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对WTO,通辽市畜牧业发展路径何在?

面对WTO,通辽市畜牧业发展路径何在?

一、直面WTO,通辽市畜牧业发展路在何方?(论文文献综述)

苏静[1](2021)在《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与展示体系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在中华文明史中占据重要一页。地处西北偏僻之隅的秦人,不断奋斗东进而逐步统一中国,开启了一个伟大国家的新纪元。近几十年来在中国考古学家的努力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不断发现,特别是“中华文明探源工程”让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考古呈现出序列化、体系化的成果。然而由于各种原因,当前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保护展示依然处于分散化各自为政的局面,严重影响其遗产价值的释放。本文以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为研究对象,以其整体性保护与展示方法为研究重点。通过对比类似的文化遗产概念,分析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集群特征,将其称为“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并基于其历史、考古研究的系列成果,运用文化遗产“关联性”概念,揭示其集群空间格局与整体关联机制。其次,在历史、艺术、科学、文化、社会价值维度,凝炼其整体价值内涵,并以此架构其价值体系。再次,针对其单点、分散的保护展示现状,运用整体系统的研究方法,基于其整体关联性和整体价值研究,在阐释整体价值目标下,初步建构其保护和展示体系。本文研究主要取得了如下结论,首先揭示出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遗址点-遗址片区-遗址整体”层级构成及其“功能性关联”、“文化性关联”和“历史性关联”机制。其次,凝炼出其“见证统一国家创立过程”、“形成古代国家发展完整实物链”、“反映多元一体格局形成”、“构建中华文明标识秦文化核心”四项整体价值内涵。再次,初步建构了以“建立遗址体系信息库和管理平台”、“构建保护规划体系”为保护程序,遗址体系的“价值体系认知方法”、“完整性认知及评估方法”、“保护区划划定方法”为保护方法,“遗址点纳入制度”、“保护总体规划制度”、“联合管理制度”等为保护制度,并以“精准补充、注重关联和勘察环景”考古研究建议、“国-省-市/县”分级保护、“特区-分区-园区”分类保护、整体立法保护为保护建议的整体性保护体系。最后,建构了以“制度之始”、“国家之成”、“民族之基”为阐释主题,以“点-面-线”多层主题叙事结构为阐释框架,并以“建立阐释与展示总体规划制度、统一视觉识别系统、融媒体平台”为整体连贯强化措施的整体性展示体系。本文研究的创新体现在运用整体系统研究方法,揭示了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关联机制。针对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单点、分散的保护展示现状,建立了其整体保护策略集成框架,构建了其多层级主题叙事型阐释框架,实现了秦崛起及统一历史进程的完整阐释。同时,论文所提出的研究方法不仅可以用于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也可以应用于其他文化遗址类型及地区,以期我国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从碎片化、分散化状态,走向整体化、系统化的成熟阶段。

江琴[2](2019)在《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战略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改革开放以来,“三农”问题始终是关系民生国计的重大战略问题,是全党工作的重中之重。2017年10月18日召开的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以下简称“十九大”)首次提出“乡村振兴”战略,再次将“三农”问题提到一个全党、全民关注的高度。作为人口接近14亿的发展中大国,尽管国内生产总值所体现的国民经济发展规模已跃居世界第二,但是中国经济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主要矛盾依然相当突出,农业、农村经济发展面临的挑战依然十分严峻。全面把握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所体现的区域性、民族性、传统性、封闭性和低效性特征,冷静分析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在区位、制度、产业、人力资本、资金投入各方面的现实困境,系统研究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和现代农业发展的战略路径,对于有效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经济总量增加与社会文化进步、不断缩小与东中部地区的经济发展差距、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完成“两个一百年”战略目标均具有重大的理论意义与战略意义。本文以传统农业改造思想为指导,综合运用农业发展阶段论、农业资源互补论、农业规模经济理论以及农业产业化理论,以传统农业改造为研究主题,以西部民族八省区为研究目标,客观判断西部民族八省区传统农业发展现状、基本特点,全面剖析西部民族八省区传统农业发展困境,探索构建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战略体系,明确提出包括战略框架、制度安排以及战略路径的研究思想,为西部民族地区各个组织与主体进行传统农业改造提出决策咨询和政策指引。本文研究基本结论如下:(一)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态势缓慢。西部民族地区农业经济增长贡献率虽整体上略高于全国平均水平,但因其农业发展独有的区域性、民族性、传统性、封闭性、低效性,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仍呈现农业生产结构单一、农业生产水平低下、农业创新能力不足、农业现代理念缺乏、农业管理水平滞后的缓慢态势。(二)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困境重重。深度分析西部民族八省区传统农业发展现状,发掘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演变基本态势缓慢的背后,存在着区位、制度、产业、人力资本、资金投入等五大制约困境。(三)构建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框架。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应探索构建以西部大开发战略、“一带一路”倡议、脱贫攻坚战略、乡村振兴战略以及特色小城镇建设为战略背景,以促成产业兴旺、人才回流、乡风文明、生态宜居、组织有效为战略目标,以探索特色农业主导、干旱地区节水、龙头企业引领、技术创新支持、人力投资推动的传统农业改造战略模式为战略重点的战略框架。(四)探索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制度安排。结合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面临的制度问题,提出以探索土地制度和改革户籍制度为前提、以创新教育培训制度为重点、以强化社会保障制度为支撑的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特色制度安排。(五)明确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战略路径。通过深度剖析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基本态势和主要困境,从改善西部民族地区基础设施、加大西部民族地区人力投资、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科技进步、培育西部民族地区龙头企业、完善西部民族地区微观组织五个方面展开明确具体战略路径。

周耕[3](2018)在《当代中国农村结构性贫困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扶贫工作取得的显着成效充分说明我们此前的扶贫政策、策略、思路是正确的。但是进入二十一世纪以后剩下的反贫工作越来越难,反贫出现边际递减效应。同时,我们的农村,作为一个整体,其身上仍有挥之不去的贫困标签。从表面上看主要有这样几个原因,一是浅表性贫困问题得到改善后,剩下的是深层次的顽固性贫困;二是我国对贫困有了新认识,进行了新的界定,贫困范围由此扩大;三是从更深层次上分析,我们发现,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并不完全在农村自己身上。本论文通过对当下中国农村贫困状况的梳理分析发现,当下农村经受的是一种结构性贫困,这个“结构性贫困”指的是由历史进程中的社会结构性扭曲,资源的结构性错配,政治生活中的权利错位等结构性失衡造成的贫困。这种结构性贫困,单靠物质帮扶已无法解决。同时,结构性的失衡还导致了农村的结构性弱势,并引起诸多涉农因素在农村呈负效应叠加、关联,并进而形成一个“致贫结构”。致贫结构的存在,像一种无形的力量,不断消解着农民向上的努力。鉴于此,我们要解决当下中国农村的贫困问题,就需要一种结构性视角来对其加以分析,梳理其结构性作用机理。本论文站在“当代中国农村”这一特定时空背景下,通过纵向历史梳理,横向多维比较,立足于揭示“当代中国农村贫困”问题的复杂性及结构性。本论文研究试图跳出单纯对贫困问题进行一般性描述、说明的研究模式,更多的从贫困生成的综合性逻辑入手,梳理各致贫因素间的有机关联,从整体结构上把握当代中国农村贫困问题。通过研究,尝试勾勒出致贫因素间的关联模型,将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个体等方面因素作为变量,进行动态关联考量。在初步理清各致贫因素间的关系和差序结构后,尝试着寻找解决问题的切入点和突破口。希望以完善的政策作为杠杆撬动贫困因素结构,形成连锁反应,逐步转向良性功能关联;同时,还要最大化的寻求社会正义,防止贫困均衡被打破后,部分人群陷入更恶劣的贫困境地。本论文共分五章,第一章绪论,主要阐述本论文选题缘由,选题的意义、写作思路及研究方法。第二章,当代中国农村结构性贫困相关问题与理论概述,阐释贫困的含义并进行界定,说明贫困的标准与类型划分,对于贫困的生成理论进行归纳,分析农村贫困对于当代中国社会的影响。第三章,当代中国农村结构性贫困的多维解释,为本论文的重点。首先,揭示当下中国农村贫困背后的结构性特征,指出中国贫困农村在分布上呈现出的非均衡性。农民作为一个群体所处的结构性弱势地位。农村贫困日益表现在超经济维度。贫困的代际传递严重。反贫遇到结构性障碍;其次,对当下中国农村的贫困作结构性归因,从历史累积和现实迁就的角度指出,仓促现代化造成农村的结构性贫困,快速市场化下的社会转型叠加导致结构性问题被强化,贫困循环累积成“结构性”桎梏,结构性贫困迫使制度迁就;再次,对压在农村身上的“致贫结构”进行作用机理分析,着重论及诸多致贫因素间的相互影响,从肇始性因素到次生性因素,到叠加性因素,到累积循环性因素,以及再到渗透、内化性因素,从整体性结构的维度进行把握。第四章,当代中国农村结构性贫困解决的指导理论,主要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和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理论两大理论体系着手。首先,从经典马克思主义理论中探寻关于农村贫困问题的理论阐释和实践判断。其次,从一直以来中国共产党人的反贫探索中梳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的反贫宗旨及指导意义。第五章,当代中国农村结构性贫困解决的实践路径,此部分主要立足于打破当前农村致贫因素间的负效应结构关联,跳出结构性桎梏,探寻消解农村结构性贫困的现实路径。首先,在宏观上,指出消解当代中国农村结构性贫困的制度;其次,在中观上提出扭转当代中国农村结构性贫困的政策;第三,在微观上阐释解决当代中国农村结构性贫困的策略。本文不同于传统的农村贫困研究方式,以结构性研究方式作出如下创新:一是指出当下中国农村在两个维度上经受着结构性贫困:首先由于历史上形成的产业差序,到建国后仓促现代化造成的城乡二元结构,再到改革开放后急速市场化带来的社会转型叠加,再到新世纪以来的制度迁就等一系列结构性原因导致农村农民处于结构性弱势地位,并在生产、生活、身份上受到诸多羁绊;其次农村的结构性弱势进而引起诸多涉农因素在农村呈负效应叠加、关联,并进而形成一个“致贫结构”,使脱贫难度增加。概括而言,就是农村农民的结构性弱势地位引发一系列涉农因素在其身上呈负效应结构关联。二是本文侧重于把当代中国农村的贫困当作一个有机体来加以解释,认为农村的结构性弱势引起诸多涉农因素在农村呈负效应叠加、关联,并进而形成一个“致贫结构”。文中认为,在“致贫结构中”,纵向上致贫效应存在着层层递进:始发性因素让人变穷——次生性因素让人变弱——累积性因素将贫困固化,而这其中还穿插渗透着文化思维性因素,不断消磨着反贫困主体的意志;横向上各致贫因素间存在着更为错综复杂的彼此关联。三是本文指出,由于结构性桎梏的存在,中国农村贫困具有马太效应,农村农民越是处于结构中的不利位置,其受到的“结构性束缚”越大,贫困越为严峻,摆脱贫困越发困难。四是本文跳出制度不利论的论调,指出,在结构性贫困下,制度不利,只是一种表象而非根源,实质上正是由于结构性的贫困累积与循环,才使得政策制定时会出现“制度迁就”和“制度无奈”。本论文希望通过对当代中国农村贫困的结构性分析研究,能够为扭转农村的结构性弱势,打破贫困的结构性关联,使农村农民摆脱结构性羁绊提供佐助。

李孔燕[4](2017)在《绿色发展视域下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的困境、问题及对策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人类发展的历史长河中,人类在传统发展的理念指导下,也曾取得过辉煌的业绩,但也遭受到来自自然的无情的惩罚与报复。绿色发展理念的提出与具体实践是对经济社会发展理念、模式及规律的新认识,是马克思主义发展观的继承与丰富,是对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生动践行,是关于发展的一次深刻思想解放和观念变革,是指导人类从工业文明进入生态文明时代的全新发展理念,并且这一理念已经越来越成为当今世界社会经济发展的主流,也是马克思发展观在现时代的重要体现和提升。目前的中国在经历了高速发展的30多年之后,资源与环境已经越来越成为限制中国进一步发展的瓶颈,发展过程中面临着诸多矛盾叠加、风险隐患增多的严峻挑战,其中,资源短缺、能源过耗、生态恶化等问题矛盾突出,人与自然的矛盾不断扩大等问题亟需解决。绿色发展就是告别传统的发展理念与模式,以一种人与自然和谐为思想核心及价值判断的全新发展模式,进而从根本上开辟一条化解人与自然矛盾、破解资源环境约束瓶颈、提高发展质量的新路径。发展模式由过去的“高投入、高能耗、低产出”模式逐渐转变为“低投入、低能耗、少排放”的发展模式。要达到这种模式,既需要调整传统的产业结构,也对环境治理提出了新要求。就是在全球倡导在发展的过程中更加注重环境保护以及环境与资源在很大程度上倒逼发展模式转变的大背景下,中国在可持续发展理念(科学发展观)的基础上提出了绿色发展理念,并提出要在绿色发展理念指导下,实现发展模式转变,即要通过产业结构调整、发展方式转变、科技创新来突破困境,实现真正意义的发展。节能减排作为绿色发展的实践手段和具体措施,既是中国作为一个负责任的大国对全世界的庄严承诺,即将成为国家与区域发展战略的重要考核目标,也将成为马克思发展观在现时代的重要实践内容之一。本研究从绿色发展理念出发,以内蒙古自治区为例,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和方法论,根据内蒙古自治区的经济社会发展的特性与规律及环境污染治理要求,对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的历程进行了较为详细的梳理,对其节能减排效果、政策绩效进行了较为客观的评价,对节能减排实施效果以及面临的困境与问题进行了较为深层次的剖析与反思,并在此基础上提出了针对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的一些可能性的创新路径、产业结构调整和发展模式转变的出路与建议等,进而为探索诸如内蒙古自治区等资源型欠发达省区绿色发展模式的选择以及促进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态文明之路尽一些绵薄之力。本文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深入研究:第一章阐述绿色发展理论由来及其内涵外延;第二章以绿色发展的关联维度为出发点,探讨能源、环境与经济的关系,梳理节能减排提出的背景及历史沿革,总结国外节能减排与经济发展的经验、教训及启示等;第三章以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为例,较为详尽地梳理了“九五”到“十二五”期间,国家和内蒙古自治区出台的节能减排政策,评价政策实施效果;从能源、废水、废气、固废角度,较为详实地研究了内蒙古自治区重点区域、重点产业、重点污染分布情况,找出当前存在的问题及面临的挑战;第四章从绿色发展理念角度出发,结合内蒙古自治区的发展定位,提出内蒙古自治区促进节能减排和转型发展的政策建议;从绿色经济的角度,探讨了产业(产业结构调整升级)、科技、管理、金融等方面对经济发展所涉及到的具体对策及建议;从绿色发展道路的角度出发,提出废水、废气、固废资源化发展的具体实施路径;第五章,从绿色发展理念及生态文明建设的具体要求出发,研究内蒙古作为资源型欠发达省区,践行生态文明建设的绿色化节能减排,如何实现从传统发展模式及路径向绿色发展模式及路径的根本转变,努力在全社会树立一种绿色发展的价值导向和思维方式,从而为具体实施、完善生态文明建设提供建设性的建议,同时为同类地区提供一种可能的参考及借鉴。

欧阳德敏[5](2013)在《构建我国开鲁县农村发展框架的研究》文中指出我国是的一个农业大国,其“三农”问题是当前乃至今后很长一段时间内影响我国经济持续、稳定、健康发展和社会稳定的重大问题之一,农村经济社会发展问题是我国经济社会长期稳定发展的重要前提。农村经济社会发展的好坏直接左右国内的市场需求、关系国家的粮食安全、影响我国现代化建设的进程和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的关键。从解决途径看,解决农村工业化问题是解决“三农”问题的关键,农村政策制度和经济制度作为农村经济发展中最为重要的资本要素配置制度,无疑将成为农村经济改革中的一个焦点。目前我国农业和农村发展的中心任务是推进农村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而不管是通过城镇化转移农村剩余劳动力,还是通过农业产业化调整农村生产结构,都需要有大量资金的积累和再投入,均离不开政府的支持和农民自身的努力。但是从目前的情况来看,我国农村产业结构不合理、收入结构不合理、人才结构不合理和投资结构不合理等问题突出,由于农业生产单一化的制约、农户的生产经营体制的限制、劳动力素质和技术人才资源的短缺和基础设施老化和农村整体投入的不足等因素的制约,使得农村经济发展受到严重制约,进而导致我国农村经济发展进程缓慢。本文在此背景之下,对开鲁县农村经济发展的现状、进程、面临的问题及其成因进行较为全面和系统地分析,并借鉴发达国家的先进经验,构建出开鲁县农村发展的框架。本文共划分为六章:第一章是绪论,主要阐述本文的研究背景和意义、研究方法和结构安排,并提出研究的难点、不足以及创新之处。第二章是阐述国内外农村发展理论的研究、我国农村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其内涵,简要总结了我国农村发展的历史经验、成功模式及其面临的问题。第三章是论述开鲁县农村发展的总体概况和演进过程,并分析了该地区农村发展中存在的产业结构不合理、收入结构不合理、人才结构不合理和投资结构不合理等突出问题,并且对其农村发展存在问题的农业生产单一化的制约、农户的生产经营体制的限制、劳动力素质和技术人才资源的短缺、基础设施老化和农村整体投入的不足等原因进行了分析。第四章是对美国、德国和日本这三个具有代表性的发达国家的农村发展现状、进程及模式进行了分析,总结出对于我国农村建设的启示。第五章是从三个产业的角度构建出开鲁县农村发展的框架。首先是实行农业现代化的产业经营,其次是加速我国农村工业企业的发展,同时要注重发展农村地区的第三产业。第六章从政府支持、农民推动和资源依托三个角度,提出了构建开鲁县农村发展框架的政策建议。

李彩楠[6](2012)在《呼伦贝尔市奶业竞争力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呼伦贝尔市有着丰富的草原资源,是中国的重要奶源基地。呼伦贝尔市向来以奶产量高、品质好而闻名。2008年的“三鹿奶粉事件”,突袭而来的毒奶粉风暴,席卷了整个中国奶业,给快速发展的中国奶业当头一棒。作为我国重要奶源基地的呼伦贝尔市奶业也深受其害,出现了收购牛奶价格低廉,奶农倒奶事件,使曾经辉煌的呼伦贝尔奶业发展陷入困境。本文以波特钻石模型理论为基础,运用波特模型的生产要素、需求状况、相关支持性企业、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以及政府和机遇等因素进行分析,来研究呼伦贝尔市奶业的国内竞争力现状,对其竞争力进行分析与评价,提出如何提升呼伦贝尔奶业竞争力的建议。

李秀红[7](2007)在《中国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问题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近几年,收入差距持续扩大以及如何扩大内需、依靠消费拉动经济增长等问题,成为党和国家以及社会各阶层广泛关注的焦点。收入差距过大突出地体现在地区之间、城乡之间和不同群体之间。从地区间来看,东西间的居民收入差距最大,而这种差距在农村表现得又远较城镇强烈得多。从城乡间来看,如果把医疗、教育、失业保障等非货币因素考虑进去,中国城乡收入差距世界最高,而相对于全国而言,西部城乡收入差距更为悬殊,值得注意的是,这种悬殊并不是因为城市居民收入太高而是由于农村居民收入太低才形成的。从不同群体间来看,我国最高与最低收入群体之间的贫富分化不断加剧,而最低收入群体主要集中在农村尤其是西部农村。显而易见,上述三类差距的焦点都集中到了西部农村居民收入过低这一问题上。由于收入是决定消费的关键因素,收入增长的快慢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消费需求增长的快慢。因此,要扩大国内需求,实现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就必须扩大占我国人口绝大多数的农民的消费,而西部地区农民由于长期以来增收缓慢,导致消费水平很低。如果潜力巨大的西部农村市场不能及时顺利启动,消费对经济的拉动作用就无法真正实现。正是基于以上现实,本文就西部农民收入与消费问题展开了研究。本论文共分六章:论文的第一章,阐述了西部农民收入与消费问题研究的背景、选题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最新进展、论文的研究框架等基本问题。论文的第二章,在对西部农民收入与消费的演变历程及阶段性特征进行描述的基础上,重点考察了西部农民收入与消费的现状,通过与东、中部地区的比较以及城乡之间的对比,明确了西部农民收入与消费水平、收入与消费结构究竟处于一个什么样的层次或阶段,同时,对西部农民收入与消费之间的相关性进行了计量分析。论文的第三章,指出西部农民收入与消费增长缓慢会引起诸多负效应;详尽地剖析了影响西部农民增收的因素,一般影响因素是什么,特殊影响因素是什么,来自于农业本身的因素有哪些,来自与非农业的因素有哪些,还有其他哪些因素影响了西部农民增收;探寻了收入是从哪几方面影响消费的,除此之外,还有哪些西部特有的情况制约了农民消费。论文的第四章,分析了未来几年西部农民增收与消费面临的机遇与挑战,对“十一五”时期的西部农民收入与消费前景进行了预测。论文的第五章,介绍了包括美国、欧盟、日本在内的发达国家和发展中国家的农民收入支持政策、模式以及带给我们的启示。论文的最后一章,从收入系统的角度探索了如何构建西部农民收入增长机制与促进农民消费。在影响收入的生产环节,要通过挖掘农业内部增收潜力、改革和完善农村土地制度、全面提高农村劳动力素质、调整优化农村就业结构、优化农村剩余劳动力外出务工的体制环境以及加强对农业的保护和支持等,来促进西部农民收入与消费能力的生成;在影响收入的形成环节,要通过加快农村市场体系建设、深化粮食流通体制改革,来催化西部农民收入的形成;在影响收入的分配环节,要通过减轻农民负担和缩小包括地区、城乡及农村居民内部的收入差距,来调节收入分配和释放西部农民的消费潜能;在影响收入的消费环节,要通过建立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改造农村消费品流通体系、改善农村消费环境等,来提高西部农民的消费欲望。

通辽市农调队[8](2003)在《直面WTO,通辽市畜牧业发展路在何方?》文中研究指明 目前通辽市畜牧业生产正逐步向规模化、集约化发展,种植业和养殖业“一条腿长,一条腿短”的现状正逐步得到改善,种植业的“三元”结构地位确立,饲料作物和牧草种植面积加大,节粮型草食家畜比例日益提高,畜牧业养殖已逐渐成为农牧民增收的主要来源渠道。随着畜牧业建设工作的加快实施,畜产品也将会体现出更强的竞争力,从长远发展分析,畜牧业将成为通辽市农村经济持续发展和创汇的优势产业。 一、目前畜牧业发展中存在的问题 尽管从畜产品价格上通辽市存在

本刊编辑部[9](2003)在《《贵州政报》2003年目录索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

吕向东[10](2002)在《内蒙古奶业发展研究》文中认为中国加入WTO和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的实施,为内蒙古畜牧业带来了大发展的机遇。奶业是内蒙古畜牧业中最具有发展潜力的优势产业,大力发展奶业有利于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增加农民收入和提高人民健康水平。 本文通过对全国和内蒙古奶业的发展现状进行分析,探讨了我区奶业发展的制约因素,如奶牛单产水平低、奶源基地建设落后、乳品加工企业布局不尽合理、市场机制不健全和草原生态环境恶化等。 文章从内蒙古的具体实际情况出发,提出必须以培植壮大乳品加工龙头企业为中心,一头抓奶源基地建设,一头抓市场开拓;同时,要依靠政策、科技、资金投入和服务等来实现自治区奶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二、直面WTO,通辽市畜牧业发展路在何方?(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直面WTO,通辽市畜牧业发展路在何方?(论文提纲范文)

(1)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与展示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论文的研究背景
        1.1.1 关陇地区先秦之秦的历史
        1.1.2 关陇地区先秦之秦在中华文明中的地位
    1.2 论文研究对象的界定及其保存、保护、展示现状和问题
        1.2.1 研究对象的界定
        1.2.2 研究对象的保存、保护与展示现状
        1.2.3 研究对象保护与展示存在的问题及缺失
    1.3 论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及研究意义
        1.3.1 论文拟解决的主要问题
        1.3.2 论文的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发展动态分析
        1.4.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考古研究
        1.4.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历史研究
        1.4.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的保护研究
        1.4.4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群的文化遗产概念及其保护研究
        1.4.5 文化遗产保护与展示体系及相关研究
        1.4.6 文化遗产整体性保护方法研究
    1.5 论文的研究方法
        1.5.1 系统科学研究方法
        1.5.2 文献梳理与实地调查法
        1.5.3 问题史学方法
        1.5.4 类比、归纳和演绎研究法
        1.5.5 研究框架
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构成研究
    2.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概念的提出
        2.1.1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群的文化遗产的概念发展
        2.1.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概念
    2.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遗址点——组成型遗址与关联型遗址
        2.2.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都邑
        2.2.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秦公、王、帝陵
        2.2.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离宫别馆与苑囿
        2.2.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组成型遗址——祭祀处所
        2.2.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关联型遗址——道路
    2.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关联机制
        2.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单点关联机制
        2.3.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片区关联机制
        2.3.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关联机制
    2.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空间格局
    2.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环景(Setting)
        2.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环景
        2.5.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片区的环景
        2.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环景
    2.6 本章小结
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价值研究
    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价值认知
        3.1.1 国内外文化遗产的价值类型及定义
        3.1.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价值内涵认知逻辑
    3.2 相关价值研究综述
        3.2.1 秦文化的历史价值与当代意义研究
        3.2.2 秦统一的历史观照
        3.2.3 相关秦文化遗址的价值研究
    3.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整体价值
        3.3.1 历史价值:秦崛起与统一的历史进程——见证了中国大一统制度、统一国家的创立过程
        3.3.2 科学、艺术价值:古代中国国家形成的完整经历——形成了古代中国国家形态发展的完整实物链
        3.3.3 文化价值:华夏民族形成过程的映射——反映了中华民族多元一体格局的形成过程
        3.3.4 社会价值:构建中华文明标识体系的秦文化核心
    3.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片区价值
        3.4.1 西垂片区的价值分析
        3.4.2 雍城片区的价值分析
        3.4.3 咸阳片区的价值分析
    3.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单点价值
        3.5.1 大堡子山遗址的价值分析
        3.5.2 雍城遗址的价值分析
        3.5.3 咸阳城遗址的价值分析
        3.5.4 秦始皇陵的价值分析
    3.6 本章小结
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认识
    4.1 文化遗产“完整性(Integrity)”的概念发展
        4.1.1 文化遗产“完整性”概念的发展脉络
        4.1.2 文化遗产“完整性”的衡量标准
        4.1.3 文化遗产“完整性”概念的定义层面
        4.1.4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文化遗产对象“完整性”讨论
    4.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完整性认知
        4.2.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认知层级
        4.2.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认知层面
        4.2.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评估框架
    4.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完整性评估
        4.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完整性评估
        4.3.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整体层级的完整性说明
    4.4 本章小结
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建构
    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保存、保护和管理现状及缺失
        5.1.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保存现状
        5.1.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保护管理现状
        5.1.3 整体价值观照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管理的缺失
    5.2 类似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文化遗产对象的保护经验
        5.2.1 系列遗产(Serial Properties)的保护方略
        5.2.2 文化线路(Cultural Routes)的保护方略
        5.2.3 美国国家遗产区域(National Heritage Areas)的保护方略
        5.2.4 系列遗产、文化线路与美国国家遗产区域保护管理方式的异同
    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构成逻辑
    5.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程序
        5.4.1 建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信息库和管理平台
        5.4.2 构建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保护规划体系
    5.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方法
        5.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价值的认知方法
        5.5.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完整性的认知和评估方法
        5.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保护区划的划定方法
    5.6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制度
        5.6.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遗址点纳入制度
        5.6.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总体规划制度
        5.6.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联合管理制度
    5.7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保护建议
        5.7.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考古研究建议
        5.7.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分级保护建议
        5.7.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分类保护建议
        5.7.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体系的整体立法保护建议
    5.8 本章小结
6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建构
    6.1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概念、原则和内容
        6.1.1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定义与辨析
        6.1.2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原则
        6.1.3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内容
    6.2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的方法
        6.2.1 文化遗产阐释规划的编制
        6.2.2 文化遗产主题阐释框架的构建
        6.2.3 文化遗产阐释与展示方法、方式的其他探索
    6.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的展示利用现状及缺失
        6.3.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体系遗址点的展示利用现状
        6.3.2 整体价值观照下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利用的缺失
    6.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组成内容
    6.5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阐释框架
        6.5.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阐释主题
        6.5.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阐释框架的垂直建构(主题/价值—分解)
        6.5.3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阐释框架的水平建构(主题—叙事线索)
        6.5.4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阐释框架遗址展示点的甄选
    6.6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叙事结构
        6.6.1 整体层级的“主题—叙事”结构
        6.6.2 片区层级的“主题—叙事”结构
        6.6.3 单点层级的“主题—叙事”结构
    6.7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展示方式
        6.7.1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节点展示方式
        6.7.2 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展示体系的整体展示方式
    6.8 本章小结
7 结论
    7.1 研究结论
    7.2 创新点
    7.3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在读期间研究成果
图录
表录
附录论文中相关评估及综述表录
致谢

(2)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战略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导论
    1.1 研究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思路
        1.2.2 研究方法
    1.3 主要创新与不足之处
        1.3.1 主要创新
        1.3.2 不足之处
    1.4 基本结论与研究展望
        1.4.1 基本结论
        1.4.2 研究展望
2 理论基础与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西部民族地区
        2.1.2 传统农业
        2.1.3 传统农业改造
    2.2 基础理论
        2.2.1 改造传统农业思想
        2.2.2 农业发展阶段与资源互补论
        2.2.3 托达罗人口流动理论
        2.2.4 农业规模经济理论
        2.2.5 农业产业化理论
    2.3 文献综述
        2.3.1 国外研究综述
        2.3.2 国内研究综述
    2.4 理论与实践启示
3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的基本态势
    3.1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历史线索
        3.1.1 解放前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
        3.1.2 1949-1978 年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
        3.1.3 1978-2000 年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
        3.1.4 2000-至今西部民族地区农业发展
    3.2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现状
        3.2.1 农业经济贡献
        3.2.2 农业产业结构
        3.2.3 农业生产水平
        3.2.4 农业创新能力
        3.2.5 农业现代理念
        3.2.6 农业管理水平
    3.3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发展分析
        3.3.1 基础性评价指标选择
        3.3.2 体系构建和权重计算
        3.3.3 农业发展水平综合得分
        3.3.4 农业发展区域性分析
        3.3.5 全局空间自相关分析
    3.4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基本特点
        3.4.1 区域性
        3.4.2 民族性
        3.4.3 传统性
        3.4.4 封闭性
        3.4.5 低效性
4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的主要困境
    4.1 区位困境
        4.1.1 地质地貌
        4.1.2 自然灾害
        4.1.3 区位条件
    4.2 制度困境
        4.2.1 土地制度
        4.2.2 户籍制度
        4.2.3 宗教文化制约
    4.3 产业困境
        4.3.1 农业技术水平低下
        4.3.2 农业产业结构单一
        4.3.3 农业基础设施落后
    4.4 人力资本困境
        4.4.1 总体发展水平低下
        4.4.2 人力资本投资不足
        4.4.3 人力投资主体单一
    4.5 资金投入困境
        4.5.1 财政支农不足
        4.5.2 金融支撑不力
        4.5.3 社会援助不够
        4.5.4 内生能力缺乏
5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的战略框架
    5.1 战略背景
        5.1.1 西部大开发战略
        5.1.2 “一带一路”倡议
        5.1.3 脱贫攻坚战略
        5.1.4 乡村振兴战略
        5.1.5 特色小城镇建设
    5.2 战略意义
        5.2.1 调整农业结构
        5.2.2 发展现代农业
        5.2.3 建设特色小城镇
        5.2.4 推动乡村振兴
        5.2.5 维护社会稳定
    5.3 战略目标
        5.3.1 产业目标
        5.3.2 人才目标
        5.3.3 文化目标
        5.3.4 生态目标
        5.3.5 组织目标
    5.4 战略模式
        5.4.1 特色农业主导型
        5.4.2 干旱地区节水型
        5.4.3 龙头企业引领型
        5.4.4 技术创新支持型
        5.4.5 人力投资推动型
6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的特色制度安排
    6.1 探索西部民族地区土地制度
        6.1.1 完善农村土地流转制度
        6.1.2 探索土地资源配置制度
        6.1.3 摸索异区土地置换制度
    6.2 改革民族地区农民户籍制度
        6.2.1 探索一体化户籍管理制度
        6.2.2 完善农民工就业保障制度
        6.2.3 促进自由流动与利益分配
    6.3 创新民族地区教育培训制度
        6.3.1 完善学前教育公共体系
        6.3.2 优化实施9+3 教育模式
        6.3.3 科学稳妥推行双语教育
        6.3.4 加大教育对口支援力度
    6.4 强化民族地区社会保障制度
        6.4.1 完善社会保险救助体系
        6.4.2 推进居民大病保险制度
        6.4.3 实施疾病应急救助制度
7 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的战略路径
    7.1 改善西部民族地区基础设施
        7.1.1 完善交通运输网络
        7.1.2 强化电力基础设施
        7.1.3 加强通讯设施建设
        7.1.4 修复病险水利工程
        7.1.5 引入排污环卫设施
    7.2 加大西部民族地区人力投资
        7.2.1 加大财政投资力度
        7.2.2 设立专项投资基金
        7.2.3 拓宽人力投资渠道
        7.2.4 优化人力投资结构
        7.2.5 提高人力就业保障
    7.3 促进西部民族地区科技进步
        7.3.1 提高农技人员素质
        7.3.2 构建信息技术平台
        7.3.3 提高农业机械水平
        7.3.4 引进生物化学技术
        7.3.5 加强科技成果推广
    7.4 培育西部民族地区龙头企业
        7.4.1 科学确定龙头企业
        7.4.2 加大农业政策扶持
        7.4.3 加快产业基地建设
        7.4.4 加强企业招商引资
    7.5 完善西部民族地区微观组织
        7.5.1 创建微观管理组织体系
        7.5.2 推动微观技术组织创新
        7.5.3 促进微观金融组织发展
        7.5.4 扩大农业经纪人规模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3)当代中国农村结构性贫困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3.1 国内研究现状
        1.3.2 国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创新之处及不足
        1.5.1 创新之处
        1.5.2 不足之处
第2章 当代中国农村结构性贫困相关问题与理论概述
    2.1 贫困的含义与界定
        2.1.1 国际学术界对贫困的理解
        2.1.2 国际反贫困组织对贫困的界定
        2.1.3 我国学者和相关机构对贫困的理解与界定
        2.1.4 本文中对贫困的理解和概念使用
    2.2 贫困的标准与类型划分
        2.2.1 贫困的标准
        2.2.2 贫困的类型划分
    2.3 贫困的生成
        2.3.1 国外贫困成因理论
        2.3.2 国内贫困成因理论
    2.4 农村贫困的影响
        2.4.1 贫困导致乡村凋敝
        2.4.2 贫困让农业调零致使无人种粮
        2.4.3 贫困容易生成不满
第3章 当代中国农村结构性贫困的多维阐释
    3.1 中国农村贫困呈现出的结构性特征
        3.1.1 贫困农村在分布上呈现出明显的非均衡性
        3.1.2 农民作为一个群体处于结构性弱势地位
        3.1.3 农村的贫困日益表现在超经济维度
        3.1.4 贫困代际传递严重
        3.1.5 反贫遇到结构性障碍
    3.2 中国农村贫困的结构性归因
        3.2.1 仓促现代化造成农村的结构性弱势
        3.2.2 快速市场化下的社会转型叠加导致结构性问题被强化
        3.2.3 贫困循环累积成“结构性”桎梏
        3.2.4 结构性贫困迫使制度迁就
    3.3 中国农村致贫因素间的结构性作用机理
        3.3.1 贫困的肇始与勾连
        3.3.2 贫困的叠加与恶化
        3.3.3 贫困的累积与循环
        3.3.4 贫困的渗透与内化
        3.3.5 “贫困范式”下贫困的适应与强化
第4章 当代中国农村结构性贫困解决的指导理论
    4.1 经典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
        4.1.1 贫困的根源在不合理的制度
        4.1.2 组织小农对抗贫困
        4.1.3 反贫目的在于维护人的价值
    4.2 中国化马克思主义反贫困思想
        4.2.1 通过鼓励生产发展以集体力量反贫
        4.2.2 把反贫困上升为社会主义本质要求
        4.2.3 以制度改革推动普惠式扶贫
        4.2.4 展开有组织的大规模开发式扶贫
        4.2.5 以城乡统筹开展大扶贫
        4.2.6 实施精准扶贫
第5章 当代中国农村结构性贫困解决的实践路径
    5.1 消解当代中国农村结构性贫困的宏观制度思路
        5.1.1 着眼于消除结构性弱势
        5.1.2 致力于打破“结构性”枷锁
        5.1.3 推进动态化、多维度扶贫
        5.1.4 保障农民的同时培育农民的主体性
        5.1.5 立足“乡村振兴”吸引三要素回流
    5.2 扭转当代中国农村结构性贫困的中观政策导向
        5.2.1 通过初始条件改善冲出贫困的恶性循环
        5.2.2 有效造血激活农村开启良性循环
        5.2.3 组织农民形成有效农民组织
        5.2.4 以土地三权分置来为农业农村现代化创造有利条件
        5.2.5 推动结构性产业调整,提升农业地位
        5.2.6 通过政府、市场、社会协同构建良性结构
    5.3 解决当代中国农村结构性贫困的微观策略
        5.3.1 精准扶贫给予特定人群必要的初始推动力量
        5.3.2 统筹易地搬迁和生态补偿
        5.3.3 以产业扶贫培育内生性力量跳出结构性桎梏
        5.3.4 建立结构性医疗保障体系阻止返贫
        5.3.5 以教育扶贫扭转贫困文化渗透增强内生发展能力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后记

(4)绿色发展视域下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的困境、问题及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绿色发展及其内涵
    一、发展的含义
        (一) 发展的范畴
        (二) 中国发展之路
    二、绿色及绿色化的概念
        (一) 绿色的定义
        (二) 绿色化内涵
    三、绿色发展理论来源及其特征
        (一) 绿色发展理论的三大来源
        (二) 绿色发展的内涵与特征
    四、中国绿色发展理念的认识深化
        (一) 绿色发展与科学发展观
        (二) 绿色发展与生态文明建设
        (三) 十九大绿色发展理念的新拓展
    五、绿色发展理念与马克思主义中国化
        (一) 马克思主义生产力要素的理论拓展
        (二) 马克思主义社会发展理论的多层面发展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绿色发展与节能减排的关联维度
    一、作为节能减排的绿色发展
        (一) 节能减排催生绿色技术范式
        (二) 节能减排倒逼绿色转型发展
    二、绿色发展指导下的节能减排
        (一) 节能减排顺应绿色发展内涵要求
        (二) 节能减排与绿色增长的关系
        (三) 绿色发展指导下的生产力评价标准
    三、绿色发展视域下的节能减排
        (一) “被动”节能减排到“主动”节能减排
        (二) 节能减排的新思维格局和空间格局
        (三) 绿色发展视域下节能减排的三个层面
    四、绿色发展视域下节能减排的国际经验
        (一) 发达国家碳减排经验
        (二) 发展中国家的碳减经验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的历史、现状与绩效分析
    一、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历史
        (一) 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历史背景
        (二) 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政策梳理
        (三) 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政策实施结果
    二、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现状
        (一) 内蒙古自治区区域发展模式现状
        (二) 内蒙古自治区主要产业结构现状
        (三) 内蒙古自治区重点领域节能减排现状
    三、绿色发展视域下内蒙古节能减排的成就、绩效与问题
        (一) 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的成就
        (二) 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的绿色绩效分析
        (三) 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存在的问题与困境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的绿色化出路与对策研究
    一、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的机遇
    二、内蒙古传统发展方式的绿色化转型
        (一) 运用绿色化理念转变发展方式
        (二) 建立节能减排的绿色化目标
        (三) 形成绿色化的节能减排体系
    三、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的绿色化政策
        (一) 绿色化产业政策
        (二) 绿色化金融政策
        (三) 绿色化科技政策
    四、内蒙古节能减排的绿色化实践
        (一) 典型行业的节能减排实践
        (二) “三废”资源化路径探索
        (三) 产业链延伸与绿色产业群的形成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内蒙古自治区绿色发展模式探讨
    一、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的绿色化创新路径
        (一) 绿色化技术创新
        (二) 绿色化管理创新
    二、内蒙古自治区产业结构转型路径
        (一) 结构升级转型的绿色化问题
        (二) 资源型产业和非资源型产业的关系问题
        (三) 结构转型中的共性与个性问题
    三、内蒙古自治区绿色发展模式选择
        (一) 绿色发展价值导向与思维方式
        (二) 绿色发展模式实践要素
        (三) 绿色发展模式的增长方式
        (四) 绿色发展模式的政策制度
    本章小结
结论
创新与不足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5)构建我国开鲁县农村发展框架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的结构安排及研究方法
        1.2.1 结构安排
        1.2.2 研究方法
    1.3 研究的不足以及创新之处
        1.3.1 研究的不足
        1.3.2 创新之处
第二章 农村发展的理论研究综述
    2.1 国内外关于农村发展的理论研究
        2.1.1 国外理论研究
        2.1.2 国内理论研究
    2.2 我国农村发展的历史背景及其内涵
        2.2.1 我国农村发展的历史背景
        2.2.2 我国农村发展的科学内涵
    2.3 我国农村发展的历史经验、成功模式及其面临的问题
        2.3.1 我国农村发展的历史经验
        2.3.2 我国农村发展的成功模式
        2.3.3 我国农村发展面临的问题
第三章 开鲁县农村发展的现状、存在问题及原因分析
    3.1 开鲁县农村发展的现状
        3.1.1 开鲁县农村发展的总体概况
        3.1.2 开鲁县农村发展的演进过程
    3.2 开鲁县农村发展中存在的突出问题
        3.2.1 产业结构不合理
        3.2.2 收入结构不合理
        3.2.3 人才结构不合理
        3.2.4 投资结构不合理
    3.3 开鲁县农村发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3.3.1 农业生产单一化的制约
        3.3.2 农户的生产经营体制的限制
        3.3.3 劳动力素质和技术人才资源的短缺
        3.3.4 基础设施老化和农村整体投入的不足
第四章 发达国家的农村发展过程对我国的启示
    4.1 美国农村发展模式
        4.1.1 美国农村发展的现状
        4.1.2 美国农村发展的进程及其模式
        4.1.3 美国农村发展的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4.2 德国农村发展模式
        4.2.1 德国农村发展的现状
        4.2.2 德国农村发展的进程及其模式
        4.2.3 德国农村发展的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4.3 日本农村发展模式
        4.3.1 日本农村发展的现状
        4.3.2 日本农村发展的进程及其模式
        4.3.3 日本农村发展的模式对我国的启示
第五章 构建开鲁县农村发展的框架
    5.1 实行农业现代化的产业经营
        5.1.1 发展多种经营与特色经营相结合
        5.1.2 引导农民生产与普及农业科学技术
        5.1.3 发挥合作优势与实行规模化经营
        5.1.4 发展农产品深加工的产业化经营
    5.2 加速农村工业企业的发展
        5.2.1 大力发展民营乡镇企业
        5.2.2 利用外资发展农村合资企业
        5.2.3 发展农村“三来一补”企业
        5.2.4 开发资源型产业
    5.3 发展农村地区的第三产业
        5.3.1 发展乡村特色旅游业
        5.3.2 重视农村金融体系建设
        5.3.3 促进农业人口再就业
        5.3.4 加快推进农业发展的政策保障体系
第六章 构建开鲁县农村发展框架的政策建议
    6.1 政府支持
        6.1.1 制定科学的农村总体发展规划
        6.1.2 建立功能齐全的农业服务体系
        6.1.3 建设完善农村的社会保障制度
    6.2 农民推动
        6.2.1 提高农业从业人员综合素质
        6.2.2 发挥模范典型的带头作用
        6.2.3 完善农民合作经济组织体系
    6.3 资源依托
        6.3.1 加强农村生态环境建设
        6.3.2 自然资源的有效利用
        6.3.3 生活条件改善与产业发展并重
参考文献
研究生个人简介及攻读学位期间获得成果目录清单
致谢

(6)呼伦贝尔市奶业竞争力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论文选题背景
        1.1.1 选题意义
    1.2 国内外奶业研究综述
        1.2.1 国外奶业研究动态
        1.2.2 国内奶业研究动态
2 竞争理论相关综述
    2.1 竞争力的内涵
    2.2 竞争战略分析方法
    2.3 波特的钻石模型分析
        2.3.1 生产要素
        2.3.2 需求状况
        2.3.3 相关支持性产业
        2.3.4 企业战略、结构和竞争对手
        2.3.5 机会与政府
        2.3.6 波特钻石体系
3 呼伦贝尔市奶业发展概述
    3.1 奶牛养殖状况
        3.1.1 奶牛的饲养情况
        3.1.2 奶产量情况
        3.1.3 生鲜乳的价格
    3.2 乳制品加工情况
    3.3 奶源基地建设
4 基于钻石模型的呼伦贝尔市奶业竞争力分析
    4.1 生产要素
        4.1.1 自然资源
        4.1.2 人力资本
        4.1.3 资本及基础设施
    4.2 需求状况
        4.2.1 收入水平
        4.2.2 人口城市化对乳制品消费的影响
        4.2.3 消费偏好
        4.2.4 乳品安全
    4.3 相关支持性产业
        4.3.1 畜牧业相关发展
        4.3.2 牧草种植
    4.4 企业战略
    4.5 政府
        4.5.1 良种补贴
        4.5.2 养殖小区补贴
    4.6 机遇与挑战
    4.7 呼伦贝尔市奶业的优势与劣势
        4.7.1 优势
        4.7.2 劣势
5 呼伦贝尔市奶业发展建议
    5.1 完善乳制品安全控制体系
    5.2 合理规划奶源基地建设确保优质原料奶的供应
    5.3 转变养殖方式
    5.4 改良品种
    5.5 提高企业的技术创新能力和企业文化建设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7)中国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研究背景
    二、选题意义
    三、国内外研究进展与述评
    四、研究方法与研究范畴的界定
    五、研究思路与内容
    六、论文可能创新之处与不足
第二章 西部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现状考察
    一、改革开放以来西部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演变状况
    二、西部农村居民收入现状考察
    三、西部农村居民消费现状考察
    四、西部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的相关性分析
第三章 西部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分析
    一、西部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增长缓慢的不利影响
    二、西部农村居民收入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
    三、西部农村居民消费增长的主要影响因素
第四章 西部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增长面临的机遇、挑战及趋势预测
    一、“十五”期间西部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呈现的主要特点
    二、西部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增长面临的机遇和挑战
    三、“十一五”时期西部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增长趋势预测
第五章 国外农民收入支持政策、模式及其启示
    一、美国农民收入支持政策
    二、欧盟农民收入支持政策
    三、日本农民收入支持模式
    四、孟加拉乡村银行的小额信贷模式
    五、一般发展中国家农民收入支持模式
    六、国外农民收入支持政策、模式的启示
第六章 构建西部农民收入增长机制与促进农民消费的系统分析
    一、构建西部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机制:影响收入的生产环节
    二、构建西部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机制:影响收入的形成环节
    三、构建西部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机制:影响收入的分配环节
    四、构建西部农村居民收入增长机制:影响收入的消费环节
结语及展望
主要参考文献
附: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篇目
致谢

(10)内蒙古奶业发展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1.1 内蒙古奶业发展的机遇
        1.1.1 国家西部大开发战略
        1.1.2 国家产业政策重点支持
        1.1.3 抓住入世机遇
    1.2 发展内蒙古奶业的意义
        1.2.1 发展奶业是调整农业产业结构的有效途径和现实选择
        1.2.2 发展奶业有利于增加农牧民收入和带动地区经济发展
        1.2.3 发展奶业是提高人民健康水平的迫切需要
2 奶业发展状况
    2.1 世界奶业发展状况
        2.1.1 生产状况
        2.1.2 消费需求
        2.1.3 进出口贸易
        2.1.4 发展趋势
    2.2 我国奶业的发展状况
        2.2.1 生产状况
        2.2.2 消费需求
        2.2.3 进出口贸易
        2.2.4 发展趋势
    2.3 内蒙古奶业发展状况
        2.3.1 生产状况
        2.3.1.1 呼和浩特周边地区
        2.3.1.2 呼伦贝尔草原
        2.3.2 消费及产品市场
3 内蒙古奶业的竞争优势
    3.1 区位优势
    3.2 资源丰富
        3.2.1 自然资源
        3.2.2 劳动力资源
    3.3 科技水平较高
    3.4 奶业龙头带动
        3.4.1 伊利集团
        3.4.2 蒙牛公司
    3.5 政策扶持
4 内蒙古奶业发展的主要问题和制约因素
    4.1 奶牛整体单产水平低、品种改良步伐缓慢
        4.1.1 良种奶牛比例过低
        4.1.2 饲养管理粗放、饲料结构搭配不合理
    4.2 乳品加工企业布局不尽合理、生产管理水平参差不齐
    4.3 奶源基地建设比较落后、配套服务体系不够完善
    4.4 市场机制不健全、流通环节不畅通
    4.5 草原生态环境恶化
5 加快内蒙古奶业发展的措施
    5.1 以培植壮大乳业龙头为中心,加强奶源基地建设和市场开拓
        5.1.1 培植壮大奶业龙头,积极推进产业化经营
        5.1.2 加强奶源基地建设
        5.1.3 积极引导消费,努力开拓市场
    5.2 依靠政策、科技、资金和服务等来实现我区奶业的持续快速健康发展
        5.2.1 加强政府宏观调控,制定正确的奶业发展战略
        5.2.2 加快奶业科技进步
        5.2.3 加大对奶业的投入,建立奶业风险基金
        5.2.4 建立健全社会化服务体系,加强奶业协会建设
6 结束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四、直面WTO,通辽市畜牧业发展路在何方?(论文参考文献)

  • [1]关陇先秦时期秦文化遗址保护与展示体系研究[D]. 苏静.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1(01)
  • [2]西部民族地区传统农业改造战略问题研究[D]. 江琴. 西南财经大学, 2019(07)
  • [3]当代中国农村结构性贫困问题研究[D]. 周耕. 吉林大学, 2018(04)
  • [4]绿色发展视域下内蒙古自治区节能减排的困境、问题及对策研究[D]. 李孔燕. 内蒙古大学, 2017(06)
  • [5]构建我国开鲁县农村发展框架的研究[D]. 欧阳德敏. 内蒙古财经大学, 2013(07)
  • [6]呼伦贝尔市奶业竞争力分析[D]. 李彩楠.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2(07)
  • [7]中国西部地区农村居民收入与消费问题研究[D]. 李秀红. 兰州大学, 2007(04)
  • [8]直面WTO,通辽市畜牧业发展路在何方?[J]. 通辽市农调队. 内蒙古统计, 2003(06)
  • [9]《贵州政报》2003年目录索引[J]. 本刊编辑部. 贵州政报, 2003(24)
  • [10]内蒙古奶业发展研究[D]. 吕向东.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02(01)

标签:;  ;  ;  ;  ;  

面对WTO,通辽市畜牧业发展路径何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