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3年石油展剪影

2003年石油展剪影

一、2003石油大展剪影(论文文献综述)

唐瑜[1](2021)在《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推动摄影事业繁荣发展 中国摄协组织召开摄影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文中提出7月2日,中国摄影家协会组织召开摄影界学习习近平总书记"七一"重要讲话座谈会,深入学习讲话内容,推进党史学习教育,凝聚摄影界精神力量,并将之转化为谋新局、开新篇,繁荣发展社会主义摄影事业的动力和实际行动。中国摄协主席李舸作为中央时政新闻记者,参加了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系列活动的新闻报道工作,十分荣幸地在天安门城楼上近距离聆听了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讲话。

吴戈[2](2021)在《伊朗当代艺术中的当代性与民族性问题研究》文中认为

张皓月[3](2021)在《蒙古族风格创作歌曲的演唱探究 ——以两首经典作品为例》文中研究表明论文《蒙古族风格创作歌曲的演唱探究——以两首经典作品为例》分别选取了《为了草原更美好》和《呼伦贝尔美》两首作品,在分析作品本体和探究创作源泉的基础上重点阐释了笔者在演唱蒙古族风格创作歌曲时的演唱技巧运用和风格把握。在对《为了草原更美好》和《呼伦贝尔美》两首经典作品的探究中,笔者分别从自然地理、历史人文两个角度探析蒙古族风格创作歌曲的创作源泉。从旋律、歌词、用声技巧和演唱处理角度探析如何准确表现蒙古族风格。通过对歌词文学性、时代性、地域性进行分析以探究如何准确表现蒙古族风格创作歌曲中独特的音乐形象、体现作品内涵;针对作品风格,从气息控制、音色塑造、关闭技术运用等现代演唱技巧角度出发,结合蒙古族传统音乐中“诺古拉”式唱腔和“一字多音”式乐句的传统演唱方法分析如何提高音乐表现力。另外,笔者还从时代背景角度出发,结合特定历史时期的社会文化发展和时代风貌、时代精神分析演唱中情绪情感的运用,以求准确把握作品内涵。

杨春艳[4](2021)在《晁楣版画风格演变研究》文中提出1958年,根据党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战略决策,数十万复转官兵、支边青年等组成的热血团队,从祖国的四面八方汇集到北大荒这块千里亘古的荒原上,拉开了大面积开发建设北大荒的序幕。为了丰富单调的垦荒生活,协助文化宣传工作,多才多艺的青年们就地取材,创作了质朴的版画。晁楣是最早一批以北大荒为题材创作版画的北大荒艺术工作者。本文把晁楣版画艺术风格演变作为主要的研究对象,深入分析了晁楣版画艺术风格的起源、发展和完成三个时期,将晁楣版画艺术风格分为三个历史阶段,早期即1958年之前的艺术学习与军旅生涯;中期即1958年前往北大荒至1978年改革开放新时期的版画艺术创作转型;后期即1978年至2006年最后一幅版画创作完成。着重探讨了不同历史时期的版画艺术风格特点,在研究中结合史实立足作品本身的形式,包括访谈录、日记及文献资料,兼顾历史影像资料等。晁楣版画艺术风格演变的研究,是对晁楣版画风格演变脉络的梳理以及版画风格演变规律的整理,是对北大荒版画风格研究的有力补充和完善,是对北大荒版画风格传承的推动和理论支持。确立了晁楣在北大荒版画产生和发展过程中作为代表者和组织者的重要地位,最终引领北大荒版画的艺术风格的发展潮流。对于中国版画而言,晁楣版画不应停留在风格和形式层面,他构建的北大荒的现实生活图像的价值远远超出作品本身。全文共分为五章,按时间顺序进行研究。第一部分绪论,阐述了本选题的研究对象与研究意义,提出了问题点与研究难点,国内外研究情况综述,研究过程中运用的方法。第一章介绍了晁楣艺术风格形成的背景,分别阐述了晁楣版画艺术所处的时代背景和晁楣艺术生涯的三个不同历史阶段。第二章为晁楣早期版画风格的形成,即通过早期的艺术学习和工作、生活经历促成的早期版画创作实践。第三章分析了晁楣版画中期的主导风格,以及这时期风格对其他人的影响。第四章重点分析了晁楣晚期版画中城市题材、工业题材以及形式探索中形成的版画艺术风格,对代表作品进行具体的形式分析,提出晁楣晚期版画风格由繁至简的简约性特点。第五章论述了晁楣版画艺术风格在演变中的规律,生活与环境的变化,艺术追求的不断提升,多方面文化素养的支持是艺术家个人艺术风格改变的原因。最后部分是结论,阐述了晁楣版画艺术风格的分期依据,以及各个时期版画风格的艺术特点,探讨了个人艺术风格变化的客观规律,生活环境的改变艺术风格随之改变,个人艺术素养和观念的改变艺术追求随之改变,艺术家多方面文化素养的吸收,艺术风格不断变化。

李昕[5](2021)在《正本清源 守正出新 奋力开创新时代中国书法事业新局面——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工作报告(经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通过)》文中认为二〇二一年一月二十六日各位代表、同志们:在党中央和中宣部、中国文联的关怀领导下,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隆重开幕了。这次会议的主要任务是: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认真学习贯彻十九届五中全会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文艺工作的重要论述,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发展道路,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邱铁鑫[6](2020)在《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文中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70余年来,中华民族在共产党的领导下进行着前无古人的社会主义建设,不断彰显出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和文化自信。新中国的成立,使原本带有“铁路弱国”枷锁的中华民族有了朝着“铁路大国”“铁路强国”迈进的坚实基础。在共产党的领导下中国铁路逐步实现了由落后于世界、到追赶世界、再到走在世界前列的历史性飞跃。在此过程中,中国大地上形成了内涵丰富、形式多样、特色鲜明的铁路文化,这些文化蕴含于新中国铁路的历史发展逻辑之中,不仅影响着新中国铁路事业的发展走向,对于中国全社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也产生了巨大的影响。作为深刻影响和改变人类生活方式及思想观念的现代工业文明成果,铁路受到了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和近代中国一大批仁人志士的关注,形成了一系列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构成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思想渊源。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邓小平、江泽民、胡锦涛、习近平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在继承马克思主义关于铁路建设相关论述、传承铁路人创造的革命文化的基础上,结合中国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具体国情,充分发挥了铁路文化在发展经济、巩固国防、稳定社会、改善民生、转变民风等方面的重要作用,推动了中国铁路的大发展,促进了铁路文化建设事业的繁荣兴盛。习近平同志指出:“文化自信是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新中国铁路文化事业的发展,反映了中国铁路自觉—自立—自强—自信的历程,更从侧面彰显出了中华民族走向文化自信的发展逻辑,是中国人民文化自信史的缩影。论文通过研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问题,可以看到关乎新中国经济建设、文化发展、社会变迁以及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逐步坚定文化自信的全局性问题;可以看到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一代代中国共产党人在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进程中,高度重视文化建设作用的伟大实践。从文化自信的视角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历程,回答新中国铁路文化是什么、其建设的内容有哪些、体现了什么样的价值以及怎样建设新时代铁路文化等理论和现实问题,对我们坚定文化自信有着重要意义。立足于此,在文化自信的视域下,探究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内涵、特征、功能等基础理论问题,理顺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并重点梳理铁路物质文化建设、精神文化建设、制度文化建设以及行为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从物质承担、价值内核、制度保障和形象展现四个层面阐释新中国铁路文化何以自信:一、铁路物质文化是铁路文化的外在表现形式,具有以物质为载体的显着特点,与人类在铁路领域进行生产生活的实践联系得最为紧密,是人类在改造客观世界的过程中,在铁路领域进行实践活动所创造的最直观的成果。从铁路建筑文化建设和收藏文化建设两个方面对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进行了探究,反映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物质成果。二、铁路精神文化是铁路文化形成和发展的精神实质,是人类在铁路领域长期进行实践活动的过程中形成的基本理念、思维方式、价值标准、职业道德、共同目标、精神风貌以及文艺作品等具有相对独立性的精神文化理念,它彰显了铁路文化的价值内核。从铁路精神、铁路文艺、铁路思想政治工作等三个方面梳理了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的历程和内容,凸显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价值导向。三、铁路制度文化作为铁路文化重要的组成部分,既是铁路物质文化的工具,又是铁路精神文化的产物,还是铁路行为文化的本质体现。它既不是纯物质形态的,也不是纯精神形态的,更不是纯行为形态的,而是一定的物质文化活动、一定的精神文化活动和一定的行为文化活动相结合的综合系统。从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铁路体制建设和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等方面理顺其脉络,总结其经验,揭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制度因素和路径选择。四、铁路行为文化并不能与铁路企业文化划等号,它是铁路管理理念、精神风貌、经营态度、职工文化活动等文化因素的动态体现,也是铁路所塑造的精神状态、价值观念的折射,更是展示铁路形象的重要文化因素。从安全文化建设、服务文化建设和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三个方面呈现了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的丰富内容,展示了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良好形象。在总结70余年来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其建设经验的基础上,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结合新时代文化建设的新要求,探讨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具体举措以及在建设过程中如何更加坚定文化自信,使中国铁路不仅有“速度”,而且更加有“深度”。进而,在“一带一路”倡议背景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在“交通强国”的战略目标下,助力新时代铁路软实力建设。

王文静[7](2019)在《中国当代新诗经典化问题研究》文中认为文学经典及其经典化问题是学术界始终关注的热点。中国新诗尽管已走过百余年,但是相较历史悠久的古体诗歌,中国新诗面对的价值低估和经典性质疑是无法回避的事实。特别是在中国当代文学发展的波峰浪谷之中,新诗的价值更是受到学理和“非学理”的质疑和否定。就百年中国新诗来说,现代新诗经典的确立及其经典性的合理性在近年来的研究中逐步获得认可,而当代新诗的经典性问题则仍颇具争议。正因如此,当代新诗经典化问题讨论的深入地展开,一方面是对目前新诗研究的一种深化和补充;另一方面,当代新诗“经典性”问题的提出,也是确认当代新诗价值、接续中国诗歌美学传统的一条路径。深入新诗经典化问题的研究既考察我们对诗歌传统和经典传统的认同与借鉴,同时也对新诗未来的发展道路具有指引意义。文学经典意识是推动中国新诗经典化的重要力量,阐释经典新诗及其经典化的价值构成与明确当代新诗经典化的既成性共同,奠定了中国当代新诗经典化问题研究的重要学术前提。中国当代新诗在其所处的时代及文化语境下形成了自身独特的文学特质,其发展轨迹、经典生成机制及经典诗作构成极为明显的体现着这一点。新诗经典的生成无疑是多方面因素合力的结果,诗作本身的艺术价值和可阐释空间、意识形态和文化权利的变动、新诗鉴赏和批评的价值取向以及不同时代读者对诗作的审美和情感认同等等,都是引发和推动新诗经典生成的既有成规。毫无疑问,新诗史着作的汰洗、新诗批评的引荐、新诗选本的遴选以及新诗教育的推介是当代新诗经典生成的基本路径。这也就意味着新诗经典化的过程存有一定的共性,这使得立足整体,将当代经典新诗的生成及其经典化过程放置在当代文学整体发生与发展轨道之中,以凸显当代新诗的整体发展状况,明确当代新诗经典化阶段性历程的共性研究显得尤为必要。当然,针对新诗经典问题的宏观性考察最终还是要回落到具体当代诗人及其诗作的经典性上。除经典生成的共性推动力以外,当代新诗发展过程中既成经典的独特性也是研究中不容忽视的重要部分。艺术评价是在个人审美接受基础上形成的,但是经典的形成需要群体和时代的认同。在涉及新诗经典的研究中,仅凭借定性分析即通过个人阅读和技术分析或历史求证等方式的研究方法,用以指认当代新诗哪些是经典而哪些不是经典,似乎还欠缺充分的说服力。经典是历史形成的,需要在定性分析的基础上佐以定量分析,通过数据分析、背景研究、宏观阐释与个案分析相结合的方式,才能够更为客观和准确的呈现当代新诗接受和经典化过程。明确何为当代经典新诗是实现当代经典新诗人及其经典诗作研究的基础,需要借助新诗经典的定量分析与实证考察,这也为当代新诗经典化问题开拓了新的研究思路。当代新诗经典化历程的宏观阐释必然要与具备代表性的经典新诗人及其诗作的个性特质相结合,二者构成了当代新诗经典化研究的完整脉络。作为中国当代文学史的开端,深入1950-60年代新诗的经典性研究,以文学史对这一时段新诗发展的评述方式作为考察的切入点具备合理性。对1950-60年代诗歌的历史评价客观上占据相对充足的审视时间和阐释空间,不同时代的文艺判断标准和文学史书写标准下,涉及1950-60年代新诗的评价呈现出不同的价值维度,表现出明显的变动性与差异性。文学史叙述的推动使这一时期诸如郭小川、贺敬之、闻捷等新诗人及其诗作的接受过程乃至经典化过程逐步明晰。“朦胧诗”是中国当代新诗经典构成中最重要的版图之一,它在当代新诗近70年发展进程中占据着起承转折的重要地位。“朦胧诗”的文学史化和语文教科书化加速推进着朦胧诗人及其诗作的传播范围和影响力。新诗批评之于“朦胧诗”的命名、崛起、发展及至接受过程的持续参与,使其成为推动以北岛、舒婷为代表的朦胧诗人及其诗歌迅速经典化的核心力量。“朦胧诗”的即时经典化一方面带来针对其命名合理性的怀疑,另一方面也造成这样一个被沿用的文学史概念边界的模糊性及不确定性,诗人食指的新诗史位置的反思正是由此而来。20世纪80年代,“第三代”诗人在对“朦胧诗”的“反叛”中,决绝地张扬着自我的现代新诗主张,在延续朦胧诗人对此前固定的、统一化的诗歌书写方式和审美标准的反拨之外,更以个性鲜明的诗新观念与创作实践推动着中国新诗在新时期的文学进程。“第三代”诗人的新诗观及其透过诗歌文本进行的新诗理念建设,无疑成为促成其文学史化以及经典化的重要推手。以高昂的先锋精神重振新诗活力并实现对“民间”诗歌美学空间的开掘,是“第三代”诗歌走向经典化的因由,也是价值,而其文化“遗症”也造成新世纪以来新诗创作对“民间”这一概念的某种误解。新世纪诗歌以写作主体的大众化为表征,借助新的传播媒介,逐渐开掘和建设着大众诗歌美学。“网络诗歌”在为当代新诗引入新的文化特质的同时,也带来一些诗歌“怪象”乃至“乱象”。正因如此,呼吁“深度化写作”以召回新诗创作、鉴赏及批评的“经典意识”,在当前文化语境下亟待提倡。中国当代新诗经典化问题的深入阐释,除增强对当代新诗的总体发展状态的清晰化认知以外,在对部分既成经典新诗的经典性反思的同时,更为重要的是实现对被遮蔽的优秀新诗的发现与补充。这要求当代新诗经典化问题的研究,既要客观呈现并关照已经成为经典的新诗人及其经典诗作的客观事实,同时更要以发掘的心态努力寻找当代优秀诗人诗作的沧海遗珠。

赵晓培[8](2019)在《城市文化的建构与想象:南京地铁车站空间文化研究》文中进行了进一步梳理伴随着城市建设的展开,地面交通拥堵问题日益严重。作为其解决对策之一,穿行于城市地下的地铁受到青睐,国内大小城市也纷纷掀起了一股地铁建设热潮。地铁车站是地铁线路上的一个个节点,同时也是城市中重要的过渡空间,与城市街道、花园、广场和火车站共同组成了城市内部五大单元。既然在城市空间中占据了如此关键的位置,那么地铁车站空间传播并建构了怎样的城市文化、在城市文化传播体系中又发挥了什么作用,就成为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鉴于近年来南京地铁发展建设成绩斐然,本研究选择南京地铁车站为研究对象。研究主要采用参与式观察与半开放式访谈两种方法,首先对南京地铁10条线路、共计159个站点进行了实地考察,观察其空间设计及空间内的各类设施、装饰,尤其是车站艺术墙和主题站点的设计;同时又选取南京地铁南京站、南京南站、新街口站、鼓楼站、珠江路站、鸡鸣寺站、元通站几个客流量较大的站点,参照事先拟定的提纲并结合实际情况,对车站内的乘客进行了随机采访。通过资料整理和分析,研究发现,南京地铁车站空间从三方面建构了南京城市文化。首先,南京地铁车站建筑将自己融入南京城市文化之中,它是南京的城市标志性建筑,同时也是城市的拓展空间与权力管理空间。其次,以车站艺术墙和广告为代表的地铁车站装饰,分别塑造了历史古都与现代都市两种南京城市文化形象,通过勾连车站周边空间和替换城市文化标志的意义两种方式,车站空间完成了两种城市文化想象的整合;但两种形象的背后反映出车站空间城市文化想象背后的双重压力。最后,地铁乘客的活动及其对车站空间的感受呈现两种类型,以或应和或抵制的姿态,乘客也参与进地铁车站空间的城市文化建构中。综合来看,南京地铁车站对南京城市文化空间有所拓展,它开拓了城市空间资源,同时还竭力强化个人对南京的地方认同;但与此同时也存在问题,主要是交通空间对车站文化空间的破坏,以及日常生活的缺失。南京地铁车站空间所塑造的南京城市文化是用以向外展示南京城市形象、塑造南京城市品牌的文化,而不是面向在城市中生活的个人的城市文化;南京地铁车站文化空间是地方权力用以自我维护、自我发展的空间,而不是用以反映城市生活、促进公共交流的空间。在双重意义上,南京地铁车站空间都是南京城市文化传播的新空间。通过对南京地铁车站空间文化的考察,本研究希望能为城市空间文化研究提供新的材料,同时为地铁车站的文化建设提供参考。

荀羽琨[9](2019)在《中国现当代西北丝路文学研究》文中研究说明“丝绸之路”作为人类文明史上一个内涵丰富、影响深远的文化符号,为从古到今的文学创作提供了重要的文化资源和精神滋养。诞生于现代中国西北丝绸之路上的文学,一方面继承了古代丝路文学跨地域、跨民族、跨文化交流的历史传统,另一方面又融入了强烈的时代意识,以艺术的形式再现了丝路人在现代社会转型过程中的命运变迁和精神嬗变。本文从中国西北丝绸之路多民族的历史经验和多样性的文化形态入手,系统的梳理了现代以来这一地理文化空间中文学演变的内在脉络,使这一文学形态独特的文化蕴涵和美学精神得以准确而全面的呈现。第一章,回顾古代丝绸之路和丝路文学的历史。丝绸之路的产生来自于军事外交和商业力量的推动,它不仅是中西之间进行物质交流的重要通道,也成为中西之间进行文化交流的大动脉,丝路文化随着民族迁徙、文化使者、宗教求法活动传播到世界各地,推动了世界文明的发展和繁荣。在丝绸之路上诞生的神话、诗歌、游记等作品创造了中国文学的繁荣局面。第二章,梳理了现当代丝路本土文学的发展脉络。现代丝路文学通过对传统文学的创造性转化,赋予了丝路文学新的时代内涵和现代品质。共和国时期的丝路文学和新中国的创业实践同声共振,丝绸之路的自然地理和民族文化成为表征革命精神的一个巨大的构型空间。新时期的丝路文学则经历了从地方意识到丝路文化的自觉,丝绸之路的历史和文化为作家的创作提供了丰富的想象空间和创作源泉。第三章,梳理西行文学发展与演变的轨迹。民族国家危机语境中,外国探险家、文人学者、中外记者共同创造了丝路游记的繁荣。建国后西进热潮中的出现的“牧歌”与“战歌”,把异域文化元素整合到歌颂新中国的宏大叙事之中。新时期丝路上的流寓作家则通过小说的虚构和想象表达了他们的在地经验,塑造了一个充满情感和温度的人文丝路形象。第四章,分析了多元文化语境中丝路文学的文化主题。乡土守成构成了丝路文学叙事的一个重要价值立场,推动作家穿透乡土生活和民俗风情的表层书写,不断抵进文化心理的深度呈现。丝绸之路上丰富的宗教元素为张承志、石舒清、雪漠这些拥有宗教背景的作家提供了理解文学和生命的价值根基。红柯的小说则试图把游牧文化的刚健之气灌注到关中文化之中,实现儒家文化的更新和重建。第五章,概括了丝路文学的美学精神。创造精神是丝路文学的审美基石,作家满怀激情的歌颂了丝路民众在建设新国家和新生活中所展现出的生命力量。丝路文学中所体现的苦质精神是丝路文学的审美内质,苦行僧式的写作观念和对苦难的超越成就了丝路文学崇高的精神追求。中国现代西北丝路文学携带着丝路文化的历史经验,以强烈的开拓精神参与到现代民族国家的建构和文化重建的时代命题之中,构成了中国现代文学一个重要的组成部分。从丝路文化的角度研究现代西北丝绸之路上的文学现象和作家作品,不仅是对现代文学研究视角的拓展和研究方法的一种更新,而且对我们重新认识现代文学中的“中国经验”具有重要意义。

杨枭枭[10](2018)在《低雷诺数下双变截面圆柱绕流及涡激振动数值模拟研究》文中指出带浮力块立管这样的变截面结构在复杂海流作用下的受力及振动响应非常复杂,而相关研究较少。这使得带浮力块的海洋立管设计过于保守,浪费极大。因此,本文应用基于迭代的高精度浸入边界法模拟了双变截面圆柱在均匀流条件下的绕流和振动及在剪切流条件下的绕流,探究了直径比(D/d)、剪切率(β)等参数对双变截面圆柱尾流的影响,以及其尾涡拓扑结构的变化。在均匀流下双变截面圆柱的绕流中发现了存在于大圆柱中心位置的一对流向涡,称之为中心涡。在不同直径比下出现了N-S(D/d=2.00),过渡区域(D/d=1.43)和L-S(D/d=1.19)三种不同的模式。在N-S模式下,大圆柱的脱涡单元为N单元,其频率低于相同Re下均匀圆柱的情况。过渡区域中L和N单元交替出现,频率随脱涡单元的改变而改变。在L-S模式中,大圆柱脱涡单元为L单元,但受到大小圆柱尾流相互作用产生的合频的影响,其频率并不固定。对不同工况下尾涡特征进行了细致研究,观察到了半环、双半环和三半环连接,确定了旋涡的脱落和相位调整的规律。均匀流下双变截面圆柱的涡激振动中发现,直径比较大(D/d=2.00)工况下流速呈现出长周期的变化,而较小直径比则不会。对圆柱振动特性的研究发现,较大直径比(D/d=2.00)会使得流向的振动出现低频的拍振,而较小直径比(D/d=1.43和1.19)则是规则的单频振动。在D/d=2.00下的尾涡流场中L与S单元会形成直接连接和“X”型连接,而S单元之间不存在半环连接。由于小圆柱的脱涡与结构振动频率不锁定,S单元的出现频率与旋涡强度也不固定,出现了脱涡失律现象。在剪切流下双变截面圆柱的绕流中发现,随着剪切率β的增大,在大圆柱下游的流动和脉动能量会逐渐向高流速区迁移,但其分布仍与均匀流中较为相似。在Re<300(即不会出现尾流自然转换)下剪切流中双变截面圆柱的尾流能出现明显的不同脱涡单元(Slow,Shigh,L1和L2单元)。当Re>300后,流场中出现了很多由二维向三维过渡的流向涡,脱涡单元的相干性变得很差,尾流显得很混乱,难以区分其脱涡单元。

二、2003石油大展剪影(论文开题报告)

(1)论文研究背景及目的

此处内容要求:

首先简单简介论文所研究问题的基本概念和背景,再而简单明了地指出论文所要研究解决的具体问题,并提出你的论文准备的观点或解决方法。

写法范例:

本文主要提出一款精简64位RISC处理器存储管理单元结构并详细分析其设计过程。在该MMU结构中,TLB采用叁个分离的TLB,TLB采用基于内容查找的相联存储器并行查找,支持粗粒度为64KB和细粒度为4KB两种页面大小,采用多级分层页表结构映射地址空间,并详细论述了四级页表转换过程,TLB结构组织等。该MMU结构将作为该处理器存储系统实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2)本文研究方法

调查法:该方法是有目的、有系统的搜集有关研究对象的具体信息。

观察法:用自己的感官和辅助工具直接观察研究对象从而得到有关信息。

实验法:通过主支变革、控制研究对象来发现与确认事物间的因果关系。

文献研究法:通过调查文献来获得资料,从而全面的、正确的了解掌握研究方法。

实证研究法:依据现有的科学理论和实践的需要提出设计。

定性分析法:对研究对象进行“质”的方面的研究,这个方法需要计算的数据较少。

定量分析法:通过具体的数字,使人们对研究对象的认识进一步精确化。

跨学科研究法:运用多学科的理论、方法和成果从整体上对某一课题进行研究。

功能分析法:这是社会科学用来分析社会现象的一种方法,从某一功能出发研究多个方面的影响。

模拟法:通过创设一个与原型相似的模型来间接研究原型某种特性的一种形容方法。

三、2003石油大展剪影(论文提纲范文)

(3)蒙古族风格创作歌曲的演唱探究 ——以两首经典作品为例(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1 选题依据
    2 研究目标
    3 文献综述
    4 研究方法
一、蒙古族风格创作歌曲的创作源泉
    1.1 源于草原的自然地理特征和生产方式
    1.2 源于草原人民的生活变迁和情感体验
二、《为了草原更美好》和《呼伦贝尔美》的艺术特征
    2.1 歌词创作特征
        2.1.1 文学性
        2.1.2 时代性
        2.1.3 地域性
    2.2 音乐形态特征
        2.2.1 调式调性
        2.2.2 曲式结构
        2.2.3 旋律展衍
        2.2.4 衬词衬腔
三、《呼伦贝尔美》和《为了草原更美好》的演唱处理
    3.1 演唱技巧的运用
        3.1.1 气息的控制
        3.1.2 音色的塑造
        3.1.3 “关闭”技巧的运用
    3.2 艺术处理的多样性
        3.2.1 “诺古拉”装饰性润腔
        3.2.2 “一字多音”的独特意蕴
结语
参考文献
致谢

(4)晁楣版画风格演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对象与意义
        (一)研究的对象
        (二)研究的意义
    二、问题点与难点
    三、文献综述
        (一)国内研究成果现状综述
        (二)国外研究成果现状综述
    四、研究方法
第一章 晁楣艺术风格形成背景
    一、晁楣版画艺术的时代背景
        (一)北大荒开发前概略
        (二)北大荒垦建与党的文艺方针
        (三)改革开放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目标
    二、晁楣艺术生涯的三个阶段
        (一)第一阶段:军旅生活与艺术学习
        (二)第二阶段:生活历练与艺术创新
        (三)第三阶段:时代浪潮与艺术升华
    小结
第二章 晁楣早期版画风格(1950—1958 年)
    一、艺术学习与训练
    二、早期版画创作实践
        (一)军人形象与“斗争性”的延续
        (二)军人形象与新时代的接轨
    三、早期版画风格的形成
        (一)题材创新
        (二)艺术语言(构图、刀法、颜色)
        (三)套色木刻
        (四)早期风格特点
    小结
第三章 晁楣中期版画风格(1958-1978 年)
    一、开创北大荒版画主导风格
    二、中期版画风格案例分析
        (一)林业题材
        (二)工业题材
        (三)农业题材
    三、中期版画风格的艺术特色
        (一)大景加小人创作模式
        (二)具有现实主义写实性
        (三)重色版和副版
        (四)崇高历史风格的凸显
    小结
第四章 晁楣后期版画风格(1978—2006 年)
    一、城市题材的版画风格
        (一)由农村到城市
        (二)由垦荒到城市
        (三)由叙事到抒情
    二、工业题材的版画风格
    三、形式探索的版画风格
        (一)雪松系列:《雪松》、《松谷》、《天柱》
        (二)大树系列:《冬晨》、《傲霜》、《大树》
        (三)几何系列:《春曲》、《新居》、《留君不住》
    四、晁楣后期版画风格的简约性
        (一)由繁至简的成因
        (二)后期风格简约性的特征
        (三)由繁至简的意义
    小结
第五章 晁楣版画风格演变中的规律探讨
    一、生活与环境的变化
    二、艺术追求的不断提升
    三、多方面文化素养的支持
    小结
结论
参考文献
附录
    附录1 晁楣年表
    附录2 晁楣版画事记
    附录3 晁楣版画作品年表
攻读博士学位期间发表的学术论文
致谢

(5)正本清源 守正出新 奋力开创新时代中国书法事业新局面——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工作报告(经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通过)(论文提纲范文)

一、五年来的主要工作回顾
    (一)牢牢把握以人民为中心的工作导向,将时代主题书法创 作有机融 合 , 努力为人 民书写 、 为时代记 言
    (二)在传统书法的时代嬗变中明晰方向,强化创作与学术互融 共生 , 促进当代 书法事业 健康可持 续发展
    (三)精心实施人才发展战略,努力建设一支重道德、 富学养 、 讲传承 、 彰个性的 书法家队 伍
    (四)深化协会改革,突出行风建设,大力营造风清气正的书法 生态环境
二、对今后五年工作的建议
    (一)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 践行社会 主义核心 价值观 , 文以载道 , 培根铸魂
    (二)加强思想道德建设,推动『五位一体』行业发展,凝心聚力 , 守纪明德
    (三)创新教育理念,健全书法人才培养体系,精准施策, 固本强基
    (四)立足传统文化根基,遵循艺术发展规律,淬炼精品, 创优提质
    (五)传播推广中华文明,加强互联网建设,与时俱进, 赋能升级

(6)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及意义
        1.1.1 选题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综述
        1.2.1 国(境)外研究现状
        1.2.2 国(境)内研究现状
        1.2.3 研究现状评述
    1.3 研究目标、方法及创新点
        1.3.1 研究目标
        1.3.2 研究方法
        1.3.3 研究创新点
第2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思想渊源与指导思想
    2.1 近代中国铁路倡导者的铁路建设思想
        2.1.1 盛宣怀的铁路建设思想
        2.1.2 詹天佑的铁路建设思想
        2.1.3 梁士诒的铁路建设思想
        2.1.4 孙中山的铁路建设思想
        2.1.5 张嘉璈的铁路建设思想
    2.2 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铁路观
        2.2.1 马克思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2.2.2 恩格斯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2.2.3 列宁、斯大林关于铁路的相关论述
    2.3 中国共产党人的铁路建设思想
        2.3.1 以毛泽东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2.3.2 以邓小平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2.3.3 以江泽民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2.3.4 以胡锦涛为代表的党中央领导集体的铁路建设思想
        2.3.5 以习近平为核心的党中央关于铁路建设的相关论述
第3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基础理论探析
    3.1 基本概念界定
        3.1.1 文化
        3.1.2 铁路文化
        3.1.3 新中国铁路文化
        3.1.4 文化自信
    3.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特征与功能
        3.2.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结构
        3.2.2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特征
        3.2.3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功能
    3.3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异同比较
        3.3.1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共同点
        3.3.2 新中国铁路文化与资本主义国家铁路文化的不同点
    3.4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历程彰显文化自信
        3.4.1 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内涵
        3.4.2 从文化自觉到文化自信: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的发展脉络
第4章 反映文化自信物质成果的新中国铁路物质文化建设
    4.1 新中国铁路建筑文化建设
        4.1.1 有着鲜明时代印记的车站文化建设
        4.1.2 展现深刻时代价值的铁道文化建设
    4.2 新中国铁路收藏文化建设
        4.2.1 有着卓越历史贡献的铁路机车
        4.2.2 有着特殊历史回忆的铁路车票
        4.2.3 有着重要历史价值的铁路纪念章(碑)
第5章 彰显文化自信价值内核的新中国铁路精神文化建设
    5.1 新中国铁路精神生产
        5.1.1 革命斗争精神的传承
        5.1.2 铁路建设精神的彰显
    5.2 新中国铁路文艺创作
        5.2.1 难以消解的文化矛盾心理
        5.2.2 浓郁的红色文化气息
        5.2.3 多样性的铁路文艺表达
    5.3 新中国铁路思想政治工作
        5.3.1 加强理论学习,坚定理想信念
        5.3.2 加强爱国主义教育,培育爱国精神
        5.3.3 加强思想政治宣传,增强思想性和政治性
        5.3.4 加强路风教育,展现“人民铁路为人民”的宗旨
第6章 体现文化自信制度保障的新中国铁路制度文化建设
    6.1 新中国铁路法规制度建设
        6.1.1 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的铁路法制建设
        6.1.2 改革开放到新时代以前的铁路法制建设
        6.1.3 新时代的铁路法制建设
    6.2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和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6.2.1 新中国铁路体制建设
        6.2.2 新中国铁路党建工作制度建设
第7章 塑造文化自信良好形象的新中国铁路行为文化建设
    7.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
        7.1.1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理念
        7.1.2 新中国铁路安全文化建设实践
    7.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
        7.2.1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理念
        7.2.2 新中国铁路服务文化建设实践
    7.3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
        7.3.1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意义
        7.3.2 新中国铁路职工业余文化活动建设的实践
第8章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及新时代建设路径探析
    8.1 新中国铁路文化的价值
        8.1.1 国家建设的动脉
        8.1.2 时代精神的表征
        8.1.3 释放人情的场域
        8.1.4 国际舞台的名片
        8.1.5 中国故事的素材
    8.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路径
        8.2.1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原则
        8.2.2 加强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的几点举措
    8.3 创造新时代铁路文化建设新辉煌以增强文化自信
        8.3.1 注入新时代文化自信的底气
        8.3.2 “一带一路”倡议下推动中国铁路文化的国际传播
结语
致谢
参考文献
附录1:“博览轨迹”——铁路文化的实地考察
附录2:近代中国铁路车站文化略谈
附录3:改革开放以来部分铁路文学杂志创刊表
附录4:新中国铁路安全主要法规名录表
攻读博士期间发表论文及参与科研情况

(7)中国当代新诗经典化问题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问题的缘起与研究背景
    二、研究价值、研究方法及内容界定
第一章 当代新诗经典化问题的学术前提
    第一节 经典意识与新诗经典的价值构成
        一、“经典”与新诗经典的判定标准
        二、意义·传播·需求:经典新诗的价值面向
    第二节 当代新诗经典化的独特性与既成性
        一、经典新诗生成的基本路径
        二、当代新诗经典化的既成性
第二章 当代新诗经典的定量分析与实证考察
    第一节 当代新诗的定量分析
    第二节 当代新诗经典的实证考察
        一、当代新诗人及其诗作收录状况总观
        二、台港澳新诗人及其诗歌的接受与经典化状况
        三、当代新诗人及诗作的发掘
第三章 文学史与1950-60 年代新诗经典性的确立
    第一节 新诗史表述中的1950-60 年代诗歌
        一、编写标准与1950-60 年代诗歌的文学史表述
        二、变动与差异:重写中的1950-60 年代诗歌
    第二节 1950-60 年代新诗的接受与经典化状况
        一、评价波动中的郭小川及其诗歌的经典化
        二、贺敬之的经典性确认及其诗的经典化
        三、闻捷与其《天山牧歌》的经典化过程
第四章 新诗评论与“朦胧诗”的经典化
    第一节 崛起的“朦胧”:新诗评论的引荐机制
        一、刊物推介与“朦胧诗”的出现
        二、新诗批评声音中“朦胧诗”的崛起
    第二节 朦胧诗人及其经典地位的确立
        一、由“异端”到“正统”:朦胧诗的接受状况
        二、北岛的经典性及其诗歌的“二度朦胧”
        三、《致橡树》、《神女峰》的经典性及其“舒婷化”
    第三节 再议“朦胧诗”:由命名谈及其边界
        一、命名的拆解:由“朦胧诗”到“今天诗派”
        二、何处安放“食指”:诗人郭路生的新诗史位置
第五章 新诗观与“第三代”诗歌的经典化
    第一节 “第三代”诗人的新诗理念建设
        一、1986:现代诗群及其新诗“主义”论
        二、反叛与延续:“第三代”诗人的“反沟通”策略
        三、新诗观的“元文本性”阐述
    第二节 “第三代”诗歌的接受与经典化状况
        一、指认与表述:“第三代”及其诗歌的接纳状况
        二、海子诗歌的接受状况及其经典性的反思
    第三节 “第三代”诗歌的经典化价值
        一、“民间”诗歌美学空间的开掘
        二、“第三代”诗歌的先锋性及其“遗症”
第六章 新世纪诗歌的“预经典性”之辨
    第一节 大众化诉求与新世纪诗歌的民间性建构
        一、新世纪诗歌写作主体的大众化
        二、“民间身份”:新世纪诗歌的大众化表征
        三、大众诗歌美学及其价值
    第二节 城乡双栖视角下的新世纪“打工诗歌”
        一、城乡两栖与非虚构的乡土构筑
        二、“异乡”和“原乡”:双重文化空间中的情感审视
        三、城乡转型中边缘性身份的焦虑
    第三节 从现象到文本:寻回新世纪汉语新诗的“经典意识”
        一、“现象”导向下的新世纪“网络诗歌”
        二、“深度化写作”与经典意识的召回
结语
参考文献
附录
作者简介及在学期间所取得的科研成果
致谢

(8)城市文化的建构与想象:南京地铁车站空间文化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研究缘起与选题理由
    二、概念界定
    三、文献综述
    四、研究问题、意义与方法
    五、南京地铁及车站基本情况
第一章 车站建筑自身融入南京城市文化
    第一节 作为城市标志建筑的南京地铁车站
        一、新街口地铁站:南京文化地标
        二、南京南地铁站:南京城市窗口
    第二节 作为城市拓展空间的南京地铁车站
        一、地铁车站建设反映城市拓展步伐
        二、地铁车站建设刺激城市边界拓展
    第三节 作为权力管理空间的南京地铁车站
        一、地铁车站建筑设施对个体行动的限制
        二、车站空间权力话语对南京城市文化的塑造
第二章 车站装饰塑造南京城市文化想象
    第一节 对南京历史的建构:遗存丰厚的历史古都
        一、钩沉南京历史,激活地方记忆
        二、传播非遗文化,塑造地方特色
    第二节 对现代南京的想象:发展中的现代化大都市
        一、展示发展成果,提升南京城市形象
        二、吸收商业资源,建构都市生活想象
    第三节 历史与现代的交汇:双重压力下的南京城市文化建构
        一、整合:车站装饰对南京历史资源与现代文化的嫁接
        二、撕裂:车站空间南京城市文化想象背后的双重压力
第三章 地铁乘客城市文化想象的两种类型
    第一节 共鸣:地铁乘客活动应和车站空间城市文化想象
        一、南京地铁车站装饰唤起乘客地方情感
        二、乘客活动丰富车站空间南京文化想象
    第二节 杂音:南京地铁车站想象空间中的另类实践
        一、再解读:乘客对车站空间城市文化想象的篡改
        二、忽视:乘客对车站城市文化想象空间的逃逸
第四章 对南京地铁车站空间文化的反思
    第一节 地铁车站空间对南京城市文化的拓展
        一、开拓城市空间资源
        二、强化个体地方认同
    第二节 南京地铁车站城市文化建构的问题
        一、交通空间对车站文化空间的破坏
        二、日常生活在车站空间文化中的缺席
    第三节 对南京地铁车站城市文化建构的反思
        一、南京地铁车站城市文化建构中的权力指向
        二、作为城市文化传播新空间的南京地铁车站
结语
附录一: 南京地铁车站基本情况统计
附录二: 南京地铁乘客受访者名单
附录三: 地铁乘客采访提纲
参考文献
致谢

(9)中国现当代西北丝路文学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绪论
    一、丝路文学的研究现状
    二、现当代丝路文学研究的意义与价值
    三、研究内容、研究方法与创新之处
第一章 丝绸之路与丝路文学的历史呈现
    第一节 发生学意义上的丝绸之路
        一、丝绸之路的发生
        二、丝绸之路产生的原因
        三、丝路文学的内涵
    第二节 从物质走向精神:丝路文艺
        一、民族迁徙与丝路文艺
        二、文化使者与丝路文艺
        三、宗教求法与丝路文艺
    第三节 西游东来的古代丝路文学
        一、先秦时期的丝路文学
        二、汉唐时期的丝路文学
        三、宋元之后的丝路文学
第二章 丝路文学的现代演进
    第一节 民国时期的丝路文学
        一、旧瓶装新酒:旧体诗与易俗社
        二、唐祈的边缘诗学
        三、“花儿”的发现与再造
    第二节 丝路文学与新中国的创业实践
        一、西北丝路上的创业颂歌
        二、英雄人物的重塑
        三、景观书写的政治化
    第三节 新时期丝路文学的文化自觉
        一、游牧经验与新边塞诗派的崛起
        二、从本土文化到丝路文化的自觉
第三章 西行与丝路文学
    第一节 西行与丝路游记的繁荣
        一、西方探险家与丝路游记
        二、文人学者与丝路游记
        三、中外记者与丝路游记
    第二节 西进热潮中的“牧歌”与“战歌”
        一、闻捷的边疆“牧歌”
        二、边疆“战歌”
    第三节 丝路小说:流寓作家的在地经验
        一、流寓作家类型
        二、丝路书写在地化
        三、民间文化的内在认同
第四章 多元文化语境中的丝路文学
    第一节 文化守成与乡土书写
        一、刘亮程:边地乡土的诗性建构
        二、郭文斌:民俗事相中的文化退守
        三、李学辉:乡土精神的重构
    第二节 宗教文化与丝路文学
        一、清洁的精神:张承志的宗教书写
        二、石舒清:西海固回民世界的诗意书写
        三、雪漠小说与佛教文化
    第三节 游牧文化与儒家文化的融合
        一、红柯:丝路古道上的文学骑手
        二、请给我以火——儒家文化的重建
第五章 丝路文学的美学精神
    第一节 创造:丝路文学的审美基石
        一、创业叙事与丝路文学的创造之美
        二、创业英雄的精神之美
    第二节 苦难:丝路文学的精神内质
        一、游牧文化与路遥的苦难意识
        二、苦难的朝圣与精神的超越
    第三节 崇高:丝路文学的精神高地
        一、昌耀:崇高精神的坚守
        二、丝路意象的崇高美
余论
参考文献
致谢
攻读学位期间研究成果

(10)低雷诺数下双变截面圆柱绕流及涡激振动数值模拟研究(论文提纲范文)

摘要
abstract
第1章 绪论
    1.1 课题研究的背景及意义
    1.2 研究进展
        1.2.1 带浮力块圆柱(立管)的覆盖率研究
        1.2.2 均匀细长圆柱绕流和涡激振动研究
        1.2.3 单变截面细长圆柱绕流研究
        1.2.4 双变截面细长圆柱绕流研究
    1.3 本文的主要工作
第2章 数值方法概述
    2.1 浸入边界法概述
    2.2 浸入边界法原理
        2.2.1 传统浸入边界法
        2.2.2 嵌入式迭代浸入边界法
    2.3 数值方法验证
    2.4 本章小结
第3章 双变截面圆柱绕流特性研究
    3.1 相关参数定义和计算域
    3.2 能量分析
    3.3 流速分析
    3.4 中心涡形成
    3.5 流速谱分析
    3.6 尾涡分析
    3.7 流体力分析
    3.8 本章小节
第4章 直径比对双变截面圆柱绕流特征的影响
    4.1 相关参数定义和计算域
    4.2 均匀流作用下双变截面圆柱绕流研究
        4.2.1 直径比对双变截面圆柱绕流的影响
        4.2.2 频率的转变研究
        4.2.3 能量分析
        4.2.4 流速分析
        4.2.5 流速谱分析
        4.2.6 流体力分析
        4.2.7 尾涡分析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均匀流作用下双变截面圆柱的涡激振动研究
    5.1 相关参数定义和计算域
    5.2 均匀流下双变截面圆柱涡激振动的特性研究
        5.2.1 流场与流速分布
        5.2.2 能量分析
        5.2.3 振动特性
        5.2.4 尾涡分析
        5.2.5 频谱分析
        5.2.6 流体力分析
    5.3 本章小结
第6章 剪切流作用下双变截面圆柱绕流研究
    6.1 相关参数定义和计算域
    6.2 剪切率对双变截面圆柱绕流的影响
        6.2.1 能量分析
        6.2.2 流速分析
        6.2.3 尾涡分析
        6.2.4 流速谱分析
        6.2.5 流体力分析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研究总结与展望
    7.1 研究总结
    7.2 研究展望
参考文献
发表论文和参加科研情况说明
致谢

四、2003石油大展剪影(论文参考文献)

  • [1]弘扬伟大建党精神,推动摄影事业繁荣发展 中国摄协组织召开摄影界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座谈会[J]. 唐瑜. 中国摄影, 2021(08)
  • [2]伊朗当代艺术中的当代性与民族性问题研究[D]. 吴戈. 上海大学, 2021
  • [3]蒙古族风格创作歌曲的演唱探究 ——以两首经典作品为例[D]. 张皓月. 内蒙古大学, 2021(12)
  • [4]晁楣版画风格演变研究[D]. 杨春艳. 哈尔滨师范大学, 2021(09)
  • [5]正本清源 守正出新 奋力开创新时代中国书法事业新局面——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工作报告(经中国书法家协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审议通过)[J]. 李昕. 中国书法, 2021(01)
  • [6]文化自信视域下新中国铁路文化建设研究[D]. 邱铁鑫. 西南交通大学, 2020(06)
  • [7]中国当代新诗经典化问题研究[D]. 王文静. 吉林大学, 2019(10)
  • [8]城市文化的建构与想象:南京地铁车站空间文化研究[D]. 赵晓培. 南京师范大学, 2019(04)
  • [9]中国现当代西北丝路文学研究[D]. 荀羽琨. 陕西师范大学, 2019(08)
  • [10]低雷诺数下双变截面圆柱绕流及涡激振动数值模拟研究[D]. 杨枭枭. 天津大学, 2018(06)

标签:;  ;  ;  ;  ;  

2003年石油展剪影
下载Doc文档

猜你喜欢