柯勒律治诗歌的艺术品质

柯勒律治诗歌的艺术品质

一、柯尔律治诗歌的艺术品质(论文文献综述)

廖四平,战格格[1](2021)在《袁可嘉的诗论与西方影响》文中研究表明袁可嘉的诗论深受西方诗歌、诗论或文论的影响;其中,有关"诗与非诗""现实、象征、玄学的‘综合’""现实与诗""诗与经验""诗的戏剧化""想象逻辑""戏剧主义"等问题的一些具体观点以及诗论文本上所受的影响尤为明显;袁可嘉的诗论在接受西方影响时首先是立足于中国本土,其次是融进了袁可嘉自己的体会和见解,再次是注重中国现代诗学概念的建构,最后是注重中西新诗潮的交融。

吕和祥[2](2021)在《论史景迁历史叙事的文学性》文中认为

黄丽贤[3](2020)在《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趋势研究》文中提出1918年,周作人编写的《欧洲文学史》问世,外国文学史教材的编撰自此便开始备受关注,但以往的相关研究鲜见探讨现代化进程如何影响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为此,本文借助教育学相关理论,以改革开放至今的多部经典外国文学史教材的编写为个案,并以现代化进程的推进为背景,对比梳理多部教材的异同,重点探讨现代化进程与其编写趋势的关系,主要包含不同时期政治、文学、教育及伦理价值等方面不同程度的影响。全文共分为七章节,第一章为绪论部分,阐明本文的研究缘由,界定相关概念,说明研究目的、研究内容、研究意义及方法,厘清本研究总体思路。第二章综述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研究情况,并对我国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进行溯源。第三章为理论基础,以认知主义学习理论、布鲁姆教学目标分类理论、人本主义学习理论为根据,为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提供科学指导方针。第四章探讨1978-1984年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的初步探索。改革开放拉开了中国新面貌的帷幕,这一时期几部外国文学史教材在“左倾”风潮转向“实事求是”思想的过渡中初试锋芒,对比这几部教材的同异之处,就那一时期现代化进程的政治、教育、文学及伦理价值背景如何影响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进行叙述。第五章探究1985-1999年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多元化的趋势。这一时期几部外国文学史教材在繁荣的文化、活跃的思想中褪去文革色彩,开始走向多元,依据教育学理论分析几部教材编写的进步与不足之处,并论述在改革开放进一步推进下政治、教育、文学及伦理价值现代化对教材编撰的影响。第六章考察2000-至今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多元的深化与推进。新世纪几部外国文学史的编撰趋势在新的世界格局、新的挑战中日新月异。以教育学理论为根据,探讨几部新世纪外国文学史编写嬗变的异同点,并阐明现代化进程中的政治、教育、文学、伦理价值等方面演变对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的影响趋势。第七章为结语,阐述本研究的发现、不足和对未来研究的展望。归纳总结本研究发现,在此基础上提出适当建议。基于史料分析和案例对比研究,本研究认为,改革开放以来,随着现代化进程的推进,外国文学史编写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为1978-1984年,新时期之初的外国文学史教材种类少、阶级特色鲜明。现代化进程中依然是政治主导,教育、文学和伦理价值观现代化的推进相对滞后,相应的外国文学史教材中政治色彩显着,其教育性、文学性和传授伦理价值的功能等被忽略。第二阶段为1985-1999年,这一时期现代化建设已取得不小成果,占主导的政治现代化逐渐让位于文学现代化,教育和伦理价值观在现代化建设中也紧跟步伐。文学理论空前繁荣、教育的革新和伦理价值的多元化使得这一时期外国文学史教材种类多样、内容丰富,而且教材属性凸显,但教材编写理念和内容较之文学研究领域相对滞后,与具有中国特色的外国文学史研究仍有差距。第三阶段为2000-至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不断推进,我国外国文学教材编写的多元化不断深化与稳定,信息化和多样化显着,这里的多样化涉及内容、编写形式及呈现方式的多元化。教材编写较之文学研究领域的研究延时性愈发不明显,但距离成熟的中国特色外国文学史教材仍有一定差距。

霍一鸣[4](2019)在《袁可嘉经验诗学思想研究》文中认为袁可嘉在40年代的一系列诗学思想主要集中于其“新诗现代化”的构想中,旨在通过建立“现代诗”的理想形态进而完成对诗歌综合品质的追求。具体而言,又突出地体现在其关于“经验”与现代诗关系的表述上。笔者认为这些表述存在着逻辑上的关联,可称作一种经验诗学。本文力图从两个角度、三个方面来阐释其形成语境和内涵旨归,探究其意义和限度。除绪论外共包括三部分:第一部分主要在20世纪40年代中国的各种语境中考察其经验诗学思想的形成,涉及到时代文化语境,社会现实背景及诗学自身的发展等层面。具体而言,袁可嘉的经验诗学思想是其以一个自由主义知识分子的身份在充满战争和政治较量的历史转折时期作出的诗学选择,包含了对“现代”这一文化现实的回应,以及对当时社会历史现实的独特关怀方式,并在他的“新诗现代化”诗学构想中体现出来。袁可嘉突出“经验”在现代诗中的意义,在克服诗歌中“热情”、“说教”、“感伤”等倾向的同时也促进了诗歌感受力从感觉—情绪层面向经验—意识层面的更具现代性的转化。第二部分则重点阐释其经验诗学思想的内涵旨归。关于袁可嘉“经验”和现代诗关系的表述可以从“经验的获得”、“经验的传达”两方面来理解。放置在他推崇的戏剧主义批评框架内考察,则是通过实现诗歌素材、动力、媒介的戏剧化来实现诗歌整体方向的戏剧化,进而完成对个人与非个人、历史与非历史因素相融合的诗歌综合品质的追求。具体而言,在经验如何获得的问题上,袁可嘉强调的是生活经验与诗歌经验的分野以及生活经验如何转化为诗歌经验的过程,涉及到诗歌与政治等其他社会因素平行关系的建立、想象力的综合等要点。而在经验何以传达方面,他又提供了“想象逻辑对诗歌结构的安排”、“语言弹性的追求”、“意象比喻的特殊构造”以及“客观对应物的运用”等技术发明。在当时的实践中,穆旦的诗歌写作则显现了从这种诗学共识出发却又不止于此的特殊性和丰富性。“用身体思想”的诗歌想象方式使他成为“经验”传达中的“这一个”。第三部分旨在探究袁可嘉经验诗学思想分别在新诗现代性探索和作为新诗自身“传统”方面的意义和限度。具体而言,其经验诗学关注的是如何在诗歌中用新的感觉、想象方式、语言策略自觉处理个人与时代经验的关系,在对现代主义诗学立场的修正和澄清中完成对新诗现代性具体形态的设想。同时,这种探索的意义和局限也在当时中国社会特殊的现代性问题中得到凸显。而其如何在新诗自身传统的意义上存在,则需进一步在90年代的“个人化”语境中考察其意义的延展和内容的丰富。同时,也要在新世纪以来“经验”愈加贫乏的时代危机中反思其作为一种审美文论的可能和限度。

蔡江珍[5](2018)在《台湾当代散文现象及文体理论的衍变》文中指出台湾当代散文理论的初建深受"五四"新文学散文理论的影响,但政治制导下写作日趋软化。随着现代主义运动的发生,余光中先生以"剪掉散文的辫子"呼吁散文变革,所倡导的"诗化"现代性也成为前三十年台湾散文变革的主要方式。二十世纪九十年代随着后现代思潮的涌入,大量新世代作家极富创新性的"跨文类"写作实践,及其对散文虚构美学的推崇,颠覆传统散文观念的同时带动了散文理论思考的衍变。

陶锋,周璇[6](2017)在《大众文化还是精英艺术:论鲍勃·迪伦作品的艺术性》文中提出是大众文化还是精英艺术,人们对鲍勃·迪伦的艺术定位不一。本文试图从法兰克福学派对大众文化的批判入手,对迪伦的艺术进行分析。鲍勃·迪伦的民谣歌曲形式来源于大众,但是他通过学习吸收精英艺术(如现代派)的手法,并且发展了民谣本身的否定性和批判性,使得民谣不断地朝向形式自律的方向发展,因此,迪伦的作品结合了大众文化和精英艺术各自的优点——真实的生活以及本真性、否定性,而自觉批判了深受文化工业控制、过于形式脱离生活的弊病,真正实现了两者的融合。

陈军[7](2017)在《从阅读程式到修辞话语——乔纳森·卡勒的结构主义抒情诗理论》文中提出卡勒的《抒情诗理论》以古希腊的爱情诗开局,以美国的现代自由体诗收篇,分析了西方抒情诗的诸多名篇名作。在具体作品阐释的基础上,他系统梳理了相关批评文献,结合黑格尔的美学、奥斯汀的话语行为理论、阿多诺的辩证美学,从体裁特征、内在品质、反摹仿性、公共话语模式四个方面,阐明了抒情诗独有的颂扬、夸张、表演、节奏、呼语、戏剧性、非进行现在时等修辞特色。他的《结构主义诗学》超越了文学批评中的唯阐释论,而《抒情诗理论》以间接言说、反摹仿、仪式化等批评理念,建构了一套结构主义的抒情诗学,突破了自亚里士多德以来的唯摹仿论。

柳士军[8](2015)在《世界文学视域中的朗费罗诗歌研究》文中指出朗费罗,19世纪美国浪漫主义文学最重要的集大成者之一,戏剧家、翻译家、旅行作家,新英格兰文学的翘楚,是“世界文学”与彼时新兴的美国本土文学联结的枢纽。朗费罗的诗尚道崇德,辞畅意达、韵律优美,乐湛民心,因缘际会成为中国现代“新文学”界所传习的首批西方资源之一。本文在世界文学的视域中审视探究朗费罗诗歌的踪迹及其(在美国)境内外的影响流布,有重要理论价值与实践效用。论文由八部分组成。绪论回顾了本选题中西研究现状的同时,介绍了选题缘由、研究方法、理论与实践意义等。第一章阐述了朗费罗诗歌理论与他的民族文学观、世界文学观。朗费罗“以诗论诗”,遍历诗歌创作论的各个侧面,为美国诗学建构贡献自己个性化的尝试。朗费罗的方法与目标形成了文体回环的意趣,既秉承了欧洲文化诗学的传统也具有中国诗论的言路。其次,笔者讨论朗费罗的诗歌艺术,它涵盖了朗费罗诗歌的文体、意象、风格、技巧等;再次,本章还讨论了朗费罗诗歌理论中的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观,他提出“文学民族化,但是世界化更好”的观点超越其时代与文化语境,具有前瞻性。第二章聚焦于朗费罗诗歌创作与欧洲文学的渊源。欧洲文学是朗费罗诗歌理论与创作成熟的宏阔背景。笔者主要讨论了古罗马的贺拉斯、意大利的但丁、德国的歌德以及英国的莎士比亚、狄更斯等对朗费罗诗歌创作的影响。第三章阐释朗费罗诗歌经典化及其在美国的影响。美国文学是世界文学的一部分。美国文学史家对朗费罗的完美书写积极推动朗费罗的声誉在美国的流布。在世界文学视野下研究朗费罗,朗费罗是欧洲文学传统的集大成者,其后又成为美国后继文学发展的源泉之一:狄金森、惠特曼、弗罗斯特、海明威、福克纳、薇拉·凯瑟等人都或多或少受到了朗费罗诗歌传统的熏染。第四章研究朗费罗诗歌在中国的影响,主要研究郭沫若、赵萝蕤、胡适、穆旦等对朗费罗诗歌的译介。论文认为中国现代文学有很强大的外源性,世界文学共同体中不同的“他者”为中国文学提供了必要的镜像,中国文学也以自己的审美先行结构主动选择、撷取世界文学的因子,促进中国现当代文学的繁荣发展。第五章探讨朗费罗与中国文学的双向形塑。笔者讨论了朗费罗诗歌创作中的中国题材以及他对中国的乌托邦想象。朗费罗的形象建构是通过中国文学史家、作家、翻译家共同合作完成的,他的“君子”形象契合中国儒家思想的内涵。论文以吴宓对朗费罗《伊凡吉琳》作品中形象的改编为个案研究探讨中国文学如何完成对朗费罗诗歌的形象塑造。第六章研究朗费罗诗歌在新世纪世界文学接受史中的地位涨落与未来的展望。论文从世界文学的视野探析了“矮化朗费罗之战”去经典化因由,寻找不同时期朗费罗接受效果变迁的源流。当下的世界诗坛依然需要借鉴朗费罗诗歌传统,构建多元而可持续的文学图景,从而引导当代诗歌在创新的焦虑与守成的持重之间寻求微妙的平衡。论文结语指出本研究存在不足之处并提出了后续研究设想。本论文的主要结论有:1.朗费罗汲取欧洲文学、亚洲文学的精髓,体现一种新理性精神:尊重他者、兼容并包、开放实践、确立人与自我、人与自然的和谐思想。在世界文学背景下,探究朗费罗的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共生与互动关系,有助于为中国文学从边缘文学走进主流文学提供一个新的参照系。2.从世界文学新建构的学术史背景出发,论文发现正是朗费罗文学世界性因素使他走出美国,走向世界。他的双向建构既包含对世界性因素互文性吸收,也包含了朗费罗对外部现实世界的反馈。朗费罗是世界文学时间轴上的重要节点,既是先前世界的结果,又是随后世界的原因。3.从中国文化的视角审视朗费罗,这位美国作家的形象必然产生“同情”的效果:既是一位友好的美国绅士也兼具中国文化品质的君子。4.当下的世界诗坛需要朗费罗诗歌传统来校验诗歌的创新的方向。写作在根本上是为世界守成。世界文学敬奉普遍的人性,只有超越个体生命的意义的作品才能获得世界文学的声誉。朗费罗诗学丰富而深刻的思想和形式在21世纪测绘与构建新的世界文学图景中仍然是不可或缺的“特征点”之一。

辛雅敏[9](2013)在《20世纪莎士比亚批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20世纪莎评不仅继承了莎士比亚批评在西方文学研究中的重要地位,也从一个侧面反映了20世纪西方文学批评发展的面貌。在20世纪莎评的舞台上,按先后顺序大概活跃着这几大批评阵营,即性格分析与精神分析莎评、历史主义莎评、形式主义莎评、以及70年代以后的政治文化莎评。本研究主要讨论了这些莎评阵营的批评方法和批评实践。绪论绪论部分从选题价值、研究现状、研究思路和方法来阐述本文选题的依据和研究路径。对20世纪莎士比亚批评的研究不仅能够帮助我们更深入地理解莎士比亚,也能反映出西方文学批评发展的轨迹。但是,国内外的相关研究都不是十分繁荣。本研究希望通过一些重要的莎评家和莎评着作,对20世纪莎评进行考察和分析。第一章人物心理批评:性格分析与精神分析世纪初的莎评以布拉德雷和弗洛伊德及其弟子琼斯为代表,两者都可以被视为一种人物心理分析方法。布拉德雷的莎评以性格分析方法为主,不仅细腻动人而且很好地结合文本,同时还能注意到莎剧的意象、氛围等后来的现代批评才不断发掘的元素,在世纪初就为莎评树立了一座不可逾越的高峰。不过几乎与此同时,来自德语世界的精神分析方法开始影响文学批评,弗洛伊德及其弟子琼斯用俄狄浦斯情结对莎士比亚的解读将这种批评方法也带入了莎士比亚批评。精神分析方法在莎评中应用的典范便是弗洛伊德师徒二人对《哈姆莱特》的解读。在这方面,精神分析方法用俄狄浦斯情结解释哈姆莱特的性格和心理,产生了巨大的影响。第二章历史主义批评:莎士比亚与伊丽莎白时代布拉德雷之后,莎士比亚批评先后出现两大阵营,即历史主义批评和形式主义批评。历史主义批评来自于莎士比亚历史学术研究对莎士比亚批评的介入,历史学者不满于性格分析和精神分析这些批评方法对莎士比亚的“篡改”,认为这些批评都犯了时代错误(anachronism)的毛病。他们从扎实的历史学术研究出发解读莎士比亚,例如斯托尔和许金等人试图将莎士比亚放入伊丽莎白时代的戏剧传统中,考察莎士比亚是如何创作戏剧的,进而指出莎士比亚戏剧的真正意义。另一些历史主义批评家则从伊丽莎白时代的政治、思想、文化等方方面面的历史背景出发,试图将莎士比亚还原到他自己的那个时代,了解莎士比亚本人的思想和观念,进而理解其戏剧艺术。这些批评家中以坎贝尔和蒂利亚德最为典型。第三章形式主义批评:意象、象征、原型随着现代诗论和现代文学批评的兴起,形式主义莎评也兴在30年代开始崭露头角,并且迅速发展壮大。斯珀金在30年代初开始对莎士比亚戏剧中的意象进行分类、归纳、总结,产生了巨大影响,可以说是形式主义莎评的先驱;几乎与此同时,奈茨开始提倡将莎剧视为诗歌,从每一个词入手分析其中的意象、主题等方面;与此类似,奈特注意到了莎剧中的“空间”元素,提倡一种重视戏剧氛围的“空间”批评;另外,布鲁克斯也在《精致的瓮》中示范了新批评方法,分析了《麦克白》中的几个意象及其象征意义;最后,当新批评等形式主义批评方法在五、六十年代逐渐式微之后,弗莱的莎评也让我们看到了形式主义莎评的另外一个方面,即从神话原型和结构方面入手,对莎剧中不断出现的重复元素进行分析。第四章政治文化批评:从边缘到中心70年代以后,在马克思主义和解构主义等理论的影响下,莎士比亚批评出现了一次大规模的变革。在这场变革中诞生了新历史主义、文化唯物主义、女性主义等莎评流派。这些新一代的莎评家们以格林布拉特和多利莫尔为代表,带有明显的左倾色彩。他们不像形式主义莎评那样只专注于文本内部,也不像旧历史主义那样认为历史是一个透明的棱镜,而是运用新的批评方法,深入到文本与历史不断变化的关系之中,关注以往不太被关注的问题,将莎士比亚批评推向一种政治文化批评。结语20世纪莎评五彩纷呈,我们选取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莎评家,目的在于既兼顾具体观点,又能从总体上把握莎士比亚批评发展的某些趋势。当然,这样的研究不可能穷尽所有有价值的西方莎评,但希望可以抛砖引玉,为国内学界更深入地研究莎士比亚做出些许贡献。

于雷[10](2013)在《基于视觉寓言的爱伦·坡小说研究》文中研究指明爱伦·坡小说的寓意表征逻辑乃是基于对一种独特的视觉寓言所做出的回应,它强调用“视网膜的外围”去聚焦,以杜宾的“侧目而视”去审视被观察对象。作为一种隐性的文学认知理据,“侧目而视”不仅仅存在于故事层面(认知寓言),更存在于话语层面(叙述策略/“秘密写作”)、元语层面(基于“作者的读者”之批评策略)乃至于哲学层面(“南方闲游”)。这种视觉寓言既涵盖“视觉对象”(涉及爱伦·坡小说的“不及物美学”)和视觉距离(涉及爱伦·坡小说的“整体美学”),但更重要的则是在前两个层面的基础上过渡到第三个层面,也即“侧目而视”一方面如何与爱伦·坡所提倡的寓意接受方式(“暗示性的一瞥”)存在着本质上的契合,另一方面又是如何成为“秘密写作”赖以发生的文学认知理据并为爱伦·坡的小说寓意提供独特的表征路径。基于以上思考,本论文拟从三个维度对爱伦·坡的“侧目而视”加以考察:(1)作为美学观的“侧目而视”;(2)作为批评/创作观的“侧目而视”以及(3)作为哲学观的“侧目而视”。具体说来,包括以下几个章节:第一章主要探讨“作为美学观的’侧目而视’”。本章在基于“导论”中有关“视觉寓言”的讨论基础上首先着重发掘并梳理各种散见于爱伦·坡小说及非小说类文本当中的美学理念,具体分为四个层面:真实观、寓意观、情节观和读者观。其次,在“侧目而视”这一认知机制下统揽上述层面的美学实践价值(“读者观”将作为依附性因素而贯穿于其它三个独立层面的美学讨论当中),并得出以下结论:(1)爱伦·坡小说中的“真实”作为一种逻辑语义之“真”,包括偶然性的“事实之‘真’”(处于理想读者的“视网膜的中心”)与必然性的“推理之‘真’”(处于理想读者的“视网膜的外围”);(2)爱伦·坡小说中的“寓意”表征策略对应着理想读者在寓意接受过程中所实施的“暗示性的一瞥”;而这恰恰决定了“秘密写作”的可能性和必要性;(3)爱伦·坡小说中的情节偏离作为“游戏之外的事物”非但不会损害作品的整体美学,相反倒能够使得故事情节在其蜿蜒琐碎的表相之下通往文本中预设的隐含寓意,进而为理想读者的“侧目而视”提供独特的解码平台。最后,本章还将着重探讨爱伦·坡在其创作过程中如何表现出一种因“侧目而视”而带来的全局视野,并由此实现其小说在跨文本、跨主题乃至跨文类意义上的“体系美学”。第二章主要围绕“作为批评/创作观的‘侧目而视’”展开,力图以“作者的读者”(也即理想读者)之批评视野阐述这一视觉寓言如何在实践意义上成为爱伦·坡“秘密写作”背后的文学认知理据。出于例释之目的,本章将选取四个颇具典型意义的文本作为批评对象。其中,第一部分聚焦于《创作的哲学》这一最为经典的爱伦·坡“理论”读本与其经典推理小说(尤其是《莫格街凶杀案》)之间存在的内部契合与文本呼应,并在此基础上将其诠释为一则以“《乌鸦》的‘发生’”为谜案、以诗学探讨为线索、以逻辑分析为手段的“推理故事”。第二部分聚焦于爱伦·坡最鲜为论及的“长篇”小说《裘力斯·罗德曼日志》,通过观照爱伦·坡小说美学的独特肌理将《日志》的文本残缺视为其创作风格的合理延续,并在此基础上论证小说在关键节点上的“断裂”恰恰是深化其伦理内涵的绝妙之笔:小说的逻辑重心并非指向主人公如何穿越洛基山脉,而是通过其探险之旅反观印第安民族身份如何在白人拓殖进程中遭受剥夺;在此意义上,《日志》通过文本的残缺实现了其完整的伦理批判。第三部分聚焦于爱伦·坡本人奉为“最佳”的哥特小说《雷姬亚》,通过分析指出《雷姬亚》中的叙述者是故事的隐含逻辑中心,他所代表的乃是一位正统的德国浪漫主义(追随)者;面对19世纪德国浪漫主义从“冲动阶段”(雷姬亚)到“批判阶段”(罗温纳)的转型期,叙述者表现出了作为“人文困惑”隐喻的心理病症。第四部分聚焦于爱伦·坡最常为研究的复仇小说《一桶艾蒙提拉多酒》,着重通过对情节中提及的“最后一块石头”进行隐喻性解读,还原故事在语义边缘地带围绕“整体美学”所设置的文学寓言。第三章旨在将“侧目而视”与爱伦·坡的地缘文化身份相结合,回答其小说创作中的“南方性”如何从根本上表征为一种哲学意义上的“阈限性”。本论文认为,爱伦·坡一方面与其他“旧南方”时代的南方作家一样经受了“民族文学”内部的“他者化”(第一次否定),但另一方面他又借助“走出南方”的姿态在区域文学内部实现了一次主动积极的“他者化”(这是一种辩证法意义上的“否定之否定”)。这种“双重否定”使得爱伦·坡有别于同时代那些仅仅在本土区域文化内部偏居一隅的其他文化异类(譬如梭罗),进而在社会观察层面上获得了一种超乎寻常的“先进性”。可以说,爱伦·坡对南方社会的介入方式正在于他采取了一种看似“非南方性”的悖论性姿态;他始终选择在南方世界的边缘地带徘徊,凭籍“侧目而视”的独特眼光以及由此所产生的相对安全的批判距离对南方社会问题加以深刻的洞察。这使得爱伦·坡成为了一名真正的“闲游客”(在波德莱尔与本雅明的相关概念意义上),他在表面光怪陆离的小说世界中投射出一位南方知识分子对社会问题的深刻反思——“侧目而视”既是爱伦·坡小说“秘密写作”的重要认知理据,更表征着其在社会观察中所演绎的“闲游”姿态;而这一姿态与生俱来的“阈限性”无疑也是爱伦·坡小说获得其“南方性”的哲学渊源。

二、柯尔律治诗歌的艺术品质(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柯尔律治诗歌的艺术品质(论文提纲范文)

(1)袁可嘉的诗论与西方影响(论文提纲范文)

一、袁可嘉诗论的具体观点与西方影响
    (一)“诗与非诗”
    (二)“现实、象征、玄学”的“综合”
    (三)“现实与诗”
    (四)“诗与经验”
    (五)“诗的戏剧化”
    (六)“想象逻辑”
    (七)“戏剧主义”
二、袁可嘉诗论的文本与西方的影响
三、袁可嘉诗论的西方影响与袁可嘉的创造性建构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趋势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缘起
    1.2 概念界定
        1.2.1 现代化
        1.2.2 外国文学
        1.2.3 教材与教科书
    1.3 研究目的与研究内容
        1.3.1 研究目的
        1.3.2 研究内容
    1.4 研究意义
    1.5 研究方法
        1.5.1 研究思路
        1.5.2 研究方法
第二章 文献综述
    2.1 教材编写与教材研究
    2.2 改革开放以来外国文学史教材研究
    2.3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的历史分期
第三章 理论基础
    3.1 认知主义学习理论
    3.2 布鲁姆教育目标分类学理论
    3.3 人本主义学习理论
第四章 1978-1984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反思与调整
    4.1 改革开放初期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的现代化背景
        4.1.1 政治的拨乱反正
        4.1.2 文学的正本清源
        4.1.3 教育的补偏救弊
        4.1.4 伦理价值观的矛盾与醒悟
    4.2 1978-1984外国文学史类教材
        4.2.1 单一的外国文学史教材
        4.2.2 改革开放初期初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评价
    4.3 1978-1984:现代化进程中的外国文学史类教材编写反思
第五章 1985-1999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多元格局的形成
    5.1 改革开放中后期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的现代化背景
        5.1.1 政治的民主改革
        5.1.2 伦理价值观的个人倾向
        5.1.3 文学的百家争鸣景象
        5.1.4 教育的自主革新
    5.2 1985-1999外国文学史教材
        5.2.1 趋于多样化的外国文学史教材
        5.2.2 改革开放中后期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评价
    5.3 1985-1999:现代化进程中的外国文学史类教材编写反思
第六章 2000-至今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多元格局的深化
    6.1 新世纪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的现代化背景
        6.1.1 政治的中国特色建设
        6.1.2 教育的创新意识与国际意识
        6.1.3 文学的多元共融趋势
        6.1.4 伦理价值观的全球化视野
    6.2 2000-至今外国文学史教材
        6.2.1 重点各异的外国文学史教材
        6.2.2 不断再版的外国文学史经典
        6.2.3 新世纪至今陀思妥耶夫斯基的评价
    6.3 2001-至今:现代化进程中的外国文学史类教材编写反思
第七章 结语
    7.1 本研究的主要发现
    7.2 对当代与未来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的启示
    7.3 本研究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1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撰写的论文
致谢

(4)袁可嘉经验诗学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从情感到经验
    第一节 对“现代”的回应
    第二节 转折时期的选择
    第三节 反思中的探索
        一、方案的提出
        二、针对性的借鉴
        三、对“综合”的寻求
    第四节 诗是经验
        一、批评尺度的改变
        二、“经验”的意涵
        三.、“经验”与“情感”
第二章 从经验到形式
    第一节 经验的获致
    第二节 经验的传达
        一、理论的方向:新诗戏剧化
        二、艺术的实践:《春》的身体修辞
第三章 作为一种“传统”
    第一节 两个向度上的意义
        一、新诗现代性的探索
        二、一种“传统”的理解
    第二节 “个人化”的经验
    第三节 经验贫乏时代的危机
结语
参考文献
后记

(5)台湾当代散文现象及文体理论的衍变(论文提纲范文)

一、“五四”传统的消长与台湾散文文体理论的初建
二、现代性诉求与散文文体观念的深化
三、后现代思潮中散文写作及理论的衍变

(6)大众文化还是精英艺术:论鲍勃·迪伦作品的艺术性(论文提纲范文)

一大众文化与文化工业:对大众性的批判与鲍勃·迪伦艺术的大众基础
二精英艺术:鲍勃·迪伦艺术的本真性与批判性
三大众文化与精英文化的对立与融合:鲍勃·迪伦艺术的综合性

(7)从阅读程式到修辞话语——乔纳森·卡勒的结构主义抒情诗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一、抒情诗的体裁:传统与规约
二、抒情诗的内在品质:四个参数
    1. 抒情诗是一种间接言说。
    2. 抒情诗具有非摹仿性。
    3. 抒情诗的话语行为具有仪式性。
    4. 抒情诗的言语夸张, 具有祈愿的功能。
三、抒情诗的反摹仿性:思想写作与修辞
四、抒情诗的公共话语:三个社会功能

(8)世界文学视域中的朗费罗诗歌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章 朗费罗诗学中的世界文学观
    第一节“以诗论诗”的诗歌批评特色
    第二节 秉承欧美传统的诗歌艺术通论
    第三节 民族文学与世界文学思想概览
    结语
第二章 欧洲文学对朗费罗诗歌影响
    第一节 欧洲文学与朗费罗诗歌整体创作简论
    第二节 德国歌德世界文学观与翻译观的浸淫
    第三节 古罗马贺拉斯、意大利但丁思想的陶铸
    第四节 英国莎士比亚、狄更斯的潜移默化
    结语
第三章 美国文学对朗费罗诗歌的传承
    第一节 美国文学史中朗费罗的形象建构
    第二节 惠特曼诗歌的内蕴与朗费罗的精神向度
    第三节 狄金森、弗罗斯特与朗费罗诗歌的接受
    第四节 海明威、福克纳与朗费罗诗歌的文本关联
    结语
第四章 朗费罗在现当代中国的译介
    第一节 《朗费罗诗选》在中国的翻译
    第二节 赵萝蕤与《哈伊瓦撒之歌》的流布
    第三节 胡适、郭沫若与朗费罗诗歌的秉承
    第四节 穆旦:朗费罗是不该“忘记的文学遗产”
    结语
第五章 中国文学与朗费罗的双向形塑
    第一节 朗费罗诗歌创作中的中国题材
    第二节 中国文学中朗费罗形象的建构
    第三节 伊凡吉琳的形象在中国的嬗变
    结语
第六章 朗费罗与新世纪的世界文学
    第一节“矮化朗费罗之战”的新阐释
    第二节 朗费罗批评之批评
    第三节 朗费罗与21世纪世界诗坛的畅想
    结语
结语
参考文献
读博期间主持项目、发表论文与学术活动
后记

(9)20世纪莎士比亚批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 选题价值
    二、 国内外研究现状
    三、 研究思路和方法
第一章 人物心理批评:性格分析与精神分析
    第一节 布拉德雷
    第二节 精神分析莎评
        一、 弗洛伊德
        二、 琼斯
    第三节 小结
第二章 历史主义批评:莎士比亚与伊丽莎白时代
    第一节 文学与戏剧传统
        一、 斯托尔
        二、 许金
    第二节 伊丽莎白时代的心理学与人性论
        一、 坎贝尔
        二、 斯宾瑟
    第三节 蒂利亚德
    第四节 小结
第三章 形式主义批评:意象、象征、原型
    第一节 意象批评
        一、 斯珀津
        二、 克勒门
    第二节 意象、主题、象征
        一、 奈特
        二、 剑桥派与新批评
    第三节 神话、仪式、原型
        一、 奈特
        二、 弗莱
    第四节 小结
第四章 政治文化批评:从边缘到中心
    第一节 从解构到意识形态
    第二节 新历史主义莎评
    第三节 文化唯物主义莎评
    第四节 小结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后记

(10)基于视觉寓言的爱伦·坡小说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导论
    第一节: 国内外爱伦·坡小说研究现状
    第二节: 爱伦·坡小说中的视觉寓言
    第三节: 问题的提出、价值及研究思路
第一章 爱伦·坡的小说美学观
    第一节 爱伦·坡小说美学的四个层面
    第二节 “侧目而视”机制下的美学观照
    第三节 爱伦·坡小说创作的“体系美学”
第二章 基于“侧目而视”的“秘密写作”
    第一节 作为“推理故事”的《创作的哲学》
    第二节 《裘力斯·罗德曼日志》的文本残缺
    第三节 《雷姬亚》: “德国浪漫主义转型期”的人文困惑
    第四节 从“共济会”到“最后一块石头”:《一桶艾蒙提拉多酒》中的文学寓言
第三章 爱伦·坡小说的“南方性”
    第一节 “旧南方”历史语境中的“南方文学”
    第二节 “南方文学”语境中的爱伦·坡
    第三节 “阈限性”: “南方性”的哲学内涵
    第四节 爱伦·坡: “侧目而视”的南方“闲游客”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四、柯尔律治诗歌的艺术品质(论文参考文献)

  • [1]袁可嘉的诗论与西方影响[J]. 廖四平,战格格. 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1(04)
  • [2]论史景迁历史叙事的文学性[D]. 吕和祥.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21
  • [3]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外国文学史教材编写趋势研究[D]. 黄丽贤. 南京邮电大学, 2020(02)
  • [4]袁可嘉经验诗学思想研究[D]. 霍一鸣. 河北师范大学, 2019(07)
  • [5]台湾当代散文现象及文体理论的衍变[J]. 蔡江珍. 东吴学术, 2018(01)
  • [6]大众文化还是精英艺术:论鲍勃·迪伦作品的艺术性[J]. 陶锋,周璇. 当代文坛, 2017(03)
  • [7]从阅读程式到修辞话语——乔纳森·卡勒的结构主义抒情诗理论[J]. 陈军. 外国文学动态研究, 2017(02)
  • [8]世界文学视域中的朗费罗诗歌研究[D]. 柳士军. 苏州大学, 2015(11)
  • [9]20世纪莎士比亚批评研究[D]. 辛雅敏. 吉林大学, 2013(08)
  • [10]基于视觉寓言的爱伦·坡小说研究[D]. 于雷. 南京大学, 2013(05)

标签:;  ;  ;  ;  ;  

柯勒律治诗歌的艺术品质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