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罗西汀治疗强迫症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帕罗西汀治疗强迫症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一、帕罗西汀治疗强迫症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论文文献综述)

王莹,刘晓宇,宋静,沈艳红,金凤仙,聂余,陈程,张明明,邵姚君[1](2021)在《盐酸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强迫症的疗效的Meta分析》文中提出目的系统评价盐酸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和安全性,为强迫症的治疗提供参考。方法依据纳入标准和排除标准,在万方数据库、维普数据库、中国知网和PubMed,检索筛选2000年1月~2021年7月有关盐酸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强迫症的疗效的文献,使用review Manager5.3进行Meta分析。结果共纳入15篇研究,包括采用盐酸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治疗的研究组患者603例和单纯使用盐酸帕罗西汀的对照组患者570例。Meta分析显示,研究组的疗效更佳(OR=3.61,95%CI:2.71~4.81,P<0.000 01)。根据干预时长进行亚组分组,结果显示亚组间无异质性(I2=0),不同亚组均有治疗效果,不同干预时长对强迫症的疗效不同。盐酸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治疗与单纯的盐酸帕罗西汀药物治疗相比较,在不良反应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OR=0.68,95%CI:0.40~1.14,P=0.14)。结论盐酸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治疗对强迫症疗效更佳,不同干预时长对强迫症的疗效不同,认知行为治疗对于缓解药物不良反应无显着效果。

于方舟,何茹[2](2021)在《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强迫症的效果》文中指出目的探讨强迫症(Obsessive-compulsive disorder,OCD)患者采用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的效果。方法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6月本院收治的110例OCD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抽签的方式将患者分组进行研究,将抽取单号及双号的患者分别列入对照组与观察组,每组各55例,两组在服用帕罗西汀的基础上,观察组接受认知行为疗法,对照组无特殊处理,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采用耶鲁-布朗强迫症量表(Y-BOCS)对两组患者的症状改善情况进行评分,采用焦虑自评量表(SAS)、抑郁自评量表(SDS)对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进行评分,采用汤旦林(TDL)生活质量量表对两组患者的生活质量改善情况进行评分。结果观察组的治疗有效率为96.36%,对照组为81.82%,组间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治疗后两组Y-BOCS评分下降显着,观察组下降幅度更显着(P<0.05);治疗后两组SAS及SDS评分下降显着,观察组评分下降幅度更显着(P<0.05);治疗后两组TDL评分提升显着,观察组评分提升幅度高于对照组(P<0.05)。结论针对OCD患者,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疗效更佳,能更好地帮助患者缓解症状,改善患者的焦虑及抑郁情绪,改善其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借鉴。

马明悦[3](2021)在《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联合SSRIs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网状Meta分析》文中研究表明目的:利用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分析7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与SSRIs联合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临床疗效与安全性。方法:检索CNKI、万方、VIP、CBM、Pub Med、Embase和Cochrane Library数据库,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检索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联合SSRIs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RCTs,检索时间设置为建库至2020年6月,由两名研究者分别进行文献筛选、提取资料数据及对风险偏倚进行评价,最后对所纳入的研究使用Stata 15.0软件进行数据分析。结果:1.网状Meta分析结果显示,在治疗有效率方面,7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联合SSRIs均优于单纯使用SSRIs及安慰剂。SUCAR显示奥氮平效果最佳。2.在Y-BOCS评分方面,7种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联合SSRIs均优于单纯使用SSRIs及安慰剂。SUCAR结果显示奥氮平效果最佳。3.在HAMA评分方面,SUCAR结果显示氨磺必利效果最佳。4.在TESS评分方面,SUCAR结果显示氨磺必利效果最佳。结论: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联合SSRIs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疗效优于单独使用SSRIs,其中以奥氮平疗效最佳,氨磺必利安全性最高。

谭香玉[4](2021)在《10种抗抑郁药物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及安全性的网状Meta分析》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应用网状Meta分析评价10种抗抑郁药物(氟西汀、氟伏沙明、艾司西酞普兰、米氮平、氯丙咪嗪、文拉法辛、度洛西汀、帕罗西汀、氯米帕明、舍曲林)治疗强迫症(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OCD)的疗效及安全性。方法:计算机检索EMbase,Pub Med,Cochrane Library,以及中国知网、万方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维普期刊资源数据库,检索日期为数据库建立之日至2020年11月15日之前,语言限于汉语和英语,根据纳入标准及排除标准获取10种抗抑郁药物治疗OCD的随机对照试验(randomized controlled trials,RCTs),并且在一定的标准下对其进行质量评价,质量评价使用Review Manager5.3软件,统计分析数据使用Stata 15.1软件。采用网状Meta分析的方法对10种抗抑郁药物治疗OCD的疗效及安全性分别进行直接与间接比较,并针对其疗效的大小及安全性进行概率排序。结果:⑴最终纳入40项RCTs,共计4281例OCD患者;共有14项研究报道了OCD患者药物治疗2周后耶鲁-布朗强迫症量表(Yale–Brown Obsessive Compulsive Scale,Y-BOCS)评分的下降程度,其中有三项研究中的三种药物舍曲林、氟西汀、文拉法辛未能与其他药物构成闭合环路,无法进行不一致性检验的分析,由于样本量少,给予剔除,最终纳入了11项研究;对OCD患者药物治疗4周后、8周后及治疗结束后Y-BOCS评分下降程度进行描述的研究分别有23项、28项、33项;报道OCD患者治疗结束后的总有效率及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研究分别有23项、33项。⑵OCD患者药物治疗2周后Y-BOCS评分下降程度的累计概率排序由大到小依次为:艾司西酞普兰、米氮平、氯丙咪嗪、氯米帕明、氟伏沙明、帕罗西汀。⑶OCD患者药物治疗4周后Y-BOCS评分下降程度的累计概率排序由大到小依次为:文拉法辛、艾司西酞普兰、舍曲林、米氮平、氟伏沙明、氟西汀、氯米帕明、氯丙咪嗪、帕罗西汀。⑷OCD患者药物治疗8周后Y-BOCS评分下降程度的累计概率排序由大到小依次为:文拉法辛、氟西汀、度洛西汀、艾司西酞普兰、米氮平、舍曲林、氯丙咪嗪、帕罗西汀、氟伏沙明、氯米帕明。⑸OCD患者药物治疗疗程结束后Y-BOCS评分下降程度的累计概率排序由大到小依次为:度洛西汀、文拉法辛、艾司西酞普兰、米氮平、氟西汀、帕罗西汀、舍曲林、氟伏沙明、氯米帕明、氯丙咪嗪。⑹OCD患者药物治疗疗程结束后总有效率的累计概率排序由大到小依次为:米氮平、艾司西酞普兰、舍曲林、氟伏沙明、氟西汀、帕罗西汀、氯米帕明、氯丙咪嗪、文拉法辛。⑺OCD患者药物治疗疗程结束后不良反应的发生率的累计概率排序由大到小依次为:氯丙咪嗪、氯米帕明、米氮平、舍曲林、氟伏沙明、帕罗西汀、氟西汀、文拉法辛、艾司西酞普兰。结论:OCD患者药物治疗2周后,艾司西酞普兰降低Y-BOCS评分效果最显着。治疗4周后,降低Y-BOCS评分效果最显着的药物是文拉法辛,其次是艾司西酞普兰;治疗8周后,降低Y-BOCS评分效果最显着的药物是文拉法辛,其次是氟西汀,氯米帕明的降低Y-BOCS评分的效果最差;对于治疗结束后Y-BOCS评分的下降程度,度洛西汀最显着,氯丙咪嗪作用最差;对于治疗结束后的总有效率的网状分析结果显示10种抗抑郁药物疗效相当;治疗结束后,艾司西酞普兰的不良反应发生率最少,安全性较好,氯丙咪嗪较其他8种药物相比不良反应的发生率最多。

李艳[5](2020)在《帕利哌酮缓释片与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及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及随机双盲对照试验》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1)采用Meta分析方法,比较帕利哌酮缓释片与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及不良反应的差异,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2)同时进行两药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观察Meta分析结果与临床试验是否一致。方法:方法:(1)计算机检索Pub Med、Embase、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CNKI)、万方、维普(VIP)、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服务系统(CBM)数据库,收集帕利哌酮缓释片与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随机对照试验(RCT),检索时间从2009年1月至2019年12月。采用Rev Man5.3软件进行Meta分析,并对结果进行敏感性分析和发表偏倚分析。(2)152例患者随机分为试验组(使用帕利哌酮缓释片)和对照组(使用阿立哌唑),每组76例。于治疗前及第2、4、8、12周末,采用阳性和阴性症状量表(PANSS)、个人和社会功能量表(PSP)评定疗效;采用副反应量表(TESS)评定不良反应。结果:(1)最终有16篇RCT文献进入Meta分析。Meta分析显示,治疗第2周结果:(1)最终有16篇RCT文献进入Meta分析。Meta分析显示,治疗第2周末(MD=-5.32,95%CI[-7.21,-3.42],P<0.01)、第4周末(MD=-2.46,95%CI[-4.63,-0.28],P=0.03)和第8周末(MD=-2.63,95%CI[-4.68,-0.58],P=0.01),帕利哌酮缓释片组患者的PANSS总分低于阿立哌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治疗结束,两组患者的阳性症状分(MD=-0.74,95%CI[-1.50,0.02],P=0.06)、阴性症状分(MD=-1.13,95%CI[-2.31,0.06],P=0.06)和一般精神症状分(MD=-0.48,95%CI[-1.44,0.47],P=0.32)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帕利哌酮缓释片组患者的总分低于阿立哌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4.18,95%CI[-6.62,-1.75],P=0.0007);帕利哌酮缓释片组患者的PSP评分高于阿立哌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11.32,95%CI[5.02,17.61],P=0.0004)。(2)治疗结束,两组患者的TESS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MD=-0.04,95%CI[-0.58,0.50],P=0.88);帕利哌酮缓释片组患者的催乳素水平高于阿立哌唑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MD=31.39,95%CI[13.62,49.15],P=0.0005)。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3)最终有144例患者完成试验,其中试验组71例,对照组73例。治疗结束,两组患者的PANSS各项评分及PSP评分较治疗前均显着改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组间比较,同一观察周期试验组患者的PANSS总分及PSP评分改善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患者的TESS评分及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Meta分析结果与临床试验一致: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效果优于阿立哌唑,且起效更快,对个人和社会功能的改善更优。两药不良反应发生率相似,但帕利哌酮缓释片会升高患者血清催乳素水平。研究结果有待高质量、大样本的RCT证实。

战玉华[6](2020)在《谷氨酸能调节药物对强迫症患者和强迫行为模型大鼠的干预效果及其机制研究》文中提出目的:强迫症(Obsessive Compulsive Disorder,OCD)是以强迫症状为主要临床相的精神疾病,强迫症是继恐怖症、物质滥用和重症抑郁之后的第四大精神科常见疾病。流行病学调查显示,强迫症在不同种族的人群中的患病率约为1.1%-3.3%。强迫症的特征为存在强迫思维和/或强迫行为。强迫思维为重复的、持续的、闯入性的、自己不想要的思维、欲望、图像;强迫行为是指感到被强迫思维所驱使着进行的精神活动或者按照必须遵守的刻板的规则进行的重复的行为。精神障碍诊断和统计手册第五版(DSM-V)把强迫及相关障碍作为独立于焦虑症之外的疾病类型,并作为一个独立的章节。近年来,越来越多的研究发现谷氨酸系统可能和强迫症发病有关,强迫症患者的大脑皮质-纹状体-丘脑-皮质区域及海马区域的谷氨酸系统功能出现紊乱,主要是谷氨酸浓度增高。拉莫三嗪是一种抗惊厥药,可稳定突触前神经元膜,通过抑制轴突电压门控的钠和钙通道减少谷氨酸的过度释放,减少以上脑区的谷氨酸浓度,进而可以缓解强迫症状。D-环丝氨酸(D-cycloserine,DCS)是N-甲基-D-天冬氨酸(N-methyl-D-aspartate,NMDA)受体的部分激动剂,可以稳定突触间隙谷氨酸浓度,可以增效暴露疗法并改善OCD症状。在本课题中,首先测试对于SSRIs治疗无反应或未完全反应的难治性强迫症患者,拉莫三嗪联合SSRIs是否比安慰剂联合SSRIs对临床症状和认知功能更有效。然后,我们拟构建大鼠强迫症模型,通过使用NMDA受体及亚单位选择性的拮抗剂,观察模型大鼠行为学生物学指标的变化,探索NMDA受体亚型各自的功能及其在海马体的作用,阐明其在强迫症的发病过程中的作用和机制;并通过神经生理学、神经行为学、生物化学、分子生物学和病理组织学等技术手段,探索该模型NMDA受体及亚单位在海马体的分布、表达情况,分析受体的激活情况同时也为强迫症的治疗提供了新的靶点。最后研究使用不同剂量的DCS对强迫症的症状及相应的生物学指标的影响,探索强迫症的新的治疗药物及药理学机制。在本研究中,我们探讨了谷氨酸相关药物对喹吡罗(QNP)诱导的强迫行为模型大鼠的强迫行为的影响及其潜在的机制,以加深我们对强迫症与谷氨酸之间联系的了解。研究方法:1、我们选择了2016年7月-2018年4月在中国医科大学盛京医院治疗的经过SSRIs药物充分治疗后仍表现出持续性强迫症的门诊患者为研究对象。符合纳入标准且不符合排除标准共51例。这些患者被随机地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患者在原SSRIs治疗基础上给予拉莫三嗪药物增强治疗8周,治疗1周后,根据患者病情及体征变化情况调整剂量。对照组在原SSRIs治疗基础上给予安慰剂治疗。本研究通过中国医科大学伦理委员会审查,所有的研究对象均签署了知情同意书。于治疗前和治疗第2、4、8周采用Y-BOCS以及HAMA评定强迫症患者强迫症及焦虑症状严重程度并比较两组患者的疗效。2、本研究构建了QNP诱导的强迫行为大鼠模型。为了检测NMDAR相关药物NVP-AAMO77,Ro25-6981和DCS对强迫症大鼠行为的影响,我们进行了一系列的焦虑及强迫性行为检测包括高架O迷宫实验,旷场实验以及石珠埋藏实验。同时,我们比较了三种药物对强迫症大鼠的焦虑和强迫行为的治疗效果。3、我们检测并比较了三种NMDAR相关药物对强迫症大鼠海马神经递质(包括谷氨酸,甘氨酸以及丝氨酸)水平的影响。为了进一步阐明NVP-AAMO77,Ro25-6981和DCS参与QNP诱导的强迫症的分子效应,我们通过免疫组化和western blot评估并比较了大鼠海马中NMDAR 2A和NMDAR 2B的表达水平。结果:1、在对照组中,男性10例,女性15例;年龄平均(35.32±2.46)岁。实验组组男性11例,女性15例;年龄平均(34.04±21.87)岁。两组患者之间治疗前的Ycale-Brown评分和HAMA评分无显着差异(P>0.05)。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Ycale-Brown评分和HAMA评分有显着差异(P<0.05)。此外,两组患者之间治疗后Ycale-Brown评分和HAMA评分有显着差异(P<0.05),表明拉莫三嗪增强治疗SSRIs难治性强迫症方面效果显着。2、竞争性N-甲基-D-天冬氨酸谷氨酸受体(NMDAR)拮抗剂NVP-AAMO77(5 mg/kg)和Ro25-6981(5 mg/kg)显着抑制大鼠的焦虑样和强迫行为,并且所有剂量的DCS都显示出对焦虑样和大理石掩埋行为的显着抑制。3、与盐水干预组相比,NVP-AAMO77和D-环丝氨酸处理组大鼠海马中的谷氨酸(Glu)水平反映了谷氨酸能神经传递的变化,其水平明显降低。其他氨基酸的水平不受影响。此外,NVP-AAMO77显着降低了NMDAR的NR2A亚基的表达,Ro25-6981抑制了NMDAR的NR2B亚基的水平,而DCS降低了NMDAR的NR2A和NR2B亚基水平。结论:1、通过比较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即实验组患者给予拉莫三嗪增强治疗8周的疗效,对照组给予安慰剂。我们发现,拉莫三嗪增强疗法在治疗SSRIs难治性强迫症方面效果显着。2、通过一系列的行为检测,我们的结果显示NMDAR相关药物NVP-AAMO77,Ro25-6981和DCS能够抑制强迫行为模型大鼠的焦虑和强迫行为。3、NMDAR相关药物NVP-AAMO77,Ro25-6981和DCS能够显着降低强迫症大鼠海马中的谷氨酸水平,并显着抑制NMDAR的NR2A或NR2B亚基,这些结果提示,DCS,NVP-AAMO77和Ro25-6981可能是用于治疗强迫症的有效药物,这可能是因为抑制了NMDAR的NR2A或NR2B水平。

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中国强迫症防治指南》编写组[7](2016)在《中国强迫症防治指南2016(精编版)》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强迫症是一种终身患病率较高的精神障碍,DSM-Ⅲ和DSM-Ⅳ中将强迫症归类于焦虑障碍谱系中,命名为强迫性焦虑障碍;ICD-10中将其归于"神经症、应激相关障碍和躯体形式障碍",命名为"强迫性障碍"。在2013年出版的DSM-5中,强迫症的诊断分类变化最大,强迫症从焦虑障碍中被分离出来,与躯体变形障碍、拔毛症、囤积障碍和抓痕障碍组成一个独立的疾病分类——"强迫及相关障碍"。强迫症的核心特征是持续的强迫思维和反复

张连仲,秦天星,徐良雄,曾德志[8](2016)在《小剂量氨磺必利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强迫症的临床随机对照双盲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目的:探讨小剂量氨磺必利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强迫症的疗效与安全性。方法:120例强迫症患者随机分入观察组(n=60)和对照组(n=60),观察组予帕罗西汀+小剂量氨磺必利、对照组予帕罗西汀+安慰剂,治疗12周。采用耶鲁-布朗强迫量表(YBOCS)和副反应量表(TESS)分别评定临床疗效和不良反应。结果:在治疗后第4、8、12周末,观察组临床疗效均优于对照组(P<0.05)。两组治疗后YBOCS评分均较治疗前明显下降(P<0.01),且观察组评分值均明显低于对照组同期(P<0.01)。两组不良反应总发生率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小剂量氨磺必利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强迫症可明显提高疗效,不增加不良反应。

段桂花,陈福新[9](2013)在《阿立哌唑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非典型抗精神病药物阿立哌唑在精神科的临床使用日趋广泛,不但应用于精神分裂症的治疗,作为心境稳定剂治疗情感障碍,而且应用于抑郁症、强迫症、老年性痴呆、儿童抽动症等的治疗,在精神疾病的治疗中发挥了较好的作用,已经成为精神科药物治疗的重要手段。本文对阿立哌唑的临床应用作一综述,以期为临床用药提供参考。

冯斌[10](2006)在《强迫症治疗的进展(心身)》文中研究说明第一节强迫症的药物治疗具有肯定抗强迫作用的药物有氯米帕明和选择性5-HT回收抑制剂(氟西汀、氟伏草胺、帕罗西汀、舍曲林)。对照研究表明每一种药物都能减轻非抑郁性强迫症状,包括强迫观念和强迫行为。比较氯米帕明和SSRIs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和耐受性,有两种观点:第一种认为,氯米帕明仍是目前治疗强迫症最有效的药物.原因是①对用来治疗强迫症的各种SSRIs类药物比较的结果发现, 还没有哪种药物的疗效超过了氯米帕明;②荟萃分析指出氯米帕明与SSRIs相比,耐受性更好,由于副作用而脱落的病人氯米帕明较少;③氯咪帕明使用推荐适宜治疗剂量的一半量时,就可以达到

二、帕罗西汀治疗强迫症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帕罗西汀治疗强迫症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盐酸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强迫症的疗效的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检索策略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1.3 数据提取和质量评价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纳入文献的基本信息和质量评分
    2.2 盐酸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对强迫症疗效的Meta分析
    2.3 干预时长的Meta分析
    2.4 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
3 讨论

(2)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强迫症的效果(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1.2 方法
    1.3 观察指标及评价标准
    1.4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治疗效果结果比较
    2.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Y-BOCS评分结果比较
    2.3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SAS及SDS评分结果比较
    2.4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TDL评分结果比较
3 讨论

(3)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联合SSRIs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网状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符号说明
前言
资料与方法
结果
讨论
结论
参考文献
综述 难治性强迫症的增效剂应用进展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4)10种抗抑郁药物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及安全性的网状Meta分析(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第2章 综述
    2.1 强迫症的概念
    2.2 强迫症的流行病学特征
    2.3 强迫症的发病机制
    2.4 强迫症的临床表现及诊断标准
        2.4.1 临床表现
        2.4.2 诊断标准
    2.5 强迫症的治疗进展
        2.5.1 三环类抗抑郁药
        2.5.2 选择性 5-HT及NE再摄取抑制剂
        2.5.3 选择性 5-HT再摄取抑制剂
        2.5.4 其他治疗OCD的药物
    2.6 抗抑郁药物治疗强迫症的Meta分析现状
    2.7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第3章 资料与方法
    3.1 文献检索策略
        3.1.1 文献检索主要途径
        3.1.2 检索词
    3.2 文献纳入标准
        3.2.1 研究对象
        3.2.2 研究类型
        3.2.3 干预措施
        3.2.4 结局指标
    3.3 文献排除标准
    3.4 文献的筛选与数据提取
    3.5 风险偏倚评估
    3.6 统计分析
    3.7 一致性检验
第4章 结果
    4.1 文献检索情况
    4.2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和质量评价
        4.2.1 纳入研究的基本特征
        4.2.2 纳入研究的质量评价
    4.3 一致性检验结果
    4.4 OCD患者治疗2周后Y-BOCS评分下降程度的网状Meta分析
    4.5 OCD患者治疗4周后Y-BOCS评分下降程度的网状Meta分析
    4.6 OCD患者治疗8周后Y-BOCS评分下降程度的网状Meta分析
    4.7 OCD患者治疗结束后Y-BOCS评分下降程度的网状Meta分析
    4.8 OCD患者治疗结束后总有效率的网状Meta分析
    4.9 OCD患者治疗结束后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网状Meta分析
第5章 讨论
    5.1 Y-BOCS评分下降程度的网状Meta分析
    5.2 总有效率的网状Meta分析结果
    5.3 不良反应发生率的网状Meta分析结果
    5.4 本Meta分析的局限性
    5.5 研究展望
第6章 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及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作者简介
    在读期间科研成果
致谢

(5)帕利哌酮缓释片与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及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及随机双盲对照试验(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中英文缩略词表
第一部分 帕利哌酮缓释片与阿立派唑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及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
    第1章 前言
        1 精神分裂症
        1.1 SCH的流行病学特点
        1.2 SCH的治疗
        2 帕利哌酮缓释片
        3 阿立哌唑
        4 Meta分析
        5 研究目的与意义
    第2章 资料与方法
        1 文献来源与检索方法
        1.1 文献来源
        1.2 检索方法
        2 文献纳入与排除标准
        2.1 纳入标准
        2.2 排除标准
        3 文献筛选与数据提取
        4 文献质量评价
        5 数据处理与分析
        6 发表偏倚分析
        7 敏感性分析
    第3章 结果
        1 原始资料搜集过程
        1.1 文献筛选结果
        1.2 纳入文献的基本特征
        1.3 纳入文献的质量评价
        2 治疗效果的评价
        2.1 治疗第2 周末PANSS总分比较
        2.2 治疗第4 周末PANSS总分比较
        2.3 治疗第8 周末PANSS总分比较
        2.4 治疗结束PANSS各项评分比较
        2.5 治疗结束PSP评分比较
        3 不良反应比较
        3.1 治疗结束TESS评分比较
        3.2 治疗结束血清催乳素水平的比较
        3.3 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3.4 血糖、血脂的比较
        3.5 性功能的比较
    第4章 讨论
        1 研究结果的影响因素
        1.1 纳入文献及质量分析
        1.2 发表偏倚
        1.3 异质性及结果的敏感性
        2 治疗效果的评价
        3 安全性的评价
        3.1 治疗结束TESS评分比较
        3.2 治疗结束血清催乳素的比较
        3.3 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3.4 血糖、血脂的影响
        3.5 性功能的影响
        4 研究的局限性
    第5章 结论
第二部分 帕利哌酮缓释片治疗精神分裂症的随机双盲对照试验
    第1章 资料与方法
        1 资料
        1.1 研究对象
        1.2 入组标准
        1.3 排除标准
        1.4 退出标准
        1.5 伦理学考虑
        2 方法
        2.1 研究设计
        2.2 治疗方法
        2.3 观察指标
        3 统计学处理
    第2章 结果
        1 两组一般资料比较
        2 治疗效果比较
        2.1 两组PANSS评分比较
        2.2 两组阳性症状分比较
        2.3 两组阴性症状分比较
        2.4 两组一般精神分比较
        2.5 两组PSP评分比较
        3 不良反应比较
        3.1 两组TESS评分比较
        3.2 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比较
    第3章 结论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综述
    参考文献

(6)谷氨酸能调节药物对强迫症患者和强迫行为模型大鼠的干预效果及其机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英文缩略语
第一部分:拉莫三嗪对难治性强迫症患者的增效作用研究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与试剂
        2.1.1 对象
        2.2 实验方法
        2.2.1 方法
        2.2.2 评定工具及评定标准
        2.2.3 评定方法
        2.3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一般资料
        3.2 两组患者的疗效比较
    4 讨论
第二部分:谷氨酸相关药物对强迫行为大鼠焦虑和强迫行为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与试剂
        2.1.1 试剂名称及来源
        2.1.2 涉及主要仪器
        2.2 研究对象和分组
        2.2.1 实验涉及动物
        2.2.2 实验分组
        2.2.3 奎比罗法构建强迫症大鼠模型
        2.2.4 药物治疗
        2.2.5 焦虑行为测试
        2.2.6 强迫症行为测试
        2.3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构建QVP诱导的强迫症大鼠模型
        3.2 谷氨酸能相关药物干预后强迫行为大鼠模型行为学变化
        3.3 旷场实验结果
        3.4 石珠埋藏实验结果
    4 讨论
第三部分:NMDAR 相关药物对强迫行为模型大鼠海马NMDAR2A、NMDAR2B 功能状态及基因表达的影响
    1 前言
    2 材料和方法
        2.1 材料与试剂
        2.1.1 试剂名称及来源
        2.1.2 涉及主要仪器
        2.2 实验方法
        2.2.1 高效液相色谱(HPLC)
        2.2.2 免疫组化
        2.3 统计学分析
    3 结果
        3.1 强迫症大鼠海马神经递质的改变
        3.2 NMDAR相关药物对强迫症大鼠海马神经递质水平的影响
        3.3 NMDAR相关药物对强迫症大鼠海马NMDAR2A,NMDAR2B表达的影响
    4 讨论
结论
附录
本研究创新性的自我评价
参考文献
综述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历

(8)小剂量氨磺必利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强迫症的临床随机对照双盲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1 资料与方法
    1.1 试验设计
    1.2 病例选择
    1.3 治疗方法
    1.4 观察方法
    1.5 统计学方法
2 结果
    2.1 一般资料
    2.2 2组临床疗效比较
    2.3 2组不同时点YBOCS评分比较
    2.3 2组安全性比较
3 讨论

(9)阿立哌唑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论文提纲范文)

1 治疗精神分裂症
2 治疗抑郁症
3 治疗强迫症
4 治疗难治性抑郁症
5 治疗酒精所致精神障碍
6 治疗老年性痴呆
7 治疗抽动障碍

四、帕罗西汀治疗强迫症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论文参考文献)

  • [1]盐酸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强迫症的疗效的Meta分析[J]. 王莹,刘晓宇,宋静,沈艳红,金凤仙,聂余,陈程,张明明,邵姚君. 湘南学院学报(医学版), 2021(04)
  • [2]帕罗西汀联合认知行为疗法治疗强迫症的效果[J]. 于方舟,何茹. 中国现代医生, 2021(24)
  • [3]非典型抗精神病药联合SSRIs治疗难治性强迫症的网状Meta分析[D]. 马明悦. 济宁医学院, 2021(01)
  • [4]10种抗抑郁药物治疗强迫症的疗效及安全性的网状Meta分析[D]. 谭香玉. 吉林大学, 2021(01)
  • [5]帕利哌酮缓释片与阿立哌唑治疗精神分裂症效果及不良反应的Meta分析及随机双盲对照试验[D]. 李艳. 南昌大学, 2020(08)
  • [6]谷氨酸能调节药物对强迫症患者和强迫行为模型大鼠的干预效果及其机制研究[D]. 战玉华. 中国医科大学, 2020(01)
  • [7]中国强迫症防治指南2016(精编版)[J]. 中华医学会精神医学分会《中国强迫症防治指南》编写组. 中华精神科杂志, 2016(06)
  • [8]小剂量氨磺必利联合帕罗西汀治疗强迫症的临床随机对照双盲研究[J]. 张连仲,秦天星,徐良雄,曾德志. 药物流行病学杂志, 2016(06)
  • [9]阿立哌唑的临床应用研究进展[J]. 段桂花,陈福新. 中国药物评价, 2013(01)
  • [10]强迫症治疗的进展(心身)[A]. 冯斌. 浙江省医学会心身医学分会成立大会暨2006年浙江省心身医学学术年会论文汇编, 2006

标签:;  ;  ;  ;  ;  

帕罗西汀治疗强迫症的随机、双盲、对照研究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