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先锋作家的本真观

论先锋作家的本真观

一、论先锋作家的真实观(论文文献综述)

秦佩佩[1](2020)在《论余华的真实观》文中提出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一场先锋文学的浪潮,推出了一系列卓有成就的作家,而余华就位列其间。自此以后,余华每篇作品问世,皆成为文坛热议的对象。可以说,余华是当下文坛最具影响力的作家之一。先锋时期,余华在《虚伪的作品》中提出了“真实”的观念,这为阐释余华先锋时期的创作提供了重要线索,同时它也为理解整个先锋作家群的思想提供了重要切入口。而后,当先锋思潮开始退潮,“真实”却依旧是余华重要的关切点,只不过这时,余华的真实观发生了转变,而这也就使得他的小说创作出现了显着的变化。而本文就是要立足于余华的真实观,探索其真实观的特征与变化,并力图在“真实观”这条线索的牵引之下,对余华的整体性创作进行研究,从而探索出余华各个时期不同的创作风采。本文共分为三章,第一章论述余华先锋时期真实观的特征。这个时段,在余华看来,真实并不来源也不立足于日常生活,相反地前者是对后者的反叛与逃离。余华所认同的真实是以意义为指向的。并且在余华看来,只有通过精神的力量才能抵达意义的空间,进而拥抱真实。而这精神的力量,说到底便是要倚靠理性的作用。余华是想以理性为“利刃”,直直地划破经验现实这一表象,进而走入“内在的广阔含义”之中。而在这一真实观指导之下,余华以“开启个人化生存体验”、“颠覆经验现实”、“解构传统文化”为叙述策略,开始了他先锋时期的文学创作。第二部分论述余华先锋时期之后的真实观特征,即以《在细雨中呼喊》为界,探讨该作品及其之后的所有作品所凸显的真实观样态。这一时期,余华开始认识到了理性的局限性,并不再信任凭借理性建构起来的关乎世界与存在的意义了。这使得余华的真实观开始贴合着鲜活的经验现实茁壮生长,并且他是在倚靠感性的力量来捕获经验世界的。虽然自《在细雨中呼喊》后,余华的真实观整体上呈现出了向经验现实靠拢的特征,但是在其创作实践中,针对不同时期的创作,其真实观的具体聚焦点却是不一样的。在余华的创作中,其九十年代的作品更集中表现为追求“人物”的“真实”,但是其二十一世纪的创作却开始追求“时代经验”的“真实”了。第三部分论述余华真实观的意义。对于先锋时期来说,余华的真实观极大地展现了整个先锋作家群真实观的风貌,它为理解整个先锋文学思潮提供了“真实”这一个独特且极为锐利的切入口。而对于二十一世纪来说,紧贴经验现实的真实观使得余华的创作跳出了“纯文学”这一单一的审美标尺之外,并使得余华正视且展现了时代的经验与图景。此外,它还使得余华拥有了不断追求自我超越的精神,及直面城市生活并进行书写的勇气。

马闻箫[2](2020)在《真实·生活·民间 ——当代作家批评关键词与现实主义美学话语的裂变》文中研究说明作家批评泛指作家以论文、随笔、创作谈、访谈、对话、讲座、序跋、回忆录等多种方式进行的文学批评活动,是文学批评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当代作家批评对现实主义问题尤为关切,提出了“真实”“精神真实”“神实主义”“生活”“生活流”“民间”“民间写作”等一系列概念,以替代传统的现实主义话语体系。本论文选取当代作家批评中最重要的三个关键词“真实”“生活”“民间”加以研究,对其相关话语进行分析。当代作家批评中的“真实”话语意在批判传统现实主义写作的“控构”特点,余华提出了“精神真实”的概念,将“真实”引向个体主观感受;而阎连科的“神实主义”则将“真实”等同于一种个体创造真实。当代作家批评中的“真实”话语在否定传统现实主义的同时也包含了内在的矛盾性,一方面是现实的“向内转”部分地导致了“现实”本身的缩减和抽象化;二是其精英主义立场导致了现实观照视野的狭窄化;三是对“真实”的追求易于走向刻意写“丑恶”的偏颇,从而走向了自己的反面。当代作家批评中的“生活”概念有现象、印象、经验三重含义,主张写“生活”以取AI写作“现实”,表达的是将现实向着具体、实在、日常、切近的方面还原的意愿。通过对“混沌说”和“生活流”概念的分析,可以看到,写“生活”的艺术实际上是“以俗当雅”的艺术,它包含了一种泛文化的美学观。写“生活”的主张把中国传统文化因素与现实主义美学相结合,走出了一条颇有中国特色的现代美学话语。当代作家批评中的“民间”概念彰显的是一种破除单一官方立场的看待“现实”的方式。通过对“作为老百姓的写作”和“时代想象”等概念的分析,可以看出,“民间写作”观念的核心,在于主张作家与所写对象即普通民众的文化认同。“民间话语”的审美政治内涵在于强调“异议”存在的合法性,强调“现实”之多样性和复杂性,强调个人记忆、想象和言说权利之于文化建构的重要性。当代作家批评中有关“现实主义”问题的言说是当代现实主义美学话语裂变的症候性表达。现实主义问题的核心在于“可见性”分配。当代作家批评所呼吁的是一种审美的平等,它主张允许所有的观看和意义阐释平等地进入艺术表象之中。中国当代现实主义美学话语裂变,一方面体现了现实主义话语的更新能力,另一方面预示了现实主义本土化与中国传统美学现代化并轨的前景,值得充分肯定。

李雅茹[3](2020)在《格非“邀约论”文学观念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格非具有作家和理论家的双重身份,作为着名作家,他取得了引人瞩目的创作成就,在当代文坛占有重要地位;作为理论家,他发表了一系列文学理论着作,所阐述的文学观念也具有重要意义和影响。格非由先锋文学创作转型发展而来,对于先锋文学的利弊得失有清醒的认识,他努力克服先锋文学创作转型中的焦虑,努力寻找走出困境的新出路。在这个过程中,他通过对现代文学观念的反思,以及对传统文学观念的重新审视,走向了对“邀约论”文学观念的探寻与理论建构。格非的“邀约论”文学观念,既是他作为作家在创作实践中的经验感悟,也是他作为理论家进行深入思考的结果。对格非“邀约论”文学观念进行深入研究,可以从中获得许多有益的启示。本文是对格非“邀约论”文学观念的专题研究,力求把它作为一个系统性的命题来进行具体考察和理论阐释。论文正文部分拟分三章进行研究探讨。第一章主要探讨“邀约论”文学观念与格非先锋文学创作转型发展之间的关系。格非提出文学“邀约论”具有其针对性和理论语境,一方面是针对先锋文学特别是其缺陷的重新认识,另一方面是对现代文学观念进行反思,包括对“文学终结论”的思考,对所谓“文学已死”的追问等。在此基础上,他以现代性眼光重新审视传统文学观念,包括对文学“抒情传统”“宏大叙事”和文学“真实观”等进行反观与重构,从而为提出“邀约论”文学观念奠定了坚实基础。第二章主要对“邀约论”文学观念进行多维度的理论阐释。格非的“邀约论”文学观念是一个有机系统,其中主要包含三个维度。一是从创作方面来看,作家是用“整体性经验写作”发出“邀请”。这就需要处理好作家经验与他者的关系,避免“经验同质化”和“写作自动化”。二是从文本方面来看,要通过文本的叙事策略及其功能来实现“邀约”。这就需要讲究文学作品的叙事策略,包括特殊的言说方式,各种叙事技巧和时间、空间观念等,从而以文本自身的艺术魅力吸引读者的目光。三是从接受方面来看,文学这场盛宴还取决于读者的欣然“赴约”。这就需要对写作与读者的关系重新审视,要让读者真正成为作家和作品的“知音”,激发读者对文学盛宴的热情参与和阅读接受,才能真正实现文学的意义价值。第三章主要探讨“邀约论”的文学价值理念与创作实践。“邀约论”中包含着格非对文学价值的深刻理解,成为他不断追求的文学理念。这种文学价值理念深刻影响着他的创作实践,通过对他近期几部代表性作品的评析阐释,可以达到对其“邀约论”文学观念更深入的认识。

张余[4](2020)在《虚构的真实 ——格非小说论》文中研究说明以先锋派作家的身份踏入文坛,格非在当代作家中始终保持着一种独特的文学气质。先锋文学的一个重要特征是文学观念上颠覆了旧的真实观,一方面放弃对历史真实和历史本质的追寻,另一方面放弃对现实的真实反映,文本只具有自我指涉的功能。格非的创作中同样体现出一种异于以往文学创作的真实观,其创作的真实观与其他先锋派作家创作的真实观具有同质的因素,但又保持着一种个体化的差异。本文立足于格非小说创作的真实观,将格非的创作历程视为一个整体,旨在考察其真实观与小说创作之间的动态关系:真实观无形中引导其小说创作,小说创作又是他接近真实的唯一通道。论文由绪论、主体三章和结语共五个部分构成。绪论部分主要从格非的文论出发,从中提炼出其创作秉持的真实观。格非认为反映真实是作家的使命,而真实包括两种,一是现实,二是存在,二者具有明显的区别。小说创作即是通过虚构的方式表现真实。第一章主要通过分析文本的故事层次、主题内涵,把握人物命运遭际,捕捉个体心灵变化,对格非小说的表现对象——现实、历史和存在作逐一考察,从而揭示格非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意图抵达真实。第二章则从叙事手法分析格非为表现真实所做出的努力。以空缺指涉生活本源性的缺乏,以“桔形”的特殊结构暗示现实的复杂脉络,以反讽表现对存在的根本矛盾的思考,这些是格非在小说创作中不可或缺的技巧。第三章主要分析格非小说的语言,认为他的语言具有陌生化、隐喻性、哲理化三个特征。陌生化语言有助于疏离日常生活的琐碎无意义,从而接近为社会现实所忽略的存在;隐喻性语言在格非小说中多表现为以意象映射种种可能的存在,或象征人物命运,或阐释个体困境;哲理化语言则是对格非意图表达的真实进行凝炼后的文学呈现。结语部分对格非为抵达真实所做出的努力作出总结和评价,认为格非的小说创作一方面与时代变化相呼应,另一方面也受到格非本人创作真实观的引导;同时也对格非小说与普通读者之间关系相对紧张的原因作简单分析和反思。

邱丹[5](2020)在《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文中指出先锋文学是中国当代文学的重要景观,它是新时期语境下西方文化刺激与文学审美现代性诉求共同作用的结果。先锋小说通过对宏大话语与叙事成规的颠覆,创造了全新的小说观念、叙述手法及语言体验,为小说本体的回归创造了可能。这场带有审美哗变色彩的叙事美学变革,在中国文学发展史上,意义非凡。而传统文学资源作为先锋小说变革的重要参照体系,其脉流也会潜移默化地渗透在先锋叙事中,并参与着先锋话语的建构。可以说,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不仅仅有反叛,同样包蕴着继承与转化。本论文以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以来先锋派作家的先锋小说为研究对象,结合中国先锋小说特质,阐明传统与传统文学相关理论,深入探究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反叛与继承的艺术呈现,挖掘先锋与传统、反叛与继承之间的辩证关系,进一步探寻中国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资源转化过程中存在的价值与不足。这也是新世纪对先锋小说的再思考,对先锋小说处理中西方文学资源关系的再思考,以期发掘共通性的学理性特征,为中国当代文学创作提供参考。首先,论文结合中西方的文化语境,阐释西方先锋派与中国先锋派的差异,并明确中国先锋派文学的发生、发展与特质。中国先锋派文学发生在文学断裂之后,经由了从舶来到消融本土的整合,作为带有现实焦虑的形式变革,它不像西方先锋派文学那样激进、深刻,更倾向于“文学本体论”意义上的文学变革。在中国先锋小说发展的浪潮中,“先锋”的释义也在发生变化。因此,对先锋作家与先锋小说进行整体剥离与指认,对于先锋小说相关问题的阐述与论证,至关重要。其次,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超越是通过对传统文学观念、主题话语、叙事策略等方面的多重变革实现的。由于“传统”本身的复杂性及其内部的变奏异调,就需要对“传统”“传统文学”“文学传统”等概念进行有力地阐释与辨析,并把握传统文学的主题、故事、形象及时间等叙述内容与叙事层面所呈现的美学特征,探寻文学与现实、作家与现实、文学内容与形式、文学社会功能等方面所体现的传统文学观念,为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做好铺垫。再次,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继承与转化,呈现了从不自觉借鉴到自觉汲取的发展线索。将先锋小说整体性作为考量时,不能忽略传统文学资源从“潜在”资源转向“显在”资源的原因,这是由传统文学本身、先锋文学本身、语境变革等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这个过程也体现先锋作家在中西方文学资源转化过程中,对资源突围与认知方面所进行的调整与变化。正是由于传统文学中叙事传统在题材类型与叙事技艺上的精妙之处,抒情传统在情感抒发与诗词意象运用上的独到特色,才使得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从叙述内容到叙事方略的继承与转化成为可能。另外,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叙述内容与叙事方略等方面的择取与拓新,呈现了传统与现代、西方与本土融合的审美特点。先锋小说在反叛传统文学的过程中,对传统文学中一些经典的题材类型、文学母题、精湛的叙事手法还是有所保留、有所继承、有所转化。先锋小说呈现了对侠义公案、才子佳人、武侠江湖、历史家族等题材类型的吸纳与超越;对“命运”“神秘”“地域”等传统母题的延揽与新构;还呈现了对“故事套故事”“旧瓶新酒”“借笔墨拈出”“以虚构补充”“故事新编”等故事处理方式的延续与新变;对传奇人物、传奇情节及异端境界等传奇叙事手法的吸纳与转化。同时,由于语言的相对稳定性、文化母语的潜在记忆与惯性作用、传统文学语言的艺术魅力等因素,先锋小说在自然景物类词汇、意象类词汇词义、诗词歌赋、诗性语言等方面也呈现了对传统文学语言的汲取与新变。最后,在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资源反叛与继承的总体向度上,对先锋小说资源转化中遇到的问题与突围的策略进行了问题求解性的探索,阐明传统与先锋之间带有悖论性的复杂关系,并进一步辩诘反叛与继承之间的辩证关系。先锋小说的创作路径,也引发了文学创作应该如何看待“传统”,如何看待“中西方文学资源”,如何处理多种创作资源、多种创作手法之间的关系等问题的思考。先锋小说在创作实践中充分体现了多种美学力量碰撞所产生的审美张力,它在对传统文学资源进行创造性转化的过程中,也展现了对传统文化资源的体认与反思,其所生成的文学价值、文化价值、审美缺憾无疑对当下乃至未来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启示。传统文学资源庞大、多元、驳杂,有很多“生机”可待挖掘。虽然先锋小说深受西方文学影响,但传统作为血液中不可抗拒的因子,也在无形之中影响着先锋小说的创作。反过来,丰饶的传统也在先锋小说的创造性转化中得以赓续、绵延。未来文学的方向,不仅要放眼世界,也要彰显民族文学的文化气韵,在超越中确立民族身份与文化认同。唯有这样,中国文学才能在接收新知与转化传统中不断延续、不断生长。

傅虹[6](2020)在《文学教育视角下的余华研究》文中认为余华作为中国当代的着名作家,从开始受川端康成等作家影响创作忧郁感伤风格的作品到大胆挑战传统、勇于创新地进行先锋文学写作,再到后来华丽转身、投入到现实风格的写作,这充满传奇色彩的创作历程离不开余华本身受到的文学教育的熏陶。在受到不同时期不同类型的文学教育影响后,余华也在文学教育的影响下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为整个文学世界的创作和人类精神的广泛传播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那么,余华在不同时期曾受到过哪些文学教育的滋养?这些文学教育对余华的文学创作又起到了哪些不同的作用?在其文学创作上有了一定的建树后,余华又在文学教育方面取得了哪些成就?本文试图从文学教育这一角度出发,结合余华的文学作品、创作观念,对余华文学创作的理论来源、在文学教育影响下取得的文学成就进行详细阐释。通过对这些问题的深入探讨和研究,可以对余华的创作风格及其转变有一个清晰的了解,同时能够更好地认识文学教育对作家文学创作的重要作用。正文主要由三章组成。第一章首先是从家庭、社会、大学三个空间展开形式对余华所接受的文学教育进行全面分析,探究余华文学创作的源头,阐释余华的创作风格、创作心理的形成过程。余华的出生环境较为特殊,所处时代背景也较为复杂。医院和“文革”带来的洗礼对余华的心理产生极大冲击,这为以后余华冷峻的写作态度埋下了伏笔。初入社会的余华,还未走上正式的文学创作道路。此时,川端康成和卡夫卡走进余华的文学视野,提高了他的阅读兴趣,并逐渐开始借鉴和模仿,由此初步形成了他的创作风格。在进入大学学习后,结识了莫言等同学。完善的文学教育体系和浓厚的学术氛围对余华产生了深刻影响。大量的以外国文学为主的书籍丰富了余华的知识储备,对其文学创作能力的发展和提高具有重要的推动作用。第二章主要论述余华所接受的文学教育对余华文学创作的影响。通过对其分析,探讨余华是如何在多样文学教育融会贯通的基础上形成其独特写作风格的,进而揭示其文学书写的理论依据。医院中司空见惯的生死场面在余华开始文学创作后于其作品中得到全面展现,同时也为余华创作先锋作品提供了现实条件。经历过转型时期的余华,开始更多地创作带有现实色彩的小说,更侧重于对社会人性和社会底层的书写,这无疑与前期所接受的文学教育有直接关系。因此,教育可以说是余华创作核心内容的关键所在。第三章主要论述文学教育视角下余华创作的文学成就。通过对余华创作背景的阐述分析,可以看出余华是一个紧跟时代潮流、善于审时度势的文学大家,这对其后来的文学创作起到了积极的推动作用。余华在文学创作上有了一定的建树后,仍然没有停止对文学教育发展的思考。不论是网络时代的冲击,还是西方文学理论的渗透,余华都冷静地分析其利弊,并结合自身,重新审视它们对文学创作的可行性发展,从而创作出符合当下时代变化的文学作品。余论及结语主要以余华的《十八岁出门远行》这一先锋小说入选语文教材作为分析对象,阐释了接受文学教育滋润的余华又反哺未来文学青年于历史传承链条之中。总的来说,余华所接受的文学教育对其文学创作产生了极其深刻的影响,由此奠定了其先锋小说创作的基本格局,这对我们解析余华的文学创作具有方法论的价值和意义。其价值和意义对我们研究当代文学作家所接受的教育与文学创作的关系,具有普遍的启示性。

敬晶晶[7](2020)在《20世纪80年代先锋小说叙述的距离控制及影响》文中研究指明“距离”学说最早由英国爱德华·布洛提出,而后美国韦恩·布斯将之迁入小说叙事之中,成为对小说叙述距离及审美距离的理论描述,指向了审美者与审美客体之间的距离。简要来说,布斯的“距离”理论指在小说叙述中,小说家通过视角变换、时序变化、虚实结合等创作手法和技巧来调控读者对小说文本的距离,不同的手法呈现出读者与叙述者、人物以及作者在认知、道德、时空等方面的差异与距离。布斯的“距离”理论引入中国后,周宪等学者将其概括为“距离控制”,其逐渐成为学者对小说研究的新视角。20世纪80年代先锋小说叙述的距离控制,不若传统小说所追求的作者、读者、叙述者之间较为和谐、亲密的距离状态,其距离控制通过零度叙述、非人格叙述等叙述方式降低作者的参与度,增强叙述者的不确定性;以病态的人物,荒谬的事件,腌臜的场景等来降低读者对小说的认同感与信任度等,最终使先锋小说控制的距离表现出远距离状态。在如此距离控制下,20世纪80年代先锋小说表现出读者与作者、叙述者、人物之间在认知、道德、身体等方面较大的差异和距离。先锋作者与隐含作者的距离被推开;作者与叙述者之间产生隔阂;作者与读者之间不再亲密,形成认知或道德上的不认同;读者与小说人物产生了身体上的差异,情感上的距离等等。此外,20世纪80年代先锋小说家为了更好的控制和保持与读者、叙述者、人物几者间的远距离状态,在叙述时间、叙述情节、叙述语言中寻求反常规叙述技巧成为他们的首选。在先锋小说中,叙述视角成为有限的认知,不停转换的内、外聚焦视角更好的展现了人物病态的心理;叙述的时间与空间被刻意延伸、停滞、甚至点面化;叙述的情节被断裂性排列、嵌套、重复;叙述语言有着反常规的意指、非理性的杂冗,能指与所指被有意错列;元叙述、反元叙述成为先锋小说的特色,作者的参与增强了文本真实性的同时又被不断否定,使得先锋小说在似真似幻的文字中成为不确定性的文本。20世纪80年代先锋小说在这些叙述技巧的控制下,进一步促使了先锋小说中作者、叙述者、人物以及读者几者间形成较远的距离状态。尽管在80年代先锋小说作者叙述距离的控制下,形式及内容的反理性与反叛性使得读者对先锋小说无法轻易拉近审美的距离,造成读者阅读的困难,同时也形成先锋小说在文本上的荒诞、含混等效果,阅读感知的不确定性促使读者参与式的阅读模式的产生。而其反叛的姿态,更是成为先锋小说形式革命的动力,让先锋小说以实验与探究的先锋精神与冒险精神成为文学史中不可或缺的一员。虽然在历史长河的流淌下,较为艰涩难懂的先锋小说留在了历史的时间轴上,但其促使作者不断创新的先锋精神仍然存留在文学中,延续至今。

李超[8](2019)在《“神实主义”引论 ——阎连科文学观研究》文中认为一种文学观念的形成一定有它的逻辑起点。“神实主义”文学观念的形成不是作家突然的顿悟,它肯定有一个从感性到理性的生成过程。一个作家生命初期特殊的人生“节点”总会赋予他的文学特别的“底色”,童年与少年时期窘迫的生存体验给予阎连科的是对“权力”的格外敏感,“苦难”与“权力”以打包的方式组合转码,编入少年阎连科记忆深处,形成他观察现实的两个基点,也赋予了他认知世界的思维方式;初登文坛的阎连科依托人生经验,聚焦农村现实,用现实主义创作方法,以客观冷静的笔调描摹了农民的精神状态、生存环境及农村的政治生态。他用现实主义手法对“苦难”与“权力”进行极端刻画,试图赋予“乡村世界”以个性意义。随着其人生阅历不断增加与创作实践不断积累,传统现实主义话语体系对“农村”的价值建构与作家主体对“农村现实”的真实体验发生了严重冲突,传统现实主义写作理念越来越成为阻碍他创作的障碍,从直击农村基层权力到对农民“权力逻辑”地发觉进而发现并表现“荒诞现实”,阎连科对现实的理解层层加深;他文学观念的转变始于其“文学真实观”的转变。对现实“黑洞意义”的发掘使他重新定义“文学真实”,他笃信“个体经验真实”是通向“现实真实”的土壤,开始从“作家个体主观体验”而不是从“现实主义”观念角度去寻找“文学真实”;通过对作家文本与相关文献的分析我们可以看出,“神实主义”文学观念就是阎连科在不断挣脱“现实主义写作成规”的过程中逐步发展起来的。阎连科在《发现小说》中集中阐释了“神实主义”文学观念。对传统现实主义“真实观”的反叛与对小说“因果关系”的解构重组是“神实主义”理念的两个重要组成部分,“神实主义”概念在此基础上生成。现实主义对现实的逼真再现被“神实主义”的“内真实”概念取代。所谓的“内真实”应该是个体或群体在特定时段真实的“精神状态”,作家根据“内真实”征象、造境、塑造人物,它具有一定的主观性。这是一种从内到外的过程。“神实主义”的“因果观”代替了现实主义“因果律”,以人物或作家的“情感逻辑”打破了现实世界的“客观逻辑”。“神实主义”是阎连科以文学的方式,立足“个体经验”,解锁现实的文学观、方法论,它反映了作家对文学、现实、作家三者关系的深层理解;不过对于一个作家来说,文学理念是一回事,能否在作品中完美实践又是另一回事。细究阎连科作品,我们会发现“神实主义”文学观念一方面是阎连科长期以来文学实践的结果,同时也是其“神实”创作的起点。面对现实,阎连科有强烈的责任意识,前期现实主义文本中,他试图用强烈的“苦难”意识为现实呐喊,但是又因现实主义写作成规的束缚,使他不能抵达现实主义的彼岸。而后,在“现实主义”突围过程中,阎连科以文体创新为支撑并以此作为突破方向,强硬地将“作家意志”灌注于文本,在收获独特审美效果的同时,也使其小说文本面临着失序乃至失控的危险。对此,阎连科不断调整写作策略,试图重建小说叙事的文本秩序。在某种意义上,“神实主义”正是这种探索和尝试的结果。

董燕[9](2017)在《论先锋小说与中国80年代小说观念的变革》文中研究指明在中国当代文学史上,“先锋小说”一般指称的是1985年左右兴起,以马原、余华、格非等作家为代表所创作的一批致力于形式实验和叙事革命的小说,这类小说在理念和叙事手法等方面完全迥异于以往,深受西方现代哲学、美学思潮以及现代主义文学思潮的深刻影响,是具有明显探索和创新特质的新潮小说。从小说的观念嬗变来看,先锋小说对传统小说观的突破可以说是深入的、广泛的、决绝的,毫不夸张地说,“先锋小说”的大量创作和批评实践,是中国小说观念的一次重大革新,对此后中国小说的创作产生着越来越持续而深远的影响。论文以马原、格非、苏童、余华等先锋作家有关小说创作理论方面的专着或讲稿为研究对象,探讨先锋小说与中国当代小说观念的变革。先锋小说对小说真实的颠覆性看法,对小说功能和价值的重新定位与崭新叙说,对小说构成元素和对象的新鲜界定和大胆拓展,对小说叙事特质的关注和强调,以及对启蒙与人性的怀疑等,无疑为在传统世界开辟新思维提供了另外的可能与道路,必将深刻影响到今后中国小说的发展进程。当然,这种极端的形式实验也存在许多难以克服的局限,比如坚实的本土根基的缺乏、挑战传统叙事成规时的矫枉过正以及因对叙事“技术”的过度关注而导致的内容贫乏和思想苍白等等,这都需要进行认真清理、辨证评析。把这些先锋小说家的创作和他们有关小说观念的论着结合起来,加以整理、总结和研究,可以把对先锋小说的相关研究进一步推向深入,对他们小说观念中的洞见与不见的梳理与评析,对我们有效把握和预测中国小说的发展轨迹也会起到重要而积极的作用。

雷兰[10](2017)在《余华的小说创作观研究》文中认为作为小说名家的余华,他的小说创作实绩为人关注,且成果丰富,但其小说创作观似嫌注意不够。在前期创作中余华的作品充满暴力与血腥,为我们展现了一个残酷阴郁的世界。九十年代以后其文学实践逐渐流露出悲天悯人的情怀,作品慢慢转向温情叙事。然而不管是转型前还是转型后,余华的创作始终保持着高度的理论自觉性,为各批评家所津津乐道。其独树一帜的创作观更是颠覆了传统的文学规范和格局,给文艺界带来了深远影响。本文主要从余华的小说创作观入手,考察他揭示文学与现实关系的方式,通过研究其小说创作观念,分析其叙事艺术,发掘其于当代文学深层次的意义。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主要论述了余华小说观的形成及其创作观体系,余华的创作深受西方文学家的影响,在川端康成等大师的浸染下,他形成了自己比较体系的创作观。文学真实是其创作观的核心,余华注重形式探索,以丰富的想象与重复叙事重构一个真实的文学世界,形成对理性经验的反叛。二、三章具体介绍了余华对于文学真实与虚伪的形式的坚守,以及对音乐式样复沓叙事美学效果的追求和对想象力的重视。余华有极强的理论自觉性,他的创作颠覆日常经验,故事与人物都反叛传统规则,以此来寻求文学的真实,同时小说在操作中有意识地借鉴音乐的重复叙事方式,通过想象表达对现实世界的感知。第四章则在前面三章的基础上,论述了余华创作观的意义。余华的转向反映了新时代下先锋文学的生存境况,通过追溯他创作观的精神之旅我们可以看到一个微缩的先锋文学兴衰史。同时余华对于叙事形式的把握改变了内容至上的小说理论,对叙事语言的独特感知也克服了全知视角的局限,丰富了当代小说文论的叙事语言。

二、论先锋作家的真实观(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论先锋作家的真实观(论文提纲范文)

(1)论余华的真实观(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先锋文学时期——用个人精神捕获真实
    1.1 “真实”站在日常经验的对立面
    1.2 抵达“真实”的方式——想象与象征
    1.3 走向“真实”
        1.3.1 “真实”是个人化生存体验的开启
        1.3.2 “真实”是对经验现实的颠覆
        1.3.3 “真实”是对传统文化的解构
第二章 走出先锋文学——“真实”源于对经验现实的洞察
    2.1 真实的本质——质疑理性,回归感性,拥抱现实
    2.2 想象要紧贴经验现实
    2.3 九十年代创作——雕琢人物形象,给人物以“血肉”
        2.3.1 个人经验化叙事的初探
        2.3.2 个人经验化叙事的再深化
        2.3.3 “众声”喧哗
    2.4 二十一世纪创作——拥抱时代经验
        2.4.1 增加社会性要素,展现时代图景
        2.4.2 脱离个人化叙事,拥抱时代经验普遍性
        2.4.2.1 狂热的文革书写
        2.4.2.2 改革浪潮中的欲望书写
        2.4.2.3 舍弃人物雕琢,推进事件叙述
第三章 余华真实观的意义
    3.1 先锋文学思潮中最靓丽的一朵浪花
    3.2 走在时代前列的先锋书写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2)真实·生活·民间 ——当代作家批评关键词与现实主义美学话语的裂变(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作家批评及其研究现状
    2.现实主义美学异见的作家表达
    3.关键词研究
    4.选题意义
    5.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真实
    1.1 真实:现实中的现实
    1.2 从精神真实到神实主义
        1.2.1 精神真实
        1.2.2 神实主义
    1.3 真实与解构的悖论
第二章 生活
    2.1 生活:被还原的现实
    2.2 混沌说与生活流
        2.2.1 混沌说
        2.2.2 生活流
    2.3 写“生活”与泛文化审美
第三章 民间
    3.1 民间:沉淀于记忆中的现实
    3.2 “民间写作”的理念
        3.2.1 作为老百姓的写作
        3.2.2 时代想象
    3.3 “民间”与现代性的审美政治
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3)格非“邀约论”文学观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选题依据与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与目标
第一章 文学创作转型中的文学“邀约论”
    一、“邀约论”与先锋文学创作的转型
        (一)先锋文学创作的外部焦虑
        (二)先锋文学创作的先天缺陷
        (三)从先锋文学创作到“邀约论”的构想
    二、“邀约论”与现代文学观念的反思
        (一)关于“文学终结论”的思考
        (二)基于“文学已死”的追问
        (三)对于忽视“现代文学”的警觉
    三、“邀约论”与传统文学观念的革新
        (一)对“抒情传统”的现代性反观
        (二)对“宏大叙事”的消解
        (三)对“真实观”的改造
第二章 “邀约论”文学观念的理论阐释
    一、写作的“邀请”:“整体性经验写作”
        (一)写作是对经验的召唤和选择
        (二)写作要处理好经验与他者的关系
        (三)写作要避免“经验同质化”和“写作自动化”
    二、文本的“邀约”:叙事策略及其功能
        (一)特殊的言说方式:典故
        (二)叙事的停顿与省略
        (三)叙事的时间和空间观念
    三、读者的“赴约”:“知音”的寻觅
        (一)对写作与读者关系的重新审视
        (二)对“知音”读者的期待
第三章 “邀约论”的文学价值理念与创作实践
    一、“邀约论”的文学价值理念
        (一)文学具有矫正、反省的力量
        (二)文学对现实进行“内在超越”
    二、“邀约论”文学价值理念的实践之一——《望春风》
        (一)从审视乡村与人的“存在”到精神返乡
        (二)通过“重返时间”完成“内在超越”
    三、“邀约论”文学价值理念的实践之二——《月落荒寺》
        (一)文学可以带来反思性视角
        (二)文学借描写“真实的生活”提供真知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格非主要作品年表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4)虚构的真实 ——格非小说论(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格非小说研究现状与研究意义
        (一)研究现状
        (二)研究意义
    二、真实与虚构
        (一)真实:现实与存在
        (二)虚构
第一章 内容关联真实
    一、现实的书写
        (一)描写欲望,批判物化
        (二)呼唤理性,依托爱情
        (三)怀恋故土,寄情音乐
    二、历史的解构
        (一)偶然性的历史
        (二)非史诗性的历史
    三、存在的玄思
        (一)存在的困境
        (二)存在的“乌托邦”
第二章 形式指涉真实
    一、空缺的秘密
        (一)情节“空缺”
        (二)意义“空缺”
    二、结构的巧设
    三、反讽的戏谑
        (一)言语反讽
        (二)情境反讽
        (三)总体反讽
第三章 语言反映真实
    一、陌生化以接近存在
    二、隐喻性以映射现实
        (一)水与树:现实命运的预言
        (二)阁楼与孤岛:生存的围困
    三、哲理化以凝练真实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读期间公开发表论文(着)及科研情况

(5)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问题缘起
    1.2 研究现状与问题求索
        1.2.1 先锋小说研究综述
        1.2.2 论文相关问题探究
    1.3 研究方法与研究意义
    1.4 论文创新与论文不足
第2章 中西视域:“先锋”“先锋派”及“中国先锋小说”的理论阐释
    2.1 概念与内涵:“先锋”“先锋派”的理论界定
        2.1.1 多义与复杂:先锋词义的历时演绎
        2.1.2 激进与叛逆:先锋派的现代主义本质
        2.1.3 断裂与有限:文学本体意义上的中国先锋派
    2.2 转化与消融:中国当代先锋文学的生成、发展及特质
        2.2.1 语境与场域:中国先锋文学发生的历史契机
        2.2.2 潮流与动向:中国先锋文学发展的动态建构
        2.2.3 有限的创新:中国先锋文学的特质
    2.3 含混与剥离:中国先锋小说的整体指认
        2.3.1 先锋小说的释义:从形式先锋到精神先锋的历史迁移
        2.3.2 先锋作家的指认:不断扩容的先锋群体
        2.3.3 先锋小说的划定:思想突围与形式实验
第3章 反叛与超越: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多重变革
    3.1 传统的认知:“传统”相关命题的理论阐释与辨析
        3.1.1 传统:“一条世代相传的事物之变体链”
        3.1.2 传统文学:传统文学的主题、故事、形象及时间
        3.1.3 传统文学观念:传统文学的理性现实与社会功能
    3.2 精神诉求: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观念的反叛
        3.2.1 理性与非理性:拒绝宏大的非理性叙事
        3.2.2 真实与虚构:拆解经验现实的心灵真实
        3.2.3 反叛与逃离:规避意识形态话语的个性化叙述
    3.3 主题变革: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主题的现代阐释
        3.3.1 放逐与归宿:逃离“父法”的精神流放与还乡
        3.3.2 欲望与死亡:探究人性深处的罪恶与肮脏
        3.3.3 苦难与存在:勘探生命存在的苦难与缺失
    3.4 叙事策略:先锋小说对传统叙事成规的颠覆
        3.4.1 故事“似真性”的打破与故事的感觉化
        3.4.2 形象“社会性”的脱离与形象的符号化
        3.4.3 时间“线性”的断裂与时间的敞开
第4章 困境与转机:先锋与传统融合从不自觉到自觉的原因
    4.1 传统本身:传统文学强大的生命力
        4.1.1 叙事传统:丰富的题材类型与多样化的叙事技巧
        4.1.2 抒情传统:抒情言志与意蕴深厚的诗词意象
    4.2 先锋本身:形式实验的创作困境
        4.2.1 叙事限度:有限意义的形式探索
        4.2.2 自我重复:超越自身的艰难跋涉
        4.2.3 晦涩难懂:审美大众的接受阻隔
    4.3 外在语境:语境变化下先锋作家的写作焦虑
        4.3.1 语境变更:先锋小说的边缘化境遇
        4.3.2 心态调整:先锋作家创作心态的转换
第5章 继承与转化: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题材与母题的借鉴与革新
    5.1 题材的碰撞:对传统文学题材类型的吸纳与新解
        5.1.1 侠义公案题材的承继与突破
        5.1.2 才子佳人题材的汲取与化用
        5.1.3 武侠题材的整合与改造
        5.1.4 家族题材的借鉴与更新
        5.1.5 历史题材的吸收与转化
    5.2 主题的遇合:对传统文学母题的延揽与升华
        5.2.1 宿命循环构成的命运魅惑
        5.2.2 荒诞悬疑促成的神秘世界
        5.2.3 地域色彩透露的乡土情怀
第6章 择取与拓新: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叙事方略的继承与改造
    6.1 故事:对传统文学故事处理方式的延续与新变
        6.1.1 故事讲述:“故事套故事”与“旧瓶新酒”
        6.1.2 故事新编:“借笔墨拈出”与“以虚构补充”
        6.1.3 故事寓意:“故事新编”的延承与新义生成
    6.2 传奇:对传奇叙事传统的选取与新构
        6.2.1 传奇文体:“传奇”传统及其后世影响
        6.2.2 传奇人物:人物形象的增魅书写
        6.2.3 文奇则传:传奇情节的拓新处理
        6.2.4 异端境界:超现实世界的传奇建构
    6.3 语言:对传统文学语言的运用与变异
        6.3.1 语言资源:传统文学语言革新及其审美特点
        6.3.2 词语运用:景物词汇与情境题蕴的呼应
        6.3.3 语义变化:经典意象的复制与新变
        6.3.4 语言风格:诗词歌赋与抒情语言
第7章 悖论与思辩:先锋小说资源转化过程中的问题性求解
    7.1 先锋与传统:先锋与传统之间悖论式的辩诘关系
        7.1.1 割裂与依赖:反叛传统与传统的惯性制约
        7.1.2 变动与迁移:相互背离与相互转化的美学足迹
        7.1.3 沉潜与显现:传统在文学创作中的呈现形态
    7.2 反叛与继承:先锋小说资源转化的审美突围
        7.2.1 西方资源与中国传统资源的汲取调整
        7.2.2 现代形式与中国经验的有机结合
        7.2.3 反叛超越与继承转化的共时性存在
    7.3 审慎与沉思:现AI写作作与多重资源的并存互补
        7.3.1 面向“现在”与“未来”的传统考量
        7.3.2 文学多种创作手法融合的美学张力
        7.3.3 中西多种资源相互碰撞的持久力量
第8章 体认与反思: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反叛与继承的意义及思考
    8.1 文化价值:传统文化的再生与当代文学的世界交流
        8.1.1 经验情感与本土记忆的无限延伸
        8.1.2 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的寻找建立
        8.1.3 多元文化生态领地的建构与传播
    8.2 文学价值:文学多重审美表现领域的开拓与探索
        8.2.1 先锋书写与古典文学融汇的“审美向度”
        8.2.2 历史意识与现实体验重叠的“历史向度”
        8.2.3 本土意识与地域情结交融的“民族向度”
    8.3 审美缺憾:反叛与继承传统文学中存在的不足
        8.3.1 “影响的焦虑”之下“精神深度”的漂浮
        8.3.2 “同质化”创作下“创意精神”的失度
        8.3.3 “传统资源”转化下“纵深探索”的缺乏
结束语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以及参加科研情况

(6)文学教育视角下的余华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选题理由及意义
        (一)选取余华研究的新视角
        (二)突显文学教育的重要性
        (三)探究文学教育的规律性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余华的相关研究
        (二)文学教育的相关研究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第一章 余华所接受的文学教育
    第一节 余华文学教育的家庭空间展开形式
        (一)余华早期所接受的文学读物和文学故事
        (二)余华早期所习得的社会知识
        (三)余华早期所接受的学校教育
        (四)鲁迅精神的继承和超越
    第二节 余华文学教育的社会空间展开形式
        (一)对川端康成的初步模仿
        (二)对卡夫卡创作风格的超越升华
    第三节 余华文学教育的大学空间展开形式
第二章 余华所接受的文学教育对其文学创作的影响
    第一节 余华的文学创作侧重于生与死的书写
        (一)死亡意识的书写
        (二)生命意识的书写
    第二节 余华的文学创作侧重于社会人性的书写
        (一)人性“恶”的书写
        (二)人性“恶”到人性“善”的转变
        (三)人性“美”的深度开掘
    第三节 余华的文学创作侧重于社会底层的书写
第三章 文学教育视角下的余华文学创作成就阐释
    第一节 永不满足于现状的持续性文学教育
        (一)“中文在线网”的创立
        (二)《第七天》面世后的“两种声音”
    第二节 兼容并蓄的借鉴与创新并举的文学教育
    第三节 注重自我超越和自我否定的文学教育
余论及结语
参考文献
攻读期间发表的学位论着
致谢

(7)20世纪80年代先锋小说叙述的距离控制及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由
    二、研究现状
    三、研究内容与目的
第一章 先锋小说与“距离控制”
    第一节 “距离控制”的概念界定
        一、“距离”的概念
        二、“距离控制”的概念
        三、小说中的距离控制
    第二节 先锋小说中“距离控制”的文化背景
        一、西方现代派小说的影响
        二、本土文化环境的影响
第二章 先锋小说中距离控制的表现
    第一节 先锋小说中距离控制的类型
        一、作者对隐含作者的控制
        二、作者对叙述者的控制
        三、作者对故事人物的控制
        四、作者对读者的控制
    第二节 先锋小说中距离控制的技巧
        一、变换难测的叙述视角
        二、非时序的时间叙述
        三、非线型的情节叙述
        四、不确定的叙述语言
        五、元叙事的叙述手法
第三章 先锋小说中距离控制的效果
    第一节 先锋小说距离控制下的文本效果
        一、含混:亦真亦幻的叙事效果
        二、碎片化:整一世界的崩塌
        三、荒诞:非理性故事的呈现
        四、反讽:从语言、情境到总体的颠覆
    第二节 先锋小说距离控制下的主题效果
        一、内敛幽暗的主题样式
        二、模糊游离的主题意识
    第三节 先锋小说距离控制下的阅读改变
        一、阅读的非开放性
        二、阅读感知的非确定性
第四章 先锋小说中距离控制的影响
    第一节 先锋小说距离控制的创作影响
        一、文体界线的破裂
        二、“单向度”的写作
    第二节 先锋小说距离控制的阅读影响
        一、建立了深度参与式的小说阅读模式
        二、构筑了解构式的小说阅读模式
    第三节 先锋小说距离控制的文学史意义
        一、小说形式的革命性意义
        二、定格与延续:先锋精神的历史传承
结语
参考文献(按出版时间排列)
致谢
在学期间的科研情况

(8)“神实主义”引论 ——阎连科文学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阎连科文学观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误入文学”——在梦想与现实之间
    第二节 “初登文坛”——在文学经验与自我经验间徘徊
    第三节 “巫婆的红筷子”——开启探索“真实”之路
第二章 何谓“神实主义”
    第一节 “现实主义之真实境层”
    第二节 “神实主义”及其“因果观”
第三章 对“神实主义”的再认识
    第一节 发现“现实黑洞”的意义
    第二节 “意”、“臆思”、与“内真实”
    第三节 抵达“真实”的途径
        一、“逼真性”与“真实性”
        二、“神实主义”的逻辑真实
第四章 用“神实”撞击“现实”
    第一节 压抑的苦难——“对抗”与“静默”
    第二节 “炸裂”的苦难——寻求文体的支撑
    第三节 未完成的“神实主义”创作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9)论先锋小说与中国80年代小说观念的变革(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中文文摘
引论: 一个尚未终结的文学话题
    第一节 研究的价值及意义
    第二节 研究现状梳理
    第三节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第一章 小说本质的别样言说
    第一节 表达个体的经验与超验
    第二节 唯一的真实是灵魂的感知
第二章 小说功能与价值的重新定位
    第一节 小说是审美的艺术
    第二节 小说应直面人类精神的存在境遇
    第三节 小说应提供崭新意义的启蒙
    第四节 小说是严肃的“游戏”
第三章 小说元素和对象的崭新认识
    第一节 小说应拓展多种表现空间
    第二节 欲望比性格更能代表一个人的存在价值
    第三节 小说应突破传统线性情节模式
第四章 小说“叙事”特质的强调和探索
    第一节 为叙而叙的纯粹叙事艺术
    第二节 提供可信的细节暴露虚构
    第三节 时间的意义在于重新结构世界
余论: 一笔弥足珍贵的遗产
    第一节 艺术的进化与非文学因素的清除
    第二节 挑战传统中的矫枉过正
    第三节 反思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承担的科研任务与主要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10)余华的小说创作观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文献综述
    第二节 选题背景及意义
第一章 余华小说创作观的形成及其创作观
    第一节 余华怎样看待小说?
    第二节 余华小说观的体系性
第二章 余华小说创作观之一:文学的真实与形式的虚伪
    第一节 “精神的真实”就是对日常经验的颠覆
    第二节 “虚伪的形式”就是背离秩序和逻辑
第三章 余华小说创作观之二:形式的内蕴与思想内涵之关系
    第一节 对音乐式样复沓叙事美学效果的追求
    第二节 强劲的想象产生事实
第四章 余华小说创作观的意义
    第一节 创作观与先锋文学转型的风向标
    第二节 为当代文论建设提供了新的可能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A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致谢

四、论先锋作家的真实观(论文参考文献)

  • [1]论余华的真实观[D]. 秦佩佩. 广西大学, 2020(07)
  • [2]真实·生活·民间 ——当代作家批评关键词与现实主义美学话语的裂变[D]. 马闻箫. 西北大学, 2020(07)
  • [3]格非“邀约论”文学观念研究[D]. 李雅茹.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0)
  • [4]虚构的真实 ——格非小说论[D]. 张余. 江西师范大学, 2020(11)
  • [5]先锋小说对传统文学的反叛与继承[D]. 邱丹. 辽宁大学, 2020(01)
  • [6]文学教育视角下的余华研究[D]. 傅虹.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7]20世纪80年代先锋小说叙述的距离控制及影响[D]. 敬晶晶. 西华师范大学, 2020(01)
  • [8]“神实主义”引论 ——阎连科文学观研究[D]. 李超. 福建师范大学, 2019(12)
  • [9]论先锋小说与中国80年代小说观念的变革[D]. 董燕. 福建师范大学, 2017(09)
  • [10]余华的小说创作观研究[D]. 雷兰. 湖南大学, 2017(07)

标签:;  ;  ;  ;  ;  

论先锋作家的本真观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