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动的空间:信息化社会空间的形式——评曼努埃尔·卡斯特尔的信息化社会空间理论

流动的空间:信息化社会空间的形式——评曼努埃尔·卡斯特尔的信息化社会空间理论

一、流动空间:信息化社会空间形式——评析Manuel Castells的信息化社会空间理论(论文文献综述)

林聚任[1](2022)在《新城乡空间重构与城乡融合发展》文中认为中国已进入以城市社会为主体的新发展阶段,但城乡发展不平衡的矛盾依然突出。"乡村振兴战略"提出城乡融合发展,在城乡要素合理配置、基本公共服务、基础设施融合发展等方面解决体制机制上的问题,这对克服当前城乡发展不平等具有重要意义。可运用空间社会学的新视角,结合"城市问题"和新城乡空间现象,在总结城乡空间研究新取向的基础上,分析中国城市空间扩张与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困境。相关问题体现在城市空间扩展方面,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城乡空间结构方面,城乡二元空间问题突出,空间结构关系失调;城乡空间关系方面,城乡居民分化明显,存在空间隔离现象。应通过城乡空间结构关系调整与重构,促进城乡融合发展。具体包括:变革城乡空间结构,使其由分割走向融合;激活城乡空间要素,使其从单向流动到双向自由流动;消除城乡空间界限,促进城乡居民平等化;加强城乡空间治理,确立空间新秩序。

高英策[2](2021)在《“人机组网”场域中的社会整合:远程工作的时空模式分析与赛博格反思》文中指出中国信息化转型过程出现了明显的移动互联特征。新的媒介条件会深远重构个体间互动关系,而关系模式变迁带来的信息社会转型,需要得到理论关注。就此,本研究提出了“人机组网”概念以揭示移动互联生活的物理实质。然后,以当代远程工作作为经验研究领域,并结合吉登斯的社会系统与社会整合概念,本文依次提出了如下研究问题:高度依赖“人机组网”条件的远程工作者在实践中形成了何种互动关系?这种互动关系展现出了社会系统在“人机组网”场域中的何种社会整合逻辑?这种社会整合对于信息社会治理有何意味?为了获取经验材料,本研究对北京一家智库机构的远程工作开展了民族志田野调查;并对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远程工作者进行了深度访谈。研究发现,远程工作在结构上表现为“基于‘人机组网’条件的虚拟区域化交互+相关地理场所的从属化调用”。这种互动以远程工作者的持续性工作链接为基本表现。在这种关系中,远程工作者彼此间可得性出现了程度与范围的此消彼长,这带来了其交互能力与支配能力的范围扩张与程度降低。远程工作者的互动关系是他们所在场所的组成部分,因此,他们需要在各自场所中处理其多重社会关系,而这一过程有时能形成对支配性关系的反渗透。时空是一种分析社会整合现象的良好理论视角。基于吉登斯与卡斯特等学者的既有观点,社会系统在“人机组网”场域中的社会整合过程,可被理解为集体性时空规范在流动空间—地方空间逻辑中的时空延伸。但是,通过对经验材料的分析,可以发现,这种理解由于预设了线上—线下的传统二元论,故而遮蔽了行动者在地方空间中协调社会关系的具身性经验。线上关系交互并不能脱离于具体地方,而我们需要关注这些互动在物理意义的时空中的表现。在此,本研究引入了哈拉维的赛博格理论作为理论反思工具。通过强调人与设备共有的控制论属性,该理论使得本文可以围绕个人与其他主体在具体场所中的信息交互关系,以重新理解“人机组网”场域中社会系统的社会整合逻辑——一言蔽之,这是一种基于间接社会整合模式的时空内延伸过程。一方面,“人机组网”场域中的社会整合,是一种个人在场所中与信息通信设备直接交互,以实现和其他个体的间接交互的过程。而另一方面,得益于上述过程,社会系统向那些过去更为个人化、交互性更小的时空蔓延而去,以实现了密度性的扩张。上述社会整合逻辑展现出了信息社会的一种当代发展特征。对此,文章最后借鉴罗萨关于共鸣关系的批判理论,对其中可能抑制高质量社会关系的潜在问题进行了反思。

高志霞[3](2021)在《曼纽尔·卡斯特信息资本主义理论研究》文中指出曼纽尔·卡斯特是美国当代着名社会学家,被称为“信息时代的理论家”。他首次采用“信息资本主义”一词来描述信息时代的资本主义,开创了信息资本主义的研究。卡斯特从生产力与生产关系、经济基础与上层建筑的矛盾关系出发,对信息资本主义社会的主要内容进行了分析,为我们全面认识信息资本主义社会结构提供了重要的理论指导,也为更好地推动我国信息化建设提供了一些借鉴。首先,论文梳理了曼纽尔·卡斯特信息资本主义理论的缘起。在信息技术革命和全球资本主义兴起的背景下,曼纽尔·卡斯特提出并开始了信息资本主义理论研究。从20世纪80年代到90年代,卡斯特吸收了丹尼尔·贝尔、阿兰·图尔纳后工业社会理论和库恩的科学革命范式理论的主要内容,运用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方法,撰写了《信息时代三部曲》,这是他研究信息资本主义的主要理论成果。接下来,论文深入分析了曼纽尔·卡斯特信息资本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第一,卡斯特从信息主义的扩散、资本主义再结构和文化社会运动三个方面对信息资本主义形成原因进行了分析。第二,卡斯特运用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方法,对包括信息化经济、真实虚拟文化和集体认同在内的信息资本主义社会的基本结构进行了深入研究。第三,在对信息资本主义的基本结构进行分析的基础上,卡斯特又以基本议题的形式对信息资本主义为社会带来的危机进行了具体论述。最后,论文对曼纽尔·卡斯特信息资本主义理论的现实意义及其局限进行评价。卡斯特的研究范围非常广泛,既包括发达国家也包括发展中国家,通过对全球范围内各个国家的调查研究,反映出信息资本主义理论对世界各国政治、经济、文化以及社会发展的影响。卡斯特采取互动论和多元文化比较的研究方法为我们进行资本主义研究提供了新的手段。同时,我国正处于信息化建设的重要时期,该理论对我国推进信息化建设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但卡斯特在分析信息资本主义社会结构时,过分注重经验分析,使得其某些理论内容存在不足。卡斯特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发展及其造成的后果时,过分强调信息技术的作用,具有了技术决定论的倾向。而且卡斯特分析了许多信息化资本主义社会出现的问题,但没有提出可行的解决办法。

李晓峰[4](2021)在《信息服务业演变及其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影响的研究》文中研究指明在数字经济和信息消费的带动下,我国信息服务业规模稳步增长,步入稳中向好的发展阶段。在2019年,信息传输、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增加值达到32690亿元,比上年同期增长18.7%,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3.3%;在2020年,其增加值达到38214亿元,同比增长16.9%,在国内生产总值中占比达到3.76%。信息服务业是信息产业中的软产业部分,是连接信息设备制造业和信息用户之间的中间产业。随着信息技术在国民经济各部门不断渗透,信息服务业呈现服务网络化、应用平台化、软件服务化,产业融合化发展态势。不断提升信息服务业的供给能力,持续深化信息服务业与其他产业的融合发展,对实现传统产业结构优化,效率效益双提升,对实现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具有重要的战略意义。要实现信息服务业供给水平的不断提高以及与其他产业的深度融合发展,充分发挥信息服务业作为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新动能的效用,需要回答以下问题:一是信息服务业自身发展演变有何规律,包括信息服务业内部结构的演变特点以及信息服务业对其他产业供给和需求的演变特点;二是在我国现有技术条件下,作为信息服务业重要组成之一软件部分在总量以及细分行业生产过程中扮演何种角色,是否已然成为与劳动要素、资本要素同等重要甚至更加重要的生产要素参与生产过程,实现价值增值;三是从产业关联角度,细分产业对信息服务业的供给推动和消耗拉动作用是否在不断增强;四是在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下,信息服务业如何抓住新一代信息技术兴起和发展的战略机遇,成为数字经济发展的主力军。为回答以上问题,本文从以下五个方面展开。一是厘清信息服务业的内涵和外延,揭示其自身演化发展的特点。本文通过对信息技术进步与信息服务新业态涌现进行归纳总结,研究了在2007年至2018年期间科技型、生产型和消费型信息服务业发展变化的趋势和特点,信息服务业内部结构演化发展特点以及科技型、生产型和消费型信息服务业内部结构演化发展特点。二是以投入产出视角,研究了 2007年至2018年期间信息服务业与三次产业以及国民经济细分部门前向关联和后向关联的演变特征。在研究信息服务业对细分部门供给与需求的变化趋势时,分别计算了2007年至2018年期间信息服务业对细分部门分配与消耗的分布概率、偏斜系数,构建了分配与消耗的洛伦兹曲线以及帕累托曲线,从而揭示信息服务业对细分部门分配和消耗的演化特点。通过构建完全消耗累积-完全供给曲线探析了细分部门之间间接分配存在差异的原因,通过构建完全分配累积-完全消耗曲线探析了细分部门之间间接消耗存在差异的原因。通过产业波及分析,揭示了信息服务业及其子行业对国民经济发展的推动力和影响力演变规律。三是将软件资本存量作为独立的生产要素进行研究,构建了劳动-传统资本-软件资本三要素两级嵌套标准化CES生产函数模型,测算了在我国当前技术水平下,软件要素、传统资本要素以及劳动要素在总量生产函数以及细分部门生产函数中的替代关系以及各自的贡献率。对细分部门软件资产增长率与经济指标增长率是否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进行检验,并以检验结果为目标函数,研究了软件资产在经济指标中的占比对经济发展的影响。在构建总量生产函数时,采用构建的1995年至2002年期间新增固定资产数据以及国家发布的2003年至2017年期间新增固定资产数据作为投资序列,分别对我国1995年至2017年共23年时间跨度的总量、三次产业以及细分部门的固定资本存量进行了系统估算并验证了估算方法的合理性和估算结果的准确性。在进行CES生产函数参数估计时,分别采用了非线性局部优化、全局优化以及局部-全局优化相结合的迭代算法,提高了估算的准确性。在研究细分部门软件资产占比对其发展的影响时,对在2007年至2018年期间完整披露软件资产情况且披露数据呈平稳序列的539家上市公司的软件资产增长率与营业收入增长率、利润增长率、利润收入比增长率以及增加值增长率等指标进行格兰杰因果检验。而后,以格兰杰因果检验结果为目标函数进行数据挖掘分析,探讨细分部门软件资产在经济指标中占比的范围以及占比的增长率对细分部门发展的影响。四是以产业关联理论为指导,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探析了 2007年至2018年期间三次产业以及细分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前向推动和后向拉动作用的变化趋势,测算了细分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直接供给在细分部门中间需求中占比以及细分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直接消耗在细分部门中间供给中占比的变化趋势,从而更加准确的揭示了细分部门与信息服务业融合程度不断加深的发展特点。五是采用自上而下的方法编制了 2017年宏观SAM和对应的39部门微观SAM。在对当前国内和国际形势进行细致分析后,以一般均衡理论为指导,以前四个部分研究成果为基础,引入价格激励机制以及不完全替代关系,构建了以劳动要素、传统资本要素和软件要素作为初始投入的开放型信息服务业CGE模型,分别模拟了人民币贬值2.59%,出口受挫(国际商品价格下降5%),资本要素价格上涨5%,劳动要素价格上涨5%等国内外经济环境变化以及对信息服务业进行税收优惠,加大对信息服务业投资等政策冲击单独以及复合叠加冲击对国内生产总值、国内市场供需、进出口、生产要素需求、居民收入、居民福利、企业收入以及政府收入等指标的影响并从经济运行的角度进行了解释,探讨如何在新发展格局下发展信息服务产业,促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开放型信息服务业CGE模型的建立,将价格激励机制以及不完全替代关系引入模型,量化了各部门在经济约束范围内最优化行为。通过对信息服务产业政策的模拟,探明信息服务业促进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内在逻辑,从而为信息服务产业政策制定提供了数据支持和理论指导。本文的主要研究结论有:一是信息服务业是信息技术不断创新发展的结果,也是信息技术持续进步的重要推手。信息技术进步与信息服务新业态涌现呈现明显的互动关系,即信息技术的发展催生信息服务新业态的涌现,而信息服务新业态的广泛渗透为信息技术的发展提供重要支撑并催生出新的信息技术需求。在2007年至2018年期间,科技型、生产型以及消费型信息服务业总量均呈增长趋势,互联网及相关服务业在三种信息服务业态中均呈增长趋势。科技型信息服务业与生产型信息服务业在信息服务业中的占比呈增加趋势,内部结构不断优化,即信息传输服务业占比在逐渐降低,而软件和信息技术服务业占比在逐渐提高。与科技型信息服务业和生产型信息服务业相比,我国消费型信息服务业规模相对较小且消费类型主要以信息传输服务为主。消费型信息服务主要供给对象为城市居民,农村居民消费规模较低。在2007年至2018年期间,电信、广播和卫星传输等业务正在向大数据、云计算、物联网等相关增值服务迁移,依托于新一代信息技术的服务业态范围不断扩大。二是在2007年至2018年期间,第三产业在信息服务业总供给和总消耗中所占份额显着增加。信息服务业与第二产业的间接经济联系更紧密,而与第三产业主要以直接经济联系为主。信息服务业具有非常强的内生增长性,其在2007年至2018年期间对自身的直接消耗增长约5.5倍,完全消耗增长了约5.8倍。信息服务业对细分部门存在不均等分配和不均等消耗且不均等程度在逐渐加大。由于间接分配和间接消耗的存在,信息服务业直接分配和直接消耗的不均等程度均高于完全分配和完全消耗的不均等程度。信息服务业对细分部门的间接分配差异来源于细分部门完全消耗累积的不同,而信息服务业对细分部门的间接消耗差异来源于细分部门完全供给累积的不同。在信息服务业的子行业中,信息技术服务业以及信息传输服务业对国民经济的推动作用较强而拉动作用不显着,属于强制约部门。三是采用本文构建的1995年至2002年新增固定资产数据和国家统计发布的2003年至2017年新增固定资产数据作为投资序列对我国1995年至2017年期间总量资本存量进行估算,估算结果更加合理准确。软件要素在总量和部分细分部门生产函数中提高了要素间的替代弹性,促进了要素资源高效合理流动,发挥了降本增效的作用。当软件资本存量作为独立要素进入总量生产函数时,劳动要素与传统资本要素的替代弹性,技术效率参数以及规模报酬参数均提高。当软件要素与劳动要素进行合成时,将提高劳动要素的贡献率。在细分部门生产过程中,随着软件资产占比的不断提高,软件要素、劳动要素以及传统资本要素之间由不显着替代关系逐渐演变为显着替代关系,由弱替代关系逐渐演变为强替代关系。在539家上市公司中,软件资产增长率与营业收入增长率等经济指标存在格兰杰因果关系的比例高达82.2%,互为格兰杰因果关系的比例达到40.1%。数据挖掘分析结果表明:细分部门软件资产占比对经济的影响呈现“回归”特点。软件资产在营业收入等经济指标中占比过高,将存在软件资产占比上限,如果继续追加对软件要素的投资,将会出现“过度投资”问题;软件资产在营业收入等经济指标中占比过低,则存在软件资产占比下限,如果不能及时追加对软件要素的投资,将会出现“投资不足”问题。四是第三产业对信息服务业的直接消耗和直接分配均显着高于第二产业对信息服务业的直接消耗和直接分配。而由于第二产业对信息服务业的间接消耗效应较第三产业更强,从而缩小了第三产业对信息服务业完全消耗与第二产业对信息服务业完全消耗的差距。整体来看,细分部门与信息服务业的融合程度呈现逐渐加深趋势。五是人民币贬值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国内总供给中的出口供给而抑制了国内总需求中的进口需求,提高就业,但会造成物价上涨,存在通胀的风险。国际商品价格下降则在一定程度上抑制了国内总供给中的出口供给而促进了国内总需求中的进口需求,导致失业率提高,经济发展趋缓。资本要素价格上涨或劳动要素价格上涨均使生产成本上升,进而使国内总需求下降。细分部门因分属劳动密集型、资本密集型以及要素间替代关系不同而呈现差异性变化趋势。对信息服务业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或加大对信息服务业的投资力度均对国民经济产生正向作用。在实施税收优惠政策时,将通过“政府让利信息服务类企业”,进而惠及对信息服务高消耗类产业,最终促进整个国民经济发展的路径实现。在实施加大对信息服务业投资力度的政策时,则通过提高信息服务业需求,进而带动信息服务业高消耗类企业发展,最终促进整个国民经济高质量发展的路径实现。在劳动要素价格上涨或资本要素价格上涨的情况下,加大对信息服务业投资力度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抑制或者抵消因要素价格上涨而对经济产生的负向作用。

林聚任,李楠,陆影[5](2021)在《快速流动时代背景下社会研究的“流动转向”及新趋势》文中认为当今人类社会随着科学技术的巨大进步正在发生一系列重要转变,特别是随着全球化和信息化社会的到来,流动性已成为当今社会的突出特征,人类已步入前所未有的大流动时代。本文通过对英国社会学家约翰·厄里关于流动性和流动社会学相关研究成果的分析,旨在说明随着"新流动范式"的提出,带来了"流动转向"和研究范式的变革,无论在现实层面还是学术层面,这对于我们深入认识当今社会的流动性特征与社会空间问题都具有重要意义。

罗廷锦[6](2020)在《数字鸿沟与中国欠发达地区反贫困问题研究 ——以云南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贫困治理一直是一个世界性难题,也是经济学特别是发展经济学关注的重要问题之一。为了消除贫困,经济学界的先贤们不断探索致贫原因,并提出了诸多反贫困战略和对策,形成了众多反贫困理论。然而,很多反贫困理论和对策主要是基于经济学视角来研究贫困,把贫困看作是一种经济现象,仅从单一的经济维度来探讨贫困形成的原因及反贫困战略。其实,贫困是一个复合型概念,形成贫困的原因也是多方面的,尤其是随着时代的发展,导致贫困的原因也在不断发展变化。进入21世纪,学术界掀起了从多维视角研究贫困问题的热潮,不仅丰富和发展了反贫困理论,而且还对反贫困实践产生了积极影响。本文着力于数字鸿沟视角,应用解剖麻雀的研究方法,以点带面,问题为导向,以贫困面广、贫困程度最深的边疆少数民族地区云南为例,理论联系实践,深入研究数字鸿沟与贫困之间的相互作用机理,科学全面的分析数字鸿沟与贫困之间存在的静态、动态和空间相互作用关系,以及缩小数字鸿沟措施的减贫效应,探讨数字鸿沟对贫困的作用与影响,基于缩小数字鸿沟,提出相应的反贫困对策建议。现将本研究的主要内容概述如下:1.梳理中国反贫困历程与国际组织反贫困计划。建国以来,中国通过6个阶段的扶贫开发工作,反贫困工作取得了举世瞩目的成绩,即将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然而,脱贫攻坚工作的结束并不是扶贫的终点,而是一个新征程的开始,是如何防止返贫,巩固脱贫成果,缓解相对贫困,实现全民共同富裕的起点。借鉴前人的研究成果以及国际组织的反贫困计划,拓展扶贫思路,探索扶贫开发的新途径。在信息化社会,由于数字鸿沟拉大贫富差距,加深贫困,要消除贫困就必须首先消除横亘于前的数字鸿沟。2.以典型欠发达地区云南为例,通过统计数据和抽样调查,对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现状进行分析。结果显示,资本匮乏和基础设施落后已不是主要的致贫原因,虽然资金匮乏还是重要的影响因素,但进行扶贫资金投入时,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和贡献率尤为重要。在信息社会,信息革命带来数字红利,助力反贫困工作的同时,贫困人口信息技术能力的匮乏已成为致贫的主要因素。3.使用FGLS和PAVR模型,检验和分析数字鸿沟与贫困的静态和动态关系。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构建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综合评价指标体系,通过主成分分析法,确定各指标的权重,计算出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综合指数。总体上,数字鸿沟与贫困指数随着时间的推移在逐步缩小,但各地区缩小幅度不同,造成地区间差距在扩大,说明地区间数字鸿沟和贫富差距在进一步拉大。FGLS实证分析结果显示,数字鸿沟与贫困存在显着性正相关关系。PAVR检验结果显示,数字鸿沟与贫困不仅对自身产生正向冲击,贫困加深贫困,数字鸿沟加大数字鸿沟;数字鸿沟与贫困相互间也会产生正向冲击,数字鸿沟直接作用于贫困,加深贫困;贫困也同样作用于数字鸿沟,加大数字鸿沟。数字鸿沟与贫困不仅对各自当期产生影响,还会对相互间的滞后期产生作用。从FEVD检验结果来看,贫困对自身产生较大影响,并持续较长时间,说明治理贫困是一个长期而缓慢的过程;贫困也对数字鸿沟产生较大、且持续较长时间的影响,加大数字鸿沟。数字鸿沟是影响贫困的重要因素,并对贫困产生较长时间的影响;数字鸿沟也会对自身产生较大影响,在没有外界干预的情况下,影响会持续较长时间。因此,贫困加大数字鸿沟,数字鸿沟进一步加深贫困,形成循环积累因果关系。4.使用双重差分法实证分析缩小数字鸿沟的减贫效应。结果显示,在信息化社会,缩小数字鸿沟对贫困产生显着性影响,缩小数字鸿沟能明显降低贫困程度,数字鸿沟变得越小,贫困程度也会变得越轻;随着时间的推移,缩小数字鸿沟的减贫效应逐渐增大;基础设施条件好、相对越富裕的地区,减贫效应越大。因此,缩小贫困地区的数字鸿沟,也是一条重要的减贫措施。5.使用Moran模型检验数字鸿沟与贫困的自相关性。结果显示,数字鸿沟与贫困具有较强的空间自相关性,与空间聚集度成正比。随着时间的推移,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空间聚集度在逐步减弱,不过贫困聚集度减小的速度慢于数字鸿沟,说明贫困的治理难度大于缩小数字鸿沟。同时,由于数字鸿沟与贫困存在空间自相关性,使得较为贫困的地区如迪庆州、怒江州、昭通市等地的贫困得到进一步强化,较为富裕的地区如昆明市、玉溪市等地的贫困得到进一步减缓;信息化发展程度较低的地区,如怒江州、迪庆州等地的数字鸿沟进一步扩大,而信息化发展程度较高的地区,如昆明市、玉溪市等地的数字鸿沟得到进一步缩小。所以,数字鸿沟与贫困同经济发展一样,区域间会形成“回波效应”,中心地带的发展会弱化属于从属地位的边缘地带和边远农村落后地区的发展,强化处于起支配地位的中心城市的发展,拉大二者间的信息差距和贫富差距。6.从空间计量的角度,加入空间权重,使用空间SDM模型对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空间依存与溢出效应进行检验分析。结果显示,空间分布上,数字鸿沟与贫困呈显着性正相关关系,数字鸿沟不仅显着性影响本地区的贫困,还通过溢出效应显着性影响邻近地区的贫困,贫困程度越深的地区,数字鸿沟对贫困的影响越大。收入水平和数字鸿沟一样,也对贫困具有显着性影响。数字鸿沟二级指标与贫困的SDM模型分析结果显示,信息基础设施、信息应用和信息环境对贫困具有显着性影响,而信息意识对贫困的影响不显着。因此,需要加快贫困地区教育发展,提高贫困地区居民信息意识和信息素养能力,缩小数字鸿沟,加速农村地区数字经济、电子商务等现代经济发展,让身处中心地带的发达地区的发展通过“扩散效应”惠及广大边远农村地区,缩小贫富差距,减小贫困地区数字鸿沟和贫困的外溢性。7.以问题为导向,基于前面的分析,本文从六个方面提出缩小数字鸿沟的反贫困对策建议,旨在为新时期脱贫攻坚,防止返贫,巩固脱贫成果,减缓相对贫困建言献策。

陈文怡[7](2020)在《传统商业街区景观重构中全球性与地方性耦合演变 ——以广州十三行街区为例》文中提出全球化进程的深入,信息网络的普遍化,人们生活组织方式不断产生嬗变。对于生活品质与景观环境的要求日益提高,于此同时,国内许多传统商业街区日益老化,业态格局渐渐失衡,慢慢失去了原本的商业优势,遭到不少人们的唾弃,纷纷提倡为传统商业街区改造升级。但是传统商业街区更新改造中不断面临街区同质化的危机,也面临着全球化发展所带来的全球性文化与地方性文化的冲突,因此,传统商业街区地方性特色不断消失。全球化的进程带来了经济腾飞,生活的便利,但是不能为了全球化进程而忽略地方性特色,也不能因为保留地方性特色文化而放弃全球化的进程。其实全球性与地方性二者并非不对立,那么传统商业街区既要保留地方特色,又要充满发展生机,因此研究全球性与地方性的耦合机制对于传统商业街区的活化及可持续更新发展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本文选取具有悠久商业贸易历史的广州十三行街区为研究对象,广州十三行街区在全球性文化的冲击下没有像状元坊、上下九等传统商业街区一样没落,甚至消失。十三行街区依然是商业气息浓郁,人流熙熙攘攘,货物堆满街道,车如流水。在这样特殊的时代背景下,十三行街区是如何在全球性与地方性碰撞耦合下产生新的地方性特色,然后新的地方性又如何面对新的全球性浪潮,在相互融合碰撞下重构出新的商业街区景观特色。这对于传统商业街区未来发展有着重要作用,特别对于典型传统商业街区——广州十三行来说,更是意义非凡。发掘和探讨十三行街区全球性与地方性的耦合演变机制,试图探索一条适合传统商业街区发展与更新的可行性策略,从而为传统商业街区未来更新与多元化发展提供科学技术指导和理论依据。

贾延飞[8](2019)在《现代性与大众狂欢》文中指出大众狂欢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当代人文科学的重要研究对象。在古今对比的现代性视野中,古代狂欢是理解大众狂欢的必要参照系。以古代的“狂欢节”为本源的狂欢诗学理论旅行至世界各地并引发各个学科研究热潮的同时,狂欢诗学理论也成为阐释大众文化以及互联网文化的重大引证资源。然而,现有的研究并没有深入探讨大众狂欢的生成本源这一根本问题。而现代性论域的时间专题研究从现代性时间与审美的关系角度探讨了新世纪以来的审美迷狂文化的本质。由此,上述问题可以从现代性及其时间观念来探讨。首先需要从狂欢史的角度分析大众狂欢区别于古代狂欢的现代性性质,进而分析现代性时间的性质及其主导现代历史—社会的地位并由此造成的主流现代时间与狂欢时间的对立,这种对立进一步导致现代人在公共的劳动时间里积蓄的身心能量急需在属己的狂欢时间里释放甚至畸变为发泄而进入狂欢。大众狂欢的现代性本源问题由此得到了回答。所以,这就构成一个由现代性和大众狂欢两个具体论域相关联的新的问题域。论文各章节则是对这一问题的逻辑性的展开过程的具体论述,主要分为六章。绪论部分主要介绍论文中问题域的研究现状、研究内容、方法、思路、创新点、研究意义和章节安排。第一章主要内容为“狂欢史的大众狂欢”。主要勾勒出狂欢史即狂欢的术语史和狂欢活动史。区分出古代的巫术狂欢和民俗狂欢,现代的大众狂欢及其最新形态网民狂欢。分析各种狂欢表现形式,给出相应的定义。并指出古代狂欢和现代大众狂欢在时(空)间观念、思维特征等方面的重大差异。第二章主要论述现代性时间与狂欢时间的内在关系。现代性的基础一环是其现代时间。现代时间受惠于“犹太—基督教”文化中的线性时间观念,结合救赎史而成为世界历史的主导观念;而且,这种线性矢量时间的生存论基础是马克思的“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从本质上来说,主流的现代时间一种遗忘“过去”、否弃“现在”、奔向“未来”的线性矢量时间模式。现代性时间因此是永远加速奔向“未来”的线性矢量时间。在这一时间的驱动下,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本我属己的生命时间产生对立,因而出现现代社会中特有的公共劳动时间与私人闲暇时间的区分与对立。这种分裂使得私人闲暇时间等时间作为重大的时刻出现。现代人释放因现代性紧张而产生的身心能量进入狂欢状态。因此,作为对线性矢量的现代时间的抗衡和扭转,包括私人闲暇时间、节日时间、游戏时间和艺术审美时间等时间在内的狂欢时间都有现代性批判的意义。从现代性时间与狂欢时间的内在关联可解释现代的大众狂欢和网民狂欢的现代性特质。第三章主要论述现代性与大众狂欢的关系。狂欢的大众是现代性的产物。更深刻的社会学和文学史考察表明,大众这一群体只有经历现代化过程并拥有现代性心性体验才成为大众。进一步解析这大众的心性结构会发现其现代性特性,如支配大众狂欢的观念是现代的诸多时间的对立经验,大众快适的感觉来自于本能,而且可能升华至审美境界,审美共通感成为大众狂欢团体生成的中介,但是这一切都贯穿着异化的消费逻辑。因此,大众狂欢一方面作为对现代性时间的亢奋追随,呈现出肯定审美现代性的一面,另一方面又作为对现代性时间的拒绝,呈现出否定审美现代性的一面。第四章主要论述现代性与网民狂欢的关系。网民狂欢的时间实质上是一种可逆的多元的虚拟时间。它一方面与现代性的面向“未来”的方向一致,因而加速地奔向“未来”,塑造着网民永远激进地追求最快最新的现代性心性结构;另一方面又可逆转现代性的线性时间方向,成为蕴含“未来”意义的感性刺激的“当下”时间,或返回到“过去”。狂欢网民的心性结构因此呈现出更为激进的现代性特性,如无休止地求快气质、急速奔向“未来”精神、匆忙浏览的阅读心性和冷漠与怨恨并存的围观心理等等,这一切都表征为求新、求快和审丑等狂欢文化现象。余论部分主要探讨大众狂欢的未来走向。大众狂欢的引导仍然需要基于现代化—现代性的变革。扭转主流现代时间的方向和“自反性”现代化只有整合起来,才能实现生产—生活方式的根本改变,从而破除公共社会必要劳动时间与多样的生命时间的对立关系,实现主体的认知、意志和审美的完美统一。但是,这一切引导与变革方法必然要基于马克思的“自由时间”思想才能真正实现。

刘可文[9](2018)在《网络社会的时空逻辑——对曼纽尔·卡斯特时空理论的考察》文中研究表明不同社会形态赋予了人感知自身不同的时空方式,文章以变化的时空关系为出发点,探寻卡斯特对网络社会时空逻辑的深刻认识,并比较分析了流动空间与地方空间、无时间之时间的关联。卡斯特对时间、空间与社会的互动关系的强调,对我们深刻理解全球范围空间的新建构、文化认同问题以及当代社会的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的新变化,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高心碧[10](2017)在《曼纽尔·卡斯特的网络媒介思想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21世纪,人类社会进入信息和网络的时代,伴随着通信技术的飞速发展,信息化、全球化和网络化改变了当今的社会结构,构建出一个不同于工业社会的新社会形态——网络社会。在这一社会背景下,各国学者开始探究互联网的学理意义,涌现出诸多试图呈现这一时期社会转型的理论成果,而真正在全球化视野下关注信息技术变革之中的社会结构变迁,向人们展示信息和网络是怎样渗透并改变人类现实生活的理论学家,当属曼纽尔·卡斯特。从上世纪九十年代末期开始,卡斯特致力于运用技术、政治、经济、文化等多层面的资料和数据,阐释当代社会结构变迁与当代社会系统重塑之技术逻辑,多角度呈现了新传播媒介与社会的互动关系。他对网络媒介的关注不仅仅停留于现象、特性、效果等表层影响,而是从社会结构的变迁中探其究竟。因此,卡斯特网络社会理论中的网络媒介思想对传播学转型期的发展起着不可忽视的推动作用。本文以卡斯特与网络社会学的理论渊源为始,对网络社会理论进行了较为系统的梳理,以传播学的视角解读其理论体系中具有革命性意义的网络媒介观,集中整理了他关于网络社会逻辑、流动的时空观以及新技术环境下传播媒介的变迁等基础理论,重在呈现其理论研究对于媒介与网络社会之互动的关注,涵盖了新传播媒介对文化、权力与社会发展各方面议题的深层影响与重塑。目前卡斯特仍主要作为社会学家被学术界所认知,本文旨在对其网络媒介观进行研究与评述,一方面呈现他在信息社会学和媒介环境学交叉中的双重学术身份;另一方面,梳理其理论中的媒介思想,呈现他关于网络媒介与社会变迁之互动,为我国传播学的发展提供新的视角和启发。

二、流动空间:信息化社会空间形式——评析Manuel Castells的信息化社会空间理论(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流动空间:信息化社会空间形式——评析Manuel Castells的信息化社会空间理论(论文提纲范文)

(1)新城乡空间重构与城乡融合发展(论文提纲范文)

一、从“城市问题”到城乡空间问题
    (一)“城市问题”与城市空间
    (二)“新城市空间”及城乡空间研究的新取向
二、城市空间扩张与城乡融合发展的空间困境
    (一)城市蔓延与城市空间扩张
    (二)中国的城乡空间分隔与不平等困境
        第一,在城市空间扩展方面,土地城镇化快于人口城镇化。
        第二,在城乡空间结构方面,城乡二元空间问题突出,空间结构关系失调。
        第三,城乡空间关系方面,城乡居民分化明显,存在空间隔离现象。
三、中国城乡空间重构与未来
    (一)城乡空间关系调整与重构
    (二)中国城乡空间融合发展之路

(2)“人机组网”场域中的社会整合:远程工作的时空模式分析与赛博格反思(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1.导言
    1.1.研究背景
        1.1.1.移动互联生活及其物理实质
        1.1.2. “人机组网”与社会转型
    1.2.研究问题与基本概念
        1.2.1.研究问题的提起
        1.2.2.基础概念:社会系统与社会整合
        1.2.3.研究领域:远程工作
    1.3.研究方法与研究过程
        1.3.1.民族志田野调查
        1.3.2.深度访谈
    1.4.篇章安排
2.理论视角与文献综述
    2.1.时空视角下社会系统整合的理论内涵
        2.1.1.集体时空规范:社会系统整合的内在逻辑
        2.1.2.时空延伸:社会系统整合过程的发展态势
        2.1.3.流动空间模式:新媒介中社会系统的时空延伸
    2.2.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当代社会系统整合
        2.2.1.“线上视角”中的社会关系整合
        2.2.2.“线下视角”中的社会关系整合
    2.3.信息技术条件下的当代劳动与远程工作
    2.4.理论文献材料总结述评
3.远程工作的民族志景观:流动—地方空间的主从结构
    3.1.北京T中心的远程工作项目概况
    3.2.流动空间的虚拟区域化:线上工作结构
        3.2.1.第一层虚拟区域化:平台分割与钉钉遇冷
        3.2.2.第二层虚拟区域化:微信内部的群组分割
    3.3.地方空间的从属式调用:线下工作结构
        3.3.1.居住之地
        3.3.2.驻留之地
        3.3.3.虚无之地
4.持续链接与能力下降:流动空间中的远程工作实践
    4.1.远程工作中的持续性工作链接过程
        4.1.1.持续性工作链接的基本表现
        4.1.2.链接中的工作-非工作区分解构
        4.1.3.链接中的信息过载与时刻待命
    4.2.持续性工作链接中监控能力的削弱
        4.2.1.持续性工作链接的监控
        4.2.2.监控技术的缝隙
        4.2.3.被凝视感的消失
    4.3.持续性工作链接中交互能力的下降
        4.3.1.面对面协调的缺失
        4.3.2.非正式协商的缺位
5.场所融入与反向控制:地方空间中的远程工作实践
    5.1.持续性工作链接的场所融入
    5.2.持续性工作链接的反向控制
        5.2.1.工作节律的反向调节
        5.2.2.生活安排的反向渗入
        5.2.3.工作链接的直接削弱
6.“人机组网”条件下的社会整合:基于赛博格的再思考
    6.1.远程工作实践的研究发现总结
    6.2.对既有观点的赛博格理论反思
        6.2.1. “流动—地方”视角的二元论局限
        6.2.2.“人机组网”概念的赛博格理论内核
    6.3.间接社会整合模式与时空内延伸
        6.3.1.间接社会整合模式的提起
        6.3.2.社会整合的时空内延伸逻辑
    6.4.围绕共鸣关系的信息社会发展思考
        6.4.1.作为批判理论工具的“共鸣”
        6.4.2.对信息社会发展的几点反思
7.结论
参考文献
作者简介

(3)曼纽尔·卡斯特信息资本主义理论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1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国内外研究现状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2.3 国内外研究现状述评
    1.3 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
        1.3.1 研究思路
        1.3.2 研究方法
2 曼纽尔·卡斯特信息资本主义理论缘起
    2.1 社会背景
        2.1.1 信息技术革命兴起
        2.1.2 资本主义全球化
    2.2 理论渊源
        2.2.1 后工业社会理论
        2.2.2 托马斯·库恩的科学革命范式
        2.2.3 结构主义的马克思主义
3 曼纽尔·卡斯特信息资本主义理论的主要内容
    3.1 信息资本主义的形成原因
        3.1.1 信息主义的扩散
        3.1.2 资本主义再结构
        3.1.3 文化社会运动兴起
    3.2 信息化经济:信息资本主义的生产形式
        3.2.1 信息化经济的推动力量
        3.2.2 信息化经济的基本特征
        3.2.3 信息化经济的组织形式
        3.2.4 信息化经济的劳动结构
    3.3 真实虚拟文化:信息资本主义的文化形式
        3.3.1 真实虚拟文化的物质基础
        3.3.2 真实虚拟文化的推动力量
    3.4 集体认同:信息资本主义社会的组织性原则
        3.4.1 认同的形式和来源
        3.4.2 以认同为基础的社会运动
        3.4.3 网络国家形式浮现
    3.5 信息资本主义带来的危机
        3.5.1 第四世界兴起
        3.5.2 全球犯罪经济的浮现与扩张
        3.5.3 父权制危机
4 对曼纽尔·卡斯特信息资本主义理论的评析
    4.1 曼纽尔·卡斯特信息资本主义理论的价值
        4.1.1 开创了信息资本主义研究
        4.1.2 提供了互动论和文化比较的研究方法
        4.1.3 拓展了资本主义研究的时空维度
    4.2 曼纽尔·卡斯特信息资本主义理论的局限性
        4.2.1 存在技术决定论的倾向
        4.2.2 缺乏可行性的解决办法
    4.3 对中国信息化建设的启示
        4.3.1 提高自主创新能力
        4.3.2 加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
        4.3.3 加强网络安全监管
结论
参考文献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4)信息服务业演变及其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影响的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
    1.2 研究目的和意义
        1.2.1 研究目的
        1.2.2 研究意义
    1.3 研究对象和关键概念说明
        1.3.1 研究对象
        1.3.2 关键概念说明
    1.4 研究内容和研究思路
        1.4.1 研究内容
        1.4.2 研究思路
    1.5 研究方法
        1.5.1 资本要素估计
        1.5.2 替代弹性估计
    1.6 研究的主要创新点
第二章 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
    2.1 相关基础理论研究
        2.1.1 信息化社会理论
        2.1.2 产业关联理论
        2.1.3 生产要素理论
        2.1.4 一般均衡理论
    2.2 文献综述
        2.2.1 信息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2.2.2 信息技术与信息服务业互动发展
        2.2.3 信息服务业产业关联的相关研究
        2.2.4 信息服务业CGE的相关研究
    2.3 相关文献评述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信息服务业态发展演变规律研究
    3.1 信息服务业态演变
        3.1.1 科技型信息服务业态演变
        3.1.2 消费型信息服务业态演变
        3.1.3 生产型信息服务业态演变
    3.2 信息服务业产业结构的演变发展
        3.2.1 信息服务业内部结构演变的经济指标表征
        3.2.2 信息服务业态内部结构演变
    3.3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信息服务业产业关联特征分析
    4.1 信息服务业前向关联特征分析
        4.1.1 信息服务业前向直接关联特征分析
        4.1.2 信息服务业前向完全关联特征分析
        4.1.3 信息服务业前向间接关联特征分析
    4.2 信息服务业后向关联特征分析
        4.2.1 信息服务业后向直接关联特征
        4.2.2 信息服务业后向完全关联特征
        4.2.3 信息服务业后向间接关联特征
    4.3 信息服务业产业波及分析
        4.3.1 推动力系数
        4.3.2 影响力系数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信息的生产要素性质
    5.1 资本存量估算研究
    5.2 软件资产在总量生产中的作用机制
        5.2.1 总量CES生产函数构建
        5.2.2 总量CES生产函数数据
        5.2.3 总量CES生产函数估算结果
    5.3 软件资产在细分部门生产中的作用机制
        5.3.1 细分部门CES生产函数构建
        5.3.2 细分部门格兰杰因果检验
        5.3.3 细分部门决策树分析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信息服务业产业融合研究
    6.1 各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需求
        6.1.1 各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直接需求
        6.1.2 各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完全需求
    6.2 各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供给
        6.2.1 各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直接供给
        6.2.2 各部门对信息服务业的完全供给研究
    6.3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信息服务业CGE模型构建和政策模拟
    7.1 国民经济科目划分与SAM编制
        7.1.1 国民经济科目划分
        7.1.2 SAM编制
    7.2 CGE系统搭建
        7.2.1 生产模块
        7.2.2 收入和需求模块
        7.2.3 价格模块
        7.2.4 国际贸易模块
        7.2.5 均衡闭合模块
    7.3 模拟方案设计和软件执行
        7.3.1 国内外环境因素
        7.3.2 模拟说明
        7.3.3 经济形势模拟
        7.3.4 产业政策模拟
        7.3.5 复合模拟
    7.4 本章小结
第八章 研究结论和政策建议
    8.1 研究结论
    8.2 政策建议
    8.3 存在的不足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附录A
附录B
附录C
附录D
附录E
附录F
附录G
附录H
附录I
附录J
附录K
附录L
附录M
附录O
参考文献

(6)数字鸿沟与中国欠发达地区反贫困问题研究 ——以云南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导言
    1.1 问题的提出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内容、方法和创新点
        1.2.1 研究内容及框架
        1.2.2 研究方法
        1.2.3 创新点
        1.2.4 研究不足
第二章 反贫困理论及文献综述
    2.1 核心概念界定
        2.1.1 贫困
        2.1.2 反贫困
        2.1.3 数字鸿沟
    2.2 反贫困理论的阐释
        2.2.1 促使资本形成的反贫困理论
        2.2.2 促使结构转换的反贫困理论
        2.2.3 促进人力资本形成的反贫困理论
        2.2.4 综合反贫困理论
    2.3 国内外研究现状
        2.3.1 国外研究
        2.3.2 国内研究
        2.3.3 国内外研究评述
第三章中国反贫困实践及国际组织反贫困计划
    3.1 建国以来中国反贫困实践概述
        3.1.1 “救济式扶贫”(1949-1978)
        3.1.2 体制改革推动扶贫(1978-1985)
        3.1.3 区域大规模开发扶贫(1986-1993)
        3.1.4 整村推进扶贫攻坚(1994-2000)
        3.1.5 综合开发攻坚扶贫(2001-2010)
        3.1.6 精准定点脱贫攻坚(2011-)
    3.2 国际组织反贫困计划:传统扶贫向数字扶贫转变
        3.2.1 世界银行
        3.2.2 联合国
        3.2.3 世界经济论坛
        3.2.4 对中国反贫困的启示
第四章 云南案例: 欠发达地区贫困与数字鸿沟现状分析
    4.1 云南的反贫困历程
    4.2 贫困现状分析
        4.2.1 已脱贫人口收入情况
        4.2.2 贫困人口分布情况
        4.2.3 贫困地区收入与消费情况
        4.2.4 贫困人口的年龄和健康状况
        4.2.5 贫困人口的职业和家庭构成
        4.2.6 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及医疗服务状况
    4.3 致贫原因统计分析
        4.3.1 缺少技能和能力已成为致贫的主因素
        4.3.2 教育落后迟滞信息技术发展加剧贫困
        4.3.3 贫困人口主动“丧失”劳动能力
    4.4 贫困地区数字鸿沟现状分析
        4.4.1 贫困地区信息基础设施落后
        4.4.2 贫困地区信息设备使用效率低
        4.4.3 信息使用效率偏低的主要原因分析
    4.5 数字红利与数字鸿沟对贫困的影响
        4.5.1 数字红利加速反贫困
        4.5.2 数字鸿沟加深贫困
第五章 数字鸿沟与贫困的静态与动态关系实证分析
    5.1 贫困的测度与指标构建
        5.1.1 贫困单一测度指标
        5.1.2 多维度贫困指标
        5.1.3 贫困测度指标构建与解释
    5.2 数字鸿沟的测度与指标构建
        5.2.1 数字鸿沟测度指标变化与发展
        5.2.2 数字鸿沟测度指标构建与解释
    5.3 数字鸿沟与贫困指数计算与结果
        5.3.1 数字鸿沟与贫困综合指数的计算
        5.3.2 数字鸿沟与贫困综合指数结果分析
    5.4 数字鸿沟与贫困静态关系实证分析
        5.4.1 静态关系估计选择
        5.4.2 FGLS估计结果及分析
        5.4.3 实证结论
    5.5 数字鸿沟与贫困动态关系实证分析
        5.5.1 PVAR模型及检验步骤
        5.5.2 平稳性检验
        5.5.3 滞后阶数确定
        5.5.4 GMM估计
        5.5.5 脉冲响应分析
        5.5.6 FEVD检验
        5.5.7 实证结论
    5.6 缩小数字鸿沟减贫效应实证分析
        5.6.1 模型的选择
        5.6.2 数据来源及变量选择
        5.6.3 实证结果分析
        5.6.4 实证结论
第六章 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空间关系实证分析
    6.1 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空间计量研究
        6.1.1 空间数字鸿沟
        6.1.2 空间贫困
    6.2 模型的选择
        6.2.1 空间自相关模型
        6.2.2 SDM模型
        6.2.3 空间权重矩阵
    6.3 数据来源与变量选择
        6.3.1 数据来源
        6.3.2 选择变量说明
    6.4 数字鸿沟与贫困的空间SDM检验与分析
        6.4.1 空间自相关检验
        6.4.2 空间SDM实证结果分析
    6.5 实证结论
第七章 缩小数字鸿沟,防止返贫的对策建议
    7.1 重视缩小数字鸿沟的减贫效应,健全防止返贫的长效保障机制
        7.1.1 减缓贫困需要缩小数字鸿沟
        7.1.2 建立健全缩小数字鸿沟的组织保障长效机制
    7.2 补齐信息技术教育短板,提高贫困地区居民信息素养能力
        7.2.1 加强信息技术教育和培训
        7.2.2 加大人力资本开发
        7.2.3 着力优化城乡义务教育资源均衡配置
    7.3 完善贫困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缩小接入鸿沟
        7.3.1 加大贫困地区信息基础设施建设投入力度
        7.3.2 完善农村信息应用服务平台
    7.4 强化信息应用与保护,减小使用鸿沟
        7.4.1 完善信息应用条件
        7.4.2 加强信息监管与保护
    7.5 加快智慧农村、数字乡村建设,发展农村数字经济
        7.5.1 加快数字经济基础设施建设
        7.5.2 构建统一完备的城乡信息服务体系
        7.5.3 完善农村数字化物流集散中心建设
    7.6 强化信息扶贫与其他扶贫措施融合,提高扶贫成效
        7.6.1 信息技术与产业扶贫融合
        7.6.2 信息技术与教育扶贫融合
        7.6.3 信息技术与金融扶贫融合
        7.6.4 信息技术与医疗救助融合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1978-2020年扶贫标准、全国绝对贫困人口数及贫困发生率
    附录-2 2016-2019年云南省贫困县分布情况
    附录-3 2016-2019年云南省深度贫困县分布情况
    附录-4 2016-2018年云南各地州市贫困村分布变化情况
    附录-5 深度贫困地区怒江州2018年居民收入基本情况
    附录-6 云南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分布情况
    附录-7 信息扶贫典型案例
    附录-8 农村居民互联网及信息使用现状调查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的研究成果
    发表的学术论文
    参与导师主持的研究课题

(7)传统商业街区景观重构中全球性与地方性耦合演变 ——以广州十三行街区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来源
    1.2 研究背景
    1.3 研究意义
    1.4 国内外研究综述
        1.4.1 传统商业街区商业景观研究现状
        1.4.2 全球性与地方性耦合演变研究现状
        1.4.3 十三行街区景观研究现状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方法与技术路线
        1.6.1 研究方法
        1.6.2 技术路线
第二章 相关概念
    2.1 传统商业街区景观
        2.1.1 概念
        2.1.2 传统商业街区景观危机表现形式
        2.1.3 传统商业街区的形态特征
    2.2 全球性与地方性
        2.1.1 地方性概念
        2.1.2 全球性概念
    2.3 耦合演变
    2.4 流空间理论
    2.5 场空间
    2.6 本章小结
第三章 十三行街区景观空间分析
    3.1 十三行历史街区基本概况
        3.1.1 街区地理位置
        3.1.2 街区现状
        3.1.3 研究范围
        3.1.4 十三行街区发展脉络
    3.2 本章小结
第四章 十三行街区网络结构分析
    4.1 人流网络分析
    4.2 物流分析
    4.3 信息流分析
    4.4 本章小结
第五章 十三行街区全球性与地方性耦合演变表征分析
    5.1 第一阶段:从传统商业街区到近现代都市商业街区(1864-1949)
        5.1.1 建筑风格的重构
        5.1.2 街巷布局的变化
        5.1.3 广州十三行的产生
    5.2 第二阶段:从全球性到流空间下的商业街区(1949-2020)
        5.2.1 销售经营方式重构
        5.2.2 街区功能分布重构
        5.2.3 街道使用功能重构
        5.2.4 建筑使用功能重构
    5.3 本章小结
第六章 结论与展望
    6.1 研究结论
    6.2 创新性
    6.3 研究不足
参考文献
攻读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参与项目
致谢
附录1 用户访谈卡
附录2 调查问卷

(8)现代性与大众狂欢(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现代性与大众狂欢的研究现状
        (一) 现代性的研究现状
        (二) 大众狂欢的研究现状
    二、大众狂欢的本源问题
    三、本文的研究内容、方法、思路、创新点、意义和章节安排
    本章小结
第一章 狂欢史中的大众狂欢
    第一节 古代的巫术狂欢
        一、巫术狂欢的定义
        二、巫术狂欢的表现形式
    第二节 古代的民俗狂欢
        一、民俗狂欢的定义
        二、民俗狂欢的表现形式
    第三节 现代的大众狂欢
        一、大众狂欢的定义
        二、大众狂欢的表现形式
    第四节 大众狂欢的最新形态——网民狂欢
        一、网民狂欢的定义
        二、网民狂欢的表现形式
    本章小结
第二章 现代性时间与狂欢时间
    第一节 主导性的现代性时间
        一、现代时间的历史化
        二、现代时间的社会化
        三、现代性时间主导的结果
    第二节 现代性的内在矛盾
        一、“未来”与“当下”的缺失:现代性矛盾的结构性深渊
        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对生命时间的驱使
        三、公共劳动时间与私人闲暇时间:现代性的分化与对立
    第三节 狂欢时间与主流现代时间的对立与统一
        一、狂欢时间:相关时间的综合
        二、狂欢时间与主流现代时间相对立
        三、狂欢时间与主流现代时间相统一
    本章小结
第三章 现代性与大众狂欢
    第一节 狂欢大众:现代性的产物
        一、西语“大众”的出现与现代性
        二、汉语“大众”的出现与文艺运动
    第二节 狂欢大众的心性结构
        一、支配性观念:对立统一的多种现代时间经验
        二、狂欢大众的快适:本能
        三、可能升华的境界:审美
        四、狂欢大众的公共精神:审美共通感
        五、异化的结果:大众的消费意识
    第三节 大众狂欢的现代性表征
        一、作为肯定审美现代性的大众狂欢
        二、作为否定审美现代性的大众狂欢
    本章小结
第四章 现代性与网民狂欢
    第一节 网民狂欢的时(空)间
        一、网民狂欢时(空)间的技术本质及其本体论限定
        二、网民狂欢时(空)间的特征
        三、网民狂欢时(空)间的哲学阐释
    第二节 网民身份的主体体认
        一、主体性与虚拟主体的身份
        二、虚拟实在中的主体体认:网民与吊丝
    第三节 狂欢网民的心性结构
        一、无休无止地求快气质
        二、奔向“未来”的求新精神
        三、急速浏览的阅读心性
        四、冷漠怨恨的发泄心态
    第四节 网民狂欢的现代性表征
        一、人肉搜索与猎奇狂欢
        二、网络叙事与戏仿狂欢
        三、网络红人与审丑狂欢
    本章小结
余论 大众狂欢的未来走向
结语
参考文献
人名译名对照表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科研成果

(9)网络社会的时空逻辑——对曼纽尔·卡斯特时空理论的考察(论文提纲范文)

一、流动性:网络社会的空间逻辑
    (一) 卡斯特流动空间理论建构
    (二) 卡斯特流动空间理论内涵
    (三) 流动空间与地方空间的辩证关系
二、无时间之时间:网络社会的时间逻辑
    (一) 传统社会时间秩序与“无时间之时间”
    (二) 网络社会时间转化的形式
三、关于曼纽尔·卡斯特时空逻辑的思考

(10)曼纽尔·卡斯特的网络媒介思想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文献综述
        1.2.1 国外研究现状
        1.2.2 国内研究现状
    1.3 研究方法
第二章 卡斯特与 “网络社会学”
    2.1 卡斯特生平及其学术历程
        2.1.1 卡斯特与新城市社会学
        2.1.2 从信息时代到网络社会学
    2.2 “网络社会学”的理论渊源
        2.2.1 网络社会崛起的社会背景
        2.2.2 网络社会学产生的思想背景
第三章 卡斯特的网络社会与网络媒介观
    3.1 网络与社会
        3.1.1 作为社会结构的网络——媒介化社会的逻辑
        3.1.2 信息论——网络社会的技术范式与物质基础
    3.2 网络的 “流动”——变迁的时空观
        3.2.1 流动空间
        3.2.2 无时间之时间
    3.3 传播媒介系统的变迁
        3.3.1 基于现代传播技术的媒介系统转型
        3.3.2 移动通信媒介的社会效果
第四章 卡斯特关于媒介与网络社会之互动的论述
    4.1 “虚拟”与 “自我”——网络媒介的文化构建
        4.1.1 “真实虚拟”的网络文化
        4.1.2 信息时代中认同的重构
    4.2 网络媒介与权力的互动
        4.2.1 网络社会中的权力
        4.2.2 互联网对政治的影响
        4.2.3 网络化的社会运动
    4.3 媒介网络之外的社会发展
        4.3.1 全球视野下的数字鸿沟
        4.3.2 社会排斥与 “第四世界”
第五章 卡斯特网络媒介观评述
    5.1 卡斯特网络媒介观对传播学研究的意义
    5.2 卡斯特理论研究存在的争议
    5.3 卡斯特理论研究的再定位
        5.3.1 引领信息社会学新思潮
        5.3.2 推动媒介环境学新发展
    5.4 卡斯特网络媒介思想的现实意义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在学期间发表论文

四、流动空间:信息化社会空间形式——评析Manuel Castells的信息化社会空间理论(论文参考文献)

  • [1]新城乡空间重构与城乡融合发展[J]. 林聚任. 山东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 2022(01)
  • [2]“人机组网”场域中的社会整合:远程工作的时空模式分析与赛博格反思[D]. 高英策. 浙江大学, 2021(01)
  • [3]曼纽尔·卡斯特信息资本主义理论研究[D]. 高志霞. 大连理工大学, 2021(02)
  • [4]信息服务业演变及其对国民经济产业结构影响的研究[D]. 李晓峰. 北京邮电大学, 2021(01)
  • [5]快速流动时代背景下社会研究的“流动转向”及新趋势[J]. 林聚任,李楠,陆影. 开放时代, 2021(02)
  • [6]数字鸿沟与中国欠发达地区反贫困问题研究 ——以云南为例[D]. 罗廷锦. 北京邮电大学, 2020(01)
  • [7]传统商业街区景观重构中全球性与地方性耦合演变 ——以广州十三行街区为例[D]. 陈文怡. 广东工业大学, 2020(06)
  • [8]现代性与大众狂欢[D]. 贾延飞.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1)
  • [9]网络社会的时空逻辑——对曼纽尔·卡斯特时空理论的考察[J]. 刘可文. 传媒观察, 2018(06)
  • [10]曼纽尔·卡斯特的网络媒介思想研究[D]. 高心碧.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2017(02)

标签:;  ;  ;  ;  ;  

流动的空间:信息化社会空间的形式——评曼努埃尔·卡斯特尔的信息化社会空间理论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