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省数学会生物数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通讯

山西省数学会生物数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通讯

一、山西省数学会生物数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通讯(论文文献综述)

宋晋凯[1](2020)在《民国前期数学现代转型的文化观照(1912-1935年)》文中指出民国时期的学术是中国学术史上的一座高峰。数学学科的发展历程也是如此,中国现代数学在民国后期(1936-1949年)出现了一次研究的高潮,许多数学家逐渐进入了世界数学舞台的中央,一些研究成果达到了世界先进水平。我们审视民国后期的数学发展成就,不可不追溯民国前期(1912-1935年)的数学现代转型。民国前期,文化变革剧烈,社会思潮汹涌,在科学文化空前繁荣的背景下,中国传统数学伴随着“四部之学”到“七科之学”的学术转向,逐步完成了体制化进程,现代转型初步完成。民国前期的数学现代转型,使中国传统数学在学术、学科、学人、学会等建制建设方面发生了根本性的转变。至为重要的是,在民国学术现代转型的浪潮中,学界对数学本质、数学价值、数学真理等数学思想进行了深刻的理论反思和哲学审视,构筑起具有独特时代文化特质的数学思想文化形态。民国前期的数学思想文化颠覆了中国传统数学的观念认知,与数学现代转型相互耦合、互为促进,也为国民政府时期数学研究的高潮奠定了坚实的文化根基。本文遵循学术现代转型的史学研究路径,以“契机→内容→主体→途径”为主线牵引通篇,分为绪论、正文(共七章,首章为契机,中间四章为内容,后二章分别为主体和途径)、结束语三个部分。绪论部分围绕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创新与不足以及概念释名等内容进行阐释,重点对选题研究的合理性、可行性给予论证。第一章是关于民国前期数学现代转型的文化背景及基本概况的相关内容。民国数学现代转型的研究,必须将其置放于社会文化发展的时代背景之下,也必须通晓国外数学潮流的发展情况。本章简要介绍了民国科学文化、世界数学思想潮流的相关情况,重点对民国数学现代转型的重要标志和体制化完成的重要节点给予着墨论述,为正文后续部分的展开进行铺垫。第二章是关于民国前期数学本质探讨的内容。事物的本质最可从其定义中体现,从定义出发也可探寻事物本质的“元问题”。本章围绕数学界说在中国传统数学中的历史演变、民国前期数学界说的形态等内容,重点从数学基础研究、实在论的视角进行数学本质属性的挖掘。民国前期的数学本质体现出自然属性、哲学属性以及实在论等方面的特征。第三章是关于民国前期数学认识论的内容。认识论是对事物本质探寻的纽带。围绕数学知识能否被人类所认知这一问题,民国学界进行了激烈的论争,其中,尤以罗素的数学不可知论影响最为深远。受罗素来华带来的文化效应影响,数学不可知论成为这场论争的焦点。本章重点讨论数学不可知论的历史演变及传播概况,系统梳理了数学不可知论自身体现出的“空洞无物”“不辨真妄”的典型特征,并对民国学者利用唯物辩证法对其发起诘难的情况进行了回溯。第四章是关于民国前期数学价值观嬗变的内容。价值观是数学思想文化的重要组成。中国传统数学为“六艺之末”,体现出鲜明的实用主义导向。进入民国之后,现代数学的价值被学界重新认知,此时的数学被理解为是“科学之基”“科学之母”,数学的价值观念发生了根本转变。围绕数学的价值,民国学界对数学之于社会、文化和人生的作用,以及数学与统计学、经济学、艺术学等现代学科的关系进行了广泛的探讨。第五章是关于民国前期数学真理性研究的内容。真理性研究是数学哲学关注的重要主题。民国学界对数学真理所体现出的保守性、递进性、自足性等特点进行了总结。实证主义思潮传入使数学真理的特性受到了挑战,数学真理的相对性以及数学公理主义倾向成为学界论争的重点。康德哲学、实证主义、公理主义等哲学理论与非欧几何学、极限理论等数学学说相互交织、相互援引,成为民国学界真理性探讨的特色。第六章是关于民国前期数学思想文化主体寻源的内容。留学生是民国前期数学思想文化建构的主体。民国以前,实业是留学生学科选择的主要方向,数学留学生的数量极少。及至民国,西学被大规模建制化的持续引入,学界对数学的重要性有了充分认识,数学留学生的数量逐渐增多。学成回国的留学生不仅是民国数学现代转型的骨干,更是数学思想文化变革的中坚,引领了民国前期数学思想文化的发展。本章还以数学留学生的典型代表——胡明复为对象进行具体研究,点面结合勾勒数学留学生在民国前期数学思想文化构建中的重要作用。第七章是关于民国前期数学思想文化传播途径的内容。期刊是文化传播的重要载体。中国现代意义期刊的创办受益于来华传教士群体。在民国以前的期刊中刊载过一些数学文化方面的文章,但数量较少,并未产生特别的影响。数学思想文化在民国前期的传播途径体现出综合性期刊→大学期刊→专业期刊的典型特点。《科学》《少年中国》《学生杂志》等综合类期刊成为数学思想文化的重要传播平台。外国名哲来华访学,促进了民国数学思想文化的发展,人物学说研究类专门期刊开始出现。《罗素月刊》是此类期刊的嚆矢,是一种非常特殊的文化现象。以《罗素月刊》为研究素材,可以管窥民国前期数学思想文化经由期刊传播之原貌。结束语是对本文的总体回溯。主要包括民国前期数学思想文化特点的归纳总结、本文研究的不足与仍需努力的方面、本文研究的展望及下一步需要关注的研究方向等内容。

佟婉君[2](2016)在《项武义《中学数学实验教材》实验史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美籍华人项武义教授,男,1937年2月3日出生于浙江省乐清县(现温州乐清市)智仁乡上岙村(现大台门村),着名的数学家、几何学家、数学教育家。本研究较系统的总结了项武义对我国数学教育作出的贡献,并对其策划的《中学数学实验教材》的内容编排和实验教学实施两方面进行回顾和分析,反应了当时使用《中学数学实验教材》的情况,还原了80年代的一部分中学数学教育史的情况,以期它对现行的数学教育的启示和借鉴。第一章,绪论。阐述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和意义、国内外研究现状、本文的研究方法以及创新之处。第二章,项武义的生平。对项武义的家庭和个人的介绍、项武义参与的国内数学教育活动的情况、项武义的书籍着作以及项武义的数学教育思想等方面作了简单的介绍。第三章,《中学数学实验教材》教材分析。在教材的编写中,以“精简实用、返璞归真”为选材原则,以“顺理成章、深入浅出”为教材内容的处理方式,尽量为我国的中学生提供“内容现代化”的教材。本章通过对《中学数学实验教材》的内容和特点方面的分析以及适当的将其与当时的统编教材相比较,得出《中学数学实验教材》内容的选取和处理是合理的,是符合历史发展的程序和学生认识发展的规律的。第四章,《中学数学实验教材》教学实验分析。在教材教学实验实施的过程中,项武义经常回国指导参与实验的教师、学者,指点实验工作中的细节问题。通过整理有关文献和统计数据可以看出,参与实验教学的教师们在教学能力和组织能力等方面成长迅速,实验班学生各项成绩优异,实验得到了良好的效果,达到了起初的“出教材、出人才、出经验”的目的,推动了我国中学数学教育的发展。

李玲[3](2016)在《数学史融入数列教学的行动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数列的重要性体现在多个方面,其在高中教科书上占据一整章的篇幅,并且与其他知识,如函数联系紧密,是中学阶段很重要的一个知识点。数列也是离散数学的基础,处于连接初等教育和高等教育的节点这个重要位置。另外,很多自然现象与数列联系紧密,生活中也经常需要用到数列相关知识。新课程标准开始将数学文化放在一个较为重要的地位,要求数学教师在课堂中多融入数学文化元素,提高学生的人文素养。现行的教材“数列”一章中,已经含有零星的数学史素材,但是这些素材所发挥的教育价值十分有限。在课程改革和新教材修订的背景下,本研究试图设计一些数学史融入数列教学的课例,探索一种能改善数列教学的方法——希望通过数学史的恰当融入,既帮助学生更好地学习数列知识,又让他们获得积极的情感体验,树立正确的数学观。数学史融入数列单个知识点的研究已不在少数,本研究与之不同之处在于,对数列整章进行数学史融入的教学设计,并且采用行动研究方法,这是一种为在课堂教学中把教学理论与教学实践结合起来从而提供有效教学的一种方法,也是促进课程改革和教师发展的有效途径之一。本研究在沪、浙两地共开发了“数列的概念”、“递推数列”、“等差数列的前n项和”、“等比数列的概念”、“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五个数学史融入数列教学的案例。基于课堂录像、调查问卷和访谈结果的分析,本文得到如下主要结论:(1)对学生的影响主要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数学史融入数列教学能促进学生对数列知识以及相关数学思想方法的理解;数学史对学生正确数学观的形成有一定的促进作用;数学史对学生数学学习的情感和信念有积极的影响,能提升其学习兴趣,引发学习动机;数学史有一定的德育价值,能培养他们务实的品质以及理性精神等;数学史带领学生学会欣赏数学之美,感悟数学的美学价值。(2)数学史融入数学课堂的教学实践研究能提升教师的专业素养。不管是对新的教学模式的探索能力和创新能力,还是对教师本身的数学文化修养及对数学知识的理解等都有一定提升。(3)月相表、斐波纳契数列与螺线、约瑟夫游戏、猫和老鼠问题、汉诺塔游戏、富翁与陌生人的故事、小行星发现的故事等数学史材料适合融入到高中数列教学中。由此可见,数学史是改善数列教学的一种有效途径,值得中学教师借鉴。

丁兆君[4](2016)在《中国亚原子物理学家的学术谱系与学术传统探讨》文中研究指明本文系统梳理了中国亚原子物理学家学术谱系的形成与发展,展现亚原子物理学家,尤其是高能粒子物理学家学术谱系的宏观结构,溯其源,观其形,探其变,讨论其不同阶段的特征与影响因素,并浅析当前我国亚原子物理学家群体的现状,探讨学术谱系与学科发展的关系。在此基础上,从研究传统与精神传统两个层面讨论中国亚原子物理学家的学术传统,结合中日、中英对比,得出结论。全文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追溯20世纪上半叶留学归国的物理学先驱在立足于国内开展系列学术活动的基础上,建立起物理学教学、科研机构与组织,初步形成一定规模的物理学家群体,并在学术研究薄弱的情况下发展出一定的“前谱系”的过程。重点讨论其中的近代物理学家群体,探讨其所形成的初级形态的学术谱系。通过梳理早期中国物理学家群体的形成,揭示出学术谱系与“前谱系”的区别与联系,以及早期学术谱系未获传承的原因。二、总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之后,中国亚原子物理国家研究机构的建立及亚原子物理学家群体的壮大,考察中国科学院原子能研究所内亚原子物理各分支领域学科队伍及其学术谱系的形成。特别强调了作为中国核工业“老母鸡”的原子能所在分建、援建中国核科学技术机构方面所发挥的重要作用。此外还探讨了部分重点大学亚原子物理学科队伍的发展。通过各高等院校与研究院所亚原子物理学家队伍的考察,阐释中国亚原子物理研究机构的“谱系”与中国亚原子物理学家学术谱系的大本营。三、从考察中国第一代亚原子物理学家开始,确定了 30余位核与粒子物理工作者为我国亚原子物理学科的开拓者与奠基人,并论述了这些第一代学者对其所在单位学术团队构建所发挥的重要作用。宏观阐述了原子核物理学家的学术谱系与传统,得出自力更生、艰苦奋斗与“以任务带学科”这两个中国核物理学家最典型的学术传统;然后总体论述高能粒子物理学家学术谱系与核物理学家学术谱系因学术大本营的建立与学科的独立而导致的分袂。四、分别详细考察高能实验物理学家与理论粒子物理学家两个分支学术谱系的国外源头,梳理早期学术谱系的形成和发展,构建学术谱系总表,并在此基础上探讨其谱系结构与代际关系,然后论述学术谱系的发展壮大及其在国际交流的环境下所呈现的新态势,再分析近期学术队伍在全国范围内的大致分布与发展状况。从学术谱系表的梳理,得出我国高能实验物理学家与理论粒子物理学家的学术谱系分别呈现网状结构与链式结构、二者各有其利弊的认识;并且得出在日益频繁的国内外交流环境下,谱系结构更趋复杂,第三代以后代的划分已逐渐模糊、呈现出一定的相对性的结论。五、在学术谱系研究的基础上,分研究传统与精神传统分别讨论中国高能实验物理与理论粒子物理两个分支领域物理学家群体的学术传统。通过以具有代表性的典型物理学家为源头的学术谱系的详细讨论,得出结论,我国高能粒子物理于建立发展之初,在特殊的时代背景与国际、国内环境下形成了一些特定的精神传统。这些传统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经济、社会环境的进步而逐渐淡化;而研究传统,作为科学后发国家的中国尚未真正地形成。

亢小玉[5](2015)在《中国现代数学的早期发展 ——经由期刊的传播与演进》文中指出通过原始文献调研,利用文献梳理法、科学史分析与考证法对1872—1949年我国现代数学经由期刊在中国的早期发展,作了全面考察。从学科发展的角度上,科学、公正地勾勒出现代数学在近代中国发展的历史轨迹,对期刊如何介入中国传统数学的消亡与西方数学的传入、数学期刊如何推动数学建制化的历史阶段划分,以及数学学科体系的生成、发展和期刊之间的关系进行仔细分析。研究结果表明:19世纪后半叶,中国的传统数学和西方现代数学开始有了最初的碰撞,中国的数学家开始尝试用传统数学的方法去理解现代数学,如《中西闻见录》中李善兰对费马素数定理的解释,也开始尝试启用一批新的现代数学符号替代之前难懂、复杂的传统数学符号。到了20世纪初期,中国现代数学开始了真正意义上的启蒙,个别数学爱好者创办的期刊虽然刊载的都是些浅显易懂的基础数学知识,但是,这种新的大众传播媒介形式直接冲击着人们的视野。现代数学知识伴随着高等教育的新兴开始在国内系统、大范围地传播,高校开始进入创办学术期刊的行列中。随着国内外的系统高等教育对人才的培养,促成了中国现代数学群体的产生。随着数学群体的扩大,一个专门的数学家学术团体——中国数学会诞生了。这些数学家在数学科学研究的道路上比之前的数学学者更靠近现代数学的主流。从中国数学会的会刊《中国数学会学报》的数学研究内容可以看出,几代留学生的归国,为我国数学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学术保障,如曾炯在抽象代数学中的成就,他在诺特等名师的指导下完成的《论交换域的拟代数闭性的层次理论》就发表在《中国数学会学报》上,文章中的定理被称为“曾定理”,这是中国现代数学靠近西方前沿数学的一次尝试。中国数学期刊按照大哲学→文理综合→自然综合→专业期刊的方向发展,在引进西方数学、改造中国传统数学、中国现代数学与国际主流数学的交融,以及中国数学家队伍的生成和壮大产生了重要作用。期刊见证了我国现代数学的早期发展过程。研究结论认为:1)我国现代数学的发展遵循了科学家→学科→建制→期刊的基本规律,数学期刊的发展必须以数学成为一种建制为前提。期刊依附于具有一定规模的学术群体。同时,以其快速、便捷的传播模式,以及本质上的识才、育才功能,成为科学交流和传播的主媒介,吸引、聚集了一大批科学工作者。以《科学》杂志为例,据任鸿隽的粗略统计,《科学》杂志在1915—1950年总计作者不下千人。他们中的许多人,正是通过期刊的引导,逐步进入了科学的殿堂,成为中国现代科学各个学科的奠基人和领军者。同时,科学家们通过学术团体聚集在一起,如中国数学会的成立,成为实现人的“近代化”过程的一种标识。这种学术群体为学科的建制创造了基础。2)通过期刊中的文章内容可以看出,我国近代高校的新兴和学科的发展密不可分,高校既是传播知识、培养人才的地方,也是科学家们进行科学研究的园地。完善的科学教育体系的正常运转是培育科学家群体的最为重要的条件。高校系统的学科教育为学科的发展提供了全面、完善的支持和不断的后备人才。正是通过系统的高校科学教育体系的运转,大学与专门研究机构的广泛建立,到20世纪30年代,我国科学家群体已经基本形成。同时,科学家团体之间通过期刊、会议等进行学术交流,加速了专业性学术期刊的发展,如,华罗庚早期在《科学》期刊上的文章的学术水平是无法和经过高等教育培养后发表在《中国数学会学报》和其他国外的学术期刊的文章相比的。高等教育为学科发展提供了系统的支持,同时也为专业性的学术期刊提供了更多、更新的研究成果,构成了期刊发展的必要条件。3)通过研究近代期刊上的核心作者,大体而言,经过几代人的努力,中国终于出现了一种全新的社会角色——职业科学家。具体到数学学科,第一代是和西方传教士联系紧密的中国传统数学家,他们通过自身的便利条件向西士学习西方数学,通过合作翻译西方近代数学着作,率先接触到西方先进的数学思想,并且开始在期刊上发表数学论文,成为中西数学开始试探性接触的典型;第二代是清末民初第一批去海外学习的留学生,他们通过留学生涯,深刻感受到西方先进的数学知识,学成后大多归国开始配合中国的教育改革,将自己所学通过高等学校进一步向国人扩散;第三代则是在第二代数学家的影响下逐步成长起来的数学工作者,他们通过逐渐系统和正规的数学教育,已经有了一整套较为完备的数学思想和科研实力,通过在本国的较为完备的基础教育,进一步再去国外深造,在数学学科的某个分支具备了研究的方向和实力。中国现代数学的建立有赖于大批留学国外的数学家们,以个人带动全体,使得中国的现代数学从零起点开始逐步发展起来,大批归国的数学家们,重视培养数学人才,将大部分精力投入到人才培养的行列中,使得中国的现代数学在短短的几十年内,逐步和国际数学缩小了差距,甚至已有一些领域中的数学研究,已经达到了国际领先的水准。科研成果的取得与科学交流系统的建成,中国科学家角色才真正形成起来。

赵斌[6](2011)在《生物数学的起源与形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生物数学是一门具有丰富数学理论基础的交叉学科,以往数学史界对这门新兴学科的历史发展关注不够,相关研究成果较少。本文在对国内外相关史料进行搜集、整理的基础上,系统探讨了生物数学的起源与形成过程:首先对生物数学的知识体系进行整体疏理→然后把握生物数学起源与形成过程中各个阶段的关节点→选择一类具有代表性的生物数学模型(种群动态数学模型),以该模型的产生和发展过程作为突破口→通过猜想,重新构造各个阶段的关节点产生原因→最后,以相关原始文献验证上述猜想。在上述方法的指导下,本文获得了以下主要成果:1.以一类在生物数学中运用最为广泛和深入,发展最为系统和成熟的模型——种群动态数学模型的产生和发展作为突破口,探析了生物数学起源与形成的历史轨迹,并详细介绍了这类生物数学模型在产生和发展过程中所经历的十五种形态:沈括的种群动态数学模型、斐波那契的家兔增长动态数学模型、徐光启的人口增长动态数学模型、格朗特的生命表模型、欧拉的人口几何增长动态数学模型、马尔萨斯模型、逻辑斯蒂克模型、洛特卡—沃尔泰拉模型、洛特卡—沃尔泰拉模型的扩展模型、单种群扩散动态数学模型、多种群扩散动态数学模型、复合种群动态数学模型、郝林种群动态模型、混沌种群动态模型;同时指出该类模型在生物数学起源与形成中的重要价值与不可忽略的实践意义。2.详尽分析了生物数学四大分支:生物统计学、数量遗传学、数学生态学、生物信息学的起源与形成过程,并指出了这四大分支的特征。3.通过文献研读与历史分析及比较研究,重点讨论了四位关键人物(孟德尔、沃尔泰拉、高尔顿、费希尔)对生物数学的巨大贡献——虽然他们所做的部分工作在当时被人们所忽视,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他们所作工作对生物数学的起源与形成产生的重大影响被后人更深刻地加以认识。4.探析了生物数学的社会化过程,主要从生物数学专门期刊的创办、生物数学专着的出版、生物数学社团的成立、生物数学奖励四个方面加以详细阐述。5.探讨了生物数学的一些发展趋势,并展望了未来生物数学研究中的三个发展方向:生物数学将广泛渗透与应用于生物医学、多物种复合种群模型将趋于成熟、将创造出更适合于生物学的新数学。6.最后介绍了生物数学在中国的发展情况,倡导发扬老一辈生物数学家的创业精神,为加快中国生物数学的发展而奋斗。

郭亚丹[7](2009)在《数学高师生职业自我培养的实践与反思》文中认为高师院校是培养基础教育师资的主要阵地,高师数学系肩负着为中小学输送合格数学教师的神圣职责,数学高师生是中小学数学教师的后备力量,为了降低数学教师职前与在职培训的难度,改革高师院校数学系教师培养的方式,发挥数学专业高师生在教师成长中的作用,进行了数学高师生自我培养的实践,并提出培养策略,以解决高师院校教育实习滞后,校内教学实习常流于形式等难题.本文通过文献法、访谈法、比较法、叙事法、调查法等教育研究方法,从2001年开始,以河南省商丘师范学院数学系010223班为主要实践样本,通过讲课训练等方式,在自评、他评、评他的过程中一步步地训练数学教学基本功,在亲身体验中学习教学,为成长为合格的数学教师作准备.本文主要包括两大部分:第一部分为数学高师生职业自我培养的实践,经历了现状调查、制订计划,执行计划、取得成效,条件改变、调整计划,寻找依据、实践延伸等阶段,并对实践做出反思与调整.第二部分为数学高师生职业自我培养的策略.在总结实践与调查的基础之上,提出数学高师生职业自我培养的基本原则与要求、培养策略以及自我培养的模式与方法.本文的主要结果有:数学高师生的职业自我培养是必要的,也是可行的.高师生之间的相互评课指导对数学高师生的职业成长有益,使高师生在培养方式中的地位由被动变为主动;辅导员老师对高师生的成长具有关键作用;一个团结向上、具有教学职业意识的集体十分重要等优点.同时也存在如:缺乏专业教师的更多指导;课程改革理念不足等高师生自我培养的先天不足.随着实践研究的参与者的角色转变,加强理论与实践的交流与反馈,从而给出数学专业高师生职业成长中的自我培养建议:注重循序渐进;加强高师数学教师的指导;建立“高师院校与中小学合作共同体”等,并以学制的不同按时间提出“专科0.5+2+0.5模式”与“本科1+2.5+0.5模式”两种数学专业高师生的职业培养模式,从一个新的视角去审视数学专业高师生的成长,从一个新的维度去探寻高师生向教师成长的思路与方法,同时给高师生和高师院校提供一种参考路线.

詹志华[8](2009)在《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文中提出中国科学史学史以科学史学为研究对象,其主要任务是探寻中国科学史学的发生、发展及其演变的规律,揭示它的未来发展方向。其涉及的范围和内容甚广,包括中国科学史学自身的发生、发展的历史,也包括它与其他学科及社会的关系等。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不仅可以促进科学史学科以及与之相关学科的发展,而且可以唤醒人们对科学史学事业的关注、促进科学与人文的沟通和融合,甚至还有利于科学的创新。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必须遵循一定的原则,即史学性与对应性相统一的原则、连续性与间断性相统一的原则、整体性与层次性相统一的原则、历史的与逻辑的相统一的原则。在方法上,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既要运用到史学研究的基本方法,如历史的方法和逻辑的方法、归纳法和演绎法、分析法和综合法、历史比较法等,还要运用到许多其他的方法,如统计方法、计量方法、移植法、历时分析与移时分析方法,以及具体研究上的分期、分类及其分层研究的方法,等等。中国科学史学,既包括中国大陆地区的科学史学,亦包括中国其他地区的科学史学。论文从史学的角度,对中国大陆地区科学史学的萌芽、开创、初步发展、调整与繁荣以及深入发展等不同的时期的发展状况进行了较为全面的阐述。论文还从机构、团体、会议、刊物、论着等几个方面对中国大陆科学史学的发展进行较为系统的梳理和总结。其中在对会议和论着的梳理,又分为综合史、数学史、物理学史、化学史、天文学史、地理学史、生物学史、医学史、农学史、技术史等方面予以分类研究。在此基础上,论文对中国大陆地区科学史学事业的各个领域存在的发展难题进行深入的剖析,并对其未来的发展方向进行展望。台湾地区的科学史学经历了开创、低谷、转机、兴起与繁荣发展等阶段。论文对这几个阶段台湾地区科学史学发展的状况进行了较为深入的阐述,并对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机构、团体、刊物、论着亦进行较为详细梳理与介绍。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具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论文详细地论述了中国科学史学史与包括中国科学史、中国史学史在内的历史学科,中国哲学与科学哲学,以及科学社会学等学科的关系,突出其研究的学术价值。论文还阐述了科学史学与科学创新的关系,主要论述了科学史学与科学发现、科技发明之间的关系,突出了其研究的社会影响。最后,论文把中国科学史学的发展置身于世界背景下,进行重新审视。在对国外科史学发展历程与国外中国科学史学状况进行必要梳理的前提下,探讨它们对中国科学史学发展的价值和意义,并讨论了“全球化”背景下中国科学史学的发展问题。

刘维奇[9](2008)在《金融复杂性与中国金融效率》文中研究指明金融是经济的核心,不论是在一个国家、社会组织,还是公司、家庭。研究经济离不开金融,金融依存于经济环境。随着经济全球化和通讯信息化,世界变得越来越小,金融把个人与自己看不到的公司联系在一起。金融的发展、经济的繁荣和科学技术革命如影随形,网络技术革命与“新经济”、“新金融”相伴,金融创新异彩纷呈、层出不穷。上世纪后半叶,现代金融理论随着“新经济”、“新金融”的需求不断发展,吸引了一大批自然科学、工程技术科学、社会科学等学科的精英从事金融理论研究和金融实践创新,投资组合、资产定价、公司治理、风险管理、金融效率等理论创新造就了一批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经济全球化蕴含着资本市场一体化。“新金融”为经济繁荣注入了活力,同时也为经济孕育了风险。因此,“新金融”是一把双刃剑。有效防范和化解金融系统风险,充分挖掘资本市场潜力,需要深层认识金融复杂性,量子解析金融市场非理性,准确估价金融风险,技术创新提升金融效率。这正是本文的立足点。本文的研究基础定位在朝气蓬勃、日新月异的新兴资本市场——中国金融市场。以提升金融效率为研究主线,透过中国金融市场认识资本市场,解析资本市场。通过运用随机分析方法和计量数学模型研究金融市场的外在复杂性特征(或非线性特征),探索金融市场的内在变化规律。本文的目标是中国金融效率,在剖析中国金融市场结构、中国金融经营模式、中国金融市场效率、中国金融生态以及与股票市场息息相关的金融创新与金融改革的基础上,探索如何从技术层面提升中国金融效率的有效途径。本文坚持唯物主义的历史观和辩证观,科学分析金融市场的产生、发展和存在的原因,重新审视和厘定金融市场的概念、特点、分类、构成和功能,比较研究金融市场结构和金融经营模式。以此为基础,谨慎检视中国金融市场,本文认为中国金融市场结构不同于国际其它资本市场,抑或“银行主导型”结构,抑或“市场主导型”结构,而是“银行市场+证券市场”的“政府主导型”结构,这既是中国金融市场的特点,也是中国金融在目前所处经济环境下的必然选择。针对中国金融经营模式,本文认为中国正处在分业经营法律框架下,以混业经营为发展趋势的,从“分业”向“混业”过度的综合经营模式。随着中国资本市场的逐步发达和中国金融市场的不断完善,这种模式有必要继续持续一段时期,目前混业经营还为时过早。然而“一行三会”(即中国人民银行、中国银行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证券业监督管理委员会、中国保险业监督管理委员会)的分业监管模式已经明显不足,不能适应中国金融的综合经营模式。本文认为在不改变分业经营法律框架条件下,探索一种“一行三会”的合作监管模式不失为一种最佳选择。不确定性是不可度量的风险,风险是可度量的不确定性。不确定性、风险和金融效率之间存在千丝万缕的联系。作为一个中性概念的不确定性既可以为人们带来超额收益,也可以给人们造成不可估量的损失。来自于市场、信用、操作、流动性和法律等因素的风险需要管理,而不可能消除。效率意味着不可预测,可预测性会使你处于不利地位。本文认为,不确定性能够降低风险,有助于提升效率。不确定性能够为金融创新提供空间,能够为你创造机会。金融效率体现在系统(或宏观)、个体(或微观)、市场(或中观)三个层面,核心都是资源配置。本文在深刻认识和探索不确定性、风险、金融效率以及它们之间相互联系基础上,解析中国现阶段存在的流动性风险,即流动性过剩、局部交易流动性不足隐患和流动性黑洞危机。针对中国金融市场效率,虽然有数以百计的文献做了研究和探讨,但是至今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这可能是研究方法选择的不同,抑或数据选择存在差异,抑或研究者对效率认识的偏差等等,但是对中国金融市场给出一个基本的判断非常必要,因为效率直接影响风险的把握和价格机制的可靠性。本文研究结果认为,中国金融市场中沪深两市行为相似,但是存在差异,上海市场效率优于深圳市场。虽然中国金融市场表现出明显的复杂性特征,但总体上达到或者说趋于弱式有效。金融市场是复杂适应性系统。这是由于市场参与者,适应性主体的有限理性所决定的。本文认为正是这种有限理性,有时甚至表现为非理性的运动和扩散,使金融市场从原因复杂性转向结果复杂性。本文应用复杂性和非线性科学先驱约翰·霍兰德关于复杂适应系统的基本观点,尝试给出金融市场复杂性的描述,剖析金融市场的原因复杂性。金融市场实现金融资源配置功能的指示器是金融资产的价格,金融市场的复杂性通过金融资产的价格表现出来,因此,本文紧紧抓住金融资产价格或收益来探索金融市场的结果复杂性。实证研究结果表明,金融市场具有明显的非线性复杂特征:(1)金融资产价格序列遵循非平稳Ⅰ(1)过程,金融资产收益率是具有近似一阶不相关的平稳过程;(2)金融资产的收益的分布偏离正态分布,具有明显的尖峰、重尾和不对称等特征;(3)金融资产收益率序列是二阶相关的,存在波动聚集效应;(4)金融资产价格序列呈现长记忆特征,具有状态持续性;(5)金融资产价格不完全遵循随机游走或标准布朗运动,金融市场存在多重分形特征。同时,本文针对应用数学模型解析金融复杂性问题,从下面三个方向上作了探索:其一,通过重尾指数(或重尾阀值)估计准确估价金融风险;其二,通过波谱分析量子解析金融市场的非理性因素;其三,通过建立多重分形收益模型深层认识金融复杂性。本文辩证认为,复杂性增加了人们认识和驾驭金融市场的难度,但是,复杂性为金融系统的相对稳定性提供了支撑,营造了金融系统的创新空间,能够促进金融效率的演化提升。中国的金融改革项多面广,本文不能也没有能力全部涉猎。针对于中国股票市场密切相关的金融创新——与股权分置改革相伴的权证的复出、为了调控宏观经济结构中国人民银行所施行的连续利率调整政策、实行以市场供求为基础参考一篮子货币进行调节有管理的浮动汇率制度改革前后汇率价格变化、国有商业银行股份制改革与上市等金融改革进行实证分析。实证结果认为,中国股票市场和中国权证市场相互影响,不论交易量还是交易价格互相冲击,这种影响似乎权证市场对股票市场更强一点。同时,两个市场存在双向波动溢出效应,而这种溢出效应股票市场对权证市场更加显着。中国股票市场对从1993年至2007年间12次上调银行存贷款基准利率货币政策的反应表现不同,对前4次利率上调呈现“利空”,而对后8次呈现“利好”,但是综合来看上调存贷款基准利率对股票市场具有一定的抑制作用,并且随着利率政策的连续使用,抑制作用渐进明显。2005年7月汇率改革前,股票市场与汇率市场之间呈现正相关关系,且不存在协整关系;而汇率改革后,股票市场与汇率市场之间呈现显着负相关关系,两个市场存在协整关系。股票市场与汇率市场之间存在波动溢出效应,汇率改革后波动溢出效应更为显着。中国工商银行、中国农业银行、中国银行、中国建设银行等四大国有商业银行的改革促进了中国股票市场的繁荣,对中国金融市场的发展起到了推波逐浪的作用。特别是工、中、建三家国有商业银行的上市扩大了金融市场规模,优化了资本市场结构,确立了股票市场的价值投资理念,增强了金融市场的稳定性。总体来讲,中国金融改革提升了中国金融市场的市场化程度,金融资产价格形成机制趋于合理,金融资源配置更加有效率,有利于经济系统趋向于均衡。针对中国金融改革所面临的金融流动性风险,以国有商业银行为主体的商业银行低效率,以及由于间接融资主导而带来的“高储蓄”和“融资难”问题,本文提出设计“可选择可交换债券”金融工具,以国有四大商业银行改革为载体,从技术层面根本上提升中国金融效率。效率无止境,对金融效率的探索无止境。追求效率是一个国家、一个社会组织,一个公司,甚至一个家庭的本能。金融复杂性孕育风险,但是也助推金融效率的提升。深刻认识金融复杂性,探索金融市场规律,激活金融工程中国创造,是防范和化解金融系统风险,提升中国金融效率的必然选择。

袁振东[10](2006)在《现代化学在中国的建制化,1927—1937》文中研究说明现代化学在传入中国之前就已经完成其建制化历程,成为一门成熟的学科。中国学术界从19世纪后期开始认识化学学科,但直至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现代化学在中国的建制化还处于较低的层次。在高等化学教育方面,官方所办的教育机构在总体上还处于次要地位,还不能与经费相对充足和稳定的教会大学或私立大学相比。在化学研究方面,除一些教会大学在进行在进行有限的化学研究外,中国人自己创办的大学大都没有进行化学研究。至于专门的职业化化学研究机构,则主要有美国洛氏基金会创办的北京协和医学院和范旭东等人创办的黄海化学工业研究社两处。在交流机制方面,作为化学建制化的重要标志――化学共同体尚未形成。1927年南京国民政府成立后,国家的相对统一使政府能够顾及科学事业的发展。随着政府对科学事业的重视和大力资助,现代化学在中国的建制化也迅速展开,至1937年抗战爆发,已取得长足的进步。从整体情况看,1927-1937年的十年(也称南京十年)是现代化学在中国建制化发展较为重要的十年。这十年的发展为其后中国化学的发展奠定了基础。研究此期间现代化学在中国的建制化历程,是中国现代化学史的重要课题。通过探讨化学学科在此期间的建制化,有助于我们认识南京十年中国科学建制化的进展,探讨学科发展与社会的互动关系。本研究以高等化学教育、化学研究和中国化学会的发展为线索,依据翔实的史料,对1927-1937年间现代化学在中国的建制化进行了考察和分析,得出以下主要结论:一、高等化学教育取得了显着的成绩。首先,这一时期中国高等化学教育的建制数量大幅度增加。第二,相对于其他实用科学领域,高等化学教育领域为国家培养了较多的人才。从培养学生的层次看,部分大学已经能够培养硕士研究生,但大多数大学的化学教育终止于学士教育。第三,高等化学教育的质量从整体上得到提高,而且国立大学从总体上已经超过教会大学或私立大学,成为中国高等化学教育的主流。第四,这一时期的大学化学教师,不仅数量大幅度增加,质量也有很大提高。他们大都潜心于化学教学和研究工作。第五,虽然国民政府有关高等教育的法规倾向于功利主义,但在科学教育上并没有限制纯粹科学的教育,因此,在化学教育领域,化学家与政府之间没有矛盾冲突。第六,大学化学课程的设置基本规范,教科书的中国化也有所进展。二、化学研究工作迅速兴起。究其原因,主要包括三方面:(1)这一时期各大学的化学教员和研究机关的化学工作者大都具备了研究能力。他们中的许多人都有在国外从事研究的经历,并获得了高级学位。(2)国民政府对科学研究事业的大力资助使化学研究人员的研究能力得以施展。(3)中国化学会的成立使中国有了全国统一的现代化学共同体,从而促进了研究成果的交流。与多数西方科学

二、山西省数学会生物数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通讯(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山西省数学会生物数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通讯(论文提纲范文)

(1)民国前期数学现代转型的文化观照(1912-1935年)(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研究思路
    四、重点难点
    五、研究方法与创新
    六、概念释名
第一章 民国前期数学现代转型的文化背景及演进情况
    1.1 民国前期科学文化的发展
    1.2 民国前期现代数学思想的发展
    1.3 民国数学之现代转型
        1.3.1 数学教育制度的发展
        1.3.2 大学数学系的创设
        1.3.3 数学学会制度的发展
        1.3.4 国外着名数学家来华交流
    1.4 本章小结
第二章 本体论追问:民国前期数学界说及其哲学意蕴
    2.1 数学界说的历史演变
    2.2 民国前期数学界说之形态
        2.2.1 数学具有自然科学的属性
        2.2.2 数学具有哲学学科的属性
        2.2.3 数学基础论争视角下的数学界说
    2.3 实在论视域下的数学界说
        2.3.1 数学对象的实在性
        2.3.2 数学对象的非观念性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认识论探讨:民国前期数学不可知论的传播
    3.1 数学不可知论溯源
    3.2 不同视角下的数学不可知论
        3.2.1 民国前期数学不可知论的译介
        3.2.2 数学不可知论的数学之极善界说
        3.2.3 空洞无物:观念论视域下的数学不可知论
        3.2.4 不辨真妄:公理系统视域下的数学不可知论
        3.2.5 数学基础构建视域下的数学不可知论
    3.3 “虚”“妄”之辩:唯物辩证法对数学不可知论的批驳
        3.3.1 数学概念的实在性
        3.3.2 数学公理的真理性
    3.4 哥德尔不完备性定理对数学不可知论的影响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价值观嬗变:民国前期“六艺之末”到“科学之母”的数学
    4.1 古代中国社会中的数学
        4.1.1 实践导向,实用为尚
        4.1.2 儒学为本,数学为末
    4.2 民国前期的数学价值
        4.2.1 数学之于科学
        4.2.2 数学之于社会
        4.2.3 数学之于人类精神世界
    4.3 数学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4.3.1 数学与统计学
        4.3.2 数学与经济学
        4.3.3 数学与艺术学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真理性探究:民国前期数学真理的特征及其意义
    5.1 数学真理的特征
        5.1.1 数学真理的保守性
        5.1.2 数学真理的递进性
        5.1.3 数学真理的自足性
    5.2 实证主义视域下的数学真理观
        5.2.1 实证主义真理观的内容
        5.2.2 实证主义真理观的诘难
        5.2.3 康德哲学真理观的佐证
    5.3 民国前期对数学公理的诘难
        5.3.1 对公理自明性的批驳
        5.3.2 对公理主义的批驳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体寻源:留学生与民国前期的数学文化
    6.1 留学生学科专业选择之变迁
    6.2 数学留学生群体
        6.2.1 民国以前的数学留学
        6.2.2 民国前期的数学留学
        6.2.3 数学博士群体分析
    6.3 留学生与民国前期的数学文化
        6.3.1 留学生对科学的传播
        6.3.2 留学生对数学文化的传播
    6.4 数学文化传播主体的个例分析
        6.4.1 胡明复的数学贡献
        6.4.2 胡明复的数学思想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途径审视:民国前期期刊中的数学文化
    7.1 民国以前的报刊及数学文化
    7.2 民国前期的期刊与数学文化
        7.2.1 综合类期刊中的数学文化
        7.2.2 大学期刊中的数学文化
        7.2.3 数理期刊中的数学文化
    7.3 数学文化传播途径的个例分析
        7.3.1 《罗素月刊》刊创
        7.3.2 《罗素月刊》概貌
        7.3.3 《罗素月刊》中的数学文化
        7.3.4 《罗素月刊》的影响
    7.4 本章小结
结束语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2)项武义《中学数学实验教材》实验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4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1.6 创新之处
第2章 项武义教授参与的国内教研活动简介
    2.1 项武义教授的成长经历
        2.1.1 项家介绍
        2.1.2 项武义教授的个人情况
    2.2 项武义教授参与的国内数学教育活动
        2.2.1 开展《中学数学实验教材》编写及实验工作
        2.2.2 设立“苏步青数学教育奖”
        2.2.3 积极参与基础数学教育学术工作
    2.3 项武义教授的书籍着作及其数学教育思想
        2.3.1 项武义教授的书籍着作
        2.3.2 项武义教授的数学教育思想
第3章 《中学数学实验教材》教材研究
    3.1 《实验教材》出版背景
    3.2 《实验教材》内容分析
        3.2.1 教材指导思想
        3.2.2 教材知识体系
        3.2.3 教材编排特点
        3.2.4 教材习题设置
    3.3 《实验教材》特点分析
        3.3.1 从图文和版面设计来看
        3.3.2 从编写结构来看
        3.3.3 从教学内容的呈现方式来看
        3.3.4 从教科书涉及的知识点来看
        3.3.5 从例题、习题的设置上来看
第4章 《中学数学实验教材》教学实验分析
    4.1 实验背景
    4.2 实验班学生考试成绩优异
        4.2.1 甘肃武威一中
        4.2.2 南昌市湾里一中
    4.3《实验教材》对学生数学思想方法的培养
    4.4《实验教材》对学生数学能力的发展
    4.5 有利于初、高中的内容衔接,减轻学生数学学习负担
    4.6 培养出了一大批优秀的数学师资队伍
第5章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3)数学史融入数列教学的行动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
        1.1.1 数列的重要性
        1.1.2 教科书中数列相关内容和要求
        1.1.3 数学史及其融入数学教学的重要意义
    1.2 研究问题
第二章 文献综述与理论基础
    2.1 HPM相关理论
        2.1.1 HPM简介
        2.1.2 HPM教学设计的原则
        2.1.3 数学史的运用方式
        2.1.4 HPM教学设计的分析框架
    2.2 数列解题及思想方法研究
    2.3 学生对数列的理解
        2.3.1 学生对数列概念的理解
        2.3.2 学生对通项公式及求和公式的理解
        2.3.3 学生对数列极限的理解
    2.4 数列的教学设计
        2.4.1 传统的数列教学设计
        2.4.2 HPM视角下的数列教学设计
    2.5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历史文献中的数列知识
    3.1 数列的历史
        3.1.1 等差数列
        3.1.2 等比数列
        3.1.3 递推数列
    3.2 美国早期代数教材中的数列知识
第四章 研究设计与实施
    4.1 研究方法
        4.1.1 行动研究
        4.1.2 本文的研究方法
    4.2 研究对象
    4.3 研究工具
    4.4 研究的实施
第五章 行动研究过程
    5.1 数列的概念及其简单表示法
        5.1.1 计划
        5.1.2 行动(教学实施)
        5.1.3 反馈
        5.1.4 反思
    5.2 递推数列
        5.2.1 计划
        5.2.2 行动(教学实施)
        5.2.3 反馈
        5.2.4 反思
    5.3 等差数列前n项和公式
        5.3.1 计划
        5.3.2 行动(教学实施)
        5.3.3 反思
    5.4 等比数列的概念
        5.4.1 计划
        5.4.2 行动(教学实施)
        5.4.3 反思
    5.5 等比数列的前n项和公式
        5.5.1 计划
        5.5.2 行动(教学实施)
        5.5.3 反馈
        5.5.4 反思
第六章 研究结果及分析
    6.1 三套问卷重复题对比分析
    6.2 教学前后学生对数学史态度的对比分析
    6.3 学生的课堂印象及收获分析
    6.4 教师访谈结果分析
        6.4.1 对教师G的访谈转录
        6.4.2 对教师S的访谈转录
        6.4.3 对上海某高校高中数学教师研修班教师的访谈转录
    6.5 本章小结
第七章 结论与启示
    7.1 研究结论
        7.1.1 数学史融入课堂教学对学生的影响
        7.1.2 数学史对教师的影响
        7.1.3 适合融入数列教学的数学史材料
    7.2 研究启示
        7.2.1 给师生的建议
        7.2.2 给教材编写者的建议
        7.2.3 教学启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4)中国亚原子物理学家的学术谱系与学术传统探讨(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0.1 选题意义与缘起
    0.2 前人研究
    0.3 研究思路与方法
    0.4 学术贡献
第1章 留学归国的物理学先驱与早期的学术谱系
    1.1 20世纪前20年物理留学生的回归
        1.1.1 中国本土物理本科教育的开始
        1.1.2 归国留学生的专业背景与此后的工作
    1.2 1932年之前归国物理学者队伍的扩大
        1.2.1 先驱者的陆续回归
        1.2.2 国内物理教育、科研机构的建立
        1.2.3 本土物理学“前谱系”的形成
    1.3 物理学体制化之后中国近代物理学家学术谱系的崭露
        1.3.1 1932年之后络绎归国的近代物理学家
        1.3.2 初步形成的近代物理学家学术谱系
        1.3.3 战乱对中国近代物理学术谱系形成的影响
    小结
第2章 中国亚原子物理研究机构的建立与团队的形成
    2.1 中科院近代物理所亚原子物理学术谱系的发端
        2.1.1 从近代物理研究所到原子能研究所
        2.1.2 学术谱系的形成
    2.2 发展核工业宏观布局下亚原子物理研究机构的发展
        2.2.1 原子能研究所“老母鸡”作用的发挥
        2.2.2 中国核科学技术机构的“谱系”
    2.3 各高等院校亚原子物理专业人才队伍的初步发展
        2.3.1 高校亚原子物理专业与人才的早期分布
        2.3.2 高校亚原子物理专业的迅速发展
    小结
第3章 核物理学家谱系与高能粒子物理学家谱系的分袂
    3.1 第一代中国亚原子物理学家群体的分布
        3.1.1 新中国的核科技机构与第一代亚原子物理学家
        3.1.2 第一代亚原子物理学家在各研究院所与高等院校中的分布
    3.2 核物理学家的学术谱系与学术传统
        3.2.1 核物理学家的学术谱系
        3.2.2 核物理学家的学术传统
    3.3 高能粒子物理学家学术谱系的独立
        3.3.1 原子能研究所的研究团队谱系个案分析
        3.3.2 大本营的分裂导致学术谱系的分化
    小结
第4章 中国高能实验物理学家学术谱系的历史发展
    4.1 谱系的国外源头
        4.1.1 科研道路的衣钵相传
        4.1.2 欧美学术传统的承继
    4.2 早期科研队伍与人才培养机制及学术谱系的发展
        4.2.1 中国高能实验物理学家学术谱系的形成
        4.2.2 谱系的链式与网状结构
        4.2.3 影响高能实验谱系发展的几个因素
        4.2.4 箕裘颓堕——阻碍谱系形成与发展的变数举例
    4.3 高能实验物理学家学术谱系表及谱系结构与代际关系分析
        4.3.1 学术谱系表的构建
        4.3.2 中国高能实验物理学家的学术谱系结构与代际关系分析
    4.4 国际交流对高能实验学术谱系的冲击与影响
        4.4.1 血统与学缘——走出去
        4.4.2 基地与人才——请进来
    4.5 中国高能实验物理学家群体的近期发展
        4.5.1 “代”的日益模糊与学术传承的渐趋淡化
        4.5.2 中国高能物理研究队伍的分布
    小结
第5章 中国高能实验物理学的学术传统
    5.1 中国高能实验物理学家的研究传统——以赵忠尧谱系为例
        5.1.1 赵忠尧
        5.1.2 叶铭汉
        5.1.3 郑志鹏
        5.1.4 陈少敏
        5.1.5 赵忠尧谱系学术传承浅析
    5.2 中国高能实验物理学家的精神传统
        5.2.1 因陋就简,白手起家的拼搏精神
        5.2.2 积极交流,海纳百川的开放精神
    5.3 与汤姆孙—卢瑟福谱系学术传统的比较与讨论
    小结
第6章 中国理论粒子物理学家学术谱系的历史发展
    6.1 谱系的国外源头
    6.2 中国理论粒子物理学家群体及学术谱系的形成与早期发展
        6.2.1 本土粒子物理研究团队的形成
        6.2.2 理论粒子物理学术谱系的初步发展
    6.3 理论粒子物理学家学术谱系表及谱系结构与代际关系分析
        6.3.1 学术谱系表的构建
        6.3.2 中国理论粒子物理学家的学术谱系结构与代际关系分析
    6.4 理论粒子物理学术谱系的演变及其团队的近期发展
        6.4.1 “改革开放”前后理论粒子学术谱系发展所受的不同影响与变化
        6.4.2 中国理论粒子物理学家群体的近期发展
    小结
第7章 中国理论粒子物理学的学术传统
    7.1 中国理论粒子物理学家的研究传统
        7.1.1 张宗燧学术谱系研究传统分析
        7.1.2 朱洪元学术谱系研究传统分析
    7.2 中国理论粒子物理学家的精神传统
        7.2.1 共性精神传统
        7.2.2 个性精神传统——以朱洪元谱系为例
    7.3 与长冈半太郎—仁科芳雄谱系学术传统的比较与讨论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1 高能粒子物理获奖成果及其主要完成人
    2 中国物理学会亚原子物理领域分支机构领导
    3 1940年代以来各学术机构培养的亚原子物理学家(不完全)统计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与取得的其他研究成果

(5)中国现代数学的早期发展 ——经由期刊的传播与演进(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研究意义
    1.3 研究现状
    1.4 研究方法
    1.5 研究内容
    1.6 创新之处
第二章 中国现代数学的萌芽时期(1872—1914)
    2.1 西方数学的启蒙——《中西闻见录》
        2.1.1 《中西闻见录》的创办
        2.1.2 《中西闻见录》主要编者
        2.1.3 《中西闻见录》的办刊宗旨
        2.1.4 《中西闻见录》中的数学内容
        2.1.5 小结
    2.2 私人最早创办的算学杂志——《算学报》
        2.2.1 黄庆澄与《算学报》
        2.2.2 朱宪章等与《算学报》
        2.2.3 傅樵村与《算学报》
        2.2.4 小结
    2.3 国人创办最早的综合性自然科学期刊——《科学世界》
        2.3.1 主办者
        2.3.2 办刊宗旨
        2.3.3 数学内容
        2.3.4 小结
第三章 中国现代数学的积累时期(1915—1929)
    3.1 社团创办的综合性自然科学期刊的肇始——《科学》
        3.1.1 中国科学社与《科学》的创办
        3.1.2 编辑特色
        3.1.3 《科学》的数学研究
        3.1.4 小结
        3.1.5 《学艺》和《科学》扶持华罗庚典型个案研究
    3.2 高校理科综合期刊的起源——《数理杂志》
        3.2.1 北京高等师范学校数理学会的创立
        3.2.2 《数理杂志》的创办
        3.2.3 《数理杂志》与数学人才培养
        3.2.4 数学研究内容
        3.2.5 小结
    3.3 高校综合性科技期刊的启蒙——《北京大学月刊》
        3.3.1 《北京大学月刊》的创办
        3.3.2 《北京大学月刊》数学文章核心作者
        3.3.3 《北京大学月刊》的数学研究
        3.3.4 小结
第四章 中国现代数学群体的形成时期(1930—1935)
    4.1 高校创办的第一份数学专业杂志——《数学季刊》
        4.1.1 《数学季刊》的创办
        4.1.2 《数学季刊》的内容和形式
        4.1.3 《数学季刊》的办刊理念
        4.1.4 小结
    4.2 我国自然科学学报的典型——武汉大学之《理科季刊》
        4.2.1 《理科季刊》的创办
        4.2.2 《理科季刊》的内容和形式
        4.2.3 《理科季刊》的数学作者群体
        4.2.4 《理科季刊》的数学研究
        4.2.5 小结
第五章 中国现代数学的渐趋成熟时期(1936—1949)
    5.1 中国数学会的英文会刊——《中国数学会学报》
        5.1.1 高校的学术支持
        5.1.2 学术团体基础
        5.1.3 中国数学会的成立
        5.1.4 《中国数学会学报》的创办
        5.1.5 《中国数学会学报》的作者群
        5.1.6 《中国数学会学报》发表的论文
        5.1.7 小结
    5.2 中国数学会中文会刊——《数学杂志》
        5.2.1 《数学杂志》的创办
        5.2.2 《数学杂志》的主要编辑、作者群
        5.2.3 《数学杂志》数学思想传播
        5.2.4 《数学杂志》中的专题性研究
        5.2.5 小结
第六章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在读期间的研究成果和参加的学术活动
致谢

(6)生物数学的起源与形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课题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课题意义
    1.2 研究思路与创新点
        1.2.1 研究思路
        1.2.2 创新点
    1.3 生物数学简介
        1.3.1 生物数学概念厘定
        1.3.2 生物数学的主要分支
    1.4 结构编排
        1.4.1 一类生物数学模型的产生和发展
        1.4.2 生物数学四大分支的起源与形成
        1.4.3 四位重要人物对生物数学的影响
        1.4.4 生物数学的社会化及发展方向展望
        1.4.5 中国生物数学的开拓
第二章 一类生物数学模型的产生和发展
    2.1 沈括的种群动态数学模型
    2.2 斐波那契的家兔增长动态数学模型
    2.3 徐光启的人口增长动态数学模型
    2.4 格朗特的生命表模型
    2.5 欧拉的人口几何增长动态数学模型
    2.6 传染病动态数学模型
    2.7 马尔萨斯模型
    2.8 逻辑斯蒂克(Logistic)模型
    2.9 洛特卡—沃尔泰拉模型
    2.10 洛特卡—沃尔泰拉模型的扩展模型
    2.11 单种群扩散动态数学模型
    2.12 多种群扩散动态数学模型
    2.13 复合种群动态数学模型
    2.14 郝林种群动态模型
    2.15 混沌种群动态模型
    2.16 小结
第三章 生物统计学的起源与形成
    3.1 拉普拉斯与生物统计学
    3.2 凯特勒特与生物统计学
    3.3 孟德尔与生物统计学
    3.4 高尔顿与生物统计学
    3.5 卡尔·皮尔逊与生物统计学
    3.6 戈塞特与生物统计学
    3.7 费希尔与生物统计学
    3.8 奈曼—伊亘·皮尔逊假设检验理论
    3.9 生物统计学常用术语的产生
第四章 数量遗传学的起源与形成
    4.1 孟德尔与数量遗传学
    4.2 哈代—温伯格遗传平衡定律
    4.3 数量遗传学的产生与发展
    4.4 沃森—克里克脱氧核糖核酸右手双螺旋结构
    4.5 木村兹生与数量遗传学
    4.6 拓扑数量遗传学
第五章 数学生态学的起源与形成
    5.1 奥德姆与数学生态学
    5.2 迈克阿瑟与数学生态学
    5.3 罗伯特·梅与数学生态学
    5.4 数学生态学中的牛顿定律
    5.5 数学生态学中的模糊数学
第六章 生物信息学的起源与形成
    6.1 遗传算法的产生和发展
    6.2 生物信息学中的主要数学方法
第七章 四位重要人物对生物数学的影响
    7.1 孟德尔对生物数学的影响
    7.2 沃尔泰拉对生物数学的影响
    7.3 高尔顿对生物数学的影响
    7.4 费希尔对生物数学的影响
第八章 生物数学的社会化及发展方向展望
    8.1 生物数学的社会化
        8.1.1 生物数学专门期刊的创办
        8.1.2 生物数学专着的出版
        8.1.3 生物数学社团的成立
        8.1.4 生物数学奖励
    8.2 生物数学的发展方向展望
        8.2.1 生物数学将广泛渗透与应用于生物医学
        8.2.2 多物种复合种群模型将趋于成熟
        8.2.3 将创造出更适合于生物学的新数学
第九章 中国生物数学的开拓
    9.1 生物数学在中国的早期发展
        9.1.1 六位学者的开创性工作
        9.1.2 数学生态学学术活动
        9.1.3 生物数学讨论会
    9.2 中国生物数学教育的兴办
    9.3 生物数学社团的产生
    9.4 生物数学专门期刊的创办
    9.5 生物数学专着的出版及重要记载
    9.6 生物数学学术会议频繁开展
        9.6.1 全国性生物数学学术会议
        9.6.2 省级生物数学年会
        9.6.3 国际生物数学学术会议
        9.6.4 双边生物数学会议
    9.7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中文文献
    外文文献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一.取得的学术成果
    二.参与的主要科研项目
致谢
作者简介

(7)数学高师生职业自我培养的实践与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问题提出
    1.1 研究现状
    1.2 研究目的、意义与方法
2.数学高师生职业自我培养的实践
    2.1 现状调查,制订计划
    2.2 执行计划,取得成效
    2.3 条件改变,调整计划
    2.4 寻找依据,实践延伸
    2.5 研究反思
3.数学高师生职业自我培养的策略
    3.1 基本原则与要求
    3.2 策略
4.反思与展望
    4.1 思考
    4.2 进一步工作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附录3
附录4
附录5
附录6
附录7
附录8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致谢

(8)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科学史学史及其研究概况
    二、中国科学史学史的研究对象
    三、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的价值
    四、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的方法
    五、本文的思路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中国大陆地区科学史学史概述
    第一节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机构和团体选介
    第三节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会议、刊物选介
    第四节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论着选介
    第五节 大陆地区科学史学之展望
第二章 中国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发展历程
    第一节 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开创及早期研究
    第二节 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低谷、转机与兴起
    第三节 台湾地区科学史学的建制与繁荣
第三章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相关学科
    第一节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历史学科
    第二节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传统哲学
    第三节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科学哲学
    第四节 中国科学史学史与科学社会学
第四章 科学史学与科学创新
    第一节 科学史学的创新意蕴
    第二节 科学史学与科学发现
    第三节 科学史学与科技发明
第五章 境外科学史学发展概况
    第一节 国外科学史学的发展历程
    第二节 境外科学史学的组织与会议
    第三节 国外科学史学的文献与刊物
第六章 走向世界的中国科学史学
    第一节 境外的中国科学史学
    第二节 国外科学史学之借鉴意义
    第三节 中外科学史学交流之途径
    第四节 "全球化"与中国科学史学
结束语
参考文献
后记

(9)金融复杂性与中国金融效率(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述评
        1.2.1 国外研究述评
        1.2.2 国内研究述评
        1.2.3 提高金融效率的探讨
    1.3 拟解决的关键问题
    1.4 研究思路、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5 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金融市场理论与中国金融市场经营模式选择
    2.1 金融市场
        2.1.1 金融市场的特点与构成
        2.1.2 金融市场的产生与发展
        2.1.3 金融市场的分类
    2.2 金融市场的构成与功能
        2.2.1 金融市场的构成要素
        2.2.2 金融市场存在的原因
        2.2.3 金融市场的功能
    2.3 金融市场结构
        2.3.1 金融市场结构、金融结构与金融配置效率
        2.3.2 “市场主导型”金融市场结构——证券市场金融
        2.3.3 “银行主导型”金融市场结构——银行金融
        2.3.4 中国金融市场结构选择——“银行市场+证券市场”的“政府主导型”模式
    2.4 中国金融市场经营模式选择
        2.4.1 中国金融市场分布与分业监管
        2.4.2 中国金融市场的混业经营趋势
        2.4.3 中国金融的综合经营与合作监管——复杂性与效率
第三章 不确定性、风险与金融效率
    3.1 金融市场的不确定性
        3.1.1 不确定性表征
        3.1.2 不确定性起源
        3.1.3 不确定性与风险
    3.2 金融风险
        3.2.1 金融风险、金融风险的类型及主要表现
        3.2.2 金融风险度量
        3.2.3 金融风险管理
    3.3 金融效率与有效市场理论
        3.3.1 金融效率概述
        3.3.2 有效市场理论
        3.3.3 对有效市场理论的挑战
        3.3.4 行为金融
    3.4 中国金融市场效率判定
        3.4.1 研究方法选择
        3.4.2 Wild Bootstrap方差比有效性检验
        3.4.3 数据选取及其基本统计特征
        3.4.4 实证分析
第四章 复杂性与金融效率
    4.1 复杂性与复杂性科学
        4.1.1 复杂性及内涵
        4.1.2 复杂性科学的产生及在中国的创新
    4.2 金融复杂性表现及形成原因
        4.2.1 金融复杂性表现
        4.2.2 金融复杂性成因剖析
    4.3 中国金融市场复杂性表征
        4.3.1 金融市场的复杂性研究思路
        4.3.2 金融市场的非线性表征
        4.3.3 金融市场的重尾性(非正态)表征
        4.3.4 金融市场的簇族性(异方差)表征
        4.3.5 金融市场的长记忆性表征
        4.3.6 金融市场的分形表征
    4.4 金融复杂性的进一步探索
        4.4.1 准确估价金融风险——重尾指数估计
        4.4.2 量子解析金融市场非理性——波谱分析
        4.4.3 深层认识金融复杂性——多重分形模型统计分析
    4.5 复杂性促进金融效率的提升
        4.5.1 复杂性支撑了金融生态系统的相对稳定性
        4.5.2 复杂性营造了金融系统的创新空间
        4.5.3 复杂性促进了金融效率的演化提升
第五章 中国金融改革与金融效率
    5.1 权证市场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5.1.1 研究方法与数据的选取
        5.1.2 实证研究
        5.1.3 研究结论
    5.2 央行利率调整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5.2.1 研究方法
        5.2.2 实证研究
        5.2.3 研究结论
    5.3 汇率市场波动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5.3.1 研究方法
        5.3.2 数据及诊断
        5.3.3 实证研究
        5.3.4 研究结论
    5.4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对股票市场的影响
        5.4.1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进程
        5.4.2 国有商业银行改革助推金融市场的繁荣
        5.4.3 中国金融命脉决胜国有商业银行改革
    5.5 提升中国金融效率的技术途径
        5.5.1 新金融工具的设计
        5.5.2 新金融工具的可行性分析
        5.5.3 主要观点与进一步研究的思路
结论
参考文献
附表
后记
附录
    学习期间的主要研究成果
    学习期间参加的主要学术活动
    基本情况与个人简历

(10)现代化学在中国的建制化,1927—1937(论文提纲范文)

前言
    一、问题的提出
    二、对已有研究的回顾
    三、研究思路
第一部分 高等化学教育体系的逐步完善
    第一章 高等化学教育的发展概况,1927-1937
        第一节 南京国民政府成立以前的中国高等化学教育概述
        第二节 南京国民政府制定的高等教育法规与中国高等化学教育的发展
        第三节 南京国民政府对实用科学的注重与化学人才的培养
        第四节 1927-1937 年间中国高等化学教育的经费、设备及师资状况
        第五节 大学化学课程的设置和教材状况
    第二章 国立北京大学化学系,1927-1937
        第一节 从京师大学堂化学门到国立北京大学化学系
        第二节 设备的扩充
        第三节 师资梯队的形成和水平的提高
        第四节 课程设置和教学工作
        第五节 学生培养工作
        小结
    第三章 国立清华大学化学系,1927-1937
        第一节 从清华学堂开设化学课程到国立清华大学化学系的筹建
        第二节 设备的扩充
        第三节 师资队伍的壮大
        第四节 课程设置和教学工作
        第五节 学生培养状况
        小结
    第四章 国立中央大学化学系,1927-1937
        第一节 国立中央大学化学系的创建
        第二节 设备的扩充
        第三节 师资梯队的形成
        第四节 课程设置和教学工作
        第五节 学生培养状况
        小结
    第五章 私立燕京大学化学系,1927-1937
        第一节 私立燕京大学化学系的创立及其设备的扩充
        第二节 师资梯队的形成
        第三节 课程设置和教学工作
        第四节 学生培养状况
        小结
第二部分 现代化学研究的兴起和发展
    第六章 化学研究在中国的兴起和发展,1927-1937
        第一节 1927 年后化学研究在中国的兴起及其动因分析
        第二节 大学化学系的研究:研究成果的主要来源
        第三节 各种研究机关的创建:专门的职业化化学研究在中国的尝试与扩展
        第四节 各种化学研究刊物的创办:化学研究成果交流媒体的产生
        第五节 化学各分支学科研究的渐次开展
        第六节 化学家的研究与国民政府的期望:在纯粹化学与应用化学之间
    第七章 大学化学系研究工作概况,1927-1937
        第一节 国立北京大学化学系的化学研究工作
        第二节 国立清华大学化学系的研究工作
        第三节 国立中央大学化学系的化学研究工作
        第四节 私立燕京大学化学系的研究工作
        小结
    第八章 国立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的创建(1927-1937 年):职业化化学研究在中国的尝试
        第一节 成立的动因及其筹备
        第二节 设备的扩充
        第三节 研究梯队的形成和壮大
        第四节 研究工作的进展和特点
        小结
    第九章 抗战前的国立北平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和药物研究所
        第一节 国立北平研究院的沿革及组织
        第二节 国立北平研究院化学研究所及其研究工作
        第三节 国立北平研究院药物研究所及其化学研究工作
        第四节 与国立中央研究院化学研究所的比较
        小结
第三部分 中国现代化学共同体的形成和发展
    第十章 1932 年教育部化学讨论会:中国现代化学共同体形成的标志
        第一节 教育部召集化学讨论会的原因
        第二节 化学讨论会的议程及成果
        第三节 对与会人员的社会状况分析
        第四节 中国化学会的成立
        第五节 化学讨论会的影响
    第十一章 中国化学会的发展和壮大,1932-1937
        第一节 中国化学会各机关的设立和完善
        第二节 各分会的设立和会员的扩充
        第三节 中国化学会的经费困境及会所的筹建与流产
    第十二章 中国化学会的三种期刊,1933-1937
        第一节 《中国化学会会志》(JournaloftheChineseChemicalSociety)
        第二节 《化学》(Chemistry)
        第三节 《化学通讯》(TheChemicalNewsReagent)
        第四节 中国化学会谋取刊物合作、提高稿件质量以确保本会刊物的中心地位
        小结
    第十三章 中国化学会第一至五届年会,1933-1937
        第一节 中国化学会第一、二届年会:交流活动的初期尝试
        第二节 中国化学会第三届年会:与其他学术团体合作交流的尝试
        第三节 中国化学会第四届年会:基本成熟的合作交流活动
        第四节 中国化学会第五届年会:筹备充分却草草收场的交流活动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发表的论文
后记

四、山西省数学会生物数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通讯(论文参考文献)

  • [1]民国前期数学现代转型的文化观照(1912-1935年)[D]. 宋晋凯. 山西大学, 2020(12)
  • [2]项武义《中学数学实验教材》实验史研究[D]. 佟婉君. 内蒙古师范大学, 2016(03)
  • [3]数学史融入数列教学的行动研究[D]. 李玲. 华东师范大学, 2016(10)
  • [4]中国亚原子物理学家的学术谱系与学术传统探讨[D]. 丁兆君.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2016(05)
  • [5]中国现代数学的早期发展 ——经由期刊的传播与演进[D]. 亢小玉. 西北大学, 2015(05)
  • [6]生物数学的起源与形成[D]. 赵斌. 西北大学, 2011(08)
  • [7]数学高师生职业自我培养的实践与反思[D]. 郭亚丹. 贵州师范大学, 2009(12)
  • [8]中国科学史学史研究[D]. 詹志华. 厦门大学, 2009(01)
  • [9]金融复杂性与中国金融效率[D]. 刘维奇. 山西大学, 2008(04)
  • [10]现代化学在中国的建制化,1927—1937[D]. 袁振东. 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 2006(11)

标签:;  ;  ;  ;  ;  

山西省数学会生物数学专业委员会成立大会通讯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