯. 湖南师范大学, 2020(12)
  • [5]基于IPv6的社区医疗物联网组件协同建模与验证[D]. 刘超. 安徽师范大学, 2019(01)
  • [6]IPv6及其在电力自动化系统中的应用分析[J]. 高志远,王伟,孙芊,鄢蜜昉,曹阳,张晶. 中国电力, 2016(12)
  • [7]中国期刊数字出版技术变迁研究[D]. 张立伟. 南京农业大学, 2015(06)
  • [8]三网融合下长沙电信宽带业务发展策略研究[D]. 刘军. 湖南大学, 2015(09)
  • [9]基于网络的移动组播优化机制研究[D]. 王利利. 北京交通大学, 2014(12)
  • [10]基于上海城域网的IPV4-IPV6过渡方案的研究[D]. 柳敏. 上海交通大学, 2015(03)

标签:;  ;  ;  ;  ;  

IPv6将进一步推动移动互联网发展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