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边缘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与空间扩张格局

城市边缘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与空间扩张格局

一、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类型及空间扩展模式(论文文献综述)

金昌东[1](2021)在《济南市城市边缘区空间识别与演变分析》文中认为城市边缘区是处于城市和农村之间,由城市向农村过渡的一个区域,是城市发展进程中的重要场所之一,这也是城市未来发展潜力最大的地域,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呈现出城市经济发展的雏形。本文以济南市为研究区域,以夜间灯光数据和TM影像数据为数据源,通过滑动t检验方法,检测和识别出覆盖济南全市范围的夜光梯度序列上的突变点,然后分别划定出济南市2013年以及2018年的城市边缘区内外边界,并应用景观指数和信息熵法对识别结果进行了验证和说明。此外,本文从空间分布的演变、建设用地的变化、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特征、景观格局特征、扩张合理性五个方面对城市边缘区进行了分析,并从自然环境、社会经济、政策引导、道路交通等方面对城市边缘区空间演变的影响因素进行了考察。结果表明:(1)基于夜间灯光数据应用突变检测法来识别划定城市边缘区范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本研究以夜间灯光数据和TM影像数据为数据源,采用滑动t检验法对夜间灯光梯度序列进行突变检测,分别划定出济南市2013年和2018年的城市边缘区内外边界,从而把济南市划分为城市核心区、城市边缘区和乡村三大区域;并利用景观格局指数和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模型对研究结果进行检验,印证本研究中应用的识别方法是一种科学可行的方法,且识别结果具有一定的合理性。(2)济南市城市边缘区的面积在2013年为679km2,2018年的城市边缘区面积为862km2,增长比率为27%,呈现出明显的城市核心区、城市边缘区、乡村的圈层结构特征;其中,建设用地占比面积增加了3.67%,建设用地年扩展面积和年扩展率分别为23.44km2和2.72%,处于中速扩展状态;2013年到2018年各区县城市边缘区主要有两种主导的土地利用类型:以耕地为主导和以建设用地为主导;济南市郊区景观多样性程度总体呈现上升态势,土地利用类型的多样性明显趋于复杂化。(3)济南市城市边缘区的演变受到自然地理、社会经济、规划政策和道路交通等诸多方面因素的影响。其中自然地理因素约束着城市边缘区的扩展,良好的道路交通能够促进城市边缘区的发展,但其扩展的根本驱动力还是来源于城市经济社会的发展,政策规划的制定能够对城市边缘区的有序发展起着导向作用。

梁恒[2](2021)在《城市边缘区休闲农业空间中的生产性景观发展模式研究 ——以广州为例》文中认为生产性景观以多样化的生产要素为景观基础材料,具备一定的生产物质产出功能,并能满足人对景观色彩、形式等视觉上的审美要求,是一种景观效果较为突出、生产资料可持续并伴随休闲、观光、教育、生态等功能的景观类型1。近年来随着以大城市为首的城市核心区发展成熟,开发建设活动逐渐转向面积广阔且未发展充分的城市边缘区,在过去城市优先的发展策略引导下,城乡空间在经济发展、土地资源利用、生态环境保护等多方面存在发展不平衡不充分的问题,针对当下城市边缘区及农业空间中出现的城乡收入水平差距较大、生态人文安全格局遭受威胁、农业产业化不足及缺乏有效增收途径、规划管控相互冲突等问题,本研究提出通过多样化的生产性景观营造,带动位于城市边缘区的传统农业空间向休闲农业空间进行转型,基于农业多功能性理论,挖掘休闲农业及生产性景观在促进城乡融合、实现乡村振兴与可持续发展、保障生态人居环境及粮食安全、促进农业产业化发展等多方面的潜力。本文主要运用了文献研究法、空间分析法、案例研究法、归纳演绎法,前期通过文献查找对城市边缘区、休闲农业空间、生产性景观、农业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等相关概念及理论研究进行梳理;通过空间分析法及案例分析法对广州市城市边缘区空间发展现状、休闲农业空间及生产性景观的发展现状进行了分析;运用归纳演绎法对休闲农业空间下的生产性景观发展模式进行剖析;最后通过实际项目的规划设计实践,探索相关发展模式的可行性。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分为四部分,一是针对广州市城市边缘区的发展现状进行研究,从边缘区的空间范围界定,近20年城市空间的发展演变过程,影响城乡空间格局形成的相关因素、边缘区发展现状的优势劣势等多个维度进行分析总结,在对相关案例的分析比较中获得启示,厘清未来的发展方向。二是针对广州市现有的休闲农业及生产性景观发展现状进行研究,借用POI数据对休闲农业的主要类型、空间分布、影响因素等方面进行分析,总结发展现状并提出相关策略。三是基于新时期国土空间规划的背景,以休闲农业空间的多功能性为指导思想,从空间特征、城乡居民需求出发构建休闲农业空间下的各类生产性景观发展模式,参考国内外的相关发展案例,从生产、产业、经济、生态、人文、科普教育、休闲服务等不同维度出发对各类发展模式的后续效应进行评价,总结景观设计策略,并与位于城镇、生态空间的发展模式进行横向对比。最后通过粤港澳大湾区“作物王国”田园综合体的具体规划设计实践,探索多功能性的生产性景观如何因地制宜的进行规划设计。

刘洋[3](2020)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城郊融合类村庄空间发展策略研究 ——以北京求贤村为例》文中指出我国城乡长期二元体制的存在,造成了城市发展过快,而乡村发展普遍缓慢。近年来,乡村发展受到政府高度重视。党的“十九大”报告首次明确提出“实施乡村振兴战略”。2018年,中央出台一号文件《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见》,乡村振兴成为新时代学界和业界关注的重点。论文的研究对象是城郊融合类村庄。城郊融合类村庄一般处于城乡过渡地带,因此具有城乡二元混合特征。其城市特征主要体现在村庄具有良好的产业基础,村民收入水平较高,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设施相对完善。而乡村特征主要体现在村庄具有良好的生态环境,并具有乡土文化特色。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城郊融合类村庄要和城镇融合发展,统一规划建设。论文的研究目的是从保留和发扬的角度出发,探讨适合城郊融合类村庄自身发展的策略,来实现城市和乡村的协调发展。论文的研究意义在于针对城郊融合类村庄发展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提出适宜的空间发展策略,以期对类似村庄规划与建设提供参考与借鉴。论文的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五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文章绪论,为论文的提出问题部分。具体论述了论文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及意义,并对乡村振兴战略、“城”与“郊”,以及城郊融合类村庄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并介绍了论文的研究方法、研究内容与研究框架。第二部分为理论基础与案例借鉴部分。分析研究了城乡关系以及村庄发展策略的相关理论,归纳总结了国内外相关实践案例,以期为后续研究城郊融合类村庄空间发展特征及发展策略提供借鉴。第三部分,对城郊融合类村庄进行识别与分类,总结村庄特征,并从外源因素以及内生因素出发分析城郊融合类村庄空间发展影响因素。第四部分,探讨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城郊融合类村庄空间发展策略。分别从产业振兴、文化复兴、生态宜居、建设管理等方面出发论述相应的发展策略。第五部分,论文实际案例分析,将论文研究的发展策略应用于求贤村的实际案例中。针对求贤村发展的影响因素,提出进一步优化城郊融合类村庄空间发展的对策建议。

徐玉[4](2020)在《城市边缘老旧住区空间环境更新设计策略研究 ——以海口老城边缘老旧住区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我国城市已经进入存量更新时代,对老旧住区的更新与再开发已然成为城市发展的重要主题,老旧住区广泛分布于城市中心区和边缘区,但由于城市边缘区地处城乡过渡地带,具有土地利用矛盾和管理权责不清等现实问题,导致边缘区老旧住区一直处于失语状态,相应的更新实践也始终没能得到充分重视。本文以海口市为研究对象,在充分了解城市边缘老旧住区的空间环境特征,及其居民行为规律和空间需求基础上,提出相应的空间更新设计策略。运用理论分析结合田野调查的方法,对两类典型城市边缘老旧住区(老旧小区、城中村)进行比较研究,探索其作为边缘区住区的特殊性和共性,同时比较其内部差异特征,为后续差异化的更新设计策略提供现实依据。本文共包含6个章节。第1章阐明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目的与意义,明确了核心概念和研究对象,并搭建了本文的研究框架。第2章主要对国内外既有研究做梳理,总结有关城市边缘区居住空间问题和老旧住区更新问题的实践经验与理论前沿,明确现有研究的指导意义和不足,为后续研究奠定基础。第3章主要对城市边缘旧居住的空间问题做出剖析,探讨其问题特殊性,识别城市边缘老旧住区内部的类型分化,分析显隐性环境短板,并举出两例具有代表性的旧住区更新设计案例。第4、5章通过田野调查的方法,探究城市边缘老旧住区空间环境和居民特征,包括构成老旧住区的物质空间要素,及其居住主体的社会属性、行为规律和空间需求,为更新策略的提出做铺垫。第6章综合前文研究结果,提出基于先进理念的城市边缘老旧住区更新原则,对老旧小区和城中村提出差异化更新设计策略,同时以海口市两个具体的边缘区老旧住区为例,应用空间环境更新设计策略,并进行方案要点解读。文末阐明本文的研究结论和不足,对未来相关领域的研究做出展望。

柳思瑶[5](2020)在《城镇化背景下韩城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演化研究》文中认为我国当前正处于快速城镇化进程之中,而城市边缘区作为城市空间拓展过程中的前沿地带,随着城市的扩张也产生了一系列问题。位于城市边缘区的传统村落不可避免的受到城镇化的冲击,正在面临着剧烈的空间变动,其空间形态演化既受现代化转型的影响,又有着传承传统村落历史空间形态的时代要求,其空间形态特征的演化不同于其他区域和其他类型的村落的规律。韩城市作为新型城镇化试点城市,其城镇化率已经达到了70.5%,城镇化进程进入放缓的阶段,城市建设更注重于高质量发展。因此对于韩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历经的现代演化历程的研究,在全国的乡村城镇化进程中具有先行意义。对于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的演化特征和演化机制的分析和总结,对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保护提供了参考意义。本研究旨在归纳了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演化研究框架,揭示韩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空间形态演化规律及影响因素。基于此,本文采用多学科交叉的方法,融入景观学、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等相关理论,系统的归纳了边缘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演化分析体系,并对韩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进行实证研究。通过研究得出以下成果:归纳总结空间形态分析框架。结合康泽恩城市形态描述体系中“平面格局分析法”和演进法,以及本土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描述体系中“点-线-面”空间分析法和层次分析法,归纳总结本次多层次、多维度的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描述体系。归纳总结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演化的影响因素分析体系。结合广义经济学理论,融入经济学的、政治学和社会学的相关理论和分析方法,构建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演化的影响因素分析体系。以社会结构变革为内部驱动,在经济建设和政治制度的外部推动下,形成空间形态演变的影响因素及分析框架。揭示韩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演变特征。对韩城市边缘区8座传统村落进行分析,应用前文的空间形态描述体系,首先描述了受城镇化影响前的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特征,进而对1978-2019年按照村落形态演变特征划分为三个阶段,分别为1978-2000年更新建设阶段,2001-2010年稳定发展阶段,2011-2019年巨变发展阶段。对每一阶段的空间形态特征按照村落整体形态层面、村落内部形态层面、建筑形态层面进行总结,最终得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演化的一般规律。研究得出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受到城市影响与区位因素和文化价值因素的关系最为密切,其中,工业建设和交通建设对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影响最大。本文通过多学科交叉的研究方法,通过对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理论探究,尝试构建较为全面的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演化的分析框架。研究成果希望可以为韩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的保护与发展提供依据,也可为国内其他中小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的保护与发展提供参考。

胡石海[6](2020)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小城市边缘区转型机制与发展模式研究 ——以当涂县为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现代城市在增量发展背景下快速蔓延与扩张,加速了城乡之间的发展矛盾,与新发展理念相违背,亟需控制与转型。新型城镇化的深入推进,为城市的高质量发展提供了有效路径,也为城乡关系的变迁指明了方向。而城市边缘区作为城乡要素彼此渗透的区域,在人口与用地、产业与经济、组织与管理等方面呈现出城乡二元特性,已成为当前城镇化进程最活跃、城乡问题较为突出、城市管理较为忽视的重点区域,同时也是推进新型城镇化和乡村振兴实践的战略地区,对其开展研究具有重要的学术意义和现实意义。近年来,关于我国城市边缘地区的研究日趋增多,研究内容主要集中在边缘区空间演变、土地利用、可持续发展等方面,大都是在增量发展背景下进行的,对新发展理念下的城市边缘区发展缺乏系统探索;在研究对象方面,多数学者主要集中在有城市战略支撑的产业区和新城区,以典型的大城市边缘区为主,而对于城市化进程活跃、城乡发展问题突出的中小城市边缘区则缺乏相关研究。本文以中小城市边缘区为研究对象,以边缘区转型机制与发展模式为研究重点,探讨了中小城市边缘区在新型城镇化背景下的转型发展。文章主要分为四个部分,第一部分为概念界定与理论研究,对城市边缘区与郊区、城乡结合部、城乡交错区等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与区分,对与城市边缘区发展相关的基础理论进行了基本阐述,为中小城市边缘区的发展研究提供了理论支撑,同时在总结已有边缘区划分方法的基础上,基于POI数据确定了本文城市边缘区的范围划分方法;第二部分为演化机制与特征问题,重点阐述了我国中小城市边缘区的历史发展和空间演化过程,把边缘区的空间演化分为农耕文明阶段、工业文化阶段和生态文明阶段,从城市内部与外部两个层面揭示了边缘区空间演化的动力机制,总结了中小城市边缘发展的基本特征以及与大城市边缘区的差异性和独特性,并通过分析现阶段边缘区的发展问题,论证其转型发展的必要性;第三部分为模式创新与路径探索,基于新型城镇化背景,从边缘区发展新动力出发,分析了中小城市边缘区转型发展的逻辑关系,并结合城乡发展的新要求与城市边缘区的新内涵,构建了中小城市边缘区的转型发展模式,同时从产业、空间、社会三个方面提出了中小城市边缘区的转型发展路径;第四部分为转型实践研究,把理论研究成果应用于当涂县,结合项目实践成果,对当涂县城市边缘区的空间演化与现状情况进行了研究和分析,判断新型城镇化背景下当涂城市边缘区的发展新环境和转型新机制,进而提出了当涂城市边缘区转型发展的新模式与新路径。

董晨炜[7](2019)在《大城市边缘区城市化时空格局变化模拟及发展导向分区》文中提出快速城市化过程中,外延式的空间扩展模式使得城乡界线变得模糊。城市边缘区作为土地利用结构变化速度最快、农业景观向城郊结合景观和城市景观演替最为显着的热点区域,在空间形态和功能定位上具有极大的复杂性和动态性,带来了一系列土地、人口、社会、经济发展、生态环境等问题。针对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的特殊性和城市蔓延带来的诸多问题,边缘区综合分区是制定、实施城市发展战略前沿性、基础性的工作。本文聚焦于城市边缘区域这一城乡交互作用的复杂动态产物,对边缘区理论模型进行改进,选取杭州市萧山区作为大城市边缘区研究实例,以城市化过程时空格局预测为基础,构建面向城市化发展趋势的评价指标体系,针对边缘区模糊性特点进行发展导向分区和发展对策研究。主要研究成果如下:(1)基于改进的 CLUE-S(the Conversion of Land Use and its Effects at Small regional extent)模型进行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变化模拟。结合城市化过程土地利用变化特征进行Autologistic回归分析,在13个驱动因素之外,引入邻域因子以解释土地利用的空间自相关性。针对边缘区区域特点,考虑各土地利用类型间相互转换的限制性规则和稳定性条件,基于土地利用需求量预测实现土地利用格局时空演变过程的模拟,最终得到2025年的土地利用变化空间分布图。(2)构建了基于多维动态指标的城市化发展导向评价模型。为准确刻画边缘区的城市化演变过程,以2014年的土地利用现状图和2025年的土地利用预测图为基础,筛选得到18个动态指标,描述了城市化过程在变化程度、形态结构、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4个方面的演变特征,对边缘区未来的发展趋势具有较强解释力。(3)采用SOFM(Self-Organizing Feature Map)神经网络模型实现边缘区发展导向分区。基于SOFM网络的城市化发展导向分区模型,以研究区26个乡镇(街道)4个维度的评价指标值构成的矩阵作为输入向量,经过初始化、训练、迭代等步骤将萧山分为4个城市化发展区。对分区结果进行可靠性验证后,使用雷达图和空间热点分析获取各分区在4个维度上的特征,结合理论模型和实际情况确定了边缘区的分区发展定位。最终从空间模式重构、城市功能转变、高效利用土地和绿色健康发展4个方面提出对策建议。

雷志成[8](2019)在《基于POI的城市边缘区识别与空间分析 ——以广佛都市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全球城市化和城市的扩张蔓延是现今城市发展的趋势,中国的城市化进程也正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推进。快速城市化背景下,城市边缘区作为城市和乡村空间融合渐变的过渡区域,是城市扩张的前沿阵地。在城市空间规模扩展蔓延的过程中,土地利用模式转变最快和空间结构变化最剧烈的区域正是位于城市边缘区。城市边缘区的快速无序扩张会导致一系列诸如环境污染、土地利用低效、耕地流失等社会经济和环境的发展问题,对城市边缘区实施科学合理的规划和管理刻不容缓。科学准确界定城市边缘区空间范围,是实施规划和管理的前提,对保障城市的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本文研究以地处珠三角核心区域的广佛都市区为研究对象,尝试性将城市POI数据应用到城市边缘区空间范围识别中来,重点从城市边缘区概念辨析及应用研究、城市边缘区空间范围识别划定、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演变、城市边缘区扩展模式及其影响因素等四方面着手,主要得出以下结论:(1)基于城市POI数据应用断裂点分析法和密度值-距离分析方法来识别划定城市边缘区范围是一种行之有效的方法。本次研究基于城市POI数据和遥感数据,综合运用核密度分析、断裂点分析法和密度值-距离分析等方法定量识别划定了广佛都市区的城市边缘区空间范围,并利用遥感影像选点验证和采用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模型对研究结果进行检验,初步印证本研究中应用城市POI来识别划定城市边缘区的方法的科学性和合理性。(2)广佛城市边缘区主要是以环状呈同心圆“圈层式”围绕着高度城市化的城市核心区和城市副中心分布。广佛城市边缘区的面积为2154.88km2,占广佛都市区总面积的19.18%;覆盖的范围包括,广州番禺、黄埔南部、白云东部、增城西南部、花都中南部,以及佛山南海、顺德的部分地区;以及还有围绕于增城、从化、花都、三水、高明、顺德等城市副中心周围的区域;同时城市边缘区受制于多种因素的影响,其形态呈现为宽度不一的不规则圆环状;城市边缘区内土地利用类型多样,各类土地类型交错分布,主要为建设用地、耕地、林地和湖塘湿地。(3)在非城市边缘区向城市边缘区的转变过程中,表现为整体景观破碎度的下降和建设用地规模的持续增长。具体表现在,建设用地规模面积呈不断增长的趋势,以其他类型土地利用转化为建设用地为主;耕地、林地及以水产养殖为主的湖塘等典型的农用地,则受到建设用地的侵占和切割,其规模不断下降呈现破碎化分布。同时,其土地利用整体的景观破碎度逐年递减,土地利用类型的整体空间形状逐渐趋向简单和规则方向变化,景观斑块集聚程度和斑块间结合程度提高,土地利用类型结构组成趋于简单方向发展。(4)广佛城市边缘区的扩展受到自然地理、道路交通、规划政策、城市经济发展水平等诸多因素的影响。其中自然地理因素对城市边缘区的扩展起着限制约束的作用,道路交通能够有效加速城市城市边缘区的发展,但其发展扩展的根本驱动力来源于城市经济的发展,规划等政策导向能够宏观调控指引着城市边缘区的有序发展。城市边缘区的空间扩展模式主要是在交通、住宅用地开发、产业园区开发和大学城建设等因素引导下进行。

魏超[9](2019)在《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研究 ——以武汉市黄陂区为例》文中研究说明乡村旅游研究是近年来国内外旅游研究的热点。随着大众化旅游时代的到来,大城市边缘区依靠其独特的区位和交通优势,旅游发展呈快速增长态势,成为乡村旅游的核心载体。然而,随着旅游消费升级和区域旅游竞争的加剧,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面临着旅游产品同质化、业态滞后、空间布局混乱、用地紧张、管理不善、人才紧缺等现实问题,亟待转型发展。2018年全国旅游工作会议提出,中国旅游业到了从高速增长阶段到优质旅游发展阶段的关键节点,旅游产业转型已迫在眉睫。乡村旅游转型是中国旅游产业转型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由资源主导开始向市场主导转变,特别是在旅游产品、市场导向和业态结构加速更替的新时代背景下,探讨大城市边缘区这一特殊地理区域的乡村旅游转型发展不仅是旅游地理学学科发展的内在需求,还具有较强的应用价值。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是乡村旅游产业发展到一定阶段的必然结果,既包括乡村旅游系统空间结构的优化,也包括乡村旅游产业发展水平的全方位提升。乡村旅游转型与发展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殊途同归,最终目的都是促进乡村旅游产业持续健康发展。本研究尝试从系统层面着眼,从问题的本质出发,将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置于旅游地理学、乡村地理学、经济学、社会学、管理学、文化学等多学科视野之中。通过理论探究和实证分析相结合,以系统科学理论、城乡互动理论、区域发展理论、旅游转型理论等相关理论为指导,综合采用文献研究法、综合分析法、社会调查法、案例研究法和定量研究法等研究方法,并以武汉市黄陂区为典型案例区,揭示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内在规律和阶段性经验。按照旅游人地关系“要素与格局——特征与问题——过程与机制——协调与优化”的逻辑主线,核心章节研究内容主要包括七部分:第一部分为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对开展本研究所涉及的主要概念进行了界定,主要包括区域旅游、大城市、大城市边缘区、乡村与乡村旅游、旅游转型发展等。选取与研究主题密切相关的理论作为理论基础,如系统科学理论、城乡互动理论、区域发展理论、旅游转型理论等,为开展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理论探讨奠定基础。第二部分为国内外研究进展。重点梳理了乡村旅游、旅游转型、大城市边缘区旅游发展等方面的相关研究文献。通过研究综述,总结当前的研究现状,研究中存在的核心问题,亟待突破的内容,引出本研究的科学问题及研究意义。第三部分为转型背景下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离不开中国旅游转型大背景,旅游转型发展是区域旅游可持续发展和竞争力提升的必由之路。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在市场消费、产品供给、空间结构、发展演化等方面具有显着的转型特征,发展类型非常多样化。与此同时,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面临旅游发展空间失衡、旅游产品有效供给不足、旅游企业非理性开发、发展促进机制不合理等诸多现实问题,从而引出对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的理论探究与实证分析。第四部分为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理论探究。根据系统科学的基本思想,将大城市边缘区作为一个整体地理单元和旅游目的地开展相关研究,从转型原则、转型目标、转型战略等层面提出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的总体思路。此外,明确提出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阶段、转型维度、影响要素和动力系统,建立对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的理论认知体系。第五部分为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过程、机理与模式。首先对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总体分析,主要包括黄陂区基本概况、乡村旅游发展历程、乡村旅游发展成效、乡村旅游发展模式、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等方面;其次,回顾总结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过程,分别从旅游产品转型、空间结构转型、参与主体转型、旅游效应转型四个方面进行重点阐述;再次,从转型影响要素、转型内部动力、转型总体思路等层面对黄陂区乡村旅转型进行机理分析;最后对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模式进行归纳,提炼出景区升级模式、社区提升模式、文化重构模式、主题休闲模式四大乡村旅游转型模式。第六部分为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典型案例。选取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最具代表性的木兰草原景区和杜堂村为典型案例点,以过程、机理、效应为研究切入点,总结得出传统景区和新型旅游村两种不同的乡村旅游转型发展模式。木兰草原转型发展模式是对黄阪乡村旅游转型的“景区升级模式”的重要实践,是企业主导、以景带村的典型案例;杜堂村转型发展模式是对黄陂区“社区提升模式”的重要实践,是村企联合,景村一体发展的典型案例。第七部分为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障碍、路径与趋势。明确提出黄陂区开展乡村旅游转型的“三大障碍、七大路径、三大趋势”。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面临制度障碍、需求障碍、能力障碍等不可回避的障碍因素。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路径包括创新理念,推进改革创新;丰富供给,促进产品升级;挖掘需求,细分消费市场;科学布局,优化空间结构;功能提升,重构地域功能;整合共生,增强区域合作;强化保障,完善转型机制等。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趋势包括: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旅游产业融合日益深入、旅游开发引导的乡村转型与重构等。通过对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系统研究,主要得出以下结论:①大城市边缘区作为乡村旅游的核心承载区域,乡村旅游发展呈现“供需两旺”的特征,且正处于转型发展的关键阶段;②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离不开中国旅游转型大背景,是区域旅游转型的重要内容。转型背景下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有其独有的特征和内在规律,并面临诸多现实问题;③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是一个多维、动态、综合的巨系统,在具体转型实施过程中,需要明确总体思路,做好阶段划分,明确转型维度,并结合影响要素、动力系统等建立系统的理论认知;④武汉市黄陂区是武汉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较早的区域,乡村旅游发展和转型条件较为成熟,具有研究的典型性和代表性。在对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进行总体分析的基础上,归纳提炼出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过程、机理与模式;⑤微观层面对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典型景区和典型旅游村进行深入解析,总结归纳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的阶段性实证经验;⑥乡村旅游转型是“进行式”而非“完成式”,同时也是一个系统性、历史性进程,不能操之过急,不可一蹴而就,需遵循其内在发展规律。

汪满琴[10](2014)在《城市边缘区的空间扩展演变特征及机制研究 ——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文中提出城市边缘区是受城市要素扩散和乡村要素集聚双重作用下而形成的位于城市建成区和广大乡村地区之间的一种既区别于城市建成区,又有异于典型乡村地区的正在进行景观城市化的过渡地带。因其在城市化进程中经济、社会、生态等方面的敏感性特征,使得对这一过渡地带的研究成为诸多学科学者的研究热点之一。因此,研究城市边缘区的空间格局演变特征及其影响因素,对城市建成区及周边乡镇的可持续健康发展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本文以南京市江宁区作为研究区域,探讨从2000年到2010年江宁区(县)扩展演变格局特征及驱动机制。本文研究的具体思路是:在梳理国内外城市边缘区相关研究的基础上,以2000年、2006年和2010年三个时点的遥感影像数据为数据基础,利用遥感信息提取技术,获取江宁建设用地空间扩展信息。从土地利用类型总体特征、土地利用紊乱度、单一土地利用动态度、扩展区域与扩展强度、扩展数量与扩展模式、扩展方向和基于单元网格内建设用地的扩展情况等方面分析了江宁区的时空扩展变化特征。并从定性和定量两个方面探讨了江宁建设用地扩展的驱动力。本文得到的主要结论包括:(1)农用地减少,建设用地增加趋势明显。(2)各单元熵值悬殊较大。从总体上看,江宁的土地利用信息熵值图有一定的分布规律,从东山向外围熵值逐渐变大,斑块破碎度逐步加大,紊乱度提升(3)江宁建设用地扩展强度较大的街道(镇),在第一研究时段以东山街道和秣陵街道最为明显;第二研究段扩展强度显着提高的为淳化、湖熟、禄口、汤山、江宁街道。(4)江宁区建设用地包括连片式发展、轴向扩展和独立发展三种扩展模式。(5)江宁城镇空间扩展的主要方向为东山的南翼和东北方向。(6)城镇扩展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从总体上来看,城市总体规划和行政区划调整为江宁城镇空间扩展提供了空间导向;产业结构变化、经济发展和人口集聚是江宁城镇规模扩展的主导因素,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的建设拉大了江宁的城镇框架。

二、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类型及空间扩展模式(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类型及空间扩展模式(论文提纲范文)

(1)济南市城市边缘区空间识别与演变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城市边缘区基本概念及相关研究
        1.2.2 城市边缘区的空间识别方法
        1.2.3 城市边缘区空间演变及影响因素
        1.2.4 研究评述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2 研究区概况及数据预处理
    2.1 研究区概况
        2.1.1 研究区范围
        2.1.2 自然地理概况
        2.1.3 经济社会概况
    2.2 数据源
    2.3 数据预处理
        2.3.1 夜间灯光数据
        2.3.2 土地利用数据
3 城市边缘区的识别与提取
    3.1 研究方法
        3.1.1 梯度运算
        3.1.2 滑动t检验
    3.2 数据处理
        3.2.1 梯度影像
        3.2.2 梯度序列
        3.2.3 突变检测
    3.3 城市边缘区范围识别
        3.3.1 突变点分析
        3.3.2 城市边缘区范围划定
    3.4 城市边缘区识别划定结果验证
        3.4.1 景观格局指数验证
        3.4.2 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验证
4 城市边缘区空间演变分析
    4.1 边缘区空间分布的演变
        4.1.1 分区面积变化分析
        4.1.2 边缘区变化类型分析
        4.1.3 边缘区变化方向分析
    4.2 边缘区内建设用地的变化分析
        4.2.1 面积变化分析
        4.2.2 面积变化方向分析
        4.2.3 扩展强度分析
    4.3 边缘区内土地利用变化动态特征分析
        4.3.1 动态变化指标
        4.3.2 动态变化分析
    4.4 边缘区内景观格局特征变化
        4.4.1 景观指标
        4.4.2 景观特征分析
5 城市边缘区空间演变影响因素分析
    5.1 自然地理环境因素
    5.2 社会经济发展因素
    5.3 政策引导因素
    5.4 道路交通因素
6 结论与不足
    6.1 结论
    6.2 本研究存在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论文与参与课题
致谢

(2)城市边缘区休闲农业空间中的生产性景观发展模式研究 ——以广州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内容
    1.4 国内外生产性景观研究现状
        1.4.1 国外生产性景观研究现状
        1.4.2 国内生产性景观研究现状
    1.5 研究方法及技术路线
        1.5.1 研究方法
        1.5.2 课题研究技术路线
    1.6 课题来源
第二章 相关概念界定及理论依据
    2.1 生产性景观
    2.2 城市边缘区
        2.2.1 区域城市结构模型
        2.2.2 城市边缘区定义
        2.2.3 城市边缘区特征
    2.3 休闲农业空间
        2.3.1 霍华德“田园城市”理论
        2.3.2 可持续生产性城市景观
        2.3.3 农业城市主义理论
        2.3.4 都市农业
    2.4 农业一二三产融合
        2.4.1 农业多功能理论
        2.4.2 农业“六次产业化”发展理论
        2.4.3 国内外农村产业融合相关政策
第三章 广州城市边缘区空间发展现状及相关案例分析
    3.1 广州市城市边缘区空间范围界定
        3.1.1 研究区域概况
        3.1.2 研究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3.1.3 广州市四年城市边缘区空间范围
    3.2 广州市边缘区空间发展现状及问题分析
        3.2.1 城市及边缘区空间扩展情况分析
        3.2.2 边缘区空间演化进程分析
        3.2.3 边缘区的空间特征
        3.2.4 边缘区发展的优势与劣势分析
    3.3 边缘区休闲农业空间带动下的城乡跨区域协调发展案例
        3.3.1 荷兰兰斯塔德“绿心”规划
        3.3.2 德国慕尼黑“绿腰带”计划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州休闲农业空间及生产性景观的发展现状研究
    4.1 基于poi数据的广州市休闲农业空间分布研究
        4.1.1 研究区域概况
        4.1.2 研究数据来源与分类
        4.1.3 研究方法
    4.2 休闲农业的空间分布情况
        4.2.1 休闲农业空间的类型划分及分区统计情况
        4.2.2 休闲农业空间的聚类情况分析
        4.2.3 多尺度休闲农业空间聚集特征及圈层分析
        4.2.4 休闲农业空间的相关影响因素分析
    4.3 发展现状分析及提升策略
        4.3.1 休闲农业空间及生产性景观发展现状分析
        4.3.2 发展提升策略
第五章 城市边缘区休闲农业空间中的生产性景观发展模式剖析
    5.1 基于国土空间规划下的生产性景观类型划分
        5.1.1 国土空间规划
        5.1.2 生产性景观分类
    5.2 休闲农业空间及生产性景观的多功能性
        5.2.1 促进城乡融合和乡村振兴及实现乡村可持续发展
        5.2.2 保障生态安全格局
        5.2.3 保障粮食安全及推动农业产业化
    5.3 休闲农业空间的生产性景观发展模式剖析
        5.3.1 边缘区休闲农业空间特征及居民需求
        5.3.2 农耕文旅型发展模式
        5.3.3 相关案例研究
        5.3.4 不同发展模式的后续效应分析
    5.4 不同国土空间下的生产性景观发展模式比较
        5.4.1 城镇空间的生产性景观发展模式
        5.4.2 生态空间的生产性景观发展模式
        5.4.3 生产性景观不同发展模式对比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规划设计实践——粤港澳大湾区“作物王国”规划
    6.1 基本概况
        6.1.1 区位概况
        6.1.2 基地现状分析
        6.1.3 “作物王国”SWOT分析
    6.2 规划目标及功能定位
    6.3 各方利益联结机制
    6.4 总体规划设计
        6.4.1 空间结构规划
        6.4.2 交通网络规划
        6.4.3 产业内容规划
    6.5 生产性景观的详细规划设计
        6.5.1 三生空间下的生产性景观类型划分及设计依据
        6.5.2 聚落生活空间的生产性景观设计
        6.5.3 农业生产空间的生产性景观设计
        6.5.4 绿色生态空间的生产性景观设计
    6.6 本章小结
结论与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与学位论文相关的成果
致谢

(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城郊融合类村庄空间发展策略研究 ——以北京求贤村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城镇化进程中乡村衰落的现实困境
        1.1.2 我国城乡关系进入融合发展新阶段
        1.1.3 小城镇边缘区村庄发展面临新诉求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关于城市边缘区的研究
        1.2.2 关于村庄空间的研究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乡村振兴战略
        1.3.2 “城”与“郊”
        1.3.3 城郊融合类村庄
    1.4 研究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方法
        1.5.3 研究框架
    1.6 本章小结
第2章 理论基础及案例借鉴
    2.1 相关理论
        2.1.1 城乡一体化理论
        2.1.2 城乡融合理论
        2.1.3 产业融合理论
    2.2 案例借鉴
        2.2.1 东京都多摩桧原村
        2.2.2 重庆白沙镇恒和村
        2.2.3 上海四团镇拾村村
    2.3 本章小结
第3章 城郊融合类村庄空间发展影响因素分析
    3.1 城郊融合类村庄识别与分类
        3.1.1 城郊融合类村庄识别
        3.1.2 城郊融合类村庄分类
    3.2 城郊融合类村庄特征
        3.2.1 景观风貌特征
        3.2.2 土地利用特征
        3.2.3 人口结构特征
        3.2.4 经济产业特征
    3.3 城郊融合类村庄空间发展外源因素
        3.3.1 城镇用地扩张
        3.3.2 城乡人口流动
        3.3.3 规划干预因素
        3.3.4 政策导向作用
    3.4 城郊融合类村庄空间发展内生因素
        3.4.1 地理区位
        3.4.2 资源禀赋
        3.4.3 产业基础
        3.4.4 村民诉求
    3.5 本章小结
第4章 城郊融合类村庄空间发展策略探究
    4.1 产业振兴策略
        4.1.1 产业路径选择
        4.1.2 产业经营模式
        4.1.3 产业空间布局
    4.2 文化复兴策略
        4.2.1 发展民俗文化旅游
        4.2.2 活用文化资源要素
        4.2.3 丰富文化活动空间
    4.3 生态宜居策略
        4.3.1 建筑风貌引导
        4.3.2 街巷界面美化
        4.3.3 公共空间塑造
    4.4 建设治理策略
        4.4.1 构建多元共治格局
        4.4.2 推广运营长效模式
        4.4.3 加强人才队伍建设
    4.5 本章小结
第5章 求贤村实证研究
    5.1 求贤村概况
        5.1.1 村庄类型识别
        5.1.2 村庄基本特征
        5.1.3 村庄调研评估
    5.2 求贤村空间发展影响因素
        5.2.1 村庄空间发展外源因素
        5.2.2 村庄空间发展内生因素
    5.3 求贤村空间发展策略
        5.3.1 优化产业体系
        5.3.2 传承乡土文化
        5.3.3 营造宜居空间
        5.3.4 健全管理机制
    5.4 本章小结
结论
    主要结论
    创新点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村庄基本情况调查表
致谢

(4)城市边缘老旧住区空间环境更新设计策略研究 ——以海口老城边缘老旧住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以人为本”人居环境改善的共同理想
        1.1.2 资源不平等配置下寻求空间正义的当代需要
        1.1.3 存量规划倡导下老旧住区更新的现实需求
        1.1.4 城市边缘区严峻的空间矛盾和长期失语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概念界定
        1.3.1 城市边缘区
        1.3.2 老旧住区
        1.3.3 住区空间环境
        1.3.4 更新设计
    1.4 研究对象及内容
        1.4.1 研究对象
        1.4.2 研究内容
    1.5 研究方法及框架
        1.5.1 研究方法
        1.5.2 研究框架
2 国内外相关理论与实践研究综述
    2.1 城市边缘区相关研究
        2.1.1 中外城市边缘区研究回顾及比较
        2.1.2 城市边缘区居住空间问题研究
        2.1.3 城市边缘区居住空间研究评述及不足
    2.2 居住空间更新理论与实践研究
        2.2.1 中外住区更新经验回顾及比较
        2.2.2 城市更新代表理论及指导意义
        2.2.3 当前我国旧住区更新实践经验
    2.3 既有研究借鉴意义与不足
3 城市边缘老旧住区社会空间问题剖析
    3.1 城市边缘区居住空间问题特殊性
        3.1.1 居住区“边缘化”发展的驱动机制
        3.1.2 城市边缘区的社会分化现象
        3.1.3 由社会分化引发的居住空间分异
    3.2 城市边缘区旧居住空间类型识别
        3.2.1 城市边缘区居住空间类型
        3.2.2 城市边缘老旧住区类型——老旧小区和城中村
    3.3 城市边缘区旧居住空间短板分析
        3.3.1 显性环境短板
        3.3.2 隐性环境短板
    3.4 旧住区更新设计案例及经验总结
        3.4.1 厦门沙坡尾社区空间改造——对传统的继承与发扬
        3.4.2 北京劲松北社区——社区空间回应居民需求
    本章小结
4 城市边缘老旧住区空间环境特征调查
    4.1 海口市边缘区居住空间分布特征
        4.1.1 海口市边缘区居住空间分布特征
        4.1.2 本文主要研究范围和对象
    4.2 住区功能与布局
        4.2.1 开放程度
        4.2.2 空间布局
        4.2.3 空间功能
    4.3 建筑形式特征
    4.4 道路交通系统特征
        4.4.1 步行与车行交通
        4.4.2 静态交通
    4.5 公共空间特征
        4.5.1 交往空间
        4.5.2 绿化空间
    4.6 生活设施供给特征
        4.6.1 市政设施
        4.6.2 便民服务设施
    4.7 人文空间特征
        4.7.1 日常民俗类空间
        4.7.2 传统文化类空间
    4.8 城市边缘老旧住区更新现状
        4.8.1 老旧小区更新现状
        4.8.2 城中村空更新现状
    本章小结
5 城市边缘老旧住区居民行为规律及需求调查
    5.1 居民社会结构特征调查
        5.1.1 外来人口与原住民各占一席之地
        5.1.2 中老龄化vs青年化
        5.1.3 不完整家庭结构
        5.1.4 非正规就业
        5.1.5 居民结构对空间环境更新的影响
    5.2 居民时空行为规律调查
        5.2.1 阶段性聚集
        5.2.2 泛公共空间化
        5.2.3 基于年龄差别的行为差异
        5.2.4 短暂的空间利用矛盾
        5.2.5 非正规经济的持续活力
        5.2.6 行为规律对空间环境更新的影响
    5.3 住区空间环境需求调查
        5.3.1 安全性需求
        5.3.2 便利性需求
        5.3.3 舒适性需求
        5.3.4 交往性需求
        5.3.5 归属及参与性需求
    本章小结
6 城市边缘老旧住区空间环境更新设计策略
    6.1 城市边缘老旧住区更新原则
        6.1.1 公平共享原则
        6.1.2 可持续性原则
        6.1.3 因地制宜原则
        6.1.4 合作治理原则
        6.1.5 动态渐进原则
    6.2 基于物质空间与人文特征的更新设计策略
        6.2.1 老旧住区更新的目标导向
        6.2.2 住区布局优化
        6.2.3 建筑美观适用
        6.2.4 交通系统梳理
        6.2.5 公共空间激活
        6.2.6 生活设施改善
        6.2.7 人文环境营建
    6.3 城市边缘老旧住区空间环境更新设计策略应用——以海虹化纤厂小区、迈瀛村为例
        6.3.1 尊重住区格局,理顺交通系统
        6.3.2 优化空间功能,挖掘空间潜力
        6.3.3 完善基础设施,提升住区品质
        6.3.4 激活公共空间,彰显人文优势
    本章小结
结语
    研究结论
    论文创新点
    研究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5)城镇化背景下韩城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演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韩城城镇化进程进入后期阶段
        1.1.2 韩城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处境堪忧
        1.1.3 传统村落保护政策相继出台
    1.2 研究目的及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相关概念辨析与研究对象界定
        1.3.1 相关概念辨析
        1.3.2 研究区域及研究对象选择
    1.4 相关理论研究及国内外研究进展
        1.4.1 相关理论研究
        1.4.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4.3 研究评述
    1.5 研究方法与框架
        1.5.1 研究内容
        1.5.2 研究框架
        1.5.3 研究方法
2 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演化的理论及分析框架
    2.1 概念定义及研究内涵
        2.1.1 空间与形态
        2.1.2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内涵界定
        2.1.3 传统村落物质空间形态内涵界定
    2.2 空间形态分析框架
        2.2.1 康泽恩城市形态描述体系
        2.2.2 本土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描述体系
        2.2.3 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描述及分析体系
    2.3 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演变解释框架
        2.3.1 广义政治经济学理论启示
        2.3.2 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形态演化的分析框架
3 韩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概况
    3.1 韩城城市边缘区城镇化特征
        3.1.1 韩城城镇化发展历程
        3.1.2 韩城城市边缘区划定
    3.2 韩城城市边缘区现状特征
        3.2.1 自然环境特征
        3.2.2 历史沿革及人文特征
        3.2.3 社会经济特征
    3.3 韩城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发展历程
4 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演化与分析
    4.1 1978年以前: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溯源
        4.1.1 宏观:村落整体形态层面
        4.1.2 中观:村落内部形态层面
        4.1.3 微观:建筑形态层面
    4.2 1978-2000年:更新建设阶段
        4.2.1 发展背景
        4.2.2 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4.2.3 更新建设阶段传统村落形态演化特征
    4.3 2001-2010年:稳定发展阶段
        4.3.1 发展背景
        4.3.2 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4.3.3 稳定发展阶段传统村落形态演化
    4.4 2011-2019年:巨变发展阶段
        4.4.1 发展背景
        4.4.2 社会经济文化发展
        4.4.3 韩城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发展现状特征
    4.5 韩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演化特征
        4.5.1 韩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演化特征总结
        4.5.2 韩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演化的一般规律
        4.5.3 韩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历史文化资源完整性分类
5 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演化驱动因素分析
    5.1 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演化的驱动分析
        5.1.1 内部驱动:社会结构
        5.1.2 外部推动:经济建设
        5.1.3 外部推动:政策制度
    5.2 韩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演化类型
6 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适应性研究
    6.1 韩城城镇化预判
    6.2 韩城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发展趋势
    6.3 边缘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适应性保护与发展策略
        6.3.1 韩城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保护模式
        6.3.2 韩城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控制
7 结论
    7.1 主要研究结论
    7.2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图表目录
附录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6)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小城市边缘区转型机制与发展模式研究 ——以当涂县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蔓延与扩张:忽视质量的高速度发展
        1.1.2 提质与增效:以人为本的新型城镇化
        1.1.3 控制与转型:迫在眉睫的新发展之路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外城市边缘区相关研究
        1.2.2 国内城市边缘区相关研究
        1.2.3 研究综述
    1.3 研究目的与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4.3 研究框架
第二章 城市边缘区概念界定与理论研究
    2.1 城市边缘区相关概念界定
        2.1.1 中小城市边缘区
        2.1.2 新型城镇化
        2.1.3 转型发展
    2.2 城市边缘区研究基础理论
        2.2.1 演化机制相关理论
        2.2.2 发展模式相关理论
    2.3 城市边缘区空间范围划分
        2.3.1 数据来源
        2.3.2 划分方法
        2.3.3 范围识别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城市边缘区演化机制与特征问题
    3.1 城市边缘区空间演化
        3.1.1 古代城市边缘区发展
        3.1.2 近代城市边缘区发展
        3.1.3 现代城市边缘区发展
        3.1.4 边缘区空间演化形式
    3.2 城市边缘区动力机制
        3.2.1 社会与经济发展
        3.2.2 相关政策与规划
        3.2.3 区位与资源条件
        3.2.4 城乡关系的演变
    3.3 城市边缘区发展特征
        3.3.1 城市边缘区基本特征
        3.3.2 中小城市边缘区的特殊性
    3.4 城市边缘区现状问题
        3.4.1 发展理念方面
        3.4.2 产业发展方面
        3.4.3 空间发展方面
        3.4.4 社会发展方面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城市边缘区转型发展模式创新与路径探索
    4.1 转型发展之理念更新
        4.1.1 新型城镇化内涵
        4.1.2 新型城镇化特征
        4.1.3 新型城镇化要求
    4.2 转型发展之逻辑关系
        4.2.1 转型发展机制
        4.2.2 转型发展趋势
        4.2.3 转型发展逻辑
    4.3 转型发展之模式创新
        4.3.1 模式建构原则
        4.3.2 转型发展模式
        4.3.3 发展模式特点
    4.4 转型发展之路径探索
        4.4.1 产业转型路径
        4.4.2 空间转型路径
        4.4.3 社会转型路径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当涂县城市边缘区转型发展实践研究
    5.1 当涂县城市边缘区空间演化
        5.1.1 边缘区演化过程
        5.1.2 边缘区演化特征
    5.2 当涂县城市边缘区现状解析
        5.2.1 现状空间范围
        5.2.2 现有规划评价
    5.3 当涂县城市边缘区转型机制
        5.3.1 社会经济条件
        5.3.2 政策规划背景
        5.3.3 城乡关系趋势
    5.4 当涂县城市边缘区发展模式
        5.4.1 转变发展思路
        5.4.2 优化发展模式
        5.4.3 提出发展策略
    5.5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与创新点
        6.1.1 研究结论
        6.1.2 主要创新点
    6.2 研究不足与展望
        6.2.1 研究不足
        6.2.2 未来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7)大城市边缘区城市化时空格局变化模拟及发展导向分区(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与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国内外研究现状
        1.3.1 城市边缘区研究进展
        1.3.2 CLUE-S模型研究进展
        1.3.3 城市空间综合分区研究进展
    1.4 理论模型与研究实例
        1.4.1 边缘区理论模型
        1.4.2 研究区域概况
        1.4.3 数据来源
    1.5 研究内容与章节安排
        1.5.1 主要研究内容
        1.5.2 章节安排
2 边缘区城市化时空格局变化模拟
    2.1 CLUE-S模型概述
        2.1.1 模型结构
        2.1.2 空间特征分析方法
        2.1.3 土地利用需求预测方法
        2.1.4 动态模拟机制
    2.2 城市化过程土地利用变化特征
        2.2.1 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2.2.2 土地利用变化动态分析
    2.3 土地利用驱动因素分析
        2.3.1 驱动因子选取
        2.3.2 Autologistic回归分析
        2.3.3 拟合优度检验
    2.4 土地利用时空格局变化模拟
        2.4.1 土地利用变化模型构建
        2.4.2 模型精度检验
        2.4.3 土地利用空间格局预测
3 边缘区发展导向评价体系构建
    3.1 评价指标体系初步构建
        3.1.1 动态指标选取原则
        3.1.2 指标体系设计思路
        3.1.3 指标解释与计算方法
    3.2 评价指标计算与筛选
        3.2.1 指标计算
        3.2.2 指标相关性分析
    3.3 数据预处理
        3.3.1 指标标准化
        3.3.2 分维度评价值计算
4 基于SOFM网络的发展导向分区
    4.1 SOFM网络模型概述
        4.1.1 网络结构与工作原理
        4.1.2 模型算法流程
    4.2 边缘区发展导向分区
        4.2.1 数据输入与分区过程
        4.2.2 分区结果
    4.3 结果验证与分析
        4.3.1 分区结果验证
        4.3.2 多维度特征分析
    4.4 发展定位与对策建议
        4.4.1 分区发展定位
        4.4.2 对策建议
5 结论与展望
    5.1 研究总结
    5.2 本文特色
    5.3 展望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8)基于POI的城市边缘区识别与空间分析 ——以广佛都市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背景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1.2.1 基本概念
        1.2.2 理论基础
        1.2.3 关于城市边缘区界定的研究综述
        1.2.4 关于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的研究综述
        1.2.5 研究述评
    1.3 研究目的及意义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意义
    1.4 研究内容
    1.5 技术路线图
第二章 数据来源及研究方法
    2.1 研究区概况
        2.1.1 区位和自然地理背景
        2.1.2 行政区域特征
        2.1.3 社会经济和人口概况
        2.1.4 广佛都市区构建发展历程
    2.2 数据来源
        2.2.1 广佛都市区POI数据
        2.2.2 广佛都市区土地利用信息
        2.2.3 辅助数据
    2.3 研究方法
第三章 广佛城市边缘区的识别与划定
    3.1 POI数据分析及预处理
        3.1.1 POI数据分析
        3.1.2 POI数据预处理
    3.2 POI数据核密度分析
        3.2.1 核密度分析参数选择
        3.2.2 POI核密度分析结果
    3.3 广佛城市边缘区范围识别
        3.3.1 城市边缘区内边界识别
        3.3.2 城市边缘区外边界识别
        3.3.3 广佛城市边缘区范围划定
    3.4 城市边缘区识别划定结果验证
        3.4.1 选点验证
        3.4.2 土地利用结构信息熵验证
    3.5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广佛城市边缘区的土地利用及其扩展的影响因素分析
    4.1 广佛城市边缘区现状分析
        4.1.1 城市边缘区空间形态分析
        4.1.2 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结构分析
    4.2 非边缘区向边缘区转变的土地利用变化过程
        4.2.1 非边缘区向边缘区转变的土地利用结构变化
        4.2.2 非边缘区向边缘区转变的土地利用景观格局变化特征
    4.3 城市边缘区的空间扩展模式
        4.3.1 交通引导型
        4.3.2 住宅用地开发引导型
        4.3.3 产业园区开发引导型
        4.3.4 大学城开发引导型
    4.4 城市边缘区扩展的影响因素
        4.4.1 自然地理因素
        4.4.2 规划及政策因素
        4.4.3 道路交通因素
        4.4.4 社会经济发展
    4.5 本章小结
第五章 结论与展望
    5.1 主要结论
    5.2 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9)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研究 ——以武汉市黄陂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现实背景
        1.1.2 理论背景
        1.1.3 政策背景
    1.2 研究意义
        1.2.1 理论意义
        1.2.2 实践意义
    1.3 研究设计
        1.3.1 案例选择
        1.3.2 研究目标
        1.3.3 研究内容
        1.3.4 研究方法
        1.3.5 技术路线
        1.3.6 资料获取
2 概念界定和理论基础
    2.1 相关概念界定
        2.1.1 区域旅游
        2.1.2 大城市
        2.1.3 大城市边缘区
        2.1.4 乡村与乡村旅游
        2.1.5 旅游转型发展
    2.2 理论基础
        2.2.1 系统科学理论
        2.2.2 城乡互动理论
        2.2.3 区域发展理论
        2.2.4 旅游转型理论
    2.3 本章小结
3 国内外研究进展
    3.1 乡村旅游研究
        3.1.1 国外研究进展
        3.1.2 国内研究态势
        3.1.3 研究评述
    3.2 旅游转型研究
        3.2.1 国外研究进展
        3.2.2 国内研究态势
        3.2.3 研究评述
    3.3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研究
        3.3.1 国外研究进展
        3.3.2 国内研究态势
        3.3.3 研究评述
    3.4 本章小结
4 转型背景下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
    4.1 中国旅游转型背景与政策演进
        4.1.1 中国旅游转型的背景
        4.1.2 中国旅游转型的政策演进
    4.2 区域旅游转型的必要性与战略价值
        4.2.1 区域旅游转型的必要性
        4.2.2 区域旅游转型的战略价值
    4.3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特征
        4.3.1 市场消费特征
        4.3.2 产品供给特征
        4.3.3 空间结构特征
        4.3.4 发展演化特征
    4.4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类型
        4.4.1 依据乡村旅游发展资源划分
        4.4.2 依据乡村旅游产品和功能划分
        4.4.3 依据乡村旅游投资主体划分
    4.5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发展面临问题
        4.5.1 旅游发展空间失衡
        4.5.2 旅游产品有效供给不足
        4.5.3 旅游企业非理性开发
        4.5.4 发展促进机制不合理
    4.6 本章小结
5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理论探究
    5.1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总体思路
        5.1.1 转型原则
        5.1.2 转型目标
        5.1.3 转型战略
    5.2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阶段划分
        5.2.1 初始阶段
        5.2.2 发展阶段
        5.2.3 成熟阶段
    5.3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维度
        5.3.1 旅游产品维度
        5.3.2 空间结构维度
        5.3.3 参与主体维度
        5.3.4 旅游效应维度
    5.4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影响要素
        5.4.1 供给要素
        5.4.2 需求要素
        5.4.3 支持要素
        5.4.4 技术要素
    5.5 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动力系统
        5.5.1 需求系统
        5.5.2 中介系统
        5.5.3 引力系统
        5.5.4 支持系统
    5.6 本章小结
6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过程、机理与模式
    6.1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总体分析
        6.1.1 黄陂区基本概况
        6.1.2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历程
        6.1.3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成效
        6.1.4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模式
        6.1.5 黄陂区乡村旅游发展存在问题
    6.2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过程
        6.2.1 旅游产品转型
        6.2.2 空间结构转型
        6.2.3 参与主体转型
        6.2.4 旅游效应转型
    6.3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机理
        6.3.1 转型影响要素
        6.3.2 转型内部动力
        6.3.3 转型总体思路
    6.4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模式
        6.4.1 景区升级模式
        6.4.2 社区提升模式
        6.4.3 文化重构模式
        6.4.4 主题休闲模式
    6.5 本章小结
7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典型案例分析
    7.1 典型案例选取
    7.2 旅游景区转型发展的过程与机理——以木兰草原为例
        7.2.1 木兰草原概况
        7.2.2 木兰草原转型发展过程
        7.2.3 木兰草原转型发展机理
        7.2.4 木兰草原转型发展效应
    7.3 旅游村转型发展的过程与机理——以杜堂村为例
        7.3.1 杜堂村概况
        7.3.2 杜堂村转型发展过程
        7.3.3 杜堂村转型发展机理
        7.3.4 杜堂村转型发展效应
    7.4 案例研究对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的启示
    7.5 本章小结
8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障碍、路径与趋势
    8.1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障碍
        8.1.1 制度障碍
        8.1.2 需求障碍
        8.1.3 能力障碍
    8.2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路径
        8.2.1 创新模式,推动改革创新
        8.2.2 丰富供给,促进产品升级
        8.2.3 挖掘需求,细分消费市场
        8.2.4 科学布局,优化空间结构
        8.2.5 功能提升,重构地域功能
        8.2.6 整合共生,增强区域合作
        8.2.7 强化保障,完善转型机制
    8.3 黄陂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趋势
        8.3.1 产品创新:旅游新业态不断涌现
        8.3.2 产业融合:旅游产业融合日益深入
        8.3.3 乡村重构:旅游开发引导乡村转型与重构
    8.4 本章小结
9 结论与展望
    9.1 主要研究结论
    9.2 研究创新之处
    9.3 研究不足与展望
        9.3.1 研究不足
        9.3.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
后记

(10)城市边缘区的空间扩展演变特征及机制研究 ——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目录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标与研究意义
        1.2.1 研究目标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内容与技术路线
        1.3.1 研究内容
        1.3.2 技术路线
第2章 国内外研究综述及理论基础
    2.1 国外研究综述
        2.1.1 城市边缘区的概念
        2.1.2 城市边缘区的界定
        2.1.3 城市边缘区演变模型和理论
        2.1.4 城市边缘区演变驱动机制研究
    2.2 国内研究进展
        2.2.1 城市边缘区的概念及范围界定
        2.2.2 城市边缘区拓展模式研究
        2.2.3 城市边缘区驱动机制研究
        2.2.4 边缘区可持续利用问题、行政管理与规划及对策研究
    2.3 南京相关研究综述
        2.3.1 建设用地扩展问题的研究
        2.3.2 城市用地增长管理问题的研究
        2.3.3 南京市边缘区的相关研究
    2.4 国内外研究评述
    2.5 理论基础
        2.5.1 生态学的城市地域结构理论
        2.5.2 社会物理学的城市地域结构模式
        2.5.3 城市经济学的理论模式
        2.5.4 城市地理学的区域发展理论
第3章 研究区及基础数据处理
    3.1 研究区域概况
        3.1.1 研究区自然地理条件
        3.1.2 研究区行政区划
        3.1.3 研究区经济社会条件
    3.2 江宁是南京主城外围的典型边缘区
        3.2.1 都市区概念及其界定标准
        3.2.2 江宁作为南京都市外围区的典型城市边缘区的界定
    3.3 数据来源及处理
        3.3.1 数据来源
        3.3.2 数据处理
第4章 城市边缘区扩展演变特征分析
    4.1 土地利用类型总体特征变化分析
    4.2 建设用地空间扩展特征分析
        4.2.1 扩展区域与扩展强度
        4.2.2 扩展数量与扩展模式
        4.2.3 扩展方向
        4.2.4 基于0.25km~2网格内建设用地扩展情况
    4.3 土地利用紊乱度分析
第5章 江宁区建设用地扩展机制分析
    5.1 城市边缘区建设用地扩展影响因素定性分析
        5.1.1 规划及政策因素
        5.1.2 经济发展
        5.1.3 人口增长
        5.1.4 轨道交通等基础设施建设
    5.2 边缘区建设用地扩展影响因素定量分析
    5.3 扩展机制综合分析
第6章 结论与建议
    6.1 主要结论
    6.2 建议
    6.3 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致谢

四、城市边缘区土地利用类型及空间扩展模式(论文参考文献)

  • [1]济南市城市边缘区空间识别与演变分析[D]. 金昌东. 山东师范大学, 2021(12)
  • [2]城市边缘区休闲农业空间中的生产性景观发展模式研究 ——以广州为例[D]. 梁恒. 广东工业大学, 2021
  • [3]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城郊融合类村庄空间发展策略研究 ——以北京求贤村为例[D]. 刘洋. 北京建筑大学, 2020(01)
  • [4]城市边缘老旧住区空间环境更新设计策略研究 ——以海口老城边缘老旧住区为例[D]. 徐玉. 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 2020(06)
  • [5]城镇化背景下韩城城市边缘区传统村落空间形态演化研究[D]. 柳思瑶.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2020(01)
  • [6]新型城镇化背景下中小城市边缘区转型机制与发展模式研究 ——以当涂县为例[D]. 胡石海. 东南大学, 2020(01)
  • [7]大城市边缘区城市化时空格局变化模拟及发展导向分区[D]. 董晨炜. 浙江大学, 2019(02)
  • [8]基于POI的城市边缘区识别与空间分析 ——以广佛都市区为例[D]. 雷志成. 广州大学, 2019(01)
  • [9]大城市边缘区乡村旅游转型发展研究 ——以武汉市黄陂区为例[D]. 魏超. 华中师范大学, 2019(06)
  • [10]城市边缘区的空间扩展演变特征及机制研究 ——以南京市江宁区为例[D]. 汪满琴. 南京师范大学, 2014(03)

标签:;  ;  ;  ;  ;  

城市边缘地区土地利用类型与空间扩张格局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