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职学生道德失范的对策

高职学生道德失范的对策

一、职校生道德失范的对策(论文文献综述)

刘轩[1](2020)在《互联网+环境下中职学生失范行为预防与管理的实践研究——以淮安工业中专为例》文中认为互联网已经成为中职学生获取信息和交流的重要途径和手段,文章以淮安工业中专的在校大学生为样本着手进行调查,研究发现:当代中职学生网络道德失范行为多见,但程度不高,高职学校的学生在面临不同教育环境和制度化手段下的不同反应,以此为基础分析其行为失范的主要原因,并为高职院校防范和矫正学生的失范行为提出预防和改进措施。

王秋实[2](2020)在《中职学校规训机制与学生的主体建构》文中研究表明当今职业教育在社会越来越受到关注,但是一直以来大众对职校生都有刻板印象,打架斗殴、不思进取、混日子、不学习都是职校生的标签。尽管职业教育被认为是“次等教育”,但是还是有越来越多的学生在中考以后就不得已步入职业学校,将职业学校当成向上流动的希望。然而现实让人感到无力,毕业后的中职生似乎都是一样的,只能做一些低技术的工作。职业教育为何不能成为职校生向上流动的途径,职校学生的主体身份在职业教育中是如何被塑造出来的,这正是笔者所关注的。本研究通过对国内外底层教育研究成果的梳理以及国内职业教育的发展进行理性分析,借鉴福柯的规训权力和保罗·威利斯的“抵制理论”,关注职校生在教育机制中的主体建构。笔者以南京市G校的职校生为例,参与观察职校生的学校生活,并重点对10名学生进行访谈。首先从历史的角度考察了职业教育制度的变迁以及当前职业教育的模式。其次,走进学生的日常学校生活,一方面学校借以权力的微观技术,通过对空间、时间等的把控,将学生规训成驯顺的肉体;另一方面,学生对于学校的各种规章制度都有着相应的反应,他们抵制学校权威,形成了独特的“青少年社会”,同时也表现出一种无所谓的气质,职校生的自我认同已经开始被慢慢构建。再次,学校为了更好的管理教学,运用了监视、检查的手段,加固权力的再生产,以及运用德治的手段,让学生更好的被管理,从而实现职业教育的教育定位。最后,通过上述的研究可以发现,在学校规训教育与学生的抵抗行为的过程中,学生的反叛的自我被塑造。在对结构的抵制中,他们产生对自我的认同,再造出了不同的主体。学校的惬意生活孕育了消费主义,乖张的行为下隐藏的是自卑的内心,学生对知识和文凭的洞察既抵制又认同,最重要的是在这个过程中他们找到了对这个群体的认同,充满义气和关系的江湖气息是他们的精神纽带。职校的学生就这样在结构和自主性的选择中重塑了自己“差生”的身份,进而加速了自身底层的再生产。

张莉[3](2020)在《“五味杂陈”:中职生尊严感的多向度表达》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尊严是人的一种精神诉求,是否体验到尊严直接关系到个体的生存状态和生活质量。无论是从学校教育生活构成了学生生活最主要的部分,还是从教育作为一项育人事业来说,尊严都应该成为教育的价值追求,使学生在体验尊严中成长为有尊严感的人。然而,中职教育和中职学生虽然被国家政策给予重视却被社会看低。针对中职生被社会歧视的现象,本研究关注中职生的尊严感,旨在了解中职生对尊严的理解、中职生的尊严感状况,从而揭示影响中职生尊严感的因素,并探讨维护和提升中职生尊严感的可能性。本研究采取质的研究方法,以Y职业中专的学生为例,通过以访谈为主,观察为辅的方法,呈现了中职生的尊严感状况。中职生的尊严感部分体现为健康的尊严感,所在学校优质的物理环境、严格的管理、显着的教育成果和良好的师生、同学关系让中职生对学校产生认可,并以作为学校的一分子而自豪,与接受普通教育相比的更高的考上大学的几率、所学知识的专业性和对技能的掌握让中职生对接受职业教育充满自信,更为重要的是,进入中职后取得的进步也让中职生获得了尊严感。但是,部分中职生的尊严感却以扭曲的形式表现出来,他们以树立与学生身份不符的形象彰显自己的本事,以制造权力等级享受欺负他人的威严感,以打架等不合理的方式维护尊严感,总而言之,这部分学生以有违校纪校规和社会主流价值的问题行为为荣,甚至以践踏他人的尊严为尊严。有践踏他人尊严的人存在就有受害者存在,被欺负是中职生尊严感失落的重要表现之一,除此之外,教师的羞辱、家长的贬损和外界的歧视也体现了中职生尊严感的失落。健康、扭曲、失落的尊严感是中职生尊严感的多向度表达,此外,多向度还体现在中职生的尊严感并非总是与客观的尊严状况相匹配,既有对缺乏自尊的不自知也有对不被尊重的漠视。这都体现了中职生尊严感的“五味杂陈”。中职教育自身地位的争议性、教育者教育实践的双面性和学生的个体差异性是中职生尊严感“五味杂陈”的原因所在。据此,维护和提升中职生的尊严感需要从维护和提升中职教育的尊严、改变教育者的教育实践、提升中职生的自尊三个方面展开:从维护和提升中职教育的尊严来说,中职教育自身要维护其职业性价值和教育性价值,政府要为中职教育的质量攻坚营造良好的支持环境,社会要认可职业教育的独特价值;从教育者的角度来说,教育者在日常教育实践中要避免羞辱学生,并尊重和关爱学生,教会学生自尊和尊重他人;从中职生对尊严的自我维护来说,中职生要维护自身的内在价值和权利,追求自我实现,维护自身的道德性。

赵文静,王浪[4](2020)在《职校生课堂失范行为归因分析及规避对策》文中提出课堂失范行为是学生在课堂上发生的,与课堂教育规范不一致、不协调甚至相冲突的行为,这种行为在职业学校中出现得更为普遍。本文以在安化县职业中专实习中观察到的学生课堂失范行为现象为例,分析学生课堂失范行为产生的原因,并就此提出规避学生课堂失范行为产生的可行性对策。

林红明[5](2019)在《公众人物失德对职校生的影响及防范体系构建》文中指出公众人物如影视明星的道德缺失,对青少年学生的健康成长带来了一定的消极影响。应对当前学校德育面临的困境,国家需要顶层设计,构建公众人物道德缺失的防范体系。从强化道德监管机制、监管新媒体运营、加大失德惩戒力度、建立道德激励机制等方面,提升职校德育教育的实效。

乔少丽[6](2019)在《中职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调查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高新技术的迅速发展使得网络无处不在,网络对人们的生活、工作、学习、交往等多方面都产生了深刻的影响。各种电子产品百花齐放,作为接受新事物能力强、思维活跃的中职学生,早已经是网络的主要使用人群。当代中职学生被称为“网络原住民”,从小生活在网络时代的他们既容易享受网络带来的各种便利,同时也会受到网络的不良影响,产生网络偏差行为。教育部办公厅对中等职业学校2019年招生工作的通知中指出,要提高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水平,保证中职学生的培养质量。因此对中职学生出现的网络偏差行为进行研究以促进中职学生身心在网络时代更好的健康发展,让中职学生成长为符合国家要求、社会需求的人才,正是本文写作的初衷。首先,本文采用文献分析法对网络偏差行为及相关关键词进行概念的界定,对网络偏差行为的特征、分类、影响因素以及测量维度进行了归纳总结,了解国内外网络偏差行为、网络失范行为以及越轨行为等概念的相关研究。其次,本研究在借鉴李冬梅等的《青少年网上偏差行为量表》和张婷《大学生网络偏差行为问卷》的基础上,构建了针对中职学生这一群体的网络偏差行为的研究框架,以笔者所在实习的某技师学院在校中职学生为调查对象,采用抽样调查的方法对中职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现状进行调查,具体从网络交往偏差行为,网络学习偏差行为、网络浏览偏差行为、网络运用偏差行为、网络言语偏差行为五个维度对中职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现状进行调查研究,结合问卷得到的真实数据、笔者亲身实习经验,得到中职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相关数据,对当代中职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现状有一定的了解。最后对调查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得出结论:中职学生网络孤独感与性别呈现显着的正相关关系;中职学生虚拟网恋现象频频发生;中职学生网络误交损友行为偏差严重;中职学生网络学习偏差行为与网络浏览偏差行为存在正相关性;中职学生迷恋网络色情现象比较常见;中职学生网络成瘾倾向明显;中职学生网络黑客崇拜情节严重;中职学生网络言语暴力行为非常普遍。在此基础上提出干预措施,帮助中职学生避免网络偏差行为的产生,促进中职学生和谐发展,同时为该群体网络偏差行为的研究提供一些借鉴和参考。

张跃[7](2019)在《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违纪行为的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 ——以T市技师学校为例》文中认为在国家的大力支持与指导下,各个地方都制定政策帮助职业教育发展,逐步实现高中教育与职业教育并举,鼓励学生选择职业教育。然而,由于中等职业学校入学门槛低,中职学生正处于身心剧烈变化时期,会存在很多叛逆的思想和行为,违纪学生在这个时期也是较为常见的,更为严重的会影响到社会的治安。因此开展中等职业学校学生的违纪行为原因与对策研究势在必行。本研究采取问卷调查法和访谈法两种调查方法。根据学习型违纪行为、日常生活违纪行为及思想品德型违纪行为三个维度编制问卷,本研究设计学生问卷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违纪行为调查问卷》,以案例学校学生为调查对象,共发放500份问卷,收回有效问卷481份。笔者访谈了8名教师,1名教务管理者。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违纪行为表现,本文以三个纬度为依据列出违纪行为表现。首先,学习型维度有:迟到早退、上课睡觉、抄袭作业、考试作弊、破坏课堂秩序、手机或网络成瘾。其次,日常生活维度有:乱丢垃圾、携带危险品、结交不良社会人员参加不健康活动、损害公物、衣着不当、夜不归宿、在寝室使用违禁用电器、在危险处打闹、早恋、吸烟酗酒。最后,思想品德型维度有:威胁恐吓他人、殴打辱骂他人、勒索他人财物、赌博、偷窃、说谎、浏览不健康网站。接下来依据访谈内容探究出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产生违纪行为的原因有以下几个层面:一是社会原因:社会不良风气的引导。二是学校原因:违纪行为管理制度不完善。三是家庭原因:家庭相处模式不当,家长不良行为影响。四是学生个体原因:缺乏自控能力及守律意识、易冲动、文化素养不高。本研究对于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违纪行为的管理提出了以下对策:首先,社会要提供健康的社会风气,净化学生学习生活环境。其次,学校要制定适合本校的学生管理制度。再次,学校要提高教师及管理人员的综合素养,以身示范。最后,学校要结合学生自身发展特点,选择恰当的教育方法,充分尊重学生的自尊心。

沈贞妮[8](2018)在《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及其对策研究》文中提出如今,大学生与互联网结下了不解之缘。互联网丰富和方便了大学生的学习和生活,日益改变着大学生的行为方式和思维方式。同时,由于种种原因,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也日益凸显,理应引起人们的关注。就目前而言,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主要表现在网络交往、网络消费以及网络学术等方面。网络交往方面,交友的欺骗性、用语低俗、传播虚假信息等现象屡见不鲜。网络消费方面,存在着过度超前消费、攀比消费、盲目消费乃至违法乱纪的消费。而学术剽窃则成为网络学术方面的一大毒瘤。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的出现绝非偶然,既有技术层面、社会层面、高校层面的原因,更有大学生自身层面的原因。网络自身的开放性、虚拟性、兼容性等特点,各种社会思潮的影响、网络立法和监管的缺失,高校网络道德教育及监管机制的不到位,所有这些都有可能诱发或助长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的出现。而大学生心智的局限性,以及自身道德素养的不足,则是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的根本原因或者说深层次原因。由上分析可见,解决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必须多管齐下。譬如,网络技术层面,要大力开发网络监管技术,弥补“网络漏洞”;社会层面,要净化网络道德建设和道德教育的环境;高校层面,要坚持道德教育与体制化监管两手抓;大学生自身层面,则应锤炼心智,注意道德认知、道德情感、道德意志等方面的提升,做一个有健全的道德人格的人。

曹雯雯[9](2016)在《浅析自媒体时代职校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失范的成因及对策》文中研究说明生活在这个自媒体时代,我们每个人都是传话筒、麦克风,微博、微信、QQ等通信工具对职校学生的生活方式、娱乐方式以及学习方式等多方面都产生了不可忽视的影响。由于网络本身具有开放性、虚拟性、隐蔽性、交互性等特点,加上职校生自身存在文化水平不高、辨别是非能力较差、网络道德建设比较滞后、价值观念模糊不清、法制观念不强等问题,导致了职校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失范随处可见。要规范职校生的网络行为,需要全社会共同努力,齐抓共管,建立健全完整的网络信息安全体系和网络规范监督机制,学校要进行网络道德行为规范化教育,开展倡导网络道德行为自律的实践活动,培养职校学生养成良好的网络道德行为习惯,防微杜渐,从小事做起,从自己做起,自觉抵制低级趣味,争当网络文明人,共同维护文明有序的网络环境。

崔景贵[10](2012)在《职校问题学生心理与积极职业教育管理》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转化引导问题学生,是职校教育管理的"希望工程"、"阳光工程"。本文对职校问题学生心理特点、状态与成因进行探析,提出有效转化和积极引导问题学生的策略:把握职校问题学生心态,理性认识职校生的行为问题,树立科学的职校生心理发展观,建构积极职业教育实践智慧,倡导和谐的心本管理策略。

二、职校生道德失范的对策(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职校生道德失范的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1)互联网+环境下中职学生失范行为预防与管理的实践研究——以淮安工业中专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一、中职学校失范行为的界定与分类
    (一)失范行为的解释
    (二)职业院校生的失范行为概述
        1.道德失范
        2.课堂失范
        3.网络失范
二、失范行为的成因与归因
    (一)社会因素
    (二)学校因素
    (三)家庭因素
三、失范行为的预防与管理措施
    (一)完善管理制度,提高失范行为成本
    (二)修整校内外环境,消除失范行为的诱因
    (三)重视思想道德教育,加强文明意识
    (四)家庭、学校、社会共同合作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
四、结束语

(2)中职学校规训机制与学生的主体建构(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背景与意义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第二节 文献回顾
        一、学校规训教育
        二、反学校文化
    第三节 研究内容、方法与田野概况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三、田野概况
第二章 教育分流:被筛选的职校学生
    第一节 职业教育的历史回顾
        一、职业教育的恢复到发展
        二、职业教育的地位重振与污名化
    第二节 教育分流后的中职学生
    第三节 管理教学:重在规训的教育方式
        一、差者愈差的教育资源
        二、校企合作:中观层面的分析
第三章 空间、时间与纪律:身体治理技术
    第一节 空间隔离:被监视的个体
    第二节 时间控制:“你不给他找事,他就给你找事”
    第三节 学校与班级的管理规则
        一、学校对学生约束规训
        二、学校对班级的管理规训
        三、班级对学生的约束规训
第四章 底层社会再生产的隐性预演
    第一节 职校学生的日常抗争
        一、被无视的教师们:对教师权威的抗争
        二、手机:学生与教师的博弈
        三、自我与自由:职校学生的及时行乐
    第二节 职校学生的“青少年社会”
        一、风格与符号
        二、非正式关系
        三、亲密关系与性别歧视
    第三节 “无所谓学生”:一种消极的反抗
第五章 规训、惩罚与权力的再生产
    第一节 金字塔式的层级监视
    第二节 检查与考核
    第三节 “感受教育”:温柔的治理术
第六章 中职学生的主体再造
    第一节 被孕育的消费主义
    第二节 乖张与内隐式自卑
    第三节 自我矛盾与放弃
    第四节 “江湖”与自我认同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1 :学生样本表
附录2 :教师样本表
附录3 :对学生的访谈提纲
附录4 :对任课老师、实训老师的访谈提纲
附录5 :对班主任的访谈提纲
致谢

(3)“五味杂陈”:中职生尊严感的多向度表达(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一)基于对学生尊严感的思考
        (二)基于对中职生特殊性的关注
    二、概念界定
        (一)尊严
        (二)尊严感
    三、研究综述
        (一)与学生尊严感相关的研究
        (二)与中职生尊严感相关的研究
        (三)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四、理论基础
        (一)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
        (二)霍耐特的承认理论
    五、研究设计与过程
        (一)研究目的与内容
        (二)研究方法的选择
        (三)研究进入与过程
    六、研究反思
        (一)对效度的反思
        (二)对推广度的反思
        (三)对伦理道德的反思
第一章 学校扫描:Y校的历史沿革与教育现状
    一、历史沿革
        (一)中职教育繁荣期的建校与发展
        (二)中职教育衰落期的逆行
        (三)中职教育攻坚期的发展
    二、教育现状
        (一)学校环境
        (二)教师队伍
        (三)生源情况
第二章 获得承认的体验:健康的尊严感
    一、对学校充分认可的自豪感
        (一)对物理环境的认可
        (二)对教育质量的认可
        (三)对师生情和同学情的认可
    二、对中职教育前景的信任感
        (一)对依托对口升学步入大学的期望
        (二)对中职阶段学习专业知识的肯定
        (三)对凭借一技之长立足社会的信赖
    三、对自我取得进步的成就感
        (一)成绩的提升
        (二)多方面能力的提升
第三章 危险的自尊:扭曲的尊严感
    一、形象打造反映的病态的尊严感
        (一)与学生形象不符的穿着打扮
        (二)购买奢侈品与借衣服
        (三)谈恋爱
        (四)抽烟与拆毁公用设施
    二、权力等级体现的荒谬的尊严感
        (一)“攀势力”
        (二)恃势凌人
    三、尊严“争夺战”暴露的变形的尊严感
        (一)打架
        (二)和解时的较量
第四章 遭到蔑视的体验:失落的尊严感
    一、同学的欺负造成的尊严感失落
        (一)身体欺负
        (二)言语欺负
        (三)关系欺负
    二、教师的羞辱导致的尊严感失落
        (一)区别对待
        (二)言语攻击
        (三)难以接受的批评与惩罚方式
    三、家长与外界的负面评价引起的尊严感失落
        (一)家长的贬损
        (二)外界的歧视
第五章 中职生尊严感的分析与提升
    一、中职生尊严感的特征及形成原因
        (一)多向度:中职生尊严感的特征
        (二)原因:中职生尊严感何以呈多向度特征
    二、中职生尊严感的维护与提升
        (一)维护和提升中职教育的尊严
        (二)教育过程必须是有尊严的
        (三)中职生要维护自尊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4)职校生课堂失范行为归因分析及规避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学生课堂失范行为现象
二、学生课堂失范行为产生的原因
    (一)主观因素
        1.学生对课堂的心理需求
        2.学生自身原因
    (二)客观因素
        1.家庭方面
        2.学校方面
        3.社会方面
三、学生课堂失范行为的规避对策
    (一)学生自身方面
    (二)家庭方面
    (三)教师方面
    (四)学校方面

(5)公众人物失德对职校生的影响及防范体系构建(论文提纲范文)

一、公众人物与职校生的特殊性
    (一) 公众人物的界定
    (二) 公众人物的类型
    (三) 公众人物的影响力
    (四) 职校生的特殊现状
二、道德缺失对职校生的消极影响
    (一) 影响了正确的价值观
    (二) 削弱了德育的实效性
    (三) 丢弃了应有的责任感
    (四) 改变了健康的好习惯
三、道德缺失防范体系的构建
    (一) 强化道德监管机制
    (二) 重视监管新媒体运营
    (三) 加大失德惩戒力度
    (四) 建立道德激励机制
    (五) 提升职校德育实效
四、结语

(6)中职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调查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1.1 青少年成为互联网的主要用户群体
        1.1.2 青少年网络偏差行为有一定的普遍性
        1.1.3 中职学生的网络偏差行为日益严重
    1.2 研究目标
    1.3 研究内容
    1.4 研究思路与方法
        1.4.1 研究思路
        1.4.2 研究方法
    1.5 研究价值
2 文献综述
    2.1 概念界定
        2.1.1 网络行为
        2.1.2 偏差行为
        2.1.3 网络偏差行为
    2.2 网络偏差行为的相关研究
        2.2.1 网络偏差行为的特征
        2.2.2 网络偏差行为的分类
        2.2.3 网络偏差行为影响因素
    2.3 网络偏差行为调查的相关研究
        2.3.1 网络偏差行为的实证研究
        2.3.2 网络偏差行为的测量工具
3 调查研究设计
    3.1 调查研究的框架
    3.2 调查问卷的设计
    3.3 信度和效度分析
        3.3.1 信度分析
        3.3.2 效度分析
4 调查研究的实施
    4.1 调查对象
    4.2 抽样设计
    4.3 数据收集
    4.4 数据统计与分析
        4.4.1 描述性统计
        4.4.2 研究结论
5 中职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干预措施
    5.1 加强中职生网络道德教育
    5.2 形成良好的现实社会互动体系
    5.3 倡导中职生网络行为主体的自我控制
    5.4 构建合理规范的互联网文化环境
    5.5 网络的合理立法与网络的规范管理
6 总结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中职学生网络偏差行为调查问卷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7)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违纪行为的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 ——以T市技师学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三)相关研究文献综述
    (四)概念界定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六)研究理论基础
二、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违纪行为现状调查
    (一)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违纪行为总体情况分析
    (二)“学习型违纪行为”维度情况分析
    (三)“日常生活违纪行为”维度情况分析
    (四)“思想品德型违纪行为”维度情况分析
三、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违纪的主要表现
    (一)学习型违纪行为的主要表现
    (二)日常生活违纪行为的主要表现
    (三)思想品德型违纪行为的主要表现
四、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违纪行为主要原因分析
    (一)社会原因分析
    (二)家庭原因分析
    (三)学校原因分析
    (四)个体原因分析
五、中等职业学校学生产生违纪行为的管理对策
    (一)制定因校制宜的规章制度
    (二)提高教师及管理人员的素质
    (三)优化学习环境
    (四)改善生活环境
    (五)改进纪律教育方法
六、结论
    (一)结论
    (二)创新之处
    (三)不足之处
参考文献
附录1
附录2
致谢

(8)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及其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绪论
    1.1 研究目的和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评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评述
    1.3.论文的主要研究内容
    1.4.论文的研究方法、创新点、重点与难点
        1.4.1 研究方法
        1.4.2 创新点
        1.4.3 重点和难点
2.相关概念概述
    2.1 网络道德
    2.2 网络道德失范
3.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的表现
    3.1 当代大学生网络交往道德失范
        3.1.1 网上交友的欺骗性
        3.1.2 网络用语低俗
        3.1.3 网络暴力
    3.2 当代大学生网络消费道德失范
        3.2.1 存在过度消费
        3.2.2 存在违法乱纪的消费
    3.3 当代大学生网络学术道德失范
4.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的原因分析
    4.1 网络技术层面
        4.1.1 网络技术发展为网络道德失范提供了可能性
        4.1.2 网络自身的特殊性诱发了网络道德失范
    4.2 社会层面
        4.2.1 社会思潮的影响
        4.2.2 社会网络立法和监管的不足
    4.3 高校层面
        4.3.1 道德教育力度不够
        4.3.2 校园监管机制不完善
    4.4 大学生自身层面
        4.4.1 大学生心智的局限性
        4.4.2 大学生自身道德素养的不足
5.规范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的对策
    5.1 网络技术层面:开发网络监管技术,弥补“网络漏洞”
    5.2 社会层面:净化网络道德教育环境
        5.2.1 要注重网络文化导向
        5.2.2 加强网络立法和监管
    5.3 高校层面:道德教育与监管体制两手抓
        5.3.1 丰富网络道德教育内容
        5.3.2 完善校园监管体制
    5.4 大学生自身层面:培养道德自律,规范道德行为
        5.4.1 深化道德认知,树立正确价值观
        5.4.2 丰富道德情感,培养责任感和使命感
        5.4.3 锤炼道德意志,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6.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硕士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9)浅析自媒体时代职校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失范的成因及对策(论文提纲范文)

一、前言
二、自媒体时代职校生网络道德行为失范的表现
三、自媒体时代职校生网络道德行为失范的成因
四、自媒体时代加强职校学生网络道德教育的对策

(10)职校问题学生心理与积极职业教育管理(论文提纲范文)

一、职校问题学生的心理分析与教育反思
    (一) 职校问题学生的心理分析
    (二) 职校问题学生的教育反思
二、积极职业教育:转化职校问题学生的实践智慧
    (一) 把握积极心理学的优势视角
    (二) 坚定现代职业教育的价值取向
    (三) 建构积极职业教育的实践范式
三、倡导心本管理[6]:引导职校问题学生的心理策略

四、职校生道德失范的对策(论文参考文献)

  • [1]互联网+环境下中职学生失范行为预防与管理的实践研究——以淮安工业中专为例[J]. 刘轩. 科学咨询(教育科研), 2020(12)
  • [2]中职学校规训机制与学生的主体建构[D]. 王秋实.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8)
  • [3]“五味杂陈”:中职生尊严感的多向度表达[D]. 张莉. 南京师范大学, 2020(06)
  • [4]职校生课堂失范行为归因分析及规避对策[J]. 赵文静,王浪. 教育观察, 2020(10)
  • [5]公众人物失德对职校生的影响及防范体系构建[J]. 林红明. 哈尔滨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19(03)
  • [6]中职学生网络偏差行为的调查研究[D]. 乔少丽. 扬州大学, 2019(02)
  • [7]中等职业学校学生违纪行为的现状及管理对策研究 ——以T市技师学校为例[D]. 张跃. 辽宁师范大学, 2019(01)
  • [8]当代大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及其对策研究[D]. 沈贞妮. 浙江理工大学, 2018(06)
  • [9]浅析自媒体时代职校学生网络道德行为失范的成因及对策[J]. 曹雯雯. 长江丛刊, 2016(33)
  • [10]职校问题学生心理与积极职业教育管理[J]. 崔景贵. 中国职业技术教育, 2012(33)

标签:;  ;  ;  ;  ;  

高职学生道德失范的对策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