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理拖欠工资需要形成社会合力

治理拖欠工资需要形成社会合力

一、治理欠薪需要形成社会合力(论文文献综述)

沈峰[1](2021)在《落实制度设计 依法实现不敢恶意欠薪》文中认为日前,辽宁省根治拖欠农民工工资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辽宁省信访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联合下发《关于开展根治欠薪冬季专项行动的通知》,要求各地认真落实《保障农民工工资支付条例》,切实担负起维护农民工劳动报酬权益的职责使命,对查实的欠薪问题要在2022年1月30日前全部解决,?

王进[2](2020)在《破局建筑业“用工荒”:制度救助与伦理救助协同互补》文中指出建筑业"用工荒"揭示了建筑农民工的供需结构失衡。三代建筑农民工务工历程潜藏诸多伦理缺失:生存状态恶劣与社会贡献卓越的背离;失业危机长存与救助体系缺失的矛盾;基本权益受损与维权能力薄弱的反差;安全风险高发与"同命不同价"的冲突;新民工角色转换诉求与组织环境整体冷漠的落差。中国实施了一系列保障建筑农民工权益的利好政策,但执行过程中政策救助极易变成刚性的、外在的、被动的救助,必须强化"合道德性"与"合目的性"相统一的伦理救助,才能促进建筑农民工的有序流动和全面发展。伦理救助包含四个方面:凝聚社会共识是基础、制度伦理建设是目标、重建社会道德是抓手、创新政府治理是保障。唯有政策救助和伦理救助相辅相成,协同互补,才能从根子上破局建筑业"用工荒"。

王璐[3](2020)在《基层政府劳资冲突预警机制研究 ——以青岛市C区为例》文中指出当下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极速转型期,欠薪逃匿、罢工等现象依然存在,劳资冲突进入了凸显期和多发期,劳资问题也成为了社会大众关注的热门问题。通过建立劳资冲突预警机制来预防和化解劳资冲突,构建和谐稳定的劳动关系,已成为各级政府部门的应尽职责。基层政府劳资冲突预警机制运行是由信息收集、信息传输、分析研判、应对处置、预警发布等构成的,目的是实现劳资冲突信息的超前反馈,将劳资隐患风险遏制在萌芽状态。本文以提升基层政府劳资冲突预警机制运行效率为出发点,采取文献研究法、访谈法、归纳分析法,运用桑德沃理论和协同治理理论,对青岛市C区劳资冲突预警机制运行情况、运行中存在的问题及问题产生的原因进行深度分析研究,并借鉴了国内外的典型预防劳资冲突的做法,结合我国国情和发展实际,就如何改进和完善基层政府劳资冲突预警机制运行,从完善信息采集和分析体系、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构建多方参与的协同治理模式、增加奖惩制度等方面提出了建议。

付慧敏[4](2020)在《现代汉语新闻评论语篇的结构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语篇结构研究是语篇研究的重要内容。但长期以来,汉语语篇的结构研究是从宏观和微观两个层面分开进行的。前者主要关注实现某类语篇交际意图的纲要式结构及其直接构成成分,后者则集中在对词汇和句法结构的篇章功能分析。这种结构研究范畴的分裂状态既不利于认清语篇的本质,也不利于明晰语篇的建构机制。同时,语篇作为意义的系统,不仅体现为部件及其组合的一元结构,也体现为由功能驱动的多元结构体系。本研究以功能为纲,从层次和关系两个方面入手,结合人际、衔接等语篇资源,详细考察了新闻评论语篇的语类结构、关系结构和信息结构。语类结构关注语类的构成要素、结构潜势和及物性过程的语言实现;关系结构注重修辞语义关系的类型、分布、跨层级的递归与差异;信息结构侧重语篇信息的流动与推进。在对上述各个结构的分析中,力求宏观和微观相连通、相衔接,重点探讨了语篇各个层级之间的体现关系。全文共分为六个章节:第一章介绍了本文的研究背景、研究思路、研究方法和研究创新。本研究采取以下三个思路:(1)从功能的视角研究结构,分析与语篇功能相对应的结构系统;(2)“自上而下”和“自下而上”双向分析语篇结构;(3)语篇结构分析与语篇语义分析相结合。第二章综述国内外语篇结构研究的主要理论和方法,发现语篇结构研究仍存在以下局限:首先,对语篇结构的内容和范畴界定不明确;其次,语篇结构研究的模式还不够完善;再次,不同语类的结构研究发展不够均衡。从功能的角度对新闻评论这一语类进行深入研究可以弥补以往研究维度单一、语篇结构整体观照匮乏的不足。鉴于此,本研究拟从经验功能、逻辑语义功能和语篇功能三个层面,分析新闻评论语篇的多维结构。第三章考察了新闻评论语篇语类结构的构成、功能及语言实现问题。研究结果表明新闻评论语篇具有交际语境驱动的结构潜势,可以表示为总括^[(背景)°新闻事件]^[(事件总评)^评论]^(结语)。其中,总括、事件和评论为语类必有要素,结语为可选要素。语类结构反映了评论语篇受语境和交际意图促动形成的类型性特征,而小句及物性结构的分布特征则为语类结构提供了词汇语法层面的理据。本研究结果显示,及物性过程类型在标题和正文都呈现出相似的分布趋势,即动作过程>关系过程>心理过程>交流过程。评论语篇动作过程出现频率略高于关系过程的事实说明新闻评论并不是居于原型范畴核心的论说体,而是以依托事实并试图建构虚拟事实为主要论说方式的特殊的论说体。因而在体裁划分时,应该与其他论说语体的子类予以区分。第四章以小句为起点,逐层分析了小句之间、句子之间、段落之间的修辞语义关系。结果显示,小句和句间的关系结构种类最为丰富,表现为五大类24种语义关系类型。随着语篇结构层次的扩展,某些语篇语义关系向上一级递归,也有一些语义关系不再出现。在出现递归的语义关系类型中,一些使用频率逐渐减弱,而另一些则表现得更为突出,并体现出明显的语类特征。此外,从语义关系跨层级的相似和相异中也可以看出,篇章修辞关系的建构是分层级实现的,体现出基于语用的选择倾向。微观层面是语义关系建构的基础层级,语义关系类型丰富,但可能受到句法语义结构的制约。在宏观层面这种句法制约逐渐减弱,但语境因素的影响逐渐增强,语义关系的选择表现出更明显的交际语境依赖性。这也是导致某些主要修辞语义关系在语篇较高结构层级出现分布突变的主要原因。第五章通过分析小句层面的主位功能类型及分布,句子层面的主位推进模式,段落、阶段和步骤层面的超主位、超新信息、宏观主位和宏观新信息,探讨了语篇从微观到宏观的信息流动和推进。具体来说,新闻评论语篇的信息结构总体表现出信息流动标记性强,信息推进环环相扣,层次分明的类型性特征。在小句层面,复项主位出现频率较高,其中由环境成分充当的标记性话题主位和由连接成分充当的语篇主位表现突出,反映出评论语篇明示信息走向的作者责任型写作风格。在句子层面,延续型和派生型主位推进模式占主导,说明评论语篇信息发展线性和发散性并行。而在段落、阶段和步骤层面,由小句信息累积而成的超主位和超新信息与语篇段落重合,由超主位和超新信息累积的宏观主位和宏观新信息与语类的步骤吻合,进一步说明评论语篇信息发展不仅具有明显的层级性,而且表现出与语篇自然结构层级的一致性。第六章总结了本研究的主要研究结论,指出了研究的不足和后续研究的努力本研究从语言的功能出发,结合语篇语义来考察新闻评论语篇不同功能结构的类型、层次及其语言实现问题,在理论和应用上都具有一定的研究价值。在理论上,本研究提出了“功能驱动的语篇多元结构分析框架”,并在每个分析维度上探讨了语篇不同层级的结构分布特征及其跨层级的结构发展情况。研究结果不仅更深入地解释了语篇结构的建构机制,也从更多维的视角重新审视了语篇的功能,明晰了不同功能类型之间的关系。语篇的结构不是平面的,而是受多重功能制约的立体构型;语篇的结构不是离散的,而是宏观与微观结构互联,分层级推进的建构过程。通过对新闻评论语篇功能结构的分析,本研究为新闻评论语体判定提供了语言学的依据。在应用上,本研究为以语类为基础的阅读和写作教学提供了理论和实践参考,有利于语言学习者提升语篇类型意识,更好地把握语篇层级关系,提高语篇解读和生成的能力。

柯皓月[5](2020)在《党的共同富裕思想在新时代的实践研究》文中提出拂去历史封尘,泱泱中华五千载日月星辉,从“天下为公”到“小康社会”,从“全面小康”到“共同富裕”,承载着中华民族共同的价值追求和前途命运。中国共产党建党近一百年来,特别是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扶贫减贫事业取得了举世瞩目的大发展,经济建设的高质量发展和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为实现共同富裕不断夯实基础。2020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收官之年,我们即将迎来向共同富裕稳步迈进的时期。面对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化,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给我国社会发展提出了新的要求和难题。研究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在新时代的实践探索,总结所取得的成就和经验,进而对如何实现共同富裕形成科学性和规律性的认识,增强坚定不移地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的信心,对我们继往开来推进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具有重大意义。本文坚持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综合运用文献研究法、比较研究法、跨学科研究法。全文由绪论和正文两部分组成,绪论梳理了研究目的及意义、研究现状、研究重难点和创新点、研究方法。正文从以下四个部分展开:第一部分主要围绕共同富裕相关理论问题展开。一是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渊源,阐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和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思想;二是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的提出与发展,从建国初期至党的十八大中国共产党对共同富裕思想的不断发展进行纵向概述,梳理这一思想在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中不断发展的历史进程,体现出中国共产党对社会主义本质规律认识的不断深化。第二部分主要阐述了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思想在新时代实践的现实逻辑。一是基于我国社会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分析了新时代实现共同富裕的顶层战略、根本导向和光明前景;二是以我国社会主要矛盾的转变为导向,分析了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所面临的全新挑战,主要从社会主要矛盾的需求侧、供给侧和社会主要矛盾转变后对基本国情的判断三个方面展开;三是从国家总体战略布局的视角出发,讲清“四个全面”与新时代共同富裕实践的关系。第三部分重点论述了十八大以来共同富裕的实践内容。立足当前的经济形势和社会发展实情,将这一时期共同富裕的实践归纳为在推动生产力发展、统筹区域协调、深化收入分配改革、推进脱贫攻坚和加强社会主义文化建设五大方面的积极探索,取得了经济发展水平再上台阶、区域协调发展统筹推进、收入分配改革成效显着、脱贫攻坚落地见效和精神富裕走进新局面的显着成就,其中着重梳理了脱贫攻坚工作的持续推进。第四部分主要分析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共同富裕实践的重大意义及经验启示。总结共同富裕在新时代的实践对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发展和对世界减贫事业的重大贡献,为世界其他国家在推进减贫事业提供了精准式与开发式扶贫新方式和坚持依靠人民群众、坚持凝聚和强化社会合力、坚持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并举的中国经验,以此推动全人类的减贫与发展。

邹鹰,程勇,沈晨[6](2019)在《发展型社会政策视阈的城市贫困治理研究——基于江西城镇脱贫解困的实证分析》文中研究说明江西在全国率先进行了城市贫困治理的探索,是否有复制和推广意义?本文从实证出发,基于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对其实践进行研究。发展型社会政策理论是20世纪90年代兴起的、以社会投资为基本遵循的生计策略,主张通过"发展"来实现社会平等。在这个理论框架下,江西的城市贫困治理实现了目标的经济性、方式的多元性、脱贫主体的能动性等三方面转向。通过不断优化、平衡贫困治理的行政的、慈善的、专业的机制与结构,进行了教育、健康、财产、职业、机会等社会投资,引发了广泛的资源"集聚效应"。然而,当前城市贫困治理中存还存在差距、"短板",需要党政部门认识到治理城市贫困的紧迫性,建立社区"扶贫书记"制度,形成打赢城市脱贫攻坚的制度优势和社会合力。

王少林[7](2019)在《以制度之力推动新时代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站在增强制度优势、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战略高度,把保障和改善民生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将“坚持和完善统筹城乡的民生保障制度,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作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建设的一个重要内容,并围绕就业、社会保障等制?

温媛[8](2019)在《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问题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当前,随着改革开放的不断深入和现代化进程的快速发展,国际国内形势发生深刻变化,我国正处在社会转型的关键时期和矛盾多发期,社会治安和公共安全形势日趋严峻复杂,社会治理工作面临着许多新的困难和挑战。因此,创新社会治理体系和模式、加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完善立体化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对于有效应对当前社会治安形势、维护社会发展稳定意义重大,是深入推进平安中国、法治中国建设的必然要求,同时也是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必由之路。本文采用文献研究、实地调查、归纳分析等研究方法,通过认真梳理总结国内外关于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理论,对涉及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进行阐释,之后对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现状及成效进行介绍,结合实际,系统分析了东胜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存在的问题及产生的原因,并以新加坡、加拿大、广州、苏州等国内外先进经验为借鉴,综合运用协同理论、系统理论、社会冲突理论、治理理论等,从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及治理结构、提高科技化运用水平、强化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等方面,多角度提出了加强和改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设的有效对策和建议,从而提高了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工作的实效性和实用性。通过对相关资料和历史背景的分析,选择东胜区为例来进行课题研究,是希望通过对东胜区的研究,形成具有地方特色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方面的典型案例和经验做法,极大提升社会治理能力和治理水平,并为其他地区经济社会转型跨越发展提供借鉴。

周媛也[9](2019)在《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研究》文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消除贫困、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是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四个全面”战略布局的龙头,而解决绝对贫困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必要条件。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创新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方略,着力改善农村贫困人口的生活质量、提高贫困地区整体发展水平、促进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作出“2020年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面脱贫”的庄严承诺。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总结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取得的成就和经验,为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的发展献计献策。首先,本研究以坚持马克思主义方法论为基础,遵从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用文献法和历史研究法追溯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的渊源,从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社会主义改革与建设时期和改革开放新时期回顾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的历史进程,为研究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打下坚实基础;然后,用规范分析法、质性分析法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进行具体研究,对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精准扶贫和精准脱贫的重要论述和科学观点进行分析,阐述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的形成背景和过程,归纳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的科学体系,明确了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是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新成就、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和中国贫困治理工作的指导思想。再者,通过文献法、访谈法和观察法对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精准扶贫实践进行实证研究,并运用质性研究法、统计分析法和综合分析法等对搜集整理的大量关于当前中国共产党扶贫实践的数据进行分析,归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实践用政治保障筑牢扶贫组织基础、用精神保障营造健康脱贫氛围、用制度保障完善扶贫工作构架、用政策保障切实推进精准扶贫的多维举措。党在带领人民脱贫攻坚的这场战斗中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就:贫困发生率和返贫率骤降、贫困地区经济水平稳步提高、党的执政基础更加坚实、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巨大贡献等。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实践展现出新特点:重视贫困地区生态环境改善、着重走可持续共生发展道路、清晰区分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着力解决特殊贫困与深度贫困、注重权责清晰与规划整合式扶贫。最后,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总结归纳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的基本经验: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本原则、坚持多因素共生发展的可持续性。

张秋香[10](2019)在《破产清算中优先权合理限制之研究》文中提出如果将破产清算程序中的破产财产比作一个蛋糕,那么债权分配就是众多债权人分割蛋糕的过程。债权人们在收回债权、获取企业运营风险信息、承受损失等方面的能力各不相同,因此债权实现的可能性与比例也不相同。为了保护弱势债权人,以实现社会正义为立法依据的优先权制度应运而生。破产财产的有限性决定了破产债权不能全部得到满足,过多的优先权主张必将压缩普通债权的受偿空间,而享有优先权的破产债权之间也必将产生激烈的冲突。为公平清理债权债务,有助于破产清算程序的推进,需要对破产清算中的优先权予以合理限制。除引言和结语外,本文包含四个部分。从破产清算程序中优先权的法律规定与实践角度,分析优先权应当被合理限制的理由和可行方法。第一部分介绍我国破产法中优先权运行现状,介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企业破产法》(以下简称《破产法》)中的优先权和其他法律法规及司法解释中规定的优先权类别。第二部分指出合理限制破产清算程序中优先权的必要性。第一,缺乏公示的优先权会影响交易安全。第二,优先权制度可能对债权人保护产生负面影响,降低债权人的监督动力,还有可能引发道德风险。第三,优先权制度在破产实践中面临质疑。一方面,职工债权在我国破产法立法中的地位日益边缘化;另一方面,税收债权在破产清算实践中饱受质疑。第四,优先权制度在世界范围内的破产立法中存在弱化趋势,限制破产优先权符合破产法改革的趋势。第三部分提出在破产清算中合理限制优先权的原则和标准。对破产优先权的限制应当遵循利益平衡原则和平等分配原则,以优先保护生存性权益和有助于商业交易的可预测性作为限制标准,在公权益与私权益间保持平衡。第四部分提出合理限制破产清算程序中优先权的路径建议。合理限制优先权的可行路径有三。一是限制优先权的类型,不再创设新的优先权类别。二是从权利主体、权利类别、债权受偿额度的角度限制职工债权。三是税务部门与司法部门统一认识,税收债权仅限于破产程序开始前债务人欠缴的税款本金。限制优先权的同时,应当建立补偿机制。一是推动完善职工欠薪保障机制,二是追索企业经营管理人员的责任。优先权限制机制的实施还需要一定的保障机制,这就要求破产法官和破产管理人在案件办理中对优先权人和享有优先权的破产债权予以严格审查,并对优先权的限制和补偿机制及时提出反馈意见。

二、治理欠薪需要形成社会合力(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治理欠薪需要形成社会合力(论文提纲范文)

(2)破局建筑业“用工荒”:制度救助与伦理救助协同互补(论文提纲范文)

一、旧盛新衰:新生代农民工“用脚投票”令建筑行业荣光不再
二、稽古振今:反思建筑农民工务工历程的伦理缺失
    (一)生存状态恶劣与社会贡献卓越的背离
    (二)失业危机长存与救助体系缺失的矛盾
    (三)基本权益受损与维权能力薄弱的反差
    (四)安全风险高发与“同命不同价”的冲突
    (五)新民工角色转换诉求与组织环境整体冷漠的落差
三、进退维谷:建筑农民工政策救助的伦理两难
    (一)缺失政策救助只会逼迫农民工放弃体制内维权,转而采取激进的体制外抗争
    (二)政策救助对于农民工现实问题的解决,需要配套政策的辅佐方能厚积薄发
    (三)操之过急的政策救助,只会增大“良善动机结出苦涩之果”的政策风险
    (四)对农民工的政策救助亟待有针对性地做到分层、分级的精准帮扶
四、扶困济危:伦理救助促进建筑农民工全面发展
    (一)凝聚社会共识:践行“人是目的与手段的统一”,体现以人为本
    (二)制度伦理建设:志在社会正义,促进利益均衡
    (三)重建社会道德:弘扬推己及人,实现互惠共生
五、结论:政策救助与伦理救助协力破局建筑业“用工荒”

(3)基层政府劳资冲突预警机制研究 ——以青岛市C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研究背景
    二、研究意义
        (一)理论意义
        (二)现实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国内的研究动态
        (二)国外的研究动态
    四、研究内容和方法
        (一)研究内容
        (二)研究方法
    五、创新点和不足
        (一)创新之处
        (二)不足之处
第一章 相关概念和理论概述
    第一节 相关概念界定
        一、基层政府
        二、劳资关系
        三、劳资冲突
        四、预警机制
    第二节 相关理论概述
        一、桑德沃理论
        二、协同治理理论
第二章 青岛市C区劳资冲突预警机制运行现状及主要问题
    第一节 C区劳资冲突预警机制运行现状
        一、自上而下的劳资冲突预警系统
        二、部门协调联动工作机制
        三、劳资纠纷多元化解机制
        四、劳动保障诚信体系
    第二节 C区劳资冲突预警机制运行存在的问题
        一、预警指标不完善
        二、信息收集渠道不畅
        三、信息整合共享程度低
        四、三方协调机制观念滞后
    第三节 C区劳资冲突预警机制运行问题原因分析
        一、劳资冲突的诱因趋于多样性
        二、部分预警参与主体能力不足
        三、劳资冲突信息不对称
        四、追责监督机制不健全
第三章 国内外劳资冲突预警实践经验及借鉴
    第一节 国内劳资冲突预警实践经验及借鉴
        一、深圳市宝安区劳资纠纷预警系统
        二、温岭市行业工资集体协商
    第二节 国外劳资冲突预警实践经验及借鉴
        一、新加坡劳动关系三方机制
        二、英国ACAS劳动咨询制度
    第三节 主要启示
        一、打破数据孤岛
        二、多主体参与劳动关系治理
        三、发挥工会组织的凝聚作用
        四、政府构建争议预防组织
第四章 基层政府劳资冲突预警机制改善建议
    第一节 完善基层政府劳资冲突预警信息采集、分析体系
        一、优化预警指标体系
        二、推进智能化信息收集和研判
        三、拓宽社情民意的收集渠道
    第二节 加强企业信用体系建设
        一、推进信用信息资源整合共享
        二、创新信用信息公布方式
        三、建立舆情披露机制
    第三节 构建多方参与下的协同治理模式
        一、搭建劳资双方交流平台
        二、发挥行业协会的桥梁纽带作用
        三、提高劳动关系三方协调机制运作效率
    第四节 在劳资冲突预警机制增加奖惩制度
        一、建立健全明责机制
        二、建立健全督查机制
        三、建立健全考核机制
结论
参考文献
致谢

(4)现代汉语新闻评论语篇的结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思路
    1.3 研究方法
    1.4 研究创新
第2章 语篇结构研究的理论与视角
    2.1 国外语篇结构研究的发展及其主要理论
        2.1.1 冯·戴伊克的宏观结构理论
        2.1.2 修辞结构理论
        2.1.3 语篇模式
        2.1.4 语类理论
    2.2 汉语语篇结构研究的主要视角
        2.2.1 文章学的语篇结构研究
        2.2.2 结构语法的篇章结构研究
        2.2.3 现代篇章语言学的结构研究
    2.3 新闻语篇结构研究
        2.3.1 国外新闻语篇结构研究
        2.3.2 国内新闻语篇结构研究
    2.4 语篇结构研究存在的问题
    2.5 小结
第3章 新闻评论语篇的语类结构
    3.1 新闻评论语篇的语境因素
    3.2 新闻评论语篇的结构要素
        3.2.1 总括
        3.2.2 事件
        3.2.3 评论
        3.2.4 结语
    3.3 新闻评论语篇的语类结构潜势
    3.4 新闻评论语类结构的及物性分析
        3.4.1 及物性系统的定义与分类
        3.4.2 标题的及物性分析
        3.4.3 正文的及物性分析
        3.4.4 及物性过程与新闻评论语篇的建构
    3.5 小结
第4章 新闻评论语篇的关系结构
    4.1 修辞语义关系的分类
    4.2 新闻评论语篇的微观关系
        4.2.1 并加关系框架
        4.2.2 解析关系框架
        4.2.3 因果关系框架
        4.2.4 论证关系框架
        4.2.5 补充关系框架
    4.3 新闻评论语篇的宏观关系
        4.3.1 联合关系
        4.3.2 评价关系
        4.3.3 背景关系
        4.3.4 总结关系
        4.3.5 证明关系
    4.4 修辞语义关系对评论语篇的建构:从微观到宏观
        4.4.1 三个层级修辞语义关系分布
        4.4.2 两个节点修辞语义关系分布
    4.5 小结
第5章 新闻评论语篇的信息结构
    5.1 新闻评论语篇微观的信息结构
        5.1.1 小句主位的功能类型
        5.1.2 小句的信息建构
    5.2 新闻评论语篇中观的信息结构
        5.2.1 句子的信息结构
        5.2.2 段落的信息结构
    5.3 新闻评论语篇宏观的信息结构
    5.4 小结
第6章 研究结论与启示
    6.1 研究结论
        6.1.1 语类结构
        6.1.2 关系结构
        6.1.3 信息结构
    6.2 研究启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5)党的共同富裕思想在新时代的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目的及意义
        1.1.1 研究目的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综述
        1.2.1 国内研究综述
        1.2.2 国外研究综述
        1.2.3 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内容、重难点与创新点
        1.3.1 研究内容
        1.3.2 重难点
        1.3.3 创新点
    1.4 研究方法
第2章 党的共同富裕思想相关理论阐释
    2.1 党的共同富裕思想的理论渊源
        2.1.1 马克思、恩格斯关于共同富裕的重要论述
        2.1.2 列宁的共同富裕思想
        2.1.3 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的大同思想
    2.2 党的共同富裕思想的提出与发展
        2.2.1 建国初期毛泽东首提共同富裕
        2.2.2 改革开放至十八大党的共同富裕思想的不断发展
第3章 党的共同富裕思想在新时代实践的现实逻辑
    3.1 我国发展新的历史方位开启共同富裕新征程
        3.1.1 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的战略安排
        3.1.2 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的根本导向
        3.1.3 新时代推进共同富裕的光明前景
    3.2 社会主要矛盾新变化迎来共同富裕新挑战
        3.2.1 准确把握社会主要矛盾转化后对基本国情的判断
        3.2.2 注重改善社会主要矛盾的需求侧问题
        3.2.3 着力解决社会主要矛盾的供给侧问题
    3.3 “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托举共同富裕新局面
        3.3.1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是迈向共同富裕的全新起点
        3.3.2 全面深化改革是迈向共同富裕的强大动力
        3.3.3 全面依法治国是迈向共同富裕的根本保障
        3.3.4 全面从严治党是迈向共同富裕的关键所在
第4章 党的共同富裕思想在新时代的生动实践
    4.1 经济发展水平再上台阶
        4.1.1 供给侧结构性改革持续发力
        4.1.2 创新驱动战略引领高质量发展
    4.2 区域协调发展统筹推进
        4.2.1 地区协调发展格局塑成
        4.2.2 城乡协调发展稳步推进
    4.3 收入分配改革成效显着
        4.3.1 初次分配领域改革再深化
        4.3.2 再分配领域改革组合出击
    4.4 脱贫攻坚工作落地见效
        4.4.1 大力提升贫困治理能力
        4.4.2 全面落实精准帮扶举措
        4.4.3 重点支持深度贫困地区
        4.4.4 强化精准脱贫支撑保障
    4.5 精神富裕走进新局面
        4.5.1 提升国民文明素质
        4.5.2 丰富文化产品服务
        4.5.3 提高文化开放水平
第5章 党的共同富裕思想在新时代实践的重要意义及经验启示
    5.1 党的共同富裕思想在新时代实践的重要意义
        5.1.1 夯实中国共产党长期执政的基础
        5.1.2 深化对社会主义本质及其规律的认识
        5.1.3 彰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
        5.1.4 提升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国际影响力
    5.2 党的共同富裕思想在新时代实践的经验启示
        5.2.1 坚持“精准”与“开发”治贫方式
        5.2.2 坚持依靠群众自力更生
        5.2.3 坚持强化全社会合力
        5.2.4 坚持物质富裕和精神富裕并举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个人简历
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6)发展型社会政策视阈的城市贫困治理研究——基于江西城镇脱贫解困的实证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一、研究背景与问题
二、理论转向:城市贫困治理的发展性
    (一)发展目标经济性转向
        1. 社会政策在国家场域的经济性转向。
        2.社会政策在市场的经济性转向。
        3.社会政策在社会场域的经济性转向。
    (二)治理方式多元性转向
        1. 治理资源共享。
        2.治理领域互拓。
        3.治理力量聚集。
    (三)脱贫主体能动性转向
        1. 贫困主体的责任意识强化。
        2.贫困主体的自助行动强化。
        3.贫困主体的自我效能强化。
三、实践逻辑:城市贫困治理的社会投资
    (一)财产资本投资
    (二)健康资本投资
        1. 预防性投资。
        2.治疗性投资。
        3.社会保险政策。
    (三)职业资本投资
        1. 充分就业创业。
        2.参加职业保险。
        3.创业担保贷款。
    (四)教育资本投资
        1. 困境在读生支助。
        2.困境生的教育关爱。
        3.贫困毕业生就业帮扶。
    (五)机会资本投资
四、行动机制:城市贫困治理结构优化
    (一)行政性服务机制
    (二)慈善性服务机制
    (三)专业性服务机制
五、总结

(8)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文献综述
        1.2.1 国外文献综述
        1.2.2 国内文献综述
    1.3 研究思路
    1.4 研究方法
        1.4.1 文献研究法
        1.4.2 实地调查法
        1.4.3 归纳分析法
2 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
    2.1 基本概念
        2.1.1 社会治理
        2.1.2 社会治安
        2.1.3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
    2.2 理论基础
        2.2.1 协同理论
        2.2.2 系统理论
        2.2.3 社会冲突理论
        2.2.4 治理理论
3 东胜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现状和成效
    3.1 东胜区基本情况概述
    3.2 东胜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成效
        3.2.1 深入排查化解社会矛盾纠纷
        3.2.2 加强信息防控网建设
        3.2.3 健全特殊人群服务管理体系
        3.2.4 加强平安建设工作
4 东胜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4.1 东胜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存在的问题
        4.1.1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行政化负担过重,权责不清
        4.1.2 信息化建设实际应用不足,智能化建设缺乏长远规划
        4.1.3 社会面防控不到位,影响社会稳定情况依然存在
        4.1.4 维护社会治安力量薄弱,群众力量发挥不明显
    4.2 东胜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4.2.1 社会治安综合治理职责定位不清晰
        4.2.2 科技信息化建设作用发挥不明显
        4.2.3 多因素重叠对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形成阻碍
        4.2.4 社会参与度不高
5 国内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的经验借鉴
    5.1 国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践
        5.1.1 新加坡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践
        5.1.2 美国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践
        5.1.3 加拿大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践
    5.2 国内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践
        5.2.1 广州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践
        5.2.2 昆明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践
        5.2.3 苏州市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实践
6 加强和改善东胜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建设的对策和建议
    6.1 转变政府职能定位,完善社会治安综合治理体系及治理结构
        6.1.1 不断完善组织结构
        6.1.2 明确职能加强责任落实,减轻基层行政负担
        6.1.3 积极构建“互联网+综治”新模式
    6.2 加强网格化管理,夯实基层基础建设
        6.2.1 科学划分网格
        6.2.2 创新应用“互联网+网格化”模式
        6.2.3 加强基层基础科学化建设水平
    6.3 提高科技化运用水平,构建治安防控网络
        6.3.1 加强理念创新
        6.3.2 坚持科技支撑
        6.3.3 推动智能化治安防控体系建设
    6.4 创新社会治安综合治理模式,全力维护社会安全稳定
        6.4.1 突出做好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
        6.4.2 全力推动扫黑除恶专项斗争向纵深发展
        6.4.3 加强重点人群服务管理工作
        6.4.4 加大公共安全监管力度
        6.4.5 推进社会治理能力稳步提升
    6.5 强化多元主体参与治理,真正发挥群防群治作用
        6.5.1 增强居民的参与意识和参与能力
        6.5.2 加强社会治理各主体之间的合作
        6.5.3 鼓励社会组织参与矛盾调解
7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9)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选题的背景与意义
    二、文献综述
    三、研究思路、内容与创新之处
    四、研究的主要方法
    五、概念界定
第一章 中国共产党扶贫的理论基础
    第一节 马克思、恩格斯的反贫困理论
        一、贫困是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产物
        二、消除贫困必须首先推翻资本主义剥削制度
    第二节 列宁的反贫困理论
        一、全体劳动群众成为被剥削的对象是贫困化的根源
        二、社会主义制度下依然存在贫困的根本原因
        三、社会主义制度下的贫困要靠发展社会生产力来解决
第二章 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的历史渊源
    第一节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反贫困理论与实践
        一、近代中国人民深陷屈辱与贫困的历史原因
        二、工农武装割据开辟解决近代中国贫困问题的根本出路
        三、中央苏区依靠工农群众反贫困的历史功绩
        四、新中国的建立成为中国反贫困事业的转折点
    第二节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初探时期反贫困理论与实践
        一、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指引党的反贫困事业
        二、社会主义制度的建立使反贫困事业迈上新台阶
        三、“三面红旗”运动失误的深刻教训
    第三节 改革开放新时期的扶贫理论与实践探索
        一、体制改革带动扶贫探索阶段:1978-1985 年
        二、开发式扶贫方针形成与摸索阶段:1986-1993 年
        三、扶贫框架构建发展阶段:1994-2000 年
        四、稳固扶贫成果并持续推进阶段:2001-2011 年
        五、改革开放新时期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的经验总结
第三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的科学理论:精准扶贫理论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在探索与实践中形成
        一、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的形成背景
        二、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的形成过程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的科学体系
        一、战略目标:实现全面小康社会必须脱贫攻坚
        二、根本要求:全面实施“精准扶贫”
        三、实现路径:切实做好“五个一批”
        四、运行机制:党委负责,齐抓共管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是中国扶贫事业的科学指南
        一、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最新成就
        二、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
        三、中国贫困治理工作的指导思想
第四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的扶贫实践:打赢脱贫攻坚战
    第一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实践的多维举措
        一、用政治保障筑牢扶贫组织基础
        二、用精神保障营造健康脱贫氛围
        三、用制度保障完善扶贫工作构架
        四、用政策保障切实推进精准扶贫
    第二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实践取得的成就
        一、贫困发生率逐年大幅下降
        二、贫困地区经济水平稳步提高
        三、党的执政基础更加坚实
        四、为全球减贫事业作出巨大贡献
    第三节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实践的新特点
        一、着眼绿色:保护和改善贫困地区生态环境
        二、着眼长远:走可持续共生发展道路
        三、着眼兜底:区分扶贫开发与社会保障
        四、着眼少数:解决特殊贫困与深度贫困
        五、着眼协同:统筹部门分工与规划整合
第五章 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的基本经验
    第一节 坚持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
        一、严肃党内作风建设,夯实精准扶贫政治基础
        二、建设好农村党支部,筑牢基层扶贫战斗堡垒
        三、强化党员法治意识,保证扶贫政策依法推进
    第二节 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一、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
        二、带领人民创造美好生活是党始终不渝的奋斗目标
        三、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真正的英雄
    第三节 坚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的基本原则
        一、因时制宜创新扶贫方略
        二、因地制宜把握精准要义
        三、因人制宜落实精准扶贫
    第四节 坚持多因素共生发展的可持续性
        一、生态保护与脱贫攻坚一体推进
        二、精神扶贫与物质扶贫并驾齐驱
        三、脱贫摘帽与区域发展相互促进
        四、政府主导与社会参与齐头并进
        五、精准扶贫与社会治理齐抓共管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一
附录二
后记

(10)破产清算中优先权合理限制之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我国破产法中优先权立法现状
    (一)《破产法》中的优先权
    (二)其他法律中的优先权
二、破产清算中优先权合理限制的必要性
    (一)缺乏公示的优先权影响交易安全
    (二)优先权可能对债权人保护产生负面影响
    (三)破产法中的优先权面临弱化与质疑
    (四)限制破产债权优先权符合破产法改革趋势
三、破产清算中优先权合理限制的原则和标准
    (一)遵守利益平衡原则和平等分配原则
    (二)合理限制优先权的标准
四、破产清算中优先权合理限制的路径
    (一)合理限制优先权的可行方法
    (二)合理限制优先权的补偿机制
    (三)合理限制优先权的保障机制
结语
参考文献

四、治理欠薪需要形成社会合力(论文参考文献)

  • [1]落实制度设计 依法实现不敢恶意欠薪[N]. 沈峰. 中国建设报, 2021
  • [2]破局建筑业“用工荒”:制度救助与伦理救助协同互补[J]. 王进. 昆明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20(05)
  • [3]基层政府劳资冲突预警机制研究 ——以青岛市C区为例[D]. 王璐. 青岛大学, 2020(02)
  • [4]现代汉语新闻评论语篇的结构研究[D]. 付慧敏. 吉林大学, 2020(08)
  • [5]党的共同富裕思想在新时代的实践研究[D]. 柯皓月. 新疆大学, 2020(07)
  • [6]发展型社会政策视阈的城市贫困治理研究——基于江西城镇脱贫解困的实证分析[J]. 邹鹰,程勇,沈晨. 社会工作, 2019(06)
  • [7]以制度之力推动新时代人社事业高质量发展[N]. 王少林. 中国组织人事报, 2019
  • [8]鄂尔多斯市东胜区社会治安综合治理问题研究[D]. 温媛. 内蒙古农业大学, 2019(01)
  • [9]新时代中国共产党扶贫理论与实践研究[D]. 周媛也. 湖南师范大学, 2019(01)
  • [10]破产清算中优先权合理限制之研究[D]. 张秋香. 西南政法大学, 2019(08)

标签:;  ;  ;  ;  ;  

治理拖欠工资需要形成社会合力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