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图书馆学论文的五个特点及其实现

论图书馆学论文的五个特点及其实现

一、试论图书馆学论文的五种特性及其实现(论文文献综述)

宋美瑾[1](2020)在《乡村小学骨干教师教学生活图景的个案研究 ——以H小学三位教师为例》文中研究指明教学生活是教师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长期以来,教学理论研究更多关注教学之于学生的价值,相对忽视之于教师情感的关怀。事实上,教师在教学生活中的状态关乎到学生对现实生活的态度以及对未来生活的选择。从生命的角度来看,教学生活不仅是教师谋生的一种手段,更是促进学生和教师生命发展的一种具有生命意义的活动。近些年来,我国乡村教育在教学设施和教学质量方面有了很大提高,这离不开国家对乡村教育的重视,更离不开乡村教师的坚守。自2010年实施“中小学教师国家级培训计划”以来,一批又一批优秀的乡村教师在各级教育行政部门开展的骨干教师评选活动中脱颖而出,在平凡的教学生活中坚守着自己的岗位,发挥自身优势的同时引领周围的教师共同进步。以往我们在研究乡村骨干教师时经常陷入一种“抉瑕掩瑜”的思维模式,但作为辩证的研究者更应关注到他们在教学生活中的优势,同时也要意识到这些优势之于其他教师教学生活的启示意义。教学生活是指教师在学校这一特定场域中,通过积极主动发挥自身主体意识与自觉意识,以自我发展、自我完善为目的,围绕着教学工作所展开的各种生命活动的总和。教学生活主要通过教师在学校所开展的各项教学活动表现出来。因此,本研究采用质性研究范式中的个案研究法,选取H小学三位省级乡村骨干教师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深度访谈、参与式观察、实物收集等方法收集有关教师教学生活的资料,对三位乡村骨干教师教学生活现实图景进行描述。基于此从教师内部出发探析三位乡村骨干教师教学生活的共性特征:在教学生活主体层面表现为正确的教学观念指导教师教学生活;在教学生活时间层面表现为及时的教学反思助力教师教学生活;在教学生活空间层面表现为突出的教学能力保障教师教学生活;在教学生活关系层面表现为积极的教学情感滋养教师教学生活。通过对三位乡村小学骨干教师教学生活现实图景的描述以及共性特征的探析,为帮助其他教师改善教学生活,本研究基于教学生活的四个维度,从教师内部自我建构出发,提出对其他教师改善教学生活的策略建议。首先,教师要明确教学生活意义,树立正确的教学观念;其次,教师要合理规划教学生活,养成教学反思的习惯;再次,教师要主动开展教学生活,提升个人的教学能力;最后,教师要努力体验教学生活,培养积极的教学情感。

王磊[2](2019)在《政府治理视角下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研究》文中提出没有网络信息安全就没有国家安全,网络信息安全已经被上升到了国家安全体系当中。网络信息安全是一个关系国家安全和主权、社会稳定、民族文化继承和发扬的重要问题。网络信息的发展改变了人类社会,大力促进了人类的发展,也给人类带来了很多的问题。本文旨在研究我国政府治理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问题,进行论述和分析,从而提出更好的解决对策。我国政府治理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受到外部环境和人为因素两个方面的影响,计算机网络信息系统作为一种机器,它会受到各种外部环境变化的影响,例如温度和湿度的变化以及震动都会造成或多或少的影响。黑客的入侵、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和计算机病毒的隐患都会造成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当前,我国对网络信息的治理缺乏一些有效的措施,网络信息中存在大量的垃圾信息不能及时删除,造成了一定的信息污染。同时,相关的法律法规不完善,公民的网络信息安全意识也较差。我国的网络信息安全也受到了很多境外不法组织的威胁,针对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的情报领域攻击越来越猖獗、针对我国政治安全领域发动的网络舆论攻击越来越疯狂、针对我国社会生活领域的网络信息违法犯罪活动日趋增多、针对我国青少年群体领域的网络信息“毒害”日趋严重,针对我国政治安全的IT企业商业纠纷政治化倾向日趋明显。通过学习习近平总书记的网络强国战略思想,针对我国政府治理网络信息安全问题以及客观制约因素,本人认为我国政府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着手,我们应构建牢固的网络信息安全屏障、深入推进自主创新体制机制的改革、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制定网络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构建公平合理的国际互联网治理体系、提高公民网络信息安全保护意识、坚持把依法保障信息安全纳入维护国家安全之中,从而促进我国网络信息安全事业的蓬勃发展,为大力推进网络强国战略建设添砖加瓦。

王宁[3](2019)在《政治类学术文本翻译中语篇连贯的处理 ——《牛津政治学手册》(第30、31章)的翻译实践报告》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本翻译实践报告基于《牛津政治学手册》一书的第30、31章撰写而成,源语文本主要讨论了政党制度和比较政治学中的政治侍从主义这两个主题。笔者所选文本为政治类学术文本,学术性和专业性强,句子结构复杂,无论从语义上还是从逻辑上来说,源语文本都具有连贯性。但是,由于英汉之间在行文逻辑、思维方式和文化背景等方面存在差异,如何在译文中重现语篇的连贯性、实现译文的信息传递功能成为本次翻译实践的难点。通过分析源语文本,笔者主要从语义连贯、逻辑连贯和文体连贯三个方面来探讨如何实现译文与源语文本在连贯效果上的对等。在语义连贯层面,笔者从词际连贯和句际连贯两方面来把握源语文本的连贯特点;在逻辑连贯层面,笔者重点探讨如何有效识别和转化源语文本中隐含的逻辑因果、转折和条件关系,再现源语的逻辑连贯;在文体连贯层面,笔者从语法角度进行分析,选取名词化结构和无灵主语结构这两个突出的文体特征进行探讨,力求再现源语文本的客观性和专业性。针对不同层面的连贯问题,笔者结合实例,总结对应的解决方法。通过此次翻译实践,笔者获益良多,同时笔者希望此次翻译实践报告的撰写能够为相关的翻译实践提供一定的启发与借鉴。

魏明坤[4](2018)在《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研究》文中提出开放获取学术论文作为科技信息开放获取的重要组成部分,对营造高效的知识传递与交流环境、提升学术交流的国际化发挥重要作用。如何测度其在学术交流中的作用,成为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的内因。在知识快速增长时代,论文数量迅速增加,如何快速提高学术论文影响力成为学者关心的主要问题。论文的开放获取对提高学者、研究机构、国家或地区影响力发挥重要作用,通过对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的评价有利于正确认识开放获取学术论文的价值和发展潜力,成为科学活动学术能力、科研地位评价的重要内容。论文影响力不仅有利于反映论文质量和价值,还反映科学活动或学者的科研水平、学术能力、学术同行的认可度和关注度。随着网络技术的发展,学术交流模式发生了巨大变化,丰富了论文开放获取的交流途径。根据学术交流方式的不同,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不仅包含论文web1.0影响力,还包括论文web2.0影响力,web1.0影响力和web2.0影响力综合体现了开放获取学术论文的影响力。本文从开放获取学术论文的价值、质量及关注度等方面对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进行全面研究,除引言和结论外,剩余部分分为五章,各章节主要研究内容如下:第二章,对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相关理论基础进行了梳理。对文中的相关概念进行了界定,明确了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及二者之间的关系;分析了开放获取学术论文的特点,梳理了开放获取理论、科学交流理论、引文分析理论以及Altmetrics的起源与发展;最后对影响力评价的理论与方法进行了梳理,涉及的内容包括评价学理论与方法、科学评价的原则、学术论文评价的指标。第三章,对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进行了分析,构建了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体系。首先对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内涵、产生以及类型进行了分析;其次对开放获取学术论文的原生影响要素、开放获取学术论文的次生影响要素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了分析;最后基于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原生影响要素和次生影响要素构建了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体系并通过层次分析法确定评价指标及其权重赋值。第四章,对开放获取学术论文web1.0影响力进行分析。首先对开放获取学术论文数量分布情况进行统计,包括开放获取学术论文的学科领域、国家或地区、基金资助以及参考文献的分布;其次对基于被引频次的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进行了分析,包括研究机构、施引文献、基金资助、论文篇幅、同行评议对被引频次的影响,其中ESI指标的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分析,包括高被引学术论文和热点论文;最后对开放获取学术论文web1.0影响力的作用进行了分析。第五章,对开放获取学术论文web2.0影响力进行分析。通过开放获取学术论文使用次数指标和Altmetrics指标对开放获取学术论文web2.0影响力进行测度。基于开放获取学术论文使用次数测度影响力时,分析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在使用次数存在优势,分别分析研究机构、基金资助、论文篇幅与参考文献对开放获取学术论文使用次数的影响,并提出了开放获取学术论文使用强度测度公式。在对Altmetrics指标测度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时,包括开放获取学术论文的关注度、Altmetrics指标与被引频次的相关性以及开放获取学术论文的Altmetric Attention Score测度值。最后根据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测度的适用性,通过使用次数指标和Altmetrics相关指标构建开放获取学术论文web2.0影响力评价模型并对开放获取学术论文web2.0的作用进行分析。第六章,对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进行综合评价。根据开放获取学术论文web1.0影响力和web2.0影响力评价指标,构建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综合评价模型,以PloS ONE为例计算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得分;其次对影响力得分和评价指标间的相关性进行分析,发现影响力得分与被引频次指标呈强相关;对不同国家或地区、研究机构的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进行分析,发现中国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在国际范围得到显着提升。最后对提高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提出了对策建议。

孙启豹[5](2018)在《设计型酒店中的建筑心理空间营造研究》文中研究表明经济发展带动下的旅游、商务繁荣,给酒店行业带来了巨大的消费需求,也让消费者的消费观念从物质需求转向了精神需要。新型酒店正是抓住了消费者对新奇、个性不断追求的心理特征,以非标准的形式构成酒店的独特个性,进而构成与传统酒店的非同质化竞争。作为新型酒店的一种,设计型酒店因而获得了迅猛发展。以设计师主导的原创性、个性化和人文性的特征,是设计型酒店构建空间体验性的重要途径。对酒店空间体验的构建,本文从建筑心理空间的视角,对空间界面的形态、界面的材质与色彩进行组织,通过体验者的知觉感受形成对空间层次、空间情绪的体验。通过建筑心理空间的可变性、选择性、模糊性、通透性、递变性特征结合知觉在建筑中的组织原则:相似性、接近性、封闭性、完型性,构建设计型酒店中的建筑心理空间。并依据调研分析建筑心理空间在设计型酒店中的表现形式及构建办法,结合对设计型酒店的设计、经营、体验者的问卷统计,形成空间构建的策略。根据建筑心理空间在设计型酒店中的表达特征,将设计型酒店按照私密等级划分成过渡空间、交往空间、领域空间、私密空间,进而通过心理界面界定出空间层次,通过界面的特征构建空间之间的相互联系。通过实际案例的参与,将实践成果与建筑心理空间的体验性营造策略对比,验证可行性,构成设计型酒店空间设计理论的补充。

丁明利[6](2017)在《政治哲学视域中的徐复观思想》文中指出十九世纪中叶以来,面对近现代“三千年未有之大变局”,多数中国人在“睁眼看世界”之后,面对中西的差距,都在追求富强民主之路。尤其是二十世纪以降,围绕着“古今中西”的丰富资源,形成了保守主义、自由主义和激进主义三种流派和路径,共同演绎了丰富多彩的现当代中国思潮,创造了中国现代精神传统。之所以选择港台三大新儒家之一的徐复观开展研究,一方面是因为他与上述三种流派均有关联而以保守主义为其底色,尤其是他一生的经历相比其他纯粹书斋型的学者更为丰富,横跨政、学两界。其学术范围广博,兼涉文史哲艺等人文学科和领域且均有所建树。在徐复观的众多思想中,以政治思想为核心,他的核心关切就是,如何能够让中国人走出专制、极权的怪圈,摆脱被殖民的命运,实现由民本到民主的转变,推动中国政治步入现代政治的门槛。徐复观的思路可谓走出传统而又不脱离,吸收西方而又不陷溺,在此方法指导下,取得了丰硕的成绩。因而,选择徐复观作为研究对象,既有典型性,又有代表性。如何进入徐复观的政治思想呢?政治哲学的分析方法无疑是重要的途径之一。为此,在综合前贤的基础上,我们将政治哲学界定为关于理想的政治及其辩难。其中体现了以下向度:首先,其主题是理想的政治,代表一种价值的追求和形上的探究;其次,对此主题的态度或曰方法——辩难,换言之,既有关于理想政治核心内容的正面论述,更有反思、批评和反驳。可见,它不同于政治学或曰政治科学,因为前者是基于现实、实践基础上的哲学探究,是理论和价值层面的。而后者则是关注现实、操作层面的;基于此,我们讨论如下内容:徐复观心目中理想的政治为何?围绕其理想政治思想,他是如何辩难的,换言之,理想政治的实现是何以可能的?徐复观视域中理想的政治为何?为此,我们一方面基于“负的方法”来展开论述。即先论述徐复观的理想政治不是什么,然后再正面论述它是什么。另一方面,基于“知人论世”、“敬的方法”“比较方法”等,全面分析徐复观政治思想的各个方面,着重论述下列几个内容。其一,传统政治不是理想的政治。尽管现代新儒家强调“返本”,但绝不是简单返回到传统尤其是传统专制政治,相反,他对传统专制政治进行了深刻而严厉的批判。第一,他批判的原则是“道(理)势之辩”,倡导“理尊于势”和“以理抗势”。第二,他批判的对象是传统专制政治。其批判的力度、广度和深度远远高于一些自由主义者。他为我们详细刻画了传统专制主义的形象并展开了严厉的批判。在此,我们以“孝道”为例进行了详细的分疏。第三,他通过分疏“儒法之别”来对传统专制政治进行进一步的剥离和清洗,表现了强烈的“申儒拒法”的卫道形象。在此,尤其是通过他对荀子政治思想(儒法合流的关键)的分疏来加以论述。第四,如何走出传统专制政治和现代极权政治的束缚?需要克服“殖民心态”,注重中西文化性格方面的差异,把学术与权力区分开来,要把信心(对于中国文化的信心和对人类文化的信心)永远建立在自己的良心理性批判之中。第五,通过比较徐复观与钱穆关于传统政治三个层面的辩论,来进一步凸显徐复观批评传统专制政治的价值和意义。其二,西方的民主政治也不是理想的政治。徐复观等现代新儒家虽以西方的民主政治为追求的目标之一,但认为其中也存在诸多问题,因而不能简单地移植到中国。第一,一方面简要考察了西方民主政治由古希腊至今的发展历程,概述其中存在的两大传统,中间经历了多次转折。另一方面简要论述现代中国接受民主政治的历程,并指出中西民主思想存在的三方面差异。第二,徐复观是通过论述孙中山的三民主义及中国的民主追求时来充分展现他对现代民主政治的认识,其中基于传统哲学的体用关系,从政治的内容与形式、政治的变数与常数、政治的数量与质量三个维度来详细展开。第三,基于“群己之辩”以及徐复观对西方现代性的批评来进一步阐述徐复观的民主政治观。通过对传统儒家中修己与治人差异的分疏,体现徐复观政治思想中的社群主义倾向,而这在理论上可以补西方过于重视个人主义之不足的。其三,徐复观理想的政治——基于“德治”思想的自由民主观。这表现了徐复观作为新儒家“开新”的一面,“开新”就是解释,他通过对先秦儒家的政治理想尤其是孔子政治理想的创造性解释,正面论述了他的理想政治思想。第一,详尽论述传统“德治”思想的诞生、特征、积极因素和不足之所在,并对“德治”向“法治”的转变以实现二者的融合进行了探讨。第二,通过论述政治与道德的关系来展现徐复观自由民主观的基础。徐复观先通过思想与权力的关系来论述政治与道德不能简单划界,然后论述传统儒家关于政治与道德关系的思想,最后阐释道德作为现代自由民主政治关键要素之一的思想。毕竟,指出徐复观的理想政治只是知其然,对其所以然,我们需要继续追问理想政治何以可能?对此,基于现代民主政治的基本原则和中国现代民主政治的探索和追求,从三个方面展开论述。其一,政治哲学的人性基础是什么呢?第一,基于对先秦人性论的全面考察,徐复观认为,中国传统以人性善为主流的“人性论”预设更优。一方面通过徐复观“忧患意识”和张灏“幽暗意识”的对勘,深入比较人性论在构建政治哲学中的重要作用和价值;另一方面则在比较“双重乐观主义”——人性论乐观主义和知识论乐观主义与“双重悲观主义”——人性论悲观主义和知识论悲观主义的基础上,探究了中西民主政治思想存在差异的原因之所在。第二,通过探索由“天命”到“天道”,再到“人心”的历程,尤其是通过对徐复观、唐君毅和牟宗三对孟子“践形”的解释,以及他们对于“天命”的不同认识,详尽探究狭义新儒家内部的紧张关系。第三,通过徐复观对“形中之心”的论述,表现了狭义新儒家在建构形上学方面的两种路数之不同,即熊、唐、牟的思辨形上学和徐复观的实践/具体形上学;通过其“感愤之心”来体现具体形上学的进路及其与当代儒学等之间的联系,以此呈现徐复观人性论哲学的当代价值和意义。其二,如何由“民本”转进到“民主”?第一,他提出“二重主体性”的论断,其中关涉到政治权力来源和分配问题。第二,以传统官制中的合理成分——“宰相制度”和“谏议制度”为例,指出这两种制度设计的存在是传统社会能够正常运作和发展的条件之一,也是反映专制与否的重要指标之一,更是了解政治主体的一把钥匙。第三,通过论述“民本”之民的三类形象——国人、士和农民,“民主”之民的三种形象——中产阶级、知识分子和自耕农,详细阐述每类政治主体的特征、发展历程和使命等,为传统的民本之“民”向现代的民主之“民”的转变提供依据。其中,尤其深入徐复观思想的心理层面,深刻剖析了他对“自耕农”及中产阶级的待望。第四,通过“养教之辩”,详尽阐述了主体建构的历程及可能。即坚持儒家“养先教后”的通义,以历代大儒的理想——“以教化代刑罚”——来作为塑造政治主体的方法及要素,从而既发扬了传统的资源,又可以弥补“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的状况。其三,论述理想政治的经济基础及文化理念。第一,论述理想政治的自由市场基础。既有对历史上自由经济活动的推崇,又有对苛政尤其重税的批评,还有对儒家均平经济思想的论述以及对现代殖民经济和财团经济的批判。在此基础上,阐述了基于自由市场的经济发展对于现代民主政治的重要作用。第二,详细阐述儒家自由主义。他通过对中国古代儒、道自由主义精神的分析,并与西方自由主义思想相对比,来为其论述儒家自由主义提供资源。尤其是他在论述儒道自由主义时对“容忍”、“协商”精神的认可,有些类似于积极自由和消极自由区分的意味。此外,他还通过对传统社会舆论价值的论述,来阐述文化自由主义的观点,在此基础上,论述了近代中国建构自由社会的蓝图,而这个自由社会是立基于秩序与权威的基础之上,从而与西方相别。在此基础上,比较了狭义新儒家内部关于自由观念的同中之异。总之,徐复观认为建立于“个人主义”和“双重悲观主义”之上的西方的民主、自由等“上层建筑”存在根基不稳的问题,而中国传统的资源尤其是儒家“群己和谐”、“人性善”及乐观主义认识论等资源正好能够济之穷。所以,儒家政治哲学与现代民主政治不是对立的关系,而是互相对接和补充的关系。徐复观通过对古今中西政治思想的辩难,构建了他的理想政治蓝图。当然,在当下建设“开放社会”的过程中,该如何接受“悲观主义”的洗礼,面对和协调人性恶或说人性幽暗面的存在和事实,以突破单纯强调“人性善”和乐观主义的局限,是值得我们进一步思考和探究的。

张淑晗[7](2016)在《波兰尼个人知识观视域下的教学技能研究》文中研究指明教师专业化的研究和实践及新课程改革对教师素质提出了新的要求,而教学技能是教师素质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提高教学技能是提高教师素质的重要环节。近年来,对教学技能的研究层出不穷,却没有统一的科学界定,不能揭示教学技能的本质特征,造成教师对教学技能的理解也含混不清,进而不能快速提高教学技能。因此,本文以中小学教师教学技能为例,用波兰尼个人知识观来重新解读教学技能的知识本质,从而使教师更深刻的理解教学技能的内涵,能有效提高教学技能。本文主要通过问卷、访谈、观察和文献分析的研究方法,对教学技能的研究现状和现实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调查和分析。从中了解到,由于狭义知识观视域下的教学技能界定的片面性,造成以下四种局限性: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缺少实践性知识;教学技能的理论与实践相脱离;教学技能本质被错误解读;教师缺少提升教学技能的热情。这些问题只有广义知识观也就是波兰尼个人知识观视域下的教学技能界定才能够从根本上解决。从技能与程序性知识的关系来说,布鲁姆的教育目标分类学把知识划分为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程序性知识和元认知知识,其中程序性知识是指关于如何做某事的知识。教学技能必备步骤包括,相关知识、何时何地使用知识的判断力以及技能的实际使用行为,相对应的就是事实性知识、概念性知识以及程序性知识。从与知识概念的关系来说,教学技能是吸收人类普遍经验后个性化吸收与使用的过程;其形成需要练习,有一套公认的的操作步骤;有把操作步骤自动化使用的特征,也就是说,教学技能具备知识概念所提到的三种特征:来源于个体经验与人类经验的结合;形成过程中,练习的不可替代性;自动化。因此,技能属于知识的范畴,因此适切于广义知识观。波兰尼个人知识观视域下的教学技能指的是人们通过社会实践转化而成的、在教学实践中体现的促进教学的个人知识,并多以默会知识的形式存在。这一界定肯定了教师个体的经历、体验,明确了教学技能必须在实践中才能体现,并且指出了必须是能促进教学的个人知识和默会知识才属于教学技能。这就说明个人知识和默会知识是教学技能的核心因素,具有个体性、实践性、默会性的本质属性。通过教学技能培训及策略、教学技能个体知识学习及策略、教学技能默会知识学习及策略、教学技能情境性知识学习及策略四个方面对提升教学技能给出了改善措施。其中对教学技能知识培训及策略提出了以下三点具体措施:建立教学技能培训评价制度、建立“实践中培训”模式、采用“自下而上”的培训内容;教学技能默会知识的学习策略有:常态案例教学观摩、“影子学徒”;对教学技能个体知识学习及策略提出了两点策略:个人知识研究和建构、他人知识研究和提炼;教学技能情境性知识学习及策略:培养直觉思维、从实践中反馈和在情境中反思。

曹汝平[8](2016)在《上海美术设计机构研究(1909-1978)》文中认为文章以引自西方现代国家公司经营与管理方式的美术设计机构为研究对象,利用在上海市档案馆、上海市图书馆、国家图书馆等处检索到的原始档案资料和报刊资料,从美术设计的角度,运用历史学、社会学、经济学、商法等相关学科的知识与方法,对其进行综合研究。文章在“机构”和“公司”概念梳理的基础上,从城市现代化、公司法与企业制度、美术设计机构的管理与运营、美术设计师与作品四个层面重点理清了上海美术设计机构的关键性问题,包括:(1)美术设计机构与城市现代化的关系。(2)公司法、政府管理与20世纪上半叶美术设计机构的关系。(3)1949年前后美术设计机构业务管理、运营与历史环境的关系。(4)作为美与利益“共同体”的历史意义。在这一论述过程中,本文力图分析这样一个问题,即:许多掌握了国画、西方油画、水彩、水粉技巧的美术设计师虽然取得了不俗的成就,但最终却只将其视为可传授的技巧或可谋生的手段,而不是将其转化为一种认知并改变生活的观念与思维方式,更没能造就出有影响力的大型美术设计公司,反倒是国营性质的美术设计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取得了一定影响。这是什么原因造成的?上述四个层面的内容也许包含着答案的四个要素——(1)现代化观念在城市生活中的融入程度。(2)理性、公平、民主与国家管理的契合程度。(3)集体、国家利益与个人价值实现条件及制约因素之间的冲突程度。(4)美术设计师在物质与精神利益上表现出的时代差异。除绪论和余论外,本文共分为有逻辑关联的四个部分。其中第一部分以概念厘定为思路,考察与美术设计机构相关的公司、机构、广告、设计等现代观念,以此为理论依据引出机构成立所需的客观条件,并为以下四个从不同角度进行论述的部分定下基调;同时考查上海这座现代化的商业大都市给商业美术设计机构带来的影响与机遇,以机构为中心,着重阐述1949年前后城市现代化观念与转型的历史要素,由此勾勒出上海现代美术设计机构所具有的现代化特征。第二部分是以20世纪上半叶历届政府颁行的公司法为线索,探讨各个时期上海美术设计机构与公司或企业机制之间的法理逻辑,力图理清在公司法的规约下美术设计机构的设立流程、组织结构、增资程序、经营方式、资本核算、内外关系等问题,并对其中的原因与效果进行考察,以便回答自由市场经济与计划经济体制分别为美术设计机构的建立、发展建构出怎样的关系图景,其利弊得失如何。第三部分是以时间为序,以经营体制转变为背景,集中探讨不同时期上海主要美术设计机构内部的业务经营与管理情况,并阐述随社会、经济等环境变迁而表现出的时代特征。最后一个部分则是以美术设计师利益为中心的考察,尝试从不同时期设计师的作品风格与审美观念角度,论述个体与群体的物质利益和精神利益,也就是将机构-人-作品视为一个整体,思考“共同体”内外物质与精神利益的关系。本文最后以“余论”的方式对全文进行总结式的思考,从对全文进行回顾的基础上,探讨上海美术设计机构可行的改革之路。总而言之,本文以美术设计师的共同体——上海美术设计机构为中心,从马克斯·韦伯的“共同体”视角梳理了上海美术设计机构的历史面貌,同时探究了1978年以前“被动现代化”条件下美术设计师及其机构尚未形成合力而成其大的内在原因。

杨昌新[9](2015)在《从“潜存”到“显现”-城市风貌特色的生成机制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城市风貌特色危机是当代城市发展过程中一个持续困扰的问题。在全球化和信息化时代,尽管,城市政府视鲜明、独特的城市形象为主要的城市竞争力,世界流动资本也在追逐城市特色的稀缺性,设计单位在城市规划、城市设计和建筑设计过程中也特别关注于城市特色环境的塑造,但是始终无法逆转城市空间日益同质化和趋同化的趋势。这种在城市局部形塑空间特色却造成整体风貌特色流失的矛盾局面,一定程度上归结于对城市和城市风貌系统复杂性的认知不足。倘若,要真正认识矛盾的根源和本质,必然要超越经典科学的简单思维范式,借助全新的视角——“复杂性思维”,对城市风貌现象的复杂性进行重新认识,才能破解城市特色衰微的窘境。基于此,本文提出了城市风貌特色显现的研究课题,以城市风貌作为研究对象,探索城市风貌系统及其特色的生成机制。本文研究的目的是,试图在复杂思维范式下,采用跨学科的研究方法,通过理论嫁接、比较分析、实证考察,获取以下结论:城市风貌是一个复杂适应系统,它的形成是一个生成的过程,即从“潜存”、经“缘结”再到“显现”的过程,其中“潜存”与“显现”是一种间接的关系,需要通过随机影响因子——“缘结”的作用才能实现从“潜存”向“显现”的转化。在全球化和信息化的背景下,城市风貌特色模糊、衰微的趋势,是源于“缘结”是以市场机制为主导,经济要素作为主要的有效因子,而城市风貌特色维育的途径是,通过政治“缘结”的介入,对经济“缘结”进行干预和控制,并且利用宏观控制、中观分布和微观机制的融贯作用,才能实现地方性、地域性、特殊性的回归。根据上述总体性的结论,论文从以下五个主体章节展开论述:第二章,现代生成思想多向度溯析生成性原则是复杂性思维范式的重要组成,本章在澄清“生成”概念的基础上,从物理学、生成哲学、生成科学、生成理论四个方面展开对现代生成思想内容和渊源的追溯,阐述了生成思想的形成过程、发展脉络及核心内容,以此建立城市风貌系统生成理论的思想基础。第三章,城市风貌系统的生成原理本章的成文构架是:建立解析框架——提出生成视角——阐明生成原理。其具体步骤是:首先,通过分析复杂性科学理论的整合效应和挖掘城市风貌传统理论的生成思想内涵,来建立城市风貌系统生成论的基础理论体系,提供理论的解析框架;其次,在生成论与构成论对比分析中,阐述了城市风貌系统生成观的具体观点和内涵;最后,在生成观的观照下,提出了城市风貌系统生成原理,其涉及相关概念、生成过程、生成逻辑以及原理等具体内容的描述。第四章,城市风貌系统的生成特征本章通过考察城市风貌系统的生成特征,试图解释造成城市风貌系统复杂现象的主要原因。基于此,首先,以系统理论为基础,依据城市风貌系统生成原理,来建构城市风貌系统的解释框架,从系统要素、系统缘结以及系统样态和事态三个方面,来刻画城市风貌系统的组成内容,以表明城市风貌系统具有一般性系统的属性:关联性、整体性、结构性、层次性等等;其次,借助复杂适应性系统(CAS)理论,来描述城市风貌系统的生成特征:适应性、复杂性和多样性等,认为这些表征的根源在于,城市风貌系统中适应性主体(包括自主体和人化组分等)的集聚和适应行为所导致的以流体为媒介的非线性作用;最后,认为城市风貌系统主体性的存在与实现及其适应性造就了城市风貌系统的复杂性和多样性。第五章,城市风貌系统的生成与演化机制本章应用城市风貌系统生成原理和复杂适应系统理论,通过考察城市风貌系统的生成因子、生成机制、演化动因、演化机制,试图揭示城市风貌系统生成与演化的规律。并且指出贯穿整个生成过程的生成机制:标识机制、积木机制和适应机制,以及演化过程所隐含的演化机制:广义目的机制、竞争协同机制、信息分形机制、受限涌现机制和超循环更新机制。最后,结合城市风貌系统生成原理、系统特征和演化规律,提出了基于城市风貌系统生成原理的原则和方法:整体原则与系统方法、过程原则与动态方法、时间原则与文脉方法、信息原则与传播方法、事件原则与节事方法、贯通原则与融贯方法,藉此探索城市风貌系统的发展趋势和特色路径。第六章,城市风貌特色的生成路径本章运用生成原理的方法,构建城市风貌特色生成的研究框架,从特色生成步骤和显现方式两个方面入手,为城市风貌特色的塑造指明方向和路径。首先,从构建城市风貌特色的生成观念出发,在与构成路径的比较中,提出了特色的生成原则和干预机制。随后,在特色研究框架下,提出了城市风貌特色生成步骤的三个环节:宏观约束承继化、中观分布鲜明化及微观机制创新化。其三,从传播学和感知角度出发,提出了城市风貌特色显现方式,其概括为:特色样态信息的组织、特色事态信息的整合及特色感知系统的部署。最后,以福州城市为例,在分析福州城市风貌的演化特征的基础上,着重从宏观约束承继化、中观分布鲜明化、微观机制创新化三个方面,来解析福州城市风貌特色的培育路径。

沙彦奋[10](2015)在《空间生产与民族记忆 ——关于新疆伊犁河流域回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文中提出伊犁河流域生态环境优美,地广物博,资源丰富,被称为“塞外江南”、“西域湿岛”。从区域位置空间看,其地处我国西北边陲,是我国的一块“边地”,西邻哈萨克斯坦,是欧亚大陆腹地,也是古丝绸之路所经之地,今有西北最大的霍尔果斯口岸,成为联接亚欧大陆的“桥头堡”;从区域政治空间看,其是“中原—中心—中央”的“绝对边缘”,但在时间的维度上又是一个不断被“中央”纳入“中心”的历史过程,也是帝国争霸的核心区域。由于地理位置的贯通中西,伴随多民族的流动,当地是历史上一个多民族、多文化、多宗教流动融合、同聚共生的多样性空间,特别是现代民族国家的建立,最后终结了这一区域族群的历史流动,多样性的族群空间被“固定”下来而成为多样性生存的“天堂”。从文化空间看,历史上各个文化群体不断迁入,尤其宗教文化的历史变迁与族群多样性的边界游移,使得多样性始终是它的主色彩,或“一主多色”。回族在清代进入这个“多样性”的空间,不论是语言,还是具备汉文化特质的伊斯兰文化,乃至特殊语境下的特殊“身份”,都面临一个文化适应与文化选择的问题,而变迁成为该群体生存空间拓展的历史主流,多样性是他们生存策略选择的结果所致。因此,本论文首先梳理了回族移民伊犁河流域的历史,并通过挖掘当地回族历史记忆,叙述了回族在中国“历史事件”和“帝国博弈”双重历史背景中的移民历史过程;其次,在移民社会所具有的资源竞争和“本土化”的核心话语权中,借助一些历史记忆解读了回族多元身份的建构历史过程;再次,从生计记忆、学堂记忆两个方面分别对当地经济空间和教育空间进行了叙述与分析。最后,通过文化的“移植”和空间的“再生产”两个维度阐释了回族社会适应中的文化传统的传承与变迁笔者认为,适应中的变迁是回族移民过程普遍存在的现象,是多变与多样性空间内回族生存策略的选择;回族“一体多面”的族群形象隐喻的是“多样性生产了“多样性”;自清代以来,中国历史变迁的几个关键“点”是回族移民过程的几个重要转折,“大历史”带来了持续不断的回族移民史。伊犁河流域回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不仅展现“大历史”的变迁,也展现了多民族地区如何实现民族、文化和谐相处和尊重多样性存在的典型个案。

二、试论图书馆学论文的五种特性及其实现(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试论图书馆学论文的五种特性及其实现(论文提纲范文)

(1)乡村小学骨干教师教学生活图景的个案研究 ——以H小学三位教师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缘起
        1.教学生活是教师展现生命意义的活动
        2.骨干教师具有专业引领及示范的作用
        3.个人的研究兴趣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1.乡村小学骨干教师
        2.生活
        3.教学生活
    (四)文献综述
        1.关于教学生活的研究
        2.对已有研究的述评
    (五)理论基础
        1.生存论
        2.生活世界理论
二、研究设计与实施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对象
        1.W老师:热爱生活的“舞蹈者”
        2.L老师:坚持不懈的“音乐者”
        3.S老师:平而不庸的“幸福者”
    (三)研究方法
        1.个案研究法
        2.具体收集资料的方法
    (四)研究工具
    (五)资料的收集与分析
三、乡村小学骨干教师教学生活的现实图景
    (一)教学生活主体之维
        1.教学目的
        2.教师身体
    (二)教学生活时间之维
        1.社会时间
        2.个体时间
    (三)教学生活空间之维
        1.课堂教学生活
        2.课外教学生活
    (四)教学生活关系之维
        1.师生关系
        2.师师关系
        3.上下级关系
四、乡村小学骨干教师教学生活的共性特征
    (一)教学生活主体层面:正确的教学观念指导教师教学生活
    (二)教学生活时间层面:及时的教学反思助力教师教学生活
    (三)教学生活空间层面:突出的教学能力保障教师教学生活
    (四)教学生活关系层面:积极的教学情感滋养教师教学生活
五、对其他教师改善教学生活的启示
    (一)明确教学生活意义,树立正确教学观念
    (二)合理规划教学生活,养成教学反思习惯
    (三)主动开展教学生活,提升个人教学能力
    (四)努力体验教学生活,培养积极教学情感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一 教师访谈提纲
附录二 教师观察提纲
个人简历、在学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及研究成果

(2)政府治理视角下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论
    一、课题来源
    二、研究意义
    三、既往研究评述
    四、研究框架与研究方法
第二章 网络信息安全概述
    一、网络信息安全的内涵
    二、网络信息安全的外延
第三章 我国网络信息安全问题分析
    一、我国网络信息安全存在的隐患
        (一)外部环境的影响
        (二)黑客的入侵
        (三)网络信息安全管理制度不完善
        (四)计算机病毒的隐患
        (五)信息污染的威胁
        (六)公民的网络信息安全意识较差
        (七)法律保障体系不健全
    二、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的挑战与威胁
        (一)针对我国网络信息安全的情报领域攻击越来越猖獗
        (二)针对我国政治安全领域发动的网络舆论攻击越来越疯狂
        (三)针对我国社会生活领域的网络信息违法犯罪活动日趋增多
        (四)针对我国青少年群体领域的网络信息“毒害”日趋严重
        (五)针对我国政治安全的IT企业商业纠纷政治化倾向日趋明显
第四章 政府的网络信息安全治理职能
    一、我国政府治理网络信息安全发展现状
    二、我国政府治理网络信息安全所取得的成就
        (一)我国政府对网络信息安全监管力度加强
        (二)我国网络信息安全能力得到提升
        (三)网络信息安全屏障不断增强
    三、转变政府的网络信息安全治理职能
        (一)转变管理观念
        (二)转变常规治理
        (三)整合相关机构职能
        (四)建立健全相关法律制度
第五章 政府治理视角下的网络信息安全保障
    一、多措并举加强网络信息安全保障
        (一)构建牢固的网络信息安全屏障
        (二)制定网络信息安全突发事件应急预案
    二、创新开辟网络信息安全新路径
        (一)深入推进自主创新体制机制的改革
        (二)构建网络信息基础设施安全保障体系
        (三)构建具有全球竞争力的人才制度体系
        (四)构建公平合理的国际网络信息安全治理体系
    三、全民共筑网络信息安全防线
        (一)提高公民网络信息安全保护意识
        (二)坚持把依法保障信息安全纳入维护国家安全之中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读研期间科研情况

(3)政治类学术文本翻译中语篇连贯的处理 ——《牛津政治学手册》(第30、31章)的翻译实践报告(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翻译任务描述
    1.1 文本简介
    1.2 文本分析
        1.2.1 文本外因素
        1.2.2 文本内因素
第2章 翻译过程描述
    2.1 译前准备
        2.1.1 翻译文本的选取
        2.1.2 翻译计划的制定
        2.1.3 翻译工具的准备
        2.1.4 翻译理论和翻译策略的准备
    2.2 翻译过程
    2.3 译后事项
        2.3.1 自我校对
        2.3.2 他人审校
第3章 案例分析
    3.1 语义连贯
        3.1.1 词际连贯
        3.1.2 句际连贯
    3.2 逻辑连贯
        3.2.1 因果关系
        3.2.2 转折关系
        3.2.3 条件关系
    3.3 文体连贯
        3.3.1 名词化结构
        3.3.2 无灵主语结构
第4章 实践总结
    4.1 经验总结
    4.2 不足与反思
参考文献
附录 原文与译文
致谢

(4)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论文创新点
摘要
Abstract
1 引言
    1.1 选题背景与研究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目标、内容与方法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框架与内容
        1.3.3 研究方法
    1.4 本文创新点
    1.5 本章小结
2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相关理论基础
    2.1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
        2.1.1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
        2.1.2 影响力
        2.1.3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与影响力的关系
    2.2 开放获取理论
    2.3 科学交流理论
    2.4 引文分析理论
    2.5 Altmetrics的起源与发展
    2.6 影响力评价的理论与方法
        2.6.1 评价学理论与方法
        2.6.2 科学评价基本原则
        2.6.3 学术论文评价方法
        2.6.4 学术论文评价指标
    2.7 本章小结
3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框架
    3.1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分析
        3.1.1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内涵
        3.1.2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的产生
        3.1.3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的类型
    3.2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的要素与评价指标
        3.2.1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原生影响要素
        3.2.2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次生影响要素
    3.3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的要素与评价指标关系
    3.4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体系框架
        3.4.1 评价指标选取原则及指标选取
        3.4.2 评价指标权重赋值
        3.4.3 评价指标体系构建
    3.5 本章小结
4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Web1.0影响力分析
    4.1 基于数据分析的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
        4.1.1 学科领域的开放获取学术论文数据分析
        4.1.2 国家/地区的开放获取学术论文数据分析
        4.1.3 基金资助的开放获取学术论文数据分析
        4.1.4 参考文献的开放获取学术论文数据分析
    4.2 基于被引频次的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
        4.2.1 研究机构对被引频次的影响
        4.2.2 施引文献对被引频次的影响
        4.2.3 基金资助对被引频次的影响
        4.2.4 论文篇幅对被引频次的影响
        4.2.5 同行评议对被引频次的影响
    4.3 基于ESI的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
        4.3.1 基于高被引学术论文的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
        4.3.2 基于热点论文的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
    4.4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web1.0影响力的作用
    4.5 本章小结
5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Web2.0影响力分析
    5.1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使用数据的影响力分析
        5.1.1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使用数据优势分析
        5.1.2 研究机构对开放获取学术论文使用次数的影响
        5.1.3 基金资助对开放获取学术论文使用次数的影响
        5.1.4 论文篇幅与参考文献数量对开放获取学术论文使用次数的影响
        5.1.5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使用强度的影响力分析
    5.2 基于Altmetrics指标的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分析
        5.2.1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的Altmetrics指标关注度影响
        5.2.2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的Altmetrics指标与被引频次相关性分析
        5.2.3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Altmetric Attention Score的Web2.0影响力分析
        5.2.4 基于Altmetrics指标的开放获取学术论文Web2.0影响力评价
    5.3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Web2.0影响力的作用
    5.4 本章小结
6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综合评价
    6.1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指标与模型
        6.1.1 影响力评价指标体系
        6.1.2 影响力评价指标权重赋值
        6.1.3 影响力评价模型构建
    6.2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结果分析
        6.2.1 影响力与评价指标的相关性
        6.2.2 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分析
        6.2.3 国家/地区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分析
        6.2.4 研究机构的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分析
    6.3 提高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的建议
    6.4 本章小结
7 研究结论与展望
    7.1 研究结论与不足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博士期间的科研及获奖情况
致谢

(5)设计型酒店中的建筑心理空间营造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研究对象的界定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对象的界定
    1.2 学术研究趋势与研究现状
        1.2.1 关于设计型酒店的研究现状
        1.2.2 关于建筑心理空间的研究现状
    1.3 研究目的
    1.4 研究内容和方法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方法
    1.5 论文的框架
2 设计型酒店发展史及其空间特征
    2.1 设计型酒店的发展历程及特征
        2.1.1 设计型酒店的发展历程
        2.1.2 设计型酒店的特征表现
        2.1.3 设计型酒店的类型分类
    2.2 设计型酒店有别于其他新型酒店的空间独特性
        2.2.1 设计型酒店与其他新型酒店的空间差异性对比
        2.2.2 设计型酒店的空间特征总结
    2.3 小结
3 设计型酒店中的建筑心理空间分析
    3.1 建筑心理空间的特征
        3.1.1 建筑心理空间的概述
        3.1.2 建筑心理空间的特征表现
    3.2 建筑心理空间在设计型酒店中的表现
        3.2.1 设计型酒店的空间分类
        3.2.2 设计型酒店中的建筑心理空间组织
    3.3 小结
4 设计型酒店的调研
    4.1 案例调研
        4.1.1 调研方法运用
        4.1.2 调研区域选择
        4.1.3 调研案例确定
    4.2 重点案例研究
        4.2.1 过渡空间中的建筑心理空间表现
        4.2.2 交往空间及其内的领域空间的建筑心理空间表现
        4.2.3 私密空间的空间多样性构建
    4.3 问卷调研
        4.3.1 调查的形式和目的
        4.3.2 调查内容
        4.3.3 调查分析
    4.4 小结
5 基于建筑心理空间的设计型酒店空间营造策略
    5.1 酒店空间营造的主题选定
        5.1.1 设计型酒店的概念确定
        5.1.2 空间营造的主题性与建筑心理空间的一致性表达
    5.2 不同功能空间中的建筑心理空间设计策略
        5.2.1 过渡空间——塑造序列性的层次感和指向性的觅径引导
        5.2.2 交往空间——搭建诱导参与的互动平台
        5.2.3 领域空间——大空间中的差异化微空间营造
        5.2.4 私密空间——空间的交互性和界面的情感化
    5.3 小结
6 建筑心理空间的营造实践——重庆喜堂设计型酒店设计
    6.1 酒店空间改造的理念和情境概念设定
        6.1.1 空间理念
        6.1.2 情境概念
    6.2 场地条件带来的设计思考
        6.2.1 建设背景
        6.2.2 对场地的策略应对
    6.3 喜堂设计型酒店的建筑心理空间的营造
        6.3.1 入口空间的环境转换和交通空间的外环境引入
        6.3.2 景观性构建提高交往空间的驻留可能
        6.3.3 领域空间自我需求多样化的满足
        6.3.4 多样化的空间层次丰富客房体验感
    6.4 小结
7 结语与展望
    7.1 结语
    7.2 研究的创新点与局限性
        7.2.1 研究的创新点
        7.2.2 研究的局限性
    7.3 后续研究与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A 关于使用者在设计型酒店中的心理空间认知调查
    附录B 作者在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6)政治哲学视域中的徐复观思想(论文提纲范文)

内容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第一节 理想政治及其可能
        一、何谓政治
        二、政治学与政治哲学
        三、理想的政治何为?
    第二节 研究方法与架构
        一、研究方法概述
        二、研究架构与脉络
第二章 徐复观关于理想政治哲学的核心关切
    第一节 关于徐复观的定位及其政治哲学的核心关切
        一、徐复观政治思想的多种定位和面相
        二、徐复观政治哲学思想的关切
    第二节 徐复观政治哲学思想研究述评
        一、专题研究成果述评
        二、研究现状评析及展望
第三章 徐复观视域中的理想政治论述
    第一节 对专制/极权政治的批判——“道(理)势之辩”
        一、批判原则的建立——道(理)势之辩
        二、对专制政治形象的刻画及批判
        三、“申儒拒法”的卫道之方
        四、极权主义与殖民主义心态的克服
        五、徐钱之辩——传统是“民主”抑或“专制”
    第二节 对西方民主政治的批评——群己之辩
        一、民主政治概述
        二、徐复观视域的民主政治原则和形像
        三、群己之辩——个体与群体之间
    第三节 基于“德治”思想的自由民主观
        一、“德治”思想辨析
        二、政治与道德之间——民主政治的基础探源
        三、自由平等的探究:平等的“对待”还是平等的“参与”?
第四章 徐复观视域中理想的民主政治何以可能
    第一节 政治哲学的人性基础
        一、徐复观人性论概说
        二、天命的历程及狭义新儒家内部之紧张
        三、“忧患意识”与乐观主义认识论
        四、形中之心与感愤之心
    第二节 民本到民主嬗变——“二重主体”及其转化
        一、权源之争——“二重主体性”的论述
        二、权力之限——传统政治中的实践
        三、民本与民主之“民”的演变
        四、民本与民主之民的建构之道——“养”“教”之辩
    第三节 理想政治的经济基础及文化理念——儒家自由主义的阐发
        一、自由市场论说
        二、儒家自由主义的建构
第五章 结论和展望
    第一节 徐复观建构新儒家政治哲学的探索及成绩
    第二节 徐复观政治哲学思想的不足与展望
参考文献
附录 徐复观思想研究的整体情况概述
后记
作者简历及在学期间所获得的科研成果

(7)波兰尼个人知识观视域下的教学技能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
        1.教师专业化研究与实践的日益升温
        2.新课程对教师教学技能的新要求
        3.教学技能自身发展的需要
    (二)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三)文献综述
        1.波兰尼个人知识观研究综述
        2.教学技能研究综述
    (四)研究方法和研究思路
        1.研究方法
        2.研究思路
    (五)研究的重、难点及创新之处
        1.研究的重、难点
        2.研究的创新之处
一、多维视角下的教学技能解读
    (一)教学技能的四维界定
        1.活动说
        2.行为说
        3.结构说
        4.知识说
    (二)教学技能四维认识评析
二、狭义知识观视域下教学技能界定的局限性
    (一)何为狭义知识观视域下的教学技能
    (二)狭义知识观视域下教学技能认识、提升的现状调查
        1.被调查对象的基本情况:
        2.教师对教学技能的认识现状
        3.教学技能提升路径、策略现状调查
    (三)狭义知识观视域下教学技能界定的局限性及原因
        1.教师教学技能的提升缺少实践性知识
        2.教学技能的理论与实践相脱离
        3.教学技能本质被错误解读
        4.教师缺少提升教学技能的热情
三、广义知识观——波兰尼个人知识观视域下教学技能的相关概念辨析
    (一)波兰尼个人知识观的概念辨析
        1.个人知识与默会知识辨析
        2.默会知识与程序性知识辨析
        3.个人知识、默会知识与实践性知识辨析
    (二)教学技能何以适切广义知识观
        1.从教学技能与程序性知识的关系说起
        2.从知识概念说起
四、波兰尼个人知识观视域下教学技能的内涵、属性
    (一)波兰尼个人知识观视域下教学技能的内涵
    (二)波兰尼个人知识观视域下的教学技能的属性
        1.个体性:波兰尼个人知识观视域下的教学技能的主体属性
        2.默会性:波兰尼个人知识观视域下的教学技能的存在属性
        3.实践性:波兰尼个人知识观视域下的教学技能的操作属性
五、波兰尼个人知识观视域下教学技能提升的路径与策略
    (一)教学技能培训及策略
        1.建立教学技能培训评价制度
        2.建立“实践中培训”模式
        3.采用“自下而上”的培训内容
    (二)教学技能默会知识学习及策略
        1.常态案例教学观摩
        2.“影子学徒”
    (三)教学技能个人知识学习及策略
        1.个人知识研究和建构
        2.他人知识研究和提炼
    (四)教学技能情境性知识学习及策略
        1.培养直觉思维
        2.从实践中反馈
        3.在情境中反思
结束语
参考文献
    (一)着作类
    (二)硕博论文类
    (三)期刊类
    (四)其他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所发表的学术论文目录

(8)上海美术设计机构研究(1909-1978)(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第一节 研究逻辑的形成
    第二节 文献概述
    第三节 研究现状
    第四节 研究内容与方法
    第五节 研究目的
第二章 城市现代化进程中的美术设计机构
    第一节 两组关键的概念
        一、机构与公司
        二、广告设计与美术设计
    第二节 设计机构产生的前提条件
        一、优越的地理条件
        二、人才汇聚形成的都市商业空间
        三、基于“理性”之上的资本主义精神
        四、具备先进的印刷技术
        五、具有相对规范的企业制度
    第三节 城市消费观念现代化与美术设计机构
        一、迎合与引导:以永安公司美术部和“荣昌祥”为例
        二、整合与分工:公私合营中的国营美术设计机构
    第四节 城市现代化转型与美术设计机构
        一、第一次现代化转型时期
        二、第二次现代化转型时期
第三章 公司法与政府管理中的美术设计机构
    第一节 《公司律》与早期美术设计机构
        一、《公司律》与美术设计机构的组织形态
        二、《公司律》之于早期美术设计机构的作用
    第二节 《公司条例》与北洋政府时期的美术设计机构
        一、《公司条例》与机构“法人”身份的模糊
        二、美术设计机构的外部合同关系
        三、《公司条例》颁行后设计机构存在的法律地位
    第三节 《公司法》规约下的美术设计机构
        一、公司组织名称的规范化
        二、美术设计机构设立的流程
        三、美术设计机构的公司章程
        四、市公用局对机构广告活动的管理
    第四节 新《公司法》与战后十年的美术设计机构
        一、“有限公司”性质的美术设计机构
        二、1950年公司法讨论及广告行业的改组
第四章 经营体制与业务转变中的美术设计机构
    第一节 维罗广告公司成立前后的商业美术
        一、维罗广告公司及早期媒介环境
        二、两家附属型美术设计机构
    第二节 从生生美术公司到华商广告公司
    第三节 国民政府时期的美术设计机构
        一、联合广告股份有限公司
        二、荣昌祥广告股份有限公司
        三、市公用局对美灵登广告公司等机构的管理
        四、战争影响下的商业美术设计机构
    第四节 建国初期美术设计机构的业务处境
        一、广告机构的萎缩
        二、上海人民美术工场及其分化
        三、上海市广告商业同业公会的作用
    第五节 国营性质的美术设计机构
        一、所有制变革与美术设计机构职能的转变
        二、国营美术设计机构的职能分工与业务构成
        三、厂属美术设计机构的整体状况
第五章 作为美与利益“共同体”中的人与作品
    第一节 商业美术家与商业美术设计风格
        一、民国初期上海商业美术家的培养
        二、商业美术家群体与他们的设计风格
    第二节 商业美术家分流与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美术设计
        一、商业美术家的分流
        二、社会主义现实主义审美对上海美术设计的影响
    第三节 美术设计机构作品存在的合理性缘由
        一、生活与生产同构论:一个理论预设
        二、美术设计作品的两个层次结构
第六章 余论:走向改革之路
参考文献
附录:上海部分美术设计机构一览表(1902-1962)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公开发表的论着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所做的科研项目
作者在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参加的设计展览
致谢

(9)从“潜存”到“显现”-城市风貌特色的生成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英文摘要
1 绪论
    1.1 选题缘起
        1.1.1 研究背景
        1.1.2 选题来源
        1.1.3 选题意义
    1.2 城市风貌研究综述
        1.2.1 城市风貌概念辨析
        1.2.2 城市风貌研究动态
        1.2.3 城市风貌研究述评
    1.3 研究内容、方法与框架
        1.3.1 研究内容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框架
2 现代生成思想多向度溯析
    2.1“生成”概念与内涵
    2.2 物理生成现象描述
        2.2.1 宇宙的创生
        2.2.2 粒子的转化
    2.3 现代生成哲学的思想
        2.3.1 怀特海的生成原理
        2.3.2 玻姆的生成序理论
        2.3.3 德勒兹的生成理论
        2.3.4 金吾伦的生成哲学
    2.4 现代科学的生成思想
        2.4.1 霍兰的受限生成过程
        2.4.2 李曙华系统生成科学
        2.4.3 苗东升的系统生成论
        2.4.4 刘劲杨的整体生成论
    2.5 复杂性科学的生成理论
        2.5.1 分形理论
        2.5.2 超循环理论
        2.5.3 CAS理论
    2.6 小结
3 城市风貌系统的生成原理
    3.1 城市风貌系统生成论解析框架
        3.1.1 复杂性科学理论的整合效应
        3.1.2 城市风貌传统理论的生成观
        3.1.3 城市风貌生成论的解析框架
    3.2 城市风貌系统生成观
        3.2.1 适应性系统观
        3.2.2 生灭性过程观
        3.2.3 自组织演化观
        3.2.4 涌现性整体观
        3.2.5 全域性信息观
        3.2.6 差异性整合观
        3.2.7 共生性生态观
    3.3 城市风貌系统生成原理
        3.3.1 相关概念
        3.3.2 生成过程
        3.3.3 生成逻辑
        3.3.4 生成原理
    3.4 案例解析
        3.4.1 风貌意的创新
        3.4.2 宏观约束引导
        3.4.3 微观机制作用
        3.4.4 风貌形的涌现
    3.5 小结
4 城市风貌系统的生成特征
    4.1 城市风貌系统要素
        4.1.1 风貌质料
        4.1.2 风貌组分
        4.1.3 自主体
    4.2 城市风貌系统缘结
        4.2.1 力场作用
        4.2.2 流体组织
        4.2.3 缘结模式
    4.3 城市风貌样态和事态
        4.3.1 系统样态
        4.3.2 系统事态
    4.4 小结
5 城市风貌系统的生成与演化机制
    5.1 城市风貌系统生成因子
        5.1.1 基础性因子
        5.1.2 个体驱动力
        5.1.3 集体引导力
    5.2 城市风貌系统生成机制
        5.2.1 标识机制
        5.2.2 积木机制
        5.2.3 适应机制
        5.2.4 案例分析
    5.3 城市风貌系统演化动因
        5.3.1 自主体更替
        5.3.2 组分更新
        5.3.3 环境变化
    5.4 城市风貌系统演化机制
        5.4.1 广义目的机制
        5.4.2 竞争协同机制
        5.4.3 信息分形机制
        5.4.4 受限涌现机制
        5.4.5 超循环更新机制
        5.4.6 案例分析
    5.5 生成原理的原则与方法
        5.5.1 整体原则与系统方法
        5.5.2 过程原则与动态方法
        5.5.3 时间原则与文脉方法
        5.5.4 信息原则与传播方法
        5.5.5 事件原则与节事方法
        5.5.6 贯通原则与融贯方法
    5.6 小结
6 城市风貌特色的生成路径
    6.1 特色生成路径
        6.1.1 特色概念界定
        6.1.2 特色生成原则
        6.1.3 特色干预机制
        6.1.4 特色显现方式
    6.2 特色生成环节
        6.2.1 宏观约束承继化
        6.2.2 中观分布鲜明化
        6.2.3 微观机制创新化
    6.3 特色组织方式
        6.3.1 特色样态信息组织
        6.3.2 特色事态信息整合
        6.3.3 特色感知系统部署
    6.4 案例解析
        6.4.1 福州城市风貌的演化特征
        6.4.2 城市风貌特色的宏观约束
        6.4.3 城市风貌特色的中观分布
        6.4.4 城市风貌特色的微观机制
    6.5 小结
7 研究结论
    7.1 研究结论
        7.1.1 城市风貌的定义与内涵
        7.1.2 城市风貌系统生成原理
        7.1.3 城市风貌系统生成与演化机制
        7.1.4 城市风貌特色生成路径
    7.2 研究创新
        7.2.1 解析了城市风貌系统的生成原理
        7.2.2 归纳了基于生成原理的研究方法
        7.2.3 发掘了城市风貌特色的生成路径
    7.3 后续研究
        7.3.1 立意生成机制研究
        7.3.2 拟态布局量化研究
        7.3.3 节事组织方法研究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A.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目录
    B.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的科研成果目录
    C. 作者在攻读学位期间的参与专项研究目录

(10)空间生产与民族记忆 ——关于新疆伊犁河流域回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附图
绪论
    一、选题缘由与研究意义
    二、研究现状述评及文献
    三、“田野”工作
    四、研究视角引入与理论指导
第一章 历史场景中的伊犁与回族
    第一节 伊犁河流域生态环境
    第二节 伊犁河流域的区域历史与多样性文化
        一、区域历史
        二、民族的多样性及其历史过程
        三、文化的多样性及其历史过程
    第三节 伊犁河流域回族现状
        一、回族人口数量及其历史变迁
        二、回族的空间分布及其“文化空间”
第二章 历史记忆:回族移民伊犁河流域的历史空间与过程
    第一节 伊犁河流域回族“源起”与移民历史背景
        一、伊犁河流域回族“源起”
        二、伊犁河流域回族“自然空间”转移的历史背景分析
    第二节 伊犁河流域回族移民的“历史空间”
        一、清代回族移民
        二、民国时期的回族移民
        三、新中国成立后的回族移民
    第三节 口述历史:伊犁河流域回族移民过程的历史记忆
        一、西迁:流动方向选择缘由的历史记忆与当前认知
        二、“过渡存留”之地:回族迁徙史上重要中转站的历史记忆
        三、在路上:移居伊犁回族百余年迁徙过程的历史记忆
    第四节 家(族)谱:伊犁河流域回族历史记忆的当代建构
        一、《普(蒲)姓回族初探》:正在构建的“血缘根系”记忆
        二、“心灵的忠诚”:回族李氏家谱的宗教记忆
        三、《陕西回族胡氏宗谱》:血缘分散的记忆回拢
        四、记忆文本的当代建构分析
第三章 认同记忆:伊犁河流域回族社会关系变迁中的身份建构
    第一节 伊犁河流域回族社会关系及其结构
        一、回族社会关系建构
        二、回族社会关系结构网络
    第二节 伊犁河流域多民族社会关系变迁记忆中的认同
        一、汉回、东干:回族身份符号的“他者建构”
        二、萨马尔人:疆域空间关系变迁中的身份双重建构
        三、俄国回回与苏联回回:权力空间关系变迁中的不同认同
    第三节 伊犁河流域回族内部社会关系中的认同变迁
        一、回族内部宗教关系中的身份认同
        二、回族内部地缘关系中的认同
        三、“老新疆”与“黑户儿”:“时间”记忆中的认同及身份符号
    第四节 流变中的永恒:伊犁河流域回族多元身份认同分析
        一、多民族中回族认同多元化产生的原因
        二、回族内部多元认同产生的原因
第四章 生计记忆:伊犁河流域回族经济空间生产历史过程
    第一节 “五坊”记忆:伊犁河流域回族传统经济空间生产
        一、“五坊”:回族传统内部经济空间的历史形成
        二、“五坊”记忆:消失中的回族传统内部经济空间
    第二节 “阿訇与官员之争”:伊犁河流域回族经济空间的拓展
        一、职业空间与经济空间:经济背后跨时代的回族职业“争论”
        二、回族传统职业中的经济空间及其生产
        三、职业变迁中的回族经济空间的外部延伸
    第三节 现代的传统记忆:伊犁河流域回族经济空间变迁反思
        一、传统的现代化:经济空间生产变迁
        二、沉默的抗拒:回族现代经济空间中的传统记忆
第五章 学堂记忆:伊犁河流域回族教育空间的历史变迁
    第一节 经堂教育:伊犁河流域回族教育“内部空间”记忆
        一、经堂教育的早期空间“移植”
        二、经堂教育的发展
        三、经堂教育的式微
    第二节 学堂教育:伊犁河流域回族教育“空间过渡”
        一、新式学堂教育的兴起
        二、新式学堂教育的多维度“空间”
    第三节 国民教育:伊犁河流域回族教育“公共空间”的发展
        一、新中国成立以来至1990年代回族教育的初步发展
        二、1990年代以后回族现代国民教育的大发展
    第四节 空间的意义:伊犁河流域回族教育的贡献
        一、“翻译民族”:特殊的教育时期和环境形塑的民族符号
        二、“文化桥梁”:翻译带来的另一种社会贡献力量
第六章 文化记忆:伊犁河流域回族传统及其空间再生产
    第一节 伊犁河流域回族伊斯兰教传统
        一、清真寺
        二、拱北
        三、教派门宦
        四、阿訇典范:民间记忆中的马良骏阿訇
        五、墓碑:伊斯兰教信仰内部的争议
    第二节 伊犁河流域回族仪式文化传统
        一、人生阈限仪式的记忆传承与地方化
        二、宗教仪式传统
        三、社会交往仪式空间及其表达
    第三节 伊犁河流域回族生活习俗传统
        一、饮食文化的传统记忆与演变
        二、服饰文化的地方化
    第四节 伊犁河流域回族语言文化传统
        一、“回回腔”:回族语言的空间再生产
        二、文化自觉:回族语言文化的空间表达
结束语:伊犁河流域回族历史文化变迁的隐喻
    一、适应性变迁:多变与多样性空间内回族生存策略的选择
    二、一体多面:“多样性”生产了“多样性”
    三、回族历史过程隐喻的中国历史变迁
参考文献
在学期间研究成果
致谢

四、试论图书馆学论文的五种特性及其实现(论文参考文献)

  • [1]乡村小学骨干教师教学生活图景的个案研究 ——以H小学三位教师为例[D]. 宋美瑾.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2]政府治理视角下的网络信息安全问题研究[D]. 王磊. 安庆师范大学, 2019(01)
  • [3]政治类学术文本翻译中语篇连贯的处理 ——《牛津政治学手册》(第30、31章)的翻译实践报告[D]. 王宁. 大连外国语大学, 2019(07)
  • [4]开放获取学术论文影响力评价研究[D]. 魏明坤. 武汉大学, 2018(06)
  • [5]设计型酒店中的建筑心理空间营造研究[D]. 孙启豹. 重庆大学, 2018(04)
  • [6]政治哲学视域中的徐复观思想[D]. 丁明利. 华东师范大学, 2017(01)
  • [7]波兰尼个人知识观视域下的教学技能研究[D]. 张淑晗. 河南大学, 2016(03)
  • [8]上海美术设计机构研究(1909-1978)[D]. 曹汝平. 上海大学, 2016(02)
  • [9]从“潜存”到“显现”-城市风貌特色的生成机制研究[D]. 杨昌新. 重庆大学, 2015(07)
  • [10]空间生产与民族记忆 ——关于新疆伊犁河流域回族的历史人类学研究[D]. 沙彦奋. 兰州大学, 2015(02)

标签:;  ;  ;  ;  ;  

论图书馆学论文的五个特点及其实现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