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L-缬氨酸生产菌的选育及基于遗传算法的发酵培养基优化(论文文献综述)
蔡林洋[1](2020)在《耐氧型丁醇生产菌的筛选及高效转化白酒糟生产丁醇的研究》文中指出目前,生物发酵法生产丁醇主要存在的问题有:(1)菌种严格厌氧,不利于生产操作,除氧过程导致生产成本增加;(2)丁醇的产量和产率低;(3)使用粮食类原料生产,成本较高。本研究从获取耐氧的丁醇生产菌、提高丁醇产量与产率、使用廉价的酒糟作为原料、改良发酵工艺等方面入手,通过深入研究拟解决上述问题。自浓香型窖泥中分离得到一株具有耐氧能力且性状稳定的丁醇生产菌,经16S rDNA鉴定,将该菌株命名为Clostridium beijerinckii LY-5。通过单因素试验确定C.beijerinckii LY-5具有耐氧能力,丁醇发酵的最适温度为34℃,产量为12.5 g/L。通过Plackett-Burman试验得出葡萄糖,蛋白胨,七水硫酸镁的含量变化对丁醇的产量具有显着的影响,并且影响程度依次降低。利用中心复合试验设计试验组合,数据用于神经网络搭建模型,采用遗传算法寻找最优解,预测葡萄糖、蛋白胨和七水硫酸镁的最适含量分别为85、4.3和0.18 g/L,通过试验验证的丁醇产量为13.6g/L,与优化前相比提高了8.8%。酒糟的基本成分检测结果显示,酒糟用于C.beijerinckii LY-5发酵生产丁醇具有可行性。采用1:4(w/v)的料液比,根据酒糟的质量,依次加入50 U/g的α-淀粉酶75℃水解3 h、250 U/g的糖化酶60℃水解3 h、250 U/g的纤维酶50℃水解3 h,水解液中的还原糖浓度与得率分别为83.4 g/L与29.8%。酒糟水解液通过20 g/L Ca(OH)2处理12 h与20 g/L活性炭处理6 h,丁醇产量达到4.8 g/L。电镜扫描的结果证明预处理有助于减少酒糟水解液中的抑制物。从C.beijerinckii LY-5的生长曲线得出,C.beijerinckii LY-5在耐氧环境下,种子液制备的最适培养时间为21 h。C.beijerinckii LY-5在酒糟水解液中发酵丁醇的产量为4.7 g/L,在酒糟水解液添加丁酸发酵和与丁酸梭菌共培养,丁醇的产量分别为4.9和5.4 g/L,分别提高了4.3%和14.9%。C.beijerinckii LY-5在酒糟水解液与丁酸梭菌共培养有提高丁醇产量的作用。
梁美贤[2](2016)在《安丝菌素AP-3高产菌株选育及发酵条件优化》文中研究说明安丝菌素(Ansamitocin)是一种具有抗肿瘤活性的美登素类抗生素,能从珍贵橙色束丝放线菌(Actinosynnemamirum)发酵液中分离出来。其中C3位羟基携带异丁基的AnsamitocinP-3(AP-3)产量最高,活性最强。AP-3在体外和荷瘤动物试验中具有显着的抗肿瘤效果,因为其具有较强的细胞毒性,AP-3可以作为弹头的形式与不同的单克隆抗体相结合形成免疫交联物,应用于抗肿瘤治疗。目前研究报道的安丝菌素发酵产量较低,因此安丝菌素高产菌株的选育及其发酵工艺优化是提高效益的关键。安丝菌素产生菌经过多年诱变选育,但生产效价仍处于较低水平。通过常规诱变方法进一步提高发酵单位的潜力相对有限。如今,工业微生物的育种技术已从常规的突变和筛选技术发展到基因诱变、基因重组等,随着新型育种技术的不断成熟,有效提高了微生物的育种效果。本研究通过以珍贵橙色束丝放线菌ATCC31565为出发菌株,利用化学诱变、原生质体制备与再生及基因组改组技术并结合高通量快速筛选模型进行高产菌株选育,并对获得的突变株进一步进行发酵流加工艺优化。主要研究内容与结果为:1.对一株安丝菌素产生菌的16SrDNA基因序列进行测定和分析,综合形态学特征和分子信息确定其为珍贵橙色束丝放线菌ATCC31565。2.采用抑菌活性实验法,薄层层析法(TLC)对发酵液中AP-3进行初步定性和定量检测,从而建立适合于AP-3高产菌株选育初筛的简便高效半定量检测方法,初筛获得的少量菌株再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UPLC)进行定量复筛检测。此筛选模型有效提高了突变菌株的筛选效率。3.以APS1(13.4mg/L)为出发菌,制备孢子悬液作为材料,经过5轮乙烯亚胺诱变,乙烯亚胺诱变浓度为0.075%。突变菌株经过一级发酵后通过微生物检定法及薄层层析法(TLC)初筛,再经过二级发酵进行UPLC复筛,共筛选约1500个菌株,结果超过50%的突变株安丝菌素AP-3产量较出发菌提高,并从中得到突变菌株 A5-283(38.11mg/L)。4.以突变菌株A5-283(38.11mg/L)为出发菌,制备原生质体。经过2轮紫外及乙烯亚胺复合诱变,紫外诱变时间30 s,乙烯亚胺诱变浓度为0.04%。突变菌株采用筛选模型进行筛选,共筛选约1000个菌株,并从中获得P2-102(48.74mg/L)、P2-323(49.52mg/L)、P2-356(48.88mg/L)、P2-389(50.31 mg/L)、P2-423(49.96 mg/L)、P2-488(49.86mg/L)六株AP-3产量较高的突变菌株。分别制备这六个菌株的原生质体,分别采用紫外照射1min、60℃热处理30min、0.1%乙烯亚胺处理1h灭活各亲本原生质体,等比例混合,随后加入35%PEG 6000,28℃融合30min,通过三轮基因组改组,筛选了 1000个突变菌株,获得一个遗传性状稳定的高产菌株G3-368,二级摇瓶发酵5天,安丝菌素AP-3产量可达86.02mg/L,是出发菌APS1(13.4mg/L)的 6.4 倍。5.进一步优化菌株G3-368的发酵工艺。通过单因素实验确定最适发酵条件为:种龄48h、接种量8%、pH7.2、装液量45ml/250ml、转速220r/min、温度28℃,发酵7天,AP-3产量可达112.46mg/L。通过均匀设计实验确定了发酵过程中的补料条件为:发酵24小时后添加的异丁醇量为300μ1,发酵48小时后添加的缬氨酸浓度为0.4g/L、新鲜发酵液量为10%。在最优条件下摇瓶发酵7天,AP-3产量最大可达到132.12mg/L,较优化前AP-3产量提高了 19%。
张由恒[3](2016)在《刺糖多孢菌培养基及发酵工艺条件优化》文中提出多杀菌素是由土壤微生物刺糖多孢菌(Saccharopolyspora spinosa)产生的次级代谢产物,具有杀虫活性,其杀虫谱广、活性强以及对环境友好等优良特性,已成为最具开发潜力的高效、安全杀虫生物农药之一。刺糖多孢菌多杀菌素发酵产量偏低是其生产应用的重要瓶颈,其产量高低既受菌种遗决定又与发酵培养条件紧密相关。无机盐成分是微生物生长与代谢过程中所必需摄取的重要营养因子。一些无机盐成分诸如磷酸二氢钾、氯化钙、氯化钠等添加到复合培养基中能促进多杀菌素产量提高,以氯化钠促进作用最强。研究发现,磷酸盐促进多杀菌素增产的原因很大程度上在于提高了发酵液的菌丝浓度。通过均匀设计方法,重新优化培养基配方,最高产量是初始配方条件下的2.07倍,达到465mg/L。高磷配方条件下,在发酵过程中添加氯化钙或氯化镁等除磷剂可以促进高磷条件下多杀菌素发酵产量提高,这可能与其降低发酵液溶磷含量从而解除溶磷对多杀菌素合成的抑制有关。油脂类物质常加入抗生素发酵培养基中促进抗生素合成。实验发现油酸丁酯替代油酸甲酯加入复合发酵培养基中能促进多杀菌素合成。油酸甲酯分解产生的甲醇对生产菌的生长和代谢可能有抑制作用,而油酸丁酯分解产生的正丁醇毒害作用则相对较小,且正丁醇对多杀菌素合成具有显着刺激作用。实验还发现正丁醇与前体物质丙酸钠在多杀菌素发酵产量方面表现较强拮抗效应。过程补料操作是促进抗生素等微生物次级代谢产物增产的一种重要方式。通过发酵过程混合补加油酸丁酯、玉米浆及氯化镁等物料,并优化补加策略促进了多杀菌素发酵产量提高,混质补料条件下最高产量达到628.3mg/L。本论文在摇瓶培养中研究了无机盐成分添加、均匀设计优化、溶磷控制、油酸丁酯替代油酸甲酯、过程混质补料等在多杀菌素发酵产量方面影响,为多杀菌素发酵工艺建立提供了一定参考,具有一定的应用价值。
张伟国,郭燕风[4](2014)在《支链氨基酸生物合成及其代谢工程育种研究进展》文中指出支链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主要由细菌、真菌和植物合成,是人体必需氨基酸。因其特殊的结构和功能,在人类生命代谢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支链氨基酸在医药、食品及饲料领域中有着广泛的用途。目前支链氨基酸主要采用发酵法生产,生产菌种主要为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包括黄色短杆菌Brevibacterium flavum)。作者主要分析了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中支链氨基酸生物合成途径及其代谢调控,并对支链氨基酸代谢工程育种情况进行了综述。
张扬[5](2014)在《链霉菌JS-1T发酵优化与诱变选育》文中研究说明本研究主要是对链霉菌JS-1T进行发酵培养基和发酵条件进行优化,同时对菌株进行诱变选育高产发酵活性物质的菌株。以拮抗病原菌有害疣孢霉0011作为指示菌,打孔法测得的JS-1T发酵液对疣孢霉的抑菌直径作为响应值。(1)利用单因素与响应面分析法结合,对菌株JS-1T的摇瓶发酵培养基进行优化。通过单因素实验对碳源、氮源和各种无机盐对菌株发酵液抗菌活性的影响,然后通过PB实验设计筛选出酵母粉、NaCl、K2HPO4为主要因素,且均呈正效应。然后设计最陡爬坡实验得到中心点的浓度分别为酵母粉1.5%、NaC1 0.115%、K2HPO40.005%。最后通过对中心组合实验的结果进行分析得到回归方程,对方程求偏导得出的最大坐标值即为各主要因素浓度,最终优化的培养基组成为葡萄糖 7.5%、酵母粉 1.7%、NaCl 1.1%、K2HPO4 0.1‰、CaCO30.02%、MgSO4 0.02%,发酵液抗菌活性较基础培养基提高55.5%。(2)通过单因素与正交实验结合对菌株的发酵条件进行优化。首先通过单因素实验得出菌株摇瓶发酵的适宜种龄为96h、pH6.5-7.5、、装液量70mL/250mL、接种量10%、摇床转速180r/min、温度28℃,然后经L9(34)正交实验可知,四种重要因素对发酵产抗菌活性物质影响的强弱顺序为:转速>接种量>温度>pH,且各条件的最佳组合为pH7.0、转速200r/min、温度28℃、接种量为10%,经验证用此发酵条件组合发酵链霉菌JS-1T,其发酵液抑菌圈平均直径可达3.47cm,抗菌活性较优化前提高约11.58%。(3)对发酵液的理化性质进行考察,经酸碱、加热和紫外线照射处理发现,发酵液对酸碱的耐受力比较强,并且具有较好的对热和对紫外照射的稳定性。(4)以链霉菌JS-1T的摇瓶发酵为基础,进行了发酵过程由摇瓶到5L发酵罐的放大,考察了链霉菌JS-1T在SL发酵罐中的代谢特性,包括发酵过程中的pH、糖代谢、生物量、溶氧、发酵液抗菌活性等,明确了菌株发酵过程中底物消耗与菌量的关系,以及与发酵液活性的关系。结果表明,发酵罐发酵较摇瓶发酵更利于生物量的积累;菌株抗菌活性物质的合成属生长偶联型。(5)通过紫外先诱变、琼脂块初筛和摇瓶复筛得到发酵液抗菌活性较强的菌株A,然后通过EMS诱变、初筛和复筛得到高产菌株A1、A2和A7,摇瓶发酵液抑菌圈直径平均值分别提高至3.58cm、3.82cm和3.77cm,发酵液抗菌活性较出发菌株(1.96cm)分别提高 82.65%、94.9%、92.35%。
黄艳[6](2014)在《加纳链霉菌生长特性及黄霉素发酵工艺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黄霉素(flavomycin)是由加纳链霉菌(Streptomyces ghanaensis)等产生的一种磷酸糖脂类抗生素,通常被用作动物饲料添加剂。本文对加纳链霉菌生长特性及移种标准、产黄霉素发酵条件、补料工艺及发酵培养基的优化进行了研究。对加纳链霉菌种子培养工艺、生长特性及移种标准进行研究,确定斜面接种标准为平板单菌落接种第一代斜面,菌龄8 d;种子摇瓶培养的最佳培养条件为采用具挡板摇瓶、温度34℃、pH7.0;液体种子移种标准为菌浓35%~41%,pH值二次回落6.9~7.0,还原糖28.8~30 g/L,氨态氮二次回落1.05~2.57 mg/L,种龄44~48 h。使用最佳培养工艺及移种标准,黄霉素的相对效价提高35.28%,不同批次间的效价差异低于7%。对黄霉素发酵条件进行优化,考察了发酵温度、摇床转速、种龄、装液量、初始pH、接种量,通过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试验及Box-Behnken试验确定了黄霉素最佳的发酵条件:温度36℃、pH7.2、种龄 45 h、装液量 50/250 mL、接种量 8%、转速 240 r/min,黄霉素的相对效价提高63.42%。对黄霉素发酵补料工艺的研究,确定补加玉米浆,降低发酵培养基中基础豆油,补加豆油,比不补料提高51.92%,最终在5 L发酵罐上放大。对黄霉素发酵培养基配方进行优化,如碳源、氮源、无机盐、表面活性剂等,通过单因素试验、Plackett-Burman试验及Box-Behnken试验,得到影响黄霉素发酵效价的三个重要因素:黄豆饼粉、玉米粉以及CaC03,最终确定黄霉素最佳发酵培养基,黄霉素发酵效价较优化前提高60.53%。
张伟国,郭燕风[7](2014)在《支链氨基酸生物合成及其代谢工程育种研究进展》文中研究指明支链氨基酸(亮氨酸、异亮氨酸和缬氨酸)主要由细菌、真菌和植物合成,是人体必需氨基酸。因其特殊的结构和功能,在人类生命代谢中占有特别重要的地位,所以支链氨基酸在医药、食品及饲料领域中有着广泛的用途。目前支链氨基酸主要采用发酵法生产,生产菌种主要为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包括黄色短杆菌Brevibacterium flavum)。作者主要分析了Corynebacterium glutamicum中支链氨基酸生物合成途径及其代谢调控,并对支链氨基酸代谢工程育种情况进行了综述。
侯小虎[8](2012)在《L-缬氨酸代谢工程育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本文根据代谢工程育种的基本原理,首先对L-缬氨酸生物合成进行了调节,构建了能够有效提高L-缬氨酸产量的质粒pDXW-8-ilvEBNrC;随后对L-缬氨酸前体物质供给进行了调节并对副产物生成进行了最少化,成功解决了L-缬氨酸发酵副产物特别是L-丙氨酸、L-异亮氨酸、L-亮氨酸的问题。主要研究内容和结论如下:L-缬氨酸生物合成的调节:以B. flavum ATCC14067为宿主,运用穿梭表达载体pDXW-8(tac;KmR)过表达不同的ilv基因,过表达来源于B. flavum NV128解除了三种支链氨基酸对AHAS反馈抑制的ilvEBNrC获得了最高L-缬氨酸产量。在传统31°C 72 h发酵中,L-缬氨酸产量达到了30.08±0.92 g/L,但是糖酸转化率较低为0.129 g/g。为了进一步提高L-缬氨酸的产量和糖酸转化率,基于L-缬氨酸生物合成酶的最适温度(高于35°C)和黄色短杆菌的耐热性,发酵温度分别提高到34°C, 37°C, 40°C。高温发酵获得了较高的代谢速率和L-缬氨酸生物合成酶活性,37°C 48 h发酵获得最高L-缬氨酸产量38.08±1.32 g/L、糖酸转化率0.241 g/g、比产酸速率0.133 g/g/h。pDXW-8-ilvEBNrC是提高L-缬氨酸产量的有效工具;在耐热菌株中表达L-缬氨酸生物合成关键酶基因来提高L-缬氨酸产量的策略或许对提高支链氨基酸产量提供了新颖的方法。L-缬氨酸前体物质供给的调节以及副产物生成的最少化:以C.glutamicum ATCC13032和B. flavum JV16(L-亮氨酸、L-异亮氨酸、L-甲硫氨酸缺陷)为出发菌株,过表达ilvEBNrC进行31°C 72 h发酵。为了减少L-缬氨酸发酵中副产物的积累以及进一步提高L-缬氨酸生物合成前体物质的供给,采取了不同的策略:ilvA的自身启动子被弱启动子MPilvA (P-ilvAM1CG)替换,以达到降低L-异亮氨酸生物合成的速率的目的;研究不同溶氧对C. glutamicum ATCC13032 MPilvA pDXW-8-ilvEBNrC和B. flavum JV16 pDXW-8-ilvEBNrC产酸和副产物生成的影响,表明15 %的饱和度(最少L-乳酸和L-谷氨酸积累)或许是L-缬氨酸生物发酵的最适相对溶氧;为了移除发酵中的副产物L-丙氨酸,分别对C.glutamicum和B.flavum的alaT和/或avtA基因进行失活,与过表达ilvEBNrC的菌株较高L-丙氨酸的积累相比, C. glutamicum ATCC13032MPilvA△avtA pDXW-8-ilvEBNrC可以产生31.15±1.032 g/L L-缬氨酸且仅有0.18±0.002 g/L L-丙氨酸积累,同时, B. flavum JV16avtA::Cm pDXW-8-ilvEBNrC可以产生38.82±1.974 g/L L-缬氨酸且仅有0.22±0.002 g/L L-丙氨酸积累。结果表明:通过过表达ilvEBNrC基因使L-缬氨酸生物合成增强时,应当破坏avtA基因以达到L-丙氨酸最少积累。本研究提供了一种结合多种策略最少化副产物提高L-缬氨酸产量的方法。
王均成,王可,张春宇[9](2012)在《L-缬氨酸的应用和育种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L-缬氨酸在医药、食品及饲料领域中有着广泛的用途。国内大多数菌株的产酸水平不高,选育新的高产菌种显得尤为必要。本文综述了L-缬氨酸的应用方向以及根据L-缬氨酸的生物合成途径及其代谢调节机制,利用代谢调控理论,重点阐述了L-缬氨酸生产菌的育种思路及目前国内外L-缬氨酸育种的最新进展,为缬氨酸发酵生产提供理论指导。
刘焕民[10](2011)在《L-缬氨酸高产菌株的选育及其特性的初步研究》文中指出L-缬氨酸不仅是支链氨基酸,而且是人体八种必需氨基酸之一,在生命体各种重要的生理活动中起着不可替代的作用。L-缬氨酸应用领域非常广阔,在医药、食品强化剂、饲料添加剂、调味品和农药等方面都有重要的应用。现阶段国内的L-缬氨酸发酵水平不高,全国年产量远远不能满足国内市场日益增长的需求。为了解决上述问题,本课题依据代谢工程原理,选育可以高效生产L-缬氨酸的菌种,具体结果如下:⑴用硫酸二乙酯(DES)和亚硝胍(NTG)处理出发菌株黄色短杆菌(Brevibacterium flavum) ZGH6128,经过筛选最终获得菌株NVT1103(Leul,α-ABhr, 2-TAhr,SGr)与菌株JVHK597(Leu-,Ile-,Metl,α-ABr,2-TAr)。在未优化的条件下,两株菌的摇瓶产酸量分别为37.6g/L和41.2g/L。⑵利用原生质融合技术进行氨基酸菌种选育的研究引起国内外技术人员的关注,本课题以菌株NV1103和JVHK597为亲本菌株,采用原生质体融合方法进行选育L-缬氨酸高产菌株。用0.5U/mL与1U/mL的青霉素钠盐溶液分别预处理双亲本菌株(NV1103与JVHK597)2.5h和3h;溶菌酶处理亲本株的最适浓度为1g/L与2g/L,分别处理9h和11h;再生培养基中渗透压稳定剂浓度为0.6mol/L;在34°C、pH10的缓冲体系中,400g/L的PEG介导25min,可以获得理想的融合率。最终选育出高产菌株NJv61,遗传标记为(Leu-,Ile-,Metl, 2-TAhr, SGr, Glchr,α-ABhr),未优化条件下,摇瓶产酸量为45.6g/L。⑶利用正交表进行实验设计确定菌株NJv61种子培养基的组成:葡萄糖24g/L,玉米浆35g/L,(NH4)2SO4 5g/L,KH2PO4 0.6g/L,MgSO4·7H2O 0.5g/L,CaCO3 10g/L。对菌株发酵过程中所需的碳(氮)源、无机盐、生长因子等进行了单因素实验,在此基础上通过响应面方法确定了该菌株发酵培养基的最佳组成:葡萄糖149g/L,玉米浆19.4g/L,(NH4)2SO4 48.4g/L,KH2PO4 1.5g/L,MgSO4·7H2O 0.6g/L,VB1 150μg/L,VH 60μg/L。在7L发酵罐中,优化条件下NJv61经过72h发酵,在发酵液中积累L-缬氨酸达到51.8g/L。⑷对L-缬氨酸产生菌筛选过程中所获得的代表菌株(ZGH6128、NVT1103、JVHK597和NJv61),在7L发酵罐产酸过程的中后期进行取样分析,明确了该时期相关菌株细胞内与合成L-缬氨酸相关的代谢途径网络分布。与出发菌株ZGH6128相应途径上的流量相比,目的菌株NJv61在节点G6P处流向EMP途径的碳架流量有了显着的提高,同时,在HMP途径中仍然保持较大流量。在丙酮酸节点处,目的菌株流向TCA循环的代谢流量较出发菌株大大减少,使更多的碳架流进入L-缬氨酸合成途径。目的菌株中丙氨酸生物合成途径中的碳架流量较出发菌株没有明显的下降。⑸乙酰羟基酸合成酶(AHAS)是半理性化育种工作的靶酶,目的菌株NJv61对高浓度α-AB和2-TA具有抗性,研究发现该菌株的AHAS基因发生了突变,更彻底地解除L-缬氨酸反馈抑制与阻遏作用,并且酶的相对活性也有改变。本课题对AHAS基因进行了克隆,对测序的结果进行了比较分析发现,调节亚基所对应的基因区段,仅分布着整个基因突变位点总数大约10%的突变碱基,而编码催化亚基的基因区段布着的突变位点数约为整个基因所有突变位总数的90%。最后把菌株NJv61的AHAS基因与特定的表达载体相连接,导入模式菌株,经IPTG诱导,所表达的酶蛋白分子在4℃条件下不稳定,22h内该酶相对酶活迅速下降,仅保持大约20%相对活性。
二、L-缬氨酸生产菌的选育及基于遗传算法的发酵培养基优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L-缬氨酸生产菌的选育及基于遗传算法的发酵培养基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1)耐氧型丁醇生产菌的筛选及高效转化白酒糟生产丁醇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1章 引言 |
1.1 丁醇概况 |
1.1.1 丁醇简介 |
1.1.2 生物发酵法生产丁醇的原料研究进展 |
1.2 白酒糟的概况 |
1.2.1 白酒糟的现状 |
1.2.2 酒糟的微生物转化研究进展 |
1.3 微生物的培养基成分优化研究进展 |
1.3.1 Plackett-Burman试验设计优化 |
1.3.2 响应面优化 |
1.3.3 神经网络模拟与遗传算法优化 |
1.4 微生物的共培养研究进展 |
1.5 课题的研究目的与意义 |
1.5.1 课题研究目的 |
1.5.2 课题研究意义 |
1.5.3 研究路线 |
第2章 耐氧型丁醇生产菌的筛选与发酵条件优化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试剂 |
2.2.1 主要试剂与原料 |
2.2.2 主要仪器设备 |
2.2.3 培养基 |
2.3 试验方法 |
2.3.1 分析方法 |
2.3.2 菌种的富集 |
2.3.3 菌株的分离 |
2.3.4 菌种鉴定 |
2.3.5 菌株稳定性测定 |
2.3.6 菌种保藏与活化 |
2.3.7 培养温度优化与耐氧验证 |
2.3.8 培养基成分优化 |
2.4 结果与分析 |
2.4.1 丁醇检测的标准曲线 |
2.4.2 样品富集的结果 |
2.4.3 菌落形态与显微形态观察的结果分析 |
2.4.4 菌株的16S rDNA鉴定的结果分析 |
2.4.5 菌种的稳定性的结果分析 |
2.4.6 温度优化的结果分析 |
2.4.7 PB试验的结果分析 |
2.4.8 神经网络与遗传算法优化的结果分析 |
2.5 本章小结 |
第3章 酒糟水解与预处理的工艺优化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试剂 |
3.2.1 主要试剂与原料 |
3.2.2 主要设备 |
3.2.3 培养基 |
3.3 试验方法 |
3.3.1 分析方法 |
3.3.2 酒糟的基本成分检测 |
3.3.3 酒糟的水解 |
3.3.4 酒糟的预处理 |
3.4 结果与分析 |
3.4.1 酒糟基本成分检测的结果分析 |
3.4.2 酒糟水解的结果分析 |
3.4.3 酒糟预处理的结果分析 |
3.5 本章小结 |
第4章 共培养提高丁醇产量的工艺优化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试剂 |
4.2.1 主要试剂 |
4.2.2 主要设备 |
4.3 试验方法 |
4.3.1 检测分析方法 |
4.3.2 菌种活化 |
4.3.3 C.beijerinckii LY-5 生长曲线的测定 |
4.3.4 利用半合成培养基发酵产丁醇 |
4.3.5 利用酒糟水解液发酵产丁醇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生长曲线的结果分析 |
4.4.2 半合成培养基共培养的结果分析 |
4.4.3 酒糟水解液共培养结果与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5章 总结与展望 |
5.1 总结 |
5.2 展望 |
5.3 创新点 |
参考文献 |
附录 |
致谢 |
(2)安丝菌素AP-3高产菌株选育及发酵条件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中文文摘 |
绪论 |
1 安丝菌素结构及应用 |
2 安丝菌素的生物合成途径及代谢调节机制 |
2.1 生物合成途径 |
2.2 代谢调节机制 |
3 安丝菌素的生产菌株概况 |
3.1 诺卡氏菌 |
3.2 珍贵橙色束丝放线菌 |
3.3 奇迹束丝放线菌 |
4 微生物现代发酵调控策略 |
4.1 发酵培养基优化 |
4.2 发酵条件优化 |
4.3 补料分批培养策略 |
5 国内外安丝菌素育种及发酵工艺优化概况 |
6 本课题的研究内容及意义 |
第一章 安丝菌素AP-3出发菌株APS1鉴定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APS1 16S rDNA基因扩增 |
2.2 序列分析及系统进化树构建 |
2.3 菌株形态学特征 |
2.4 超高效液相-质谱检测结果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二章 安丝菌素AP-3半定量筛选方法建立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安丝菌素AP-3含量微生物法测定 |
2.2 薄层层析法测安丝菌素AP-3含量 |
2.3 UPLC法测定安丝菌素AP-3含量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三章 诱变育种选育安丝菌素高产菌株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孢子诱变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四章 基因组改组技术快速提高AP-3产量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1.1 菌株 |
1.1.2 主要仪器 |
1.1.3 培养基 |
1.1.4 主要溶液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珍贵橙色束丝放线菌生长曲线的绘制 |
2.2 原生质体的形成与再生 |
2.3 原生质体诱变 |
2.4 基因组改组 |
3 小结与讨论 |
第五章 安丝菌素高产菌株发酵工艺优化 |
1 材料与方法 |
1.1 材料 |
1.2 方法 |
2 结果与分析 |
2.1 种龄的影响 |
2.2 接种量的影响 |
2.3 初始pH的影响 |
2.4 通气量的影响 |
2.5 振荡转速的影响 |
2.6 发酵温度的影响 |
2.7 发酵时间对安丝菌素AP-3产量的影响 |
2.8 均匀设计法优化安丝菌素AP-3发酵培养基 |
3 小结与讨论 |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
1. 研究结论 |
1.1 安丝菌素AP-3产生菌APS1的分子鉴定 |
1.2 安丝菌素AP-3快速测定与筛选方法建立 |
1.3 高产菌株选育 |
1.4 高产菌株G3-368培养基及发酵工艺优化 |
1.5 本研究创新点 |
2. 课题展望 |
2.1 选育抗结构类似物菌株 |
2.3 基因工程与代谢工程手段 |
2.4 发酵工艺和培养基优化 |
附录1 |
附录2 |
附录3 |
附录4 |
附录5 |
附录6 |
附录7 |
附录8 |
附录9 |
附录10 |
参考文献 |
致谢 |
个人简历 |
(3)刺糖多孢菌培养基及发酵工艺条件优化(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多杀菌素简介 |
1.1 .多杀菌素研究及应用历程 |
1.2 .多杀菌素杀虫谱及杀虫机理 |
1.3 .多杀菌素分子结构及合成途径 |
1.4 .多杀菌素理化性质及降解特性 |
1.5 .刺糖多孢菌分类学地位 |
1.6 .多杀菌素高产菌株选育 |
2.多杀菌素发酵工艺 |
2.1 .多杀菌素发酵工艺简介 |
2.2 .多杀菌素发酵培养基及工艺优化研究进展 |
2.3 .次级代谢产物合成与调控 |
2.4 .统计学与培养基优化 |
3.多杀菌素提取纯化 |
4.本研究目的及意义 |
第二章 材料与方法 |
1.材料 |
1.1 菌株 |
1.2 培养基 |
1.3 试剂 |
1.4 主要仪器设备 |
2 方法 |
2.1 培养方法 |
2.2 样品分析与检测 |
2.3 实验设计 |
第三章 结果与分析 |
1.几种无机盐对多杀菌素发酵产量的影响 |
1.1 磷酸盐对多杀菌素的增产作用 |
1.2 利用缓冲盐控制pH及其对多杀菌素产量影响 |
1.3 其它常见无机盐对多杀菌素发酵产量的影响 |
1.4 其它几种微量元素盐类对多杀菌素发酵产量的影响 |
1.5 无机盐影响的均匀设计实验及结果分析 |
2.溶磷控制对多杀菌素发酵产量的影响 |
2.1 赖氨酸和磷酸盐对多杀菌素产量的综合影响 |
2.2 钙镁离子除磷作用及对多杀菌素发酵产量的影响 |
2.3 其它除磷物质对多杀菌素发酵产量的影响 |
3.油酸丁酯对多杀菌素发酵产量的影响 |
3.1 油酸丁酯替换油酸甲酯促进多杀菌素发酵 |
3.2 油酸丁酯和丙酸钠对多杀菌素产量的拮抗作用 |
4.混合基质补料促进多杀菌素发酵产量影响 |
4.1 油酸丁酯过程补加对多杀菌素发酵产量的影响 |
4.2 补加玉米浆对多杀菌素发酵产量的影响 |
4.3 混合基质补料对多杀菌素发酵产量的影响 |
第四章 讨论 |
1 pH控制与多杀菌素发酵培养基优化 |
2 溶磷控制与多杀菌素合成 |
3 补料控制与多杀菌素合成 |
4 培养基优化与多杀菌素合成 |
参考文献 |
硕士期间撰写和发表的与本课题相关的学术论文 |
致谢 |
基金项目资助 |
(4)支链氨基酸生物合成及其代谢工程育种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支链氨基酸生物合成途径及其酶活性调节 |
1.1 苏氨酸脱水酶 |
1.2 乙酰羟酸合酶 |
1.3 乙酰羟酸异构还原酶 |
1.4 二羟酸脱水酶 |
1.5 转氨酶 |
1.6 异丙基苹果酸合成酶 |
2 支链氨基酸生物合成的相关调控 |
2.1 支链氨基酸对乙酰羟酸合酶AHAS的反馈抑制和阻遏 |
2.2 支链氨基酸胞外分泌调节 |
3 代谢工程菌种选育状况 |
4 展望 |
(5)链霉菌JS-1T发酵优化与诱变选育(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本课题研究背景 |
1.2 文献综述 |
1.2.1 微生物培养基优化方法研究进展 |
1.2.1.1 单因素试验法 |
1.2.1.2 正交试验设计法 |
1.2.1.3 均匀设计法 |
1.2.1.4 响应面优化设计法 |
1.2.1.5 遗传算法与神经网络 |
1.2.2 微生物诱变育种研究进展 |
1.2.2.1 微生物诱变育种在微生物工业中的应用 |
1.2.2.2 微生物诱变育种方法 |
1.2.3 诱变菌株的筛选方法 |
第二章 响应面法优化链霉菌JS-1~T发酵培养基 |
2.1 本章引言 |
2.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2.2.1 实验菌种 |
2.2.2 仪器 |
2.2.3 培养基 |
2.3 实验方法 |
2.3.1 有害疣孢霉0011孢子悬液的制备 |
2.3.2 发酵液抑菌活性的测定-打孔法 |
2.3.3 种子液制备 |
2.3.5 单因素实验 |
2.3.5.1 不同碳源对链霉菌JS-1~T发酵液抗菌活性的影响 |
2.3.5.2 碳源添加量对链霉菌JS-1~T发酵液抗菌活性的影响 |
2.3.5.3 不同氮源对链霉菌JS-1~T发酵液抗菌活性的影响 |
2.3.5.4 氮源添加量对链霉菌JS-1~T发酵液抗菌活性的影响 |
2.3.5.5 Fe~(2+)对链霉菌JS-1~T发酵液液抗菌活性的影响 |
2.3.5.6 磷元素对链霉菌JS-1~T发酵液液抗菌活性的影响 |
2.3.5.7 NaCl对链霉菌JS-1~T发酵液抗菌活性的影响 |
2.3.6 响应面分析法优化发酵培养基 |
2.3.6.1 Plackeet-Burman(PB)法筛选影响发酵的主要因素 |
2.3.6.2 最陡爬坡实验 |
2.3.6.3 响应面设计实验 |
2.4 结果与讨论 |
2.4.1 培养基单因素实验 |
2.4.1.1 不同碳源对菌株发酵液抗菌活性的影响 |
2.4.1.2 不同碳源添加量对菌株JS-1~T发酵液抗菌活性的影响 |
2.4.1.3 不同氮源对菌株JS-1~T发酵液抗菌活性的影响 |
2.4.1.4 不同氮源添加量对菌株JS-1~T发酵液抗菌活性的影响 |
2.4.1.5 Fe~(2+)对菌株JS-1~T发酵液抗菌活性的影响 |
2.4.1.6 磷源对菌株JS-1~T发酵液抗菌活性的影响 |
2.4.1.7 NaCl对菌株JS-1~T发酵液抗菌活性的影响 |
2.4.2 响应面法优化发酵培养基的结果与讨论 |
2.4.2.1 PB实验对发酵培养基中影响活性物质产量主要因素的确定 |
2.4.2.2 最陡爬坡实验 |
2.4.2.3 响应面分析法确定主要因素的最优水平 |
2.5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正交实验优化链霉菌JS-1~T的发酵条件 |
3.1 本章引言 |
3.2 实验材料与仪器 |
3.2.1 实验菌种 |
3.2.2 仪器 |
3.2.3 培养基 |
3.3 实验方法 |
3.3.1 液体种龄对菌株JS-1~T发酵液抗菌活性的影响实验 |
3.3.1.1 菌株JS-1~T种子液生长曲线的测定 |
3.3.1.2 种龄对菌株JS-1~T发酵液抗菌活性的影响 |
3.3.2 发酵条件单因素实验 |
3.3.2.1 接种量对菌株JS-1~T发酵液抗菌活性的影响 |
3.3.2.2 装液量对菌株JS-1~T发酵液抗菌活性的影响 |
3.3.2.3 摇床转速对菌株JS-1~T发酵液抗菌活性的影响 |
3.3.2.4 初始pH对菌株JS-1~T发酵液抗菌活性的影响 |
3.3.2.5 摇床温度对菌株JS-1~T发酵液抗菌活性的影响 |
3.3.3 发酵条件的正交实验 |
3.3.4 发酵液稳定性实验 |
3.3.4.1 发酵液对pH稳定性的测定 |
3.3.4.2 发酵液对热稳定性的测定 |
3.3.4.3 发酵液对紫外线(UV)稳定性的测定 |
3.4 结果与讨论 |
3.4.1 液体种龄对菌株发酵液抗菌活性的影响 |
3.4.1.1 种子液生长曲线 |
3.4.1.2 种龄对菌株发酵液抗菌活性的影响 |
3.4.2 发酵条件单因素实验 |
3.4.2.1 pH对菌株发酵液抗菌活性的影响 |
3.4.2.2 装液量对菌株发酵液抗菌活性的影响 |
3.4.2.3 接种量对菌株发酵液抗菌活性的影响 |
3.4.2.4 摇床转速对菌株发酵液抗菌活性的影响 |
3.4.2.5 摇床温度对菌株发酵液抗菌活性的影响 |
3.4.3 发酵条件正交结果与分析 |
3.4.4 链霉菌JS-1~T发酵液稳定性实验 |
3.4.4.1 pH对菌株发酵液稳定性的影响 |
3.4.4.2 温度对发酵液稳定性的影响 |
3.4.4.3 紫外线对菌株发酵液稳定性的影响 |
3.5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小罐发酵试验初步研究菌种代谢 |
4.1 本章引言 |
4.2 实验材料 |
4.2.1 实验菌种 |
4.2.2 培养基 |
4.3 实验方法 |
4.3.1 斜面菌种的培养 |
4.3.2 种子培养 |
4.3.3 发酵罐灭菌 |
4.3.4 接种 |
4.3.5 罐上发酵 |
4.3.6 补水和消沫 |
4.3.7 取样 |
4.3.8 生物量的测定—菌体干重法 |
4.3.9 还原糖的测定—3,5—二硝基水杨酸法 |
4.4 结果与分析 |
4.4.1 葡萄糖标准曲线的测定 |
4.4.2 5L发酵罐发酵结果分析 |
4.5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链霉菌JS-1~T高产菌株诱变选育 |
5.1 本章引言 |
5.2 实验材料和仪器 |
5.2.1 实验菌种 |
5.2.2 培养基 |
5.2.3 试剂与仪器 |
5.3 实验方法 |
5.3.1 链霉菌JS1~T单孢子悬液的制备 |
5.3.2 紫外线诱变 |
5.3.3 紫外线诱变菌株的初筛 |
5.3.4 紫外线诱变的摇瓶复筛及稳定性实验 |
5.3.5 甲基磺酸乙酯(EMS)诱变 |
5.3.6 EMS诱变初筛 |
5.3.7 EMS诱变的摇瓶复筛及稳定性实验 |
5.4 结果与讨论 |
5.4.1 紫外诱变结果 |
5.4.2 紫外诱变菌株的琼脂块初筛结果 |
5.4.3 紫外线诱变及遗传稳定实验结果 |
5.4.4 EMS诱变结果 |
5.4.5 EMS诱变的初筛结果 |
5.4.6 EMS诱变的复筛及遗传稳定性实验结果 |
5.5 本章小结 |
展望 |
参考文献 |
致谢 |
(6)加纳链霉菌生长特性及黄霉素发酵工艺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符号与缩略词 |
第一章 文献综述 |
1.1 黄霉素研究进展 |
1.1.1 黄霉素概述 |
1.1.2 黄霉素的生物合成 |
1.1.3 黄霉素的抑菌机制 |
1.2 黄霉素发酵工艺的研究 |
1.2.1 菌种的优化 |
1.2.2 发酵培养基的优化 |
1.2.3 发酵过程参数的优化与控制 |
1.3 本论文研究思路与内容 |
参考文献 |
第二章 加纳链霉菌种子工艺及移种标准的研究 |
2.1 引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菌种 |
2.2.2 主要仪器设备 |
2.2.3 主要药品与试剂 |
2.2.4 培养基 |
2.2.5 培养方法 |
2.2.6 检测方法 |
2.2.7 相对效价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加纳链霉菌斜面生长特性及对产素能力的影响 |
2.3.2 加纳链霉菌液体种子培养工艺及移种标准的研究 |
2.3.3 标准菌种重复性实验 |
2.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三章黄霉素发酵条件的优化 |
3.1 引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菌种 |
3.2.2 主要仪器设备 |
3.2.3 主要药品与试剂 |
3.2.4 培养基 |
3.2.5 培养方法 |
3.2.6 检测方法 |
3.2.7 相对效价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玉米淀粉水解度对黄霉素产量的影响 |
3.3.2 单因素实验 |
3.3.3 PB试验 |
3.3.4 最陡爬坡实验 |
3.3.5 响应面优化黄霉素发酵效价 |
3.3.6 响应面交互作用分析与优化 |
3.3.7 验证实验 |
3.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四章 黄霉素发酵补料工艺的研究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菌种 |
4.2.2 主要仪器设备 |
4.2.3 主要药品与试剂 |
4.2.4 培养基 |
4.2.5 培养方法 |
4.2.6 检测方法 |
4.2.7 相对效价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加纳链霉菌产黄霉素发酵代谢曲线 |
4.3.2 碳源补加工艺研究 |
4.3.3 豆油补加工艺研究 |
4.3.4 氮源补加工艺的研究 |
4.3.5 碳源和氮源混合补加研究 |
4.3.6 5L发酵罐放大实验 |
4.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五章 响应面优化黄霉素发酵培养基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菌种 |
5.2.2 主要仪器设备 |
5.2.3 主要药品与试剂 |
5.2.4 主要培养基组分 |
5.2.5 培养基 |
5.2.6 培养方法 |
5.2.7 玉米粉酶水解液的制备 |
5.2.8 检测方法 |
5.2.9 相对效价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单因素试验 |
5.3.2 Plackett-Burman试验 |
5.3.3 爬坡试验 |
5.3.4 响应面优化黄霉素发酵效价 |
5.3.5 响应面交互作用及优化 |
5.3.6 验证实验 |
5.3.7 5L发酵罐放大实验 |
5.4 本章小结 |
参考文献 |
第六章 总结与展望 |
6.1 总结 |
6.2 展望 |
附录 |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
致谢 |
(7)支链氨基酸生物合成及其代谢工程育种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支链氨基酸生物合成途径及其酶活性调节 |
1.1 苏氨酸脱水酶 |
1.2 乙酰羟酸合酶 |
1.3 乙酰羟酸异构还原酶 |
1.4 二羟酸脱水酶 |
1.5 转氨酶 |
1.6 异丙基苹果酸合成酶 |
2支链氨基酸生物合成的相关调控 |
2.1 支链氨基酸对乙酰羟酸合酶AHAS的反馈抑制和阻遏 |
2.2 支链氨基酸胞外分泌调节 |
3代谢工程菌种选育状况 |
4展望 |
(8)L-缬氨酸代谢工程育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引言 |
1.1 L-缬氨酸生物合成以及发酵中主要副产物 |
1.2 L-缬氨酸产生菌选育进展及主要策略 |
1.2.1 诱变育种 |
1.2.2 代谢工程育种 |
1.3 本课题研究的主要内容及意义 |
第二章 实验材料与方法 |
2.1 实验材料 |
2.1.1 实验试剂 |
2.1.2 实验仪器 |
2.1.3 培养基 |
2.1.4 菌株、质粒及引物 |
2.2 实验方法 |
2.2.1 琼脂糖凝胶电泳 |
2.2.2 大肠杆菌粗酶液制备 |
2.2.3 SDS-PAGE 凝胶电泳 |
2.2.4 基因组DNA 提取 |
2.2.5 质粒DNA 提取 |
2.2.6 DNA 片段纯化 |
2.2.7 胶回收DNA 片段 |
2.2.8 酶切 |
2.2.9 单切质粒去磷酸化 |
2.2.10 酶连 |
2.2.11 大肠杆菌JM109 感受态制备 |
2.2.12 转化大肠杆菌JM109 |
2.2.13 转化谷氨酸棒杆菌和黄色短杆菌 |
2.2.14 PCR 反应 |
2.2.15 L-缬氨酸生物合成基因的表达 |
2.2.16 定点突变 |
2.2.17 重叠PCR 制备△alaT △avtA |
2.2.18 谷氨酸棒杆菌等位基因交换策略 |
2.2.19 黄色短杆菌基因失活策略 |
2.2.20 7 L 罐发酵方法 |
2.3 分析方法 |
2.3.1 发酵参数的测定 |
2.3.2 AHAS 活性测定 |
2.3.3 有机酸浓度测定 |
2.3.4 氨基酸浓度测定 |
第三章 结果与讨论 |
3.1 L-缬氨酸生物合成的调节 |
3.1.1 L-缬氨酸生物合成基因的表达 |
3.1.2 不同ilv 基因表达对L-缬氨酸产量的影响 |
3.1.3 B. flavum ATCC14067 pDXW-8-ilvEBNrC 不同发酵条件下动力学分析 |
3.1.4 B. flavum ATCC14067 pDXW-8-ilvEBNrC 不同条件下AHAS 活性及副产物分布 |
3.2 L-缬氨酸前体物质供给的调节以及副产物生成的最少化 |
3.2.1 谷氨酸棒杆菌中等位基因交换策略 |
3.2.2 黄色短杆菌中基因失活策略 |
3.2.3 不同相对溶氧对L-缬氨酸的产量和副产物生成的影响 |
3.2.4 alaT 基因失活对L-缬氨酸产量和L-丙氨酸生成的影响 |
3.2.5 avtA 基因失活对L-缬氨酸产量和L-丙氨酸生成的影响 |
3.3 结论 |
3.4 课题展望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9)L-缬氨酸的应用和育种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L-缬氨酸的应用 |
1.1 在医药上的应用 |
1.2 在食品上的应用 |
1.3 在饲料上的应用 |
2 L-缬氨酸的代谢调控育种 |
2.1 诱变育种 |
2.1.1 诱变育种策略 |
2.1.1. 1 切断或改变平行代谢途径 |
2.1.1. 2 解除菌体自身的反馈调节 |
2.1.1. 3 增加前体物质的合成 |
2.1.1. 4 切断进一步代谢途径 |
2.1.1. 5 选育营养缺陷型回复突变株 |
2.1.2 国内外利用诱变技术进行L-缬氨酸菌种选育发展现状 |
2.2 构建目的工程菌 |
2.3 原生质体融合 |
3 展望 |
(10)L-缬氨酸高产菌株的选育及其特性的初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
ABSTRACT |
第一章 绪论 |
1.1 研究背景 |
1.1.1 氨基酸及分支链氨基酸 |
1.1.2 L-缬氨酸 |
1.2 国内外研究进展 |
1.2.1 诱变法选育L-缬氨酸生产用菌在国内的进展 |
1.2.2 国外通过诱变法选育L-缬氨酸生产用菌的进展 |
1.2.3 通过分子生物学技术选育L-缬氨酸生产用菌的进展 |
1.3 本论文研究内容 |
第二章 诱变法选育亲本菌株NVT1103 与菌株JVHK597 |
2.1 前言 |
2.2 材料与方法 |
2.2.1 实验材料 |
2.2.2 化学试剂 |
2.2.3 实验仪器 |
2.2.4 主要溶液与培养基配方 |
2.2.5 实验方法 |
2.3 结果与讨论 |
2.3.1 定量测定发酵液中所含的L-缬氨酸 |
2.3.2 菌株ZGH6128 的验证 |
2.3.3 诱变法选育L-缬氨酸高产菌 |
2.4 本章小结 |
第三章 原生质体融合法选育L-缬氨酸高产菌 |
3.1 前言 |
3.2 材料与方法 |
3.2.1 实验材料 |
3.2.2 化学试剂 |
3.2.3 实验仪器 |
3.2.4 主要溶液与培养基配方 |
3.2.5 实验方法 |
3.3 结果与讨论 |
3.3.1 测定亲本菌株的生长曲线 |
3.3.2 亲本菌株原生质体的制备与原生质体再生 |
3.3.3 亲本原生质体的融合过程 |
3.3.4 融合子的收获 |
3.3.5 所筛选的融合子产酸水平稳定性试验 |
3.4 本章小结 |
第四章 L-缬氨基酸产生菌NJv61 发酵条件的优化 |
4.1 引言 |
4.2 材料与方法 |
4.2.1 实验材料 |
4.2.2 化学试剂 |
4.2.3 实验仪器 |
4.2.4 培养基配方 |
4.2.5 实验方法 |
4.3 结果与讨论 |
4.3.1 种子培养基组成与其培养条件的研究 |
4.3.2 发酵培养基组成与其培养条件的研究 |
4.3.3 7L 发酵罐发酵试验 |
4.4 本章小结 |
第五章 各菌株L-缬氨酸合成途径中代谢流量的分析 |
5.1 引言 |
5.2 材料与方法 |
5.2.1 实验材料 |
5.2.2 化学试剂 |
5.2.3 实验仪器 |
5.2.4 培养基配方 |
5.2.5 实验方法 |
5.3 结果与讨论 |
5.3.1 菌株ZGH6128,NVT1103,JVHK597 和NJv61 发酵过程的特点 |
5.3.2 拟稳状态下L-缬氨酸生产菌代谢流量的分布与变化 |
5.4 本章小结 |
第六章 α-氨基丁酸与2-噻唑丙氨基酸高抗性高产菌株乙酰羟基酸合成酶基因的克隆与表达 |
6.1 引言 |
6.2 材料与方法 |
6.2.1 实验材料 |
6.2.2 化学试剂 |
6.2.3 实验仪器 |
6.2.4 培养基配方 |
6.2.5 实验方法 |
6.3 结果与讨论 |
6.3.1 菌株Brevibacterium flavum NJv61 的基因组DNA 的提取 |
6.3.2 菌株Brevibacterium flavum NJv61 乙酰乳酸合成酶基因的克隆 |
6.3.3 菌株Brevibacterium flavum NJv61 乙酰乳酸合成酶基因的表达 |
6.4 本章小结 |
第七章 结论与展望 |
7.1 研究结论 |
7.2 课题展望 |
论文创新点 |
致谢 |
参考文献 |
附录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 |
四、L-缬氨酸生产菌的选育及基于遗传算法的发酵培养基优化(论文参考文献)
- [1]耐氧型丁醇生产菌的筛选及高效转化白酒糟生产丁醇的研究[D]. 蔡林洋. 湖北工业大学, 2020(08)
- [2]安丝菌素AP-3高产菌株选育及发酵条件优化[D]. 梁美贤. 福建师范大学, 2016(04)
- [3]刺糖多孢菌培养基及发酵工艺条件优化[D]. 张由恒. 湖南师范大学, 2016
- [4]支链氨基酸生物合成及其代谢工程育种研究进展[J]. 张伟国,郭燕风.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4(08)
- [5]链霉菌JS-1T发酵优化与诱变选育[D]. 张扬. 福建农林大学, 2014(05)
- [6]加纳链霉菌生长特性及黄霉素发酵工艺的研究[D]. 黄艳. 浙江工业大学, 2014(05)
- [7]支链氨基酸生物合成及其代谢工程育种研究进展[J]. 张伟国,郭燕风. 食品与生物技术学报, 2014(02)
- [8]L-缬氨酸代谢工程育种的研究[D]. 侯小虎. 江南大学, 2012(07)
- [9]L-缬氨酸的应用和育种研究进展[J]. 王均成,王可,张春宇. 发酵科技通讯, 2012(01)
- [10]L-缬氨酸高产菌株的选育及其特性的初步研究[D]. 刘焕民. 江南大学, 201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