激情换装革命 COSPLAY

激情换装革命 COSPLAY

一、热血变装革命COSPLAY(论文文献综述)

马颖寅[1](2021)在《中国动画番剧研究》文中认为随着网络与数字技术的迅速发展,以互联网为主要传播平台的中国动画番剧顺势崛起,z世代的网络原住民成为动画番剧的主要接受、传播和消费群体。2020年的疫情加速了网络动画番剧的前进脚步,国产动画番剧的整体点击量和用户规模呈现大幅度上升趋势。在后疫情时代,中国动画呈现以传统媒介为主要载体的影视动画,向以互联网新媒介为主要载体的网络动画番剧之间的媒介转向之势。动画番剧凭借其迅猛的成长态势,成为中国动画整体发展的新生代力量和重要组成部分。本文立足于艺术学学科,以戏剧影视学为研究路径,以中国动画番剧为主要研究对象,以青少年亚文化为主要文化语境,以文献研究、个案分析、数据分析、比较研究等为主要研究方法。以“本体-审美-文化-展望”为逻辑框架,通过中国动画番剧的图谱概貌、审美特征、文化特征和未来进路四个章节,结合影视传播学、社会学等学科等理论和逻辑推导,对当下的中国动画番剧进行全景式的现象与文化梳理,以及重点内容的深入分析。本文的研究,一方面,围绕中国动画番剧发展至今的历史轨迹进行全面梳理,把握当下动画番剧的整体现状、成长纬度,窥探其未来的发展趋势,以期为中国动画番剧和中国动画的未来良性发展提出学术性建议。另一方面,也希望借助动画番剧为视角和切入口,正面引导当下青少年二次元受众的健康发展,同时也是对中国动画如何赋予青少年群体以更多教育和引导意义的启思。

姜旭[2](2020)在《动漫世界的内与外:Cosplay服饰文化发展创新刍议》文中研究指明中国西南部四川省会城市成都市民兴起的"豆芽花"发卡一时间曾引发社会的关注与讨论,"豆芽花"造型作为头饰最早兴起于Cosplay,并自下而上流行与传播开来,Cosplay从动漫中来到生活中去,其受众、形式、题材、内涵,不断得以融合、发展、创新,Cosplay服饰文化随着时代的发展呈现出多样化、商业化、数字化的多重交融,跨越动漫世界的内与外,游离在虚拟和现实之间,并走向个性化时代,解读其中的内涵联系、传播途径和发展创新,对动漫和服装两种文化的融合与发展具有积极意义。

张路[3](2020)在《符号学视角下日本动画符号系统建构与受众消费研究》文中认为自1980年12月中央电视台引进黑白版《铁臂阿童木》以来,日本动画在中国已走过40年的路程。不局限于中国的动画文化产业生产领域,日本动画同样以跨文化的方式深刻影响了我国的大众文化空间。与以国别进行区分的广义“日本生产的动画”相区别,本文讨论的是在20世纪60年代后、形成稳定的表征、惯性的叙事结构与固定的媒介应用范式性的日本动画类型。在此基础上,借鉴结构主义影像与叙事的相关手法,本研究深入动画的表征与叙事结构中,尝试进行具有逻辑性的日本动画符号体系的建构工作。尽管当代商业动画的表现形式离不开对电影的模仿,但与实拍影像符号的指涉结构不同,动画符号有着现实非实存的虚拟本质。因此,在对动画的图像符码与运动符码的考察中,我们一方面遵循美术的造型机理,强调图像符号构成中“质”与“型”的组合作用;另一方面从日本动画的多平面机构的生产性特质出发,构建出动画中绝对运动与相对运动叠加下运动意素的意义结构。以此为基础,本文对日本动画符号系统的探讨进入了修辞与叙事的层面。首先即是“知觉符号”与辨识下的“风格符号”起到媒介的唤醒与艺术统觉功能,其次则是“修辞符号”中由像似、指示、规约与消解产生的意义阐释,最后我们同样注意到动画中意义被暂时搁置的情况,并将其划归为“无意识”符号的范畴。在意义动力的整体宏观框架外,符号表征后关联的叙事性同样是本文关注的重点。在此,笔者将日本动画的叙事符号分为“角色”与“场景”两方面进行探讨:日本动画中的角色形象不但以符号方式完成了辨识与身体指涉,其中更有着审美和之于叙事意义的“语言性”,以“拟人化”与“角色关系”等叙事类别为例,角色构成与叙事框架呈现出对应结构的规律性关系。对于动画中的场景空间来说,除却在顺应知觉前提下对时间、空间与抽象化修辞等之于叙事环境完整性的必要符号手段,多平面下的场景与角色又呈现出日本动画媒介意义生产的结构特征:首先,场景与角色的多层面有机结合造就了场景与角色互文的“多平面蒙太奇”意义空间;其次,在如今以现实感为参照、追寻作画精细的动画潮流“虚拟角色”与“实写场景”的结合下,产生了如“扩展现实”般的“贴近”与“替代”的意指实践。在本文的后半部,笔者对媒介性的符号生产、形式后的意义空间以及符号本身对受众行为的塑造等符用议题做以考察。日本动画的媒介融合(Media-Mix)特征是研究中无法回避的话题,其媒介融合叙事自二战时期便展现出雏形,并逐渐由文本的媒介融合发展为以世界观和角色为核心的内容生产机制。同时,受众消费中所出现的后设性同人文化也是媒介融合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它在不仅营造了受众意义再阐释的“氛围”,更起到了影响原作文本方向的“晴雨表”与培养动画后备人员的“生力军”作用。与叙事结构中的“角色”与“场景”相匹配,笔者同样选择了“角色”与“世界观”两个方向对日本动画的符号消费进行关注。首先,通过既有的多模态研究与语义分析并涉及受众的观看规律,本文认为“眼睛”是日本动画角色中“主语的器官”;同样,缘于“眼睛”的高语境内涵与作为角色图像“刺点”的属性,受众得以产生虚拟角色的共情;进而,由于日本动画角色本身的“符号——身体”二义性,受众在观看当代一些动画作品时,不但身陷于剧情中叙事主体激发的故事世界,同样出现了零聚焦式“主人公化”的后设性选择。当代日本动画的角色构成不但凝缩着“物语消费论”式的叙事碎片,随着21世纪后“萌元素”的集中消费现象,“数据库消费”理论之下的符号公共阐释效力成为了角色意义超文本的关键所在。而对于“萌元素”本身的消费动机来说,“萌”的审美形式不止限于幼小化社会思维与可爱审美情趣的延伸,其本质是由角色“身体——符号”二义性所造成的、受众主体欲望需求的显性表达。在动画的“世界观”方向上,笔者对动画世界的“现实主义”问题进行了探讨。不同于“动画·漫画的现实主义”中由“自然主义”式观察原点决定的现实观与“半透明现实主义”的语言现实性本位外,本文在媒介性的考察后提出了基于“主观——客观真实”考察的“混合现实”意指的动画现实主义论点。此后,本文以异文化受众的日本动画消费方式为考察对象,从符号角度对动画的跨文化传播进行了归纳与总结,相关结论或可对跨文化传播这一整体命题起到一定的启示作用。截止于此,“日本动画的符号”与“受众消费”研究主要观点的陈述告一段落。在论文的最后,笔者对日本动画中存在的“只有结构”的同质化、“符号与身体二义性”引发的社会病态行为以及“媒介融合”操作方式造成的市场透支等日本动画困局进行了批判,之于中国动画当下的形势与发展前景可能做出对动画从业者的理性呼吁以及政策性的建议。

邓丽娟[4](2020)在《颠覆与重构 ——香港电影的性别政治(1984-1997)》文中研究说明香港曾被誉为“东方好莱坞”,其电影中异彩纷呈的女性群像/男性群像/酷儿群像使香港电影的性别书写独树一帜,并影响了华语电影的创作。本文细致考察1984至1997十四年间,香港电影性别书写的样貌,分析其中涉及的文化转型与社会演进。不难发现,香港电影的性别书写经历了“‘他’性表演”(20世纪50年代初-1971)、“雄性发声”(1971-1984)、“多元性别形貌”(1984-1997)的历史变迁,电影文本常将男女两性的身份塑造问题化,以展露香港电影与性别政治错综复杂的关系。其性别景观以颠覆传统性别的书写为表征,看似以突出现代女性/同性恋/双性恋的自主觉醒为内核,但作品最终流露的仍然是女性和酷儿等弱者对男性父权的归附。电影作为一种艺术手段,既是现实的再现,也是社会政治文化的产品,同时具有建构文化身份的功能。本文以此为脉络,分四章论述香港电影的性别政治(1984-1997),试图揭示其背后所蕴含的人文内核和时代变迁。第一章,梳理香港电影性别书写的历史脉络。第二章,分别从两性性相、两性气质、两性关系、酷儿书写的角度出发,论述这一时期香港性别书写的多元形貌及内核,总结香港电影在性别形象塑造上的港式特质,归纳其多元颠覆的性别政治表征。第三章,引入性别相关理论,结合凯特·米利特的性政治理论,分析性别政治下两性关系的文化内涵。第四章,将香港电影的性别书写置身于华语电影、西方电影语境中,回溯香港电影性别塑造的问题与启示。结语部分,结合性别政治等相关理论,更深入地解读香港电影性别转向背后所蕴含的人文内核和社会变迁,总结香港电影在回归前的性别形态与文化想象。

杨静[5](2019)在《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青春电影中青年亚文化的演进与呈现》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聚焦改革开放以后,中国青春电影的成长历程。以具体影片为例,剖析中国青春电影中青年亚文化的发展过程与价值。改革开放初期,政治高压时期的青春话语大多隐匿在政治的洪流中,个性的青年亚文化青春话语得不到彰显,常常隐没在时代背景中。到了 20世纪90年代,我国的社会结构调整,作为文化载体的影视业也迎来了春天。以青年人为主体的个性化创作开启了,青年亚文化风格的青春电影有了别样的表达方式与文化内涵。新世纪开始,中国青春电影在大众文化的语境中,展现了新的青年亚文化风格。本文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绪论。涵盖文章的研究目的、意义、方法、创新点与国内外研究现状与成果等。第二章:青春电影与青年亚文化的概念界定。此部分包括青春与青春期、青春电影、青春成长电影、青年电影、亚文化与青年亚文化的概念界定。第三章:梳理我国大陆地区青春电影中青年亚文化的演进。溯回我国大陆地区青春电影中青年亚文化的成长,总结不同时期青年的银幕形象特点,梳理青年亚文化的银屏呈现与文化表达,再绘中国改革开放后的社会文化图景。第四章:我国青春电影中青年亚文化的表征及体现。第五章:我国青春电影中的青年亚文化的叙事特点体现,从中国青春电影的文本中更加深入总结青年亚文化的叙事特点。第六章:对我国青春电影中青年亚文化的正负功能进行分析,归纳与思考。纵观改革开放四十年来青春电影的演进,青年亚文化在其中的作用不可或缺,青年亚文化元素使得中国青春电影的发展呈现出多元化特质,为青春电影的发展带来了鲜活与生机。同时,青年亚文化的影像呈现使得社会各界对青年亚文化的包容能力逐步增强,有利于文化的多元共生发展。中国青春电影中对于青年亚文化的呈现还引起了社会各界对于青少年成长的深刻思考,对青年群体的生活状况、心理建设、情感生活等予以高度重视,对正确引导青少年的发展大有助益。研究优秀的中国青春电影中对于青年亚文化的书写,能激发影视界研磨出更好的作品,以达到“影视美育”的最终目标。

张艺[6](2019)在《20世纪30年代金焰银幕形象研究》文中指出20世纪30年代中国本土电影业的发展开始进入黄金时期,在经历了1920年电影发展初期的商业恶性竞争之后,在30年代,各电影公司经过并列重组的改革开始采取规范化、科学化的发展策略建立了全新的电影发展秩序和生存环境,电影在中国的发展达到了艺术与商业逐步统一的良好态势。随着电影业的快速发展,电影公司意识到明星是电影生产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由是开始了对电影明星生产制造的关注。在渐趋成熟的生产语境下,中国电影界开始形成系统化、专业化的明星制造体系。在此背景之下,中国第一批银幕巨星应运而生,出现了金焰、阮玲玉、黎莉莉、王人美、高占非等电影史上着名的民国明星。金焰在20世纪30年代被评为民国“电影皇帝”,本文以金焰为研究对象进行个案研究,通过其“电影皇帝”身份的特殊性分析金焰银幕形象的建构与呈现方式。在这一时期,中国电影以及电影明星生产在数量和质量上都达到了空前繁荣,此时金焰也达到了银幕生涯的黄金时期,他的银幕形象在这一时期发生了不同的转变。在不同的时代语境下,金焰在20世纪30年代的银幕形象分为两种类型,一种是在国片复兴语境之初商业类型电影中,演绎浪漫爱情剧的“上流社会青年”,另一种则是左翼电影运动语境之下的“底层抗战英雄”。金焰作为当时国内的一线明星,他在影片中的银幕形象与银幕外的明星形象发生了不可思议的重叠。本文主要以明星研究中“社会符号学”的研究方法分别分析金焰的两种银幕形象的形成过程。第一部分对金焰的生平进行详尽介绍,第二部分聚焦对金焰“上流社会青年”银幕形象的分析;第三部分着重对金焰“底层抗战英雄”银幕形象的分析。

肖炅斌[7](2019)在《从童话图本到动漫图像看女巫形象的建构与转型》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童话作为西方经典文学作品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儿童文学中别生趣味的一种文学形式。在儿童文学塑造的众多人物形象当中有这么一类人物——女巫,她们形同常人却异于常人,她们身怀法术,使用魔法帮助他人,或做坏事。作家对女巫的认识和理解不尽相同,因此在作家们的诠释下,她们的形象有的善良有的邪恶,有的阴险有的纯真……她们的故事也成为儿童文学中反复书写的对象。西方传统的童话故事对女巫形象的描绘,绝不是单纯通过一个署名为“女巫”或“巫婆”的女人自画像来标示女巫身份,而是通过加诸一些象征性符号来表征与女巫存在的关联。无形之中这些符号就成为了我们辨识女巫的砝码,也成为女巫身份的代名词。在图画师的笔下,女巫形象大多被塑造成鹰钩鼻、高颧骨、尖下巴等奇丑相貌的老太婆,她们身披黑色斗篷,头戴黑色的尖顶巫师帽,骑着扫帚漫天飞行,喜欢喃喃自语,掌握着邪恶的咒语,用大锅熬煮蜥蜴、蝙蝠、蜘蛛、毒蛇等制作药水,并以之毒害他人,这也是大多数人心中所呈现出来的女巫形象。童话中塑造的邪恶女巫形象深植于大多数人的心中,也正是因为这样一个独特的形象赋予了传统女巫形象一种特有的风格。然而在大众文化兴起的时代环境下,女巫形象发生了巨大改观,变成了主要以娇小可人的萌态小萝莉、清纯文静的乖乖女或性感暴力的美少女战士等类型的魔法少女。本文基于相关童话的文本细读和女巫视觉形象的分析,通过图像分析和对比研究等方法,以大众文化语境为背景,探索从童话图本到动漫图像中女巫形象的建构与转型历程、女巫形象转型策略和原因,以及女巫形象蕴含的独特文化蕴意和女巫形象转型的价值意义。文章分为以下四个章节:第一章通过梳理女巫文化的形成与流变历程,以归纳传统女巫形象的建构及其经典化;第二章通过对动漫作品中女巫形象与传统女巫形象的对比,以归纳动漫作品中女巫形象的转型及其符号意义;第三章从消费文化、新媒介生态等视野分析女巫形象的转型原因;第四章主要归纳女巫形象转型的价值意义。

房舒梦[8](2019)在《新时期“伤痕电影”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伤痕电影”是新时期文艺思潮的开端,它直接反映了“文革”时期在政治事件和社会环境方面的真实现象,也观照了受害者心中的创伤记忆。“伤痕电影”前期为政治领域内的拨乱反正助力,传播党中央正确的思想路线;中期时,“伤痕电影”转向了对人道主义、人文精神的反思与思考,在题材内容与主题选择上以对生命价值和青春记忆的思索居多,并借助电影语言现代化的理论指导,在影片中进行了新的探索和实践;“伤痕电影”后期,即“伤痕电影”的延续和发展,是以新时期一以贯之、一脉相承的文艺思潮为研究对象。处在20世纪80年代,国家各方面全新整顿的风口浪尖,电影作为文化艺术的表达方式,理应从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个方面反映和记录时代,以及思索时代发展。寻根电影、改革题材电影与新写实题材电影便如此而来。除却“伤痕电影”的控诉与批判,反思电影、寻根电影、新写实主义影片则在“伤痕电影”创伤记忆的基础上进行了深层次的反思。不管是反思电影中对生存价值的思考还是寻根电影中对传统文化的扬弃或是改革题材电影与新写实题材影片对社会现实的原生态化描述,都为记录时代留下的创伤记忆做出了历史性的探究,由理论指导实践,拍出了大量具有民族特色的影片,也是中国民族电影的辉煌时刻。本文立足于“伤痕电影”,并外延到“伤痕电影”的延续与发展,探究创伤叙事的心理与文化特征。

范婷婷[9](2019)在《性别焦虑与主体建构:晚清女作家的自我呈现》文中研究指明明清两代的女性文学十分繁荣,诗、词、文、弹词等文类都成为女作家记录生活、书写情志与自我呈现的方式,而诗歌无疑是最常用、亦是最适合的方式。在晚清女作家的创作中,诗歌作品依旧占据着重要位置。透过她们的诗歌作品,尤其是以时间为序加以编排的,可以窥见她们的生活轨迹,了解她们对自我的定位与期待,甚至是了解当时的社会情状。晚清社会是中国由传统被迫走向近代化的过渡时期,社会状况复杂。既有内忧,又有外患;既有传统思想的坚守,又有西方思想的不断涌入。这种情景之下,晚清女作家对自我的书写与定位既有其保守的一面,又有其进步的一面。她们多数出生于文学世家,深受儒家闺范的熏陶,根植于闺秀文学传统,自觉认同并服膺于“才女”与“内助”两种身份。二者分别对应的是个人与家庭。从个人的角度而言,她们重视诗才,积极创作,不愿作品尘封,试图通过作品的付梓来确立自己的才女身份,甚至使自己超越有限的生命达到精神的不朽。然而在当时的社会环境之中,她们清楚地意识到女性角色对自身的限制,意识到男女在文学创作与作品流传上的不平等,由此产生强烈的焦虑。这显示出她们对自我价值的重视与肯定。从家庭的角度来说,“内助”是传统社会中理想的主妇形象。晚清女作家以此作为自己的行事准则,并乐于展示自己综理内政的贤明形象。然而,在具体的实践中,庞杂的家政之事往往让她们心力交瘁,产生极大的焦虑之感,甚至是早逝。她们不断地在作品中书写着自己的焦虑,包括家庭经济、家庭关系、家庭琐事以及子嗣之事。可以说,“内助”之职带给女性极大的焦虑。值得注意的是,个人对自我的建构是一个历时性的过程,是在个人与社会的交互之中完成的。在承平时代,女作家的自我建构是以“才女”与“内助”两种身份为中心。然而,身处晚清乱世,女作家的生活空间或主动或被动地扩展到闺阁之外,她们直接而深刻地感受到社会的动乱、民族的危亡。尤其是庚子一役后,中国遭遇前所未有之变,亡国危机不断加深。她们清楚地意识到个人命运与国家前途已经紧密地联系在一起,故而单纯的“才女”与“内助”身份已经不能满足她们的心理诉求。她们不断书写着漆室之忧与家国情怀,更抒发着性别牢骚。在救亡图存的民族危机之下,一直处于政治边缘的女性被纳入国家宏大叙事之中。晚清女性获得了一个相对宽松的社会环境,她们顺势而为,走出闺门,争取女权,为国奔走。这是她们从个人到国家、从小我到大我的重要历程。

邹勇[10](2019)在《清末民初小说中的“新女性”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文从史实和文学两个角度切入,探讨1898-1919年间新女性与都市的关系,以及新女性的尴尬处境。选择“清末民初小说中的‘新女性’研究”这样一个题目,契合新女性产生之大环境——都市,用文学现象映射新女性产生之小语境——男性指导这一内在写实。多角度地对史实和文学中的新女性处境、心理、实践做重新阐释和发现,深入挖掘都市新女性的精神内核,意在浮现一个更贴近现实的新女性群体。本文以小说为本位,将1898-1919年间都市新女性作为研究对象。新女性作为兼容民族国家诉求和女权诉求,兼容权力谋求与自我价值实现的女性群体。大致可以分为女学生、英雌、女小说家、女新闻人。全文共分为四章:第一章“新女性与都市”,拟对女性社会身份的近代变迁做一个整体的考察,共分为两节。第一节论述传统知识女性的尴尬处境。第二节探讨新女性群体产生的背景,即都市是如何促进新女性群体产生的。随着列强入侵,传统城市被迫走上改良开放的道路,逐渐打破了传统的城市意识。伴随着较快的城市化进程,都市的形体和内涵发生了相应的改变。这并没有在城市学或社会学中形成明显的意识表述。反而是清末民初的小说赋予都市生动的描写,尽情展现都市世界里包括新女性在内的新因素。当然小说建构下的都市景观并非都市实景的复制,而是经过了再造想象,隐藏着多层文化密码。它的特点是将都市中的新旧因素原型化,通过一系列反复出现的人事景来表现时人对都市新人文的心理迹象。小说反映出的心理迹象表现为关注都市空间、隐述乡村空间;聚焦公共空间、窥探私密空间;热衷描写女性空间这三个特征,引起人们对晚清大都市这个特定历史空间下新因素的注意。第二章“男性文人笔下的新女性形象”。共分为三节,第一节探讨新兴的女性群体(女工)的存在意义,并通过小说文本的分析,证明女工作为一个粗俗卑微的新兴的女性群体,并不是男性精英需要的新女性,因而新兴的女性群体不等同于新女性。第二节通过还原女学生的校园生活图景,重点阐述小说中女学生形象的两个极端,即真善美的女学生和沦落的女学生。第三节通过解读报刊、地方志等文献,综述社会舆论视野中的英雌,以及造成英雌陨落的主客观原因。并结合小说文本,重点分析男性写作策略下的英雌群像所呈现出来的特点。第三章“女性小说家对传统的越轨与回归”。通过三节论述以下内容,第一节论“女学生形象的倒退”,即闺秀女学生形象的特点以及出现这一现象的原因。第二节论男性编辑策略下的女小说家,即女小说家是如何被包装的,以及女性创作中对新女性话语的实践及“越轨”书写。第三节论女小说家回归传统以及越轨书写的现实原因,即英雌自我意识的觉醒与自我赋权。

二、热血变装革命COSPLAY(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热血变装革命COSPLAY(论文提纲范文)

(1)中国动画番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英文摘要
绪论
第一章 中国动画番剧的图谱概貌
    第一节 动画番剧概念界定
        一、中国动画、中国电视动画、中国动画番剧
        二、“动画番剧”概念、词源基因与衍化
        三、中国动画番剧的研究范围限定
    第二节 中国动画番剧的发展脉络
        一、萌芽阶段:“草根”式的FLASH动画与“闪客”
        二、早期阶段:“平台搭建”与“多元发展”
        三、转型阶段:动画番剧的“起步”与“蓄力”
        四、发展阶段:“量的爆发”与“格局的成形”
    第三节 中国动画番剧形式表征
        一、丰富多元的类型化题材
        二、以跨媒介改编为特色的文本来源
        三、推陈出新的衍生范式
        四、优势互补的技术形态
    第四节 动画番剧在中国动画全景中的形态管窥
        一、身份:小众向主流衍变
        二、格局:中国动画整体版图的改写
        三、困境:艺术商业之间的矛盾与内容尺度的诟病
第二章 中国动画番剧的审美特征
    第一节 总体表征:异域风格影响与本土化特征
        一、日式化风格的影响与效仿
        二、西方科幻元素的注入与融合
        三、中国动画番剧的本土化风格特征
    第二节 内容形态:“她”视角下的青春物语
        一、青春消费:幼态化的审美趣味与消费诉求
        二、身体凝视:从女性身体符号书写到性别异化
        三、性别取向:唯美色彩下的青春女性题材书写
    第三节 艺术表达:形式、技术与影像功能的风格化呈现
        一、形式体系:跨艺术形态下的差异化表达
        二、技术手段:制作、传播与视觉上的虚拟性
        三、影像功能:动画影像造梦机与精神乌托邦
第三章 中国动画番剧的文化特征
    第一节 总体融合性:基于媒介、受众与文化衍变视角
        一、媒介与次元融合
        二、受众扩大化与破圈融合
        三、向主流文化的衍变与融合
    第二节 青春反叛性:基于青少年亚文化基因、现象表征与群体心理
        一、反叛之流变:青少年亚文化的显性基因
        二、反叛之动画番剧现象表征
        三、反叛之生成与群体心理机制
    第三节 大众参与性:基于碎片化特征、媒介赋权和参与式表达
        一、碎片化特征:快感诉求和观影体验
        二、媒介赋权与大众参与性
        三、动画番剧中的参与式表达
第四章 中国动画番剧的未来进路
    第一节 创作与市场
        一、优质内容的多维度开发
        二、跨媒介联动效应的全面激活
        三、受众细分的自觉完善
        四、工业化制作体系的建构
    第二节 教育引导与教学实践
        一、迷群画像:青少年二次元受众群像
        二、瑕瑜互见:动画番剧对青少年的利弊影响
        三、影视育人:开展中小学影视教育与媒介素养教育
        四、积“微”成着:高校动画专业的教学实践基础
    第三节 中国动画番剧的思考与展望
        一、引导与塑型:建构第三极文化体系下的新中国动画学派
        二、未来展望:在更迭流变中把握正确的前进方向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一:论文结构思维导图
    附录二:绪论中的图表
    附录三:2011 年-2014 年中国动画番剧列表
    附录四:2015 年-2021 年中国动画番剧列表
    附录五:本文所涉及图片、表格索引
作者简介
致谢

(2)动漫世界的内与外:Cosplay服饰文化发展创新刍议(论文提纲范文)

1 引言
2 动漫世界的内与外:Cosplay服饰流行
    2.1“现象级”发卡及其服饰文化流行
    2.2 Cosplay服饰文化横跨动漫世界内与外
3 当代Cosplay服饰文化发展与创新
    3.1 Cosplay服饰发展观察
    3.2 商业价值溢出,Cosplay服装商业链趋向成熟
    3.3 Cosplay服装时尚生活日益突出,审美价值及内涵意义重大

(3)符号学视角下日本动画符号系统建构与受众消费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三、研究现状
    四、研究框架
第一章 延承与比较:动画符号建构的理论探索
    一、概述:符号研究视角下的影像
        (一)运动影像符号研究的历史梳理
        (二)电影符号建构的代表性学说
    二、视觉表征:动画与电影的比较
        (一)现代动画视觉表达与对电影的模仿
        (二)动画对电影形式的超越
    三、日本动画符号系统的基础建构
        (一)日本动画的符码特征与概念框定
        (二)动画符号的虚拟与现实
        (三)日本动画图像的三层分节
        (四)日本动画运动的三层分节
第二章 当代日本动画符号体系建构
    一、认知过程视点下的符号系统
        (一)作为获意起始的知觉符号
        (二)再现抽象集合的风格符号
        (三)唤醒“不在场”的修辞符号
        (四)意义被搁置的无意识符号
    二、日本动画的叙事符号系统:角色
        (一)角色设定的结构分层
        (二)图像与内面:角色意素的“语言”结构
        (三)角色与叙事建构
    三、日本动画的叙事符号系统:场景空间
        (一)位置标出符号
        (二)时间标出符号
        (三)场景抽象修辞符号
    四、角色——场景空间的结构论
        (一)角色——场景空间组合下的多平面蒙太奇
        (二)媒介间的虚拟角色与写实风景
第三章 从符号建构到受众消费
    一、媒介融合下的日本动画
        (一)媒介融合的符号脉络
        (二)媒介融合的现实向度
        (三)媒介融合下的后设内容生产
    二、角色消费:由身体到符号
        (一)角色的情感认知与“视点”
        (二)角色的消费:从物语消费到数据库
        (三)“萌”的符号应用与审美现象
    三、认识“世界”:日本动画的虚幻与现实
        (一)“动画·漫画的现实主义”与“半透明的现实主义”
        (二)符号研究的动画现实主义再阐释
    四、日本动画跨文化传播的符号认知与策略
        (一)“错位”的符号认知:跨文化审美的起点
        (二)叙事的情感手段:指示性下的符号动力
        (三)“共同解释”与意义再生产
第四章 日本动画的批判与中国文化创意的启示
    一、文化工业视角下日本动画的文本与媒介批评
        (一)过分“结构化”的日本动画
        (二)“符号与身体”二义性的迷思
        (三)媒介融合下的市场透支
    二、由“符号”到“权力”:国产动画创新的启示
        (一)国产动画的符号创新
        (二)展望未来:国产创意话语权的建立
结语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的攻读成果
致谢

(4)颠覆与重构 ——香港电影的性别政治(1984-1997)(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第一节 研究缘起
    第二节 研究现状
        一、性别视域下的香港电影导演研究
        二、性别视角下的香港电影类型研究
        三、外围研究
    第三节 研究方法及意义
    第四节 研究创新之处
第一章 香港电影性别书写的历史演变
    第一节 20 世纪50 年代初-1971:“他”性表演
    第二节 1971-1984:雄性发声
    第三节 1984-1997:多元的性别形貌
第二章 多元颠覆——香港电影的性别政治表征(1984-1997)
    第一节 两性性相颠覆:喜剧性与文化性
        一、喜剧符号:男生女相
        二、文化符号:女生男相
    第二节 两性气质颠覆:反英雄化与反传统化
        一、反英雄式“小男人”
        二、反传统式“女汉子”
    第三节 两性关系颠覆:群体话语重置
        一、男性同性社群:从个体存在到集体表述
        二、姐妹同性社群:从自主觉醒到自我赋权
    第四节 酷儿书写颠覆:在地化与奇观化
        一、游离的男同性恋
        二、无声的女同性恋
        三、奇观的双性恋/跨性别恋
第三章 重构父权——香港电影性别政治的文化内涵(1984-1997)
    第一节 文化寻根:中学为体兼西学为用的双重文化建构
        一、中学为体:以中国传统的戏曲、文学为底蕴
        二、西学为用:西方文化的传播与本土语义的再生产
    第二节 身份重构:失语者与边缘者的身份寻求
        一、失语者:酷儿失落与身份认同
        二、边缘者:底层失落与父权建构
    第三节 重构男权:大女人与小男人的性别错置
        一、大女人:以消解女性强化男性话语权
        二、小男人:以喜剧符码重构男权
第四章 消解性别——香港电影性别政治的迷思(1984-1997)
    第一节 香港电影性别书写存在的问题:新瓶装旧酒
        一、类型过度:消费后继乏力
        二、欲望凝视:消解女性价值
    第二节 香港电影性别书写的启示:非主流的主流化
        一、价值融合:双性同体的奇观化与在地化
        二、意识生成:华语电影新时代女性启示录
结语:性别——香港电影的另类建构
参考文献
附录
致谢
在校期间的科研成果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青春电影中青年亚文化的演进与呈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选题背景、目的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选题目的
        1.1.3 选题意义
        1.1.4 创新点
    1.2 研究综述
        1.2.1 青春电影研究综述
        1.2.2 青年亚文化及其电影研究综述
    1.3 研究对象、重点、思路、方法
        1.3.1 研究对象
        1.3.2 研究重点
        1.3.3 研究思路
        1.3.4 研究方法
2 青春电影与青年亚文化的定义
    2.1 青春电影相关概念界定
    2.2 青年亚文化的缘起及定义
3 中国青春电影中青年亚文化的演进
    3.1 伤痕青春(1979—1990)
    3.2 边缘青春(1990—21世纪初)
    3.3 多样青春(21世纪初至今)
        3.3.1 都市青春
        3.3.2 校园青春
        3.3.3 怀旧青春
        3.3.4 狂欢青春
4 中国青春电影中青年亚文化的表征及体现
    4.1 边缘性
    4.2 反叛性
        4.2.1 对父权的反叛
        4.2.2 对专情的颠覆
    4.3 批判性
5 中国青春电影中青年亚文化的叙事特点体现
    5.1 成长叙事
    5.2 女性叙事
    5.3 边缘叙事
    5.4 同性恋叙事
6 中国青春电影中青年亚文化的正负功能
    6.1 中国青春电影中青年亚文化的正功能
        6.1.1 助力现实批判
        6.1.2 为文化价值添辉
        6.1.3 为电影艺术增色
    6.2 中国青春电影中青年亚文化的负功能
    6.3 中国青春电影中青年亚文化的归纳及思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6)20世纪30年代金焰银幕形象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的源起
    1.2 文献综述
    1.3 研究的意义
2 金焰的生平及作品
    2.1 金焰的生平
        2.1.1 成名之路
        2.1.2 辉煌时期
        2.1.3 成名中后期
    2.2 婚姻与友谊
        2.2.1 婚姻
        2.2.2 友谊
    2.3 金焰作品概述
3 商业类型电影中的爱情偶像
    3.1 “上流社会青年”作品概述
        3.1.1 “富家少爷”银幕形象
        3.1.2 “明星及其他身份”银幕形象
    3.2 上流社会爱情偶像银幕形象建构
        3.2.1 脸与气质的呈现
        3.2.2 银幕形象建构符号之服饰
        3.2.3 银幕建构符号之客体关联事物
    3.3 爱情偶像:明星与角色之间的统一
4 左翼电影中的底层抗战英雄
    4.1 “底层抗战英雄”形象
    4.2 “底层抗战英雄”银幕形象建构
        4.2.1 银幕形象的转变
        4.2.2 肌肉符号内涵
    4.3 国族认同:个体意识形态的表达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A
附录 B
在学期间的研究成果
致谢

(7)从童话图本到动漫图像看女巫形象的建构与转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依据及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现状分析
    三、研究目标及方法
    四、相关研究术语界定
第一章 童话图本中女巫形象的建构及其经典化
    第一节 女巫文化的形成与流变
        一、古希腊神话:女巫文化的起源
        二、猎巫运动:传统女巫形象的形成
        三、科学革命:女巫形象的平反与日常化
    第二节 传统女巫形象的经典化
        一、童话图本中老巫婆形象的典型化特征
        二、童话图本中巫婆形象的经典化内涵
第二章 动漫作品中女巫形象的转型及其符号意义
    第一节 动漫作品对传统女巫形象的改造
    第二节 动漫作品中女巫形象的颠覆与转型路径
        一、狂欢化
        二、戏仿与互文
        三、美化与萌化
    第三节 当代语境下动漫作品中女巫形象的符号意义
        一、性与欲望
        二、暴力与泄愤
        三、异能力与幻想
第三章 女巫形象的转型原因分析
    第一节 消费文化视野下的多元文化动漫受众
        一、阅读群体的大众化
        二、文化失语与主体表达的心理诉求
        三、青年亚文化与动漫受众
    第二节 新媒介生态下的人物形象塑造和文学表达
        一、动漫作品创作的商业化与市场化属性
        二、视觉文化引导下的读图风潮
        三、电子媒介与文本的互动
第四章 女巫形象转型的价值意义
    第一节 女巫形象转变与文化的多元化价值取向
        一、女巫意象与社会性别意义
        二、文化交流传播的价值碰撞
        三、时尚对传统的传承与冲击
    第二节 女巫形象转变与当下文学生态嬗变的影响
        一、消费经典与大话文艺
        二、人物身体塑造与身体美学
        三、文学素材影视改编与文学阅读
结束语
附录一 本文主要所涉及的动漫及影视作品
附录二 本文主要所涉及童话图本
主要参考文献
致谢

(8)新时期“伤痕电影”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背景及其研究意义
    二、“伤痕电影”是什么?
    三、国内外研究现状及其资料来源
    四、研究方法与论文结构
第一章 社会转折与艺术表达:“伤痕电影”的崛起(1977-1978)
    第一节 拨乱反正,开展新时期
    第二节 新时期:理论批判与建构
    第三节 新创作的萌发:《十月的风云》《不平静的日子》
第二章 对真实的追求:“伤痕电影”的发展(1979-1983)
    第一节 新时期文艺启蒙:遵循艺术民主、尊重艺术规律
    第二节 题材选择与主题内容:青春与爱情
    第三节 外在形式与表现技巧的探索
    第四节 观众心理与观影潮流
第三章“伤痕电影”:延续及影响(1984 及其以后)
    第一节 从“伤痕电影”到反思电影、寻根电影和新写实主义
    第二节 揭露与反思:《我们的田野》《芙蓉镇》
    第三节 寻根文化与民族心理的质问
    第四节 新写实电影的延续与发展
第四章 记忆、创伤与反思:“伤痕电影”中的心理与文化
    第一节 人物形象:创伤回忆的载体
        一、“伤痕电影”中的知识分子形象与家国情怀
        二、改革开放的社会文化语境与“伤痕电影”中的女性形象
    第二节 悲剧作为美学范畴:个人与集体意旨的冲突
    第三节 记忆的遗忘曲线
    第四节 文化特征:个体性、多元性、延续性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新时期“伤痕电影”片目)
在校期间发表的论文及科研成果
致谢

(9)性别焦虑与主体建构:晚清女作家的自我呈现(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范围与对象
    二、相关概念的阐释
    三、研究现状回顾与评述
第一章 才名焦虑与性别冲突
    第一节 晚清女性的才华期待与传世心态
    第二节 女性之“才”与夫妻关系
    第三节 多元呈现:女性视野中的“女权”问题
第二章 内闱的焦虑:晚清女性的日常职责与心灵冲突
    第一节 经济窘境中的主妇声音
    第二节 家庭关系内的苦衷
    第三节 治家的劳苦与忧思
    第四节 痛哭的母亲:许禧身的怀女书写
第三章 时代变局下的女性声音
    第一节 晚清动乱背景下的女性位置与社会参与
    第二节 庚子之乱与女性书写
    第三节 乱世归宁:王采苹的空间移动与情感变迁
第四章 自我调适与写作策略
    第一节 过去与现在
    第二节 遮蔽与公开
    第三节 小我与大我
总结
参考文献
后记
在学期间所发表的文章

(10)清末民初小说中的“新女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概念界定、材料来源
    二、研究综述及意义
    三、研究方法
第一章 新女性与都市
    第一节 传统知识女性的尴尬处境
    第二节 新女性群体的产生
第二章 男性文人笔下的新女性形象
    第一节 被贬抑的女工形象
    第二节 女学生:雅化的少女
    第三节 英雌:成长起来的女学生
第三章 女性小说家对传统的越轨与回归
    第一节 女学生形象的倒退
    第二节 男性编辑策略中的女小说家
    第三节 英雌自我意识的觉醒与自我赋权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读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四、热血变装革命COSPLAY(论文参考文献)

  • [1]中国动画番剧研究[D]. 马颖寅. 南京艺术学院, 2021(12)
  • [2]动漫世界的内与外:Cosplay服饰文化发展创新刍议[J]. 姜旭. 浙江纺织服装职业技术学院学报, 2020(04)
  • [3]符号学视角下日本动画符号系统建构与受众消费研究[D]. 张路. 吉林大学, 2020(08)
  • [4]颠覆与重构 ——香港电影的性别政治(1984-1997)[D]. 邓丽娟. 四川师范大学, 2020(08)
  • [5]改革开放以来中国青春电影中青年亚文化的演进与呈现[D]. 杨静. 浙江大学, 2019(01)
  • [6]20世纪30年代金焰银幕形象研究[D]. 张艺. 山西师范大学, 2019(06)
  • [7]从童话图本到动漫图像看女巫形象的建构与转型[D]. 肖炅斌. 赣南师范大学, 2019(07)
  • [8]新时期“伤痕电影”研究[D]. 房舒梦. 中国艺术研究院, 2019(02)
  • [9]性别焦虑与主体建构:晚清女作家的自我呈现[D]. 范婷婷. 西南大学, 2019(01)
  • [10]清末民初小说中的“新女性”研究[D]. 邹勇.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3)

标签:;  ;  ;  ;  ;  

激情换装革命 COSPLAY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