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日农村中小学生生活与学习心态

中日农村中小学生生活与学习心态

一、中日农村中小学生生活与学习心态(论文文献综述)

李晔[1](2021)在《日本中小学安全教育课程体系研究》文中认为安全教育在中小学教育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中小学生的安全与家庭、社会及国家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目前学生的安全问题受到家长、教育部门及社会的普遍关注,而中小学生由于年龄限制、自我保护防范意识薄弱、缺乏相关防护知识等,极易受到各种安全问题的侵害,因此对中小学生进行安全教育,将其渗透到各科的教学和学生的生活中刻不容缓。日本作为一个自然灾害频发的国家,对中小学生的安全教育在几十年的发展过程中已经逐渐发展完善,全面贯彻以“生命教育”为核心的安全教育,从最开始的防灾教育内容逐渐拓展到生活安全教育、交通安全教育等,形成了完整的安全教育体系,也为日本国民树立了根深蒂固的安全教育文化意识。本文主要分为五大部分。第一部分引言,主要介绍问题的提出、中日安全教育相关文献的梳理、概念界定、研究意义、研究目的和内容以及研究思路和方法。第二部分主要分析了日本中小学进行学校安全教育课程体系的建构背景。因日本的特殊地理位置和国家特点所导致了自然灾害频发,学生受伤害事件多发且情节严重,同时学校是进行安全教育的最佳场所,这都为日本进行学校安全教育奠定了基础。第三部分对日本中小学安全教育课程体系进行梳理与分析,包括课程体系实施的具体内容、实施路径和保障。在课程体系的具体内容部分,主要从小学、初中、高中三个学段进行系统地梳理。实施路径方面则分析日本中小学主要通过以保健体育课为中心将安全教育内容贯穿在其他学科的教学中去,在安全活动及活动演练中进行安全教育,并把校外体验性学习和社会合作相结合,进行有效的安全教育。此外日本在安全教育方面出台了多个相关法律政策文件,在安全教育的投入上也相当重视,对教师的培训、丰富的学习资源、政府社会的支持以及拥有一套健全的学校安全管理体系,这都为学校实施安全教育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第四部分总结日本中小学安全教育的特点,即日本中小学的安全教育内容渗透到各科的教学当中、内容和活动具有较强的实践性、寓教于乐的教学形式以及各层级分工明确社会参与度高。第五部分基于以上对日本学校安全教育的分析,结合我国自身特点总结了日本中小学安全教育的经验对我国进行安全教育的启示,以期能够对我国中小学安全教育有所帮助。

赵李亮[2](2021)在《中日两国中小学校园足球文化的对比分析研究》文中研究表明我国校园足球改革从2009年开始,至今已经取得了显着的成绩,尤其自2014年以来教育部主导的五年期间,各项活动在全国广泛开展、多项指导政策陆续出台。校园文化与学校相伴相生,校园足球文化是校园文化的组成部分。在我国校园足球改革蓬勃发展的形势下,校园足球文化正在形成,但是仍处于起步阶段。邻国日本的校园足球活动开展得很成功,校园足球文化兴盛。相对于与我国开展合作的欧美国家,日本与我国在文化背景和地理环境上更为相似。研究日本发展校园足球文化的理念和方式,对我国校园足球文化建设具有较大的参考、学习价值。本研究采用文献资料法、历史研究法、比较研究法、专家访谈法、数据分析法等研究方法进行研究。研究内容包含多个方面,一是根据中日两国校园足球发展的历史,对两国校园足球发展关键时间节点进行梳理;二是根据中小学校园足球文化的构成内容,理清中日两国校园足球文化的发展现状;三是围绕中小学校园足球文化的四个组成部分,对中、日两国的中小学校园足球文化进行了对比。研究中、日两国校园足球文化后,得出以下研究结果:(一)在物质文化方面,我国校园足球改革资金主要来自于政府拨款,缺少社会资本注入,物质建设已经基本能满足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日本开展校园足球资金来源多,物质建设结合了人文主义,重视实用性。(二)在制度文化方面,我国指导校园足球活动开展和硬件修缮的政策已经较为完善,但是评价标准、激励政策制定得不完善;日本文部省和足协分别在各自的专业领域制定有关政策,政策体系完善且细致。(三)在行为文化方面,我国校园足球教学和竞赛活动的顶层设计与架构与日本已无明显差距,但是在校内训练和校际赛事举办的实际操作层面与日本有较大差距。我国校园足球的宣传工作开展不具有连续性,在榜样树立方面做得不如日本成功。(四)在精神文化方面,我国校园足球教学时偏重教授足球技能,不注重人格教育和生命教育。日本在开展足球教学时,更注重对学生独立思考能力、科学探索精神的培养;我国体育理念强调成绩、突出集体压制个体,日本体育理念注重集体主义精神和生活化的习惯养成,同样重视个人学习和生活习惯、社交能力以及独立人格的培养。针对中日校园足球文化的差异,为进一步丰富、提高我国校园足球文化建设,提出如下建议:(一)建设中小学校园足球物质文化时,在保持政府资金投入的基础上,开发、开放校园足球市场,吸引、鼓励社会资本参与校园足球改革。(二)建设中小学校园足球制度文化时,主管部门需要加强合作,制定校园足球政策体系,完善校园足球改革的督导政策和评价标准。(三)建设中小学校园足球行为文化时,把足球元素注入学生的生活,使足球成为生活的拓展,建立起“+校园足球”的文化创建模式;政府部门要主导、主办校园足球的宣传工作,开展具有连续性的高质量校园足球宣传工作;通过在现实生活中寻找和文艺作品创作,树立具有感染力的校园足球榜样。(四)建设中小学校园足球精神文化时,坚持以人为本的核心理念,以“育人”为校园足球的中心工作,避免过早引入专项化足球训练;尊重学生个体的差异,注重培养学生的独立思考的能力。

张古悦[3](2021)在《辽宁地区朝鲜人沿革及中日各方政策研究(1910-1948)》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中国与朝鲜半岛隔江相望,自古以来就有密切的联系。作为跨境民族,朝鲜人民既在封建主义、帝国主义及反动政权的统治下遭遇过压迫与屈辱,也与中国人民站在一起保卫中国领土完整,为东北的政治、经济、文化做出了巨大的贡献。辽宁地区作为东三省重要的交通枢纽,亦是东北的经济、文化交流中心之一,许多朝鲜人在此地定居生活,同时辽宁地区也是东三省的政治枢纽,为各类朝鲜人团体提供了活动空间。目前关于国内朝鲜人的研究成果仍然以吉林、延边地区为主,而以辽宁地区为研究范围的学术成果仍然较少。本文利用辽宁省档案馆、辽宁省图书馆、沈阳市档案馆、韩国历史数据中心、日本国立国会图书馆,以及新宾、本溪、抚顺等辽宁省地方图书馆所藏朝鲜人原始档案、新闻报纸、各类着作等资料,将民族史与地区史相结合,阐述辽宁地区朝鲜民族的形成发展史。此外,本文以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至1948年辽宁解放为时间范围,以当代辽宁省行政区划为地理界线。从宏观角度考察清政府、奉系军阀政府、日本帝国主义当局及伪满洲国、国民党政府以及中国共产党对辽宁地区朝鲜人政策。并寻找其政策实施对辽宁地区朝鲜人的影响,以及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辽宁地区朝鲜人最终获得解放的过程。本文还对辽宁地区朝鲜人口变化、地域分布、职业收入、教育程度等方面进行探索与整理,力求从微观角度对朝鲜人在辽宁地区的社会生活情况进行叙述,对辽宁地区朝鲜人历史进行补充。第一章主要内容为1910年以前,由于朝鲜王朝的封建统治、日本在朝鲜半岛殖民统治的压迫以及连年的自然灾害,导致朝鲜人小规模迁往辽宁地区进行生产生活的过程。因长期受到朝鲜王朝的剥削,朝鲜半岛特别是北部地区的朝鲜人生活状态极为恶劣,为了维持生计,朝鲜人开始越境进入辽宁地区进行农业活动。在日俄战争爆发后,日本帝国主义当局侵占了朝鲜半岛,通过“土地调查事业”为代表的殖民经济体系掠夺了大量土地,导致更多的朝鲜人迁往辽宁地区。由于清朝政府无法阻止移民越境,开始实施吸纳朝鲜人入籍的政策,同时颁布“剃发易服令”并通过扶持中国地主加强对辽宁地区朝鲜人的管理。而日本当局为实现其侵略扩张阴谋,利用领事馆与日本农业资本向辽宁地区进行渗透,使朝鲜人的生活受到了较大的影响。第二章主要考察了1910年日本吞并朝鲜后至1919年三一运动前,大批朝鲜人因政治与经济因素迁往辽宁地区后,清政府、民国官宪、日本帝国主义当局围绕朝鲜人实施的不同政策对朝鲜人的政治、社会生活所造成的影响。由于大量朝鲜人的到来,令辽宁地区呈现出多样的民族关系,但相继而来的日本干涉问题也令清政府颇为头痛。因此,辽宁地区的清朝官宪制定了“清源截流”的方针政策,吸引朝鲜人入籍的同时对即将入境的朝鲜人进行限制。其政策精神一直延续至1915年《南满东蒙条约》的签订。在《南满东蒙条约》签订后,日本利用朝鲜人“日本臣民”身份对中国内政进行干涉。因此,民国初期的辽宁官宪为减少外交交涉,不得不将政策转变为以“监视控制”为主。在政策逐渐严格的影响下,一部分朝鲜人开始向吉林地区转移。辽宁地区的朝鲜人中绝大部分为贫苦的农民,而即使进入城市,其收入仍处于社会底层。因此,日本驻奉天总领事馆在辽宁各地设立朝鲜人会,以提供经济援助为幌子笼络朝鲜人.同时,还设立朝鲜人学校,以“朝鲜教育令”为基础,向朝鲜人子弟传达效忠天皇的腐朽观念,对朝鲜人的文化教育造成了极为恶劣的影响。第三章主要阐述了1919年三一运动后至1931年九一八事变前,奉系军阀政府与日本帝国主义当局针对辽宁地区朝鲜人实施的政策以及对朝鲜人生活的影响。三一运动将东北朝鲜人反日运动推向高潮,辽宁地区的朝鲜人开始以武装斗争的形式打击日本军警。同时,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中、朝人民联合起来共同开展反帝反封建反军阀斗争。日本帝国主义当局为防止反日运动影响,除在经济上继续支持朝鲜人会外,还组建亲日朝鲜人武装团体,对朝鲜人反日运动进行镇压,以达成控制朝鲜人的根本目的。日本帝国主义当局还以“保护”朝鲜人为借口横行于辽宁地区,导致奉天当局认定朝鲜人是引起内政、外交困境的主要原因。1925年中、日签署《三矢协定》后,奉天当局对朝鲜人采取了排斥驱逐政策,《田中奏折》的出现更是激化了民族矛盾,令辽宁地区一部分当地百姓加入到排斥朝鲜人的行列。排斥驱逐政策的实施不仅使辽宁地区朝鲜人口数量逐年下降,也使朝鲜人的经济生活状况更为恶劣。同时,奉系军阀政府为了抵御日本的教育侵略,以强制手段关闭所有朝鲜人学校,命令辽宁各地朝鲜人子弟进入中国人学校。日本背景的教育机构却借机在日本势力的庇护下发展壮大,向更多的朝鲜人子弟灌输“亲日”思想,对朝鲜人的文化造成了极大的危害。第四章的主要内容为1931年九一八事变至1945年日本投降期间,日本帝国主义当局与伪满洲国对辽宁地区朝鲜人实施的奴役与经济掠夺政策,使朝鲜人的经济、社会生活受到了严重影响。九一八事变后,日本军队的侵略引发了辽宁地区朝鲜人的两次避难潮,为解决难民问题,日本当局将朝鲜人集中于“安全农村”与“集团部落”之中,以安置为名对朝鲜人进行监视管制,并利用其进行农业种植能力以方便经济掠夺。同时,日伪政权还对朝鲜人移民实施“放任”政策,并刻意提高民族等级笼络朝鲜人,引起严重的民族矛盾。此后,日伪当局为缓解日本国内就业压力,以“新规入殖”政策代替“放任政策”,使辽宁地区朝鲜人成为日本农业殖民者的“廉价劳动力”。在日本帝国主义当局的鼓惑下,东北沦陷时期的辽宁地区朝鲜人口一直处于上升趋势,粮食产量也在逐年上升,然而朝鲜人却在日伪政权的盘剥下生活极为艰苦。在日伪政权灭亡前,为增加粮食产量,日伪当局在不切实际的增加移民数量、种植面积与产量目标的同时,还对中、朝人民进行了疯狂的经济掠夺,特别是“粮谷出荷”政策,强制掠夺了中国以及朝鲜农民的农作物及口粮,在辽宁城乡地区均造成了巨大的粮食恐慌,导致辽宁地区中朝百姓生活在贫困交加的境遇之中。为了抗击日本帝国主义当局的侵略与经济掠夺,在中国共产党的感召下,辽宁地区的中、朝人民不论派别纷纷加入抗日斗争之中,为抗日战争的胜利做出了巨大的牺牲与贡献。第五章主要阐述了1945年日本投降后,中国共产党的民族平等政策与国民党的掠夺政策对辽宁地区朝鲜人生活的影响。在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共产党令朝鲜义勇军挺进东北,辽宁地区的朝鲜人共产党员们也迅速行动,在保护当地朝鲜人民的生命与财产安全的同时,号召朝鲜青年加入革命队伍。在国民党占领时期,辽宁地区朝鲜人积极进行游击战争以保卫革命果实,同时中国共产党的“土改政策”令饱受欺凌的辽宁地区朝鲜人真正获得了自由与解放,而广大朝鲜人民也团结在中国共产党周围,以不同的方式支援前线,为辽宁地区的解放做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与中国共产党对朝鲜民族的平等政策与土地政策相比,国民党政府进入辽宁地区后却以清算为借口对朝鲜人资产进行掠夺,导致许多朝鲜农民丧失土地,而城市内朝鲜人也纷纷失业,大量的朝鲜人又一次沦为难民,其中一部分不得不返回朝鲜半岛或进入解放区,导致辽宁地区的朝鲜人口数量急速下降。而国民党政府为减少难民带来的经济压力,制定了朝鲜人遣送计划,但遣送行动只进行了一次便宣告搁浅。随着国民党军队的节节败退,韩侨事务处开始敦促朝鲜人进行农业耕种以补充军粮,但绝大多数朝鲜人因之前的经济掠夺早已无力从事农业活动,甚至许多朝鲜农民沦为难民,流落街头,他们在饥寒交迫中滞留于辽宁地区,直至辽宁解放才重获希望。纵观1910年至1948年朝鲜人迁移至辽宁地区的历史,在日本吞并朝鲜后,朝鲜人怀着寻求容身之所的希望前往辽宁地区,利用熟练的农业技术,在一片荒芜之中开拓出万亩良田。而日本当局不仅对朝鲜人实施“统制利用”政策以干涉中国内政与经济掠夺,还以民族挑拨政策令其受到奉天当局的排斥,在日本帝国主义当局垮台后,其贻害还导致朝鲜人遭受国民党政府的劫掠。辽宁地区朝鲜人屡屡遭到封建地主、军阀集团与帝国主义的迫害,陷入流离失所的痛苦之中。但即使如此,朝鲜人民仍未放弃民族解放的希望,不仅成立了大大小小的民族主义反日团体,还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与中国人民携手共同对抗封建地主、奉系军阀、日本帝国主义当局与国民党反动政权,为辽宁地区的解放建立了不朽的功勋,最终成为了光荣的中华民族一员。辽宁地区朝鲜人的历史既是一段开拓、建设新家园的移民史,也是一段在歧视与压迫政策下充满艰辛与苦难的血泪史,更是一段通过坚韧建设与顽强奋斗,最终融入中华民族的光荣历程。

范晨曦[4](2020)在《太原市中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和促进对策研究》文中研究说明青少年体质健康水平,是国家未来发展的重要基础,中学生作为青少年群体的主要部分,其体质健康状况,受到政府以及各界学者的热切关注。国家体育总局公布《2014年全国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显示,与2010年相比我国学生身体形态指标、身体机能指标、身体素质指标呈现稳中向好的趋势,但近视率、肥胖率等部分指标情况不容乐观。(1)为了找到切实可行的对策以提高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有必要挖掘到体质问题的根源处,对其进行剖析。基于此,本研究依托于2019年全国学生体质与健康调研及国家学生体质健康标准抽查复核工作,采用文献资料法、检测法、问卷调查法、深度访谈法等方法,随机抽取2160名学生的体测数据进行分析,了解太原市中学生体质健康现状,并对39名学界专家、中学校长、基层教师进行深度访谈,力求挖掘太原市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影响因素,在此基础上提出切实可行并且有效的对策,为太原市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提高出谋划策。研究表明:(1)2019山西省太原市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与往年相比总体涨幅不大,甚至耐力素质等指标呈现下跌趋势;城市学生身体形态指标略优于乡村学生,乡村学生身体素质指标优于城市学生;中学生各项指标增长呈现低龄化趋势,13—15岁学生指标涨幅大于16—18学生涨幅;中学生近视率居高不下,且高度近视率大幅度增加。(2)太原市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下降,与学生过度使用电子产品、睡眠不足等个人因素;家庭体育支持力度薄弱、家长过度保护子女等家庭因素;升学选拔机制、考核评价机制、体育教师积极性等学校因素;体育文化匮乏、舆论导向不作为等社会因素有关。针对太原市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影响因素,提出了以下5个对策:(1)改革相关制度。对现有升学选拔制度和考核评价制度进行改革,在小考、高考中增设体育分或体质达标测试,增加中考体育分值比重,增加体育考试频率;对学校与老师进行考核评价时,综合考虑学生的文化课、身体素质等指标,利用指挥棒的作用提高各界对体育的重视程度。(2)提供政策保障。政府应针对体育教师出台相应的政策法规,保障体育教师薪资待遇、职称提升、科研进修等基本权益;同时对于影响学校体育工作的校闹事件,通过增设保险、出台文件等措施,完善教学事故的处理机制。(3)学校与外界合作。学校与社会机构、培训班合作,引进先进体育意识与教学手段的同时,解决短时间无法配齐场地、师资的难题;与医院合作,科学监测学生体质、心理、视力等多方面发展趋势,及时发现问题采取措施;与家庭合作,提高家长体质健康意识,营造家庭体育支持性环境。(4)更新教学手段。学校开设体育课时,要充分考虑教师素养以及学校场地、设施等因素,尊重学生兴趣,进行多种技能教学供学生选择;教学过程注重兴趣培养、体能训练、技能学习,提高场地设施的使用效果。(5)营造体育氛围。规范媒体的传播行为,提高媒体在报道体育教学事故时的客观性,塑造体育赛事、明星的正面形象,提高全社会的体育参与度;充分发挥社会体育组织的作用,通过举办赛事、讲解体育知识、指导体育锻炼等措施,最大化打造健康的体育文化。

刘丽丽[5](2020)在《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比较研究》文中研究说明教育志愿行动是以促进不特定人群在知识建构、品德修养、人格形成、心理健康等方面获得成长的志愿行动,自愿性、非营利性和教育性是教育志愿行动的本质特征。教育志愿行动的思想支撑是志愿精神,志愿精神是人类公共精神的汇聚,是公民的理想道德人格,是人类在反思现代性问题后所追求的价值。大力推动教育志愿行动能够促进志愿精神扎根社会生活,二者相辅相成,相得益彰。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不仅有效缓解了教育资源供需矛盾,为弱势儿童群体提供个性化支援方案,还对大学生的思想道德品质培育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大学生教育志愿者的高尚行为能够引导社会成员积极参与公共生活,追求有道德的生活和完满生活。本研究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为研究对象,以人本主义激励理论为理论基础,采取中日比较的视角,重点剖析两国在激励机制方面的优势与不足,探索完善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的路径。激励机制是激励赖以运转的一切方法、手段、环节等制度安排的总称,是用一系列理性化的制度来反映激励主体与激励客体间相互作用的方式,主要包括激励空间维度、激励时间维度和激励逻辑维度三个维度。按照上述三个维度分析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的激励机制,具体包括动员方式、法制环境、价值认同、动机管理、运行手段、评估反馈、保障奖励,这构成了本研究分析中日两国优势、不足及提出策略的基本框架。采用文本分析与实证调查相结合的研究方法,梳理了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的思想源流、实践演进历程、法制建设情况及政策措施实施情况。采用定量研究和定性研究相结合的方式,在中日两国选取12所大学收集样本,共收集问卷样本442份,访谈样本176份,作品样本201份,撰写参与观察日志3万余字。研究发现,中日两国在建构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方面各有千秋,批判性地吸取日本经验有利于不断完善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政府自上而下推动、动机培育兼顾个人与集体、统筹调配物资是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的优势,应该继续坚持。另一方面,政府主导过强、法制环境有待完善、自我价值认同困难、大学生志愿组织专业化不足、评估反馈不畅及保障不够充分是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日本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动机模糊现象突出、组织架构不健全及监管有余评估不足。本研究在分析双方存在问题及成因的基础上,提出了简政放权激活民间志愿组织活力等完善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的策略。高明的激励策略应能够促使志愿者不断追求“超越自我”,让志愿行动成为人生价值与意义的载体,与自我融合,成为个体存在不可分割的一部分。

张庭瑜[6](2020)在《乡土文化融入艺术设计教育的策略研究 ——以中小学教育为例》文中研究指明随着现代社会对人综合素养要求的提高,艺术设计教育逐步走进公众的视野,也成为设计与教育研究中重要的课题。艺术设计教育是专业与素质教育的有机统一。面对当前文化缺失的现状,文化融入是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趋势之一,而乡土文化正是最贴近人们生活的文化资源。针对乡土文化与艺术设计教育融合的研究较少,缺少融入理论与策略的支持,缺少帮助乡土文化资源提取与融入的设计工具等现有不足,本文旨在探究艺术设计教育自身发展的机会与挑战,挖掘更多乡土文化的艺术设计教育功能;提出乡土文化融入策略,梳理融入流程,构建融入模型;开发艺术设计教育文化融入的设计工具,帮助艺术设计教育者进行研究与实践,实现对艺术设计教育的反思与解构,重组与再创造,完成乡土文化保护、传承和发展,推动艺术设计教育的发展。本文首先对乡土文化与艺术设计教育的相关理论进行了研究,分别归纳了乡土文化与艺术设计教育的构成要素及各要素的特点、内容。通过调研对乡土文化融入教育的形式、内容、途径、趋势进行了分析,总结存在的问题;分析乡土文化融入艺术设计教育的融入必要与融入价值,并提出艺术设计教育中乡土文化融入的问题。其次,总结前期研究,选择针对中小学教育阶段进行乡土文化融入艺术设计教育的实践研究。在中小学艺术设计教育实践现状的基础上,从教育的途径、教育的内容、教育的形式、教育的环境等四个教育要素入手,总结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同时,从内在环境基础与外在环境基础两个层面出发,调研学生和教师的心理基础,社会大环境与校园小环境基础。以此为指导,明确乡土文化融入中小学艺术设计教育的融入原则;并从融入过程的三个阶段分别提出原则与方法,构建融入模型;通过开展教学实践,对所提出的融入模型进行测试,总结融入模型中存在的问题与改进方向。最后,提出融入策略,完善融入的流程并总结得到最终的融入模型与课程设计工具。基于以上,总结了乡土文化融入中小学艺术设计教育的融入策略,主要从决策构建与生态构建两个方面进行了阐述,提出了以下结论:首先,乡土文化融入中小学艺术设计教育应完善教育系统与顶层架构的设计,在决策制定时考虑平衡教育的内容与内容层次,明确教育的主辅关系;在可持续发展的教育实践过程中,应注重教育主体即学生与教师之间的互助式发展,教育研究与学校的发展相互促进,构建乡土文化与艺术设计的社会文化生态。其次,乡土文化元素提取要满足全面性、完整性、时代性的要求,全面融入中小学艺术设计教育的形式、环境、途径,并通过教学实践来验证融入模型可行性合理性。最后,构建了以文化元素选择、提取、融入三个阶段组成的融入模型,以此模型呈现完整的乡土文化融入流程,并开发设计工具,帮助相关教育者进行教育教学的设计与开展。

朱文华[7](2020)在《义务教育阶段彝族女童辍学问题研究 ——以凉山彝族自治州M县女童H为个案》文中研究表明女童是未来的妇女和母亲,她们孕育着国家和民族的希望,关注和研究彝族女童教育现状,对于有效提高女童受教育率和受教育程度,进而带动民族地区,教育均衡发展和社会进步有着十分重要的深远意义。本研究选取凉山彝族自治州彝族聚居地区,女童辍学中最具有代表性的彝族女童H作为研究对象,从教育学、社会学、心理学等多学科视角,来解读彝族传统文化、彝风彝俗、家庭、学校、社会等,以生态系统理论、贫困文化、Vincent Tinto学生辍学三个相关理论,彝族女童辍学相关研究成果,作为研究的理论基础。本研究主要采用个案研究法为主,具体以文献法、访谈法,辅之以观察法等,对义务教育阶段女童H辍学的主要原因进行了深入分析。研究结果发现,导致女童辍学是一个综合因素所造成的,一是生长环境艰苦束缚彝族女童就学;二是传统观念和风俗习惯的影响,女童就学阻力大;三是语言文化差异性对女童学习的影响;四是彝族地区学校课程设置的影响;五是对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缺乏适应性;六是自我认知能力不足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而感到迷茫。通过以上研究问题,并提出了可供参考的对策建议。重视和关注彝族地区的女童教育,优化教育环境,使彝族地区义务教育更加均衡,女童教育更加健康和谐发展。

娜斯佳(Anastasia Vorontsova)[8](2020)在《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学校汉语教学现状研究》文中认为教育无论从哪个视角或方面进行讨论都尤为重要,它直接影响一个人的生活道路,更决定其生活品质及生活方式。俄罗斯与中国的教育体系大相径庭,教学方法及采用的教学策略也有所不同,因此很多中国学者、在中国留学的外国留学生都对俄罗斯汉语教学及课程给予高度关注并进行了深入研究。本研究包括教学法论、课程内容、教师及学生实际情况等方面,将对中俄语文教学方法的拓展及教育的发展做出巨大贡献。本研究从七个方面介绍远东地区的哈巴罗夫斯克开设汉语课程的五所高等院校,并对这些高等院校进行调查。具体来说,这七方面包括:一、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目标;二、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内容;三、俄罗斯的评价标;四、俄罗斯远东地区教学环境;五、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方法;六、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师队伍;七、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学习者,包括在哈巴罗夫斯克市开设汉语课程的五所高等院校。虽然本调研的研究领域宽,研究方面广,但本文提供了真实且可信度极高的调查研究数据。截至目前,本研究是对俄罗斯远东地区哈巴罗夫斯克市开设汉语课程的五所高等院校汉语教学最具拓展性的唯一研究。本文包括七个部分:第一部分,绪论。介绍了研究背景、目的、意义及价值。对研究思路、研究内容、研究方法、研究的创新与不足、概念界定与相关说明的部分(包括:苏联和俄罗斯评价标准、苏联和俄罗斯教育体系与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现阶段总览)进行详细的介绍。第二部分,中俄学者的相关研究。论述了研究存在的问题,指出了研究的不足以及有待进一步研究的领域。第三部分,研究的理论基础。这部分介绍了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习得的含义及要点,并且指出这些方面与汉语教学的关系及它们对汉语教学的重要性。此外,第三部分的目标是从理论方面分析两要素对语言教学过程的影响(跨文化交际与第二语言习得)、俄罗斯汉语教学的状态,并分析俄罗斯汉语教学的主要因素(包括俄罗斯汉语教学目标、俄罗斯汉语教学内容、俄罗斯评价标准、俄罗斯汉语教学环境、俄罗斯汉语教学方法、俄罗斯汉语师资与俄罗斯汉语学习者)。该部分的理论对研究有直接的关系,因为对俄罗斯远东地区(哈巴罗夫斯克)的研究就是上述汉语教学的因素。因此,第三部分奠定了本研究汉语教学理论的基础。研究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的历史。本章介绍了俄罗斯远东地区的历史、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发展的关键因素及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发展的阶段。其发展共有三阶段:第一阶段为汉语教学的发端,即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第二阶段为汉语教学的稳步发展,即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第三阶段为汉语教学的加速发展,即20世纪下半叶至今。这部分还归纳了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发展的四个发展因素(地理因素、人口因素、政治因素与经济因素),此外提出了该地区的三个主要发展特点:一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发展的曲折性(主要体现在三方面: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形成的缓慢性、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发展过程的断续性、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现代发展的稳定性);二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发展的迟缓性;三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发展的复杂性(包括两个方面: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发展的复杂性与曲折性、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发展的复杂性与迟缓性的因果关系)。第五部分,对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的研究。更准确地说,是对该地区汉语教学现状的研究。本部分介绍了对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现状的调查,包括七个方面:研究过程、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院校汉语教学开展概况、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目标定位现状、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教材选择与使用现状、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环境现状、俄罗斯远东地区教学师资现状、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学习者现状。第六部分,俄罗斯远东地区哈巴罗夫斯克汉语教学所面临的问题,并分析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哈巴罗夫斯克高等院校汉语教学的研究表明,主要问题出现在以下几个方面:一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目标存在问题(问题有四点:汉语教学目标不清晰、汉语教学目标的制定与教学内容脱节、教学目标单一、汉语教学目标制定过低);二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队伍存在问题(问题有四点:汉语教学师资收入低、汉语教学师资从事汉语教学的时间短、汉语教学师资在中国学习汉语的经历少、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师缺乏工具性动机);三是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问题有四点:俄罗斯评价标准缺乏客观性与汉语学习者对汉语教师公平度的判断缺乏明确性);四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课程内容存在问题(问题有四点:汉语课堂上只采用俄文版的汉语教材、汉语教材的听力材料不足、汉语教材不符合教学活动、汉语教材提供的中国文化知识不多);五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教学环境存在问题(问题有三点: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的环境缺乏系统性、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环境缺乏能动性、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师行为模式不利于良好的课堂气氛);六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学习者存在问题(问题有四点: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学习者的拼音及声调发音不标准、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学习者汉语语法理解度低、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学习者识字率低、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学习者缺乏学习动机);七是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问题有三点:教师的教法单一、不符合教学活动、缺乏现代化)。此外,本部分从本质上解释了出现这些问题的原因,并对其进行分析。第七部分,主要从两方面论述当前对外汉语教学的现状:现阶段对外汉语教学取得的成绩及存在的问题。在论述过程中,作者结合部分教学案例、问题调查结果、访谈结果并加以说明。该部分还介绍了改善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的对策及建议。具有七个方面:一、提高高等汉语教学目标的清晰度及适切性(包括两个点:依据不同汉语水平层次设定梯次性教学目标与依据汉语不同需求设定不同功能的教学目标);二、优化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内容;三、优化俄罗斯汉语教学的评价标准;四、改善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环境;五、提高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方法的适切性;六、改善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院校汉语教师工作条件与提高汉语教师的动机;七、提高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院校汉语学习者的生活条件与学习效率。研究分析表明,为了在汉语教学过程中获得成效,应该采取对策改进把汉语教学作为第一语言及第二外语的整个过程。需要改进的方面有四个:改进学习汉语学生学习进度的对策、改进汉语教师课程设置的对策、改进办学机构设备的对策。此外,本章也给中国国家汉办提出了中文作为第二语言教学的改进建议。综上所述,本文的目的,既对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现状进行调查,明确该地区汉语教学的所处发展阶段,了解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的基本情况,又对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进行探析,并以此为基础,提出改进的策略,为俄罗斯汉语教学的进步与发展提供可供推广的研究成果。

马金萍[9](2020)在《战争与性别 ——抗战时期山东女性研究(1937-1945)》文中研究说明近代以来,中国女性在政治、经济、社会等方面经历一个性别解放的过程,其中既有国人自身的权利诉求,又有西方女权思想的熏陶。随着抗日战争的爆发,战争视野下女性解放与民族解放的联系更加密切,女性要求挣脱传统枷锁、获得平等自由,但同时必须肩负起保家卫国的重任。整个抗战时期,山东处于敌后,存在着中共、国民党以及日伪三种势力及其所控制的区域,同时三者之间又互相斗争与纠葛,正是在此环境下山东建成了抗战时期唯一一块以省命名的抗日根据地,这一切都包含了约占人口半数的女性。各种政权和势力,本着不同目的,分别制定了各自的妇女政策,从而影响了她们方方面面的生活。近代以来,女性对于参政议政的呼声虽高,但山东女性却因礼法森严,相对沉寂。抗战全面爆发后,时代赋予女性拥有参政议政的权利,国共两党都加紧培训女性,建立妇女组织,帮助女性投入到山东抗日救亡的社会事业中。日伪当局也加紧把妇女纳入战时统治的轨道之中,建立伪妇女组织,维护其殖民统治。抗战全面爆发后,山东女性在中共、国民党的政策引导下进一步打破“男主外,女主内”的社会分工,参与社会生产,既取得了经济效益,又提高了自身的地位。但国统区的女性就业,随着国民党中央提倡“妇女回家”兼之山东国统区不断萎缩逐渐走向低潮。日伪政权虽然发动女性参与农业、工业生产,但其目的是将沦陷区女性纳入其殖民劳动力体系,进行剥削和压迫。近代以来,山东的女子教育虽然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是山东农村地区女性的文化素质依然低下,情况不容乐观,难以适应对敌斗争的需求。为此,中共针对妇女干部以及普通妇女群众开展了多种形式的教育,国统区虽然处在战时恶劣的环境中,却也对女性教育极为重视,竭力恢复学校教育,培训女生家政能力等。日伪政权对山东本土妇女以及集中营的学生推行不同程度的奴化教育,以达到为日本培养“第二顺民”的目的。全面抗战初期,为使山东女性走出家庭,山东中共以及国民党都进行了婚姻自主改革以及新家庭建设,根据地、国统区的女性在婚姻、身体方面都得到了一定的解放,但是山东中共强推婚姻等政策,导致性别与革命的冲突不断,国民党受敌打击,国统区不管萎靡,妇女婚姻家庭政策也未得到很好地贯彻。日伪政权因惧怕沦陷区的女性外出参与社会活动发展成革命势力,故在女性婚姻、家庭方面大肆提倡封建道德礼教,宣扬将日本妇女作为榜样,抨击进步的婚恋观。通过考察全面抗战时期山东根据地、国统区以及日伪沦陷区的女性生活的变化,可知女性生活状态在各个地区虽有差别,但都困苦,女性在沦陷区还要受日伪以及日寇的迫害。另外亦可得知女性与国家之间的关系,并非是女性单向对国家尽责,国家也应该正视女性的诉求,赋予女性权利,如此才能实现真正的女性解放。

周莹[10](2020)在《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文中研究表明新闻标题是人们接触新闻的第一窗口。随着互联网的迅速发展,网络新闻愈发成为了人们获取新闻信息最便捷快速的渠道。其中,“今日头条”作为当代在线用户数量最多的门户网站,在传播新闻方面的作用尤为突出。本文利用爬虫技术抓取了2019年3月至2019年5月的今日头条客户端新闻标题作为研究语料。分别从词汇、语法、修辞、语用等角度对其进行分析。在词汇方面,统计了今日头条新闻标题中的高频词,分类分析后我们发现标题中名词、动词使用最为广泛。在语法方面,新闻标题主要有单句式、组合式、成分缺省式这三类句型结构,在句类的选择上,以陈述句和疑问句为主。在修辞方面,从标题的词语层面的修辞、辞格层面的修辞这两个部分对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进行探讨。最后,从语用角度结合关联理论具体分析语料,我们发现标题创作是制作者和读者之间的一种交际,关键在于激发读者结合语境取得最佳关联。

二、中日农村中小学生生活与学习心态(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中日农村中小学生生活与学习心态(论文提纲范文)

(1)日本中小学安全教育课程体系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一)问题的提出
        1.我国中小学生安全问题突出
        2.日本安全教育实施成效显着
    (二)文献综述
        1.国外研究
        2.国内研究
    (三)核心概念界定
        1.安全
        2.安全教育
        3.校园安全
    (四)研究意义
        1.理论意义
        2.实践意义
    (五)研究目的和内容
        1.研究目的
        2.研究内容
    (六)研究思路和方法
        1.研究思路
        2.研究方法
一、日本中小学安全教育课程体系建构的背景
    (一)自然灾害频发
    (二)学生伤害事件引发社会广泛关注
    (三)学校是开展安全教育的主要场所
二、日本中小学安全教育课程体系的梳理与分析
    (一)课程体系的内容
        1.以基本安全知识讲授为主的小学阶段
        2.以知识讲授和简单的技能掌握为主的初中阶段
        3.以掌握实用性技能和树立价值观为主的高中阶段
    (二)课程体系的实施路径
        1.以保健体育课为中心的跨学科教学
        2.安全活动及演练中进行安全教育
        3.校外体验性学习及社会合作
    (三)课程体系实施的保障
        1.政策支持
        2.中小学安全教育实施的保障
三、日本中小学安全教育课程体系的特点
    (一)安全教育内容渗透到各科教学当中
    (二)内容和活动具有较强实践性
    (三)以寓教于乐的形式开展教学
    (四)各层级分工明确,社会参与度高
四、日本中小学安全教育对我国的启示
    (一)重视学校安全教育内容体系化建设
        1.提高安全意识培养
        2.全面拓展安全教育内容
    (二)加强安全教育教师专业能力培养
    (三)创新多样化教学形式,丰富地区性安全教育内容
    (四)明确责任主体,提高社会参与度
参考文献
附录A 小学安全教育指导内容
附录B 中学安全教育指导内容
附录C 高中安全教育指导内容
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学术论文情况
致谢

(2)中日两国中小学校园足球文化的对比分析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引言
1 文献综述
    1.1 研究现状
        1.1.1 国内相关研究
        1.1.2 国外相关研究
    1.2 相关概念界定
        1.2.1 中小学校园文化
        1.2.2 足球文化
        1.2.3 中小学校园足球文化
2 研究对象与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研究法
        2.2.2 历史研究法
        2.2.3 比较研究法
        2.2.4 专家访谈法
        2.2.5 数据分析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中国中小学校园足球文化
        3.1.1 中国中小学校园足球文化发展史
        3.1.2 中国中小学校园足球文化现状
        3.1.2.1 物质文化
        (1)资金筹措
        (2)场地及配套设施
        (3)宣传平台
        3.1.2.2 制度文化
        3.1.2.3 行为文化
        (1)布局校园足球推广体系
        (2)健全教学体系
        (3)做强竞赛体系
        (4)打造校园足球样板体系
        (5)树立榜样
        (6)完善保障机制
        3.1.2.4 精神文化
    3.2 日本中小学校园足球文化
        3.2.1 日本中小学校园足球文化发展史
        3.2.1.1 足球传入
        3.2.1.2 足球传播
        3.2.1.3 二战的摧毁
        3.2.1.4 战后复兴
        3.2.1.5 进入新世纪
        3.2.2 日本中小学校园足球文化现状
        3.2.2.1 物质文化
        (1)资金筹措
        (2)场地设施
        (3)宣传平台
        3.2.2.2 制度文化
        3.2.2.3 行为文化
        (1)形成足球强校
        (2)人才培养
        (3)球迷应援
        (4)宣传活动
        3.2.2.4 精神文化
    3.3 两国中小学校园足球文化对比
        3.3.1 物质文化对比
        3.3.1.1 资金筹措对比
        3.3.1.2 硬件设施修缮
        3.3.1.3 器物的创建和使用
        3.3.2 制度文化对比
        3.3.2.1 管理制度
        3.3.2.2 运动意外伤害保险制度
        3.3.2.3 人才培养制度
        3.3.3 行为文化对比
        3.3.3.1 教学行为对比
        3.3.3.2 足球训练和活动对比
        3.3.3.3 足球赛事举办对比
        3.3.3.4 树立榜样对比
        3.3.4 精神文化对比
        3.3.4.1 学校教育理念的比较
        3.3.4.2 竞技体育理念的比较
结论与建议
    结论
    建议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3)辽宁地区朝鲜人沿革及中日各方政策研究(1910-1948)(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目的和意义
    二、国内外研究动态
    三、研究方法与拓展突破
    四、主要内容
第一章 朝鲜人迁入辽宁地区的肇始
    1.1 鸭绿江沿岸生活的早期朝鲜移民
        1.1.1 东北封禁时期的朝鲜移民
        1.1.2 东北解禁后的朝鲜移民
    1.2 日本帝国主义当局对朝鲜半岛的侵略与掠夺
        1.2.1 朝鲜半岛殖民地体系的设立
        1.2.2 残酷殖民统治导致朝鲜人流离失所
    1.3 小结
第二章 清末民初辽宁地区的朝鲜人(1910年8月—1919年3月)
    2.1 中日两国对辽宁地区朝鲜移民的管理政策
        2.1.1 朝鲜移民的人口数量与地域分布
        2.1.2 清朝末期辽宁官宪的“清源截流”政策
        2.1.3 民国初期辽宁官宪的“监视管理”政策
        2.1.4 日本领事馆的统制政策
    2.2 清末民初时期辽宁地区朝鲜人的社会经济状况
        2.2.1 极度依赖农业生存的朝鲜移民
        2.2.2 日本帝国主义当局开始推行殖民教育
        2.2.3 朝鲜人反日独立运动的兴起
    2.3 小结
第三章 三一运动后的辽宁地区朝鲜人(1919年3月—1931年9月)
    3.1 中日对朝鲜人的管理政策
        3.1.1 人口数量逐年下降的朝鲜移民
        3.1.2 奉天军阀政府的“驱逐排斥”政策
        3.1.3 日本领事馆对朝鲜人的“统制利用”政策
    3.2 辽宁地区朝鲜人反日独立运动大潮
        3.2.1 朝鲜人反日独立运动的高峰
        3.2.2 朝鲜人民族主义反日团体的联合
        3.2.3 活跃于辽宁地区的朝鲜共产主义运动者
        3.2.4 朝共满洲总局的解散及其成员加入中国共产党
    3.3 三一运动后辽宁地区朝鲜人的社会经济状况
        3.3.1 以农为主兼顾工商的职业构成
        3.3.2 日本帝国主义当局极力推行教育侵略
    3.4 小结
第四章 东北沦陷时期辽宁地区的朝鲜人(1931年9月—1945年8月)
    4.1 日伪政权对辽宁地区朝鲜人的管理政策
        4.1.1 朝鲜人避难潮
        4.1.2 “安全农村”与“集团部落”
        4.1.2.1 “铁岭安全农村”
        4.1.2.2 “营口安全农村”
        4.1.2.3 “集团部落”
        4.1.3 日伪强制移民政策导致朝鲜移民数量激增
        4.1.4 “五族协和”的谎言
    4.2 东北沦陷时期辽宁地区朝鲜人的社会经济状况
        4.2.1 遭受日伪政权极度剥削压迫的朝鲜人
        4.2.2 日伪政权对朝鲜人的奴化教育
    4.3 辽宁地区朝鲜人抗日斗争
        4.3.1 辽宁民众自卫军与朝鲜革命军
        4.3.2 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朝抗日武装力量
    4.4 小结
第五章 抗战胜利后的辽宁地区朝鲜人(1945年8月—1948年11月)
    5.1 中国共产党与“民族平等”政策下的辽宁地区朝鲜人
        5.1.1 朝鲜青年踊跃加入朝鲜义勇军
        5.1.2 东北朝鲜人民民主联盟与土地改革
    5.2 国民党政府对辽宁“收复区”内的朝鲜人管理政策
        5.2.1 设置朝鲜人事务处理机构
        5.2.2 遣散朝鲜人计划
        5.2.3 对朝鲜人资产的掠夺与返还
        5.2.4 救济朝鲜农民
    5.3 抗战胜利后辽宁地区朝鲜人的社会经济状况
        5.3.1 掠夺政策影响下的朝鲜人口数量与经济生活
        5.3.2 国民党政府扶持监管下的朝鲜人教育
    5.4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一、档案类
    二、新闻报纸
    三、着作类
    四、论文类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主要学术成果
致谢

(4)太原市中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和促进对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1 前言
    1.1 研究背景
    1.2 国内外相关研究综述
        1.2.1 国外青少年体质健康研究现状
        1.2.2 国内青少年体质健康研究现状
        1.2.3 研究小结
    1.3 相关概念界定
        1.3.1 中学生的概念
        1.3.2 体质健康的相关概念
    1.4 研究目的与意义
        1.4.1 研究目的
        1.4.2 研究意义
    1.5 研究内容
    1.6 研究思路
2 研究对象和研究方法
    2.1 研究对象
    2.2 研究方法
        2.2.1 文献资料法
        2.2.2 检测法
        2.2.3 问卷调查法
        2.2.4 深度访谈法
        2.2.5 数理统计法
        2.2.6 逻辑分析法
3 结果与分析
    3.1 太原市中学生体质健康的分析
        3.1.1 2019年太原市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分析
        3.1.2 近十年太原市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动态分析
    3.2 太原市中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
        3.2.1 学生视角的影响因素
        3.2.2 专家视角的影响因素
    3.3 太原市中学生体质健康的促进对策
        3.3.1 学生视角的促进对策
        3.3.2 专家视角的促进对策
4 讨论
    4.1 加强健康教育是中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内在动因
    4.2 提高家庭体质健康认知和行为是中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核心因素
    4.3 保障校园体育文化建设是中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关键措施
    4.4 制定校园体育发展的政策是中学生体质健康促进的重要推手
5 结论与对策
    5.1 结论
        5.1.1 2019年太原市中学生体质健康调研结果
        5.1.2 近十年太原市中学生体质健康变化情况
        5.1.3 太原市中学生体质健康水平的影响因素
    5.2 对策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期间取得的研究成果
致谢
个人简况及联系方式

(5)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比较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提出
        (一)教育资源配置不均衡问题突出
        (二)弱势儿童群体亟待支援
        (三)大学生承担着弘扬志愿精神的重任
        (四)日本志愿行动激励机制比较完善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意义
    三、文献综述
        (一)国外研究现状述评
        (二)国内研究现状述评
    四、相关概念界定
        (一)志愿行动
        (二)志愿者
        (三)志愿组织
        (四)志愿精神
        (五)教育志愿行动
        (六)激励机制
    五、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观察法
        (三)调查法
        (四)教育统计法
    六、理论基础
        (一)国内外激励理论发展脉络
        (二)人本主义激励理论对本研究的指导
        (三)本研究分析框架的建构
    七、创新点与不足
第一章 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的价值意蕴
    一、教育志愿行动的价值基础
        (一)实意生活的德性关照
        (二)公共生活的行动范式
        (三)完满生活的追求
    二、教育志愿行动的价值特征
        (一)育人与自助的双重成长
        (二)自我与客观世界的和谐统一
        (三)对同质化的积极扬弃
    三、教育志愿行动的当代意义
        (一)促进社会和谐
        (二)助推教育现代化
        (三)重塑中国青年形象
第二章 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的历史演进
    一、古代教育志愿行动的思想孕育与实践历程
        (一)教育志愿行动的思想渊源
        (二)教育志愿行动的古代实践
    二、近代教育志愿行动的兴起
        (一)近代中国的乡村建设运动
        (二)日本近代公益组织萌芽
    三、现代教育志愿行动勃发历程
        (一)中国萌发公营教育志愿行动
        (二)日本民间教育公益组织兴起
    四、21世纪教育志愿行动的发展特征
        (一)中国教育志愿行动逐步规范化
        (二)日本教育志愿行动逐步法制化、专业化和国际化
第三章 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现状
    一、调查设计
        (一)调查思路
        (二)调查工具
        (三)调查样本
        (四)调查实施过程
    二、中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现状分析
        (一)政府自上而下动员
        (二)地方性法规是建设法治环境的主力
        (三)志愿者普遍认同教育志愿行动的价值
        (四)动机管理兼顾个人与集体
        (五)依赖组织开展活动
        (六)评估反馈依赖组织自律
        (七)保障奖励以统筹调配为主
    三、日本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现状分析
        (一)官民协作优化公共治理资源
        (二)法制环境比较完善
        (三)志愿者普遍认同教育志愿行动的价值
        (四)以教育常需培育动机
        (五)组织化程度较高
        (六)组织反馈坚持长周期、多轮次
        (七)保障奖励重视组织运营
第四章 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中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政府主导过强导致民间志愿组织缺乏活力
        (二)法制环境有待完善
        (三)自我价值认同困难
        (四)大学生志愿组织专业化不足
        (五)评估反馈不畅
        (六)保障不够充足
    二、日本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存在的问题
        (一)动机模糊现象突出
        (二)组织架构不健全
        (三)监管有余评估不足
    三、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存在的共性问题
        (一)宣传不足
        (二)筹资能力弱
第五章 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存在问题的成因分析
    一、中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问题的成因
        (一)管控与激励失调
        (二)志愿者教育推进艰难
        (三)志愿组织成长缓慢
        (四)经济发展水平较低
    二、日本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问题的成因
        (一)日本人的“娇宠”心理
        (二)被动式发展模式
        (三)管控宽松导致监管评估不足
    三、造成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共性问题的成因
        (一)公民心理尚未成熟
        (二)中国的“业余性”与日本的“过依赖”
第六章 完善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策略的思考
    一、中日经验的相互借鉴
        (一)中国经验对日本的借鉴意义
        (二)日本经验对中国的启示
    二、建构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原则的思考
        (一)立足本土文化背景
        (二)以满足需要为核心
        (三)尊重个体差异
        (四)尊重人的完整发展
    三、完善我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的路径
        (一)简政放权激发民间志愿组织活力
        (二)深度优化法制环境
        (三)激发志愿责任担当
        (四)大力培育大学生志愿组织
        (五)评估反馈倾听多方声音
        (六)资税双管齐下保障物资供应
        (七)营造崇尚互助精神的舆论氛围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一 中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参与状况调查问卷
附录二 中国大学生教育志愿者访谈提纲
附录三 日本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参与状况调查问卷
附录四 日本大学生教育志愿者访谈提纲
附录五 中国访谈样本一览表
附录六 日本访谈样本一览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6)乡土文化融入艺术设计教育的策略研究 ——以中小学教育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课题概述
    1.2 研究背景
        1.2.1 艺术设计教育是专业教育与素质教育的统一
        1.2.2 文化资源融入是艺术设计教育发展趋势之一
        1.2.3 乡土文化融入艺术设计教育的研究价值
    1.3 相关领域研究现状
        1.3.1 文化构成与符号学相关研究
        1.3.2 乡土文化教育的国内外研究
        1.3.3 文化融入艺术设计教育的研究现状
        1.3.4 研究现状总结
    1.4 研究的目的及意义
        1.4.1 研究的目的
        1.4.2 研究的意义
        1.4.3 研究创新点
    1.5 研究的内容及方法
    1.6 研究流程和框架
第二章 乡土文化与艺术设计教育
    2.1 乡土文化与乡土文化教育
        2.1.1 乡土文化的定义
        2.1.2 乡土文化融入教育的现状
    2.2 乡土文化与艺术设计教育的构成
        2.2.1 乡土文化的构成要素
        2.2.2 艺术设计教育的构成
    2.3 乡土文化在艺术设计教育中的融入
        2.3.1 艺术设计教育中乡土文化的融入必要
        2.3.2 艺术设计教育中乡土文化的融入价值
        2.3.3 艺术设计教育中乡土文化的融入问题
    2.4 本章小结
第三章 乡土文化融入中小学艺术设计教育的实践研究
    3.1 调研背景与计划
        3.1.1 调研背景
        3.1.2 调研计划与目的
        3.1.3 调研内容与对象
        3.1.4 调研方法与准备
    3.2 中小学艺术设计教育融入乡土文化的实践调研
        3.2.1 中小学艺术设计教育实践现状
        3.2.2 中小学艺术设计教育的途径
        3.2.3 中小学艺术设计教育的内容
        3.2.4 中小学艺术设计教育的形式
        3.2.5 中小学艺术设计教育的环境
        3.2.6 存在问题与发展趋势
    3.3 乡土文化融入基础的调查研究
        3.3.1 内在环境基础
        3.3.2 外在环境基础
        3.3.3 融入基础调研总结
    3.4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乡土文化融入中小学艺术设计教育的模型构建
    4.1 乡土文化融入艺术设计教育的融入原则
        4.1.1 以中小学生认知心理为准则
        4.1.2 以教师团队的执行性为参考
        4.1.3 以学校建设创新性为小环境
        4.1.4 以社会发展时代性为大环境
    4.2 乡土文化融入艺术设计教育的元素选择
    4.3 乡土文化融入艺术设计教育的提取方式
        4.3.1 元素提取全面性
        4.3.2 元素提取完整性
        4.3.3 元素提取时代性
    4.4 乡土文化融入艺术设计教育的融入方式
        4.4.1 融入教育途径
        4.4.2 融入教育形式
        4.4.3 融入教育环境
    4.5 模型验证与改进
        4.5.1 以无锡地区为例的模型验证
        4.5.2 融入模型的问题与改进
    4.6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乡土文化融入中小学艺术设计教育的策略
    5.1 融入的决策构建策略
        5.1.1 艺术设计教育纳入素质教育体系,设计并完善系统构建
        5.1.2 平衡文化素养与创新科技的内容,研究与形成教育层次
        5.1.3 明确艺术设计教育中的主辅关系,促进师生的共同成长
    5.2 融入的生态构建策略
        5.2.1 教育主体师生间互助互利的持续发展
        5.2.2 教育模式创新与学校发展的相互促进
        5.2.3 社会艺术文化生态的建设与可持续性
    5.3 融入的模型最终呈现
        5.3.1 融入流程
        5.3.2 元素选择阶段的方法
        5.3.3 元素提取阶段的方法
        5.3.4 元素融入阶段的方法
    5.4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主要结论与展望
    6.1 主要结论
    6.2 展望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一 :图片和表格来源
附录二 :调研的学校、机构、组织
附录三 :实践调研焦点小组提纲
附录四 :实践调研个人访谈提纲
附录五 :作者攻读硕士学位期间发表的论文和实践活动

(7)义务教育阶段彝族女童辍学问题研究 ——以凉山彝族自治州M县女童H为个案(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一、绪论
    (一)研究缘起
        1.女童辍学问题的研究在全球范围内引起了广泛关注
        2.民族地区女童辍学问题的研究有利于我国教育事业健康发展
        3.本人对彝族女童辍学现象有着较多的关注与思考
    (二)研究目的与意义
        1.研究目的
        2.研究意义
    (三)核心概念界定
        1.彝族女童
        2.辍学
    (四)文献综述
        1.国内研究综述
        2.国外研究综述
        3.对相关研究的述评
    (五)研究的理论基础
        1.生态系统理论
        2.文化贫困理论
        3.Vincent Tinto学生辍学理论
    (六)研究方法
        1.文献研究法
        2.个案研究法
        3.访谈法
        4.观察法
二、情境描述与分析
    (一)路遇阿老表
    (二)窘迫的家境
    (三)苦苦支撑的家庭生活
    (四)阿妈的月亮女儿(美丽的姑娘)
    (五)阿达果阿觉(彝语即爸爸不在了)
    (六)辛勤打工的姐姐
    (七)金钱比读书重要
    (八)远离的学校(老师和同学)
    (九)上课有点听不懂(听不懂老师授课)
    (十)零光蛋嘛则(彝语即考 0 分)
    (十一)不喜欢说话
    (十二)性格内向的女孩
    (十三)课堂总爱睡觉
三、研究结论分析
    (一)生长环境艰苦束缚彝族女童就学
    (二)传统观念和风俗习惯的影响,女童就学阻力大
    (三)语言文化差异性对女童学习的影响
    (四)彝族地区学校课程设置的影响
    (五)对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缺乏适应性
    (六)自我认知能力不足以及对未来的不确定性而感到迷茫
四、应对民族地区女童辍学问题的对策建议
    (一)采取措施,积极抓好女童教育,提高彝族妇女文化素质
    (二)加大对少数民族地区教育的投入,提升彝族女童入学率
    (三)加强彝族地区双语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提高整体教学水平
    (四)攻克语言障碍持续深化民族地区教育改革促进彝区教育事业发展
    (五)加强校本开发课程,以多种形式办学促进民族教育多元化发展
    (六)转变家长教育观念,树立正确的教育态度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附录

(8)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学校汉语教学现状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一、研究的缘起
    二、研究的目的与意义
        (一)研究目的
        (二)研究的意义
    三、研究思路与内容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四、研究方法
        (一)文献法
        (二)课堂观察法
        (三)半结构访谈法
        (四)问卷调查法
    五、研究的创新与不足
        (一)研究创新之处
        (二)研究不足之处
    六、概念界定与相关说明
        (一)概念界定
        (二)相关说明
第二章 研究现状
    一、参考文献基本情况
    二、研究的主要内容
        (一)俄罗斯汉语教学机构
        (二)俄罗斯汉语教学师资的情况
        (三)俄罗斯汉语学习者的情况
        (四)俄罗斯汉语教材的情况
        (五)俄罗斯汉语教学方法
        (六)俄罗斯远东汉语教学历史
        (七)俄罗斯远东汉语教学内容的情况
        (八)俄罗斯远东汉语教学师资的情况
        (九)俄罗斯远东汉语学习者的情况
    三、现有研究存在的问题与不足
        (一)研究不够充分
        (二)研究缺乏整体性
        (三)研究不够深入
第三章 理论基础
    一、跨文化交际理论与汉语教学
        (一)跨文化交际的含义
        (二)跨文化交际的理论要点
        (三)跨文化交际理论对俄罗斯汉语教学的启示
    二、第二语言习得理论与汉语教学
        (一)第二语言习得的含义
        (二)第二语言习得教学的理论要点
        (三)第二外语习得理论对汉语教学的启示
    三、从所述理论对俄罗斯汉语教学现状进行解构分析
        (一)俄罗斯汉语教学目标
        (二)俄罗斯汉语教学内容
        (三)俄罗斯远评价标准
        (四)俄罗斯汉语教学环境
        (五)俄罗斯汉语教学方法
        (六)俄罗斯汉语教学师资
        (七)俄罗斯汉语学习者
    本章小结
第四章 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的历史
    一、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历史阶段
        (一)第一个阶段:汉语教学的发端(18世纪下半叶至19世纪上半叶)
        (二)第二个阶段:汉语教学的稳步发展(19世纪下半叶至20世纪上半叶)
        (三)第三个阶段:汉语教学的加速发展(20世纪下半叶至今)
    二、影响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发展的内在因素
        (一)地理因素
        (二)政治因素
        (三)人口因素
        (四)经济因素
    三、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的发展特点
        (一)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的迟缓性
        (二)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的复杂性
        (三)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的曲折性
    本章小结
第五章 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现状调查
    一、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的概况
    二、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学现状的研究过程
        (一)半结构式观察
        (二)调查对象及选取
        (二)调查问卷回收率及有效率
        (四)调查的信度与效度
        (五)问卷调查的过程
    三、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现状调查
        (一)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院校的情况
        (二)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目标的情况
        (三)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内容的情况
        (四)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环境情况
        (五)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方法的情况
        (六)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院校汉语教学师资的情况
        (七)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院校汉语学习者的情况
    本章小结
第六章 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
    一、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存在的问题
        (一)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目标存在的问题
        (二)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内容存在的问题
        (三)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评价存在的问题
        (四)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环境存在的问题
        (五)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方法存在的问题
        (六)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院校汉语教师队伍存在的问题
        (七)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院校汉语学习者存在的问题
    二、俄罗斯远东地区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一)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目标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二)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内容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三)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评价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四)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环境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五)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方法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六)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院校汉语教师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七)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院校汉语学习者存在问题的原因分析
    本章小结
第七章 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存在问题的解决策略
    一、提高高等汉语教学目标的清晰度及适切性
        (一)依据不同汉语水平层次设定梯次性教学目标
        (二)依据汉语不同需求设定不同功能的教学目标
    二、优化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内容
        (一)提高汉语教材的系统化
        (二)提高汉语教材的有效度
    三、优化俄罗斯汉语教学的评价标准
        (一)改善俄罗斯的“五分评价标准”
        (二)提高俄罗斯汉语教学评价的客观性
    四、改善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环境
        (一)改进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学校汉语教学环境的管理
        (二)促进汉语教学环境外在因素
    五、提高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汉语教学方法的适切性
        (一)修订2019年新的《普通高等教育的联邦州教育标准》教学方法的部分
        (二)优化高等院校的配备与教师管理
        (三)促进汉语活动教学及教法
        (四)提高汉语教师的工作有效率
    六、改善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院校汉语教师工作条件与提高汉语教师的动机
        (一)提高汉语教师福利
        (二)优化汉语教师专业发展水平
        (三)提高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教师的动机
    七、提高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院校汉语学习者的生活条件与学习效率
        (一)提高汉语学习者的物质生活状况
        (二)改善生活与学习环境
        (三)提高学习效率
        (四)提高俄罗斯远东地区汉语学习者的动机
    本章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攻读学位时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9)战争与性别 ——抗战时期山东女性研究(1937-1945)(论文提纲范文)

中文摘要
Abstract
导论
    一、选题来源
    二、选题简介
    三、选题价值
        (一)理论意义
        (二)学术价值
        (三)现实意义
    四、学术史综述
    五、研究思路与方法
        (一)研究思路
        (二)研究方法
        (三)研究的创新点与不足
    六、相关概念界定
第一章 性别历程:近代以来的山东女性
    一、性别视野下的女性解放
        (一)女性与放足
        (二)女学之兴起
    二、性别与就业:妇女就业状况
        (一)山东乡村新兴家庭手工业
        (二)战前山东城市职业妇女
    三、性别与婚姻:家庭革命
第二章 性别与政治:战时山东女子政治活动
    一、山东抗日根据地妇女的政治实践
        (一)妇女组织的普及
        (二)根据地妇女参政意识
    二、山东国统区妇女政治实践
    三、日伪沦陷区的妇女团体
        (一)山东沦陷区新民会系统的妇女组织
        (二)山东沦陷区其他妇女组织
    四、本章小结
第三章 性别与生产:战时山东女子经济活动
    一、山东抗日根据地女子经济参与
        (一)动员妇女参与田野生产
        (二)动员妇女参加合作社
        (三)动员妇女发展家庭副业
    二、山东国统区女子经济活动
    三、日伪沦陷区妇女就业状况
        (一)沦陷区妇女参与工农生产
        (二)沦陷区女子特殊职业
    四、本章小结
第四章 性别与教育:战时山东女子教育
    一、山东根据地女子教育
        (一)根据地高级妇女干部的培育
        (二)基层妇女干部教育
        (三)根据地妇女群众教育
    二、山东国统区女子教育
        (一)国统区教育特殊概况
        (二)山东国统区女子教育实况
    三、山东日伪沦陷区女子教育
        (一)沦陷区的女子教育概况
        (二)沦陷区女性奴化教育内容
        (三)潍县集中营中西方女性的“高水平”教育
    四、本章小结
第五章 性别与家庭:战时山东女子家庭生活
    一、山东抗日根据地女子家庭生活
        (一)制定条例,深入放足
        (三)山东抗日根据地女性婚姻生活
    二、山东国统区女性婚姻家庭生活
    三、山东沦陷区的女性家庭生活
        (一)日伪报刊批判自由婚恋
        (二)山东沦陷区报刊宣传“贤妻良母”
    四、本章小结
结语
在读期间学术成果
参考文献
致谢

(10)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致谢
摘要
Abstract
第一章 绪论
    1.1 选题缘由
    1.2 研究对象
    1.3 研究现状与意义
        1.3.1 研究现状
        1.3.2 研究意义
    1.4 理论基础与研究方法
        1.4.1 理论基础
        1.4.2 研究方法
    1.5 语料来源
        1.5.1 建立小型语料库
        1.5.2 依据爬虫程序,滚动抓取标题
        1.5.3 标题信息处理
第二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汇语法特点
    2.1 网络新闻标题的词频特点
        2.1.1 词频统计
        2.1.2 词频分布分析
    2.2 标题词汇的语义特点
第三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法特点
    3.1 句法结构形式
        3.1.1 单句式结构
        3.1.2 组合式结构
        3.1.3 成分缺省结构
    3.2 句类特点
        3.2.1 陈述句标题
        3.2.2 疑问句标题
        3.2.3 感叹句标题
        3.2.4 祈使句标题
第四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
    4.1 引言
    4.2 网络新闻标题的修辞策略
        4.2.1 词语修辞
        4.2.2 辞格修辞
第五章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用特点
    5.1 关联理论与网络新闻标题
    5.2 网络新闻标题的“明示—推理”交际
        5.2.1 明示行为
        5.2.2 推理过程
    5.3 网络新闻标题的语境效应
        5.3.1 认知语境假设
        5.3.2 语境效果
    5.4 网络新闻标题的最佳关联
第六章 结语
    6.1 主要研究过程和结论
    6.2 创新之处与不足
    6.3 后续研究的设想
参考文献
附录

四、中日农村中小学生生活与学习心态(论文参考文献)

  • [1]日本中小学安全教育课程体系研究[D]. 李晔. 辽宁师范大学, 2021(09)
  • [2]中日两国中小学校园足球文化的对比分析研究[D]. 赵李亮. 河北师范大学, 2021(12)
  • [3]辽宁地区朝鲜人沿革及中日各方政策研究(1910-1948)[D]. 张古悦. 延边大学, 2021
  • [4]太原市中学生体质健康的影响因素分析和促进对策研究[D]. 范晨曦. 山西大学, 2020(04)
  • [5]中日大学生教育志愿行动激励机制比较研究[D]. 刘丽丽.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03)
  • [6]乡土文化融入艺术设计教育的策略研究 ——以中小学教育为例[D]. 张庭瑜. 江南大学, 2020(01)
  • [7]义务教育阶段彝族女童辍学问题研究 ——以凉山彝族自治州M县女童H为个案[D]. 朱文华. 西北师范大学, 2020(01)
  • [8]俄罗斯远东地区高等学校汉语教学现状研究[D]. 娜斯佳(Anastasia Vorontsova).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0(12)
  • [9]战争与性别 ——抗战时期山东女性研究(1937-1945)[D]. 马金萍. 山东师范大学, 2020(09)
  • [10]网络新闻标题的多角度研究 ——以“今日头条”为例[D]. 周莹. 上海外国语大学, 2020(01)

标签:;  ;  ;  ;  ;  

中日农村中小学生生活与学习心态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